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6浏览:1收藏

曹操是怎么发展起来的?,第1张

曹操的发家史简略地可以概括如下:从官三代发迹,力战黄巾军建功,政治投机失败,散尽家财自立门户,历经风雨、逐鹿中原,最后抓住机遇,挟天子令诸侯,成一统天下之势。

我主要从三个方面来讲曹操的发家史:

一、家庭背景

曹操的父亲曹嵩,本姓夏侯氏,是中常侍曹腾的养子,因此改姓曹。这就决定了曹操和曹家、夏侯家有着非常深厚的渊源。

曹腾很有权势,所任官职中常侍是皇帝的近臣。十常侍中的张让、赵忠就是这个官职。

曹嵩才能一般,靠着曹腾也混得风生水起,最后还买了一个位列三公的太尉当当。不过由于平定黄巾之乱不利,被罢免了官职。

总的来说,曹操有较为丰厚的政治资源,这为他能在父亲被罢官之后还能在朝廷立足奠定了基础;有较为丰厚的经济家底,“太尉”之职,那可不是一般人能出得起的价钱。

二、原始积累

能力上的积累:主要是平定黄巾之乱、参与何进与十常侍的斗争、参与王允与董卓的政治斗争。黄巾之乱时,曹操与皇埔嵩一起讨伐张梁,斩杀张梁,大获全胜,拜官封爵。这一段经历让曹操军事上增长了才能,舆论上打出了名声,政治上积累了一定的资本。而后期的两场政治斗争,让曹操对政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经济上的来源:一是自家的积蓄,曹嵩官至太尉,且自身比较贪婪,家里经济条件非常优渥。二是陈留首富卫弘进行的风险投资。曹嵩称卫弘“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图矣”。卫弘散尽家财,鼎力助曹。

军事力量来源:一是曹操树立讨伐董卓的旗帜吸引的人才。二是与曹操颇有渊源的曹家、夏侯家的优秀人才。

三、发家历程

曹操第一次豪赌:

曹操矫诏竖起讨伐董卓的大旗,后因实力不济让位袁绍为统帅。董卓不敌以袁绍为首的十八镇诸侯联军,于是火烧洛阳,携天子西逃。曹操冒险孤军深入,千里追击董卓想要夺回天子,奈何中了李儒的计策,损兵折将,大败而回。第一次豪赌失败了。但是这也让曹操意识到依靠他人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不靠谱,想要平定天下必须靠自身。

曹操第一次扩张:

董卓死后,王允错误的安抚政策导致李傕、郭汜谋反,从此把持朝政,天下大乱。青州黄巾军又死灰复燃。曹操奉旨讨伐黄巾军,得到降兵三十余万、男女人口百余万。曹操选择精锐之士组建“青州兵”,其余遣散务农。自此曹操在军力上、领土上、经济上基本拥有了争霸的资格。

曹操产生质变:

李傕、郭汜后期内政混乱,军心涣散。其军团内部斗争日益加剧。汉帝乘机逃脱魔爪。于是下召派太尉杨彪赴山东,宣召曹操辅佐王室。曹操本来就采纳了荀彧的建议准备直接领兵勤王的,没想到出发前正好遇到了前来宣召的杨彪,这下曹操更是欣喜若狂,立即发兵。曹军在洛阳附近大败李傕、郭汜追兵。随后强势迁都许昌,将天子牢牢掌控在自己的手中,形成“挟天子令诸侯”之势。自此掌握争霸天下的主动权。

我认为,到这里,曹操已经成为了正统的中央军阀,几乎立于不败之地,至于后来的征战讨伐,都是锦上添花。

说到这个问题,我相信很多人都有同样的看法——曹操的家世优越。从曹操一生的传奇来看,他似乎是一个成功精英的典型代表。曹操的祖父,曹腾,是朝廷中一个有权势的宦官阶层。而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有官员崇拜邱。在这样的环境中,曹操从小就很容易遇到袁绍、张谦等人。他是一个真正的贵族儿子。结果,曹操年轻时也曾横行霸道,桀骜不驯。

曹操的祖父曹腾是东汉中后期有影响的宦官。据后汉书·曹腾传记载,桓帝不得不挺身而出,腾和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为了确定战略工作,都被任命为亭侯,腾被任命为亭侯,迁居大长秋,增加了一个特殊的职位进入滕曾经为省里服务了30多年,为四位皇帝服务过,从来没有过一个。他们都是海里的名人。从这个记录中,不难发现一个问题,曹腾是个太监,他没有生育能力。此外,曹腾还有自己的家庭和头衔。根据过去的惯例,即使他是一个太监,他也有理由找一个养子来继承他。

在这种情况下,曹腾安排曹嵩从他的家乡乔县被收养,乔县生下了曹操。那么谁是曹操的祖先呢?我相信许多人知道答案。曹操的真名是夏侯。但奇怪的是,在最权威的三国演义和资同治鉴中,对曹操的家世记载并不清楚。三国演义中有这样的记载:太子吴也是郭培的流亡者。他姓曹,说话很忌讳。孟德这个词是在汉朝加入国联之后出现的陈寿解释说,曹操实际上是建立西汉的著名大臣曹参的后代。

显然,这是站不住脚的。因此,陈寿只能在后面加上一句:干儿子的宋思,官至元帅,不能判断他的生死。也就是说,陈寿没有找到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曹操的祖先是什么姓。然而,有几个原因可以证明曹操原来的姓确实是夏侯。

首先,裴松之在三国志注中曾提到:吴人秘密为曹、郭立了一个世界级的传说:宋,夏侯氏之子,之叔。太子是他父亲在林顿的兄弟。当然,裴松之也不是没有考证。一方面,曹操最信任的军事指挥官是夏侯_。根据三国志·夏侯_传,太子的军队驻扎在磨皮。他经常给林顿打电话,把他带在身边。他特别喜欢他的亲戚。当他进入和离开睡觉的地方时,所有的将军都不能互相竞争。曹操生性多疑,甚至有杀人的谣言。然而,夏侯_是唯一一个可以随意拿着剑进入曹操卧室的人。

纵观夏侯_一生,虽然屡战屡败,但从他的官位和官位来看,夏侯_确实是曹魏的第一军事统帅,而且他的官位也是前将军。夏侯_三国演义引用魏书的话说:当时,所有的将军都被封为魏。敦煌是汉代唯一的官员。陈做官是不合适的。赵匡胤说:我听说赵匡胤比他的老师和大臣都要高,比他的朋友和大臣都低。夫臣者,贵人也,只是魏,而臣足以臣服于王吗?"林顿坚定地邀请他成为一名前将军"却说曹操起兵后,与曹实在郭培的夏侯_、夏侯元,起兵投奔。这种关系也是普通人无法比拟的。

因此,陈寿也把夏侯石列入曹石家族的传记中,称之为夏侯曹。由此可见,陈寿心里也默认了曹操是夏侯家的人。只是因为他对史料的严格态度,他才没有写下来。那么,这还有什么问题吗?

从史料分析中不难发现,是曹操本人引起了对曹操家庭背景的怀疑。首先,曹操释放了一枚烟雾弹。根据古人的传统做法,同姓一般不容易结婚。但是曹操把他的女儿清河公主嫁给了夏侯_的儿子夏侯_。曹操的侄女也嫁给了夏侯恒,夏侯元的儿子。在当时的人们看来,三代以内的从属关系是对人际关系的侵犯。然而,曹操决心要做相反的事情,故意把自己和夏侯石分开。因此,陈寿写三国演义时不敢作出准确的判断。

其次,虽然曹操不喜欢贵族家庭的方法,但他不得不依靠家庭背景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曹操曾经为自己的身世找到了一个高品位的身份。曹操在曹氏传中说,自己的祖先是之子真铎,因封在曹之地,故名曹。此外,三国时武帝引用魏一书说:它起源于黄帝。列文出生时,吕仲的儿子称安为曹氏。住在后,封为朱

因此,虽然有些人不相信曹操的故事,但却是曹操暗中授意的。许多不懂的人实际上认为曹石是皇帝的后裔。而曹操的真实身份就这样慢慢隐藏在迷雾中。

1 曹丕,字子桓曹操次子,与正室卞夫人的嫡长子。220年迫汉献帝禅让帝位,曹魏开国皇帝(220年—226年在位)。谥号魏文皇帝。 

2 曹植,字子建,曹操与武宣卞皇后所生第三子。擅长文学,曾作《洛神赋》。225年立为陈王。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

3 曹冲,字仓舒,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东汉豫州刺史部谯(今亳州)人,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

4 曹叡,字元仲,曹操孙子,魏文帝曹丕长子,母为文昭甄皇后。三国时期曹魏第二任皇帝(226年至239年在位)。即魏明帝。

5 曹芳,字兰卿,曹操的曾孙,魏明帝曹叡养子。三国时期曹魏第三位皇帝,239年—254年在位。

6 曹髦,字彦士,曹操的曾孙,魏文帝曹丕之孙。三国时期曹魏第四位皇帝(公元254-260年在位)。东海定王曹霖之子,即位前封为高贵乡公。典故“司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出自艹,曹髦,并亲自讨伐司马昭。

参考资料:

-曹操后人

曹鼎是确定曹操真正身世及后人血脉的关键人物。在20世纪70年代安徽亳州发现的元宝坑一号墓中发现的两颗牙齿,经过现场挖掘人的口述和墓内中央位置的铭文等确定属于曹鼎。复旦大学经过研究发现,持有家谱及一定历史可信性自称是曹操后人的家族中存在一种极为罕见的染色体类型,而对比曹鼎的古DNA测试,发现与其相符。证明了曹操来自家族内部过继,而非曹参及夏侯氏的后人。

要想知道曹操的身世,就要从他父亲曹嵩下手。曹嵩一般被认为是曹参的后人,但《三国志》中又记载曹嵩原本姓夏侯,是夏侯惇的叔父,后来曹嵩被曹腾收养以后,才改为曹姓。经过现代科学研究,发现曹参和曹嵩并没有基因关系,所以曹嵩并不是曹参的后人,而且和夏侯氏的基因也不同,所以曹嵩原本也不姓夏侯,那曹操的身世之谜究竟是怎样的呢?从目前已知的线索来看,还不好确定。

曹操家境如何?说到这个问题,相信不少人都有相同的看法——曹操家境优越。从曹操一生的传奇来看,他俨然是精英阶层奋斗成功的典型代表。曹操的祖父曹腾,乃是朝中颇有权势的宦官阶层;而曹操的父亲曹嵩,也曾官拜太尉。在这样的环境下,曹操自幼便于袁绍、张邈等人相交,是个名副其实的贵族子弟。因而年少时期的曹操,也曾鲜衣怒马,肆意妄为。

曹操的祖父曹腾,乃是东汉中后期颇有影响力的宦官。据《后汉书曹腾传》记载:桓帝得立,腾与长乐太仆州辅等七人,以定策功,皆封亭侯,腾为费亭侯,迁大长秋,加位特进……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从这段记载中,不难发现一个问题,曹腾是一个宦官,他并没有生育能力。而且曹腾还有着自己的一份家业和爵位。按照以往惯例,即便他是太监出身,他也有理由找到一个养子来继承自己的封爵。

在此情形之下,曹腾安排人从老家谯县领养了曹嵩,后者又生下曹操。那么曹操原本的祖宗又是谁呢?相信不少人都知道答案,曹操本姓夏侯。但是奇怪的是,在最权威的《三国志》和《资治通鉴》中,关于曹操家世的记载,皆是不明确的。《三国志武帝纪》这么记载道: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陈寿给出的解释是,曹操其实是西汉开国名臣曹参的后人。

显然,这是站不住跟脚的。因此陈寿在后面只能补充道:养子嵩嗣,官至太尉,莫能审其生出本末。也就是说,陈寿并未找到有力的证据,来证明曹操的祖宗到底是何姓氏。不过可以有这么几点原因,可以证明曹操本姓确实为夏侯。

首先,裴松之在为《三国志》作注之时,曾提到过:吴人作曹瞒传及郭颁世语并云:嵩,夏侯氏之子,夏侯惇之叔父。太祖于惇为从父兄弟。当然,裴松之也并不是没有经过考证的。一方面,曹操最信赖的武将,便是夏侯惇。据《三国志夏侯惇传》记载:太祖军于摩陂,召惇常与同载,特见亲重,出入卧内,诸将莫得比也。曹操生性多疑,甚至有睡梦中杀人的传闻。但是唯一一个能随意执剑出入曹操寝宫的,却只有夏侯惇一人。

纵观夏侯惇一生,他虽然经常打败仗,但从地位和官职上来看,夏侯惇是名副其实的曹魏第一武将,官拜前将军。《三国志夏侯惇传》注引《魏书》曰:时诸将皆受魏官号,惇独汉官,乃上疏自陈不当不臣之礼。太祖曰:‘吾闻太上师臣,其次友臣。夫臣者,贵德之人也,区区之魏,而臣足以屈君乎?’惇固请,乃拜为前将军。在曹操起兵之后,同和曹氏在沛国的夏侯惇、夏侯渊便举家族之力,前来投奔,这份关系也是一般人都比不了的。

因而陈寿在为曹氏宗亲做传之时,也将夏侯氏放入其中,并称为诸夏侯曹。可见陈寿在内心,也是默认曹操出生于夏侯氏的,只是出于对史料的严谨态度,这才没有写下来。那么这其中,难道还有什么原委不成?

分析史料不难发现,原来造成曹操家世疑云的罪魁祸首,正是曹操本人。首先,曹操放出了一个烟雾弹。按照古人传统惯例,同姓一般是不会轻易联姻的。但是曹操却将自己的女儿清河公主下嫁给了夏侯惇之子夏侯楙;而曹操的亲侄女,也被其嫁给了夏侯渊之子夏侯衡。三代以内的结亲,在当时人看来,是违背人伦的事情。但是曹操却偏要反其道而行之,将自己与夏侯氏故意分割开来。因而陈寿在撰写《三国志》之时,才不敢做出准确论断。

其次,曹操虽然不喜欢世家大族的那一套手段,但他却又不得不依靠家世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因此曹操曾为自己的出身,寻了一个高档的身份。在其主持的《曹氏家传》中,曹操说他自己的祖先,乃是周文王之子振铎,因受封于曹地,故而为曹姓。此外,《三国志武帝纪》注引《魏书》曰:其先出于黄帝。当高阳世,陆终之子曰安,是为曹姓。周武王克殷,存先世之后,封曹侠于邾。

这样一来,虽然有一部分人都不相信曹操的这一套说辞,乃是在曹操暗中授意之下,许多不明就里的百姓,竟然真的相信了曹氏乃帝王后裔。而曹操真实的身份,也就这样慢慢隐藏在了迷雾之中。

导语:曹操家底子非常厚实,他回到老家能够招揽几千人马,这是什么概念?当初张飞卖了自己的山庄,才给刘备招揽了300人马。张飞在当时可是地地道道的土豪,一个桃园就能够容纳300人开Party,可他卖光了家产也只能给刘备带来这么点人马。反观曹操,从董卓那儿一路小跑回家,立刻就拉起了至少3000人的队伍,可见曹操的家底是相当丰厚的。

 

01曹操祖上是曹参,爷爷是费亭侯曹腾。古代人对过继香火是比较看重的,也就是说你过继给了谁家,那就是继承了谁家的香火,原来生你的那户人家,反倒是跟你没有那么亲密了。曹操的父亲曹嵩,那就是过继来的。

据史料记载,曹嵩原来是夏侯家的孩子,后来给费亭侯曹腾做了继子,所以就改型曹,延续了曹家的香火。曹腾是个太监,虽然因为功劳被封为费亭侯,可是没有孩子继承这个爵位,这是比较吃亏的事情。这个时候曹嵩成为了他的继承人,也就等于是继承了曹腾的爵位。太祖武皇帝,沛国谯人也,姓曹,讳操,字孟德,汉相国参之后。---《三国志》

曹腾的祖先是曹参,曹参可是刘邦手下大将,是大汉王朝的开国元勋。真不知道曹腾是怎么混到太监的地步的。不过宦官在东汉时期的权力相当大,曹嵩也因此而得到了好处,通过关系和钱财,居然做到了三公里的太尉。所以说曹操的父亲是太尉,曹操的爷爷是侯爵,曹操的祖先是西汉开国元勋曹参。这么一个家世,放在任何时候,那都是上流社会的贵族。腾用事省闼三十余年,奉事四帝,未尝有过。其所进达,皆海内名人。---《后汉书》

尽管曹操的老爸是过继给曹腾的,但这完全不影响曹操官三代的地位和身份。不过很多人比较奇怪,认为这样的曹操也是白手起家,这就有点过分了。曹操自己都感叹,因为他爷爷的原因,他们家得到了荣华富贵。可惜很多专家们偏偏视而不见,认为曹操就是光着膀子完全靠自己起家的。

 

02曹操兼得夏侯家和曹家的相助。曹操这个人有一个优秀的特点,那就是社交能力比较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曹嵩本身就已经过继给了曹家,也就是说从曹操老爸这一辈分开始,就已经跟夏侯家没什么关系了。可曹操回到家乡以后,依旧能够召集一大帮夏侯家的子孙帮助自己成就大业,可见曹操的社交能力是很强悍的。

看看曹操号召的这些人都是谁,有夏侯惇、夏侯渊这些夏侯家族杰出的人才。除了夏侯家族的人才,他对自己本家族的人才也都人尽其用。徵太祖为典军校尉。会灵帝崩,太子即位,太后临朝。大将军何进与袁绍谋诛宦官,太后不听。进乃召董卓,欲以胁太后,卓未至而进见杀。卓到,废帝为弘农王而立献帝,京都大乱。卓表太祖为骁骑校尉,欲与计事。太祖乃变易姓名,间行东归。---《三国志》

曹仁、曹真这些人也得到了曹操的任用,这些人可都是人中龙凤,却全都甘心听从曹操的调遣,这是为什么呢?人格魅力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有曹家和夏侯家这一大帮子青年才俊出山来帮助曹操,曹操起家的速度那就相当快了。我们看曹操的征战过程,那都是他占领冀州、徐州、荆州等地,却很少有人提及他占领自己的大本营兖州。

其实占领兖州对曹操来说的确是一件不值一提的事情,他所有的嫡系人马,都来自兖州,所以他占领这块地盘,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了。曹操家族势力太庞大,这是他起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如果没有这些人相助,可能曹操也只能是三国时期的一位著名的谋士,跟诸葛亮不相上下的那种。

 

03曹操后期,曾想要摆脱家族势力束缚。曹操起家的确是依靠了家族的力量,后期壮大门楣以后,曹操也将大权分给了这些家族的兄弟。比如说夏侯渊镇守汉中、曹仁镇守荆州这就等于是把这些地区分封给了他们。但是曹操真的希望一直依靠家族力量发展吗?一个家族企业能够长久发展壮大吗?

显然是不能的。作为曹操集团的核心首脑,他必须要考虑一件事,那就是企业的长期发展。光靠家族里的成员,是很难有所作为的,所以曹操开始了唯才是举之路。不管你出身如何,只要你有本事,我就能给你机会。我们看曹操的五子良将,没有一个是他们家族的成员,而五子良将手里每一个都有一支强大的军队。

进军临河,使史涣、曹仁渡河击之。固使杨故长史薛洪、河内太守缪尚留守,自将兵北迎绍求救,与涣、仁相遇犬城。交战,大破之,斩固。公遂济河,围射犬。洪、尚率众降,封为列侯,还军敖仓。---《三国志》

曹操正是希望用这些人才遏制家族力量的发展。当然了,家族力量也必须要存在,为什么呢?因为家族力量是家族地位延续的保证。只有这两股力量相互协作,相互提防,曹操的千秋大业才能一直延续下去。所以我们会发现,曹操活着的时候,这两股力量丝毫不敢懈怠,一直努力在为曹操干活。

等到曹丕和曹叡登基以后,其实也勉强能够达到这种效果。只有到了曹叡去世以后,老曹家的贵族们基本上都不掌权了,夏侯家的人也只有很少一部分才有军权。这就便宜了司马懿了,所以司马懿夺权的时候,除了夏侯霸闹腾了一下,其他人的动静都不大,毕竟曹操所构建的军事体系,此刻已经土崩瓦解了。

 

 总结:就算曹操是官三代,也是一个成功的官三代。富不过三代,这是自古以来的一句俗语。倒不是说这句话就千真万确,主要是因为富裕的家庭很难调教出肯吃苦的孩子。所以说曹操作为费亭侯的孙子,太尉的儿子,还能够创造如此大的功业,那是相当不容易了。我们看同时期的官三代乃至官四代,没有哪个的表现比曹操要优秀的。

比如说杨修的老爸杨彪,好歹也位列三公,家里也是四世三公,可惜一点实权都没有,完全就是个混饭吃的人,儿子被曹操杀了,一句话都不敢说。袁绍倒是好样的,四世三公的后代,曾经占据了强大的冀州,可惜后来被曹操给击败了。袁术自封为天子,结果惨遭曹操追杀,最终兵败自刎。

由此可见,曹操确实比同时期的这些官宦子弟要强很多。当然了这里顺便提一下真正白手起家的刘备,他是皇N代,不过跟普通百姓没什么差别。他就是大家学习的典范了,从一穷二白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建立自己的功业。这种人也相当可怕,社交能力强大到没有任何毛病。

参考资料:

《三国志》

魏国君主列表及在位年份

魏文侯(前424年在位,前403年成为侯爵——前387年)

魏武侯(前386年——前371年)

魏惠王(前370年——前335年)

魏襄王(前334年——前319年)

魏哀王(前318年——前296年)

魏昭王(前295年——前277年)

魏安厘王(前276年——前243年)

魏景闵王(前242年——前228年)

魏王假(前227年——前225年)

三国时的魏国(公元220年-265年),始于魏文帝曹丕,魏元帝曹奂,曹丕之父曹操虽未称帝,但曹丕称帝后追封他为魏太祖,魏朝,计曹操共6帝。魏是三国时期最为强大的国家。

东汉末年,地方豪强势力迅速增强,各地豪强纷纷起兵割据自立,一时间全国又陷入内战混乱之中。曹操初据有兖州,复收编了青州黄巾军三十万,势力渐强。他又将洛阳的献帝迎至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得到了优势。建安五年(200),袁绍与曹操在官渡展开决战,曹操大败袁绍,成为北方最强的军事集团。建安十三年(208),曹操又率军南下,占荆州,与在长江中下游的孙权对垒。此时刘备也起兵欲兴汉室,率荆州的残余势力与江东的孙权结合。孙、曹大军在赤壁会战。曹操大败,退回北方,刘备得以占据荆州,后入成都。从此,曹、孙、刘三大势力成鼎足之势。

曹操封魏公,迁都邺,后又进封魏王。建安二十五年(220)操死,子曹丕取代汉献帝,建国号魏。次年,刘备也在成都称帝,国号汉(一般称蜀或蜀汉)。公元229年,吴王孙权在建业称帝,国号吴。三国分立时代正式开始。

三国初期,各国主要致力于整顿吏治,恢复社会秩序和发展经济。其中以曹魏的成就比较突出。从曹操统一北方、开展屯田开始,生产逐渐恢复,曹操又改革了东汉以来的许多弊政,抑制大地主豪强的势力,扫除了宦官和外戚的专权,吸收中下层地主阶级人物参加政权。魏文帝时,又实行九品中正法,承认一般士族有做官的权利。蜀国丞相诸葛亮严格采用法治,纪律严明,赏罚分明,使蜀国农业和手工业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国力增强。特别是诸葛亮招抚西南夷,使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开发,加强了民族团结。吴国自公元211年孙权迁都建业后,东南地区很快得到开发,共得43郡313县,比东汉时大大增强。吴国土地开辟,农业发展,政治稳定,航海业发达。

三国时期虽然仍有不断的战争,其中比较著名的有蜀、吴争夺荆州的战争,蜀、魏争夺汉中的战争,和魏灭蜀、晋灭吴的战争。三国的军事实力以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国最弱。晋武帝太康元年(280),晋灭吴。至此,三国时代宣告终结。

魏国的城池

司州:洛阳、平阳、河东(安邑)、弘农、河内

雍州:京兆(长安)、冯翊、扶风、安定、新平、广魏、天水、南安、陇西

凉州:西平、金城、武威、张掖、酒泉、敦煌

冀州:邺、阳平、清河、平原、广平、巨鹿、安平(信都)、南皮、乐陵、河间、常山

并州:上党、西河、太原(晋阳)、乐平、雁门

幽州:代郡、上谷、蓟、范阳、渔阳、右北平、辽西、昌黎、玄菟、辽东、乐浪、带方

青州:乐安、临淄、北海、城阳、东莱

徐州:东莞、琅邪、东海、彭城、下邳、广陵

兖州:陈留、濮阳、山阳、任城、泰山、东平、济北

豫州:鲁郡、沛县、睢阳、陈郡、颖川(许昌)、谯郡、汝南、弋阳、安平

扬州:淮南(寿春)、合肥

荆州:魏兴(西城)、上庸、南乡、南阳(宛)、新野、新城、襄阳、江夏

曹操是怎么发展起来的?

曹操的发家史简略地可以概括如下:从官三代发迹,力战黄巾军建功,政治投机失败,散尽家财自立门户,历经风雨、逐鹿中原,最后抓住机遇,挟...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