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槐王氏的世系
得姓始祖是太子晋,为周灵王姬泄心的太子,姓姬,名晋,字子乔,又称王乔、王子乔或王子晋,约生于公元前565年,卒于公元前549年。史载太子晋“幼有成德,聪明博达,温恭敦敏”。十五岁以太子身份辅佐朝政,灵王重之,诸侯从之。时晋平公使师旷见太子晋,师旷问以君子之德,太子晋侃侃而答曰:“如舜的为人,仁德配于天道,虽固守其岗位,却处处为天下人着想,使远方的人,都。能得到他的帮助而受他的仁政。仁而合于天道。此谓之天。如禹的为人,圣劳治水而不自居功,一切以天下为本,取予之间,必合于正道,是谓之圣。再如文王,其大道是仁,其小道是惠,三分天下已有其二,依然是无比谦恭,服事于殷商。既拥有拥戴的群众,而反失其身,为暴纣囚禁,不动干戈,此谓之仁。又如武王,义杀暴纣一人而以利天下,百姓各得其所,是谓之义”。师旷称善不已。灵王二十二年(前551年),谷、洛二水泛滥,将毁及王宫,灵王决定以壅堵洪。太子晋进谏曰:“不可。曾听自古为民之长者,不堕高山,不填湖泽,不泄水源。天地自然有其生生制约之道。”并提出聚土、疏川、障泽、陂塘等方法,来疏导洪水。同时以“壅堵治水”而害天下的鲧和周室历史指出灵王所为“无过乱人之门”,“皆亡王之为也”。
太子晋的直谏,触怒了灵王,被废为庶人,由是郁郁不乐,未及三年而薨。师旷朝见太子晋时,见太子色赤,不寿。太子晋说:“我再三年之后,将上天到玉帝之所。”果然不到三年,讣报的使者就到了晋国。因太子晋能预卜生死,后人便说他成了神仙。《列仙传》记载,太子晋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洛间,道士浮丘生引上嵩山,三十年后见到恒良,太子晋说:“可告我家,七月七日会我于缑氏山麓”。其时,果然身乘白鹤立于山巅,可望而不可达,数日方去。太子晋卒后不久,灵王驾崩,太子晋的弟弟贵嗣位,是为景王。太子晋的儿子宗敬后来仕为司徒,看到周室衰微,天下大乱,便请老致仕,避居猴山。时人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成为王氏得姓始祖,也是我派始祖。
武则天登封改元,封禅嵩岳时封太子晋为仙太子,别为立庙。圣历二年(699年)再幸,立制御书《升仙太子碑》。现河南偃师县缑氏山升仙太子庙,亦称仙君观。两千多年来,太子晋成了正义的象征。屈原在《远游》诗中表达了他对太子晋的景慕“轩辕不可攀援兮,吾将从王乔而娱戏。”李白亦写道,“吾爱王子乔,得道伊洛滨。”新加坡当代学者王秀南先生礼赞道:年少册立,辅政英明,诸侯慑服,万方狄听,为因谷洛,水利民生,极谏堵塞,有违君命,竟遭父王,贬作庶民,裔迁太原,王家频称,因以王姓,代出群英,簪缨相继,为国干城,本支百世,独负盛名,钦水思源,我祖德馨。太子晋公年十七而卒。周灵王驾崩,其弟贵继位,是为景王。晋公长子宗敬仕周为司徒。其时诸侯争霸,王室日衰,宗敬知国事已不可为,遂上表致仕,避乱于晋阳(一说居河东城都乡唐版里)。世人以之为王者之后,仍呼之为“王家”,遂以王为姓,是为太原王氏之始祖,后人并尊晋公为王氏“系姓始祖”。
宗敬死后,葬于晋阳城北五里,其墓地称“司徒冢”。宗敬的后裔,瓜瓞绵绵,人才辈出,成为王姓之著姓。其后子孙蕃衍,遍布各地。
十八世孙王翦公及其子王贲、孙王离,祖孙三代,俱为秦之名将,翦公为大将军,贲公封典武侯,离公称武陵侯。秦兼并六国、一统天下之时,翦公北征燕国,东平楚地,南下百越,攻无不克,战功显赫。始皇论功行赏,翦公与大将蒙恬共执牛耳,王姓与蒙姓同居天下之先。始皇驾崩,二世胡亥继位,矫诏赐公子扶苏死,又夺蒙恬兵权,遂令离公为大将军。二世胡作非为,横征暴敛,民不聊生,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刘邦、项羽起兵响应。离公率军与项羽战于巨鹿,离公兵败自殉。
王离公长子王元为避战乱,迁往琅琊(今属山东省),是为“琅琊王氏始祖”。
王离公次子王威随兄避难,刘邦打败项羽建立西汉,任扬州刺史,其子孙亦散居各地。九世孙霸公迁居太原,是为”太原王氏“始祖。霸公生于东汉,屡聘不仕,隐居读书。霸公二子,长曰殷,东汉中山太守,食邑祁县,其后裔称祁县分支。次子咸,随父居晋阳,其后裔晋阳分支。殷四世孙述,生三子:隗、懋、允。允公,东汉献帝时居官司徒,董卓篡权乱政,允公与吕布诛杀之。懋公,东汉侍中,幽州刺史。其六世孙光,北魏并州刺史。光子冏,北魏度支尚书、护乌丸校尉,其裔孙称乌丸王氏。王霸之后裔王琼,字世珍,北魏镇东将军,有四子;遵业、广业、延业、季和,号“四房王氏”。
王元公嫡裔 王祐(谱牒学者杨修骏先生认为非“王祜”) ,祖籍莘县(宋时属大名府,今属山东省),以文学见长。五代时先仕晋,后及汉、周,北宋立国,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颇得赏识,官职不断升迁,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乃举家迁来京城,落户开封。时在宋乾德三年(965年)至开宝二年(969年)之间。
元公四传至吉公,字子阳,初仕汉昌邑王刘贺,为中尉。昌邑王日以*乱为乐,不理政事,吉公屡上疏谏争。昭、宣二帝时, 吉公均被拜为谏议大夫,匡救时弊,裨益甚多。初家于皋虞,致仕后徒居临沂都乡南仁里,是为琅琊王氏“临沂祖”。 琅琊王氏自吉公始,人才济济,日益兴盛。吉公子骏公,字子山(亦作伟山),先仁汉成帝为司隶校尉,后官至御史大夫,宪府端严,行狱明决,终封明义侯。生二子:长曰崇游,次曰崇礼。 崇游公,字德艺,汉哀帝建平三年(公元前4年),以河南太守征入为御史大夫,继迁大司农,又徒卫尉左将军。平帝即位,王莽秉政,授为大司空,封扶平侯,岁余乞归以远莽。元始三年(3年)卒,生子遵。 遵公,字伯业,少豪侠,有辩才,初仕隗嚣为大将军,后嚣将背汉光武帝而自立,遵公数谏不听,乃携眷潜归洛阳。光武帝嘉其忠义,拜太中大夫,封向义侯。生子二:曰旹、曰音(仁) 音公,字少玄,大将军掾。生四子:曰谊、曰浚、曰典、曰融。 融公,字巨伟,官至南康尹。初娶贾氏,生子祥(二十四孝之一);继娶朱氏,生子览。 览公,字玄通。其母朱氏待兄虐,览公辄抱持泣谏其母,母虐少止,孝友恭恪,与兄齐名。生六子:裁、基、会、正、彦、琛。 裁公,字士初,以世爵为晋抚军长史。生三子:导、颖、敞。 公,导字茂弘,为扶助帝业,乃举族南渡,相东晋元帝于金陵,是为“王氏金陵祖”。自江左以至开闽一脉,俱览公所传,其兴旺昌盛,为世人仰慕 王氏金陵祖导公,少有风鉴,识量清远。当晋元帝为琅琊王时,公知天下将乱,劝王招纳贤俊,豫充心腹,共图国事。元帝即位,论功行赏,公拜为丞相。导公为政,务在清静,公忠体国,朝野倾心,号曰仲父。元帝崩,受遗诏辅明帝;后明帝崩,又受遗诏辅佐成帝。历事三朝,均司宰辅,时人称为“江左夷吾”。自是王氏一姓,盛于江左,世称望族。与谢安一门,号为“乌衣巷世家”。自东晋至宋、齐、梁、陈四朝,除帝室的金枝玉叶而外,“王谢”两姓被尊为最上的贵族世家。河南王侯景,想为其子向“王谢”两姓求婚,梁武帝签曰:“王谢门高,可于朱张以下求之”。可知其时王谢门阀之高贵。咸康五年(339年)导公卒,时年六十四。帝举哀于朝堂三日,遣大鸿胪持节监护丧事,及葬,至为隆重。中兴名臣,莫与比焉。谥文献。此后江左王氏位列公卿将相,代不管人。导六子:悦、恬、洽、协、劭、荟。悦,字长豫,弱冠有高名,事亲色养,导甚爱之。悦初仕侍讲东宫,历吴王中书侍郎,先导卒,谥贞世子;恬,字敬豫,晋中军将军;洽,字敬和,晋中领军;协,字敬祖,晋元帝抚军参军;劭,字敬伦,晋车骑将军;荟,字敬文,晋卫将军。六子俱显贵,以洽为最知名。 洽公,字敬和,历仕为散骑中书郎,中军长史,建武将军。东晋穆帝与论文章,帝甚爱之,敬礼怊友。征拜中书令,固辞。生子三:珣、王合、珉。 珣公,字元琳,官至尚书令、前将军,谥曰献穆。生五子:孺、弘、柳、虞、昙首。 昙首公,字光耀。幼有素尚,兄弟分财,惟取图书而已。生平以廉洁自持,手不执金玉,妇女不得为饰玩,苟非禄俸之所当取,一毫不取l于人。先为宋文帝镇西长史,少帝被废,徐羡之等欲迎帝入奉大统,议者疑之,公独劝帝行。及帝即位,以为郎中,迁太子詹事。元嘉七年(430年)卒。孝武帝立,追封豫宁侯,配飨文帝庙庭。生子二;僧绰、僧虔。 僧绰公,中书侍郎,袭封豫宁侯,元嘉二十六(449年),除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究识品流,任举咸尽其分。二十八年,迁侍中,深沈有度,不以才高骄人。孝武帝立,追谥愍。生子二:俭、逊。 俭公,字仲宝。二岁丧父,为叔父僧虔公收养。少好礼学,尤善春秋,才华横溢,人皆敬之。宋明帝以阳羡公主妻之,拜驸马都尉,历官秘书丞。依汉刘向、刘歆《七略》,撰《七志》四十卷传世。及齐高帝代宋,迁尚书左仆射,领吏部,封南昌县公。武帝即位,进号卫将军,掌选事。齐武帝永明七年(489年)领中书监,同年卒。生子二:骞、日柬。 骞公,字思寂,梁给事中,南昌县侯。生子规。 规公,字威明,八岁居母丧,有至性,称孝童。年十二,明五经大义。既长,博览群书,辩才无碍。初举秀才,袭封南昌县侯,晋中书黄门侍郎。后至左户尚书,迁太子中庶子,辞疾不拜。筑室钟山之侧,以乐余年。著有文集二十卷,注《续汉书》二百卷。生子曰褒。 褒公,字子渊。学识渊博,志怀沈静。七岁能文,广览史传。初仕梁,梁武帝喜其才,以其弟之女妻之。“侯景之乱”,元帝嗣位江陵,拜褒为侍中,累迁吏部尚书左仆射。迄西魏灭梁,乃入长安,是为“王氏咸阳祖” 。
王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祐,是为三槐王氏始祖。
王祐落户开封的具体地址,明李濂的《汴京遗迹志》说在仁和门外,清周城的《宋东京考》说在望春门外。这仁和门和望春门实际指的都是曹门,即今曹门关中街偏北一带。
宋开宝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魏州即大名(大名县亦名魏县),宋太祖乃派王祐权知大名府。那个时候,莘县一带归属大名府,宋太祖要王祐衣锦还乡,许以“便宜”行事,并以赵普(一说王溥)相位相许的真实用心在于除符,王祐自是心知肚明。但王祐至大名接任后,明察暗访,却查无实据,数月无闻。宋太祖乃驿召面问,王祐直言禀报,符彦卿无谋叛事实,并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担保。甚至直谏太祖吸取晋、汉(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教训。太祖听后很不以为然,乃把王祐改派知襄州。如此以来,王祐升迁宰相的许诺当然是落空了。王祐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3棵,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以我们今人的思想揣度王祐当时的心情,很可能对自己当不成宰相有点生气,可能是“别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孙一定有能担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气话。当然,也可以认为王祐这句话是他的自信或远见。但他以三槐比拟三公确是无疑的。后来的事实果不出其所料,他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使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三槐堂不仅成了王祐一支的堂号,而且成为整个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
王祐公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后晋天福年中,以书见桑维翰,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至后周,仕为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宋太祖即位,擢拜监察御史,后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至宋太宗时,知河中、开封二府,以病请告,拜为兵部侍郎。佑公生逢五代战乱,历事后晋、后周和宋朝,皆以文武忠孝而显名。祐公宦居于汴梁城东时,筑室于仁和门外,尝手值三槐于庭院中,言称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王祐裔孙因之而称为“三槐王氏”。山东省巨野县张表村北邻闫河村有三槐王氏支派。
天可必乎?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天不可必乎?仁者必有后。二者将安取衷哉?
吾闻之申包胥曰:“人定者胜天,天定亦能胜人。”世之论天者,皆不待其定而求之,故以天为茫茫。善者以怠,恶者以肆。盗跖之寿,孔、颜之厄,此皆天之未定者也。松柏生于山林,其始也,困于蓬蒿,厄于牛羊;而其终也,贯四时,阅千岁而不改者,其天定也。善恶之报,至于子孙,则其定也久矣。吾以所见所闻考之,而其可必也审矣。
国之将兴,必有世德之臣,厚施而不食其报,然后其子孙能与守文太平之主,共天下之福。故兵部侍郎晋国王公,显于汉、周之际,历事太祖、太宗,文武忠孝,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盖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已而其子魏国文正公,相真宗皇帝于景德、祥符之间,朝廷清明天下无事之时,享其福禄荣名者十有八年。今夫寓物于人,明日而取之,有得有否。而晋公修德于身,责报于天,取必于数十年之后,如持左契,交手相付,吾是以知天之果可必也。
吾不及见魏公,而见其子懿敏公。以直谏事仁宗皇帝,出入侍从将帅三十余年,位不满其德。天将复兴王氏也欤?何其子孙之多贤也?世有以晋公比李栖筠者,其雄才直气,真不相上下。而栖筠之子吉甫,其孙德裕,功名富贵,略与王氏等;而忠恕仁厚,不及魏公父子。由此观之,王氏之福盖未艾也。
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以是录之。铭曰:
呜呼休哉!魏公之业,与槐俱萌;封植之勤,必世乃成。既相真宗,四方砥平。归视其家,槐阴满庭。吾侪小人,朝不及夕。相时射利,皇恤厥德?庶几侥幸,不种而获。不有君子,其何能国?王城之东,晋公所庐。郁郁三槐,惟德之符。呜呼休哉!
〔注〕
①必:必然,必然性。
②申包胥:春秋时楚国大夫。姓公孙,封于申,故号申包胥。与伍子胥友善。子胥以父兄被害逃于吴,率吴军破楚,申包胥到秦求救兵,哭于秦廷七日七夜,终使秦发兵救楚,打败吴军。后不受楚王之封而逃亡。
③“人众者胜天”二句:语出《史记·伍子胥列传》。
④跖:春秋战国之际人民起义领袖。旧时被诬称为盗跖。
⑤孔颜:孔子与颜回。
⑥晋国王公:指王祜。《宋史》有传。
⑦三公:为朝廷政治军事最高长官的总称。周代、两汉名称各有同异。宋代以太师、太傅、太保为三师,太尉、司徒、司空为三公,不常置,无实职,作为宰相、亲王、使相的加衔。
⑧魏国文正公:指王祜子王旦。《宋史》有传。
⑨懿敏公:指王旦子王素。《宋史》有传。
⑩李栖筠:字贞一,唐赵郡人。善文章。安史之乱,肃宗驻灵武,李栖筠发兵赴难,擢殿中侍御史。代宗朝为御史大夫,有重名于世。
吉甫:李吉甫,字弘宪。少好学,能文。仕宪宗,两度为相。著有《元和郡县图志》。
德裕:李德裕,字文饶。以父荫补校书郎。武宗时为相,执政六年,进太尉,封卫国公。宣宗朝遭牛党打击,贬潮州司马,再贬崖州司户,卒。
文章鉴赏
本文的主干不在铭文,而在叙文。叙文是交代作铭的原因的,这交代也只有四句话:“懿敏公之子巩与吾游,好德而文,以世其家。吾是以录之。”据《宋史·王素传》附其子王巩传曰:“巩有隽才,长于诗,从苏轼游。轼守徐州,巩往访之……轼得罪,巩亦窜宾州。”足见王巩与苏轼交往之深。整篇叙文的重心则是作者有感于王巩“好德而文,以世其家”而生发的议论。
议论的中心论点是天数有定,果报不爽,善恶之报,至于子孙。这种宿命论的观点,实在是陈腐之极。但作者在以王巩的曾祖父王祜、祖父王旦、父亲王素这三世功德富贵为据去证成其论点时,肯定了为人臣者当建立功业,修德于身,却也不无积极的思想意义。
文章开头就提出上天对人的果报是否必然的问题。如果必然的话,为什么贤者往往不能富贵,仁者往往不能长寿呢?如果不存在必然的话,为什么仁者大都能够子孙繁衍兴旺呢?这一对矛盾的提出,乍看似乎不利于作者宣扬果报不爽的论点,其实恰好为其提出善恶之报至于子孙的观点蓄势。为解决前面的矛盾,也为阐明后面的观点,作者就势提出了个天“定”与“不定”的问题。作者认为,天数之“定”,必须经历由“不定”到“定”的发展过程。当其“不定”阶段,果报还不能显现,因而产生了“贤者不必贵”、“仁者不必寿”的现象,“盗跖之寿,孔颜之厄”就是例子。如果世人于此阶段强求果报,就会误认为上天茫然无知,不明善恶,不施报应;善人就会对他的行善丧失信心,恶人就会更加放胆作恶,肆无忌惮。正确的态度应该是确信天数有“定”,耐心等待,积善修德,把果报寄托到后世子孙身上。
这就为下文宣扬王巩的曾祖父王祜种槐于庭,“取必于数十年之后”,提供了理论根据。而王祜之子王旦的仕至宰相,位极人臣,荣华富贵,也就成了证实这理论的确凿证据。
严格说来,作者拿文章的第二段作为支持第一段论点的依据,并非无懈可击。因为王祜本人以文章显于后汉、后周之际,得到宋太祖的赏识,历仕太祖、太宗两朝,累任监察御史、中书舍人、兵部侍郎等职。功名富贵,不可谓小,并不存在果报“不必”的问题。他“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说明他的胃口太大,对自己不曾位至“三公”不满,所以他要种槐用以激励子孙去博取“三公”高位。这和天之果报完全不相干。但作者却强行把王祜打入“天下望以为相,而公卒以直道不容于时”的“贤者不必贵”、“厚施而不食其报”的行列,以“为相”作为果报的标准,其目的何在呢?
原来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真实目的是要宣扬王巩先人的功德,并以此为王巩去博取社会声誉。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王祜只位至兵部侍郎,其子王旦却至宰相,王旦之子王素在朝中最高至学士,大部分时间是出任地方州郡长官,而王巩本人,直到作者写这篇文章时还不曾在朝廷或地方担任显职。如果采用记叙文体去详细具体地如实写出上述情况,对王祜来说,是父不如子,对王素、王巩来说,都是子不如父,难以搞平衡。并且王祜种槐以激励子孙是事实,三槐堂又完好无损地存在,王素、王巩父子俩岂非有负于先人的期望!现在作者换了个角度,采用议论文体,把王氏世代功德纳入“善恶之报,至于子孙”的理论轨道,且以“为相”作为善报的标准,问题就迎刃而解了。于是,王旦的为相,就成了王祜的功劳,是他修德的结果;而王素的不曾入相也没有什么不好,将意味着天会施善报于他的子孙,“王氏之福盖未艾也”,因而王巩的前途、福泽也是不可 的。好了,矛盾的各方都摆平了,对王巩先人功德的宣扬也成功了。苏轼作文的本领实在高明。
与叙文相比,铭文则写得直率而动情。内容上也有所突破,以自己的“不种而获”沐浴国恩,归之于“不有君子,其何能国”,说明王氏父子的功业不仅泽及子孙,且泽及世人。这又提高了叙文的思想境界。
1王诩:即鬼谷子,又名王禅。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尉缭子;纵横家:苏秦、张仪、毛遂、被誉为商圣的范蠡等。
2王良:春秋时代著名的善御(驾驶马车)者。一说王良即伯乐,字子良。“昔者王良、造父之御也,上车摄辔,马为整齐而敛谐,投足调均,劳逸若一。”传说他死后为神,并被天帝挑选为车夫,后来成为星官名。“汉中四星,曰天驷。旁一星曰王良。王良策马,车骑满野。”
3王翦:秦代杰出的军事家。频阳东乡人,王翦少年时期就喜爱兵法,事奉秦始皇征战。是继白起之后秦国的又一位名将。王翦领兵先后攻破赵国、燕国、魏国,翦灭楚国的第二年,王翦军继续南征百越。平定了江南,降服越君,江南地置为会稽郡。秦王政二十六年(前221),王贲攻入齐都临淄,虏齐王建,六国中最后的齐国也灭亡。
4王贲:战国秦国人,秦代名将,通武侯王贲乃是王翦之子,与其父是秦灭六国战争中的主要将领。
5王陵(公元前?~前181年) :沛县(今江苏沛县西)人。西汉初年大臣。秦末农民战争中,聚众敷千人据南阳(今河南南阳)。后归刘邦。从定天下。以功封安国侯,官至右丞相。
6王昭君(公元前~世纪中叶):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汉族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明妃”,汉元帝时期宫女,西汉南郡秭归(今湖北省兴山县)人。匈奴呼韩邪单于阏氏。昭君出塞的故事千古流传。
7王莽:字巨君(公元前45~后23年),魏郡元城人,职业皇帝、改革家。中国历史上新朝的建立者。
8王符:字节信(公元85~162年),安定临泾(今甘肃镇原县)人,东汉政论家、文学家、进步思想家,无神论者。王符一生隐居著书,崇俭戒奢、讥评时政得失。因“不欲章显其名”,故将所著书名之为《潜夫论》。王符思想深刻、观点鲜明、文笔犀利,至今读其作仍给人一种淋漓畅快的感觉。
9王充:字仲任(公元27~96年),会稽上虞人。王充是东汉时期杰出的思想家, 唯物主义哲学家。整个东汉二百年间,称得上思想家的,仅有三位:王充、王符、仲长统。范晔《后汉书》将三人立为合传,后世学者更誉之为汉世三杰。三家中,王充的年辈最长,著作最早,在许多观点上,王充对后二家的影响是十分明显的,王充是三家中最杰出,也最有影响的思想家。著《论衡》等。
10王允:字子师(137~192年),太原祁人。东汉大臣 。汉献帝初年任司徒等要职。他是貂蝉的义父,貂蝉是造成吕布和董卓反目,以致于吕布最终刺杀了董卓的主要原因。在讨论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和连环计时经常引用此事件。
11王粲:字仲宣(177~217年),山阳郡高平(今山东微山)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由于其文才出众,被称为“七子之冠冕”。
12王祥:字休征(185年~269年)。东汉末年隐居20年,仕晋官至太尉、太保。以孝著称,为二十四孝之一,“卧冰求鲤”的主人翁。“书圣”王羲之五世祖王览的同父异母兄。
13王濬:字士治(206~286年),小字阿童,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人。西晋时期著名将领,曾指挥灭吴的战役。大获全胜。
14王叔和:名熙(210~280年),晋朝高平(今山西高平人)人。魏晋之际的著名医学家、医书编纂家。在中医学发展史上,他做出了两大重要贡献,一是整理《伤寒论》,一是著述《脉经》。
15王导:字茂弘(276~339年) ,汉族,琅琊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开国丞相,时人谓之“仲父”。
16王羲之:字逸少(321~379年或303~361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官至右军将军、会稽内史,人称“王右军”。自幼学习书法,曾师从卫铄,后遍学众家,在汉魏质朴淳厚书风的基础上,博采众长,创造出一种妍美流便、雄逸俊雅的新书风。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书圣”。真迹无存,唯有唐人双钩廓填的行书《姨母》、《奉橘》、《丧乱》、《孔侍中》及草书《初月帖》等。王羲之亦长于文学,原有文集10卷,已佚,明人辑有《王右军集》2卷,见于《汉魏六朝百三家集》。
17王献之:字子敬(344~386年)。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第七子。曾任中书令,为新安公主驸马。自幼随父学习书法,后又师法张芝草书,形成自己独特书风。擅长各种书体,尤精于行草书,书风笔迹流泽,婉转妍媚,为世人所重,与其父并称二王。书法墨迹传至今日的有行草书《鸭头丸帖》、《中秋帖》、行楷书《廿九日帖》及小楷刻本《十三行》等。
18王珣:字元琳(349~400年),小字法护,祖籍琅琊临沂,晋代书法家。王珣真迹《伯远帖》是三希之一。董其昌评:“王珣潇洒古澹,东晋风流,宛然在眼”。
19王猛:字景略(325~375年),北海剧(山东寿光)人。十六国前秦丞相。 在东晋十六国时期出现了两个名臣贤相的身影,“关中良相惟王猛,天下苍生望谢安”。
20王通:字仲淹(584~617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门人私谥曰“文中子”,隋哲学家。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基本立足点则为儒学。著有《中学》,亦称《文中子》。
21王勃:字子安(649~676年),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唐文学家。麟德初应举及第。“初唐四杰”之一。其诗风格较为清新,其文以《滕王阁序》较为有名。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王子安集》。
22王之涣:字季凌(688~742年),祖籍太原晋阳,唐代诗人,是盛唐时期的诗人,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如“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23王维:字摩诘(701~761年) 。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唐诗人、画家。其父迁家蒲州(今山西永济)。开元进士,累官至给事中,以尚书右丞终,世称王右丞。王维诗多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表现了诗人对现实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加之艺术技巧很高,颇为后人所推崇。王维精于绘画,能将诗歌与绘画相互沟通,被苏轼誉之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能作人物、佛像,尤以水墨山水为人称许。王维生前及后世均享有盛名,有“天下文宗”“诗佛”的美称。历代编注其集很多,明顾起经《类笺唐王右丞诗集》10卷(后附文集4卷)是现存最早注本。清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是迄今较好的注本。
24王昌龄:字少伯(698~756年),祖籍太原。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官至秘书省校书郎,代表作有《出塞》、《芙蓉楼送辛渐》等。存诗一百七十余首。名句:“秦时明月汉时关”。
25王建:字仲初(约767~约830年),颍川(今河南许昌)人。唐诗人。出身微寒。大历进士。擅长乐府诗,与张籍齐名。著有《宫词》一百首。有《王司马集》。
26王忠嗣:初名训(706~750年),祖籍山西太原祁县,大唐名将,一生屡立战功。
27王冰(710~804年):号启玄子。曾任唐代太仆令,医学家。王冰年轻时笃好养生之术,留心医学,潜心研究《素问》达12年之久。他著成《补注黄帝内经素问》24卷,81篇,为整理保存古医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28王孝通:中国唐代算历博士,数学家,武德九年(626)时曾任通直郎太史丞,并参加修改历法工作。王孝通的主要贡献在数学方面,他的专著是《缉古算经》。唐显庆元年(656)国子监设“算学”,以“十部算书”为教科书,列《缉古算经》为十书之一,并规定此书学习年限长达三年之久。
29王彦章:字贤明(863~923年) 一作子明。郓州寿张(今山东梁山西北)人。中国五代时后梁名将。朱温建后梁时,彦章以功为亲军将领,历迁刺史、防御使至节度使。他骁勇有力,每战常为先锋,持铁枪驰突,奋疾如飞,军中号为王铁枪。
30王建(公元847~918年):字光图,无赖出身。唐朝时壁州刺史,后称帝。在位16年,病死,终年72岁,葬于永陵(今四川省成都市老西门外)。
31王审知:字信通(862~925年),又字详卿,军中号白马三郎,光州固始(今河南省固始县分水亭乡王堂村)人。五代闽国创建者,王潮弟,唐末与潮从王绪起兵,后部下兵变,众推潮为主,审知为副。入闽尽有闽地。潮卒,继为威武军节度使。后梁开平三年封闽王,在位十七年。
32王安石:字介甫(1021~1086年) ,号半山,封荆国公。人称“王荆公”。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区荆公路家巷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官至宰相,主张改革变法。
33王旦:字子明(957~1017年)。大名莘县(今属山东)人。王北宋名相。王祜之子。太宗太平兴国五年进士。以著作郎预编《文苑英华》。
34王曾:字孝先(978~1038年) ,青州益都(今山东益都)人,宋真宗咸平五年壬寅科状元。取解试、省试、殿试皆第一,成为科举史上“连中三元”的状元之一。官至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封沂国公。卒谥“文正”。著《王文正公笔录》。
35王惟一:名惟德(987~1067年),宋代杰出的针灸学家和医学教育家。宋仁宗时当过尚药御,对针灸学很有研究,集宋以前针灸学之大成,著《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36王柏:字会之(1197~1274年) ,号长啸,改为鲁斋。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南宋经学家。从朱熹门人游,又受学于何基,生平著述甚多。
三槐王氏的世系
本文2023-11-15 12:15:42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833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