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王氏家谱的排字有知道的么?
我家王姓是小云南迁来的,在辽宁本溪小市,排辈字如下:福邦永生国,恩鸿可太昌,明德择文广,朝中吉世长。现住黑龙江宝清县。
我
不知道家谱上说的小云南在什么地方?有人说是山东的即墨市你家老辈们或家谱上有说命吗?
德惠市米沙子镇新华村一社(永太号屯),在屯子里提到“来春沟”这个名字,年轻人是很陌生的,几乎无人知晓,只有屯子中王氏家族的少数老人了解“来春沟”的一枝半节。来春沟是清朝王氏先人“闯关东”时于此地“跑马占荒”之初所起的屯名,历经多年演变成为现在的永太号屯。
清朝初期,朝廷把东北地区视为“龙兴之地”,实行封禁政策。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上谕:“盛京、吉林为本朝龙兴之地,若听流民杂处,殊与满洲风俗攸关。”因此,“永行禁止”流民入境。①为了具体执行这一政策,甚至还在东北设立了柳条边以为樊篱。但由于关内战乱和灾荒等原因,生活艰困,山东、直隶等地的农民迫于生计,不断突破清朝的禁令,从古北口、喜峰口进入东北,也有“泛海自天津、登州来者”。东北地区所设立的柳条边墙根本挡不住流民涌入的洪流。清朝政权迫于现实,也不断地调整这一封禁政策。乾隆九年(1744年)和嘉庆元年(1796年),朝廷均允许关内饥民和无业贫民出关谋食。②
现在永太号屯王氏家族先人共兄弟三人(永太号王氏一股的先人名王琳),在乾隆年间从祖居的山东省济南府德平县大王庄出发,携家拖口,身背肩挑,一路风餐露宿,跋山涉水出了山海关,走上了“闯关东”之路。曾有王氏族人写诗描述先人出关:“鲁南塞北非等闲,背井而去举步艰。雄关阻断望乡路,迷茫难知何时还。”道出了王氏先人出关北迁时对祖居家乡的难舍之情。
王氏先人出关后,先是来到承德府朝阳县(今辽宁省朝阳市)落脚谋生,备尝艰苦。在此生活数年后,兄弟三人决定就此分手,再次挑起“八股绳”各奔前程,自谋生路。所谓“八股绳”就是先人肩上担着长约八尺的大扁担,每头四股绳子下面拴着用柳条编织的花筐,走停方便还省力。筐里装着简单的行装和生活用品,有时小孩子走累了也可以坐在里面。先人们就是在这样的物质条件下,带着谋求幸福生活的渴望而勇敢地闯荡在当时还是一片茫茫荒野的关东大地上。
王氏兄弟三人在分手时约定后人起名要按王氏家谱辈分用字,以作为联系证据。各代起名中间用字是”文英大成尚 克豪家闯宗 守志彦万世 学德纯立兴。”还规定了这二十辈的“字”要循环使用,为寻根问祖留下依据。现在永太号屯王氏家族这一股的先人披星戴月,克服了各种困难,经过多少的风风雨雨,于清嘉庆四年(1799年)落脚在宽城子头道沟一带。后来经中介人的联系,在长春东北约八十里处的天吉街以北从蒙古人手中买荒垦田,落脚扎根,把此地起名为“来春沟”。
王氏先人在迁往关东一路上每到一处要量土选荒,就是用秤来量土的轻重以确定土质肥沃或瘠薄。先人们最后决定在来春沟立足,是相中了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他们在这里造窝棚、披榛棘、垦田畴,勤劳节俭,度过了最为艰苦的岁月。由于先人们不断努力,生产发展,收入也逐步增加。于是,他们又买进更多荒地,修造了宅院。
现在102国道的前身,在那时是一条被人们称为“老鞑子道”的土路。关于这一名称现在有的老人说是因为蒙古人而来的,也有的老人说这条土路是俄国人为修铁路而临时开通的,所以称为“老鞑子道”。在当时,这条土路是连结南北交通的要道。来春沟靠近这条“老鞑子道”,很有经济眼光的王氏族人于是开起了大车店。那时货物运输全靠马拉的大铁车,冬天是运输旺季,一天就是起大早走,最多的行程也就是百八十里地,还没到天黑就得找店住下。
王氏族人很会经营,大车店屋子烧得暖,伙食好——白面饼,猪肉炖粉条子,白酒管够。对于好赌之徒,店里为他们整夜点灯。当时有句俗话:车虎子进店赛过知县。住店的吃玩都相当尽兴,回头客也就特别多。来春沟王氏族人所经营的大车店成了南北交通要道上的一座“名店”,名闻遐迩,都知道南荒有个“天吉王”。
正是靠着辛勤的劳动和灵活的头脑,王氏家族的生意越做越大,不仅是来春沟,就是宽城子等地都有王氏家族的买卖,而且规模都很大。当时的大买卖都是讲究“字号”的,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商标,取一些寓意吉祥如意生意兴隆的名字。王氏家族的生意便取了字号“永太号”,这样,人们渐渐把来春沟称之为“永太号”,而它原来的名字却被人遗忘了。
当时还探听到了走散的另一股人的消息,有的说在北荒北下坎住,也有的说在农安北三盛玉一带。可惜当时没弄清楚详细地址,所以后人们就再也没有联系了。
来春沟这股王氏族人逐渐壮大起来,人口也增多了。再加上朝廷的苛税增加,地方上又动荡不安,清同治八年(1869年),王氏家族的四位兄弟王克明、王克敬、王克成、王克俭又分家了。永太号住两股,永太店和永太城各住一股。四股人隔河相望,各营庄田。
兄弟四人在分家时于祖茔地立碑祭祖,记述了先人王琳(应为“成”字辈,但其名字未用“字”的原因不详)闯关东的事迹。碑身和碑座均为汉白玉,碑身高15米,宽052米,厚022米。在碑身的正面是阴刻楷书大字:大清同治八年菊月 榖旦 立。背面上部居中是分为两列的四个大字:于今为烈,下面是碑文,共236字,其中221字可以辨识。碑文记述了王氏家族在“先大父”(祖父)王琳的带领下离开山东迁往关东的过程,并明确记载了王氏家族“迨嘉庆四年赴长春厅治荒”。事实上,长春厅是嘉庆五年(1800年)皇帝发布上谕批准成立的,③碑文所载当是立碑时(同治八年,即1869年)人们对这一地区行政归属的习惯性说法。
此碑初立时碑座亦为汉白玉,后更换为青石,青石碑座长为079米,宽为050米,高为052米。碑前设有汉白玉石供桌,长052米,宽046米。
此碑在问哥时期遭到破坏,被米沙子来的中学生洪喂冰们推倒。2010年秋天,永太号王氏家族经公议,又将此碑重新立起。
一位王氏后人回顾这段家族历史,赋诗:“清天雾海来春沟,风霜酷日垦田畴。自强不息精神咏,叶落碑前写千秋。”(诗中“清天”指清朝,“雾海”指干雾海河)诗虽不属上品,却是对先人们情真意切的怀念吧。
王氏家族祖碑所记载的不仅仅是王氏一家人的历史,事实上,它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近代历史上三大移民潮④之一——“闯关东”这一悲壮史诗的难得物证。希望王氏祖碑所具有的重要历史意义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使它获得更好的保护。
注释:
① 清《东华续录》,第二十八卷,第二十四页。
②《近代东北史》,王魁喜等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4年7月第一版18页。
③《长春昨天的故事:长夜里的星火》,王贵 孙淑范主编,长春出版社2003年10月第一版13页。
④ 中国近代史上有“闯关东”、“走西口”和“下南洋”三大移民浪潮。
我祖也是山东莱阳王氏,清末到辽宁凤城蓝期及大连龙王庙一带,父亲,茂字,我这辈,男本字,女桂字。家谱文革时被烧了。我哥重新整理了一下。我手里没有。我的下辈用宏或红是随便起的,不符合家谱要求。下辈有一个去了澳洲,有一个去了加拿大,侄女去了欧洲荷兰。散布到世界各地了
本溪王氏家谱的排字有知道的么?
本文2023-11-16 17:01:1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905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