岷王的封地应该在现在的那一带?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5浏览:3收藏

岷王的封地应该在现在的那一带?,第1张

武冈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云贵高原、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的过渡地带内。

西汉为都梁侯国,东汉设都梁县。三国时改名为武冈县,以境内云山而得名。西晋恢复为都梁县,隋并入邵阳县。不久后又析置武攸县,唐初更名为武冈县。宋升为武冈军,元改武冈路,明改武冈州,为宗亲岷王的封地。1913年废州改县,1994年撤县设市,目前隶属于地级邵阳市。

历史上名将沐英的次子沐晟是怎么开罪岷王朱楩的?

历史朝代的兴衰与更替,一个个鲜活的历史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下来走进名将沐英的次子沐晟开罪岷王朱楩的故事。

沐晟是明朝开国名将沐英的次子,沐春的弟弟,小时候的他为人比较好静,沉稳且不苟言笑,对于诗书这些东西尤为感兴趣,朱元璋对其很是喜爱。

到了洪武三十一年,也就是公元1398年的时候,西平侯沐春因为积劳成疾而英年早逝,膝下无子的他只好将爵位交由给弟弟沐晟去继承。沐晟刚刚继位后不久,就碰到了蛮族刀干孟再一次叛乱的消息。

这刀干孟是当时云南麓川傣族的首领之一,他早年曾经趁着大首领思伦发在定边一战被沐英采用三段击火枪射击战术击败之后,便纠集众人,举兵进攻思伦发,导致思伦发被迫跑去云南。

后来,朱元璋派了沐英的长子沐春率领大军将其征服后,先安分了一段日子。而后沐春病卒,沐晟继承爵位,刀干孟便趁机再次兴兵作乱。对于这么一会反复无常的小人,建文帝派遣何福为征虏将军,成功再一次将其击败,招降了七万多人。

之后,沐晟将其所镇守的地方,划分为三府两州五长官司,还在怒江以西设置了屯卫千户,这才使得麓川地区逐渐安定下来。起初,朱元璋的第十八子岷王朱楩于洪武二十六年,封地从岷县被改封到云南去。

云南是一个十分偏僻的地方,朱楩被改封到这里之后,心里的怨气就一直很大,干了不少违法犯罪的事情,宣泄自己心中的情绪。这些事情都在沐晟看在眼里,他可没有因为朱楩,就将这些东西左眼进右眼去,他直接向当时的建文皇帝朱允炆报道此事。

朱允炆正在想方设法地削藩,他心里正愁找不到借口来处理这些藩王,如今朱楩正好送上门来,便将其直接囚禁起来。等到朱棣继位之后,为了拉拢这些藩王,便将岷王朱楩给释放回去。

经过了这么一番折腾,朱楩同沐晟两人之间算是彻底水火不容了。实际上,朱棣将朱楩给释放回去,恐怕也是存在着要让他在云南同沐晟互相牵制的目的。岷王朱楩经常向朝廷上书说朱棣的坏话,对此朱棣也是采取各打一棒的应对措施。下书给沐晟训诫一番,同时又让朱楩不要老是同沐晟过不去,人家的老爹沐英对于朝廷是有大功的。

在沐晟镇守云南期间,也发现过外敌入侵事件,在永乐三年的时候,泰国历史上一个控制了泰北地区的王国八百大甸派军进犯明朝边境。由于沐晟的武略水平,明显比不过他的父亲沐英和哥哥沐春,所以朝廷不敢让他独自领兵前去征讨,让其作为一个副将军辅佐大将张铺。

张辅带着沐晟走异道从云南进入交之趾,攻破了敌军的诸多城池,直捣其东西两都,并生擒伪王黎季犂。在此战中,沐晟虽然是一个副将,但也表现出色,回朝后就被因功进封为黔国公了。等到仁宗皇帝朱高炽继承帝位之后,并将沐晟加封为太傅,特意为其铸造了一个征南将军之印,让之后的沐氏家族在继续镇守的时候,都赠予这方宝印。

接下来,沐晟又多次前去平叛,为云南的安定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其本人直到正统四年方才病逝。

西汉长沙定王之子刘遂

明朝岷王朱鞭

明末桂王朱由榔

汉武帝元朔五年(公元前124)封长沙定王之子刘遂为都梁候国敬候,候址今市城郊七里桥,世袭历时131年。汉武帝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设都梁县,属零陵郡。 

三国吴宝鼎元年(公元266年)复为武冈县,属昭陵郡。宋徽宗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升为武冈军,军治今市城区,属荆州湖南路,辖武冈、绥宁、新宁县。元置武冈路总管府。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武冈路为武冈府。明洪武九年(1376年)改武冈府为武冈州,辖新宁县,属宝庆府。明成祖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十月,岷王朱鞭(朱元璋第18子)从云南迁武冈州城,翌年建王邸,世袭14代,历时272年。 

清顺治四年(1647年即南明永历二年)四月,桂王朱由榔迁武冈,以岷王府为皇宫,改武冈州为奉天府;八月,永历帝败走黔滇,武冈复为州。清承明制。雍正二年(1724年),新宁县直属宝庆府。

武冈古城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冈城墙始建于宋代,夯士结构,全长约9公里,宋元之后,仅余垣垒。

明洪武初,江阴倭吴良(建筑家、曾主修明十三陵)主修武冈城墙,采用方形青石垒筑,周长746丈,高2丈,宽8尺,东西南北各有城门,东曰宣恩门,西曰定远门,南曰济川门、北曰迎祥门。

明正德三十年(1518)知州龚震于治前凿城为门,上建谯楼,以便民出入,称新南门。明嘉靖29年(1550年),岷康王奏添东北城1里6分,增设东南北三门。明隆庆元年(1552年)上命宝庆同知段有学,计费砌,建城门三、南曰薰和门,东曰迎恩门,西曰庆委门,城墙长736丈7尺9寸,上广8尺,垛头高4尺。

明崇祯12年(1639年)岷王朱企丰将城墙增高拓宽,并再展北,计七里三分。

清乾隆年间,南门城垣毁,北门闭塞,宣恩、定远变塞,仅留8处城门。

清咸丰十年(1860年)补修州城四门,于正北、东北各建造大炮台一座,又筑小炮台52座,城垣共863丈7尺5寸。

民国31年(1942年)辟复兴让等新城门4处,自明代至民国时期,城垣屡经修补,全长1870丈,计12里。城墙分城垣、城碟,内外壁有青石两层,中夯填沙石,砌碟垛,城门上建有城楼。城外分两层,外层为铁闸门,内导为轴铁门。

1993年县人民政府筹资一百万元复建,武冈城墙长5874米,宽3米,高66米,分小皇城、内城、外城、均为青石砌成,坚固雄伟。享有“武冈城墙盖天下”之誉。

壮哉!武冈城墙

曹砚农肖时高

武冈古城墙,始于汉恒帝派窦应明“伐蛮筑城”。北宋为“屯兵峙粮、控制蛮獠”,于“军署”治所夯土板筑城墙,总周长约十余里,城门上建有“醮楼”。元末毁于兵燹。明洪武四年(1371)朝廷派江阴侯吴良主持修建武冈城,他改土城为石城,以数百上千斤乃至成吨重的方形青石砌筑墙体,“内外皆石,上亦石镘之”,长774丈,高二丈,顶阔八尺。为当时世所罕见的纯石质结构城墙。

岷王朱_(朱元璋第十八子)迁入武冈后,开始了中央朝廷、藩王、地方官府协力筑城时期:嘉靖二十七年(1548)岷康王朱誉荣增建“小王城”,长270丈;明隆庆元年(1567)宝庆府同知段有学、武冈知州蒋时谟增筑外城,长736丈,高1丈,顶阔8尺,垛头高4尺,鼓楼3座。形成“内城”(含大、小王城)与“外城”“三环”相扣、城门十三及城楼多座、总周长5874米的全石构城墙。晚清于内城增设大小炮台52座以抵御太平军。武冈城墙今幸存城垣四段(内城二段、外城二段),总长1450米。

如果说,有着2700多年筑城史、总周长6163米的山西平遥古城墙“是中国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素土夯实,外包青砖)县城城墙”;那么,有着2200多年筑城史、总周长5874米的武冈城墙,则是中国南方现存历史较早、规模最大的一座(内外皆石)的县城城墙。作为全巨石结构的州县级古城墙,武冈城墙是“中国乃至世界的唯一”。

岷王的封地应该在现在的那一带?

武冈市,位于湖南省西南部,云贵高原、江南丘陵和南岭山脉的过渡地带内。西汉为都梁侯国,东汉设都梁县。三国时改名为武冈县,以境内云山而...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