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供我郭氏家谱信息 重赏
湖北浠水郭氏字辈:“立本习能迪强”。
湖北黄梅郭氏字辈:“惟学承在善新明德”。
湖北襄阳郭氏字辈:“必定长久天开景运”。
湖北孝感满族郭氏字辈:“功崇业广本立德明家安国正世永天平吉祥仁寿忠义礼文继述有志瑞启长春”。
湖北安陆郭氏字辈:“永世文应尚显万中正诒泽定远永治先型敦崇原本子名世守封显万德全隆首高取大士品皇堂正发惟显名扬志有文章书万载庆德贤□儒子益光”。
山东胶州郭氏字辈:“元肇维人方振承绪玉胜佳年”。
山东日照郭氏字辈:“奎绍郭源公建长章和敬其相惟衍仁德家道隆昌”。
山东枣庄郭氏字辈:“明学振万方依允”。
山东东平郭氏字辈:“长荣克延忠”。
福建晋江郭氏字辈:“祖肇汾阳支分自漳奇立主应赓奕文章高齐育庆亶席亨康膏童豪颜交序亭庠雍廉意度玄衮褒唐京赢广庇帝座方襄膺庸庶享言永音商”。
福建南安蓬岛郭氏字辈:
字行:“元世人卿相治朝重正方令公家谱远颍守系声长孝悌伦滋笃诗书业益张祖来基泽厚贻燕万年光”。
名行:“姬箓渊源永云礽钻绪宏先民隆矩矱后世懔遵行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诚汾阳余庆衍三岛踵簪缨”。
福建南安官桥郭氏字辈:“显成世述一国荣叔元世人卿相治朝钟正方令公家谱远颖守系声长孝悌伦滋笃诗书业益张祖来基泽厚贻燕万年功姬箓渊源永云礽钻绪宏先民明矩矱后世怀遵行植品宜敦本修身在致诚汾阳余庆衍三岛踵簪缨”。
福建安溪回民郭氏字辈:“孟居资允本世仲志一懋尔颜伯克绍贻谋景福介思延及子孙永年保”。
湖南炎陵郭氏字辈:“文学尊孔孟英俊垂名远惠兰延清香世代表忠良”。
湖南嘉禾郭氏字辈:“筠应天生凤新汉柱万君班聂小念四代八九千万愿文思启绍常祖宗富贵显相忠聪明成智慧朝廷有高风国泰永昌良家雅礼仪通贤能先达士福德振祥功”。
湖南上湘郭氏字辈:“启秀端正存真葆良诗书济美孝友聊芳英俊绳立家声代扬祖功宗德上锡恩光”。
江西万载郭氏字辈:
岳公房支派:“大端方桂棠华发定荣昌贤俊儒中瑞文明兆吉祥”;
合族通派:“凤权汝子孟元城山海从长秀绍金台士为师世有恩锡盛朝堂功勋在显扬谦和傅祖德家国统生光”。
江西定南郭氏字辈:“传仁义礼家学召人文立志光先德贤名佰代欣”。
河南开封刘店郭氏字辈:“世田好三云书中先有文道德全家宝万代永乐祥”。
安徽涡阳郭氏字辈:“希文尚允兴传学”。
江苏江宁郭氏字辈:“高才立志良”。
四川成都郭氏字辈:“应永存先德子”。
河北正定郭氏字辈:“旺怀朝廷风立树青”。
东北黑水郭氏字辈:“克大基业嗣炳宏谟贻谋燕翼绳武缉熙昌时名世翊运宣猷家珍兆远奕叶重光”。
郭氏溶公支派字辈:“仕可原崇本廷世德贤良宏龄起昭穆光彩焕文章凤诏宗纶锡鸿勋振羽翔储材培杞梓历运蔚琳琅济用商家楫农明晋国庄图书圶璧映谟烈鼎铉彰”。
新加坡郭氏字辈:“长仕谏怀云雨百里瑞天定朝清廉启国家廷献文明行笃必有克诚用垂式宜尔子孙以介景福”。
郭氏一支字辈:“毓人光祖成士绍宗怀仁恩义道大德鸿实行宪法民心咸悦安乐富强永保华国”。
郭姓由来是什么,郭姓始祖是谁?身为郭姓一员,我的家族来自哪里?为了弄清楚这些问题,用心网上找了些资料。最后资料和个人情况显示我是山西洪洞县迁徙出来的郭氏后裔,是唐朝著名军事家郭子仪的后裔,始祖是西周虢国国君虢叔,虢叔即周文王的弟弟周武王的叔叔。
我小时候,爷爷不止一次给我讲过这样一个关于家族由来的故事。在很久很久以前,山西洪洞县的大槐树下,官府强行组织老百姓大迁徙。被要求迁徙各地的众多家庭之中就一家郭姓家人,有十八个兄弟,在临别前把一口大铁锅摔成十八牙,每人拿一牙锅做为时候子孙寻根问祖的信物。爷爷总讲的这个故事和以下资料中洪洞县大槐树下十八兄弟的故事相符,说明我们家族这一支是来自山西洪洞县。并且,我找到的以下资料中显示,洪洞县迁徙出来的后裔子孙小脚趾指甲为双瓣。而我的小脚趾指甲确实是双瓣的。这一点也证明了是山西洪洞县迁徙出来郭氏后人。
那么山西洪洞县迁徙出来的这十八兄弟的家族由来又是怎样的呢?以下资料显示,这十八兄弟是唐朝著名军事家、汾阳君王郭子仪的后裔。扒到这里,瞬间自豪起来,我是唐朝著名军事家郭子仪的后裔啊。
郭姓的始祖又是西周初期重要诸侯封国虢国的国君虢叔,虢叔即是周武王的叔叔,即周文王的弟弟。自豪感油然而生啊。
以下是我找到的一些资料,为保证资料完整性,没做任何修好删减。郭氏族人可以看看,更细致地研究研究。
郭姓,中华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任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东周初年的虢序为郭姓得姓始祖。郭姓在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44位。截至2015年,当代郭姓的人口达到1490余万,是中国第17大姓,大约占中国总人口的115%。郭姓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河南(156%),河北(88%),山东(78%),湖北(7%)四省,共占全国郭姓人口的39%,其次分布于四川(69%),广东(55%),山西(47%),辽宁(44%),安徽(42%),吉林(41%)。六省的郭姓又集中了30%。河南为郭姓第一大省,占河南总人口的21%。中国形成了华北、中原与东北三大郭姓查看百科
虢国,中国西周初期的重要诸侯封国,前后有四个虢国,因位置不同为别被加以东西南北相区别,其国君均为姬姓,周武王灭商后,周文王的两个弟弟分别被封为虢国国君,虢仲封西虢(今陕西宝鸡市东),虢叔封东虢(今河南荥阳县西汜水镇)。
西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陕西宝鸡附近,后因周平王东迁,迁河南三门峡,地跨黄河两岸,称为南虢(有别于虢叔后裔虢序夏阳之北虢),于公元前655年被晋国所灭,末代国君虢公丑携贵族奔东周京师洛邑,部分贵族、士兵和平民被强行迁至今山西汾阳,前541年置瓜衍县,南虢后裔世居之。原地留有一小虢,公元前687年被秦国所灭,后裔不见记载。
东虢国,西周初年所封诸侯国,位于现河南荥阳,公元前767年被郑国所灭,虢叔后裔虢序被平王封于夏阳(今山西平陆),号北虢,因实力单薄而依附于南虢(今人所谓“南北虢实为一虢”即源于此)。前658年,亡于晋,以郭为氏,郭偃即虢序后裔,仕晋献公、文公。其后裔被安置在晋国都城,晋国末辗转来到晋阳以北,秦汉以来形成太原望族。
山西洪洞县大槐树大迁徙
明朝时在洪洞城北二华里的贾村有一座广济寺,寺院宏大。寺旁有一棵“树身数围,阴遮数亩”的汉槐,车马大道从树阴下通过。汾过滩上的老鹳在树上构窝筑巢,星罗棋布,甚为壮观。
洪洞大槐树迁民并非只迁洪洞人,洪洞大槐树是山西迁民的聚集地。明代初年,山西省辖五府、三直隶州、十六散州、七十九县。史书记载的明初移民主要有平阳府辖二十九县,潞(lù)安府辖六县,汾州府辖三县,泽州辖四县,沁州辖二县,辽州辖二县。这些地区共有五十一县,而平阳府就辖二十八县。
因当时的洪洞凭借古驿道,北通幽燕,东连齐鲁,南达秦蜀,西抵河陇(lǒng),加之广济寺院落宽阔,易于官府设局驻员,集结移民。于是,大槐树旁的驿站,便成了大移民的派遣站和出发地。大槐树移民伊始,明政府颁布告示于三晋:“不愿迁徙者,到洪洞广济寺大槐树下集合,限三天赶到。愿迁徙者可在家等候。”消息不胫(jìng)而走,晋北、晋中、晋南的人拖家带口,携儿挈(qiè)女簇拥而来,三日之内,大槐树下集结了十万之众。这时,大批官兵蜂拥而至,把手无寸铁的百姓围了个严严实实,官府人员宣布:“大明皇帝敕(chì)命,凡来大槐树下者,一律迁走!”说罢,官兵恶狠狠地先将青壮年,强行登记,强发凭照,一家一户,背手而捆,绳绳相拴,数十万百姓在刀逼棒喝下,吞声饮恨,踏上了迁徙的路途。据说后来的几次大的移民中,官府也是采取了强迫的办法。
另一传说是,明朝初年山西洪洞县人满为患,也正闹饥荒。粮食吃光了,可是竟没一个饿死,全托福一棵老槐树了。老槐树有七八搂粗,枝繁叶茂,远看像一把大伞矗立在地。一到秋天远远近近的人们,每天成群结队来到老槐树下拾槐角豆。说起来也怪,不论早来晚到,每人每天只能拾那么一碗(豆籽),谁也甭想多拾。人们传说槐树仙为拯救洪洞人,总是公平分配,一碗豆足能救饥肠,谁也不能贪多。因此感动了人们,每天总有许多善男信女向老槐树烧香跪拜。
洪武初年的一年秋天,洪洞县知县萧九成接到朝廷旨意:“从洪洞选民五千,迁到太行山以东,萧知县立即通知各村里正,告示上把迁入地描述得像天堂一般,可故土难离,谁愿意搬家呀?告示贴了好几天,连一个报名的也没有。可难坏了萧知县,朝廷旨意难违,限期一过,肯定乌纱帽难保。既然没有自愿迁去的,只好强迫搬迁了。但是那么多人,一家一家地押送,不是个办法。于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第二天萧知县大肆活动,一面买通当地神汉巫婆,到各地游说:“槐仙显灵了,后天恩赐每人槐豆一斗,永不再赐。”一面呈文上司,请求派一支军队来。到那天,果然如此。洪洞各村乡民,都倾家出动。一时间槐树下熙熙攘攘,热闹非常。挎篮子的、扛口袋的。专等槐仙赐豆。正当午时,成千上万的人跪了一地。此时,正南跑来一队人马,如猛虎下山,似蛟龙出海,径直朝老槐树而来,众人正疑惑时,见一个骑士下马来,抓住一盘绳的一头,另一骑士抓住这绳子的另一头。当时人们看到这般情景,闷葫芦里也不知装的什么药,个个呆若木鸡,也不敢走散。只见那两个拿绳骑士很快绕槐树下人海一周,把大家整个围住。随即骑兵们飞速行动,围了个水泄不通。这可吓坏了这班乡民,都傻了眼,大人们面面相。
郭子仪后裔在山西洪洞县大槐树下被迁徙至全国各地。
河南郭氏“十八块儿锅(郭)”的来历考证及迁移分布
生活在郑州、新密、新郑、登封、荥阳、长葛、濮阳、方城、南召等河南各地的许多郭姓人家,别人取笑他们是“锅(郭)片儿”,他们一点儿也不恼怒,还会一脸正色地称自己就是“锅(郭)片儿”。原来这些自称是“锅片儿”的郭姓人是唐朝著名军事家、汾阳君王郭子仪的后裔。600多年前山西洪洞县大石桥迁徙而来。 明宪宗成化二年(1466年),山西洪洞县大石桥的郭氏家族是汾阳君王郭子仪的后裔,在当地属于名门望族,在当地官府的逼迫下,家族在郭氏宗祠协商响应皇上诏书,迁徙中原的问题,决定有裔孙郭武功携二子、二女、三胞侄、十三堂侄等人移民,因其中子侄辈十八人,被称为十八郭。郭武功答应率领十八郭迁徙中原,条件是要带上祖传家宝——据说是郭子仪的父亲郭敬之在世时留下的——一口铁锅,家族同意了郭武功的要求。就这样郭武功带领着十八郭背着祖传的铁锅经过长途跋涉,来到郑州西南郊一条小河边,河边生长着成片成片杨柳树,景色非常秀美,而且土地肥沃,是个鱼米之乡,便决定在此定居下来。这个村庄就叫杨柳村(后改名为台郭村)。郭武功一行人在这美丽富饶的地方定居后,和当地其他姓氏的原居民和睦相处,日作夜息,经过几十年的生息繁衍,人丁兴旺的郭氏家族人多地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于是郭武功就与子侄们在郭氏祠堂商议,决定前往他乡寻找新的发展空间。大家同意后,郭武功老人就把祖传的大铁锅砸成十八片儿,分发给子侄们一片儿,告诫子侄们到外面要勤俭持家,与人为善,同时告诉他们,要时刻牢记自己的祖德和祖籍,他相信十八片儿锅一定会复原成一口完整的大锅的。
于是,十八郭氏男丁告别自己的家园,带着“锅片儿”。迁往他乡,散居在郑州及其周边的新郑、新密、荥阳等地。 “十八片儿锅”的子孙们时刻牢记自己的根脉,都自称是“锅片儿”或“郭片儿”。没有一定鄙视的意思,而是他们对自己祖德的缅怀和传承
洪洞大槐树移民情况考证:
平定郭氏一支始祖原籍洪洞后迁至石艾( 平定) ;
曹县郭氏一支始祖讳长老,为山西太原, 明洪武年间诏自洪洞县迁山东曹邑桃源集东南郭寨村;
曹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成, 于明永乐三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曹县郭小胡村;
郑州郭氏一支始祖讳武功,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迁於郑州市西南隅台郭村,郭武功带子侄18人,又称“十八块锅(郭)”,;
赞皇郭氏一支始祖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赞皇县;
新安郭氏一支始祖讳奈, 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安县城西街;
新安郭氏另一支始祖讳三光, 于明洪武初年由山西洪洞迁邑新安县西之南庄, 明末徙高平寨村;
新河郭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东顺城官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亭则头官村、王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安庄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董夏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周家尧村;
新河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永乐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新河县南小屯村;
修武郭氏一支始祖讳高, 于明初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修武县后董村, 迄今已传13 世,20 余户,100 余口人;
浚县郭氏一支始祖讳浚, 号巨川, 元配姜氏, 于前明洪武朝自山西洪洞县迁居浚县白寺乡郭庄村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世荣, 字裕光, 原籍山西洪洞县人, 于明洪武初年迁居浚县小寨村, 后世迁居浚县善堂乡郭小寨村;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君章, 于明永乐七年自洪洞大槐树迁居浚县王庄乡牛庄村, 迄今已传23 世, 人口逾800 余人;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浚县白寺乡郭庄、泊头村、郭得才屯;
浚县郭氏另一支始祖讳世荣, 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浚县善堂乡郭小寨;
河内郭氏一支始祖讳春, 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内县;
清丰郭氏一支始祖讳让, 于明洪武二十二年自山西洪洞迁居清丰县太屯集, 迄今已传25 世;
新郑、新密、荥阳郭氏一支始祖堂兄弟十八人, 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河南, 居处不一, 俗称十八郭, 详见“十八块儿锅(郭)”专贴;
莘县郭氏一支始祖于明初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张寨乡;
莘县郭氏另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岩集乡滩上, 后分东滩、西滩、北滩、南滩;
莘县郭氏另一支始祖兄弟二人, 于明洪武初年自山西洪洞迁居莘县张寨乡郭炉, 后兄弟分手时各执一铜佛为日后相认的标记,故人称“铜佛郭”, 一支分居于柿子园乡郭炉村;
郓城郭氏一支始祖于明洪武年间自山西洪洞迁居郓城县红庙村。
最后,我们老家的家乡话说上厕所方便就是说解手,走路也多是背抄手。给大家看看我小脚趾甲确是复形,双瓣,一个大指甲,边上还长着一个小指甲。
郭子仪子女后代分布
郭子仪的子孙后代遍布范围极广,主要是在陕西一代,当时郭子仪被封为“汾阳王”,汾阳就在陕西省,但是也有很少一部分族人迁徙去到了同安县。从郭氏家谱处入手,想要知道郭子仪子孙后代的分布并不是一件难事。
郭氏家谱
郭子仪的后代主要分布在陕西省的板桥郭村等地。他长子郭曜后裔有两支迁徙。一支迁往河南固始,五代郭嵩迁往福建福州,渐渐的又从海边州县迁往海外;一支五代郭在徽迁往江苏南京,其后裔又迁往江西、湖南、广东等地,也有人再次迁出海外。
六子郭暧后裔有七支迁徙。一支迁到江西。一支在五代时前往杭州富阳,由富阳迁到福州,由福州迁出海外。一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后子孙散居在南方各地。一支在五代时迁到山西,由山西迁到安徽。一支迁到安徽后,由安徽迁到江苏。一支因汾州大雨山崩,迁其附近。一支迁到江苏,由江苏到湖南,在从湖南到四川、贵州、广西各地。
七子郭曙由一支从汾阳迁到河南再到宁波鄞县。
他们经历一千多年,遍布河南、安徽、浙江、江苏、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后又从福建、广东等地陆续迁海外。台湾郭氏族人就是从沿海各地赴台的。世界上的郭姓华裔、华侨主要集中在亚州。
郭子仪像世人总对历史人物的外貌特别好奇,看后宫嫔妃美不美,要是妃子们都长成隆裕皇后那副样子,皇帝也是够悲催的;看英雄人物帅不帅,要是像猪八戒这样大腹便便,即使能打仗也只是在需要他的时候才能被想起。美人配英雄,换句话说就是郎才女貌。
郭子仪塑像
郭子仪在电视剧中都是一幅英姿飒爽的样子,即使在晚年那雪白的胡子看过去也是老当益壮。那么郭子仪实际上长的怎么样呢?现实中有不少关于郭子仪的画像或者是塑像。
南熏殿有郭子仪的塑像,传说来源于凌烟阁的画像。塑像高2米,刻画了郭子仪上朝时的样貌。脸又圆又方,眉毛很浓,胡子两撇,须髯整齐,穿着朝服神情端庄。单看郭子仪的塑像就能感受到他的性格和品格。塑像所刻的服侍经考证后证明是唐代的服侍,与郭子仪所处时代吻合。因此有理由相信这个塑像是依照郭子仪本人临摹而来,十分接近原型。
在汾阳也有一幅关于郭子仪的画像,可能被挂在祠堂中。画像与南熏殿的塑像十分相似,但仔细一看发现画像中有西洋的绘画技法,可能是在明末清初时根据南熏殿像所作。
明代出现了不少郭子仪的木刻像,多数是半身像。像中的郭子仪耳垂更长,眉毛平直,胡须特别粗线条,乍看很像文臣;但他本身的高大魁梧又透露出武将的气质。
不管现存在世上的郭子仪像神似或形似,都是后人对郭子仪这一爱国将士的敬佩和爱戴。
郭子仪心胸坦荡不设围墙郭子仪待人宽厚,不与人结仇,不得罪小人,以真诚打动皇帝,朋友遍天下。他的一生没有做过亏心事,心胸坦荡;平易近人,府中不设围墙。宦官鱼朝恩之前十分嫉妒郭子仪,甚至去挖了郭子仪的祖坟,后被郭子仪感化。军官李光弼担心郭子仪得势后报复,后与郭子仪合作无间。
郭子仪画像
郭子仪心胸坦荡,面对宦官的恶意中伤,一直对自己进行反省。有一次,鱼朝恩邀请郭子仪前去参观修建好的庙宇,寻常人肯定把这次邀请当作鸿门宴,郭子仪的儿子也都劝郭子仪不要前去赴宴,即使赴宴也多带些兵马。郭子仪却只带了几个仆人就走了。当鱼朝恩看到郭子仪到来,只带了没几个人,也很疑惑。郭子仪解释说,外界猜测鱼朝恩将对自己不利,只带了没几个仆人,如果猜测属实,鱼朝恩能更方便的解决自己。郭子仪对鱼朝恩的信任让鱼朝恩感动不已,其实这都是因为郭子仪十分大度,他明白朝廷中如果起内讧会对国家不利,所以郭子仪宽容地对待着宦官对自己的嫉妒伤害。
郭子仪在家时常要求下人不要关门,也不在门口设有护卫,谁都可以自己进去。他的儿子劝说郭子仪摆出威严来,堂堂一个显赫的家庭不能如此随便。郭子仪却说,郭府虽然人员众多,但都是靠朝廷给的俸禄养活,如果郭府一直都大门紧闭,不是给有心人找到理由来找郭府的麻烦嘛。现在打开大门,就是让所有人都监督郭府,有心人即使想诬告也没有理由了。这就是郭子仪不设围墙以退为进的安身方法。
郭子仪与李白有人说郭子仪和李白是往年交,郭子仪在军中犯事被李白所救。李白参与反叛,郭子仪听闻后愿用自己的官爵来买李白的罪行,后李白逃过一劫,被流放到了夜郎。后人称赞两人的友情说李白能识人,郭子仪能报恩。
话剧《李白》剧照
这段生死交情一时成为美谈,但是这件事是真的还是假的呢?实际上可信度还是比较大的,当时的唐朝文化风气很盛,不少官员本就是文人。李白在有段时间是唐玄宗眼前的红人,经常组织与自己兴趣相投的文人进行探讨,到处结交社会名流,郭子仪进入到了李白的交际圈内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情。况且李白在官场上混久了,有自己一套识人的方法,或许他觉得郭子仪日后能够出人头地,并且自己帮他这个忙不用费很大气力的话,照李白的性格是会出手相救的。如果李白真的对郭子仪有救命之恩,郭子仪如此高的情商肯定也会在李白遇到困难的时候施以援手。查阅两人的生平事迹,其中并没有涉及,但是野史上却有相关记载。其实野史往往更具有真实性。但是虽然两人之间的感情让人赞叹,但是两人所遭受到的困难都有些难以启齿。
李白和郭子仪都是名人,他们在成名后不会过度宣传两人的友情,因为会提及自己不光彩的一面。正是两人都对这段友情的绝口不提,让他们之间的关系更加扑朔迷离。
唤声亲翁郭子仪《唤声亲翁郭子仪》是豫剧《打金枝》中的一个选段。那时升平公主与郭暧起了争执,郭暧动手打了升平公主,驸马打公主的事情在之前从来没有发生过。升平公主受了委屈,进宫向代宗告状。郭子仪绑了郭暧来到宫中谢罪。代宗唱出了这一选段,表明夫妻俩吵架是很正常的事情,家长们不需要过多干涉。
唤声亲翁郭子仪选段
代宗唤了郭子仪一声“亲翁”,称不应该为了夫妻俩吵架的气话让郭暧白白送了命。郭暧年纪还不大,是个孩子,遇事难免考虑不完全,两个人吵架也是常有的事情。俗话说的好,清官难断家务事,你一个长辈何必去管他们少年夫妻的事情?不要说你代替我想处罚郭暧,你们想处罚他我还不依呢。现在看着郭暧跪在金銮殿中,之前肯定遭到了你不少的打骂。让我来给我的女婿加官进爵吧,赐你官位再上三级。我把代表天子的宝剑赐给你,你能管理满朝文武。既然汾阳王仗着是你父亲欺压了你,我就给你也封个王。这样在地位上你们就处于平级,不会受他欺负了。只要郭暧成了王,宫里宫外、殿上殿下,随你去哪里。不要说满朝的文武百官管不了你,你的父亲如今跟你平起平坐也不会把你怎么样。
代宗为什么对郭暧打升平的事情不计较呢,其实郭子仪在其中占了很重要的原因。郭子仪本身担心因为功高盖主受到皇帝猜忌,平日经常与皇帝回想以前的种种经历,以真诚打动皇帝。
湖南郴州 临武县麦市乡上桥村就有一支郭氏 供奉的祖先就是郭子仪。他们的郭氏祠堂已经有八百年的历史了。你可以试着去找找线索
我这里可以查询的郭氏家谱中也有以下是郭子仪的子孙
安徽 亳县 亳县郭氏宗谱 [10卷] 1926年
宝传佑喜宏道之家 安徽省五河县郭家血脉 江西于都(河南南阳)郭氏 湖北十堰四川郭氏家谱 筠连高平槐树九龙江西郭氏家谱 江西南昌栏杆郭氏家谱 宿州市墉桥区栏杆镇栏杆郭氏家谱 宿州市墉桥区栏杆镇江西郭氏家谱 江西于都靖石乡渔翁村江西郭子仪 武汉市洪山区石牌岭东二路1-1号安徽宿州栏杆郭氏族谱 上海市浦东新区辽宁郭氏家谱 辽宁省建平县山东莱阳郭氏家谱 山东济南市百崎郭氏 泉州惠安湖北宜昌郭氏家谱 湖北省宜昌市易棚郭氏家谱 湖北湖北郭氏 湖北郭氏家谱 山东郭氏家谱 河南
提供我郭氏家谱信息 重赏
本文2023-11-16 08:46:3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886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