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宋江(正史上的宋江是一个怎样的人)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5浏览:3收藏

历史上的宋江(正史上的宋江是一个怎样的人),第1张

文|飞鱼说史

宋江,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提到他的名字,不少人都会想起那个可以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的“及时雨”,可是也有人认为宋江其实是一个表面上正气,但背地里却很阴险的“小人”。

不过大众对于宋江的印象,却终究未能突破施耐庵在《水浒传》中设定的条条框框,尤其这部名著被搬上荧屏之后,宋江好似从书中”活了“过来。

梁山好汉

书中的宋江毕竟只是艺术加工后的人物,但并不能以此来说宋江只是位纯虚构的人物,因为在历史上确有其人,书中的宋江正是以真实的宋江为原型的。

那么正史上的宋江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有什么样的人生经历,最终的结局又是什么?

本篇飞鱼就和您聊聊正史里真实的宋江。

官逼民反,宋江起义。

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宋史·张叔夜传》

宋徽宗赵佶在历史上是有名的昏庸派和享乐派的结合体,他当政期间,整个宋廷乌烟瘴气,在宋徽宗的”爱好“下,上层统治者们整日里花天酒地,没钱挥霍了,那就加重赋税,丝毫不顾及民众的生活。

公元1119年,宋朝朝廷看上了一块湖泊,叫做梁山泊,原本当地的人靠着它,还能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打渔采荷过得也挺快活,虽然整个天下的民众都被苛捐杂税所累,但这里却犹如一处世外桃源。

宋江等人蜡像

不过,这样的日子没有维持多久,当朝廷看到这块湖泊的“油水”之后,就强迫当地的民众必须按照船只来缴纳赋税,而且赋税收得很多,超出了民众的承受范围。

也就是在这一年,宋江举起了义旗,并且将其插上了梁山,正是开始反抗朝廷的统治,由宋江带领的农民起义,正式拉开序幕,而很快这股力量便成为了让宋廷十分头痛的一股力量,宋江之名也逐渐响亮了起来。

三十六人,威名远扬。

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宋史·侯蒙传》

按照《水浒传》中的说法,梁山可是有108位英雄好汉,那么真实的宋江有多少得力干将呢,正如上述《宋史》中记载,宋江起初只有“管理层”只有36人,不过这36人却打出了自己的威风。

按照史料的记载,宋江凭借着这36人,那是横行无阻,宋军数万士兵都不敢抵抗,这样一来,宋江一伙人的名号越来越响,周围拿着镰刀锄头前来投靠的百姓也越来越多,于是中原大地上就屡次上演了宋江等人和官军作战的戏码。

宋江故居

宋江这伙人,每次打下州县的粮仓之后,便会开仓放粮,救济穷困的百姓,随着宋江名号的传播,宋徽宗也听说了宋江,不过宋徽宗觉得宋江这伙人不过乌合之众,便命令东西路提刑督兵捕杀宋江。

可是结果,让宋徽宗都皱眉头了,因为宋江这伙人战斗力极强,在数倍于自己几倍的宋军的追击下,宋江等人打下了一个又一个地方,而他们的势力范围也从山东等地扩大到河北等地,直到此时宋徽宗才真正地意识到,宋江等人绝非乌合之众。

兵败被擒,假意投降。

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宋史·张叔夜传》

宋江打出了威名之后,宋徽宗十分头疼,就让臣下给个意见,看看怎么对付这伙人,而其中一个叫侯蒙的大臣,就献计说不如对宋江进行招安,这样还能为朝廷所用,有益无害,宋徽宗认为十分在理,就命令侯蒙前去招安。

不过侯蒙年纪实在是太大了,还没来得及去招安,自己就去世了,此后招安宋江等人的计划就被搁浅,而宋江等人自然不会安分,在公元1120年,宋江等人向南进攻沂州,沂州知府蒋园严阵以待,两方进行了激烈斗争,最终宋江因寡不敌众败走。

影视中的宋江

此后,宋江且战且走,以游击战的形式,让朝廷无可奈何,由此可见,《水浒传》里宋江以梁山为根据地其实也不准确,因为宋江等人没有固定的根据地,而是走到哪打到哪,打完就走。

宋江等人再次让宋徽宗头痛了,于是就让海州知州张叔夜前去招安,张叔夜分析了宋江等人的作战特点之后,决定和宋江等人进行一场决战,而结果,就是宋江等人战败,面对这种情况,宋江在走投无路之下,接受了朝廷的招安。

再次起义,难逃一死。

宋江和那三十六人,归顺宋朝,各受武功大夫诰勒,分住诸路巡检使去也。——《宣和遗事》

宋江等人接受了朝廷的招安之后,为了进一步笼络众人,朝廷对这些人都给予了官职,宋江等人从流寇摇身一变成为了朝廷的官员,这也可以算上是华丽的转身吧,而到这里,不少人就会有疑问,宋江等人真的去打方腊了吗?

其实在真实的历史中,宋江等人并没有真的去攻打方腊,去攻打方腊也只是侯蒙劝宋徽宗时候的理由,而宋江在当时并没有被招安,而当宋江等人成为了归顺了朝廷之后,去平定方腊起义的是折可存,也并不是宋江。

影视中的宋江

我们接着说宋江等人,这伙人终究是被迫接受招安,在公元1122年,宋江等人或许对朝廷给的官职并不满足,又或许这些农民出身的起义军终究无法适应朝廷内的乌烟瘴气,宋江再次起义了。

不过这次宋江遇上了真正的对手,而这次朝廷派去镇压宋江的是平定了方腊正好归来的折可存,而宋江等人不敌,这次朝廷并没有对其进行安抚,而是选择了把他们统统杀掉。

不过还有一些书籍中指出,宋江在和张叔夜的战斗中失败而投降后,就被张叔夜给杀害了,朝廷并没有对宋江等人招安,因为在海州城一代一直流传有宋江是被张叔夜杀害,并被葬在了白虎山中。

结束语:

其实宋江的结局,在正史中并没有确切的记载,上述两种结局也只是根据正史中对其他人的传记的记载而推断出的,不过无论如何,宋江的结局绝不是《水浒传》中记载的那样,平定了方腊叛乱之后,而被朝廷给毒死。

影视中的宋江

此外还需要格外说明的是,实际上的宋江并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而是每次作战都十分勇猛,并且身先士卒,这才是宋江手下之人一直忠于宋江的真实原因。

这样看来,飞鱼倒是觉得宋江在《水浒传》中其实是被抹黑了,您认为呢?

参考文献:《宋史》、《宣和遗事》等。

​END

应孔太公多次相邀,在柴进庄上住了半年的宋江出发了。在孔太公庄上与在柴进庄上的套路相仿,宋江一边收人一边传播自己的名声,当然宋江从来不需要自己亲自传播。在这里宋公明收了孔太公的两个儿子孔明孔亮做徒弟,美其名曰:指点枪棒。呵,我信你个鬼。要说指点枪棒孔家两兄弟收宋江为徒还差不多。定另有原因,从孔明孔亮两兄弟在饭店跟行者武松打斗过程不难看出这两货也是俩二杆子,不服就是干,一个人干不过就找人干,愣是把武松给绑了回去一顿暴抽,要不是宋江认了出来及时制止,估计一世英名的行者武松就要被这两兄弟抽死。宋江一向对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人喜爱有加,而二杆子青年又对这种江湖传说充满向往,真是王八看绿豆,宋江看二货,一拍即合。当然这个事情孔太公也是赞成的,毕竟关乎儿子前途,如果说等宋江已经成为梁山的大佬,再去拜宋江为师估计就算孔老爷子拿上厚礼去求宋江宋江也不一定收,而此时宋江落难就不一样了,这个时候的宋江肯定乐意收,关键是越早跟着宋江,与宋江走的越近以后得到的好处就越多,这里可以类比大老板的司机。

在孔太公庄上末了,宋江收了两徒弟,也再次看到了武松,此时的武松已经不再是彼时的武松,没有了刚离别宋江时的彬彬有礼更没有那种打虎时的英雄气,只剩下一个杀人杀到丧失人性,追着一条狗狂砍的行者武松。至此武松已经沉沦。但宋江再次看到武松还是很高兴,两人一同上路离开孔太公,只不过武松是去落草,宋江继续前行。

下一站对象清风寨知寨花荣。听说宋江杀了阎婆惜花荣已经一连给宋江去了好几封信,希望宋江赶紧来他这里避难。一路无话,只是路经清风山宋江出了事,宋江被一群土匪给绑了,这群以燕顺、王英、郑天寿为首的强盗可以说是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像宋江这样的过路人他们不知道害死了多少,先收刮财物,后把活生生的人剖了肝脏做醒酒汤,据说活人的肝脏煮出来的醒酒汤特别好喝。刀架在脖子上宋江很无奈,一声叹息可怜我宋江却要死在这里。燕顺一听“宋江”两个字,心中一颤,吃了一惊,一把抢过小喽罗的尖刀,割断绳索,将自己身上披的斗篷脱下来,裹在宋江身上,抱在中间虎皮交椅上,把王矮虎、郑天寿叫下来。三个人纳头便拜。宋江马上回礼一个趔趄没站稳滚了下来,一脸疑惑的问为什么燕顺等人不杀他,拜在地上,燕顺等人也一齐跪下。燕顺等人有眼不识泰山把宋江当普通路人绑了,当然这也不怪他,谁让宋大佬皮肤黑个子矮天生一副“挫样”。但细想,刚开始宋江并不确定他们知道“宋江”,但后来宋江确定以后为什么还“滚”下来给燕顺他们跪下答谢?而面对落难不如鸡的宋江,燕顺又为什么不趁机发难反而对宋江如此敬重?这还得从宋江的手段说起。

宋江喜欢玩的一种手段叫反撇。你以为我是一挫人,我偏偏分分钟让你叫大哥,你以为我会耍大哥威风,我偏偏给你滚下来磕头。这就叫反撇,反撇有两点好处,一是打破你的预期期望,俗话说得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大哥打破你期望自然也永远不会让你失望;二是你永远不知道大哥在想什么,你想试探大哥水有多深,淹死你恐怕你也试不出。而燕顺之所以没有给宋江一刀宰了也说明燕顺还是有点脑子。确实面对一个落单的宋江,你把他看成宋江他是个宋江,你不把他看成宋江他也就是个行走的醒酒汤。当然如果你真把宋江做成醒酒汤那你估计得被武松砍成肉沫,被花荣射成筛子,被李逵切成培根做烧烤(当然这时候宋江还没认识李逵)。燕顺知道杀一个潜在大佬江湖传说过瘾是过瘾但也知道代价巨大。那么杀不得不如就做个人情,放了宋江,亦或是再往前蹭蹭认他做个大哥,日后排座次还能往前坐坐。

自此,宋江做了清风山上的名义大哥,天天有小喽啰陪着吃喝,没事了就逛逛山。这天宋江正逛着,远处一队人抬着个轿子吵吵嚷嚷往山上走。宋江本无事,就向身边的小喽啰打听怎么回事,原来是王矮虎劫了花荣同事的老婆。宋江一听是跟花荣有关,马上来了精神,说死说活让已经精虫上脑的王矮虎放了刘高老婆,并许下承诺再给王矮虎找一个更好的。王矮虎本不肯,但又碍不过江湖传说的面子,只好放人。宋江本以为这一次自己做了一件好事,没想到这刘高老婆不但不知恩图报倒反咬宋江一口,宋江第一次锒铛入狱。预知后事且看下期!

宋江故里

在小说里,宋江世代居住在山东郓城县宋家村,所以现在山东省西南的菏泽市郓城县就是宋江故里,位于梁山西北不远的地方,与它所在的县相邻。宋江家是当地的一个小地主,父亲宋太公和弟弟一直在家务农,而他成为了当地县衙的一个押司。

宋江故里照片

郓城县可以说是《水浒传》故事的发祥地,因为梁山的好几个好汉都出自这里,不仅是宋江故里。据说有整整七十二个,所以当地一直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的说法。不过翻翻资料可知,这句话是夸张的说法,其实郓城县的梁山好汉只有6个:宋江、宋清兄弟、吴用、朱仝、雷横和白胜。不过当然除了这六个还有一个属于梁山的好汉但不算在这一百零八将里面,他就是天王晁盖。

一个晁盖,一个宋江,梁山的两人寨主和首领,在梁山的地位自不必说。而智多星吴用在梁山排行第三,朱仝排行第十二,雷横排行第二十五,宋清排行第七十六,白胜排行一百零六。这五个人里,除了一个靠兄长关系上位的宋清和一个没有什么用的游手好闲之徒白胜,前三位都位列三十六天罡星,地位很高。从这七个郓城出身的人在梁山的身份地位就可以看出,宋江故里郓城对于《水浒传》的重要性。

此外,小说前期十分重要的一段剧情也发生在郓城县,那就是智取生辰纲。至今,那里的黄泥岗遗址还竖立了一块石碑,上面详细记载着事情的经过。

宋江是哪里人

根据《水浒传》里的描写,宋江是山东郓城县宋家村人,也就是说现在山东省的菏泽市郓城县是宋江的故里。此外,晁盖、吴用等多位梁山好汉也出自那里,它也是智取生辰纲的地点,所以郓城县被认为是梁山故事的发祥地。

宋江武校照片

郓城县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春秋时期就已经建成,名字就叫郓。不过这里真正出名还是因为水浒这帮梁山好汉,那里一直有“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的说法,有“中国好汉之乡”之称。现在当地也一直把水浒文化作为自己的旅游品牌进行发展。

郓城县不仅保留着宋江故里宋家村、晁盖老家东溪村、吴用故里车市等名人故里的遗址,还有一些水浒里重要剧情发生地点的遗址,比如智取生辰纲的黄泥岗和晁盖身亡的曾头市,还有一些玄女庙、灵官殿等与水浒有关的旅游景点。此外,当地还建设了一座水浒文化城来宣传和推广自己,发展旅游业。

据说,郓城县一直尚武,所以才能出这么多的英雄好汉。现在,当地在1985年的时候就建成了一座宋江武术学校,它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武术名校。学校包括小学、初中和高中的五十个文科班,也包括散打、拳击、武术套路、跆拳道、空手道等六十个武科班。学校不仅面向全国各省招生,还有不少外籍学生。至今,在国际、全国和省级的重大比赛上,宋江武校已经获得了上千枚奖牌。

历史上的宋江

宋江,不仅仅是小说之中的人物,在历史之上也确有此人,不过对于他的介绍,不是很多。历史之上,对于宋江的记载只存在于宋代的农民起义之中,历史上的宋江也是一个农民起义的领袖,不过人数规模没有小说之中写的那么大。

宋江古代画像

北宋末年,中央集权高度集中,统治阶级对于民众的压迫日益加重,工商业发达,社会矛盾尖锐,所以就导致农民起义不断,几十上百人的小规模起义团体更是数不胜数。公元1119年,正是宋徽宗宣和元年,这一年宋江拉起三十六人,举起了起义的大旗,起初这支起义军只是活动在黄河以北地区,专门劫富济贫,使得那些有权有势之人,人心惶惶。徽宗下令剿灭这三十六个人,但是由于宋朝重文抑武的政策,再加上官员 ,导致军队战斗力非常之弱。结果就是,剿匪大军非但没有剿灭宋江的三十六人,反而使得宋江的队伍打出了自己的名声。

打出威名之后的宋江带着逐步壮大的队伍,开始转战各地,并没有向小说之中说的那样,占据水泊梁山,落草为寇。宋江此人智勇双全,他知道以自己现在的军力来说,和朝廷的大军硬碰硬是不行的,所以他利用自己人数少的特点,转战各地,灵活至极,使得朝廷大军很难抓到他们。另外,宋江的手下都是武艺高强之辈,小的包围圈都能很快的突围出去。

后来,浙江的方腊也聚众起义,朝廷权衡利弊之后,决定招安宋江,让其带领手下征讨方腊,并派张叔夜去招安。此时的宋江正在海州,准备攻城,当时的宋江一方已占据很大的优势,劫掠了朝廷的很多船只。

张叔夜到达海州之后,看到战况之后,命人偷偷的烧掉宋江的船只,然后又埋伏士兵。宋江遇伏,又被断了后路,只得投降。有关他的结局,历史之上说法不一,有说被朝廷斩首,有说征方腊回来的时候被奸臣害死。

宋江身高

宋江在小说《水浒传》里,作为主角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好汉,不过这只是对他品德的赞扬,不是对宋江身高的描述。身高对于宋江而言,应该也是一个内心的痛吧。

宋江画像

宋江第一次出场时,在他人的语言描述里,他是一个面黑而又身材矮小的人。而在另外一处外貌描写中,宋江身高有了明确的数据:“身躯六尺”。纵观小说,写明身高的人不多,其中有个高的也有个矮。梁山最高的应该是负责抗帅旗的郁保四,记载是一丈,玉麒麟卢俊义也有九尺。小说里以个子矮出名的,有不满五尺的武大郎,还有绰号就叫矮脚虎的王英。大致推测,以六尺的身高,宋江在梁山大概能进倒数前十,由此可见宋江身高之矮。因此,在小说里宋江十分中意那匹宝马照夜玉狮子,记载它有八尺之高。身为梁山的第一把交椅,宋江不能比他人太矮,所以只能靠马儿来垫。

那么,宋江身高的六尺到底是多少呢?因为中国各个朝代的度量标准不同,像商朝一尺约17厘米,所以差不多一丈的男子被称为“丈夫”。而宋朝的一尺大约是现在的316厘米。如果按照这个标准的话,宋江也有180厘米,已经很高,而一丈的郁保四就有三米多了,这已经就不是人类了。由此可见,《水浒传》不是按照这个度量标准来描写身高的。按照小说作者施耐庵所处的明朝也并不科学,因为当时一尺也有31厘米。

因此,小说里应该还是使用一般常用的汉代标准,一尺23厘米左右,如此宋江身高约为一米三到一米四的样子。

宋江后代

纵观整部《水浒传》,作为主角的宋江至死没有娶妻,也没有子嗣。唯一有可能给宋江生孩子的就是他的小妾阎婆惜,可是宋江并不喜欢后来还怒杀了她,书中也没有记载阎婆惜有过身孕,可见宋江应该是没有子嗣更没有后代的。

宋清画像

宋江后代应该不存在,但这不代表他们家就没有后代。宋江被称为”孝义黑三郎“,所谓”三郎“就是指他是家中的第三个儿子,可见宋江还有两个哥哥和两个弟弟。其中,在《水浒传》里有过出场的只有宋江的一个弟弟宋清,他后来随着宋江上了梁山,绰号铁扇子,负责安排山寨的筵席,排位76。

小说中,宋江最后被酒里下毒身亡,但宋清没死。他被封官赐爵后还是选择回家务农,管理宋家庄。而等到宋江死了,宋清谢绝继承爵位,还是在家待着。而且书中记载他有一个儿子,名叫宋安平,后来还参加了科举,官至秘书学士。而在清朝人写的《水浒后传》里,宋安平还娶了圣手书生萧让的女儿为妻,可见宋江一家的血脉至少是延续了下来。

而到现在,山东郓城县或者梁山一带,还是不时有新闻传出发现了宋江的后人,甚至有人拿出了所谓的家谱,上面清楚地写着宋江的名字。但这些新闻真假不知,至少他们不可能是宋江后代,只可能是他兄弟的后人。据说这些后人说,宋江的另外三兄弟,分别叫宋淮、宋汉和宋河。

宋江年龄

无论是历史上真实的宋江,还是小说《水浒传》里的宋江,关于他的出身时间都没有具体的记载。小说里倒是说了他几几年死,大约是死于公元1124年,但由此还无法准确地推测出宋江年龄。

宋江剧照

智取生辰纲之后,宋江第一次出场时,在对他的描写里说,“年及三旬”,可见他当时三十多岁。而之后他在江州浔阳楼上题写反诗时,当地市井有一谣言,其中有一句是“纵横三十六”,认为是在说宋江,由此可见此时他大概是三十六岁的年龄,而当时大约是1117年。如果按照这个来算的话,宋江死时也只有死时四十四岁左右。

宋江被梁山众人称呼最多的就是,“公明哥哥”,甚至江湖上的人与他亲近也大多如此称呼。但这一声“哥哥”,并不是说宋江的年龄就比别的人要大,只是对他的尊敬,毕竟仗义疏财的“及时雨”江湖地位很高。比如林冲的出场描写中,他就有三十四五岁,而鲁智深是他结拜大哥,肯定比他再大。此外,梁山上有不少是年纪很大的老人,他们的年龄肯定要比宋江大些。而晁盖在小说里明确写到比宋江大上十岁,所以宋江在天王面前也只是一个小弟。

但,宋江年龄在梁山一百零八将中也绝对是比较大的一个,过于年轻的话作为首领会给人一种嘴上没毛办事不牢的感觉,别人也不会服他。由此可见,梁山好汉的普遍年龄应该是在三十多岁,年轻的有二十几,年长的则是四十几。

山东郓城县

与《水浒传》中的一些杜撰出来的人物不同,历史上确有其人。很多史书、文人笔记里头都记录了关于宋江的一些零星记载。汪应辰《文定集·显谟阁学士王公墓志铭》谓:“河北剧贼宋江者,肆行莫之御。”张守《毗陵集·秘阁修撰蒋圆墓志铭》谓:“宋江啸聚亡命,剽掠山东一路,州县大振,吏多避匿。”《宋史·徽宗纪》上记载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东都事略》中也提到当时的亳州知州候蒙曾向皇帝上书建议:“宋江寇京东,蒙上书,言宋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或足以平东南之乱”。《宋史·张叔夜传》所叙最详:“宋江起河朔,转略十郡,官军莫敢婴其锋。声言将至,叔夜使间者頕所向。贼径趋海濒,劫巨舟十余,载卤获。于是募死士得千人,设伏近城,而出轻兵踞海诱之战。先匿壮卒海旁,伺兵合,举火焚其舟。贼闻之,皆无斗志。伏兵乘之,禽其副贼,江乃降。”《宋史》上记载宋徽宗宣和三年(1122年),“淮南盗宋江等犯淮阳军,遣将讨捕,又犯京东(今山东),江北,入楚海州界,命知州张叔夜招降之”。 历史上也确有宋江起义,《宋史》中有明确的记载。通过宋《宋史》的记载可知,宋江起义的时间在宣和元年到宣和三年。起义主要涉及的地域在太行山及山东及江苏北部一带,“横行河朔,转略十郡”。起义的首领是宋江。起义具有流寇性质,不一定有固定的根据地。

宋江,表字公明,排行第三,祖居郓城县宋家村人氏,为人孝顺、仗义疏财,因为面黑身矮,人们都称他为“孝义黑三郎”。上梁山前,宋江在郓城县做押司,他刀笔精通、吏道纯熟,兼之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宋江平生只好结识江湖上好汉,但有人来投奔他,不管甚么身份,他都热情接纳、终日追陪,并无一点厌倦;来人若要起身则尽力资助。可称挥金似士!人问他求钱物,亦不推托;且好做方便,每每排难解纷,只是周全人性命。平常散施棺材药饵,济人贫苦,救人之急,扶人之困,因此,大家把他比做天上下的能救万物的“及时雨”一样,在山东,河北很有名气

他们并非长期蜗聚在水泊梁山,而是经常在河北、山东一带游窜作案,作风非常强横,官府拿他们没办法。当时的御史中丞张守也就说,宋江这群亡命之徒,在山东大肆剽掠。州县官吏唯恐避之不及。这与《水浒传》中宋江宣扬的不扰民政策背道而驰,严重偏离了“替天行道”的宗旨原则,完全是一伙无恶不作的土匪。

北宋末年,朝廷为解决财政危机,将山东郓城旁的粱山八百里水域收为公有,规定百姓入湖捕鱼、采藕都要依船只大小征收重税。贫苦的农民与渔民交不起重税,只得铤而走险,揭竿而起。他们凭借梁山泊易守难攻的地形,阻杀前来收税的官兵,且经常四处掠夺,所到之地,官民闻风丧胆。

从史料来看,宋江这伙人也并非受朝廷招安,而是主动投降的。梁山这股势力从一开始便惊动了朝廷,但当时朝廷将全部精力放在了抗金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直到宣和三年(1122年),宋江团伙在淮南把朝廷的地方军队打得狠狈不堪时,才让宋徽宗认识到事态的严重性,决定由蔡京、高俅等朝延重臣率领中央正规部队前去征剿。

然而,这个强悍的团伙并不像蔡京、高俅所想的那么容易对付,他们据水泊天险,易守难攻,即便是下山作乱也采取游击策略,经常是辗转数十郡,各地官兵也不是他们的对手。

历史上的宋江(正史上的宋江是一个怎样的人)

文|飞鱼说史 宋江,可以说是一位家喻户晓的人物。 提到他的名字,不少人都会想起那个可以解救民众于水火之中的“及时雨”,可...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