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名将、侍中刘弘简介,其有治世之才,深得张华器重
人物生平 武帝之友
刘弘的祖父刘馥,在汉末任扬州刺史,任内兴修水利,并修造城垒以加强城池的守备,颇有功绩。其父刘靖,在魏历任黄门侍郎、庐江太守、大司农等职,他为政能给老百姓带来便利,有其父的遗风。
刘弘有治事的才能与谋略及处理政务的能力,少年时家居洛阳,与晋武帝司马炎同居于洛阳的永安里,又同年出身,二人一起共同学习。后来刘弘因为与武帝是旧识,被任命为太子门大夫,经屡次升迁后担任太子率更令,转任太宰长史。
出镇幽朔张华很看重刘弘,于是推荐他出任宁朔将军、假节、监幽州诸军事,领乌丸校尉。刘弘在边疆甚有威惠,使得寇盗绝迹,被北方的官民所称赞。朝廷因刘弘良好的功勋与德行,封其为宣城(县)公。
击斩张昌主词条: 张昌起义
公元303年(太安二年),张昌起义爆发,朝廷下诏转任刘弘为使持节、南蛮校尉、荆州刺史,统领前将军赵骧等讨伐张昌,从方城至宛、新野,大军所向之地都被平定。
同年,新野王司马歆在樊城被张昌击败,司马歆战死。朝廷于是任命刘弘代替他任镇南将军、都督荆州诸军事,其余官职如故。刘弘先以南蛮长史陶侃为大都护,参军蒯恒为义军督护,牙门将皮初为都战帅,命其率军进据襄阳。张昌合并军队围攻宛,败赵骧军,刘弘被迫退屯梁。与此同时陶侃、皮初等人连续击破张昌,前后斩杀数万人。等到刘弘到任,张昌害怕而逃跑,他的部众全都投降,荆州被平定。
当初,刘弘退保梁的时候,范阳王司马派遣长水校尉张奕领荆州刺史。等到刘弘抵达州治,张奕不接受刘弘代替自己,率兵抗距刘弘。刘弘派军讨斩张奕,并上表请罪,为自己杀张奕辩白。朝廷下诏安抚刘弘,推罪于他人。张昌逃窜至下隽山,刘弘遣军进讨,最终将其斩杀,纳降张昌剩余的部属。
治州有方叛乱过后,荆州的守宰职位多有空缺,刘弘请求补选官吏,惠帝听从他的请求。刘弘于是以功劳德行为准,根据他们的才能而补授职务,颇受朝中舆论赞赏。
他将自己任命的官职上报朝廷:以征士伍朝补任零陵太守、南蛮长史陶侃暂任镇南将军府的司马,让他论功行赏、参军蒯恒为山都县令、牙门将皮初为襄阳太守、n乡令虞潭为醴陵县令、南郡郡吏仇勃为归乡县令、尚书令史郭贞为信陵县令。朝廷认为襄阳是重镇,尽管皮初有功,但还是应该慎重,于是任命前任东平太守夏侯陟为襄阳太守,其余的任命都听从。夏侯陟是刘弘的女婿,刘弘因此上表认为不应该任人唯亲,还是推荐皮初任襄阳太守。朝廷听从他的建议。
刘弘在荆州时,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宽刑省赋,每年都有所积蓄,百姓非常爱戴喜欢他。刘弘曾在夜里醒来,听到城上持更的人在叹息,于是把他叫过来询问缘由。这个老兵已年过六十,身体瘦弱多病且没有短袄。刘弘很同情他,于是惩罚了管事的人,立即给了老兵皮袍夹帽,经辗转交付他手中。按照旧制,岘、方两处山泽中不允许百姓捕鱼,刘弘命令部下马上将山泽开放,让百姓捕鱼。又下令说:“酒中所谓的齐中酒、听事酒、猥酒,用同样的曲米,而显出优劣三等。饮酒应该与三军同样薄厚,从今以后不能再加区分。”
公元304年(永兴元年),益州刺史罗尚为李特所败,遣使向刘弘告急,请求支援军粮。州郡的纲纪都认为荆州本身也很贫乏,只送零陵的米五千斛接济罗尚。但刘弘说道:“诸位都没有细想啊。天下一家,彼此都没有差别,我现在将粮食给他,那就没有西边的忧患了。”
当时有十多万户流浪的人在荆州,长期在异乡自身贫穷,大多都做了盗贼。刘弘于是给他们田种粮食,提拔其中的贤才,根据他们的能力逐级任用。还有乐官的伶人,为了避乱大多逃到荆州,有人劝刘弘可以让他们作乐。刘弘说道:“当年刘景升(刘表)因为礼坏乐崩,于是命杜夔为天子合乐,乐成之后,想让他在庭上奏演。杜夔说:‘为天子合乐而在庭上演奏,恐怕不是将军本意。’我常常为之叹息。现在主上蒙尘,我不能展效臣节,就算有家伎,还不适合听,何况是御乐呢!”于是下令郡县,让他们好生安慰,等到朝廷旋返,再送还本署。
朝廷根据平定张昌的战功,应该封刘弘次子一人为县侯,刘弘上疏坚决推辞,惠帝同意。进授他为侍中、镇南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威行南服公元305年(永兴二年)八月,刘弘在宛城驱逐了平南将军、彭城王司马释。
在之前,张方挟惠帝至长安,河间王司马J挟持了惠帝后,于十月下诏命刘弘为刘乔的继援,诛讨刘舆兄弟。刘弘先给刘乔及司空、东海王司马越去信,想让他们之间消解怨恨停止军事行动,共同辅佐王室,但双方都不理会。刘弘又上奏说:“自从近年战乱迭起,猜疑灾祸一起出现,疑忌仇隙在宗室之间出现,灾难祸患延续于宗室后代身上,今天是忠于王室的,明天就成了反叛王室,是非反复变化无常,轮流成为兴起战事的首领。有历史记载以来,骨肉相残的灾祸没有像现在这样的,臣对此感到十分悲伤!现在边疆没有预防发生变动的储备,中原却有相当的困厄,辅助王室的重臣,不考虑国家的命运,却以竞争长短为能事,自相残杀。万一四边夷人乘虚而制造变乱,这也正是两个猛虎相争斗而自然成为卞庄的猎物。臣认为应该赶快发布公开诏书,命司马越等人解除猜忌仇怨,各自保持自己所分管的职位和封地。从今以后,如果有不接受诏令,擅自动用军队挑起事端的人,天下共同来讨伐他。”当时司马J刚刚进抵关东地区,要倚靠刘乔作为帮助,因而不采纳刘弘的进言。刘弘认为张方残暴,知道司马J必败,于是派参军刘盘为都护,率领所辖各军队接受司马越的指挥。
当时时天下大乱,刘弘专督江汉地区,在南方很有威信。前广汉太守辛冉对刘弘说纵横割据之事,刘弘大怒,将其斩首。河间王司马J遣张光为顺阳太守,南阳太守卫展对刘弘说:“彭城王(司马释)之前东奔,有不轨的言论。张光,是太宰的腹心,应该斩张光来表明自己的所属。”刘弘不听,说道:“宰辅的得失,怎么是张光之罪!危害别人求得自安,这不是君所做的。”卫展因此深以为恨。
陈敏攻扬州时,引兵想要西上,刘弘于是解南蛮校尉职,将其授予前北军中候蒋超。自己则统领江夏太守陶侃、武陵太守苗光,率大军屯于夏口。又遣治中何松统领建平、宜都、襄阳三郡之兵,屯驻巴东,为罗尚的后继。再加南平太守应詹为宁远将军,督三郡水军,作为蒋超的后援。
陶侃与陈敏同郡,又是同年的举吏,有人在刘弘面前离间陶侃,刘弘却没有听信。于是以陶侃为前锋督护,委托以讨陈敏的任务。陶侃遣子及外甥为人质,刘弘安慰他们,将他们放回。陈敏因此不敢打荆州的主意。
深受追思公元306年(永兴三年),朝廷下诏升任刘弘为车骑将军,开府及其余官职如故。
刘弘每有人事任免的调动,都是亲自写信给荆州的守相,诚恳仔细的嘱咐他们,所以人们即感动又兴奋,争相归附他,都说:“能够得到刘公一纸亲笔信,胜过做十个部从事。”当时刘盘已回师,刘弘自认为年老多病,准备卸下荆州刺史及南蛮校尉之职,把它们分授给自己的部属,但还未来得及上表逊位,他便病逝于襄阳,荆州的官吏百姓都感到嗟吁痛惜,好像自己的父母去世一样。
当初,成都王司马颖南逃时,想要回到自己的封国,刘弘命人抵御。等到刘弘去世时,他的司马郭劢企图推举当时尚在新野的司马颖为主,刘弘之子刘[追从其父的遗志,身着孝服率领州府的军队讨伐郭劢,在浊水将其斩杀,襄、沔地区得以安宁平定。起初,东海王司马越怀疑刘弘和刘乔对自己有二心,虽然对他们进行调度,但内心忐忑不安。等到刘弘抵御司马颖,刘[又斩郭励后,朝廷赞赏他们的行为。司马越亲笔写信赞美刘[,上表朝廷追赠刘弘新城郡公,谥号元。
后来,刘[被征召入朝任越骑校尉,南夏地区便逐渐混乱。父老百姓追念刘弘,即使是《诗经·甘棠》中咏颂召伯,也不如荆州百姓对刘弘的怀念。
历史评价司马衷:将军文武兼资,前委方夏,宛城不守,咎由赵骧。将军所遣诸军,克灭群寇,张奕贪祸,距违诏命。将军致讨,传首阙庭,虽有不请之嫌,古人有专之之义。其恢宏奥略,镇绥南海,以副推毂之望焉。
傅畅:于时天下虽乱,荆州安全。弘有刘景升(刘表)保有江汉之志,不附太傅司马越。
孙盛:自靖(刘靖)至弘(刘弘),世不旷名,而有政事才。
房玄龄:①古者明王之建国也,下料疆宇,列为九州,辅相玄功,咨于四岳。所以仰希齐政,俯寄宣风。备连率之仪,威腾阃外;总颁条之务,礼缛区中。委称其才,《甘棠》以之流咏;据非其德,仇饷以是兴嗟。中朝叔世,要荒多阻,分符建节,并紊天纲。和季(刘弘)以同里之情,申卢绾之契,居方牧之地,振吴起之风。自幽徂荆,亟敛豺狼之迹;举贤登善,穷掇孔翠之毛。由是吏民毕力,华夷顺命,一州清晏,恬波于沸海之中;百城安堵,静寝于稽天之际。犹独称善政,何其寡欤!《易》云‘贞固足以干事’,于镇南见之矣。② 和季承恩,建南服。威静荆塞,化扬江澳。戮力天朝,匪忘忠肃。”
陈普:三纲政自诛辛冉,二盗清由识士行(陶侃)。江左百年半天下,曾知开辟是新城(刘弘)。
王夫之:① 晋有天下,初并蜀、吴,二方之民,习于割据之余,未有以绥之也;而中朝内乱,故赵Q、李特、张昌、石冰乘之以兴。乃特之子孙窃蜀者数十年,而江南早定,刘弘之功茂矣哉!故以知国有干城,虽乱而弗难定也。② 晋保江东以存中国之统,刘弘之力也。弘任陶侃、诛张昌、平陈敏,而江东复为完土。侃长以其才,而弘大以其量,唯弘能用侃,侃固在弘讨中也。夫弘又岂徒以其量胜哉!弘无往而不持以正者也。司马越之讨J(司马J),J假诏使弘攻越,弘不为J攻越,亦不为越攻J,而但移书以责其罢兵,正也,J逆而越亦不顺也;恶张方之凶悖,不得已择于二者之闲而受越节度,亦正也;受越节度,终不北向以犯阙诛J,亦正也;张光者,之私人,讨陈敏有功,不以J故而抑之,亦正也;天下方乱,而一之以正,行乎其所当行,止乎其所当止,不为慷慨任事之容,不操偏倚委重之心,千载而下,如见其岳立海涵之气象焉。使晋能举国而任之,虽乱而可以不亡;惜乎其不能独任,而弘亦早世以终也!微弘,则周^、顾荣、贺循无所惮而保其贞;微弘,则陶侃无所托以尽其才;微弘,则琅邪南迁,王导亦无资以立国。晋不能用弘,而弘能用晋。③ 江东立国,以荆、湘为根本,西晋之乱,刘弘、陶侃勤敏慎密,生聚之者数十年,民安、食足、兵精,刍粮、舟车、器仗,旦求之而夕给,而南宋无此也。
李慈铭:若羊祜之厚重,杜预之练习,刘毅之劲直,王F之武锐,刘弘之识量,江统之志操,周处之忠挺,周访之勇果,卞字风检,陶侃之干局,温峤之智节,祖逖之伉慨,郭璞之博奥,贺循之儒素,刘超之贞烈,蔡谟之检正,谢安之器度,王坦之之风格,孔愉之清正,王羲之之高简,皆庸中佼佼,足称晋世第一流者,盖二十人尽之矣。
蔡东藩:弘父子以保境成名。
轶事典故刘弘喜欢熏香,在厕所常常放有香炉。主簿张坦对他说:“人们都说您爱做俗人的事,这话确实不假。”刘弘说:“荀令君(荀)到别人家,他坐的席中三日留香。我与令君比怎么样?您为什么不喜欢我的爱好呢?”张坦回答:“以前有一位美貌的妇人,生病而捧心皱眉,见到的都觉得赏心悦目;她的邻居一个丑妇效仿她,见到的就避之不及。您想要让下官向后退走吗?” 刘弘听后大笑,此后就了解了张坦的为人。
亲属成员祖父 :刘馥,汉末扬州刺史。
父亲 :刘靖,曹魏镇北将军。
兄长: 刘熙,世袭刘靖爵位建成乡侯。
女婿: 夏侯陟,曾任东平郡太守。
儿子: 刘[,刘弘去世后为顺阳内史,后为越骑校尉。
曾孙: 刘安,后被陶侃辟为掾属。
外甥孙 :应詹,官至江州刺史,封观阳县侯。
文献记载《晋书·卷六十六·列传第三十六》
《襄阳耆旧记·卷五·牧守》
《晋诸公赞》
《晋阳秋》
《资治通鉴》
《水经注》
墓葬主词条:刘弘墓
刘弘“车骑将军”印刘弘墓位于湘鄂两省交界处的安乡黄山头主峰东南麓的南禅湾。1991年4月经省文物部门批准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发掘出文物78件,出土的文物精美、完整、时代较为明确,为研究同一时期的出土文物提供了断代标尺对西晋上层社会的研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实物佐。但由于年久失修,墓室随时有垮塌的危险。为了让刘弘墓的出土文物重见天日,有关部门在保护好墓室遗址的前提下,开始修建刘弘文物展览馆。2010年开始刘弘墓申报国家级文物单位的准备工作,2011年正式申报,2012年通过争取国家投入,全面完成刘弘墓遗址保护和展览馆项目的建设工作。
刘弘“车骑将军”印图册来源:
个人作品据《全晋文》载,刘弘有文集三卷(《旧唐书·经籍志》)传于世。另有《讨斩张奕上表》、《补选缺吏表》、《固请以皮初为襄阳太守表》、《请诏东海王越等罢兵表》、《用皮初下教》、《下荆部教》、《与督将教》、《给赐巫卫教》、《与刘乔笺》、《与东海王越书》。
文学形象在小说《两晋演义》中,刘弘形象与正史相同。在第十九回登场,陈敏作乱时,刘弘为镇南将军,遣陶侃、苗亮、应詹等迎战。随郡内史扈怀诬陷陶侃将要谋反,刘弘不信,更加信任陶侃,最终陶侃等击破陈敏。司马越至长安,刘弘遣参军刘盘为督护,前往与司马越会和。司马越迎惠帝东归,加刘弘车骑将军,余官如故。不久,刘弘病逝,百姓闻讯痛哭。朝议谥为元,追赠新城郡公。
(7)、更始皇朝(公元23-25)
更始帝 刘玄
(8)、刘望帝国(公元23-23)
(称帝) 刘望
(9)、刘子舆帝国(23-24)
(称帝) 刘子舆
(10)、建世皇朝(25-27):
建世帝 刘盆子
(11)、梁汉帝国(25-27)
(称帝) 刘永
梁王(未称帝) 刘纡
(12)、刘文伯帝国(25-37)
(称帝) 刘文伯
(13)、东汉皇朝(25-220)
东汉共有14个帝王,共196年,帝位传递次序为:1、光武皇帝刘秀→2、孝明皇帝刘庄→3、孝章皇帝刘炟→4、孝和皇帝刘肇→5、孝殇皇帝刘隆→6、孝安皇帝刘佑→7、前少帝刘懿→8、孝顺皇帝刘保→9、孝冲皇帝刘炳→10、孝质皇帝刘缵→11、孝桓皇帝刘志→12、孝灵皇帝刘宏→13、后少帝刘辩→14、孝献皇帝刘协。
东汉各附属诸侯国:见词条汉朝刘氏诸侯国
(14)、山阳公国(220-309年)
山阳公刘协
山阳公刘康
山阳公刘瑾
山阳公刘秋
(15)、蜀汉皇朝(221-263)
昭烈帝 刘备
后主怀帝 刘禅
(16)、神凤帝国(公元303年)
神凤帝 刘尼
(17)、十六国·(前赵)汉皇朝(304-329)
高祖光文帝 刘渊
武皇帝戾太子 刘和
烈宗昭武帝 刘聪
隐帝 刘粲
秦王光初帝 刘曜
末帝 刘熙(未称帝)
(18)、刘芒荡帝国(309---309)
(称帝)刘芒荡
(19)、刘显帝国(351---352)
(称帝)刘显
(20)、刘黎帝国(389---389)
(称帝)刘黎
(21)、十六国·夏皇朝(407-431)
世祖武烈帝 赫连勃勃 (刘屈孑)
德武帝 赫连昌
平武帝 赫连定
(22)、南北朝·南朝·刘宋皇朝(420—479)
高祖武帝 刘裕
少帝 刘义符
中宗文帝 刘义隆
太初帝 刘劭
南郡王建平帝 刘义宣
世祖孝武帝 刘骏
前废帝 刘子业
晋安王义嘉帝 刘子勋
明帝 刘彧
苍梧王后废帝 刘昱
顺帝 刘凖
(23)、稽胡帝国(577-577)
圣武帝 刘没铎
(24)、定杨帝国(617-620)
定杨帝 刘武周
(25)、天造政权(622-623)
汉东王 刘黑闼
(26)、南汉国(907-971)
南海王刘隐
高祖 刘龑
殇帝 刘玢
中宗明孝帝 刘晟
后主 刘鋹
(27)、五代十国·十国·后汉皇朝(947—950)
高祖肃孝帝 刘知远
隐帝 刘承佑
(28)、五代十国·十国·北汉皇朝(951——979)
世祖神武帝 刘崇
睿宗孝和帝 刘钧
少主 刘继恩
英武帝 刘继元
(29)、(桀)燕 911---913
大燕帝 刘守光
(30)、大齐 1130---1137
大齐帝 刘豫
(31)、占城王国
宋代越南占城王 刘继宗(在位十五年)
(32)、兰芳共和国(1777年~1884年)
(兰芳共和国共四位元首为刘姓)
第六任大总制 刘台二
第十任大总制 刘乾兴
第11任大总制 刘阿生
第12任大总制 刘亮官
第13任大总制 刘阿生(复任)
(33)、永清国(1895年)
继任代总统 刘永福
(34)、中国国家主席 刘少奇
---------------------------------------------------
其它地方政权:
(1)刘康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康 公元353年
《资治通鉴》:西域胡刘康诈称刘曜子,聚众于平阳,自称晋王;
(2)刘率善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虎 公元416年
(3) 楚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浑 永光 公元455年—455年
(4) 刘举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举 公元473年
(5)刘齐国
称号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蠡升 神嘉 525年—535年
(6)刘获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获 天授 527年
(7)刘举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举 皇武 528年
(8)刘燕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灵助 531年
(9) 刘敬躬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敬躬 永汉 542年
(10)刘霸道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霸道 611年
(11)刘元进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元进 613年
(12)皇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迦论 大世 614年
(13) 刘苗王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苗王 614年
(14)刘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龙儿 614年
刘季真 619年—620年
(15) 刘永昌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永昌 天赐 1214年
(16) 汉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通(刘千斤) 德胜 1465年
(17) 安民国
姓名 在位时间
刘永明 1622年
(18)刘守分国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刘守分 天定 1644年
------------------------------------------------
附:(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建立大辽之后,因为追慕汉高祖皇帝,便将自己的耶律氏兼称刘氏)
①、辽代 907~1125
太祖大圣大明神烈天皇帝 耶律氏 讳亿 字阿保机
太宗孝武惠文皇帝 讳德光
世宗孝和庄宪皇帝 讳阮
穆宗孝安敬正皇帝 讳璟
景宗孝成康靖皇帝 讳贤
圣宗文武大孝宣皇帝 讳隆绪
兴宗神圣孝章皇帝 讳宗真
道宗孝文皇帝 讳洪基
天祚皇帝 讳延禧
②、东丹
庙号 谥号 汉名 契丹名 年号 在位时间
辽义宗 人皇王 耶律倍 突欲 甘露 926年-930年
辽世宗 庄宪皇帝 耶律阮 兀欲 甘露 940年-947年
明王 耶律安端 甘露 947年-952年
中王 耶律娄国 952年-982年
③、(北)辽 1122---1123
宣宗孝章皇帝(耶律淳)
秦王(耶律定)
梁王(~雅里)
英宗(~术烈)
④、移剌契丹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移剌窝干 天正 1161年-1162年
⑤、后契丹
姓名 年号 在位时间
耶律德寿 身圣 1196年
⑥、东辽
耶律留哥
□□□
耶律薛阇 1226年-1238年
耶律收国奴 1238年-1259年
耶律古乃 1259年-1270年
⑦、(西)辽 1124---1211
德宗 耶律大石
仁宗 耶律夷列
承天后 耶律普速完(未称帝)
文颢帝 耶律直鲁古
⑧、(后)辽帝国 1216---1216
耶厮不(耶律厮不)
耶律乞奴 天佑 1216年
耶律金山 天德 1216年-1217年
耶律统古与 1217年-1218年
耶律喊舍 1218年-1220年
[编辑本段]历史名人
◎ 刘累 Liú Lèi
刘累是远古部落联盟陶唐氏首领尧的后裔,是被史学界所认同,被所有刘姓所信奉的刘姓始祖。
◎ 刘康公 Liú Kāng Gōng
姬姓刘子国的第一任国君(前592---前544(在位49年)),周王封刘邑与王弟季子,王季子称刘康公。
◎ 刘邦 Liú Bāng
[Liu Bang] (前256—前195)字季。西汉(前206—23)王朝的建立者,汉高祖。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故人亦称沛公。(前202年)正月甲午,刘邦于泛水之阳即皇帝位,定都洛阳(不久迁至长安),定国号为汉,史称西汉。
◎ 刘彻 Liú Chè
汉武帝刘彻(前156年-前87年),是西汉的第七代皇帝。汉景帝刘启的第十个儿子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汉族皇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
◎刘安Liú An
(前179年-前122年),西汉淮南王。曾招宾客一同撰写《鸿烈》(后世称《淮南子》)。《汉书》记载,汉武帝时刘安因谋反之事败露而自杀。据记载,刘安是豆腐以及很多养生之道的发明者。
◎ 刘向 Liú Xiàng
(约前77—前6)经学家、目录学家、文学家 。本名更生,字子政,西汉沛(现在江苏省沛县)人,,汉成帝时,改名为向,任光禄大夫,校阅经传诸子诗赋等书籍,撰成《别录》一书,为我国最早的分类目录。另著有《新序》、《说苑》、《列女传》、《洪范五行》等书。
◎ 刘歆 Liú Xīn
刘歆(约前50-23[1]),字子骏,西汉末年人,刘向之子刘歆在天文学及古代典籍分类整理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他编制的《三统历谱》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年历的雏形,并在当时积极推行古文经学。此外,他在圆周率的计算上也有贡献。
◎ 刘秀 Liú Xiù
汉光武帝刘秀(前6年-57年),字文叔,中国东汉王朝的建立者。历史上称其统治时期为光武中兴。其间国势昌隆,号称「建武盛世」。
◎ 刘洪 Liú Hóng
(约130-196年),字元卓,东汉泰山郡蒙阴(今山东蒙阴县)人,约东汉永建四年(公元129年)生,约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卒,是我国古代杰出的天文学家和数学家。
◎ 刘协 Liú Xié
汉献帝刘协(181年-234年9月19日),字伯和,东汉最后一位皇帝,在位时间是189年至220年。于220年被迫禅让帝位给曹丕,刘协被封为山阳公,封地为山阳公国,共历四任山阳公,309年山阳公国灭亡。
◎ 刘备 Liú Bèi
刘备,字玄德。(150—222),三国时期军事家,政治家。中山人,三国时蜀汉的建立者,汉中靖王刘胜的裔孙。东汉末年曾投靠曹操、袁绍、刘表等人。后得诸葛亮辅佐,采用联吴抗曹策略。于建安十三年大败曹操于赤壁,节节胜利。公园21年称帝,建都成都,国号汉,与曹魏、孙吴呈鼎足之势。其父子两代称王达43年。
◎ 刘禅 Liú shàn
蜀汉昭烈帝刘备之子,蜀汉末代皇帝,223年—263年在位。
◎ 刘徽 Liú Hūi
三国时代魏国数学家。汉菑乡侯后裔,山东淄博淄川人[1]。 三国魏景元四年(263年)注《九章算术》(九卷)[2],后撰《重差》,作为《九章算术注》的第十卷。唐初以后,《重差》更名为《海岛算经》。此外刘徽还著有《鲁史欹器图》,《九章重差图》,唐代失传。
◎刘伶 Liú Líng
沛郡人,西晋时号称“竹林七贤”之一,曾官至建威将军。
◎ 刘琨 Liú Kūn
刘琨(271~318),西晋爱国将领。字越石。中山魏昌(今河北无极东北)人。也是著名的诗人、音乐家。成语“闻鸡起舞”的人物之一。
◎刘渊Liú Yuān
南匈奴单于于扶罗之孙,匈奴左贤王刘豹之子。十六国时汉国建立者,西晋末年起兵反晋,称大单于,后改称汉王。永嘉二年称汉帝,建都平阳
◎刘牢之 Liú Láo Zhī
东晋北府兵将领,淝水之战中率精兵5000夜袭驻洛涧(即洛河,今安徽淮南市东)的5万前秦军,并分兵断其退路,使前秦军腹背受敌,迅速崩溃,争渡淮水,前秦梁成等10名将领阵亡,士卒损失15万人。
◎ 刘裕 Liú Yù
刘裕(363年4月—422年6月),字德舆,小名寄奴,汉族,生于兴宁元年三月。先祖是彭城人(今江苏徐州市),后来迁居到京口(江苏镇江市),南北朝时期宋朝的建立者,史称宋武帝。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
◎ 刘勰 Liú Xié
(约465—532) 字彦和,南朝梁文学理论批评家。他的主要著作《文心雕龙》,发展了前人进步的文学理论批评,体系比较完整,是我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的巨著。
◎刘义庆Liú Yì Qìng
(403年-444年),彭城(今江苏徐州市)人,南朝宋文学家。刘宋宗室,袭封临川王。著有《徐州先贤传》,编有《幽明录》、《宣验记》等,但皆已散佚,现只存《世说新语》一书,流传于世。
◎刘过Liú Guò
太和人,南朝著名词人、诗人。
◎刘焯Liú zhuó
(544-610),字士元,隋朝经学家、天文学家。 刘焯精通天文学,他发现隋朝的历法多存谬误,多次建议修改。公元600年,他创《皇极历》,首次考虑到太阳视运动的不均性,创立“等间距二次内插法公式”来计算日、月、五星的运行速度。推日行盈缩,黄道月道损益,日月食的多少及出现的地点和时间,这都比以前诸历精密。“定朔法”、“定气法”也是他的创见。《皇极历》推定的每 765年春分点在黄道上西移一度的岁差,与现行数值非常接近。他所创的《皇极历》天文历法在当时是最先进的
◎ 刘文静 Liú Wén Jìng
(568-619) 唐初开国功臣。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字肇仁。因功封鲁国公。后被李渊冤杀。
◎刘禹锡Liú Yǔ Xī
中山人,唐代著名文学家、哲学家、诗人。他在哲学上的主要成就是提出了“天人交相胜”的学说。著作有《天论》等。
◎ 刘仁轨 Liú Rén Gǔi
刘仁轨(602年~685年),唐代名臣,抗倭名将,在“白江口之战”中率水军尽灭日本海军。有“中国抗倭第一人”之称,
◎ 刘
刘姓续派之宗谱
------------襄阳市牛首镇刘官冲
二00一年间,刘显贵、刘显昌、刘显江、刘显斌于襄阳市樊城区牛首镇刘官冲村一组探觅先辈于一九二一年(辛酉年)续立刘氏宗谱四十派之石碑,碑之所云:
明 显 定 高 扬 邦 家 必 洪 昌
有 能 修 祖 德 中 正 世 泽 长
毓 景 开 道 泰 安 然 乐 文 章
继 述 周 治 体 远 培 万 年 芳
酌碑三载,考证据实。有履约于前谱“……庭、自、天(富)、月(贵)、明”之刘姓者,请据此谱繁衍生息,分论辈份大小。
本族刘姓者,应借集会、聚宴、串亲、巡游之机,有义务复印该谱接力传递,加大覆盖面积,使本族刘姓者皆知。
刘显昌 刘显江 刘显斌
公元二00三年十月二十八日
众所周知,蜀汉的开创者刘备又称刘皇叔,原本是汉朝的皇族。
《三国志·蜀书》上说,蜀汉皇室来源于中山刘氏,是西汉景帝刘启第八个儿子中山靖王刘胜的后裔。
中山靖王刘胜的儿子多达120个,其中第五个儿子刘贞封陆城亭侯,由中山国(今河北省定县)来到陆城侯国(在今河北省涿县),后裔形成中山刘氏的分支--涿县刘氏。时间大约是公元前127年。
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实行削藩政策,以"酎金事件"为借口,废除大批同姓诸侯。涿县刘氏开派祖刘贞,也在这次削藩运动中被削去陆城亭侯的爵位,降为普通平民。
刘贞以后,涿县刘氏的情况,正史没有记载,刘氏族谱则大都有对这一段空白的补充。不过,族谱中所记的有关世系和史实,又有很多互相矛盾和错误牵强的地方。这里,我们不妨根据各地刘氏族谱来作一大体的勾勒和订证。
关于中山刘氏涿县分支始祖刘贞的出身,典籍记载已经非常明确清楚,无容置疑。因此,广东梅县刘氏谱说刘贞是刘胜的孙子和他迁自彭城郡,都是错误的。同样,湖南桂阳刘氏族谱、新化刘氏谱、刘氏滔公支谱和广西刘氏谱都说刘贞是刘向的儿子,刘向是刘胜的儿子,这也均与历史事实不符。
在今人刘少卿所编《刘氏新族谱》中,刘备是中山王刘胜的第17代孙,从刘胜到刘备的传递世系是:
刘胜(中山靖王)→刘贞(陆城亭侯)→刘昂→刘禄(漳侯)→刘恋(沂水侯)→刘英(钦阳侯)→刘建(安国侯)→刘哀华(广陵侯)→刘宪(缪水侯)→刘舒(祈邑侯)→刘谊(祈阳侯)→刘必(原泽侯)→刘不疑(丰灵侯)→刘惠(济川侯)→刘雄→刘弘→刘备。
这是一种最常见、最流行的中山刘氏上古世系。
全国各地中山刘氏族谱所载也大体与此相近,如湖南桂阳刘氏谱、四川荣昌刘氏谱所载就完全相同。而湖南怀化刘氏(政公房)族谱和刘氏(吉蕴公房)族谱等则将刘贞误作刘向。笔者认为,这纯粹是字形笔画之误,因为"贞""向"二字字形相近。湖南刘氏(烟溪滔公房)族谱、板桥刘氏谱、新化刘氏族谱和湖南宁乡刘氏(吉祥公房)谱的编纂者大概对此并不理解,所以他们在刘向之后,又再增加刘贞一代。殊不知刘向即刘贞之误,此举实属画蛇添足。
另外,湖南平江刘氏谱和台湾谱从刘胜到刘舒与之相同,刘舒以后的世系是这样排列的:
刘舒→刘兴发→刘盛→刘必→刘达→刘才源→刘惠。
这个世系比前一世系多了2代,即在刘舒与刘必之间多了一代,在刘必与刘不疑之间又多出刘达一代。
江西泰和刘氏宗谱的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轩(刘昂)→刘禄→刘恋→刘英→刘巡(刘建)→刘辰华(刘哀华)→刘平(刘宪)→刘化(刘舒)→刘谊→刘用(刘必)→刘达→刘不疑→刘惠→刘雄→刘弘→刘备。
湖北汉川古柏堂《刘氏族谱》则记载从刘胜到刘备为12代,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恋禄→刘英建→刘哀→刘舒→刘必→刘不疑→刘济惠→刘雄→刘弘→刘备。
江西《中华刘氏通谱》所载从刘胜到刘备也是12代,世系是:
刘胜→刘贞→刘昂→刘禄→刘恋→刘宪→刘宜→刘必→刘惠→刘雄→刘弘→刘备。
尽管刘姓族谱的编纂者们为了填补从刘胜到刘备世系的空白而绞尽脑汁,然而,笔者仍不得不遗憾地告诉广大的刘姓族人:这些流传了很久的世系,绝大部分是虚构的、错误的。
为什么这样说呢?
笔者认为,这些族谱的编纂者们的世系与历史不符合。因为正史上虽然没有开列刘备历代祖先的名字,但却间接地指出了从刘胜到刘备的传递代数。
刘备又称刘皇叔。这"刘皇叔"的称呼,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信息,它可不是随便乱叫的,而是严格按辈份来叫的,即刘备按辈份应为汉献帝的叔父辈。汉献帝刘协出自长沙王刘发一支,从刘发到刘协共有13代。中山王刘胜与长沙王刘发是兄弟,刘备既然是汉献帝的皇叔,则从刘胜到刘备应该是12代。
江苏、江西、湖南、广西、广东、四川、香港、台湾、南洋等地所流传的刘备祖先的世系,最少的也比实际上的传递世系多出了5代,因此都是错误的或虚构的。这些世系的编造者们都忽略了刘备又称刘皇叔这一重要信息,在正史中找不到刘胜到刘备代数的明确记载,就以为可以胡编乱造而没人知道。
在这些世系中,只有湖北汉川古柏堂《刘氏族谱》和江西《中华刘氏通谱》上记载刘胜到刘备为12代,与历史实际相符合。但这两个世系,很明显是在上述世系的基础上再加工而成的,即将香港谱中的祖先删去几代,再将一些父子二人的名字合成一人名字,因此,这两个世系也不可信,最多也只能是聊备参考而已。
为什么全国各地刘姓族谱关于中山刘氏自刘胜到刘备世系的记载,都会错成一样呢?原来,这里隐藏着一个极大的秘密——这个世系来自《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第20回《曹阿瞒许田打围,董国舅内阁受诏》写道:"献帝设朝,操表奏言玄德军功,引之见帝。……帝教取宗族世谱检看,令宗正卿宣读曰:'景帝生十四子,第七子乃中山靖王刘胜。胜生陆城亭侯刘贞,贞生沛侯刘昂,昂生漳侯刘禄,刘禄生沂水侯刘恋,恋生钦阳侯刘英,英生安国侯刘建,建生广陵侯刘哀,哀生胶水侯刘宪,宪生祖邑侯刘舒,舒生祁阳侯刘谊,谊生原泽侯刘必,必生颍川侯刘达,达生丰灵侯刘不疑,不疑生济川侯刘惠,惠生东郡范令刘雄,雄生刘弘,弘不仕,备乃刘弘子也。'帝排世谱,则玄德乃帝之叔也。"
各种中山刘氏世系比较
三国演义 江西中华刘氏通谱 湖北汉川古柏堂谱 香港刘氏新族谱 湖南平江刘氏谱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胜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贞
刘昂 刘昂 A 刘昂 刘昂
刘禄 刘禄 刘恋禄 刘禄 刘禄
刘恋 刘恋 A 刘恋 刘恋
刘英 A 刘英建 刘英 刘英
刘建 A A 刘建 刘建
刘哀 A 刘哀 刘哀华 刘哀华
刘宪 刘宪 A 刘宪 刘宪
刘舒 A 刘舒 刘舒 刘舒
刘谊 刘谊 A 刘谊 刘兴发
A A A A 刘盛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必
刘达 A A A 刘达
刘不疑 A 刘不疑 刘不疑 刘才源
刘惠 刘惠 刘济惠 刘惠 刘惠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雄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弘
刘备 刘备 刘备 刘备 刘备
《三国演义》作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早已在中国家入户晓,正是借着这一名著的传播,中山刘氏的世系则得已如此广泛地在全国刘姓中流传。可见,后世大多数中山刘氏世系,可能都取自《三国演义》。
不过,笔者认为,《三国演义》中的这一段有关中山刘氏的世系记载,应该不是作者罗贯中个人的凭空杜撰,而是必有所本。至于罗贯中所记载的这一世系源自哪里,则现在已不得而知。笔者分析,这有两种可能:一是宋元时期传世的历史文献资料;另一种则是罗贯中周围某个刘姓家族的族谱。而且,这后面一种可能性还要大。如果此说成立,那么今日所流传的这份虚构的中山刘氏上古世系,早在宋元时期就已经在刘氏家族中流行了。因此可以说,是《三国演义》抄了刘姓族谱中的世系,而《三国演义》中的这份世系,又为后世很多刘姓族谱所抄。
如今,要重新填补刘备祖先世系的这一空白断层,还需要等更多的原始材料的发现。
我们只知道,刘贞之后,刘备的最早的有史可考的祖先是他的祖父的刘雄。刘雄在东汉后期被举为孝廉,后官任东郡范县(今山东省梁山县西北)县令,安帝时还曾任东郡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县令。
刘雄生二子:刘弘、刘子敬(有族谱作刘珖)。刘弘的儿子,就是一代英雄刘备。
西晋名将、侍中刘弘简介,其有治世之才,深得张华器重
本文2023-11-16 02:41:2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870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