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赵匡胤后裔是谁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5浏览:3收藏

宋太祖赵匡胤后裔是谁,第1张

赵匡胤之后——赵子崧

《中华姓氏通书:赵姓》谈到赵姓宗族文化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始家规、家训、家约,内含为“厚生”,即平平安安地居家乐业,和和睦睦地繁衍子孙。第二个阶段是建立了赵宋天下之后,家规、家训、家约的内含,由“厚生”发展为“光宗”,要求子孙不但居家乐业,繁衍子孙,还要建功立业,光宗耀祖。但是,南雄赵氏几百年来仍守着原始宗族文化,重“厚生”而轻“光宗”,满足生存,不求闻达。这是什么原因呢我们从有关史、志、谱牒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南雄赵氏家族这一思想观念,是在其家族发展的坎坷经历中逐步形成的。

  宋太祖赵匡胤有4子,长名德秀,次德昭,三德林,四德芳。德秀、德林早亡,无后。太祖崩,出人意料地把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光义。为什么不依封建世袭制度传给其子《宋史:杜太后传》载,杜太后鉴于后周世宗因传位于幼儿而失国的教训,死前与赵匡胤立下“金匮之盟”,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其目的是为了巩固发展赵宋江山。因其盟约是极其秘密的,且藏之于金匮,无人知晓。所以有许多人对传位于弟怀疑猜测,“烛影斧声”等传言四起。当太祖下葬永定陵时,司天监苗昌裔就暗中放出预言“太祖后当再有天下”。

  赵光义是个很有作为的皇帝,继位之后,为巩固赵宋政权作出了努力。但是,他对太祖后裔总不放心,对德昭等人的举动非常警惕。他虽然封德昭为王,而时刻注意其言行。他害怕天文术士的传言,对天文卜相术士严加控制。曾下诏“命诸州大索知天文术数人送阙下,匿者论死。”一批天文术士到京后,经过严格甄别,对言论有问题的人一律黥面发

配。又下诏“禁天文卜相等书,私习者斩。”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匡胤之子德昭以检校大尉从宋太宗赵光义出征幽州,战败。一晚,军中忽然惊动,谣传太宗赵光义不知去向。于是有人谋立德昭为帝。事后,太宗对德昭逾加猜疑。一天,德昭奏请太宗行赏有功将士。太宗很不满地挖苦说:“等你做了皇帝时由你自己行赏也不迟。”德昭闻言惶恐不己,知道自己被猜疑,面临杀身之祸,即日回府自刎而死。弟德芳也于23岁去世。赵光义除去了心头刺,这才安心做起皇帝来。而德昭后裔对此满怀怨愤,无可奈何。后裔修谱为德昭像作诗一首云:“长在皇家本是福,次第相传欲太公,议说不容长再误,竞成燕鹿一场空。”

  德昭生有5子:名惟正、惟吉,惟固、惟忠、惟和。南雄赵氏是惟忠后裔。惟忠封舒国公,生从蔼,封韩国公;从蔼生世雄,赠太师,封淄王;世雄生令毣,赠金紫光禄大夫,令毣生子崧。子崧,字伯山,是太祖后裔中拔萃的一员,登崇宁五年进士,宣和间官至宗正少卿,除徽猷阁直学士,知淮宁府。靖康之乱,汴京失守,子崧起兵勤王,辅高宗赵构登上帝位,建立南宋政权。高宗乃授子崧为延康殿学士,知镇江府,两浙路兵马铃辖。

  赵子崧实权在握,又使高宗心存疑虑。建炎二年,子崧政敌辛道宗向高宗告发子崧曾向人讲起“太祖后当再有天下”的传言。赵构听了,心里很是不安。那时正当宋廷南迁,天下动乱,赵构很怕自己的皇位被人夺去,盘算着如何拔去这根心头之刺。是年二月,镇江府为贼人所陷。高宗赵构遂见机行事,以弃城罪,降子崧为单州团练副使,谪居南雄州。高宗终于除去了心腹大患。

  赵子崧谪居南雄,历时4年,至绍兴二年(1132年),“遇赦复集英殿修撰,而子崧巳死于贬所”(《宋史:子崧传》)宋祖遗裔继德昭之后,又是“竞成燕鹿一场空”。

赵子崧之死,对其后裔又是一次打击。他们回顾祖先的遭遇,对朝廷心灰意冷,产生了淡泊功名,不求仕进的思想,乃由南雄城厢徙居乡村。宋末,文天祥招兵勤王,陈福基在南雄起兵抗元,均不见南雄赵氏积极响应的记载。赵子崧子孙为避元兵,再远徙于界址龙头坊,立祠隐居,世代农耕为业,为开发南雄东北一隅作出了贡献。他们不言门第,安分守己,遵崇“厚生”祖训,养成勤劳、纯朴、犷直之风。

  1996年,南雄赵氏十修族谱时,参与编撰之宗贤,认真研究家族史,鉴于南雄赵氏宗族文化现状,以及当前改革开放形势,很有针对性地于《螽光派行》之末加上两句,14字:“百年树人育新秀,龙凤腾飞齐兴邦”,堪称点睛之作。但愿南雄赵氏人文蔚起,新秀辈出,克绍箕裘,兴旺发达,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南宋皇帝是赵匡胤的后代,宋太祖赵匡胤建立了宋朝,史称北宋,北宋就宋太祖赵匡胤一人,其他的北宋皇帝都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子孙,直到宋孝宗赵慎开始,皇位回到宋太祖一脉,公元1126年,宋徽宗和宋钦宗被金国俘获,称为靖康之耻宋太宗赵光义的子孙被灭实际上赵光义一开始不想做皇帝的,因为有了皇太后临终前所定下的金匮之盟和兄终弟及,就是说哥哥不传位给儿子而是传位给弟弟,后宋太祖不想传位给弟弟,想让儿子德昭继承皇位的,可是赵光义的野心由此开始了,公元970年,大宋开宝4年,赵普上奏宋太祖让他在适当的时候迁都洛阳或者长安,公元974年,赵匡胤一开始想要定都洛阳,以后在迁都长安的,就是为了脱离宋太宗赵光义的监视,当时赵光义的羽翼已锋了,之后赵光义连夜到了赵普府上说了一些肺腑之言什么的,又说起了太后的兄终弟及,所以赵普被赵光义的仁义所惊醒,于是赵普,就上奏让赵匡胤停止迁都,赵匡胤也知道赵光义的野心,但是顾及兄弟情分所以没有早就下手,公元975年8月,赵匡胤还是决定不迁都了,返回开封,公元976年10月赵普给赵匡胤一封奏折,上面其中写着:赵光义羽翼已锋已然无力回天,大宋或许因赵光义即位,才能延续下去,于是赵匡胤决定传位给弟弟了,不过实际上这不是赵匡胤的本意,无奈之下传位的,所谓的金匮之盟就是赵光义传位给赵光美,由赵光美传位给赵德昭的,可是赵光义登上皇位了,就没有履行承诺,让他的后代子孙承袭皇位了,公元976年,大宋开宝9年,10月20日夜,赵匡胤猝死,留下了千古之谜,烛影斧声,赵匡胤享年50岁,在位16年,谥号,英武圣文神德皇帝,庙号太祖公元976年10月21日,赵光义即位,是为宋太宗,改年号天平兴国元年,6年后公元982年,赵普道出了皇太后临终的兄终弟及的遗照,因此赵普重获宰相职位,而赵光义新册皇后不就就有了身孕,因此赵光义的子孙承袭皇位,直到赵构和赵吉也就是宋徽宗和宋钦宗在公元1126年,被金国完颜晟俘获后,赵光义的子孙灭亡,宋孝宗赵慎开始,皇位回到宋太祖子孙手里,到公元1279年,被元朝去所灭,宋朝享年320年

珠海市斗门区南门村的《赵氏族谱》在1000多年来经7次编纂,其中详细记载着从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的祖父到南宋灭亡……脉络清晰地记载着赵宋家族的繁衍变革,并详细记载了从五代晋天福12年(即947年)至民国19年(即1930年)的983年间魏王赵族的衍庆图以及斗门赵族的源与流。据《赵氏族谱》记载,1234年,魏王赵匡美的第8代孙赵怿夫入广东任香山县县令(辖今日的中山、珠海、斗门)任职3年,死于任上。其长子赵时在崖门之战后,避门隐居斗门大赤坎,他的子孙也随之在那里居住生活,到了明朝永乐元年他们又陆续迁居到斗门南门。

珠海斗门区南门村于近代维修的时候在祠堂夹墙里面找到几卷古族谱。

魏王一派字辈主分"德诚克叔之公彦……等十几辈(神啊,原谅我忘记了后面的字辈)

本人属诚字辈呢。

  潮州一支赵氏家谱字派(部分)

  ……太祖派:德、惟、从、世、令、子、们、师、希、与、盂、由、宜、顺、溥、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勖、永、循。

  太宗派:元、允、宗、仲、士、丕、善、汝、崇、秘、良、友、季、同、厚、本、懋、谦、思、尚、实、式、景、均、宁、庆、以、充。

  魏王派:德、承、克、叔、芝、功、彦、夫、时、若、嗣、次、古、光、生、贤、廷、辅、丈、才、广、资、质、端、庄、盛、传、芳。……

  ……太祖派:德、惟、从、世、令、子、伯、师、希、与、孟、由、宜、顺,溥、纲、鼎、建、存、忠、厚、礼、义、谦、和、勖、永、循。

  太宗派:元、允、宗、仲、士、丕、善、汝、崇、秘、良、友、季、同,厚、本、懋、谦、思、尚、实、式、景、均、宁、庆、以、充。

  魏王派:德、承、克、叔、芝、功、彦、夫、时、若、嗣、次、古、光,生、贤、廷、辅、丈、才、广、资、质、端、庄、盛、传、芳。

  夏、汝、思、继、国、元、九、廷、光、复、永、世、振、守、大、绍、先、业、惟、存、敬、克、承、祖、德、允、在。

  廷、顺、仲、殿、汉,文、华、志、尚、贤,同、福、临、东、江,轩、辕、书、继、昌,宁、河、安、光、者,堂、贵、显、云、章。

  元、有、天、印、云,万、世、思、文、明,开、国、鸿、轩、绪,乾、坤、定、朝、廷。

  绍、尔、世、德,在、于、为、善,既、承、且、启,序、可、长、建,鸿、恩、以、锡,泰、运、必、昌,开、名、立、业,广、道、经、邦,海、岳、志、远,兴、国、崇、尚,清、正、贤、俊,汉、宇、显、扬。成、守、洪、云。文、章、报、国、书、礼、传、家。敬、恕、孚、家、邦。贤、聚、英、和、福、自、生。恒、聚、雍、和、幅、自、生、绪。永、臣、成。德、音、庆、泽、长、士、大、文、明、远、学、本、崇、胜、治、永、万、世、承、殿。高、大、光、明、崇、世、泽,纯、良、忠、正、震、家、声。允、德、传、建、洪、子。广、登、连、京、吉、治、仁、恩、瑞、善、香。齐、洪、典、章、顺。连、永、正、德、荣、华。龙、凤、曾、元、成、先。恒、月、联、汝,师、书、毓、贤。由、山、怀、步、学,光、中、要、志、远。……

  ……魏王派31世:德、承、克、叔、之、公、彦,夫、时、若、嗣、次、古、光,大、汉、魏、濮、景、秀、邦、君,存、可、纪、克、总、翼、振、齐,洪、典、章、崇、百、世、传,复、本、协、修、望、有、志。……

  更多见:

  http://zgzsjpwlingdnet/article-2905133-1html

  北宋:(公元960—1127年)帝王 年号 干支 公元

  太祖(赵匡胤) 建隆 庚申 960

  乾德 癸亥 963

  开宝 戊辰 968

  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 丙子 976

  雍熙 甲申 984

  端拱 戊子 988

  淳化 庚寅 990

  至道 乙未 995

  真宗(赵恒) 咸平 戊戌 998

  景德 甲辰 1004

  大中祥符 戊申 1008

  天禧 丁巳 1017

  乾兴 壬戊 1022

  仁宗(赵祯) 天圣 癸亥 1023

  明道 壬申 1032

  景佑 甲戊 1034

  宝元 戊寅 1038

  康定 庚辰 1040

  庆历 辛巳 1041

  皇佑 己丑 1049

  至和 甲午 1054

  嘉佑 丙申 1056

  英宗(赵曙) 治平 甲辰 1064

  神宗(赵顼) 熙宁 戊申 1068

  元丰 戊午 1078

  哲宗(赵煦) 元佑 丙寅 1086

  绍圣 甲戊 1094

  元符 戊寅 1098

  徽宗(赵佶) 建中靖国 辛巳 1101

  崇宁 壬午 1102

  大观 丁亥 1107

  政和 辛卯 1111

  重合 戊戌 1118

  宣和 乙亥 1119

  钦宗(赵桓) 靖康 丙午 1126

  南宋:(公元1127—1279年)帝王 年号 干支 公元

  高宗(赵构) 建炎 丁未 1127

  绍兴 辛亥 1131

  孝宗(赵昚) 隆兴 癸未 1163

  乾道 乙酉 1165

  淳熙 甲午 1174

  光宗(赵敦) 绍熙 庚戌 1190

  宁宗(赵扩) 庆元 乙卯 1195

  嘉泰 辛酉 1201

  开禧 乙丑 1205

  嘉定 戊辰 1208

  理宗(赵昀) 宝庆 乙酉 1225

  绍定 戊子 1228

  端平 甲午 1234

  嘉熙 丁酉 1237

  淳佑 辛丑 1241

  宝佑 癸丑 1253

  开庆 乙未 1259

  景定 庚申 1260

  度宗(赵禥) 咸淳 乙丑 1265

  恭帝(赵显) 德佑 乙亥 1275

  端宗(赵昰) 景炎 丙子 1276

  帝昺(赵昺) 祥兴 戊寅 1278

  ■宋太祖赵匡胤一脉宗室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子,德秀与德林无后,燕王赵德昭有五子,秦王赵德芳有三子。 燕王赵德昭一脉的迁徙:令字派迁居的地址主要有安徽颍州、四川蜀州、江苏泰州、福建福州、福建泉州、江西信州、浙江台州、浙江绍兴、河南洛阳、湖北荆南;子字派新迁的地址主要有江苏镇江、浙江衢县、广东南雄、河南汝州、河北燕山;自师字派以下新迁的地址主要有江西吉州、浙江临安、浙江云和、江苏太平州,等等。 秦王赵德芳一脉的迁徙的基本状况是:子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嘉兴、江苏真州、福建福州和泉州;伯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台州和明州;师字派迁居主要有江苏太平州、浙江婺州,等等。 ■宋太宗赵匡义一脉宗室 赵氏宗祠

  靖康之耻后,北宋被金国灭亡,金兵把宋徽宗、宋钦宗及北宋的后妃、宗室,连同朝官三千多人,一起俘虏北去。宋徽宗死于五国城。金国统治者为了加强对中原的统治,又把宋钦宗迁居到了燕京(今北京)。 康王赵构南逃临安建立南宋,自号为宋高宗,其子早夭。宋高宗赵构以为北宋惨遭靖康之难和自己儿子的早夭。是因为其祖宋太宗赵匡义没有遵守“金匮之盟”而遭至的灾难,于是将南宋王朝的帝位传给了宋太祖赵匡胤一脉的后裔,宋太宗赵匡义一脉宗室南迁后裔,此后多由南宋京城临安迁出,散居于南方民间。 士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河北大名、江西赣州、福建建瓯、浙江绍兴。宋太宗赵匡义六世孙不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临安、浙江金华、浙江浦江、浙江秀水、安徽宣城、湖北荆南、湖南郴州、湖南零陵、广西横县、四川成都、四川开县。宋太宗赵匡义七世孙善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浙江宁波、江苏常熟、湖北鄂州、湖南潭州、江西南昌、江西临川。宋太宗赵匡义八世孙汝字派迁居的新址主要有安徽阜阳、湖南平江、江西余干、江西袁州、福建福州,等等。 赵氏宗祠

  ■魏王赵廷美一脉宗室 开宝九年(公元976年),宋太祖赵匡胤逝世。遵照皇太后杜氏的“金匮之盟”,赵匡胤临死之前,将皇位传给了弟弟赵匡义。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办事,宋太宗赵匡义应该将皇位传给其弟魏王赵廷美。赵匡义登基之后,隐匿“金匮之盟”的内容。魏王赵廷美一向专横骄恣,曾多次遭到其兄宋太宗赵匡义的斥责,此刻得知有“金匮之盟”一事,于是对赵匡义甚为不满,于是暗中谋划,阴谋早日篡夺皇位。 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公元982年),魏王赵廷美谋划篡夺皇位的阴谋泄露。宋太宗赵匡义遂罢免了他的开封府尹。赵匡义念其手足之情,并多次立有战功,于是仍令其为西京(今洛阳)留守。魏王赵廷美一脉宗室,由此暂时全部迁居到了西京。赵廷美被贬谪任西京留守后,暗中仍与兵部尚书卢多逊频繁勾结。二人勾结之事败露,魏王赵廷美罢去西京留守,削去一切官职,仅保留魏王空名,闲居在家;魏王赵廷美闲居在西京,后降魏王赵廷美为涪陵县公,迁往房州(今湖北省房县)。宋太宗雍熙元年(公元984年),魏王赵廷美举家迁至房州,赵廷美迁居房陵后不久,就忧愤成疾,吐血而终,年仅38岁。 自贬于房陵之后,其后代外放为官散居之地,主要有:河南开封、河南洛阳、福建汀州、山东沂州、山东济州、江苏昆山、浙江秀水、江苏溧城、江西波阳、湖南衡州、四川成都、四川青城等地。 宋太祖赵匡胤

  ■西平赵氏 北宋庆历年间,陕西赵懿甫官居汝南节度使,后家居汝南城东五里屯。传十世至希贤(号龙华)由汝南迁蔡州。元末至正年间,赵希贤之后赵伊官至盐运使司通判, 由上蔡县白圭庙东徐赵庄迁西平县专探乡赵老庄。赵伊之子赵仲来系明正德年间贡生,为西平赵氏之始祖。赵仲来生才广、才宇,才广生恭、肃、鉴、铎、镤,才宇生钦。自仲来至今已历二十四世,为西平名门望族,其后裔现分居于杨庄乡、专探乡、芦庙乡、师灵镇、谭店乡、宋集镇、出山镇、酒店乡等地。 从清康熙年间开始,闽粤等地的赵氏族人陆续迁到台湾、南洋,更有人漂洋过海,移居到欧美各国。

共计8个孙子。

赵匡胤四个儿子,分别是长子滕王赵德秀(早亡)、次子燕王赵德昭、三子舒王赵德林(早亡)、四子秦王赵德芳。

其中赵德昭长子赵惟正、次子赵惟吉、三子赵惟固、四子赵惟忠、五子赵惟和,均为郡王、郡公等;赵德芳的长子为高平郡公赵惟叙、次子英国公赵惟宪、三子南康郡公赵惟能。

此外,靖康之难时,太宗赵匡义的子孙,除了一个赵构外其余全部被金人一网打尽。赵构到江南后成为宋高宗。但宋高宗无后,皇位无人继承,于是从太祖赵匡胤的后人中找人继承皇位。

找到太祖七世孙、赵德芳的六世孙赵伯琮(cóng),改名赵昚即皇帝位,即南宋孝宗。

南宋除了宋高宗之外,其余皇帝均是太祖赵匡胤世系的子孙。

赵姓很早就有了自己的家谱,赵姓是百家姓中首位的姓氏,宋的《天水堂·赵氏族谱》把西汉名将营平侯赵充国世系的发展、演变做了详细的记载,在“汉传至宋系图”中列了一世祖赵充中至六十七世赵景雍,表明天水迁长安、又迁襄阳樊城、再迁洪州,至赵景雍时移居江南的历程。赵姓规定每30年修订一次家谱。现存赵姓家谱多是清代和民国初年纂修的

宋太祖赵匡胤有四个儿子,但是活到成年的只要老二赵德昭,以及被称为赵四的赵德芳。

公元976年,赵匡胤忽然逝世,皇位却没有传给本人的儿子赵德昭,要晓得此时的赵德昭早已成年,这是为什么呢?

关于这段公案,有两种说法,一种就是赵光义强行改动了历史的走向,这个赵二可不像动画片中的熊二那样,也是一个人畜无害的乖宝宝。赵二野心大大的,赵光义在一段烛光斧影的公案里,谋杀了本人的大哥,胜利篡位,本来的皇位第一继承人赵德昭被本人的叔叔插了队。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所谓的金匮之盟,赵光义和赵匡胤的母亲杜太后思索到本人的大儿子就是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才上的位,所以在临死之前与赵匡胤兄弟立下金匮之盟,制定出兄终弟及的传位次第,赵匡胤依据母亲的布置,把皇位传给了本人的弟弟。

但是无论怎样说,赵匡胤的皇位的确实也交到了本人的弟弟,赵光义的手中,本人的两个儿子啥也没捞到。

赵光义作为叔叔插队胜利之后,作为补偿,把两个侄子都封了王。看似这一大家子叔叔仁慈,侄子孝敬,其实早已暗流涌动,赵光义这个好叔叔,对大哥的两个儿子十分的忌惮,作为一个可能是搞阴谋上位的人,最惧怕他人搞阴谋,所以想着法儿把这两兄弟弄死。

宋朝的尼古拉斯赵四赵德芳在父亲死后没多久就逝世了,只活了短短的23年。

兄弟们,相继死亡,只剩下一个二哥赵德昭了,赵德昭其实本来是皇太子的不二人选,固然是二哥,但是由于大哥早死,所以她就自但是然的成为了第一顺位的皇位继承人。

赵匡胤对这个儿子也十分的重视,不断在给他压担子,可是很奇异的是,赵匡胤不断没有立太子,赵德昭也不断没有封王。直到开宝九年,赵匡胤逝世,叔叔赵光义上位之后,他才混了一个郡王的爵位。

为了证明本人皇位的正统性,赵光义拿出了金匮之盟,表示杜太后布置赵匡胤死后由赵光义接班,赵光义死翘翘,后轮到本人的小兄弟秦王赵廷美,然后再转到赵德昭兄弟的手中。

只不过大家都懂的,这段行动只不过是赵光义掩耳盗铃的花招而已,有儿子,谁愿意传给弟弟?所以赵光义不断在想办法整本人的好弟弟和好侄子。

安定兴国四年,赵德昭跟随叔叔攻打幽州,结果北宋北伐军被打得大败,军中极为紊乱,大宋战神赵光义坐着驴车飞奔而去,军中一时间找不到皇帝在哪,为了稳定军心,就有人提出立赵德昭为皇帝,就在这时,大宋战神又回来了。

赵光义愤恨了,皇权这个东西很奇异,坐在皇位上的人,常常会变得六亲不认,父子相残的事情并不稀有,更别说有人想趁本人下落不明的时分,立本人的侄子当皇帝了。

作为报仇,赵光义十分任性的回绝恩赐这一次北伐的有功之臣,得罪了皇帝叔叔,尚不自知的赵德昭真实太年轻,没有政治经历,居然在这个时分去劝说叔叔,结果他的好叔叔脸色阴沉地通知他等你小子当了皇帝再封赏也不迟。

这句话杀人诛心,吓得赵德昭回家就自杀了,享年29岁。赵匡胤的四个儿子一个也没有活到30岁。

不过由于古代人结婚早,早婚早育,赵德昭有五个儿子,赵四,赵德芳也有三个儿子,赵大,赵匡胤的后代都是这八个人的子孙。

到北宋沦亡的时分,赵匡胤的子孙数量已相当大了,他们作为宗室子弟,有的封了一个王爵,有的当中央官,有的就是一个闲散的宗室,拿点朝廷给的供奉过日子。

北宋沦亡,宋徽宗的儿子们除了康王赵构,其他的几十个儿子统统被带往了北方,但是偏偏这个宋高宗赵构,在一次和嫔妃一同背诵咏鹅的时分,得知敌人进攻,吓得他一下子ED,没有了生育才能,他的独生儿子又早亡,所以为了皇位的继承,他不得不思索从宗室中找一个接班人。

近枝的王公贵族曾经被一网打尽,但是旁系的王公贵族还有很多,有些人的辈分还很高。但是这些人都没有在宋高宗的思索范围之内,而是决议选择宋太祖的子孙,由于赵构还等待有奇观的呈现,希望本人的小兄弟可以争气,再给本人生个儿子,赵匡胤的子孙由于没有多大的权力,届时也容易打发。

经过认真的算计,赵构决议选择赵德芳的后代,由于当时赵德昭的后代在南宋初年还是有一定实力的,有些以至手中还有兵权。

赵构千挑万选,选了两个孩子,这两位将来皇位继承人的候选人,他们的户型是典型的小官员,背后没有任何权力,很快两个候选人停止了终极PK,最终的成功者就成为了日后的宋孝宗。

宋太祖赵匡胤后裔是谁

赵匡胤之后——赵子崧《中华姓氏通书:赵姓》谈到赵姓宗族文化发展有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原始家规、家训、家约,内含为“厚生”,即平平...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