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徐氏伯瑛公房、伯珵公房族谱九续修颁谱庆典
乡村的冬天,田地蒙着一层薄薄的霜,透过那层薄薄的霜,可以看到下面坚实的土地,充满着生机。田里的刚刚出土的麦苗是那样坚强,冬天就是这样一个季节,表面上冷酷,其实却孕育着希望。
2017年农历十一月初二日,美丽的大沙河畔的青草镇徐漕小学,喜庆红幅横空而立,遍地彩旗招展,十丈高红球悬天。各地宗亲远道而来,本地宗亲人山人海。界五、顺安等安保组宗亲引导着八方来客的车辆停放,井井有序!人们欢歌笑语,这一天阳光明媚,沙河徐氏伯瑛公房、伯珵公房族谱九次续修颁谱庆典大会在徐漕小学广场隆重举行。颁谱庆典会场主席台布置庄严、祥和。先祖若木公、偃王、竹牖公、斌佐公画像于正前方,神采奕奕,栩栩如生。两旁有文曰:源流东海徐氏先贤千秋彪炳彰青史;派行南州沙河后昆万代昌荣续华篇。
沙河徐氏始祖竹牖公自江西迁潜,居沙河,开疆拓土,图强奋发,人称沙河徐氏,竹牖公支下尧均廷斌四大房,斌佐公传久让公,久让公支下瑛珵蓝璨四房,伯瑛公房人丁兴旺,枝繁叶茂。瑛公幼颖异及长勤学,孝友处家丰富,轻财重义,道德文章。景泰间,边境告荒,公恻然输粟于京,以活民命。帝悦,授文林郎七品服色。成化间,凤阳流民觅食饥饿,公悯之,乃计其数三百余人,给衣散米至麦秋,泣拜而去,道逢巡按刘公疑而赴之,皆曰:我凤阳流民,寄食潜山义士徐伯瑛家以活今归。巡按刘公欣然曰:有此盛德士乎及潜,延而礼之,命有司以羊酒绡绢帛送归。赞曰,山川钟秀笃生我公,东海之表王国之桢,田连三郡有子十一人,捐财输粟名达天庭。
庆典大会由理事会副会长敬东主持,宣布开幕,理事会会长少峰致词,理事会办公室主任复员作财务收支报告,顽强代表伯瑛公房宗亲发言,各地来宾分别致贺辞,尔后,分别隆重颁发族谱。
庆典后,来宾与宗亲们观看了桐城市黄梅戏剧团演出的热闹欢庆的黄梅戏戏《夫妻观灯》、《杨三笑闹黄府》等节目。徐漕村村民自发的舞狮队、青草镇的腰鼓队登台表演。
沙河徐氏伯瑛公房、伯珵公房族谱九次续修,历经三年四载,理事会宗亲力排艰难困苦,跋山涉水,寻找远迁宗亲录入族谱,无畏无私执着,付出了艰辛劳动,劳苦功高。尤其是编录宗亲高生、金富等全力以赴,特别是少峰会长,以身作则,亲临外地,走访宗亲,研究谱文细慎,解惑答疑,制作世系表,一丝不苟,无私奉献,副会长敬东出资出力,任劳任怨,硕果累累。九续修谱卷三十七本,甚称巨匠之作,参与宗亲忘我无私辛勤工作,贤达至尊。
九续修谱得到了桐城市青草镇传承家谱制作室蒋景龙先生大力支持,在此致谢。
在续谱期间,徐晓、徐浩宗亲出资十万元铺修沙河徐始祖陵园公路,又出资十万元修建飞雁渡湖地久让公陵园,功勋盖伦,贤德无量,伯瑛公陵重新修缮,历历在目,沙河徐氏祠堂复建在即,众策众力,众心所向。沙河徐氏各房族贤精诚所至,续谱、复祠,无往不胜,弘扬正能量宗族文化,在胜利的道路上继续努力!
文 | 鹤湖风光
东至县胜利镇新华江村,位于升金湖北滨后村庙,前眺鹤湖笔架山,后观菊江振风塔。嘉靖四十年,菊江江氏八房七世祖镜公,见山青水秀,定宅耕读。历世五百载,开枝散叶,瓜瓞绵绵。
姓氏是每一个人的标签,是一个家族的符号。宗谱则是同一个姓氏家族从古至今的生命载体,精神家园。古人云:谱牒身之本也。万里江水,源起何处,谱能告诉你,你是谁,来自何方。宗谱为我们开启了一条时光隧道,让我们驰骋其间,目睹祖先曾经的苦难与辉煌,聆听先哲们的家训和家规,敬宗睦族,团结友爱,光大家风。
上溯民国三年,菊江江氏八修宗谱,巳经遥遥百年。历经战火兵燹,老谱残缺不全,重修家谱,迫在眉睫。菊江江氏后村庙二十一世裔末泉宗贤率先出资,倡议修谱,合族相应。族内宗仁希平、声平、中年、云旺、海平诸君,慨然担纲,积极推动。他们肩负着家族的使命,上乘先祖之德,下启后来之贤。续修家谱的热情,激荡着他们的情怀,无惧风雨,不惮远涉,四处奔波,终于寻回百年老谱。
宗谱是大家巨族的瑰宝。拜考江氏远祖,有危身之忠,有显亲之孝,有戡乱之武,有华国之文,有利人之功,有惠民之政。其巍然可仰、凛然可畏的先祖事迹,非独仪型其家,实足以惠中华。余笔何足以副仁人孝子之心,更难著斯谱之重文!
江氏历史悠久。夏启之时,中华始祖黄帝瀛姓后裔元仲公,因伯父益公佑舜有功,受封江地侯,元仲公尊为江氏得姓一世祖。三十世济公助周武王伐纣,功封七百里,国号江国,位于今河南省正阳县。江国世袭千年,至公元前623年被楚国所灭。后代迁徙各地,为不忘故国,便以原国名江为姓氏。随后各代,功高位显,因官散居天下。
60世烈公,周赧王时任殿中大夫,由济阳迁居阳安(河南确山);69世祐公,东汉光武时任广陵太守,由阳安迁临淄(山东淄博);71世革公,中华孝经二十四孝之一,人称江巨孝,封谏议大夫升齐相,由临淄迁邳州(江苏睢宁);75世统公任太子洗马,由邳州迁丹阳(安徽宣城);77世淹公梦笔生花,文思卓然,登进士第,封醴陵侯,由丹阳迁萧山(浙江萧山);83世法跃公由萧山迁信安(衢县);87世宏秦公由信安迁开化(浙江开化);94世大沣公后汉乾祐庚戌进士,其孙淮公由开化迁鄱邑泽源(江西铁炉埠);107世胜五公弃泽源迁居鄱阳大湾;至117世华二公,赠封监察御史,于明洪武十三年由江西大湾迁居安徽东流南门道观嘴,华二公敬为菊江江氏始迁祖。
华二公生八子,八房径公于明永乐十年由道观嘴迁居濠口嘴江家坝;菊江江氏七世祖镜公于嘉靖四十年,由濠口嘴迁居后村庙,为新华江村始迁祖;十三世士华公,讳有功,恩授武略骑尉升江都阃府,由后村庙迁居省城。
远仰高风于前代,近采芳迹于潮流。文坛华国,千年相承,前贤淹公名誉青史,后昆二十二世裔江亚峰,光宗耀祖,文章卓尔,名列中国当代青年作家;政坛惠民,后继有人,二十世裔江泽胜荣任东流镇委书记,东至县政协常委。地以人传,人杰地灵,上继先哲,有志竟成。以忠孝继先,以读书韶后,以勤俭律身,以清白立世,家风是我们行走世间展示自己的最好名片。后村庙菊江江氏以历史的厚蕴,必将人文蔚起,枝繁叶茂。先祖庇萌,宗族团结,共同构筑美好江村。
看了安俗赵村(赵四)家谱上的14篇谱序(苏轼的《谱说》不能算序),私底下给他们的“作文”进行评分,觉得,还是下面两篇写得最好,写得不落俗套,没有其它谱序中常见的空话、套话,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发现,对于现在赵氏后裔认清自己的来龙去脉帮助还是挺大的。虽然赵村的家谱上有不少名家留下的笔墨,如钱宰、程立本、于谦、骆问礼等,但那不过是赵氏后裔为自己的家谱增色而已。所以,如果要我来当评委,决定给下面两篇谱序的作者评一等奖。
有几个名字在这里解释一下:
1、安俗赵氏的“安俗”,是明清时代诸暨的一个乡的名称,它就在今赵四村附近一带。故家谱称“安俗赵氏”,按现在重修家谱的说法,应该叫“暨阳安俗赵氏”。
2、安俗赵氏的始祖是燕王四世孙、少师昌国公的后裔,是从“龙泉”迁过来的,这个“龙泉”也是当时诸暨的一个乡,在今璜山一带。
3、赵村的发祥之地在“五相”,也就是说,从璜山刚迁过来的时候是住在“五相”的,这个“五相”,就是“赵五相”,现在变成住宅小区了。
4、家谱中多次提到了“龙华扦葬”一事,“龙华”是地名,可能是山名,我不清楚,“扦葬”就是从坟地把死人的骨殖取出埋在事先看好、风水好的地方,所以赵村在历史上曾经有过为祖宗迁墓一事,赵村的风水就是这么迁好的。
燕王四世孙、少师昌国公,官于暨,即家于暨。高宗辛亥绍兴元年七月封太祖,后令话为安定郡王。考宋史,令话后改令詪,少师第十一子也。三传至师熊,住安俗赵村,为赵村始祖。后孝宗登极,又封令詪四兄令玲、次子子涛为安定郡王。再传至师熙,住南门为南门始祖。 两祖群从昆季奚止数十余人。迄今,从数十传,后亿数。十传前如睹当年雍睦之风者,尽缘宗谱之由来旧已。顾作谱难,续谱更难。自欧苏而降,士大夫争相慕仿。家有其书,延及后世,士庶编氓,相率成风,其孝思锡类于是益广。及观叙述先世,往往远求得姓以来爵禄通显、道德明著者,奉为始祖,以光宗祊,虽水源木本不忘所自,意甚忠厚之至。然千百年来,遥遥华胄传闻于文残献缺之余,其冒拜汾阳者亦复不少矣。此作谱之难也。若夫前人未完之志,须为前人继之,后人未发之绪,当为后人引之。必敬慎郑重,缮完修辑,使所续之书揆诸数十世以前,与数十世以后之人心无一相刺谬者,始称续成高手。况事经三十余年之久,族内存亡不一,生长卒葬,嫁娶嗣续,必至棼如乱丝,莫可把梳,稍有不慎,所称世经人纬、礼达分定、情深而文明者,鲜有不尽成空言者矣。此续谱之所以更难也。今赵村之续修也,不数月而告厥成功焉。潮当过其谱局而谛视之,其诸老家长监造甚肃,其董事广立规例,井井有条,本已传之书,殚新续之力,严而公勤,谨而不繁。由其合而合之,一本之中又有本焉,何难远追锡姓之前;由其分而分之,则自一世十世以至百千世,无不可按籍而稽,披图而考;举凡前人所未完,后人所欲发者,一续而无乎不续,尊祖、敬宗、收族“三善”兼赅,奚止补残起废仅存三十余年所未备而已哉!行见老者长者谔谔于上,壮者少者唯唯于下,孝弟之心油然共生,一堂雍雍之风,洵有不愧少师后裔者。谱既竣,为道其成之易且速也,盖由续修之得其人焉。尔是为序。
嘉庆戊午重九日
族裔孙惟潮拜撰
安俗赵氏,少师昌国公之苗裔也。予览其旧牒,公生子十有一人,卜葬邑之龙泉乡,南门、山下诸巨族,皆为公后。其始迁安俗者,则公幼子,安定郡王令詪公第七世孙也。公讳孟贤,行祐一,推所自出,故尊福一公讳舆琼者为第一世始祖。 彼时金元纷继,蠧简残篇,未免脱略。自明洪武十年修辑,而后数百年来修者再三,续者四五。信乎!其为赵氏之完璧矣。然而,在昔先人言多直率,父传之下,书缺有间,列其名不书其行,书其行不列其名,纷然错出,或不便于稽查。至于嘉庆戊午则又焕然一新矣。既于父传之下书其名,又于子名之下书其行,俾后之览者一展卷而知为某公之子行第几,则行第几者即某公之子也,行第几者为某,则某公之子即某者,参互相证,回环以考,了如指掌,皎若列眉,宗谱之法庶乎备矣。自嘉庆戊午至今道光丁亥,仅三十载耳,历年未记事必真,不愆不忘,率由旧章,其谁曰“不然”,而执事者则曰“否”,“否”抑又未也,盖史氏编年之法必书“某年甲子”,赵氏之谱则仅书曰“某生于某甲子卒于某甲子”,今则甲子之上又加其年之次数,岂不翻然更新矣乎?予因之有所感焉。 (家谱模糊看不清缺一行) 于周宦游于秦汉晋唐,至于有宋则崛起而为帝为王,由是以降,而元而明而清,显晦不一,出处殊途,散居于闽、广、江、浙之间者,盖星罗而棋布。独安俗一派,二十余世绵绵绳绳,相承弗替,居心类多,缜密作事,务求精详。思之深者虑固远,积之厚者流自光。伫见人文蔚起,作王国之珪璋,垂勋名于竹帛,将宗乘改观,则又耳目一新之侯也。爰为重新,记以志毕,万之后必大云。
时
道光七年岁次丁亥律叶无射全浣之吉
廪膳生陈祁枚撰
辅助资料:
吾暨巨族首推赵氏,余试历考宗支,其源出于高阳氏虞伯益,后十三世传至造父,周穆王赐赵城,因以为姓。历春秋、汉、晋、隋、唐,名宦未及殚述。延至五季,禅周而起为宋太祖高皇帝。传十八君,历年三百,云永其间,胙土分茅,难以备举,惟安定郡王受封熙宁为濮王首派者, 初嗣迁龙泉,再传居安俗,五相发祥,龙华扦葬, 则固彰彰在耳目间也。(引自《雍正四年续修宗谱序》)
通州树德堂李氏溯源
据《通州李氏宗谱》记载,通州 [树德堂] 李氏一世为守中,二世子美、子威,三世秉昭/省四、秉方(子美--秉昭/省四,子威—秉方),四世富四、富五、富七、富八(秉昭—富四/富七;秉方—富五/富八),五世康五,六世嵩寿,七世台斗,八世钧直,九世少溪,十世爱溪,十一世良,十二世文科(郁如)/文斗/文魁……吾家先世自颍州忠孝一门。。。代有英贤。。。史册流芳。
李氏世系肇自颖州,杳无家谱。自四世富五公颖州避乱,东迁崇川观音山北,子孙繁衍。清代康熙葵酉年十月(1693年11月),十二世孙李文科(郁如公)等首撰《通州李氏家谱》;清嘉庆甲子年间(1804年),十五世孙李智、十六世孙李仪、十七世孙李道鹏编纂;清光绪丁丑戊寅(1877-1879年),十九世孙李清敏续纂(据中华李氏网记载,编号为2106#《通州李氏宗谱》共十卷末一卷 由李文科首修于康熙三十一年,李道鹏、李冰鉴等续修,光绪三年木刻本收藏于南通市博物苑;观音山民间保存两本可供查阅),此后一百三十年没有续谱。
十四世始,观音山李氏辈分按照士、志、於、道、肇、敏、洪、公、继、序、思、昌、永、世、克、孝、锡、兹、嘉、福、德、音、孔、昭、长、发、其、祥排序。本人是李守中二十四世孙,现今名字排序为李公( )、李继( ),李序( ),李( )思等都是我们的宗亲。
观音山李氏堂号为树德堂;门联横批:李府大忠臣(竖联不详);祖坟:鹞鹰坟。经过我们大量走访发现,观音山李氏后裔广泛分布于南通市区/观音山/兴仁/先锋/正场/姜灶/白蒲/袁灶等地及海外。
据宗谱记载,我们李氏一世祖李守中官居元朝(泰定年间)工部尚书(《通州李氏宗谱》中有皇上任命的诏书)。据此本人研究了元代历史,对我李氏祖先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和了解。
元代工部尚书李守中祖籍安徽颖州(今天的安徽省利辛县汝集镇天官李村),李守中育有两子,长子李冕(子美),次子李黼(子威)。《元史》、《明史》等对李黼有专门的记载:
李黼,颖州(今安徽阜阳)人,字子威。生于元大德二年 (1298),卒于元至正十二年(1352)。元泰定四年(1327)左榜状 元。授翰林国史院修撰。泰定五年,代祠西岳。后改任河南 行省检校官。迁礼部主事,充监察御史。出任江西行省郎中。 充国子监丞,升宣文阁鉴书博士兼经筵官。李黼受命巡视河 渠,根据河底淤泥高出地面,提出按故迹修浚。后历任秘书太 监,礼部侍郎,外调授江州路总管。
至正十一年(1351),李黼总管九江。盗起,攻陷城多处, 造船企图南攻。李黼治城壕、修器械、募丁壮,分守要害。以 忠义激励士气。至正十二年,贼犯,诸守官逃。李黼身先士 卒,大呼陷阵。以长木、铁锥沿岸设置刺盗船不得动。遂授李 黼江西行省参政,行江州等路军民都总管。盗势盛,其余守臣 弃城而逃,唯李黼独守孤城,亦无援兵。临战之时,江州平章 政事也逃。黼登城布战,张弩射敌。盗绕其他城门而入。巷 战,李黼知力不敌,挥剑叱盗大呼:“杀我,毋杀百姓!”盗自背 后来,刺黼落马。李黼与从子俱骂贼而死。百姓闻之,哭声震 天。葬其于江州城东门外。追赠摅忠秉义效节功臣、资德大 夫、行中书省左丞、上护军。追封陇西郡公、谥忠文。立庙江 州,赐额“崇烈”。
李黼与李冕之子秉昭叔侄九江之战殉职,李冕在九江之战幸免,后其在颖州也为国捐躯,我李氏为忠烈之后。《通州李氏宗谱》记载,秉昭有两子--富四/富七;秉方有两子--富五/富八,富五有三子(康一/康四/康五),富五世系脉络清晰。在元末明初社会动乱时期,直系先祖迁居南方。
据了解,秉方公有二子,为寻源公和绍源公,于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自阜阳(颍州)迁居巢湖(至今有已经十八代),见半汤古刹大力寺附近泉壑幽深,林木繁茂,水深汩汩,鸟鸣嘤嘤,诚佳境地,于是卜新居与其下,自此以后,族属渐繁,子孙昌炽,绵延于今屈指六百余载。半汤力寺李氏宗族而今人口四五千有奇,巢湖市北关门外堪称巨族。
安徽颍州城建有状元祠和状元巷,利辛县汝集镇天官李村有状元坟(李黼衣冠冢),九江也留有李黼当年的踪迹。关于李黼的事迹《永乐大典》/《续资治通鉴》/《四库全书》等均有记载。
最近,通州观音山李氏后人正在筹备续修观音山李氏家谱,为此我们也专门注册了[通州李氏网](域名wwwtzlswnet),该网站正在建设之中。此前,通州李氏后人李公涛/李继建/李继典/张克礼/李 欣等为家谱续修做了大量先期准备工作。
沙河徐氏伯瑛公房、伯珵公房族谱九续修颁谱庆典
本文2023-11-15 17:28:0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846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