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姓 巢氏家谱 巢姓起源 巢姓名人 巢姓的来源 巢姓简介
一、姓氏源流
巢(Cháo)姓源出有二:
1、出自上古有巢氏。上古时,中原地区林木茂密,野兽很多,经常侵扰人类。后来有人发明了在树上构造木屋,从此人们在睡觉时就不必担心野兽的侵袭了。于是大家把这个人视作圣人,推戴他为部族首领,号称“有巢氏”,他的后代就是巢姓。尧为帝时,有个隐士名叫巢父,同当时的名士许由是好朋友。尧曾经想把帝位禅让给巢父,但被巢父谢绝。尧又想把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躲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表示不愿听这种话。这时巢父正好牵这牛走过河边,他问许由为什么洗耳朵,许由说:“尧叫我去做九州长,这种话弄脏了我的耳朵,所以要来洗一洗。”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你如果住在高山深谷之中,不与世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故作清高,其实是为了沽名钓誉,我还怕你洗耳朵的水弄脏了我的牛的嘴呢!”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大禹时封有巢氏的后代建立有巢国(今安徽省巢县一带),历经夏、商、周三代,世代借为诸侯。春秋时期,楚国灭了巢国,巢国的公族后代遂以原国名命姓,称为巢姓。
2、以地名为姓。夏桀被商汤打败以后,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西南),后来死在那里。他的子孙有留居在南巢的,便以地名命氏,称为巢氏。
得姓始祖:巢父。巢氏发源于巢湖,是以地为姓的姓氏。巢湖在安徽省境内,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名川大泽之一。根据历史记载,巢湖在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殷、周时期,是巢国的所在地。春秋末期,巢国被吴国所灭,巢国的后裔,也就依照当时的习惯,以故国号为氏而姓了巢。巢氏的来源还有另一种说法,过去一部分姓氏学者把巢氏的源流推溯到上古时期的有巢氏。有巢氏是教人们构木为巢定居,有功于民族进化,这在《韩非子·五蠹》及其它古籍上都有记述。《姓谱》上记载,巢姓是有巢氏的后代,或者说是巢国的后代,尧时有巢父,夏殷时有巢国。根据《姓氏考略》上的记载,巢姓是以国为氏,望族出于彭城。巢姓的始祖以树为巢,而寝其上,号曰巢父,他的后人就以巢为姓。故巢氏后人奉巢父为巢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巢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远古时候,尧帝的大臣中有一位叫巢父,他是中国建筑的开创者。也称为有巢氏。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特徵是木建筑,与其他国家的石建筑有很大不同。远古时时候,巢父教人利用树干架起房屋,以便于防上野兽侵害,后来这类建筑被称为杆栏式房屋。因为架在树上,类同鹰鸟建巢,所以它的创建人就称为有巢氏了。大禹为王时,将有巢氏的后代封为贵族,让他们建立巢国,就在现今安徽巢县一带。巢国公族后代形成巢姓。巢姓望族居于彭城郡,即现在的江苏省徐州、铜山一带。
三、历史名人
巢 父:唐尧时的隐士。山居不营世利,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曰巢父。上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民就在树上筑巢居住以避野兽。传说尧帝以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肯受,又让给许由,许由亦不肯受。
巢 堪:东汉江西南城人,章帝时官拜司空。以“……时曹褒清著成汉礼,堪言一世大典,非褒所能定”而名留史籍。
巢 猗:隋朝时的国子助教,也是位著名的学者,撰有《尚书义》、《尚书音译》等,而得后世的推崇。
巢 谷:宋代进士。他中进士后,弃其家学,改而学习古兵法。游秦、凤、泾原间,会赦乃。后苏辙、苏轼贬谪岭海,巢谷徒步前往拜访,见辙。又欲望海南访轼,行至新州病死。
巢元方:隋唐年间西华人。巢元方在隋大业年间(605-615)医事活动频繁,任太医博士,业绩卓著。然而《隋书》无巢氏传记,仅宋代传奇小说《开河记》有一段关于巢氏的记载。说隋大业五年八月, 开凿运河总管患风逆症,隋炀帝命太医令巢元方往视得疗。虽然 巢元方的生平事迹缺乏史料记载而混没于历史的尘封中,但巢元方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伟大贡献,却以他殚精竭虑主持编纂整理的中医病因学巨著《诸病源候论》为载,而永垂史册。
巢帝阁:明朝人,他走道时拾到金子,就坐等一整天,终于等到失主而归还。
巢鸣盛:字端明(1611-1680),一字五峰,号崆峒、止园。嘉兴人。世居今郊区凤桥镇巢家弄。20岁时就读于石佛寺,博览群书,尽通其义。明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明亡,为遗民,隐居巢家弄。在其母墓侧筑永思草堂,又建“止阁”,因之自号止园。巢鸣盛在崇祯年间为复社中人物,明亡后,与吴中徐俟斋、宣城沈寿民合称“海内三遗民”。与长洲徐枋、桐乡张履祥、海盐陈恂等友善,彼此以气节相勉。隐居37年,足迹不到城市,与妻钱氏以耕织自活。他在居所四周种葫芦10余品种,并用刻有花纹或文字的模子合在匏上,长成尊、彝等形状,制成极精美的各色器皿,世称“檇李匏尊”,为人所珍视。卒后,徐枋、张履祥等私谥贞孝先生。著有《永思堂集》、《洙泗问津》、《老圃良言》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彭城郡:西汉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将楚国改为彭城郡。治所在彭城,相当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
2、堂号
辞禅堂:尧帝时有高士巢父,隐居山林,以树为巢,不谋世利。尧帝以天下让他,他坚辞不受,遂名“辞禅堂”。
此外,巢氏的主要堂号还有:“礼仪堂”等。
============================================================
巢姓宗祠通用对联
〖巢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宗开巢国;
秀毓彭城。
——佚名撰巢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巢姓的源流和郡望(见上题头《一、姓氏源流》和《二、郡望堂号》介绍)。
高人洗耳;
遗老碧瞳。
——佚名撰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上古时,尧以天下让巢父,巢父不受,且以水洗耳。下联典指宋·巢谷年一百七十岁,瞳子碧光灿然。
陶唐宾友;
汉室司空。
——佚名撰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上古巢父(尧帝,又称为唐尧、陶唐)。下联典指东汉巢堪。
-----------------------------------------------------------------
〖巢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识礼仪之重任;
撰书义以传经。
——佚名撰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南城人巢堪,字次朗,章帝时官太常。当时,曹褒请求著《汉礼》,巢堪说:“作为一个朝代的大典,不是曹褒所能定的。”下联典指隋代国子助教巢猗,著有《尚书义》、《尚书音释》等。
隋传太医博士;
清有刑部尚书。
——佚名撰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隋代大业中有太医博士巢元方。下联典指清代有刑部尚书巢可驩,满洲正蓝旗人。
贞孝名传后世;
禅让德比先贤。
——佚名撰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清代孝子、明崇时祯时举人巢鸣盛,人称贞孝先生。下联典指上古巢父不受帝位的事典。
-----------------------------------------------------------------
〖巢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金兰胜友情谊厚;
巢父巨人熏望高。
——佚名撰巢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进士巢谷,与河州将韩存宝善。韩存宝坐罪死,巢谷逃避江淮间,肝赦乃出。诏圣初二苏贬谪岭海,巢谷徒步往访。下联典指上古巢父不受帝位的事典。
千山明月浮杯影;
一林桂子入梦香。
——佚名撰巢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巢府后花园画图联。见《中国对联大辞典》。
巢
巢氏属地
彭城郡,今江苏铜山县。
[巢氏来历]
巢(cháo):据《通志·氏族略》记载,巢姓是有巢氏之后。尧时有巢父,夏商有巢国,其地有庐江,子孙以国为氏。另,夏桀的后代子孙也有以巢为氏的。
[巢氏名望]
巢氏有个非常出名的人物,就是上述的巢父,他是帝尧时的隐士。巢父与当时的知名人士许由是好朋友。尧曾打算把帝位让给许由,但他不肯接,躲在箕山脚下种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表示不愿听这话,刚好被牵牛过来的巢父看到,于是问他怎么回事。许由说:“尧叫我去做九州长,这种话弄脏了我的耳朵,所以要来洗一洗。”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你如果住在高山深谷中,不与世人交往,那还会有谁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故作清高,其实是为了沽名钓誉,我还怕你洗耳朵的水弄脏了我的牛嘴呢!”巢父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饮水去了。 巢姓名人,除巢父外,东汉有司空巢堪,隋代有医学家巢元方、经学家巢猗,巢猗撰有《尚书义》、《尚书音译》等书,巢元方则奉诏撰有《诸病源候论》五十卷,是研究古代医学的重要资料,清代有贞孝先巢(Cháo)姓源出有二:
1、出自上古有巢氏。上古时,中原地区林木茂密,野兽很多,经常侵扰人类。后来有人发明了在树上构造木屋,从此人们在睡觉时就不必担心野兽的侵袭了。于是大家把这个人视作圣人,推戴他为部族首领,号称“有巢氏”,他的后代就是巢姓。尧为帝时,有个隐士名叫巢父,同当时的名士许由是好朋友。尧曾经想把帝位禅让给巢父,但被巢父谢绝。尧又想把帝位禅让给许由,许由不肯接受,躲到箕山脚下去种地;尧又请他出任九州长,他就跑到颖水边去洗耳朵,表示不愿听这种话。这时巢父正好牵这牛走过河边,他问许由为什么洗耳朵,许由说:“尧叫我去做九州长,这种话弄脏了我的耳朵,所以要来洗一洗。”巢父听了冷笑一声,说:“你如果住在高山深谷之中,不与世人交往,又有谁会来打扰你呢?现在你这样故作清高,其实是为了沽名钓誉,我还怕你洗耳朵的水弄脏了我的牛的嘴呢!”说完便牵着牛到上游去饮水了。大禹时封有巢氏的后代建立有巢国(今安徽省巢县一带),历经夏、商、周三代,世代借为诸侯。春秋时期,楚国灭了巢国,巢国的公族后代遂以原国名命姓,称为巢姓。
2、以地名为姓。夏桀被商汤打败以后,逃到南巢(今安徽省巢县西南),后来死在那里。他的子孙有留居在南巢的,便以地名命氏,称为巢氏。
得姓始祖:巢父。巢氏发源于巢湖,是以地为姓的姓氏。巢湖在安徽省境内,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名川大泽之一。根据历史记载,巢湖在距今三四千年前的殷、周时期,是巢国的所在地。春秋末期,巢国被吴国所灭,巢国的后裔,也就依照当时的习惯,以故国号为氏而姓了巢。巢氏的来源还有另一种说法,过去一部分姓氏学者把巢氏的源流推溯到上古时期的有巢氏。有巢氏是教人们构木为巢定居,有功于民族进化,这在《韩非子·五蠹》及其它古籍上都有记述。《姓谱》上记载,巢姓是有巢氏的后代,或者说是巢国的后代,尧时有巢父,夏殷时有巢国。根据《姓氏考略》上的记载,巢姓是以国为氏,望族出于彭城。巢姓的始祖以树为巢,而寝其上,号曰巢父,他的后人就以巢为姓。故巢氏后人奉巢父为巢姓的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缺)巢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远古时候,尧帝的大臣中有一位叫巢父,他是中国建筑的开创者。也称为有巢氏。中国传统建筑最主要特徵是木建筑,与其他国家的石建筑有很大不同。远古时时候,巢父教人利用树干架起房屋,以便于防上野兽侵害,后来这类建筑被称为杆栏式房屋。因为架在树上,类同鹰鸟建巢,所以它的创建人就称为有巢氏了。大禹为王时,将有巢氏的后代封为贵族,让他们建立巢国,就在现今安徽巢县一带。巢国公族后代形成巢姓。巢姓望族居于彭城郡,即现在的江苏省徐州、铜山一带。
三、历史名人
巢 父:唐尧时的隐士。山居不营世利,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曰巢父。上古时禽兽多而人民少,于是人民就在树上筑巢居住以避野兽。传说尧帝以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肯受,又让给许由,许由亦不肯受。
巢 堪:东汉江西南城人,章帝时官拜司空。以“……时曹褒清著成汉礼,堪言一世大典,非褒所能定”而名留史籍。
巢 猗:隋朝时的国子助教,也是位著名的学者,撰有《尚书义》、《尚书音译》等,而得后世的推崇。
巢 谷:宋代进士。他中进士后,弃其家学,改而学习古兵法。游秦、凤、泾原间,会赦乃。后苏辙、苏轼贬谪岭海,巢谷徒步前往拜访,见辙。又欲望海南访轼,行至新州病死。
巢元方:隋唐年间西华人。巢元方在隋大业年间(605-615)医事活动频繁,任太医博士,业绩卓著。然而《隋书》无巢氏传记,仅宋代传奇小说《开河记》有一段关于巢氏的记载。说隋大业五年八月, 开凿运河总管患风逆症,隋炀帝命太医令巢元方往视得疗。虽然 巢元方的生平事迹缺乏史料记载而混没于历史的尘封中,但巢元方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伟大贡献,却以他殚精竭虑主持编纂整理的中医病因学巨著《诸病源候论》为载,而永垂史册。
巢帝阁:明朝人,他走道时拾到金子,就坐等一整天,终于等到失主而归还。
巢鸣盛:字端明(1611-1680),一字五峰,号崆峒、止园。嘉兴人。世居今郊区凤桥镇巢家弄。20岁时就读于石佛寺,博览群书,尽通其义。明崇祯九年(1636年)举人。明亡,为遗民,隐居巢家弄。在其母墓侧筑永思草堂,又建“止阁”,因之自号止园。巢鸣盛在崇祯年间为复社中人物,明亡后,与吴中徐俟斋、宣城沈寿民合称“海内三遗民”。与长洲徐枋、桐乡张履祥、海盐陈恂等友善,彼此以气节相勉。隐居37年,足迹不到城市,与妻钱氏以耕织自活。他在居所四周种葫芦10余品种,并用刻有花纹或文字的模子合在匏上,长成尊、彝等形状,制成极精美的各色器皿,世称“檇李匏尊”,为人所珍视。卒后,徐枋、张履祥等私谥贞孝先生。著有《永思堂集》、《洙泗问津》、《老圃良言》等。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彭城郡:西汉地节元年(公元前69年)将楚国改为彭城郡。治所在彭城,相当今江苏省徐州市一带。
2、堂号
辞禅堂:尧帝时有高士巢父,隐居山林,以树为巢,不谋世利。尧帝以天下让他,他坚辞不受,遂名“辞禅堂”。
此外,巢氏的主要堂号还有:“礼仪堂”等。
陶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百零六位的姓氏,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一六。
寻根溯源
陶姓来源有六:
1、出自唐尧。据《元和姓纂》和《姓苑》所载,尧担任部落首领之前,以制作陶器为业,其后子孙有以其职业技艺命氏,称陶姓。
2、亦出自唐尧。据《辞源》所载,相传尧帝初封于陶(故城在今山东定陶西南),后徙封于唐(故城在今河北唐县),其后子孙以封地为氏。
3、出自虞舜。据《元和姓纂》所载,西周初年,舜之裔孙虞思,官至陶正(即管理陶质器物制作的官职),其子虞阏承袭父职,其后子孙以官为氏。
4、以职业为姓。据《风俗通》所载,商朝七族中有陶姓,都是以陶治(陶工和铸工)为职业,从事制陶的庶民也有以“陶”技为姓的。
5、避讳而改。据《宋史本传》所载,宋有陶谷,原姓唐,避晋祖讳,改姓陶。
6、出自他族改姓。满族陶佳氏、托和罗氏、达斡尔族吐钦氏、古隆氏,锡伯尔族托库尔氏汉姓均为陶;今白、傣、京、苗、瑶、彝、布朗、蒙古、回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
唐尧。上古圣帝。在其担任部落首领之前,曾在今山东定陶西北居住,以制作陶器为职业,其地世称为陶丘。另说尧帝少年智慧,十三岁时就助其兄挚帝治理天下,因功封在陶丘,十五岁时又改封在唐,所以史称陶唐氏。尧开创了禅让制,死后把帝位禅让给了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舜。尧贤明民主,为世所敬重。后世子孙或以技艺为氏,或以封地为氏,称陶姓。他们尊唐尧为陶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由上可知,陶姓最初是以山东定陶为发祥地。周以前,陶姓于史书不显。春秋时才出现了第一位名载史册的人物,即以节义传论千古的女性陶婴。春秋战国时期,陶姓逐渐南移到今河南兰考一带,后经繁衍发展,形成了陶姓历史上的第一大郡望——济阳郡。西汉时,有陶舍、陶青出仕长安,而陶青功封开封侯,子孙世袭其职并家于当地。两汉时期,陶姓人逐渐南迁于江苏、安徽一带,并在长江之南落籍,如东汉徐州州牧、溧阳侯陶谦即为丹阳(今安徽宣城)人。魏晋南北朝时,中原士族大举南迁,河南、山东陶姓开始南迁江浙,而原居苏北、皖北之陶姓亦渡江入浙赣。此期在江南一带涌现出了不少陶姓名人,如东晋侍中太尉、鄱阳(今江西波阳)人陶侃,其后迁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著名诗人陶渊明即为其重孙。南朝宋孝昌相陶贞宝,晋安侯陶隆均为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后经不断繁衍,陶姓在上述地方形成了族大人众,子孙昌盛的局面,于是后世陶姓以丹阳、浔阳为其郡望堂号。宋代以前,陶姓发展依旧以上述两地为主源,在江南各地缓慢播迁,并有陶姓一支进入湖南。宋代时,陶姓在北方得以发展,陕、豫、鲁、晋、冀等地均有陶姓人。南宋末年,江南一带狼烟四起,陶姓有播迁于湘、鄂、闽、粤、桂之地者。明初,陶姓作为明朝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江苏、安徽、河南、河北、山东、北京等地,而两湖之陶姓则随湖广填四川的移民浪潮,入居四川,进而播迁云贵高原。清时,陶姓已广布全国,并有渡海赴台,进而播迁海外者。如今,陶姓分布以江苏、上海、浙江三省为多,三省陶姓约占全国汉族陶姓人口的百分之二十三。
郡望堂号
陶姓在长期的繁衍播迁过程中,形成如下郡望:
1、济阳郡,治所在济阳,辖境相当今河南兰考东,山东东明南;
2、丹阳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3、浔阳郡,治所在浔阳(今江西九江)。
堂号:
“丹阳”、“爱菊”、“浔阳”、“五柳”、“寸阴”等。
宗族特征
1、陶姓南迁要早于其他姓氏。早在两汉时期,陶姓已有人渡过长江并繁衍发展。
2、陶姓多品性高洁之人。如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山中宰相陶弘景,率众起义的陶峙岳,不同流合污的陶铸等。
名人精粹
陶侃: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东晋名臣,为侍中太尉,封长沙郡公。性聪敏,笔翰入流,为政慎密。人称其书法肌骨相媚。陶渊明: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西南)人,东晋大诗人、文学家。其文章不群,词采精拔;其诗更卓然高标,别树一帜,影响深远。代表作有诗歌《读山海经》、《咏荆柯》、《归园田居》,散文《桃花源记》,辞赋《归去来辞》等。有《陶渊明集》。陶弘景:秣陵(今江苏南京)人,陶隆之孙,南朝梁道教思想家、画家、医学家、书法家。入梁不仕,武帝礼聘不出,但朝廷大事辄就谘询,时人称为山中宰相。善琴棋,工草书,精图画,隶书不类常式,骨体遒媚。有《图象集要》。陶守立:池阳(今安徽贵池)人,五代时南唐画家。长于释像鬼神、庭园殿阁、子女奴隶、车马山水、靡不精妙。陶弼:永州祁阳(今属湖南)人,宋代诗人,以功授阳朔县主簿,后任邕州东上阁门使。有《陶邕州集》。陶裔:京兆户(今陕西户县)人,宋代画家。精于花竹翎毛,选翰林待诏,其笔法与黄荃相似。陶复亨:新昌(今属浙江)人,宋末元初诗人。元初充兴国军教授。以文行名,有《梅花百咏》。陶宗义:浙江黄岩人,元末明初书学理论家、文学家,号南村。能诗工书,工小篆,著有书学理论书《书史会要》。另有《南村辍耕录》、《南村诗集》。陶成:江苏宝应人,明代画家。多才艺,诗文古朴,书善四体,擅画花鸟人物,芙蓉称神品,为世所珍。陶澍:湖南安化人,清代大臣。嘉庆进士,道光时官至两江总督加太子少保兼管盐政。陶窳:湖南湘潭人,清代书画家。工诗文,精书法及篆刻,尤长画花卉。陶峙岳:湖南宁乡人国民党爱国高级将领,一九四九年在新疆起义,一九五五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上将军衔,一九八八年逝世。陶勇:安徽霍丘人,中共高级将领,作战勇猛,一九五五年授中将军衔,文革中含冤而死。陶铸:湖南祁阳人,中共高级***,解放后任广东省委书记,文革中为文革小组成员,因不愿与林江反革命集团同流合污,被迫害致死。陶行知:安徽歙县人,近代教育家。最早注意到了乡村教育问题,要求教育与实际结合,为人民大众服务。著有《中国教育改造》、《斋夫自由谈》、《行知书信》、《行知诗歌集》等。
巢姓 巢氏家谱 巢姓起源 巢姓名人 巢姓的来源 巢姓简介
本文2023-11-15 10:54:3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8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