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故里的历史沿革
唐
唐代吴兢《贞观政要》中记载:魏征,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 唐代欧阳询书《唐京兆开元寺钟铭》碑刻铭文中记载:秘书监检校侍中钜鹿郡魏徵撰。 唐代杜淹《文中子世家》中记载:门人自远而至,河南董常、太山姚义、京兆杜淹、赵郡李靖、南阳程元、扶风窦威、河东薛收、中山贾琼、清河房玄龄、巨鹿魏徵、太原温大雅、颖川陈叔达等,咸称师,北面受王佐之道焉。《九成宫醴泉铭》也记载魏徵为钜鹿人。 《太平寰宇记》中记载:魏征钜鹿人。《资治通鉴》也记载魏徵为钜鹿人。
元
元人虞集所撰《顺德路魏文贞公宋文贞公祠堂记》说记载:魏文贞公征,巨鹿人。 元代王守正所编《道德真经衍义手抄》中记载:宰相魏徵,钜鹿人也。时上疏谏之。元代王守正所编《道德真经衍义手抄》记载:“宰相魏征,钜鹿人也。时上疏谏之”钜鹿即为今邢台巨鹿。 一、 清代台州市《魏氏宗谱》记载魏征为顺德府巨鹿人,“魏征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即为今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浙江省台州市魏玉生先生于2004年给邢台巨鹿县来信谈:“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有关魏徵故里的争议,现将我们台州魏氏族谱中的记载,提供给你们参考。
1、台州魏氏在清光绪十年(公元1884年)修谱序言中记载:‘魏徵厥里居固直隶顺德府钜鹿县人’(河北省邢台市巨鹿县)。
2、台州魏氏始祖魏宗谅是魏徵的曾孙,也是钜鹿县人。其《魏氏族谱》中记载:魏徵子叔瑜、孙华、曾孙宗谅。族谱中记载魏宗谅的家乡是‘直隶顺德府钜鹿县’。
这封信已明白无误地告诉人们:魏徵故里是现今之河北省邢台市钜鹿县。同时也揭开了一个谜,即《贞观政要·魏徵传》载:“魏徵钜鹿人也,近徙家相州之内黄”,其“近”在何时?据查《贞观政要》约成书于720年。而魏宗谅于公元710年之任台州刺史。由此推断则徙家当为710至720年之间,方可谓“近”。
二、清代光绪年间兰溪市《魏氏家谱》明确记载,兰溪魏姓始祖系唐代名臣魏征,出于巨鹿郡(唐代巨鹿郡为今邢台市),这套家谱共分四卷,前三卷为清光绪年间的印刷本,后一卷为手写本。据介绍,该家谱最后一次重修是在清代光绪二十四年,家谱记载了初唐至清朝光绪年间兰溪游埠魏家村魏姓家族的繁衍、生息情况。家谱中不但有魏征等家族中名人的介绍及画像,还收录了清代皇帝对魏家所下的诏书。据家谱记载,魏姓最早出于河北巨鹿郡(今邢台市),而兰溪魏姓则是在宋代由福建建宁迁入。
唐代宫苑和游乐地
唐朝国力强盛,长安城宫苑壮丽。大明宫北有太液池,池中蓬莱山独踞,池周建回廊四百多间。兴庆宫以龙池为中心,围有多组院落。大内三苑以西苑为最优美。苑中有假山,有湖池,渠流连环。长安城东南隅有芙蓉园、曲江池,一定时间内向公众开放,实为古代一种公共游乐地。
唐代的离宫别苑,比较著名的有麟游县天台山的九成宫,是避暑的夏宫;临潼县骊山之麓的华清宫,是避寒的冬宫。
大明宫
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北龙首原上。唐代贞观八年(634),太宗李世民为供其父李渊避暑,于长安宫城东北角禁苑内修建永安宫,次年改名大明宫。龙朔二年(662)高宗李治加以扩建,一度改名蓬莱宫,后成为唐代帝王在长安居住和听政的主要场所。唐末毁于战乱。1961年其遗址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明宫高踞龙首原上,遥对终南山,俯瞰长安城,规模宏大,气势壮阔。宫城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南宽北窄。北墙长1135米,南墙(即长安城北垣的一段)长1674米,西墙与南北墙垂直,长2256米,东墙倾斜有曲折。宫城内有三道平行的东西向宫墙。所有宫墙均为夯土墙,仅在同城门相接处和城墙转角处内外表面砌砖。城基宽13米余,深1米余,城墙底宽10米余。宫城北部的东、北、西三面城墙之外平行筑有夹城。西、东两面的夹城距宫城均为55米,北夹城距宫城160米。宫城南墙正中的丹凤门为正门,东有延政、望仙二门,西有建福、兴安二门;西墙中部有右银台门,其北有九仙门;东墙有左银台门;北墙正中为玄武门,其东有银汉门,西有青霄门,玄武门正北夹墙有重玄门。北门一带是当时北衙禁军的驻地,关系到宫廷的安危,所以在不到200米距离内设了三道门(包括玄武门内的重门),门的基址尚存。
据记载:大明宫分为外朝、内廷两部分。外朝沿袭唐太极宫的三朝制度,沿着南北向轴线纵列了大朝含元殿、日朝宣政殿、常朝紫宸殿。三殿东西两侧建有若干殿阁楼台。外朝部分还附有若干官署,如中书省、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内廷部分以太液池为中心。池中建蓬莱山,池周布置曲廊。周围殿宇厅堂、楼台亭阁罗布,寝殿在池南。这是帝王后妃起居游憩的场所。各殿具体位置有待于进一步的考古发掘确定。
含元殿,大明宫中轴线上的第一座宫殿。是举行重要典礼仪式的场所。含元殿利用龙首原高地为殿基。现残存遗址高出南面地坪10余米。殿东、北、西三面为夯筑土墙,白灰抹面。殿宽11间,每间面阔5米余,进深4间,北墙距北内槽柱中心5米,内槽柱南北跨距98米,殿四周为副阶围廊。殿址上现存方形柱础一座,下面方形部分长宽各14米,高052米,上凸覆盆高10厘米,上径84厘米。仅从这一构件的尺寸,可见含元殿的尺度规模。殿前龙尾道长75米,道面平段铺素面方砖,坡面铺莲花方砖,两边为有石柱和螭首的青石勾阑。含元殿东西两侧前方有翔鸾、栖凤两阁,以曲尺形廊庑与含元殿相连。这组庞大的宫殿建筑群,体现了唐代建筑的雄浑风格,成为后世宫殿的范例。
麟德殿,是皇帝举行宴会、观看杂技舞乐和作佛事的场所,位于太液池正西高地上,距宫城西墙90米。宫殿遗迹的台基夯土筑成,周围砌有砖壁,呈长方形,南北长130余米,东西宽约77米,上下二层,殿堂、廊庑建在上层台基之上,麟德殿由前殿、中殿、后殿组成,中殿为主殿,东西宽9间(两山墙各占一间除外),南北进深5间,殿内有两道隔墙,将殿分成东、中、西三部分,中部5间,两侧各2间,地面铺02米厚石板。前殿东西宽亦为9间,两山与中殿齐,前后无墙,两端两间进深4间,当中7间进深3间,地面也铺石板。后殿与中殿仅一墙之隔,两山与中殿两山对齐,进深3间,地面铺方砖,殿周环以回廊。殿后侧东面为郁仪楼,西面为结邻楼,两楼前为东亭、西亭。楼、亭均建于夯土高台上,楼亭廊庑衬托着三殿,构成一组具有唐代特色的大型建筑组合。
兴庆宫
遗址在陕西省西安市东郊,为唐长安三座皇宫之一,其他两座为大明宫、太极宫。开元二年(714)就唐玄宗旧居五王子宅所在的兴庆坊建成。宫殿为非对称布局,南部有较大的园林区,具有离宫性质。唐天佑元年(904)毁。
据记载,兴庆宫以一道东西横墙隔为南北两部分。北部为宫殿区,正门兴庆门在西墙;南部为园林区。东面通过夹城与大明宫连通。正殿为兴庆殿,主要建筑还有大同殿、南薰殿、新射殿等。龙首渠横贯宫殿区,在瀛洲门东侧穿越东西横墙注入园林区的龙池。园林区以龙池为中心,东北角有沉香亭。宫的西南方有勤政务本楼和花萼相辉楼,是唐玄宗宣布大赦、改元、受降、受贺、接见、宴饮的地方。整座宫殿没有一条全局的中轴线,这在古代宫殿建筑中是罕见的。遗址南北1250米,东西1080米。1958年在遗址范围内进行过发掘,其中有一座门址,面阔五间,长265米,进深三间,宽19米,进深的中间一间除明间处开门道外,西侧为夯土台,土台外侧接南面宫墙。这遗址曾被认为是勤政务本楼遗址。但也有人认为,与文献所载的位置、规模都不相合。
曲江池
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在唐长安城东南隅,因水流曲折得名。这里在秦代称恺洲,并修建有离宫称“宜春苑”,汉代在这里开渠,修“宜春后苑”和“乐游苑”。隋营京城(大兴城)时,宇文恺凿其地为池。隋文帝称池为“芙蓉池”,称苑为“芙蓉园”。唐玄宗时恢复“曲江池”的名称,而苑仍名“芙蓉园”。据记载,唐玄宗时引产水,经黄渠自城外南来注入曲江,且为芙蓉园增建楼阁。芙蓉园占据城东南角一坊的地段,并突出城外,周围有围墙,园内总面积约24平方公里。曲江池位于园的西部,水面约07平方公里。全园以水景为主体,一片自然风光,岸线曲折,可以荡舟。池中种植荷花、菖蒲等水生植物。亭楼殿阁隐现于花木之间。唐代曲江池作为长安名胜,定期开放,都人均可游玩,以中和(农历二月初一)、上巳(三月初三)最盛;中元(七月十五日)、重阳(九月九日)和每月晦日(月末一天)也很热闹。现在池址仍在,园林设施均已湮没。
李商隐的诗
1、「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2、「乐游原」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3、「夜雨寄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无题二首」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断蓬。
闻道阊门萼绿华,昔年相望抵天涯。
5、「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6、「重过圣女祠」
白石岩扉碧藓滋,上清沦谪得归迟。
一春梦雨常飘瓦,尽日灵风不满旗。
萼绿华来无定所,杜兰香去未移时。
玉郎会此通仙籍,忆向天阶问紫芝。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岂知一夜秦楼客,偷看吴王苑内花。
7、「寄罗劭兴」
棠棣黄花发,忘忧碧叶齐。人闲微病酒,燕重远兼泥。
混沌何由凿,青冥未有梯。高阳旧徒侣,时复一相携。
8、「令狐舍人说昨夜西掖玩月因戏赠」
昨夜玉轮明,传闻近太清。凉波冲碧瓦,晓晕落金茎。
露索秦宫井,风弦汉殿筝。几时绵竹颂,拟荐子虚名。
9、「崔处士」
真人塞其内,夫子入于机。未肯投竿起,惟欢负米归。
雪中东郭履,堂上老莱衣。读遍先贤传,如君事者稀。
10、「自喜」
自喜蜗牛舍,兼容燕子巢。绿筠遗粉箨,红药绽香苞。
虎过遥知阱,鱼来且佐庖。慢行成酩酊,邻壁有松醪。
11、「题僧壁」
舍生求道有前踪,乞脑剜身结愿重。大去便应欺粟颗,
小来兼可隐针锋。蚌胎未满思新桂,琥珀初成忆旧松。
若信贝多真实语,三生同听一楼钟。
12、「霜月」
初闻征雁已无蝉,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月中霜里斗婵娟。
13、「异俗二首(时从事岭南)」
鬼疟朝朝避,春寒夜夜添。未惊雷破柱,不报水齐檐。
虎箭侵肤毒,鱼钩刺骨铦。鸟言成谍诉,多是恨彤幨。
户尽悬秦网,家多事越巫。未曾容獭祭,只是纵猪都。
点对连鳌饵,搜求缚虎符。贾生兼事鬼,不信有洪炉。
14、归墅」
行李逾南极,旬时到旧乡。楚芝应遍紫,邓橘未全黄。
渠浊村舂急,旗高社酒香。故山归梦喜,先入读书堂。
15、「商於」
商於朝雨霁,归路有秋光。背坞猿收果,投岩麝退香。
建瓴真得势,横戟岂能当。割地张仪诈,谋身绮季长。
清渠州外月,黄叶庙前霜。今日看云意,依依入帝乡。
16、「和孙朴韦蟾孔雀咏」
此去三梁远,今来万里携。西施因网得,秦客被花迷。
可在青鹦鹉,非关碧野鸡。约眉怜翠羽,刮目想金篦。
瘴气笼飞远,蛮花向坐低。轻于赵皇后,贵极楚悬黎。
都护矜罗幕,佳人炫绣袿。屏风临烛扣,捍拨倚香脐。
旧思牵云叶,新愁待雪泥。爱堪通梦寐,画得不端倪。
地锦排苍雁,帘钉镂白犀。曙霞星斗外,凉月露盘西。
妒好休夸舞,经寒且少啼。红楼三十级,稳稳上丹梯。
17、「人欲」
人欲天从竟不疑,莫言圆盖便无私。
秦中已久乌头白,却是君王未备知。
18、「华山题王母祠」
莲华峰下锁雕梁,此去瑶池地共长。
好为麻姑到东海,劝栽黄竹莫栽桑。
19、「华清宫(天宝六载,改骊山温泉宫曰华清宫)」
华清恩幸古无伦,犹恐蛾眉不胜人。
未免被他褒女笑,只教天子暂蒙尘。
20、「楚泽」
夕阳归路后,霜野物声干。集鸟翻渔艇,残虹拂马鞍。
刘桢元抱病,虞寄数辞官。白袷经年卷,西来及早寒。
21、「蝉」
本以高难饱,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
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
22、「江亭散席循柳路吟(归官舍)」
春咏敢轻裁,衔辞入半杯。已遭江映柳,更被雪藏梅。
寡和真徒尔,殷忧动即来。从诗得何报,惟感二毛催。
23、「潭州」
潭州官舍暮楼空,今古无端入望中。湘泪浅深滋竹色,
楚歌重叠怨兰丛。陶公战舰空滩雨,贾傅承尘破庙风。
目断故园人不至,松醪一醉与谁同。
24、「赠刘司户(蕡)」
江风吹浪动云根,重碇危樯白日昏。已断燕鸿初起势,
更惊骚客后归魂。汉廷急诏谁先入,楚路高歌自欲翻。
万里相逢欢复泣,凤巢西隔九重门。
25、「哭刘司户二首」
离居星岁易,失望死生分。酒瓮凝馀桂,书签冷旧芸。
江风吹雁急,山木带蝉曛。一叫千回首,天高不为闻。
有美扶皇运,无谁荐直言。已为秦逐客,复作楚冤魂。
湓浦应分派,荆江有会源。并将添恨泪,一洒问乾坤。
26、「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27、「北齐二首」
一笑相倾国便亡,何劳荆棘始堪伤。
小怜玉体横陈夜,已报周师入晋阳。
巧笑知堪敌万几,倾城最在著戎衣。
晋阳已陷休回顾,更请君王猎一围。
28、[街西池馆]
白阁他年别,朱门此夜过。疏帘留月魄,珍簟接烟波。
太守三刀梦,将军一箭歌。国租容客旅,香熟玉山禾。
29、「南朝」
玄武湖中玉漏催,鸡鸣埭口绣襦回。谁言琼树朝朝见,
不及金莲步步来。敌国军营漂木柹,前朝神庙锁烟煤。
满宫学士皆颜色,江令当年只费才。
30、「复京」
虏骑胡兵一战摧,万灵回首贺轩台。
天教李令心如日,可要昭陵石马来。
31、「浑河中」
九庙无尘八马回,奉天城垒长春苔。
咸阳原上英雄骨,半向君家养马来。
32、「鄠杜马上念汉书(一云五陵怀古)」
世上苍龙种,人间武帝孙。小来惟射猎,兴罢得乾坤。
渭水天开苑,咸阳地献原。英灵殊未已,丁傅渐华轩。
33、[柳」
动春何限叶,撼晓几多枝。解有相思否,应无不舞时。
絮飞藏皓蝶,带弱露黄鹂。倾国宜通体,谁来独赏眉。
34、[巴江柳」
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35、「咸阳」
咸阳宫阙郁嵯峨,六国楼台艳绮罗。
自是当时天帝醉,不关秦地有山河。
36、「同崔八诣药山访融禅师」
共受征南不次恩,报恩惟是有忘言。
岩花涧草西林路,未见高僧只见猿。
37、「闻著明凶问哭寄飞卿」
昔叹谗销骨,今伤泪满膺。空馀双玉剑,无复一壶冰。
江势翻银砾,天文露玉绳。何因携庾信,同去哭徐陵。
38、[听鼓」
城头叠鼓声,城下暮江清。欲问渔阳掺,时无祢正平。
39、「送崔珏往西川」
年少因何有旅愁,欲为东下更西游。一条雪浪吼巫峡,
千里火云烧益州。卜肆至今多寂寞,酒垆从古擅风流。
浣花笺纸桃花色,好好题诗咏玉钩。
40、[代赠」
杨柳路尽处,芙蓉湖上头。虽同锦步障,独映钿箜篌。
鸳鸯可羡头俱白,飞去飞来烟雨秋。
41、「桂林」
城窄山将压,江宽地共浮。东南通绝域,西北有高楼。
神护青枫岸,龙移白石湫。殊乡竟何祷,箫鼓不曾休。
42、「陈后宫」
茂苑城如画,阊门瓦欲流。还依水光殿,更起月华楼。
侵夜鸾开镜,迎冬雉献裘。从臣皆半醉,天子正无愁。
43、「属疾」
许靖犹羁宦,安仁复悼亡。兹辰聊属疾,何日免殊方。
秋蝶无端丽,寒花只暂香。多情真命薄,容易即回肠。
44、「石榴」
榴枝婀娜榴实繁,榴膜轻明榴子鲜。
可羡瑶池碧桃树,碧桃红颊一千年。
45、「明日」
天上参旗过,人间烛焰销。谁言整双履,便是隔三桥。
知处黄金锁,曾来碧绮寮。凭栏明日意,池阔雨萧萧。
46、「饮席戏赠同舍」
洞中屐响省分携,不是花迷客自迷。珠树重行怜翡翠,
玉楼双舞羡鹍鸡。兰回旧蕊缘屏绿,椒缀新香和壁泥。
唱尽阳关无限叠,半杯松叶冻颇黎。
47、 「西溪」
近郭西溪好,谁堪共酒壶。苦吟防柳恽,多泪怯杨朱。
野鹤随君子,寒松揖大夫。天涯常病意,岑寂胜欢娱。
48、「忆梅」
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华。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49、「赠柳」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50、[谑柳」
已带黄金缕,仍飞白玉花。长时须拂马,密处少藏鸦。
眉细从他敛,腰轻莫自斜。玳梁谁道好,偏拟映卢家。
51、 「北禽」
为恋巴江好,无辞瘴雾蒸。纵能朝杜宇,可得值苍鹰。
石小虚填海,芦铦未破矰知来有乾鹊,何不向雕陵。
52、「初起」
想像咸池日欲光,五更钟后更回肠。
三年苦雾巴江水,不为离人照屋梁。
53、 「楚宫」
复壁交青琐,重帘挂紫绳。如何一柱观,不碍九枝灯。
扇薄常规月,钗斜只镂冰。歌成犹未唱,秦火入夷陵。
54、「柳」
柳映江潭底有情,望中频遣客心惊。
巴雷隐隐千山外,更作章台走马声。
55、「石城」
石城夸窈窕,花县更风流。簟冰将飘枕,帘烘不隐钩。
玉童收夜钥,金狄守更筹。共笑鸳鸯绮,鸳鸯两白头。
56、「韩碑」
元和天子神武姿,彼何人哉轩与羲。誓将上雪列圣耻,
坐法宫中朝四夷。淮西有贼五十载,封狼生貙貙生罴。
不据山河据平地,长戈利矛日可麾。帝得圣相相曰度,
贼斫不死神扶持。腰悬相印作都统,阴风惨淡天王旗。
愬武古通作牙爪,仪曹外郎载笔随。行军司马智且勇,
十四万众犹虎貔。入蔡缚贼献太庙,功无与让恩不訾。
帝曰汝度功第一,汝从事愈宜为辞。愈拜稽首蹈且舞,
金石刻画臣能为。古者世称大手笔,此事不系于职司。
当仁自古有不让,言讫屡颔天子颐。公退斋戒坐小阁,
濡染大笔何淋漓。点窜尧典舜典字,涂改清庙生民诗。
文成破体书在纸,清晨再拜铺丹墀。表曰臣愈昧死上,
咏神圣功书之碑。碑高三丈字如斗,负以灵鳌蟠以螭。
句奇语重喻者少,谗之天子言其私。长绳百尺拽碑倒,
粗砂大石相磨治。公之斯文若元气,先时已入人肝脾。
汤盘孔鼎有述作,今无其器存其辞。呜呼圣皇及圣相,
相与烜赫流淳熙。公之斯文不示后,曷与三五相攀追。
愿书万本诵万过,口角流沫右手胝。传之七十有二代,
以为封禅玉检明堂基。
57、「令狐八拾遗见招送裴十四归华州」
二十中郎未足希,骊驹先自有光辉。兰亭宴罢方回去,
雪夜诗成道韫归。汉苑风烟吹客梦,云台洞穴接郊扉。
嗟予久抱临邛渴,便欲因君问钓矶。
58、「离思」
气尽前溪舞,心酸子夜歌。峡云寻不得,沟水欲如何。
朔雁传书绝,湘篁染泪多。无由见颜色,还自托微波。
59、 「宿骆氏亭寄怀崔雍崔衮」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60、「风雨」
凄凉宝剑篇,羁泊欲穷年。黄叶仍风雨,青楼自管弦。
新知遭薄俗,旧好隔良缘。心断新丰酒,销愁斗几千。
61、 「梦泽」
梦泽悲风动白茅,楚王葬尽满城娇。
未知歌舞能多少,虚减宫厨为细腰。
62、「赠歌妓二首」
水精如意玉连环,下蔡城危莫破颜。
红绽樱桃含白雪,断肠声里唱阳关。
白日相思可奈何,严城清夜断经过。
只知解道春来瘦,不道春来独自多。
63、 「谢书」
微意何曾有一毫,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不羡王祥得佩刀。
64、 「寄令狐学士」
秘殿崔嵬拂彩霓,曹司今在殿东西。赓歌太液翻黄鹄,
从猎陈仓获碧鸡。晓饮岂知金掌迥,夜吟应讶玉绳低。
钧天虽许人间听,阊阖门多梦自迷。
65、 「酬令狐郎中见寄」
望郎临古郡,佳句洒丹青。应自丘迟宅,仍过柳恽汀。
封来江渺渺,信去雨冥冥。句曲闻仙诀,临川得佛经。
朝吟支客枕,夜读漱僧瓶。不见衔芦雁,空流腐草萤。
土宜悲坎井,天怒识雷霆。象卉分疆近,蛟涎浸岸腥。
补羸贪紫桂,负气托青萍。万里悬离抱,危于讼合铃。
66、 「七月二十八日夜与王郑二秀才听雨后梦作」
初梦龙宫宝焰然,瑞霞明丽满晴天。旋成醉倚蓬莱树,
有个仙人拍我肩。少顷远闻吹细管,闻声不见隔飞烟。
逡巡又过潇湘雨,雨打湘灵五十弦。瞥见冯夷殊怅望,
鲛绡休卖海为田。亦逢毛女无憀极,龙伯擎将华岳莲。
恍惚无倪明又暗,低迷不已断还连。觉来正是平阶雨,
独背寒灯枕手眠。
67、 「寄令狐郎中」
嵩云秦树久离居,双鲤迢迢一纸书。
休问梁园旧宾客,茂陵秋雨病相如。
68、「漫成三首」
不妨何范尽诗家,未解当年重物华。
远把龙山千里雪,将来拟并洛阳花。
沈约怜何逊,延年毁谢庄。清新俱有得,名誉底相伤。
雾夕咏芙蕖,何郎得意初。此时谁最赏,沈范两尚书。
69、 「无题(一云阳城)」
白道萦回入暮霞,斑骓嘶断七香车。
春风自共何人笑,枉破阳城十万家。
70、「槿花二首」
燕体伤风力,鸡香积露文。殷鲜一相杂,啼笑两难分。
月里宁无姊,云中亦有君。三清与仙岛,何事亦离群。
珠馆薰燃久,玉房梳扫馀。烧兰才作烛,襞锦不成书。
本以亭亭远,翻嫌眽眽疏。回头问残照,残照更空虚。
71、 「哭刘蕡」
上帝深宫闭九阍,巫咸不下问衔冤。广陵别后春涛隔,
湓浦书来秋雨翻。只有安仁能作诔,何曾宋玉解招魂。
平生风义兼师友,不敢同君哭寝门。
72、 「杜司勋(牧)」
高楼风雨感斯文,短翼差池不及群。
刻意伤春复伤别,人间惟有杜司勋。
73、「荆门西下」
一夕南风一叶危,荆云回望夏云时。人生岂得轻离别,
天意何曾忌嶮巇骨肉书题安绝徼,蕙兰蹊径失佳期。
洞庭湖阔蛟龙恶,却羡杨朱泣路岐。
74、 「碧瓦」
碧瓦衔珠树,红轮结绮寮。无双汉殿鬓,第一楚宫腰。
雾唾香难尽,珠啼冷易销。歌从雍门学,酒是蜀城烧。
柳暗将翻巷,荷欹正抱桥。钿辕开道入,金管隔邻调。
梦到飞魂急,书成即席遥。河流冲柱转,海沫近槎飘。
吴市蠀蛦甲,巴賨翡翠翘。他时未知意,重叠赠娇饶。
75、 「蝶」
叶叶复翻翻,斜桥对侧门。芦花惟有白,柳絮可能温。
西子寻遗殿,昭君觅故村。年年芳物尽,来别败兰荪。
76、 「蝇蝶鸡麝鸾凤等成篇」
韩蝶翻罗幕,曹蝇拂绮窗。斗鸡回玉勒,融麝暖金釭
玳瑁明书阁,琉璃冰酒缸。画楼多有主,鸾凤各双双。
77、 「韩翃舍人即事」
萱草含丹粉,荷花抱绿房。鸟应悲蜀帝,蝉是怨齐王。
通内藏珠府,应官解玉坊。桥南荀令过,十里送衣香。
78、 「公子」
一盏新罗酒,凌晨恐易消。归应冲鼓半,去不待笙调。
歌好惟愁和,香浓岂惜飘。春场铺艾帐,下马雉媒娇。
79、 「子初全溪作」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
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80、 「杨本胜说于长安见小男阿衮」
闻君来日下,见我最娇儿。渐大啼应数,长贫学恐迟。
寄人龙种瘦,失母凤雏痴。语罢休边角,青灯两鬓丝。
81、 「西溪」
怅望西溪水,潺湲奈尔何。不惊春物少,只觉夕阳多。
色染妖韶柳,光含窈窕萝。人间从到海,天上莫为河。
凤女弹瑶瑟,龙孙撼玉珂。京华他夜梦,好好寄云波。
82、 「柳下暗记」
无奈巴南柳,千条傍吹台。更将黄映白,拟作杏花媒。
83、 「妓席」
乐府闻桃叶,人前道得无。劝君书小字,慎莫唤官奴。
84、 「少年」
外戚平羌第一功,生年二十有重封。直登宣室螭头上,
横过甘泉豹尾中。别馆觉来云雨梦,后门归去蕙兰丛。
灞陵夜猎随田窦,不识寒郊自转蓬。
85、 「无题」
近知名阿侯,住处小江流。腰细不胜舞,眉长惟是愁。
黄金堪作屋,何不作重楼。
86、 「玄微先生」
仙翁无定数,时入一壶藏。夜夜桂露湿,村村桃水香。
醉中抛浩劫,宿处起神光。药裹丹山凤,棋函白石郎。
弄河移砥柱,吞日倚扶桑。龙竹裁轻策,鲛绡熨下裳。
树栽嗤汉帝,桥板笑秦王。径欲随关令,龙沙万里强。
87、「药转」
郁金堂北画楼东,换骨神方上药通。露气暗连青桂苑,
风声偏猎紫兰丛。长筹未必输孙皓,香枣何劳问石崇。
忆事怀人兼得句,翠衾归卧绣帘中。
88、 「岳阳楼」
欲为平生一散愁,洞庭湖上岳阳楼。
可怜万里堪乘兴,枉是蛟龙解覆舟。
89、 「寄成都高苗二从事」
家近红蕖曲水滨,全家罗袜起秋尘。
莫将越客千丝网,网得西施别赠人。
90、 「岳阳楼」
汉水方城带百蛮,四邻谁道乱周班。
如何一梦高唐雨,自此无心入武关。
91、 「越燕二首」
上国社方见,此乡秋不归。为矜皇后舞,犹著羽人衣。
拂水斜纹乱,衔花片影微。卢家文杏好,试近莫愁飞。
将泥红蓼岸,得草绿杨村。命侣添新意,安巢复旧痕。
去应逢阿母,来莫害王孙。记取丹山凤,今为百鸟尊。
92、 「杜工部蜀中离席」
人生何处不离群,世路干戈惜暂分。雪岭未归天外使,
松州犹驻殿前军。座中醉客延醒客,江上晴云杂雨云。
美酒成都堪送老,当垆仍是卓文君。
93、 「隋宫」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玉玺不缘归日角,
锦帆应是到天涯。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94、 「二月二日」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
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95、「筹笔驿」
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徒令上将挥神笔,
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馀。
96、 「屏风」
六曲连环接翠帷,高楼半夜酒醒时。
掩灯遮雾密如此,雨落月明俱不知。
97、 「春日」
欲入卢家白玉堂,新春催破舞衣裳。
蝶衔红蕊蜂衔粉,共助青楼一日忙。
98、 「武侯庙古柏」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99、 「风」
撩钗盘孔雀,恼带拂鸳鸯。罗荐谁教近,斋时锁洞房。
100、 「即日」
一岁林花即日休,江间亭下怅淹留。重吟细把真无奈,
已落犹开未放愁。山色正来衔小苑,春阴只欲傍高楼。
金鞍忽散银壶漏,更醉谁家白玉钩。
101、「九成宫(九成宫本隋仁寿宫贞观间修之以避暑因更名)」
十二层城阆苑西,平时避暑拂虹霓。云随夏后双龙尾,
风逐周王八骏蹄。吴岳晓光连翠巘,甘泉晚景上丹梯。
荔枝卢橘沾恩幸,鸾鹊天书湿紫泥。
102、 「少将」
族亚齐安陆,风高汉武威。烟波别墅醉,花月后门归。
青海闻传箭,天山报合围。一朝携剑起,上马即如飞。
103、 「咏史」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何须琥珀方为枕,
岂得真珠始是车。运去不逢青海马,力穷难拔蜀山蛇。
几人曾预南薰曲,终古苍梧哭翠华。
104、 「赠白道者(一作咏史第二首)」
十二楼前再拜辞,灵风正满碧桃枝。
壶中若是有天地,又向壶中伤别离。
105、 「汉宫词」
青雀西飞竟未回,君王长在集灵台。
侍臣最有相如渴,不赐金茎露一杯。
106、 「无题四首」
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梦为远别啼难唤,
书被催成墨未浓。蜡照半笼金翡翠,麝熏微度绣芙蓉。
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
飒飒东风细雨来,芙蓉塘外有轻雷。金蟾啮锁烧香入,
玉虎牵丝汲井回。贾氏窥帘韩掾少,宓妃留枕魏王才。
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
含情春晼晚,暂见夜阑干。楼响将登怯,帘烘欲过难。
多羞钗上燕,真愧镜中鸾。归去横塘晓,华星送宝鞍。
何处哀筝随急管,樱花永巷垂杨岸。东家老女嫁不售,
白日当天三月半。溧阳公主年十四,清明暖后同墙看。
归来展转到五更,梁间燕子闻长叹。
107、 「赴职梓潼留别畏之员外同年」
佳兆联翩遇凤凰,雕文羽帐紫金床。桂花香处同高第,
柿叶翻时独悼亡。乌鹊失栖长不定,鸳鸯何事自相将。
京华庸蜀三千里,送到咸阳见夕阳。
108、 「桂林路中作」
地暖无秋色,江晴有暮晖。空馀蝉嘒嘒,犹向客依依。
村小犬相护,沙平僧独归。欲成西北望,又见鹧鸪飞。
109、「无题」
照梁初有情,出水旧知名。裙衩芙蓉小,钗茸翡翠轻。
锦长书郑重,眉细恨分明。莫近弹棋局,中心最不平。
110、 「蝶三首」
初来小苑中,稍与琐闱通。远恐芳尘断,轻忧艳雪融。
只知防皓露,不觉逆尖风。回首双飞燕,乘时入绮栊。
长眉画了绣帘开,碧玉行收白玉台。
为问翠钗钗上凤,不知香颈为谁回。
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
见我佯羞频照影,不知身属冶游郎。
111、 「无题二首」
八岁偷照镜,长眉已能画。十岁去踏青,芙蓉作裙衩。
十二学弹筝,银甲不曾卸。十四藏六亲,悬知犹未嫁。
十五泣春风,背面秋千下。
幽人不倦赏,秋暑贵招邀。竹碧转怅望,池清尤寂寥。
露花终裛湿,风蝶强娇饶。此地如携手,兼君不自聊。
112、 「王十二兄与畏之员外相访见招小饮…以悼亡日近不去因寄」
谢傅门庭旧末行,今朝歌管属檀郎。更无人处帘垂地,
欲拂尘时簟竟床。嵇氏幼男犹可悯,左家娇女岂能忘。
秋霖腹疾俱难遣,万里西风夜正长。
113、 「隋宫(一云隋堤)」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114「落花」
高阁客竟去,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迢递送斜晖。
肠断未忍扫,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所得是沾衣。
115、 「月」
池上与桥边,难忘复可怜。帘开最明夜,簟卷已凉天。
流处水花急,吐时云叶鲜。姮娥无粉黛,只是逞婵娟。
116、 「赠宗鲁筇竹杖」
大夏资轻策,全溪赠所思。静怜穿树远,滑想过苔迟。
鹤怨朝还望,僧闲暮有期。风流真底事,常欲傍清羸。
117、 「垂柳」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佩皆垂地,仙衣尽带风。
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118、「曲池」
日下繁香不自持,月中流艳与谁期。迎忧急鼓疏钟断,
分隔休灯灭烛时。张盖欲判江滟滟,回头更望柳丝丝。
从来此地黄昏散,未信河梁是别离。
119、 「代应二首」
沟水分流西复东,九秋霜月五更风。
离鸾别凤今何在,十二玉楼空更空。
昨夜双钩败,今朝百草输。关西狂小吏,惟喝绕床卢。
120、 「席上作」
淡云轻雨拂高唐,玉殿秋来夜正长。
料得也应怜宋玉,一生惟事楚襄王。
121、 「访隐者不遇成二绝」
秋水悠悠浸墅扉,梦中来数觉来稀。
玄蝉去尽叶黄落,一树冬青人未归。
城郭休过识者稀,哀猿啼处有柴扉。
沧江白日樵渔路,日暮归来雨满衣。
122、 「破镜」
玉匣清光不复持,菱花散乱月轮亏。
秦台一照山鸡后,便是孤鸾罢舞时。
123、 「无题」
紫府仙人号宝灯,云浆未饮结成冰。
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
124 「赠庾十二朱版」
固漆投胶不可开,赠君珍重抵琼瑰。
君王晓坐金銮殿,只待相如草诏来。
125、 「李花」
李径独来数,愁情相与悬。自明无月夜,强笑欲风天。
减粉与园箨,分香沾渚莲。徐妃久已嫁,犹自玉为钿。
126、 「柳」
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
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
127、「三月十日流杯亭」
身属中军少得归,木兰花尽失春期。
偷随柳絮到城外,行过水西闻子规。
128、 「过招国李家南园二首」
潘岳无妻客为愁,新人来坐旧妆楼。
春风犹自疑联句,雪絮相和飞不休。
长亭岁尽雪如波,此去秦关路几多。
惟有梦中相近分,卧来无睡欲如何。
129、 「留赠畏之」
清时无事奏明光,不遣当关报早霜。中禁词臣寻引领,
左川归客自回肠。郎君下笔惊鹦鹉,侍女吹笙弄凤凰。
空寄大罗天上事,众仙同日咏霓裳。
待得郎来月已低,寒暄不道醉如泥。
五更又欲向何处,骑马出门乌夜啼。
户外重阴黯不开,含羞迎夜复临台。
潇湘浪上有烟景,安得好风吹汝来。
130、「为有」
为有云屏无限娇,凤城寒尽怕春宵。
无端嫁得金龟婿,辜负香衾事早朝。
131、 「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32、 「碧城三首」
碧城十二曲阑干,犀辟尘埃玉辟寒。阆苑有书多附鹤,
女床无树不栖鸾。星沈海底当窗见,雨过河源隔座看。
若是晓珠明又定,一生长对水晶盘。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不逢萧史休回首,
莫见洪崖又拍肩。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七夕来时先有期,洞房帘箔至今垂。玉轮顾兔初生魄,
铁网珊瑚未有枝。检与神方教驻景,收将凤纸写相思。
武皇内传分明在,莫道人间总不知。
蒿[蒿,读音作hāo(ㄏㄠ)]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西周王朝早期的都城蒿京,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蒿京”就是“镐京”,镐京,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部。在西周时期,蒿视同“镐”。蒿氏,即居住于王城的住民以居地名称为姓氏,称蒿氏,皆为周之宗室成员,是非常古老的姓氏之一。
商朝未年,纣王荒*无道,周武王举兵讨伐,灭了商朝。
灭商纣后,周武王姬发要干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夏、商之国祚九鼎搬运到周朝的国都镐京。谁知那九尊大鼎个个沉重无比,既难搬又难运。周武王组织了大批人马,据说一尊鼎就动用了上万人,花了几个月的功夫,才拉到洛阳。当周人准备再向西拉时,不管用什么办法,那九尊大鼎就像生了根似的,定在那里巍然不动了。周武王闻知此事后,感叹地说:“九鼎是镇国之宝,它们到了洛阳不往西走,定有缘故。因夏朝国都在洛阳啊。”
镐京,是成周时期以后的文献记记录用语,不是鼎刻金文的用语。鼎刻金文为“蒿京”。
“京”字,在周人眼里是“高大建筑”或“高台建筑”的意思,这从“京”字的金文就可以直观的体会到。当“京室”(何尊)或“京宫”(矢令彝)联用时,“京”字是修饰词,表示“高大的房屋和宫殿”。当“蒿京”联用时,“京”字是被修饰词,表示有草、木、水、沼的,在主建筑群(宗周)周围的高大辅助建筑物,类似于现在所说的“皇家园林建筑群”。
德方鼎,是公元前十一世纪西周早期所铸造的方形青铜鼎,其鼎铭有史文:“唯三月王在成周,行武王(福),自蒿、咸,王赐德贝二十朋,用作宝尊彝。”
“德”是周臣,此鼎文记录了“德”跟随着周成王,自蒿地前往成周(今河南洛阳王城公园),为周武王进行一场规模宏大的祭祀活动;祭祀结束之后,周成王赏赐给“德”二十朋贝,即四十串贝币。贝币,就是钱。
这里的“蒿”,即“蒿京”,是有“草木茂盛之地高大建筑”之地。而“草木茂盛之地高大建筑”之地,在西周初期只有“镐京”。
今许多人认为,西周之镐京在成周,其实错了。成周是西周晚期周平王姬宜臼时期的周之京城。蒿地不在成周,而是在宗周一带的建筑群。
西周初期的宗周即“蒿京”,也就是“镐京”,与丰京合称丰镐。丰、镐二京都是西周初期的都城,位置在今天陕西省西安市西南方二十多公里外的沣河两岸,丰京在河西,镐京在河东,相距很近,丰、镐二京在史籍中通常并称,意为周之都城。
丰京是西周先祖宗庙所在地,镐京是周王居住和处理政事的地方。商朝末期,周文王姬昌将都城从岐邑迁至丰京,周武王又迁都于镐。丰京是宗庙和园囿的所在地,镐京则为周王居住和理政的中心。后来,经历战火的宗周宫室被戎族人焚毁,周王朝的宗室在丰镐一带再难以立足,周平王只得东迁至成周。
在西周甲古文片周原凤雏(H11:20)中记载:“惠亡眚,祠自蒿于丰?”而在周原凤雏(H11:117)上记录:“祠自蒿于周?”上述两例甲骨文都是预测用语,所以都使用问句。
从这两例甲古文可以看出,蒿地、丰地和周地(宗周)是三处不同的地点。
甲骨文中的“周”即是宗周,在歧山脚下,凤雏、黄堆一带有宗周的宫殿遗址。
甲骨文中的“丰”是礼,金文礼从丰从豆,是祭祀所用器物之形。历史文献将礼改为丰,如在史籍《文王有声》中记载:“既伐于崇,作邑于丰。”然而丰地在何处?今人俱说丰地在今长安县。然“丰水东注”,应是丰地几千年不变的地标,而今长安县所谓的沣河却是北流注于渭河。
在著名的大丰簋上铭有:“乙亥,王有大礼,王凡三方,王祀于天室...丁丑,王享大俎王,...”此正与上述两片甲古文相符合。周王在举行大礼前先行问卜,王问凡临周、丰、蒿三方吉凶如何?看来周王进行的大礼需要在三地巡游,“祠自蒿于周”和“祠自蒿于丰”是必要的过程。从时间上来看,从乙亥至丁丑是三天,三天游三地,还要进行必要的礼仪过程,其三地应相距不远。故此,丰地和蒿地都应在周地附近。
宫殿区南边有一条水系,水系上游源头有一泉名“醴泉”,著名的《九成宫醴泉铭碑》就在此。水系与渭水平行,在武功县东部注入渭河,此正应《文王有声》:“丰水东注”;歧周遗址附近至今还有一地,名礼村,可巧著名的“大丰簋”也出土于礼村。这更证明这里就是丰地。所以“丰地”实为礼地,“丰水”实为澧水,“大丰簋”也应改称为“大礼簋”——“澧”、“醴”、“礼”,皆是“酆”之甲骨文,即礼字。
甲骨文中的“蒿”,在周成王时期德方鼎以后绝少出现,然而在周穆王时期的青铜器上却大量出现。
在史籍《文王有声》里有:“镐京辟雍”;在“麦尊”上也有:“蒿京...辟雍”。“辟雍”是澧水水系流经平地而产生的湖泊,在“静簋”里称为“大池”,其地理位置就在蒿京附近。周文王在辟雍附近还修建了灵台,这在史籍《灵台》中有记载:“经始灵台……王在灵囿……王在灵沼……於乐辟雍……”可见这座灵台的规模很大,有园林和池沼,并且还与辟雍相临。所以,灵台与蒿京是一体两面,是同一实体在文献和金文里的不同称呼,因为,周文王不可能在一地造两处同样功能的建筑。“台”与“京”都是指人工修筑的高大建筑物,并且在蒿京多次进行神秘的宛礼,可见蒿京也就是“灵台”。
在史籍《召诰》和《毕命》中,都有“王朝步自周,至于丰”的记录,是说周王从宗周向东步行,到达丰地。可见,丰地在宗周的东面不远处,决不会是今所谓“丰镐遗址”的丰西镐东的布局,也不会是如今丰镐相去十里的距离。王行十里,应是乘车,而非步行。这从青铜器和宫殿遗址这两项最重要的考古情况的对比就可看出,歧周遗址比所谓的“丰镐遗址”的文物发现要丰富的多,而且歧周遗址的青铜器文物里可以发现大量的世袭家族,从而可以断定歧周是从周文王开始,至少截止到抵事位君王周厉王姬胡时期,都是西周君王的住地。歧周遗址一直是宗周的所在地,宗周是包括周地、丰地和蒿京在内的周王室住地的总称。
当年秦晋交战,秦穆公生擒晋惠公而归,《国语》言:“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左传》言:“穆姬闻晋侯将至……曰:‘……夕以入,则朝以死,唯君裁之。’乃舍诸灵台。”;《史记》言:“……穆公曰:‘……今天子为请,夫人是忧。’乃与晋君盟,许归之,更舍上舍……”三处所言“王城”、“灵台”和“上舍”信为一处,即故宗周。当“穆姬闻晋侯将至”,遂以死要挟秦穆公,秦穆公不得已将晋惠公“舍诸灵台”,可见灵台离秦国的雍城不远。秦雍城遗址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与宗周所在地歧山县东西相邻,从晋国西归雍城,歧山是必经之地。而今所谓“丰镐遗址”与凤翔和晋地等距离,相信穆公当年不会将惠公置于半途。
另外,雍城和晋国都在渭水以北,所谓“丰镐遗址”独自在渭水以南,当年秦穆公有何必要舍近求远、二渡渭水将晋惠公置于对岸?
现今,所谓“丰镐遗址”经过了四十余年的发掘,还是个一没发现宫殿,二没发现宗庙,三没发现王陵,四没发现大量贵族居住地的普通遗址;而“歧周遗址”一有宫殿,二有宗庙,三有王陵(周公庙地区发现),四有大量贵族墓地和窖藏,五有大量青铜器证明这里是有连续二百多年的繁荣历史的古王城。在这么多的正反两方面的证据面前,不知是何原因使当今的文史与考古界一定要认为“丰镐遗址”就是所谓的“周都”?莫名其妙!
至少在《尚书》以前的文献里没有所谓“丰京”的提法,丰在歧周遗址之内。从对歧周遗址的布局来看,凤雏宫殿遗址当是周地,召陈宫殿遗址当是丰地;祁家沟水库和官务水库一带当是“辟雍大池”,而蒿京或灵台也当在附近。
第二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蒿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蒿氏源自春秋时期齐国地名,后以地为氏。
在史籍《姓氏考略》中记载:“山西大同有蒿姓。”在史籍《续通志·氏族略》也中记载:“明时有进士蒿宾。”
但本书一直未在任何史料中寻到齐国的蒿地或蒿邑在何处,按姓氏源流原则,不成邑者不成姓,能够成为蒿氏,当必有蒿邑,但未查询到齐国的蒿邑何在。
有待进一步考证。
第三个渊源:源于满族,出自,属于汉化改姓为氏。
为满族老姓。不过,一直未在任何史料中寻到其源流,但在今河南省清原满族自治县有大量满族蒿氏族人分布。
八历史名人:
蒿 宾:(生卒年待考),山东膝县人。著名明朝榜花。
明嘉靖二年(公元1523年)登进士榜。
榜花,是中国封建社会的一种应试制度,自唐朝宣宗李忱下诏形成,历代因之。自唐大中元年(公元847年)以来,凡历代封建王朝举行会考后,礼部在放榜时,每年皆取二、三姓氏稀僻的应考者为进士,谓之榜花,是点缀和渲染应试制度的一种举措,鼓励士子们为朝廷服务。
蒿宾,即为明朝世宗朱厚熜嘉靖二年的榜花,倒并不是因为考试成绩好。
蒿广明:(公元1936~今),字普照。安徽太和人。著名妇科医学专家。
历任太和县倪邱中心卫生院中医妇科主治医师、业务副院长、党支部书记。县中医协会理事。
二十世纪年代初,所在医院技术条件差,其以熟练的外科技术,开展了难度较大的腹部和妇科手术,解决了当地患者转诊手术的难题,并培养了一大批青中年医师。
治病以中医中药为主,中西医结合,专长于中医妇科,如运用古方“四物场”化裁。治疗各类妇科病都收到较好的疗效。《补中益气汤加味治疗子宫脱垂47例报告》、《生化汤化裁治疗产后、人流、引产、刮宫后恶露不尽132例报告》、《123例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初步症状分析》等论文先后发表在各类医学刊物上。
蒿广德:(公元1953~今),四川广元人。主管技师。著名医学化验专家。
毕业于广元职工医学院医疗系专业。从事血液病实验诊断二十年,曾先后在四川省人民医院检验科血液病室、 陆军部医院血液科进修学习。
对血液专科疾患具有丰富的诊疗经验。
发表论文主要有:心包积液为首发表现的急性白血病一例发表于《中华内科杂志》;首先表现为肾孟积水及肾包膜下血肿的急性白血病一例发表于《新医学》;以反复鼻觑延误诊断的多毛细胞白血病一例发表于《临床荟萃》;HOAP或6VP方案诱导缓解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获广元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茶色素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茶色素对高脂血症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分别发表于《茶色素的临床应用》;HOAP或6B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白血病的疗效分析发表于《广元医学》等。
蒿振亮:(公元1953~今),山东临沂人。著名 党务工作者。
高级经济师,现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运输总公司党委书记。
曾任中国石化集团公司胜利石油管理局工程建设~公司党委常委、副经理,基层单位的党委书记、经理、党委书记兼经理、公司党委副书记、副经理等职,具有较丰富的企业复写经验,曾在有关刊物上发表过多篇文章。
蒿建华:(公元1959~今),女;山系西安人。著名现代教育家。
西安文理学院经济管理系讲师,主要从事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研究,在多家专业期刊发表过论文。
蒿 伟:(公元1961~今),山东鱼台人。著名地方工商管理干部。
鱼台县工商局稽查大队副队长。1981年从事工商行政管理工作,积极参与全县多处市场的论证及规划,为市场建设提供了可靠依据。
十几年来共参与或主持查办经济违法案件一百多起,追缴罚没款八十多万元。1990年四个乡镇因假玉米种使六十多户农民受害,他带领办案组赴辽宁省盘锦市为农民挽回损失三万多元。1994年6月带领办案人员连续奋战一个月终于依法将江苏省无锡市某缫丝厂非法收购的价值六十八万元的蚕茧予以没收。1997年任城区孙庄村四百亩水稻因使用除草剂受害,查清事实后率办案人员五次到南京某工厂依法为农民挽回损失十一万元。
先后五次被鱼台县县委、县 授予优秀公务员称号,1998年当选为济宁市人大代表。政协鱼台县委员会常务委员。
蒿彦儒:(公元1971~今)女,满族,河南清原人。著名现代广告人。
北京歌华阳光广告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客户总监。
1995年进京创业。曾在多家广告公司工作,设计的作品深受客户好评。
陕西行政区划
陕西省(陕、秦)---省会西安市, 全省总计 6地区4地级市85县8县级市 。
西安市
长安县(韦曲镇)
高陵县(鹿苑镇)
蓝田县(蓝关镇)
户县(甘亭镇)
临潼县(骊山镇)
同至县(二曲镇)
银川市
耀县(城关镇)
宜君县(城关镇)
宝鸡市
宝鸡县(虢镇镇)
岐山县(凤鸣镇)
凤翔县(城关镇)
扶凤县(城关镇)
千阳县(城关镇)
眉县(城关镇)
陇县(城关镇)
太白县(嘴头镇)
麟游县(九成宫镇)
凤县(双石铺镇)
咸阳市
礼泉县(城关镇)
泾阳县(泾干镇)
永寿县(临军镇)
三原县(城关镇)
彬县(城关镇)
兴平县(城关镇)
长武县(昭仁镇)
乾县(城关镇)
旬邑县(城关镇)
武功县(普集镇)
淳化县(城关镇)
榆林地区(榆林市)
榆林市
清涧县(秀延镇)
绥德县(名州镇)
神木县(神木镇)
佳县(佳芦镇)
府谷县(府谷镇)
子州县(双湖峪镇)
靖边县(张家畔镇)
横山县(横山镇)
米脂县(米脂镇)
吴堡县(宋家川镇)
定边县(定边镇)
延安地区(延安市)
延安市
安寨县(真武洞镇)
洛川县(凤栖镇)
子长县(瓦窑堡镇)
陵县(桥山镇)
延川县(延川镇)
富县(富城镇)
延长县(延长镇)
甘泉县(城关镇)
宜川县(丹州镇)
志丹县(保安镇)
黄龙县(石堡镇)
旗县(吴旗镇)
渭南地区(渭南市)
渭南市
韩城市
华阴市
蒲城县(城关镇)
潼关县(城关镇)
白水县(城关镇)
澄城县(城关镇)
华县(城关镇)
合阳县(城关镇)
富平县(杜村镇)
大荔县(城关镇)
商洛地区(商州市)
商州市
镇安县(永乐镇)
山阳县(城关镇)
洛南县(城关镇)
商南县(城关镇)
丹凤县(龙驹寨镇)
柞水县(乾佑镇)
安康地区(安康市)
安康市
紫阳县(城关镇)
岚皋县(城关镇)
旬阳县(城关镇)
镇坪县(城关镇)
平利县(城关镇)
石泉县(城关镇)
宁陕县(城关镇)
白河县(城关镇)
汉阴县(城关镇)
汉中地区(汉中市)
汉中市
留坝县(城关镇)
镇巴县(城关镇)
城固县(城关镇)
南郑县(城关镇)
洋县(城关镇)
宁强县(城关镇)
佛坪县(袁家庄镇)
勉县(城关镇)
西乡县(城关镇)
略阳县(城关镇)
中国4大考古发现:
北京原人、殷墟甲骨、汉晋简牍、和敦煌藏经洞莫属。
北京人
1918年瑞典人安特生首先发现(周口店)龙骨山出产动物骨骼化石。1927年步达生将周口店发现的三枚人的牙齿正式命名为中国猿人北京种,这一年是周口店遗址正式发掘的开始。1929年裴文中发现了“北京人”第一个头盖骨。随后中国地质调查所新生代研究室在其率领下,发现大批石制品和人类用火痕迹,使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得到确认。
"北京人"第一个头骨的发现,结束了上一世纪发现的爪哇猿人是人还是猿的争论,确立了以北京和爪哇猿人为代表的猿人阶段在人类发展史中的地位。这是探索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在古人类学的研究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殷墟甲骨
关于甲骨文的发现最为流行的说法,是清末任国子监祭酒的王懿荣于1899年发现的,他在买来的药材“龙骨”上发现隐约的契刻符号,并联想到很可能是一种已经失传了的古文字。他去世后,刘鹗购买了其大部分甲骨,并于1903年,精选出1000多片,墨拓后编成《铁云藏龟》。之后,罗振玉和王国维的工作使甲骨文的研究成为一门专门学问,并受到国际关注。
由于新的甲骨多发现于河南安阳,1928年董作宾等人前往安阳小屯(殷墟)进行调查试掘,准备大规模地展开工作。这是中国考古学诞生的重要标志。
殷墟甲骨文是目前已知的中国最早的成熟的文字。被称为中国古代最早的“档案库”。其中所记载的内容极为丰富,涉及到商代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随着对殷墟的考古发掘不断深入,出土了大批遗物,包括珍贵的甲骨卜辞、青铜器、玉器、宝石器、陶器、骨角牙器等文物,为研究殷商历史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在“纪念殷墟甲骨文发现一百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李铁映说:
“1899年甲骨文的发现,是我国近代学术史上一桩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在甲骨文研究和甲骨学的形成及发展过程中,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安阳殷墟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殷墟科学发掘不仅推动了甲骨学研究的发展,还为今日考古学的繁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国学术界一批享誉世界的考古学家,就是在殷墟的磨炼中成长起来的……
甲骨文的发现为20世纪中国上古史研究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上提了一千年。这对以往学术界的“东周以上无史”论和某些外国学者主张“中国文明只能上溯至公元前7、8世纪”的错误看法,无疑是一个有力的反驳…”
汉晋简牍
1901年,斯文·赫定发现楼兰古城,在城内获取除大批汉魏和罗马古钱币、建筑木雕、中原丝织品外,还有大量魏晋木简。此后,在新疆罗布泊楼兰遗址、民丰尼雅遗址和甘肃、内蒙古汉代居延烽燧遗址中相继发现汉晋简牍,尤其以1930年发现1万枚居延汉简最为重要。
汉晋简牍的发现,为我们提供了汉代开通西域和设立河西四郡的新史料,由于出土简牍保持着古人书写的原始状态,是未经后人辗转抄写改撰的第一手材料,因而至为宝贵。是研究中国秦汉、魏晋史的重要资料。
敦煌藏经洞
1900年,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圆箓在清理积沙时,无意中发现了藏经洞,并挖出了公元四至十一世纪的佛教经卷、社会文书、刺绣、绢画、法器等文物五万余件。这一发现为研究中国及中亚古代历史、地理、宗教、经济、政治、民族、语言、文学、艺术、科技提供了数量极其巨大、内容极为丰富的珍贵资料。
虽经帝国主义探险家和本国腐败官僚的盗窃掠夺,藏经洞文物大量流散到世界各地,但其学术价值也受到了国际上的重视。
综上所述,北京人的发现奠定了直立人在人类发展中的地位,提供了人类历史至少有50万年的令人信服的证据;殷墟甲骨文的发现改写了商代的历史;西北汉晋屯戍简牍档案以及居延汉简的发现,提供了汉代开通西域和设立河西四郡的新史料;敦煌藏经洞写经和古文书的发现,使敦煌学在国际学术界成为显学。(后三者还被王国维
魏征故里的历史沿革
本文2023-11-15 01:00:5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801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