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哪里可以找到黄梅戏的官方统计资料?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5浏览:3收藏

请问哪里可以找到黄梅戏的官方统计资料?,第1张

  可以先去买这本书 简介是

  三代人研究半个世纪 黄梅戏完整权威资料出版

  wwwHBxinhuanetcom 2005-04-28 09:26:27 湖北日报

  一部研究黄梅戏艺术的重要资料———《黄梅戏传统剧目考略》,今年4月起,由黄梅戏权威刊物《黄梅戏艺术》杂志分期推出再结集出版。

  该书30万字,较详尽地记述了流传在鄂皖赣三省的300余本、出黄梅戏传统剧目的名称、述录人、主要内容、剧本渊源、整理改编、出版演出、影视拍摄等情况,对黄梅戏艺术的历史渊源进行了更深层次的探讨和考证,填补了黄梅戏剧史上的一项空白。

  该书的作者系黄梅县政协委员桂遇秋、桂靖雷和桂也丹一家三代人。桂遇秋是享誉全国的黄梅戏理论家。他先后走访了鄂皖赣闽浙湘豫7省56县市的400余名老艺人、老戏迷、老文化,查阅了大量地方志和戏剧资料,挖掘、搜集黄梅戏及其有亲缘关系的采茶戏、花鼓戏等28个剧种千余万字资料,至1999年逝世时,已形成写作大纲。2000年,在黄梅县政协工作的儿子桂靖雷,接手对大纲进行细化,并起草2万余字,后因眼疾放弃写作计划。2002年,在黄冈师范学院读书的孙子桂也丹再行接力,利用假期,完成后续部分近28万字的写作及全书的润色、杀青。此前,桂家推出了此书的姐妹篇———500余万字的《黄梅戏传统剧目汇编》。二者系统、完整地保存了黄梅戏发源地的传统剧目及其相关资料情况,为研究黄梅戏艺术提供了完整和权威的资料。

  现状调查的话,看这个有用没?

  湖北省黄梅县新近发现一处保存完好的乾隆年间古戏楼,再次证实黄梅戏起源于湖北黄梅是不争的事实。至今已300年历史的黄梅戏还能唱出它的昔日的辉煌吗?

  9月11日,有关部门披露:经省文物局专家考证,在黄梅县杉木乡安乐村牌楼垸,发现一处至今保存较为完整的乾隆年间古戏楼,这一时期,正是黄梅戏前身“黄梅采茶戏”繁荣成型的时期,专家惊呼:“古戏楼的发现,不仅再次证明黄梅戏起源湖北黄梅的事实,同时也再现了早期黄梅戏繁荣的盛况!”

  与此同时,黄梅县斥资2000万元打造的中国黄梅戏大剧院将于9月26日举行隆重的竣工仪式。

  戏如人生。跨越300多年的悠悠岁月,让我们走近黄梅戏的源头。

  “古戏楼”为黄梅戏找到源头

  8月下旬,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祝建华到黄梅安乐村牌楼垸古民居群考察研究后,认为“建于乾隆年间的古民居群里,确实有一个古戏楼,这个戏楼也为黄梅戏找到了源头!” 聂习国说,牌楼垸古戏台并不是黄梅唯一的古戏台。牌楼垸古戏台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

  9月13日,黄梅县博物馆。

  空旷的博物馆一片寂静。二楼一间狭窄的办公室里,馆长聂习国正趴在一张简陋的书桌上奋笔疾书。记者的闯入打破了这种宁静。知道了记者采访古戏楼的意图以后,他那双藏在镜片后面疲惫的眼睛流露出兴奋的光:“这可是一个宝啊!这不,我正在忙着整理资料,准备申报省级民俗文化村。”

  他的兴奋来自省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祝建华不久前到黄梅的考察。8月下旬,祝在对安乐村牌楼垸古民居群仔细考察研究后,认为建于乾隆年间的古民居群里确有一个古戏楼,“这个戏楼也为黄梅戏找到了源头!”

  事实上,早在1992年,聂习国对全县文物进行摸底调查的时候,就发现了牌楼垸古民居群,当时并没有引起注意。后来经多次考察研究,并查阅当地居民的家谱记载,发现这处民居建于乾隆年间,且规模宏大,造型讲究,属于典型的“徽派”民居。2000年,该民居被申报为黄梅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原来也听说上面有个戏楼,但一直没有得到确认,更没有将其与黄梅戏联系起来!”聂习国说。

  据聂习国研究,该民居系为陶渊明后裔于南宋咸淳年间所建,后被桂姓家族所买,并于乾隆年间扩建。“该民居为砖木结构,坐西朝东,呈弧形排列分布,共四大栋,占地10200平米,内设戏搂、天井、花窗、檐角画栋雕梁、栋栋相连、工艺精美”。

  聂习国说,牌楼垸古戏台并不是黄梅唯一的古戏台。黄梅县孔垅镇的万年台就是闻名一时的戏台,只是因为年久失修,遭到毁坏。牌楼垸古戏台是目前发现的唯一保存最完整的古戏台。

  黄梅戏史料记载,黄梅戏起源地为黄梅县多云山区,当地盛产茶叶,当时人们在采茶等劳作中为了调节气氛,缓解疲劳,遂以唱和为乐,逐渐形成“采茶调”。而牌楼垸民居西接多云山,正是当年戏剧活跃的地方。

  “黄梅戏历史上,一些著名的艺人都出现在牌楼垸附近,此地自古以来,就有很浓郁的戏剧文化氛围,这也是认定这处戏楼为黄梅戏源头的一个依据。”聂习国说。

  古戏楼见证昔日戏剧繁华

  考究的青砖地板间,冒出几丛绿油油的野草,檐角墙头,蛛网密布。大门内,四重正堂垂直延伸,由于年久失修,部门房屋已呈残墙断瓦,考究的花窗木刻腐烂不堪,散落的农具和稻草堆放其间,只有柱梁上的飞龙雕刻和墙沿上花草图案和诗文,依稀在诉说它往日的辉煌和荣光。

  14日,记者在当地有关人员的带领下,前往杉木乡安乐村牌楼垸寻访古戏台。当天*雨绵绵,记者冒雨乘着摩托车,穿过狭窄的乡间小路,到达牌楼垸古民居。

  牌楼垸低处田间,尽管夹杂在参差不齐的现代民居中间,远远看去,一栋青砖古建筑非常醒目。

  然而,走进古民居的大门,却一派破败萧条。原本考究的青砖地板间,冒出几丛绿油油的野草,檐角墙头,蛛网密布。大门内,四重正堂垂直延伸,由于年久失修,部门房屋已呈残墙断瓦,考究的花窗木刻腐烂不堪,散落的农具和稻草堆放其间,只有柱梁上的飞龙雕刻和墙沿上花草图案和诗文,依稀在诉说它往日的辉煌。

  正当记者找寻古戏台时,当地老人桂裕全让记者回头看,大门正上方,果然看到一座木制阁楼,即便在被里面的正堂回头看,依然一目了然。“这就是家庭戏台!” 桂裕全介绍,“在旧时,富人常以有一方家庭戏台,显示自己的身份,每逢节日或家族重大喜事,甚至修族谱,都要请人唱戏,主人和村中有身份的长者则端坐正堂观看。桂姓为当地望族,自然也在豪宅中建有家庭戏台。”

  今年81岁的桂记荣至今还住在古民居的一厢房屋中,老人介绍,从他记事起,这里就是桂氏宗祠。往日的家庭戏他也没有看见过,印象中,只有解放初土改宣传队在这个戏楼上唱过样板戏。这也是阁楼作为戏楼最后一次发挥作用。

  说到“采茶戏”,老人浑浊的目光仍然泛出一丝亮光。“从小就喜欢看,在本地,家家爱看,个个会哼一段!”

  63岁的桂正怀当年曾是村里戏班子的演员,据他介绍,那个时候,村村有戏班子,每逢年节或者农闲,村里人就在村头搭一方戏台,自演自唱,自娱自乐。大人小孩齐聚一堂,气氛十分热烈。“一场戏看完,劳作的疲惫烟消云散,村民也从戏中得到教化,民风因此更加淳朴!”

  “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唱戏!”

  “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唱戏!”以此表现黄梅浓郁的戏剧文化。黄梅的民间演出很活跃。黄梅县文联主席,著名作家、遍剧周濯街介绍,目前黄梅县还有100多个剧团,常年在外演出的近20个。

  黄梅人血液中都渗透着黄梅戏,他们懂戏、爱戏。在黄梅采访期间,常听见黄梅人自豪的说, “一去二三里,村村湾湾都唱戏!”以此表现黄梅浓郁的戏剧文化。

  杉木乡安乐村的老艺人黄四斌,1963年开始演戏,师从黄梅县剧团老艺人王青松,王曾经是闻名鄂东的戏班子“乐柯记”的成员,解放后,王与班主乐柯记一起加入黄梅县剧团。

  见到记者,黄四彬当即就在村头的稻场上亮开嗓子唱了一段黄梅戏。唱腔字正腔圆,声音柔美细腻,很难想象,这么动人的声音竟出自眼前这个衣着朴素,年过五旬的业余艺人之口。

  据黄四彬介绍,当时为了在民间推广黄梅戏,县剧团组织一些退休老演员下乡教农民学戏,他正是在这样的机会下开始学戏的。“黄梅戏本来出自民间,其剧目、唱腔都是来自当地群众日常劳作生活,正是这种贴近性,使得黄梅戏在当地深受欢迎,县剧团的下乡推广,使得本来具有广阔的群众基础的黄梅戏在当地得以蓬勃发展。”

  按照黄的说法,当时的黄梅戏演出比现在多的多,一到正月,常常连续演出十几天,每天最少有三场。当地村民也是百听不厌,逢戏必看。同一出戏,有的人甚至看过十几遍,却依然兴致勃勃。

  让黄印象深刻的是,安乐村有一个老人,从小爱看戏,只要远近有戏,总要到场一睹为快。这位老人年过八旬,有一次意外摔倒致使瘫痪,躺在病床上听见远出唱戏的声音,再三要求要看,无奈之下,50多岁的儿子只好用板车拖着瘫痪的父亲去看戏。

  现在的黄四彬已经很少出去唱戏,偶尔,村里有喜事,或者亲戚间串门,他还会来上两段,自娱自乐。让黄忧虑的是,现在的年轻人对黄梅戏的热爱已经大不如他们的父辈祖辈,“现在到村里演戏,一天两场1400多元,一个班子十几个人,平均每人也就十几块钱。年轻人出去打工的收入远比唱戏多。”由于这种原因,至今没有年轻人找他学戏。

  黄四彬承认,虽然年轻人不愿意学戏唱戏,但是只要村里有演出,他们仍然有兴趣看,“他们从小耳溽目染,对黄梅戏的喜欢是骨子里就有的。”

  在黄梅县,民间演出依旧活跃。黄梅县文联主席,著名作家、编剧周濯街介绍,目前黄梅县还有100多个剧团,常年在外演出的近20个。“一个县目前有这么多的剧团常年演出,在国内都是少见的!”周长期关注民间戏剧和民间故事,他根据戏剧改编的小说《新天仙配》一度被拍成电视剧走上荧屏。

  据周介绍,在目前国内戏剧市场普遍低迷的情况下,黄梅戏显示出了勃勃生机。“一项统计显示,黄梅戏作为国内五大戏剧之一,在全国的观众拥有量已经成为排在首位!《天仙配》、《女驸马》等著名剧目更是传唱一时。”

  记者电话联系了一位在当地颇有影响的民间剧团负责人付小雨,刚一接通,电话那头已经传出悠扬的黄梅戏唱腔和嘈杂的观众叫好声。付表示,剧团正在江西抚州演出,合同定单已经排到11月份。

  与<<黄梅戏现状与发展的思考>>相似的文献:

  http://wwwilibcn/A-hmxys200501018html

      

      1、青阳腔。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又因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

      2、岳西高腔。安徽省岳西县独存的古老稀有剧种,由明代青阳腔沿袭变化而来,有三百多年的传承历史。

      3、徽剧。徽剧的含义并不等于徽戏,它的声腔包括青阳腔、徽戏、徽昆和花腔小调几大部分,以徽戏和青阳腔为主。

      4、黄梅戏。旧称黄梅调或采茶戏,与京剧、越剧、评剧、豫剧并称中国五大剧种。它发源于湖北、安徽、江西三省交界处黄梅多云山,与鄂东和赣东北的采茶戏同出一源,其最初形式是湖北黄梅一带的采茶歌。

      5、庐剧。原名“倒七戏”,是安徽省主要的地方声腔剧种之一。它流行于安徽境内皖中、皖西、沿江的大片地区和江南的部分地区。庐剧是在皖西大别山一带的山歌、合肥门歌、巢湖民歌、淮河一带的花灯歌舞的基础上吸收锣鼓书、端公戏、嗨子戏的唱腔发展而成的,因其创作、演出中心在皖中一带,古属庐州管辖,故最后定名为庐剧。

      6、泗州戏。安徽省四大剧种之一,原名拉魂腔,流行于安徽淮河两岸,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

      7、池州傩戏。源于图腾崇拜意识,主要流传于中国佛教圣地九华山麓方圆百公里的贵池、石台和青阳等县(区),尤其集中于池州市贵池区的刘街、梅街、茅坦等乡镇几十个大姓家族,史载“无傩不成村”。

      8、凤阳花鼓。又称“花鼓”、“打花鼓”、“花鼓小锣”、“双条鼓”等,是一种集曲艺和歌舞为一体的民间表演艺术,但以曲艺形态的说唱表演最为重要和著名。

      9、淮北花鼓戏。是在安徽淮北地区民间歌舞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剧种,它因发源于淮北地区,表演时男角上场背花鼓,乐队伴奏时也以“花鼓”为主乐,因此叫淮北花鼓戏。

      10、皖南花鼓戏。原为花鼓调,流行于皖南与苏南、浙江相毗邻地区,而以宣州、郎溪、广德、宁国一带最为盛行。

      11、含弓戏。安徽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含山、和县、居巢、无为、当涂、芜湖等地。因发源于含山,源为由盲艺人操弓拉二胡卖唱的滩簧,故称“含弓”。

黄梅戏是中国特有的地方戏曲,尽管历史不长,但凭着优美的唱腔、鲜活的人物、灵动的表演与通俗的故事情节享誉全国,成为中国五大剧种之一。

虽然黄梅戏的曲词发音是安徽省安庆等地区的方言发音,但是最初并不是在安徽省产生的,而是流行于湖北省黄梅地区流行的采茶歌,因此也称采茶戏。

传说清朝乾隆皇帝时期,湖北省与安徽省交界地带的黄梅县的劳动人民在采茶过程中,非常喜欢大声地哼唱一些歌曲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些歌调经过长期的流行传播和发展,逐渐形成一定形式的唱腔曲调。因产生于采茶的时候,因而这些曲调被形象地称为采茶调。之后,又经过十几代人的相传,采茶调开始扩散开来,逐渐流传于安徽省宁县等地区。后来,采茶调传进安徽省怀宁县后,当地人民群众开始对其进行改变调整,之前由湖北省黄梅县方言发音的曲调,逐渐改为现在安徽省安庆等地区的方言进行唱词和念白,符合当地百姓的习惯,即现在我们所熟知的黄梅戏。按照黄梅戏的唱腔,可分为花腔、彩腔、主腔三大腔系。

曲词,即曲辞,是指戏曲中人物的念白,在展现人物性格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曲词在景物的写中也具有强烈的抒情性,例如《窦娥冤》中的曲话充分表现了窦娥的冤情。

念白,中国戏剧表演中的一种艺术表现方式表现方式介于读和唱之间,能生动形象地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起着塑造人物性格的作用。

实际上,这种戏曲曾风靡中国的一些地区,如湖北大别山地区、安徽安庆市以及池州等。只是随着发展环境的变化,外来艺术逐渐取代黄梅戏的市场,同时黄梅戏的自身艺术也在一定程度上难以适应现代人的精神追求,因此黄梅戏发展不前,现在一般在安徽省安庆市及周边地区流行。

其伴奏主奏乐器为高胡,这是中国的一种民间拉弦乐器。其外形和技巧与二胡相似,音色较二胡更高亢活泼,且富于变化,在乐队中表现突出。

但是,由于风格多样、样式丰富,既高雅又朴素,而且曲风非常适合表达情感,因而情感内涵十分丰富,易于触动人心,深受老百姓的喜爱。经国务院于2006年批准,黄梅戏被收录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请问哪里可以找到黄梅戏的官方统计资料?

  可以先去买这本书 简介是  三代人研究半个世纪 黄梅戏完整权威资料出版  wwwHBxinhuanetcom 2005-04-28 09:26:27 湖北日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