自遣赵嘏抒发了哪些情感
《自遣》抒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全诗描绘了在夏末初秋时的黄昏晚景,诗人借景抒情,在凄清的黄昏晚景中流露出诗人心中浓厚的愁情,表达了诗人对故土与往日的怀念,同时也抒发了诗人自伤身世之慨。
《自遣》的全文
《自遣》
晚树疏蝉起别愁,远人回首忆沧洲。
江连故国无穷恨,日带残云一片秋。
久客转谙时态薄,多情只共酒淹留。
到头生长烟霞者,须向烟霞老始休。
《自遣》的作者
《自遣》的作者是唐朝诗人赵嘏。赵嘏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赵嘏在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客居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也曾经取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
老向人间久倦游,君恩乞与渭川秋。虚名定作陈惊坐,好句真惭赵倚楼。栈豆十年沾病马,烟波万里著浮鸥。就封他日轻裘去,应过三峰处处留。——宋代·陆游《恩封渭南伯唐诗人赵嘏为渭南尉当时谓之赵渭》 恩封渭南伯唐诗人赵嘏为渭南尉当时谓之赵渭 老向人间久倦游,君恩乞与渭川秋。
虚名定作陈惊坐,好句真惭赵倚楼。
栈豆十年沾病马,烟波万里著浮鸥。
就封他日轻裘去,应过三峰处处留。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薰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陆游
日上明我窗,月出缟我庭。朝暮得佳时,一榼醉复醒。——宋代·陆游《后杂兴》后杂兴
日上明我窗,月出缟我庭。朝暮得佳时,一榼醉复醒。腊雪瑞我麦,春雨嘉我谷。老农无他求,一饱万事足。——宋代·陆游《后杂兴》
后杂兴
腊雪瑞我麦,春雨嘉我谷。老农无他求,一饱万事足。我梦结束游何邦,小憩野馆临幽窗。千峰庐山锦绣谷,一水蜀道玻璃江。春耕叱犊翁眉厖,晓汲负盎女髻双。忽然梦断已鸡唱,拥衾坐待邻钟撞。——宋代·陆游《记梦》
记梦
我梦结束游何邦,小憩野馆临幽窗。千峰庐山锦绣谷,一水蜀道玻璃江。
春耕叱犊翁眉厖,晓汲负盎女髻双。
忽然梦断已鸡唱,拥衾坐待邻钟撞。
1、倾诉孤独的心情及身不由己的苦痛。在赵嘏的诗歌中,其中较大一部分诗歌倾诉了诗人孤独的心情以及身不由己的苦痛,并且对自身身不由己的境遇感到不公。
2、表达诗人落第后怀才不遇的感伤。唐代淮安诗人赵嘏具有远大的理想抱负,其志在殿堂,想要通过科举的方式为国效力,但是,现实往往非常残酷。
3、倾诉作者羁旅思归之情。在赵嘏的诗歌创作中,还有很大一部分诗歌倾诉了作者的羁旅思归的心情。
赵嘏,唐朝著名的诗人,只因为一句,“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而得罪了唐宣宗,至此之后,平淡一生。
没有一个王国是不爱贤士的,而赵嘏是唐宣宗登位后的合适人选。唐宣宗是一个很重进士诗赋的君王,他听闻赵嘏的诗赋功底很是不错,所以决定重用赵嘏。
在一日的朝堂上,便问了宰相:“赵嘏这个人怎么,可以重用吗,把他的诗拿给朕来瞧瞧如何。”这一拿呀,便出了大事故。大家都知道,古代的王朝,宰相们都很注重自己在朝廷的地位,深怕有一个和他争抢,可这时,皇帝又偏偏要看赵嘏的诗。此时,宰相就想了想:皇上,这莫不是要重用赵嘏,那可不行,好不容易熬到了如今的地位,怎能说没有就没有呐。于是,这便从中作梗,怎么才可以使皇上不重用他呢?就想呀想呀,咦,有了,把他批评秦始皇的诗拿来给皇上瞧瞧。这不看还好,一看赵嘏晋升的希望再也没有了。皇上打开宰相给的诗,其中一句“徒知六国随斤斧,莫有群儒定是非。”好一句莫有群儒定是非啊,这一下,把皇上气坏了,居然没有想到,赵嘏,居然是一个支持儒士的人。好家伙,既然你是这样的人了,就不要怪我无情了,于是,皇上至此也没有提拔过赵嘏,直至赵嘏去世了,依旧是一个县尉氏的低级官员。
明理的人都知道,科举制度的实行,其目的就是为了加强皇室的统治,巩固皇权。然而赵嘏的诗,表达的是希望儒士可以在政治有所地位,希望能够参与到政治当中。这样的人,在唐宣宗哪里怎可留得呢重用 ?
赵嘏,因此诗而闻名远扬,也因此诗而断送了前程。
#诗词鉴赏# 导语《江楼感旧》是唐代诗人赵嘏的作品。此诗写望月怀人,是一首情味隽永、淡雅洗炼的好诗。下面就和 无 一起来欣赏下赵嘏的诗词《江楼感旧》,欢迎阅读!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赏析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两句,写诗人在一个月华如水的清凉夜晚,独自登上江边的小楼所见所感。上句写作者的动作与神情,“独上江楼”,透露出诗人寂寞的心境;“思渺然”则形象地表现出作者凝神沉思的情态。紧接着的第二句写夜景,进一步点染“思渺然”的环境气氛。“月光如水水如天”,作者登上江楼,只见月光十分清朗,它像水一样倾泻在波光荡漾的江面上。江水是缓缓东流的,水中的月光也在不停地流动,熠熠生辉,更显明亮。“月光如水”,采用通感手法,把视觉所见的月光以触觉写出,表现月光的轻柔可感之质,极其生动。“水如天”则是作者由此产生的想象。诗人的视角由月而转到水,看到水波微荡,月光浮动,恍惚间产生了天空在脚下涌动的幻觉,刻画出水流之平缓,意境显得格外幽美恬静。这句,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叠字回环的技巧,将月光与水以及苍穹融在一起,把江楼的夜景写得清丽脱俗。诗人不禁沉醉在这迷人的夜色之中,但同时又清醒过来,他想起了去年一同望月的友人。“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去年也是这样的良夜,诗人与友人共赏江天明月,那是何等的畅快;如今,风物依旧,却只剩作者孤身一人,他又怎能不“思渺然”呢?
近代俞陛云《诗境浅说续编》:“唐人绝句,有刻意经营者,有天然成章者。此诗水到渠成,二十八字,一气写出。月明此夜,风景当年,后人之抚今追昔者不能外此。在词家中,唯有‘月到旧时明处,与谁同倚阑干’句,与此诗意境相似。”
扩展阅读:赵嘏的简介
赵嘏,字承佑,楚州山阳(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约生于宪宗元和元年(806)年轻时四处游历,大和七年预省试进士下第,留寓长安多年,出入豪门以干功名,其间似曾远去岭表当了几年幕府。后回江东,家于润州(今镇江)会昌四年进士及第,一年后东归。会昌末或大中初复往长安,入仕为渭南尉。约宣宗大中六、七年(852、853)卒于任上。存诗二百多首,其中七律、七绝最多且较出色。
嘏(gǔ)尝家于浙西,有美姬,嘏甚溺惑。洎计偕,以其母所阻,遂不携去。会中元为鹤林之游,浙帅(不知姓名)窥之,遂为其人奄有。明年,嘏及第,因以一绝箴之曰:“寂寞堂前日又曛,
阳台去作不归云。当时闻说沙吒利,今日青娥属使君。”浙帅不自安,遣一介归之于嘏。嘏时方出关,途次横水驿,见兜舁人马甚盛,偶讯其左右,对曰:"浙西尚书差送新及第赵先辈娘子入京。"姬在舁中亦认嘏,嘏下马揭帘视之,姬抱嘏恸哭而卒,遂葬于横水之阳。
(1)制度:科举制。特点:不重家世门第,一律取决于考试。目的:抑制门阀,为大批人才的参政广开门路,以扩大统治基础,巩固统治。 (2)都认为考试制度最早起源于中国。 (3)笼络了大批优秀人才;扩大了政治统治的基础;使威胁中央集权的离心因素难以产生;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文学艺术的繁荣;成为世界各国考试制度的源流。(答出其中四条即可) |
自遣赵嘏抒发了哪些情感
本文2023-11-16 21:51:50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17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