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先贤传·清朝文华殿大学士蔡新
蔡新(1707—1799),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今福建省漳浦人,清朝大臣。蔡新学问渊博,才兼文武, 于乾隆元年举进士。他善于用兵,曾两任兵部尚书;他作为正总裁之一,付出十年辛劳,编成《四库全书》。蔡新历任礼、刑、工、兵、吏五部尚书和文华殿大学士,终成“百僚师长”,身居相位。
蔡新父早逝,家境贫穷,自幼与兄助寡母耕作、采薪度日。蔡新年轻时,刻苦学习,尤喜闻儒家性理天命的学说,深受身为乾隆老师的清廷名臣、堂叔蔡世远的钟爱。登进士第后,选翰林庶吉士,后授翰林院编修。蔡新呈进讲义数十篇,深得乾隆赞许。
乾隆十年,蔡新奉命入直上书房,侍诸皇子讲读,并授翰林院侍讲,成为嘉庆的老师,前后共为帝师40余年。
乾隆十一年督学河南,任满,仍值上书房。十七年,典江西乡试,任侍讲学士,日讲起居注官。未几,迁内阁学士,再晋工部右侍郎,调刑部。
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秋,蔡新以母老乞请归养,归家后,接奉圣谕,命为内廷总师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兼理兵部尚书兼管国子监事务。不久,调任礼部尚书,赐紫禁城骑马,并照顾在澄怀园办事。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再兼理兵部尚书。时蔡新已69岁,乾隆手书“武库耆英”及红绒结顶冠服赐给他。
蔡新以协办大学士的身份,被任命为《四库全书》馆十六名正总裁之一,因八位主要编纂总裁中,有人陆续离世,只有蔡新与嵇璜两人自始至终,参与了《四库全书》的编纂。而嵇璜是水利专家,他主抓水利。乾隆皇帝非常赏识蔡新的汉文化及学识,在《四库全书》编纂的关键时刻,将蔡新从兵部尚书任上,调任礼部尚书,并任命六皇子永瑢和蔡新为《四库全书》馆正总裁。蔡新作为两个正总裁之一,承担了编纂《四库全书》的主要工作。
《四库全书》于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二月基本成书,乾隆皇帝对蔡新的编纂工作十分满意。蔡新因要回乡修墓,乾隆皇帝感于蔡新的劳苦功高,于是特批他于乾隆四十七年四月起,休假一年。
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六月,蔡新假满抵京。七月,授文华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赐“黄扉宿彦”匾额。文华殿大学士起于明代,本是辅导太子读书的一个职位。至清代,文华殿大学士的职掌,变为了辅助皇帝管理政务,统辖百官,权限比明代大为扩展,成为了宰相之职。
乾隆五十年(1785年)正月,蔡新已78岁,出席千叟宴,朝廷大臣中以蔡新年龄最高。乾隆说“今之群臣,独大学士蔡新长予4岁,或可居兄事之列”。蔡新以年事高向乾隆恳求退休。
乾隆视蔡新为兄,可见对蔡新是十分敬重的,所以对于蔡新的乞休,他尽管不舍,但还是同意了,允许他以原官致仕,加授太子太师,令驿站车马送回漳浦,沿途所经地方官在20里以内照料护行,并作诗以宠其行,表达了“不忍言留合令归,及归临别又依依”的不舍之情。在朝同僚、门生及部属也都赋诗,为他送行。他的致仕之旅,极为风光。乾隆对他的的恩宠,少有人及。
蔡新身居高官,却深爱乡梓。在这次告老归乡之前,他曾多次回乡。他在家乡设置书田,创办义学兴教育,设义仓积粮救济灾民,建义冢收埋穷人故亲。他还修葺先贤蔡襄祠、黄道周祠,兴废举坠,德被乡里。
蔡新虽官居极品,却谦虚谨慎,为人低调。回漳浦家居时,即使遇见典史、巡检这类小县吏,也执礼甚恭。他敦亲睦邻,敬老爱少。当本村与邻村溪南发生纠葛时,他说:“有万世溪南,无百年宰相。”表示溪南村会一直存在,而下布村的宰相却当不了多少年,应避免村与村、族与族间的矛盾,教育族亲懂得仗势欺人不长远、和睦相处得平安的道理。
因此,蔡新在其乡是有口皆碑,德高望重。蔡新的家乡漳州一带,有史以来没有出过宰相。漳州人为自己家乡出了蔡新这样一位为官清廉、谨慎、勤勉的好宰相而深以为荣。
嘉庆元年(1796年),蔡新90岁。嘉庆皇帝没有忘记给他的老师祝寿,御书“绿野恒春”匾额赐给蔡新。他的门生纪晓岚、刘墉等,亦作诗撰文,称赞这位“通儒硕学、跻身台辅”的老师。二品大臣汪承霈也为蔡新90岁生日撰联相贺:“阁下文章百僚师长,山中宰相一品神仙。”
嘉庆四年(1799年)十二月,在漳浦家中颐养天年的蔡新,寿终正寝,享寿93岁。晋赠太傅,赐祭葬,谥文恭。
蔡新在朝为官50年,处事谨严,言行必忠于礼法,又善属古文,深得乾隆信任。他以求仁为宗,以不动心为要,曾辑先儒操心、养心、存心、求放心诸语,成《事心录》。蔡新另有著作《缉斋诗文集》刊行于世。
蔡新故居位于福建省今漳浦县城西北角的大南坂镇下楼村(原称下布村),系浦邑蔡氏族人捐资建于2002年底,占地5亩,为宫殿式二进仿古建筑,宏伟壮观,富丽堂皇。馆内以丰富的和翔实的史料展示了这位闽南清初名相蔡新的生平事迹,布局庄严。正堂挂着清乾隆、嘉庆皇帝赐给蔡新的匾额,立有蔡新及夫人何氏的塑像。馆内展示了蔡新的遗著手稿、书法作品等,还有皇上谕文和皇子咏文字迹和同僚刘墉、纪晓岚的亲笔贺词等珍贵资料,彰显了蔡新这位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教育家、文学家和著名学者的卓越政绩和人格风范。
蔡新故居,现已辟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前去参观学习者络绎不绝。
(2021、4、29)
安徽宣城:百世其昌文章道德
安徽合肥:邦家有庆继善传心学遵经训立观其成崇仁尚义锐志富强群安华泰英杰荣光
安徽无为:洪武多孝顺加德必昌盛
安徽蚌埠:文长仕为德
福建石狮:洪德奕世种孝友敦宗本修业绵祖泽公候伯卿仕
福建大宇:一用士玉君国成家宗祖传守子孙式光伯仲昭烈孝友忠贞创垂功伟大启迪知深长云眜承远泽奕世庆其昌
福建美林:仰思乔日迪仁义礼智信纲常皆克己奕世少通卿
四川内江:俸承维应甲金廷子万文济阳肇先声汝安尔修其
四川广安:任天大洪中文广齐民心万年永兴隆
广东罗定:世伯日克七念万丈昌能亮性彦诚国于卿士善奕
广东揭西:始基鸟丹山 朝天守彩联 正宗彝纪定 振兴家美传 高明常眷佑 博厚永生全 燕翼诒谋远 缵成奕世贤
江苏南京:“庆廷广远德登高望崇明
江苏宿迁:若丕家生崇效敦同以广宗统
山东枣庄:以邦赓法宪敦敬可承先世增祥继延政清国永灿忠厚传家远林秀蔚华天
山东菏泽:常之希化普尚成广治勤本自昭金锡乃尔庆锦鸿安修同延世钦宪建家祥
广东汕头:士君振祥,裕镇安贤,仁义忠信,厚德绵长
福建龙岩:承世启士显超,大道中正,文运天开,永赐祯祥,嘉宗振远,积善昌隆
重庆:景弘宗泽,中正明良,如金承淑,世玉茂昌
湖北:尔于孔方贤、世大正光明
扩展资料:
主要源流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姬昌的的后裔,以国为氏。武王灭商后,封其五弟叔度于蔡,史称蔡叔度。周成王时,改封蔡叔度之子蔡仲于蔡,新蔡国在河南的上蔡县。楚灭蔡后,国人以国为姓,散居各地。
2、源自姞姓。出自黄帝支裔姞姓封地,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姞姓是黄帝的直系后裔,在尧舜夏时期,姞姓所属的燕、阚、尹、蔡、鲁等氏族分布于渭河流域,沿黄河向西到豫东和豫西一带。蔡系姞姓的支系,在部落中担任祭祀的职责,具有很高的地位。蔡、祭二字古代通用,故蔡出自祭。
-蔡姓
1、蔡姓与哪个姓有仇。
2、蔡姓跟什么姓最有缘。
3、蔡氏家谱。
4、蔡氏族谱48个字辈。
1蔡姓没有和哪个姓有仇。
2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
3氏者,别其子孙之所自分。
4"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
5同一个祖先繁衍的后代称为宗族。
6姓氏最早起源于部落的名称或部落首领的名字。
7它的作用主要是便于辨别部落中不同氏族的后代,便于不同氏族之间的通婚。
8因此姓氏的产生,标志着从群婚制到以血缘关系的婚姻制的转变,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蔡氏族谱是按照省份划分的,共分为12个,分别为:
蔡氏族谱: [湖北石首];
蔡氏族谱: [玉山];
[慈溪蔡氏宗谱]: 不分卷;
浦阳香溪蔡氏宗谱;
蔡氏世系源流;
沩宁蔡氏东宗谱: 十八卷:[宁乡];
德清蔡氏宗谱: 十二卷;
蔡氏重修宗谱: [丹阳];
乌砶蔡氏宗谱: 二十一卷:[暨阳];
德清城关蔡氏家谱: 不分卷;
蔡氏族谱: 不分卷:[武陵];
湖南攸县渌田蔡氏九修族谱: 十一卷:[湖南攸县]。
扩展资料:
蔡姓是以国为姓的。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将弟弟叔度封于蔡(今河南上蔡西南),建立蔡国,与兄管叔鲜、弟霍叔处共同监督被封在商朝旧都的殷纣王之子武庚禄父,管理殷商遗民,史称”三监”。
武王死后,子成王姬诵继位,由武王之弟周公姬旦摄政。管叔、蔡叔对此不满,联合武庚及东方夷族进行反叛。后被镇压,武庚、管叔被杀,蔡叔遭放逐,不久,死于迁所。
其子胡,能够与父亲的反叛行为决裂,遵守文王的德训,与人为善。由于胡在鲁政绩卓著,周公奏请成王,复封胡于蔡,以奉蔡叔之祖,是为蔡仲。其子孙就以国为姓。
-蔡姓
蔡氏先贤传·清朝文华殿大学士蔡新
本文2023-11-16 03:12:5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87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