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十三帝的顺口溜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5浏览:3收藏

清朝十三帝的顺口溜,第1张

清朝十三帝的顺口溜如下:

一、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天命;

二、太宗皇帝皇太极-天聪;

三、世祖皇帝福临-顺治;

四、圣祖皇帝玄烨-康熙;

五、世宗皇帝胤禛-雍正;

六、高宗皇帝弘历-乾隆;

七、仁宗皇帝颙琰年-嘉庆;

八、宣宗皇帝旻宁-道光;

九、文宗皇帝奕詝-咸丰;

十、穆宗皇帝载淳-同治;

十一、德宗皇帝载湉-光绪;

十二、溥仪-宣统。

最后的王朝

清朝(公元1616年~公元1911年)是由女真族(满族)建立起来的封建王朝,它是中国历史上继元朝之后的第二个由少数民族统治中国的时期,也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国家。自此之后,中国脱离了帝制而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公元1636年,努尔哈赤之子皇太极在沈阳改国号为清,正式开始了灭明的战争。到顺治十八年,吴三桂率军入缅,消灭了明朝最后一支力量,清朝才彻底征服了中国。公元1662年,顺治帝薨,其子玄晔在辅政大臣敖拜、索尼、苏克萨哈等人的辅佐下登基即位,年号康熙,是为清圣祖。

康熙之后,继雍正帝即位的乾隆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的一位明主。乾隆皇帝在其父雍正的统治基础上,进一步发展经济,国力更加昌盛。公元1796年,八十八岁的乾隆皇帝将帝位让于其子仁宗颙琰,年号嘉庆,自己为太上皇。公元1821年,嘉庆帝卒,由道光皇帝即位,是为清宣宗。

明朝十六位皇帝 但为什么北京只有十三陵?明十三陵早已扬名海内外,但明朝十六个皇帝,为何是十三陵呢?明太祖朱元璋死于南京,孝陵位于南京紫金山南麓,惠帝朱允炆因燕王朱棣夺位而出走,不知所终,所以葬于何处已无从查考。代宗朱祁钰因其兄弟朱祁镇作梗废了帝号,死时以王礼葬入位于北京海淀区玉泉山北麓,直至明宪宗朱见深继位后始恢复其帝号,并以帝王礼葬之改为景泰陵。其余十三位皇帝陵墓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明十三陵。

明朝皇权内部斗争激烈,陵寝分布也有许多,除了南京明孝陵和北京明十三陵外,还有朱元璋爷爷的江苏盱眙明祖陵、朱元璋父亲的安徽凤阳明皇陵、朱厚熜(嘉靖皇帝)父亲的湖北钟祥市明显陵。

南明政权的弘光陵位于河南孟津东山头村;监国鲁王朱以海墓位于福建省金门县太武山西麓;隆武陵位于福州罗汉岭;绍武陵位于广州越秀公园内;永历陵位于贵州省都匀市大坪镇高塘山。

熙陵系明恭宗朱常洵之陵,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麻屯乡庙槐村;兴陵系明礼宗朱常瀛之陵,位于广西省南宁市左右江汇合河畔上的三江口宋村;唐藩四帝陵系惠皇帝朱宇温、顺皇帝朱宙栐、端皇帝朱硕熿、宣皇帝朱器墭之陵,位于河南省南阳市紫山东麓;潞闵王朱常淓葬处不明;

清朝皇帝顺序表

清朝(公元1636年~1912年,一说按照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起算,一说按照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起算,1644年起为全国性政权),又称大清(鞑清),简称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由少数民族(建州女真,后改为“满族”)建立并统治全国的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 ,享国祚二百六十八年。康熙雍正乾隆三代所谓的“康乾盛世”是清朝的鼎盛时期,清朝中后期政治僵化、文化专制、闭关锁国、内部矛盾激化、逐步落后于世界。清朝处于封建社会晚期,盛衰隆替,风云变换。它的崛起为封建社会注入了新的生机,它的衰落又导致了封建社会的瓦解。作为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的最后一页,在二百多年的漫长岁月中,清朝奠定中国而今版图,也为中华民族留下了大量的失败与屈辱的辛酸记录。

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建州女真部首领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今辽宁新宾)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国号“大金”(史称后金)。1620年10月20日,在赫图阿拉建立大金国,即大汗位,改年号为天聪。成为后金大汗。天聪十年四月十一日(1636年5月15日),皇太极在盛京改国号为大清,建立大清帝国。。1644年李自成率大顺军攻占明朝国都北京。吴三桂降清,清军趁势入关,政治上推行剃发易服,军事上打击农民军和南明诸政权,逐步掌握全国。

从顺治元年(1644年)清朝入关到1912年中国民国成立,清帝退位,清代统治全国共268年。清朝12个皇帝包括入关前的两帝,努尔哈赤,皇太极;入关后10帝:顺治,康熙,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虽非皇帝,却独断朝纲,但始终不敢称帝。其中公认的努尔哈赤并未称帝,他统一了女真各部,于1616年建立了大金国(史称“后金”),不是清;而且是他的称号不是皇帝,而是“覆育列国英明汗”,所以他只是清朝的奠基人而已。真正开始称帝的是皇太极,他在盛京(即沈阳)称帝,并该国号为“清”,所以,无论从那个角度来讲,皇太极才是清朝第一个皇帝,但是一般在计算清朝皇帝时算上努尔哈赤。

1840年爆发了中英鸦片战争,多遭列强入侵,主权和领土严重丧失。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开始了近代化的探索,地主阶级进行了洋务运动。甲午战争之后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开始进行戊戌变法,但是变法失败。1900年的夏天,八国联军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维护在华利益侵略中国。清朝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清朝统治瓦解,1912年2月12日,清帝被迫退位。从此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帝制转入了民主革命时期。

清朝12位皇帝的排列的顺口溜:努尔哈赤皇顺康,雍乾嘉道咸同光,清朝一共12帝,最后宣统很悲伤。

看清朝皇帝画像,清太宗皇太极,应该算是富态了。清世祖顺治,白白胖胖的。清圣祖康熙,怎么显得又黑又瘦,从这时一代开始清朝的皇帝都开始走骨感路线了;清世宗雍正,还算保养得不错的;清高宗乾隆,虽然说瘦,但是看起来很精神有没有?清仁宗嘉庆,有点臃肿;清宣宗道光,开始演变成尖嘴猴腮了;清文宗咸丰,是清朝历史上最后一位掌握实际统治权的皇帝;清穆宗同治,他当位之时,慈禧就开始垂帘听政了,同治好女色,19岁就死了。清德宗光绪,光绪在近代史上比较出名,终其一生都是个傀儡,所有的抱负都为现实所打倒;宣统皇帝溥仪,末代皇帝,年老时候的样子,完全可以看出与康熙那张画像还真的很像。

准确的讲,清朝只有11位皇帝,后金时期有2位大汗。爱新觉罗的皇基始祖——努尔哈赤,是建立后金的大汗(或汗王),严格说并不算清朝皇帝。

“13帝说法”,其实另有蹊跷,这里面涉及一个“假皇帝”,以及清初一桩惊心动魄的大案。

首先,峰子哥来说说“后金建国”。

努尔哈赤,女真人,是爱新觉罗皇基的开山始祖,奠基人物,他统一女真诸部,创立八旗制度,在今天的东北局部地区,建立“大金”政权,史称“后金”,年号“天命”,登基开国称汗。

努尔哈赤死后,其第八子皇太极在汗位博弈中胜出,成为后金国第二任大汗,次年改年号“天聪”。

随后,皇太极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逐渐废掉了八王议政,打破了老汗王时期“四大贝勒共治”的政治格局,一步步削弱乃至废黜其余三大贝勒的权力和话语权,开始独揽大权,强化汗王的绝对权威地位。

图:清太宗皇太极

其实号令一统、决策一统、树立权威,令行禁止,步调一致,恰恰是满人能够成功入主中原的因素之一。试想:若是政令多出,号令不一,一盘散沙,又如何逐鹿中原?

为了以示与老爹努尔哈赤时期的旧政格局区别,皇太极来了一次改弦更张,改国号为“大清”,改年号为“崇德”。

随后,皇太极收服蒙古,让朝鲜臣服脚下,扫平了周边,进而志在虎视中原的明朝。

按理说,皇太极才是大清的开国之君。这个时候,大清君主就该称皇帝了。

其次,峰子哥来说说清朝11位皇帝。

由此可见,后金时期,只有2位汗王:努尔哈赤、皇太极。清朝时期,包括皇太极在内,有11位皇帝。

清朝11位皇帝依次分别为:

1、皇太极(清朝第一位皇帝)

2、顺治帝(满清入关第一位皇帝,孝庄之子)

3、康熙帝(满清在位最长的皇帝,在位61年)

4、雍正帝(清朝最勤政的“劳模”皇帝)

5、乾隆帝(清朝最富有、也是最败家皇帝)

6、嘉庆帝(清朝步入下坡转折的皇帝)

7、道光帝(提倡节俭,龙炮打补丁的皇帝)

8、咸丰帝(慈禧老公,大烟鬼,仅育独子)

9、同治帝(慈禧亲儿子,染花柳病而死,绝嗣)

10、光绪帝(戊戌变法,被慈禧囚禁,绝嗣)

11、宣统帝(末代皇帝溥仪,阳痿,绝嗣)

其三,清朝13位皇帝说法,怎么来的?

峰子哥猜想,人们一定是把后金和清朝的所有君主,合在一起看了。这样一来,被追尊为清太祖的努尔哈赤,加上清朝11帝,就出现了“满清12帝”的说法。

为何又会出现13位皇帝?还有一位去哪儿了?

峰子哥可以明确的回答你:这是个假皇帝,却又真权力,“皇帝”尊号是死后追封的,庙号“清成宗”,生前从没登基当过皇帝。

他是谁?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开清首功”之臣,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极的弟弟——摄政王多尔衮。

摄政王多尔衮,携小皇帝顺治入主中原,定都北京,灭李自成,灭南明政权,一统中原,功勋卓著,是大清全国政权真正的缔造者。

多尔衮大权独揽,权倾朝野,凡军国大事需先经摄政王过目点头,再呈送小皇帝走个“过场”,国家大小事都是多尔衮说了算,顺治帝只是个傀儡。

多尔衮出行前呼后拥,自己的王府成为“帝国核心”,有一套自己的班子。多尔衮经常还会对小顺治耳提面命,以教导口吻“教育”天子。

甚至多尔衮的着装也近乎龙袍,穿明黄,简直就是一个活脱脱的“太上皇”。多尔衮的尊号从摄政政、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最后居然要求尊他为“皇父摄政王”,皇父是什么?不想当皇帝的老子么?这让顺治帝感到无比窒息和不满,且由来已久。

关于多尔衮和孝庄(大玉儿)的“太后下嫁”宫廷绯闻,至今人们依然津津乐道。

多尔衮死后,被清廷追尊为“义皇帝”,庙号“清成宗”,配享太庙,爵位加身,荣耀之至!生前没做成皇帝,死后却如愿以偿。

最后,峰子哥来说说多尔衮的死后大清算!

图:顺治帝福临(画像)

多尔衮死后,仅两个月后,即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在倒多尔衮的浪潮中,多尔衮被一下子打入了谷底。

顺治帝最终爆发了,要彻底清算多尔衮势力。

信号一放出,昔日被多尔衮压制的其他满清权贵们,见风一拥而上,纷纷罗织多尔衮的罪状……

有道是,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捶!多尔衮活着的时候,他们自然不敢,但多尔衮一死,怂人胆好像个个变成了虎胆,义愤填膺。

华丽的坟墓也被砸毁,多尔衮尸首被挖出来,鞭尸示众,挫骨扬灰。多尔衮势力也遭到大清洗!

多尔衮曾是皇位的热门人选,与豪格之争,僵持不下,才让顺治帝小福临捡了大便宜,要不然八辈子也轮不到无权无势的孝庄母子。

多尔衮大权独揽时,也曾多次想过废掉顺治帝,自己来当皇帝,一直没有思考成熟,但不料在春秋鼎盛、如日中天之际,突然去世,史载“坠马而薨”,死于塞北狩猎途中,年仅38岁。

如果按照有些人的“阴谋论”说法,多尔衮死得很蹊跷,绝对没那么简单,38岁绝对是英年早逝啊!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顺治帝的重孙乾隆帝才为多尔衮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综上,所谓“满清13帝”的说法,正是如此来的。

多尔衮一生多次与皇位擦肩而过,你认为他为啥没称帝?是还没来得及称帝,还是其他原因?

楼主说的可能是《玉牒》,即皇帝的家谱,清代玉牒的内容很难见到,清朝皇室玉牒重达115公斤,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保存着2600多册玉牒,详细记录了清朝历代所修的皇族人口及宗法谱系,堪称无价之宝。

现将玉牒的介绍附上。

清 代 玉 牒

皇族的族谱称作玉牒。清代玉牒,即清代皇族的族谱。

中国历代王朝,均修玉牒。可惜清代以前各王朝玉牒,均未流传于世。清代玉牒是唯一完整系统保存至今的皇族族谱。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现存清代各类玉牒二千六百余册,辽宁省档案馆也保存大体相同的一份。这是我国宝贵的文化遗产,它对于清代的典章制度、宫廷历史、皇族户籍,以及人口学,谱牒学方面的研究,都具有重要价值。

纂修族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修族谱,始终是豪门望族维护其族权统治的一种重要手段,用以正名分、别远近,并作为承袭爵产的依据。而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更将纂修玉牒视为关系王朝政权统治的一件要事。每逢修玉牒之年分,即设立专门机构—— “玉牒馆”,并由皇帝钦派大员充任总裁,专司其事。

清代玉牒的纂修及其规则

顺治十二年议准,玉牒每十年纂修一次。但实际情况是,顺治、康熙、雍正三朝因计算方法不同,将上届纂修之年计算在内,所以每次纂修递减一年,实际只隔九年,乾隆朝才改为不计算上届纂修年分。还有两次例外情况:一是乾隆七年重修后,应十七年再修,但事隔五年,即乾隆十二年又提前重修一次。再一次是清朝被推翻后,溥仪小朝廷于一九二一年最后修了一次玉牒。从顺治十八年初次纂修玉牒开始,有清一代,共修玉牒二十八次。

每次修玉牒,要用红笔在上次玉牒末尾添加上新生者,在修上次玉牒后死亡者,要用墨笔将红名改为黑色,即史书上所言 “存者朱书,殁者墨书。”从现存玉牒内容分析,后期所修玉牒较比前期内容要多些;两次玉牒纂修时间相距愈近,其内容差别就愈小。例如以光绪、宣统年间所修各次玉牒相对照,除每次在末尾增加几个新名和个别红名改黑外,内容基本一致。

玉牒修成后,要举行隆重的恭贮仪式。顺治十三年题准,将玉牒缮写三部,皇史窚、宗人府、礼部各藏一份。乾隆二十五年改为缮写西部,分别存于皇史窚和盛京。送贮之前,先由钦天监选择吉日,于宗人府搭设彩亭,用黄盖龙旗仪仗,乐部奏乐;玉牒馆总裁率纂修官员,俱穿朝服,恭奉玉牒,行三跪九叩礼,满汉文武官员于午门外跪迎;皇帝阅毕,内监捧出,再由王公于太和门外金水桥跪送,彩亭由东华门出,护送至皇史窚。玉牒送贮盛京,除了送行时仍用隆重礼节外,还要求所经地方,设彩棚奉安;出山海关后,盛京将军派官员率满洲兵丁护送,地方文武官员,俱穿朝服出郭跪迎跪送,至崇政殿陈设后,再送往敬典阁恭贮。

清代玉牒的纂修体现了严格的等级尊卑观念,并充分反映了封建的纲常伦理,它表现在皇族命名、排列顺序及编修方法等多方面。

顺治九年规定:宗室觉罗所生子女,由各旗首领、族长亲加查询之后,于每年正月初十日前造册报送宗人府,分别载入宗室黄册和觉罗红册。后因皇族人口剧增,乾隆二十九年又改定:宗室觉罗所生子女,每三月一次,一年共分四次,查明造册报府,再由府详查注册。凡生子不报,以有作无;或本无子嗣,捏名抱养,以无作有,不但本家要被治罪,连负责官员和族长也要承担罪责。

在封建社会,皇帝享有至高无上的尊严。在宗室玉牒中,以带系为统;按照辈分为序,每一辈首列皇帝,自近支推及远支。皇帝之名,必须避讳,玉牒中凡出现皇帝名字之处,必用小块黄绫盖住,以表敬重。多数情况只写皇帝年号或庙号,而不直书皇帝名字。

清初满族刚入关时,尚保留其固有淳俗,命名不排字辈。康熙朝开始,排字辈命名,皇子第一字皆用“胤”字,第二字皆用“示”旁;皇孙第一字皆用“弘”字,第二字皆用“日”旁。以后乾隆又在弘字辈下,亲选“永、绵、奕、载”四字,依次命名。道光又在载字辈分下,亲选“溥、毓、恒、启”四字,咸丰又在启字辈分下,亲选“焘、闿、增、祺”四字。所以,清代从雍正始,其辈分用字顺序为: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但这些字,“只有近支宗室,才能依此命名,其支派稍远者,命名即不得依此行辈。”1 所谓近支远支,是依与皇帝关系之亲疏而定。近支指皇帝的直系本支,当朝皇帝兄弟之子女,即皇侄,也算近支;其余宗室,皆为远支。当然,觉罗更在远支宗室以外,只能算做皇族中的沾亲带故者。嘉庆初年,因绵亿违反近支宗室命名规定,私用“金“字偏旁为长子取名“奕铭”,次子取名“奕镰”,遭嘉庆谴责:“自同疏远,是何居心?伊既以疏远自待,朕亦不以亲侄待伊,亲近差事,不便交伊管领。”除将“奕铭”、“奕镰”分别改名为“奕绘”、“奕演”外,还命绵亿退出乾清门;革去领侍卫内大臣、管围大臣职务,处分可谓相当严厉。为了避免近支宗室自行起名的混乱现象,嘉庆七年又特降谕:“朕之亲兄弟,其子孙俱朕命名。”2 这样,不仅诸皇子,连诸皇侄也都要恭候钦定赐名了。

近支宗室名字在满文的书写上,也要特殊。满文系拼音文字,不像汉文可用同音字区别尊卑,而只能从拼写方式上加以区别。近支宗室人名,满文可以单拼,远支宗室、觉罗直至普通满族人名,满文必须连拼。乾隆二十五年特为此事通谕八旗:“嗣后满洲字名字,俱行连写,如有复行单写者治罪,至宗室等名字,单写者多,然近派宗室名字,尚可单写,远派宗室,亦不可如此单写,此亦是分别尊卑之一道,著通行传谕。”3

还应指出,清统治者为了防止满族汉化,还在满族人命名上作了严格规定。满族人用汉字命名,不准用汉姓,名字只准用二字。乾隆三十二年,乾隆帝接见满保之子满吉善,当即训斥:“满保之子,竟以满为姓,照依汉人起名,是何道理。”并亲将满吉善之名,改为吉善。嘉庆帝有一次发现题本内有满族人名清永泰,和坤保,当即将和坤保之名改为和保,清永泰之名改为永泰。因此,查阅玉牒上人名,汉文名字均为二字。当然,满文名字译成汉字对音,则不受此限制,如明安达礼、托莫尔欢、多伦泰。不过满族人起汉名,只准用二字,而满族人命名又偏爱用“安、泰,福、永、全、保,和、富、贵,崇、厚、裕、禄、常,荣、龄、桂、祥”等表示吉祥之意的汉字,结果造成同名者甚多。康熙三十二年规定:“王以下闲散宗室以上,一有同名者,令卑者、幼者更改。”乾隆也曾感叹“今官员兵丁内与王公大臣同名者甚多,此皆该管大臣平素并不留心,一任属员兵丁等率意命名所致。”为此谕令各部、八旗、内务府查明,宗室觉罗旗员兵丁内,有与王公大臣同名者,俱著更改。尽管如此三令五申,但同名者仍时有所闻。嘉庆十一年,又发现昌吉县知县景安与湖南巡抚景安同名,立即谕令前者按满文语气改名。清末民初,满族语言习俗多已改变,相率改满姓为汉姓,如“瓜尔佳”氏改姓“关”,“富察,氏改姓“富”,“那拉”氏改姓“那”或“纳”,“扎思胡里”氏改姓“扎”。清王朝被推翻后,大部分清皇族也改了姓,一部分改姓“赵”,取百家姓第一姓;一部分改姓“金”,取“爱新觉罗”本义(“爱新”,满语意为“金”);“觉罗”,满语意为“国族”)。

清代玉牒的种类及其特点

从编修方法上看,清代玉牒分为直格玉牒和横格玉牒两大类,直格表示辈分、横格表示支系,记叙方法虽大不相同,但各有所长,互为补充。

直格玉牒每页画十六行竖格,一般一至二格记载一个人名项,反映同一辈宗室觉罗男女的详细情况,原则上每一辈修订一册,但也有几代合订的特厚玉牒。直格玉牒包括有宗室子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子孙直格玉牒)、觉罗子孙直格玉牒、宗室女孙直格玉牒(亦称列祖女孙直格玉牒)、觉罗女孙直格玉牒四种,其格式大同小异。前西种记载了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胤字辈)、高宗(弘字辈)、仁宗(永字辈)、宜宗(绵字辈)、文宗(奕字辈)各代皇帝及同辈宗室觉罗子孙情况。穆宗与德宗是同辈人,所以都收在载字辈玉牒中,再加上溥字辈、毓字辈、恒字辈玉牒,共体现十三辈人名。记载内容包括姓名、封爵、授职、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妻妾姓氏及岳父姓名职衔等。皇子还记有封谥等情况。而有关皇帝的记载尤为详细,通常要占去二、三页,除上述各项外,还包括被立为皇太子年月、即位年月日,谥号庙号、生母姓氏及其徽号,以及后妃的晋封情况。但是,并非所有后妃都能载入玉牒内皇帝一栏中。道光十七年以前,后妃生有子女,才准载入玉牒;道光十七年改定,皇后无论有无子女,俱著载入玉牒,皇贵妃以下生有子女者载入,无子女者概不载入。这样,既体现尊卑有别,也符合“母以子贵”的传统观念。

男女不同册,宗室觉罗女子,单修宗室女孙直格玉牒和觉罗女孙直格玉牒,其内容记载也比子孙玉牒简略,只包括封号、生卒年月日时、享年、生母姓氏、外祖父姓名职衔、成婚年月及夫婿姓名职衔。女子名字不准书于玉牒。玉牒中只能写某某第几女,以示区别;有封号者可将封号署于下面。

横格玉牒,其形式为每页画有十三行横格,每横格代表一个辈分,辈分最高者写于卷首第一横格,其子孙后裔依辈分递降。内容记载极为简略,只有姓名,职衔,封号。横格玉牒同样也包括宗室和觉罗两种,帝系和星源集庆可算做宗室横格玉牒的附类。

宗室横格玉牒记载了从显祖到文宗各代皇子的后裔情况(文宗以后的几代皇帝均无后嗣)。每一皇子为一支系,显祖、太祖每一皇子支系单修一册,太宗第十至第四子合修一册,第五至第十一子合修一册,世祖以下,便是每代皇帝所有皇子合修一册,但仍按长幼顺序,各成支系,不相混淆。宗室横格玉牒不记载皇帝本人情况,皇帝直系,单独编成帝系玉牒,自肇祖原皇帝起,至当朝皇帝,按照辈分为序,每代皇帝及其皇子为一页。 “星源集庆”实质上也是一种汉文宗室横格玉牒,但只记高宗以后各代皇帝的子女后裔情况,实际上只有四代,所以范围很窄,其装帧为经折式,也与一般玉牒装帧不同。

觉罗横格玉牒则记载了兴祖、景祖各子的后裔情况(不包括兴祖第四子景祖觉昌安和景祖第四子显祖塔克世),也是一子一册,单成支系,其版本格式均与宗室相同,只是封面及包装均为红色。

皇族女子不载入横格玉牒,只能载入按辈分编修的直格玉牒。

清代玉牒具有两大特点,在内容上,有宗室觉罗之分;在文字上,有满汉文之分。

清代皇族,奉太祖努尔哈赤的父亲显祖塔克世为大宗,称其直系子孙为“宗室”,对其伯叔兄弟的旁支子孙,则称为“觉罗”。换言之,对兴祖、景祖的后代,称为“觉罗”。据玉牒序言内称:“兴祖、太祖、太宗时,未论世代远近。顺治时,以兴祖长子德世库,次子刘阐,三子索长阿、五子包朗阿、六子宝实,景祖长子礼敦巴图鲁、五子塔察篇古等子孙,因其世代相远,出宗室为觉罗。”4可知清代皇族,由顺治年间起,根据与开国皇帝清太祖关系之远近,而分为宗室和觉罗两大支系。宗室腰束金**带为标记,又称黄带子;觉罗腰束红带,又称红带子。而清代玉牒,同样也分为宗室玉牒和觉罗玉牒两大类,前者封面为**,后者封面为红色,以示区别远近。

清王朝本满洲贵族所创建。满族为我国东北地区少数民族,人口虽少,但统治疆域辽阔。清初局势复杂动荡,统治未稳,清廷对于汉官,不敢轻信,其前期重要文书,俱用满文书写,不准汉官参与。修玉牒也是如此,故顺治、康熙两朝所修玉牒,仅有满文。雍正元年,才批准增设汉主事二人,于进士内遴选,经皇帝引见后,补授职官。以后每年宗室觉罗子女开列送府时,即以满汉两种文字造入册籍。因此,清代玉牒,除少数前期者外,基本上都以满汉两种文字写成,其格式内容完全一致。

是12位

1努尔哈赤:天命汗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1626年),女真族,后金政权创立者。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正月,在赫图阿拉称“覆育列国英明汗”,年号天命。在位11年。

2皇太极:努尔哈赤第八子,满族。天命十一年(1626年)九月,继后金汗位,以次年为天聪元年。天聪十年(1636年)四月,皇太极在沈阳称帝,建国号大清,改年号为崇德,并以是年为崇德元年。前后在位17年。

3顺治:清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1661年),皇太极第九子,清入关后第一位皇帝。6岁即帝位,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摄政,14岁亲政。

4康熙:清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年),顺治皇帝第三子,清入关后第二位皇帝。

5雍正:清世宗雍正皇帝爱新觉罗·胤禛(1678—1735年),康熙皇帝第四子,清入关后的第三位皇帝。在位13年。

6乾隆:清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年),雍正皇帝第四子,清朝入关后第四位皇帝。

7嘉庆:清仁宗嘉庆皇帝爱新觉罗·顒琰 (1760—1820年),清朝入关后第五位皇帝,乾隆皇帝第十五子。乾隆六十年(1795年)九月公开立为皇太子,次年元旦,受弘历内禅即位,以是年为嘉庆元年,时年27岁。嘉庆四年(1799年)正月,弘历死,始亲政。在位25年。

8道光:清宣宗道光皇帝爱新觉罗·旻宁(1782—1850年),清朝入关后第六位皇帝,嘉庆皇帝第二子。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七月即位,以次年为道光元年,时年29岁。在位30年。

9咸丰: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年),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道光皇帝第四子。道光三十年(1850年)正月即位,以次年为咸丰元年,时年20岁。在位11年。

10同治: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年),清朝入关后第八位皇帝。5岁即帝位,终身成为其生母慈禧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傀儡。

11光绪:清德宗光绪皇帝爱新觉罗·载湉(1871—1908年),清朝入关后第九位皇帝。醇亲王奕譞之子,因其冲龄践祚,导致慈禧太后第二次垂帘听政。在其亲政期间,甲午之战中他力主反击,大力支持维新变法,但因变法失败而遭幽禁,直至去世。

12宣统:清宣统皇帝爱新觉罗·溥仪(1906—1967年),清朝末代皇帝。醇亲王载沣之子,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即皇帝位。1911年2月12日,在辛亥革命的浪潮中退位。此后,以逊帝身份居住在皇宫。1924年11月5日,被冯玉祥驱逐出宫

皇子一般按其所建功勋被封为亲王、郡王、贝勒、贝子,并随每代子孙递减一级。

清代乾隆年间曾封八位“铁帽子王”,王位可以“世袭罔替”,并可“配享太庙”。清中后期又封四位这样的铁帽子王。

满清十三皇是指只有十三个皇帝。

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开始算起,也总共是有十二位皇帝在位,然而却有很多人称之为“满清十三皇朝”,其实不然,这因为其中的一位皇帝,即皇太极,在位期间,拥有了两个年号,天聪、崇德,因而也就成了清朝十二帝十三王朝。十二位皇帝具体如下:

1、清太祖 爱新觉罗·努尔哈赤

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1559年2月21日—1626年9月30日),清朝的奠基者,后金开国之君,通满语和汉语,喜读《三国演义》。

二十五岁时起兵统一女真各部,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赫图阿拉称汗,建立后金,割据辽东,建元天命。

2、清太宗 爱新觉罗·皇太极

清太宗爱新觉罗·皇太极(1592年11月28日-1643年9月21日),又译黄台吉、洪太主。清太祖爱新觉罗·努尔哈赤第八子,清初杰出的军事家、政治家,后金第二位大汗、清朝开国皇帝。

3、清世祖 爱新觉罗·福临 

爱新觉罗·福临(1638年3月15日—1661年2月5日),即清世祖(1643年-1661年在位),满洲正黄旗人。

清朝第三位皇帝,清朝入关后的首位皇帝。清太宗第九子,生母为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4、清圣祖 爱新觉罗·玄烨

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1654年5月4日-1722年12月20日),清朝第四位皇帝(1661年-1722年在位),清定都北京后第二位皇帝。年号康熙。

5、清世宗 爱新觉罗·胤禛 

爱新觉罗·胤禛(1678年12月13日—1735年10月8日),即清世宗,清朝第五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第三位皇帝,蒙古尊称为纳伊拉尔图托布汗。康熙帝第四子,母为孝恭仁皇后,即德妃乌雅氏,生于北京紫禁城永和宫。

6、清高宗 爱新觉罗·弘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9月25日—1799年2月7日),清朝第六位皇帝,定都北京之后的第四位皇帝。年号“乾隆”,寓意“天道昌隆”。

7、清仁宗 爱新觉罗·颙琰

清仁宗爱新觉罗·颙琰[yóng yǎn](1760年11月13日—1820年9月2日),原名永琰,清朝第七位皇帝,清军入关后的第五位皇帝,乾隆帝的第十五子。

8、清宣宗 爱新觉罗·旻宁

清宣宗爱新觉罗·旻宁(1782916—1850225),原名绵宁,即位后改为旻宁。是清朝第八位皇帝,也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六位皇帝。

9、清文宗 爱新觉罗·奕詝

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7月17日—1861年8月22日),清朝第九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清朝以及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有实际统治权的皇帝,也是清朝最后一位通过秘密立储继位的皇帝。

10、清穆宗 爱新觉罗·载淳

爱新觉罗·载淳(1856年4月27日—1875年1月12日),即清穆宗,清朝第十位皇帝,清定都北京后第八位皇帝,年号“同治”。

11、清德宗 景皇帝爱新觉罗·载湉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1871年8月14日—1908年11月14日),清朝第十一位皇帝,定都北京后的第九位皇帝,在位年号光绪,史称光绪帝。

父亲醇亲王奕譞,生母叶赫那拉·婉贞为慈禧皇太后亲妹。在位三十四年。

12、爱新觉罗·溥仪

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清朝末代皇帝,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皇帝。字耀之,号浩然。也称清废帝或宣统帝。

胤、弘、永、绵、奕、载、溥、毓、恒、启、焘、闿、增、祺、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爱新觉罗氏统治中原初期,子孙并未按照辈分命名,康熙年一采用“胤”字,其中康熙帝之子雍正的名字为胤禛,孙辈用“弘”,曾孙辈用“永”。

乾隆时,又根据他作的一首诗,定了后人用“绵”、“奕”、“载”。

道光时定了“溥”、“毓”、“恒”、“启”,咸丰时定“焘”、“闿”、“增”、“旗”。

1938年修续爱新觉罗氏宗谱的同时,溥仪又添了12个字,“敬志开瑞,锡英源盛,正兆懋祥”。

扩展资料:

清朝皇族兄弟在避讳上亦没有划一方法。胤禛登基后,其兄弟则改名为“允”字辈,但其子乾隆帝弘历即位后,并不要求兄弟避讳。

当乾隆传位予永琰后,为免其他人要改名,反而将永琰改名为颙琰。道光帝绵宁继位后也把自己名字改为旻宁。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庆亲王奕劻,因其出生时已不属于近支,则自取偏旁。

咸丰帝只有两子,长子同治帝无嗣,次子未命名夭折;光绪帝无子嗣,因此将道光帝的直系子孙当作近支。

道光帝是“绵”字辈,近支至“恒”字辈已为六世,“启”字辈以下行辈的第二字偏旁已无统一了。注:上表格中雍正前还有皇太极,顺治,康熙。

家族庞大,为了细分,由嘉庆开始,又规定同辈同一世系第二个字的部首要相同。例如咸丰帝叫奕詝,有同父异母兄弟奕䜣、奕誴、奕譞等,他们的名字的第二个字都是“言”部。

嘉庆帝侄子绵亿,就因替长子命名“奕铭”,被嘉庆帝斥责,更以“不似近支,自同疏远”为由,被革除职务。家族世系属于登基皇帝辈份,谱份越高。

——爱新觉罗

   

   

清朝十三帝的顺口溜

清朝十三帝的顺口溜如下:一、太祖皇帝努尔哈赤-天命;二、太宗皇帝皇太极-天聪;三、世祖皇帝福临-顺治;四、圣祖皇帝玄烨-康熙;五、世宗...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