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系肖氏后人,现在湖北荆州,谁有肖氏族谱,请告之?(要详细的辈分)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6浏览:1收藏

本人系肖氏后人,现在湖北荆州,谁有肖氏族谱,请告之?(要详细的辈分),第1张

辈份:朝、有、献、典、礼、学、必、昌、家、传、仁、厚、本、文、记、章 辈份:京、玉、端、安、长、法、贵、凤 (山东) 辈份:天时名先扬,光前学问长,起家自有道,富贵万年长。(有点俗啊,湖北十堰的) 春发国家盛 文仁凳德远 中孝振乾坤 (江西九江) 始祖从江南寿州上陕西,落户镇安县。现已发展为十二辈人。 辈份:汉国书锦崇,隆万明显宗,光华恒美茂,昌大永盈丰。 辈份:建顺乾坤体(四川宜宾)。 辈分:大智鸿远定,毕自永奎方,久乃争治国。(陕西山阳县,字可能有错,听父亲讲的,没见过族谱) 辈份:春华常茂盛,锦绣发强光。(安徽巢湖,家谱说原籍广东河源) 辈分:仁义礼智信 忠孝安家国 文才大经寺 学业永继先 (湖北公安) “萧”与“肖”都是很古老的姓,春秋时两姓就已并行。但二者不同的是,“萧”姓两千多年来一直在使用,而“肖”姓在汉代以后却难寻踪迹,这从各时代的姓谱中可以得到证明。(可以说,现在全中国内所有姓“肖”者中有99999999均系原来姓“萧”者。) 半个世纪前,“萧”姓很多,“肖”姓则罕见。《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和《汉字简化方案》颁布以后,很多人认为“萧”是“肖”的异体字,或认为“肖”是“萧”的简化字。于是不少“萧”姓者为书写简便,把“萧”写作“肖”;一些部门的工作人员在为“萧”姓者办理身份证、户口登记、入学手续时,也常将“萧”写作“肖”。因此,近几十年来,“肖”姓多了起来(不排除部分人原本姓“肖”),甚至大有取代“萧”姓的趋势。 工具书注释中的问题,是“萧”、“肖”二姓使用混乱的另一个重要原因。《辞源》、《辞海》等工具书,在注“萧”时有“姓”这一义项,而注“肖”时并无“姓”的义项。这是沿袭了一些老工具书的注法。《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在“肖(xiāo)”的字头下,均注作“姓,’萧’俗作’肖’”。这是把作姓氏用的“肖”当作“萧”姓之“萧”的俗体字了。《汉语大字典》注“肖”时说,“姓,也作’萧’”,1962年版的《新华字典》注“肖(xiāo)”时说,“姓,同’萧’”。这都是把“肖”、“萧”看作异体的关系了。无论是把“肖”看作俗体,还是把“肖”、“萧”看作异体,实际上都是把“萧”和“肖”当成一个姓,注音均为阴平的xiāo。《现代汉语规范字典》独树一帜,它把“肖”注成只读xiào的单音字,字头下的第二个义项就是“姓”。这样处理,“肖”与“萧”就完全脱钩,“肖”已成为独立于“萧”姓之处的另一个姓,如果这样,它的读音将变成了去声的xiào,从而成了另外的姓氏了。从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语言文字的规定看,“萧”与“肖”既非异体关系,又非繁简关系。而民间认为“’肖’也作’萧’”、“’肖’同’萧’”等说法,是不是不可取呢?“’萧’俗作’肖’”的说法如何呢?因为“肖”实质上不是“萧”的简化字,二者又非异体关系,所以一些工具书的编者就把“肖”看作“萧”的俗体字——即引为通用 。实际上“某俗作某”是一种很模糊的说法。 但未受到建国后的一场文字改革冲击的全球其他地方,如香港,台湾,东南亚等,所有的萧家人都是姓“萧”的,没有一个人写姓“肖”。 一个人的名字是自已的,但是一个人的姓氏却是祖宗传下来的,中国人最讲究传统了。古人云“行不改名,坐不改姓”毕竟,“肖”姓毕竟是不规范的姓,不是所有萧家人的姓啊,萧何祖宗泉下有知,也不会瞑目的。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后,全国已有越来越多的姓“肖”者改回姓“萧”。也算是氏族上的统一。 由于时间已过数十年了,有些年轻的姓“肖”者可能并不知自已原系萧家人(从身份证看,其爷其父等,均也已写姓“肖”),以轻易否认自已是萧姓人,其实, 这些人可以从几个方面进行考证: 1,如宗祠,不管建国后萧姓如何被改,但建在各地萧姓聚集地的萧家宗祠上的“萧”字是不会改的。 2,问长辈,特别是一些上了60岁以上年纪的长辈,他们在小时候,在年轻时一定用过姓萧。 3,祖坟,祖上的坟墓上刻的字一定是萧字。等等。 但不管考证如何,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现在的全中国,写姓肖者中,有9999999999都是原来的姓萧者,这一点是无可置疑的。 在此,建议所有“肖”姓家人都尽可能的改正错误,改回祖宗留下的姓“萧”。 大陆同族人改姓背判祖宗之事,也引起了全世界萧氏宗亲的同情。另据可靠消息,现兹有世界萧氏宗亲会等全球数十个宗亲会已联合向国家语委、公安部建议,利用在明年全国换发二代身份证的机会,为所有姓“肖”者改回姓“萧”提供方便参考,让千千万万族人能认祖归宗!!这也希望众多族人也珍惜这个机会!!

萧屋塘边萧屋是长汀萧氏,除翁家畲山乡外在长汀建立的最早的居住地,其他几处均由此支分派出,兰陵萧氏,在长汀城未建祠堂,故萧屋塘边萧屋,也起着举族庆典,族裔团聚的作用,族人多称之为祖屋。

祖屋地处城南是宋、元、明、清最为繁华地的崇善坊,主体建筑座北朝南正丁位。自南迄北逶迤百余米,沿中轴线,厅、井交错,计达八厅七井之多,为客家典型的一种家族聚居建筑形式,屋中还有砖墙隔离,两片大门可开可合,再配以若干穿堂门,内室门,使全屋房舍既相连又相隔,既可分也可合。客厅与天井两侧均为大小不等的厢房,左右门窗相对,各户相亲相近,又自成一体。体现了深宅大院举族聚居的特点。

早年,祖屋南面,越过街道还有两栋配房互作呼应,三者恰好构成一品字形。其中偏东一处,占地约一亩余,传说是家塾所在,屋内有大小堂房十几间,还有供学童读经习礼的正堂和天井,以及烧茶热水的厨房。路南偏西,是另一栋房舍,其大门朝向祖屋正门。估计当为人丁兴旺时的分居之所。惜时序更替,东边的学堂早已坍塌,成为小儿追逐嬉戏的草坪了。西边的房宅也早已另有新主。但即使如此,也不影响祖屋本身的恢宏与庄重。

祖屋位置优越,由大门沿萧屋塘巷迄东不远处,即是汀州古城门之一的惠吉门。走出城门,可以观赏汀水滔滔的奔腾景象。出后门往北少许,则可到达宽畅的县前大街,与早已无存的县衙与箭坪遗址近在咫尺。往西与南大街相通,北经三远阁可直扣府衙,向南穿过尚算完好的宝珠门城楼,可亲睹宝珠晴岚的秀美风光。

祖屋大门门框及横梁均用大条石块砌成,并与两侧翼墙构成略向前弯的弧形。大门正上方刻有“名冠三杰”,这四字的意思是:我祖公萧何,被刘邦尊为张良韩信之前的意思。两侧门柱上分别刻有“八叶名臣第,五经学士家”的家风,字体苍劲,用笔锋利,相传是汀州书法家我十八世祖公仪徴公所书。跨过宽厚的门坎,大门上方朝里一面镶有“致中和”三个石刻大字,也是先祖对后代遵循儒家中庸平和思想的期待。

越过门楼,为约十几平米的的大天井,周围以宽大的条石为沿坎,中间也用石条铺成步道,走过此道即是正厅。正厅十分宽阔、高大,南来的光线充足,上方五根横梁上分别悬挂五块巨匾,前面一块是“侍郎第”三个大字,他是我的始祖萧律景德二年在汀州任知府而后迁任金部任侍郎的“招牌”。其它几块也各有出处惜均在文革时被诬以四旧而拆除。目前所幸尚有一块十分可贵,是乾隆七年知县方暨谟题写的“重桑梓义”,该匾是知县大人对我十八世秀徴公热心乡里建设的表彰,迄今此匾何以逃脱浩劫,原因不详,但据老人说,是因为,此匾因不够格上厅堂,是挂在后门的门背的,没被发觉,后来被族人拿去隔猪栏而被侥幸保留下来的。

说到对联也是大厅的重要特色,大厅至少有五付长短不一,挂于各立柱上的油漆楹联,楹联间每逢年节,还要悬挂巨大的画卷和中堂,据说这些文字和图画均出自不同的朝代名家,如伊秉授、上官州等人之手,当然这些人是否真实我们是不得考证的了。不过南宋理学大家,朱熹的门生杨方是我五世祖公进士萧雍的好友,还有清朝被誉为“黎青天”的黎士弘是我十八世祖公的姻亲,他们留下的墨宝倒是有可能的,只可惜都无以保存了,现大厅四壁空无一物了。

大厅两边是祖屋最重要的两间厢房,它不止房间宽大,房内还有独立的的小天井,隔着天井是用来招待挚友和贵宾饮茶议事下厅,厅内摆设有太师椅,和小案桌,墙上挂满名人字画,整个小厅书卷气实足。正房屏后有小门通往后间,由此再转入屏风后的过厅,外人家人来往互不干扰,真乃屋中有屋,厅内有厅。由大厅跨过中堂两边的门坎,即进入过厅,过厅的面积不大,约可容两张八仙桌和若干座椅,它是前厅举行庆典是茶水酒菜中转的地方,平时则可供一小家用膳或休息。过厅北面是是天井,然后是中厅。它也比较高大,但面积略小于大厅,如果说大厅主要用于接待外客贵宾的话,中厅则是家族聚会之所,它的后方最高处,隔出一个约一米深、一米高、四米宽的开放式大神龛,龛上供奉着先祖的神位,中间最高的一块是:兰陵堂一脉宗亲神主牌,往下一点是马国典画的我祖公的神像。顺便说一句,马国典是一位非常出色的人物画家,他的画人物逼真出神,因此长汀人有一说:马国典都画你不足。表示此人丑态百出,连人物画家马国典都没办法画好你的。神龛上还备有大小五具香炉,每逢初一十五,族人都要登梯进香,各家各户供品则分别摆在厅前的供桌上,供桌是由两张八仙桌合在一起的。天长日久,神龛四周已被烟火熏得乌黑,当然,在乌黑的烟火也万万不能去清洗的,这样才能体现祖宗的烟火是很旺的。穿过中堂左右的两个侧门,则又是一过厅和天井的,其北则是一堵隔墙把全屋分成前厅和内宅两部分,墙正中开有大门,大门关闭十时,不知者以为房子到此为止,开启后则两者合为一体,才见后面另有洞天,足证当年工匠设计之用心。跨过此门又是天井、厅堂,再后则是两层楼房突兀而起,建筑立面为之一新,楼下是内厅,平时家长里短餐饮活动多在此进行,两侧则是居室,楼上楼下房间较多,内厅,后面是一较大的天井,其间还有一深水井可供家人汲水之用。往后即到后厅,后厅分南北两片,北厅向北展开,厅口宽阔,由此既能目击北方天空观赏,又能观赏北山风光,自成一番风景。再往前走地形陡然突起,高出其他许多,即到了俗称的“毓墩子”的地方,“毓墩子”在汀州客家话中其发音为“有丁子”,传说旧时萧家妇女在此处生孩子,长大后不至于“白丁”。穿过“毓墩子”及与其相连的走廊,掠过一排居室,即来到小花园,花园面积不算大,约百余平米,据说当年这里曾有过四季花开如锦,常年枝头飘香的繁荣年代。唯迄晚清,家道衰落,花园已成一片荒地,族人用来开垦种菜,昔日芳影已难再寻。

祖屋始建于何年?已无可考。从《长汀县志》,卷之六--城池篇及我家旧谱关于我十二世尚瑛公开挖萧屋塘来看,可知祖屋在明嘉靖之前当已有之了,然考家谱尚瑛公前后数代似无建此大宅之力。再往前推测是我五世祖公谦斋公,旧家谱记载:公士宦多年,为安养父母乃由翁家畲迁家郡南门,迎父母城中就养。另,几年前挖基地,发现祖屋地底下,并没有瓦砾,而是黄土质,说明祖屋在建之前原是一块荒地。从谦斋公存河坑口祖山雄浑墓葬比较,似有可能。唯斯时人丁尚少,也无建此大宅之必要。据此似可推定以为:祖屋初建南宋淳熙年间,而后由十八世秀徴公与十九世杰翰公父子,也就是说在康乾年间在原有房址上扩建而成的。其原因:一是此时家中人丁繁盛,旧屋已容纳不下。二是从十七世君元公开始,萧氏几代在汀均有较大的影响和较高的声誉,现存《汀州府志》和《长汀县志》均多次载入诸公之事迹。而大门族联传为仪徴公所书,现存在大厅横匾为县宪对秀徴的嘉奖,均与扩建新屋相呼应。事实上,此后数代人丁兴旺,名人迭出,与此也无关关系。据此似可以为:祖屋初建于南宋孝宗与宁宗朝,迄今已历八百余年,而扩建当推清康乾盛世,屈指也历三百载矣!

祖屋历史悠久,各朝各代均孕育过不少为国效力、为政清廉、绩著乡里、名流青史的英才志士。如不计始祖北宋景德进士、汀州知府萧律,也不计本屋肇建者南宋淳熙进士官监南岳五世祖公萧雍与宋州知事五世叔祖,单计生于本屋,长于本屋的在在明代就有:明永乐进士,官户部郎中兼监察御使八世萧清;吏部儒事官十世萧竹庵;训导十世萧静轩:县丞十二世萧华轩;抚标材官十三世萧鄞溪;巡检历署知县事十四世萧溪;宝坻县典史十四世萧华溪;督标千总十六世萧祥英等。在清代则有造福乡里、人文慈善事迹先后进入《汀州府志》和《长汀县志》的人就有十余人之多。至于到了民国时期,担任国民党将校官的也有约十人其中有国民革命军十八军十一师中将师长福建保安司令萧乾、国民党抗战战况发布组长少将萧敬、国民政府高级翻译官萧嗣章。解放后,更是人才辈出,有解放军教导团长萧老九、中国著名作家萧建亨、清华大学教授萧华庭、福建省交通厅总工程师萧莹等等。可以这么说我的祖屋,不仅仅是历史悠久、而且人杰地灵。堪称汀州一绝,遗憾的是祖屋,年久失修,房屋败坏,又没有引起政府的注意和保护!

  宰相是中国古代各王朝的最高行政长官。自秦汉至明清有1463人,担任过宰相,其中李(90)、王(88)、张(63)、萧(60)、刘(51)、陈(35)、杨(33)、赵(31)、崔(31)、高(28)等姓宰相排在前十位,张氏家族的63个宰相中,除辽代张孝杰与太子为奸贪佞,陷害忠良;宋代张邦昌卖国求荣;明代张瑞图阿附魏忠贤,张四知庸劣降清外,其他都可称得上忠臣良相,为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作了各自的贡献,他们的功绩值得纪念,他们治国平天下的经验值得借鉴。

张 仪(?-前310),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文君十年(前328)任秦相,封武信君。他用合纵的策略游说各国服从秦国,瓦解了苏秦倡导的连横抗秦策略。秦武王即位,他入魏为相。

张 苍(?-前152),汉历算家,西汉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秦时为御史,主四方文书,汉初,任代、赵相,帮助刘邦建立西汉政权有功,封北平侯。迁为计相,以列侯主持郡国上计。文帝四年(前176)代替灌婴担任丞相十五年。卒谥文侯。

张 禹(?-前5),字子文,西汉河内轵(今河南济源)人。初元年间,因其通晓并教授太子《论语》升为光禄大夫、东平内史。成帝即位,封为关内侯,官给事中、领尚书事。成帝河平四年(前25年)拜为丞相,封为安昌侯。专治《论语》,兼治《易》,改编今文本《论语》,合《齐论》、《鲁论》为一书,史称《张侯论》,在位六年,以老病归。卒谥节侯。

王莽新朝时期,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人三公为宰相。张姓宰相1人。

张 邯(?-23年),籍贯不详。因为推行井田制,得到王莽的称赞,地皇四年(24)拜为新朝宰相,任大司徒。

东汉初依西汉之制,以大司马、大司徒、大司人三公为宰相。建武二十七年去“大”字,不久又改司马为太尉,形成太尉、司徒、司马三公为制。建安年间,曹操罢三公制,设丞相一人为宰相。东汉历时196年,有宰相53人。张姓宰相13人。

张 湛,字子孝,扶风平陵(今陕西咸阳西)人。西汉时官至二千石。王莽新朝历任太守、都尉。东汉初历任光禄大夫、太子太傅、太中大夫等。建武二十年(44)拜相,任大司徒。

张 纯(?-56),字伯仁,京兆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历仕西汉、新朝,东汉初以太中大夫屯田南阳,封武始侯。建武二十三年(47)拜相,由太仆任大司空。在位十年,效法曹参,无为而治,选取名儒参政,修建阳渠,引洛水通漕运,多有成就。中元元年(56)卒于相位,谥号节侯。儿子张奋曾任和帝宰相。

张 酺(?-104),字孟侯,东汉汝志细阳(今安徽阜阳北)人,以通晓经学、精于《尚书》入仕,官到东郡东郡太守,封同义男。和帝永元五年(93)拜相,任太尉,十二(100)年罢相。十六(104)年再次拜相,任司徒。为政刚正不阿,抑制豪强。卒于相位。

张 奋(?-102),张纯之子。明帝时封侍祠侯,历官中郎将,将作大匠、校尉、卫尉等。和帝永元六年(94)代刘方任司空,拜为相,在位四年,政重礼乐,廉洁清白。九年(97)以病免相,十三年(101)任太常,以病免。卒于家。

张 禹(?-113)。字伯达,东汉襄国(今河北邢台)人。和帝永元六年(94)由大司农拜为宰相,任太尉。延平元处(106)改任太傅。永初元年(107)封安乡侯,再任太尉,至五年(110)以阴阳不和免相。为政节俭,重农垦水利。

张 敏(?-112),字伯达,东汉河涧馍(今河北雄县东南)人。建初二年(77)举孝廉,历任颍阳太守、尚书、校尉、议郎。安帝永初元年(107)拜相,任司空六年。在位奉法守纪,用刑公正平允。以病重免相。

张 皓(49-132),字叔明,东汉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东)人。随大将军邓骘入仕,历官尚书仆射、彭城相、廷尉等。顺帝永建元年(126)拜相,任司空,在位四年,以阴阳不和免相。元嘉元年(132)再任廷尉,虽为儒家,但对法家刑法多有研究,办案公平无错。

张 歆,字敬让,东汉河内(今河南步骘一带)人。桓帝建和三年(149)拜相,由大司农任司徒。元年(151)免相。

张 颢,字智明,东汉常山(今河北元氏)人。灵帝光和元年(178)拜相。任太尉。同年以星象有变免相。

张 济,字元江,东汉汝南细阳人,汉和帝宰相,张酉酺曾孙。灵帝光和元年(179)拜相,任司空。中平元年(184)以病免相。卒赠车骑将军、关内侯,封子张根为蔡阳乡侯。

张 温(?-191),字伯慎,东汉南阳穰(今河南邓县)人。灵帝中平元年(184)拜相,任司空,次年任车骑将军,讨平北宫伯玉于美阳。三年(186)再次拜相任太尉,四年以农民起义而免相,献帝初平二年(191)被董卓杀死。

张 延(?-186),字公威,东汉河内人,汉木桓帝宰相张歆之子。灵帝中平二年(185)五月拜相,任太尉,次年二月以病免相,后被宦官下狱至死。

张 喜,东汉汝南细阳人,张酉[甫]曾孙,献帝初平四年(193)拜相,任司空,至建安元年(196)免相,在位四年。

三国时,魏虽置太尉、司徒、司空三公,但不与朝政,职由司尚书录、尚书令、尚书仆射分任。魏产国46年,有24位相,蜀汉初设丞相,后以尚书令为宰相,共立国43年,有8人担任过宰相。东吴有三公而不以为相,立丞相(间分左右)为宰相,其立国59年,有11人任此职,三国仅东吴有1位张姓相。

张 悌(?-286),字臣先,三国东吴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历官屯骑校尉、军师。末帝天三年(279)以军师兼任丞相,翌年,率三万大军抗击晋军,力战而死。

晋设丞相、相国及八公(太宰、太傅、太保、大司马、大将军、太尉、司徒、司空)等,但不领事,中书监、中书令充任。两晋共历156年,有40余人任过此职,张姓有1位宰相。

张 华(232-300),字茂先,西晋范阳方城(今河北固安)人。西晋时,拜黄门侍郎,封关内侯。武帝泰始七年(271)拜相,任中书令,力排众议,制订灭吴计划。咸宁五年(279)免相,改任度支尚书。泰康三年(286),任都督幽州诸军事领护乌桓校尉、安北将军,抚降纳叛,怀柔各族,保境安民。永熙元年(290)任太傅。元康元年(291)再次拜相,任中书监加侍中光禄大夫,在位六年,“尽忠匡辅,海内晏然”,封为壮武郡公。永康元年(300),被赵王司马伦陷害。太安二年(303)平反,诏复原职追封广武侯。著有《博物志》。后人辑其文为《张司空集》。

唐代以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长官为宰相。三省长官名称多有变化,尚书省有尚书令、左右仆射、左右丞相等,中书省有中书令、右相等;门下省有侍中、纳言、左相等主要称呼。同时皇帝又选一些低品位官员加上“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号参政,使之成为宰相。唐代共290年,有推动73人,张姓宰相17人。

张行成(587-653),字德立,定州义丰(今河北安国)人。唐太宗贞观十九年(646)拜相,以刑部侍郞兼太子少詹事掌典机务。高宗即位,以顾命大臣辅政,封北平县公。历任尚书右仆射同中书门下三品、太子少傅,监修国史。永徽四年(653)卒于相位。终年67岁,谥号定,生为两朝推动,死则赠开府仪同三司,并州都督,享受哀荣。

张文灌(605-678),字稚圭,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贞观初年明经及第,历官并州参军、员外郎、云阳县令等,乾封二年(667)任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拜为宰相。在位12年,为政勤俭,办案公正,执法平恕,受到高宗倚重。 仪凤三年(678)卒于相位。赠幽州都督,谥号懿。

张大安,唐魏州繁水(今河南南乐)人。仪凤二年(667)拜相,同中书门下三品,受到章怀太子倚重。与刘讷言等共注《汉书》。永隆元年(680)罢相,贬为普州刺史,终于横州司马任上。

张光辅(?-689)唐京兆(今陕西长安县)人。曾任司农少卿、文昌右丞等。武则天垂拱三年(687),以讨平越王李贞之功拜相,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永昌元年(689)改任讷言,迁内史令。同年,以不满武则天专权,坐心怀两端之罪被诛杀。

张 锡,唐贝州武城(今属山东)人,高宗宰相张文灌侄子。武则天久视元年(700)任凤阁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代替其外甥李峤为宰相。次年,以泄露宫中机密流放循州。唐中宗时,复工部兼修国史,任哀都留守。唐隆元年(710)韦后杀中宗立少帝,命为宰相,以工部同中书门下三品。仅十余天,韦后被杀,他亦被为绛州刺史,后累封平原郡公卒。

张柬之,字孟将,唐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当太学生时,祭酒令德芬期为“王佐”之材。后中进士,任清凉丞。永昌元年(689)七十余岁,召为贤良,千余人对策,取第一。授监察御史,历凤阁舍人,合州、蜀州刺史,荆州大都府长史。武则天长安四年(704),以秋官侍同凤阁鸾台平章事,拜为宰相。次年发动政变,入宫杀张昌宗、张易之,迫武则天退位,拥立唐中宗复辟,以功升天宫尚书、中书令等职,仍居相位,不久封汉阳郡王免相,为政深厚有谋,刚正直爽,能断大事。后被主席诬告,流放泷州。忧愤而死,终年82岁。景云元年(710)平反,憎中书令,谥号文贞。

张仁愿(?-714),华州下圭(今山西富平东)人,武则天当政时,曾任殿中御史大夫、幽州都督、并州都督长史、屯卫大将军兼洛州长史、朔方军总管,作战英勇,威振大漠。唐中宗复辟,于景龙二年(708)春任左卫大将军同中书门下三品,拜为宰相,封韩国公。景云元年(710)免相。开元初,以兵部尚书加光禄大夫致仕,次年病死,赠太子少傅。其行为秉政不阿,执法严正,用人得当,为将则“号令严明,将吏信伏”,与李靖、郭元振齐名,是整个唐代少有的文武双全的宰相。

张嘉福(?-710),籍贯不详。唐睿宗景云元年(710)以吏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为宰相。同年被诛杀。

张 说(667-730),字道济、说之。唐洛阳(今属河南)人。武则天永昌元年(689),选贤良方正第一,授太子校书郎,曾以得罪皇帝流放钦州。中宗复辟,历兵部员外郎,工、兵二部侍郎等。睿宗即位,升中书侍郎兼雍州长史。景云二年(711),拜为宰相,监修国史。同年以与萧至忠不合免相,改任尚书左丞。玄宗开元元年(713),以平定太平公主叛普立功,第二次拜相,封为燕国公。不久被姚崇诬陷免相,贬为相州刺史,历任河北道、岳州、荆州、幽州等地地方长官。唐玄宗开元九年(721),以军功第三次拜相任兵部尚书同中书门下三品,后改中书公,加集贤院学士。在位五年,整顿军备,与吐蕃和好,裁减冗弱之兵20万还农,多有政绩,且以善作诗深得玄宗宠幸,当朝大臣无人可比。开元十四年(726),为奸臣李林甫弹劾免相。十八年(730)卒于尚书右丞相任上。赠太师,谥号文贞。有《张燕公集》。

张嘉贞(666-729),蒲州猗氏(今山西临猗南)人。以通五经举为平乡尉。历官监察御史,兵部员外郎,中书舍人,梁州、秦州都督,并州长史等。唐玄宗时任天兵军绥护使,安置臣服的突厥族九姓有功,于开元八年(720)拜相,后加银青光禄大夫,改任中书令。以议政不合,开元十一年(723)免相,历任幽州、台州、定州刺史,户部、工部尚书,封河东候。卒谥恭肃。子延赏、孙弘靖分任德宗、宪宗朝宰相,史称“三相张家”。

张九龄(673-740),字子寿,一名博物,唐韶州曲江(今广东)人。进士出身,历官校书郎。司勋员外郎、中书舍会、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等,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位至副宰相。因受到口蜜腹剑的李林甫的排挤,四年后被罢相,改任尚书左丞相、荆州长史等。有《曲江集》传世。

张 镐(?-764),字从周,唐博州(今山东平西)人。天宝中历官左拾遗、侍御史。肃宗至德二年(757)任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为宰相,兼河南节度使,都督淮南诸军事,主持平定安史之乱,收复东西两京,加银青光禄大夫,封南阳郡公。其间发现史思明叛乱之迹,但肃宗听信与史思明勾结的宦官谗言,以“不切事机”罢免宰相。后来,史思明果然叛变。代宗即位,以为抚州刺史、洪州观察使,封平原郡公。广德二年(764)卒于江南西道观察使任上。

张 镒,字季权、公度,苏州人。玄宗时以父荫任左卫兵曹参军、元帅帅府判官、殿中付款御史。代宗朝,累官至汴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唐德宗建中二年(781)拜相,任中书付款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学士兼修国史。以刚正不为同僚所容,次年免相改任凤翔右节度使。因与吐蕃结盟以改善关系,为叛将李梦琳所杀。诏赠太子太傅。

张延赏(727-787),唐玄宗宰相张嘉贞之子,年仅两风,父亲即病逝,自幼“博涉经史,通吏治”,经父荫入仕,玄宗赐名延赏。肃宗朝官至殿中付款御史。代宗时历任河南君,哀都留守,淮南、荆南、剑南、川西节度使,扬州刺史,吏部尚书等。为政简约,“治行第一”。德宗贞元元年(785)拜相,以与同僚不和罢相。三年,再次拜相,支持德宗和好吐蕃的政策,并罢免全国冗官1500人,引起反对。同年卒于相位,谥成肃。

张弘靖(760-824),字元理,唐德宗宰相,张延赏之子。以父荫入仕,德宗时历官监察御史、户部付款郎、河中节度使。肃宗元和九年(814)拜为宰相,兼刑部尚书,封高平县侯。在位三年,治狱公平。元和十一年(816),因张宴案与肃宗意见不和免相。历太原节度使,吏部尚书,卢龙节度使,吉州、抚州刺史,长庆四年(824)卒于太子师任上。

张 浚(?-902),字禹川,河间(今属河北)人。性通脱,通经史,曾隐居金凤山学纵横家方术,口才很好,喜欢高谈阔论。曾任太常博士、度支员外郎等。黄巢起义后,他在汉阴帮助县令李康保境安民。广明六年(880)当攻入首都长安后,他被逃到汉阴的僖宗取用为谏议大夫,游说大将王敬修引兵勤王。唐僖宗光启三年(887)拜相,在位五年,为政主张以强兵安天下,认为天下大乱的原因是宦官专权、节度使割据,力主加强中央集权,打击割据势力,与权臣李克用矛盾日深,受到排挤,昭宗大顺二年(891)免相,贬为武昌军节弃使。后来朱全忠想废唐自立,害怕张浚反对,遂于天复二年(902)派人将张氏一家一百余人全部杀害。

张文蔚(?-908),字右华,河间(今属河北)人,进士出生身。唐昭宗时任翰林院学士、兵部侍郎。天复四年(904)初,昭宗被朱全忠至洛阳时,拜为宰相。挺身罅内部倾轧,极力维持残局。天佑四年(907),朱全忠逼唐哀帝李祝禅让,建立后梁政权,唐朝灭亡。他亦随之被任命为后梁宰相,制订各种制度。后梁开平二年(908)卒于相位。

五代各个王朝,均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共历53年,其中梁、唐、晋、汉、周分别有13、16、6、6、9人任过宰相。张姓梁2人,后唐1 人。

张文蔚,后梁太祖朝廷宰相两年,见唐举世张文蔚。

张 策(?-912),字少逸,敦煌(今甘肃敦煌西)人。年少好学而通经史。初仕唐朝,官至中书舍人、翰林院学士。朱温(即朱全忠)建立后梁,历任工部、礼部侍郎。开平二年(908)拜相兼刑部侍郎。同年以病辞相,改刑部尚书致仕。著有《典议》、《制词歌诗》等。

张延朗(?-936),汴州开封(今属河南)人。初仕后梁,担任租庸使,管理赋税。后唐明宗朝,任忠武军节度使,长兴元年(930),任三司使,掌管全国钱粮。清泰元年(934)拜相,兼吏部尚书,次年,因病改任三司使。为政工于心计,主张财粮之权归中央,制止石敬瑭等分方官自留储备。三年(936)十一月,石敬塘攻入京城,延朗被杀害。

辽代设南、北宰相府总理军国大政,各设人,其中实权在北府宰相。南北府宰相通常由皇族(耶律氏)、后族(萧氏)但任。辽圣宗后,始有个别汉族官员跻身其列。辽代历210年,有宰相81人,张姓仅2人。

张孝杰,辽建州永霸(今辽宁朝阳西南)人。家贫好学,重熙二十四年(1055)进士。靖害年间,官至枢密直学士,咸壅二年(1066)参政事同枢密院事,加工部侍郎。咸雍八年(1072),封陈国公、北府宰相,赐国姓耶律氏。为相八年,伙同太子耶律乙章陷害忠良。太康六年(1080)免相贬为武定军节度使。大安年间病死家乡。乾统初年(1101)被开棺扬尸,以平民愤。

张 琳(?-1122),辽沈州(今沈阳)人。少有大志,道宗寿隆末任秘书中戏。天祚帝即位,官户部使,乾统同四年(1104)为南府宰相。保大二年(1122),天祚帝为金兵所败,从京中出走云中,留张琳与李处温辅佐魏国王耶律淳守南京。受李处温胁近迎立耶律淳为帝,封太师平章军国事,但无实权。同年忧郁而死。

宋代初年,依唐制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参知政事为副职,后来分领三馆,首相为昭文馆大学士,次相监修国史,再次为集贤殿大学士。元丰年间改官制,以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并以尚书左右丞相代替参知政事为副相。北宋末曾以太宰、少宰代替尚书左右仆射为宰相。南宋乾道八年(1172)改依汉制,以左右丞相为宰相,以参知政事为副相。两宋共320年,有宰相33人,张姓宰相6人。

张齐贤(943-1014),字师亮,北宋曹州冤句(今山东曹县西北)人。迁居洛阳。太平兴国进士,历衡州通判、江南西路转运使。淳化二年(991)拜相,任吏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四年(993)罢相。咸平元年(998)再拜相,三年(1000),以冬至朝会酒后失仪罢相,次年,任泾、原等州军安抚经略使。后历任兵部、吏部尚书,太常卿分司西京,知青州等,以司空致仕。卒赠司徒,谥号文定。著有《洛阳缙绅旧闻记》等。

张知白(?-1028),字用晦,北宋沧州清池(今河北沧州东南)人。端择进士,历知剑州、判三司开拆司、权管司京哀转运使等。知审官院,工部尚书等。大中祥符九年(1016)任参知政事,因议政与宰相王钦若不合,称病辞职。仁宗皇帝即位,进为尚书右丞。天圣三年(1025),以工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拜相。发兵对抗契丹。为相奉公无私,虽为显贵,但清俭如寒士。三年后卒于相位,赠太傅、中书令,谥号文正。

张士逊(964-1049),字顺之,北宋阴城(今湖北光化)人。淳化进士,历官射洪、襄阳、邵武等县县令,为政“宽厚”,深得民心。荐为监察御史,累迁太子詹事,兼知审刑院、判史馆等。天圣六年(1028)拜相,任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间事。次年,为曹利用开脱罪责被罢相,改刑部尚书,出知江宁府。明道元年(1032),再次拜相,次年罢相,出判许州、知河南府。宝元元年(1038)三拜相位,封郢国公。康定元年(1040)罢相,以太傅、邓国公致仕。九年后病逝,赠太师、中书令,谥号文懿。

张商英(1043-1121),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北宋蜀州新津(今属四川)人。治平进士,知南川县。徽宗即位,历任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崇宁元年(1102)历尚右丞、左丞。大观四年(1110)拜相,大革蔡京弊政。政和元年(1111),因与技郭天信往来,罢知河南府,时蔡京复为宰相,贬之为崇信军节度副使,衡州安置。太学生为之请愿鸣冤,蔡京害怕,令其自便。不久官复原职。宣和三年(1122)病逝。绍兴中追赐谥号文忠。著有《宗禅辩》等。

张邦昌(1081-1127),字子能,宋永静军东光(今属河北)人,进士出身,钦宗靖康元年(1126)拜相。金兵入侵主议和。次年金灭北宋立他为楚帝。南宋初被处死于潭州。

张 浚(1097-1164),字德远,宋汉州绵竹(今属四川)人。北宋政和进士,南宋建炎三年(1129),以传檄勤王平定苗刘之变有功,知枢密院事。力主抗金,建议经劳川陕,以保哀南,遂出任川陕宣抚处置使。绍兴五年(1135)拜相,部署沿江、两淮诸路军马大举北伐。七年(1137)因郦琼兵叛,引咎辞职。秦桧执政,被排斥在外近二十年。三十一年(1161),金完颜亮南下攻宋,重被起用,孝宗即位,授少傅,封魏国公,隆兴元年(1103)再次拜相,督师抗金。次年,为主和派排挤罢相,忧郁而死。以抗鑫复国大志未酬,无脸见祖宗于地下,遗命葬湖南宁乡。赠太师,谥号忠献。著有《中兴备览》。

金代熙宗天会十三年(1135)前用女真旧官制,此后改用辽宋官制,以领三省事、丞相(有左右之分)、平章政事为宰相。领三省事为首相,由三师(太师、太傅、太保)或三公(太尉、司徒、司空)兼领。丞相与平章政事主持国政,成为事实上的首席宰相。领三省事废置时,亦以尚书令为首相。金代120年,有42人出任首相,张姓1人。

张 浩(?-1163),字浩然,金代辽阳(今属辽宁)人。本姓高,曾祖高霸仕辽,始改姓张。金太祖时,任承应御前文字,天会八年(1130)赐进士及第,任秘书郎。天眷二年(1139)任大理卿,详定朝廷内外礼仪程式,后历户、工、礼三部侍郎,升为尚书,行六部事。海陵五即位,任参知政事,进尚书右丞。天德三年(1151)主持扩建燕京(今北京)及皇宫。贞观元年(1153)金迁都燕京,改名中都。因功拜为左丞相。正隆三年(1158)又主持营建汴京(今河南开封),拜太傅、尚书令,进封秦国公。六年(1161),海陵王南下攻宋,留守主持尚书省事。大定二年(1102),入见金世宗,又拜为宰相,任太师、尚书令,封南阳郡王。次年,自请以病辞职,卒谥文康。

明代初年以中书省左右丞相为宰相。洪武十三年(1380)起罢国书省,废丞相制,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十五年(1382)仿宋华盖殿、武英殿、文渊阁、哀阁等殿阁大学士,任皇帝顾问或秘书,明成祖时命翰大院编修、检讨等官入值文渊阁参预机务,遂发展成“内阁”。到世宗嘉靖年间,内阁大学士才真正位列六部尚书之上,成为真正的宰相。内阁大学士为宰相集团,首席大学士称首辅或元辅,为首席宰相,主持国政。明代277年,有宰相17人,张姓9人。

张 璁(1475-1539),字秉用,后改名孚敬,改字茂恭,号罗峰,明永嘉(今浙江温州)人。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次年世宗即位,议“大礼”,意见与世宗合,升为南京刑部主事,历官给事中、翰林院学士、兵部侍郎。嘉靖六年(1527),以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机务。次年,升为吏部尚书、谨身殿大学士。嘉靖八年(1529),为内阁首辅,成为宰相。在位六年,从政刚明果敢,痛惩贪官,但性情狠愎,报复不断。十四年(1535),以病辞职。四年后逝世,赠太师,谥号文忠。著有《谕对录》、《奏对录》、《张文忠集》等。

张 璧(?-1545),字崇象,明石首(今属湖北)人。正德进士。嘉靖二十五年(1544)拜相,以尚书兼哀阁大学士,次年加太子太保。不久病逝,谥号文简。性情雅直,不近流俗,爱好文学,著有《阳峰家藏集》。

张 治(?-1550),字文邦,明茶陵州(今湖南茶陵)人。正德十五年(1520)进士,授编修,历官吏部左侍郎,南京吏部尚书。嘉靖二十八年(1549)拜相,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次年,加太子太保。为相慷慨有志,奖进士类,明习典章,究辨时务及治乱光衰之故,想有所作为而不得志,不久病逝。赐祭葬,谥号文隐,隆庆年间改谥文肃。有《龙湖文集》。

张之洞(1837-1909),字孝达,号香涛,自号无竞居士、广雅,别号壶公抱冰。直隶南皮(今属河北)人。清末洋务派首领。同治二年(18693)中进士,踏入仕途,历任侍讲学士、内阁学士、乡试主考官、学政、山西巡抚、两广总督、湖广总督、代理两江总督,官至军机大臣兼管学部大臣,成为宰相。在其46年有官宦生涯中,他凭着“大中至正”之心,做出了非凡的成就(详见《晚清名臣张之洞》)。宣统元年(1901)八月二十一日,在“国运尽矣”的哀叹声中离开人间,享年73岁。谥文襄,赠太保。受吊之日,各国驻京公使都祭灵致哀。次年,湖北、江宁(今江苏)省城,各建专祠,岁时祭祀,以志纪念。

  

湖南七郎江公后裔,春芳,然后是:添原必仕永文昌

荣华富贵最忠良

家世维才兴大业

承宗绍祖立纲常

诗书礼乐乾坤焕

道德功名日月长

运际升平多俊彦

时逢仁寿享安康。新辈分是从老辈分的”兴“字辈起改成:健顺乾坤体

时祥化育洪

调和尊硕辅

佐理重儒躬

···················。我是”绍“字辈,也就是”时“字辈。是湖南省溆浦县水东镇银湖村人,曾参加过怀化萧氏宗亲联谊会。

本人系肖氏后人,现在湖北荆州,谁有肖氏族谱,请告之?(要详细的辈分)

辈份:朝、有、献、典、礼、学、必、昌、家、传、仁、厚、本、文、记、章 辈份:京、玉、端、安、长、法、贵、凤 (山东) 辈份:天...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