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家族司法审判程序
古代家族司法审判程序
家族长通过对审判事实的掌握最终做出司法审判裁断,其家族司法审判最终的确定效力、执行效力和约束效力都成为协调家族矛盾,维护家族秩序,社会基层自治的重要推动力。
摘要: 中国古代家族司法审判程序是家族司法的必要程序。家族司法审判裁决是家族司法执罚的先决条件;家族长是审判过程中主要的审理者,依据家族具备条件等情况配以相应的辅助执事,构成家族司法审判的基本组织形式。家族司法审判组织在相应的司法程序约束下进行审判,体现出家族司法审判的确定效力、执行效力和约束效力。家族司法审判效力是古代中国协调家族矛盾,维护家族秩序,社会基层自治的重要推动力。
关键词:家族司法;审判程序;审判效力
中国古代家族司法审判程序是适用家族法裁断家族纠纷解决家族矛盾的审判程序。家族司法审判裁决不但将纸面上的家族法落实于实践,且对家族司法的执罚起到直接决定作用。家族司法的施行只有通过家族司法审判程序裁决后才能实施,即使审判程序很简易。审判程序可以宣示家族法订立的正义性和家族司法施行的公正性,是家族成员拥护家族审判组织,服从裁决的重要基础,是家族司法审判组织得以续存的根本原因。如果没有家族司法审判程序的运行,家族审判组织就无需建立,化解家族内部矛盾和有效治理家族在某种程度上都会受到影响。古代中国社会的治理关键是基层自治,基层自治的主要举措是社会各个大小家族内部矛盾自觉的自我消解,基层自治的社会治理方式亟待家族法的实际落实,家族法对家族司法的执罚起到规范和引导的作用,其落实通常经历简单或复杂的家族司法审判程序。家族司法审判程序是继家族司法纠告和传唤程序之后利用证人证言等证据启动运行的裁断程序,审判过程不但重视证人证言等证据,家族长也会考虑情理以及族内名誉等进行审判。家族司法审判程序从机构组成和人员组织来分析,实则是国家司法审判程序的缩影,是在国家司法审判程序的基础上,根据家族内部具备的各种条件包括经济条件,建立的专门审理家族纠纷的家族审判组织。家族司法审判程序以其独特的司法审判组织和特殊的司法审判程序,处理家族矛盾实现家族司法特殊的审判效力。家族司法审判最终表现的确定力、执行力和约束力是家族司法审判效力的根本表现。家族司法审判效力的体现为保障家族利益发展,维护社会秩序起到重要作用,是古代中国基层自治的客观需求。
一家族司法审判组织
1家族长是主要审理者
家族司法审判程序得以进行的保障是以家族司法审判组织为基础,族内各成员对审判机构负有监督责任,如《浦江郑氏义门规范》规定:“择端严公明、可以服众者一人,监视诸事”,“监视莅事,告祠堂毕,集家众于有序堂”,“监视,纠正一家之是非”,“立劝惩薄,令监视掌之。”①监督司法审判是否依据家族法之规定。司法审判的管理权则在家族长,或者是家族内公选出知识丰富及有威信的长者,《江州陈氏义门家法》中规定“立主事一人,副事二人,管理内外诸事。内则敦睦九族,协和上下,约束弟侄,日出从事,必令各司其局,毋相夺伦。”并“立司库二人,作一家之纲领,为众人之表率,握掌罚之二柄,主公私之两途,惩劝上下,勾当庄宅,掌一户版籍、税粮及诸庄书契等应。”②显然,家族长在家族审判中居于核心地位,是家族司法审判的主要审理者。家族长在审理族内纠纷时往往起于纠告程序③,有族人纠告,族长随即传唤,传唤程序④发起后,族内各相关成员聚集族堂,听任族长审断。家族长作为主要审理者的地位在清朝也体现尤甚,例如清朝乾隆年间,陈宏谋作为江西首领极力推行家族治理的基层自治方式,并推行家族长“奉官法至上,纠察违规子弟,确族长于族内权力统管之位,便约束族众。”⑤这均说明家族长在家族司法审判组织中居于主要审理地位,并且对不听差事的家族成员有责备惩罚的权力,尤其是官府对家族长权力的进一步确认更加强了家族长主要审理者的地位。
2家族司法辅助执事
家族司法审判组织最高一级的审判者是家族长。依据家族大小和各个家族具备不同条件的情况,有些家族对审判组织的人员职责设有明确划分。如纠察的设置,在《萧山管氏族谱》规定:“族内设通纠二人,纠族内是非并告族,需正直干练者为之。”⑥在《湖北刘氏族谱》也记载:“宗内设察事通纠族内之过,取志成之长者。”⑦家族司法辅助执事的人员除了纠察以外,还有专门为展开家族司法审判而设的差役。差役如同官府的衙役,为家族司法传唤或者展开司法审判时做一些记录、押送、看押等辅助工作,还涉及到审判裁断结束后的责罚,如责杖、革胙、鸣官等有时需要差役。家族司法辅助执事的设置虽然没有官府正式,但在族内基本形成辅助执事人员固定的习惯。有关辅助执事,如《浙江余氏家谱》记载:“族内非人命奸盗之事,不得诉官府,须投明族长审断,族事繁多,内设副审、监视、小差,各司职责。”⑧显然,家族司法审判不是家族长一人审理裁断的程序,而是在不同家族有不同的家族成员参与家族司法辅助执事,辅助执事人员的相对固定和参与为家族司法审判顺利进行起到重要的协助作用。家族长和家族司法辅助执事实际上构成了家族司法审判组织。家族司法审判组织根据家族司法纠告、传唤、审理、裁断、执行等序列程序,以重视证人证言等证据为前提,综合考量家族发展以及家族名誉等,对审判事件相关人形成一定的心里威慑,展开家族司法审判程序的系列裁判活动。家族司法审判程序裁判活动的展开,一方面族长会同名望者共同审理、另一方面需要审判案件相关人员的举证,最后族长根据掌握案件事实的综合情况,由家族审判组织辅助执事参与协助完成家族司法审判活动。
二家族司法审判程序
1族长会同名望者共同审理
家族司法审判程序展开时,通常情况家族长都会同家族内有名望威信的长者共同审理案件,有名望威信之长者有时是家族审判组织内本就设立的副审,有的则是因为名望威严对家族司法审判的公信力可以起到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基于名望者对家族的影响力。如滠水《吴氏族谱》记载“族事审理进行时,族长等斟酌再三,博取众议,不受挟嫌挑唆,是非曲直以情理之中”⑨,这就要求族长审判案件时,要听取众人意见,为慎重起见往往请示族内有名望者,以达到家族司法审判是非分辨之功能以昭示公正的作用。家族长会聚名望者或其他族人审判案件时大多在祠堂或家庙进行。如《江西李氏族谱》记载:“祠堂乃圣地,族人敬奉,祭祖常备,也乃公堂之上,不受侵犯,凡族内忤逆违犯,都将祖意责罚。”①山西狄氏家谱记载:“一家一族,公法行于家庙,不法族人违犯祖上,进家庙责罚,严重者告官。”祠堂或家庙不但是族人聚集议事的公共场所,也是借助祖宗之意宣示家族司法执罚的祖意依据,因此祠堂或家庙作为家族司法审判场所,不但因为它是家族信奉祖先祭祀奉供的重要场所,也期待对家族成员起到震慑作用。其祠堂或家庙审理家族案件的震慑众人之用意,与家族长会同名望者共同审理案件提高公信力之意图一致,都是对家族司法审判之正义的昭示。
2审判案件相关人员的举证
家族司法审判对证据也尤为重视,证据是家族司法最终执罚的依据条件之一。《安徽桐城吴氏族谱》记载:“家内事小,首要公正,不得冤枉错怪,违犯族规可家法责罚,但有理有据,不失家风。”②家族纠纷若因族内闲诧小事则重在调解。但是一经涉及有关族内身份名誉或关乎家族与个人生存的根本,此时证据与情理不容忽视。证据的取得途径,一方面是被审判者自己拿出非罪的证据,一方面是家族成员的举证。如《山西王氏家谱》记载:“违犯族规者,据实责罚,实之本源是据理,被罚族人有权申明,有理据者诉族长,族长统领一族之存亡,不可听信偏见,遇有其他族人控告有据,定公正裁断,不给予私。”③可见,家族司法审理裁断族内纠纷,证据的掌握不可或缺,这关系到族内成员对家族司法审判公正性的判断,其判断的结论对凝结家族群体向心力有重要影响。家族成员自己拿出非罪的证据是其自证非罪的行为,这一行为如果成立即意味案件自然告破,家族司法审判再无需进行。因此通常情况下,家族司法审判程序既然展开,并有举证审理过程直至最后裁断的产生,往往是其他家族成员的举证起到重要作用。如《湖南王氏家谱》:“家族审理事关个人安危,系家族延续之本,有罪证呈上,族人不可不服,裁断必有说法,族内其他成员据证诉怨,是家族审理续之必然。”④家族成员的举证往往受到家族名誉和信义的约束,《浏阳周氏族谱》记载:“盗奸之徒,其言不可信,听信恐危及家族,族内信义为首,乃家族立身之法。”⑤由于家族司法审判的特殊性,证人证言和物证等证据都起到关键的证明作用。在证明被审者罪行的同时,举证人往往承担证据虚假的责任。
3族长掌握案件事实后裁断
家族司法审判程序以裁断为终结的构成要素,之后进入家族司法执行程序。司法审判终结的裁断主要是在案件审理过程确定是否违犯家族法,违犯家族法的裁断就是族长对案件事实的掌握。家族长对案件事实的掌握除了会同名望威信者商议和采用证据以外,对情理的考虑也是审理裁断的重要参考因素。如《河南崔氏族谱附录成案》记载:“崔氏乃遗孤,父母惨遭不测,实是年少,又生活所迫,偷盗家族谷仓,未遂反被擒拿告族,族长审断:崔氏偷盗确违反家法,但于情理实则不该,族内均为宗亲,怎不容少年之腹,违犯之罪家规虽不容,但于情理不应责罚,宗亲皆受过。”⑥因此通常是否有相关证据可以证实违犯家族法是做出裁断的必要条件,但根据家族内部情况,家族长不拘于证据而于情理裁断的可能性也存在。家族长于情理审判与古代中国社会特殊的诉讼现象有关。情理审判不但在家族司法审判内存在,即使是国家司法审判也有此裁断形成。家族司法审判时,家族长有时会舍法据情,这种传统诉讼现象甚至贯穿于整个家族司法存续的历史。《杭州柳氏族谱》记载:“族亲一体,本位同生,小气闲诧不可乱心,族有审理纠纷琐事之权责,而情理是亲族之根本,据理是非终决于情。”⑦情理作为亲族之根本,自然在家族审判时,不会向官府一样据法审断,还要考虑到家族内的亲属关系与家族的和睦一体。所以家族长掌握案件事实的依据,除了家族法和相关证据以外,还要参照家族发展和内部秩序建立的因素,不纯粹是对被审判者违犯事实的判断。
三家族司法审判效力
家族司法审判的效力首先表现为裁断的确定效力,也就是司法审判的裁断具有排除家族内同一事件再重新发起纠告,以及避免家族司法审判对同一案件重新裁断的效力。其次是不受争议的执行效力,家族司法审判裁判后,裁判结论在家族内不受争议,裁判结论作为家族司法执罚的依据,执罚具有一定效力。再次是家族司法约束效力,案件经家族司法审判后,对案件当事人及相关人都有约束力,这种约束力包括当事人对审判裁断结果的遵守和其他相关人员的遵守配合。
1家族司法审判的确定效力
家族司法审判的确定力包括外部形式上的确定力和内部实质上的确定力。这种确定力可能涉及到当事人和任何其他相关人。如《四川罗氏族谱》记载:“族长主管一族内外,凡涉家族利益矛盾,告族审理,裁断定论后,全族务必遵从,不得懈怠。”①可见全族务必遵从即包括当事人也包括其他相关人。确定效力之外部形式是指家族司法裁断对当事人和其他相关人的确定效力,家族司法审判发生裁断后一般不得变更。外部形式确定效力发生后,即家族司法审判裁断生效。
《湖南湘潭龙山周氏五修族谱》记载:“家法乃治家之本,遇有族事审断,其族长权威犹大,裁断既定,不可更改,不受族内势力左右,公正为先。”②裁断不受变更及家族司法审判裁断生效。裁断生效意味确定效力之内部实质的确定力发生,即裁断对当事人及相关人的地位或财产等发生改变,例如家族内有关分家析产的审判裁断,就可以改变当事人或其他相关人的财产分配或家族地位。
《江苏毗陵符言上官氏族谱》记载:“族田分配涉及生存,不可视小,各房长对家内事小兼顾,遇有分家析产,自调处置,不能和谐纠于族者,听之审断,房地银两分配按族规各居其位,不得僭越。”③其实这种财产分配占有的僭越限制就是家族地位的确定,家族地位身份不得僭越决定了房地财产等分配的数量。家族司法审判的其他效力都发生于确定效力之后。只有家族司法审判裁断结果的确定效力发生,才相应产生家族司法审判执行效力和约束效力。
有学者认为家族长行使审判权视为家族成员的委托,审判裁断一旦形成,意味家族成员对家族长的委托结束,裁断当然就生效。也有学者认为,家族长行使审判权并非是家族成员的委托,家族长对家族纠纷作出裁断是代表家族行使审判权,家族长代表家族行使审判权力的行为是否有确定力,最终要看家族成员是否服从和拥护裁断的结果,这是家族司法审判确定力在学界持有的不同观点。本文对于后者家族长代表家族行使审判权的观点更赞成,但无论家族长行使权力是否受委托或是否代表家族,其实质意义上的确定效力不受影响。
2家族司法审判的执行效力
家族司法审判的执行效力是指司法审判的裁断结果对审判当事人有通过强制执行实现家族司法执罚的效力。《湖北荆溪任氏家谱》记载:“违犯者听命惩治,不得违背,不遵照执行,视为犯上,加重处罚。”④《湖南湘乡成氏三修族谱》记载:“家族司法执罚祖意在上,族内子弟不可抗,有抗争乃家道有难,出族处置。”⑤这些对家族成员接受家族司法惩治不得违抗的要求,都无一例外体现出家族司法审判裁断结果对执罚当事人的强制性,是家族司法审判执行效力的最终体现。
然而,我们在前例中看到家族司法审判执行效力,除了执罚的强制性,还在不服从惩治加重处罚方面有所表现。其实对不服从家族司法审判的裁断而责重处罚的家族不在少数,例如《河南任氏宗谱》六卷记载:“对违规族人罚银的处罚,限期收缴,违犯者笞杖责罚,责杖数量据欠缴而定,”①这意味着经济上的处罚不能应家族要求补足,就会受到身体刑罚的处置,这种违犯族规加重处罚的方式,在《江苏骥江江氏重修宗谱》也有记载:“家法立命之法,不可废,孝悌伦理乃天理,天理祖意执罚,依照遵行,违犯者重罚,不遵行则出族。”②在古代社会个体依赖家族生存的本位思想,影响决定了出族惩罚实则与死刑相当,家族成员如果被驱逐出族意味没有生存的希望。因此,不服从家族司法审判裁断的执行则加重处罚,也是家族司法审判执行效力的重要体现。
3家族司法审判的约束效力
家族司法审判的约束效力表现为家族成员对家族司法审判的评价,或者认为是符合家族法规定的,或者认为是不符合家族法规定的。《福建莆阳刺桐金紫方氏族谱》记载:“纲纪有常,礼法有据,责罚据礼而出,族众监督,执罚不符礼制,族中共议,确有不符,理当再论。”③这种符合家法礼制与否,就是家族司法审判以最终司法裁断的结果作为衡量是否符合家族法实施的标准与尺度,一方面对全体家族成员行为产生约束效果。如《江苏西河毛氏宗谱》二十卷记载:“家法礼制,约束族众,若有违犯,皆处置,族长不可徇私枉法,有之当处置。”④另一方面还表现在家族法为家族司法提供司法依据,对家族司法的施行产生约束效力。
如《绮山东沙王氏支谱》十六卷记载:“订立家族法,举族全力,族之存亡,约束子弟纲常,执罚依据族法。”⑤家族法作为家族司法执罚依据,必然形成家族成员对家族司法审判是否符合家族法的判断,即对家族长之约束力的产生。因此,我们认为家族司法审判的约束力是在落实家族法的过程中产生的。家族司法审判的约束力对家族长而言可以看做是自我约束力,对于其他家族成员可以看做是“对他”的约束力,因为这种约束力是在家族长作为核心审理者对家族法的实施,然而,实施家族法、施行家族司法还需要其他家族成员的相互配合。这种自我约束力和“对他”约束力的集合成为维持家族司法审判稳定性、安定性和权威性的重要审判效力。
总之,家族长通过对审判事实的掌握最终做出司法审判裁断,其家族司法审判最终的确定效力、执行效力和约束效力都成为协调家族矛盾,维护家族秩序,社会基层自治的重要推动力。由于家族司法审判的约束力实则与其确定力是密切相关的,家族司法审判裁断的发生,即产生司法审判的确定力,这种确定力一旦发生,约束力当即发生。因此为了实现家族司法审判的权威性和家族法订立的稳定性,我们必须考虑在家族内部实行审判裁断的妥当性,在追求家族司法审判公正的前提下,低成本维护家族司法审判的正确性。
例如作为约束力的例外,家族长根据家族发展的需要,对一些确实需要变更的裁断,若不加以变更,对家族发展极为不利。有些家族司法裁断由于违反国家法律的规定,比如死刑执罚的裁断,有时会受到国家司法的制裁,其制裁甚至影响家族存亡,此时就要全族合议做出适时的变更,以此缓和这种过于形式化的约束力与国家法律的冲突。因此,中国古代家族司法审判程序作为家族司法的必要程序,对协调家族矛盾,维护家族秩序,推动社会基层自治起到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你好,任氏宗亲,可以试试 找你家谱 FindU 的修谱寻根·认谱归宗方法。
从自己开始,创建基本的支系家谱,在家谱信息界面录入字辈等基础资料,介绍详细家族迁徙繁衍路线。通过同宗同族的姓氏和字辈信息,匹配找到失散的亲友、寻回丢失/遗忘的家族记忆(家谱资料),最终实现正本清源,也就是三字经说的“考世系 知终始”。
附:两个办法续字排辈:
1、通过修谱寻亲、认谱归宗,找到丢失/遗忘的家谱资料,直接使用其中完整的字辈/字派即可;
2、在查无前谱字辈/字派资料的情况下,召开家庭/家族会议,群策群力,挑选拥有适当寓意的字,连字成句,琅琅上口,利于记载和传诵,重新排辈,一般列出四言五句、或五言四句,总计20个字即可,也可续更多字,最后由族中年长位尊者查阅确定结果即可执行,后世子孙,每代字辈由此而定。
如安岳周氏字辈:茂 修 维 世 业
如蒲千寻家族字辈:继 承 千 秋 业,振 兴 万 世 功
手机修谱·网络寻根
http://tiebabaiducom/p/4865322667
蒲千寻家谱展示
http://tiebabaiducom/p/4865510206
——找你家谱 FindU
沁阳紫陵任氏家谱字辈表
从十一世开始启用:
三一思良廷,国士世全生,
能振家必聚,守法定安祯,
玉树庆嘉兆,德厚济泽长,
敬顺存光裕,乐居继永昌。
魏晨夫妇婚礼当天礼服给你们扒到啦
主婚礼现场于玮身穿 VERA WANG 婚纱
晚宴礼服是Realisation Par 礼服🌸
·
晚宴的红色小礼裙可以游玩时穿哦
至于婚纱你们懂的
可以在婚礼穿明星同款呀~
·
石家庄婚纱、石家庄婚纱店,石家庄婚礼、石家庄婚纱礼服、石家庄敬酒服、石家庄敬酒服推荐、石家庄备婚、中式、礼服、龙凤褂、石家庄龙凤褂、婚礼妆容、巴洛克婚纱、网红婚纱、石家庄试纱、缎面婚纱、简约婚纱、蕾丝婚纱、婚纱租赁、婚纱款式参考、拖尾婚纱、石家庄网红打卡
婚纱 魏晨于玮婚礼 魏晨婚礼 我们的青春娶了他的青春
发布于 2021-12-25 17:32
任氏家谱
精选推荐
广告
笔记评论
一门忠烈 大明干城
临漳望族大明敕封宁远侯任礼家族传奇
郭贵昌
在临漳县香菜营乡香西村生活着一个在历史上非常显赫的家族,即明朝敕封宁远侯、左都督任礼的后裔。明朝有276年历史,这个家族仕途贯穿250年,是名副其实的官宦世家。
那么历史上的任氏家族有着什么样的故事,是什么原因使任家世代为将呢?
带着这个问题,不久前的一天,我和朋友走进香西,走近任氏家族,探究原委。
香西是个有着近2000人的大村,其中有1000多人姓任,他们都是任礼的后代。村中有座古典式建筑,即市级文保单位———任氏祠堂。祠堂正中供奉着香西任氏家族一世祖六朝元戎,大明敕封宁远侯、左都督、世袭武指挥任礼。左边是他的儿子宁远伯任寿,右边是他的孙子征西将军任弘。在祠堂里我们随处可见记述任氏历代先祖功绩的碑刻和楹联,其中一幅这样写道:
秉钺专征职授将军六七世
陈师鞠旅身操兵权十三公
永乐年任礼初涉武仕
据任礼十八世孙任梦寅介绍,任家祖籍在南京西门里任氏胡同。任氏家谱记载:明朝洪武十八年,朱棣到北京任燕王时,任礼随父亲任兴全家几口,离开南京老家,迁居到临漳县华门村,也就是现在的香菜营香西村。
关于任礼的身世和从军经历,以及立下的赫赫战功,在任氏十四世孙任祥元撰写的《历代世宦功勋实录》和《明史·任礼传》中记载的十分清楚。
任氏落户临漳后,兢兢业业,勤俭持家,几年后,家道渐渐兴旺。建文帝朱允火文即位后,听从大臣建议,削夺各路藩王的封号,激起兵变,这一年燕王朱棣从北京起兵靖难。任兴的次子任礼,有智有勇,忠孝双全,当即到燕王军中报到,跟随大军一路南征,任礼在战争中多次立功,燕王升任礼为山东都指挥佥事。
任礼突出的军事才能和对燕王朱棣的忠诚,使他深受燕王的信任。永乐明成祖朱棣称帝后,四次亲征漠北,任礼都随从出塞,并驻守边关多年,屡立大功,多次封赏,逐步由一名普通士兵成为朝廷柱石。
明宣宗继位后,任礼参与平定汉王朱高煦的叛乱,记大功一次,晋升都指挥同知。宣德四年九月任礼随明宣宗朱瞻基巡防边塞,蒙古兀良哈部再次入侵明朝,在边境石门驿驻军万人,任礼亲自率精骑2千人夹攻兀良哈,使敌人死伤过半。此役后任礼被提拔为右都督。明英宗继位后又提升其为左都督。
天顺年任礼受金书铁券
明英宗正统元年,任礼佩平羌将军大印,镇守甘肃,蒙古人鞑靼首领阿鲁台和瓦剌首领朵儿只伯多次攻打甘肃和庄浪,任礼部将魏荣活捉瓦剌首领朵儿只伯侄子把秃孛罗。任礼向朝廷提出破敌良策,并于正统元年和尚书王骥、都督蒋贵兵分两路征讨瓦剌。任礼带领两千骑兵,追袭五百余里生擒瓦剌猛将伟都丹等三十多人,接着又挥师转战两千多里,俘虏瓦剌人畜数千,直捣瓦剌心脏。这次北伐任礼之子任寿随父在军,并且作战勇敢,得到朝廷丰厚的奖赏。当年十月任礼被封为宁远伯,增加俸禄到二千石。这是任礼仕途的第一个高峰。正统五年任礼取代蒋贵出任甘肃最高军事长官。
正统十一年,归属任礼管辖的沙州卫都督佥事蒙古人喃哥,兄弟相争,他们的部属各有所向。任礼亲率大军前往,智取沙州。明英宗对任礼十分赞赏,赏赐任礼金书铁券,并下诏任礼子孙可世袭都指挥使官职。至此,任礼登上了他事业和仕途的顶峰。
金书铁券是中国古代特有的免死证书,是皇帝给功臣和重臣的护身符,除叛逆以外,拥有铁券者和他的子孙可免除3—5次死罪。明朝从洪武到崇祯历时276年,共给155个功臣颁发了铁券,任礼是第93位,可见他在明朝统治者心目中的地位。
明天顺元年即1457年,82岁的任礼辞去中军都督职位彻底告老还乡。
明宪宗成化元年正月,历相六朝,身经百战,为大明朝立下不朽功勋的老将任礼,走完了他的人生历程,享年90余岁。为旌表任礼的功绩,皇帝追赠他为宁远侯,谥号“僖武公”。
《明史卷155·列传第43》任礼传中载:“礼自起率伍,至大将,恪谨奉法。”后世怀念任礼,书有联句:“仰僖武遗谋惟智惟勇俾世世克勤王事,溯阶文灵训教孝教忠愿岁岁无忘馨香。”
嘉靖年任环隐姓埋名到浚县
任礼虽然去世,但任氏的传奇并没有结束,他的子孙又在演绎着一个又一个传奇故事。任礼之子任寿,曾追随父亲镇守边关,因功被封为宁远伯,平西将军,陕西总兵。任寿之子任弘颇有祖父风范,因戍边克敌有功被封为征西将军,宁夏总兵。其四世孙任复、任绣,五世孙任玺、任宝也都各有建树。
常言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在任礼死后91年,任家发生一件惊天大事,从此任氏家族经历了一段不堪回首的坎坷之路。
嘉靖三十四年正月,担任苏松兵备副使的任礼五世孙任环,奉旨南征。这年三月在上海一带平定倭寇。当时担任湖广左营参将的任环之子任煊也在军中,他们父子在吴松口采菊巷与倭寇激战。任煊单骑独力,前去诱敌,在杀败倭寇200多人后,力尽而亡。任环在这次战役中立下大功,平倭凯旋后,任环官升都督,担任大元帅。当时朝廷内太监擅权,在朝大臣,大都受他们欺压凌辱。于是他就借口出巡,带上长子任理打算回南京老家躲避灾难。
任环离家出走,走到河南浚县,天突然下起了大雪,任环父子只好住了下来,期间结识了浚县南关的孙斌,两人十分投机,就结拜成了兄弟,任环改姓为孙,改名为安,在浚县隐居下来,这样浚县就留下了任氏一脉。
任氏的家谱里记载着一首“任环隐居浚县”的律诗:
都督当朝本讳环,韬光匿迹易名安。
任家避难从孙氏,外官挥拳击内官。
妇引童儿临邑内,男偕长子浚城间,
夫妻异地居相远,两姓皆犹一脉传。
为了了解任环在浚县隐居后的情况,我们曾远赴河南浚县采访任氏后人。
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找到任环的后人,任礼第十九代孙孙保国。据孙保国介绍,任环父子逃到浚县后,天下起了大雪,就到一户人家的门楼里避雪。这户人家姓孙,叫孙斌。这天早晨孙斌开门发现了任环父子,还看见他们骑着骏马,猜想他们不是一般人,马上请到家里。孙斌问他们姓啥,哪里人,任环反问他姓啥。听说人家姓孙,灵机一动说自己也姓孙。两人十分投机,结拜成朋友。就这样任氏家族中的一支就在浚县繁衍了下来。现在任氏改为孙姓的后人已有好几代后人了,许多人事业有成,有的还当上了市长。浚县任氏后人,也始终和临漳祖籍的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最近几年还续了家谱。
“内外祖分居两地,任孙氏异姓同宗。”这是任氏族谱上的楹联,这里说的“外祖”指任环,“内祖”就是指任环之妻白氏。要说白氏可以说是女中丈夫,任氏祠堂碑刻铭文称赞她“内室至人”,“蕴不世出之才德”。
崇祯年任承宠与大明同亡
任环出走后,杳无音讯,白夫人到宫中交回帅印,并得到皇上赏赐十顷土地。在任环隐居不归几年后,皇帝下诏书到临漳,寻找任环后裔。当时任环的三儿子任迎年纪还小,任环侄儿任铠便进京应诏,世袭了祖上指挥使的职位。
任铠袭爵后,多次立功,屡升显职,先后担任河南都司,都指挥佥事等。尤其是他的两个儿子节烈指挥任承宠、骠骑将军任承爵都为大明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直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任铠长子任承宠武举出身,袭承彰德卫都指挥官职,负责保护赵王朱高遂的安全。崇祯甲申年,也就是公元1644年,李自成农民军打到河南,赵王朱高遂急于逃回北京,但彰德府太守不准赵王走,锁住四个城门,打算把赵王献给农民军。任承宠便和赵王约定,五更后由他用鞭打开北城门送赵王回京。任承宠和赵王的约定,被彰德府太守得知,太守秘密把任承宠抓捕下狱,最后,把任承宠装在布袋中用土拥死。就在这一年,大明江山土崩瓦解了。
任氏一门七世十三公,仕途贯穿250多年,一个家族和一个王朝如此地休戚与共,在历史上是不多见的。任氏家族史再次证明,小家离不开国家,家族离不开民族,个人的命运永远和国家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
如今任礼的后人,秉承先辈的优良品德,在新时期的征程中努力创造着幸福的生活。
附:任氏祠堂石刻铭文:
宦海茫茫未尘渺,
碌碌何时了,
翻航覆舟是非较。
绕算来,
平地步青霄,
不若早贩城东稻。
脱下了团花战袍,
解下了龙泉宝刀,
卸下了朝簪乌帽。
布袄上系绳条,
闲时渔鼓笕板敲,
深山坳,
快意随歌啸,
跨清溪,
粗板为桥。
小小的茅庵盖好,
从今昼夜清闲,
不闻宣诏。
种青松,
栽碧桃,
摘山花,
采药苗,
仓库充,
何足道?
禄位高,
何足较?
芦花被暖度良宵,
三杆日出睡觉。
摅腰对村翁野老,
饮三杯浊酒清醪,
醺醺的醉倒,
消灭了闲人聒噪,
破除了凡情懊恼,
一任他尘世讥嘲,
从来得失知多少,
纵上心来走一遭,
把门儿闭了,
只许诗人带月敲。
一、 姓氏起源 家族名人
一、 姓氏起源
郝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子姓,其始祖为帝乙。相传契为商的始祖,他曾助禹治水有功,被舜任为司徒,掌管教化,居于商(今河南商丘南)。相传其母因吞玄鸟(燕)卵而生下他,故被赐姓子。商族后来不断的壮大,终于在契的14代孙汤的领导下,推翻了夏桀的统治,建立商朝。据《通志·氏族略》及《名贤氏族言行类稿》所载,殷商在第27代天子帝乙即位时,将他的儿子子期封于太原郝乡(今山西太原),其后子孙也以地为氏,称郝氏。一说郝乡在今陕西西矮附近,史称郝氏正宗。至于郝氏何时得姓,据有关史料所载,大致是在商朝被周朝灭亡(前11世纪)之后。按当时的习惯,子期的后裔便有的以地为氏称郝氏,有的以国为史称商氏,是为山西郝氏或陕西郝氏。
2、 出自复姓。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相传炎帝神农氏有称郝骨氏者,为太昊(伏羲氏)的辅佐,其后郝氏中可能就有源自郝骨氏这一支的。
3、 为古代南方少数民族姓氏。据《旧唐书·南蛮传》所载,唐代南蛮有郝、杨、刘三姓。
二、 迁徙分布
始于商末的郝姓,传了一千多年,至汉代仍是以今山西太原一带为其繁衍地区。 就是到了宋代,郝姓虽说已分布于北方大部分地区,但主要还是以中原地区为其繁衍的中心地带。至于郝姓南迁,也是比较晚的,一直到宋代,南方一些地方才出现了郝姓人家。这也是导致明、清两代,郝姓仍以我国北方分布居多的主要原因。总之,历史上郝姓着实是我国一个比较典型的北方姓氏。
三、 郡望堂号
堂号
“晒书堂”:晋朝时候,每年七月七日富豪之家就把衣服拿到太阳下晒,以防发霉或虫蛀。郝隆为桓温南蛮参军,他脱了衣服,跑到太阳下摩着肚皮晒太阳。人家问他干什么,他说:“晒书啊!--我的书都在肚子里。”
郡望
太原郡:战国秦庄襄王四年(前246年)置郡,治所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西南)。秦时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霍山以北地区。北魏复为郡,相当今阳曲、交城、平遥、和顺间的晋中地区。
四、 家乘谱牒
河北:藳城郝氏族谱四卷、定县定州郝氏家谱一卷、三河临河郝氏族谱不分卷
山西:代县郝氏族谱四卷
江苏;沛县沛邑郝氏族谱不分卷、淮安淮山郝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湖南;常德郝氏族谱七卷首一卷
山东:滕县郝氏族谱不分卷、栖霞郝氏丽书堂支谱一卷
其他;郝氏历代家谱一卷、郝氏家乘(卷数不清)
五、 历史名人
郝懿行:今山东栖霞人,清代著名的经学家、训诂学家、嘉庆年间进士。他曾官至户部主事,长于名物训诂考据之学,于《尔雅》用力最久,撰《尔雅义疏》、《山海经义疏》,援引各书,考释名物,订正讹谬。另有《易说》、《书说》、《郑氏礼记笺》、《春秋说略》、
《竹书纪年校正》等书。
郝摇旗:明清之际李自成农民起义军的一员猛将,初在军中当旗手,故而得名。闯王牺牲后,与李锦等联合抗清,在湖南、广西大败清军。后因在军中受歧视,退回湖北,在攻打四川巫山时被俘牺牲。
郝经:泽川陵川(今属山西省)人,集学者、谋士于一身。他曾在金亡后迁于河北,住在元将张柔家,得以阅读张的藏书。宪宗时入忽必烈(即元世祖)王府,甚受信任。中统元年(1260年),以翰林侍读学士的身份使宋,被贾似道扣留于真州(今江苏仪征)。郝经一生著作较多,主要有《续后汉书》、《陵川集》等。
郝澄:句容(今属江苏)人,宋代画家,他所作的道释、人马,笔墨清劲,善于设色,一生努力进取,其愈后,名气也愈大。
郝定:兖州泗水(今属山东)人,金末山东红袄军首领。他曾率军攻克滕、兖、单诸州,莱芜、新泰等10十多个县,设立政权,国号汉,年号顺天。
郝孝德:平原(今山东平原西南)人,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他曾聚数万人起义,转战于黄河下游以北地区,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古代家族司法审判程序
本文2023-09-22 10:27:2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8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