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对中国 姓曾 了解吗?
曾姓
一、姓氏源流
曾(Zēng)姓源出有二:
1、出自姒姓,为夏禹的后裔,以国名为氏。相传帝舜时,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故帝舜便赐予禹姒姓。据《世本》、《元和姓纂》及《姓氏考略》所载,相传夏禹的第5世孙少康中兴了夏室后,曾把自己最小的儿子曲烈封于一个叫“鄫”的地方,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少康的这一房子孙所建的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近两千年,一直到春秋时代,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这时候,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并在鲁国做了官。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后去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曾氏,就此世时代代承袭下来,一直流传到今天。
2、据有关资料所载,外族或外姓冒姓,少数民族中土家、彝、苗、黎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曲烈(鄫侯)。在远古帝舜时期,鲧的妻子因梦里吃了薏苡而生下禹,帝舜便赐禹姒姓。夏禹的第五世孙少康中兴夏室后,曾把幼子曲烈封于“鄫”地(在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从此鄫国历经夏、商、周三代,大约相袭了两千多年,直到春秋时代才被莒国所并灭。此时,怀着亡国之痛的鄫国太子巫,出奔于邻近的鲁国为官,其后裔以原国名“鄫”为氏,后去掉邑旁,表示离开故城,称为曾氏。曲烈(鄫侯)也就成为了曾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曾姓最初发源于今山东省苍山县西北一带。先秦时期,逃至鲁国的曾姓后代在鲁为官,并且就此繁衍生息下来,同时向四周地区播迁,使曾姓族人遍布于山东、河北等地。秦汉期间,曾姓人因一直以“孝”著称,被封建统治者尊为“宗圣”,从而声名显赫,家族昌盛。曾参长子曾元八世孙曾乐,曾为西汉山阴县都乡侯,曾乐之子涣有二子:旃、光。光的四世孙顼家望于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是为扶风房,其二子玉、昌分别徙于冀州(治今河北省冀县)、青州(治所在今山东省淄博市东北)。曾宝之孙曾据,因避西汉末年王莽之乱,率宗族千余人自山东南迁至庐陵县(治所在今江西省吉安市西南)之吉阳乡,是为吉阳房。曾据有二子:阐与王易。曾阐的五世孙曾丞有三子:珪、旧、略。略居抚州南丰(今江西省广昌县东),为抚州(治所在今江西省临川市西)房。曾阐的十世孙曾震忽避乱徙居韶州(治所在今广东省韶关市南),为韶州房,曾珪之子曾永,徙居虔州(今江西赣州市),其十一世孙曾通则徙居交州(今广东省广州)。至此,曾姓族人在汉末以前,由于累官或战乱等原因,不断迁移,已分别进入了山东、河北、湖南、陕西、江西、广东等省。人口众多,家族兴旺,形成了几个较大的郡望。进入魏晋南北朝时期,连年战乱频仍,社会始终处于动荡之中,加之西晋末年“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所以曾姓在此期间也大量进入南方诸省,其一支徙居于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尚有几支分别迁居蜀郡(治今四川省成都)、豫章(今江西省南昌)、吴郡(治今江苏省苏州)、河内(今河南省沁阳)、南阳(今属河南省)、江夏(今湖北省鄂城)、襄阳(今属湖北省)等地。从而在唐朝之前就已形成曾姓遍布全国,名人不断涌现,家族势力日渐壮大的局面,逐渐成为我国著名的大姓之一。盛唐时期,社会安定,宗族发展速度加快,扩张、播迁亦为时尚。唐末,曾姓有入迁福建者。至宋末,由于战乱,外族入侵,曾姓又几度迁移。元明清时期,曾姓已播迁于各地,且有远播台湾与海外各地者。当今曾姓在我国人口众多,尤以四川、湖南、广东、江西等省多此姓,上述四省曾姓人口约占全国汉族曾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六。曾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三十八位、台湾第十六位的大姓,人口众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九。
三、历史名人
曾 点:字子皙,亦称曾皙,春秋时期鲁国武城(今魏庄乡南武城)人。曾参之父,孔门弟子七十二贤之一。与颜回之父颜无繇、孟子之父孟孙激等并祀于曲阜孔庙后部的崇圣祠。《论语》载 他和子路、冉有、公西华侍坐孔子,谈个人志趣时,他“铿”然一声,停止鼓瑟,说暮春时节,换上春装,和五六位志同道合的成年人, 带上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唱歌回来。孔子听后大加赞赏,喟然叹曰:你和我想的一样!鲁国大夫季 武子死,曾点吊唁“倚其门而歌”,被称为鲁之狂士。739年(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 宿伯”。1009年(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莱芜侯”。1530年(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曾氏”。
曾 子:即曾参,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他是孔子的弟子,以孝著称。相传《大学》是他所著,被后世儒家称为“宗圣”。
曾 谭:汉代泉陵人。推举为孝廉,拜官为尚书郎。有文韬武略之才,官累至太常。
曾 玉:曾参十三代孙二支曾顼的长子、曾嘉的孙子,扶风(今陕西省兴平东南)人。拜官汉御史大夫。
曾 万:汉镇南将军,曾率兵征讨南部边境,开拓了南康郡的境界。后被封为南康逸士。
曾 辉:曾骈次子、曾庆的孙子,任吴散骑常侍,镇南节度银青光禄大夫、国子监祭酒兼御史中丞。
曾 芳:唐代曾经任程乡县令,当时老百姓为瘴气所苦,曾芳用药来接济百姓。来求药的人接连不断。
曾 布:北宋建昌军南丰(今属江西省)人,嘉佑进士,曾参与王安石变法,任三司使,在徽宗年间为相,主张调和新旧两派。
曾 慥:今福建晋江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能诗文,曾编有《类说》,又广辑有关遒教的文献资料,编成《道枢》。
曾 几:今江西赣州人,南宋诗人,曾历任江西、浙江提刑。其诗学江西派,风格清隽。陆游曾从他学诗。
曾 巩:北宋文学家,字子固(1019-1083),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佑进士,尝奉诏编校史官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有些文章对当时在位者的因循守旧表示不 满,主张在“合乎先王之意”的前提下对“法制度数”进行一些改易更革。有《元丰类稿》。另《隆平集》也题为所作。
曾 鲁:明朝时新淦人,自幼好学,博学古今,以文字闻名于时,后官拜礼部侍郎,著有《大明集礼》流传于世。
曾 琼:今福建甫田人,明代杰出的画家,其人擅画人像,号称“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其画法曾风行一时,弟子众多且出众,被时人称为“波臣派”。
曾 铣:明江苏省江都人,嘉靖进士,以御史巡抚山东、山西,进兵部侍郎。
曾 生:原名曾振声,广东省深圳坪山镇石灰陂人。曾参加“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被推举为中山大学员生工反抗日救国会主席团主席、广州抗日联合会主席团主席,1936年加入中国***。1937年前在地方工作,后参加游击队转入部队。抗战时期,历任香港海员工委书记、工会组织部部长,中共惠(阳)宝安工委书记,广东抗日游击总队总队长,东江纵队司令员。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东军政大学副校长,渤海军区党委副书记兼副司令员,两广纵队司令员。新中国成立后,任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兼珠江军分区司令员、政委,华南军区副参谋长,南海舰队第一副司令员。广东省委常委,中共广州市委第三书记,广东省副省长兼广州市市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副部长、部长,国务院顾问。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街。是第一、二、三、五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人大常委,中国***十二次全国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著有《曾生回忆录》一书。
曾文迪:后梁雩都人。天文、谶纬、黄庭、内景之书,无所不究,尤其是精通地理。
曾致尧,字正臣(950-1007),南丰人,北宋散文家,曾巩、曾布祖父,太平兴国八年(983年)登进士第,是北宋以来南丰第一个进士。先后任过符离主簿、梁州录事参军、著作佐郎、两浙和京西转运使;当过寿、泰、泉、苏、扬、鄂等州知州。官至礼部郎中,后改任吏部郎中。曾致尧为官期间,减免民间苛捐杂税,体察百姓疾苦,所到之处,颇有政声。在寿州当知州离任时,寿州百姓再三挽留,以致几天不能成行,后以单骑带二卒,才悄悄地离开了寿州。曾致尧性格刚直,敢于揭人之过,谏议大夫魏庠知苏州,所作所为多行不法,别人不敢言,致尧则进行弹劾,魏庠被罢了官,致尧常因奏章言辞激烈,得罪不少权臣,因而屡遭降职或调任。卒后赠谏议大夫、太子太师,封密国公。致尧一生著述甚多,有《仙凫羽翼》30卷、《广中台纪》80卷、《清边前要》30卷、《西陲要纪》10卷、《直言集》10卷、《为臣要纪》3卷,共达176卷(篇)之多。
曾公亮:字明仲,号乐正,北宋名相。泉州晋江(今福建省)人,其人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称,曾主编过《武经总要》。
曾国藩:清末洋务派和湘军首领。原名子城(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学士、两江总督等职,后病死于南京。有《曾文正公全集》。
曾纪泽:字颉刚(1839-1890),曾国藩长子,清末外交官。他留心时事,博览群籍,通西文,好西学。初以荫补户部员外郎,后袭侯爵。光绪四年(1878年)出任驻英、法公使,1880年兼充驻俄公使。中法战争时力主抵抗。1885年任海军衙门帮办,旋为兵部左侍郎,兼总理各国事务大臣。1887年著《中国先睡后醒论》,主张“强兵”优先于“富国”。有《曾惠敏公遗集》。
曾国荃:曾国藩弟,字沅甫(1824-1890),号叔纯,贡生出自。1856年起与太平天国军作战,1862年进围天京(今南京),1864年7月攻陷天京,受封为一等伯爵。1866年任湖北巡抚,因对捻军作战失败称病退职。1875年又被提用,历任陕西、山西巡抚,署两广总督。1884年升任两江总督。
曾运乾:湖南益阳人,音韵学家,曾历任东北大学、中山大学、湖南大学教授,一生撰有《切韵五声五十一纽考》、《喻母古读考》及《尚书正读》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鲁 郡:西汉改薛郡置鲁国,治在鲁县(今山东省曲阜)。相当今山东曲阜、滕县、泗水等县地。晋改为鲁郡。
天水郡:西汉元鼎三年(公元前114年)初置郡,治所在平襄(今甘肃省通渭县西北)。相当于今甘肃通渭、秦安、定西、清水、庄浪、甘谷、张家川等县及天水市西北部、陇西东部、榆中东北部地。西晋移上邽(今天水市)。北魏相当今天水、秦安、甘谷等市县地。
庐陵郡:东汉时置郡,治所在石阳(今江西省吉水东北),三国吴移治高昌(今江西省泰和西北)。相当今江西永新、峡江、乐安、石城以南地区。
鲁阳县:汉置县,治所在今河南省鲁山县。
武城郡,治所在今山西省吉县。
2、堂号
三省堂:孔子弟子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堂”即由此得名。
武城堂:曾氏源出姒姓。夏帝少康封小儿子曲烈于鄫(在山东省苍山县西北)建立鄫国,历夏、商、周三代,公元前567年被莒国灭掉,太子巫逃往鲁国,后称之武城,即今济宁之嘉祥县境。“鄫”去邑(阝)为曾,称为曾氏。曾巫的孙子曾点,字暂,是孔子贤弟子;曾暂儿子曾参传孔子之学,被后世儒家奉为“宗圣”。武城即为曾姓的远祖发祥之地,“武城堂”名本源此。
追远堂:取春秋末期鲁国南武城(今山东省费县)人曾参“慎终追远”之意。
此外,曾氏的主要堂号还有:“鲁阳堂”、“敦本堂”、“宗圣堂”、“守约堂”、“养志堂”、“若文堂”等。
五、宗族特征
1、曾姓族人在很早的时期就遍布于全国各地。
2、曾姓以仁孝礼义而著称于世。
3、曾姓字行辈份排列工整、严密,有明显的时代特色与宗族特色。
4、各支曾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因曾姓著名人物曾参为孔子门人,世称宗圣,其后子孙亦为圣裔,故曾氏家族字行辈份亦参照孔氏族人“命字行辈”即“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遒敦安定,懋修肇益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
曾姓宗祠通用对联
〖曾姓宗祠门楣题辞〗
三省传家
“三省传家”典出孔子弟子曾参故事。《论语》“学而篇”载:“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参非常注意修身,每天从三方面检查自己:(1)为人做事有没有尽到心;(2)和朋友交往有没有失信;(3)老师教的东西有没有复习好。“三省传家”即由此闻名。
-----------------------------------------------------------------
〖曾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南丰撰史;
西府养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字于固,南丰人,世称南丰先生。嘉佑年间进士,曾奉诏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善于写文章,散文平易舒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王安石所推许,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元丰类稿》。下联典指北宋大臣曾公亮,字明仲,泉州晋江人,天圣年间进士,历官会稽知县、郑州知州、开封知府,仁宗时任宰相,以熟悉法令典故著称。晚年向神宗推荐王安石,共同辅政。为相十五年,历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号称老成持重。晚年被儿子曾孝宽(官端明殿学士)接到西府孝养,世人都以为荣耀。
酒肉养志;
童冠咏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以孝著称,奉养父亲的时候,必有酒肉;将撤下的时候,必请示父亲允许,孟子称他为“养志”。后被尊为“宗圣”。下联典指曾参的父亲曾点,字子皙,孔子的弟子,曾这样表明自己的志向:“暮春三月,穿着春装,和冠者(成年人)五六人、童子(小孩)六七人,去沂水中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歌,一路走回来。”
武城世第;
鲁国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武城世德;
沂水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省身世泽;
传道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曾参,孔子弟子。语出《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下联典指宋·曾巩,主张先道后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南丰世泽;
鲁国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鲁郡。下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嘉佑年间举进士,尝奉召编校史馆书籍,官至中书舍人。曾为王安石所推许。散文平易郐缓,长于叙事说理,讲究章法结构,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后人亦以其与欧阳修并称为“欧曾”。著有《元丰类稿》等。另《降平集》也题为其作。
南丰世泽;
东鲁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南丰撰史;
西府迎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南丰人曾巩,任史馆修撰。下联典指宋·曾公亮之子孝宽为吏部尚书,迎父至西府孝养。
三省门第;
一贯家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三省堂”通用堂联。
三班判押;
两浙屏藩。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曾公亮为政有能声,至夜户不闭。累迁至同中书门下事。下联典指宋·曾致尧,出为两浙转运使,性刚直好言事。
舜雩逸致;
坟典淹通。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曾点,姓曾,名点,字子皙。春秋莫鲁国(今山东省平邑县)人。唐·开元封“宿伯”,宋又封“莱芜侯”。“舜雩逸致”,谓其收藏经史之丰。下联典指后周曾崇范,庐陵人。家中藏有九经、子、史诸书。南唐刺史贾皓到崇范家求书,并用自己的钱来抵偿书的价值。曾崇范笑曰:“坟典天下公路,世乱藏于家,世治藏于国,其实一也,何估值以偿耶。”曾崇范被诏授官太子洗马,后迁为东宫使。
大和保合;
万福攸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通用春联。
酒肉养志;
童冠咏歌。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鲁·曾参事父至孝,每餐必有酒肉。曾参之父曾点尝言志曰:“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
〖曾姓宗祠五言通用联〗
东鲁家声远;
南丰世泽长。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曾氏的望族居鲁郡。下联典指北宋文学家曾巩,字子固,南丰(今属江西省)人。世称“南丰先生”。
鲁国家声远;
武城世泽长。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大学家声旧;
万民气象新。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堂联。
鼎新开国运;
克服振家邦。
——孙中山撰(赠赐)曾姓宗祠通用联
-----------------------------------------------------------------
〖曾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才遇天麟地凤;
志在沂水春风。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
〖曾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宗传内无双学士;
圣教中第一名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台湾省屏东市曾氏宗祠联。联以鹤顶格镶嵌“宗圣”二字。
武城世第承三省;
沂水渊源流九洲。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天下斯文宗一贯;
古今乔木第三家。
——佚名撰广东省深圳市保安区沙井镇新桥村曾氏宗祠联
新桥村曾氏宗祠约建于明代(一说元代),曾是居住在新桥一带的曾姓人的宗族祠堂。据说他们是孔子的得意门生曾参之后,南宋初年到此落籍,迄今已逾800年,繁衍32代。祠堂占地1050平方米,三进三间,由檐廊、山门、前殿、正殿和后厅等组成,气势恢宏,是深圳现存最大的古祠堂。走过天井中的石牌坊,祠门上方“曾氏大宗祠”的匾额扑进眼帘,两侧柱木上镌刻着这一副对联,联语说的是先圣曾参的事,因为曾参在孔门弟子中排位第三,其后人便自称“乔木第三家”。据说居住在这里的曾姓后人崇尚诗书传家,仅前清时便出过翰林7个进士、数十个举人和秀才,祠前现存的10多对旗墩,便是彼时族中子弟中举或升官时升旗庆贺留下的遗迹。
南北真传唯一贯;
古今道学第三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字子舆,孔子的弟子,提出“吾日三省吾身”(每天多次自我反省)的修养方法,认为“忠恕”是孔子“一以贯之”的思想。曾氏后裔都尊写《孝经》的曾子为祖先。古有四大贤人:孔、颜、曾、孟,曾子排行第三,于是便有“古今道学第三家”之说。
一部孝经贻世业;
八家文蕴绍宗风。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堂联。
宗传内无双学士;
圣教中第一名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堂联。联以鹤顶格嵌“宗圣”堂名。
气象更新绵世泽;
现归依旧焕人文。
——佚名撰江西省兴国县三僚村曾氏杨公祠“若文堂”堂联
“挂壁天井”是三僚曾屋村的一处典型风水建筑,位于三僚圩南面与曾氏杨公祠隔河相望,建于明朝,属曾氏三房的祠堂,正式名称是“若文堂”。“若文堂”结构非常怪涎,大门不是开在正房中间,而是在其山墙的一侧,其天井分上下两座,上天井在祠堂中间,与普通天井无异。下天井在山墙的正中开大门的位置,只有三面,一面由墙代替,故名“挂壁天井”,亦即把天井挂在墙上的意思。天井那扇墙特别高,完全挡住了视线。这座墙上对称排列着二对燕尾墙,墙上有一种龙头鱼身的雕塑,这种是龙生九子的一种,名叫蚩吻,是龙生的第九子,好吞,它可以吞山食海,故专用于屋脊做兽头装饰,避邪镇煞。天井上用蚩吻装饰,显然是看重其避邪的意义。“若文堂”是明朝时由三僚曾屋名师曾乔世主持设计的,大门不开在正面,据说是为了维护长房的利益,因为正中开门与长房有碍。大门开以侧面,是侧面山头大吉。 “挂壁天井”在风水上还有另外一个名称,叫“翻肚鲤鱼形”,据说这座祠堂的门多次遭雷击,这里又有一个讲究,叫雷越打,鲤鱼籽越多。因为一打雷,鲤鱼便产卵,象征人丁更为兴旺。 “若文堂”的山头座向是坤艮兼申寅向,辛丑分金,甲方开门,出子口,卯水上堂,对酉卯峰,所以不能正面开大门,正面开门没有山峰,而侧面开门是一个尖峰,甲方开门对文峰,是希望出文人。堂上有这副对联,说明曾氏三房建祠时,是盼望后世多出文彩。事实上,三僚的国师曾邦旻、曾永章等人都是出在这个祠堂。若文堂前面是大坪,坪外为水池,两侧建有两排平房,后面一排平房,成矩形封闭在祠三面,中间留有卵石铺成的走廊,连成一气,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方形围屋。三僚曾氏这一房人丁很旺,仅长房就达800多丁。
-----------------------------------------------------------------
〖曾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投杼逾墙,误疑贤母;
跃舟赴水,饮恨贞妃。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有人告曾参母曰曾参杀人,母不信,至三告,母惧,投杼逾墙而走。下联典指明末唐王朱聿键被清兵所掳,其妃曾氏没水而死。
道德春秋,学继一宗圣;
文章唐宋,名扬八大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堂构相承,维凛修齐盈旧德;
宗公流庆,冀将锺釜妥先灵。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堂联。
圣绍尼山,道德文章齐日月;
徽传鲁国,春秋俎豆永乾坤。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追远堂”通用祭祀联。
衍一贯薪传,圣道渊源昭万古;
相三朝谊辟,官勋赫奕振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联。
祖德何如东鲁,传经光百代;
家风曷似南丰,修史裕千秋。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广东省始兴县太平镇东湖坪村曾氏宗祠联。
资水如练、凤岭如屏,四面尽环淑气;
孝子在周、忠臣在汉,千秋无愧宗风。
——清·曾国藩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湖南省洞口县高沙镇曾氏八支祠联。
传大学十章,明德新民,治人当先治己;
衍孝经一册,敬亲思长,事父可通事君。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泗水乐从游,亲炙既深,道统源流传一贯;
明堂呈贺表,新奇无匹,文明炳耀列八家。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养志堂”通用堂联。
春风沂水,上下同流,江汉秋阳,后先合撰;
地凤天麟,孙曾济美,芝山霞屿,堂构长新。
——新加坡华侨丘菽园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福建省漳州市曾氏宗祠联。
道统绍一贯之传,师孔友颜,来者直开思孟;
文章擅八家之誉,接韩步柳,同时并驾欧苏。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通用堂联。
述格致、诚正、修齐、治平之传,万世成承厥训;
超德行、言语、政事、文学而外,一人独得其宗。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山东省嘉祥县曾氏宗祠联。上联典出春秋末鲁国南武城人曾参在《大学》一书中提出的思想:“格致(格物致知)”、“诚正(诚意正心)”、“修齐(修身齐家)”、“治平(治国平天下)”。下联典出春秋末鲁国孔子所授科目:“德行、“言语”、“政事”、“文学”。
为孔氏高徒,志可与、道可传,桥梓联辉,不愧是父是子;
作宋朝硕辅,治有声、政有绩,棣华竞秀,堪称难弟难兄。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宗圣堂”通用联。
蒲田分派,琼岛移居,百余年庙貌重新,惟长念水源木本;
闽矫登科,陵阳作宰,廿数世凤徽共仰,愿不忘祖德宗功。
——清·曾对颜撰海南省海口市迈德村曾氏宗祠联
浪淘岁月,560多个春秋,有动乱也有安宁,有险峻也有平坦,有顺遂也有困厄,有荣耀也有屈辱,有丰美也有贫陋,有欢欣也有哀苦。桂林洋上,龙窝坡前,迈德村在这片沃野上,守护着祖先遗训、“鲁国家风”,守护着古典胜迹、移民文化,守护着一座祠堂、一眼古井、一部家谱。走进绿意盎然的村庄,走进古意森然的祠堂,心中就溢满了怀古幽思、沧桑之感。木质结构的曾氏宗祠原建于明朝,重建于清代(1787年)。如今门窗破损,梁架、檐柱上浮雕和透雕尽皆褪色。拜祭亭已毁,只遗几个石础。宗圣殿神台两边的圆柱上贴着中国科举制度末期广东最后一个解元、清末先进的思想家教育家曾对颜撰写的这副楹联,全联44个字概括了曾氏移民的历史,浓缩了移民的文化。
姓肇武城,溯明新绵远,经义流芳,由古至今,锡爵封贤昭阀阅;
基开宁化,念石壁生支,嘉应衍族,邑迁台疆,浓山沂水顾蒸尝。
——佚名撰曾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曾氏宗祠“武城堂”通用堂联。
============================================================
附录一:曾氏祖训
〖圣宗曾子祖训〗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三省诚身,道传一贯。
〖曾氏家规〗
孝亲悦心,尊师扶幼;世袭立嫡,承嗣立长。
嫡宗不婚,子嗣敏聪;抚子继嗣,同宗择侄。
招赘为嗣,宗圣脉混;*邪**,圣规则罚。
============================================================
附录二:曾姓典故、趣事
〖一贯心传〗
颂扬曾子精
曾国藩这位被清王朝称为“中兴第一臣”、封建社会货真价实的“高干”,不管天下风云变幻,几番改朝换代,其家庭始终保持着严谨的家风,后代也各有建树。他的两个儿子,二个是著名外交家,一个是著名数学家;孙辈中曾广钧23岁即中进士,是翰林院中年纪最轻的,其他的也都从政从军,善始善终;曾孙辈则多是学者,各有专长。特别耐人寻味的是,曾家后代在后来国共两党的斗争中,两方都有其代表人物:国民党“国防部长”俞大维的母亲曾广珊是曾国藩的孙女,***元帅叶剑英(也曾任过国防部长)的夫人曾宪植,则是曾国藩之弟曾国荃的玄孙女;国民党的“国大代表”、后任台湾大学校长曾宝荪,是曾国藩的长曾孙女,***原高教部副部长兼全国科联副主席曾昭抡,则是曾国藩之弟曾国潢的曾孙。可以这样说,曾家数代无一废人,未出一个纨绔子弟,这与曾国藩的家风是分不开的。
据曾国藩所作《大界墓表》载:曾国藩的祖父曾星冈,年轻时沾染了不少“游惰”习气。他有书不读,常骑马到湘潭与一些“裘马少年相逐,或日高酣寝”,引起不少长老讥笑。后来,他接受别人的劝戒,“立起自责”,卖掉马匹,徒步回家。从此,他“终身未明而起”,苦心治理自己的家业。为了便于耕作,他领着“耕夫”“凿石决垠”,将小丘改为大丘,还精心钻研水稻和蔬菜的栽培技术,同时喂猪养鱼,一年四季没得空闲。他还总结了一套治家方法,后来曾国藩的治家八字:“早、扫、考、宝、书、蔬、鱼、猪”,就是继承和发展其祖父的经验而来的。曾国藩在给儿子纪泽的信中说:“昔吾星冈公最讲求治家之法,第一早起,第二打扫洁净,第三诚修祭祀,第四善待亲族邻里……故余近写家信,常常提及书、蔬、鱼、猪四端者,盖祖父相传之家法也。”这“八字家法”,除“考、宝、书”讲的是祭祀、待邻、读书外,其他五字讲的都是劳作。不畏“家常琐事之劳”,不畏往复“奔走烦劳”,后来的曾家子弟,在战场,在官场,搞外交,搞科研,奔波劳顿,当得大任,是深得这“八字家法”之益的。
曾国藩7岁在父亲身边发蒙读书,至20岁才离家外出求学。他先后换了几个老师,惟与一位欧阳老师合作得好。后来,欧阳老师见曾国藩聪明好学,而且推算曾的“八字”运程不错,便有心当“月老”,
曾国潘儿媳、纪鸿之妻给曾介绍了一个姓周的大富户家的女儿。周家起初满口答应,并选择吉日填庚,曾家也非常欢喜,积极筹办聘礼与酒宴。谁知到了双方商定填庚的吉日,曾家的客人陆续赶来,周家的贵宾却迟迟未到。当媒人的欧阳老师急了,忙打发人去周家催请。哪知过了半个时辰,派去的人回来说:“周家的老爷、夫人与**商量,认为两家门户不当,男的又无功名,周**不肯定亲,决定废约。”这下把曾家上下的人都急坏了,酒办了,客来了,怎么圆场呢欧阳老师已是骑虎难下,只好移花接木,找着曾国藩父子商议:“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没别的办法,如若你们不嫌鄙人门第低微,家境清贫,我家倒有小女,粗识文墨,又工女红,只是相貌丑点(曾患天花,脸上有麻点),你们愿意的话,我们两家结为秦晋如何”欧阳老师的女儿,就这样成了后来曾国藩的欧阳夫人。
曾国藩夫妇一共生了3个儿子,长子纪弟,两岁就夭折了,以后生的纪泽、纪鸿,均长大成人。曾国藩对儿子的教育是下了功夫的。曾一再表示“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为了儿子读书明理,他规定儿子每天必须做四件事:看、读、写、作。“看、读”要5页纸以上,“写”要写字100个,“作”要逢三逢八日作一文一诗。尽管父子间经常相隔千里之遥,他总是抓紧一切空隙不厌其详写信回家,细心指点。这种指点,很少摆出老子的资格,而是像朋友那样推心置腹,像老师那样循循善诱。他常用自己的得失启迪儿子,还要求儿子不要光学中国的经、史、子、集,天文算学,还要学外国知识,尽可能掌握更多的知识,这也是当时一般守旧昏庸的“封建脑瓜”所难能的。
曾纪泽正是在父亲的引导下,不但中国的诗文书画均有造诣,对西方的数学、物理、化学及语言文学,也产生了强烈的兴趣,曾写过《几何原本序》、《文法举稿序》、《西学述略序》等文章,对当时传播西方科学起过一定的作用。他还自学多国文字,通晓英文,后来成为清朝著名的外交家,做过出使英、法、德、俄4国的钦差大臣。后任驻俄公使,与俄国人力争,终于废弃了清朝政府吏部左侍郎崇厚与俄国签订的《里瓦几亚条约》,于1881年2月24日,重新与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在彼得堡签订了《中俄伊犁条约》,除收复了伊犁9城长600里,宽200里的土地外,还夺回了崇厚条约中被割去的伊犁南部长400里,宽200余里的特克斯河口南的广大地区,废除了沙俄在新疆一带的许多特权,挽回了部分领土主权。这在日益腐败的清王朝里,是惟一的一次外交胜利。
曾纪鸿比曾纪泽小9岁,同治三年(1864年)七月,他父亲刚刚受封侯爵,16岁的他正好去长沙参加乡试。当时,政治腐败,科举考试盛行递条子,开后门。曾国藩怕儿子误入歧途,在开考前的七月初七日写信给纪鸿说:“场前不可与州县来往,不可送条子,进身之始,务知自重。”考完发榜之前,曾国藩又怕儿子去活动,又于七月二十四日去信告诫儿子:“断不可送条子,致腾物议。”这次乡试,纪鸿榜上无名,以后多次应试,仅得一个“胜录附贡生”。难得的是,纪鸿始终未送过条子,曾国藩也没给主考官打过任何招呼。在特权盛行的封建官场,实在难能可贵。
曾纪鸿后来自学成才,著有《对数评解》、《圆率考真图解》、《粟布演草》等数学专著传世。他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数学家。可惜英年早逝,仅33岁。
曾国藩直系第四代孙共15人。依照惯例,族谱不上自家女子名字,而在此谱上,属曾 国藩第四代孙的,却上了两个女子的名字——宝荪、宝菡,前面均冠有“贞女”二字,那是“终生不嫁”的意思。这15人中,除昭润、昭揆20岁早逝、昭榕于24岁早逝外,其余12人均取得了高等学校的学历,各有专长。宝荪、昭檆(曾约农)还留学英国,昭权、昭桓还留学美国。曾宝荪、曾约农是同辈中年纪最大的,同生于光绪十九年(1893年),在英国留学后,姐弟在长沙创办“艺芳”女校。1946年春,湖南克强学院建成,曾约农受命为院长,曾宝荪则重建“艺芳”女校。解放前夕,两人经香港去了台湾,曾宝荪继续任“国大代表”,1978年7月病故,时年86岁;曾约农任台湾大学教授,东海大学第一任校长,1987年12月病故,时年95岁。其他兄弟姊妹,昭桦于1949年在香港乘飞机撞山身亡,年仅43岁;昭柯去了美国,1992年病故,终年74岁,昭权、昭棉、昭谏与宝菡都留在大陆,除宝菡行医,其他都在文化教育界。昭权曾任湖南大学电机系主任,“文革”时死于武汉,昭棉在湖南广播电视厅任职,已退休;昭谏也已退休,现住在北京。
曾国藩兄弟的后代
曾国藩一共有4个弟弟:老二曾国潢,老三曾国华(过继给他叔父曾高轩为子),老四曾国荃,老五曾国葆。这4兄弟共有6个儿子,14个孙子,41个曾孙,第五、六代遍布海内外,就无法统计了。这四房的后代中,也出了不少才华卓著颇有影响的人物,这里仅介绍其中的4位:
曾广植是曾国华的孙子,1948年赴美留学深造,在美国印第安纳州帕都大学攻研有机化学。1956年,他响应祖国号召欲回祖国服务,被美国移民局非法关进精神病院,折磨迫害达14个月之久,但他报效祖国的赤子之心毫不动摇,美国移民局只得宣布将他“驱逐出境”,终于在1957年7月回到他朝思暮想的祖国。回国后,他担任中科院上海化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他领导的科研小组发明的甜味剂(无毒糖精)引起了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此项成果已在美国应用,并获得专利权。
曾昭抡是曾国潢的曾孙,1920年公费赴美留学,入麻省理工学院攻读化工专业,1926年毕业,获化工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他不顾学校挽留,毅然回国服务,致力化工科研,先后在中大、北大任化学教授,并任化工系、化学系主任。创办《中国化学会会志》,任总编辑达20年之久。还担任《科学》、《化学》、《化学工程》等杂志编委,发表了许多很有价值的论文,引起了科学界的瞩目。1946年再渡重洋,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教,1947年赴欧洲讲学,1948年在香港报界工作。全国解放前夕,周恩来总理电邀他回国参加政协会议,他欣然赴会,并在新中国先后任北大教务长兼化学系主任、教育部副部长兼高教司司长、高教部副部长兼全国科联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长、全国高分子委员会主任等职,成绩卓著,著述甚丰。不幸于1957年错划为“右派”,1967年12月在武汉大学含冤去世。直到1981年才平反昭雪,恢复名誉。
曾宪植是曾国荃的玄孙女,很早投身革命,解放后长期在全国妇联工作,担任过全国妇联的副主任等职。她曾是叶剑英元帅的夫人,与叶帅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叶新平。那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因两人工作都很忙,儿子便交给了住在湖南老家的曾宪植的父亲曾镇渭代为抚养,同来的还有叶帅与前妻的儿子叶选平。两兄弟都在曾家长大,上学,叶帅也曾多次来过曾家看望儿子。叶选平离开曾家较早,叶新平直到解放初,叶帅在广州工作,曾镇渭电告叶帅,才由叶帅接去。叶新平后来在国防部工作,“文革”时备受迫害,右手被打断,现在左手写字,书法亦精。
曾国荃还有一位玄孙叫曾厚熙,自幼喜爱绘画,其父曾昭平曾让他师从一位姓彭的国画家,得益良多。1948年8月,他从长沙去九龙,最后定居香港。1950年,他先后在香港、澳门、新加坡、印尼等地举办画展,得到港澳同胞与海外侨胞的好评。不久,他荣任华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后来,他与著名国画家张大千去巴西、法国举办画展,足迹涉及欧、美、亚、非、大洋洲20多个国家和地区,伊朗、约旦、法国曾书赠了荣誉状,并被联合国聘为文教委员
如果一个人想要退隐山林,淡出江湖,做潜藏不出的打算,就需要认真进行筹划,逐步加以实施。
凡才气大的人,都不会甘心于寂寞,就像孔雀开屏,总喜欢夸耀自己的美丽和色彩。这是好事,但也在无形中潜藏着巨大的危机。
当曾国藩、曾国荃兄弟俩带领的湘军攻取金陵,建不世之功之后,他们便成了众人瞩目的焦点。
郭昆焘如此评论说:“侯相兄弟克复金陵,竟犯天下之大忌,群起而力诋之。”
这里有着众人对成功者的羡慕忌妒恨,也有他们自身存在的原因。矛盾的焦点人物是曾国荃,群言嚣嚣,主要是针对他来的。
曾国荃为人非常之“傲”,自从带吉字营出征,战功累累之后,与诸将的矛盾就愈加深刻。他与彭玉麟、杨载福有事相商,往往“声色俱厉”。诸将极为不满,又碍于曾国藩的情面,于是不断出现“告去”的情况。
曾国荃还有一点就是比较“贪”。连兄长曾国藩都说他“老饕名遍天下”,如果不改掉这个毛病,早晚会生出事端。
所以曾国藩多次苦心婆心地劝告他:“处大位大权而兼享大名,自古能有几人善其末路者?总须设法将权位二字,推让少许,灭去几成,则晚节渐可以收场耳。劝弟出山不过十分之三四,劝弟潜藏竟居十分之六七。”
最终,曾国荃还是听进了哥哥的劝告,在攻占金陵两个多月以后,就以“遍体湿疮、彻夜不眠”为由,奏请开缺回原籍,带着成箱的金银财宝,回湘乡享清福去了。
这也算是功成身退了。
曾国荃喜欢置办良田美宅,他在家乡修建了豪宅,丝毫不加以避讳。曾国藩对此深恶痛绝,多次写信对此事进行了劝诫。
曾国藩说:“过多地置办良田美宅,会招惹他人指责,弟要三思,不可自以为是。我的地位虽然很高,弟的位置也不低;我的名气虽然大,弟的名气也不小,但是想靠修祖坟得以永葆富贵,谋求田地房屋留给子孙,难道不是错误的想法吗?”
在曾国藩看来,子孙自有子孙福,作为父母不能总想着为子孙积累财富,为子孙谋求幸福。幸福还是要靠子孙后代自己去谋取。只有自己亲自去争取,去创造,那样的幸福才是最珍贵的,也是最长久的。
如果子孙生长在富贵的环境中,就可能会产生骄奢*逸的想法,没有了进取心,没有了上进心,他们就会一事无成。
所以,曾国藩希望曾家能养成贫寒之风,每个人都艰苦朴素,勤奋劳作,这样整个家族才会长盛不衰。
曾国藩极力宣扬“仁”,始终强调“教之爱民,爱民必先保护闾阎,仁也”,即是在爱民的基础上要以保护普通百姓为先。
作为湘军的统领,为了提高其战斗力与凝聚力,曾国藩非常重视“爱民”的思想政治工作。
曾国藩多次在信中说到:他暗暗观察这些官员管理之道、人心的动向,以及各省的督抚、将帅的所作所为,天下似乎并没有一个固定不变的道理。他唯一的点子,就是以一个“勤”字报答皇上,以“爱民”二字报答父母。
他深知自己才能见识都平常,绝难立功,但守一个“勤”字,终日劳苦,以减少时常日夜操心的忧虑。这虽然有些过于自谦,但他确实就是这样做的。他的一生中时时处处体现着一个“勤”字。
曾国藩积极宣扬官兵亲如一家,“爱兵如子”,这一点颇有人人平等的味道。在封建社会的军队里,能有这样的思想是十分难得的。
他在训令部属的批札中说过:我们带兵,要如父兄带子弟一般,千万不可使他们“因扰民而坏品行,因嫖赌洋烟而坏身体”,而要使他们“个个学好,人人成材”,这样的话,“兵勇感恩,兵勇之父母妻子亦感恩矣”。
行军本来是骚扰百姓的事情,但曾国藩始终心存爱民之心,不让祖先积累的德行,从自己手中消耗殆尽。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仁民爱物”思想,正是曾国藩对儒家民本政治思想的一种传承与发扬。
本文关键词:曾国藩、家族、责任 预计阅读时间:5分钟
阴谋论者经常会提起一个话题——罗斯柴尔德家族控制了世界的财富命脉,并且导致了很多灾难的发生……但,实际上并不是,罗斯柴尔德家族只是一个金融世家,而且也是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不菲的成就和财富。
当然还有很多关于各种家族的各种传说和传奇,于是一说起家族,很多人可能觉得离自己很遥远,感觉上要不是豪门要不是世家,距离我们小家小户好像远了点儿。
其实不然,拿我来说吧,有家族这个概念,是从第一次看家谱开始的。知道了闯关东来的老祖宗叫李春(不是建造赵州桥的那个李春),历经数代人,到我这辈还在延续家谱中的“字”。于是我慢慢的建立起了和家族的联系,时不时的回趟老家,总会感到身上的使命感和传承感。虽然独生子女这一代人,使家族的概念出现断裂;虽然家族于独立奋斗的我们来说,几乎又没有什么实际的意义。但家族的影响力还是会不时的出来招呼一下,其作用有时候还真是不可小觑。
当然,今天我们再来看家族的意义,就要赋予它不同的价值和维度。我们就来以古鉴今,通过曾国藩及其家族,来看看我们可以从家族获得什么,我们又会成为家族中的哪股力量。
兄弟就是责任
《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在第一部中着重讲的是曾国藩个人,第二部讲的则是他和家族的联系,而这其中浓墨重彩的当然就是他和几个弟弟之间的羁绊。
作为家中长子兼家族长孙,曾国藩一直肩负着沉重的使命。尤其在他进京做翰林以后,更是将家族振兴的使命和教育弟弟的责任承担了起来。说到这里我就真的佩服他,曾国藩当官的时候其实也挺不容易的,还要教育在身边的曾国荃,还要挨个给家里的其他三个弟弟一封接一封的写信叮嘱。作为独生子女的我,真是很难想想那种心力交瘁的状态。
然而对于曾国藩来说,他自己的成功是没有意义的,只有家族振兴了才是成功。他一生也都在践行这个立场,甚至超越了他对国家的责任。他虽然恪守律己的准则,却对弟弟们无比包容,甚至纵容。这一切的核心目的,都是为了确保在他的支撑下,实现家族的崛起。这期间不惜假公济私,甚至不惜铤而走险。
这就是典型的受到了家族的使命召唤,从他个人身上可以感受到曾氏家族因为一个曾国藩走上上了巅峰,接下来就是传承和发扬。这和我们现在的奋斗观看起来很像,靠个人奋斗实现心中梦想,多么熟悉和向往的场景。然而现实告诉我们,个人奋斗只是家族崛起的一个阶段,之前还有漫长的准备……
崛起之路
要知道,在曾国藩入仕之前,曾家一直是贫农小地主阶层,没有当官的。那是怎么就冒出个曾国藩呢?答案也很简单,就是前辈的铺垫。准确的说正式的有目的的培养,是从曾国藩的祖父曾玉屏开始的。
想当年曾玉屏其实也是个不靠谱的浮夸仔,在一被指责不务正业后,竟然就发愤图强了。经过他的努力,曾国藩的父亲有了读书的机会,虽然没有什么功名,但打下了读书的根基。到了曾国藩这里,终于开花结果。
书中有过一个统计,在明朝的时候,一个贫民家庭想要通过科举出一个当官的,需要140年。为什么呢?首先要有资产的积累,可以保证有剩余劳动力可以去读书;然后要经过两代到三代人的积累来传承读书的家庭氛围;最后在经过第四代甚至第五代人的努力来最终考取功名。
到了现在也一样,之前一直有一个论调叫——阶层固化,我不知道多少人支持,反正我是不觉得存在所谓的“固化”。固化的只能是思维,绝对不会是阶层。只要在家族传承的过程中,有意识的去培养和营造不断进步的氛围,有什么是能固化的呢?而且明朝需要140年,到了清朝,像曾国藩这样的只用了几十年,到我们,似乎一代人就可以吧?因为我们可以一遍赚钱做积累,一遍营造进步的氛围,就算不能马上进入精英阶层,也可以不断接近,直到实现阶层跃进。
家族与个人
写到这里其实我想说的已经表达差不多了,但还是要回应一下前文的问题,家族对于个人来说还有怎样的意义?现代社会虽然是把家庭单元缩小化了,那种大的宗族系统也越来越淡出我们的生活。但是家族传承的那种意志,却是需要我们无论哪一代人都应该保留的。
这个观点看似迂腐保守,却是遵从我内心直觉的,因为我觉得家族的意义在于:
首先家族会让你有归属感和使命感,这就像是寻找心灵归宿的感觉,但我绝对不接受任何对个人意志的控制,那是反人性的;
其次家族会给你传承的印记,这种传承也会让你作为对后代的财富保留下来,同时我也不会接受任何的糟粕和陋习,那种传承是遗毒;
最后家族会在一个维度里定义你的成就,这个成就不是地位与财富,仅仅是你个人与家族之间的意义,这会丰富你的人生,当然这里我最看重的成就也有一个,那就给家族带来的改变,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
其实家族这个概念可以是一个很大的话题,这只是围绕曾国藩的曾氏家族做了一个小的探讨,有机会可以沿着这个话题深入一下。
总结一下全文,家族的意义,就是——他可以让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同时,也不是为了一个人在战斗。
本文由“削寒一言”发布,2017年04月04日
——END——
我是削寒,非典型80后。现在只做两件事儿: 思考未来&践行当下 。
如果这个分享对你有用,可以 关注并喜欢 。
莫姓简介 莫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九十七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零九四。 (06年) 姓氏源流 莫(Mò)姓源出有八: 1、出自高阳氏,是颛顼之后。据《三郡记》和《姓氏考略》所载,上古帝颛顼造“[莫阝]阳城”,其支庶子孙有定居[莫阝]阳城者,后人去邑为莫,以地名为姓([莫阝]阳城故地在今河北省任丘县、平乡县,古钜鹿郡地)。 2、出自芈姓,以官名为姓。据《广韵》所载,春秋时,楚国有莫敖(官名)之职,其后世子孙以官职命氏,称莫姓。古诗人屈原的家族便世居此官职,故莫氏也有一部分是屈氏的分支改姓。而芈姓为祝融八姓之一,亦出自颛顼。 3、据《通志·氏族略》文,莫即幕省文,望出钜鹿、江陵,乃上古圣君虞舜之祖——幕的后代。也就是说,莫和幕同源,莫只是幕的省略书写文字。此说法可能是1和2说法的综合。 4、广西壮族的创世史诗《布洛陀》第十一章《分姓》记叙:远古之时,壮族人无名无姓,彼此相称十分不便。布洛陀请卜黄为众人分姓,卜黄为此而累病。部族里的人关心卜黄,纷纷送礼物给他,卜黄由此便生出安姓的办法来。凡送李子的,就安他姓李”;牵牛来探病的,就安他姓“莫”(壮语黄牛叫莫);送篮子的,就安他姓“蓝”……。从此,壮族人也就有“莫”等姓氏。广西忻城县有莫土司衙署,占地总面积38.9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占地面积4万平方米,被誉为“壮乡故宫”。莫姓土司官职世袭,统治该地区近五百年,**《刘三姐》中的“莫老爷”就是这种世袭之土司。 5、唐五代后建立西夏王朝的党顼人,也有姓莫氏者。 6、北魏时柔然有莫姓。 7、西南少数民族布依族、侗族、瑶族也有以莫为姓者。如贵州独山人莫与俦、莫友芝、莫庭芝三父子,皆为布依族人,此莫氏建立的“影山文化学派”对西南地区影响深远(莫友芝一族之族源有争议,莫友芝等自称为江南汉人,然现代专家考证,莫友芝居地为传统莫姓布依族的居地,莫可能为了参加科举考试才自称为汉人。本人较支持莫友芝为汉人,因清代为少数民族政权,随汉姓并无多大优势,且西南少数民族不得参加科举只是清初雍正年间之事,而莫却是清末同治年间人,并无虚报必要。另,莫友芝为“西南巨儒”,精研经学,旁及金石文字书画,虚报有损其道德操守,今暂从专家之说)。专家认为西南少数民族是上古三苗族的后裔,也就是上古蚩尤部族的后裔,如此则西南少数民族原居中原,与中原各大姓氏实是同根。 8、出自他族改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 ① 南北朝时期,北魏少数民族邢莫氏、莫那娄氏改姓莫。 ② 北方满族人那莫氏,其汉姓也有改单姓莫为姓的。 得姓始祖 颛顼。昌意子,黄帝孙,炎黄联盟重要首领之一。号高阳氏,下分八个民族。活动据点在帝丘(今河南省濮阳西南),曾在夺权斗争中击败共工氏。他重视人事治理,努力发展农业,曾命南正重、火正黎“绝天地通”,实行人神分职,标志着原始宗教向神权的过渡。后世莫姓主源均出自颛顼,于是莫姓子孙便奉颛顼为莫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莫姓主源两支,一支发源于今河北省任丘,一支发源于古时的楚国。两汉以前莫姓仅有两名入载史册,他们是春秋时的吴国人莫邪和汉代学者莫元珍。但多数莫姓在此际继续繁衍于其发祥地,并缓慢地向周边播迁。魏晋南北朝时,五胡乱华,几支来华定居的外族也改为莫姓,使北方莫姓家族日益庞大起来,原本在河间郡、巨鹿郡就已很是兴旺的莫姓家族得此新鲜血液的注入,自然兴盛为莫姓河间郡望、巨鹿郡望。另外,南方的江陵郡古为楚国腹地,一直以来为莫姓世居之地,在此际愈加昌盛。隋唐时期,莫姓分布之地渐广,有资料表明,在今河南、河北、山西、甘肃、山东、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均有莫姓人定居,并且已有莫姓徙居广东。黄巢起义后,有北方之莫姓避居四川。五代十国至两宋,莫姓在江南各地愈加壮大起来,而北方的莫姓却由于夷族的入侵而沉寂下去。此际始有莫姓入迁福建,而莫俦因罪被流放今广东潮州。宋末元初,蒙古铁骑南下,兴盛于今浙江、江苏等地的莫姓为避兵火,大批涌入今广东、广西。明初,山西莫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今河北、河南、湖北等地。明末张献忠屠川,造成川地人口锐减。清初,清政府移两湖之百姓入川,史称湖广填四川,两湖之莫姓亦由此入居今四川、重庆。清中叶之后,沿海之莫姓有渡海赴台,扬帆南洋者。如今,莫姓在全国分布较广,尤以广西、四川、广东等省多此姓,上述三省莫姓约占全国汉族莫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五。 历史名人 莫邪:春秋时期吴国人。吴王命令干将铸剑,铁汁不下,于是妻子莫邪问:“铁汁不下,怎么办?”干将回答说:“古时候的铸剑大师欧冶铸剑,铁汁不下,于是让女人担任炉神,很快就成功了。”莫邪听到这,立即窜入火中,铁汁流出,于是铸成两把利剑。雄的叫干将,雌的叫莫邪。后人经常用干将、莫邪来比喻锋利精美的剑。 莫含:东汉左将军,穆帝很赏识他的才能,经常让他参与讨论军事机密、国家大事。后来被封为关中侯。 莫云:莫含孙,北魏大臣。兄莫云好学善射,道武帝时,赐爵关内侯。太武帝时以功进爵安定公,迁镇西大将军。 莫题:莫含孙,莫云弟,道武帝时以功赐爵东宛侯。因侍宴不敬获罪,黜为济阳太守。后令其监造平城。因久而懈怠,赐死。 莫琮:宋代的官吏,字叔方。仁和人。历经明、福两州官。他的品行相当高尚,并且教子有方。他有五个儿子元忠、若晦、似之、若拙、若冲俱登科。当时人们把他们比作是“燕山五宝”。 莫蒙:湖州人,宋代官吏、学者。在太学读书时,以文鸣京师。就特科出仕,由县丞累官至通化军知府。工诗,词尤婉丽。有《卧驼集》。 莫胜:松江府华亭(今属上海)人,明代书画家。曾任虎贲左卫经历。工书画,善绘鱼。 莫藏:浙江海盐人,字用行,号素轩,明代学者、书画家。其博涉经史,能诗,工书画。有《素轩稿》、《五音字书辨讹》等。 莫骏:广西省平乐人,明代官吏。举人出身,官至南京户部员外郎。做官二十余年,人称廉洁。 莫矜:广西省融水永乐人。1938年加入中国***,后来任中共融县支部书记,融县特支副书记,抗日挺进队政治指导员,中共桂黔边区工委书记,桂黔边区人民保卫团政委兼司令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柳北总队政委兼司令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历任柳州专署副专员、自治区统战部副部长、自治区冶金局副局长等职务。 莫修符:唐朝文人。光化二年任融州刺使。他所写的《桂林风土记》,很有文化价值,文才也很好。世传的佳作。 莫宣卿:字仲节,号片玉。广东省封开人。广东的第一个状元。幼年时他的生父病逝,遂与母亲随继父生活。由于继父的家境较富裕,他得以入学堂读书。相传莫七岁时已学会吟诗写对联,12岁时即参加科举考试并中秀才,被乡人称誉为“神童”。唐大中五年(851年),17岁的莫宣卿赴京城参加廷试获中制科状元,从而成为广东历史上科举考试的第一个状元,并是始隋唐以科举取士以来年龄最小的状元。莫宣卿考取状元后,被任为翰林书院修撰。其后他还乡省亲,因母亲不愿随其北上定居,莫遂上书朝廷请求改委他在南方任职以奉养母亲。唐文宗允准,改委他浙江台州别驾(刺史的副职)。他即奉母携眷往台州上任,但未到台州却病逝于途中。莫宣卿的生平业迹不显,存世的诗作也仅三首半,但由于是广东历史上的第一个状元,他的传奇式事迹及影响仍在岭南文化史上占有不容忽略的地位,为后人所尊崇。 莫君陈: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北宋官吏。仁宗时进士。神宗熙宁年间新置科,中首选,为王安石所倚重。有《月河所闻集》。 莫伯镕:湖州归安(今浙江省湖州)人,少有超乎世俗之志,年五十即归休,请名师教诲其子。子三人皆登科,时号“三莫”。长子莫济后又中博学鸿词科,居官给事中时,因反对外戚张说被罢职,后仕至司农少卿。次子莫汲曾为国子监正,因得罪秦桧被贬化州知府。三子莫冲亦曾中博学鸿词科,官任明州长史,以循良称。 莫如忠:松江府华亭人,明代官吏、学者。嘉靖年间进士,累官浙江布政使。善草书、诗文有体要。有《崇兰馆集》。 莫如足:广州府新会人,明代大臣。嘉靖年间进士。由庶吉士擢御史,曾经弹劾仇鸾,有直声。官至大理左丞,数伸冤狱。 莫友芝:清朝时期道光举人,独山人。少年时期就很喜欢读书精通苍雅故训六艺名物制度,旁及金石目录家言。工于诗,他的书法也很好,在当时与遵义的郑珍齐名,当时号称“郑莫”。著作有:《声韵考略》、《遵义府制》、《过庭碎》、《唐本说文木部芊异》。 莫是龙:明代画家,字云卿,华亭人。后来更字廷韩,号秋水,又号后明。十岁就能写诗作对。擅长于书画,著有《石秀斋集》、《画说》等。 莫我愚:湖南省善化(今长沙)人,清代书画家。工诗,不喜为时文。于真、行、草书、指头书、筋头书,皆不学而能。工法山水,尤善写照,所绘莫不神态毕肖。 莫与俦:贵州省独山人,清代官吏、学者。嘉庆四年进士,曾任盐源知县,后改遵义府学教授。有《贞定先生遗集》。 莫仕睽:清朝广西平南人。参加太平军,清咸丰六年为刑部尚书。咸丰十一年升迁为开朝王宗殿前忠诚伍天将,任藩镇统官。曾处理外交事务,后来封为补王。同治三年发觉李秀成的妻舅宋永祺在天京阴谋叛乱,与浙江的巡抚曾国荃暗中勾结,于是他当面指责李秀成,并带领军队将宋永祺从忠王府中抓获逮捕。天京陷落以后,他回家乡平南。逝世的时候有70岁。 莫荣新:字日初,广西省桂平人,莫宣卿之孙莫平米后裔,行武出身。早年跟从陆荣廷坐镇梧州,担任广西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民国四年(1915年)担任桂平镇守使。民国五年参加护国战争,升为第三军军长。后来转任广东省广惠镇守使。民国六年任广东督军。后参加护法战争,曾经担任护法军政府代理总裁兼陆军部长。民国九年被陈炯亮所逐,败回广西。
你对中国 姓曾 了解吗?
本文2023-11-15 16:11:1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842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