郄是什么时候开始被当作姓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6浏览:1收藏

郄是什么时候开始被当作姓的?,第1张

郄是春秋时候开始被当作姓的。

一、郄姓源主要有三:

1、源自以邑名为姓。据记载,晋大夫郄献子食邑于郄地,其后裔遂以郄为姓。

2、源自姬姓。据记载,郄与却原为一姓郄是却的俗字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邑,故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自晋大夫文开始,其家族世代以为采邑,就以邑名却作为姓。却读作(Xi),后来俗写作郄,郄的读音(Xi)。以后郄与却分化为两个姓,郄读(qie),却仍读(Xi)。

3、源自苏姓。周武王时大臣忿生,为王族,因封于苏,故称苏忿生。苏忿生曾任司寇之职,决狱牢案,明察秋毫后世尊为狱神。其子被封在郄,为郄伯,郄邑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市贺村,其后裔遂以封地名郄为姓。

二、迁徙分布

  (缺)郄姓始于春秋时期,是以地为姓的姓氏。春秋时期,却乡是晋国大夫叔虎的采邑,传到了儿子郄芮的时候,开始以邑为氏而姓了郄,郄氏家族是当时晋国的公族,也就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当时的郄邑,位于河内,也就是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北的地方。根据《姓氏辩证》上说,郄氏出自姬姓,晋国公族大夫食采于郄邑,因而以此为氏。而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记载说,郄姓原姓纂,晋国大夫郄文生儿子豹,豹又生芮,芮又生缺,缺又生克,克又生代,世代为晋国的公卿。望族出于济阳,山阳。济阳在今山东省以定陶为中心的一大片地方,山阳在今山东省金乡县的西北。望族居于济阳郡,即现在的山东省定陶县西北部。

  三、历史名人

  郄 正:三国时蜀汉太守。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澹于荣利,依则先儒。

  郄 双:春秋时晋国大夫,有才辩。与郄正、郄锜并称“三郄”。

  郄 缺:春秋时晋国大夫。耨于冀,其妻钶之,相敬如宾。文公闻其事,用为下军大夫。东汉有侍中郄巡,晋代有雍州刺史郄誢,明代有辽东总兵郄永。

  郄 诜:晋代雍州刺史,字广基,单父人。学问好,识见多,气宇不凡,办事果断,能洞察世事,有政绩而爱到朝野一致赞誉。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声誉。

  郄 忠:明代洪武年间进士,他为官职之时,正值荒年,百姓生儿生女都因无法养活面弃之荒野,郄忠见了心疼,而将俸禄拿出以济穷人。

  此外,郄姓名人还有:有东汉待中郄巡。明代有卓著者郄广、郄祥、郄永……等,他们是行唐之人,均为忠孝之士。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置。在今河南省兰考线一带。

  济阴郡:西汉时置。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山阳郡:汉时置。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北。东晋至隋初,移治江苏省淮安市。

  2、堂号

  中军堂:晋国郄谷通礼乐,敦诗书,懂兵法,晋文公封他为中军。

只有一个发音

郄,qiè 郄姓

(1) ㄑㄧㄝˋ (2) 姓。 (3) 郑码:OSZY,U:90C4,GBK:DBA7 ( 4) 笔画数:8,部首:阝,笔顺编号:34135452(5) (同“郄”。也作“隙”) (6) 空隙;裂缝 [crack] (7) 古地名 [Xi,a fief]郄,同隙。——《正字通》

刺郄中大脉,令人仆,脱色。——《素问》

郄,地名。晋大夫叔虎邑。或作郄。——《集韵》

出自姬姓,以封地为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郄邑(山西泌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郄国,为子爵,称郄子。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称郄氏。

历史名人:

郄正:三国时蜀汉太守。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谵于荣利,依则先儒。

郄缺:春秋时晋国大夫。耨于冀,其妻钶之,相敬如宾。文公闻其事,用为下军大夫。

=========================================

郄为一姓氏专用字,历史悠久,但人数不是太多,以至百家姓里找不到她的影子。古通“郄”,发音为:XI,现发音为:QIE 同“切”音。非少数民族姓氏。据说明初从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到各地(晋南是山西人口稠密之处,而洪洞又是当时晋南最大,人口最多的县。据记载,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西侧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殿宇巍峨,僧众很多,香客不绝。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荫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荫下通过。汾河滩上的老鹞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明朝政府在广济寺设局驻员集中办理移民,大槐树下就成了移民集聚之地。晚秋时节,槐叶凋落,老鸦窝显得十分醒目。移民们临行之时,凝眸高大的古槐,栖息在树杈间的老鹞不断地发出声声哀鸣,令别离故土的移民潸然泪下,频频回首,不忍离去,最后只能看见大槐树上的老鹤窝。为此,大槐树和老鹤窝就成为移民惜别家乡的标志。“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祖先故里叫什么,大槐树下老鸹窝。”这首民谣数百年来在我国许多地区广为流传。(注:还未考证)。在这里我们争取整理出一套我们郄姓完整的族谱。

我们郄氏一族在河北阜平、望都、顺平、满城,石家庄,鹿泉,沙河,天津,河南许昌,北京、浙江、湖北、云南、陕西、内蒙古、山东潍坊、山东青岛,山西、吉林、江西、云南、广州、江苏沭阳、江苏南京等地都有,可以说比较分散,在这里,做为我们一个情感联系的纽带,感情交流的场所。

就让“郄氏族谱”做为我们郄氏族人的网上同族会!郄佳超建议并发起,公元二零零四年一月,希望我们郄姓族人相互转告。积极加入,保持联系。毕竟网上的同姓还是有限的,但我们就是火种,是传递亲情的使者。

下面是关于郄姓我族的相关历史资料(有何纰漏,敬请指证):

郄氏曾是拓拔氏族国的一王姓,其祖郄威与拓拔氏族国的先祖拓拔佑是结义兄弟,拓拔佑为兄,郄威为弟;郄家儿郎个个骁勇善战,领兵千万,助拓拔佑打下氏族国万里锦绣,筑就了氏族国为四海第一强国,邻国诸如御峄、乌金、云瞿、梵林等国都俯首称臣,就连西南赫赫强国——獠国也礼让三分。建国之时郄威被御封为王,郄姓和拓拔姓一块封为国姓,当时百姓只知郄威不识拓拔佑,郄家可谓名振天下。氏族国安定后,拓拔佑怕郄威重权在握而生反心,借故削去他兵权。郄威因重义轻权,也没放在心上,反而干脆利落地交出兵权只挂个虚名,直到拓拔佑欲抄斩他全家,才猛然醒悟和拓拔佑间隙已深,于是带领郄家上下子孙及亲信将属连夜避祸离京,又想拓拔佑不仁在先,也怪不得他不义,于是又暗里派将领将各处军需淄重都劫了个空。评书《不识爱滋味》

-----------------------------------------

伍子胥列传第六 《史记》汉·司马迁 知华氏伍胥既至宋,宋有华氏之乱,○索隐春秋昭二十年,宋华亥、向宁、华定与君争而出奔是也。乃与太子建俱奔於郑。郑人甚善之。太子建又适晋,晋顷公曰:“太子既善郑,郑信太子。太子能为我内应,而我攻其外,灭郑必矣。灭郑而封太子。”太子乃还郑。事未会,会自私欲杀其从者,从者知其谋,乃告之於郑。郑定公与子产诛杀太子建。建有子名胜。伍胥惧,乃与胜俱奔吴。到昭关,○索隐其关在江西、乃吴楚之境也。昭关欲执之。伍胥遂与胜独身步走,几不得脱。追者在后。至江,江上有一渔父乘船,知伍胥之急,乃渡伍胥。伍胥既渡,解其剑曰:“此剑直百金,以与父。”父曰:“楚国之法,得伍胥者赐粟五万石,爵执珪,岂徒百金剑邪!”不受。伍胥未至吴而疾,止中道,乞食。◇集解张勃曰:“子胥乞食处在丹阳溧阳县。”○索隐按:张勃,晋人,吴鸿胪严之子也,作吴录,裴氏注引之是也。溧音栗,水名也。至於吴,吴王僚方用事,公子光为将。伍胥乃因公子光以求见吴王。知

与吴久之,楚平王以其边邑锺离与吴边邑卑梁氏俱蚕,两女子争桑相攻,乃大怒,至於两国举兵相伐。吴使公子光伐楚,拔其锺离、居巢而归。○索隐二邑,楚县也。按:锺离县在六安,古锺离子之国,系本谓之“终犁”,嬴姓之国。居巢亦国也。桀奔南巢,其国盖远。尚书序“巢伯来朝”,盖因居之於淮南楚地也。伍子胥说吴王僚曰:“楚可破也。原复遣公子光。”公子光谓吴王曰:“彼伍胥父兄为戮於楚,而劝王伐楚者,欲以自报其雠耳。伐楚未可破也。”伍胥知公子光有内志,欲杀王而自立,未可说以外事,乃进专诸○索隐左传谓之“专设诸”。於公子光,退而与太子建之子胜耕於野。知太子五年而楚平王卒。初,平王所夺太子建秦女生子轸,及平王卒,轸竟立为后,是为昭王。吴王僚因楚丧,使二公子将兵往袭楚。楚发兵绝吴兵之后,不得归。吴国内空,而公子光乃令专诸袭刺吴王僚而自立,是为吴王阖庐。阖庐既立,得志,乃召伍员以为行人,而与谋国事。知嚭亡楚诛其大臣郄宛、伯州犁,伯州犁之孙伯嚭亡奔吴,◇集解徐广曰:“伯州犁者,晋伯宗之子也。伯州犁之子曰郄宛,郄宛之子曰伯嚭。宛亦姓伯,又别氏郄。楚世家云杀郄宛,宛之宗姓伯氏子曰嚭。吴世家云楚诛伯州犁,其孙伯嚭奔吴也。”○索隐按:州犁,伯宗子也。郄宛,州犁子。伯嚭,郄宛子。嚭音喜。伯氏别姓郄。吴亦以嚭为大夫。前王僚所遣二公子将兵○索隐公子烛庸及盖馀也。伐楚者,道绝不得归。后闻阖庐弑王僚自立,遂以其兵降楚,楚封之於舒。阖庐立三年,乃兴师与伍胥、伯嚭伐楚,拔舒,遂禽故吴反二将军。因欲至郢,将军孙武曰:“民劳,未可,且待之。”乃归。

一、姓氏源流

郄(Xì)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姬姓,以封地邑名为姓。春秋时,晋献公征伐翟人,公族子弟叔虎奋勇当先,带领晋军攻破翟人营垒,打败了翟人。事后晋献公把郄邑(今山西省泌水下游一带)封给他,建立郄国,为子爵,称郄子。他的后代遂以封地为姓,称郄氏。

2、是春秋时期郄宛的后代。郄氏在晋国世袭卿位,后来被晋厉公灭族,有子孙逃到楚国,楚昭王时郄宛任左尹,其子孙后代沿袭祖姓为郄姓。

得姓始祖:叔虎(郄子)。古代春秋时期,晋国有个郄国,其国国君的子孙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那时晋国君主将一位族人叔虎封在郄地,并同时封为子爵,所以其国君主被称为郄子。后来,郄子的后代中有位名文,在晋国朝中做事,郄文的儿子名豹,郄豹的儿子名芮,郄芮的儿子名缺,郄缺的儿子名克,郄克的儿子名武,都成为晋国的名人,见于历史纪载。其中郄缺和郄克在死后还被追加封号,分别封为“成子”、“献子”。郄姓家族昌盛,名人辈出,晋景公在位时,郄姓家族有三人并称“三郄”,以智慧、口才、文章等才能闻名。故郄氏后人奉叔虎为郄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郄姓始于春秋时期,是以地为姓的姓氏。春秋时期,却乡是晋国大夫叔虎的采邑,传到了儿子郄芮的时候,开始以邑为氏而姓了郄,郄氏家族是当时晋国的公族,也就是周文王的姬姓后裔。当时的郄邑,位于河内,也就是现在河南省黄河以北的地方。根据《姓氏辩证》上说,郄氏出自姬姓,晋国公族大夫食采于郄邑,因而以此为氏。而根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上的记载说,郄姓原姓纂,晋国大夫郄文生儿子豹,豹又生芮,芮又生缺,缺又生克,克又生代,世代为晋国的公卿。望族出于济阳,山阳。济阳在今山东省以定陶为中心的一大片地方,山阳在今山东省金乡县的西北。望族居于济阳郡,即现在的山东省定陶县西北部。

三、历史名人

郄 正:三国时蜀汉太守。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澹于荣利,依则先儒。

郄 双:春秋时晋国大夫,有才辩。与郄正、郄锜并称“三郄”。

郄 缺:春秋时晋国大夫。耨于冀,其妻钶之,相敬如宾。文公闻其事,用为下军大夫。东汉有侍中郄巡,晋代有雍州刺史郄誢,明代有辽东总兵郄永。

郄 诜:晋代雍州刺史,字广基,单父人。学问好,识见多,气宇不凡,办事果断,能洞察世事,有政绩而爱到朝野一致赞誉。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声誉。

郄 忠:明代洪武年间进士,他为官职之时,正值荒年,百姓生儿生女都因无法养活面弃之荒野,郄忠见了心疼,而将俸禄拿出以济穷人。

此外,郄姓名人还有:有东汉待中郄巡。明代有卓著者郄广、郄祥、郄永……等,他们是行唐之人,均为忠孝之士。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济阳郡:晋惠帝时置。在今河南省兰考线一带。

济阴郡:西汉时置。在今山东省定陶县一带。

山阳郡:汉时置。在今山东金乡县东北。东晋至隋初,移治江苏省淮安市。

2、堂号

中军堂:晋国郄谷通礼乐,敦诗书,懂兵法,晋文公封他为中军。

============================================================

郄姓宗祠通用对联

〖郄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郄国启姓;

济阴阀阅。

——佚名撰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郄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昆山片玉;

桂林一枝。

——佚名撰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晋代雍州刺史郄诜,字广基,单父人。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何如?”诜对曰:“臣举贤良对策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诜在任威严明断,甚得声誉。

刑于雅化;

抚御良才。

——佚名撰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晋郄缺,耕于冀野,其妻送饭于田间,相敬如宾。下联典指春秋晋文公蒐于被庐,作三军,谋元帅,赵衰曰:“郄縠说《礼》、《乐》而敦《诗》、《书》,必知御兵之道,乃使縠将中军。”

勋高雍郡;

绩著巴丘。

——佚名撰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晋代雍州刺史郄诜事典。下联典指三国时蜀汉巴西太守郄正,偃师人,字令先。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澹于荣利,依则先儒,官终巴西太守。

-----------------------------------------------------------------

〖郄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三郄多才辨;

二县有誉声。

——佚名撰郄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郄集,有才辨,食邑襄陵,与郄至、郄锜(均为晋国大夫)并称“三郄”。下联典指明代洪武进士郄忠,行唐人。知临漳县,值岁荒,民生男女虑不能育,皆弃之,忠行出禁令,以己俸给与,获生者甚众。在任决狱无滞,囹圄空。临漳、行唐二县百姓,皆誉称之。

-----------------------------------------------------------------

〖郄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夫妻如宾传美德;

父子为政播芳名。

——佚名撰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郄缺,耨于冀,其妻食之,相敬如宾。文公闻其事,用为下军大夫。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下军大夫郄缺,成公时代赵盾为政。其子郄克,成公时为大夫,后代士会为政。

-----------------------------------------------------------------

〖郄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冀野如宾,受知臼季;

被庐谋师,荐出赵衰。

——佚名撰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人郄缺,大夫郄芮的儿子,耕于冀(郄芮的采邑),妻子给他送饭,相敬如宾。司空臼季(晋臣,字季子,食采于臼)路过见了,就把他推荐给了晋文公,文公任他为下军大夫,成公时曾代赵盾执政。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人郄彀(Hú 音胡),文公在被庐阅兵,列三,谋元帅,大夫赵衰说:“郄縠宣传《礼》、《乐》,研究《诗》、《书》,一定会懂得带的道理。”文公便让他率领中军。

坟籍博观,美令先之弱冠;

才辨兼有,推郄至之多能。

——佚名撰郄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三国时蜀汉巴西太守郄正,偃师人,字令先。博览坟籍,弱冠能文,为秘书令史,迁郎至令。澹于荣利,依则先儒,官终巴西太守。下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大夫郄至事典。

===========================================================

附录:郄姓典故、趣事

〖郄诜丹桂〗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为天下第一,自视为“桂林之一枝,昆山之 片玉”。见《晋书·郄诜传》。后因以“郄诜丹桂”喻科举及第,获得功名。

-----------------------------------------------------------------

〖郄诜高第〗

晋郄诜举贤良对策试,为天下第一。见《晋书·郄诜传》。后 因以“郄诜高第”喻指科举高中,荣登榜首。

郄姓的始祖为郄献子、苏忿生。

  其姓源主要有三:1、源自以邑名为姓。据记载,晋大夫郄献子食邑于郄地,其后裔遂以郄为姓。2、源自姬姓。据记载,郄与却原为一姓郄是却的俗字是春秋时期晋国的一个邑,故地在今山西沁水下游一带,自晋大夫文开始,其家族世代以为采邑,就以邑名却作为姓。却读作(Xi),后来俗写作郄,郄的读音(Xi)。以后郄与却分化为两个姓,郄读(qiè),却仍读(Xi)。3、源自苏姓。周武王时大臣忿生,为王族,因封于苏,故称苏忿生。苏忿生曾任司寇之职,决狱牢案,明察秋毫后世尊为狱神。其子被封在郄,为郄伯,郄邑故地在今河南沁阳市贺村,其后裔遂以封地名郄为姓。

郄是什么时候开始被当作姓的?

郄是春秋时候开始被当作姓的。 一、郄姓源主要有三:1、源自以邑名为姓。据记载,晋大夫郄献子食邑于郄地,其后裔遂以郄为姓。2、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