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流序的续修宗谱序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6浏览:4收藏

源流序的续修宗谱序,第1张

庚子仲秋,兄美含以书来告曰:我姓宗谱,自同治乙丑纂修丙寅告成,迄今三十有五年矣。人事之代谢,子姓之蕃衍,惧其久而难稽也。今春燮和、发祥、居仁、献廷、注东、澍坤、尊三、惕乾、用九、邵钰暨男钊等,举事重修,以续先乘,以垂后昆,意甚善也。吾弟游宦远羁,不能身亲其事,曷邮寄一言以叙之,此亦族人之意也。维时中外多故,晨夕趋公无暇搦管;复因奉檄1建南2,办理各属教案,尤为棘手;幸蒙祖宗呵护、次第议结,获免愆尤3。回忆谱牒将成,势难再缓,爰4举我族修谱之意,与濬所自勗5者,言之可乎!夫族之有谱,非徒以纪世系明宗派也。盖将本尊祖之文,寓亲亲之道,俾知与父言慈推而及於族之诸子,皆有抚字教诲之意焉。与子言孝,推而及於族之诸父,皆有尚德敬老之意焉。与兄弟言友恭,推而及於族之诸弟诸兄,皆有式好无尤之意焉6。庶几一族之中雍和仁让,相与维系於无穷耳。我姓之先,出自泰伯至寿一公八十一世,是为迁怀之始祖,由始祖以至於今,积年五百余岁,积世二十余代计丁四千余口,生齿可谓盛矣。律以制礼定服之义,此四千余人中,有服7者不过百数十人耳。此外皆无服者也。无服则亲尽,亲尽则情疏,其不至视如途人者,几希矣!惟有谱以联之,支分派别历百世而维昭8,云子礽孙9皆一祖所自出,显以垂寖10炽寖昌之系,隐以寓教孝教弟之文,此我族人重修之微意欤。濬德薄才浅,仰托祖宗余荫,窃科第,陟监司11,碌碌无所表见,既不克勉自建树以为光宠,即睦族敬宗之谊,亦毫发之未有尽焉。乃因宦迹淹留,不能躬亲剞劂12,追随诸君子之后,稍分编纂之劳,是尤濬之所愧对於族人而益自内疚者尔。

光绪二十七年上元日13

十九世孙濬谨撰於川南建昌道署

注释:1奉檄:“奉”同“捧”。檄,召书,奉檄犹后世接任命。2建南:是“建昌上南道”的简称,位于今成都市西南,道署在雅安,辖区范围甚广;今成都市之大邑等县及安宁河谷之西昌市均属之。3愆尤:罪过也。4爰:于是也。5朂(xù)“勖”的异体字,勉励也。6式:榜样。尢:过失。7服:指分清支派和上下辈行,载於谱牒者。8维昭:连繋明显。即连接的清清楚楚。9云子礽孙:有福禄的藩衍子孙。10寖:此作“益”、“愈”解。11陟:读(zhī),读至,升也。监司;监督州府县的高级官员为监司,如布政使、按察使、及各道道员。12剞劂:读“基决”即镌版,此处意为编修印刷家谱。13光绪二十七年:公元一九零一年;上元日,正月十五日

王承泽

少倜傥有志节,郡庠生,咸丰戊午举人。己未正月石达开由江西犯湖南,西趋宝庆、锋锐甚,前知府邵绶名奉檄留守,旋摄郡、悉以军事委承泽。承泽素知兵,又善拊循,联乡勇为十六团,间出奇断贼抄掠,人心大定。四月十二日,贼七八万趋城南卸甲坡,总兵田兴恕与战不利,明日率选先锋设伏败之,贼死者数千。达开怒,悉众二十万自祁阳来、连营城南,达开驻泥湾朱家冲大屋后峦山,分屯歇场岭、七星岭、燕子岩、头桥。二十六日,总兵周宽世、候选道赵焕联先后来援,营东塔岭,鼓楼城南有高山可瞰城中,兴恕驰据其岭。二十八日贼来争,击走之,游击田兴让没于阵。五月,贼为浮桥于神滩渡,承泽遣死士迎击之,擒斩数百,贼攻赵焕连营不克。十一日,承泽复斫贼于石山亭,斩数十级,达开愈愤、促其党赖裕新由武冈屯城北资岸,东、西、南三路贼均屯近郊,连营数十里,皆掘濠深丈余、广二丈,为久驻计,城危甚,承泽虑兵疲,编居民更番登守。援军候选府刘岳昭、王勋,副将杨恒升、佘星沅、何绍彩,游击黄三清皆至,贼袭破绍彩、三清营,势益炽。六月,荆宜施道李续宜率所部赴援,布政使刘长佑、候补道刘坤一、候补府江忠义等军亦渡紫阳河、次渔溪。当是时合围数月、文问不通、食且尽,承泽募泅者密书告长佑,请先攻北岸,城中兵夹击可得志。亡何贼攻长佑于渔溪,长佑连败之,二十六日,达开自率数万由佘湖山下来攻,承泽合城外军迎斩数千级。明日,承泽仍击贼于石山亭,望见北岸兵方筑垒、旗皆白,谓诸将曰:此必李公先锋,北岸当贼锋锐,贼迫其未阵,必无幸矣,盍往攻北贼?诸将犹豫,承泽与兴恕由北门浮桥渡资直前,会白旗军毁田江渡贼垒、斩千余人,城中始确知续宜军至。是夜东南贼从神滩渡资,旦日为长蛇阵向续宜,续宜伏兵小山,观战酣、突起击之,贼大败反走。承泽军已间行火贼营,贼骇奔、诸军乘之,死伤堕水者万余人,僵尸蔽江水,围遂解、达开宵遁,承泽以功授知州、加知府衔、赏花翎。未几石逆骁目彭大顺等陷城步、绥宁,复逼县境,承泽仍董城守事,建置城上守舍数百座,增储义谷二万石有奇,贼探知不可犯,改道去。邵最近粤,被寇终无恙者,承泽力也。

同治壬戌从刘坤一击贼广西,破鼎砦、龙岩,克复贵县、进攻覃塘,甲子捣平天砦,擒逆首黄鼎凤伏诛,浔州肃清,以道员补用、加按察使衔。辛未坤一巡抚江西,奏以承泽统江西陆军,顷之有疾,癸酉秋乞归,数月卒,年四十八。承泽性孝友、善结纳,笃于风义,慨然有济世志。既守邵有功,封疆大吏争欲致承泽,承泽益自奋,中道摧折,惜未竟其用。

(根据这些内容,加以修改,应该可以。查一下历史记录,肯定可以写一个传记。至于当年的诰命,没有也就算了,造一个假的也不好。)

  摘 要:近三十年,中国民间自发兴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文章先回顾了家谱的历史演变,再分析了重修家谱兴盛的原因,并以家谱的“前言”、“后记”来例证。  关键词:家谱 重修 原因

 中图分类号:K8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220-01

 家谱,也称宗谱、族谱、世谱、家书等,是记载一个家族迁徙、繁衍、兴衰历史,褒扬家族功德人物的史实资料,可以说是一个家族的百科全书。近三十年来,中国民间自发兴起了一股编修新家谱的热潮。这股热潮,其声势之大、数量之多、影响之深,远远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编修家谱的任何一个历史阶段。这股编修新谱的热潮的出现并不是偶然的,其原因可以从新修的家谱的“前言”、“序”、“后记”等中得到印证。

 1 家谱的演变

 最早的家谱可以追溯到夏商时期,在甲骨、青铜器上简单刻有父子兄弟世系,这是中国最古老、最原始形态的家谱。经过秦汉时期的发展,到了魏晋南北朝,家谱适应世家豪族的政治需要处于兴盛期,成为了世族之间通婚和做官的主要依据。唐代,谱学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高度,官修谱牒巨大,私修家谱亦十分兴盛。宋代为家谱的转型期,官修谱牒废绝,私修家谱兴盛。家谱作为用来区别门第身份的政治功能消失,代之而起的是“尊祖、敬宗、收族”和“尊尊亲亲之道”的道德教化功能,并产生了对后世影响极大的欧式谱例和苏式谱例。进入明代,中国家谱发展趋于成熟,编修家谱的体例、内容更加完善,并基本定型。明代修谱进一步发展以朱熹“三纲五常”为核心的道德伦理作为修谱的指导思想。清代及民国时期,编修家谱的活动在民间非常普及。新中国成立后的50~70年代,编撰家谱一度停止,大量的旧谱牒遭到了破坏。80年代改革开放以后,在福建、浙江等东南沿海省份率先出现了重修家谱现象,很快遍及全国各地。

 2 重修家谱兴盛的原因例证

 21 主观愿望——敬宗睦族,惟有修谱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的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极为深刻和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农村人口流动的增长,即农村人口外出务工、经商、求学日曾增多。各家族子孙迁居全国各地,甚至国外,彼此有相见不相识之感。而家谱,就是家族群体联系感情、亲情的纽带。族中老人希望通过修家谱,达到“敬宗睦族”的目的。浙江海宁《褚氏家谱》的“前言”中写到:“当大部分子孙汇集硖石参加迁葬时,彼此有相见不相识之感。尤其是少、青、壮年一代对褚氏根从何来、对家史一无所知。所有健在老人都为自己重任深感不安和内疚。后经合计,一致认为,有续修家谱刻不容缓的急切愿望,因此开始筹编。”修谱可以使民族源流清晰,能得到族人相互提携帮助。……吾族之谱,自公元一九二四年第四届续修至今,屈指已八十有六载,由于年代久远,族内后裔或谋生外迁,或经商发迹,子孙繁衍,徙居各地,昭穆既远。当今后裔辈份不清,祖宗支派不明,犹如陌路之人,如何将族内之人团结起来,惟有修谱。”

 22 客观基础——盛世修谱,势在必行

 中国有句古话:盛世修史,明时修志。盛世也为修谱提供了客观条件,这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冲破了“左”的思想牢笼,思想大解放使人们打破了精神枷锁,营造了宽松的文化氛围,让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新生的政治条件;二是经济快速发展,国力日益增强,百姓日益富裕,为修谱的各项费用提供了物质基础。《上虞管溪徐氏宗谱》序:“盛世修志,盛世修谱。可以说,政通人和,太平盛世赋予编史修志著谱的神圣使命和高度的责任感。”

 23 推动因素——“两个通知”的发布

 1984年,国家档案局二处、南开大学历史系、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图书馆等单位联合编撰《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为使这项涉及全国各图书、档案、文化部门的联合目录编撰顺利,国家档案局会同教育部、文化部联名向大陆地区各文化厅、文管会、档案局等单位发出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通知》(国档会字(1984)7号)。为了增加大陆以及海外收藏的中国家谱目录,2000年国家决定编撰《中国家谱总目》。为了推动此项工作进展。文化部办公厅于2001年2月发了《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总目)的通知》(办社图函[2001]29号)。“两个通知”的发布对近三十年来的家谱编修意义十分重大,推动了家谱重修的盛行。

 首先,家谱的价值重新得到了确认。在“”时期,家谱被认为是封建糟粕,不要说是修谱,连收藏的旧家谱也遭到了破坏。而在“两个通知”中,明确指出: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对开展学术研究有着重要价值,同时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也有着重要意义。《钱塘孔氏宗谱》重修宗谱新凡例中说:“家谱,是记载一个家族繁衍迁徙的历史文献,曾经被作为维系宗法制度和祖先祭祀的工具而被奉为圣物。然而在上世纪中叶的“”中被作为“旧时代”的遗物而惨遭毁灭。浩劫之后,家谱的性质和现实意义重新被人们所认识,被认为与国史和地方史志同为民族历史文化大厦的三大支柱。”

 第二,为农村修谱提供了契机,成为了修谱宗旨。需要敬宗睦族,修谱有了主观愿望。思想解放、物质丰富,修谱有基础。而家谱目录整理工作的开展,为修谱者重修家谱提供了契机。家谱目录专业工作人员为了对各地家谱资源进行调查、征集和著录工作,深入城乡,宣传家谱的价值、家谱工作的意义,民间私藏家谱被公诸于世。在家谱目录整理工作开展之际,各族人认为有必要对自家的家谱进行重修,并把“两个通知”精神定为修谱的宗旨。广西北流《郑氏族谱》凡例第十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档案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关于编好《中国家谱总目录》等文件精神编好士球公宗支系族谱。并在书前附有“两个通知”的原文。《齐贤镇西徐巷村樊氏家谱》“谱例”第一条:遵循1984年国家档案局、教育部国档会字[1984]第7号联合通知“关于协助编好《中国家谱综合目录》”中指出:“家谱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中的一部分,也是建筑自己的血缘关系……”之精神,作为编修本谱之宗旨。

 编修新谱是历史上续修家谱的继续与发展,是适应社会需要、民众需求的一个文化现象。新修的家谱跟旧家谱相比,有继承、有批判、有创新。我们应对其进行引导,使新谱编修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健康向前发展,促进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担当起构建和谐社会的文化功能。

 参考文献

 [1] 王鹤鸣中国家谱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

 [2] 赵小玲家谱征集工作的实践和体会[J]当代图书馆,2004(4)

乡村的冬天,田地蒙着一层薄薄的霜,透过那层薄薄的霜,可以看到下面坚实的土地,充满着生机。田里的刚刚出土的麦苗是那样坚强,冬天就是这样一个季节,表面上冷酷,其实却孕育着希望。

2017年农历十一月初二日,美丽的大沙河畔的青草镇徐漕小学,喜庆红幅横空而立,遍地彩旗招展,十丈高红球悬天。各地宗亲远道而来,本地宗亲人山人海。界五、顺安等安保组宗亲引导着八方来客的车辆停放,井井有序!人们欢歌笑语,这一天阳光明媚,沙河徐氏伯瑛公房、伯珵公房族谱九次续修颁谱庆典大会在徐漕小学广场隆重举行。颁谱庆典会场主席台布置庄严、祥和。先祖若木公、偃王、竹牖公、斌佐公画像于正前方,神采奕奕,栩栩如生。两旁有文曰:源流东海徐氏先贤千秋彪炳彰青史;派行南州沙河后昆万代昌荣续华篇。

沙河徐氏始祖竹牖公自江西迁潜,居沙河,开疆拓土,图强奋发,人称沙河徐氏,竹牖公支下尧均廷斌四大房,斌佐公传久让公,久让公支下瑛珵蓝璨四房,伯瑛公房人丁兴旺,枝繁叶茂。瑛公幼颖异及长勤学,孝友处家丰富,轻财重义,道德文章。景泰间,边境告荒,公恻然输粟于京,以活民命。帝悦,授文林郎七品服色。成化间,凤阳流民觅食饥饿,公悯之,乃计其数三百余人,给衣散米至麦秋,泣拜而去,道逢巡按刘公疑而赴之,皆曰:我凤阳流民,寄食潜山义士徐伯瑛家以活今归。巡按刘公欣然曰:有此盛德士乎及潜,延而礼之,命有司以羊酒绡绢帛送归。赞曰,山川钟秀笃生我公,东海之表王国之桢,田连三郡有子十一人,捐财输粟名达天庭。

庆典大会由理事会副会长敬东主持,宣布开幕,理事会会长少峰致词,理事会办公室主任复员作财务收支报告,顽强代表伯瑛公房宗亲发言,各地来宾分别致贺辞,尔后,分别隆重颁发族谱。

庆典后,来宾与宗亲们观看了桐城市黄梅戏剧团演出的热闹欢庆的黄梅戏戏《夫妻观灯》、《杨三笑闹黄府》等节目。徐漕村村民自发的舞狮队、青草镇的腰鼓队登台表演。

      沙河徐氏伯瑛公房、伯珵公房族谱九次续修,历经三年四载,理事会宗亲力排艰难困苦,跋山涉水,寻找远迁宗亲录入族谱,无畏无私执着,付出了艰辛劳动,劳苦功高。尤其是编录宗亲高生、金富等全力以赴,特别是少峰会长,以身作则,亲临外地,走访宗亲,研究谱文细慎,解惑答疑,制作世系表,一丝不苟,无私奉献,副会长敬东出资出力,任劳任怨,硕果累累。九续修谱卷三十七本,甚称巨匠之作,参与宗亲忘我无私辛勤工作,贤达至尊。

九续修谱得到了桐城市青草镇传承家谱制作室蒋景龙先生大力支持,在此致谢。

在续谱期间,徐晓、徐浩宗亲出资十万元铺修沙河徐始祖陵园公路,又出资十万元修建飞雁渡湖地久让公陵园,功勋盖伦,贤德无量,伯瑛公陵重新修缮,历历在目,沙河徐氏祠堂复建在即,众策众力,众心所向。沙河徐氏各房族贤精诚所至,续谱、复祠,无往不胜,弘扬正能量宗族文化,在胜利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源流序的续修宗谱序

庚子仲秋,兄美含以书来告曰:我姓宗谱,自同治乙丑纂修丙寅告成,迄今三十有五年矣。人事之代谢,子姓之蕃衍,惧其久而难稽也。今春燮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