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立青离世信息的介绍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5浏览:2收藏

杨立青离世信息的介绍,第1张

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杨立青教授,因病医治无效,2013年6月10日下午在沪离世,享年71岁。杨立青在作曲、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钢琴演奏等领域均有所长,尤其在引导和推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发展、研究和介绍西方现代音乐动态、向国际音乐界传播中国现代音乐创作成果等方面作出了卓越贡献。 杨立青在担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的8年多时间里,将主要精力投入到学院发展的管理和建设之中,使这所中国历史最长的高等音乐学府人才辈出、成果纷涌。他担任各类音乐比赛、作品征集及上海之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等音乐活动的评委会主席和艺委会成员,为音乐作品、人才的脱颖而出和上海的文化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他还因出色完成上海世博会开幕式文艺晚会第二幕《江河情缘》的创作配乐,获得一致好评。 杨立青病逝的噩耗传出,音乐界人士纷纷表达悲伤沉痛之情。两年前曾由杨立青担任钢琴伴奏在上海大剧院举行中国现代歌曲独唱音乐会的青年歌唱家沈洋说:“这么博学多才、学贯中西的人走了,我们学一辈子都赶不上。”上音教授赵晓生说:“他的离去,是中国现代音乐不可弥补的损失,他的作品、他的理论、他的教学,将永远留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 2013年6月18日下午2时,杨立青教授的告别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虽然是立青追的林娥,但是林娥对立青的情感是更早、更深的,立青同样对林娥有情感,只不过因为瞿霞和瞿恩,他在新婚之夜并没有准备好,无法与林娥真正在一起。而通过林娥的引导,立青在东北时期才完全走出情感障碍,他们才迎来真正幸福的婚姻。

他们为什么会走到一起?

在瞿恩牺牲,瞿霞出狱选择老穆后,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本质原因:

一、互相之间的情愫。这是最根本的原因。很多人说他们是先婚后爱,不是的。他们的结合是有很深厚的感情基础,只是这种基础被他们与瞿恩、瞿霞的情感纠葛的阴霾所掩盖。立青:瞿恩牺牲后,立青在情感上是很依赖林娥的,林娥成为了他的思想导师。前面有讲到,立青这个情感不成熟的大孩子,只有林娥的话才听得进去。

当他失去瞿霞而后又见到林娥痛哭之后,对林娥产生了强烈的共情,既有他意识到的同情和保护,也有他不能正视的更深的情感,也就是爱。林娥:瞿恩牺牲后,立青成为了林娥的情感寄托,林娥的家人,再加上本身就有好感,逐渐发展成为爱情。有爱情自然会走到一起。

二、共同的情感。共同的革命情感,共同对瞿恩的怀念,共同的情感遭遇。在残酷的革命和斗争中幸存下来的人,彼此互舔伤口、互相充当心灵港湾。他们之间的情感,决定了他们必然会走到一起。

直接原因:

一、立青主动的追求。这点很重要,如果没有立青莽撞而疯狂的追求(虽然动机复杂),他们没有这么快能够走到一起,至少没有这么快结婚。

二、瞿霞和老穆的撮合。他们的各种撮合和创造各种机会就是加速了立青和林娥两个人走进婚姻。

三、立仁提供的契机。闪击延安后立仁逼近真相,急需派立青去重庆解决这件事,迷惑立仁,结婚是一个很好的掩护。种种偶然,为他们走到一起提供了契机。

他们合适吗?

先说结论,他们合适得不能再合适了。我们只考虑现实的情况,现实就是瞿恩牺牲了,瞿霞满身伤痛选择老穆(其实即使瞿霞不选择老穆,她和立青也完全不合适了,合适的还是林娥),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于立青来说最合适的就是林娥,对于林娥来说最合适的就是立青。说是立青照顾林娥,其实比起林娥需要立青,立青从情感上、工作上、生活上都更依赖和需要林娥林娥就是上天对立青的恩赐

一、两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基础。前文已经详细分析了,立青在情感上依赖林娥,林娥同样在立青身上寄托了对瞿恩的情感,并逐渐发展成爱情。

二、两人能够在情感上产生共鸣。共同的革命情感,共同怀念瞿恩,共同的遭遇,两个人之间有太多能够共情的地方了。在爱情里,共情很重要,有了共情才能理解对方,走进对方,包容对方。没有共情的两个人,在一起就像对牛弹琴,最终一定会走向疏远。

三、两人在各方面完全互补。性格上,生活上,甚至工作上都完全互补。两个人完全可以说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在性格上,立青情感粗犷莽撞冲动,经常伤害到身边的人而林娥情感细腻,天天帮他处理烂摊子。立青的许多行为也伤害到了林娥,但林娥又恰好内敛豁达,对立青包容理解,要求不高

林娥豁达还体现在对立青和瞿霞情感的豁达,为了宽慰自己怀了立青的孩子对失去生育能力的瞿霞造成的心理伤害,对瞿霞说出“就那么一次,真的”“她最爱的还是你”这种话,事实上此时立青早就真正走向林娥了。和林娥已经很甜蜜了,无论从时间线上看,还是从分析上看,立青给予林娥的不管是情感还是其他,都绝不是“就这么一次”,立青是个坦率真实的人,最爱林娥,才会跟林娥真正在一起

立青成长的过程中缺乏母爱,林娥洋溢着母爱光辉。之前作为他的师母,林娥经常关照他。婚后照顾立青就像照顾一个小孩子。立青不拘小节,林娥心思缜密

生活上就更互补了。立青生活白痴,林娥贤妻良母。立青天生就天生就是一名战将,忙于工作,疏于照顾,不能给配偶太多的情感关照,林娥同样勤于工作,习惯独立,感情成熟,不像出狱后的瞿霞有这么高的情感需求。而且她就喜欢工作狂。瞿恩就是个工作狂,忙于工作还叫她挺着肚子发电报,她不怒反喜。对她来说,看到革命事业欣欣向荣就已经满足了她的情感需求,而立青就是去从事革命事业。林娥做菜一般,立青有吃就行。甚至工作上,都能互补。

两人不合适的地方在于

一、两人师母和学生的关系。这一点上没有什么不合适的,他们两个都是理想主义的革命者,革命不就是为了中国人民的自由和解放,就是为了打破强加在妇女身上的各种封建道德枷锁,每个人都是自由的,不是天生就属于谁的。男未婚,女未嫁,又有什么不合适的呢?人伦两个字这么令人紧张吗?

二、看到剧中他们两个人在在一起感到别扭。别扭就对了,这是因为我们在剧中代入了男主立青的视角立青结婚之后就是感到别扭和尴尬,一是林娥前师母的身份让他难以迈过最后一道坎,二是他还没有完全放下瞿霞,所以观众感到别扭,正是说明孙红雷演得好。你看两人在东北后期还感到别扭吗?看狗熊吃药是不是感受到了两人不再别扭甚至还很的甜蜜?两人的感情水到渠成,自然也不别扭了

别扭还有一个原因在于,这部剧的跨度太长,爱情不是唯一的主题,所以留给爱情的篇幅有限,一些情节没有拍出来,因此感情历程显得破碎,情感变化显得突兀,乍一看是会觉得别扭。如果能多加点镜头,比如把林娥去重庆前给立青的信放出来,把他们鸿雁传书的内容放出来,那整个感情戏就更加通顺了。

按照本文的对两人情感历程的分析,再回头去看杨雪孙红雷的对手戏,你会发现,他们演的真好,举手投足目光表情间全是戏,短短几个小时的镜头,就已经展现了两人情感历程的变化。特别是杨雪的眼神和目光里全是戏,把不同时期林娥对立青的情感变化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总之,对于这两个问题,瞿霞和老穆,立青和林娥,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那就是革命残酷的斗争让他们失去,也让他们成长,他们都在现有的形势下,做出最好的选择。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在合适的时间选择合适的人吧!也许这就是红色的情感吧!

没有。

杨立青是电视剧人间正道是沧桑中虚构的人物,是一个多种人物综合的产物,就其原型来说,杨立青=陈赓+宋时轮+杨至成+肖劲光。

陈赓(1903—1961),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

1952年,毛泽东主席点将陈赓筹建哈军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中央特科重要***之一。

1922年加入中国***。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

扩展资料:

1、杨立青:

50集电视连续剧《人间正道是沧桑》的男主演,杨家的老三,最小的弟弟,顽劣又有正义感的叛逆青年,有着军人的天赋与精神,能够把握自己的命运,构建自己的信仰,走自己的道路,最终修成自己的正果。由演员孙红雷扮演。

2、《人间正道是沧桑》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出品的革命战争历史题材剧,由张黎执导,孙红雷、黄志忠、柯蓝、张恒等主演。该剧讲述了杨家兄妹三人分别加入国民党和***,他们因政治信仰不同,而从手足情深,变成水火不容,最后天各一方的故事。2009年6月2日,该剧在中央电视台第八套首播。

2010年,该剧获得了第25届中国电视金鹰奖优秀电视剧奖、第十六届上海电视节最佳电视连续剧金奖等奖项。

参考资料: 杨立青

剧中第一集有出现过杨家的出身—湖南醴陵市。原型要是不来自醴陵,干嘛不出现别的城市呢?醴陵是国民时期的将军县。左权,李立三,李先念,程潜,程明仁等等都是醴陵人。所以杨立青的原型肯定是醴陵的某一位将军。

左权虽然是在黄埔军校上过学,但是1942年5月25日,于山西省辽县十字岭战斗中壮烈殉国,年仅37。人间正道是沧桑里1949年还在演所以我认为不是左权将军。U

李立三:(1899-1967),原名隆郅。湖南醴陵人。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加入中国***。1922年到安源从事工人运动,任安源路矿工人俱乐部主任,所以也不是李立三U

李先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家。生于湖北黄安(今红安)李家大屋。9岁读私塾,12岁学木工。李先念都不是醴陵人。

程潜虽然是醴陵但没有上过黄埔军校。U

  杨立青=陈赓+宋时轮+杨至成+肖劲光 

  宋时轮(1907-1991) 

  (1)宋时轮1925年来广州,后考入黄埔军校,和立青来广州入黄埔几乎是同一个时点。 

  (2)四·一二政变后,宋时轮一度与党组织失去联络,只好回家落草,拉了一只30多人的队伍,1929年编入红六军;立青在被穆震方赶出部队后,也是一度在白凤兰队伍中落草,而且被老范收拾得只剩下不到30人左右。 

  (3)江西苏区时期,宋时轮任红21军61师师长,立青此时也官至师长。 

  (4)抗战爆发,红军改编成八路,宋时轮由师长变成120师358旅716团团长;立青也是由师长降为团长(不过是115师,在师弟林彪手下) 

  (5)解放战争时期,宋时轮任三野十纵司令员,立青也在卸任军工部长后担任十纵司令员(不过是四野十纵)。 

  陈赓(1903-1961) 

  相似关键词:性格活泼幽默、爱开玩笑,黄埔生,东征,南昌起义,刺杀叛徒,打仗鬼才。 年轻陈赓的性格与经历,还有祖父的显赫,与杨立青确实很有相似之处(只是祖父改成了父亲)。在东征中,陈赓化妆混入敌方,花了三天时间侦察,绘制出详细地图带回,这个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也有反映。特别是他在上海做特工时,刺杀叛徒的那一段,正是当年陈赓刺杀出卖了罗亦农的叛徒霍家新(何家兴)与贺治华(贺稚华)夫妻的翻版。 

  杨至成(1903-1967) 

  相似关键词:黄埔生,南昌起义,抗大,东北解放战争后勤。 

  抗大的教员,这和杨立青经历相似。东北解放战争的后勤军需部长,在《人间正道是沧桑》中,是杨立青打锦州之前,主抓兵工生产的故事。 

  肖劲光(1903-1989)

  相似关键词:湖南人,劝降程潜,长沙和平解放。杨立青争取董建昌一节,就是取自肖劲光这段故事。

谭盾 著名美籍华裔作曲家--中央音乐学院(CCOM),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毕业。获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获得1999年格莱美作曲大奖。作品:《英雄》(小提琴协奏曲)、《卧虎》(大提琴协奏曲)、《夜宴》(钢琴协奏曲)、

终曲《复活》(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

郭文景 著名作曲家,《纽约时报》称郭文景是“唯一未曾在海外长期居住而建立了国际声望的中国作曲家。”现为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作曲教研室主任。作品:《狂人日记》《夜宴》《巴》、《川江叙事》、《社火》(乐——中国新音乐荷兰Zebra公司)、《甲骨文》、《离垢地》、《西藏的声音》等西洋器乐或声乐小型作品。

叶小纲 国当代最著名的作曲家之一,现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上海交响乐团驻团作曲家(composer in residence)、中国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委员会副主任(vise Chiar of creativity society)、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及美国作词作曲家协会(ASCAP)会员、中国**家协会会员、国家留学基金管理委员会评审委员、文化部职称委员会考评委员和文化部侨联副秘书长,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获得者,北京市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

主要影视音乐作品有《湘女潇潇》(A Girl from Hunan)、《死神、老人与少女》(Girl,Death and Old Man)、《望日莲》(Sun Flowers)、《生命如歌》(Life Song)、《超导》(Super Conductor)、《惊世商情》(Shocking Business)、《上海方舟》(Shanghai Story)、《洗澡》(Showers)、《五爱街》(Wu Ai Street)、《至高荣誉》(Greatest Honor)、《香港岁月》(Hong Kong Time)、《上海苍桑》(Shanghai Story)、《**春秋》(Old Time)、《走出凯旋门》(Out of Triumphal Arch)、《人约黄昏》(Evening Liaison)、《朗朗的星空》(Stary Sky)|《波涛汹涌》(Roaring Waves)、《刮痧》(The Trea叶小纲

tment)、《白色陷阱》(White Crises)、《逃亡上海》(Escape to Shanghai)、《大地之子--蔡希陶》(Son of Earth)、《秋天的流星雨》(Meteoric shower in Night)、《芬妮的微笑》(The the End of the Bridge)和《天上的恋人》(The Lover on the Sky)、《玉观音》(Jade Buhda)、《惊涛骇浪》(Perils)等。

瞿小松 被西方乐评称为“寂静的大师”、“节制的大师”。1978年初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杜鸣心教授。1983年毕业并留校任教。1989年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美中艺术交流中心之邀、美国亚洲文化基金会赞助,赴美作访问学者,并居留美国十年。 1999年秋,在十年的海外生活后,瞿定居上海,任教于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作品:歌剧《俄荻普斯》、《俄荻普斯之死》,《打击乐协奏曲》、《MongDong》、《第一交响乐》、《第一大提琴协奏曲》、《弦乐交响乐》和大量的现代室内乐作品,他还为《青春祭》、《孩子王》、《盗马贼》、《野人》、《边走边唱》等多部**配乐。

赵季平,著名**作曲家,不仅创作的影视歌曲是最多的,而且精品率和获奖数也是最高的。他成为**作曲家后,在创作风格上历经了三个阶段,一是音乐与影片风格一致,二是音乐完全融入**,加强了影片的艺术感染力,三是音乐在思想性和艺术性方面超出了影片,达到一种新的境界。他认为,越是民族的东西,越要与时代同步,越要走向世界、感染世界。2009年12月16日当选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七届主席。

《野狼谷》

《隐身博士》

《烟雨情》 《世界第八奇迹》

《菊豆》

《梦断楼兰》

《大话西游》

《五个女子和一根绳子》(法国“南特”国际**节最佳音乐奖)

《青春无悔》

《黑山路》

《现世活宝》

《天火》

《烧狼红》

赵季平

《大红灯笼高高挂》

刘索拉 —— 作曲家,人声表演家,作家。刘索拉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于杜鸣心先生。1988年至2002年她先后定居伦敦和纽约。她的唱片[蓝调在东方](美国宝利金唱片公司),曾被英美权威音乐杂志Billboard作为焦点聚光唱片推出,称其为“一种新流派的酝酿”, 并被列入《英美新世界音乐》排行榜前 10 名。先锋派代表人物(具体履历请查询)刘索拉目前定居于中国北京和美国鄂宛。作品:《大明星》 (1985) 作曲 《雷场相思树》 (1986) 作曲 《雷场相思树》 (1986) 作词 《青春祭》 (1985) 作曲 《人间恩怨》 (1987) 作曲 《人间恩怨》 (1987) 演唱

苏聪,中国**作曲家。曾得过30多个奖项,除第60届奥斯卡最佳**作曲奖外,还有美国“广播音乐公司奖”、“格莱美”最佳背景音乐原作专辑、德国埃森“克鲁普基金会奖学金”等。

《嫁到宫里的男人》(1990) 作曲

《绿茶》(2003) 作曲

《茉莉花开》(2006) 作曲

《末代皇帝》(1987) 作曲

陈其钢 1977 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事罗忠熔先生。

1983 以全优成绩毕业。同年以第一名成绩考取教育部出国研究生,次年赴法国深造。

1984-1988 获当代音乐大师梅湘(梅西安)赏识,破例纳为关门入室弟子。并同时亲炙 IMalec, CBallif,BJolas等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名师。连续四年获得法国政府奖学金。1988 以"优秀"成绩相继取得巴黎大学(Sorbonne)硕士学位和巴黎音乐师范学院高级 作曲文凭。

1987和1991 连续两次为法国现代音乐研究所作曲研究员。

2008年奥运会开幕式主题曲《我和你》《you and me》词曲作者,担任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作品:《蝶恋花》《我和你》

董立强 作曲家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 现任中央音乐学院作曲专业方向(含**音乐创作及**音乐理论研究方向)、配器专业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 张丽达 中国当代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

何训田,著名作曲家、制作人。用快乐表达哀伤的人,是中国当代第一位用自己的作曲技法创作的作曲家,现为上海音乐学院教授、博士班导师、作曲指挥系系主任。作品:《阿姐鼓》,《央金玛》,《天籁》,《声音图案》

刘湲,1975年开始随郭祖荣教授学习作曲,1986年考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杨立青,赵晓生诸教授,1991年毕业,1991-1999先后任上海歌舞团及上海歌剧院驻团作曲家。2000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随吴祖强教授攻读博士学位,于2003年毕业,并留任作曲系教授。

杨立青,作曲家,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上海音乐学院院长。

王宁 中国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 王西麟(1936-)是功底最扎实、思想最深厚的中国作曲家之一 。

杨立青离世信息的介绍

著名音乐家、上海音乐学院前院长杨立青教授,因病医治无效,2013年6月10日下午在沪离世,享年71岁。杨立青在作曲、音乐理论、音乐教育、钢...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