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氏家族的来历,先人是谁
庞姓来源有四: 1、出自姬姓,为毕公高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千家姓查源》等所载,周文王之子毕公高之后,其支庶封于庞,后世子孙以邑为氏。 2、出自高阳氏,是黄帝之孙颛顼的后代。据《百家姓注》所载,颛顼八子之一庞降,后世子孙以祖上的名为姓。 3、襄阳庞姓,相传其家富盛,好为高屋,乡党荣之,曰庞高屋,后遂以庞为姓。 4、出自他族或他族改姓。据《汉书•王莽传》所载,西汉西羌人中有庞恬;清满洲人姓,世居盖州;又,清满洲八旗姓庞佳氏后改为庞姓;今满、土家、瑶、蒙古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毕公高。周初著名政治家。商朝末年,周文王的第十五子高,随周武王兴师伐纣立下赫赫战功。西周建立后,他负责处理被商纣王关押的犯人。他采取宽大为怀,平反了不少冤狱,表彰了因直谏受害的功臣,因而名声鹊起,为“周初四圣”之一。后被周武王封于毕国,爵位为公。世称毕公高。武王驾崩后,其为顾命大臣之一,他与周、召二公等一起辅政,使周王朝的经济文化有了较大的发展,并形成了“成康之治”的盛世。毕公高支庶有封于庞乡者,后世子孙以封邑为氏,称庞姓。因毕公高名声显赫,他们尊毕公高为其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古庞乡今无从考,春秋以前庞姓于史书鲜见。战国时魏国有庞涓,赵国有庞火爰,西汉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庞真。东汉时,见诸史册之庞姓人达十六人,如庞参、庞俊父子为河南缑氏(今偃师)人,庞萌为山阳(治所在今山东金乡)人,庞雄为巴郡(治所在今重庆北)人,庞奋为辽东属国都尉,庞德公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这些史实表明,魏晋以前,庞姓人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重庆、辽宁等地。三国蜀有庞德公之侄庞统,魏有南安狄道(今甘肃陇西)人庞德(其从兄庞柔入蜀)。扶风(今陕西凤翔)人庞迪,酒泉表氏(今甘肃高台西)人庞淯。可见此际庞姓已播迁于四川、甘肃等地。两晋南北朝时,庞姓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了庞姓南安郡望、南阳郡望、始平郡望、谯郡郡望。隋唐之际,庞姓上述郡望依旧兴盛,并以其为主源向四周扩散,如陕西之榆林、泾阳,山西之太原、代县、太谷,山东之菏泽,江苏之徐州,安徽之寿县均有了庞姓人定居,并有一支庞姓入迁浙江泉州。宋元之际,由于中原一带刀兵四起,避居南方者渐多,使得庞姓在南方各地分布更广,并有一支入迁广西北流,后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需要指出的是,北宋有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庞籍入朝为相,并子孙显贵当朝,使得山东庞姓名噪一时。明初,山西庞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等地。明末清初,张献忠屠川,川籍庞姓避逃于云贵高原。而不久的湖广填四川,又使湖北、湖南之庞姓入居四川。乾隆年间以后,山东庞姓有闯关东到东北者,亦有华东 、华南之庞姓渡海赴台,进而远播海外。如今,庞姓在全国分布广泛,尤以山东、广西为多,此二省之庞姓约占全国汉族庞姓人口的百分之四十二。
庞姓——姓氏起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姓氏起源来源于封地: 上古周文王子毕公高的后代,受封于庞,其子孙便以封地为姓,相传姓庞。
聚集地 晋置始平郡,现在陕西省兴平市。
《广韵》记载:周文王子毕公高后,封于庞,因氏焉。望出南安、南阳。
历史名人 庞涓——战国时魏国人。与孙膑同学兵法,仕魏惠王为将军。自以能不及孙膑,乃召膑入魏,施以刖刑,后膑设计得归,为齐威王师,后魏与赵攻韩,韩告急于齐,齐出师直走大梁,涓闻之,去韩而归,与孙膜战于马陵道。膑使人砍大树,白而书之曰:庞涓死此树下。涓夜至,齐伏兵起,万弯俱发,庞涓战败,自刭而死。
庞统——字士元。汉未襄阳人。弱冠往见司马徽,徽有知人名,称统当为南州士之冠冕。统叔德公称之为凤雏。刘备领荆州,与诸葛亮并为军师中郎将。劝备取蜀,进军锥县,中流矢卒。年36岁。
庞安时——字安常。宋朝薪州薪水人。少从父学医,年未20通黄帝扁鹊医书。著有《难经辨》、《伤寒总病论》、《本草补遗》等。
庞雄——字 汉。广东吴川人。早年投入新军,直认革命不讳,宁死不屈,遂遇害。年20岁。葬于广州黄花,为72烈士之一。
庞氏的源发地“古庞乡”今已无从考察,春秋以前庞氏于史书中鲜见。战国时期魏国有庞涓,赵国有庞火爰,西汉有杜陵人(今陕西西安)庞真。历史上,以汉姓为主体的庞氏族人主要活动在陕西兴平、甘肃陇西、河南南阳等地,并以此为中心向四方迁徙、发展。庞氏,战国时曾出现一员名将庞涓,他和孙膑同师鬼谷子学兵法。后来仕魏惠王。自认为能力不及孙膑,施阴谋残忍地断了孙膑双足。孙膑创造“围魏救赵”的著名战例败魏军,设计杀庞涓于马陵道。东汉尚书仆射庞参,河南偃师人,因官高位显,多次遭他人嫉妒诬陷而下狱,但他刚正无私,竭中尽节,连行人、农夫、家妇都为其称道,皇帝多次启用。仍对其信任。元明时期,其后裔分迁于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等地。当代,庞氏在山东、广西比较集中,另外在北京及河北尚义、阜平,山西田林、云南陇川、河口,四川合江等地也有分布。东汉时期,见诸史册之庞氏人达十六人,如庞参、庞俊父子为河南缑氏人(今河南偃师),庞萌为山阳(治所在今山东金乡)人,庞雄为巴郡人(今重庆),庞奋为辽东属国都尉,庞德公为襄阳人(今湖北襄樊)……这些史实表明,魏晋以前,庞氏人已分布于今河南、河北、山西、陕西、山东、湖北、重庆、辽宁等地。三国蜀有庞德公之侄庞统,北魏时期有南安狄道人(今甘肃陇西)庞德(其从兄庞柔入蜀),扶风人(今陕西凤翔)庞迪,酒泉表氏人(今甘肃高台)庞淯。可见此际庞氏已播迁于四川、甘肃等地。两晋、南北朝时,庞氏发展迅速,并逐渐形成了庞氏南安郡望、南阳郡望、始平郡望、谯郡郡望。隋、唐之际,庞氏上述郡望依旧兴盛,并以其为主源向四周扩散,如陕西之榆林、泾阳,山西之太原、代县、太谷,山东之菏泽,江苏之徐州,安徽之寿县均有了庞氏人定居,并有一支庞氏入迁浙江泉州。宋、元之际,由于中原一带刀兵四起,避居南方者渐多,使得庞氏在南方各地分布更广,并有一支入迁广西北流,后在当地发展成为望族。需要指出的是,北宋有单州成武(今属山东)人庞籍入朝为相,并子孙显贵当朝,使得山东庞氏名噪一时。明朝初期,山西庞氏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河南、江苏、湖北、山东、河北等地。明末清初,张献忠屠川,川籍庞氏避逃于云贵高原。而不久的湖广填四川,又使湖北、湖南之庞氏入居四川。清乾隆年间以后,山东庞氏有闯关东到东北者,亦有华东、华南之庞氏渡海赴台,进而远播海外。河南偃师庞氏,多迁自山西和河南省内各市、县等地。庞村镇东、西庞村等村庞氏称其为汉太尉庞参后裔。偃师庞氏在全市姓氏中排第六十三位,占全市总人口的027%,主要分布于诸葛镇的诸葛村,城关镇的新寨、前杜楼,翟镇镇的翟东、翟西、山化乡的马洼等地。翟镇镇翟东庞氏,在明洪武三年与洛阳古城乡的庞屯、北窑的庞氏先祖兄弟三人一起,在始祖母的带领下,由山西的弘农郡迁入。始祖母故后葬庞屯村。翟东村庞氏今有七十一户。后翟东村庞宏迁本镇前王村今有两户。佃庄镇关庄村庞氏由洛阳北窑村迁偃师翟镇村,后世复由翟镇村迁关庄村,始祖庞献德。今有十九户。翟镇镇四角楼庞氏在清朝时从山西洪洞县迁入,今有四户。翟镇镇翟西村庞氏由山西迁入,今有二十六户。诸葛镇诸葛村庞氏始祖庞之英与兄庞之秀,先由山西洪洞迁洛阳南裴村后,之英又由裴村迁入诸葛村,今有九十户。此后,庞申保由诸葛村迁往司马村。诸葛镇司马村庞氏,除庞申保支外,还有一支由洛阳裴村迁入,始祖庞广海。今两支共七户。高龙镇大屯村庞氏在1975年由嵩县迁入,兄弟二人分两户。兄庞虎喜住大屯村,弟庞明娃住大屯村的北杨村。城关镇新寨村庞氏明朝时迁入,今有三十四户。分迁地:本镇前杜楼村八十户,潘屯村二十户。岳滩镇寇圪垱村、西谷村庞氏各一户,均从新寨村迁入。顾县镇营防口村庞氏,民国初年由寇圪垱村迁入,始祖庞川,今有一户。山化乡马洼村庞氏清时由新寨村迁入,现五十五户。另外寇店镇杨裴屯村庞氏两户,山化乡台沟村庞氏一户,首阳山镇邢沟村庞氏三十五户,南蔡庄村庞氏十一户,庞村镇门庄村庞氏两户,府店镇西管茅村庞氏一户。如今,庞氏在全国分布广泛,在山西省的翼城县,广东省清远市阳山县、化州市木贤乡、湛江市坡头区坡头镇朱依村,四川省的绵阳市盐亭县等地皆有分布,尤以山东、广西为多,此二省之庞氏约占全国汉族庞氏人口的42%。
庞氏家族的来历,先人是谁
本文2023-11-16 17:51:0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07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