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有没有子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6浏览:1收藏

周瑜有没有子孙?,第1张

周瑜有子孙。

周瑜有周循和周胤两个儿子,还有一个从孙叫做周护,周瑜的长子周循很有周瑜的风范,在周瑜死后非常受到孙权的厚爱,曾被孙权封为骑都尉,但是周循身体不好,在很年轻的时候就去世了。

周瑜的次子周胤最开始被孙权封为兴业都尉,又把宗室的女儿许配给了他,让他率领着一千个精兵在公安,在驻守公安的时候周胤因为父亲周瑜的原因经常受到孙权的夸奖。

在公元229年孙权称帝以后,对功臣论功行赏,因为周胤的哥哥周循去世太早,所以就让周胤继承了哥哥的都乡侯爵位,在所有的功臣当中周胤的爵位最高。

但是周胤却仗着自己父亲周瑜的功劳,整天沉迷酒色、居功自大,后来因为触犯了法律被孙权罢免了爵位,贬成庶民。

公元239年的时候,诸葛瑾和步骘联名上书孙权,恳求孙权看在周瑜的面子上饶恕周胤,政党孙权要下旨宽恕周胤的时候,周胤却因为生病去世。

周瑜的两个儿子没有留下来子嗣,因此周瑜没有亲孙子,只有一个叫做周护的从孙子,周护是周瑜兄弟的儿子。

扩展资料:

建安十五年周瑜在悲愤交加中死去,时年36岁,而小乔此时也仅33岁。周瑜的死对小乔来说犹如天塌下来一般。

想着多年的夫妻恩爱、伉俪情深,小乔心肝俱裂,几度都想随周郎而去,无耐孩子都还年幼,最终在家人的苦苦劝说之下活了下来,自此闭门不出,全心抚养几个孩子。

自周瑜去世后,孙权和周瑜的故旧对小乔家是照顾有加,生活也算富足,可生活的富足并不能代替感情的空虚,小乔也一度想着改嫁,可又感觉这样对不起周瑜,加上封建礼教的约束,也只能独守空房,寂寞度日。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熬着,终于在小乔的精心照顾之下,孩子们都长大成人了,而小乔悲苦的人生也煎到了尽头。

公元223年,周瑜死后第14个年头,小乔一病不起随她的周郎而去,享年四十七岁。据称,小乔死后葬于庐江县城西郊,与城东周瑜墓遥遥相望。明朝崇祯年间小乔墓毁于兵乱,仅存一座土冢。

—周瑜(亲属成员)

—周循

—周胤

轩辕黄帝(姬轩辕)-1世玄嚣(即少昊)-2世蟜极-3世帝喾-4世后稷(弃)-5世不窋-6世鞠-7世公刘-8世庆节-9世皇仆-10世差弗-11世-毁隃-12世公非-13世高圉-14世亚圉-15世公叔祖类-16世古公亶父-17世季历-18世文王姬昌-19世武王姬发[参考《史记》中的《三代世系表》]-20世成王姬诵-21世康王姬钊-22世昭王姬瑕-23世穆王姬满-24世共王姬繄扈-25世懿王姬喜-26世孝王姬辟方-27世夷王姬燮-28世历王姬胡-29世宣王姬静-30世幽王姬宫湦-31世平王姬宜臼-32世姬烈-[参考《中国通史》]-33世姬懋-34世姬文-35世姬升-36世姬兴-37世姬晏-38世姬安-39世姬宏-40世姬明-41世-姬隐-42世姬寿-43世姬容-44世姬休-45世姬雄-46世姬辉-47世姬宽-48世姬员-49世姬成-50世周邕[他生于周末,跨越秦朝十五年至西汉初,从他起正式姓周]-51世周秀-52世周仁-53世周勃-54世周亚夫-55世周艮-56世周谯-57世周灵-58世周琪-59世周嘉-60世周纡-61世周理-62世周机-63世周仿-64世周景-65世周忠-66世周异[东汉末年人]-67世周京-68世周智[东汉两晋人]-69世周人-70世周球-71世周应-72世周道[晋末南北朝初期人]-73世周约-74世周燕-75世周表[南北朝末隋朝初期人]-76世才卿[归仁、隋朝人]77世贵珠[唐朝初期人]-78世文颍-79世安时-80世如锡-81世宏谦-82世崇昌-83世禹公-84世惟箭-85世环公-86世彦朴-87世虞公-88世宾公-89世从远[唐末人]-90世智强[五代后晋人]-91世辅成[怀成/宋朝人]-92世敦颐[濂溪夫子]-93世寿公-94世虞仲-95世兴复-96世时泰-97世南翰-98世德贞-99世富叟-100世明善-101世子美[周家开村公]-102宗杰-103世先公、潮公。

  周瑜(175-210),男,字公瑾,汉族,庐江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人)。东汉末年东吴名将,相貌英俊有“周郎”之称。周瑜精通军事,又善音律,江东向来有“曲有误,周郎顾”之语。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在周瑜的指挥下,于赤壁以火攻击败曹操的军队,此战也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础。公元210年,周瑜因病去世,年仅36岁。

  中文名: 周瑜

  外文名: Zhou Yu

  别名: 公瑾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庐江郡舒县(今安徽庐江西南)

  出生日期: 公元175年

  逝世日期: 公元210年

  职业: 汉末名将

  主要成就: 赤壁之战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人也。 周瑜 图像

  [1]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瑜长壮有姿貌。初,孙坚兴义兵讨董卓,徙家於舒。坚子策与瑜同年,独相友善,瑜推道南大宅以舍策,升堂拜母,有无通共。瑜从父尚为丹杨太守,瑜往省之。会策将东渡,到历阳,驰书报瑜,瑜将兵迎策。策大喜曰:“吾得卿,谐也。”遂从攻横江、当利,皆拔之。乃渡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因谓瑜曰:“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杨。”瑜还。顷之,袁术遣从弟胤代尚为太守,而瑜与尚俱还寿春。术欲以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欲假涂东归,术听之。遂自居巢还吴。是岁,建安三年也。策亲自迎瑜,授建威中郎将,即与兵二千人,骑五十匹。瑜时年二十四,吴中皆呼为周郎。以瑜恩信著於庐江,出备牛渚,后领春谷长。顷之,策欲取荆州,以瑜为中护军,领江夏太守,从攻皖,拔之。时得桥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大桥,瑜纳小桥。复进寻阳,破刘勋,讨江夏,还定豫章、庐陵,留镇巴丘。 五年,策薨,权统事。瑜将兵赴丧,遂留吴,以中护军与长史张昭共掌众事。十一年,督孙瑜等讨麻、保二屯,枭其渠帅,囚俘万馀口,还备(官亭)〔宫亭〕。江夏太守黄祖遣将邓龙将兵数千人入柴桑,瑜追讨击,生虏龙送吴。十三年春,权讨江夏,瑜为前部大督。 其年九月,曹公入荆州,刘琮举众降,曹公得其水军,船步兵数十万,将士闻之皆恐。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议者咸曰:“曹公豺虎也,然讬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而势力众寡,又不可论。愚谓大计不如迎之。”瑜曰:“不然。操虽讬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况操自送死,而可迎之邪?请为将军筹之:今使北土已安,操无内忧,能旷日持久,来争疆埸,又能与我校胜负於船楫(可)乎?今北土既未平安,加马超、韩遂尚在关西,为操后患。且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藁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此数四者,用兵之患也,而操皆冒行之。将军禽操,宜在今日。瑜请得精兵三万人,进住夏口,保为将军破之。”权曰:“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时刘备为曹公所破,欲引南渡江,与鲁肃遇於当阳,遂共图计,因进住夏口,遣诸葛亮诣权,权遂遣瑜及程普等与备并力逆曹公,遇於赤壁。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备与瑜等复共追。曹公留曹仁等守江陵城,径自北归。 瑜与程普又进南郡,与仁相对,各隔大江。兵未交锋,瑜即遣甘宁前据夷陵。仁分兵骑别攻围宁。宁告急於瑜。瑜用吕蒙计,留凌统以守其后,身与蒙上救宁。宁围既解,乃渡屯北岸,克期大战。瑜亲跨马擽陈,会流矢中右胁,疮甚,便还。后仁闻瑜卧未起,勒兵就陈。瑜乃自兴,案行军营,激扬吏士,仁由是遂退。 权拜瑜偏将军,领南郡太守。以下隽、汉昌、刘阳、州陵为奉邑,屯据江陵。刘备以左将军领荆州牧,治公安。备诣京见权,瑜上疏曰:“刘备以枭雄之姿,而有关羽、张飞熊虎之将,必非久屈为人用者。愚谓大计宜徙备置吴,盛为筑宫室,多其美女玩好,以娱其耳目,分此二人,各置一方,使如瑜者得挟与攻战,大事可定也。今猥割土地以资业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龙得云雨,终非池中物也。”权以曹公在北方,当广揽英雄,又恐备难卒制,故不纳。 是时刘璋为益州牧,外有张鲁寇侵,瑜乃诣京见权日:“今曹操新折衄,方忧在腹心,未能与将军连兵相事也。乞与奋威俱进取蜀,得蜀而并张鲁,因留奋威固守其地,好与马超结援。瑜还与将军据襄阳以 戚操,北方可图也。”权许之。瑜还江陵,为行装,而道於巴丘病卒,时年三十六。权素服举哀,感动左右。丧当还吴,又迎之芜湖,众事费度,一为供给。后著令曰:“故将军周瑜、程普,其有人客,皆不得问。”初瑜见友於策,太妃又使权以兄奉之。是时权位为将军,诸将宾客为礼尚简,而瑜独先尽敬,便执臣节。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惟与程普不睦。[江表传曰:普颇以年长,数陵侮瑜。瑜折节容下,终不与校。普后自敬服而亲重之,乃告人曰:“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时人以其谦让服人如此。] 瑜少精意於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瑜两男一女。女配太子登。男循尚公主,拜骑都尉,有瑜风,早卒。循弟胤,初拜兴业都尉,妻以宗女,授兵千人,屯公安。黄龙元年,封都乡侯,后以罪徒庐陵郡。赤乌二年,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故将军周瑜子胤,昔蒙粉饰,受封为将,不能养之以福,思立功效,至纵情欲,招速罪辟。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於乌林,走曹仁於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夫折冲扞难之臣,自古帝王莫不贵重,故汉高帝封爵之誓曰‘使黄河如带,太山如砺,国以永存,爰及苗裔’;申以丹书,重以盟诅,藏于宗庙,传於无穷,欲使功臣之后,世世相踵,非徒子孙,乃关苗裔,报德明功,勤勤恳恳,如此之至,欲以劝戒后人,用命之臣,死而无悔也。况於瑜身没未久,而其子胤降为匹夫,益可悼伤。窃惟陛下钦明稽古,隆於兴继,为胤归诉,乞匄馀罪,还兵复爵,使失旦之鸡,复得一鸣,抱罪之臣,展其后效。”权答曰:“腹心旧勋,与孤协事,公瑾有之,诚所不忘。昔胤年少,初无功劳,横受精兵,爵以侯将,盖念公瑾以及於胤也。而胤恃此,酗*自恣,前后告喻,曾无悛改。孤於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今二君勤勤援引汉高河山之誓,孤用恧然。虽德非其畴,犹欲庶几,事亦如尔,故未顺旨。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苟使能改,亦何患乎!”瑾、骘表比上,朱然及全琮亦俱陈乞,权乃许之。会胤病死。 瑜兄子峻,亦以瑜元功为偏将军,领吏士千人。峻卒,全琮表峻子护为将。权曰:“昔走曹操,拓有荆州,皆是公瑾,常不忘之。初闻峻亡,仍欲用护,闻护性行危险,用之适为作祸,故便止之。孤念公瑾,岂有已乎?” 孙权与陆逊论周瑜、鲁肃及蒙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公瑾昔要子敬来东,致达於孤,孤与宴语,便及大略帝王之业,此一快也。后孟德因获刘琮之势,张言方率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子敬即驳言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此二快也。且其决计策,意出张苏远矣;后虽劝吾借玄德地,是其一短,不足以损其二长也。周公不求备於一人,故孤忘其短而贵其长,常以比方邓禹也。又子明少时,孤谓不辞剧易,果敢有胆而已;及身长大,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於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图取关羽,胜於子敬。子敬答孤书云:‘帝王之起,皆有驱除,羽不足忌。’此子敬内不能办,外为大言耳,孤亦恕之,不苟责也。然其作军,屯营不失,令行禁止,部界无废负,路无拾遗,其法亦美也。” 评曰: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新荡荆城,仗威东夏,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吕蒙勇而有谋断,识军计,谲郝普,禽关羽,最其妙者。初虽轻果妄杀,终於克己,有国士之量,岂徒武将而已乎!孙权之论,优劣允当,故载录焉。[2]

  妻:小乔 连襟:孙策 子女:两子(周循、周胤)一女

  一 高祖父:周荣,字平孙,庐江舒人,官至尚书令。 二 曾祖父:周兴,周荣之子,官至尚书郎。 三 祖父:周兴之子,名不详。 从祖父:周景,周兴之子,字仲飨,官至司空、太尉,追封安阳乡侯。 四 父:周异,周兴之孙,官至洛阳令。 从父:周尚,周兴之孙,周异之兄,官至丹杨太守。 再从父:周崇,周景长子,周异从兄,嗣安阳乡侯。 周忠,周景之子,周崇之弟,官至太尉、录尚书事。 五 自己:周瑜,周异之子,官至偏将军、南郡太守。 兄:周异之子,名不详 再从兄:周晖,周忠之子,官至洛阳令。 六 子女:周循,周瑜长子,官至骑都尉,娶公主孙鲁班(孙权与步夫人之女) 周胤,周瑜次子,官至兴业都尉,封都乡侯,因罪免。娶孙氏宗室女。 周氏,周瑜之女,名不详,嫁太子孙登(孙权长子)。 侄:周峻,周瑜兄子。官至偏将军。 七 侄孙:周护,周峻之子。 外孙:孙璠,早卒 孙希,早卒 孙英,封吴侯。 [注]: (1) 孙璠、孙希、孙英为孙登之子,《三国志》中虽未记其母亲是谁,但为孙登嫡子的可能性极大,故这里推测他们的母亲是孙登的正妃,即周瑜之女。 (2) 周瑜长子周循早卒,无子。按周氏家谱,周瑜应有子女,但未见史书明确记载。 (3) 现有湘乡柳家湾(今湖南双峰)周氏家谱上记载,这一族就是周瑜次子周胤的后裔。

  ◆《三国志》陈寿曰:“性度恢廓,大率为得人……曹公乘汉相之资,挟天子而扫群桀……于时议者莫不疑贰。周瑜、鲁肃建独断之明,出众人之表,实奇才也。” ◆孙权曰:“公瑾雄烈,胆略兼人,遂破孟德,开拓荆州,邈焉难继,君今继之。……子明……学问开益,筹略奇至,可以次于公瑾,但言议英发不及之耳。” ◆诸葛瑾、步骘连名上疏曰:“臣窃以瑜昔见宠任,入作心膂,出为爪牙,衔命出征,身当矢石,尽节用命,视死如归,故能摧曹操于乌林,走曹仁于郢都,扬国威德,华夏是震,蠢尔蛮荆,莫不宾服,虽周之方叔,汉之信、布,诚无以尚也。” ◆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孙权谓公卿曰:“孤非周公瑾,不帝矣。” ◆蒋干称瑜曰:“雅量高致,非言辞所间。” ◆刘备间曰:“公瑾文武筹略,万人之英,顾其器量广大,恐不久为人臣耳。” ◆公瑾有王佐之资,今忽短命,孤何赖哉?——三国 孙权 ◆吾得卿,谐也。——三国 孙策 ◆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骨肉之分。如前在丹杨,发众及船粮以济大事,论德酬功,此未足以报者也。——三国 孙策 ◆与周公瑾交,若饮醇醪,不觉自醉。——三国 程普 ◆周公瑾,江淮之杰,攘臂而为其将。——三国 王朗 ◆饬法修师,则威德翕赫。宾礼名贤,而张公为之雄;交御豪俊,而周瑜为之杰。彼二君子皆弘敏而多奇,雅达而聪哲,故同方者以类附,等契者以气集,江东盖多士矣。——西晋 陆机 ◆公瑾卓尔,逸志不群。总角料主,则素契于伯符;晚节曜奇,则叁分于赤壁。惜其龄促,志未可量。 公瑾英达,朗心独见。披草求君,定交一面。桓桓魏武,外讬霸迹。志掩衡霍,恃战忘敌。卓卓若人,曜奇赤壁。三光参分,宇宙暂隔。 ——东晋 袁宏《三国名臣赞序》 ◆呜呼!使周公瑾而在,其智必及乎此矣。吾观其决谋以破曹操,拓荆州,因欲进取巴蜀,结援马超以断操之右臂,而还据襄阳以蹙之,此非识大略者不能为也。使斯人不死,当为操之大患,不幸其志未遂而天夺之矣。孙权之称号也,顾群臣曰:“周公瑾不在,孤不帝矣。”彼亦知吕蒙之徒止足以保据一方,而天下之奇才必也公瑾乎。——南宋 陈亮《史论 酌古论 吕蒙》 ◆说者谓天无大风,黄盖不进计,周瑜未必胜。此不善观人者也。方孙权问计于周瑜,瑜已言操冒行四患“将军擒之,宜在今日”;刘备见瑜,恨其兵少,瑜曰:“此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正使无火攻之说,其必有以制服矣。——南宋 洪迈《容斋随笔》卷五 ◆孙策攻打刘繇之时,济于横江,大破之于牛渚(即采石矶)。周瑜从攻横江当利及东渡击枺陵,则知在江北。或曰:此功为大,每以语简而忽之,遂令乌林之役独传。——南宋 萧常 ◆此数语所谓相时而动也。然瑜之言不悖大义,鲁肃、吕蒙辈不及也。 ——元 胡三省《资治通鉴音注》 ◆规图荆、益,及制曹、刘之策,着着机先,真英物也。——清 李安溪《三国志集解》 ◆周瑜在则可,如无瑜者,权必不能独挡曹,无玄德则无吴耳,子敬之谋未为非也。——清 李安溪《三国志集解》 ◆公瑾生长江、淮,谙识险要,出入彭、蠡,久涉波涛,熟筹彼我,用能以寡击众,遁走阿瞒,一战而霸,克建大勋,玄德谓为本文武筹略,万人之英者,岂虚语哉。或曰:“公瑾不死,操之忧也,先主亦安能定蜀乎?” ——民国 卢弼《三国志集解》 ◆周瑜是个“青年团员”,当东吴的统帅,程普等老将不服,后来说服了,还是由了他,结果打了胜仗。 ——毛泽东《青年团的工作要照顾青年的特点》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宋代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周瑜是庐江人(地主阶级而且貌似周家很大,10多岁时结识孙策把孙家一家人都搬过来了),周家从他从祖父周景开始显赫,到周瑜时已经是当地大族了。

其父周异是洛阳令,周景之前周荣周兴都是尚书令···三国志记得不多只记得父辈有一个周尚是丹杨太守周瑜帮孙策定江东时(还没和袁术断交)从他那借的兵,然后开头介绍周瑜时(从祖父景,景子忠,皆为汉太尉。父异,洛阳令)

好像有点乱··家世是肯定比不起袁绍的,但是做个地头蛇是肯定没问题的

新版电视剧《三国》目前正在热播中,曹操、孙权、刘备等乱世英雄再次因此剧而备受人们的关注。同时,大家也不禁好奇,这些“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豪杰,他们的后代现在又在何处呢?

诸葛亮后人香港当女模

武侯祠博物馆研究人员:女性名字不可能上家谱

香港名模诸葛梓岐生于北京,她一直表示,自己就是“诸葛亮的第63代传人”。在诸葛梓岐依稀的记忆中,“家乡有一座祠堂,里面有一幅诸葛亮画像,但长什么样子已经记不起了。”但诸葛梓岐透露她家是有族谱的,“是用绢布做的,上面记载着我是第63代后人。”

诸葛梓岐

诸葛梓岐还表示有长辈亲口相告:“我祖父就跟我说,‘空城计’是赵云做的,不是我先祖做的。”对此,不少三国迷嘲讽道:“《三国志》和历史记录都证明那的确是赵云做的,这还用得着你祖父跟你讲?”

而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研究部梅铮铮主任则直言:“中国家族的族谱,是不可能直接记载女性姓名的,怎么可能有她(诸葛梓岐)的名字呢?”

周润发是周瑜后人。

孙权后人聚居龙门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做羽毛球拍的

浙江富阳确实是孙权的故里,但是究竟在哪个具 置恐怕很难考证了。不过富阳龙门镇全镇90%以上的人都姓孙,他们的家谱记载自己是孙权65代的后裔,还有人说孙中山也是他们一族里的。

龙门古镇建筑以两座孙氏宗祠为中心,共建有孙氏厅堂40多座,砖砌牌楼3座和1座古塔、1座寺庙。镇内屋舍房廊相连,长街曲巷连贯相通,镇外的人进入镇里,如入迷宫。

现在龙门的村民几乎家家户户都是做羽毛球拍的,今天他们的球拍已经不会仅仅卖到“魏国”、“蜀国”或者“吴国”了,而是通过义乌小商品市场销往全球。

周润发竟是周瑜嫡系后人宋代祖先周应斗曾官位显赫

“历史上周瑜很有韬略,非常有才华。”周瑜第63代子孙周柏泉一直在不断研究祖宗留下来的族谱。周柏泉说,从族谱上看,周润发是周瑜的嫡系后裔。

“广东潮阳也有周瑜的后裔,周润发是广东潮阳周氏后人,是周瑜嫡系后裔周应斗之后。周应斗在宋代景泰年间官位显赫。”如果当日周润发接演**《赤壁》周瑜,相信同族血脉能让周润发将名将周瑜演绎得更加完美。

刘备后人依旧卖草鞋小吃街口开小店身世成招客噱头

在成都锦里小吃街口有家草鞋店,店主叫刘畅,今年50多岁了,他自称是刘备的第60代后人,从事草鞋编织已经有20多年了。他在郫县有个作坊,雇佣了六七个员工,工人们负责编织草鞋、帽子、玩偶等产品,但是草鞋仍是小店的主打产品。

历史上,刘备曾经和母亲以卖草鞋为生,所以,现在刘畅的很多顾客都是冲着他“刘备的后人”这个噱头而到他店里买草鞋的。

曹操后人验DNA为证祖先墓穴真假百人滴血验证

随着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西高穴墓经考古学者挖掘认定为曹操墓,一时间,有关陵墓的真伪引起社会广大关注。今年1月22日,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发布一则征集令,面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DNA,准备用DNA技术来破解曹操墓的真伪。自称曹操七十代孙的曹祖义等100人云集上海接受测试。

这个,根据资料,周瑜的后代不在湖南,但也有可能是后迁的,所以,80%不是,20%是 溯源序(周瑜的后代-江西、湖南、贵州、云南) 发表:周璟 (2006-7-3 17:54:26)分类:寻根问祖 | 阅读:3316 | 评论:25 | 最新评论:2008-1-28 11:29:26 By 周荣灿 我周之脉,启自少典,开基创业,由此而兴。是为我周氏之渊源,发脉起点之元始祖者也。我元始祖少典之子有熊氏,姓公孙名轩辕,即轩辕皇帝也。外则治理兵势,内则勤修政法。为后世帝王征诛伐之先端,发明六律和历象,制定冠冕与衣裳,大开后世礼乐、文物、典章之源流。得之相为辅佐,能知天文地理,能辨东、西、南、北之四方,以及金、木、水、火、土之五行,天地乃得平治,划分九州,政教于是宣扬而昌明英,黄帝与蚩尤酋长战于琢鹿五野,蚩尤能作五里雾,帝以名指南车破之,遂诛蚩尤。亦与苗族争存之一大关键,黄帝之功,永垂万世而不朽矣。轩辕黄帝之子,金天氏即是少昊氏,其子蝉穷,蝉穷之子帝喾,号高辛氏。金天氏又名少昊氏,是轩辕之子,帝喾是黄帝之孙,轩辕黄帝之曾孙,少典元始祖之玄孙也。帝喾姓姬,周脉起源帝喾脉衍苍,系统从此起矣。武王传至弃,聪明而仁德,其母姜原,喜种稼穑,及弃长,其母姜原教之种树,桑麻,因得其名。有陶唐氏帝尧者,乃帝喾之子也。尧使弃居稷官,更国邰地,遂封弃于邰,号后稷。及尧崩,舜即位,乃命之曰,弃黎民阻饥,汝居稷播时百谷,其后世世居稷,惟先王后稷祖,始封于邰,故曰建邦启土。凡传至公刘祖,乃后稷之曾孙,能修后稷之业。凡八传太王,狄人时来侵扰,太王避狄去邠,迁于岐山居之。邠人仁之,徙者如归市,诗曰,居岐之阳,实始翦商,太王虽未有翦商之志,然太王深得民心,王业之成实基于此。太王之子季,能勤丰政以继其业,至于王季之子,文王守能成其功,大受天命,以抚安方夏,大邦畏其威而不敢肆,小邦怀其德而得自立。文王自为西伯,专征,而威德益著天下,文王受命,享国五十年,九十七岁而终。即位时年四十七岁,在位凡九年而崩,大统未集,非文王之德不足以受天下,是时纣之恶未至于亡天下也。文王以安天下为心,文王崩武王立,惟一月癸巳伐商,由周都镐京起兵征商。(镐京即今陕西省长安县昆明池北镐坡是也。) 自后稷祖传十二世至太王,娶有台氏之女木姜为妃,生太伯,仲雍、王季三人。国家政务王季理之,所谓勤于王家之事也。王季娶挚任氏中女太任为妃,生文王而明圣,教之以能识百,历代称为圣人,垂法于天下后世,卒为国家之宗。文王娶禹后有莘氏之女太姒为妃。文王嘉之,亲迎于渭,造舟为梁,至家。文王治外,太姒治内,生十男,长伯邑考,次武王发,三周公旦,四管叔鲜,五蔡叔度,六曹叔振铎,七霍叔武,八成叔处,九康叔封,十聃叔载。太姒教训十子,自少及长,未尝见邪僻之事,及其长,文王继而教之,卒成武王周公之德,所谓二圣一贤,都是万世之名而不朽矣。君子谓太姒任明而有德。诗曰:大(太)邦有子,见天之姝,天定厥祥,亲迎于渭,造舟为梁,以显其光。又曰:太姒嗣薇音,则百斯男,此之谓也。文武之兴为天子,打有斯起矣。文王之地,止于百里,文王之德,布于天下,多方之受,非周之天下,其谁受之。文王之德,实天命人心之所归。故武王于誓师之末,欢息而言也。文王自西伯受命为天子,都于丰,在位九年而崩大统未集,武王立,二年而观兵,三年而伐纣,盖纣虐害无道,故皇天震怒,命我文王,敬得天威以除邪恶,武王谓大动在文王,至纣暴恶贯盈,武王伐之,初文王商意亡商之天下也。返观政,八百诸侯背叛商而归周,大会诸集,武王禀文王之命,大会诸侯于孟津,顿大兵于牧野,一战而有天下。大功遂成,武王胜商,渡河而西,马散于华山之阳而不复乘,牛放于桃林之野,而不复服车甲藏于府库,干戈包以虎皮,天下知武王不复用兵矣。正当在百姓悦服之下,庶邦暴君以及百工受命称周,四方诸侯皆由于周受命。盖武王新即位,又称宁王,以其克殷而能安天下也,诸侯百官皆转见新君,所以正始也。武王以克商之事,祭先祖庙,近而邦甸,远而侯卫,皆奔走执事以助祭,而告武功之成,有近而远,由亲而尊也,列爵为五等,公侯伯子男也,分土惟三等,建官惟贤,不肖者不进,任事惟能,不才者不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长幼,五典之教也,食以养身,丧以送死,祭以追远,以立人纪而厚风俗,明其信义。有德者尊之以官,有功者报之以赏,于此垂衣拱手而天下矣。武王克商之后,令管叔、蔡叔、康叔、殷以存商之祀,威德广被九州之外。蛮、夷、戎、狄、莫不梯山航海而至。且蛮夷未王,我武王有意于开四夷斥大境土也。武王在位四年,武王崩,成王主,年幼,周公相之,三叔流言,公得不利于孺子,公避位。成王醒悟,迎周公归,三叔怯,遂与纣子武庚叛。成王命周公东征,以论遂杀武庚。成王定都郏鄏,以国祚之长短,卦象上说,可传三十世,历七百年,复却三十六世,八百七十三年,所谓周过其历,而日渐衰矣。武王胜商,迁九鼎于洛邑,武王言,我南望三途,北望狱鄙,顾瞻有何粤睦洛伊,无远天时,管周君于洛邑而后去。则迁都洛邑者,武王之志。周公召公成之,召公先经理之。洛邑既成,成王治政,洛邑既定,成王命周公留守治洛。凡七年而薨,成王因先王之祖庙在镐京,不詹祖宗之旧德,顾不忍离镐京也。且成王举祀发政之后,即归于周都镐京,未尝都洛邑。成王崩,康王立,嗣守文武之德,其论功行赏,皆出于功而不循于私,礼乐教化,天下大治,国泰而民安。康王崩,昭王立,亦笃叙文武之道,此天之成命,以显于后世。昭王崩,穆王在外,遍游天下,踪迹不定,然人嗣同位。穆王有八骏马,一日能行千里,至朝而即帝位,安定国家,用化其教,天下康熙,万民雍和。传至幽王,纲纪不修,王室凌夷,犬戎侵之,遂杀幽王,晋文侯与武公迎太子,宜自立为平王,迁于东都,自东迁之后,王纲不振,国势日渐衰弱。平王以后,即称为春秋时代,而有五霸作乱,传至赧王,天下纷争,干戈不息。至威劣以后,称为战国,则有六国之役。秦并吞六国之地,灭周之祀,周之天下从此终矣。 盖于文王治西北兴为天子,共位八百七十三年,三十六世帝王者,文、武、成、康、昭、穆、共、懿、孝、夷、厉、宣、幽、平、桓、荘、釐、惠、襄、匡、定、简、灵、景、悼、敬、元、贞、哀、思、考、安、烈、顕、慎、赧王也。自安、烈、顕、慎赧为东周。自平王东迁以来,十八世传至考王,当时王室微弱,诸侯势强,又因子朝之乱,考王迁都成周。辛丑元年,考王封其弟揭于河南,以继续周公之职,号曰桓公。世居王城,是为西周。考王十五年,河南桓公之子惠公,惠公有二子,又封其少子班于巩,以奉王于洛。附近成周,是为东周。传其子杰,是时纲纪微弱,惠公忧之,仍以杰奉王,承继父号曰东周惠公,其考王立揭于河南曰西周。桓公传至威公、惠公、武公,武公子名咎,于是东西二周分治,以夹辅王室。其后赧王有成周迁都王城,依西周约诸侯伐秦,于五十九年乙巳秦入寇,攻西周,明年丙午,迁西周君咎于器狐。其东周惠公,号曰东周君,七年壬子,秦入寇攻东周,迁东周君揭于洛阳。揭之少子名宁,逸于民间,隐于河南之汝州,以国为姓,后裔因以汝南为祀,故不敢忘患难之意而。凡三传至昌公,为汉高大将,廷诤废太子。凡二传至壶夫公,佐景帝而官大将军,食邑汝南,故今为汝南郡。凡二十传至室仁公,为桓帝诤臣。凡四传至瑜公,佐东吴而臣汉室,战赤壁而抑曹奸。凡二传至鲂公,辅佐东吴,历官太守,剪发诱魏,大破曹兵。凡八传至顕公,号伯仁,佐晋元帝,官尚书,世居江南,越宋越齐至梁。凡十二传至衡公,官副将,越陈越隋至唐中宗。凡十传至南公,官登州太守。凡十二传至晋公,为后唐山海关统兵,越晋越汉至周。凡七传至克怨公,为周戎右之职。凡十传至伯道公,为宋哲宗著作郎,历任江西首道,值丁内艰,有清江县令者,公之周年也。聘掌书院,因际遇不等,遂家清江。凡三传安邦公,死金难。凡十一传至敬公,为元廷尉之官。凡八传至歧源公,为明成祖翰林院侍讲。凡九传至宋建公,隆佑翰林,历任山西学政,继任湖南岳州府知府。“”李氏生二子,长永昌,次允祺,俱进士第。祺公随父家岳州,昌公转清江原籍。昌公李氏生子安业,天启文庠,陶氏生二子,长朝珍“文庠”,次朝瑞,公于氏,生梓廷栋字梓龙,清初客游贵州,隐居安平县。聘黄氏祖,遂家安平之齐百房。生四子,长元勋、次元佐、三元辅、四元相。梓龙公卒于七百房,茔葬夏家寨之王基大田。黄氏祖,率二世祖四人,于雍正年间,移居织金县之大猫场之滥田冲。二世祖元佐公,文庠,系于安平学,移居化起之岩脚寨,童氏生三子。长正公,字彦景,文庠,于康熙五十三年,新建屋未盖,喜鹊衔草覆之,名曰“喜鹊盖房”。事迹详本县志书。次祥公,字彦国,五世生天玉公于云南,侯补从九。三礼公,字彦章,字文兴,庠生。自江西入黔始祖梓龙公,传至文字派,凡四传。彦景公生八子,长文科,次文举,三文魁,四文焕,五文汉,六文盛,七文瑛,八文灿,名曰老八房。文科所生八子,长之玉、次之璧、三之瓊、四之琮、五之瑢、六之珏、七之瑚、八之翴,名曰“小八房”。从此子孙繁衍,或因际遇不齐,于是谨将老八房、小八房之子孙以及各房之支派脉,分类如下,是为序焉

周瑜有没有子孙?

周瑜有子孙。周瑜有周循和周胤两个儿子,还有一个从孙叫做周护,周瑜的长子周循很有周瑜的风范,在周瑜死后非常受到孙权的厚爱,曾被孙权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