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里有康姓家谱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5浏览:1收藏

哪里有康姓家谱啊?,第1张

康姓的家谱读却难找但不能说没有吧

[康氏属地]

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以东。

[康氏来历]

康姓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姬封,西周初被封于康地而称为康叔。周武王死后,周成王继位,发生了武庚、“三监”之乱,被周公旦平定下去。之后,周公将商故都周围的地区封给了姬封,建立卫国,定都朝歌(今河南淇县)。而康叔也因治国有效,得到了民众的拥护,后来被周成王任命为司寇,权倾一时。他死后,他的子孙就以其谥号中的“康”为姓,就是康氏。另据史书记载,康氏姓源还有一支源于汉代的西域康居国。汉成帝时其王曾遣其太子来汉,后定居于中原,以康为姓。

[康氏名望]

康姓名人,三国时有康泰、康僧会,前者是一名旅行家,相传其游历过的国家达一百多个,后者是一名高僧,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是江南佛学的创始人。康与之,南宋学者。康进之,元代戏曲家。康海,明代文学家。康有为,清末改良派领袖人物,人称“南海先生”,有《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大同书》等著作,在学术界有很大的影响。

康姓是中国第七十五大姓。

解答

根据大槐树寻根园官方资料介绍

系承周武王,始祖为康叔封。为我国当代百家大姓第七十五姓。明朝洪洞大槐树移民康氏始祖为平阳、太原二府,泽、潞、辽、汾、沁五州,洪洞、赵城二县等籍人氏。明初奉旨在洪洞大槐树集中迁往异地,至清末其后裔分布:河南、山东、河北、北京、天津、陕西、甘肃、宁夏、安徽、江苏、湖北、湖南、广西、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山西等地。

康姓的记载最早见于唐朝《元和姓纂》。

〔姓源〕其姓源主要有三:①源自姬姓。据《姓苑》、《元和姓纂》、《通志·氏族略》、《古今姓氏书辨证》记载,周武王的同母幼弟,在武王取得天下后,被封于康地,故称康叔封。武王死后,成王嗣位,蔡叔、管叔、霍叔、三监联合武庚和东夷族反叛。周公旦东征,很快平定了这次反叛。之后,便大规模地分封诸候,并营建洛邑作为东都。周公在分封诸侯的过程中,最后决定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颇有贤名的康叔,改封康叔为卫君,建立了卫国,都在今河南淇县,故康叔又称卫康叔。康叔治理殷民有功,做到了化敌为友,功在社稷。因此,被举为周朝司寇,他死后,被谥号为康,他的后裔便用封邑及谥号康为姓,是为河南康姓,史称康姓正宗。

②源自古代少数民族姓氏。据《梁书》、《唐书》记载,汉朝时西域有康居国,汉朝在西域设置都护管理各种事务,康居国也派王子在河西应诏,因为滞留在当地沦为平民,后来就用故国名中的康作为姓。到隋唐时,这个位居中亚的国家仍然存在,被称为康国。因这一支后裔有居祁连山北昭武城,支庶分王各地,故有昭武九姓之称。如汉有康孟详、唐有康谦都是康国人。是为甘肃康姓。另据《隋书》记载,突厥亦有康姓。③源自匡、主二姓所改。据《宋史》记载,宋太祖名赵匡胤,姓匡的人为了避讳就改姓主。到了政和年间,因为普通人姓主有犯上的嫌疑,因此又改姓康。是为河南康姓。

〔郡望〕康姓郡望主要有京兆郡、东平郡、会稽郡等。京兆郡:即首都长安直辖区。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设京兆尹,下辖十二县,相当于今陕西省西安市以东至华县一带地区。

〔堂号〕康氏以京兆、会稽为其堂号。会稽堂:唐朝时候康志睦,身材魁伟,很会骑马射箭,官大将军。后来讨灭张韶,升平卢节度使。又平了李同捷的叛乱,加检校尚书右仆射,封会稽郡公。

〔堂联〕康姓的堂联有:少卿六畏(康澄);孝女三贤(康女)。明经登第(康希诜);驰射受封(康志睦)。东海名流(康子元);华山懋绩(康绚)。斯文在天地;至乐寄山林(康有为自撰联)。功盖三庆会;名成八阵图(康子林联)。长安第一手(康昆仓);德函列头名(康海)。莲蕊峰头传名远(康涛);景贤书院播惠长(康里脱脱)。驰誉明经,少小荣登科第(康希诜)。有声乐府,文词待诏金门(康伯可)。

〔名人〕《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康氏68例,《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收录85例。康姓的历史名人三国时有著名高僧康僧会,汉有康播,江原人;南朝宋有康穆,为秦梁州刺史;金代有康赐,宁晋人,为监察御史;唐代河东节度使康承训,著名画家康萨陀,宋代词人康与之,元代戏曲家康进之,著名学者康显之。明初开国公康茂才,文学家康海;清代有康有为。

〔人口〕根据第四次人口普查统计,山西省有康姓101220人,临汾市4418人,洪洞县593人。

〔供橱〕康姓祖宗神位供奉在大槐树祭祖堂二号供橱。

〔家谱〕康姓的家谱有:《辽宁凤城康氏世谱一卷》(辽宁凤城县档案馆);《江苏泰县南沙康氏重修宗谱二十四卷》(辽宁图书馆);《浙江奉化连山康氏宗谱四卷》(浙江奉化县文化管理委员会);《福建塔山康氏家谱》(福建图书馆);《裕西康氏族谱》(洪洞县县志办公室)。

〔字辈〕据民国抄本《康氏族谱》,江苏如皋康姓一支字辈谱为:“本贞茂荣,安雍近智,吉贤端秀。”又有1999年由康全发编著的《康氏族谱》,裕西康姓一支字辈谱从六世排为:“圣田兆万全,广兴增富源。仁志礼怀信,鹏龙俊杰献。国显民庆贵,德才昌生权。”曹县康庄一支字辈谱从22世起为:“会宗庆序广,先训宜承长,根源本清秀,普照显荣光”。

〔迁徙〕康氏最早的发源地应该是康叔被

叶赫那拉有改姓康的,也有改姓 杨、那、何、赫、纳、刘、雅、兰、王、叶、季、惠、业、等姓的。

你得说明自己家是哪一个分支的,因为即使都是叶赫那拉家族由于支系不同,家谱的泛字也不一样。

不知道您家有无家谱?如果有家谱就可以根据家谱的内容在您老家附近寻找同宗同族的远亲。到网上寻找未必能找到。还有可能碰到冒牌的骗子。

  满族家谱辈份(世派)歌

  《爱新觉罗皇室宗谱》: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

  《镶黄旗长白山建州爱新觉罗氏(马氏)家谱》:奎佰兴镕振祥祚,瑞庆肇端和世升。(原为清末驻守九台镶黄旗宗室世职佐领后裔。)

  《镶黄旗开原佟佳氏(佟氏)族谱》:祖功宗德,永以为则,忠孝克承,用光先业。守箴维本,作善延祥。家声大启,载锡元昌。

  《镶黄旗长白山建州佟佳氏(童氏)家谱》:仁孝礼义信,永生保太平。康定思贤明,富贵守阳明。

  《镶黄旗瓜尔佳氏(关氏)家谱》:世成永常、威德益康、名英久爽、源远隆昌。

  《镶黄旗东海富察氏(傅、富氏)家谱》:希文恩忠勇,荣任秉存成。宏云兴显瑞,景广庆祥增。

  《镶黄旗东海瓦尔喀费莫氏(马氏)家谱》:国士文明启,秉宗志兆昌。维纯显毓广,兴庆溥恒祥。

  《镶黄旗东海冒姓叶赫纳喇氏(钱氏)家谱》:国秉继承永,万洪景绵长。功跃荣明久,存德百载香。

  《镶黄旗爱新觉罗氏(沈氏)家谱》:世志万凤德、吉庆福常春。

  《镶黄旗海西叶赫阿克占氏(战氏)家谱》:穆烈英德远,恒隆仁孝长。高平祥瑞永,振友广晓昌。

  《镶黄旗长白山建州穆奚氏(奚氏)家谱》:福多穆清殿,化兴运寿恒。文明广玉继,勋烈贵忠荣。

  《镶黄旗(王氏)家谱》:达平太阿那、士德魁贵升、成润椿勋桂、铭清树焕坤、锡泉梅炳垲、均溥荣培。

  《镶黄旗长白山(吴氏)家谱》:国庚文明世、佩光富贵荣、崇兴秉正、永庆和显同。

  《镶黄旗北京内务府沈阳彭氏(彭氏)族谱》:正大光明殿,兴毓传世广,昭宪庆景祥,承天冲文远,福寿绍绵长。

  《镶黄旗长白山倭弥托氏(吴氏)家谱》:国庚文明世、佩光富贵荣、崇兴秉正、永庆和显同。

  《镶黄旗凤城叶赫氏(佟氏)宗谱》:文明承圣志,才德殿英贤,国本佩宏业,和祥保万年。

  《正黄旗东海女真窝集瓜尔佳氏(侯关氏)家谱》:康泰常先荫,都德清福勋。中荣明显世,柄(丙)国庆长春。

  《正黄旗海西叶赫纳喇氏(安氏)家谱》:国振家兴承世泽,精勤多德庆春祥。

  《正黄旗那塔拉氏(白氏)家谱》:国锡恩承厚、家兴庆有余、平安生盛世、作善学古人。

  《正黄旗凤凰城马佳氏(马氏)族谱》:文熙启秀,积庆开先。忠诚绍志,谦惠延年。

  《正黄旗伊尔根觉罗氏(赵氏)家谱》:致仁作祥运、云和景毓隆、学清俊锡庆、天泰启文明。

  《正黄旗长白山(赵氏)家谱》:福临庆玉广、德富山城多、文武双连贵、吉祥永志和。

  《正黄旗凤凰城姜佳氏(姜氏)族谱》:佑德天维作福,国文庆书贵长。殿甲承恩普玺,庭宗续世荣昌。军景官红常春,银丰宝积连金。广喜英明崇志,振家全海同馨。

  《正黄旗赫舍哩氏支脉卡宜氏(康氏)世谱》:文玉尚荣恩桂,延昌尔基之会。兆民稔格家箴,万世葆纯国粹。

  《正黄旗凤凰城钮祜禄氏(郎氏)族谱》:盛玉振廷坤,永庆福德春。万世英雄俊,常吉国后恩。

  《正黄、正白旗长白山赫舍里氏(康、赫、张氏)家谱》:德承吉林贯崇荣、英明景令乐辅清、忠良维国家全志、世守纯贞保泰平。

  《正白旗沈阳伊尔根觉罗(赵氏)谱书》:恩鹤书达正,博济定荣延,盛隆多景福,万载宣永传,孝友国民化。清和家庭绵,世秦桂运寿,尧时仁义天,生平俊秀立,光耀居风连,大成金玉振、安肖希文宣,崇学昌明宝,溜华恒喜全,恭丰春克显,宗兴长绍先。

  《正白旗富察氏(罗氏)家谱》:文景安钟毓、恒成锡国良、善存应贵水、德广世绍长。

  《正白旗海西乌拉纳喇氏(赵氏)家谱》:裕国文忠显,奇佳仁义宏。荣华增富贵,永世庆升平。(乌拉部贝勒后裔,原辈字歌为:“鳌占声名远,忠志继世昌”,清末废弃)。

  《正白旗东海女真窝集尼玛察氏(杨氏)家谱》:代远贻恩厚,豪富贵成魁。昌世绍多荫,福泽毓天培。继光景伟业,立德永生辉。

  《正白旗长白山建州乌苏氏(吴氏)家谱》:风连传家永,忠孝继世长。文明通国瑞,龙鹤呈麟祥。

  《正白旗永陵喜他拉氏(图氏)谱书》:宝德毓英魁;永成盛世书;隆文多富贵;福寿庆双余。

  《正白旗凤城赫氏家谱》: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会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真保泰平。

  《正白旗边门赫舍哩氏(赫、康氏)族谱》: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会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真保泰平。

  《正白旗凤凰城满洲完颜氏(王、汪氏)宗谱》:无例传四世,分行永为先,布因徒此续,桂乃紧相连,肆后二十字,瓜瓞乐绵绵,万年崇德善,百世效贤良,忠正承恩广,文明裕泰昌。

  《正白旗富察氏(罗氏)家谱》:文景安钟毓、恒成锡国良、善存应贵水、德广世绍长。

  《正白旗长白山建州乌苏氏(吴氏)家谱》:风连传家永,忠孝继世长。文明通国瑞,龙鹤呈麟祥。

  《镶白旗海西乌拉舒穆禄氏(徐氏)家谱》:国盛文治荣,家广宏海明。永学庆振静,树景向泽忠。

  《镶白旗金州(关门)宗族支派》:廷文成治,世国泰兴。

  《镶白旗凤凰城吴扎拉氏(吴氏)族谱》:荣贵继世广,福庆永鸿章。华国忠明治,维新裕保良。

  《镶白旗凤凰城卡克他氏(康氏)族谱》:庆会运昌明,英才济圣清。过华全尖品,世禄广恩荣。德义昭隆业,贤良继圣名。永怀先泽厚,保太益和平。

  《镶白旗易塔喇氏(齐氏)家谱》:○○永○○、保恩常贵庆、○○英奎景、祥振广运恒、○端有吉肇、鹏兴万事隆、○惠忠臣喜、进仁国安平。

  《正红旗长白山瓜尔佳氏(大户关氏)家谱》:文德钟先世,鸿恩福荫长。裕承荣显贵,绍守延贻昌。

  《正红旗苏克苏浒部瓜尔佳氏(关氏)谱书》:裕联荣继广,庆善培永昌,文明振盛事,保元名呈祥。(与宁古塔瓜尔佳氏同族)。

  《正红旗长白山瓜尔佳氏(关氏)家谱》:富升永文福,树叶成洪烈,功威立品申。

  《正红旗长白山富察氏(傅氏)家谱》:文景德贵(瑞)延、绍兴继世长、承伯显耀作、肇起振春光。

  《正红旗凤凰城他拉氏(唐氏)族谱》:文武全桂荣,纯德耀显明,福庆忠盛延,长治启国隆,吉祥永茂顺,英连广运成。

  《镶红旗金州伊尔根觉罗(赵氏)谱书》:永忠振德玉,吉广喜明声……。

  《镶红旗海西哈达瓜尔佳氏(关氏)家谱》:木发千枝归一本,水流万派无双源。

  《镶红旗辉发索绰罗氏(曹氏)族谱》:松舒坦哈满额春、文麟昌瑞玉珠珍、祥光景泰承华宝、德盛材奎凤图斌。

  《镶红旗辉发索绰罗氏家谱》:国克殿丕丰,万世继文明,玉庭祥泰运,富贵秉云恒。

  《正兰旗果尔勒斯氏(高氏)谱书》:臣德文庆广,清福占云升,增盛富兴有,祥瑞永俊恒。

  《镶蓝旗安图瓜尔佳氏(讷音关氏)家谱》:始世高成远,德恩续久长。兰阶洪泽继,贵殿庆衍祥。孝友程先志,积善福禄康。(本东海女真窝集部安褚拉库人,先隶宁古塔正黄旗,后改隶乌拉镶蓝旗)。

  《镶蓝旗擦痕长白山伊尔根觉罗氏(赵氏)家谱》:文明继盛世,富贵庆长天。德俊恩荣永,春和喜裕绵。

  《镶蓝旗沈阳西门赵氏家谱》:守成天国文连仲,秉有德长万世兴。桂树芳茂庆景广,青泉峻峰柏玉生。

  《镶蓝旗宁古塔萨嘛喇氏(蔡氏)族谱》:景运兴克昌,贵荣继德芳。世永延福寿,奕崇庆其光。(或谓“萨喇拉氏”家谱修于民国十四年,由伪满财政部大臣蔡运升编写) 。

  《镶蓝旗满洲专图呢吗察氏(榆姓)族谱》:振国兴家,云汉维济,鼎铭显耀,世荣延续。

  《镶蓝旗铁岭完颜氏(汪氏)家谱》:舒毓逢盛世、振作兆天庭、国庆昭文运、延鸿景福长。

  《镶蓝旗长白山瓜尔佳氏(罗关氏)家谱》:云长连海瑞,国富永升平。既振兴文广,鹏程与圣明。

  《镶蓝旗安图瓜尔佳氏(讷音关氏)家谱》:始世高成远,德恩续久长。兰阶洪泽继,贵殿庆衍祥。孝友程先志,积善福禄康。(本东海女真窝集部安褚拉库人,先隶宁古塔正黄旗,后改隶乌拉镶蓝旗)。

  《镶蓝旗石马拉氏(石氏)家谱》:那花跃金永、玉金宝连成、丕生日景运、富贵大文明、广福共长有、魁中得之荣、尚林正可庆、吉兆有光庭。

  《浑河瓜尔佳氏(关氏)家谱》:双安永庆德增久、先世昌荣福临长。

  《福陵觉尔察氏(赵氏)谱书》:庆文连德广;国恩荣世绵;吉祥常富贵;福寿永双全。

  《宁古塔萨玛喇氏(米氏)家谱》:德明克复初,良知兆麟螽,忠孝国教本,勤俭家业成。

  《沈阳东陵赵(肇)氏家谱》:恩德璞忠兴,勤俭裕国荣,克家义尚志,万世永和平。

以下答案摘选自《宋英泽》宗亲的博客

应该是目前宋姓在安徽最全的了

希望能帮到您

宋氏族谱字辈辑录(安徽省)

□ 宋英泽

★安徽省(第一部分)

★安徽省

安徽省:克-孝-崇。

安徽省〖自山东省迁徙〗:首-贺-之-立-廷-维-道-家-声-远。

合肥市〖自定远县朱湾镇迁居〗:金-家-有-成-广-兆-得-孙。

合肥市〖祖籍定远县朱湾镇“富美堂”〗:大-开-书-升-长-延-祖-德-国-继-清-明-永-立-光-华。

合肥市:世-珍-贵-华-传-国-永-清。

合肥市:如-养-新。

合肥市〖由河南永城迁来〗:德-义-善。

庐阳区〖来自原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由来自婺源的第64世再兴公迁入合肥,再兴公次子,第65世山公迁入庐江〗:世-传-商-代-嗣-启-成-周-历-朝-昌-茂-克-光-前-猷。

瑶海区大兴镇伏龙社居委伏北村〖“并第堂”,先祖宋大禹,传从江西迁来,今合肥、巢湖、全椒、庐江、福建、广东、北京、徐州都有后人〗:道-德-大-元-明-文-章-立-世-珍-桂-华-传(清)-国(福)-永-金-斗-振-家-声。

瑶海区城东乡鹅塘六车坡(河西宋)宋大郢村:家-发-志-道-大-启-尔-宇-克-明-俊-德。

蜀山区

包河区大圩镇宋村〖“并第堂”,先祖宋大禹,传从江西迁来,今合肥、巢湖、全椒、庐江、福建、广东、北京、徐州都有后人〗:道-德-大-元-明-文-章-立-世-珍-桂-华-传(清)-国(福)-永-金-斗-振-家-声。

长丰县:从-德-学-士-广-继-庆-克-传。

肥东县:华-国-宏-文-成-家-兴-业。

肥东县大店宋大郢〖“并第堂”,先祖宋大禹,传从江西迁来,今合肥、巢湖、全椒、庐江、福建、广东、北京、徐州均有后人〗:道-德-大-元-明-文-章-立-世-珍-桂-华-传(清)-国(福)-永-金-斗-振-家-声。

肥西县:家-继-志-朝。

肥西县〖原合肥坝上街“双忠堂”〗:玉-人-言-心-良-天-公-世-光-裕-之-子-继-其-芳-德-业-执-中-具-邦-家-有-余-昌-永-作-升-平-瑞。(同定远县)

芜湖市〖祖籍安徽肥东“大明堂”〗:帮-加-有-道。

镜湖区

弋江区

鸠江区

三山区

芜湖县

繁昌县

南陵县

蚌埠市:天-廉-同-在-家-常-早-启。

蚌埠市:尚-淮-有-士-同-在-家-常-早-起。(参见怀远县)

蚌山区

龙子湖

禹会区

淮上区

怀远县:吾-宗-老-孙-子-质-朴-古-人-风-耕-凿-安-时-论-衣-冠-与-世-同-在-家-常(长)-早-起-祝-国-愿-年-丰-语-及-君-有-际-经-诗-满-腹-中。(参见蚌埠市)

五河县:绍-良-开(懿)-德-之-庆-茂-林-修-竹。

五河县〖据说自山东迁居〗:殿-福-正(振)-家(加)-宏。

固镇县

淮南市:长-家-景(锦)-德。

田家庵

大通区

谢家集

八公山

潘集区

凤台县尚堂乡宋台村:廷(学)-维-忠-孝-诗。

马鞍山市

雨山区

金家庄

花山区

当涂县:公-长-茂-传。

当涂县〖渡蚁堂,由和县鸡笼山迁居〗:宏-荣-加-银-仁-义-礼-智-信。

淮北市〖祖籍安徽萧县祖楼乡贾窝村“家信堂”,现分居在孙圩子乡孙东村、濉溪县西余庄村〗:继-怀-学-文-景。

淮北市:克-明-太-德。

淮北市:纪-兴-贤-良。

相山区

杜集区

烈山区:大-长-志-翠-为-兴-贤-良-千-里。

濉溪县

铜陵市:宜-益-其-昌-茂-德-丰-功-邦-家-之-光。

铜官山

狮子山

郊区

铜陵县

安庆市

迎江区

大观区海口镇〖据说祖籍桐城〗:怡-谋-永-大。

宜秀区

桐城市

怀宁县

枞阳县

潜山县〖先祖自河南商丘迁居潜山〗:禄-子-宗-思-永-世-文-廷-正-士-尚-道-义-维-应-燕-翼-怡-谋-远-诗-书-启-后-家-江-山-多-锦-秀-万-世-发-荣-华。

太湖县:1世:一夔-2世:正、超-3世:雄、祥-4世:无极、无德、-5世:绍隆-6世:表臣(字君进)-7世:国材 (号梅坡)-8世:勤(字时英)-9世:义、庭、清、礼、观-10世:孟常(名纲)-11世:镛(明成化庚子科举人,授河南彰德通判,乙卯改湖广襄阳府事)。

宿松县:克-成-宗-泽-永-术-加-升。

望江县

岳西县

黄山市

屯溪区

黄山区〖先祖自山东文登县第九区一带,今荣成市九顶埠南迁,远祖宋国柱(朱),始迁祖宋信。本支主要分布在虎山、上庄等处。字辈两套,各取所愿〗:

1、允(第21世)-可-智-德-存-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

2、祥-发-同-宗-协(第21世)-文-修-继-世-昌-辛-勤-人-俊-杰-会-萃-焕-云-章。

徽州区

歙县〖或曰:徽州、新安、黄山〗:上丰宋氏自昭公特的次子勇公起:1世:勇-2世:师-3世:国-4世:牼-5世:鑆-6世:邢-7世:昂-8世:耀-9世:玉-10世:瓞-11世:义-12世:昌-13世:忠-14世:畴-15世:佑-16世:杰-17世:沄-18世:预-19世:延-20世:弘-21世:有谅-22世:容-23世:伦-24世:盘-25世:梁-26世:复-27世:襄-28世:良-29世:阳-30世:商-31世:威-32世:繇-33世:前-34世:元旦-35世:游道-36世:仕约-37世:世良-38世:槩-39世:缉-40世:昌-41世:敏二-42世:璟-43世:浑-44世:劻一-45世:廷芳-46世:贞元-47世:和一-48世:待-49世:温舒-50世:令询-51世:沭(彦升)-52世:琪(鹏)-53世:宜(准)-54世:庆祖(大年)-55世:青(平)-56世:惠直-57世:贶(为上丰宋氏始迁祖)。本支(叙伦堂/积宝公房)世系如下:1世:贶-2世:世英-3世:颖-4世:营-5世:干-6世:文宗-7世:仁旺-8世:安-9世:元化-10世:沂-11世:绍-12世:舜华-13世:郁-14世:简-15世:诚-16世:振-17世:高岩-18世:宁寿-19世:积宝-20世:广秀-21世:虎狮-22世:玄宁-23世:社仁-24世:宝义-25世:文光(自26世起续修字辈):时-应-承-世-在-国-昌-基-锡-修-治-惠-福-庆-隆-德-元-润-昌-庭-仁-寿-熙-仕。

休宁县

黟县

祁门县

滁州市

琅琊区

南谯区

天长市:天-焕-大-连-洪(鸿)-勤。

明光市〖祖上来自山东,始迁祖宋国英〗:忠-凤-宁-纶-九-天-山-渠-起-颧-长-复-开-可-家-昌-恩-时-克-定。

宋氏族谱字辈辑录(安徽省)

□ 宋英泽

★安徽省(第二部分)

★安徽省

来安县

全椒县马厂〖“并第堂”,先祖宋大禹,传从江西迁来,今合肥、巢湖、全椒、庐江、福建、广东、北京、徐州均有后人〗:道-德-大-元-明-文-章-立-世-珍-桂-华-传(清)-国(福)-永-金-斗-振-家-声。

定远县〖“双忠堂”起于定远,随明太祖打天下,官封西宁侯〗:玉-人-言-心-良-天-公-世-光-裕(刘伯温题)-之-子-继-其-芳-德-业-执-中-具(七世祖恺公题)-帮-家-有-余-昌-永-泽-升-平-瑞。(参见肥西县)

定远县朱湾〖富美堂〗:大-开-书-升-长-延-祖-德-国-继-清-明-永-立-光-华。

凤阳县宋家村〖原南京凤阳府,自第10世起〗:正-国-家-宾-汝-荣-焕-增-声-扬-楚-镇-效-友-永-传-贤-良-日-进。《该支系1世大五郎-2世:文学-3世:玉甫(玉一郎)、玉林(玉三郎)、玉玺(玉四郎)》;三世:玉林(玉三郎)之后第十九代宋达(原名宋扬晖)为台湾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之父。

凤阳县宋家湾:金-学-长-延。

阜阳市:学-朝-治-明。

阜阳市〖传说自山东省枣庄迁来〗:章-永-金-怀-立。

颍州区

颍东区

颍泉区

界首市

临泉县宋集乡:文-殿-金-传-有-庆。

临泉县长官镇:国-明-俊-德-一-要-永-宗。

太和县:云-怀-克-知-良-天-西-成-金-玉-万-士-震-家-邦。

太和县:大-容-允-汉-书-生-振-乾-坤-富-友-成-圣-鼎-士-斋-复-续-连。

阜南县三塔镇:怀-洪-西。

颍上县慎城镇宋沟村:诗-文-月-章-国-家-青-长(新续)-星-辰-光-华-永-世-传-祥-英-明-宏-献-祖-德-友-邦。

宿州市:和-光-家-传-胜-世。

宿州市符离集〖京兆堂,三山子淮北烈山系〗:继(玉)-兴-贤-良-谦(千)-寿-礼-贵。

埇桥区

砀山县〖扶风堂〗:继-五-开-中-建-朝-明-清。

砀山县:新-其-传-继-远-忠-善-朝-明-清。

萧县黄口镇〖自河南封丘县(开封北45公里处迁居)〗:秀-金-字-继-远-辈。

萧县北部黄河故道边〖先祖自山西洪洞大槐树迁徙〗:儒(如)-思(诗)-永。

萧县:淤-德-增-世-芳-光-勋-尚-伟-大-召-志-自-怀-洪-繁-荣-昌-茂-盛-先-哲-爱-俊-贤。

萧县:兴-登-家-传-威-啸-友。

灵璧县:一-德-之-庆-崇-山-峻-岭。

泗县

巢湖市居巢区:立-德-邦-之-本-厚(后)-道-家-业-长。

居巢区栏杆镇小宋湾〖“并第堂”,先祖宋大禹,传从江西迁来,今合肥、巢湖、全椒、庐江、福建、广东、北京、徐州均有后人〗:道-德-大-元-明-文-章-立-世-珍-桂-华-传(清)-国(福)-永-金-斗-振-家-声。

居巢区苏湾镇〖“并第堂”,先祖宋大禹,传从江西迁来,今合肥、巢湖、全椒、庐江、福建、广东、北京、徐州均有后人〗:道-德-大-元-明-文-章-立-世-真(珍、贞)-桂-枝-兰-清-馥-永-金-斗-振-家-声。

庐江县:定-必-昌。(参见无为县泉塘镇、西南乡)

庐江县汤池镇:〖竹桥堂〗:元-嗣-宏-启-奕-祀-其-昌-懋(茂)-德-豊(丰)-功(公)-邦-家-之(志)-光-文-章-世-显-孝-友-名-扬-积-善-余-庆-源-远-流-长。(参见舒城县)

庐江县西乡〖“牡赋堂”,来自原徽州婺源,今属江西省。由来自婺源的第64世再兴公迁入合肥,再兴公次子,第65世山公迁入庐江〗:世-传-商-代-嗣-启-成-周-历-朝-昌-茂-克-光-前-猷。

庐江县冷水关〖先祖武公,字绳庵。明洪武丙辰(1376年)科进士,监察御史,因靖难(1399-1402)自江西婺源迁至庐江冷水关,绳庵配赵氏,子三:士明、士昕、士昭〗:

无为县:光-明-正-大-应-时-复-兴-敬-守-先-业-宗-必-永-荣。

无为县泉塘镇:世-代-朝-元-德-邦-家-定-必-昌-从-来-天-长-岁-永-远-至-流-常。

无为县西南乡〖渡蚁堂〗:荣-文-依-永-亮-清-景-继-尚-学-世-代-绍-先-德-邦-家-定-必-昌-从-来-惟-赏-善-源-远-本-根-长。

含山县:贤-良-忠-庆-安-定-大-邦。

含山县陶厂镇〖先祖宋元璋,字君完、本仁。南宋度宗朝任新建令,因元兵累犯杭境,遂安居新城〗:-崔(字陟山,元初庠生)-迢(字公遥)-岚(字秀峰,郡庠生)-岳(字立峰,太学生)-景濂、景漪、景泩、景汾、景涛、景波、景润-诗(字慎言,登进士第官,补拾遗)-监(字国,册官博士)-沐(字清如)-玙(字侣璠)-希贤(耕钓自娱,不求仕进)-正心、正意、正德、正智-维善、维良、维彦、维英、维龙、维干、维俊、维硕、维豪、维创、维莹、维华、维杰、维赏-文椆、文椐、文柽、文栖、文荣(迁含山县陶厂镇)。

和县:先-德-培-之-厚。

六安市〖原居河南巩县南河渡乡(今巩义市河洛镇寺湾村)〗:宋祥亭-宋兆麟-宋受田-宋承。

六安市〖“统善堂”,始迁祖春上公、春吾公、全公等,四百多年前由新安江畔迁移至舒城桃溪镇〗:序-士-先-仁-传-家-继-志-昭-汝-孝-思-乃-克-永-世。

六安市:守-道-德。

金安区

裕安区

寿县〖自山东迁来〗:忠-厚-传-家-远-新-义-笑-和-平。

寿县〖传说自北方逃荒迁来〗:德-华-传-盘-元-新-义。

寿县丰庄:贤-昌-恩-怀-中-德。

寿县正阳关〖自山东迁来〗:宏-昌(启)-恩-怀-中-德-培-良-守-祖-功-家-传-多(铎)-英-秀-宣-泽-道-兴-隆。

寿县小甸镇宋滩:永(勇)-守-祖-德-天-必-佑-之-克-成-家-传-施-乃-长-尔。

霍邱县城关镇〖崇本堂,先祖居山西洪洞县,明朝中期分支迁移河南巩县南河度乡(今巩义市河洛镇)寺湾村。霍邱支派始迁祖宋受田(字芝农),于民国初年自寺湾村迁居霍邱县城关南门外大同集。本支字辈自第13世祖起〗:宋祥亭(清例授武德骑尉、配李氏,子五:兆杰、兆蓉、兆麟、兆祁、兆信)-宋兆麟(配康氏,子四:砚田(早逝,无嗣)、受田、振□、成柱)、宋兆杰(字汉三、太学生,配张氏,子三:振纲、振五、振华)-宋受田〖霍邱始迁祖,配□氏、子一:永存(无嗣);高氏维兰,子四:永昌(兰参)、永祥(榆参)、永贵(连参)、永丰(四喜),女二:永英、永钰〗-永-年-金-茂-德-善-继-世-长-传-道-家-本-成-文-广-振-兴-邦。

霍邱县高塘集镇:少-广。

舒城县〖始迁祖宋华衮(字冕生),明中期自庐江县冷水关迁入舒城〗:宋华衮-富饶、富有。

舒城县〖竹桥堂〗:元-嗣-宏-启-奕-祀-其-昌-懋(茂)-德-豊(丰)-功-邦-家-之-光-文-章-世-显-孝-友-名-扬-积-善-余-庆-源-远-流-长。

舒城县〖曾祖辈自江西迁入舒城〗:忠-孝-丰-功-邦-家-之-光。

舒城县桃溪镇〖“统善堂”,始迁祖春上公、春吾公、全公等,四百多年前由新安江畔迁移至舒城桃溪镇〗:序-士-先-仁-传-家-继-志-昭-汝-孝-思-乃-克-永-世。

金寨县:潍-永-承-祖-业。

霍山县

亳州市谯陵区十八镇宋菜园村:天-应-广-家-继-成-华-怀。

谯城区

涡阳县标里镇尹宋庄:凤-祥-效。

蒙城县〖自安徽怀远县迁居〗:鸿-克-文-中(仅)-秀(效)-四。

蒙城县辛集乡宋老荒村:修-身-保-国-平-天-下。

利辛县宋寨村〖自山东迁居〗:章-保-德。

利辛县:兰-继-子-建。

利辛县:营-建-子(怀)-士-继-义。

池州市

贵池区

东至县:启-示-昌-明-字-天-来-太-尚-志-守-忠。

石台县

青阳县

宣城市

宣州区

宁国市〖祖籍湖北英山县宋村〗:万-国-开-世-肇-启-贤-良。

郎溪县

广德县

泾县:金-守-先。

泾县茂林镇宋家坦〖洪武初年(1368年)由63世德二公从徽郡歙县迁入宣城北乡〗:钊-德-朔-日-诰-爵-元-廷-士-应-天-相-世-家-长-安-贤-良-秀-发-道-学-宏-宽-光-宗-显-祖-才-达-周-官。

绩溪县

旌德县

  满 族 家 谱

  满族八旗姓氏及分布

  哨子河乡曹氏(索绰罗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按祭祀时供五个香碟,族人自行断定 ,并 无其他依据。其他姓氏的几道沟之说,也同此),镶红旗,其京始祖(即在北京的始祖) 松吾突,为一等轻车都尉。1644年(康熙三年)自北京拨入岫岩防御。曹氏行辈由京排列为 二十八字诗:“松舒坦哈满额春、文麟昌瑞玉珠珍、祥光景泰承华宝、德盛材奎凤图斌”。 

  哨子河乡汪氏(完颜氏)。镶蓝旗,完颜部后裔。祖先曾在铁岭范河南居住。来岫后先择城 南蓝旗营居住多年,后移居城东南陡沟子居住,又移居孤家子,最后落户于哨子河西蓝旗屯 ,子孙世居。自第八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舒毓逢盛世、振作兆天庭、国庆昭文运、延鸿 景福长”。

  哨子河乡白氏。正黄旗。京始祖崇厄力,为护军校。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驻防来岫岩。 自第十二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国锡恩承厚、家兴庆有余、平安生盛世、作善学古人”。 

  哨子河乡赵氏。长白山四道沟人,正黄旗。初来落户在岫岩镇火神庙胡同,后移居哨子河松 树沟,自六世祖起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廷瑞永连恩,万国景荣振,玉殿明安俊,福禄海成 云”。 大房身乡蔡氏(萨嘛喇氏)。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由北京拨至凤凰城驻防,镶蓝旗。

  红旗营子乡傅氏(富察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红旗。始祖三泰为京都文职笔帖式。1687 年(康熙二十六年)拨驻开原,同年又拨往岫岩。自第八代起行辈排二十字诗为:“文景德 贵(瑞)延、绍兴继世长、承伯显耀作、肇起振春光”。

  哈达碑镇赵氏(伊尔根觉罗氏)。长白山六道沟人,镶黄旗。初来落户在雅河,又从雅河分 到前营镇燕窝一支,庄河一支,哈达碑镇徐家堡子一支。徐家堡子一支是1748年(乾隆十 三年)买地落户的。

  哈达碑镇满氏。长白山三道沟人,镶蓝旗。从长白山出山时弟兄五个,来岫岩两个,一支落 户到哈达碑镇满家堡子,另一支落到哈达碑镇沟汤。

  汤沟镇赫氏(赫舍里氏)。赫舍里氏因为族大分康、赫、张三姓。康姓为正黄旗,赫、张两 姓为正白旗。自1877年(光绪三年)订下行辈排二十八字诗为:“德承吉林贵崇荣、英明景 令乐辅清、忠良维国安全志、世守纯贞保泰平”。

  偏岭镇关氏(瓜尔佳氏)。原居长白山西东北浑河。1651年(顺治八年)由北京拨至岫岩。 1924年(民国十二年)冬,编行辈排十四字诗为:“双安永庆德增久、先世昌荣福临长”。 

  杨家堡镇杨氏(易穆查氏)。辽东旧族,渤海国后裔,正黄旗。三世祖黑色携侄子黄毛来岫 岩,住在县城西门里道北。

  杨家堡镇齐氏(喜塔喇氏)。齐氏祖居北京巴颜洛豆籽胡同,镶白旗。1685年(康熙二十 四年)拨岫岩驻防,来三大支。行辈排四十字诗为:“○○永○○、保恩常贵庆、○○英奎 景、祥振广运恒、○端有吉肇、鹏兴万世隆、○惠忠臣喜、进仁国安平”(○为谱书上字迹 辨认不清)。

  兴隆镇赵氏(伊尔根觉罗氏)。正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驻防来岫岩,择大、小虎 岭而居。自第十一世行辈排二十字诗为:“致仁作祥运、云和景毓隆、学清俊锡庆、天泰启 文明”。

  兴隆镇赵氏。先人多尔衮。有一支到开原,又从开原来岫。

  兴隆镇费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镶红旗说法不一。始祖巴力虎先到了热河,雍正年 间来岫岩,占地娘娘沟。

  兴隆镇田氏。祖居长白山都市口,正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岩,落在娘娘城; 1784年(乾隆四十九年)买费氏土地,落在兴隆娘娘沟。

  苏子沟镇王氏。镶黄旗。二世祖平突由京拨入岫岩,充当甲兵。生子六人。长子安索住,居 城南仙人嘴子。次子阿林太,居城北黄旗沟东街。三子阿三太,居城北黄旗沟后房子坟茔等 处。四子朱林太,居城北兴隆沟处,后移居远方,无从稽考。五子吾兰泰,居城北黄旗沟西 街。六子宁古太,居城南仙人嘴子小河南边。自京始祖行辈排三十字诗为:“达平太阿那、 士德魁贵升、成润椿勋桂、铭清树焕坤、锡泉梅炳垲、钧溥林荣培”。

  岫岩镇唐氏(他塔喇氏)。长白山八木地人,正蓝旗。其先祖世袭五品,敕封云骑尉,京始 祖居住在北京盔甲厂,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拨岫岩驻防。

  朝阳乡吴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自第十代行辈排二十字诗为:“国庚文明世、佩光 富贵荣、崇兴宁秉正、永庆和显同”。

  朝阳乡鲁氏。长白山三道沟人,正白旗。

  岭沟乡赵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正黄旗。一支在北京,一支来岫岩。自民国年间行辈排二十 字诗为:“福临庆玉广、德富山城多、文武双连贵、吉祥永志和”。

  新甸镇石氏(石马拉氏)。镶蓝旗。因拨兵驻防岫岩。行辈排四十字诗为:“那花跃金永、 玉金宝连成、丕生日景运、富贵大文明、广福共长有、魁中得之荣、尚林正可庆、吉兆有光 庭”。 新甸镇白氏(那塔喇氏)。祖居长白山二道沟。

  雅河乡洪氏。正蓝旗。京始祖洪雅居住在北京紫竹林胡同。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来岫岩 驻防。初住城南三十里南岔沟的荞麦沟,后移居洪家堡子。

  雅河乡董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黄旗。其先祖撒玛哈先落户于北京,后移居雅河洪家堡东 十八副甲。行辈排20字诗为:“永成恩德志、广绪玉忠长、丰启明世显、立帝振家昌”。

  雅河乡巴氏(阿尔巴氏)。正蓝旗。

  红旗营子乡于氏(巴颜氏)。正白旗,长白山三道沟人。先祖随努尔哈赤、皇太极征战而进京 , 于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辞官带领族人来岫。早先居住在兴隆,取地名巴颜克拉屯(今地名 不可考)。后来族人大部迁往红旗营子,定居于家堡。

  红旗营子乡罗氏(萨各达氏)。正红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二始祖罗固三太拨来岫岩 驻防,住茧场沟。

  红旗营子乡傅氏(富察氏)。正白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由京城拨兵岫岩驻防 。自第八辈排二十字诗为:“文景安钟毓、恒成锡国良、善存应贵永、德广世绍长”。

  红旗营子乡关氏(瓜尔佳氏)。1685年(康熙二十四年)于岫岩北关门山坟沟中处为高祖立 坟。

  哈达碑镇关氏(瓜尔佳氏)。长白山六道沟人,镶黄旗。1687年(康熙二十六年)落户哈达 碑徐家堡。行辈排16字诗为:“世成永常、威德益康、名英久爽、源远隆昌”。

  大营镇何氏。长白山头道沟人,正蓝旗。

  大营镇温氏。长白山七道沟人,正蓝旗。

  龙潭镇白氏(齐义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白旗。

  汤沟镇沈氏(爱新觉罗氏)。镶黄旗,长白山四道沟人,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先落户于 东大营子,后移居汤沟东虎沟(今东兴村)。行辈排10字诗为:“世志万凤德、吉庆福常春” 。 哈达碑镇张氏。长白山二道沟人,镶红旗。京始祖在北京有一四面井,来岫岩后也建一四面 井。

  前营镇傅氏。长白山五道沟人,镶黄旗。

  前营镇佟氏。长白山五道沟人,正白旗。

  前营镇闻氏。正白旗。来岫先落户仙人嘴,后移居闻家沟。

  苏子沟镇、兴隆镇张(彰)氏。长白山二道沟人,正白旗。先人彰武泰在乾隆初年随其父布尔 哈任乾隆皇帝御前侍卫,正三品骁骑校。后被派遣到岫岩任城守尉。因护驾有功,受到乾隆 皇帝嘉奖,提拔为锦州右卫副都统,正二品。在彰武泰任岫岩城守尉时,携带他的两个儿子 福兴阿、福伦阿及其家眷来到岫岩“跑马占地”。长子福兴阿在苏子沟北黄岭松树嘴(后称 张家隈)定居下来,次子福伦阿在兴隆大榆树定居下来。其彰姓后来演变为“弓”、“长” 张,但也有人继续用彰冠姓的。从彰武泰起行辈排列十字诗为:“武福宗继鸿,魁景云乐天 ”。

家谱又称族谱、宗谱、家牒、家乘、世谱,是一个家族或宗族的世系表谱,即用以记载宗族世系事迹的历史典籍,举凡姓氏源流、家族迁徙、人口兴衰、人物掌故、风物人情都可以入谱,可以说是宗族的发展史。家谱大致包括13项内容:序文;凡例;世系世表;源流、宗派;诰敕、象赞;别传、墓志;祠堂记、祠规;家规、宗约;家训、家范;义田记、义庄记;墓记、墓图;艺术、著作等,一般30年左右续修一次。一位对谱牒研究有素的学者认为:“如果说,国家编正史、州县纂方志、家族修谱牒,构成中国宗法社会历史大厦三大支柱的话,那么就数量之多,影响之广来说,当首推谱牒。”前代学者,如顾炎武、王夫之、章太炎、王国维、陈寅恪在治学中,也都重视使用家谱资料,以补正史之不足。在历史上兵荒马乱的战争年代,族人流亡或迁徙,首先要携带的就是家谱。崔姓家谱介绍

盱南崔氏族谱》(建昌崔氏)为清雍正年间崔仁懋等编。该支崔氏奉崔伦为始祖,崔伦自唐代乾符年间由抚州青泥徙居南城之北港(即今崔坊),是为建昌崔姓一世祖。南城、南丰、新城、广昌、泸溪各族支派皆其后裔。此家谱共16卷,卷一为谱序,卷二至十六为世传。

安徽太平崔氏《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为民国十八年(1929年)崔森编,该谱记唐代崔群之后世居宣州,至元代寿一公始由宣城洪林桥迁太平东乡黟山之阳,为始迁一世祖。传至第四世,分为东分、西分两派。传至第八世,东分有熯,生五子:琬、珊、武、文、曼,遂为五房,此谱载蟆下五房之世系,故称“五房支谱”。卷首外纪统谱世系(自汉代崔篆至唐代崔篆至唐代崔群)、内纪统谱世系(崔群到寿一之父省五)、人物类志,卷一敦五堂世系总图考,卷二至九二房至五房世系图考,卷十艺文,卷终墓图。

民国十三年(1924年)崔铸编的《仟源崔氏悼叙堂支谱》(共10卷,首一卷,终一卷)为《仟源崔敦五堂支谱》中第九世崔滚一支,这支谱,属东分。“悼叙堂”即滚公支堂名。卷首新序,卷一旧序、簪缨考,卷二至九世系图及世传,卷九至十墓图、契据、艺文,卷终为本支祠产及历置公产及创修支谱跋。 安徽无为《濡须崔氏宗谱》(八卷),为崔筱云等编,民国十八年(1929年)三戟堂活字本。该谱记载:南宋绍兴年间有舜民自铜陵迁无为,是为始迁祖。但该支自舜民以后世系不详。此谱以明宣德至嘉靖人崔彪为大房之祖,崔志清为二房之祖。

湖南宁乡《崔氏七修族谱》共25卷,末一卷,崔黼编,为民国二年(1913年)默荫堂活字本。该谱以南宋时崔比为始迁祖,崔比自江西迁来宁乡。所存各卷为乐吾房、举臣房、赞明房、让吾房、爱台房、斗宇房、养心房、少州房、少溪房之系图,以及世传、墓图,卷末为存族编(辑名存而传阙者)、收族编(辑远徙各处者)。宁乡《崔氏八修族谱》系民国二年谱之重修本。宁乡崔氏支系又有崔荫樾等纂修的《博陵崔氏四修云岫支谱》(10卷),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三戟堂木活字本。该谱以南宋人崔比第76代孙崔守曾为宗祖。崔守曾于明万历四十七年筑别墅于宁乡板石衡,题曰“云岫”。卷一谱序,卷二系图,卷三至九行传,卷十墓图、字据等。

家谱可为研究社会变革和历史事件提供有力佐证。如明朝初年的洪洞迁民,正史中虽然也有记载,但不甚详细,而家族谱 (尤其今河南、山东等地家谱)中记载得较为详备。

另据河南省孟津县大崔沟《崔氏家谱》记载:崔氏本居山西洪洞,迁于河南,相传;五门河北横岭,一居巩县白沙,一居孟津油坊街,一居洛阳太古庄,一居大崔沟,崔沟祖茔在村后北岭……今河南省巩义市《白沙崔氏源流》记载:白沙崔氏始祖崔思义,兄弟四人,原籍山西省潞安州等籍长子县:兴宁村。元末战乱迭起,人民离散。明太祖定鼎后,河南一带,地广人稀,官府组织移民。其长兄思仁守祖业于山西,其三弟、四弟思礼、思智分别迁居河南温县南部驼坞村、遂平县沙河店。二弟思义于明洪武四年(1371年),迁居巩县白沙村,成为白沙崔氏始祖。始祖下分五门,今已繁衍二十四世。1995年统计,白沙计有崔氏后代 6000余人。今河南省洛宁县、沈丘县、郸城县、宜阳县、洛阳市郊、偃师市、永城市、濮阳市区和山东省鄄城县等地的崔姓家谱,都记有明初洪洞迁民事,均将其支系自山西东迁之人奉为其始祖

明朝洪武、永乐年间至清初,山西平阳府经历了有组织的十几次移民,主要迁至河南、河北、山东等地,至今这些地区的康姓家谱中大多都说来自山西平阳府。 山东费县《周宗卫世家康氏志谱》载:“大宗世系”,康叔系文王第九子,食采邑于康城,故曰“康叔”。后因参与平定“三监之乱”有功,而封于殷商之故地,建立卫国,所以又称卫康叔。康叔去世后,其后世以谥号为姓,这便是康姓的由来。这样一代代传至六十二代,名康澄,在五代后唐明宗朝任大理寺少卿之职。澄生三子:希诜、希贤、希虞;其长子希诜生子仁傑,生前任汾阳令,后迁平阳,死后葬于平阳之东北汾河西岸。傑生子名奎,世居平阳临汾地。就这样,康澄的长子希诜的后世子孙就世世代代地在山西平阳一带繁衍,发展起来。后经宋元两朝,四百年左右较平稳的发展,已经是枝繁叶茂,人口众多,大多散居于山西平阳一带周围各县。[2] 山东省巨野康氏家谱载:为追溯先祖,我族中贤达,曾亲赴山西寻根问祖,历时三天,访问了山西平阳府洪洞县城北六里老康庄,据当地族人康领成、康效勋等叙述,并查康氏族谱和八楞祖碑,乃知我康氏确系山西故族。[2] 山东郓城谱载:始祖山西洪洞之故族,明成祖永乐二年来此东土。兄弟四人,长支仲华,居巨野康家集;次支仲礼,居郓城南白状元集;三支子山,居郓城东北十八里金线领立村康庄;四支仲信,居嘉祥城北康家庄,迄今近六百年。[2] 山东成武谱载:盖我康氏家谱,自明初洪武年间,由山西洪洞东迁,长兄居成武西南康楼,弟迁居曹县康庄,至今五六百年。[2] 山东金乡谱载:其先祖亦来自山西洪洞,属同来山东兄弟四人中的行二,初来时居于郓南四十五里白状元集。[2] 山东莘县谱载:其祖籍山西平阳府洪洞县,于明洪武年间奉旨迁鲁,至今已六百余年,传二十三世。[2] 另据山东鄄城谱载:其始祖号仲达、仲方,亦来自山西平阳府洪洞县,自明永乐二年迁鲁至今六百余年。[2] 再看河南,据巩义康店康氏家谱载:其先祖来自山西省平阳府洪洞县,明初至今六百余年,传二十四世。[2] 另据巩义太平头支派谱载:其先祖是于洪武三年奉移民之诏由山西洪洞迁徙而来。其后世有迁于登封、汝阳、义马、博爱、偃师、灵宝等地的。[2] 再看鄢陵谱所叙:吾康氏山西洪洞旧第也,自明初迁入鄢陵即为鄢陵人数百年。[2] 另外,河南境内,如:开封、南阳、太康、禹州、周口、新野、南召、鲁山、唐河、方城、社旗、泌阳等地的康氏族人亦称皆来自山西平阳府一带。[2] 综合以上族谱或家谱,除了山东费县能讲清楚唐朝祖源外,其他各地仅有明清时期始迁祖,与康澄是否同族?尚属未知数。 康朝辉、康洪波在《五代后唐大理少卿康澄与外迁山西的康氏后裔关系研究》中提到,长期以来,“我的祖先来自洪洞县大槐树,大槐树的康氏祖先从哪来?我们外迁族人能否与山西的康氏族谱续接等”难题,一直困扰着从山西省洪洞县迁往京、津、冀、鲁、豫、皖等地的康氏后人。为此,各地族人为寻根访祖,苦苦求索几百年,始终无法求解。[1] 综上所述,外迁山西的康氏后人不仅接续不上山西的康氏族谱,而且也无法与62代祖康澄族谱的续接。因此,要实现与康澄族谱的续接,是今天我们全体康氏文化研究工作者研究的重要课题。[1] 笔者认为,从五代后唐明宗年间至今一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朝代更迭,战乱频繁,时间跨度大,族谱资料毁损严重,再加上康澄祖在山西的后人众多,外迁康氏后人离开山西时间长等原因,与62代祖康澄族谱的续接是有一定困难的。外迁族人应本着先近后远的续谱原则,在分步理清关系的基础上,接续与62代祖康澄族谱:[1] 第一:外迁康氏后人应首先查考本地康氏族谱资料,续接好与始迁祖的族谱。在此基础上,要通过各种渠道,如派人到山西各地寻访族人,委托专家、学者查找族人,利用报纸、网络等媒体公开查询的方式,积极联系山西各地的康氏后人,力争早日接续与山西各地的康氏族谱。[1] 第二:建议山西的各级康氏文化研究机构和有关文化部门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和民间文化人士开展研究活动,在整理好山西当地康氏族谱的同时,续接与62代祖康澄的族谱,为外迁康氏族人顺利接续康澄族谱创造有利条件。[1] 只要我们外迁山西的族人接续了始迁祖与山西各地康氏族人的族谱,进而与先祖康澄以及始祖康叔的族谱续接。那么,我们康氏族人也就完成了先祖未竟的续谱大事,在未来的《中华康氏大统族谱》上刻下先祖的名字,可告慰祖先,教育后人,其功德无量,更是我们全体康氏族人对中华民族姓氏文化研究的重大贡献![1] 康朝辉、康洪波上述话语讲出了大家的心声! 我觉得可以把对曹操、曹雪芹DNA课题的研究方法运用到大槐树移民的追根溯源上,通过DNA基因检测,理清河南、河北、山东等地康姓与山西临汾地区(平阳府)的几支康姓家族的渊源关系,使分开多年的同宗重新连上,了解老祖宗在那个年代分开的历史,从而描绘出一个更大更全更准确的康氏家族图谱。 这里介绍一下DNA的知识。 人们的姓氏大多继承自父亲,而Y染色体是严格的父子相传的基因组片段。所以姓氏与Y染色体的遗传应该是平行的,有共同姓氏的男性可能有相同或相近的Y染色体类型。然而,多起源、改姓、非亲生、从母姓等社会因素弱化了某些姓氏与Y染色体的关联,此时家谱研究可为厘清父系血缘提供线索。Y染色体上稳定的SNP突变可以永远在父系后代中流传,可以构建可靠的父系基因谱系;而其上突变较快的STR位点又可以用以估算时间。因此,Y染色体可用以研究很多姓氏宗族的历史,甚至千百年前的历史疑案。重建姓氏、家谱与Y染色体的关系必将成为历史人类学研究的重要内容。[3] Y染色体为男性独有,其绝大部分片段不可重组,严格遵循父传子的遗传模式,因此其传递规律与正常情况下的姓氏一致,同一个父系宗族的男性的Y染色体具有极高的相似性。Y染色体的谱系可根据SNP(单核苷酸多态)标记划分为若干个单倍群。目前所检测的不同单倍群的标记产生时间很早,均在万年以上,远早于中国姓氏的产生,因此不同单倍群的人必然具有不同的姓氏来源。

哪里有康姓家谱啊?

康姓的家谱读却难找但不能说没有吧[康氏属地] 京兆郡,今陕西西安以东。 [康氏来历]康姓的始祖,是周武王的同母弟弟姬封,西周初被封于...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