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氏族谱-------戴氏祖先第一个叫什么名字呀???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4浏览:1收藏

戴氏族谱-------戴氏祖先第一个叫什么名字呀???,第1张

戴氏起源主要有二:一是源于子姓,是商朝皇族后裔。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被周封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南)国君,宋国第十一位君王死后谥号“戴公”,其后代以戴为姓。二是认为出自姬姓,为周朝宗室后代。周朝王族中有人被封在戴(今河南省民权东),建立了戴国,后被宋国所灭,其子孙就以国为姓,姓戴。

按戴氏家乘记载:微子第七世孙撝(官卿大夫)于民有功,逝后谥号为戴,戴公之孙宣公以戴为姓,从此戴姓产生。

由此可知:

戴姓第一人名叫:微子撝。

宋微子启

宋微仲

宋公

宋丁公

宋闵公

宋炀公

宋厉公

宋厘公

宋惠公

宋戴公

宋武公

宋宣公

宋穆公

宋殇公

宋冯公

宋闵公

宋桓公

宋襄公

宋成公

宋昭公

宋文公

宋共公

宋平公

宋元公

宋景公

宋昭公

宋悼公

宋休公

宋辟公

宋剔成

宋君偃

被齐灭

http://hffamingspaceslivecom/blog/

安徽亳县,江苏扬州市,河北清河郡

「戴」源出;一

1.以谥号为氏,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2.以国为氏,源于春秋时期之公爵诸侯国--戴国。这一支也是出自子姓,另有一说是出自姬姓。3.出自姬姓。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4.殷氏改戴姓而来。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5.其他民族改姓而来。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6.戴是兵主蚩尤的族称。兵主蚩尤姓戴。

得姓始祖

戴撝。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撝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撝。后世亦沿用戴姓,并尊戴撝为戴姓得姓始祖。

戴姓分布

当代戴姓的人口已近430万,为全国第五十七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戴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江苏三省,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广东、重庆、浙江、贵州,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6%的戴姓人口。安徽居住了戴姓总人口的12%,为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江浙为首,沿长江向西延伸到川贵的戴姓聚集区域。自明朝至今近600年间,戴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西部的回迁和移民是主流,同时,向东北的移民成为新的流动方向。戴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皖苏沪浙、湖北大部、赣湘、云贵川渝、粤闽台大部、鲁豫东南、陕西南段、辽宁大部、吉林南段、黑龙江东端和西北角、内蒙古东南和东北角,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6%,居住了大约76%的戴姓人群。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的地区,戴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11%一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332%的土地上,居住了大约23%的戴姓人群。

戴叔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年轻时师事萧颖士。曾任新城令、东阳令、抚州刺史、容管经略使。晚年上表自请为道士。其诗多表现隐逸生活和闲适情调,但《女耕田行》、《屯田词》等篇也反映了人民生活的艰苦。论诗主张“诗家之景,如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原有集,已散佚。明人辑有《戴叔伦集》,其中羼入宋元及明初人诗颇多。

戴嵩:唐代画家,擅画田家、川原之景,写山泽水牛尤为著名,与韩滉画马齐名,世称“韩马戴牛”。

崇,拥护;古国名;姓。

目录

汉字信息

详细释义

相关词语

姓氏

历史名人

展开

编辑本段汉字信息

读音

dài

部首笔画

部首:戈

部外笔画:13

总笔画:17

五笔86:FALW

五笔98:FALW

仓颉:JIWTC

笔顺编号:12125121122134534

四角号码:43850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6234[1]

备注:“戴”的笔画数存在一个问题,在现代《新华字典》里是十七画,按照《康熙字典》则是十八画。

其实这是一个简体和繁体的问题,简体是十七画,繁体是十八画。

繁体的写法有些不同,“土”和“戈”是独立的,而不是简体中的“土”和“戈”共用了一画,故简体少了一画。

姓的笔画要按照繁体字的笔画计算,因为姓名学是在繁体字的基础上研究出来的成果。

所以“戴”在姓名里按笔画排序多以十八画计算。

字形结构

[楷体:戴]

楷体:戴

[2]

[ 首尾分解查字]: 异(zaiy) 

[ 汉字部件构造]:土田 八戈

[ 笔顺编号]:12125121122134534

[ 笔顺读写]:横竖横竖折横竖横横竖竖横撇捺折撇捺

编辑本段详细释义

解释

[解释1]:增益。

《说文》:“分物得增益曰戴。”

[解释2]:加在头上或用头顶着。

如:戴帽子;戴头巾;戴假发;戴盆;披星戴月;戴圆履方;不共戴天;天戴其苍,地履其黄(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

[解释3]:插上、架上或套上。

如:戴花;戴眼镜;戴金戒指;戴手套。

[解释4]:尊奉,推崇,拥护。

如:戴仰;爱戴;拥戴;感恩戴德;庶民不忍,欣戴武王(《国语·周语上》)。

[解释5]:古国名。

姬姓。

春秋时灭于郑。

故址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

《春秋》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宋人、蔡人、卫人伐戴。

郑伯伐取之。”

[解释6]:姓。

英语对照:Day / Tae。

字形字义关系

[篆体:戴]

篆体:戴

形声。

字从“土戈”(zāi),从“田共”,“土戈”亦声。

“土戈”指像军队方阵一般整齐划一的田地。

“田共”本义指“两家或多家共有的田亩”、“共田”。

“土戈”与“田共”联合起来表示“处在军阵般整齐划一的公私田亩包围之中的共田”。

本义:产生额外收益的田亩。

引申义:三种性质的田亩所生产的谷物的运输方式:肩挑的是公粮;手捧的是私粮;头顶的是几户人家平分的额外粮食。

再引申义:用头顶物(走路)。

加于头顶。

说明:古代存在三种性质的田亩:私田,相当于今日的自留地、口粮田;公田,古代井田制中的 所有的田地,由农民无偿耕种,所产粮食归 粮仓收储;共田,既非私田也非公田,而是属于两户或多户人家,由这些家庭合力开垦和耕种,所得收益在这些人家之间平分。

这种田亩中所得的增益,就是《说文》所说的“分物得增益曰戴”中提到的“增益”。

康熙字典解释

卯集中戈字部 戴; 康熙笔画:18; 页码:页414第25

〔古文〕■唐韵都代切集韵韵会正韵丁代切,■■去声。

说文分物得增益曰戴。

一曰首戴也。

广韵荷戴也。

书·大禹谟众非元后何戴。

孟子颁白者不负戴於道路矣。

又尔雅·释地途出其前戴丘。

疏道过丘南,若为道负戴。

又値也。

礼·丧大记君纁戴六。

注戴之言値也。

尔雅·释地戴日为丹穴。

注値也。

疏値日之下,其处名丹穴。

又諡法典礼无愆曰戴。

左传·隐三年其娣戴妫生桓公。

注戴谓諡。

又姓。

出济北,本宋戴穆公後。

又或作载。

礼·月令载靑旂。

诗·周颂载弁俅俅。

音义如字。

又与戴同。

又韵会作代切,音再。

地名。

春秋·隐十年宋人,蔡人,衞人伐戴。

注戴国,今陈留外黄县东南有戴城。

释文戴音再。

[3]

编辑本段相关词语

戴白头生白发。

形容人老。

《汉书·严助传》:“戴白之老,不见兵革 。”

戴德①感戴恩德;②人名,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

戴笠①戴斗笠;②指贫贱的故人;③人名,民国时期中国 军事委员会调查统计局(简称军统,为特务机关)副局长。

戴孝 同“带孝”。

民间丧葬礼俗。

戴星犹言披星戴月。

戴帽子 强加给人罪名 。

戴大帽子比喻给人加上夸大了的罪名。

戴高帽子①比喻对人说恭维话;②给人戴专门制作的实体高帽子,上面或书写对此人的贬称及其姓名以示众。

戴盆望天 头上顶着盆子而想看天。

一比喻事难两全。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以为戴盆何以望天”。

二比喻方法错误,无法达到目的。

汉·焦赣《易林·小过之蛊》:“戴盆望天,不见星辰。”

戴头识脸 体面;有面子 。

《水浒传》第十六回:“你这客人好不君子相!戴头识脸的,也这般啰唣!”

戴月披星 亦作“披星戴月”。

起早落黑,辛勤地在外面奔波或在野外劳动。

元·金仁杰《追韩信》第二折:“官人每不在家里快活,也这般戴月披星生受。” 

戴天履地 头顶着天,脚踏着地。

形容人活在天地之间。

语出《左传·僖公十五年》:“晋大夫三拜稽首曰:‘君履后土而戴皇天,皇天后土,实闻君之言。

群臣敢在下风。

’”

戴圆履方 圆指天,方指地。

犹戴天履地。

指生活在人世间。

《淮南子·本经训》:“戴圆履方,抱表怀绳,内能治身,外能得人。”

不共戴天 不共存于人世间。

比喻仇恨极深。

语出《礼记·曲礼上》:“父之仇,弗与共戴天。”

感恩戴德 感激别人的恩德。

《再生缘》第八十回:“我也终生感恩戴德,惟愿刘**修成正果,位列仙籍。”

戴罪立功 亦作带罪立功。

身负罪责争取立功以减免惩处。

《明史·史可法传》:“以平贼逾期,戴罪立功。”

编辑本段姓氏

姓氏源流

1、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号为氏。

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

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

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左传》宋有戴恶,戴溢之问政孟子。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

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

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

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氏。

3、出自姬姓。

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

曹有戴伯,姬姓。

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

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

4、殷氏改戴姓而来。

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

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

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5、其他民族改姓而来。

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迁徙分布

先秦时期,戴氏主要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发展繁衍。

到了汉代,戴氏开始有迁居豫南、江浙、山东等地的。

三国至南北朝时,戴氏又有迁居安徽、湖北者。

如西汉时的戴遵为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人,戴崇为沛(今江苏沛县)人。

又如东汉时的戴就为上虞(今属浙江)人,戴宏、戴封均为刚(今山东宁阳县北)人。

唐初,戴氏开始入闽。

据《元和姓纂》所列当时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等。

清代初年时,广东焦岭县一支戴氏后裔迁往台湾屏东,其后分布于高雄、桃园、新竹等地。

清代以后,还有福建戴氏陆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戴氏族人迁往海外。

戴氏图腾释义

释义戴的本义“是加于物上”,即插花在头上,穿衣在身上,把帽子套在头上,都算“戴”。

起源西周初在今河南商丘南建立的子姓宋国,传至宋惠公之孙、宋武公之父的一代国君,公元前799年至公元前766年在位,死后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他的孙辈中,有的以他的谥号为姓氏,就是戴氏。再就是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有一个戴国,为姬姓,在今河南民权东,公元前713年被郑国所灭,子孙以国为氏,形成又一支戴氏。

得姓始祖:戴撝(宋戴公)

始 祖 地:河南商丘、民权

郡望堂号:谯郡、广陵、清河;独步堂

当今排序/人口:第64位/约449万

宋版百家姓排序:第116位

现存家谱:293部

戴的简写是十八(十在上,八在下)(现已废除该种写法)。源于子姓,出自商朝纣王之庶兄微子启的谥号,属于以谥号为氏。

姓氏起源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纣王之庶兄微子启的谥号,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料记载,周公旦在平定“管、蔡、霍三监之乱”后,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建都商丘。微子启逝世后,其弟仲衍嗣位为宋公。传至宋国的第十一位国君(公元前799~前766年在位),逝世后被谥为戴公。宋戴公传位于宋武公子司空),其余诸子以谥号“戴”为氏,形成戴氏一族。宋国执政的 华氏、乐氏、老氏、皇氏,四族统称戴氏,《左传》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九月,有记载「宋戴恶会之」,戴恶应为其他未立氏的戴公子后裔。

另,宋朝学者戴植在所撰的《鼠璞》一书中说:"殷氏有改为戴者,以义改也。”所谓“以义改也”,并非指的是两个姓氏在字义上的相通,而是指他们系出一源。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姬姓诸侯国戴国,属于以国名为氏。据史料记载,春秋时期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省民权县东,一说在今河南省兰考县,鲁隐公九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其族人以国名“戴”为氏。戴国的都城戴城东距宋都(今河南商丘)仅有三十公里,近在咫尺,而西距郑国都城(今河南新郑)却远达数百里之遥,因此,郑虽灭戴,但因鞭长莫及,未能久占其地,故而戴国之地后被并入宋国。姬姓戴国灭亡后,其王族子孙及其部分国民为表示对故国的思念,即以故国名称为姓氏,形成了戴氏的另一支系。另外,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

源流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

⑴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卜氏。

⑵蒙古族岱齐特氏,亦称戴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c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

⑶蒙古族塔塔儿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世仇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改称塔塔喇氏,满语为Tat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谭氏等。

⑷蒙古族戴卜罗氏,出自陈蒙古八旗的岱簸罗氏族,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该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满语称其为Daibolo Hala,清朝晚期以后改汉姓为戴氏,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⑴满族达尔充阿氏,满语为Darcongga Hala,世居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集达河北岸)、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

⑵满族戴佳氏,亦称达佳氏、大佳氏、戴拉氏,源出唐朝时期渤海国皇室大氏家族,满语为Daigiya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浑郭(今辽宁)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

⑶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乌孙),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江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始祖

戴撝宋戴公。西周初年,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以王父谥号为氏,称戴氏。后世尊宋戴公为戴姓得姓始祖。

迁徙

戴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 六十四位,属于大姓系列,人口约 四百四十九万两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33%左右。

先秦时期,戴氏世为宋国上卿,活跃在河南地区。秦汉时期,戴姓向东迁移到安徽、山东、江苏、浙江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姓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广为分布,并向西散播到湖北等地。唐朝时期,戴姓在华北、西北、四川等地有定居点,中原几次南下移民潮中,戴姓进入福建、广东等地区,清初进入台湾省。

宋朝时期,戴姓大约有11余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15%,排在第一百。七位。浙江为戴姓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戴姓总人口的35%。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占戴姓总人口的47%,其次分布于湖南、江苏、山东、河南、湖北五省。全国以浙江为中心向西、向北散发,形成浙、赣、湘、鄂、苏、豫、鲁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

明朝时期,戴姓大约有37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04%,为明朝第六十五位姓氏。浙江仍为戴姓第一大省,约占戴姓总人口的28%。在全国的分布仍主要集中于浙江、江西,这两省戴姓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46%,其次分布于江苏、山东、安徽、湖北、福建五省。宋元明期戴间,戴姓人口主要由北方向东南迁移。由于戴姓的主体早已进入江南,在这600年间得到稳定和发展,人口繁衍迅速。全国仍以浙江为中心向三个方向散发,形成了浙、赣、鄂、皖、苏、鲁、闽七省联成一片的戴姓人口聚集区。戴姓的重心开始向北面的江苏移动。

分布

当代戴姓的人口已近430万,为全国第 六十四位大姓,大约占全国人口的034%。自宋朝至今1000年来戴姓人口增长率是呈上升的态势。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安徽、湖北、江苏三省,大约占戴姓总人口的34%,其次分布于湖南、四川、广东、重庆、浙江、贵州,这六省市又集中了36%的戴姓人口。安徽居住了戴姓总人口的12%,为戴姓第一大省。全国形成了以东部江浙为首,沿长江向西延伸到川贵的戴姓聚集区域。自明朝至今近600年间,戴姓人口流动方向由东部向华中、西部的回迁和移民是主流,同时,向东北的移民成为新的流动方向。戴姓在人群中分布频率示意图表明:在皖苏沪浙、湖北大部、赣湘、云贵川渝、粤闽台大部、鲁豫东南、陕西南段、辽宁大部、吉林南段、黑龙江东端和西北角、内蒙古东南和东北角,戴姓一般占当地人口的比例在033%以上,中心地区可达到1%以上,上述地区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的346%,居住了大约76%的戴姓人群。北起青海湖以东、南到云南横断山脉以东广大的地区,戴姓在当地人群中的分布比例在011%一033%之间,其覆盖面积约占全国总面积332%的土地上,居住了大约23%的戴姓人群。

郡望

谯国郡:亦称谯国、谯郡。东汉朝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年),将沛郡分出一部分设置了谯郡,治所在谯县(今安徽亳州),仍隶属豫州刺史部所辖之沛郡,其时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之间的一带地区。三国时期辖地在今安徽,河南两省的灵璧县、蒙城县、太和县、鹿邑县、永城县间一带地区。

广陵郡:即江都郡。原为战国时楚国广陵邑。秦朝时期置广陵县,在今江苏扬州西北一带。西汉朝元狩三年(辛酉,公元前120年)改江都国置广陵国,东汉建武中期改郡,治所在广陵(今江苏扬州),当时辖境包括今江苏省扬州、仪征、高邮、宝应、金湖等地。唐朝时期移治到江都(今江苏江都),其时辖地在今江苏省、安徽省两省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县以东、泗阳县、宝应县、灌南县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隋朝时期改为江阳,治所在今扬州。南唐时期又恢复为广陵原名。北宋朝熙宁五年(壬子,公元1072年)并入江都。

清河郡:西汉高祖刘邦五年(己亥,公元前202年)置郡,后屡改为国,汉元帝永光年间(公元前43~前39年)后期为郡,治所在清阳(今河北清河)。东汉改为国,移治甘陵(今山东临清),其时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县至山东省博兴县、临清县一带地区。元朝以后辖地在今河北省清河市及枣强县、南宫县各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县、夏津县、武城县及高唐县、平原县各一部分地。

堂号

广陵堂:以望立堂。

清河堂:以望立堂。

谯国堂:以望立堂。东周时期,宋国贵族戴云升迁居谯郡,其后代留居于此,以谯郡为郡望,谯国堂号源此。

独步堂:源自后汉戴良的事迹。戴良有高才,议论与一般不同。他曾经说:“我独步天下,谁能与我比?”举他为孝廉,他拒不接受。再请他做司空,他仍然不干。州官郡官强迫他出任,他就跑到山里躲起来。

避贵堂:同独步堂。

字辈

安徽太湖县戴氏字辈:一志景本厚 高明治君之 天大四家 人文兆应 传先启后

安徽旌德留村戴氏字辈:童兴昌孙和,英鼎希国士,文光兆善良,传经思祖德,吉嗣永垂芳,英俊承先志,家声振显扬。另付女行排辈:娥容姣艳美,秀凤娟巧粧,琴音联珠玉,芝兰媚贞香,二十字自男排行传自起配娥字。

安徽宿州灵璧戴氏字辈:"序衍明朝统家传亦世谋英华含馥郁

湖南善邑戴氏字辈:“仕洪国正天心顺上达民兴世泽良光宗耀祖承先绪盛德殿邦声远扬”。

湖南资阳戴氏字辈:“燕翼遐兴炽鸿图世业彝时祥金玉贵南北极星中禀正添资敏淑气焕人文先工贻万代宗德立家邦流源松析茂远荫后嗣昌”。

湖南湘潭戴氏字辈:“宗德显扬光辅盛朝金紫万年受兹介福敦崇孝义勤以力田念厥本原泽衍来裔”。

湖南澧县戴氏字辈:必仲应添春,朝廷胜有君,仕方永光大,锡泽世鸿承,作述林上凤,

山东曹县戴氏字辈:“建振云瑞长 盛德贵聚良 肇基存国宝 庆善本贞祥 勤俭立业富 仁义礼智昌”。

戴氏一支字辈:“维应学文楚正光明兴志中启富跺龙庭泽元道德向世传伦”。

戴氏一支字辈:“祖宗孙绍金汝禄方德”。

重庆路阳戴氏字辈: “礼乐熙万朝 世仕大文成 功德有志福 起家才隆兴永远禄寿康 忠信仁义长 光荣安邦国 富贵定贞祥”

湖北鄂州汀祖镇的戴氏字辈:受荣华思胜,兴玉凤世宗,立先贤法纪,守显德光隆,启佑自绵远,顺承应盛昌,天锡方滋大,维时永嘉祥……(绍礼堂)

安徽无为县戴氏字辈:友志彦福,文遇万启,国朝必昌,继衍恒茂,永绍前章,光明宏大,照耀家邦。

江苏射阳县戴氏字辈:元启光中,式从古训,孝友和融,克家昌世,德荫永丰。

江苏<注礼堂>戴氏字辈:遵培树尔尚 振宇耀华昌 浩得绵泽久 惠贤传远方 风良兆国泰 怀广保晏康 政廉山川瑞 萌嗣源永长

湖北孝昌县戴氏字辈:学正天良,志行大方,立朝维法,观国友光

山东金乡戴氏二十一世至三十世字辈:忠孝仁义礼,智信德文武

重庆綦江新建戴氏字辈:万启正世之,举绍钦洪仕,维明朝天国,荣显昭忠义。

重庆丰都红星戴氏字辈:述思文学德,三元发吉祥,孝友传家远,百世永其昌。

祠联

门楣

注礼名家

“注礼名家” 源出戴姓显祖西汉入戴德与侄戴圣一同学“礼”于后苍,汉宣帝时两人均立为博士。戴德曾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开创“大戴学”,世称“大戴”,戴德任信都王刘嚣太傅,又称“太傅礼”。戴圣,世称“小戴”,他又选集古代有关礼仪等的论述,编成《小戴礼记》即今本《礼记》。《礼记》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古文名篇“苛政猛于虎”、“教学相长”等即选自《礼记》。为颂扬戴德、戴圣文章道德风范,故戴姓正门题“注礼名家”。

四言

席传易学;

戴氏宗祠

业擅礼经。

——佚名撰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鄞县人戴圭,字秉诚,人称野桥先生,潜心研究《易》学,并身体力行。常对人说:“学习要谨慎地独立思考,以诚意来修身养性,不怨天,不尤人,时间长了就会与天合为一体。”著有《易经大旨》、《四书要略》等。下联典指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的开创者戴德、“小戴学”的开创者戴圣叔侄。梁人,同向后苍学《礼》。戴德字延君,任信都王太傅,宣帝时被立为博士,称“大戴”,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编成《大戴礼记》八十五篇。戴圣字次君,曾任九江太守,宣帝时为博士,参加石渠阁仪,称“小戴”,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的论述,编成《小戴礼记》。

逸情霞举;

峻节山高。

——佚名撰戴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指南朝宋学者戴颙,字仲若,有高名,与兄长戴勃一起先后隐居桐庐、吴中。二人都善于作画、鼓琴。后到吴下,当地士人早就听说他的高名,于是集资为他建房,又聚石、引水、种树、开涧。他在那里著述。永初、元嘉年间,朝廷多次征召,他都不去。著有《逍遥论》,又为《礼记·中庸》篇作注。“霞举”,比喻高远。下联典指东晋学者、画家、雕塑艺术家戴逵(?-396),字安道,戴颙的父亲,谯郡铚县(今安徽省宿县)人。曾反对佛教的因果报应说,著《释疑论》,与名僧慧远等反复辩论。精雕塑和绘画,善画山水、人物、走兽,也画宗教画,并雕佛像;曾为稽山阴灵宝寺做木雕无量寿佛及胁侍菩萨,隐于幕后,听取意见,反复修改,三年始成。又为瓦棺寺塑《五经佛》和顾恺之的壁画《维摩诘像》、狮子国(今斯里兰卡)送来的玉佛,在当时并称“三绝”。所画人物、山水,南齐谢赫有“情韵绵密,风趣巧发”的评价。太宰武陵王晞闻其善鼓琴,使人召之。逵对使者破琴曰:“戴安道不为王门伶人。”后徙居会稽之剡县。逵性高洁,以礼度自处。武帝时累征不就。太地中病卒。

戴姓的起源 戴(dài)姓,源出有: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后裔、周朝诸侯国宋国君主宋戴公的谥号,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料记载,周公旦在平定“管、蔡、霍三监之乱”后,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建都商丘。微子启逝世后,其弟仲衍嗣位为宋公。传至宋国的第十一位国君(公元前799~前766年在位),逝世后被谥为戴公。宋戴公传位于宋武公子司空),其余诸子以谥号“戴”为氏,形成戴氏一族。宋国执政的 华氏、乐氏、老氏、皇氏,四族统称戴氏,《左传》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九月,有记载「宋戴恶会之」,戴恶应为其他未立氏的戴公子后裔。另,宋朝学者戴植在所撰的《鼠璞》一书中说:殷氏有改为戴者,以义改也。”所谓“以义改也”,并非指的是两个姓氏在字义上的相通,而是指他们系出一源。 源自春秋时期诸侯国戴国。戴国被郑国灭掉后,其王族后裔及子民遂以国为姓以纪念故国, 属于以国名得姓;是戴姓重要支系之一。戴国首任受封国君一说为子姓殷商皇族后裔,另一说为姬姓宗族子弟。考古工作者发现在古戴国封地(今河南民权县东北一带)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叔庆父之妻为姬姓之记载,姬周有同姓不通婚的习俗;《春秋释地韵编》和《中国古今地名大字典》皆称戴国是子姓国;《通志氏族略》列戴国为周朝姬姓“不得姓之国”;查周所封之五十五个同姓国中也没有戴国。《 路史国名》列在子姓商族之后;因而戴国更可能是子姓诸侯国。更有一种未证实的说法为戴国首任受封国君戴平公是商王帝乙的侄子,也就是商纣王的堂兄弟,周朝灭商后因臣服周武王而受封为诸侯。另外,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江志稿・氏族》记载:⑴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卜氏。⑵蒙古族岱齐特氏,亦称戴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cit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⑶蒙古族塔塔儿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世仇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改称塔塔喇氏,满语为Tatar 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谭氏等。⑷蒙古族戴卜罗氏,出自陈蒙古八旗的岱簸罗氏族,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该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满语称其为Daibolo Hala,清朝晚期以后改汉姓为戴氏,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⑴满族达尔充阿氏,满语为Darcongga Hala,世居吉阳(今黑龙江萝北集达河北岸)、黑龙江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⑵满族戴佳氏,亦称达佳氏、大佳氏、戴拉氏,源出唐朝时期渤海国皇室大氏家族,满语为Daigiya 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浑郭(今辽宁)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⑶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乌孙),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 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江以北,北自黑龙江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

戴姓的来源 一、姓氏源流  戴(Dài)姓源出有四:

1、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省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公元前799年-公元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公元前765年-公元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左传》宋有戴恶,戴溢之问政孟子。

2、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公元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戴”为氏。

3、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

4、殷氏改戴姓而来。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族以国为氏(因商首都在殷,又叫殷国),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5、其他民族改姓而来。如满洲达尔充阿氏、戴佳氏,鄂温克族涂克冬氏改戴姓,另蒙、回、瑶、土家等民族均有此姓。

得姓始祖:戴帧N髦艹跄辏周公旦在平定武庚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王帝辛(纣)之庶兄微子启于商的旧都,建立宋国,定都商丘。宋国第十一位君主(公元前七九九-公元前七六六年在位)死后谥号曰戴公,其庶子忠酝醺岗趾盼氏,称戴帧:笫酪嘌赜么餍眨并尊戴治戴姓得姓始祖。 二、迁徙分布  戴姓人口的播迁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先秦至南北朝、隋唐五代和宋元明清时期。

1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先秦时期,戴姓人口主要是在其发祥地即今天的豫东一带生息繁衍。春秋时代的宋国大夫戴恶即为一时名流。

到西汉时,梁国(治今河南商丘南)有戴德、戴圣叔侄,同为礼学大家。西汉时戴姓还有二支徙居豫南:一支迁往汝南的慎阳(治今河南正阳县北江口集),一支迁往汝南的平舆(今河南省平舆县北)。如:西汉平帝时任侍御史、时称“关东大豪”的戴遵(字子高),为汝南慎阳人。《后汉书・逸民传》中说他家资巨富,乐善好施,行侠仗义,家中所养的食客经常有三四百人之多,当时的人称他为“关东大豪戴子高”。其子戴良以至孝、高才、尚气节而名闻于世。由此可见,戴遵这一支定居慎阳已不止一代,而且在当地属于家大、业大、势力大的名门望族。西汉末东汉初以解经闻名京师、官任侍中的戴凭,为平舆人。这就证明,至迟在西汉后期,戴凭这一支已经迁到平舆。

戴姓在向豫南迁徙的同时,也向今江苏、山东、河北等地迁徙,如西汉时官至九卿的戴崇,为沛(今江苏沛县)人,曾向张禹学习《周易》;东汉时官至礼泉太守、“世称儒宗,知名东夏”的戴宏及西华令戴封,均为济北郡刚县(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人。

三国至南北朝时期,戴氏又有徙居于今安徽、湖北的。如东汉末年,曹操的谋士戴乾为丹阳(治今安徽当涂县东北小丹阳镇)人。在魏晋时,戴姓在谯国(今安徽亳州一带)、广陵(治今江苏扬州)、清洒(治今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东)三地成为望族,形成三处繁衍中心。所以,戴姓以谯国、广陵、清河为堂号。

戴姓向江南地区迁徙,最晚在西汉时期已经开始。如:西汉时有越(今浙江省)人戴和;东汉时官至光禄主事的戴就,为会稽郡上虞县(治今浙江上虞县百官镇)人。大约在东汉末年,广陵戴氏有一支迁徙到江南。《晋书》记载:戴烈为三国时东吴的左将军,其子戴昌为东吴太尉、晋会稽太守、武陵太守,戴昌的儿子戴渊,是琅琊王司马睿(即后>>

为什么说戴姓是中华第一美姓 戴姓有两个来源,出自西周时今河南东部地区的两个诸侯国,一支是以祖上谥号为姓,一支是以国为姓。

西周初,商纣王的儿子武庚叛乱被镇压下去后,周公把商旧都周围地区封给纣王的哥哥微子启,建立宋国,建都商丘(今河南商丘南)。以后世代相传,至公元前799年至前766年在位的一代宋过国君,死后谥号为“戴”,史称宋戴公。宋戴公的孙辈中,有的以祖父的谥号为姓,就是戴氏。因商朝王族为子姓,所以《新唐书・宰相世系》说:“戴氏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孙,以祖父谥为氏。”

在西周分封的诸侯国中,还有一个戴国,为姬姓。在今河南民权东。戴国于公元前713年为郑国所灭。亡国后的戴国子孙,为纪念故国,就相继以原国名为姓氏,又形成一支戴姓宗族。

先秦时期,戴氏主要是在其发祥地豫东一带发展繁衍。汉代,戴氏有徙居豫南者,南迁江浙者,东迁山东者。魏晋南北朝时期,戴氏在江浙一带分布更为广泛,还有的徙居于今安徽、湖北。唐初,陈政、陈元光父子奉命入闽开辟漳州,有戴君胃父子自河南固始随从前往,后在福建落籍,是为戴氏入闽之始。后又有相继迁入今陕西、湖南、江西的。

《元和姓纂》列出的戴氏聚居点有:济北(今山东长清县西南)、谯国(今安徽亳州)、吴兴长城(今浙江长兴)、魏郡斥丘(今河北成安)、河东桑泉(今山西临晋)。又据广东蕉岭县《戴氏族谱谯国堂世系源流》载,蕉岭一世祖为戴玉麟,原居福建漳浦县,于元代徙居镇平(今蕉岭)招福乡黄泥崛,子孙蕃盛,传至12世(约当清代),有仁忠、仁恭兄弟一同迁往台湾屏东,13世、14世又有数十人迁往台湾,后裔分布于台湾之高雄、美浓、内埔、桃园、新竹、苗栗等地。清代还有福建戴氏陆续迁往台湾。此后,又有不少戴氏族人移居海外。

中国历史上戴姓名人众多,西汉时,梁(郡治今河南商丘)人戴德,与其侄子戴圣,同学礼于后苍,宣帝时皆被立为博士,称“大戴”、“小戴”。他们选集古代各种有关礼仪等的论述,分别编成《大戴礼记》和《小戴礼记》,是为西汉今文礼学“大戴学”和“小戴学”的开创者。平帝时有任侍御史,时称“关东大豪”的慎阳(今河南正阳县北)人戴遵。东汉初有以解经闻名京师的平舆(今属河南)人戴凭,还有官至礼泉太守,“世称儒宗,知名东夏”的刚(山东东阳县东北)人戴宏。东晋有学者、雕塑家和画家谯郡饶县(今安徽宿县)人戴逸,其子戴勃、戴J,均善画和雕塑。还有著名隐士戴达。唐代,戴氏有两人任宰相:戴胄,相太宗;戴至德,相高宗。还有诗人戴叔伦,画家戴嵩。南宋有诗人戴复古。元代有文学家戴表元,诗人戴良。明代有画家戴进。清代最杰出的戴姓人物是思想家、学者戴震。他曾为《四库全书》纂修官,是一代考据大师;在哲学上首创对宋儒理学的革命;还有画家戴本孝、戴熙,体仁阁大学士戴衡亨,文学家戴第元,史学家戴名世。近现代有真菌学家戴芳湖,诗人戴望舒等。戴氏人才济济,在文化方面的贡献较为突出。

戴姓人家郡望在淮同、广陵、清河。

汉、满、瑶、回、蒙古、土家等民族中都有戴姓。戴姓人家常贴对联有:

学礼删文,业擅五经。

峻节山高,逸情霞举。

一、 姓氏起源 代姓来源与戴姓相同,是戴姓的白字。来源有四:

1、 黄帝乃代姓之鼻祖。

2、 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代”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3、 出>>

戴姓的家谱 戴姓来源有三: 1、 出自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好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 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 末代君主帝纣之庶兄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 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 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 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2、 出自姬姓,以国为氏。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 秋时有戴国,为姬姓诸侯国,在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 。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其族人遂以国名 “戴”为氏。 3、 据《鼠璞》所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武王灭商后,有不少殷遗 族以国为氏,称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代姓与戴姓的联系 两周前我们谈过一个从戴姓上“生”出来的姓氏“岱”,今天我们来说它的另一个兄弟“代”。  “岱”的产地在潮汕,年代较近。而“代”的产地却是中原地区,而且由来已久。因为“戴”、“岱”不作姓氏时潮汕话同音,作姓氏时近音,而“戴”、“代”在潮汕话中则完全是两个不同的音,从这一点上也可证明其产地不在潮汕。  代(dài,潮音toi3(钗3))姓,在全国约有人口210万,在各姓中排第129位,占全国人口的016%代姓在揭阳有117人(2001),在各姓中排第162位,占揭阳人口的0002%代姓来源有二:1源自姜姓,以国为姓。春秋时,我国北方少数民族北狄的一支建立了姜姓国代国(都城在今河北省蔚县东北)。周元王三年(前473),晋国赵襄子兴兵吞并代国,代国灭亡。国人以国为姓,成为代姓。2源自戴姓,以同音字代替为姓。近代,人们以为“代”是“戴”的白字,将笔画繁复的“戴”改为简单的“代”,成为代姓。  此外,满族也有此姓。  今代姓在全国分布较广,主要分布于山东、山西、河北、江苏、北京、辽宁、云南、重庆、四种等省市。  代姓的历史名人,清初有满族大臣代善,曾为打下和巩固清朝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当代民间艺人代玉宝(1894~?),辽东满族高粱红唱手,民国初年开始行艺,以说口迎人和段子多取胜,40多岁改唱影,白天唱影,晚上唱二人转。  广东代姓居民主要分布于广州、深圳一带。揭阳代姓主要分布于普宁、惠来一带。

百家姓中是戴还是代 戴姓来源:(1)出自子姓。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宋国戴公死后,宋武公司空继位。其支子(非嫡长子)以王父的谥号“戴”为氏。(2)以国为氏。《左传》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有戴国,隐公十年亡于郑国。其族人以原国名“戴”为氏。

代姓来源:战国时期有代国,被赵国Z子所灭,其后人以原国名“代”为氏。

岱姓来源:据考证,岱姓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喀喇沁蒙古博罕岱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博罕岱氏,亦称伯罕岱氏、伯汗岱氏、伯汉岱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市)。它源出古突厥阿史那部联盟,部中有一分支氏族,酋长为阿史那・博罕。在历史演进过程中,阿史那・博罕的后裔子孙以先祖名字为姓氏,称博罕岱氏。“岱”在蒙语中是“特别”、“非常”、“高峰”的意思,特指博罕岱氏这一族悠久、特殊的历史来源。清朝中叶以后,博罕岱氏后裔多在名字前冠以汉姓,如杨氏、庄氏、博氏、岱氏等。

福建戴姓起源 戴姓起源于河南省东部商丘市一带,是中国当代百家姓排行第五十四位的大姓。戴姓远古祖先为黄帝曾孙帝喾,帝喾生子名契。契为舜帝首领人物,被商族奉为始祖。传至十四代,商汤灭夏,建立商朝。帝乙传位商纣王后,进行残酷统治,导致周武王克商。周初分封之时,把宋邑封给反对纣王比较激烈的殷商贵族微子,建立宋国,称为宋公。传至第十一任国君,有功于民,深受万民爱戴,死后被周宣公赐谥曰戴,史称宋戴公。宋戴公的孙子以祖父谥号为戴氏。从此,中华大地,历代均有戴姓子孙。先秦时期,戴氏在其发祥地豫东繁衍生息。到了汉代,戴氏开始有人迁居豫南等地。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戴氏又有迁居安徽、湖北者,郡望有谯国郡等地。明朝初年,始迁祖戴固元任常德府武陵县教谕,携眷属迁至常德府石拱桥。其子孙因慕澧水流域零阳山水之秀而迁入慈利县。清代,戴姓部分裔孙转迁桑植县、永定县等地,致使张家界市戴姓后裔现已达到10万多人。

一、商周时期戴姓远祖溯源

戴姓是中国一个古老姓氏,源远流长。据《史记》和国谱研究中心资料综述:戴氏出自子姓,是黄帝子孙。关于子姓由来,有个神秘的传说:黄帝曾孙帝喾是远古“五帝”之一,娶炎帝部落有邰氏之女简狄为次妃。有一次,简狄与几个女子在溪中嬉戏,飞过一只玄鸟(燕子),坠下一枚鸟卵。简狄将鸟卵抓到手里,将其吞下。没过多久,生下一个男孩,取名为契。契长大后,有德有才。舜帝任命契为司徒,掌管教化百姓。舜帝把契封在商邑(今河南省商丘市),赐为子姓,因“子”即“卵”的意思。故《戴氏开源表》载:“戴,本高辛氏之后裔。帝喾次妃有皇吓简狄祈谋。有玄鸟之祥而生契。舜使为司徒,教民有功,赐姓子氏,封于商。历十四世(汤)而伐桀有天下。”尧舜之际,子契不但是军事首领人物,也是发明刻木记事之人。后来,商族把契尊为始兴之祖,故有“玄王”之称。约在公元前1600年,经过鸣条之战,契的第14代孙汤灭夏,建立商朝,定都于亳(在今河南省商丘市附近)。盘庚继立商王以后,迁都于殷(今河南省安阳市),故被称为殷商。

商朝自第24位国王祖甲时开始出现衰败迹象,至第29位商王帝乙时更加衰微。帝乙有长子子启,因封于微(山西省潞城县),史称微子。子启出生时,其母尚为帝乙之妾,地位卑贱。后来,其母被册立为王妃,生少子帝辛。因此,子启虽长,仅为庶子;帝辛虽幼,却为嫡子。按照立嫡不立庶的宗法制度,帝乙立帝辛为王位继承人,此即商代第30位国王纣。商纣王在位,宠信女人妲己,任用善阿谀的费中和善谗毁的恶来,朝政败坏造酒池肉林,为长夜之饮;兴炮烙之刑,残害异己。纣王庶兄微子很为王朝担忧,多次进行劝谏,但纣王拒谏饰非。甚至对进谏的少师比干施以酷刑,逼得太师箕子佯狂为奴。微子知道纣王必亡,只得哀叹,离开商宫,退隐林里。不久,周武王联合诸侯兴兵灭商,经牧野(今河南省汲县)大战,纣王兵败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微子闻讯之后,带着商朝宗庙祭器, 上身去见周武王,请求保留商族宗祀。周武王答应微子要求,封纣王之子武庚统率殷商遗民,并派其弟管叔鲜、蔡叔度和霍叔处领兵驻守殷都周围,就近监视,号称“三监”。周武王死后,武庚拉拢管叔、蔡叔起兵反周。周公旦平定叛乱之后,见微子在殷民中有威望,又能顺从周朝,就把商朝旧都宋邑(今河南省商丘市)一带分封给他,建立诸侯国宋国,爵位为公,管理商朝遗民,并作《微子之命》以申诫之。宋微子仁慈贤明,深受商朝遗民爱戴。

二、春秋时期戴姓始祖得姓始末

宋国首任国君子启死后,其弟子仲衍继承王位,为宋国第二任国君宋微仲。宋国第十一任国君(公元前799―前766年在位)宋戴公,名叫子>>

戴姓的人到底该写哪个代这两个(代 戴)到底有什么出别? 戴姓的人该写戴,戴姓/代姓有区别,戴姓来源(1)出自子姓。以谥号为氏。据《元和姓纂》所载,春秋时宋国戴公死后,宋武公司空继位。其支子(非嫡长子)以王父的谥号“戴”为氏。(2)以国为氏。《左传》及《通志氏族略》所载,春秋时有戴国,隐公十年亡于郑国。其族人以原国名“戴”为氏。代姓盯源是战国时期有代国,被赵国Z子所灭,其后人以原国名“代”为氏。

姓戴的在历史上属于哪一种情况 汉族戴姓主要来源有三:子姓宋国宋戴公后裔以谥为姓、子姓(或姬姓?)戴国君民以国为姓、殷朝殷氏宗室(本源上也应该是子姓)改姓戴。

1、出自宋国子姓,为商汤的后裔,以谥为氏。据《元和姓纂》及《古今姓氏书辩证》所载,周初,周公旦在平定“管蔡之乱”后,封商朝末代君主纣之庶兄微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宋国第11位君主(前799年-前766年),史佚其名,死后被谥为戴公。戴公传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年-前748年)其子孙遂以谥号“戴”为氏,是为河南戴氏。

2、以国为姓,出自春秋时期的一个诸侯国戴国,据《通志・氏族略》及《左传》所载,春秋时的戴国,为子姓或姬姓诸侯国,其国位于现今河南民权县东,一说在河南兰考县。隐公十年(前713年)亡于郑国,一说亡于宋国。国君因身为殷商后裔而封国,戴国国土位置在今天的河南省兰考县民权县一带。戴国被郑国灭掉后,其国君以及全国子民遂以国为姓,全体姓戴,世代相传。

3、出自殷朝的子姓,据《鼠璞》所载,武王牧野之战灭亡殷商后,有不少殷宗室遗族以国为氏,称殷氏,殷氏其后就有改姓戴的。这一支戴氏也是出自河南。

参见

zh /wiki/%E6%88%B4%E5%A7%93

代姓的来源? 戴姓起源于今河南省境内,主要是在豫东的商丘市和民权、兰考一带。历史上,戴姓人才辈出,先后有《大戴礼记》的编撰者戴德、《小戴礼记》的编撰者戴圣,唐代名相戴胄、戴至德父子,清代学者戴震,以及南朝画家戴逵、明代画家戴进等名人。在当今中国的100个大姓中居第54位,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039%左右。

戴姓的来源主要有四支:

1以谥号为姓

商汤的后裔,以祖上的谥号为氏,成为后来的戴姓。据《元和姓纂》记载:“宋戴公之后,以谥为姓。”

西周建国之初,周公平定东方后,大量分封诸侯,其中封微子启(子姓)于商丘(今属河南),建立宋国。微子启是商纣王的庶兄,多次劝谏纣王,纣王拒不采纳,为了避免像比干那样被害,他索性逃亡。周武王灭商后,微子启归顺周朝,至此被封为宋公,以保持商人的宗祀。

微子启死后,其弟衍继位,这就是微仲。微仲死后,其子宋公稽继位。以后世代相传,至宋惠公的孙子,已是宋国的第11位君主,史佚其名,谥为戴公,史称宋戴公。戴公传位于儿子宋武公司空(前765―前748年在位),其支子公子文为宋国大夫,他的儿子便以祖父的谥号“戴”为氏,如春秋时期有宋大夫戴恶。这就是今天的戴姓来源,宋戴公被认为是戴姓的始祖。

因为商王族为子姓,所以,宋人邓名世的《古今姓氏书辨证》说:戴姓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后,以谥为氏。《新唐书・宰相世系》中也说:戴氏出自子姓,宋戴公之孙,以祖父谥为氏。宋国于公元前286年被齐国所灭。

2以国名为氏

据《世本・氏姓篇》记载:戴氏,古戴子国,姬姓之后。在西周初分封的诸侯国中,有一个姬姓戴国,在今河南民权、兰考一带。

当时,由于戴国处于郑国和宋国两强之间,经常受到郑、宋两国的欺凌。到隐公十年,终于为郑国所灭。亡国之后的戴国公族就以原国名为氏,称为戴氏,这样,又形成一支戴姓居民。关于这件事,宋人郑樵所著的《通志・氏族略》中也有记载:“戴氏,开封封丘县戴城是其国,隐十年,郑人伐取之。或云,旧考城县是,为宋人所灭,改名谷城,子孙以国为氏。”

3改姓

据《鼠璞》记载:殷氏有改为戴姓的。周武王灭商以后,有不少殷(商)族遗民便以国名为氏,称为殷氏。

另据新修《内黄县志》记载:河南省内黄县二安乡小槐林村有戴、马同宗墓,碑文记载:始祖戴子成、马子才祖籍山西洪洞,明洪武年间迁民时,为谋手足同聚,一人改姓,兄弟二人一同被迁至此,死后并肩筑二墓,谓之“双立祖”,现在已经传至24世,两姓共有1500余人。内黄县戴六村、前安村,汤阴县武洼等地的戴姓、马姓皆来源于此。

4出自少数民族改姓

《清通志・氏族略》记载:满族戴佳氏,原居杭佳、叶赫、扎库木等地,后改为戴姓、代姓;达尔充阿氏居于黑龙江、吉林等地,后改为戴氏;鄂温克族涂冬克氏,改汉姓后有涂、戴两姓。此外,瑶、回、蒙古、土家、锡伯等民族也都有戴姓。

戴氏族谱-------戴氏祖先第一个叫什么名字呀???

戴氏起源主要有二:一是源于子姓,是商朝皇族后裔。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被周封为宋国(今河南商丘南)国君,宋国第十一位君王死后谥号“戴公...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