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龙姓的由来
龙-在新百家姓中排列第81。
龙(lóng 龙)姓的来源因多涉及神话,故不可详考,源出有七:
源流一
出自黄帝之臣龙行,据《姓氏录源》及《竹书纪年》所载,黄帝臣有龙行,黄帝居有熊(今河南省新郑)。是为河南龙氏。出自赢姓,楚青铜器中有龙赢,赢姓龙氏嫁女楚贵族。商代甲骨文中有龙方,为商方国。[1]
源流二
出自舜时纳言龙之后,据《通志·氏族略》所载,龙氏,舜臣也,龙也纳言(所谓纳言,是当时一种专司出纳,帝命的官职。)子孙以官职名龙为氏。因舜的活动地域在晋南地区,故此支龙氏出自今山西省境。是为山西龙氏。至汉代,龙勉因仕从河北钜鹿诏迁扶风京兆,传四代有龙述,字伯高,龙伯高初任山都县令,汉光武帝时升零陵太守,官于楚,家武陵为武陵始祖。
源流三
出自虞舜时期豢龙氏之后,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等资料所载,相传董父,已姓,精于饲龙,以畜养龙而被舜赐姓“豢龙氏”。其后代有以龙为氏的,是为湖北龙氏。
源流四
出自夏代孔甲时期御龙氏刘累之后,据《姓氏考略》所载,龙姓出自御龙氏,望出天水。刘累为唐尧之后,因有驯化龙的本领,深得夏帝孔甲的赏识,被封赐为“御龙氏”)的后裔中,就有以龙为氏的。刘累的故城在今河南偃师县南,是为河南龙氏。
源流五
西汉和唐宋时代牂牁地区有龙姓,据《华阳国志》所载,西汉时的牂牁大姓中有龙氏。牂牁郡,治今贵州省凯里县西北。
源流六
出自地名,春秋时楚大夫食采于龙(今山东省泰安西南之龙乡),其子孙有以龙为氏者。
源流七
其他和少数民族有龙姓,①《北史》所载,西域焉耆国(今属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焉耆西南)君王皆为龙氏,如龙鸠尸毕那、龙突骑支等[2] 。焉耆的部分龙姓人于公元九世纪迁徙到了河西走廊的张掖、酒泉和敦煌地区,被当地政权称为“龙家”。[3] 据日本学者土肥义和统计,在敦煌藏经洞文书记载的10500个人名中,龙姓人有82个,他们应都属于“龙家”。②少数民族中有龙姓。在中国苗、普米、哈尼、彝、侗、瑶、水等民族均有龙姓。
迁徙分布我
历龙姓的迁徙与分布
宋朝时期,龙姓大约有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05%,排在第二百位以后。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四川、江西、安徽,这三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87%,其次分布于河南、浙江等省。四川省为龙姓第一大省,居住了龙姓总人口的32%。全国形成了西部四川、东部赣皖两大块龙姓人口聚集区。明朝时期,龙姓大约有12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3%,排在第一百二十位以后。宋元明600年全国人口纯增长率是20%,龙姓人口增长率超过全国人口增长率,这与西南其他民族龙姓的加入有关。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湖南,这两省龙姓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71%,其次分布于湖北、广西,这两省的龙姓又集中了14%。江西省的龙姓人口约占龙姓总人口的44%,为龙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江西为中心的赣、湘、鄂、桂龙姓人口聚集区。宋元明间,龙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人口的流动由北、西向东南地区迁移,四川和河南地区龙姓人口急剧减少,分别向湖南和江西地区迁移。
当代龙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龙姓的人口已近280万,为全国第八十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22%。从明朝至今600年中龙姓人口由12万激增到280万,增长了23倍多,龙姓人口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全国人口的增长速度,这与西南地区少数民族龙姓人群的汉化有关。宋朝至今1000年中龙姓人口的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如今主要集中于贵州、湖南、四川三省,大约占龙姓总人口的58%,其次分布于湖北、广东、广西、云南、重庆,这五省区市的龙姓又集中了30%。贵州居住了龙姓总人口的26%,为龙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贵州为中心的云贵川渝、鄂湘粤桂的两大龙姓人口聚集区。在近600年期间,龙姓人口由东南部向西部、西南迁移是主流,龙姓人口重心由东南向西移动。龙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黔湘桂、重庆大部、广东西北、云南南部,龙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7%,以上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9.8%,居住了大约49%的龙姓人群。四川、云南大部、重庆北部、鄂赣粤大部、海南、福建西部、安徽西南、陕甘南端、蒙黑吉辽四省区连接地区,龙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2%一o.6%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17%,居住了大约34%的龙姓人群。[1]
郡望堂号我
郡望
1、武陵郡治所在义陵(今湖南溆浦南);2、天水郡西汉时治所在平襄(今甘肃通渭西北),西晋时治所在上邽(今天水市);3、武阳郡治所在贵乡(今河北大名东北);4、太原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5、武昌郡治所在今武昌。5、禹淑郡南宋宁定嘉定17年(公园1224年)治所在东川袁柳塘(东城园艺塘)(今湖南会同藕塘坳)
堂号
“世师”、“八德”、“经德”、“纳言”、“敦本”、“敦厚”、“武陵”、“天水”、燕府等。[1]
宗族特征我
1.龙是中国人推崇备至的神物,以龙为姓氏,亦是这一心理底蕴的表现。
2.在龙姓的发展史中,更多地体现着民族相融的历史大趋势。
3.龙姓字行辈份井然有序。如民国抄本《龙氏家谱》中有江苏龙姓一支字行为:“兆升元吉,宗业克昌,富大希廷,厚诚守方。”还有安徽龙姓一支字行为:“中卫国贤,良宏如正”等。
另,湖南城步苗族自治县龙姓字辈呈现出一种继承祖先文化、心系国家大体,各姓氏民族大团结的宽大胸怀:庆兴振凤文承先,国正道怀宪章全;祖德宗功流传远,长江万派总同源。
江西家谱文献我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清)龙学川等纂修,清乾隆四十七年(公元178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另有一部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清)龙文等纂修,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十三~十四卷、第十六卷、第十八卷、第二十~二十一卷、第二十三卷、第二十五~二十六卷、第二十九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清)龙璓等纂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9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今仅存目录、临支、韶支、伟支等世系,另有一部存目录。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清)龙凤斌等纂修,清光绪二年(公元1876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目录、善支、临支、西房、东继等世系。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康乐坊龙氏族谱不详,(清)龙发祥等纂修,清光绪四年(公元1878年)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三十九卷,首二卷、末四卷,(清)龙友松等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卷上下册、第十八卷、第三十卷、第三十二~三十四卷、卷末1册、3~4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二十卷,(民国)龙景召纂修,民国十四(公元1925年)木刻活字印本十九册,今缺第二卷,另有一部仅存第三~九卷、第十一卷、第十三~十七卷、第十九卷。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氏族谱十二卷,首二卷、末四卷,(民国)龙兆升等纂修,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上下册、第一~二卷、第四~五卷、第六卷下册、第七卷、第八卷上下册。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龙井龙氏族谱,(民国)龙赓荛等纂修,民国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忠孝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二册,今仅存卷首上册、第二~四卷、第九~十卷、第十三~十五卷、第十七~十八卷、第二十一卷、卷末。现被收藏在江西省图书馆。
江西万载万载龙氏族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江西进贤源溪龙氏宗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崇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复印本一册,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家谱文献我
湖南醴西高桥龙氏五修族谱三十七卷,(民国)龙纪官、龙起清等纂修,民国十四年(公元1925年)武陵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五册。现被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湖南长沙龙氏族谱十六卷,(民国)龙佩璋修,龙翰青、龙鹤龄等纂,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武陵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茶陵云杨龙氏族谱,(清)龙宪章撰,清朝末期稿本一册。现被收藏在广东省中山图书馆。
湖南湘乡上湘城南龙氏续修族谱八卷,首一卷,(清)龙群骖、龙明辅等纂,清光绪十三年(公元1887年)纳言堂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阴龙氏续修族谱十二卷,(清)龙昌满、龙世路等修,龙舒甲、龙泽生等纂,清光绪八年(公元1882年)文会堂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一卷。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零陵龙姓六修宗谱十五卷,首一卷,(民国)龙福云修,龙海源纂,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邵阳龙氏续修族谱六卷,首二卷,(清)龙惟远、龙惟祝等纂,清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7年)敦伦堂木刻活字印本八册。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新化龙氏族谱一卷,(清)龙湘水、龙欲志重修,清乾隆五十九年(公元179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被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湖南新化龙氏五修族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现被收藏在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常德龙氏族谱,(清)龙承先等修,龙承吉等纂,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卷首。湖南省图书馆。
湖南湘潭井华龙氏六修族谱四卷,首六卷、末五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厚慎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湖南湘乡上湘城南龙氏五修谱,(民国)龙振甲等修,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纳言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九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河南家谱文献我
河南新密密县龙氏家谱,(现代)龙云兴等修,1993年铅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东家谱文献我
广东省顺德县大良乡龙氏族谱十七卷,(民国)龙景恒纂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敦厚堂铅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广东南海重修龙氏族谱十卷,(清)龙生文等修,清康熙九年(公元1670年)序,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思成堂木刻活字印本。广东顺德县大良乡龙氏族谱十七卷,(民国)龙景恺等总纂,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广东省中山图书馆、广东省顺德县档案馆。
龙氏重修族谱,著者待考,清乾隆十年(公元1745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沩宁龙氏六修族谱二十二卷,主张饿待考,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敦厚堂木刻活字印本十七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龙氏族谱二十二卷,首四卷,著者待考,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武陵堂木刻活字印本三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龙氏十一修族谱,著者待考,清朝年间木刻活字印本四十二册。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城南龙氏五修族谱三十二卷,首五卷,著者待考,民国五年(公元1916年)纳言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九册,今缺第十三卷、第三十一卷。现被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档案馆。
字辈排行我
龙氏族谱我委员会至全国龙氏统一新字辈:“发扬敦厚秀德树立武陵云升振创贤元雄伟统导环宇盛荣”。
入黔开基始祖龙天鳌公 支系字派:天 生 成 首 应;自 世 朝 文 国。登 明 廷 绍 开;毓 从 尚 宗 怀。耀 春 英 恒 惠;体 用 常 恩 源。 庆 泰 尊 荣 显;谦 让 仁 义 贤。邦 正 家 和 顺;宽 厚 孝 恭 廉。 才 卓 渊 学 赋;戎 卫 永 康 全。 锐 炽 强 刚 鉴;湛 美 壮 雄 杰。奇 伟 经 周 慎;群 博 韬 宏 策。 轩 昂 端 庄 俊;福 禄 寿 辉 延。科 教 兴 华 夏;德 法 定 乾 坤。
四川龙氏统谱字辈:“文明经济昌祖泽裔芳远定宪安中华齐家丕达显慎廉世德延绍承名宗演贤圣立先路嗣哲咸思勉智仁礼义和守则犹克展诚正修治平学道业宏阐孝友睦任勤从善应果敢熙乐臻大同化成期早晚”。
四川开江龙氏字辈:“汉朝虎联君成兴为友德茂学庆捷言”。
四川达州龙氏字辈:“献必凤瑞起世上德立清永定荣华国”。
四川屏山龙氏字辈:“善朝德应福思时兴荣显清高彦富贵文章本圣贤孝弟承先泽忠信纯由天仁义著家国礼智渊源远”。
四川长宁龙氏字辈:1“裕霄映时太密庆恕祖宗月应仕大必友如志昭先德文章再吉成功绳方翼进心一可生明”。
四川长宁龙氏字辈:2"忠孝传家本,诗书振国梁。祖宗辉可继,万代有荣昌"四川安岳龙氏字辈:“福秀朝兴廷乘泰世大猷腾飞昌自升巨庆时光美崇富盛景文尚德良可贵嘉善嗣远明”。
四川泸州龙氏字辈:“大运启朝腾荣福成代兴仕正德伦显万寿永遐宁”。
泸州合江字辈:世天世泽启,安邦定国祥。
四川广安龙氏字辈:“伏世朝大启,仕秀永方长,腾汉祥云见,证清得正光,从来深必海,化雨济时昌”。
四川犍为县龙氏字辈 :“文章仕世大云正,朝遇贤臣远会顺,河清海晏庆升平,万国翰林喜泽润”。
四川射洪县龙氏字辈:“君仕礼仪重,明德永远兴,安定朝庭内,居保太平春”。
重庆万县龙氏字辈:前面记不得了,后面是‘一四三国顺,万代永吉昌,道远承先德,福禄庆习光。。。。'
重庆大足龙氏字辈:“善朝德应福思时兴荣显清高彦富贵文章光(本)耀(圣)先(贤)孝悌承忠信世久定国昌”。
重庆大足龙氏字辈:“成明国尚正仕其怀先德思能寿吉昌忠厚贻谋远慈孝家庆长振声腾孟彩永世发书香”。挥耀锋锦程清礼义
重庆开县龙氏字辈:“海滕登文正绍启永仕通显代廷光远恩泽荣华志立宗”。
湖南沩宁龙氏字辈:“国正朝纲立家和世连兴笃修恢祖业忠孝德传经”。
湖南永州龙氏字辈:“胤相贤继天恩克绍伊寻沅索”。
湖南蓝山县龙家坊村:“天德子仁彦思汝远昌盛文华恩锡光耀日新先宗显寻沅索”
湖南零陵、祁阳、东安龙氏合族字辈:“祖泽裔芳远甲第书生香瑞献荣华庆绍声古道彰定宪安中华齐家丕达显慎廉世德延绍承名宗演”。
江西万载龙氏字辈:“文章华国诗礼傅家诒哲方来垂徽及远”。
江西樟树龙氏字辈:“仕道德佳升继永昌洪明正远起焕文章先泽镒厚成芳有光”。
江西奉新温沙坪龙氏字辈:“汝惟宗隆万世昌 起瑞发祥邦家光 勋业煕升承祖德 後昆蕃盛有馀芳 宏开景运生清福 富贵荣华定显扬 玉树联辉长衍庆 文章济美毓贤良”。
安徽桐城龙氏字辈:“言印治德廷士少芳克家玉国其道大光眷深秩显功沛泽长世绵代远万众民香”。
江苏龙氏一支字辈:“兆升元吉宗业克昌富大希廷厚诚守方”。
贵州麻江龙氏字辈:“再正通胜秀继祖永春光召世承忠德明生重大邦”。
广东番禺龙氏字辈:“天潢演派裔显清时云乃叶瑞丕振伦彝蒸熙济泗毓孟朝思允文乃武令誉光维宪昭雍穆克绍崇箕元徽鼎辅孔锡乔孳”。
龙氏一支字辈:“万代家族全世忠福世全光明兴安邦良善圣佑年”。
山东滕阳龙氏字辈:在为嗣宗 世克尚同 应宜振兴 敦厚周慎 肇开允昌 钟淑毓秀 衍庆继长 云海腾启 华国文祥
重庆奉节龙氏字辈:(记不全了,记得一句,自己上下的几辈人。从我祖父那辈,我自己是宗字辈,)显阳宗祖在玄良,(你们可以去调查一下)。
四川万源龙氏一支字辈:明正治世玉 ,海国思云崇 ,为能培万代 ,图会智朝忠。
龙姓楹联典故我
四言通用联:
源自上古;
望出武陵:全联典指龙氏的源流和郡望。
伯高敦厚;
经德文章:上联典指东汉朝时期的京兆人龙述,字伯高,光武帝时任山都长,大将马援在《戒兄子书》中说:“龙伯高敦厚而周密谨慎,不妄加议论,生活节俭,廉洁公正而有威信。我很喜欢他、看重他,希望你们都向他学习。”光武帝看了马援的这封信,提拔龙述任零陵太守。下联典指清朝时期的临桂人龙启瑞,字辑五,号翰臣,道光年间进士,官至江西布政使,著有《经德堂文集》。
图传来鹤;
梦应成龙: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龙镯,字琢成,乾德年间官邠州太守,有惠政,百姓们视他如父母。一天,一群白鹤飞来,从早到晚不离开,州人绘《来鹤图》称颂其德政。下联典指唐朝时期的龙起,相传曾在梦中乘龙腾空而起,回头见有络驼在身后。后来登第,排在他后面的人叫驼起。
五言通用联:
日射风平第;
星交龙宇长: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龙太初,曾以诗人名义拜见王安石。当时在座的郭功父叱责他:“相公(指王安石)面前,你怎敢自称诗人!”又令他写《沙诗》。龙太初写道:“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郭功父看了很是佩服。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龙澄,相传他在瀼水游玩,在水中发现一个石盒,得到玉印五牧,印上文字如星霞,旁边人个形貌怪异的人。只听那人说:“我是九天使者,这石盒、玉印是上帝的宝物,请放回原处。”龙澄大惊,照他的话做了,再看,石盒已经不见了。
兄弟两诗伯;
父子三画家:上联典指朝时期的龙襄,龙膺兄弟二人,均善诗赋,有《九芝集选》。龙襄、龙膺,武陵人。龙膺官太常侍卿。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龙章及其子龙显、龙渊,父子三人均善画虎。是当时有名的画家。龙章栎阳人。画虎“命笔成于一挥,识者惊赏之”。相传,他平生所画,止有六虎。其二子皆有父风。
反帝反封建;
新年新国家:此联为龙生撰书春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七言通用联:
龙女得柳生偕老;
贤人以孟氏始传:上联典指唐朝时期李朝威的传奇小说《柳毅传》中人物洞庭龙女,遭夫家虐待,书生柳毅帮她脱离苦难,几经波折,
在昔曾绵科甲第;
中兴复振博师家:在江西省永新县在中乡在中村有一栋古祠堂:“在中龙氏宗祠”,号“忠勤堂”。祠堂长297米,宽116米,高20米。祠堂由前、中、后三栋相连,相接之处有两个天井,前天井长2米、宽15米,后天井长17米,宽12米。正面回廊、洞开三扇双合大门,后栋的左右两侧各开一扇双合拱门。砖瓦木质结构、造型古雅,建筑美观,工艺精致。堂内宽敞明亮,四季阳光普照,清凉气爽。大门正中柱梁,楷字体悬挂着这副楹联。据乾隆二年,龙氏族谱载:“忠勤翁,讳升之,字子崇、号禹山(公元1162~1226年),出身儒林,宋嘉定三年始,先任潮洲监仓,转福州帅干,再升任浙漕赋魁。宋理宗年间著有《中兴政要帝学增释》二百卷,授通直郎、史馆校勘等职。宋理宗未登位前,翁授学于宋理宗潜邸,宋理宗登位后,念甘盘旧学之臣,特追赠太师,赐谥号“忠勤”,并诏命在学立碑,在家乡立祠,以劳其勋。尽菅如此赐封,然宋理宗认为褒宗先生,犹以为未足,后又下诏宫其子孙。可子孙宁可清守祠墓,不愿做官。在中故有“欧隐”之名。七百五十余年过去了,而宋理宗皇帝赐谥号“忠勤公”,并诏命立祠于家,赐匾书“特赐忠勤祠”,完整无缺,依然无遣,悬挂祠内。
八言以上通用联:
虞舜大臣,子孙繁衍;
雷阳望族,瓜瓞绵延:此联为安徽省望江县县城龙氏宗祠联。上联典指龙氏的起源。下联典出本支龙氏情况。
日射风平,映诗人之警句;
星交龙字,徵异兆于科名: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龙太初事典。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龙澄事典。
祠宇维新,桂树永荣龙氏族;
山川挹秀,卿云常护状元门:此联为安徽省龙氏宗祠联。“状元”,典指清朝时期的桐城人龙汝言,字锦珊,嘉庆年间中一甲一名(状元),历官修撰、内阁中书,著有《赐砚斋集》。
风篆日星,功父搁吟哦之笔;
敦厚周慎,伏波示愿效之书:上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诗人龙太初的事典。龙太初以诗人名义谒王安石,安石与郭功父坐。功父坐。功父叱曰:“相公前改称诗人?”令赋《沙》诗。龙答曰:“茫茫黄出塞,漠漠白铺汀。鸟去风平篆,潮回日射星。”郭惊为之搁笔。下联典指汉朝名人龙伯高事典。
“应”姓原主要集中分布在河南省平顶山市及项城市北50里、浙江省东阳市巍山镇、永康市芝英镇及台州市仙居县下各镇贞东部及山东省蓬莱市鸭湾,其中历代又有流迁在外者,遍布国内各省。接下来由我给大家带来百家姓应姓起源,希望大家喜欢!
百家姓应姓起源
1、应氏出自姬姓。周武王第四子应叔被封于应(应国故都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新华区滍阳镇),为应侯,子孙以封国为姓,遂为应氏。
2、 历史 上,西域人的姓氏中有应氏。蒙古族中有的姓应氏。
百家姓应姓迁徙分布
历史上应姓的分布与迁徙
宋朝时期,应姓大约有5万8干人,其时浙江为应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应姓总人口的一半以上,其次分布于江西、河南、福建等地。明朝时期,应姓大约有11万8干人,浙江仍为应姓第一大省,其次分布于江苏、福建、河南、安徽、湖北等地。
当代应姓的分布与图谱
当代应姓的人口大约有60万,为第二百四十七位大姓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024%。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应姓人口增加率是呈八形的态势。如今应姓的第一大省仍为浙江,大约占全国应姓人口的一半,其次分布于安徽、江西、上海、江苏、福建等地。应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浙沪、皖赣闽大部、台湾北部、湖北东端、云南中部,应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在008%以上,中心地区可以达到05%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68%,居住了大约67%的应姓人群。在台湾大部、福建南端、粤湘鄂大部、江西西部、皖苏北段、河南东部、山东大部、广西东端和西段、云贵川渝大部、黑吉东部、辽宁大部,应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大约在002%一o08%之间,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209%,居住了大约27%的应姓人群。目前根据鄱阳应根生和浙江应卫强统计数字显示,应氏聚居村落已900余个,其中浙江省500余个,浙江已外省份400余个。
百家姓应姓郡望堂号
郡望
汝南郡:西汉高祖刘邦四年(戊戌,公元前203年)置郡,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当时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颍河、淮河之间、京广铁路西侧一线以东、安徽省茨河、西淝河以西、淮河以北,包括偃城县、上蔡县、平舆县、项城县一带地区,治所在上蔡(今河南上蔡)。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移治至平舆(今河南平舆)。
颍川郡:战国时期秦国灭韩国后,以所得韩地于秦王赢政十七年(辛未,公元前230年)置颍川郡,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禹县),其时辖地在今河南省许昌一带地区。东魏时期迁治颍阴(后为长社,今河南许昌)。隋、唐两朝为许州颍川郡。
淮阳郡:西汉汉高祖刘邦十一年(乙巳,公元前196年)置淮阳国,为同姓九国之一,都城在陈州(今河南淮阳),汉惠帝后改为郡,其时仍为国,至汉成帝时辖地在今河南省淮阳市、鹿邑县、太康县、柘城县、扶沟县一带地区。东汉朝章和二年乙酉(公元88年)改为陈国。隋朝大业年间(公元605~618年)及唐天宝、至德年间(公元742~758年)又曾多次改陈州为淮阳郡。
堂号
应祖立有祖训:“ 天下 应姓是一家,四海兄弟分堂立”!
汝南堂:也叫汝南第,以望立堂。
颍川堂:以望立堂。
淮阳堂:汉初,应曜在淮阳山里隐居。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决不去。后来商山四皓被太子刘盈请去露了一下面。当时的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择善堂:浙江省缙云县三溪乡西应村应氏祠堂,堂号为“择善堂”。语出“论语”。孔子曰:“三人行必有吾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燕翼堂:福建省南平市峡阳镇应氏宗祠,堂号为“燕翼堂”。“燕翼”的意思,就是希望散居在各地的子孙们,都能像燕子回巢一样,回到祠堂,来看看祖先居住的地方。每年结合祭扫活动,都要举行对年满16岁青年进行"成人节" 教育 活动,向青年学生讲述前贤典型 故事 ,介绍“燕翼堂”牌匾的来历,要求青年学生牢记祖训,不忘故里家乡。
报本堂:浙江省宁波市古慈城应氏宗祠,堂号为“报本堂”。
徵德堂:浙江省永康市芝英镇应氏大祠堂,堂号为“徵德堂”,是祭祀芝英地区应氏祖先的场所。
百家姓应姓历史名人
应曜:汉初,在淮阳山里隐居,不愿出来做官。汉高祖派大臣,请他和商山四皓一起到朝廷为官,应曜坚决不去。时人说:商山四皓,不如淮阳一老!
应顺:东汉河南尹,字华仲,南顿人。累官冀州刺史,廉直无私。侍后母孝。和帝时为河南尹,明达政事。生十子,咸以才学名。中子叠,江夏太守。叠生郴,武陵太守。郴生奉。
应叠:汝南南顿人,应顺中子。江夏太守。
应郴:汝南南顿人,应叠之子,武陵太守。
应奉:[约公元144年前后在世]字世叔,汝南顿人,应郴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汉顺帝末年前后在世。少聪明,读书 五行 俱下。 记忆力 特佳,自幼至长,凡所经历,无有忘怀。年二十时,尝诣袁贺,适贺将出行,闭门造车。匠于内开扇出半面视之。后数十年,路逢车匠,知而招呼。梁冀举为茂才。永兴元年(公元153年)拜武陵太守,有威恩,为蛮夷所服。延熹七年(公元164年)从车骑冯绲征武陵蛮,以功荐为司隶校尉。党人事起,乃愤然以疾自退。后诸公多荐举,会病卒。奉追愍屈原,因以自伤,著《感骚》三十篇,凡数万言。又尝删《史记》、《汉书》及《汉记》三百六十余年事,自汉兴至其时,凡十七卷,名曰《汉事》。
应劭:[约公元178年前后在世]字仲远,(一作仲援,亦作仲瑗)汝南南顿人,应奉之子。生卒年不详,约汉灵帝光和元年前后在世。少笃学博览。灵帝初拜孝廉。中平六年,(公元一八四年)拜太山太守。献帝初平二年(公元一九一年)大破黄巾三十万众,郡内以安。献帝迁都于许(公元一九六年)之明年,诏劭为袁绍军谋校尉。后卒于邺。劭尝有感于当时旧章淹没,书记罕存,乃缀集所闻,著《汉官仪》及《 礼仪 故事》,又撰《风俗通》以辨物类名称,释时俗嫌疑。文不典而通俗,可谓名副其实。凡所著述,共百三十六篇又集《解汉书》,皆传于世。
应珣:字季瑜,司空掾。应劭弟,珣生玚。
应玚:字德琏, 三国 ,魏文学家,汝南人,应珣之子。曹操征之为丞相掾,后为五官中郎将文学。曹丕称其才学足以著书,为建安七子之一。著有《应德琏集》。
应璩:(~252)字休琏,三国时,魏文学家。汝南(今属河南)人,应玚之弟。生于汉献帝初平元年,卒於魏齐王芳嘉平四年,享年六十三。博学好作文,善于书记。文帝、明帝时,历官散骑常侍。曹芳即位,迁侍中、大长史。当时大曹爽擅权,举措失当,应璩曾作《百一诗》讽劝。应璩原有集10卷,已散佚。明代张溥辑其诗、文共10余篇,与应玚作品合为《应德琏、应休琏集》,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应贞[公元年至269年]字吉甫,汝南人,应璩之子。生年不详,卒于晋武帝泰始五年,少以才名,善谈论。正始中,夏侯玄名势甚盛。贞常在玄坐作五言诗,玄大嘉许。举高第,历显位。后为武帝参军。帝践阼,迁给事中,累官散骑常侍。又与太尉荀顗撰定新礼,未施行而卒。贞著有文集一卷,(《隋书经籍志》)传于世。
应詹:[公元279年至331年]字思远,汝南南顿人。生于晋武帝咸宁五年,卒于成帝咸和六年,年五十三岁。幼孤,为祖母所养。十余岁,祖母又亡,居丧以孝闻。家富于财,乃请族人共居,情若至亲。以才艺文章知名当世。仕为太子舍人,累官光禄勋。王敦叛,明帝以詹为都督前锋 军事 。事平,以功封观阳县侯,都督江州诸军事,领江州刺史。卒,赠镇南大,谥曰烈。詹作有文集三卷,《隋书经籍志》注有镇南大应瞻集五卷,詹缮作瞻,当为作者误书;此从《唐书志》传于世。
应夷节 :唐代人。游天台山,栖真道元院,相传尸解成仙。栖真,保其根本,养其元神。
应用:后周 书法 家,江南人。善写细字,微如毛发,尝于一钱上写《心经》:又于一粒芝麻上写《国泰民安》四字。
应舜臣: 宋代婺州人。字仁伯,少卓荦不羁,及长,笃志向学,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进士。官至洪州知府。
应纯之:(宋)字纯甫。永康人。孟明子。嘉泰进士。历知楚州,兼京东经略安抚使。见北军屡捷,谓中原可复,密闻于朝。丞相史弥远鉴于开禧之事,不欲大举,但敕立忠义军,令就节制。已而擢兵部侍郎。金人入侵,力战而死。
应子和,永康(今属浙江)人。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官至观察使掌中军都督府事。长于诗,尝有句云:西岸夕阳红,烛炬短烧红,风过花落红,时人有三红秀才之称。事见清光绪《永康县志》卷八个《文苑》。
应材(-1180) 字伯良,岩后人。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授衢州教授。后潜心钻研理学,造诣甚深。宋隆兴间,朝廷下诏求贤,应材被举荐,升任兵部架阁文字,掌管帐籍机密文案。后因老成持重,端庄谨严,被帝选为太子春坊,总管东宫内外庶务。宋淳熙初,应材上疏力陈北伐收复中原失地。几年内,边境平静安定。淳熙七年应材病故于军中。谥安国公。
应象翁:元代判官,字景则,黄岩人。生宋季,尝随车若水、黄超然游,时称圣泉先生。有《圣泉文集》等。
应本仁:元代学者,字本立。以世为宋臣,义不仕元。隐居城南,博学好施。尝规建义庄,又即其中为义塾。世称应家馆。
1 百家姓应姓渊源
2 百家姓嬴姓的由来
3 应氏的来源介绍
4 2017年百家姓排名
5 百家讲坛百家姓耿姓
中山郡:战国为中山国,都顾(今河北定县)。一度为魏所灭,复国后迁灵寿(今平山东北)。公元前296年为赵所灭。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县)。后燕以为都城。隋废。宋以定州为中山府,治安喜(今定县)。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226)改涿郡置,治涿县(今河北涿州)。唐幽州范阳郡本涿郡,天宝元年(742)改置,治蓟县(今北京城西南)。又为方镇名,本为幽州节度使,天宝元年亦改为范阳。宝应元年(762)改幽州节度使,并兼卢龙节度使。又幽州本有范阳县(原涿县,唐改)。大历四年(769)与固安等县自幽州析出,置涿州,以范阳县为治所。
汉族汤姓的人口200万,为全国第一百零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
「汤」源出
汤氏起源:1系出子姓,始祖成汤,以谥号为氏。成汤,帝喾之子契十四世孙,姓子,名履,又名天乙。灭夏建商后,定都毫。死后谥成汤。其子孙中有一支以谥号命氏,成为汤氏。2出自子姓,商末宋国君偃之后,因避祸所改。《史记·殷本纪》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公平定武庚反叛后,把商旧都周围分封给商纣王庶兄微子启,建立宋国。传至偃,自立为王,偃之弟曰昌,昌生隆,改姓子,后因秦始皇焚书坑儒,畏祸改子姓为汤姓。3出自改姓及少数民族。据《万姓统谱》载,春秋时宋国有荡姓,后去草头成汤姓;宋代有汤悦,本姓殷,建隆初避宣庙讳改姓汤;满、侗、蒙、土等民族均有汤姓。 得姓始祖
商汤。皇帝娶西陵之女嫘祖为正妃,生二子:长玄嚣,次昌意。皇帝崩,昌意之子高阳立,是为厹帝。厹帝崩,玄嚣之孙高辛立,是为帝喾。帝喾娶简狄为妻,生契。契佐夏禹治水有功被任司徒封于商,并赐姓,是为成汤始祖。
汤姓分布
先秦时期,汤姓主要活动在中原地区。汉朝时,汤姓已经东移江苏、南涉越南北部。唐朝时期,汤姓随中原二次南下移民分布到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等地,明朝时汤姓南迁两广地区。清初汤姓进人台湾。宋朝时期,汤姓大约有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6%,排在第九十八位。汤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汤姓总人口的36.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福建、河南。全国形成了东部赣苏为中心的汤姓聚集区。明朝时期,汤姓大约有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排在第九十一位。明朝时期,江西为汤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汤姓总人口的2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江苏、浙江、安徽,这四省汤姓大约占汤姓总人口的72%,其次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这三省的汤姓又集中了16%。宋、元、明期间,汤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全国仍以赣、苏、浙、皖为汤姓的聚集地。
当代汉族汤姓的人口200万,为全国第一百零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1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汤姓人口由19万增到200余万,近11倍,汤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汤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汤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苏、福建、湖北四省,大约占全国汤姓总人口的45%,其次分布于四川、浙江、安徽、广东、江西,这五省的汤姓又集中了27%。湖南为汤姓第一大省,占汤姓总人口的17%。全国形成了长江流域地区高比率汤姓分布带。在近600年间,汤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和四川的移动成为汤姓迁移的主流。汤姓分布很广,但在人群中分布不均衡。汤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湘赣浙沪、闽台、皖苏南部、湖北大部、广东大部、云南大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汤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7%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7%以上,以上地区覆盖面积63%的汤姓人群。在皖苏北部、山东东部、北、川渝贵、云南西部、广西、广东西部、海部,汤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9%一027%。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2%的汤姓人群。
堂号
掬星堂、吞星堂:汤悦,安徽贵池人,梦飞星入盘,文思日进,官至南唐宰相、宋拜其为正一品光禄大夫、上柱国,封陈县男,食邑300户。
玉茗堂:明朝汤显祖,书房叫玉茗堂,又被族人做了汤氏的堂号。他在朝做吏部主事,性格直爽看到皇帝不采纳忠臣的谏议,还往往把提意见的人治罪,于是决定冒死奏本向皇帝提抗议,于是被罢了官。他回到家里,一方面继续奏本抗议,一方面编写剧本,著有《玉茗堂集》。
其它堂号:①郡望堂号:中山、范阳。②自立堂号:临川、义士、叙睦、光裕、双桂、丹桂等。
一、来源有二。
1、出自成汤。
成汤即商汤,先商族为黄帝之裔帝喾之后,始祖契的氏族是以玄鸟为图腾的部落,是东夷化的一支氏族,子姓。据说,契是发明刻木记事之人,从契开始,我国的世袭部落的方式改为男系传递。契氏族始居河北平山,后南迁河南安阳,因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封于商,在今河南商丘。契传十四世至履,正值夏朝末代王夏桀时期。履字汤,也称武汤、武王、天乙,为商开国君主,系黄帝曾孙高辛氏之子契裔十四世孙。甲骨文中又称唐、大乙、高祖己。原为夏时方伯,商族领袖,专管征伐之事。与有莘氏通婚,建都于亳,在今山东曹县南,往用伊尹和仲虺执政,积聚力量,准备灭夏。陆续攻灭邻国葛和夏的联盟韦、顾、昆吾等国。经十一次出征,成为当时的强国,后一举灭夏,建立商朝。成汤之后以先祖的名为氏。子姓汤氏的历史至少有3600年。
2、外族基因的流入。
商朝自成汤至盘庚,传十代,迁都5次。大约公元前1300年,盘庚由山东曲阜迁都于殷,在今河南安阳,这以后的商朝史称殷商,也是商朝后期的开始。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灭商,周武王大封同姓和异姓诸侯国,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于宋,以奉汤祀,不得封的殷商子孙以商、殷为氏。所以,汤、殷、商为同一血统的三个不同支系的姓氏。北宋是我国避讳最严重的朝代,为避宋太祖赵匡胤之父赵弘殷之名讳,命改殷姓为商姓或汤姓。五代南唐的右仆射殷崇义,安徽人,南唐亡后投奔宋,全族改姓汤。汤姓的血系一直比较单纯,直到清朝时开始发生与外族基因互相交流的事件,清初世居辽宁沈阳的满洲八旗有汤姓,满族的汤姓原系汉人入旗所带进的姓,后满化成为满族的一员,进入清朝后,与汉人混居后又汉化为汉族。
二、迁徙分布,聚集地
先秦时期,汤姓主要活动在中原地区。汉朝时,汤姓已经东移江苏、南涉越南北部。唐朝时期,汤姓随中原二次南下移民分布到安徽、浙江、江西、湖南、四川、福建等地,明朝时汤姓南迁两广地区。清初汤姓进入台湾。
宋朝时期,汤姓大约有12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6%,排在第九十八位。汤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汤姓总人口的367%。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江苏、安徽、浙江、湖南、四川、福建、河南。全国形成了东部赣苏为中心的汤姓聚集区。
明朝时期,汤姓大约有19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2%,排在第九十一位。明朝时期,江西为汤姓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汤姓总人口的24%。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江苏、浙江、安徽,这四省汤姓大约占汤姓总人口的72%,其次分布于湖南、湖北、四川,这三省的汤姓又集中了16%。宋、元、明期间,汤姓的分布总格局变化不大,其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全国仍以赣、苏、浙、皖为汤姓的聚集地。
三、郡望堂号
郡望
中山郡:汉高帝置郡,景帝改为国,治卢奴(今河北定县)。
范阳郡:三国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改涿郡置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县)。
汤姓的著名堂号有临川、玉茗等。“临川”和“玉茗”堂号均出自明朝汤显祖。汤显祖是江西临川人,所以后人以此为堂号。他的书房叫“玉茗堂”,又为族人作为堂号。汤显祖性格直爽,敢于向皇上提出和坚持自己的意见,为此而被罢了官。归田后致力于戏剧,著有《玉茗堂集》,成为一代名家。
四、当代汤姓的分布
当代汉族汤姓的人口200万,为全国第一百零一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人口的016%。从明朝至今600年中汤姓人口由19万增到200余万,近11倍,汤姓人口的增加速度低于全国人口的增加速度。自宋朝至今1000年中,汤姓人口的增加率是呈∧形的态势。汤姓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湖南、江苏、福建、湖北四省,大约占全国汤姓总人I=I的45%,其次分布于四川、浙江、安徽、广东、江西,这五省的汤姓又集中了27%。湖南为汤姓第一大省,占汤姓总人口的17%。全国形成了长江流域地区高比率汤姓分布带。在近600年间,汤姓人口流动的程度和方向与宋、元、明期间有了很大的区别,由东部向华中和四川的移动成为汤姓迁移的主流。
湘赣浙沪、闽台、皖苏南部、湖北大部、广东大部、云南大部、黑龙江西北、内蒙古东北,汤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一般达到027%以上,中心地区可达07%,以上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全国总面积的174%,该地区居住了大约63%的汤姓人群。在皖苏北部、山东东部、河南南部、湖北西北、陕甘南部、青海东南、新疆西北、川渝贵、云南西部、广西、广东西部、海南西部、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东部、吉林、辽宁东部,汤姓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09%—027%之间,其覆盖面积占了全国总面积的31%,该地区居住了大约32%的汤姓人群。
杜姓有多少人口
杜姓为中国人口最多的第四十七位姓氏,尤盛于河北和河南地区。当今杜姓人群大约占了全国人口的o.41%, 总人口大约近520万 。
杜姓的起源与演变 杜姓的渊源主要有两大支: 姜 姓和祁姓。第一支出自 姜 姓,神农氏的后代。相传在商朝时已经有杜国,是神农氏的后裔后土的子孙,以杜树为神树,故称杜,杜古国在今陕西长安东北。商末周国兴起,杜人归顺于周。史书上没有留下姜姓杜氏后裔的消息,可能完全融入进祁姓杜氏之中。
第二支源出祁姓,帝尧的子孙4000多年前的帝尧初居山东定陶,后迁河北唐县,故号陶唐氏,祁姓。其实陶唐氏是当时活跃在华北地区的一支部落,由于帝尧的丰功伟绩,才使陶唐氏耀眼于后人的史书之中。舜封尧子丹朱为唐侯,到夏孔甲时,丹朱后裔刘累为夏王驯养龙有功而封于刘聚,即刘国,所谓的龙其实是一种鳄鱼。刘累后迁于河南鲁山,犹守故封。商朝后期武丁灭了地在今河南滑县的豕韦古国,更封刘累的后裔为豕韦国君。西周初期改为唐公,以奉尧祀。周成王灭唐,以封弟叔虞,史称唐叔虞。迁唐公于杜,降公爵为伯爵,遂称唐杜氏。杜古国在今陕西长安东北,是神农氏的后裔后土的居地,以杜树为神树,故称杜。至周宣王时杜伯无罪被杀,杜国子孙一部分出逃,留居杜城者为杜氏。春秋初,杜国为秦宁公所灭。祁姓杜氏的历史至少有3 000年。
外族基因的融入
第三支出自外姓和外族的改姓。我国的杜姓同其他姓氏一样,不断与其他民族有交流,互有基因在流动。外族融入杜姓群体中要的事情有:南北朝北魏鲜卑族独孤浑氏族改为杜氏,遂成为河南汉族。北宋金国女真族徒单氏族改为杜氏。清朝满洲八旗都善氏、图克坦氏等氏族均集体改为杜氏,其后族人多数同化为东北杜姓汉族。当今东北多杜姓与满族的改姓有直接的关系。
历史上杜姓的分布和迁移
先秦时期,杜姓主要活动于陕西地区。秦汉时期杜姓已经散播到河南、山西、湖北、四川、山东等地。到了唐朝杜姓在长江南北都有分布,明末杜姓始入台湾。
宋朝时期,杜姓大约有54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7%,为宋朝第二十九位大姓。在全国的分布与河北、四川、山东、浙江。这四省杜姓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与河南、陕西两省。河北为杜姓第一大省居住了杜姓总人口的227%。全国形成了北方翼鲁。西部四川、东面浙江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
当代杜姓的分布和图谱
当代杜姓的人口已近520万,为全国第四十七位姓氏,大约占全国人口的o.41%。在全国的分布目前主要集中于河北、河南、辽宁、湖北四省,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15%。其次分布于山东、四川、广西、山西、安徽、甘肃、广东七省区,大约占杜姓总人口的34%。河北居住了杜姓总人口的9.4%,为杜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冀豫鲁鄂、川甘、辽宁三大块杜姓人口聚集区。
杜姓在人群中分布在冀京津、陕晋、内蒙古中部、辽宁大部、吉林南部、山东北端、河南西部、鄂渝北端、宁夏东部、甘肃中部和东部、新疆喀什地区、广西南部,杜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66%以上,中心地区可达1.6%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2.8%,居住了大约38%的杜姓人群。在河南东部、山东大部、湖北大部、皖苏北部、湖南北端、川渝大部、云南东部、贵州西部、广西中部、广东东南、甘肃南部和西部、宁夏东端、内蒙古西部和东部、黑龙江北部、吉林北部和中部、辽宁东北、新疆西北,杜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44%一0.66%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了总国土面积的257%,居住了大约36%的杜姓人群。
杜姓的传统文化
郡望和堂号 杜姓的郡望主要有京兆、襄阳、濮阳、汉阳、南阳、陕郡、洹水、河南等。杜姓的堂弯除了与郡望同名外,主要还有诗圣、少圣等堂号。诗圣和少圣堂号典出唐朝大诗人杜甫,杜甫自号少陵野老,后人称杜甫是诗中之圣。
楹联 重要的杜姓楹联有以下四副:
书成通典;名列瀛洲。
民歌慈母;世号诗王。
耽思乎经籍;图像于凌烟。
花折应时,金陵度曲;兰谪降丽,玉简留珍。
家训格言
杜甫是唐朝大诗人,一生坎坷,诸子皆随他历尽艰辛,身逢乱世,不忘教子。这在他诸多示儿诗中随处可见。如《宗武生日》诗中,殷切希望儿子宗武要把世代读书做诗的家风传之久远,告诫其子要趁青春少年及早努力,这才是孝。《又示崇武》中,告诫其子不要羡慕那些贵族子弟吃喝玩乐,悠闲度日,要有像孔子那样求学问道的精神,成为一个有精深造诣的人。杜甫训子不是简单说教,而是据事明理、深入浅出的言传身教。
家谱
目前在上海图书馆中收藏杜姓族谱60部,全国其他单位和美、日等国的图书馆还收藏杜姓族谱99部。名人频率和宗族先贤
《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入了杜姓历代名人2 8 2名,占总名人数的062%,排在名人姓氏的第三十三位;杜姓的著名文学家占中国历代文学家总数的067%,排在并列第三十三位;杜姓的著名医学家占中国历代医学家总数的035%,排在第五十九位;杜姓的著名美术家占中国历代美术家总数的046%,排在第四十九位。
历史上重要的人物有:秦朝大将军杜赫;东汉南阳太守杜诗,北海相杜密,经学家杜子春,经学家兼文字学家杜林,书法家杜操;西晋名将杜预;五代农民起义军首领杜伏威;唐朝宰相杜如晦,史学家杜佑,诗人杜甫、杜审言、杜荀鹤,文学家杜牧;北宋宰相杜充;明朝画家杜琼;清朝诗人杜濬;当代哲学家兼历史学家杜国庠,图书学家杜定友,原国民党将领、全国政协常委杜聿明,作家杜鹏程。
杜姓血型
杜姓人群的血型分布总的是:o型占333%,A型占285%,B型占292%,AB型占9%。
百家姓:龙姓的由来
本文2023-11-16 02:12:5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868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