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家家谱谁知道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6浏览:1收藏

金家家谱谁知道,第1张

出自金天氏,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简改为金氏。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的后裔就有以金为姓的,世代相传,称为金氏。

明代洪武、永乐年间,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有山西大槐树金姓移民。另有众多少数民族姓氏被赐姓金,萌发了更多新生支脉。清代从嘉庆年间开始,闽、粤金姓陆续有人入台,进而侨迁海外。

你说的字辈中有“显”的,就这一支,应该是你要找的:

湖北花水港金湾金氏字辈:

老字辈:文章华国,诗礼传家。

续字辈:克绍先业,正学大光,宽信敏惠,厚德显扬

  一、姓氏源流

  金(Jīn)姓源出有四:

  1、出自金天氏,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简改为金氏。据《风俗通义》、《姓纂》、《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所载,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方属金,所以少昊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的后裔就有以金为姓的,世代相传,称为金氏。

  2、出自汉武帝时,为匈奴休屠王太子金日磾之后,被赐姓金氏。据《前秦录》载:“汉休屠王太子日磾事武帝,帝以休屠作金人祭天,赐姓金氏。”又据《名贤氏族言行类稿》、《风俗通》所载,汉代,匈奴休屠王的儿子叫日磾,在汉武帝时,归顺于汉室。由于他曾铸铜人像(又称金人)以祭天,遂被赐姓“金”氏,称金日磾,从此,他的子孙就统统姓了金,称为金氏。

  3、出自刘姓,为唐末五代时吴越国中的刘氏为了避嫌,改姓为金氏。据《吴越备史》、《元史儒学传》等所载,西汉时项伯受赐刘姓,其后裔在唐末五代时,吴越国(十国之一)开国之王钱鏐的“鏐”与“刘”为同音字,为了避嫌,便将吴越国中的刘氏改为金氏。

  4、除上述三支外,还有七个来源出自赐姓、改姓或小数民族中有金姓:

  ① 出自南北朝时羌族中有金姓。据《姓氏考略》载:“苻秦时羌酋有金姓,见前秦录”;景颇族有复姓金劈氏、恒滚氏,达斡尔族有复姓索曲氏、三字姓德力根氏等汉姓为金氏。

  ② 唐时新罗国有金姓。据《唐书》载,新罗国(今朝鲜半岛)王姓金。

  ③ 金时女真族,今日回、蒙、土等族均有金姓。

  ④ 元时有金覆祥,其先本为刘氏,后改为金氏。

  ⑤ 明永乐年间,成祖伐漠北,蒙古王子也先土干,率妻子部署来降,赐姓金氏。

  ⑥ 清代文学评论家金圣叹,本姓张,后改姓金氏。

  ⑦ 清代爱新觉罗子孙中多有姓金的。

  ★★★得姓始祖①:少昊。少昊是黄帝的儿子,也是黄帝的继承人,曾经在位84年,建都于曲阜。据传,他是黄帝和螺祖所生的儿子,最先以金德王,订立了后世重视金子的制度,所以他又有金天氏的称号,他有一支子孙,后来也就以金为姓,世代沿用至今。这一支具有黄帝血统的金姓,后来自山东曲阜的老家逐渐向南繁衍,并且成为彭城的望族。彭城,就是现在江苏的徐州。故金氏后人奉少昊为金姓的得姓始祖。

  得姓始祖②:金日磾。金日磾本是匈奴休屠王之子,汉武帝初年归顺汉室。其侍帝数年,从未发生过失,深受武帝重视,从一个管马的小官升至车骑将军。武帝临死前,嘱其与霍光、桑弘羊等一起受遗诏辅政,成为功在汉室的辅国大臣。因其曾为武帝铸金人像祭天,遂被赐以金姓,后人有沿用此姓者,且以金日磾声望极高和始受姓氏之由而被尊为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金姓姓源较多,发源地主要有山东和陕西及浙江、江苏间地。春秋时郯国(今山东省郯城北)即为山东金姓(少昊一支)所建,战国时被吴所灭,国人有向南迁徙者,后在彭城(今属江苏省)形成望族。西汉时匈奴人金日磾归附汉室,族人繁衍于陕西省西安一带,其二子俱任侍中,其弟一族亦任朝中要职,与西汉大臣张汤后世并称“金张”,为功臣世族之家。南北朝时,甘肃等地有金姓足迹。如北齐大都督金祚即安定(今甘肃省泾川县北)人。唐代时金姓即为益州蜀郡(今四川省成都)三姓之一,亦为汾州河西郡(今山西省临汾一带)四姓之一。可见,这一时期,金姓已是南北并齐发展,分布点日益广泛。五代是金姓发展史上一个重要时期,当时刘姓在吴越国本是大姓,为避开国之王钱鏐的“鏐”讳而改姓金,大大增强了金姓族人,特别是南方浙江、江苏一带金姓势力,后世南方金姓的发展,也大多以这一带金姓为繁衍源头。宋元之际,北方金姓有躲避兵祸而南迁者。明代洪武、永乐年间,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地有山西大槐树金姓移民。另有众多少数民族姓氏被赐姓金,萌发了更多新生支脉。清代从嘉庆年间开始,闽、粤金姓陆续有人入台,进而侨迁海外。总之,明清之际,史册所载名人层出不穷,且多出自南方,说明这一时期金姓已发展到一个新的鼎盛阶段,而南方又是这一鼎盛之典型。今日金姓分布以河南、浙江、江苏、湖北、四川和上海等地多此姓,这六省市金姓约占全国汉族金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二。金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六十九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三一。

  三、历史名人

  金 颜:邵阳(今属湖南省)人,宋代孝廉。性好施,孝友,人称“义门金氏”。精于著文,曾奉诏列举贤德之事,为天下第一。

  金 銮:陇西(今属甘肃省)人,明代散曲家。通音律,工乐府,长于讽喻。著有《萧爽斋乐府》等。

  金 农:清代书画家兼诗人。善诗文,精于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尤以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为“扬州八怪”之一。

  金 和:江苏省上元(今南京市)人,清代著名诗人,作品多长篇,有散文化之特点。

  金 榜:安徽省歙县人,清代学者,乾隆年间进士,官至翰林院修撰。其从江永学,宗郑康成,博采众长,著有《礼笺》、《周易考占》等。

  金日磾:西汉时大臣。本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时从昆邪王归汉,任马监,迁侍中。其后世代官宦,且多为侍中。历7世皇帝为内侍,与西汉大臣张汤后世并称“金张”,成为功臣世族的代称。他可以说是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的人物。

  金刚智:唐朝佛教密宗僧徒,南天竺人。来中国传教,来中国传教,曾译《金刚顶经》,与善无畏、不空唐玄宗时并称“开元三大士”。

  金昌绪:浙江余杭人,唐代诗人。在《全唐诗》中,他只有一首小诗流传下来,可说是一位再小不过的诗人,但是他的这一首题为《春怨》的小诗,其艺术成就却令人叹服不已。“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初读此诗时,不仅要疑惑,这位闺中**,何以要迁怒树上的黄莺鸟,从树上赶走它,不让它鸣叫?原来是黄莺的鸣叫声将她从梦中惊醒,那么她做的是什么梦呢?何以惊醒她便生气,到了末句才明白,原来她做梦是要去辽西和丈夫相会,而黄莺的鸣叫,惊醒了她,使她不得在梦中与丈夫相会。短短二十字,把闺中思妇对丈夫的思恋痴情痴态,描绘得栩栩如生,不能不汉服诗人深厚的艺术修养与艺术表现的功力。全诗如剥茧抽丝,一层一层,渐次披露,可谓既引人入胜,又委婉曲折。由此可以看出唐人诗歌艺术的精湛。

  金忠仪:唐代新罗人,德宗朝官将军。英勇机敏,巧捷过人。善绘画,且精妙细致传神。时人多仰慕。

  金刚智:南天竺(今印度)人,唐代佛教密宗僧徒。来中国传教,与善无畏、不空并称玄宗“开元三大士”,曾译《金刚顶经》等。

  金履祥:兰溪(今属浙江省)人,宋末元初名儒。精研濂溪学派和洛阳学派理论,被朝廷召为史馆编校,后隐居著书讲学。撰有《大学疏义》、《中庸标注》、《仁山文集》等。

  金朝兴:巢人,明初都督佥事。因果敢英武,深谋远虑受人称颂,常以偏师取胜,功出诸将之上。谥号“武毅”。

  金幼孜:明朝官吏。多次随从明成祖北征。撰有《北征前录》、《北征后录》,又与胡广、杨荣共撰《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宣宗时命修两朝实录,充总裁官。

  金幼孜:新淦(今江西新干)人,明代建文年间进士,多次随明成祖北征。曾参与编撰《五经四书·性理大全》,另撰有《北征前录》、《北征后录》等。

  金圣叹:明末清初文学评论家,本姓张名采,后来才改姓为金。为文怪诞,性情狂傲,不求功名,以著述为务。评天下才子书有六:一《离骚》、二《庄子》、三《史记》、四《杜诗》、五《水浒》、六《西厢》,其评语流传甚广。据传,他为人狂傲而有奇气,博览多通,所作的文章更雅俗共赏。金圣叹最杰出的成就是他对于《水浒传》、《三国志演义》、以及《西厢记》等书的评论。据说,他对于这些名著的评论,立异标新,回出意表,被后世传诵不断。后来,在满清顺治年间,他以哭庙案坐斩,根据《柳南随笔》的记述,他在临死以前曾大叹:“绝头,至痛也;籍家,至惨也;而圣叹以不意得之,大奇!”并且一笑而受刑。像这样洒脱而透彻的话,恐怕也只有他这样的奇才,才能脱口而出了。

  金之俊:吴江(今属江苏省)人,明代万历进士,官至兵部侍郎。降清后曾建议清廷编置牌甲,以巩固统治,后累官至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

  金德辉:江苏省苏州人,清代著名昆曲演员。曾邀集江南各地昆曲名演员成立集秀班,享誉一时。其擅演《牡丹亭·寻梦》等剧。

  金仲山:浙江省桐乡人,著名新闻工作者、国际问题专家。曾参与创办《世界知识》、《大众生活》等报刊,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斗争。建国后,从事新闻工作,后任上海副市长等职。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彭城郡:西汉地节元年改楚国为彭城郡。东汉章和二年改为彭城国,治所在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南朝宋改为郡。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改右内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三国辖区改为京兆郡。

  2、堂号

  丽泽堂:宋朝的时候金履祥最长濂洛之学,皇帝召他任国史馆编修,没到任就死了。他曾在丽泽书院讲学,所以称“丽泽堂”。

  此外,金姓的主要堂号还有以:“彭城堂”、“京兆堂”、“鸿文堂”、“怀德堂”、“追远堂”、“世耕堂”等为其堂号名的。

  五、宗族特征

  1、金字意延坚韧不拔、真金不怕火炼,这也正是世代金姓追求的高尚品质。

  2、金姓多改姓及少数民族同化而来,充分体现了中华大一统的历史必然性。

  3、金姓名人荟萃,尤以明清二朝为最。

  4、金姓字行排序严谨,字意韵长。如清代金润祥所修《金氏家谱》,内有山东金姓一支字行为:“尚祖承宗,安学绪业,宝家润华。”

  ============================================================

  金姓宗祠通用对联

  〖金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源自少昊;

  望出彭城。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金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四、郡望堂号》介绍)。

  仁山理学;

  翁叔勋员。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元代学者金履祥,字吉夫,号次农,学者称仁山先生,兰溪人。曾在严陵钓台书院教学,后专心著述,晚年又曾在丽泽书院讲学。撰《尚书表注》,对《尚书》中的一些篇章表示怀疑;又撰《论语集注考证》,对未熹的《集注》加以核实补充;另著有《孟子集注考证》、《仁山文集》等。下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磾,字翁叔,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武帝时跟从昆邪王归附汉朝,历官马监、侍中。昭帝即位,他与霍光、桑弘羊等人同受遗诏辅政,因揭发莽何罗谋反有功,封秺侯。

  麞侯世爵;

  仁山隐君。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磾。下联典指元代学者金履祥。

  绩垂秀水;

  学宗仁山。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金学坚,秀水人,贫而能守,不为豪势所屈。下联典指元·金履祥,一代名儒,学者称“仁山先生”。

  醉乡作记;

  庐墓生光。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是孙典指北宋乐平人金极,字克中,绍圣年间进士,官分宜宰,曾上书请求斩“六贼”之首的奸相蔡京。后自号市隐,筑庐名“醉乡”,并作《醉乡记》。下联典指南宋兰溪人金景文,字唐佐,双亲去世后,他在墓帝筑庐守孝,夜里见五彩天光照射墓上,人们以为是他的孝感所致。咸淳年间,被祀于三贤祠。

  勋名翁叔;

  理学仁山。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蝉(前134-前86),字翁叔。与霍光、桑弘羊一起受遗诏辅政有功。下联典指宋末学者金履祥(1232-1303),字吉父,元兰溪(今属浙江)人。学者称其为仁山先生。他学以朱熹为宗,一生穷究义理,致力著述,为一代名儒。

  秺侯世爵;

  仁山隐居。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金日磾封为秺侯,子赏袭爵。下联典指元金履祥,宋末以史馆编修召,未及用而宋亡,隐居仁山不仕。

  彭城世泽;

  少昊家声。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金氏为省昊金天氏之后。

  -----------------------------------------------------------------

  〖金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万花烘锦绣;

  七叶耀簪缨。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西汉金日磾。

  寿门多国宝;

  若采有才名。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书画家兼诗人金农(1687-1763),字寿门,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善诗文,精鉴别金石、书画。工隶书。楷书自创一格,号称“漆书”。50岁开始学画,造意新奇,其作品为国宝。为“扬州八怪”之一。下联典指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圣叹(1608-1661),名采,字若采,吴县人。喜批书,有才名。有诗选。

  -----------------------------------------------------------------

  〖金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汉室忠勋素著;

  义门孝友流芳。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大臣金日蝉(前134-前86),字翁叔。与霍光、桑弘羊一起受遗诏辅政有功。下联典指宋代孝廉金彦,邵阳人。力学善属文。好施与,淳孝友,郡人号“义门金氏”。后奉诏举孝廉,为天下第一。

  王母曾称西母;

  女仙亦号金仙。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王母”,即西王母。下联典指睿宗二女出家,一封为金仙公主。

  -----------------------------------------------------------------

  〖金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身行百里半天下;

  眼高四海空无人。

  ——清·何廉昉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何廉昉赠金粟香联。

  德行人间金管记;

  姓名天上碧纱笼。

  ——金龙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清代书画家兼诗人金龙自题联。

  -----------------------------------------------------------------

  〖金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雨入花心,自成甘苦;

  水归器内,各现方圆。

  ——金圣叹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末清初文学批评家金叹自题联。

  玉册载勋,武毅功名为烈;

  银章受卷,文靖温裕有容。

  ——佚名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初都督佥事金朝兴,巢人。沉勇有智略,所至以偏师取胜,功出诸将上。谥武毅。下联典指明代建文进士金幼孜,名善。新淦人。永乐初累迁谕兼侍讲。从幸北京,帝北征,所过山川要害,辄命记之,有旨属起草,据鞍立就。宣德时卒,谥文靖。

  德业文章,百善之端惟孝;

  风霜雨露,四时之感在心。

  ——郑三俊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至县金家村金氏宗祠联。

  支分雷水、宅卜松山,三十年谱牒重新,切毋忘祖德宗功,缔造一番基础;

  姓锡彭城、声传江夏,六七面规章依旧,须辨别左昭右穆,发明万代渊源。

  ——金绍宪撰金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安徽省望江县松树山东祠岭村金氏宗祠联。

  ============================================================

  中国人民解放军金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金世柏少将

  金世柏(1915-2000),湖北省黄安(今红安)县人。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2年由团转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3师交通队排长、连政治指导员,红31军政治部组织干事,中共南江、宝兴县委书记,大金川独立师副师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9师386旅771团政治处民运股股长,旅政治部民运科科长,太岳军区第1军分区政治委员,第386旅18团政治委员,太岳军区第3军分区54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岳军区供给部政治委员,华北军区第15纵队供给部政治委员,第18兵团62军后勤部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康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西康军区参谋长,成都军区后勤部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0年1月30日因病在成都逝世,享年93岁。

  金如柏少将

  金如柏(1909-1984),江西省永丰县人。1926年开始从事革命活动。1930年加入中国***,同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3军政治部收发股股长,中共永丰县委军事部秘书、政治指导员、科长,江西军区独立第3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一至第三次反“围剿”斗争。1933年后,先后在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工作,任红2军团第6师政治部宣传科科长,军团政治部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第120师第358师第358旅第716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旅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绥野战军独立第3旅政治委员,西北军政干校政治部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西南军区空军预科总队总队长、政治委员、军政治委员,云南军区副政治委员,昆明军区第二政治委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兼解放军军事法院院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炮兵顾问,炮兵政治委员。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四、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1984年3月27日因病逝世,终年75岁。

  金忠藩少将

  金忠藩(1917-1989),江西省莲花县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2年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转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6军团17师51团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俱乐部主任。参加了湘赣、湘鄂川黔苏区反“围剿”和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20师359旅717团营政治教导员,1938年入延安抗大学习。后任718团政治处主任,第719团政治处主任第,717团参谋长,南下第一支队第1大队参谋长,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第5支队副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西北野战军2纵6师17团团长,第一野战军第2军6师副师长。参加了中原突围、运城、宜川、荔北等战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1兵团陆军师长。1952年毕业于军事学院。后历任第二高级步兵学校训练部部长,解放军政治学院训练部副部长,新疆军区副参谋长、政治部主任,成都军区政治部副主任、主任,成都军区副政治委员、顾问。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89年11月7日因病逝世,终年72岁。

  金绍山少将

  金绍山(1915-1957),湖北省大悟县人。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同年由团转入中国***。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25军第75师225团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8团连政治指导员,687团营政治教导员、营长、副团长,冀鲁豫军区新编第2旅4团副团长,第4军分区政治部主任,特务团政治委员,水东军分区政治部主任。

  解放战争时期,任冀鲁豫军区水东军分区司令员,豫皖苏军区独立旅旅长,第二野战军18军53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军53师师长,西藏军区后方部队司令员,西藏军区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57年6月2日在北京逝世,终年仅42岁。

  金振钟少将

  金振钟(1914-1992),辽宁省海城县人。1937年参加平西国民抗日军。1938年加入中国***。

  抗日战争时期,任平西国民抗日军第3总队副总队长,晋察冀军区第5支队2总队副总队长兼第4大队大队长,第6军分区军政学校教务主任,第3军分区教导大队军教主任,独立第4团政治委员、教导大队大队长,晋察冀游击军参谋长,冀晋军区司令部作教科科长,第16军分区12团团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辽东军区独立旅副旅长,辽南军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辽南军区参谋长,第四野战军50军149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149师政治委员,1950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149师师长、政治委员,第148师师长,第50军副军长。回国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50军副军长,1960年毕业于高等军事学院基本系,任高等军事学院学员班副主任、训练部副部长,武汉军区后勤部副部长、部长,总后勤部营房部部长。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4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2年8月18日因病逝世,终年78岁。

  中国人民解放军金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金锋少将

  金锋(193212-——),黑龙江省巴彦县巴彦镇人。1948年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49年加入中国***。

  解放战争时期,在巴彦一中读书时参军,在巴彦独立团宣传队任宣传员。部队参加解放长春、沈阳的战役后,一路南下,攻打天津,在湖北沙市渡江,解放武岗,向广西进军。在进军中表现出色,火线加入中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69年2月起历任广西柳州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广州军区政治部群工部副部长,湖南零陵军分区政治部主任,湖南岳阳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湖南军分区副政治委员、纪委专职副书记。1990年6月任湖南军区政治委员、党委书记,广州军区党委委员。

  1988年9月被授予少将军衔。

前言

序言一 崔慕岳

序言二 崔灿

序言三 徐金星

凡例

洛阳

一 邵氏家谱

二 潘氏家谱

三 乔氏家谱

四 刘氏家谱

五 乔氏族谱

六 白居易家谱

七 卢氏家谱

八 郭氏家谱

九 洛阳徐家营崔氏族谱

十 韩文公家谱(天治门后裔)

十一 郭氏家谱

十二 金氏家谱

十三 周氏宗谱

十四 黄氏家谱

十五 张氏家谱

十六 谢氏宗谱

十七 西王村孙氏家谱

十八 洛阳蒙古族李氏家谱

十九 许氏家谱

孟津

一 乔氏家谱

二 孟津王氏家谱

三 乔氏族谱

四 朱氏世谱

五 卢氏家谱

六 孟津李氏家谱

七 薛氏族谱

八 郭氏家谱

九 杜氏宗谱

十 创修吴氏宗谱

十一 梁氏家谱

十二 李氏家谱

十三 萧氏家谱

十四 郭氏家谱

十五 丘氏家乘

十六 李氏家谱

十七 追远堂李氏家谱

十八 河阳薛氏族谱

十九 李氏宗谱(五门)

二十 小浪底贾氏宗谱

二十一 赵氏宗谱

二十二 赵氏家谱

二十三 屈氏家谱

二十四 许氏家谱

二十五 卫氏家谱

二十六 卢氏族谱

二十七 卢氏宗谱

二十八 王氏宗谱(豫西太原王氏家乘)

二十九 畅氏家谱

三十 孟津任氏族谱(四门)

三十一 孟津衡水韩氏宗谱

三十二 孙氏家谱

三十三 赖氏家谱

三十四 吴氏家谱

三十五 和氏家谱

三十六 栾氏宗谱

三十七 陈氏家谱

三十八 崔氏宗谱

三十九 高氏旺公世系妯娌村宗谱

四十 杨氏宗谱

四十一 刘氏世系谱

四十二 孟津孙氏宗谱

四十三 郭氏家谱

四十四 张氏宗谱

四十五 孟津杨氏宗谱

四十六 李氏宗谱

四十七 韩氏宗谱

四十八 杨氏宗谱

四十九 何氏族谱

五十 李氏族谱

五十一 周氏家谱

五十二 李氏宗谱

五十三 孟津县花园村孙氏家谱

五十四 周氏宗谱

五十五 梁氏长华支谱

五十六 赵氏宗谱

五十七 孟津横水崔氏家谱

五十八 孟氏家谱

五十九 郭氏家谱

六十 尚氏家谱

六十一 李氏家谱

六十二 谢氏宗谱

六十三 安氏族谱

六十四 王氏家谱

六十五 吕家村吕氏家谱

六十六 陈氏家谱

六十七 孔氏家谱

六十八 孟津任氏族谱五门

六十九 邱氏家谱

七十 林沟村郭氏家谱

七十一 李氏族谱

七十二 袁氏族谱

七十三 卢氏宗谱

洛宁

一 张氏家乘

二 张氏家谱(世德堂)

三 郑氏家谱

四 韦氏家谱

五 赵氏世系总谱

六 邢氏族谱

七 雷氏家谱

八 杜氏家谱

九 韦氏世谱

十 杨氏家谱

十一 王氏家谱(三槐世第)

十二 王公家谱

十三 谢氏宗谱

十四 宋氏世谱

十五 夏氏家谱

十六 田氏家谱

十七 焦族家谱

十八 杨氏族谱

十九 马氏世系族谱

二十 张氏家谱

二十一 亢氏乾门世系家谱

二十二 上庄王姓家谱

二十三 郭氏宗谱

二十四 韦氏家谱

二十五 段氏家谱

二十六 薛氏家谱(河东世第)

二十七 白氏历代家谱

二十八 卫氏家谱

二十九 王范镇陇西氏家谱

三十 魏氏宗谱

三十一 陈吴张氏族谱

三十二 杜氏家谱

三十三 张氏宗谱

三十四 张氏族谱

三十五 洛宁谭氏族谱

三十六 牛氏家谱

三十七 杨氏家谱

三十八 韦氏家谱

三十九 李氏家谱

四十 贾氏族谱

四十一 张姓家谱

四十二 张氏家谱(清河氏)

四十三 司马氏族谱

四十四 孙氏族谱

四十五 王氏家谱

四十六 李氏家谱

四十七 韦氏家谱(三门支谱)

四十八 完颜家乘

四十九 赵氏家谱

五十 曹氏家谱

五十一 白氏家族历代家谱

五十二 李氏家谱

五十三 城村张氏族谱

五十四 西林张氏世系考

五十五 韦氏家谱

宜阳

一 魏氏家谱

二 洛阳(宜阳)裴氏家谱

三 王氏族谱

四 宜阳吕氏宗谱

五 薛氏长门家谱

六 李氏家谱

七 刘氏一脉家谱

八 王氏宗谱

九 仝氏宗谱

十 周氏家族志

十一 凡村张氏家谱

十二 张氏族谱(宜阳县三乡东柏坡支下河西分支)

十三 崔氏家谱

十四 郭氏宗谱

新安

一 雷氏宗谱

二 裴氏族谱

三 新安吕氏宗谱

四 新安古氏七修族谱

五 田氏家谱

六 孟子后裔新安支谱

七 姬氏宗谱

八 王氏宗谱

九 王氏族谱(四世五门景祖之后)

十 高氏宗谱

十一 韩氏宗谱

十二 庞氏新安支派家谱

十三 聂氏族谱

十四 高氏宗谱

十五 郑氏宗谱

十六 高氏宗谱

十七 新安孟氏卓公支谱

伊川

一 程子宗谱

二 河南程氏正宗世系

三 刘氏族谱

四 伊川县古城村吴氏家谱

五 周氏宗谱

六 范氏家谱(伊川忠宣房系)

偃师

一 锁氏家谱

二 兰氏家谱

三 黄氏家传

四 曹氏族谱

五 梅氏家谱

六 萧氏家谱

七 曲氏家谱

嵩县

一 嵩县王氏宗谱

二 嵩县宋氏族谱

三 河南嵩县宋岭程氏支谱

四 卞氏宗谱

五 韩文公家谱

栾川

一 李氏宗史

汝阳

一 汝阳县吕氏宗亲志

固始

一 固始裴氏宗谱

巩县

一 李氏族志

汉赐姓金,由来已久。序世传系,已往当追。情莫切于水源木本;礼莫重于收族敬宗。派衍一脉,绵千秋之绪统,延万世之流传,非谱何由而纪之。

远祖金天氏名挚,子穷奇,封共工尹城北裔之地,曰幽州。穷奇生富樊,富樊生傲伯,傲伯生庆父,庆父生叔微,叔微生子申,子申生武梨,武梨生康仲。(康仲为东夷郯氏国,子爵,因号郯子。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郯子朝于鲁,昭公问少昊以鸟名官,其故何也?郯子对曰,吾祖也,我知之矣。昔黄帝以云纪,故为云师,而云名;炎帝以火纪,故为火师,而火名;共工以水纪,故为水师,而水名;太昊以龙纪,故为龙师,而龙名。吾祖少昊立,适凤鸟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是以有凤鸟氏、玄鸟氏,其次皆以鸟为氏。自颛顼以来,不能纪远而纪近,故为民师,命以民事,则不能名故也。仲尼闻其贤,求见郯子而问学焉公生伯休,伯休生达奚,达奚生八哈,八哈生乌嘛,乌嘛生嗒夷,嗒夷生花撒,花撒生律底,律底生忽哩,忽哩生遏闍,遏闍生阿里,阿里生吉刺,吉刺生日磾。

日磾公有功于天汉,武帝乃深信嘉之,始赐姓金,此我族姓氏之所由昉也。公字翁叔出负国玺,入侍帝帐,冠金貂蝉,取坚温以著忠勋之节,封秺侯,年九十三而终,谥敬侯。生子二:长赏、次建。赏与上官杰子安同为霍光婿。元凤六年(前75年)任太仆卿。嗣后霍氏谋危,赏去其妻,上书奏闻,帝善其忠拜封列侯,赐食邑百千户。赏公生子四:长文、次武。三伦四安,安公性刚直有大志,官任侍中封元侯,公生子四:长恒、次敞、三岑、四明。敞公于五凤四年擢侍中。时汉元帝年幼,公辅朝政,与萧望之、周堪、刘更生四人同参谋议,辅导左右。公生子三:长涉,次钦,三温。建始元年(公元前32年),涉袭封侍中,有禄车之宠;钦封京兆尹,以家世忠厚,迁金紫光禄大夫,历五年,因王莽践祚,退隐宝庆。钦公生子绍,绍生广,广生弘,弘生道,道生义,义生器,器生常,常生宗,宗生衍,累世以耘读理业。衍生砺。砺公落魄,不耽文学,喜修道术,后游毕山,见陈希夷炉裹烧丹药,讽之曰:食斯药可仙乎?希夷曰:炉裹名为药,壶中别有风。)砺生彦,彦公少孤贫,年二十别母,遍历寻父至华山,陈搏谓之曰:汝父金治大丹,为南极元君紫微真人矣。归而事母王氏尽孝。后母卒,庐于冢,泣血三年。南宋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郡守张通以彦孝闻于南朝宋,诏旌表其闾曰义门,拜骠骑将军、赐银青光禄大夫,迁广州都督事。升平元年(477),袁粲(420-477)书至广州,约举兵诛萧道成(南齐高帝),褚渊以其谋告道成,袁粲父子俱被诛于石头城。道成即发兵讨广州。彦公与子俊同举兵赴约,度庾岭至吉州。而萧道成兵亦至。合战三日,当是时也,天运更祚,死者不可胜数,尸骨遍野,兵马疲溃,击散败走,几被获。公乃与子俊潜遁,变姓名隐于巴丘之西善岭之北,依刘墨宝家而居焉,自谓刘绍。梁天监中(502-518)仍复以金姓。我族之发迹,谱牒详载自彦公始也。俊公生,仪子三:长朔,次宪,三思。其后俊公(16世)思归居宝庆(今湖南省邵阳市),仅以宪传系。宪生武,武生新,新生凤。凤娶之年,有柯木一岁五度开花之瑞,连生五子,名:仁,义,礼,智,信。仁任福州刺史;义居雒县为县尹,就卜居雒县之东;礼官国子监祭酒;智任荆州司马;信年十七岁任中书生,后拜祭酒,迁秘书监。凤感柯花之瑞,遂更名其地曰:“柯树坑”以识之。信生英,英生彰,彰生德,德生钦。钦少有才,同张说、徐坚、李述、赵点、贺知章、赵冬曦、冯德选、庾子元……等十八人于唐开元中(713-740)拜翰林侍御十八学士……。钦公生子二:长训、次戒。训公性爱林泉,卒谥靖节处士。戒分居嘉定县(今属上海市)。训公生子四:长镒、次鉴,三锜,四镠。俱以文学名世。鉴公生昭,昭生义,义生世文,梁乾化中(912),拜凤阁舍人,迁中书令。世文生子五:长渊,次渤,三清,四润,五滋。清公于北宋建隆元年(960年),兵(陈桥兵变)后分居洪坑。生子振,振生子二:长松,次柏。柏生夔,夔生子三:长玉,次琼,三环。环生声,声生绍,绍生念,念生承士,承生世荣,世荣生行。行公由洪坑迁徘山,为徘山基祖。行公生子四:长明斋,次德明,三德懋,四重斋。德懋公赘江西森塘陈氏,为森塘基祖也。公生子国宝。国宝生子七:长必昌,次必升,三守拙,四存拙,五若拙,六幼仁,七幼礼。惟若拙公同幼仁之子丹,中宋淳熙16年(公元1189年)乡试,官至御史,丹亦官礼部给事中。至此冠盖辐辏,赫赫火召 人耳目矣。而必升公生子三:长明淑,次富淑,三和淑。明淑生子四:长云道、次云瑞,、三云宗、四云远。而又仅长房传系。云道生子四:长景端,次义端,三智端,四惠端。智端生朝仪,朝仪生子四:长序穆,次序昭,三序爵,四序事。惟序爵公所生瞻沂为我泥湖基祖也。

瞻沂公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同序穆次子瞻澜、序昭三子瞻洛,商湖广沔阳。洛公卜居黄蓬山,惟我(黄蓬)基祖。瞻沂公卜居于此(沔阳)未几,转入监利泥湖,与高、童、黄、谢、李、严、张插记为巾票 ,田连阡陌,相传至今为八大姓焉。仅四传至声公(字名寰),始以本省籍贯,策名显达,被邻李害,断我基祖莹所来脉,声乃丧明(眼睛)一只,次年以腰痛亡。继此以后,俊秀其夭折,科第寥落,是岂祖宗之德泽于斯而罄欤,实山川之灵秀被害而歇也,不亦极盛之难继乎?逮至近代以来,虽门哀祚薄,乃簿极复而继,……文韬武略之才蔚起,为我族之幸也。厥后数年间,前有丽生公(沔城人)采芹于古复;后有复荣公泮游于月波,此又由困而亨之一机也。嗟呼!往古之勋贵,赫奕炳若日星,而后之光大门闾者,亦未有艾也,其能勿望于族中乎?岁甲子(1924)春,族以绩修之役,委之户首俊三,而俊三以此夙愿之事不辞其劳,然草创未定,竟赴白玉之昭!加之河泊为灾,一片热心尽,付诸涛神矣,是岂祖宗之无灵欤,抑后人之无禄欤?夫何使我族而至于此极也。迄今洪水既平,年谷方登,我族又复有志,奇工邀集,襄此盛举,咸以秉笔推余,余思分内之事理所当为,虽无此才能以堪重任,敢晏安处之负族众之婆心乎?犹是望洋兴嗟,恐难其有成功也,吁!弓冶箕裘,非谱何由明昭穆世系;非谱何由清宗族之功业德泽;非谱莫为之彰忠孝廉节;非谱莫为之分尊卑、辨亲疏、别长幼序;而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不几有先人之遗风焉。今余奉合族续修之命,草订成簿付之梓,致后世览斯谱者,得以知一脉之真传耳。倘嗣而续之,庶几无愧为孝子贤孙也夫。

泥湖日磾公六十五世孙鲁斋氏仲篪,薰沐敬序。(鲁斋氏,名兆璠,字仲篪,别号鲁斋)于民国十八年(1929)己巳仲秋上款谷旦

(编者按:编辑此序时,对少数坚深难懂之古字句,有所效正删订。——编者)

金氏清乾隆甲申族谱序

闻之善作者贵乎善,诚尤先贵乎善。继吾宗族谱自鸣秋公万历甲辰(1604)续后,至今百有余岁矣。不肖童蒙时,见家君子抚古谱常珍重于趋庭之下,每唤不肖言曰:古人有言:三代不修谱,以不孝论罪。吾族谱未续,兹己五世(按:古人以30年为一世),且前后损坏者多,吾书债未,酹无力倡举,难逃不孝之罪,尔宜继述之。不肖领命维维,而肄业诗书未暇,从事今岁,幸入胶庠,思承父志,有未能聊抄汇旧普,叙订本支世系,派由存之,以俟刊梓草创将成,不禁跃然曰:我祖在天之灵,百世来艾其在斯乎?奈家甚贫寒,雕梓未能,谨以藏之椟中,异日荷祖垂眷,免贻遗失之咎,斯亦幸矣。因思班固有云:族者聚也,可知子孙散处,近者异乡,远者异县,伯叔兄弟,道途遇,班行莫辨;其于聚之议,何居是以有普。而始祖以下,大宗小宗,孙联珠贯,且知某派有人焉,为忠孝也,为节义也,为理学文章也,用以激扬其志气,而感发其精神矣,稽家乘与考国吏,孰切?追慕宗祖与效法他人,孰易?则一篇之中典型具焉,又有出于联宗睦族之外者矣。吾家由柯林而培山,由培山而森塘,由森塘而赤谷,相继绳如示诸掌后之人,承先启后,上有以显,前人之大烈,下有以开百世之云祁,不至如正伦攀拙固之茔,崇韬拜子仪之墓,又不至苏公所谓途人,欧公所谓茫昧。昭穆之详序者,则斯谱之传,斯序之作,可以维持宗支而继善作善,成之统绪也是为序。

清乾隆甲申年嗣孙井辉氏 魁谨识

(编者按:魁是江西森塘人,此文作于乾隆甲申(1764)年秋。)

泥湖金氏乾隆丙寅族谱旧序

(节 录)

……予当览万姓总谱,所载普子百家,以及单复散姓,自唐虞三代以来,历朝所赐姓氏,莫不各有本源之所。自始因思各姓苗裔,家乘之远,宗族这繁者,莫不各有世代谱牒以联家派。惟余族谱莫观,由是询及户首,不惮绥悉以示曰:吾祖瞻沂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化仁乡六十二都,严康里森塘金一湾人氏。自明洪武八(1375)年,始迁湖广安陆府沔阳州。年未几转迁荆州府监利县泥湖垸,落籍金家塌开基创业。历四代至讳声字名寰,公始以本省籍贯,策名显达,被邻李忌害,郐谋含沙螫影,在吾基祖坟茔来龙,掘挖池坑三亩,深丈馀,截断龙胍,李人计就,名寰公丧明一支,次年以腰痛亡。继此以后,俊秀夭折。科第寂寥,加以兵燹燹屡经,水涝频仍,谱牒残阙久且遗失。数百馀年之间,子孙散处不一其地。幸萃居泥湖者,继继承承,雍雍睦睦,尚有先人遣风。近代以来,不无孝子慈孙,意欲纂修族谱,均有志未逮。汝等有志前人,纵不能溯流穷源,逐一详确。而泥湖一派,齿危髫秃,残编断简,犹有存者,又何仿以见所见,闻所闻者,编成谱牒,以俟后之子孙,作规模乎。维时不揣愚味,朝夕不远,先访前代名目,后清各房宗支,有源有委,有本有未,草编成簿,俾后世子孙,不至愈远愈忘耳,虽其中有得其名,而不知其所出,或知其人,而不知其所止,不知何名者,则以见闻有限,非遗漏之过也。

如此谅宗人,当为我原之。

嗣孙士前、士显等谨识

清乾隆丙寅年(1806)年夏

泥湖金氏清同治续修族谱序

家之有谱,犹国之有史。史固国所重也,而谱不为家所重哉甚矣。谱之不能己于修也,谱之不能缓于修也。余基祖瞻沂公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森塘金一湾人氏,明洪武八年同瞻兰,瞻洛两公商湖广沔阳,洛公居黄蓬山。惟我祖卜居于此,遂以金家塌名其地焉,仅十传而至士前士显公,乃欣然倡举纂修,上逆基祖原籍,下清各房宗支,或迁居他乡,或承祧异姓皆不惮跋涉,查访草定。于清乾隆13年丙寅年(公元1674年)闻有原有委有本有未诚盛举也。越嘉庆甲子(公元1804年)又得祖璜德言两公复将草谱续修,凡我族类知派之流传,睹五世之亲尽,勿恃尊凌俾,勿倚富欺贫,雍雍睦睦不至以途人相视,迄今四百有余年矣。谱虽草订,语以始祖,则皆知同出一祖;而语以始祖,所自出则郝然,愧皇然也,是岂先代之失其传欤,亦有志未逮耳。道光甲辰(公元1844年)春,得江右贾客李其姓贸易泥湖迎龙殿,询及森塘金氏,而李人甚悉,言居比邻而兼世戚族。乃属余修书,得鸿便而寄之。是岁冬,果因李客之缘,始得江西森塘原普,方知其为我基祖所出之祖也,且亦知基祖所出之祖为森塘始祖者,肇自培山,为培山始祖也者。析自橡林为橡林始祖也者。析自宝庆而逆数千年以上之祖,莫非金氏祖耶。夫有祖而祖之,是为业,其祖非祖,而忘妄祖之是为诬其祖。予族始于金天少昊氏,至日磾公有功天汉武帝,赐姓金。厥后世系详载繁繁乎端如贯珠,较他族稍为之清析焉,其快幸为何如也。予等批阅原籍,见史士迭出,代不乏人:为忠孝也;为节义也,为理学文章也。而其昭令问于经嬴,佩徽章于策府,早已鹰扬盛世,鸿翥于江右矣。予等庇大椿之荫,当亦怀耀祖光宗之念,有不激扬其志气,感发其精神者乎?今者华胃遥而辰星则落矣,所幸椒聊蕃衍,生齿日众。远百宜昌、安陆、江南;近则姚老、千仓、谢仁,以及散而之四方者,不一而足。一旦条牵瓜蔓,揭渊源族此日样画菰卢,寿厥以万年,斯上足以光前烈,下足以开云倪矣。虽然谱之续,岂一人所能为哉。乃者率宗有长,如罔在纲,有条不紊,既有一人为之纲领,不可无人焉以辅翼之,仍仰群众多才共怀水木之思,协力同心,相与成此盛举,一大快事也。倘继起有人,续修斯谱,匪惟子似孙,续亲其亲而长其长之道,在是隍是远年烟后不得,如秦视伯兄而相失骨肉,吴称孟子而同姓婚姻,也谱之关于一家者,是亦重且大矣。朱子格训有云;报本之中,又报本追远之中也,又追远不其然乎?余不敏,敢以斯谱而粗(相)传焉,是所望于后之孝子慈孙。

彦公六十四十孙崇绣,彩高谨撰

清同治丁卯岁(1867年)

里仁口金氏族谱旧序(摘要)

窃惟家有谱,犹国之有史,史载一朝之治乱,谱纪一族之原委,是谱不可不修,而修谱亦不可不知祖宗所由来也。……至若伦所知者,应学公配童氏后赘印冢嘴许氏,为印嘴基祖。公生子遽,遽生子三:长一相,次一樟,三一迥。相迥两公仍居旧趾,惟樟公迁沔东里云口长河岭世系相传,由来已久。等而上之推其所祖,伦概不知也。幸道光年间泥湖中盛,贸易袁家口与堂兄礼贵谈及同姓又系同宗,既而中盛归,告诸景绣两公,而两公于伦之一支,犹恋七弗释,迨同治二(1863)年,景、绣公等携谱至家,伦披览之下,不胜雀跃由是以观江西原普,并泥湖支普。不徒知应学公名楚仕字应学,由泥湖赘印家嘴许氏而家焉,即楚仕公上之祖为忠孝者,则有彦公为节义者,则有俊公且为理学文章者,则有幼孜公:若拙公仕宦显达,代不乏人,历上下数千载,继续不绝,伦可一览而知其源流矣……。向使伦不得泥湖支普而泥湖不得江西原普,祖宗之原委伦恶习从而求,亦恶从而知之,伦又为得相与为之续修耶是为序。

清同治西卯(1867)年彦公四十七世孙礼伦敬叙

谢仁口金氏续修族谱旧序(摘要)

盖闻木也有本,本之深者枝必茂;水也有源,源者流远者流自长,而人之于族亦然……我基祖瞻沂公籍托江右森塘金一湾。洪武八年迁居湖北监利泥湖,越四百馀年……。而我祖一贵公,以泥湖地处低塌,辛其二子达公逵公,由泥湖迁沔南谢仁口要耳垸,取名金家湾,为其基祖。我谢仁口一支,知春露秋霜之有在也。当闻达公历传遗言曰:凡我后世子孙,务敦孝友,亲九族,力学勤耕,崇朴黜华,启迪后人勿恃强悍,而蹈非为,以贻前人羞。噫!我祖我宗之言犹在耳,而若子若孙岂可数典而忘之欤。

清同治丁卯(1867)年春月彦公四十八世孙崇位谨识

黄蓬山金氏族谱旧叙

嘉靖丙辰(1556)春,与达公、瓯公同登进士榜,迨叙同年齿录,一系浮梁人,一 系六安州人,余见其同姓而居系异,向其所分,皆未之答。及二兄退,各究源流,乃知六安州即浮梁县,羊九源之分羊九源,即达公所居之,英溪于是达公语瓯公曰,世有一姓而观面不相识者,由于族谱之不修,变迁异常,以至缌功之亲,未尝不相视为途人也。余与弟俱幸登第,其于祖宗功德,世代源流,可自吾辈而失哉。况念齐前有所问,曷持合族源流,以予其言于是二公偕至,谓余日前蒙问触,弟所思,今持源流以示兄,余曰:自休屠王归汉,长子日磾入侍武帝赐姓金氏,日在上左右目不忤视者三十余年,赐出人宫中,宫女不敢近,上欲纳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异之,诏与霍光辅幼主赐金貂封秺侯。二子赏建俱嗣侯。赏子鳌为节度使居彭城,鳌子钦为京兆尹,钦子腾为左鸿翼,腾子镇为中郎,曾孙钟为大司徒,钟子琳官福州尹,琳子精为检点,精从子弘以明经,仕安帝,为京兆尹。民怀其德,请留。诏上许,又以玺书劳之,封银青光禄大夫,卒于官,遂家京兆,弘仲子夷为侍诏夷,仲子协为中郎,协子元济为中即令,无济孙鳞为弘农太守,鳞曾孙彪为长沙知府,彪孙珉为都慰,珉季子洪为内史,洪立孙伯奇为太尉,伯奇孙瑞为谏议大夫。瑞孙天秀为太宰,天秀子启为都统元帅,启曾孙郁为校慰都统元帅,郁孙汉中为尚书令。汉中子炤为节度使炤孙逾为衡州牧,逾立孙标为河东转运使,标子廷烈为江宁令,任徽州通判遂家新安。廷烈子皎字克明为夔州长史,克明子伦为汀州别驾,伦生四子日迁为彭泽慰日升为江南先锋,日进为唐状元,日安登咸通进士,为浮梁令,遭黄巢乱徙居南城筑险自守有功于民。浮梁建祠礼仪门,左官至检拔尚书右仆射。日安亦生子四人:长子叔彦龙袭梁令,讨贼亡阵以忠赠刑部尚书。次子叔虔任秘书监。三子叔润任右将军。四子叔迟亦袭龙浮梁(今江西景德镇)令四人遂家浮梁宫槐里,自此子孙繁茂卜迁不一,于是太常卿可封公为英溪之祖,可升公为锦溪之祖,太理许事可灿公为石岭胜汉建德之祖,可均公为休宁之祖。可成公为龙槎之祖,其余迁而又而不能枚举。至若登神童科者,志宜其人,登秋榜者,若有执绸九成楮孙应龙,日喧日俊,日璋,日琪,日森,日科,日坚,日雷,起 忠裕扬廷其人。登春榜者,鼎臣汝纯臣,从式从龙,去伪君卿君着君佐君杰曰梧曰举作砺时泽其人廷及我朝,达公大魁,天下瓯公又登榜首,蝉聊仕籍奕世屡登。而与子乡年兄孙龙公祖父忠烈者,更居其最余不能文敢为二兄叙。然余与二兄契洽极厚,而又于谱这重,有所取也。其曰一人之遗,四方之分,族最上也,累世忠孝,簪缨不绝,天厚报也。主臣相得,累膺诏诰,世罕有也。状记铭赞,出自名贤,祖德感也。策名仕版,传著彰彰,人难比也,谁谓祖德不与,日月争光,兄族谱不与天壤同人哉。二兄斯举,可以表前人之功德,可以振后人之书香,可联世县之涣散,可以昭太古之和风,异日有奋志青云,忠孝迭起,其余谱有光,余于二兄之所翼也。二兄之德不与祖德并重乎?故谨书以弃首。

赐进士及第加谏议大夫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充经筵日讲官会副总裁

古垸重修族谱序

自三代而下,世运递降,人心渐沦于浇漓然。 先代格言,暨者硕端方之士,取往昔嘉训懿行,倡率讽咏以启迪后进,庶返浇还醇,不致愈趋愈下也。余幼时入徐中丞公祠堂,览先生训族各文谱词,惟谆以亲爱济族,忠朴笃厚为法,以疏远离族,欺诈、薄恶为戒。彼父兄之教,既先则子弟之率自谨,故迄今犹不坠。世家遗风焉。余生长岳口,垂髫时,与翼皇实夫两兄共业莹窗尔。时余尚乳臭,徙知为古垸老家,竟未知老家之人文盛衰若何也。劂后妄干仕进,奔走燕赵,恒代播 郢、沔、荆、岳、历厥异域,几忘故里,两地睽违,不觉四十余载。近因修谱重归,虽桑梓实若异地,兄惊弟迈,弟叹兄老,面面相觑,扼腕而已未机,随兄步族众好,会见者耆种人,尚不乏人,遍阅子侄,观其面貌动静,察其行事出处,定其衷肠肝膈,又不能不为之欷歔也。大低人心泪没已久,不知祖宗遗训,又无者硕端方之士详述嘉言懿。行以庭训,后人彼冥顽寡识者,将何由而返浇还厚醇氏。然幸有诸兄春秋,颇高见广识,饶依然先哲典型,者硕端方辈也。及见余所携谱牒,追思失谱根源,不觉泪下。因命余重修,居余作文,令知木本水源之思,修身齐家之理。凡在兹土者,务要洗心涤虑,遵守名文,善必庆忧必吊老必敬,幼必慈,患必顾急必周,守望必相助,疾病必相持,不得倚强而凌弱,恃

富而狎贫,以长而忽幼,以诈而欺愚,以利而忘义,以私而废公,恪守家政,均为孝弟忠信之人,勉效礼义廉节之士,合一族若一家,合一家若一人,合千万人若一心。久而习焉,习而纯焉,不见异物而迁焉,则人品自正,直风俗益忠朴,家声自兴隆,将见耕者,田连阡陌,读者勉登仕籍,光于前而耀于后,扬乎近,而裕乎远,芳声流传于海内,大家并甲于天下。不惟诸兄名垂不朽,即愚弟亦有荣施耳。

沔邑一支谱序

古垸地先世之开基华山公。吾人之始祖,此古人尝思木本水源,须重慎终追远良有以也。吾族自思明、思聪二公迁居简家河数十年,鶊祖迁于云潭垸,又数十年。宏俊祖复迁于沔邑城,共百余年,奔走不暇,谱故未及详载。自明朝末年,世雅以兵火失谱,查明谱序,此宏选、宏蔚、宏俊诸公亦不得而知,遂姑著七世祖缺以备稽考、详录故也。至康熙二十年(1681),宏俊祖重修神像,倩工装金腹臓中所载,玳祖子思明、思聪乃知为七世祖者,即思明、思聪二公也。俊祖当时咏叹数语,著录谱牒,亦未措意详明,故后人亦不得识缺失来历。迨至吾祖纯如公,诵读为业,亦族中文人学士也,以七世尚属缺典,亦泪下伤心,故命吾父与堂伯父达,遍查根源,吾父与伯父不惮勤劳,往刘家场查明其户口,虽然蕃衍,而宗系亦未详集。次复往荆州,无如荆州子孙碉零,穷迫谋生不暇,谱于何有。吾祖吾父与伯父三大人,追思失谱根源,时时在念,刻刻不忘。至嘉庆十四年(1809),俊祖曾孙光赤,不幸弃世。且乏嗣,吾父与伯父诸人清点家物,见一小匮收积卷轴,乃有吾族支谱载立,始祖以下名目次弟不紊,吾父与伯父俱欣然自得,始带回抄录原本,传与族众,遵为典型,庶后世子孙,继继承承,百世永垂于勿替云。

嗣孙尚远谨序于民国十八年岁官己巳仲秋月上澣日谷旦

唐市续谱新序

原祖自景陵古院,至朱河而迁拖镇后移唐市,迄今历十一世。伯叔兄弟耕者耕,读者读,屈指不下数家矣。尔来伯父兰公恐世愈远,则族愈众,族愈众,则情愈疏。异日支分派别渐推渐远,势必有数忘祖,乱宗而渎族者爰呼。钦而谓之曰:吾祖递传本支墨谱,似详且悉宜付诸枣栗,以垂永远。凡族之有谱也,尊祖敬宗收族,胥于是乎。在第持一墨谱而不收族,将烈祖在天之灵奚以慰耶即吾祖在天之灵又奚以怏然而无限余年逾?七十,老无能为汝其为余代也可。钦应曰然然,亦有难焉者,钦闻自日磾公发迹,以及侍中涉公,旧称世族,由汉唐泪兹支庶繁衍,远而领南,陕右吴越荆楚江汉,一概无论及近而古院监沔,又闻先祖赐衍公所从出也。古垸始祖声振公,生文亮亮公生宝宝公生贵,贵公生彦文、彦武。文生玺、琢、璧、玹、王毛、珊六公。五公子孙均有支谱,惟琢公失传,或者衍为琢公后亦未可知。必谓衍为琢公后又难深信。盖先人第传,吾祖嫡出,盐漤公庶出,余祖母素忌监漤,阴以监漤其目,彦文公知之遂分陈祖母于岳镇。今核盐漤即玄璧,仕嘉鱼未归,则我辈之祖,非琢即玺可知矣。然无实迹可寻,不敢以某为祖,以某为非祖,致令祖非其祖,为不孝之尤。以赐衍公为始祖,俟后之子弟孙侄,其核实而祖之也胡不可。昔锹青不祖梁公,洪武不祖朱子,悉此志也。伯父其以钦方为何如?诸昆弟又当以钦言为何如?兰公闻之大喜,命诸昆弟协力赞襄,斯谱不久而成,谱既成,几我宗支来庆吊宜知相爱而相亲,动作云为,须当中规而中矩,讵可语言弗谦,忘乎其有长幼;品行弗正,忘乎其辱祖先;见利思讼,入室操戈,忘乎其为同室哉!善哉有子之言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我辈诚能务本,则枝叶自然茂盛,将来子孙知必济济绵绵,永成巨族,希望熏名事业,丕振家声者,未始非斯谱之光无有耀也,合族共勉之。

奉伯父兰公厚钦厚植等谨撰。

于民国十八年岁官己巳仲秋月上澣日 旦

泥湖沂公十五世孙鲁齐氏仲篪重刊

第四篇 先贤传序

金 日 磾 传

日磾(音密低)字翁叔,本凶奴休屠王太子也。武帝元狩中,票骑将国霍去病将兵击凶奴右地,多斩首,虏获休屠王祭天金人。其夏,票骑复西过居延,攻祁连山,大克获。于是单于怨昆邪、休屠居西方多为汉所破,召其王欲诛之。昆邪、休屠(音:储)恐,谋降汉。休屠王后悔,昆邪王杀之,并将其众降汉。封昆邪王为列侯。日磾以父不降见杀,与母阏氏、弟伦俱没人宫,轮黄门养马,时年十四矣。

久之,武帝游宴见马,后宫满侧。日磾等数十人牵马过殿下,莫不窃视,至日磾独不敢。日磾长八尺二寸,容貌甚严,马又肥好,上异而问之,具以本状对。上奇焉,即日赐汤休衣冠,拜为马监,迁侍中驸马都慰光禄大夫。日磾既亲近,未尝有过失,上甚信爱之,赏赐累千金,出则骖乘,入侍左右。贵戚多窃怨,曰:陛下妄得一胡儿,反贵重之!上闻,愈厚焉。

日磾母教诲两子,甚有法度,上闻而嘉之。病死,诏图画於甘泉宫,署曰,“休屠王阏氏。”日磾每见画常拜,向之涕泣,然后乃去。日磾子二人皆爱,为帝弄儿,常在旁侧。弄儿或自后拥上项,日磾在前,见而目之(怒视)。弄儿走且啼曰:翁怒。上谓日磾何怒吾儿为?其后弄儿壮大,不谨,自殿下与宫人戏,日磾适见之,恶其*乱,遂杀弄儿。弄儿即日磾长子也。上闻之大怒,日磾顿首谢,具言所以杀弄儿状。上甚哀为之泣,已而心敬日磾。

初,莽何罗与江充相善,及充败卫太子,何罗弟通用诛太子时力战得封。后上知太子冤,乃夷灭充宗族党与。何罗兄弟惧及,遂谋为逆。日磾视其志意有非常,心疑之,阴独察其动静,与俱上下。何罗亦觉日磾意,以故久不得发。是时上行幸林光宫,(师古曰:秦之林光宫,胡亥所造,汉又於其旁起甘泉宫。)日磾小疾卧庐。何罗与通及小弟安成矫制夜出,共杀使者,发兵。明旦,上未起,何罗亡何从外入。日磾奏厕心动,立入坐内户下。须臾,何罗袖白刃从东箱上,见日磾,色变,走趋卧内欲入,行触宗瑟,僵。日磾得抱何罗,因传曰:莽何罗反!上惊起,左右拔刃欲格之,上恐并中日磾,止勿格。日磾捽胡投何罗殿下,得禽缚之,穷治皆伏辜。鹞(yao)是著忠孝节。

日磾自在左右,目不忤视者数十年。赐出宫女,不敢近。上欲内其女后宫,不肯。其笃慎如此,上尤奇异之。及上病,属霍光以辅少主,光让日磾。日磾曰:“臣外国人,且使匈奴轻汉。”于是遂为光副。光以女妻日磾子赏。初,武帝遗诏以讨莽何罗功封日磾为秺侯,日磾以帝少不受封。辅政岁余,病困,大将军光白封日磾,卧授印绶。一日,薨,赐葬具冢地,送以轻车介士,军陈至茂陵,諡 曰敬侯。

日磾两子:赏、建,/ca>

你有可能姓爱新觉罗,不果如果你家是康熙的后代的话,辈分应该是“胤弘颐曼奕载溥毓恒启焘闾增祺”,但你们家不是,所以有两种可能,第一你姓爱新觉罗,不过不是康熙之后的后代,也就是说你可能是努尔哈赤或皇太极的后代,这个辈分是康熙定的,所以他叔叔伯伯的后代不用这个辈分,他们的辈分是自己排的;也有可能你是汉族后入满旗的,辈分是本家自己定的;也可能是金佳氏等其他满族姓氏的改姓,不过此种可能较小。

我看了你的补充,说“原籍青州府益都金家庄”,这个“青州府益都”是山东省的,也就说,你祖上是山东人。“明世流寓至辽阳”,也就是你家明朝的时候迁到了辽阳。那个时候,山东人迁到辽阳的只可能是汉人。而你的补充也说了“清皇 太祖开鸿业八旗分正厢奉天为省会 ”,是说清朝皇太祖创八旗制,分正、镶(原为“厢”)旗,以奉天为省会。之后又说了当时你们家所在的那个地方的情况,说你家地属和你家祖庙的地方等等……然后说“约凡下奉字投旗在沈阳汉军 ”,这个比较重要,就是说当时约定凡是在盛京的就投入汉军八旗(这个自然是指汉人,至于这个约定,应该是你祖上和当时其他人自愿立下的)。

汉人如汉军八旗,虽是满足军队,但还是汉族人。可你是个满族人,于是就有以下两种情况:一是文革之后很多当时东北的汉军八旗的人和满旗包衣的人(是谓厢旗)因为祖祖辈辈都效忠大清,所以后来国家批准这些人都入了满族;二是原来就有一部分汉族八旗的人因为军工或其他一些原因入了满族旗,成了满族人。“厢红旗正白拨旗”就是说你们祖上入了汉军八旗的人是“厢”在两红旗和正白旗里,也就说是给正白、正红和镶红旗的人当“包衣”。然后你祖上就“王佐世袭”,当了个军官并且职位可以传给后人。然后就说了一些吉祥话,大意是氏族繁盛,算是家祖兴旺,然后立下金氏一族的辈分:“凡吾金氏者到处各明详天得利廷权启明作福 长尚正锡庆玉华宝富荣广”,金氏后代都是

金家家谱谁知道

出自金天氏,黄帝之子少昊之后,简改为金氏。相传少昊是上古五帝之一,是黄帝的己姓子孙,少昊死后被尊为西方大帝;按照古人的五行学说,西...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