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姓的族谱在哪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5浏览:3收藏

杨姓的族谱在哪,第1张

杨姓起源

杨姓出自姬姓即周文王后裔,来源有二,一支系以国为氏,一支是以邑为氏。

其一,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封於杨(今湖北、襄阳一带),号杨侯。后来,杨地并归晋国。尚父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其二,周成王的弟弟唐叔,姬姓,名虞。周公灭唐(今山西翼城西)后,把唐地封给他,并赏给他怀姓九宗。唐叔的儿子燮继位以后,因唐地南有晋水,就改称晋侯。这样,唐叔就成了周代晋国的始祖。

唐叔的后裔有封在杨地的。杨地(在今山西省洪洞县东南),春秋时灭於晋国,成为晋国大夫羊舌的封地。羊舌之子伯石,字食我,以封邑为氏,姓杨。被封於杨地者的后代就用封地名"杨"作为姓氏。

另外,还有杨氏系少数民族的姓或改姓。

从西晋末年起,杨氏开始从中原迁入福建。到唐末主要有三次大的迁徙:一是晋永嘉年间,中原动荡,有13姓族人入闽,其中有杨姓;二是唐高宗总章年间,随从河南固始人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者有杨永、杨珍等杨姓校尉,他们的后代散居在闽、粤、台各地;三是唐末中原杨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

杨氏移居台湾,始於明代,全是福建、广东人,清代以来人数不断增加,不少人陆续到海外谋生。

杨姓名人

杨坚(公元541-604年),姓杨,名坚,鲜卑姓普六茹,名那罗延。隋文帝杨坚,弘农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县)人,其父杨忠是西魏和北周的军事贵族,北周时官至柱国大将军,封为隋国公,杨坚承袭父爵。北周时杨坚为隋王,后废北周静帝而称帝,建隋朝,为隋朝开国皇帝,统一中国,为日后盛唐打下坚实基础。在位24年,被子杨广谋杀,终年64岁,葬于泰陵(今天陕西省县西南20里)。

杨广(569年—618年4月10日)是隋朝的第二个皇帝,杨坚的次子,是个很有才华、头脑精明,是位积极、有进取心的人。修筑“京杭大运河”。对于国政,他也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主政后,他巡视边塞拓、开通西域、推动大建设。然而最终因人民负荷不了他一而再,再而三的穷兵黩武,遂以残暴留名于世。有人拿商纣王、秦始皇等与他相比,并称暴君。他对人民奴役征敛十分苛重,使生产遭到严重破坏。在人民大起义的打击下,部下宇文化及等发动兵变,将他缢死于江都(今江苏扬州)。

杨震:名声最大的古代杨姓名宦。勤奋好学,博览群经,东汉时有“关西孔子”的称誉。历任荆州刺史、涿郡太守、司徒、太尉等职。其“四知”(天知、神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拒贿成名言佳句。当时汉安帝乳母王圣及中常侍樊丰等贪污骄横,他多次上疏切谏,被樊丰所诬罢官,后自杀。杨震子孙世代任大官,其“弘农杨氏”成为东汉有名的世家大族。

杨杏佛:又名杨铨,最早透露红色中国真相的勇士。1931年间,正当国民党加紧“围剿”江西红军的时候,国民党中央研究院总干事杨杏佛去江西后写了一篇对江西时局的考察报告《赤祸与中国之存亡》,作为中央研究院文件印行。这篇考察报告中全篇记述了中共在江西苏维埃运动的实际情形,与当时国内一些国民党御用报纸专门对***和红军进行的造谣诬蔑形成鲜明对照。因参与并领导中国人权保障同盟,于1933年6月18日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杨虎城:国民党最著名的爱国将领。1908年拉起打富济贫的队伍。1911年辛亥革命时率队加入陕西民军。任营长、游击支队司令。1924年加入国民党。任国民军第三军第三师师长,冯玉祥的国民联军第十路总司令。1929年4月率部投靠蒋介石。任新编第十四师师长,第十七路军总指挥。后任陕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绥靖公署主任。任用南汉宸等***员和进步人士。1935年至1936年,在“剿共”军事失败和中共的争取下,觉悟到应联共抗日,与张学良部东北军一起,停止与红军作战。1936年12月12日与张学良一起发动“西安事变”,对蒋介石“兵谏”,促成了国内和平。1937年4月被蒋介石强迫辞职,6月出国。1937年11月回国抗战,被蒋介石囚禁共达12年之久。1949年9月17日被蒋介石指使军统特务杀害于重庆。

杨振宁:最早获得诺贝尔奖金的华人之一。美籍华人,著名物理学家,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教授。1922年生,毕业于清华大学。1946年赴美留学,从事物理研究。主要成就是与李政道合作发表了关于基本粒子的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理论,于1957年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和爱因斯坦奖金。

杨简:杨姓历史名人中寿命最长的人。南宋哲学家。生于1141年,卒于1225年,享年84岁。著名唯心主义哲学家陆九渊的弟子,官至宝谟阁学士。

杨炯:杨姓成名最年轻的人。唐代著名诗人。幼年聪敏好学,10岁就被选为神童,待制弘文馆。27岁应制举,补校书郎,官至崇文馆学士。与王勃、骆宾王、卢照邻齐名,称“初唐四杰”。

杨国忠:名声最坏的杨姓奸臣。本名杨钊。天宝年间因为他的堂妹杨贵妃深受唐玄宗的宠爱,他由监察御史升为侍御史,赐名杨国忠,身兼15职,权力逐渐大起来。两次出兵征伐南诏,丧师20万。752年,李林甫死,他便代替为右相,兼有40多个职位。他结党营私,贿赂公行,滛纵不法,在私第选定官吏。后来与安禄山的矛盾日渐加剧,755年安禄山以讨伐杨国忠为名,举兵叛乱;杨国忠随唐玄宗逃到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被士兵杀死。

杨玉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胖美人。又名杨太真,是唐玄宗的贵妃,又称杨贵妃。她体态丰腴,肌肤细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四大美人之一。起初嫁给唐玄宗的儿子李瑁为妃,后因为美貌被唐玄宗召进宫中,封为贵妃,深受宠爱。杨氏一家因此而显贵,堂兄杨国忠操纵朝政,败坏政事。756年,唐玄宗逃到马嵬驿,兵士哗变,杨贵妃被迫自缢而死。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名人

杨尚昆:任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杨勇(浏阳籍),开国上将。

杨至成,开国上将。

杨成武(长汀籍),开国上将。任过解放军代总参谋长。全国政协副主席。

杨得志(醴陵籍),开国上将。任过解放军总参谋长。

杨慎:明代三大才子之一,号称明代博览第一。因得罪嘉靖皇帝被罚到云南充军,其最有名的代表作为脍炙人口的词——滚滚长江东流水,浪花掏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一户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万里(1127-1206年),汉族,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吉水县)人。南宋杰出的诗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中进士。授赣州司户,后调任永州零陵县丞,得见谪居在永州的张浚,多受勉励教诲。孝宗即位后,张浚入相,即荐万里为临安府教授。未及赴任,即遭父丧,服满后改知奉新县。乾道六年(1170年)任国子博士,开始作京官,不久迁太常丞,转将作少监。淳熙元年(1174年)出知漳州,旋改知常州。六年,提举广东常平茶盐,曾镇压沈师起义军,升为广东提点刑狱。不久,遭母丧去任,召还为吏部员外郎,升郎中。十二年(1185年)五月,以地震应诏上书,极论时政十事,劝谏孝宗姑置不急之务,精专备敌之策,坚决反对一些人提出的放弃两淮、退保长江的误国建议,主张选用人才,积极备战。次年,任枢密院检详官兼太子侍读。十四年(1187年),迁秘书少监。高宗崩,万里因力争张浚当配享庙祀事,指斥洪迈“指鹿为马”,惹恼了孝宗,出知筠州(今江西高安)。光宗即位,召为秘书监。绍熙元年(1190年),为接伴金国贺正旦使兼实录院检讨官。终因孝宗对他不满,出为江东转运副使。朝廷欲在江南诸郡行铁钱,万里以为不便民,拒不奉诏,忤宰相意,改知赣州。万里见自己的抱负无法施展,遂不赴任,乞祠官(无实际官职,只领祠禄,等于退休)而归,从此不再出仕,朝命几次召他赴京,均辞而不往。开僖二年(1206年),因痛恨韩侂胄弄权误国,忧愤而死,官终宝谟阁文士,谥“文节”。

开国中将:杨秀山、杨国夫、杨梅生。

开国少将:杨思禄(于都籍)、杨卓(兴国籍)、杨力(瑞金籍)、杨汉林(兴国籍)、杨俊生(瑞金籍)、杨怀珠(吉安籍)、杨恬(德安籍)、杨世明(浏阳籍)、杨永松(大埔籍)、杨尚高(平江籍)、杨尚儒(连城籍)、杨国宇(仪陇籍)、杨家保(吉水籍)、杨辉图(大埔籍)等33人。以上近1/2出自客家聚居地。《黄埔军校三百名将》列有杨林(红一方面军参谋长)、杨杰(国民党少将)、杨至成(解放军上将)、杨家骝(国民党追赠少将)、杨嗣震(国民革命军三十军政治部副主任)等5人。赣南杨姓名人还有出自的瑞金名列明末“江西五大家”的学者杨以任,清初著名诗人杨枝远,及颇具阮籍风格的诗人杨方立;出自兴国的自强不息光明磊落的省委书记杨尚奎等。

在中国历史上,杨姓称帝称王者有十几人,先后建立有隋、吴等政权。北朝末,华阴人、北周外戚杨坚,在静帝年幼即位时任丞相,总揽朝政,封隋王,于581年废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建都大兴(今陕西西安),587年灭后梁,589年灭陈,结束南北朝分立局面,统一全国。隋朝历二帝38年,于618年灭于唐。五代时,合肥人杨行密创建吴国,都扬州,历4王36年。南宋初年,龙阳(今湖南汉寿)人杨么领导洞庭湖地区农民起义,称大圣天王,并用以纪年,有众加万人。金末,红袄军首领、益都(今属山东)人杨安儿建立反金政权,建元天顺,有众数十万人。元初,宁海人杨镇龙率领浙东农民起义,国号大兴,年号安定。

除了称帝称王者外,杨姓在文化、科学、军事、政治等方面涌现出许多杰出人才。战国初期有哲学家杨朱。西汉有学者杨何,无神论者杨王孙,辞赋家、哲学家、语言学家杨雄。新莽末年有赤眉军政权大司农杨音。东汉末有文学家杨修。三国时魏有不畏豪强的京兆尹杨沛。魏晋之际有哲学家杨泉。西晋有太傅、大都督杨骏。北魏有骁勇善战的平东将军、氐族人杨大眼,散文家、《洛阳伽蓝记》的作者杨炫之。隋有大臣杨素、杨玄感父子。唐代,杨氏任宰相者11人,其中唐德宗宰相杨炎,曾定议改革赋税制度,堪称理财家,学者杨士勋,雕塑家杨惠之。五代时有书法家杨凝式,笔势雄杰,变化多姿.评者说他用笔有破方为圆、削繁为简之妙。宋代,杨氏最显赫的人物莫过于以杨业为首的杨家将。杨业,又名继业,原为北汉将领,号称“无敌”,河东归宋后,任知代州兼三交驻泊兵马部署,曾在雁门关大破契丹兵,太宗雍熙三年(986年),宋军大举北伐,他率军收复云、应、寰、朔四州,后在主帅潘美和监军王 的错误指挥下,他孤军被陷于陈家谷口,重伤被俘,绝食而死;其子杨延昭、孙杨文广均为北宋名将。杨业的事迹,在当代即被人传颂,后经文学艺术家的渲染,形成丰富的杨家将传说,更具传奇色彩。此外,北宋有文学家杨亿,学者杨时,医学家杨介。南宋有诗人杨万里,数学家杨辉。元代有诗人杨载,对外贸易家杨枢,文学家、书法家杨维桢,散曲家杨朝英,戏曲作家杨梓、杨显之、杨讷。明代,杨荣、杨士奇、杨溥在英宗时同辅朝政,并称“三杨”;杨继盛劾权相严嵩十大罪,杨涟弹劾魏忠贤24大罪,均受迫害致死,可谓不畏权奸的英雄;还有诗人杨基,文学家杨慎,学者杨东明,针灸学家杨继洲,画家杨文聪,中原地区农民起义首领杨虎,民间抗倭英雄杨钿。清代有学者杨名时,戏曲作家杨潮观、杨恩寿,藏书家杨以增,太平天国将领杨秀清、杨辅清,湖南末阳农民起义领袖杨大鹏,历史地理学家杨守敬,佛教学者杨文会,外交官杨儒,“戊戌六君子”之一杨深秀。现代有1925年省港大罢工***之一杨殷,毛泽东的亲密战友、夫人杨开慧,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东北抗日联军主要***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化学家、造纸专家、冀东抗日领袖杨十三(又名杨裕民),教育思想家杨贤江,教育家、法学家杨秀峰,中国可靠性系统工程的奠基者和开拓者杨为民。

侨居海外的杨姓华人,对当地的繁荣与进步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涌现出许多著名人物。例如,前已述的美国有诺贝尔物理奖获得者、美籍华人杨振宁,著名企业家杨雪兰;新西兰有“菜花大王”杨汶钊。杨汶钊和菲律宾的杨应琳、马来西亚的杨忠礼,以及香港的杨连景父子、杨受成,澳门的杨秉正,台湾的杨塘海等,均以拥有财富超过数亿或十多亿美元而闻名于世,被列入“世界华人亿万富豪榜”。

危姓——姓氏来源(聚集地、家谱、历史名人)

姓氏起源

危氏源出于三苗族。相传上古时帝尧因儿子丹朱行为不检,故而把帝位禅让给舜。当时居住在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江西鄱阳湖一带的三苗部族比较强大,他们也反对禅让。丹朱就联合三苗起兵,与舜争夺天下。舜派大禹领兵镇压,禹在丹水一带打败了三苗,三苗君主被杀,丹朱不知所终。叛乱被平息后,舜帝将三苗族人迁徙到西北的三危山(甘肃敦煌东)一带居住。三苗后裔遂以危为姓,称危氏。

另外,明初文学家危素之祖本姓黄,他改姓危后,其后人亦称危氏,成为危姓的一支。

堂号

太史堂:明朝时危素少通五经,元朝时做经筵检讨。他修了《宋史》、、《辽史》、《金史》,官至翰林学士。元朝亡后,他又修了《元史》。

历史名人

危仔昌:后梁南城人。乾符年间江淮盗贼横行,危害乡里。危仔昌聚集丁众,立壁垒保护乡里,大破寇盗,保护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朝廷因此召他做官,他历任虔州防御使、信州刺史。后来他投奔吴越,子孙都在吴越当了官。

危稹:宋朝临州人,字逢吉,淳熙年间进士。他因为文章出色而被洪迈、杨万里所赏识,被荐为秘书郎。后因触怒当朝宰相,被贬出知潮漳二郡,俱有名绩。

危素:字太朴,一字云林,明朝金溪人。他少通五经,在吴澄、范椁门下游学。元朝至正年间被授为经筵检讨,编修宋辽金三史,纂后妃等传。明初为翰林侍讲学士,与宋濂同修元史,并兼弘文馆学士,有《危学士集》。

危亦林:(1277-1347) 元代骨伤科医学家。字达斋。南丰(属江西)人。累世业医。曾任南丰医学教授。至正3年(1337年)撰成《世医得救方》,20卷。依当时医学13科分类,多选载前代医学文献及家传验方,在骨伤科证治方面载述尤详、书中翔实和突出地记述了关于 物的使用,有世界上较早的关于全身麻醉的记载。对于骨折、脱臼、跌打损伤、箭伤等整复治疗也有精辟的论述,特别是首创悬吊复位法治疗脊椎骨折更是珍贵。此书代表宋、元时期骨伤科的发展水平,显示当时外科医学的巨大进步。

陂下古村四座大门之一的朝天门,气势凛然。组图/记者常立军

说起江西,很多湖南人的话语里会带有一种特别的“亲切感”,然而,这种亲切感似乎只停留在话语体系中,对于江西的历史与现状,很多人并不十分了解,禅宗曾把湖南与江西合称作“江湖”。江西与湖南,这对地理形态上“对称”的“邻居”,在漫长的历史时空里,时而竞争,时而合作,关系暧昧而微妙,而历史上的数次移民,也在不断改变着两省的对比平衡,并进一步影响着它们在历史上的命运。

大洋洲的考古发掘,让江西一跃成为青铜器重地。

文天祥墓前的文翁仲。

[时间轴上的移民]

唐宋到明清,江西向湖南的移民就没停过

从江西到湖南的移民潮,经历了漫长的时间轴,并非只在明朝。

大宋年间,祖上从山东迁到江西庐陵(吉安)的曾氏家族,面临着一个最基本的问题,那就是生计。山东曾氏后人曾辉四传孙曾孟鲁(武城曾氏42派),出外谋生流浪到湖南茶陵州,将全家从江西睦陂(江西吉安永丰)迁湖南茶陵西阳乡(綦溪)。类似曾氏的这种因为生计问题的自主迁徙,在历史上很常见。

南宋时期,因为战乱,大量北人南迁,本来土地就十分有限的南方开始变得拥挤起来,移民因此达到了一个高潮,历史学家曹树基对湘北的岳阳、平江、南县三县的238个氏族的原籍地进行统计,在南宋时迁入的氏族有31个,多于洪武年间的26个。而在湘南,这种情况更为突出,所以北宋、南宋迁入的江西人,远比洪武年间迁入的多。不过长沙、常德、益阳和浏阳、醴陵等地,却是在洪武年间迁入的人最多,醴陵在洪武年间,从江西迁入的氏族达到146个,而南宋时只有9个。南宋到明初,江西移民成了湖南的最主要的汉族群体。

与曾氏不同,据罗氏族谱记载,罗氏家族迁入湖南的主要时间集中在元末明初,这是第二次两省间迁徙高潮。

元末明初移民的起因,与战后湖南江西两省的经济情况密切相关,并非是江西人对湖南有什么特别的感情,非要跑到湖南去住,而是江西实在已经待不下去了。按照著名历史学家谭其骧的说法,江西往湖南的移民,“几纯为经济”。是江西人口与地矛盾加剧,向湖南的自然转移。

根据人口学家马尔萨斯的观点,人类的繁殖呈几何级数,而人类的生产仅呈算术级数增长,人口的几何级数增长必定超过生产的算术级数增长。也就是说,粮食的增长速度,远远跟不上人口的增速。当然,马尔萨斯的观点在现代社会显得有点过时,当今的技术进步也已经进入几何级数增长,但在传统的农耕社会,这条论断几乎可以成为铁律。历史上,人口快速增长导致的粮食不足问题,屡屡成为农民起义的导火索,危及乃至倾覆王朝统治。

“马太效应”是人口发展的自然规律,越是人多的地方,就会有更多的人往那里聚集,最后的结局,多半是土地不堪重负,粮食供应不足。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官府主导移民,是有先见之明的举措。

今天的江西,常住人口超过4600万,而湖南已有6800万人,数量远超当初的移民地江西,人口的天平经历了一次反转。江西如今的人口比起元末明初的两千多万已经翻番,当时的江西为什么只能容纳这么点人口?其实正是粮食产量决定了人口的极限值,几千年来,中国的农耕技术一直徘徊不前,作物种类增加缓慢,而最终能够助推人口闯关的番薯、土豆、玉米等高产作物都还没有进入普及,两千万人,已经超过江西有限的土地资源能够养活人口的极限了。

没有足够的粮食,再说什么“存天理,灭人欲”都没意义了。

江西的开发,始于东晋南渡,晚于江浙地区,却远远早于湖南。北宋时,江西人口曾经居于各省之首,到了明朝,江西人口在全国十三布政司中居第二位,财富户口殷盛。那时,湖南之于江西,是一片地广人稀的荒芜之地。

明朝的移民,与历朝历代有所区别,它是非战争时期政府主导的移民,历史上的移民,如“永嘉之乱”、“安史之乱”以及元末农民起义,多是在北方发生战乱情况下,民众被迫南迁。洪武大移民,始于政府主动调控,是一场基于资源与人口严重不协调背景下的战略规划,然而,移民带来的离乡之痛,成为几代人无法忘却的记忆。

牌匾往往反映了一个家族的美好期待。

曾氏祠堂后面的巷子极窄,稍微胖点就有点腾挪不开。

[空间里的移民]

江西与湖南的地理对称性

江西与湖南,地理上同属于“江南丘陵地区”。两者之间,有一种地理上奇特的“对称性”。

两省北部都有大湖,在湖南是洞庭湖,在江西是鄱阳湖,它们包揽了中国淡水湖面积的前两名。从地貌上看,湖南是三面环山,朝北敞口的凹形盆地,江西为东西南部三面环山,中部丘陵起伏,一个整体向鄱阳湖倾斜而往北开口的巨大盆地,两省不仅纬度相同,地貌也出奇地类似。不太相同的地方是,江西北部临近长江与鄱阳湖的位置有庐山,一峰突起,而湖南同样位置的岳阳则没有这样的高山。

湖南简称“湘”,江西简称“赣”,都是以省内主要河流命名。河流及其形成的流域,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生命线。在湖南,洞庭湖水系汇集了湘资沅澧四水及汨罗江,在江西,鄱阳湖水系收纳了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五大河流,且两省大湖都在北部,主要河流赣江与湘江都是由南向北流淌,两省的经济中心都在水系最大的河流流域之中,两省地理格局何其相似。

盆地和河谷是人类繁衍生息的主要选择地,江西有著名的吉泰盆地、赣州盆地。从赣江流域迁徙而来的江西移民,主要迁徙方向依然是河谷和盆地,只不过这次河流换成了湘江及其支流,湘江所经过的盆地,有衡阳盆地、长沙盆地、湘潭盆地,支流有浏阳盆地,这些盆地,成为江西移民的主要落脚点。而规模庞大、土地丰富的大湖平原更是农耕民族向往的理想国,历史上的鄱阳湖平原向湖南的移民,多移向洞庭湖平原区域,这也是一种对于过去生产生活习惯的延续吧。

地理上的相似性为移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适应性。纬度相同则气候相近,种植的农作物也基本相同,不需要刻意去适应新的环境,这几乎是一场完美的“生活复刻”。

两个空间之间,是横亘于湘赣边境的幕阜山脉与罗霄山脉,湘东和赣西之间虽然有幕阜山、连云山、九岭山、武功山、万洋山等高山阻隔,山间谷地却有四条天然孔道,南昌—平江,瑞州(高安)—浏阳,庐陵(吉安)—攸县,袁州(宜春)—醴陵,从南宋到清朝,大量江西人和取道江西的苏、浙、皖、闽人沿着孔道进入湖南。或停留在湘东,或者一路向西,进入湘北、湘中、湘西、湘南地区。这些迁入迁出地之间,在地理也呈现出一种“对称性”

尽管有如此多的对称性,江西与湖南在地理上依然存着明显差异感,最明显的应为气候,虽然是同一纬度,因为地貌上的细节差异,气候因此也变得不同。江西北部在湖北有大别山脉,可以阻挡寒潮,江西南部靠近广东的南岭山脉,地势相对较低,暖湿气流更易进入,湖南则恰好相反,北部无高山,寒流侵袭可直入,南部南岭山脉群峰高耸,寒流阻滞不前,暖湿气流难以进入,因此,江西气候整体要比湖南温和,赣南地区甚至可以种植热带水果,而湖南南部,则很难见到热带作物。寒流来时,湖南遭受灾害则更为严重。

从江西到湖南,从一个流域到另一个流域,也许不变的是传统中国人对人居地理的理性选择。

白鹭洲书院,文天祥的雕像默立于前。

科举,是古代江西人引以为荣的家族大事。

书院的景贤祠里挤满了理学大师的雕像。

[标本化的移民]

吉安为湖南人的重要迁入地

很多湖南人都说自己从庐陵来,庐陵是哪里?其实就是现在的吉安,西汉时属豫章郡。

湘东一带乃至湘中,有大量的族谱记载本氏族迁自江西庐陵,即使排除掉少量伪造附会的,吉安也足以成为一个可以确信的移民迁出地。吉安也是山东曾氏王莽之乱后落脚的地方,这里有数座曾氏宗祠。我们驱车来到吉安县一个叫三山岗村的地方,这里不仅有曾氏、罗氏两家的宗祠,还有两家的合祠“萃合堂”,曾罗两姓在此繁衍、联姻,已成世代之好。祠堂前的空地上,树立着两块碑,记载着族人引以为傲的科举荣耀。曾罗两氏,历来重视文化传承,祠堂旁的啸岗书院即为族人所建。

据住在祠堂旁老宅里的曾氏后人曾宪中所述,他们自山东迁来后,最早的落脚地在永丰,然后开枝散叶才到了这里,其间迁往湖南的分支,也不在少数,曾国藩的那一支,就是从永丰迁出。这一点,也在《大界曾氏五修族谱》中得到证实。

作为曾经的名门望族,曾氏族谱的可靠度要高于其他普通姓氏,吉安可以确定为部分湖南人的重要迁入地。江西浓厚的宗族文化在移民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迁徙的过程中,正是因为宗族凝聚的作用,没有造成整体的离散,族人的文化传统因此得以保留延续,这一点,于曾氏一族尤为明显。

湖南罗氏家中多供奉豫章堂堂号,豫章罗氏发源于南昌,吉安的罗姓也基本来自于南昌一带。吉安地区罗氏追溯源流时仅断自唐吉安刺史罗崱,并明确其先祖来自浙江钱塘。后罗崱后裔严遵祖训,亦断自罗崱。但宋代举人罗绋的女婿、著名诗人杨万里在《四库全书》中留下《诚斋文集》,并断言:“罗氏,皆豫章别也。其在于晋,君章(注:罗含字君章)以文鸣降;及五季,则有江东公(罗隐号“江东生”),今庐陵之罗,其后也。”明确庐陵(吉安)罗氏是豫章罗氏的一个分支。

如今的吉安,湖南人曾经的故乡,又是怎样的一个地方?

其实吉安离湖南很近,与株洲市南部接壤,中间仅罗霄山脉相隔,一山分水,各自流向不同的江河,由此形成了两个不同的流域,分省时按山川形便原则,罗霄山脉就成了天然的省界。

山那边的吉安,很多湖南人曾经的故乡,是一座怎样的城?

我们在吉安,感受到最多的是这座城市的“清新”,这里的绿化实在是美得让人感到“治愈”,浓密的森林几乎将城市包围,而探访中发现吉安深厚的历史文化,从青铜器时代的辉煌到儒学的昌盛、禅宗广布,吉安名人辈出,文化积淀丰厚且景色宜人,无愧于历史上“江南望郡”的称号,故乡如此之美好,让我们深感宽慰。

陂下古村少有人住,蕨类植物生长茂盛。

古樟树是陂下古村的风水树,在村中备受尊崇。作为古村落中必不可少的组成元素,古树有着荫蔽保佑的象征意义。

[古村落里见“江湖”] 江西更纯粹,湖南更多元

如果有人问,江西与湖南在气质上有什么不同,我会这样回答:江西比湖南更有“古意”。

这种“古意”,以古村、古城、古树、古楼、古墓诸多形式呈现在我们面前,在某些场景中,我们甚至会有一种“身在古代”的奇妙体验。

此次,我们选择了吉安市青原区富田镇的陂下古村作为探访地。青原区以青原山命名,同样以青原命名的还有著名的禅宗一代宗师青原行思,南宗青原系的开山鼻祖,吉安因此也是禅宗祖庭之地。

进入陂下古村,富水河边路边有成排的古樟树,作为江西常见的风水树种,这些樟树的树龄多在800~900年间,成片的风水树组成了风水林,这体现了古代江西人对人居的理想追求,人们之所以栽种风水林,主要目的就是追求理想的居住或安息场所。理想的地方必须符合“藏风”、“得水”、“乘生气”几个要求,除了形局佳、气场好,还要山清水秀、环境宜人,而栽种树木就是改善环境的一个极好的办法。江西是森林大省,古树名木随处可见,虽然它们不能用语言为我们讲述历史,却可以通过它们得知近千年来的区域气象变迁。

湖南也有不少古村落,但相比于江西,不仅数量上要少,格局上也有所改变,不再是最初的模样。江西的古村,则近乎完美地保留下了明清时的格局,我们所到的陂下古村,祠堂原有36座,现存25座,古井有18口,牌坊四座,古建数量极为庞大,村子入口处就是著名的敦仁堂,为胡姓宗祠,是江西迄今发现的最大祠堂,祠堂门口是“朝天门”牌坊,气势凛然,它由江西特产红砂岩修筑而成,这种石头有着天然的赭红色,色彩鲜艳却不会显得俗气。

牌坊宝顶上站了一个小人,为“魁星点斗”,也是基于对科举的一种崇拜。

受历史上理学氛围浓厚的熏陶,江西人极重名节,这在古村落中也被充分体现出来,几乎每家每户门头上都有一个字匾,这很像是我们如今在互联网社交软件上的个性签名,它彰显出每户人家对于理想的不同追求。陂下古村的字匾内容非常有趣,胡氏宗祠星聚堂的字匾是“柱国名宗”,想说的是胡氏景星公一脉精英辈出,已成国之栋梁。“南极星辉”是为男人祝寿之意,还有比较生活化的“万紫千红”、“焕然一新”、“庭园秀色”、“春暖”、“芝兰其室”,吉祥语类的“常青”、“旭日东升”、“前程似锦”、“彩凤呈祥”,玄幻仙境风格的“紫气东来”、“华光普照”、“光射斗牛之墟”;充满理想主义道德追求的有“光前裕后”、“运启文明”、“维新标贤”、“德令昭光”,有点自我吹嘘感的是“风华正茂”,还有一处大户人家,字匾上写的是“率真”,可见是一家性情中人。还有人家的字匾上用板报体写着“曙光”,大概和“旭日东升”的意思差不多吧。最有趣的大概是一处写着“敦伦”的民居,如果不经意,很容易就看成了英国首都“伦敦”,其实敦伦在古代是敦促人伦的意思。

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院长俞孔坚曾说“中国建筑是内向的”。陂下古村即是如此,村中古建筑众多,巷道皆为封闭式,只留四门进出,无数个内向的院落建筑组成了一个“整体内向”的建筑群,这也正是我们民族性格在建筑上的体现。

村中水系依然保留并沿用古代形制,这种体系集聚积、沉淀、净化、排泄四大功能于一体,被称作“五水朝东”,每几户人家共有一个水池,不同的水池有着不同的功用,数座水池之间有明渠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给排水体系,古代村落规划之完善令人惊叹。

村中尚有古墓,就在民居之间的两棵巨大的连理古樟树之下,墓建筑得古朴精致,与自然、民居融为一体,一点都不显得突兀,江西古代堪舆名家辈出,江西人对于风水的重视,随着移民的大潮,被带到了各地,湖南的古村落,则在建筑和文化上既受到了江西的影响,又融入了更多的外来因素,因此显得更为多元化。

富田镇也是一处人文繁盛之地,南宋名臣文天祥的故乡就在距离陂下古村不远的山野间。

我们特地驱车前往拜谒,此处山水极美,墓道前有小溪及石桥,石兽石马石翁仲隐没在草丛中,千古名臣,长眠于故乡的山水间,时光流转,唯有浩气长存。读书,出仕,成就理想人格,江西人崇拜文天祥这样的生命历程,传统知识分子在此曾经历过一个真正的黄金时代。

位于鄱阳湖边的瓦屑坝,是一个被符号化的移民圣地,站在遗址前,仿佛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移民场景。

“移民圣地”瓦屑坝:南方版的大槐树

北人南迁,曾是湖南移民的主要来源。

湖南省博物馆收藏有一块王趯(yuè)墓志,清晰记载了两宋之交太原大族王氏从北方迁徙而来的历程。五代以前,湖南移民多来自北方,五代以后,则多来自江西。那些记载着迁徙的文字,看似平淡,背后却是一段筚路蓝缕,翻山越岭,历尽艰辛的历程。然而族谱并不能成为真正的“信史”,太多主观或客观的因素让它变得并不是那么可信,除了迁徙本身可以确定,其他的各种细节,都早已迷失在历史的烟云里,或成为一种记忆符号,在世间流传。

被符号化的移民出发地

江西的地图上已经没有瓦屑坝村这个地名,当地人带我们来到一个叫“瓦燮坽村”的地方,如今这里属于莲湖乡,村里处处都是瓦屑坝的痕迹,小学也叫瓦屑坝小学。“瓦屑坝移民先祖遗址碑”就在湖边孤零零地立着,还有一座后人修的牌坊,正中写着“移民圣地瓦屑坝”。

瓦屑坝的名字来源很直观,这是历史上一处重要的窑址,破碎的瓦屑堆积在这里,因而得名瓦屑坝。其实江西移民的出发地远不止瓦屑坝一个地方,吉安、宜春(袁州),都是重要的移民出发点。瓦屑坝的意义在于它位于江西的中部,这里曾聚集了大量的移民,在此可通过水路经鄱阳湖进入长江水系,前往湖广地区,移民数量的庞大造成了一种类似山西洪洞“大槐树”的符号记忆效应,以至于提及江西移民,很多人都会说自己来自于江西的瓦屑坝。

瓦屑坝并不在鄱阳县城里,它在湖边。

开始的路很好走,湖区的杉树笔直挺拔,一路美景。快到瓦屑坝时,村里正在修路,遍地的泥水和坑洼,我们艰难行进,路边的村民友善地为我们指路,这里的民风依然淳朴。到达瓦屑坝遗址时,我们的车已成泥车。遗址在湖边一处空阔处,之所以叫瓦屑坝,源于这里曾经有一道河坝,眼前是交错的河汊,先民们曾在此上船,去往未知的远方。

岸边草丛中有“庭璜公庙”,经询问附近村民得知,是村中胡姓先祖。如今,胡姓已是村中主要姓氏,有祠堂一座,经常有外地的胡姓前来访祖,一位胡姓村民告诉我们,来的大多是湖北和安徽人,湖南的也有,但比较少。

瓦屑坝移民走水路流向湖北与安徽

乡关何处?也许一代人清晰记得,后世的人的记忆则会日渐模糊,尤其是在经历了数次的迁徙之后,最初的故乡早已成为一种符号化的记忆。正如传说中的山西大槐树,人云亦云的附会现象屡见不鲜。

山西大槐树移民的虚构性已经被证实。

历史学家赵世瑜在基本肯定移民史实的前提下,从墓碑与族谱中找到若干条证据,证明与山西洪洞“大槐树”相关联的移民传说,“和移民本身是两个完全可以不相干的独立部分”,并且,“传说的文本并不是在一个时间里形成的,它们经历了一个丰富、添加、黏附的过程”,也就是说,遍布华北大地的“大槐树”移民传说,在很大程度上带有虚构的成分。

那号称“南方版大槐树”的瓦屑坝又如何?它真的是江西移民的聚集地吗?

既是历史学家,又是鄱阳县本地人的曹树基曾对此有过细致的考据。他通过大量族谱与《明实录》的比较,证实江西北部的情况表明由大量族谱构建而成的地名志,其内容可与《明实录》相对应。这就意味着,根据族谱记载重建明代初年的移民史,是基本可靠的。至少在统计的意义上,利用族谱构建的移民史基本可靠。

据曹树基考证,瓦屑坝的移民主要流向为湖北与安徽,流向湖南的并不算多,迁徙方式主要为官方组织,走鄱阳湖与长江的水路,然后再登陆分散。

瓦屑坝移民是史实,并不等于所有从江西迁出的人都来自瓦屑坝,其真实移民规模远远没有传说中那样宏大。当人们已经无法准确考据到自己来自何方时,那些被传播最多的地理信息就会成为一种“共识”和“集体记忆”,记忆在口口相传的时间长河里被不断加强,时至今日,已成为一种符号化的存在。

这种对迁出地的共识,其实更多来源于移民的一种“自我身份认同”,谁也不想说自己来自一个别人从未听过的地方吧。而从具象到抽象,完整的真相早已无存,故乡就是这样日渐模糊起来。

我们在通往瓦屑坝移民先祖纪念遗址的路上,遇到开车经过的村民朱秀傲,他在村里当过六年的支书。说起湖南移民,他摇头说那真的不太多,大部分人都去了湖北和安徽吧。那时候江西人太多了,粮食不够,容易造反啊。每个家族五抽三,三个抽两个,必须走。据说那时候家里兄弟五个,家族势力也大了,难以管理。当时的目的就是一是把政治搞稳,二是把经济搞上去。

对于移民,他的解释并不是很“学术”,却更加朴素易懂。

潇湘晨报记者 常立军

据《钦定四库全书·诚斋集》李商霖墓志铭(杨万里撰)记载:李义山的祖父叫李晞说(字商霖,号竹林先生)。李晞说的曾祖李仲文、祖李安常、父李倬,子李修己。

原文:“先生讳晞说,商霖字也,世家丰城。冠而孤,事母夫人黄尽孝。当是时,兵荒荐仍,生业屡空,于耜带经,负米致养,尝药侍疾,无爱体肤,执丧哀疚,有人所难,免丧十年,言及其亲必泣如始丧者。同产一弟,字之训之淑而才,同室同爨逾三十年,湫隘离居则与之市腴田、筑善室,尽逊先业,身不著一簪云。三试礼部无遇,退归竹林,士之从学者尊之曰竹林先生,后以子追秩奉议郎。曾祖仲文、祖安常、父倬,皆不仕。妻黄,赠安人。四子:修己、虚己、胜己、恕己,伯、季第进士,仲、叔未仕。三女:适人士黄应和端人、刘尧仁。孙男九人:义方、义章、义问、义和、义行、义荣、义隆、义端、义山;女八人。先生之没以塴岁之六月二十日,得年六十有一。”

据《江西新闻网》 报道:丰城的曹王世系李氏,即唐太宗幼子曹王明后裔。曹王明五子李偲的后代李崇在唐昭宗景福二年(即公元892年)出任荆州刺史,乾宁元年(即公元894年)改洪州刺史,乾宁三年遇兵变身亡。葬洪州新建县至德观生米山之阳。在这次突变后,李崇的家人无心于官场,从子李枢,就是李暕的三世孙,游学来到丰城县广丰乡之葛山,求学于葛天旻,居家葛山,其四世孙李贵再迁居丰城县长宁乡之罗田,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罗田李氏。李崇的儿子李蓬弃仕隐居江西临川大岗之乔上,子李胜迁居丰城县正信乡即现在的段潭乡,二世孙李从,字伯顺,择地依湖建村,逐成当地望族,俗称丰城湖茫李氏(即下李)。

家谱世系:李枢、李德义、李涉安、李思立、李福、李贵、李竦、李珉、李仲文、李安常、李倬、李晞说、李修已、李义山(李义山两子:李尚、李瀛)。

杨姓的族谱在哪

杨姓起源杨姓出自姬姓即周文王后裔,来源有二,一支系以国为氏,一支是以邑为氏。 其一,周宣王的儿子尚父封於杨(今湖北、襄阳一带),号...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