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5浏览:2收藏

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第1张

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7篇

家风,就是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那么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怎么写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精选篇1)

在中国,家训给人的印象,大抵是世家大族才有的,而且大多是写入了家谱,做为后世子孙的处世、为人的规范,如湘人的曾氏、合肥的包氏等。家风,也多是名流望族所称道、所赞叹、所专美。

但是,个人觉得,家训与家风,其实一直存在于每个家庭的生活之中。只是,没有形成文字、或者没有口口相传而已,而是通过自己的父辈的言传身教,在子女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现在回想自己的儿时,父母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就潜移默化的就告诉自己应该怎样做人、处世:记得小时候的家里很穷,逢年过节时亲朋好友之间所带的点心、礼物是我和姐姐哥哥们的眼馋的美味。但是,这些东西却很少从母亲手中递给我们,大多是爷爷给我们的。因为,母亲总是把这些沉淀在自家的礼物留给爷爷吃,而爷爷也总是分给我们……

现在,自己有了孩子,并且一天天的长大,而且家里的条件与三十年前相比,有了很大变化:不仅我们成年人,孩子们也不会再把年节之时的礼物当做难得的美味;而且平日里的生活也比当年的年节更丰盛。可是,从爷爷奶奶们那里留传下的美德依然在孩子们的生活中得到充分体现。

因为种种原因,博晖的爷爷奶奶这几年没有和我们一起生活,而是在老家,这个事实,成了儿子批评我的理由:爸爸不孝顺,因为爸爸没有把爷爷奶奶带在身边照顾!这个说法,让我这个为人子又为人父的很是无语:如何解释?无论如何解释,儿子的话总是事实!

而且,这几年孩子们和爷爷奶奶有限相处的时间中,表现的也确实让我很欣慰:五一时,我带着俩个孩子回老家,照顾在奶奶眼睛做手术时无人照看的爷爷,俩孩子从没要我这个做爸爸的丢下爷爷去陪他们玩。;做为年仅六岁的孩子,能够一直陪伴坐在轮椅爷爷、推着轮椅的爸爸、在近三十度气温的太阳下,走了近一个小时去医院看望刚刚做过手术的奶奶,在行走的这段时间中,尽管小脸蛋红通通的,尽管汗水从发际流到了下巴,仍然没有喊过一声累,没有说过坐车(因为他们知道,坐着轮椅的爷爷没法去坐汽车),甚至还在看见奶奶时会主动的问候:奶奶,你今天能回家吗?

看着这样的一双儿女,我自豪:虽然他们长大以后不一定会成为大有作为的栋梁,但是,现在的他们已经知道什么是他们应该做的;虽然,以后的他们可能会很平庸,但是,现在的他们已经能够让我放心的慢慢变老;虽然他们的心灵还很幼小,但是,他们已经开始有了自己朴实的思想和丰富的感情!

这一切,不正是我们家的家风所影响的吗?

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精选篇2)

所谓家风就是一个家庭里的风尚。殊不知家风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概念,它包含了太多太多的东西,修养、气质、智慧、人品,从一定程度上讲,一个家庭的家风就决定了其成员的事业能走多远。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不难发现有这样的现象,一家的兄弟几个都特别有出息,或都特别不成器,这正是我们常说的,“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在社会的高层这样的例子更是数不胜数。

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刘少奇同志,他共养育了九个子女,其四子刘源现在是解放军高级将领,36岁就担任河南省的副省长,是当时最年轻的副省级干部。做官在很多人看来说明不了什么,因为他是红色后代,仗着父亲的影响。但是,学习呢?刘少奇的五女刘潇潇,是在1979年以北京市单科第一总分第二的优异成绩考进北京大学的,做官受父亲的影响,难道高考也是受影响的吗?这足以说明一个问题——家风。

我看过一本书,《曾荫权传》。其中讲述了现任的香港特首曾荫权的家风,其弟曾荫培在20__年退休,之前是香港警务处长,相当于中国的公安部长。一个家庭里出了两个香港的一哥,还是一文一武。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家风。曾荫权的父亲是一个警察,当时还是在英国人的统治下。曾荫权在一次记者招待会上说,“我的能力都是父亲用藤条打出来的,小时候买到馊了的面包要挨打,带着弟弟出去玩,弟弟受了伤,我也要挨打。”正是父亲的藤条练就了曾荫权刚毅的品质,这对曾荫权后来在事业上应对种种困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谈到这我就想起了我的一个大伯的故事,他没上过学,连手机上的数字都经常问他的儿子,但是他却能承包工程,做工头。一次偶然的机会听他讲过一个小细节、小故事,他小时候受祖母管教,祖母是一个刚毅的女强人,虽然是在农村,祖母叫他扫地,有一点扫不干净就从扫,有的时候他能扫七八边,那个时候他才七岁,跟曾荫权一样,也是从小就塑造了一种刚毅的性格。

于丹讲过,有缘没份是不会过上幸福生活的,生活是需要智慧的,她讲了鱼头和鱼腹的故事。在教育子女的问题上,确实需要智慧。我的一个同学,他的父亲就是一个特别会教育子女的人,后来才知道早在上初中的时候,他就在父亲的指导下去砖窑做苦力体验生活了,到现在,初中班里同学当中,还数他考的大学好了。谈起这些我就特别苦恼,我的父亲在家里都什么活也不让我们做,这完全是错误的。到现在我觉悟了,跟他说这些已经没什么意义了,该做的就是自己发愤图强,现在发奋还真的不完,并且我相比别人还有很多优势,就是我上了大学,大学里有很多的资源,这事外面的人得不到的。

所以我就想,等将来我要是有了子女,我绝不会这样稀里糊涂地应付差事,而是要认认真真地处理这个问题,因为我已经吃了这个亏了,不能再让后代吃这个亏了。其实我对父亲的管教并没有怨恨之意,在这样的环境中,父亲能做到这样已经很不错了。

以上说了这么多,也就是一个字“严”。常言道,严父出孝子,古语就是古语,到现在还是真理。与严相对的就是宽了。到底应该几分严几分宽啊?

人的心有这样的规律,收起来很难,但是放很容易的。可能有的人会说,“太严了会禁锢人的思想,扼杀人的创造性,比如那些搞艺术的每天都特别的散漫自由。”这样说的话就太片面了,看看那些艺术大家,哪个不是勤奋刻苦的结果。我想,应该在严中找宽,严是基础,管不住自己什么事也做不成,当然严也是必不可少的,有句话就叫“成功等于百分之五十的勤奋加上百分之五十的智慧。”我的昵称就叫“天道酬勤更酬智”。纵观高中的学习,勤奋我不比别人少多少,导致与别人拉开距离的是智慧,当时就是不懂曲线救国的道理。总之,该严则严,该宽则宽。

家风其实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我们要慎重对待之。就像经常听到别人说某某没教养,那是对其家风的谴责,对其父母的侮辱。文章这样结尾显得有些凝重,但是我们冷静考虑一下,这确实事关重大!

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精选篇3)

中国是礼仪之邦,五千年的文化传承至今,深深铭刻在中国人心中。每个家,都有家训、家风,俗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从孟母三迁到岳母刺字,好的家训家风不仅承载了祖祖辈辈对后代的希望,对后代的鞭策,也同样体现了中华民族优良的民族之风。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跟生活方式的总跟。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茁壮成长,出类拔萃。家风不好,孩子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

每个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风,我家自然也不例外。孝敬老人、尊敬长辈,与人为善不闹矛盾、勤劳节俭、勤奋上进……想起这些家风,脑海中不禁涌现出一幅幅暖人景象。

去年九月份姥姥出了车祸,脚面轻微骨裂,不能活动,这可急坏了妈妈,每天妈妈下班后,到姥姥家给姥姥做饭吃,端水喂药,做腿部按摩。有一次我跟妈妈一起去了姥姥家,妈妈做这,我帮姥姥做那,姥姥乐得合不拢嘴,直说自己有个好闺女好外孙。

从小到大,每次上学之前,妈妈总爱叮嘱我几句:“孩子,到学校千万别跟同学吵架,如果有人欺负你,就去找你们老师。”妈妈教育我遇事一定要宽宏大量,跟老师同学跟睦相处,不要跟其他人发生冲突,在妈妈的谆谆教诲下,我也是这样做的,所以同学们都乐意跟我玩。

妈妈特别勤劳,每天把家里打扫得一尘不染、井井有条。我在学习之余也会跟她一起大扫除,一起下厨做饭。妈妈持家节俭总说:“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所以我们一家三口都勤俭节约,以浪费为耻。

每到晚上我们家学习读书蔚然成风,妈妈看教育方面的书、看烹饪大全。爸爸则看科普书籍,我呢则在写完作业之后看文学名著。妈妈经常说做人要勤奋上进,要活到老,学到老。

有了良好的家风,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得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

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精选篇4)

良好的家风,是成长的开端,是无言的教诲。——题记

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家庭环境影响其意更为深远,弥漫于整个家庭的家风。

古往今来,万千豪杰都曾一展自己的雄姿,也许是官 场上的纷争,亦或是战场上的硝烟。而正是因为良好的家风影响了他们一生,才足以被世人当作楷模,在历史的长河里占据自己的一席之地。

好家风体现在从小培养。孟母三迁的故事,想必大家早已耳熟能详。孟母为选择良好的环境教育孩子,三次迁居。最后把居所搬到学堂旁边,奠定了孟子成为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的基础。若非幼时母亲的正确做法,恐怕孟子不会出现在人物的名册上,也不会带来影响深远的各类文书。

可见,重视教育的家风对人类的成长而言是十分重要的。尤其是当代的人们对高品质精神生活的要求,无疑是对低素质的否定,在这一方面,家教水平的提高定是刻不容缓的。另一方面,对环境也有严格要求,毕竟它具有两面性——可以造就人才,也可以毁灭人才。

好家风体现在刻骨铭心。岳母刺字也是在我们儿时伴着入睡的故事。岳母在岳飞背上刺上“精忠报国”,激其爱国。而岳飞,也正是母亲的激励下,最终成为一代抗金名将。若无岳母刺字教育岳飞,可能他依然骁勇善战,无限风光,但却不会时时都记着“精忠报国”这一个词。

可见,重视国家的家风对人类的决策而言是十分重要的。现在的正是一个用互联网大数据构成“地球村”的时代,无数不法分子借用网络虚拟性的外衣来行骗,甚至用丰厚的利益为饵,以此套取军事机密、国家机密,这免不了上钩的人。从这方面也可以体现出爱国教育的重要性,培养新生代的爱国理念刻不容缓。

好家风体现在言传身教。文天祥兵败被俘,次年过零丁洋时作诗《过零丁洋》。随后被押解至崖山,张弘范逼迫他招降,文天祥不从,出示此诗以明志。他坚贞不屈品格从何而来,就要追溯到他父辈的那代了——若没有他父亲文仪严苛的教导,文天祥大抵不会有这般造化。

可见,重视品行的家风对人类的举止而言是十分重要的。“行的端,坐的正”这句箴言正是它的映射。若是没有良好的品行,便会误入歧途,成为一生的遗憾;反之,则会成为被后人奉行的准则。

“《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这其中的篇目,大都涵盖了以上三种品格,由此可见它们的重要性,是值得被传承并执行的。

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精选篇5)

家风是一个家庭的道德标准,如同粮食一般,是一个家必不可少的成分。在我们家,当然也有家风。

我的爸爸虽然年纪不大,也许是受了爷爷奶奶的教育,一句“你们几个孩子一定要节约,不要随便浪费东西”总会在耳边响起。

在我家,能吃多少就盛多少饭,一粒米都不能浪费。也许你不太相信吧,我的爸爸说到做到,以身作则,哪怕掉到地上的一粒饭,都会捡起来放进嘴里。每次家里的剩菜都会进爸爸的肚子里,他从不肯倒掉。爸爸告诉我们姐妹不要以为一粒米不值钱,从种子到收获,农民伯伯在阳光的暴晒下付出了多少辛勤的汗水,再从稻子到米饭又经过了多少道工序,才成为那来之不易的盘中餐呀!慢慢地,我们一家人都以节约为荣。

除了节约,我家还有一个好家风,那就是勤劳。

当公鸡喔喔啼叫时,妈妈就起床了,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她穿好衣服,拿起扫把,在客厅的每个角落打扫了起来,打扫完后,又用拖把将地面拖得干干净净。看着她忙碌的身影,让我心生敬佩。我经常劝说妈妈:“妈妈,您休息休息吧!这些事我们来做。”妈妈听了总会说:“没关系,都习惯了!”妈妈用她的行动教育着我。我们因勤劳的家风而从不偷懒,无论是学习还是劳动。

良好的家风,既是优秀的老师,也是我人生中的一把戒尺,衡量着我的一言一行。我坚信,在良好家风的指导下,以后我的人生之路一定会越走越宽广!

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精选篇6)

最近,我读了《浙江好家风》这本书,书里讲述了各种不同的家风。其中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位于我的老家——浦江的“江南第一家”了。为了更好地了解他们的家风,我们决定去实地看看。

第二天一大早,我们就踏上了回老家的路。很快,我们就来到了“江南第一家”。“江南第一家”坐落于浦江县郑宅镇。走过牌坊群,我们就看见了郑氏规范,他们的家规主要是围绕着“忠、孝、义”三个字来编写的,共有一百六十八条。这是我见过的最多的家规了!再往里走,就看见了一口井,这就是的孝感泉。传说这是郑家老祖宗郑绮因生病的母亲没水喝,难过地哭了三天三夜感动了天地,而在一夜间出现的。这至今仍清澈见底的孝感泉正是郑绮孝心的见证。

看过了美丽的孝感泉,沿着青石板路往前走,很快就来到了一座古老、高大的大宅院门口。只见上面写着五个大字“江南第一家”。这让我知道了进去之后就是郑家祭祖、处理事务的宗祠了。跨入大门,我们就看见了一个“品”字井,这体现了郑家祖训对后人品德的要求。再往后走,我们又看见了一个巨大的鼓,这个鼓名叫“听训鼓”。鼓的对面放了一口大钟,名叫“会膳钟”。后面的有序堂里成列着一块屏风,上面是郑氏家族组织及管理分工总览图。

最后我们还看了他们祭祖的地方、以及后人对他们事迹的评价,在那里我真正了解到了“忠”、“孝”和“义”的意义。郑家人不仅讲究孝道,对于穷苦乡亲还很讲义气,乡亲有难,他们及时帮助。郑家一共出过一百多位官员,可没有一个贪赃枉法的。正是因为这样,明太祖才会赐他们“孝义门”这三个字,他们的事迹才会流传至今。

时间很快就到了中午,我们慢慢地走出了郑宅,走出了这个古老又美丽的小山村。我边走边回想着,这时我的心中突然升起了一个疑问:“爸爸,郑义门的家风是忠、孝、义。那我们家有家风吗?”爸爸听了,笑着说:“今天是中秋节,我们要去看望爷爷奶奶和他们一起过节,这就是我们的家风啊!”“对对对!”妈妈也接着说,“节假日去看望老人正是体现了‘孝’的家风啊!”妈妈的话,让我想到上半年奶奶生病住院,爸爸每天下班后尽管很累,但还是开车穿过半个城市去医院陪奶奶,经常深夜才回到家。又想到妈妈常常和我说:要诚实做人,认真做事,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所以从上学开始,我自己的书包和学习环境就是我自己整理的。虽然偶尔也会忘记带课本,但是通过锻炼增强了我做事的责任心,学会了对自己负责。我还联想到爸爸经常对我说,做事贵在坚持,要有恒心。记得爸爸去年跑步锻炼,一开始,他只能跑十分钟,可是他每星期坚持跑4次,现在他都可以跑上一个小时了。

我终于明白了什么是家风,我们的家风又是什么。虽然我们没有把家风写下来,但是他却时刻影响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他已经刻在了我们的骨子里,融入到了生活的每个细节中去了啊!

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精选篇7)

物换星移,沧海桑田。一代代的人几回更替,物,也许留不下多少,但精神却是一代代的传承下来。祖宗们生产生活的智慧,留给后代就成了后代人的财富。家风家训更是甚为重要,它是多少代人共同的观念结晶。

每每看电视剧的时候,都被那严苛或是浮夸的家风所震惊。上面演的那祠堂,祖宗们的牌位俨然地排列着,不敢有一丝马虎,它留给后人以精神上的振奋和灵魂上的告慰,后人因自己前辈的兴旺感到骄傲。家法家规更是神圣,做完什么事总会有厚厚的一本家规来评判你的对错,祖宗之名不敢违。当然,这是电视剧。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也没见过这么大的排场。

不能否认的是,每个家庭中即使没有厚厚的一本家规,也会有几句代代相传的话,或是几项作人的原则。我们家丝毫不会例外。爷爷是退伍军人,爸妈都是中__员,这家风门训自然少不了。我一个调皮捣蛋的九零后熊孩子,哪里受得了这番禁锢!但是作为二十一世纪的新青年,祖国的花朵,我当然得修正品行,多攒着点人品。所以有些家规门训还是会对我的为人处事发挥着积极作用。

小时候爷爷陪我成长,他总会跟我讲一个人的沉稳冷静有多么多么重要。小时候的我毛毛躁躁,根本不会把这话当回事。但越长大才越发现沉稳冷静对我是多么的重要。这四个字说的低调点,其实就是从容,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从容,它不仅会缓和坏事情的影响,还会提升你的人格魅力。毛躁逐渐远去,冷静让我百战无敌。其实这种沉稳冷静先是转化为从容,最后升华成风度。可能在经过岁月的沉淀和洗练,它会让我变得优雅、知性。这些东西不比矜持,他们是装不出来的,也不是一时半会儿就学会的。它们给我铺了一条略微平坦的女人路。

沉稳冷静映射到了生活中的另一面——说话。别看话每天得说,但说话里的学问太多,没有多少人能真正拿捏好分寸。这话说的太多,显得特碎,特啰嗦;这话说的太少,就显得你人太木讷,不会变通。这话的分寸若是能拿捏好,你在别人心里的价值分会更高,也是你能力的一种展现。是生活中说话,做事的从容造就了更好的我。这就是家规门训带给我的作用,也是很感谢它。

家风门训,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不经意间它就发挥了作用。被岁月洗练了这么久的家风门训,依旧熠熠闪光。

尊敬老人是汉族的永恒传统。尊祖就是对祖先的崇拜。在商朝,我相信神和祖先是一体的,而在周朝,我相信神和祖先是二元的,祖先崇拜是更重要的传统。汉族的祖先崇拜主要是供奉有功德的远祖和有血缘关系的近祖。

祭祖的习俗一直延续到现代。民间祭祖活动还是很隆重的,有时还有祭祀、堂祭、节祭、年祭、宅祭、庙祭等。逢年过节,有些人一定要瞻仰历代先人的遗容和面容,以示不忘先人,与先人分享快乐或请先人保佑。汉族人祭祖的地方叫祠堂,祠堂、祠堂随处可见。

在长期封建宗法制度的影响下,汉族人喜欢群居,定期编家谱,这与祭祖习俗有关。因为住在一起,汉族人自古以来就生活在itruns家族里,甚至五代同堂几百年。真可谓“古往今来富,风闻礼也”。

这个为了财富而世世代代生活在一起的家庭,通常被称为“正义之家”或“正义之门”。明朝时,郑连九世住在浙江省浦江县,特敕令修建郑义门作为赠表。现在的家庭趋于小型化,但家庭中的家庭更常见于家庭。

尊敬老人的习俗,从尊敬祖先开始,在汉族中根深蒂固。说:“孝顺不尴尬。总会给你的。”这意味着孝敬老人的孝心是无穷的,将永远影响整个家庭,甚至整个国家。从此,汉族人尊老的习俗就是一个值得发扬的优良传统。

郑姓

一、姓氏源流

郑姓源出于姬姓,以国名为氏。据「通志」记载,周宣王静分封其母弟於郑国 ( 在今陕西华县以东) 是为郑桓公,桓公之后,郑武公迁都於新郑,为春秋时的郑国。后为韩国所灭。其遗族散居於淮阳,商丘一带,以原国名「郑」为姓,称郑氏。郑恒公就成了郑姓的始祖。

二、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新郑县。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三、历史名人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

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 和:明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明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起兵,有

功,赐姓郑,曾奉命率舰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

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

郑 国:战国时代的水利家,韩国人。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

作《倩女幽魂》。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

字"郑虔三绝"。

郑 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

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查看全部3个回答

郑姓男孩名字大全 名字千万不能乱取 新爸妈必读!

郑姓男孩名字大全,楚辞诗经中的名字不一定适合宝宝,根据孩子的生辰,宝宝取名是合适的方法,郑姓男孩名字大全,好的名字可以辅助孩子的未来,为孩子以后的人生道路铺一块垫脚石

铜陵辰阳文化科技有广告 

郑姓女孩洋气的名字 有文化有涵养的诗经美名

郑姓女孩洋气的名字,诗经含有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用来给孩子起名会增添独特的书卷气息。郑姓女孩洋气的名字,一个优雅气质,出自诗经,拥有文化积淀的好名字,给孩子浓郁的文化气息。

郑义门古建筑群位于浙江省浦江县盆地东北,距离县城14公里。古建筑群历经宋、元、明三朝,事迹载于正史。郑宅原名“承恩里”北宋初年起郑氏在此立宅,南宋时易名三郑、仁义里。元代因两次旌表为“孝义门”而改称郑义门,明代被旌为“江南第一家”。宅以郑氏宗祠为中心,其宗祠坐东朝西,占地5000平方米,建筑面积2463平方米。

不用找了,已经找到了!建文帝的陵墓在福建宁德市。还有已经朱元璋的袈裟在宁德,他逃亡时候带走他爷爷的袈裟扮和尚逃到了宁德!后来死在那里。他的墓室正坐北朝南,古代只有皇帝才可以这样的待遇!墓室还有闭嘴龙!也是皇帝的。还有明圣火令。都是代表他的!

福建宁德古墓被论证为明建文帝陵(组图)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9月03日02:28 东南快报

墓前的拜台。

墓塔下,有莲花座撑起。

闭嘴龙,在墓前的两边各有一只。(明代墓穴的重要根据。)

笔筒山。

本报记者 郭亮 /文 李剑准 /图

看到中央电视台对上金贝村古墓的报道,这几天王道亨一直处在兴奋中。

视频:专家考证福建宁德古墓系明建文帝陵寝

来源:江苏电视台《零距离》

昨日,作为宁德市当地组建的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组组长的他,私下对记者说,为了从旁考证明建文帝确实下葬上金贝村附近,他请过一位著名的风水先生来堪舆地形。“我们要用600年前的一些思维方式来思考这个问题!”后来王道亨还将这位风水先生吸纳研究小组成员。

“当时我们是带他随便看的,但这位风水师转了一圈,指着古墓方向的山头说那里风水最好,是个伏龙形。”王道亨说,等带风水师到墓地后,用罗盘定位,发现墓的朝向是坐北朝南,而且是正北正南,吓得不得了,“因为古代,只有天子皇陵才可以这样建。”

昨日,记者也联系上了南京大学教授明史研究专家潘群,他说,南京没有建文帝陵寝,他正在给上金贝村古墓写副字“明第二帝陵”。

“我研究建文帝下落几十年,从宁德回来,觉得现在可以给这个600年的历史谜团划上一个句号了,建文帝是明朝第二个皇帝,写这副字是很合适的。”今年76岁的潘群教授表示。

村民眼里是很平常的古墓

古墓在当地其实并不是秘密,用上金贝村很多村民的话说,在以前大家见了都觉得很平常,但自去年和建文帝粘上关系后,才引起这么大的关注,“今年很多省级领导都来看过。”

上金贝村党支部副书记兰春华说,以前村里对古墓有个说法是,这个墓是古代从京城来的一个太监的,“但去年我们这里搞新农村建设,修了路后更多人看到这座墓后,觉得很奇怪,市里在我们村挂点的那个单位组织了省里的专家来考证,才开始有了墓地是建文帝的这个说法。”

“为了搞清这个事情,我们组织了一个建文帝下落与陵寝研究小组。”宁德市地方志编撰委员会副主任王道亨,被抽调出来担任组长, “我们在上金贝村调查,发现村里流传发现过大内御用玉器的传说,一个曾当过市局副局长的人说,他在上金贝村亲眼见过一方写着大内御用的砚台。”

这些传闻激发了王道亨的好奇心,开始了文史方面的研究,寻求建文帝来闽并最终落脚宁德金邶寺的史料依据。王道亨没想到的是,他和小组成员的研究工作,后来得到南京大学研究明史专家的认可,“专家说这个墓是建文皇帝的,他是在用一辈子的名誉说这句话,可不是开玩笑”。

明史专家来宁德之前充满疑惑

“建文帝下落之谜,在明朝万历年间就开始了,600年来,史学界一直争吵不休。”潘群教授,他上个月从南京来宁德是充满疑惑的。

王道亨说,他和小组成员的文史论证,采用较多的是明清时期一些人的笔记,“建文帝被自己的亲叔叔夺了帝位,我们要从正史上去找建文帝的下落是不可能的,不过《明实录》有这样的记载,万历皇帝问内阁首辅张居正:‘闻建文当时逃逸,果否?’张居正回答:国史不载此事,但先朝故老相传,言建文帝当靖难师入城,即削发披缁,从间道出走,后云游四方,无人能知者。”

从宁德研究小组提供的论证过程,记者看到,他们采用过明人朱国桢的《皇明史概逊国臣传》、马生龙的《凤凰台纪事》、谈迁的《国榷》和清人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查继佐的《罪惟录》等资料。

"我们主要论证了三部分的问题,第一建文帝是如何逃离皇宫的,第二建文帝逃离皇宫究竟奔向了何方,第三建文帝最终流落何处?身后葬在哪里?”王道亨说,最后他从200多挑证据里筛选出了最有说服力的十个方面的史料证据和物证,证明出建文帝最终流落宁德金邶寺,死后埋葬在上金贝村的南山上。

南京专家的铁证

记者昨日在上金贝村古墓的舍利塔上看到,上面有文字:“御赐金襕佛日圆明大师第三代沧海珠禅师之塔”,很多人曾据此判断古墓是元代中期金邶寺住持沧海珠禅师塔墓。但这个说法,遭到南京明史专家的强烈反驳。

“墓地上方的火龙珠,足以说明,这是个明代墓,而且是永乐朝及其以前的墓地,另外从规模上来说,和尚墓地,是不可能有这么大规模的,而且这个墓还用了闭嘴龙的纹饰,这在明朝前期,除了皇帝,谁都不敢用。”南京大学潘群教授强调。

另外潘教授还提到,本报曾经报道过的宁德支提寺的明代袈裟,他认为那件袈裟就是建文帝逃出来时穿的,“那件袈裟我看过,上部边缘两边现在还能看到6条金龙,但实际是9条,中间三条,因为袈裟破损,被缝补遮蔽住了,袈裟中间另外还能看到5条金龙,这个九五之数,当过和尚朱元璋自己敢用,其他谁都不敢用,也不会有这样的袈裟。”潘教授说,这件袈裟很可能是建文皇帝出逃时,事出仓促,带着他皇爷爷的袈裟假扮和尚逃了出来。

建文帝陵透露出强烈的隐忍情绪

将上金贝村古墓认为就是明朝第二帝陵的潘群教授认为,这座陵墓,透露出一股强烈的隐忍情绪。

“享亭也就是拜亭,和尚墓是不会有的,而更特别的是,本来应该建在主陵外面的享亭,在这里却建在里面,按照风水师的说法,这就是在表达隐忍和无可奈何退让的意思。”王道亨说,这座建文帝的陵墓,墓碑上没有年号,这在一般墓上是不可能的,不管是百姓还是和尚墓,留下时间是肯定的,但这个墓没有,原因是建文皇帝第一不承认永乐的年号, 第二又因为自己失国,不愿意署上自己的年号,所以给他建墓的人在墓碑上没有刻时间。

建文帝陵寝的守护人

两个郑姓村落跨越600年的认亲

本报记者 郭亮 /文 李剑准/图

上金贝村古墓被专家论证为建文帝陵寝,这件事也让山脚的一个郑姓村落成了各方的焦点。

“这个村我们也是无意发现的,有着太多的秘密,我们考证的结果是,这个叫郑岐的村落的开基祖,其实是跟随建文帝出逃的22个从亡大臣之一郑洽。”王道亨说,郑洽跟随建文帝到去世,子孙后代也都留在山下为建文帝守墓,因为郑洽是浙江浦江县郑义门的人,为此他们研究小组还和浙江郑义门联系,对方派人来考察,"他们断言郑岐村的郑姓村民,90%以上是郑洽的后代,而且如果有需要,我们还准备让两个村的郑姓村民作DNA鉴定,来确认他们之间的关系。”

村里有郑三合的传说

前日,记者前往郑岐村采访,路过附近的濂坑村,宁德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组一位成员说,这个村有村民向他们说过这样一个传说,在明朝永乐年间,他们濂坑村的王姓始祖王进和一位迁到濂坑村的郑姓朋友玩得很好,那个郑姓朋友叫郑三合,郑三合后来还娶了村里一位姓陈的姑娘,娶亲那天,南山上金邶寺的一位和尚来喝酒,郑三合管那僧人叫师傅,自称“弟子”,后来郑三合搬到邻近的井上村去居住,再后来才搬到现在郑岐村的位置居住,并改名郑岐,是现在郑岐村郑姓始祖。

“三合其实是就洽字拆开来,而且洽是水之合的意思,而岐字是山之分的意思,这是古代文人常用的用反义词互解互义来表达真实意图的手法。”王道亨说,郑洽不敢以真实身份而采取这种办法,是很顺理成章的事,而且在郑岐村里还有很多类似的现象。

郑岐村村民郑成意告诉记者,在他们村里,老人都一直有传下一条祖训:郑姓子孙永不出来为官,但因为什么原因,他们并不知道。

在村里记者在仅存的6栋郑姓村民的老房子发现,有一栋建于明代的房子进院子后的门楣上面的匾额写着“豹蔚南山”四个字。

“这四个字从字面上来解,根本解不通,没有这样的典故,也没有什么意义,但如果将'豹蔚'两字换成谐音的'保卫'就解释得通了,就是保卫南山上的建文帝的意思。”王道亨说,郑洽所在的浙江郑义门,有块匾额“孝义门”,在郑岐村有个老房子门口写着“中义第”,这也是用了谐音的手法,其实应该是“忠义第”,因为郑洽跟随建文帝出亡在外隐姓埋名,不能尽孝只能尽忠,所以去掉孝字换成了忠字。

跨越600年的认亲

在郑岐村采访,村民郑成意告诉记者,他们村郑氏宗谱叫《白麟谱》但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在一场大火中被烧毁了,今年浙江浦江县郑义门的郑氏宗亲会的会长来到郑岐村后,他们才知道为什么他们的谱叫白麟谱,原来是因为在郑义门的郑氏宗祠,门前就有条溪叫白麟溪,进门后,右侧有一石碑,有元朝丞相脱脱所书“白麟溪”三字。

另外在郑岐村,记者还了解到,他们村村民喝酒划拳,说到九这个数字时,会说“九世同居",但“九世同居”酒令是怎么来的呢,浙江的郑义门给出了一个合理的解释,在浙江的郑氏家族多次被朝廷旌表为 “郑义门”、“孝义家”、“九世同居”。

在浙江有着很多关于建文帝传说的郑义门,因为建文帝的原因,今年两次来到宁德的郑岐村,因为在郑义门,曾在建文帝朝当过翰林待诏的郑洽,后来随着建文帝出逃下落不明,郑义门寻了几百年不见踪迹。

“浙江的宗亲说,我们90%以上是他们八世祖郑洽的后代,两次宗亲会,第一次是副会长来,第二次是会长来,大家觉得如果有族谱对上的话,就是百分百了,但族谱丢失,为了让这个几百年的相会变得更可靠,有人提议,可以搞DNA鉴定,来测定郑岐村郑姓村民和郑义门郑洽后代之间的关系。”郑岐村村民郑成意说,这个提议两个村都同意,但具体什么时候实施,还要等时机成熟。

郑洽和建文帝

宁德市建文帝下落研究小组组长王道亨说,他们收集的明人谈迁《国榷》、谷应泰《明史纪事本末》中都有相通记载,1402年当朱棣的燕兵攻破南京的金川门时,建文帝从鬼门遁去, 跟着逃出来的有22个大臣,是刑部侍郎金焦、刑部郎中梁田玉、监察御史叶希贤、翰林待诏郑洽等,他们逃出皇宫后来到南京城光华门外神乐观,一起商议了一下下一部的去向。

“接下来,他们一行人很可能是去了浙江郑义门,这个郑义门因为孝义被朱元璋亲封江南第一家,他们到这里来躲藏是可能的。”王道亨说,在明人吕毖《明朝小史》中有这样的记载,在1603年年初有一个叫陈忠的人向朝廷告发建文帝藏在郑义门,明成祖'遣使廉之',到郑义门搜查连柜子里的东西都翻了出来,只看到了经书和史书,明成祖大怒,将陈忠以诬告罪名处斩了。

另外王道亨还给记者提供了一首浙江郑义门第九世郑机的诗,并认为这首诗可以说明,郑洽后来是和建文帝一同离开郑义门的。“郑机是郑洽的下一代,肯定是知道郑洽和建文帝一同离开郑义门的。”

王道亨提供的那首诗,是收录在郑机写的《希忠录》这本书中,是为郑洽入祀乡贤祠所写,全文是先:“孝义初缘御笔亲,今将移孝作忠臣,蛮烟蜑雨同艰苦,长使君王恋此人。”

“第一句是说郑义门的孝义是得到朱元璋亲封的,后面三句就是说郑洽不能尽孝只能跟随建文帝尽忠,并一起逃往南方过着艰苦日子。”王道亨说,跟随建文帝到宁德的从亡大臣,后来有些失散了,现在能确定郑洽跟来了,另外还有一位国子监生。

在上金贝村附近,前几个月,研究小组还发现了一个明永乐朝的古墓,在古墓现场记者看到墓碑上写着大明国子监生林绍斋之墓。

“我们查遍了附近林姓家谱,没有发现有叫林绍斋的明朝国子监生的人,很显然,林绍斋是个外地人,跟着建文帝来后,死在这边,并埋葬在金邶寺的山场里。”王道亨说。

链接:据明人史仲彬《致身录》载:明建文帝朱允炆国出亡,以浦江郑义门孝义传家,随翰林待诏郑洽隐居于郑义门(今郑宅镇)之万松岭,曾匿身井中以躲避永乐缉骑的搜捕。此井后称"建文井"。万松岭后建为神龛,供奉建文帝遗靴,称“老佛社”。(《浦江县志》p568)

1299年至1355年,“郑义门”有个七世祖郑铢。当朝脱脱丞相见而器之,奏为宣政院照磨管勾,统领浮屠氏事。元代的宣政院,职司宣扬一国政教,具体管理江南寺院。照磨一职,是管理档案的。郑铢虽然只是管理员(管勾),但由于他手上的档案都关系和尚们的身份、等级、津贴等切身利益,因此他到任后,各寺院的和尚同样纷纷向郑铢送来许多钱币,郑铢严词拒收,和尚还以为自己钱送得太少了,于是送钱的数目越来越大,却屡遭退回。和尚们经过打听,方知郑铢来自浦江“郑义门”,郑义门有严厉的《家规》,贿者始知自敛。在宣政院推选廉政官吏的时候,全院齐推郑铢为真“廉吏”。郑铢遂被任命为持檄文行部两浙。他仍毫无所取。

1361年至1429年,“郑义门”第九世祖是郑机。永乐年间,他经吏部铨试,授文林郎湖广汉川知县,后转广东省仁化县知县。他勤政爱民,平蛮寇,修水利,奖农耕,政迹显著,尤其在廉洁方面,他更是严格要求,从点滴做起,从不收受属下及百姓的礼物。在他50岁生日时,按照风俗习惯,应该祝贺一番。早饭间,夫人楼琼征求丈夫意见,郑机只吩咐买点鱼、肉、豆腐和黄酒,作为生日晚餐。晚餐时,郑机看见桌上摆满了名贵佳肴,大大超过了早上计划的标准,顿时拉下脸面,怒责夫人。面对丈夫的严厉责问,妻子只好吐露真情。原来,有位颇受郑机器重、名叫章玉的典吏得知当日是知县大人的50岁生日,就想:知县平时节衣缩食,一身清廉,从不收受他人礼物,但在50岁生日之时,买几道好一点的菜,让他补补身子,作为部下也是道理之中的事。因此,他说服了知县夫人,自己花钱买来几道好菜,请夫人晚上一并烧来吃。听完原委,郑机怒气未消,说:“俗话说‘拿人家的手短,吃人家的嘴软’。这次既然已经烧好了,不能原物退还,那就退还等价钱两,分文不少。”次日,郑机叫来章玉认真地说:“你的心意我领了,但你的行为将陷我于不义。”随后掏出九钱银子还给章玉。

……

当把昔日的历史碎片复原成真实的全景时,追寻着郑氏家族的身影,人们惊讶地发现:由于自幼受到严格的儒学伦理教育和孝义家风的长期熏陶,更受到第88条家规的严厉制约,据《浦江县志》、《麟溪集》及《郑氏族谱》记载,“郑义门”出仕的173位官吏中,大至礼部尚书,小至普通税令,竟无一贪官污吏,他们人人勤政廉政,忠君爱民。

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

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7篇 家风,就是门风,指一家或一族世代相传的道德准则和处世方法。那么关于家风的高中议论文怎么写...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