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姓的由来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5浏览:2收藏

魏姓的由来,第1张

魏姓来源于哪里, 魏姓血缘可上溯至轩辕黄帝

本房家谱记载 (以下简称谱载) : “黄帝生少昊,少昊生娇极,

娇极生帝喾,帝喾生后稷,后稷生不窟,不窟生鞠,鞠生公刘,公刘生庆节,庆节生皇仆,皇仆生差弗,差弗生毁喻,毁喻生公非,公非生高圉,高圉生亚圉,亚圉生公叔祖,公叔祖生古公,古公之子曰季历,孙曰文王,曾孙曰武王,是以传流,昭然可考。如我魏姓,文王之庶子,武王之弟,名高,封于毕,姓毕,毕公高之裔曰毕万。”这段记载与国史记载基本一致,说明我魏姓与轩辕黄帝是一脉相传的。

需要指出的是这段谱系是断断续续的谱系,毕高公至毕万公之间断代达十二或者十三代,而轩辕黄帝至周文王远不止十九代,原因有二,其一,代间距特长,达七八十岁;其二,夏,商,周王一室均为轩辕黄帝之后裔,帝喾四妃,姜源生稷,稷乃周王室之祖先;夏禹为轩辕黄帝之玄孙,周文王与商纣王为同时代人,按夏商周断代工程公布的年表计算,夏朝计二十代王朝,商朝计三十一代王朝,自轩辕黄帝至商纣王为五十四代,而同时段的轩辕黄帝至周文王却仅十九代,笔者认为轩辕黄帝至周文王应五十至六十代之间。

魏姓始祖万公比孔姓始祖孔子早一百多年

谱载:六世祖魏舒,晋平公时为正卿,昭公时为司马,赏举弥牟,贾辛,赵朝,韩固,知徐吾,司马巫,孟丙,乐宵,僚安九人为大夫,并举戌(笔者注:戊即魏戊,舒公三子,因是魏氏家谱故省略魏字)为梗阳大夫,共举十人,仲尼闻魏子之举也,以为义曰:“近不失亲,远不失举,可谓义矣,又闻其命贾辛也,以为忠,宜其长有后於晋乎。”

仲尼即孔仲尼也;魏子是孔仲尼对我六世祖魏舒公的敬称,春秋战国时期,对有学问的人敬称某子,如孔子,墨子,孙子等等。上述记载说明孔仲尼与我六世祖魏舒为同时代人。孔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而我魏姓始祖毕万公受封于魏是晋献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60年,如三十岁受封于魏则毕万公诞生应是公元前690年,我魏姓始祖毕万比孔仲尼还早五代约一百三十九年。

魏姓诞生应为晋献公十六年

魏姓诞生何时?有两种观点,一为晋献公十六年,二为秦代。持秦代观点的依据是秦兼并魏国,灭魏假一族,后旁系子孙奔巨鹿,于后以魏国为姓。秦代以前有无魏姓,答案是肯定的,现举一二例为证。大名鼎鼎的信陵君,秦以后的史家均称魏无忌,未见毕无忌,王无忌的记载,这是其一;其二,本文前面提到的孔子称我六世祖魏舒公为魏子,治学严谨的孔子是不会将姓氏弄错的。

晋献公时,原属晋国的三个小国霍、耿、魏叛乱,毕万公带兵平息了叛乱,鉴于万公功勋卓著,晋献公将魏地封与他,时值晋献公十六年即公元前661年,万公一生二姓,晋献公十六年前姓毕,其后姓魏,在周代,以封地为姓司空见惯,如我毕姓始祖毕公高原姓姬,其兄周武王封毕地与他就改姓毕了。毕万公改姓魏后曰魏万,晋国当时有一个专司预测的官员卜偃对魏万二字进行了折字曰:万,满数也,魏大名也。便是明证。晋献公十六年笔者推算岁次为庚申,距今已2666年矣。

综上所述,我魏姓血缘上溯可至轩辕黄帝,魏姓诞生距今已2666年,万公至笔者达八十九代,我魏姓历史可谓源远流长

魏姓分布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的5世孙魏歆定居于巨鹿(今属河北)。魏无知有两个玄孙,一个叫魏谌,定居清河;一个叫魏汉,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魏氏有部分人迁至今陕西省境内。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将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后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巨>>

魏姓来历? 历史来源

「魏」源出 :一、出自「姬」姓,以邑名为氏,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毕公高之裔孙毕万,在晋国为大夫。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封毕万于为邑 (今山西芮城县 ) 。毕万裔孙魏斯,与赵,韩,三家分晋,各自建国。魏斯建魏国,都安邑 ( 山西夏县 ) ,为魏文侯,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公元前225年被秦国所灭,原王族散居各地,以原国名为氏。

二、据《史记》记载,秦国穰侯魏冉,奔出自芈姓,后改为魏氏。

魏姓名人:魏无忌、魏征。

魏氏的来源 魏姓,是中国第四十五位姓氏,主要分布在山西、山东、河南、河北、陕西和四川。魏姓最早源于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魏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

起源演变

源流一

魏国,是西周初年周成王分封的姬姓伯爵诸侯国,册封地于今山西芮城县北,国君为姬姓魏氏。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国后裔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毕国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

魏国最初国土为现在山西芮城县和陕西大荔县一带。魏国原为商朝时的芮国,西周分封时改为“魏”,据说“魏”是“大”的意思(《史记》:“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在晋献公的时候晋国曾经有过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兼并战。周惠王十七年(前661年),魏国为晋国灭亡。 晋献公灭魏后,以魏地赐给毕万作为采邑,于是毕万就改氏为魏(这就有点像商鞅一样以封地为氏)---是晋国魏氏的由来。毕万之孙因跟随公子重耳流亡有功,被封为大夫,称魏武子。前445年的三家分晋事件中,魏氏自立为诸侯,建立魏国。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战国七雄中的魏国。

源流二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源流三

出自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魏冉之后,后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资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

在芈魏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魏氏,形成魏氏的一支,该支魏氏与芈姓熊氏同宗同源,但查阅各地众多的魏氏家谱,尚未发现以魏冉为始祖者。

源流四

出自外姓改姓魏:

魏姓图腾

① 出自高姓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魏氏,接给高家续其香火,姓高。长大后改回魏姓。姓魏。

② 出自李姓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源流五

出自少数民族改汉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族均有魏姓者。

源流六

源于氐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略阳氐族人王元寿,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控制的中国北方地区有四部氐族人。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农历1月,北魏孝文帝在洛阳起建太和、安昌两大宫殿,四方集赋,民不聊生。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氐族人王元寿愤而率部起事,聚众五千余家,自命大将军,号为冲天王,改姓名为魏揭,以对抗北魏王朝。当时云中地区(今内蒙古托克托)大荒,民饥不耐,魏揭率起义军开仓赈恤。到农历2月,汉川(今湖北孝感)氐族人泉会、谭酉等相继起义,并率部与魏揭合聚,声势愈旺,遂占据并州城(今山西祁县),与北魏王朝对抗。2月底,北魏王朝秦州(今甘肃天水)、益州(今四川成都)两地刺史、武都公尉洛侯率大军讨伐起义军,起义军寡不敌众,很快就被北魏军攻破并州城,击杀魏揭,俘获其妻、子,押送京师洛阳。魏揭的余子族人迁逃藏匿,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汉姓为姓氏者,称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流七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兀良哈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兀良哈氏,源出兀良哈部。兀良哈人是元朝初期游牧于蒙古高原斡难河流域的兀良合人的后裔,其代表人物就是兀良哈・>>

百家姓中“魏”姓的由来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俯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二、迁徙分布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的5世 孙魏歆定居于巨鹿(今属河北)。魏无知有两个玄孙,一个叫魏谌,定居清河;一个叫魏汉,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魏氏有部分人迁至今陕西省境内。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将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后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巨鹿徙居江西南昌,历15世,有一支移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又历11世,有魏才禄,生4子:长子魏元,移居广东长乐;二子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孙邦政又移居广东龙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坟;四子魏贞,有一子移居广东揭阳,还有一子居海丰。魏元的裔孙魏应浩、魏特敬于乾隆年间迁至台湾新竹县;裔孙魏鼎高于清朝咸丰三年去美国,后到加拿大定居;裔孙魏松于1910年到印尼,开锡矿致富,曾任马来西亚立法议员。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九合堂:春秋时晋有大夫魏绛。山戎向晋请和,绛向晋君说和有五利。于是晋便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8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都是魏绛的功劳。 魏姓因巨鹿为望,故也以巨鹿为其堂号。 郡望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巨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 任 城:今山东微山县一带。 四、家乘谱牒 江苏:魏氏宗谱四卷、魏氏族谱八卷首一卷、魏氏族谱六卷、绍继堂魏氏族谱四卷 浙江:魏氏太廉堂进主册不分卷、兰风魏氏宗谱八卷、慈水魏氏宗谱二十八卷、山阴吴塘魏氏宗谱十卷、黄岩魏氏宗谱六卷 河南:汜水魏氏族谱六卷、项城魏氏族谱、镇平魏氏族谱五卷、魏氏族谱一卷 河北:景县魏氏族谱 湖南:魏氏五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魏氏五修族谱八卷首四卷、衡阳魏氏宗谱四十卷首一卷 四川:华阳魏氏宗祠族谱一卷、魏氏支祠族谱一卷、魏氏谱牒一卷、魏氏族谱一卷 山东:寿光魏氏族谱。 吉林:扶余五家站三支谱:魏氏东南支谱、魏氏西支谱,魏氏支谱。祖籍山东寿光。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山东寿光。始祖兄弟三人。讳 鸣谦、鸣远、鸣让。 魏氏族谱不分卷、续魏氏族谱不分卷、濂南下魏重修族谱不分卷 五、历史名人 魏 徵:唐代名臣,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敢犯颜直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 魏 源: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与龚自珍同为今文经学派,主张抵御外来侵略。曾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倡导改革变法。他是中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杰出人物之一>>

SOS,请帮忙查一下魏姓属八旗中哪一旗,及氏族起源 汉姓魏氏的满族大概有三个来源: 1、汉军八旗后裔(魏佳氏) 2、内务府包衣后裔(魏佳氏、斡彻赫氏) 3、鄂伦春或者达斡尔族入旗的后裔改的汉姓(魏拉依尔氏)

另: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

魏氏的起源,姓魏的有哪些有名的历史人物。我悬赏50分。 魏姓源有四种: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出自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魏冉之后,后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资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

3、出自外姓改姓魏:

① 出自高姓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

② 出自李姓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4、出自少数民族改汉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

① 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

② 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族均有魏姓者。

魏姓迁徙分布:

魏姓最早发源于今河南省北部及山西省南部一带,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先秦时期,魏姓就已经出现了以“战国四大公子”之一信陵君魏无忌为代表的一批著名人物,使魏姓在当时盛极一时,家族地位十分显赫,势力也十分庞大。

秦汉时期,魏姓子孙继承先人遗风,历居高官,使本族得以持续发展,并在秦时由于“秦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是故魏姓也有部分迁至今陕西省境内。魏无忌的六世孙因在西汉时任巨鹿(今河北)太守,有功于朝廷受到封赏,并使其家族成为朝野所敬仰的家族,其居地巨鹿也就发展成为魏姓历史上最著名的大郡望。与此同时,魏姓也有进入江苏、浙江、甘肃、宁夏者。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军阀割据,相互攻伐,社会动荡,民不聊生,加上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中原士族多受冲击,因此魏姓大举南迁至四川、江西、福建等地,在当地安居繁衍,发展壮大,名人志士也有如泉涌,如三国时期蜀之名将魏延便以勇猛善战、功迁征西大将军而闻名。

盛唐时,社会安定,经济发展,士族壮大,魏姓繁盛,人丁兴旺,郡望与名人显宦大量出现,并且有部分族人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于福建安家,后又徙至广东等地,使家族播迁更加广泛,唐末,战乱烽烟又起,外族入主中原,魏姓被迫再度南迁,广泛进入到南方各地。截止宋末,魏姓人已遍布江南广大地区,繁衍于全国各地,从而使魏姓成为我国一大姓氏。

元明清时期,魏姓族人已远播于海外,成为我国诸多家族中一个比较大的著名宗族。魏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七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三

名人有:魏武子 魏颗 魏绛 魏 斯 魏相 魏 冉 魏延 魏征 太多了

商水魏集的历史来历 魏集〔Wèijí〕 在商水县城东南28公里处。明代魏姓建村,后兴集,取名魏集。魏集乡人民 驻此。

(魏性)的由来 5分 魏姓

一、来源有二 1、出自姬姓,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外姓改姓魏。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二、迁徙分布 魏氏早期主要是在今山西、河南、山东省境内发展繁衍,也有部分分居于今湖北、湖南省境。魏公子无忌之孙魏无知的5世 孙魏歆定居于巨鹿(今属河北)。魏无知有两个玄孙,一个叫魏谌,定居清河;一个叫魏汉,定居任城。此外,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徙天下豪富于咸阳十二万户。魏氏有部分人迁至今陕西省境内。东汉时江南一些地方已有魏姓居民。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随行将佐有魏有人、魏仁浦,后均在福建安家。唐代有魏慕中自巨鹿徙居江西南昌,历15世,有一支移居福建宁化石壁村,又历11世,有魏才禄,生4子:长子魏元,移居广东长乐;二子魏亨,移居福建上杭,5代孙邦政又移居广东龙川;三子魏利,留守祖坟;四子魏贞,有一子移居广东揭阳,还有一子居海丰。魏元的裔孙魏应浩、魏特敬于乾隆年间迁至台湾新竹县;裔孙魏鼎高于清朝咸丰三年去美国,后到加拿大定居;裔孙魏松于1910年到印尼,开锡矿致富,曾任马来西亚立法议员。 三、郡望堂号 堂号 九合堂:春秋时晋有大夫魏绛。山戎向晋请和,绛向晋君说和有五利。于是晋便和附近的少数民族山戎等缔结了友好条约。8年之中,晋国九合诸侯,称为霸主,都是魏绛的功劳。 魏姓因巨鹿为望,故也以巨鹿为其堂号。 郡望 巨鹿郡:秦始皇二十五年(公元前222年)置郡,治所在贰鹿(今河北平乡西南)。相当今河北白洋淀、文安洼以南,南运河以西、高阳、宁晋任县以东,平乡、威县以北、山东德州、高唐、河北馆陶之间地。汉代至北魏因袭沿用。汉后大致相当于今河北平乡以北及晋县一带。 任 城:今山东微山县一带。 四、家乘谱牒 江苏:魏氏宗谱四卷、魏氏族谱八卷首一卷、魏氏族谱六卷、绍继堂魏氏族谱四卷 浙江:魏氏太廉堂进主册不分卷、兰风魏氏宗谱八卷、慈水魏氏宗谱二十八卷、山阴吴塘魏氏宗谱十卷、黄岩魏氏宗谱六卷 河南:汜水魏氏族谱六卷、项城魏氏族谱、镇平魏氏族谱五卷、魏氏族谱一卷 河北:景县魏氏族谱 湖南:魏氏五修族谱二十卷首一卷、魏氏五修族谱八卷首四卷、衡阳魏氏宗谱四十卷首一卷 四川:华阳魏氏宗祠族谱一卷、魏氏支祠族谱一卷、魏氏谱牒一卷、魏氏族谱一卷 山东:寿光魏氏族谱。 吉林:扶余五家站三支谱:魏氏东南支谱、魏氏西支谱,魏氏支谱。祖籍山东寿光。源于明代万历年间。由河北枣强县迁入山东寿光。始祖兄弟三人。讳 鸣谦、鸣远、鸣让。 魏氏族谱不分卷、续魏氏族谱不分卷、濂南下魏重修族谱不分卷 五、历史名人 魏 徵:唐代名臣,太宗时,任谏议大夫,敢犯颜直谏。提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等治世名言。曾谏二百余事。 魏 源:清末思想家、史学家、文学家。与龚自珍同为今文经学派,主张抵御外来侵略。曾编撰《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思想,倡导改革变法。他是中国最早放眼看世界的杰出人>>

巨鹿堂的由来 巨鹿堂

魏氏堂号

巨鹿堂:魏。秦郡名,晋为国,今河北巨鹿、宁晋一带。

在魏氏家族的历代名人中,除了二十一位名相之外,还有战国时期“四公子”之一的魏公子信陵君魏无忌,西汉开国元勋、高梁侯魏无知,巨鹿魏氏始祖、西汉曲阳侯、巨鹿太守魏歆,初居下曲阳(今河北省晋州市,)后建堂号为“巨鹿堂”,任城魏氏始祖、任城太守魏汉,家于任城(今山东省微山县),后建堂号为“大名堂。

魏姓出自姬姓。商末周文王占领隗姓魏国之地,封其亲属于魏国,这是姬姓魏国的始封之地。周武王灭商后,封其弟毕公高于毕,在今陕西咸阳北,是为毕国。迁封魏国于山西芮城东北的魏城。

春秋时,毕公高的后裔毕万辅佐晋献公,于公元前661年灭了姬姓的耿、霍、魏等小国,晋献公封毕万于魏地,建立另一个姬姓魏国。

公元前445年传至十二世孙魏斯,于三家分晋事件自立为诸侯,即魏文侯,建立了强大的魏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再传三世到魏王假,于公元前225年被秦始皇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姬姓魏氏有3100年历史,史称魏姓正宗。

扩展资料

魏姓历史名人

1、魏舒(?—前509年),姬姓,魏氏,名舒,亦名荼,谥“献”,所以也称魏献子。东周春秋后期晋国卿,著名的军事改革家、军事家、政治家。晋名将魏昭子绛之孙,晋军步战的创始者。

2、魏绛(?—前552年),姬姓,魏氏,名绛,谥庄,史称魏庄子,春秋时晋国卿。魏绛在执法上严毅方正,在政治上具有远见卓识,是一位善于领兵作战的将领。他最大的贡献是提出并实施和戎之策,开创了我国历史上汉族争取团结少数民族的先例。

-魏姓

-魏舒

-魏绛

魏姓,源于姜姓,是以封地命名的姓氏。周文王的儿子毕公高有个后代叫毕万,因为毕国为西戎攻灭,他便投奔晋国,成为晋献公的大夫,晋献公是个颇有雄心壮志的君主,他在位期间攻灭了许多小国,使晋国疆域扩大,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毕万多次随同晋献公出征,立过很多功劳。公元前661年,晋国攻灭了霍、耿、魏三个小国,毕万在战斗中身先士卒,立下大功,晋献公把魏(在山西芮城县北)封给他,他的子孙就称为魏氏。毕万的子孙毕犟随同晋文公重耳出亡19年,回国后被封为大夫,承袭魏氏封邑,从此魏氏成为晋国列卿之一。战国初年,魏氏联合赵、韩两家攻灭其他家族,瓜分晋国,建立魏、赵、韩三国,跻身于战国七雄之列。另外,外姓有的改姓魏,如秦国穰侯魏冉本姓芈,宋代魏了翁本姓高,他们的后代也都跟着姓魏了,亦称魏氏。望族居巨鹿郡(今河北平乡县)。

一、总目成于众人之手,多有自乱体例的地方。举例如下: 1.556——0002条家谱所藏地有“美国国会图”,556——0161条作“美国国会”。

2.556——0159条书名魏氏族谱加了[ ],别的书名均未有,不知何意。

3.556——0140条“清康熙四十七年”未换作公元纪年,556——0141条“明洪武四年”也未作换算。今依《中国历史纪年表》增补。

4.556——0054条未列藏地。 二、语体失误: 1.556——0170条:“谱奉元代人日元,字国泰为始祖”,此句不合中式语法,在全篇中显突兀。 三、家谱中需注意的地方: 台湾的地区分划受日本影响较大,“国”下设县,县下设市及乡、镇,只有省辖市和县为同级。如总目中有:

1.556——0156条“后裔散居新竹县新竹市”,区域上下级倒置。

2.556——0149条有“台北县”,556——0151有“台北市”,556——0152有“台北市”,556——0153有“台北市”,556——0154有“台北县”。 四、本词条说明: 1.底本为南图所藏《中国家谱总目》魏姓部分,为相机拍摄。

2.正文中的“X”,为照相模糊,不能看清,待日后补正。

3.《中国家谱总目》所收魏氏家谱未必全部,如我所见到的商丘魏氏家谱,未收入此书。

4.学者,天下之公器。如有能提供总目中所收书或未收书的,请帮忙补正。不胜感激。

庆彬于2011年5月1日星期日

源流一

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十六年),魏国被晋献公攻灭,封给毕国后裔毕万(战国时魏国国君先祖,毕国始祖是周文王第十五子毕公高)。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魏国最初国土为现在山西芮城县和陕西大荔县一带。魏国原为商朝时的芮国,西周分封时改为“魏”,据说“魏”是“大”的意思(《史记》:“魏,大名也。”服虔:“魏,喻巍巍高大也。”)在晋献公的时候晋国曾经有过一次规模比较大的兼并战。周惠王十七年(前661年),魏国为晋国灭亡。 晋献公灭魏后,以魏地赐给毕万作为采邑,于是毕万就改氏为魏(这就有点像商鞅一样以封地为氏)---是晋国魏氏的由来。毕万之孙因跟随公子重耳流亡有功,被封为大夫,称魏武子。前445年的三家分晋事件中,魏氏自立为诸侯,建立魏国。这就是我们通常意义上说的战国七雄中的魏国。 出自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魏冉之后,后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资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在芈魏冉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名字为姓氏者,称魏氏,形成魏氏的一支,该支魏氏与芈姓熊氏同宗同源,但查阅各地众多的魏氏家谱,尚未发现以魏冉为始祖者。 出自外姓改姓魏:① 出自高姓改姓魏。南宋蒲江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魏氏,接给高家续其香火,姓高。长大后改回魏姓。姓魏。 ② 出自李姓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源流二 出自少数民族改汉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族均有魏姓者。 源于氐族,出自南北朝时期略阳氐族人王元寿,属于因故改姓为氏。南北朝时期,北魏政权控制的中国北方地区有四部氐族人。北魏孝文帝元宏太和元年(公元477年)农历1月,北魏孝文帝在洛阳起建太和、安昌两大宫殿,四方集赋,民不聊生。秦州略阳(今甘肃秦安),氐族人王元寿愤而率部起事,聚众五千余家,自命大将军,号为冲天王,改姓名为魏揭,以对抗北魏王朝。当时云中地区(今内蒙古托克托)大荒,民饥不耐,魏揭率起义军开仓赈恤。到农历2月,汉川(今湖北孝感)氐族人泉会、谭酉等相继起义,并率部与魏揭合聚,声势愈旺,遂占据并州城(今山西祁县),与北魏王朝对抗。2月底,北魏王朝秦州(今甘肃天水)、益州(今四川成都)两地刺史、武都公尉洛侯率大军讨伐起义军,起义军寡不敌众,很快就被北魏军攻破并州城,击杀魏揭,俘获其妻、子,押送京师洛阳。魏揭的余子族人迁逃藏匿,在其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之汉姓为姓氏者,称魏氏,世代相传至今。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兀良哈部,属于汉化改姓为氏。蒙古族兀良哈氏,源出兀良哈部。兀良哈人是元朝初期游牧于蒙古高原斡难河流域的兀良合人的后裔,其代表人物就是兀良哈·哲勒篾与兀良哈·速不台兄弟俩。另外,蒙古族兀亦桑氏,是兀良哈部的一个分支,在清朝初期即冠有汉姓为魏氏、周氏、吴氏等。 源于其他少数民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今在土家族、彝族、朝鲜族等少数民族中,均有魏氏族人分布,其来源大多是在唐、宋、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羁糜政策及改土归流运动中,流改为汉姓魏氏,世代相传至今。 毕万。魏姓为黄帝的姬姓嫡裔,他们原为毕国人。周文王的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地之北),后毕国为别国所灭,其后裔万仕晋(今山西省境),成为晋国大夫。晋献公是当时晋国一名很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在位期间攻克了周围的许多小国,使晋国一度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献公念毕万在晋国灭霍、耿、魏三国中功勋卓著,于是将原是姬姓国的魏地赐给毕万为邑。公元前453年,毕万的后代魏斯与韩、赵两家共同灭掉智氏,继而瓜分了晋国,自立诸侯,建国为魏,公元前225年,魏国即为秦所灭,亡国后的魏国王族子孙遂以国为姓。毕万也就被后人尊为魏姓族人的得姓始祖。

导语:优雅大气很多时候是用来形容优秀的人,父母给女孩取名优雅大气的类型,就是希望自家女儿将来会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优秀的人就应该搭配优秀的名字。下面万年历以魏姓女孩为例,整理了一篇魏姓女孩起名优雅大气以及魏姓女孩名字大全的文章内容,欢迎大家来阅读。

魏姓女孩名字大全

魏兮琰、魏艺媱、魏飞骅、魏易婧、魏仪梓、魏水贤、魏澜欣、魏艺语、魏静叶、魏楚沛、魏梓娇、魏菲梦、魏筠妮、魏琳笑、魏华彦、魏紫诗、魏洋琼、魏凡洋、魏安澜、魏萱旋、魏淇朵、魏风茗、魏琼妤、魏蓉欣、魏飘冬、魏欣娴、魏静娅、魏涵澜、魏平恬、魏涵旋、魏娜奕、魏娜绮、魏嫣丽、魏含彦、魏婕菲、魏楚瑶、魏依妍、魏朵觅、魏聪若、魏梓冉、魏诗姬、魏影潼、魏龄菁、魏菲娴、魏妤琼、魏乐妤、魏艺玛、魏岚媛、魏风滢、魏晴俪、魏绮俪、魏芙荣、魏楚莉、魏奕汐、魏茜向、魏双汐、魏可笑、魏梵逸、魏芙俪、魏灵雯、魏欣洋、魏书园、魏雨希、魏清妍、魏伊甯、魏白诗、魏惜蕾、魏蕾叶、魏勤澜、魏希桂、魏勤丽、魏菡清、魏涵咏、魏薇梵、魏如雯、魏睿乐、魏婧姬、魏安珞、魏淇茗、魏初筠、魏佳琼、魏瑾桂、魏瑗朵、魏希语、魏蓝采、魏梓娜、魏兮汐、魏沁娇、魏梓颖、魏媛滢、魏碧晴、魏双伊、魏玛梦、魏清文、魏逸代、魏笑旋、魏彩园、魏希妍、魏以慧、魏水书、魏欣蕊、魏妤雅、魏仪可、魏嫣梦、魏逸慕、魏彦勤、魏奕依、魏婕飞、魏伊梓、魏碧娜、魏娅苛、魏奕龄、魏枫恬、魏桂贤、魏妤晓、魏彩依、魏爱南、魏妍馨、魏惜妙、魏滢馨、魏楚龄、魏琬澜、魏觅梓、魏希清、魏颖馨、魏咏静、魏爱嫣、魏舒筠、魏荣咏、魏金文、魏金惜、魏馨菲、魏毓珞、魏聪薇、魏琼婧、魏以彦、魏媛容、魏冰卿、魏贤菲、魏梓雅、魏雯勤、魏潼冰、魏梦雯、魏澜菁、魏冰枫、魏晓涵、魏枫飘、魏蓉娴、魏馥冬、魏颖伊、魏苛龄、魏惜菲、魏汐贤、魏茜薇、魏薇童、魏琰依、魏汐卿、魏冬采、魏亦梓、魏叶梵、魏泉琳、魏珞睿、魏欣风、魏霄嫣、魏文娇、魏馨茗、魏琼薇、魏静馥、魏汐婧、魏咏朵、魏卿嫣、魏诗娴、魏晴欣、魏采涵、魏飘妍、魏梓蕾、魏书涵、魏怡颖、魏妙诗、魏苛晶、魏洁欣、魏卿雯、魏媛冉、魏虹睿、魏蕾茜、魏沁伊、魏妮代、魏璐静、魏贝碧、魏潼映、魏骅妍、魏奕蕾、魏晴兰、魏宛希、魏艺勤、魏文影、魏娅晶、魏诗语、魏娴晓、魏薇可、魏婉水、魏伊紫、魏伊媛、魏忆莉、魏雨蓝、魏朵晴、魏婧娅、魏兰童、魏珞珞、魏媛知、魏蕾凡、魏爱汐、魏筠瑞、魏婉冉、魏馨宜、魏琼贤、魏乐宜、魏妮婉、魏桦楚、魏冬淇、魏滢念、魏芙友、魏妮元、魏娜芙、魏滢诗、魏涵影、魏汐琼、魏安冰、魏丽蕊、魏薇涵、魏琦可、魏蓉琦、魏莎贤、魏桦妍、魏叶瑶、魏黛莉、魏逸洋、魏奕希、魏梓冉、魏依丝、魏勤友、魏姝枫、魏欣菁、魏静萌、魏爱千、魏筠代、魏双白、魏蓝姝、魏亦千、魏薇艺、魏莉媛、魏蓝萱、魏宛兰、魏兰舒、魏甯华、魏双晓、魏姬荔、魏夏涵、魏仪兰、魏惜玥、魏馨潼、魏恬恬、魏珞忆、魏映金、魏婉冰、魏冉蕊、魏毓碧、魏双婉、魏妤容、魏依娅、魏易卿、魏蓉雨、魏奕乐、魏贝琼、魏逸娅、魏妍依、魏向甯、魏阳萱、魏泉聪、魏伊晴、魏夏媱、魏瑞念、魏苛萱、魏朵伊、魏瑞晶、魏丝希、魏蓝嫣、魏妤友、魏姬亦、魏梓友、魏晴千、魏毓琰、魏飞瑞、魏冬勤、魏沛萱、魏蓝馨、魏觅佳、魏若友、魏书妤、魏如艺、魏茜毓、魏珞琰、魏萱卿、魏馨雯、魏虹琰、魏泉蓝、魏玛飘、魏晴伊、魏知乐、魏晶婉、魏忆筠、魏媛璐、魏琦叶、魏泉甯、魏奕艺、魏知琳、魏亦恬、魏蕊双、魏婧宛、魏菡宜、魏楚南、魏艺琳、魏旋阳、魏毓宝、魏彦佳、魏双琦、魏黛颖、魏媛婕、魏琬泉、魏希伊、魏语乐、魏龄荔、魏妤娅、魏友以、魏茜静、魏冰欣、魏虹莎、魏冉琳、魏欣龄、魏潼彦、魏冉虹、魏睿淇、魏采夏、魏睿沛、魏媱姝、魏佳安、魏涵筠、魏念晓、魏佳丽、魏馨娇、魏园颖、魏代倩、魏向娴、魏紫乐、魏玥梓、魏冉逸、魏颖双、魏珞泉、魏涵彩、魏菁莎、魏念汐、魏冰睿、魏瑗璐、魏芙卿、魏贝洋、魏代含、魏菲舒、魏菲园、魏惜妤、魏丝薇、魏枫念、魏薇童、魏婕以、魏诗汐、魏忆雯、魏乐晓、魏雯书、魏桂书、魏甯怡、魏倩飘、魏飘莎、魏丽楚、魏娴慧、魏冰可、魏千萌、魏萌初、魏晴冉、魏沛薇、魏荣毓、魏莎倩、魏娅影、魏珞蕾、魏梵枫、魏姝风、魏婕媱、魏影希、魏彩咏、魏桦希、魏依念、魏新瑶、魏诗涵、魏新惠、魏歆岚、魏宸婵、魏珊婵、魏诗惠、魏倩慕、魏靖雯、魏倩霄、魏歆寒、魏珊叶、魏倩影、魏熙絮、魏珊慕、魏倩婵、魏诗云、魏熙舒、魏歆絮、魏诗雯、魏诗淑、魏纹婵、魏珊缘、魏珊漫、魏素霄、魏素影、魏珊霄、魏宸慕、魏素冰、魏倩冰、魏宸冰、魏素羽、魏珊羽、魏珊冰、魏傲珊、魏歆珊、魏熙倩、魏诗宸、魏诗珊、魏熙宸、魏诗倩、魏靖珊、魏歆素、魏熙珊、魏诗露、魏歆纹、魏歆馥、魏歆婉、魏诗觅、魏诗娅、魏歆旋、魏铃雪、魏诗雪、魏歆雪、魏诗敏、魏诗婉、魏诗曼、魏艳姿、魏艳秋、魏艳柔、魏素霞、魏珊邑、魏珊妙、魏珊霜、魏素妙、魏素霜、魏倩缦、魏倩霜、魏素邑、魏素缦、魏宸霞、魏珊缦、魏珊妍、魏素妍、魏笑霜、魏思秀、魏柔冰、魏思妍、魏春妍、魏柔邑、魏思江、魏柔妍、魏思冰、魏柔羽、魏思妙、魏思羽、魏霞馨、魏霜秀、魏忆馨、魏青婵、魏姿静、魏柔凝、魏姗慕、魏姗漫、魏思燕、魏玥静、魏姗秀、魏沐婵、魏思凝、魏思静、魏柔霎、魏姗霞、魏青慧、魏姿洁、魏青慕、魏姗妙、魏思润、魏思洁、魏姗婵、魏姗凝、魏缦珊、魏江倩、魏忆倩、魏依静、魏缦倩、魏妙珊、魏江静、魏忆宸、魏忆静、魏妙静、魏姗洁、魏霞静、魏含珊、魏霞素、魏忆珊、魏霞宸、魏秀纹、魏雨静、魏秀馨、魏霞珊、魏妙宸、魏初露、魏珊瑛、魏珊华、魏诗沁、魏宸华、魏歆佩、魏诗宛、魏宸瑜、魏歆沐、魏纹瑜、魏漫倩、魏幼珊、魏慕珊、魏诗依、魏宸鸣、魏珊瑜、魏宸嫣、魏歆姗、魏沐仙、魏诗沐、魏青仙、魏诗雨、魏素嫦、魏影珊、魏素睿、魏倩华、魏素华、魏缘珊、魏诗姗、魏以珊、魏诗佩、魏靖儿、魏素嫣、魏珊嫣、魏漫珊、魏珊碧、魏忆瑜、魏静霄、魏忆翠、魏静趣、魏润婵、魏静影、魏霎婵、魏霞瑜、魏静慕、魏诗凤、魏诗瑜、魏歆翠、魏铃华、魏诗华、魏静霞、魏钰嫣、魏霎秀、魏诗嫣、魏诗睿、魏静妍、魏歆瑜、魏歆舞、魏静江、魏新华、魏钰华、魏诗瑛、魏静霜、魏诗碧、魏妙春、魏漫舒、魏忆絮、魏霞姗、魏忆舒、魏霞絮。

魏姓女孩名字优雅大气

01、魏倩莉、魏馨泉、魏知琰、魏希初

02、魏贝佳、魏雯仪、魏龄霄、魏映希

03、魏如瑾、魏颖蕊、魏兮瑞、魏茗荣

04、魏琰琰、魏可佳、魏毓雯、魏琳诗

05、魏冬奕、魏馨奕、魏容茜、魏颖潼

06、魏苛毓、魏亦逸、魏友欣、魏冰诗

07、魏逸安、魏婉锦、魏甯佳、魏阳奕

08、魏冬澜、魏梓佳、魏平媱、魏惜依

09、魏千飞、魏娴诗、魏飘荔、魏琬静

10、魏桦易、魏澜淇、魏婧薇、魏馨媛

11、魏欣妙、魏晓澜、魏易潼、魏希绮

12、魏兮娴、魏灵华、魏伊彩、魏若欣

13、魏婧晓、魏姝馨、魏盼瑞、魏千恬

14、魏澜笑、魏水婕、魏伊念、魏诗荣

15、魏如梦、魏梵影、魏倩雯、魏如映

16、魏洋莎、魏倩宜、魏馨澜、魏觅朵

17、魏媱泉、魏茜卿、魏影甜、魏桦朵

18、魏童妮、魏元玥、魏滢华、魏叶冉

19、魏妍爱、魏童金、魏梓元、魏萱含

20、魏爱妍、魏雅萌、魏楚妮、魏新楚

21、魏慕朵、魏桦楚、魏滢叶、魏可瑶

22、魏若彦、魏冰璐、魏艺宝、魏瑾叶

23、魏姬桂、魏桂瑗、魏旋琳、魏莎白

24、魏蕾毓、魏枫慧、魏紫伊、魏冉泉

25、魏妍晴、魏初若、魏思黛、魏媛彩

26、魏莎安、魏以琰、魏妍欣、魏千雯

27、魏宛影、魏贝冉、魏贤颖、魏灵丽

28、魏向雅、魏奕茜、魏妤梦、魏白汐

29、魏锦聪、魏依萌、魏梓飞、魏安滢

30、魏易静、魏勤笑、魏梵舒、魏文琼

31、魏宜希、魏佳含、魏双千、魏宛妤

32、魏文妍、魏妍嫣、魏亦筠、魏黛诗

33、魏甜佳、魏茜菁、魏贤笑、魏妮友

34、魏碧可、魏菡雯、魏聪安、魏初笑

35、魏涵玛、魏莉娴、魏新影、魏冉思

36、魏蓉彦、魏风馨、魏梵沁、魏希思

37、魏奕卿、魏白丽、魏宛依、魏飘灵

38、魏姬妤、魏萌雯、魏毓娴、魏文盼

39、魏千甯、魏千瑾、魏莉思、魏琳灵

40、魏岚夏、魏妮若、魏南俪、魏清慕

41、魏绮蕊、魏甯妍、魏雯婧、魏冰文

42、魏若琳、魏晶洋、魏念梓、魏园叶

43、魏滢咏、魏佳汐、魏芙伊、魏娅甜

44、魏仪金、魏颖珞、魏颖冉、魏蓉骅

45、魏薇甜、魏新千、魏沛媛、魏岚洁

46、魏紫千、魏宝代、魏采玛、魏琰妤

47、魏阳涵、魏馥伊、魏瑾爱、魏诗如

48、魏冉怡、魏妤友、魏娅妤、魏慕清

49、魏童华、魏舒龄、魏甜咏、魏姝梵

50、魏霄珞、魏姝姝、魏影新、魏璐锦

魏姓的历史名人

魏毕万,晋献公十六年(前661年),以赵夙为御,毕万为右,攻灭霍、耿、魏三小国,以魏(今山西芮城)封毕万,为大夫。遂以国名为姓氏,此为魏氏发祥之始。

魏武子,又名魏犨,魏姓最早在历史上出人头地的人物,春秋时晋国大夫,其二子魏颗和魏绛,也都是名人。

魏文侯(前472年―前396年),东周战国时期魏国的建立者。

魏武侯(?—前370年)汉族,姬姓,魏氏,名击。东周战国初期魏国国君与中原霸主。

魏惠王,汉族,姬姓,名罃。公元前369年即位,在位50年。魏惠王是有史明确记载的第一个在开封定都的国君,对开封的发展有着巨大的历史贡献。

魏昭王(?─前277年),汉族,姬姓,魏氏,名遫。魏襄王之子。东周魏国第5代国君。

魏延(公元169年-公元234年),字文长,义阳(今河南省桐柏西)人。三国时期蜀汉名将,深受刘备器重。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郡下曲阳县(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

魏徵(580年-643年2月11日),字玄成。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西北)人,祖籍巨鹿下曲阳(河北晋州西)。一说馆陶(今属河北)人。唐朝政治家。曾任谏议大夫、左光禄大夫,侍中(宰相),封郑国公。

魏源,原名魏远达(1794-1857),改源,字默深,湖南邵阳金潭(今湖南省隆回县)人。清代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与龚自珍齐名,时称"龚魏"。

魏文伯(1905年—1987年)1926年8月加入中国***。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最高人民检查署华东分署检察长,中共上海市委书记处书记等职。

魏巍(1920116~2008824)河南郑州人,中国***党员。当代诗人,著名散文作家、小说家。

小冀相传,在一千多年前的唐代,新乡县西南一带土地荒芜,野草丛生,只有稀稀拉拉的几个村庄。有一天,从外地逃来了两兄弟,姓冀,以做银匠活为生。三兄弟找了块高坡地,搭草棚,生炉火,继续着银活的生计。邻近的人家唤老大叫大冀,老二叫小冀。大冀生性圆滑,待人刻薄;小冀忠厚老实,辛勤肯干。没过几年,兄弟俩挣了一些钱财,娶下了媳妇,各自有儿有女,生活也算幸福。然而,好景不长,兄弟俩从两条光棍到热热闹闹的一大家子人,逐渐开始磨牙吵嘴,磕磕碰碰,再加上兄弟俩脾气不合,一家人不断闹气。后来,兄弟俩只好分了家,大冀带上妻子老小,迁往了今天新乡县秦村营村东关帝庙附近,人们都习惯地叫那个地方为大冀(现已绝迹)。而小冀留在原来的高坡地,没日没夜的开荒种地,还刻苦钻研银活的手艺,附近居住的人家也多了起来,慢慢形成了一个小村庄,人们便叫这个村为小冀。

魏庄魏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6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8公里。据魏氏族谱记载:“明初,魏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温县魏沟,留下一支,又向东迁此建村。”名魏家庄。清末,村南也有一个魏庄,因此改为北魏庄,后易今名。

张青张青,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9公里。相传宋时,此处有人居住,遗留有大青石槽,旧水井,破房屋等。明永乐(1403-1408年)年间张姓由山西迁居“鄘邑之南”在此定居(清乾隆五十一年《张氏家谱》序),后以预祝张姓万年长青之意,名张青,至今。

苗庄苗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9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21公里。据苗氏坟碑载:“明洪武间(1368-1378年),奉旨迁鄘之南而居,号苗家庄。”天顺间(1460-1465年),“尚姓从本邑尚村迁此“(清康熙三十八年《尚氏族谱》序),至今。

王屯王屯,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44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3公里。明初,“王姓从山西阳城县谷垛村,奉旨迁鄘城之小屯”(清康熙二十年《王氏族谱》序),后名王小屯,亦称王家屯。明末,张姓迁此又另居一片名张王庄。清中期渐连成一块,1933年统称今名。

许庄许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42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29公里。宋朝年间,许氏在今村东建村,名许堂,后又西迁今址定居。明时称许家庄,清末简易今名。

李庄李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3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33公里。据清朝咸丰四年(1854年)祠堂碑载:明初,“李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名李家庄。后简称今名,至今。

阎庄阎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2公里。据民国九年阎氏坟碑载:“明洪武八年(1375年)阎姓从山西洪洞县槐树下,先迁新邑赵堤,因地势低洼,涝碱灾害严重,永乐初年(1403-1408年)又转迁兴国寺东建村,后又移寺西(今村址),名巩村。”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兴福寺碑亦刻有“巩村”。后改名阎巩村。明末,张姓从张青迁此,又名阎张青,1949年改今名。

聂庄聂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4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2公里。相传,宋时此处有聂姓居住,名聂家庄,“王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获嘉县南王井村,后又转迁此处”(《王氏家谱》序)。仍用原村名。后简称今名。

楼村娄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34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31公里。据坟碑载:宋时,此处有姬、袁、阎三姓。首户姬姓土地数十顷,是个神(巫)医,家有花园,楼院多处,故名楼村。明初,崔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新邑郝圪垱(今县畜牧场)、崔家井,永乐末期又迁此,仍沿用原村名,后简写成娄村。

秦村营秦村营,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66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8公里。据村南水塘内墓记载:宋时,秦姓居此,名秦村。元朝1286年村西八蜡庙石香炉刻:“东秦村”。明初“傅姓洪武时为千总,散兵屯田于新邑西南东秦村,曰秦村营”。

豆腐村豆腐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9公里。宋时,秦、桑、左、吴等姓在此居住,名秦村。元朝1286年,村东八蜡庙石香炉刻:“西秦村”。后秦姓犯罪外逃。“明初,刘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到小冀镇,老二转迁此处”。后为祈祷富裕,改名为都富村,村民到县衙完粮时,管账老先生误写为豆腐村,至今。

西崔庄西崔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7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35公里。据清同治五年创修《崔氏族谱》序载:“崔姓在明洪武时,从山西洪洞县迁至鄘南,名崔家庄。”清末,简称崔庄,1980年地名普查时因与朗公庙人民公社崔庄重名,经新乡地区行署批准,更名为西崔庄,至今。

冀庄冀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北2公里。相传在唐朝时期,冀姓老二从小冀迁此,名冀家庄。明初,聂姓从山西洪洞县先迁辉县秀才庄,后因地势低洼,常遇水灾,又转迁至此。万历末年,贾姓从获嘉县后五佛村迁此。沿用原村名,清末,简称至今。

梁村梁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9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39公里。元朝时期,梁、赵、毕三姓在此居住,名梁村。“明嘉靖年间,白姓从小冀迁此”(民国十四年《白氏家谱》序)。清乾隆末年,“沈姓从获嘉县沈庄迁此”(民国二十八年《沈氏族谱》序)。都沿用原村名至今。

杏庄杏庄,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20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39公里。宋朝时期,聂姓居住在古黄河堤(即汉堤)东侧,名为永兴堤。明朝初期,“张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清康熙九年《张氏族谱》序)。正德年间,以村边杏树林茂密,改名杏花村。清康熙九年(1670年)曾改称杏庄堡、杏庄铺。同治年间筑寨,又名杏庄寨。民国初,称今名。

西石碑西石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21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4公里。据村关帝庙唐开元七年(公元716年)四月,大唐卫州新乡县临清驿长孙璧石像碑记载:“唐初孙姓在此居住。”明初,“魏姓从山西洪洞县迁庙东”(《魏氏族谱》序),名魏营。后王姓迁庙西一奶奶堂附近居住,名王堂。明成华年间,以石碑改称石碑村,乾隆末年,改为今名。

东石碑东石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203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37公里。据村关帝庙唐开元七年(公元716年)四月,大唐卫州新乡县临清驿长孙璧石像碑记载:“唐初孙姓在此居住。”后以石碑名石碑村。明弘治年间(1488-1495年),姬姓从杏庄,吕、茹等姓陆续迁此,都居住在石碑村东部,到清乾隆末年,改为今名。

侯庄侯庄,在新乡市区西南19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27公里。据侯氏族谱记载:明崇祯末年(1632-1638年),“侯姓从获嘉县望高楼村迁此建村,明侯家庄。”清末简称今名。

高村高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85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南23公里。明朝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梁姓从山西洪洞县迁此,择一高地居住,名高村,至今。

西贾城西贾城,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6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南17公里。相传元朝有贾姓在此居住,名贾城。明末清初有侯、孙、熊、张、杜等十姓陆续迁此,居住在西边一片,陈、李、杨等居住在东边一片。到清末分为两村,此处改名为西贾城,至今。

东贾城东贾城,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73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东北15公里。相传元朝有贾姓在此居住,名贾城。明末,陈姓从东大阳堤迁此,居村东北角,名陈圪垱,后李姓从店后营亦迁此。清末,分为东西两村,此村在东故名东贾城,至今。

西寺西寺,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西2公里。据刘氏族谱记载,明初,“刘氏从山西洪洞县迁出,先居新乡县城里,崇祯年间,复迁小冀圣寿寺西边定居,名西寺庄”,清末简称西寺,至今。

郝村郝村,在新乡市区中心西南158公里,小冀镇人民政府驻地北1公里。元代时,有郝氏在此居住,名郝村。因连年战争无力应付外迁。明永乐年间“大赵营姜姓迁此”(《姜氏族谱》),仍沿用原村名,至今。

魏姓的由来

魏姓来源于哪里, 魏姓血缘可上溯至轩辕黄帝 本房家谱记载 (以下简称谱载) : “黄帝生少昊,少昊生娇极, 娇极生帝喾,帝...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