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家大院的古迹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5浏览:4收藏

梅家大院的古迹简介,第1张

大院占地面积80亩,108幢二至三层带骑楼的楼房,呈长方形排列,鳞次栉比,整齐划一,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市场空地,俨如一座小方城,由于当地梅姓股东占了一半以上,故有“梅家大院”之称。由于始建之初,其规划设计是业主将各自旅居国的风情和建筑特色融入于中华建筑艺术之中,因而大院的建筑物既表现出欧美国家的建筑风格,又体现了汉传统的建筑艺术;虽然每幢楼宇规划整齐,但外型却各异,既领先于当时圩镇的建筑潮流,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当年侨乡人民的思想和生活水平;整个大院的每幢建筑物经过了70多年的风雨侵蚀,但仍原貌保留较为完整。国务院侨办主任郭东坡、省侨办主任吕伟雄以及一些国内建筑界的专家学者视察后都认为:梅家大院是目前全国保存得最完好,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华侨建筑的典型代表。《临时大总统》等**、广东省电视台、西班牙国家电视台反映华侨之乡情况的电视剧也以此为外景拍摄,致使梅家大院又享有一定的知名度,并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重点。因此,梅家大院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欣赏价值,极具开发潜力。2010年12月16日上映的贺岁片《让子弹飞》即以这里为主要拍摄地。

没有。

梅乙鹤一个孩子也没有,因为不能生育。

梅乙鹤是电视剧《红娘子》中的角色,由王绘春饰演。一个纯中国式的大院老爷,有着根深蒂固的“传宗接代”“家族荣旺”等传统的思想。最钟爱的儿子梅贤祖是其哥嫂留下的孤儿,不能生育的梅乙鹤为了保住梅家唯一的血脉,将梅贤祖认作自己的儿子,一生奔波操劳,甚至为了能让梅贤祖为梅家留后,不惜舍下老脸跪求儿媳与这个不成器的儿子圆房,这个为了家族荣旺而委曲求全。

人物简介

邓石如原名琰,因避仁宗讳,遂以字行,少读书,好刻石,仿 印篆甚工。性廉介无所合。时翁方纲擅篆分,以石如不至其门,为之。刘墉、陆锡熊见其书,皆大惊。登门求识面。包世臣推其篆书为神品。钱坫与世臣游焦山,见壁间篆书《心经》曰:“此非少温(李阳冰)不能作,世间岂有此人耶?”少尝客江宁梅B家,得纵观秦、汉以来金石善本,每种临摹各百本。曹文填称其四体书皆为清朝第一。工刻印,出入秦、汉,而自成一家,世称邓派。出生于寒门,祖、父均酷爱书画,皆以布衣终老穷庐。邓石如九岁时读过一年书,停学后采樵、卖饼饵糊口。17 岁时就开始了靠写字、刻印谋生的艺术生涯,一生社会地位低下。他自己说:“我少时未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邓石如30岁左右时,在安徽寿县结识了循理书院的主讲梁t,又经梁t介绍至江宁,成为举人梅H的座上客。邓石如在江宁大收藏家梅H处8年,“每日昧爽起,研墨盈盘,至夜分尽墨,寒暑不辍”。不久得到曹文埴、金辅之等人的推奖,书名大振。乾隆五十五年(1790),乾隆皇帝80寿辰之际,户部尚书曹文植六月入京都,邀其同往。秋,途经山东,遂登泰山观览。进京后,邓石如以书法响誉书坛。乾隆五十六年(1791),在两湖总督毕沅处做了3年幕僚。张惠言、包世臣都曾向他学习书法。

往事略集

清代书法大家邓石如的行书《陈寄鹤书》还与历史上一段著名的轶事有关。邓石如家中养两只鹤。据说,这两只鹤的年龄至少有130岁。一日,雌鹤死去了,仅隔十几天后,邓石如的发妻沈氏也相继去世。这种巧合,在当时的文人当中产生了很多联想。59岁的邓石如伤心至极,雄鹤也孤鸣不已,与他相依为命。因不忍再看孤鹤悲戚的样子,邓石如于是择地三十里外的集贤关佛寺,将鹤寄养僧舍中。从此,他担粮饲鹤,三十里往返,每月坚持不懈。忽然,又一日,正在扬州大明寺小住的他得到传报,雄鹤被安庆知府看中,抓回了府中。他即刻启程赶回安庆,用行书写下了《陈寄鹤书》向知府陈情上书索鹤。

这篇文章写得哀婉动人,催人泪下,气势排山倒海,文辞如云幻天,以极尽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历数得鹤、寄鹤悲欣往事。为了这只鹤,他可以将生死置之度外,正如书中所写“大人之力可移山,则山民化鹤、鹤化山民所不辞也。”知府接书,无言以答,不日将鹤送还佛寺。

邓石如9 岁随父读书,1 0 岁便辍学,1 4 岁“以贫故,不能从学,逐村童采樵、贩饼饵,负之转鬻”。然在其祖父和父亲的影响下,对书法、金石、诗文发生了深厚的兴趣,并有长足进步。1 7 岁时,为“潇洒老人”作《雪浪斋铭并序》篆书,即博时人好评。自此,便踏上书刻艺术之路。2 0 岁在家乡设馆,任童子师,不耐学生“憨跳”而舍去,随父去寿州(今寿县)教蒙馆,2 1 岁因丧妻辞馆,外游书刻,以缓悲痛。

乾隆三十九年(1 7 7 4 年)他3 2 岁时,复至寿州教书,并常为寿春循理书院诸生刻印和以小篆书写扇面。深得书院主讲梁献(亳县人,以善摹李北海书名于世)赏识,遂推荐他到金陵(今南京)举人梅谬家学习。梅家既是宋以来的望族,又是清康熙御赐翰墨珍品最多的家族,家藏“秘府异珍”和秦汉以后历代许多金石善本。石如纵观博览,悉心研习,苦下其功。在梅家8 年,前五年专攻篆书,后3 年学汉分。于四十七年他4 0 岁时,离开梅家,遍游各处名胜,临摹了大量的古人碑碣,锤炼了自己的书刻艺术,终于产生了“篆隶真行草”各体皆备、自成一家的大量作品。乾隆四十七年,他游黄山至歙县,结识了徽派著名金石学家方君任和溪南经学家程瑶田,及翰林院修撰、精于篆籀之学的金榜。后经梅谬和金榜举荐,又结识了户部尚书曹文埴。 乾隆五十五年秋,弘历八十寿辰,曹文埴入都祝寿,要邓石如同去,石如不肯和文埴的舆从大队同行,而戴草帽,穿芒鞋,骑毛驴独往。 至北京,其字为书法家刘文清、鉴赏家陆锡熊所见,大为惊异,评论说:“千数百年无此作矣。”后遭内阁学士翁方纲为代表的书家的排挤,被迫“顿踬出都”,经曹文埴介绍至兵部尚书两湖总督毕源节署(署武昌)作幕宾,并为毕源子教读《说文字原》。在署三年,不合旨趣,遂去。

乾隆五十九年他5 2 岁时,由武昌回故里,买田4 0 亩,翌年建屋一栋,并亲书匾额“铁砚山房”置于门首。常将书刻售资救济乡人,贫不能葬者,都尽力资助。以后的1 0 年,他的书刻艺术越臻化境,他不顾年迈,常游于京口(今镇江)、南京、扬州、常州、苏州、杭州等地。临终前一年,还登泰山,会晤友人,切磋技艺。6 0 岁时,他游京口,结识包世臣,授书三年,并以书法要诀示曰:“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常计白以当黑,奇趣乃出。”包以其法验六朝之书都全符合。他6 3 岁临终这一年,仍收录门生程蘅衫,为篆书《张子西铭》。 是年,得知泾县有八块碑需以大篆、小篆、分书、行楷各体书写,慨然应邀,仅书一碑因病而归,阴历1 0 月卒于家。

民间奇人

邓石如身材高大,胸前飘一绺长长的美髯,遇人落落,性格耿介,无所合,无款曲,无媚骨,无俗气,称得上顶天立地的一个伟男子。

因为其祖辈出身寒微,枯老穷庐,他的一生更备尝人间的酸甜苦辣,过着“采樵贩饼饵,日以其赢以自给”的生活。他以“山人”自居,于荒江老屋中高卧,把功名两字都忘记了。

为什么淡泊如此?他生活的时代,是历史上堪称盛世的“乾嘉时代”。他来到这个世界时,政局早已稳定,天下亦早已被爱新觉罗氏那双射雕射虎的手抚摩得比较熨帖了。生活随着时间的河流,日复一日地平静地流去。我们只知道他戴草笠,着芒履,策毛驴,浪迹天下名山大川,有如云水之间孤独的浮鸥。他的好友师荔扉曾经送他这样两句诗:“难得襟怀同雪净,也知富贵等浮云。”看淡了浮华、浮夸、浮名,也就与浮躁相去甚远。“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柳永那种怀才不遇的牢骚他没有;“患名之不立,患年之不长”,贾逵的雄心进取他缺乏;“名飞日月上,义与风云翔”,李白的济世大志他也不具备。他只是归于淡,把世间万物都看得淡了,淡到自甘寂寞,远离红尘。可是,他又真正地热爱着书法,一天也舍不得丢弃。每日清晨,他研一盘满满的墨水,就着净几挥洒,必待墨水用干了才上床休息。所谓“热爱”,在邓石如的人生里,除了出身寒微,饱受生活的煎熬以外,还得把功名利禄置于脑后而全身心地投入艺术的艰苦锤炼中。他不怕板凳一坐十年冷,更不愿像某些“名人”那样热衷于今天上电视,明日登报纸,后天获大奖,不然就日子一天也难过。

当年,他为湖广总督毕沅的幕友时,“与人论道艺,所持侃凿,丝毫不肯假借,布衣棕笠,贵客公卿间,岸然无所诎也。”俨然一种平民艺术家的本色。但是,“日见群蚁趋膻,阿谀而佞,此今之所谓时宜,亦今之所谓捷径也。得大佳处,大抵要如此面孔。而谓琰能之乎?日与此辈为伍,郁郁殊甚。”他看不惯官场的群蚁趋膻,也不愿阿谀权贵。那么,虽为幕友,却也是落落寡合的——他不适合那个生态环境。于是,他拂袖而去,返 间,适者自适,从此一生六十余年再也没有混迹于官场。

邓石如不愿媚俗取巧的顽固,说得斯文与时髦一点,是不是他正有着平常文人欠缺的所谓“平民意识”或“民间情结”?邓石如原名琰,字石如,自号顽伯、完白山人、完白山民、龙山樵长、凤水渔长等。以石自比,以

顽石自况,一个山野之人的特立独行,飘然如在眼前。说到邓石如的为人,与他同时代的人评价甚高。有说“高尚”、有说“高洁”。我这里只说两件事。第一件,邓石如初入都,当时的人都以内阁学士翁方纲为书法的宗师,翁亦骄横一时,而邓石如“独不谒”。不去登门拜访翁宗师,是不愿结交权贵呢,还是本身就看不起他的书法?我不敢妄猜。但后果却是在他的意料之中的,盛气凌人的翁方纲极度贬抑邓石如的书法,而邓石如一笑置之,“不与校也”。另一件事,也许可以见出邓石如的高洁了。邓石如常居集贤关,得一鹤,精心喂养后蓄于僧院中,他陪它散步,它伴他读书,“朝朝两件闲功课”。不料,某太守见而爱之,携鹤而去。邓石如极是不平,写了一封措辞严厉的信索还。从此,与鹤为伴,晨昏无间。邓石如死时,那鹤发出尖厉的唳声,哀鸣数日后,打了一个旋,消失在大漠青空之中,羽化而去。鹤唳、青空、远去——这是我心头漫过的图景,也是眼前流过的诗境。是的,一袭布衣,仰视苍天,有所牵挂而来,无所牵挂而去;既知万物有灵,更轻身外之物;“你自归家我自归”——人鹤两化,只留下一段聚散情义于古今。他的好友、桐城派散文大家姚鼐曾给他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茅屋八九间钓雨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益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不慕富贵而自然隽永,不闹情绪而旷达平和。钓雨耕烟,灌花酿酒的人生,洗去的是庸脂俗粉,尘泥污垢,浸润出来的却是经史子集里的书卷气质和一身的仙风道骨。于人,互为表里,安身立命,也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了。人生一达这种境界,艺术的深沉和久远便应运而生。

作为震古烁今的书法大家,邓石如是以货真价实的创新赢得我们尊敬的一个典范。与他同时代的包世臣在《艺舟双楫》中把他的书法列为“神品”,誉为“四体书皆国朝第一”。书法史上以“我自成我书”自负的“浓墨宰相”刘墉,当时见到邓石如的字,拍案惊呼道:“千数百年无此作矣!”连眼界很高,学富五车的康有为,贬颜(颜真卿)贬柳(柳公权),贬晋帖,贬唐碑,而对邓石如之书不仅高度评价,还把他作为划时代的一个标志。平心而论,卑唐贬晋,失之公允,而对邓石如的评价则言之成理。清代篆隶书的革新和碑学的兴起,开拓出传统书法的新生面,这个盖世功勋是由邓石如悄悄地在山野之中建立起来的。邓之篆书结体的灵动,用笔的自然,打破了自李阳冰以来僵化的传统格局,难怪他这样自负:“何处让冰斯(斯指李斯)?”邓石如在书法理论上也颇多创见。“计白当黑”之论把“笔不到而意到”的道理具体化了。“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则把虚实对比的艺术理论阐释得明白如话。

代表作品

邓石如为清代碑学书家巨擘,擅长四体书。其篆书初学李斯、李阳冰,后学《禅国山碑》、《三公山碑》、《天发神谶碑》、石鼓文以及彝器款识、汉碑额等。他以隶法作篆,突破了千年来玉h篆的樊篱,为清代篆书开辟了一个新天地。他的篆书纵横捭阖,字体微方,接近秦汉瓦当和汉碑额。隶书是从汉碑中出来,结体紧密,貌丰骨劲,大气磅礴,也使清代隶书面目为之一新。楷书取法六朝碑版,兼取欧阳询父子体势,笔法斩钉截铁,结字紧密,得踔厉风发之势。行草书主要吸收晋、唐草法,笔法迟涩而飘逸。大字草书气象开阔,意境苍茫。总观其四体书法,以篆书成就最大,楷、行、草次之。邓石如又是篆刻家,开创皖派中的邓派。他以小篆入印,强调笔意,风格雄浑古朴、刚健婀娜,书法篆刻相辅相成。邓石如的印章有着“疏处可以跑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特色。

时人对邓石如的书艺评价极高,称之“四体皆精,国朝第一”,他的书法以篆隶最为出类拔萃,而篆书成就在于小篆。他的小篆以斯、冰为师,结体略长,却富有创造性地将隶书笔法糅合其中,大胆地用长锋软毫,提按起伏,大大丰富了篆书的用笔,特别是晚年的篆书,线条圆涩厚重,雄浑苍茫,臻于化境,开创了清人篆书的典型,对篆书一艺的发展作出不朽贡献。隶书则从长期浸*汉碑的实践中获益甚多,能以篆意写隶,又佐以魏碑的气力,其风格自然独树一帜。楷书并没有从唐楷入手,而是追本溯源,直接取法魏碑,多用方笔,笔画使转蕴涵隶意,结体不以横轻竖重、左低右高取妍媚的方法而求平正,古茂浑朴,与时俗馆阁体格格不入,表现出勇于探索的精神。

刘墉陆锡熊:“千数百年无此作矣。”

曹文埴:“此江南高士邓先生也,其四体书皆为国朝第一。”

包世臣《艺舟双楫》:神品第一

赵之谦:“国朝人书以山人为第一,山人以隶书为第一;山人篆书笔笔从隶书出,其自谓不及少温当在此,然此正自越少温,善易者不言易,作诗必是诗,定知非诗人,皆一理。”

沙孟海《近三百年的书学》:“清代书人,公推为卓然大家的,不是东阁学士刘墉,也不是内阁学士翁方纲,偏偏是那位藤杖芒鞋的邓石如。”

题字作品

安徽怀宁县城北大龙山下白麟板的邓家大屋内,有一副以楷书书写的计有146字“龙门”长联,即:

沧海日、赤城霞、峨媚雪、巫峡云、洞庭月、彭蠡姻、潇湘雨、武夷峰、庐山瀑布,合宇宙奇观,绘吾斋壁;

少陵诗、摩诘画、左传文、马迁史、薛涛笺、右军帖、南华经、相如赋、屈子离骚,收古今绝艺,置我山窗。

这副署为“题碧山书屋”的门联,为清代中叶著名书法家、篆刻家邓石如撰并书。此联气势恢弘,构思奇特,有如南朝文论家刘勰所说的“视通万里”“思接千载”之神奇。

上联摄景,五彩纷吴;下联取文,绮章叠秀。上下联气脉连贯,一气呵成。景物典型,文事精粹,语言雅丽,含蕴深长,委属对中之杰构,联里之箐华。

此对联之所以盛传不衰,除上述之外,与作者善于运用列锦修辞手法也有关。

列锦修辞法是以名词或名词为中心的定名结构组成语句,里面没有形容词谓语,却能写景抒情;没有动词谓语,却能叙事述情。

处世劳尘事:传家宝旧书。——题苏州寒山寺碑廊

事业垂千古;馨香荐四时。——墨迹

座上南华秋水;屏间北苑春山。——自题

万花盛处松千尺;群鸟唱中鹤一声。——自题

开卷神游千载上;望帘心在万山中。——自题

好书悟后三更月;良友来时四座春。自题

涉水跋山,来泻两行寒士泪;临风对月,常怀一片故人心。——挽曹文埴

周围积奇石几层,月色夹空,如窥古涧;其地有高松百尺,绿荫翳日,时到异人。——题扬州瘦西湖小金山草堂

茅屋八九间,钓雨耕烟,须信富不如贫,贵不如贱;

竹书千万字,灌花酿酒,益知安自宜乐,闲自宜清。

——述怀

容人却侮,谨身却病,小饮却愁,少思却梦,种花却俗,焚香却秽;

补劳,独宿补虚,节用补贫,为善补过,息忿补气,寡言补烦。

——自题草堂

长七尺大身躯,享不得利禄,享不得功名,徒抱那断简残编,有何味也;

这一块臭皮囊,要什么衣裳,要什么棺椁,不如投荒郊野草,岂不快哉。

——自挽

篆刻

《江流有声 断岸千尺》、《我书意造本无法》、《*读古文 日闻异言》、《家在四灵山水间》、《意与古会》、《笔歌墨舞》、《城一日长》、《灵石山长》、《春涯》、《半千阁》《完白山人篆刻偶存》(文图)

书法

《游五园诗》、《篆书文轴》、《篆书中堂》、《隶书四条屏》、《隶书七言联》、《隶书节录文心雕龙》、《陈寄鹤书》

诗文

《登岱》

岱秩巍巍秉节旄,峻蛑鄙献咴斥。一无所限唯天近,百不如人立脚高。

过眼云烟失齐鲁,增封诸岳视儿曹。尊岩莫讶风尘迹,终古乾坤几布袍。

《完白山人寄鹤书稿》完

完白山民邓石如顿首,奉书为启,陈寄鹤事。此鹤之主人闲有岁月可证者,已百三十有零岁,历公卿之门四。据宛陵张涵斋太史焘《古鹤行诗》,滇南中丞孙公曰秉刻之金陵藩署中,叙此鹤先在常熟蒋家,次居吴兴沈家,后归德清徐家。京口农部袁礼堂以千金聘归三十六峰山馆中,此百三十有余岁可屈指而计者。其前之岁月,则不可得而考矣。山民游于袁公家有年,农部之子廷极命鹤谓山民曰:“此尔主也。”谓鹤与山民宜,遂以赠山民。山民年垂耳顺,得此为老伴,洵旷事也。嘉庆元年秋,舟过金陵,孙中丞悦之,欲聘山民鹤,兼以灰鹤二赠山民。此海雀也,非鹤也。与鹤为奴,鹤不受也。却之,载吾鹤归。山民家徒壁立,食指甚繁,每一砚四方以活妻子,恐鹤遭野人之厄,遂择地而寄鹤于集贤关僧舍中。虽禅室荒陋,而林木蓊郁,竹树交翠,关隘险固,山石嵯峨,为达天衢之冲要道,又皖城龙脉所特起。僧欲仗佛力创兴之,以扶持行道,培护风水,其志诚深远矣。离山民居遥不三十里,担粮饲鹤,月有常例。虽待此鹤也,亦隐以待僧矣。因向僧唤鹤训而祝之曰:“尔乃胎禽浮丘,著经云门,鼓翅华表,飞声负霄汉凌云之志,恐终非贫家有也。尔有遐心,亦听尔之翱翔寥廓,可不尔羁也。今属尔寄于僧,以修尔龄。僧托于尔,以辅成其名。尔无负山翁寄鹤之意,以徜徉于此。此地有修竹古木,可庇荫尔;有古佛青灯,可忏悔尔;有灵幡宝盖,可威仪尔;有法座经坛,可庄严尔;有蹲狮伏象,可护持尔;有萝月松风,可徘徊尔;有山花野卉,可纾尔步;有溪泉潺,可濯尔羽;有积石漫山,可厉尔喙;有苔华绣砌,可逞尔狂;有高梧重重,可张尔盖;有苍藤垂垂,可排尔幢;有钟鼓镗O声,可遂尔海峤搏风盘礴乎青云之志;有风雨草木摇撼声,可触尔引领高唳,若有捍卫牧圉之任;有山禽鸣噪声,可助尔群下相融物我,熙熙共乐林泉之度;有车马行迈声,可慨其尘途仆仆,尔则梳翎戢羽,矫首而游观;有冠盖往来,贤士大夫之憩止,可念其干旌在野,载驰载驱,长路迢迢,趑趄日夕,益显尔之清旷劲逸,孑然而孤标。凡山中四时之致,雪月花风之候,阴晴雷雨之辱,尔得默领其常变。尔其钦承吾训辞。”

又曰:“僧归尔伴,僧出尔守。月白风清,听经点首。毋徒饮啄,端洁毛羽,他日太清衣裳楚楚,岂不尔驾骑,尔遨游。贯无十万,难上扬州。我居不远,于焉卅里。尔若怀归,龙山凤水。尔其谛听吾祝词。”祝毕,鹤四顾惶然,若有逸志。乃慰之曰:“尔来前,尔其安于此矣。”鹤遂皈依于佛。虽皈依佛,鹤仍为山翁之鹤也。僧拟其名,余曰:“是昂藏物,非可以几名辱之也,惟佛可以使之。”遂更其名曰佛奴。寄鹤之地莫此若也,怡鹤之情莫此适也。鹤耶僧耶,其相助为理耶。山民家无担石储,前曾以十金助僧创寄鹤亭,施茶以济行人。昨秋枯旱,犹以钱十千佐僧架此东轩,今修竹万竿,清阴满座,过者可凭涤烦嚣也。今闻僧临白石草堂记言,阁下花骢住此,鹤舞阶下,从官称庆,以为官阶一品之兆,直指日事耳。左右不察,爰遣厮卒束缚以去,送至署中。僧号于途,鹤厄于卒,不闻轩车之迎,而有囚系之辱,物之报人以嘉祥者,顾身受如是之困乎?从此莲幕宾朋,竞赏芸窗不聘之禽,而使冷院枯僧,日颜于寄鹤之山翁矣。山民知阁下意万不如是,不过近侍之人图此以邀赏赉耳。亦或梅开东阁,暂借娱情,张琼筵以咏花,命羽觞而醉客,不有翟翟之白鸟,其何足以畅此雅怀。乘兴招之,尽兴挥之,则鹤不日仍归山民。亦或政闲遐赏,睹物怀人,慕古人琴鹤之风,以益励其清廉,而光照皖国。山民得为治下之民,亦与有荣焉。若徒手而有之,山民能负袁郎中赠鹤之意乎?亦负惭于此鹤也。且起外议谓太守夺山人鹤之名。若以草野冒渎尊严而罪之,则山民化鹤,鹤化山民,所不辞也。故历陈古鹤之始末,与僧人、山民同此心事,特用缕述上陈,不胜恐惧悚惶之至。山民再顿。

又书后自记一则云:“鹤寿不知其纪,人寿修短,极之不过百年。均宇宙之寄物耳。此鹤寄于公卿,寄于山民,寄于僧佛,又寄于太守。太守也,僧佛也,山民也,公卿也,皆寄于鹤耳。鹤寄于人耶?人寄于鹤耶?然人鹤之寿虽有长短不齐,亦终当还宇宙也,于我何有哉!余长年仆仆四方,自有此鹤,归时不过以为耳目一瞬之玩,究未尝与鹤性灵相周旋也。作此书成,用鹤、恋鹤、训鹤、祝鹤,吾何得忘情于鹤。顾此虽亦无负于鹤,而心中有不释然于鹤者。存书以存鹤,可谓有鹤而无鹤,无鹤而有鹤也。鹤兮,鹤兮,不待吾他日碧水苍山偕游观于冥漠耶?奚去之遽也?

艺术鉴赏 简介

邓石如:(1743---1805),原名琰,字石如,又名顽伯,号完白山人,又号完白、古浣子、游笈道人,凤水渔长,龙山樵长等,安徽怀宁人。有人把他归为皖派,更多的人因为推崇他在篆刻史上杰出的贡献,而尊为“邓派”。

邓石如幼年时家境贫寒,一生社会地位低下,他自已说:“我少时末尝读书,艰危困苦,无所不尝,年十三四,心窃窃喜书,年二十,祖父携至寿州,便已能训蒙今垂老矣,江湖游食,人不以识字人相待。”这样一位读书不多的“一介布衣”,成长为伟大的艺术家,全靠艰定不移的信念,顽强的意志和刻苦的锻炼。他十七岁后,就开始以书刻自给。三十岁后,通过友人介绍,陆续认识了南京梅缪 三兄弟等友人,遍观梅家收藏的金石善本,凡名碑名帖总要临摹百遍以上,为此起早贪黑,朝夕不辍为以后的篆刻艺术打下了扎实的书法基础。所以,当时人评他的四体书法为清代第一人。

邓石如时代,正值皖、浙两派称霸印坛之时,但他绝不满足于前人印家所取得的成果,而以自已雄厚和书法为基础,做到“书从印出,印从书出”,打破了汉印中隶化篆刻的传统程式,首创在篆刻中采用小篆和碑额的文字,拓宽了篆刻取资范围,在篆刻上形成了自已刚健婀娜的风格,巍然崛起于当时的印坛,可说与皖、浙两派形成鼎足之势。邓石如的雄风一直影响到同时期的包世臣、吴让之、赵之谦、吴咨、胡澍徐三庚等人。在篆刻艺术发展史上,邓石如是一位杰出的大家。可惜他原石流传极少存世有《完白山人篆刻偶成》、《完白山人印谱》、《邓石如印存》等。

作品介绍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句出苏轼《后赤壁赋》,是邓石如的代表作之一。艺术构思最忌平均呆板,他在书法理论上曾提出的“字划疏处可使走马,密处不使透风“的美学观念,这方印可以说是这种观念的生动体现。“流、断”二字繁写增其密度,以密衬疏。“江”字与“岸、千、尺”三字相呼应,笔势开张,大片宽地又正好与“断”字相呼应,加上流、有、声”之繁密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他的用刀既不同于皖派,也不同于浙派,而是使刀如笔,宛转流畅,刻出了他刚健婀娜的风格。

“我书意造本无法”一印,在细白文刻法上,可说前无古人,戛戛独造他把宋元圆朱文的刻法,发展到这种细白文的刻法,印中文字的方圆曲折,完全视印之形式随机搭配而出,而这种白文的线条,最能体现出他书法的笔情墨趣和以刀当笔的金石风味。

“*读古文,日闻异言”,风格同上印,虽然刀法上不及上印挺劲,但章法上却是苦心经营。全印八个字分三行,疏其中行而密其左右,是这方印的特色。

“家在四灵山水间”全印七字,一如其书。此印的章法正好与上印相反中间密而左右两边疏,紧密处不使人感到窒息,疏处则绰绰有余。绘画大师黄宾虹受此影响,在他画论中也有“疏可走马,密可透风”的说法。

“灵石山长”、“春涯”二印,对角疏密呼应,朱白相映,全印笔酣墨饱,充满着圆浑、朴茂之感。一方印往往有一个基调,相比下来,“春涯”加栏的白文印,由于转折间略见的功力。艺术大师丰子恺曾说,篆刻艺术是“经营于方寸之内,而赏鉴乎毫发之细,审其疏密,辨其妍媸”。所以“书画同源,而书实深于画,金石又深于书”。因此,“非有精微之艺术修养,不足与语也”。这些精辟的见解对我们理邓石如的艺术当有很深的意义。

书法解读:

自魏晋以降,篆书一体逐渐走向了沉寂,擅长篆书的书家,已如晨星。直至清代,伴随着金石学、考据学的兴起,才迎来了篆书复兴昌盛的春天。乾嘉年间邓石如出,彻底打破了篆书低迷的僵局,开辟了新的生面。邓石如改变了过去几百年的作篆方法,充分运用毛笔的特长来表现篆书的笔意,使书写上的提按、起笔收笔的笔触意态更加富于变化,在结构上也打破了过去那种陈陈相因的固定模式,影响所及,蔚为风气。

邓石如,初名琰,字石如,号顽伯,安徽怀宁人。终生布衣,以鬻书刻印自给。一生精研书法篆刻,而以篆书的成就为最高,有开创性的贡献。篆书以《石鼓文》、《泰山刻石》、《峄山碑》、《开母石阙》为法,并融合汉碑额婉转飘动的意趣,字形方圆互用,姿态新颖,笔力深雄,婀娜多姿,体势大度,用笔灵活而富于变化,骨力坚韧,一扫当时呆板纤弱、单调雷同的积习。又篆从隶入,隶从篆出,自成一家风范。清代以后篆书家无不受到他的影响,可以说,二百多年篆书艺术风格的丰富多彩,大家辈出,这辉煌的景象实有邓石如为其开端。

书于嘉庆元年以后的 《邓石如篆书册》,笔力遒练,骨力如棉裹铁,体势沉着,运笔如蚕吐丝,尤其是融入了以隶笔作篆的意味,可视为邓石如传世墨迹中的代表之作。在临习此帖要仔细观察和深入体会其用笔多变的笔法特征。就起收而言,既有逆起驻收,内敛含蓄,也有逆入平出,轻松流畅。其弧画的行笔,或用提转之法以见圆畅,或用顿折之法,以见方劲。这些在用笔方面的微妙变化,都是要临到位的,切不可在临习时一带而过大而化之的。一定要做的孙过庭所言的“察之者尚精,拟之者贵似。”在结字方面,《邓石如篆书册》是在努力追求均匀的布白方法,因而使得每个篆字都显得平稳而安详,但在空白处,则垂脚曳尾,从而形成疏宕与坚实,空灵与丰厚的对立统一。在处理好均匀和疏密布白的同时,还要充分注意线条的平行、对称、相抱以及相背的关系。此外,要临好邓石如的这本篆书字帖,线条的参差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小篆线条之间的参差安排,往往是制造生动的关键所在。清人王澍云:“篆书有三要:一曰圆,二曰瘦,三曰参差。圆乃劲,瘦乃腴,参差乃整齐。三者失其一,奴书耳!”这应该是我们书写小篆时要牢记的。

苏州古代状元

陆润庠:陆润庠聪明好学,10岁便读完了儒家的《九经》;对家传医学,他也用心学习,颇懂医术。他凭籍儒学根底考中乡试,成为一名举人。

洪钧:洪钧,字陶土,号文卿,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

翁曾源:翁曾源,字仲渊,常熟(今属江苏)人。

翁同龢:咸丰六年(1856),正值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农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之时,翁同龢参加廷试,一举考中一甲一名。

吴钟骏:吴钟骏,字崧甫,又字吹声,号晴舫,一作狂访,江苏吴县(今苏州)人。

陆增祥:陆增祥,字星农,太仓(今属江苏)人。少力学,读书不辍。

文震孟:天启二年(16 22 ).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文震孟第十次参加礼部会试。三场考场下来,文震孟榜上有名。十进礼部贡院考场,历时27年,文震益终于成了一名贡士。

汪绎:汪绎,字玉轮,号东山,常熟(今属江苏)人。少好学,以诗文著称。

陆肯堂:陆肯堂是清代第十八位状元,字邃升,一字澹成,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顺治七年(1650)生于封建地主知识分子家庭。

归允肃:归允肃是清代第十六位状元,字孝仪,号惺崖,江苏常熟人,明朝崇祯十五年(1642)生于封建官宦之家。

彭启丰:彭启丰,字翰文,16岁入官学读书,好学上进,誓效祖父,也做个状元。雍正五年(1727)会试第一,也夺得会元桂冠;殿试时,担任评卷的"读卷大臣"把他列为第一甲第三名,世宗爱新觉罗胤滇亲拔为第一。

钱棨:钱棨,字振威,一字湘龄,苏州府长洲县(今江苏苏州)人。

毕沅:毕沅,字秋帆,又字梁蘅,自号"灵岩山人",爱新觉罗·胤祈求滇帝的第八年,即雍正八年(173),毕沅出生于镇洋(今江苏太仓)。

韩菼:长洲(今江苏苏州)是清代出状元最多的县。有清一代,开科112次,状元114人,有7人出自长洲。韩菼是长洲7状元中的一员。

徐元文:徐元文,宇公肃,号立斋,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九月二十八日,死于康熙三十年(1691)闰七月二七日,享年88岁。徐元文与他的哥哥徐乾学、弟弟徐秉义都是进士,在当时很有名望,号称"昆山三徐"。

朱希周:弘治九年(1496)三月十五日,朱希周参加股试,一举夺魁。据《明史·朱希周传》讲,朱希周之所以能中状元,乃是因为明孝宗喜欢他的姓名,才擢为第一甲第一名的。是否真的如此,今也难以断言了。

顾鼎臣:

申时行:嘉靖四十一年(1562)三月十五殿试,会试中式的299人参加考试。第2天,担任评卷的"读卷大臣"评阅试卷。第三天发榜,高居榜首的是申时行。

吴宽:宪宗成化八年(1433)二月,吴宽终于考中会试,并且夺得第一名。按科举成式,会试后的殿试于三月初举行,而成化八年的殿试延至三月十五日举行。吴宽以一道出众的时务策,一举夺得第一甲第一名的桂冠。

毛澄:毛澄字宪清,出身于一普通的地主家庭,自幼深受封建伦理思想的薰陶,他刻学习,终于考取了殷试第一名。

吴廷琛:嘉庆七年( 1802)二月,吴廷琛在"壬成科"会试中一举夺魁,成为会元。

潘世恩:乾隆五十八年(1793)潘世恩夺得第一甲第一名的桂冠。他是乾隆朝第二十六位状元。在有清一代114位状元中,他排在第六十二位上。

彭定求:彭定求成了清开国以来的第十五位状元。这年,彭定求年三十有二。

孙承恩:常熟(今属江苏)是清代经济、文化最繁盛的地区之一,名士辈出,登科者多,光是状元就出了五个。孙承恩是五状元中的一个。

徐陶璋:徐陶璋,字端揆,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沈坤:沈坤,宇伯载,号十洲,直隶大河卫(今江苏淮安)人,祖籍昆山(今属江苏),后徙居此。

缪彤:缪彤是清代第十二位状元,字歌起,号念斋,明朝天启七年(1627)生于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在乡里以循规蹈矩闻名,被乡人荐为遵循封建道德规范的楷模。他热衷科举考试,渴望中式夺魁先后5次公车北上应试。

吴信中:吴信中,字阅甫,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父吴云,曾任御史,刚直不阿,直声震朝野。吴信中少力学,珍惜字纸,曾刻《文帝惜字文》以规劝世人。

石韫玉:石韫玉,字执如,号琢堂,成为清朝开国以来第六十一位状元。

陈初哲:陈初哲成为清代开国以来第五十一名状元,也是元和分县以来的第一名状元。这年,陈初哲年33岁。

张书勋:张书勋,字在常,号酉峰,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乾隆三十一年(1766)考中状元。

王世琛:王世琛,字宝传,号艮甫,江南长洲(今江苏苏州)人。

陆逊 本名议,字伯言。三国吴吴郡吴人。孙策婿。初仕孙权幕衬,累迁偏将军、右部督。与吕蒙计克公安,南郡,擒杀关羽。孙权黄武初,任大都督,领兵拒列备。固守不战,待蜀军疲惫,方以火攻,大破之,领荆州牧。后任丞相。因仅时孙权废太子,受责,愤恚卒。谥昭候。《三国志》有传。

陆绩 字公纪。三国吴吴人。康子。年6岁,于九江见袁术,术出桔,绩怀三枚,归以遗母,佳传今古。既长,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备览。与虞翻、庞统友善。孙权辟为曹掾。以直见恶出为郁林太守,加偏将军。为官清廉,郁林任满归,舟轻不能越海,载石为重,以助航行,巨石亦随之归第。吴人称为"廉石"。今犹立苏州碑刻博物馆(即文庙)内著述甚丰。有《周易》、《扬子太玄经》、《浑天图》等。《三国志》有传。

陆柬之 唐吴人。元方伯父。虞世南甥。官至朝散大夫,守太子司议郎。以书专家,少学舅氏,而世南学于永禅师,皆有礼法。柬之与欧、渚齐名,隶行入妙,草入能。隶行于今殆绝遗迹,尝观其草书意古笔老,信乎名不虚得也。尝书头陀寺碑、急就章、陆机文赋、龙华寺额、武丘东山碑,最闻于时。传见《唐书·陆元方传》。

范仲淹 宋苏州吴县人,字希文。真宗大中祥符八年进士。历秘阁校理、右司谏、权知开封府。仁宗景佑三年,上《百官图》论用人是非,忤吕夷简,出知饶、润、越三州。康定元年,任陕西经略安抚副使、兼知延州,改环庆路经略安抚、缘边招讨使,守边数年,负防御西夏重任。庆历三年,入为枢密副使,进参知政事。上十事疏,推行新政,为夏竦等中伤,罢政,出知汾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官终户部侍郎、知青州。卒谥文正。工诗文及词,晚年所作《岳阳楼记》,有"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之语,为世所传诵。有《范文正公集》。其于景佑元年(1034)任苏州知州。曾兴修太湖水利。景佑二年。创设府学,越八年,入朝任参知政事。仁宗庆历四年(1044),接受范仲淹等人提出的"天章阁之议"改革方案。惠泽乡民。《宋史》有传。

韩世忠 字良臣,晚号清凉居士。宋延安人,为抗金名将。建炎三年,官浙西制置使,守镇江。以八千众阻十万金兵渡江,与兀术相持黄天荡达四十八月。后官京东淮东路宣抚处置使,置司楚州。在楚十余年,屡挫伪齐及金兵,金人不敢犯。十一年,与岳飞、张俊同被召入朝,任枢密使,解除兵权。世忠诋排和议,疏桧误国。后罢为醴泉观使,自此杜门谢客,绝口不言兵事,时跨驴携酒,纵游西湖。世忠曾在建炎初,提兵至吴中,以沧浪亭为宅第。其卒后,被追封为蕲王,葬于苏州灵岩山麓,《宋史》有传。

范成大 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宋吴县人。云子。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官礼部员外郎,兼崇政殿说书,假资政殿大学士充国使使金,除中书舍人,累擢参知政事,络资政殿大学士、通议大夫。57岁时归隐筑石湖草堂,孝宗为题"石湖"二字,遂自号石湖居士。卒谥文穆。素有文名,尤工于诗,为南宋四大家之一。著有《吴船录》、《石湖纪行》、《吴郡志》等。所著《范村梅谱》一书,详解十二种梅名称、形状及其生长规模及观赏价值。是我国最早介绍梅花专著,对研究我国古代生物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宋史》有传。

沈周 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明长洲相城人。澄孙,恒吉子。博览群书,文学左氏,诗拟白居易、苏轼、陆游,字仿黄庭坚,尤工画。为吴门画派的创始人,名士唐寅、文璧咸出其门,以水墨山水为艺林绝品,与唐寅、文征明、仇英并称明四大家。为人耿介独立,风神萧散,绝意仕途。著有《沈氏客谭》、《石田翁客座新闻》、《石田稿》等。《明史》有传。王鏊为撰墓志铭。

王鏊 字济之。明吴县洞庭东山人。琬子。年16随父读书国子监,侍郎叶盛提学御史陈选奇之,成化十年(1474)乡试、十一年会试俱第一,迁试第三,授编修。弘治初,选为侍讲学士、充讲官,寻转少詹事,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元年(1506)起左侍郎,入内阁,渝月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二年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时刘瑾专权,欲杀大臣韩文、刘大夏等,鏊力救得免。以志不得行,四年归里。卒赠太傅,谥文恪。博学有识鉴,文章尔雅,论文明畅。著有《震泽长语》、《震泽编》、《震泽先生集》等。《明史》有传。

祝允明 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明长洲人。颢孙。弘治五年(192)举人。正德十年(1515)任兴宁知县,治民酷辣,迁应天通判。十四年,谢病归,博览群集,诗取材颇富,造语颇妍,文章有奇气。尤工书法。小楷学钟繇、王羲之,狂草学怀素,黄庭坚,笔势劲健,又能出入变化,自成面目。名动海内。好酒色六博,善新声。求文及书者踵至。恶礼法,玩世自放,不问生产。交游广泛。与文征明、唐寅、徐祯卿并称"吴中四才子"。著有《苏材小纂》、《野记》、《语怪》等。《明史》有传。

唐寅 字伯虎,一字子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逃禅仙史等。明吴县人。弘治十一年(1498)举乡试第一。因科场案逮下锦衣卫狱三月,谪为吏役,耻不就。宁王宸濠以厚币聘之,寅察其异志,佯狂而放还。筑室桃花坞,日与客醉饮其中,自署"江南第一风流才子"。善书,画入神品,诗文初尚才情,晚年颓然自放。为有明一代书画宗匠。为"明四家"、"吴中四才子"之一。祝允明撰墓志铭。著有《古今画谱》、《唐伯虎集》、《六如居士全集》等。《明史》有传。

文征明 初名璧,以字行,更字征仲,别号衡山。明长洲人。林子。幼不慧,稍长颖异挺发。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桢,清丽古雅。小楷行草,深得智永笔法,大书仿黄庭坚,如风舞琼花,泉鸣竹涧。学画于沈周。与祝允明、徐祯卿、唐寅辈相切磋,名日益著。为人和而介。宁王宸濠慕其名,贻书币聘之,辞病不赴。正德末,巡抚李充嗣荐之,以岁贡生谒吏部试,授翰林院待诏。世宗立,预修《武宗实录》、侍经筵。致仕归。卒,私谥贞献先生。为有明一代书画宗匠。诗文书画皆工,而画尤胜,世称兼赵孟(兆页)、倪瓒、黄公望之长。著有《汉隶韵要》、《停云馆法帖》、《甫田集》等。《明史》有传。

徐祯卿 字昌谷,一作昌国。明常熟人,徙吴县。天资颖特,家不蓄一书,而无所不通。为诸生时已工诗。与祝允明,唐寅、文征明善而齐名,号"吴中四才子"。其诗熔炼精警,喜白居易、刘禹锡,为吴中诗人之冠。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官大理寺左寺副,坐失囚贬国子监博士。在京与李梦阳、何景明游,名亦相亚,史称前七子。著有《剪胜野闻》、《新傅籍》、《异林》等。《明史》有传。

雷允上 名大升,以字行,号南山,清吴县人。父嗣源,拔贡生,官内阁中书。允上初业儒,好钻研医术药物。雍正十二年(1734)在城区阊门创设诵芬堂药铺。乾隆元年(1736)举鸿学博士不就,隐于医,治疾无不效,遇贫者施之药。尤精于修合丸散膏丹,灵验如神,所研制"六神丸"驰誉中外。著有《金匮辨证》、《要症论略》、《经病方论》等。又善琴工诗,有《琴韵楼诗存》等。墓在吴县西跨塘万字圩。

沈寿 女,初名云芝,字雪君,后名寿,晚署雪宦。吴县人。生于苏州一个古董商家里。7岁随姐沈立学刺绣。十六七岁在当地已负盛名。光绪十六年(1890),即在苏州创办同立绣校。十九年与余觉结婚。余能诗善画.夫妻画绣相辅。沈寿开始研究刺绣针法,创造出近10种新的针法。二十九年,沈寿吸收绘画中明暗原理,注重物象的逼真,表现物象的立体感,创造出仿真绣法,成为欣赏性绣品最基本、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光绪三十年,慈禧太后70寿辰,沈寿绣成 "八仙上寿图"、"无量寿佛"两幅寿屏,通过在农工商部供职的苏州人单束笙进献。慈禧见寿屏,赞为绝世神品,书"福""寿"两字,分赠余觉、沈寿夫妇俩。农工商部颁发双龙宝星等勋章,并由尚书载振奏准设立女子绣工科,任命余觉为总理,沈寿为总教习,专门培养刺绣人才。是年11月,沈先期去日本考察美术学校教学,翌年1月回国,即在北京建校,内设国文、图画、刺绣三课程。8月,在苏州设福寿绣厂,翌年停办。沈寿吸收日本刺绣和西洋画的长处,以新意运旧法,使绣品更生动逼真,有立体感。所绣英女王维多利亚半身像,获世界万国博览会最优等奖。宣统二年间(1910)初,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沈寿奉命专责审查绣品。辛亥革命后,绣工科停办。余、沈去天津创办自立女工传习所,办学3年。民国3年(1914),应张春之聘,沈寿担任南通女工传习所所长,继续传授刺绣技艺。所绣意大利皇帝、皇后像在意宫廷引起轰动,在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又获金质大奖。6年,沈寿多病,张謇恐其艺法不传,请沈寿详讲绣法,张作笔记,每天一二条,或二三天一条,数月后成《雪宦绣谱》一书,总结18种刺绣的基本计法。9年10月,南通绣织局落成,沈寿任局长。10年6月8日沈寿病逝,终年48岁。葬南通黄泥山之东南麓。苏州博物馆藏有其《济公像》等绣品。沈寿姐沈立,又名鹤一,刺绣技艺堪与沈寿媲美,妹妹长期合作。沈寿出嫁前即已合绷共绣,以后仍与沈寿一起去北京、天津、南通等地。沈寿逝世后,沈立接任南通刺绣局长。她的自绣作品有《马》、《神女》、《虎》等。

朱燮 隋末农民起义军首领。吴郡(今苏州)人。通经史、懂兵法,曾出家为道士,后还俗。隋末,任昆山县博士。大业九年(613年)七月,余杭人刘元送乘杨玄感举兵反隋之机,率众起兵,发展至数万人。八月,朱燮在昆山亦率数十学生起义,"民苦役者赴之如归"(光绪昆山县志语)。袭破隋将赵六儿营,众至10万人,从东阳(今金华)至京口(今镇江),几千里均为义军所辖。与晋陵(今常州)起义军领袖管崇,共推刘元进为主,进据吴郡,任尚书仆射。隋炀帝命将军吐万绪率兵镇压,两军相持百余日后,义军退据黄山(在今苏州),百姓从者如归市,声势愈发浩盛。隋炀帝复遣王世允发兵,合力镇压。朱战败牺牲。

范成大 南宋诗人。字至能,一作致能,又宇幼元,号此山居士,晚号石湖居士。其先本居苏州,父范零始徙昆,遂为昆山人。他早年丧父,赖父好友王葆留家塾,于城之荐严寺(今县血防站址)读书,十年不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历任处州知府、知静江府兼广南西道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参知政事等职。曾出使金,坚强不屈,几被杀。晚年寓居苏州石湖。他擅长写诗,其诗题材广泛,在出使金途中所作的绝句一卷,写渡淮后的见闻,表现其渴望恢复国家统一的心情。他以善写田园著名,组诗《四时田园杂兴》60首,描写农村风光和民生疾苦,较为突出,为南宋四大家之一。著有《石湖居士诗集》、《石湖词》、骖鸾录》、《吴郡志》、《桂海虞衡志》、《范村菊谱》、《范村梅谱》等。

沈万三 名富,字仲荣,世称万三,昆山周庄人。元朝末年随父沈佑由湖州南浔镇徙居周庄东(土宅),以躬耕起家。后又迁至周庄银子滨,到吴江分湖陆道源家理财,并得其巨资。回周庄后凭借北蚬江(古东江)西接京杭大运河,东北经浏河出海的有利条件,开始他"竟以求富为务"(光绪《周在镇志》)的对外贸易活动,迅速成为"资巨万万、田产逾吴下"(董够《碧里杂存》)的江南第一豪富。发迹后,他曾先后流寓南京、苏州、吴江等地,富名遍天下。明初,助筑南京城1/3,继而又犒劳明太祖军队,军百万,一军一两银,如数输之,竟毫无困苦的样子,明太祖深恐"民富敌国"(《明史·高皇后马氏传》),怒欲杀之,后被发配云南充军。死后水葬

清史稿》等正史明确记载:“孝圣宪皇后,钮祜禄(一说钮祜鲁)氏,四品典仪凌柱女。后年十三,事世宗潜邸,号格格。康熙五十年八月庚午,高宗生。雍正中,封熹妃,进熹贵妃。高宗即位,以世宗遗命,尊为皇太后,居慈宁宫。”

乾隆帝的生母钮祜禄氏,满洲镶黄旗人凌柱的女儿,十三岁嫁到雍亲王府,最初的封号为“格格”,康熙五十年(1711年)八月生下弘历,也就是后来的乾隆帝,庙号清高宗。

雍正即位后,封钮祜禄氏为熹妃。乾隆帝即位后,按照先皇遗命,封母亲为皇太后。

皇家档案——《玉牒》、《实录》与正史的记载也大致相同,貌似很清楚啊。

《玉牒》是皇室家谱,而《实录》则是皇帝日常生活记录,按说这些记载比民国编纂的《清史稿》更具权威性。

《玉牒》记载: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八年辛卯八月十三日,生母为孝圣宪皇后钮钴禄氏,外祖父是凌柱。

《实录》记载:雍正帝即位,封格格钮祜禄氏为熹妃。可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浩瀚的皇家档案库中,还有一份《雍正朝汉文谕旨汇编》的档案,却与其他正史完全不同。

根据这份档案的记载:“雍正元年二月十四日奉上谕、尊太后圣母谕旨:侧福金年氏封为贵妃,侧福金李氏封为齐妃,格格钱氏封为熹妃,格格宋氏封为裕嫔,格格耿氏封为懋嫔。”

成书早于《实录》的《永宪录》是生活在乾隆时期的学者萧奭撰写的私史,也有类似记载:“雍正元年十二月丁卯午刻,上御太和殿。遣使册立中宫那拉氏为皇后。诏告天下,恩赦有差。封侧福晋年氏为贵妃,侧福晋李氏为齐妃,侧福晋钱氏为熹妃,宋氏为裕嫔,耿氏为懋嫔。”

这两份记录中的熹妃是钱氏,而非钮祜禄氏。册封大典上为何没有那位十余年后十分显赫的钮祜禄氏呢?

更诡异的是,《清史稿》、《玉牒》、《实录》之中也没有关于钱氏的名字。

问题来了,这位钱氏与钮祜禄氏极有可能是同一个人,同一个人为啥要有两个姓氏呢?

我们可以大胆猜测一下,雍正帝娶了汉人钱氏,为了避“满汉不婚”的嫌,就把钱氏改为满洲的旗籍,说她是镶黄旗的钮祜禄氏。

康熙、雍正、乾隆祖孙三代为何要刻意隐瞒钱氏呢?

道理很简单,康雍乾时期,满蒙通婚属于祖制,而满汉通婚则有违祖制,以拥有汉族血统的皇子继承皇位,满族的王公大臣是不会服气的,所以说,汉族的钱氏必须消失,具有满洲高贵血统的钮祜禄氏应运而生。

康雍乾祖孙三代的煞费苦心造假隐瞒,还是留下了蛛丝马迹。

民国时期,由于人们排满情绪高涨,许多关于乾隆生母的野史传说陆续出现。

除了前文说的钱氏、钮祜禄氏等,还有齐妃李氏说,南方“傻大姐”说、承德贫女说、海宁陈家儿媳说、热河汉女李金桂说……孰是孰非,莫衷一是,乾隆帝生母究竟是谁成了历史悬案。

梅家大院的古迹简介

大院占地面积80亩,108幢二至三层带骑楼的楼房,呈长方形排列,鳞次栉比,整齐划一,中间有40亩专供商贩摆卖商品的市场空地,俨如一座小方...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