婺源最值得去的景点
婺源位于江西省境内,这里保留了大量的古代徽商的痕迹,虽然现在属于江西,但是在古代可以属于安徽人的地盘,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都非常给力,下面给大家分享婺源最值得去的景点。
婺源,第一次来到的日出就已惊艳,美景只独有,旁人多看的一眼都不行。
李坑是此行第一站,村不大,一两小时便可逛完,村口的大樟树也是媒婆树风水树,女儿出生时种下,待出嫁之时,樟树刚好长成可打成箱子的宽度,打成樟木箱装上嫁妆所以叫媒婆树,往里了走,如果说用"小桥流水"来形容李坑,我到是觉得用"活的多彩"更好,一条小河,一排排老宅,洗菜的女人,卖饼的男人,正是吃饭的时间,去餐馆点了当地特色的荷包红鲤鱼,粉蒸肉,红鲤鱼第一次吃,是当地的名菜,跟观赏的锦鲤相似,区别简单,就是一个能吃,一个不能吃,吃的时候还是会有抵触心理,尝了一口,肉质和一般的鱼基本相同,味道很好。
晚饭后,游客渐渐少了,画画儿的孩子也回住处歇息,我是闲不住的,行人稀少的村子,更有风味,村里的小店也陆陆续续的收摊,饭后小孩总往街上跑,成群成群的,可讨喜了,溪声,吵闹声,饭后闲聊的声儿,悦耳着呢。满足的走在回住所的小路,抬头望天,差点就以为看错了,满天满天的星,我放慢了脚步,走着走着停了下来,闭上眼睛,在睁开眼睛,星似乎更多了,多久没看到这般天空,稍等,还有惊喜,突然划过一道光,夜晚那到光是那么显眼,很短但很美好,我忽然想,这就是生活吧,生的美好,活的幸福。
李坑村不大,待上几天自然想往别处走走,一个小时的车程,景德镇是不错的选择,四大名镇,千年瓷都的名声打的响亮,初来景德镇,没想到在婺源踏入景德镇的第一步,第一眼看到的是景德镇陶瓷大学,它的前身景德镇陶瓷学院是我当年拿到校考合格证的学院,对这座学府,有些期盼有些遗憾,因为英语的关系没能圆梦,有些看起来美好的东西,在某个时间点,总是那么遥不可及,既然得不到,那就心存那一点点美好,不在去触碰它,路过大学以后,同行人一致决定去陶溪川,设计类的学生总得去些有设计气味的地方,吸吸烟火气,吸吸灵感,创意小店,创意工厂,琳琅满目,时间紧迫,我们没法细细揣摩作者的思想,和作品的意义,就匆匆离去,恢宏大气中国陶瓷博物馆是今日之行最后一班车,陶瓷,从无到有,从古到今,不愧是匠人之魂,中华民族艺术之魂,印象极深的是,祭兰_,祭红_,孔雀绿,胭脂红,这些淡雅清新色的器皿,窑变成器的陶瓷我很是喜爱,不可多得,不可复制。
这些天遇见不少的人,不少的感动,我想出行的意义大概就是发现吧,发现美,发现新的事物,汪口用竹子做手工的奶奶,岭口向我们寻求帮助的爷爷,出行最后一天遇见的画家,奶奶做了一辈子的手工了,该歇歇了,但村里年轻人少,年轻人不愿意学,手艺不就断了嘛!她拖着身子带着倔强继续做下去,卖着不贵的作品和她慈祥的笑脸,我怎能不动容,岭口向我们寻求帮助的爷爷,拿着手机想拨出去一个电话都那么困难,在回桂林的上午,还能在走走这个村,走走一架架桥,碰见自己很欣赏的画家,交谈甚欢,太阳再大也挡不住两个爱画之人的心,谈画,谈色,舍不得离开,必须得走了,才挥手告别,抱歉不能跟你一起作画,在欣赏你的作品。
婺源之行,惊喜,留恋,这里的夜,这里的人,真好。
在古代,家谱在编修时,通常会采用宣纸印刷来保证家谱的保存年限,然后再进行一系列的保存方式。家谱的保存,一般有二大要素:完整、安全。在不少情况下为了重视对原本的保护,有时候我们还需要把家谱来制作一个副本。其实大多数族谱经历几代的风风雨雨,存储下来的不是有残缺的,就是纸张发黄、字迹看不清的。族谱的编修,需要很长一段时间,一般要经过资料收集、发凡起例(拟定编写体例)、内容编辑、印刷出版等流程。所以,在修族谱前应该怎么存储才能更好的传承给后代呢?
首先修谱用纸要多讲究
在以前修族谱用纸一般选用宣纸。宣纸在中国有上千年的历史,易于保存,经久不脆,不会褪色等特点,故有“纸寿千年”之誉。宣纸还有轻和薄的特点,也正因为其薄的特点,不能双面印刷字迹,在做装订的时候采用蝴蝶装订,看上去及有古韵。宣纸还有一个最大特点是遇水后,墨迹不褪不变。这也是宣纸深受人们最为难舍的优点,当然,这个遇水不褪色是指短时间遇水后立即干燥是没有问题,比如宣纸作品湿水后,可用电熨斗熨平,对纸质无影响。
存放
存放要避免日光直射。日光中紫外线会造成纸张发黄变脆。而书架可放置卫生球、樟脑丸等对人体无害的防虫药物。其此外做好防潮防高温。高温高湿会造成纸张的老化,潮湿还能造成图书的霉烂和起虫,族谱要放在干燥通风处。而樟木盒一般具有防潮防虫的作用,族谱放入其中,长时间不会虫蛀,有助于族谱的保存。
扫描成电子族谱
不管是宣纸还是樟木盒,就是比较昂贵的材质,对于编修成族谱会废比较大的成本。而作为现代人来说,手机电脑不离身,更有利于电子族谱的保存。
樟脑产量占世界的70%,质量名冠全球。
樟树是营造园林、防风林的理想树种。
我国栽培樟树历史悠久,广西全州锦塘山谷有棵2000多年的古樟,高30米,胸经66米;各地还有“唐樟”、“宋樟”等不少珍贵的古樟。
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丰碑
樟树是一个古老的树种,早在下石炭纪和上石炭纪已有樟树植物的化石。樟树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尸佼》有:土积则梗豫樟;《淮南子》有:楠豫樟之生也,七年而后知,故可以为舟“。我国著名林学家陈嵘在他著的《中国树木分类学》中说:“如樟树、楠木、肉桂等利用上价值极大,欧美人士每谓中国植物界之富源重在樟科,良有以也”。樟木是木材王国中的珍品,为“樟”、“梓”、“楠”、“椆”四大名木之首。江南特产樟木箱,不仅外观美丽,而且用以装衣服久放不潮不霉变不虫蛀。樟木箱成为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樟树根、茎、叶均含樟脑。樟脑作为焚香和医药已使用了很多世纪,其医药有通关窍、利滞气之功能,主治寒湿、霍乱、心腹疼痛诸症;又可作杀虫剂,除臭剂、染料,选矿和塑料的增韧剂等。樟脑是我国特产,生产历史悠久,尤以台湾出产为多,质量好,居世界首位。
樟树是我国出色的绿化美化树种,早在1500年以前有一位南朝诗人梁江淹,他写有《闽中草木颂》,共15首诗,《豫樟颂》是其中一首,对樟树雄姿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伊南有林,榧桂榧椒,下贯金壤,上笼赤霄,盘薄广结,稍瑟曾乔,七年乃识,非日终朝”。南方各地特别一些大城市普遍用它作庭院树、行道树和公园绿化树,栽到那里,就为那里增添了亮丽景色。它浓密的树冠,犹如一把巨伞,夏日里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冬天里可以挡住北来的寒风。它那油亮翠绿的树叶,给人以爽心悦目之感,它四季长青,更能衬托出江南的旖旎风光。樟树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并能在氟化氢气体污染的地方生长。因此它是绿化厂、矿区的优良树种,特别是有特殊污染源的厂矿,樟树是不可替代的绿化树种。据日本报道,樟树对臭氧也有较强抗性。
在南方,它无论乡村或城镇,无论山区或平原,也无论名刹大寺和名胜古迹,都可以见到它的浓密翠绿的身姿,闻到它樟脑味的飘香,它营造了富有江南特色的景观,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陪伴着人类走过了漫漫历史发展的长河,也为人类作出了大量贡献,因此深受南方人们的喜爱。南方许多城镇、村庄用樟树来命名的也特别的多,如在江西至今还有30余处。樟树市是全国有名的药都,原名清江(在清江流域),因境内古樟树而改此名。清代诗人查慎行游樟树镇后还写下了一首诗:“潇潇下流棹歌声,一曲清江见底清,老树不知生意尽,尚凭古社占村名。”这里的老树,是指古樟树。据历史记载,江西古时地属豫章郡,唐人张守义说:“章,今之樟也”。今天的江西在春秋时,秦置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九江郡为豫章郡,辖境相当全省,治所在南昌。三国时属吴,才改豫章郡为江州。汉高祖六年设豫章郡,可见当时樟树之多。在湖南用樟树作地名也很多,如衡阳的樟木市,衡山三樟乡,衡南的樟树乡,还有许多用樟树来命名的小地各,如樟树坳,樟树庵,樟树山,樟木村等等。
樟树的寿命很长,千年以上的古树巨木很多,分布也很广。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寿命之长,树围、树冠之大,恐为全国之冠。其胸围和冠幅也可以和 “世界爷”(世界著名的长寿树红杉)相媲美。我国人民历来把古树作为活的文物加以保护,许多地方的古老樟树,都被当作稀物珍品记入县志或家谱。如清同治《祁阳县志·语溪》:记载一株“寿樟”,“高可十余丈,荫庇数亩,大及数十围”。为李唐所植,今仍保存,三人合抱。《南县志备记录》和《徐氏家谱》记载,南县九都山原涂家老屋场,有一株“千年古樟”是南宋高宗时,任职(沅)江、华(容)的涂淑和手植,现仍枝叶繁茂。清嘉庆《善化县志》和黄本骥《湖南文物志》载:岳麓监院后有一株“朱子樟”,相传为朱熹手植,蔚然深秀,名“紫阳樟”,现不存。又在左侧有一株“元樟”。
古樟是自然文化历史的丰碑,一个地区,一个城镇,或一个村庄,可能没有自然历史发展的记载,但古樟树可作为它的历史见证。一株古樟常常是一处名胜风景,有一个传神的故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湖广》记述五都樟树评庙上首,有一株大樟树,人称“樟仙”。此古樟尚存,胸径18米,高15米。据传六朝时所植。湖南沅陵县城,有一株古樟树,高26米,胸径53米,相传这株古樟为南宋将领牛皋曾用来栓过马。江西史称:“樟木之乡”,保留有大面积的古樟群及全国少见的古樟树。最早的记录为晋朝人张华在《豫章志》中所载:西汉时的南昌“有大樟树,高17丈,四十五围,枝叶扶疏,庇荫数亩”。江西有古樟林 300多处,以吉安为多。安福县有15处,泰和县16处,永丰县20余处。泰和县塘洲乡金滩村的古樟林有200余亩,至今800余年。最为壮观的是瓜畲乡邓家村的古樟林,呈带状蜿蜒绕村,乡民称它为:“龙脉”,“龙头”3株,胸围98~10米,树高30米,冠幅30米×30米。据邓家谱载,为后周年间所植,距今1200余年。崇仁县许坊乡谙源村古樟,胸围11米,树高20米,分生7干,冠幅28米×26米。这株樟树,冠幅巨大,气势雄伟,影响范围很广,清人立石碑赞叹道:“古樟一棵,盘结如盖,势偃百尺,荫及一乡,四山峙到,如垣如墉,青葱勃翠,骇目伟观。”传说这株古樟为纪念村祖李十公夫妇“显圣”,打败金兵,受到朝廷敕封,在宋朝嘉定年间立庙记奉而栽植。在我国年龄在四、五百年的古樟数量很大,仅据江西安福县统计,该县共有成材樟树12万株,400年以上的就有8700多株,难于一一历数。
樟树一樟一景,特别是一些古樟树不仅记载着人类和自然发展的历史,而且它们营造了江南的特色风光,保卫着人们生存的环境,并为人们创造了生产生活的优越条件。
樟脑产量占世界的70%,质量名冠全球。
樟树是营造园林、防风林的理想树种。
我国栽培樟树历史悠久,广西全州锦塘山谷有棵2000多年的古樟,高30米,胸经66米;各地还有“唐樟”、“宋樟”等不少珍贵的古樟。
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丰碑
樟树是一个古老的树种,早在下石炭纪和上石炭纪已有樟树植物的化石。樟树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尸佼》有:土积则梗豫樟;《淮南子》有:楠豫樟之生也,七年而后知,故可以为舟“。我国著名林学家陈嵘在他著的《中国树木分类学》中说:“如樟树、楠木、肉桂等利用上价值极大,欧美人士每谓中国植物界之富源重在樟科,良有以也”。樟木是木材王国中的珍品,为“樟”、“梓”、“楠”、“椆”四大名木之首。江南特产樟木箱,不仅外观美丽,而且用以装衣服久放不潮不霉变不虫蛀。樟木箱成为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樟树根、茎、叶均含樟脑。樟脑作为焚香和医药已使用了很多世纪,其医药有通关窍、利滞气之功能,主治寒湿、霍乱、心腹疼痛诸症;又可作杀虫剂,除臭剂、染料,选矿和塑料的增韧剂等。樟脑是我国特产,生产历史悠久,尤以台湾出产为多,质量好,居世界首位。
樟树是我国出色的绿化美化树种,早在1500年以前有一位南朝诗人梁江淹,他写有《闽中草木颂》,共15首诗,《豫樟颂》是其中一首,对樟树雄姿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伊南有林,榧桂榧椒,下贯金壤,上笼赤霄,盘薄广结,稍瑟曾乔,七年乃识,非日终朝”。南方各地特别一些大城市普遍用它作庭院树、行道树和公园绿化树,栽到那里,就为那里增添了亮丽景色。它浓密的树冠,犹如一把巨伞,夏日里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冬天里可以挡住北来的寒风。它那油亮翠绿的树叶,给人以爽心悦目之感,它四季长青,更能衬托出江南的旖旎风光。樟树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并能在氟化氢气体污染的地方生长。因此它是绿化厂、矿区的优良树种,特别是有特殊污染源的厂矿,樟树是不可替代的绿化树种。据日本报道,樟树对臭氧也有较强抗性。
在南方,它无论乡村或城镇,无论山区或平原,也无论名刹大寺和名胜古迹,都可以见到它的浓密翠绿的身姿,闻到它樟脑味的飘香,它营造了富有江南特色的景观,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陪伴着人类走过了漫漫历史发展的长河,也为人类作出了大量贡献,因此深受南方人们的喜爱。南方许多城镇、村庄用樟树来命名的也特别的多,如在江西至今还有30余处。樟树市是全国有名的药都,原名清江(在清江流域),因境内古樟树而改此名。清代诗人查慎行游樟树镇后还写下了一首诗:“潇潇下流棹歌声,一曲清江见底清,老树不知生意尽,尚凭古社占村名。”这里的老树,是指古樟树。据历史记载,江西古时地属豫章郡,唐人张守义说:“章,今之樟也”。今天的江西在春秋时,秦置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九江郡为豫章郡,辖境相当全省,治所在南昌。三国时属吴,才改豫章郡为江州。汉高祖六年设豫章郡,可见当时樟树之多。在湖南用樟树作地名也很多,如衡阳的樟木市,衡山三樟乡,衡南的樟树乡,还有许多用樟树来命名的小地各,如樟树坳,樟树庵,樟树山,樟木村等等。
樟树的寿命很长,千年以上的古树巨木很多,分布也很广。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寿命之长,树围、树冠之大,恐为全国之冠。其胸围和冠幅也可以和 “世界爷”(世界著名的长寿树红杉)相媲美。我国人民历来把古树作为活的文物加以保护,许多地方的古老樟树,都被当作稀物珍品记入县志或家谱。如清同治《祁阳县志·语溪》:记载一株“寿樟”,“高可十余丈,荫庇数亩,大及数十围”。为李唐所植,今仍保存,三人合抱。《南县志备记录》和《徐氏家谱》记载,南县九都山原涂家老屋场,有一株“千年古樟”是南宋高宗时,任职(沅)江、华(容)的涂淑和手植,现仍枝叶繁茂。清嘉庆《善化县志》和黄本骥《湖南文物志》载:岳麓监院后有一株“朱子樟”,相传为朱熹手植,蔚然深秀,名“紫阳樟”,现不存。又在左侧有一株“元樟”。
古樟是自然文化历史的丰碑,一个地区,一个城镇,或一个村庄,可能没有自然历史发展的记载,但古樟树可作为它的历史见证。一株古樟常常是一处名胜风景,有一个传神的故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湖广》记述五都樟树评庙上首,有一株大樟树,人称“樟仙”。此古樟尚存,胸径18米,高15米。据传六朝时所植。湖南沅陵县城,有一株古樟树,高26米,胸径53米,相传这株古樟为南宋将领牛皋曾用来栓过马。江西史称:“樟木之乡”,保留有大面积的古樟群及全国少见的古樟树。最早的记录为晋朝人张华在《豫章志》中所载:西汉时的南昌“有大樟树,高17丈,四十五围,枝叶扶疏,庇荫数亩”。江西有古樟林 300多处,以吉安为多。安福县有15处,泰和县16处,永丰县20余处。泰和县塘洲乡金滩村的古樟林有200余亩,至今800余年。最为壮观的是瓜畲乡邓家村的古樟林,呈带状蜿蜒绕村,乡民称它为:“龙脉”,“龙头”3株,胸围98~10米,树高30米,冠幅30米×30米。据邓家谱载,为后周年间所植,距今1200余年。崇仁县许坊乡谙源村古樟,胸围11米,树高20米,分生7干,冠幅28米×26米。这株樟树,冠幅巨大,气势雄伟,影响范围很广,清人立石碑赞叹道:“古樟一棵,盘结如盖,势偃百尺,荫及一乡,四山峙到,如垣如墉,青葱勃翠,骇目伟观。”传说这株古樟为纪念村祖李十公夫妇“显圣”,打败金兵,受到朝廷敕封,在宋朝嘉定年间立庙记奉而栽植。在我国年龄在四、五百年的古樟数量很大,仅据江西安福县统计,该县共有成材樟树12万株,400年以上的就有8700多株,难于一一历数。
樟树一樟一景,特别是一些古樟树不仅记载着人类和自然发展的历史,而且它们营造了江南的特色风光,保卫着人们生存的环境,并为人们创造了生产生活的优越条件。
樟科樟属。又名香樟(杭州)乌樟(四川)、徭人柴(广西)、栲樟、山乌樟(台湾)、小叶樟(湖南)。 形态特征: 常绿大乔木,高达30m,胸径5m,树冠近球形。树皮灰褐色,纵裂,小枝无毛。叶互生,卵状椭圆形,先端尖,基部宽楔形,近圆;叶缘波状,下面灰绿色,有白粉,薄革质,离基三出脉,脉腋有腺体。花序腋生,花小黄绿色。浆果球形,紫黑色,果托杯状。 常绿阔叶树种,它既是珍贵的用材和经济树种,也是我国非常重要的园林绿化树种。它生长于中国整个亚热带地区,是亚热带很有代表性的树种。长江以南各省都有它的分布。如台湾、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云南、浙江。 树姿优美,树冠近球形,枝叶浓密青翠。木材有香气,纹理致密,美观,耐腐朽,防虫蛀,为造船、箱橱、家具、工艺美术品等优良用材;根、干、枝、叶、可提取樟脑、樟油;种子可榨油,又作润滑油;叶含单宁,可提至栲胶,还能放养樟蚕,其蚕丝供渔业制网材料及医疗外科手术缝合线。 樟树是一个古老的树种,早在下石炭纪和上石炭纪已有樟树植物的化石。樟树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尸佼》有:土积则梗豫樟;《淮南子》有:楠豫樟之生也,七年而后知,故可以为舟“。我国著名林学家陈嵘在他著的《中国树木分类学》中说:“如樟树、楠木、肉桂等利用上价值极大,欧美人士每谓中国植物界之富源重在樟科,良有以也”。樟木是木材王国中的珍品,为“樟”、“梓”、“楠”、“椆”四大名木之首。江南特产樟木箱,不仅外观美丽,而且用以装衣服久放不潮不霉变不虫蛀。樟木箱成为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在南方,它无论乡村或城镇,无论山区或平原,也无论名刹大寺和名胜古迹,都可以见到它的浓密翠绿的身姿,闻到它樟脑味的飘香,它营造了富有江南特色的景观,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陪伴着人类走过了漫漫历史发展的长河,也为人类作出了大量贡献,因此深受南方人们的喜爱。樟树的寿命很长,千年以上的古树巨木很多,分布也很广。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寿命之长,树围、树冠之大,恐为全国之冠。其胸围和冠幅也可以和“世界爷”(世界著名的长寿树红杉)相媲美。我国人民历来把古树作为活的文物加以保护,许多地方的古老樟树,都被当作稀物珍品记入县志或家谱。
樟脑产量占世界的70%,质量名冠全球。 樟树是营造园林、防风林的理想树种。 我国栽培樟树历史悠久,广西全州锦塘山谷有棵2000多年的古樟,高30米,胸经66米;各地还有“唐樟”、“宋樟”等不少珍贵的古樟。 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丰碑 樟树是一个古老的树种,早在下石炭纪和上石炭纪已有樟树植物的化石。樟树开发利用历史悠久,早在春秋时代《尸佼》有:土积则梗豫樟;《淮南子》有:楠豫樟之生也,七年而后知,故可以为舟“。我国著名林学家陈嵘在他著的《中国树木分类学》中说:“如樟树、楠木、肉桂等利用上价值极大,欧美人士每谓中国植物界之富源重在樟科,良有以也”。樟木是木材王国中的珍品,为“樟”、“梓”、“楠”、“椆”四大名木之首。江南特产樟木箱,不仅外观美丽,而且用以装衣服久放不潮不霉变不虫蛀。樟木箱成为我国传统出口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久负盛名。 樟树根、茎、叶均含樟脑。樟脑作为焚香和医药已使用了很多世纪,其医药有通关窍、利滞气之功能,主治寒湿、霍乱、心腹疼痛诸症;又可作杀虫剂,除臭剂、染料,选矿和塑料的增韧剂等。樟脑是我国特产,生产历史悠久,尤以台湾出产为多,质量好,居世界首位。 樟树是我国出色的绿化美化树种,早在1500年以前有一位南朝诗人梁江淹,他写有《闽中草木颂》,共15首诗,《豫樟颂》是其中一首,对樟树雄姿进行了生动的描述;“伊南有林,榧桂榧椒,下贯金壤,上笼赤霄,盘薄广结,稍瑟曾乔,七年乃识,非日终朝”。南方各地特别一些大城市普遍用它作庭院树、行道树和公园绿化树,栽到那里,就为那里增添了亮丽景色。它浓密的树冠,犹如一把巨伞,夏日里可以遮挡强烈的阳光,冬天里可以挡住北来的寒风。它那油亮翠绿的树叶,给人以爽心悦目之感,它四季长青,更能衬托出江南的旖旎风光。樟树对二氧化硫有较强的抗性,并能在氟化氢气体污染的地方生长。因此它是绿化厂、矿区的优良树种,特别是有特殊污染源的厂矿,樟树是不可替代的绿化树种。据日本报道,樟树对臭氧也有较强抗性。 在南方,它无论乡村或城镇,无论山区或平原,也无论名刹大寺和名胜古迹,都可以见到它的浓密翠绿的身姿,闻到它樟脑味的飘香,它营造了富有江南特色的景观,它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陪伴着人类走过了漫漫历史发展的长河,也为人类作出了大量贡献,因此深受南方人们的喜爱。南方许多城镇、村庄用樟树来命名的也特别的多,如在江西至今还有30余处。樟树市是全国有名的药都,原名清江(在清江流域),因境内古樟树而改此名。清代诗人查慎行游樟树镇后还写下了一首诗:“潇潇下流棹歌声,一曲清江见底清,老树不知生意尽,尚凭古社占村名。”这里的老树,是指古樟树。据历史记载,江西古时地属豫章郡,唐人张守义说:“章,今之樟也”。今天的江西在春秋时,秦置九江郡,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分九江郡为豫章郡,辖境相当全省,治所在南昌。三国时属吴,才改豫章郡为江州。汉高祖六年设豫章郡,可见当时樟树之多。在湖南用樟树作地名也很多,如衡阳的樟木市,衡山三樟乡,衡南的樟树乡,还有许多用樟树来命名的小地各,如樟树坳,樟树庵,樟树山,樟木村等等。 樟树的寿命很长,千年以上的古树巨木很多,分布也很广。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寿命之长,树围、树冠之大,恐为全国之冠。其胸围和冠幅也可以和 “世界爷”(世界著名的长寿树红杉)相媲美。我国人民历来把古树作为活的文物加以保护,许多地方的古老樟树,都被当作稀物珍品记入县志或家谱。如清同治《祁阳县志·语溪》:记载一株“寿樟”,“高可十余丈,荫庇数亩,大及数十围”。为李唐所植,今仍保存,三人合抱。《南县志备记录》和《徐氏家谱》记载,南县九都山原涂家老屋场,有一株“千年古樟”是南宋高宗时,任职(沅)江、华(容)的涂淑和手植,现仍枝叶繁茂。清嘉庆《善化县志》和黄本骥《湖南文物志》载:岳麓监院后有一株“朱子樟”,相传为朱熹手植,蔚然深秀,名“紫阳樟”,现不存。又在左侧有一株“元樟”。 古樟是自然文化历史的丰碑,一个地区,一个城镇,或一个村庄,可能没有自然历史发展的记载,但古樟树可作为它的历史见证。一株古樟常常是一处名胜风景,有一个传神的故事,如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湖广》记述五都樟树评庙上首,有一株大樟树,人称“樟仙”。此古樟尚存,胸径18米,高15米。据传六朝时所植。湖南沅陵县城,有一株古樟树,高26米,胸径53米,相传这株古樟为南宋将领牛皋曾用来栓过马。江西史称:“樟木之乡”,保留有大面积的古樟群及全国少见的古樟树。最早的记录为晋朝人张华在《豫章志》中所载:西汉时的南昌“有大樟树,高17丈,四十五围,枝叶扶疏,庇荫数亩”。江西有古樟林 300多处,以吉安为多。安福县有15处,泰和县16处,永丰县20余处。泰和县塘洲乡金滩村的古樟林有200余亩,至今800余年。最为壮观的是瓜畲乡邓家村的古樟林,呈带状蜿蜒绕村,乡民称它为:“龙脉”,“龙头”3株,胸围98~10米,树高30米,冠幅30米×30米。据邓家谱载,为后周年间所植,距今1200余年。崇仁县许坊乡谙源村古樟,胸围11米,树高20米,分生7干,冠幅28米×26米。这株樟树,冠幅巨大,气势雄伟,影响范围很广,清人立石碑赞叹道:“古樟一棵,盘结如盖,势偃百尺,荫及一乡,四山峙到,如垣如墉,青葱勃翠,骇目伟观。”传说这株古樟为纪念村祖李十公夫妇“显圣”,打败金兵,受到朝廷敕封,在宋朝嘉定年间立庙记奉而栽植。在我国年龄在四、五百年的古樟数量很大,仅据江西安福县统计,该县共有成材樟树12万株,400年以上的就有8700多株,难于一一历数。 樟树一樟一景,特别是一些古樟树不仅记载着人类和自然发展的历史,而且它们营造了江南的特色风光,保卫着人们生存的环境,并为人们创造了生产生活的优越条件。
婺源最值得去的景点
本文2023-11-15 01:19:3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80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