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曲的人死后为什么家谱上要写姓鞠
在西汉晚期鞠谭为避祸而弃鞠改麴,麴姓经历了九百多年的发展大约在唐朝晚期到南宋晚期又逐渐演变简写成曲。这就是在一些鞠姓和曲姓家庭中流传的“祖上为避祸而弃鞠改曲”、 “鞠曲一家” 和“死鞠活曲”的真正来源。而且我认为,这种简写只限于姓氏演化的简写,不包含字体简化的含义,因为“曲”字同样也是一个古老的汉字,麴和曲作为汉字在古代有着完全不同的含义,就象历史上的“曲阜”、“曲沃”当然不能写成“麴阜”和“ 麴沃”一样。
建议楼主 百度一下:鞠姓的起源分衍与迁徙
山东莱阳市古柳街道办事处“红土崖
http://lyhongtuyachina-yantainet/
红土崖村地处莱阳市古柳街道办事处东部,距离火车站2公里,北邻阳光城,紧靠富山路。位于丹崖路东首,西邻蚬河,清水河从村前流过。地理位置好,交通发达,莱阳市明胶厂、莱阳市奥峰制药厂在该村落户,莱阳市烈土陵园也在该村。我村共有206户,人口776人,耕地面积560亩,人均年收入4500元。莱阳明胶厂和烈土陵园及阳光城为我村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基础设施建设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全村呈现出风气正,团结和谐稳定,群众安居乐业,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良好风貌。红土崖全体村民欢迎各界朋友前来投资发展,共创美好明天。
红土崖
http://lyhongtuyachina-yantainet/
http://tiebabaiducom/fkz=473938314
到照旺庄的“红土崖”,莱阳人想必都不陌生,“红土崖烈士陵园”和著名景观“丹崖春雪”。
9月2日下午下班后我有幸游览了红土崖烈士陵园,并尝试到崖下的莱阳两大河(清水河,岘河)交汇处。
因为是第一来这里,起先没有找到去“交汇口”的确切线路,以至反复寻找多处,不过,历经周折最后终于还是来到了美丽的交汇口,遂有此文。
有没有郭姓的应该有,可以到这里问问
http://tiebabaiducom/fkw=%C0%B3%D1%F4
三槐堂,即三槐王氏,是当今王氏中最大的一支,闻名天下,枝繁叶茂,是太原王氏的一衍派。三槐堂是王氏子孙繁衍最大的支派,在《中国家谱综合目录》的王氏家谱目录中,冠以“三槐堂”堂号的家谱目录,占有堂号的王氏家谱总数的40%左右。
一 、三槐堂的由来
王祜(亦名王佑),祖籍莘县(宋时属大名府,今属山东省),以文学见长。五代时先仕晋,后及汉、周,北宋建国后,宋太祖赵匡胤拜其为监察御史,颇得赏识,官职不断升迁,以尚书兵部侍郎知制诰。乃举家迁来京城,落户开封。时在宋乾德三年(965年)至开宝二年(969年)之间。
王祜落户开封的具体地址,明李濂的《汴京遗迹志》说在仁和门外,清周城的《宋东京考》说在望春门外。这仁和门和望春门实际指的都是曹门,即今曹门关中街偏北一带。
宋开宝二年(969年),有人密告魏州节度使符彦卿谋叛。魏州即大名(大名县亦名魏县),宋太祖乃派王祜权知大名府。那个时候,莘县一带归属大名府,宋太祖要王祜衣锦还乡,许以“便宜”行事,并以赵普(一说王溥)相位相许的真实用心在于除符,王祜自是心知肚明。但王祜至大名接任后,明察暗访,却查无实据,数月无闻。宋太祖乃驿召面问,王祜直言禀报,符彦卿无谋叛事实,并以自己全家百口性命担保。甚至直谏太祖吸取晋、汉(五代)皇帝因猜忌而滥杀无辜的教训。太祖听后很不以为然,乃把王祜改派知襄州。如此以来,王祜升迁宰相的许诺当然是落空了。王祜赴襄州任前在其宅院内,手植槐树3棵,曰:“吾子孙必有为三公者。”以我们今人的思想揣度王祜当时的心情,很可能对自己当不成宰相有点生气,可能是“别看我不能位列三公,我的子孙一定有能担任宰相,位列三公的”气话。当然,也可以认为王祜这句话是他的自信或远见。但他以三槐比拟三公确是无疑的。
后来的事实果不出其所料,他的儿子王旦在宋真宗时做了宰相,使他的预言变成了现实。三槐堂不仅成了王祜一支的堂号,而且成为整个王氏大家族中很重要的一个分支——三槐王氏。
褒公西入咸阳,传四世至綝公,綝有十子,第三子曒公为潞州刺史,曒公八传至言公,为唐滑州黎阳令,言公生彻,为后唐进士,官至左拾遗,彻公生佑,是为三槐王氏始祖。
佑公少笃志词学,性倜傥,有俊气。后晋天福年中,以书见桑维翰,维翰称其藻丽,由是名闻京师。邺帅杜重威辟为观察支使。至后周,仕为魏县、南乐二县县令。宋太祖即位,擢拜监察御史,后加集贤院修撰,转户部员外郎。至宋太宗时,知河中、开封二府,以病请告,拜为兵部侍郎。佑公生逢五代战乱,历事后晋、后周和宋朝,皆以文武忠孝而显名。佑公宦居于汴梁城东时,筑室于仁和门外,尝手值三槐于庭院中,言称其子孙必有为三公者。后来王佑裔孙因之而称为“三槐王氏”。
三槐王氏自祜公以后,簪缨相继,历世为官,子孙分任各处,子孙散布于海内外。
三槐世系渊源争议论述要录
三槐世系在五代末和北宋时期的王言至王巩的六代世系人物,无论从史书或谱牒资料上看均比较完整和详尽,这与当时北宋政权社会稳定,三槐王氏处于鼎盛时期有关。因此三槐世系研究重在北宋前和宋南渡后。北宋之前的五代时期政权更换频繁、门阀显贵乱套、多数姓氏世系出现断层。三槐王氏世系上朔虽有延绵,但存在二个分岐要点。一部分是认为三槐世系要挂在王元之后的琅琊世系,另一部分认为应挂在王威之后的太原世系。至于北宋灭亡,宋室南渡至今的三槐王氏,由于许多后裔随宋室南渡,也有不少北迁或留守中原,以后元、明、清各朝四处播迁,枝繁叶茂,史书难于记述,各方谱牒纷说不一,所以至今约900年历史的三槐世系也难于理清。
柴道琳 柴立宏 柴立超
柴成务,宋文科状元,(九三四~一○○四),字宝臣,曹州济阴(今山东曹县)人。太祖乾德六年《九六八》进士。太宗太平兴国五年(九八○)任峡路转运副使(《武夷新集》卷一○《柴公墓志铭》)。历知果、苏二州,两浙转运使,入为户部判官。淳化二年(九九一)为京东转运使。召入知制诰。蜀王小波、李顺事平,知河中府。真宗即位,迁给事中,历知梓、青、扬州,入判尚书刑部。景德元年卒,年七十一。有文集二十卷,已佚。《宋史》卷三○六有传。
柴禹锡,字玄圭,大名人。少时,有客见之曰:“子质不凡,若辅以经术,必致将相。”禹锡由是留心问学。时太宗居晋邸,以善应对,获给事焉。太平兴国初,授供奉官。三年,改翰林副使,迁如京使,仍掌翰林司。每夜直,上以藩府旧僚,多召访外事。迁宣徽北院使,赐第宝积坊。告秦王廷美阴谋,擢枢密副使。逾年,转南院使。服劳既久,益加勤敏。
雍熙中,议广宫城。禹锡有别业在表识中,请以易官邸,上因是薄之。又与宰相宋琪厚善。会广州徐休复密奏转运王延范不轨状,且言倚附大臣,无敢动摇者。上因访琪及禹锡曰:“延范何如人?”延范与琪妻为疏属,甚言其忠勤,禹锡亦傍赞之。上意其交通,滋不悦。禹锡又为琪请卢多逊故第,上益恶其朋比。坐琪以诙谐罢相,不欲显言之也。下诏切责禹锡,以骁卫大将军出知沧州。在任勤于政治,部民诣滨州列状以闻。改涪州观察使,徙澶、镇二州驻泊部署,俄知潞州,州民乞留三载,诏奖之。徙知永兴军府,再召为宣徽北院使、知枢密院事。
至道初,制受镇宁军节度、知泾州。入谢日,上谓曰:“由宣徽罢者不过防御使尔,今委卿旌节,兼之重镇,可谓优异矣。”禹锡流涕哽咽而已。咸平中,移知贝州。是岁,契丹兵奄至城下,禹锡内严备御,寇寻引去。明年,徙陕州。
柴宗庆(九八二~一○四四),字天佑,大名(今属河北)人。禹锡孙。真宗咸平三年(一○○○)尚太宗女鲁国长公主,升其行为禹锡子,拜左卫将军、驸马都尉,领恩州刺史。历官武胜、静难、永清、彰德诸军节度使。仁宗即位,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出知外州。庆历四年卒(《宋会要辑稿》礼四一之一七),年六十三。有《登庸集》,景佑二年(一○三五),因词语不合体制,韶悉收众本,不得流传(《宋会要辑稿》刑法二之二一)。《东都事略》卷三三、《宋史》卷四六三有传。
柴宗亮,官太子中允,生三子:元亨、无吝、无咎。
柴宗愈,为周恭帝族弟柴禹锡次子,曾任温州刺史,北宋初随二帝版权而聚居衢州。
柴熙诲更名卢璇,卢璇在宋真宗时曾任殿前防御使、节度使、同知枢密院事(相当于国防部长),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被封为武烈侯,其妻卢锦被封为吴国夫人。
柴熙让,宋朝封义国公,世居沧州
柴皇城,周世宗柴荣的五世孙,世居山东省高唐
柴金花,周世宗柴荣的公主,杨门女将,杨六朗的妻子,又名柴郡主
柴中守,号蒙堂,馀干(今江西馀干西北)人。中行弟。事见《宋元学案》卷七九。
柴中立,宋理学家,柴中行柴中守的兄弟
柴纯臣 住长台,元丰八年(1085)进土,官东京留守。
柴天锡 元符三年(1100)进士,官司封郎中。
柴天因 元符三年(1100)进士。与天锡兄弟同榜。
柴授之 住长台,崇宁二年(1103)进士。
柴 绂 住长台,宣和三年(1121)进土,官临川判官。
柴 瑾 绍兴八年(1138)进士,官殿中侍御史。
柴致一 住长台,绍兴十五年(1145)进土。
柴卫 住长台,绍兴十八年(1148)进士,官大理寺正卿。
柴椿年 住长台,淳熙八年(1181)进土。
柴宏休、住长台,淳熙八年(1181)进土。
柴适正 淳熙八年(1181)进土。
柴中行 住长台,绍熙元年(1190)进土,知赣州。
柴得之 住长台,嘉泰二年(1202)进士。
柴可翔 住长台,开禧元年(1205)进士。
柴周臣 住长台,绍定五年(1232)进土,官翰林待制。
柴澹然 住长台,绍定五年(1232)进士。
柴可治 住长台,绍定五年(1232)进士。
柴土表 住长台,嘉熙二年(1238)进士,官沿海制参。
柴 霖 住长台,淳佑元年(1241)进士,官翰林学士。
柴 霂 住长台,与史柴霖同榜进土,官御史中封丞辅国定远将军都督同知宣尉副元帅。
柴 胜 住长台,宝佑元年(1253)进士。
柴随亨.住长台,宝佑四年(1256)进士。
柴元亨 住长台,宝佑四年进士。
柴蒙亨 住长台,宝佑四年进土。
柴元彪 住长台,咸淳四年(1268)进士。
柴肃,宋朝时期为三班奉职
柴咏,诏换殿中丞,封崇义公,签书奉宁军节度判官事,以奉周祀
柴荣之后,曰熙、曰愈、曰若拙、曰上善并为三班奉职曰余庆、曰诚为州长史、助教,曰贻廓等十一人复其身,仍各赐钱一万。又录世宗曾孙揆、柔及贵曾孙日宣、守礼曾孙若讷皆为三班奉职。
柴若讷为卫尉寺丞,袭封崇义公,签书河南府判官厅公事。
柴宣义郎,周恭帝后,世世为宣义郎,监周陵庙,与知县请给,以示继绝之仁,为国二恪,永为定制。”
柴叔夏,周世宗玄孙,为右承奉郎,袭封崇义公,奉周后。二十六年,叔夏升知州资序,别与差遣。以子国器袭封,令居衢州。朝廷有大礼,则入侍祠如故事。其柴大有、柴安宅亦各补官。
柴彦颖,世宗八世孙,特补承务郎,袭封崇义公。
柴桂,南宋梁王,住南宁州
柴排福,南宋梁王,住南宁州
柴进,北宋义国公,住河北省沧州
柴熙谨,改名潘惟道,《宋史》中作惟正,讳玖,任职光禄大夫、西京作坊使,由大名府迁居山东省青州府临朐县竹搭桥,卒葬府城北郭龙形,配王氏葬竹搭桥犬形,生子五:贞周、元周、明周、能周、尊周。贞周公袭祖职为光禄大夫,与明周、能周同事于宋,於神宗熙宁初年兄弟三人被谪入楚,元周、尊周二派尚在齐地青州府,改回柴姓
历史上被封为韩王的人为数不少,之所以很少听说是因为出名的韩王比较少。中国历史上共有28位韩王,周朝,秦,汉唐,宋都有封韩王的。比如宋朝昭勋阁24功臣赵普就是封为韩王的吧!
我们来列举一下历史上比较有名的韩王。
一、韩王韩信
在汉初时期,有两个韩信,其中比较出名的是淮阴侯韩信,也是“成也萧何败萧何”的主人公。另一位韩信也是一个带兵将领,是战国时期韩襄王的后代,项梁拥立楚怀王的时候,分封诸王,将韩信封为韩王。再后来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时候,也将这位韩王后裔封为韩王,
史书上上为了区分淮阴侯韩信,将这位韩信成为韩王信。
韩王信在历史上定都马邑,因为紧靠匈奴,频繁被匈奴派兵包围,最终投靠匈奴,频繁的帮助匈奴袭扰边境,最后被汉军在交战中斩杀。
这位韩王信也因为投靠匈奴的经历,在史书中也是毁誉参半。
二、韩王赵普
说起赵普可能很多人不清楚,但是说起“半部论语治天下”这句话,想必很多人听过。
这句话讹传是赵普所说,但是却没有足够的史料证实,不过赵普确实是辅佐宋太祖赵匡胤的开国功臣,参与过陈桥兵变,协助宋太祖改革军制、削除藩镇,是一个有名的政治家。
赵普在死后被宋太宗追封为韩王。
三、韩王起源战国
韩王最早出现于“三家分晋”后,韩、魏、赵同时立国,在秦灭六国时,韩国是第一个被秦国所灭的国家。
除了战国时期的韩王,拥有韩王封号最多的朝代应该是明朝,朱元璋的第二十子朱松被封为韩王,随后连同朱松在内共传承了13代,一直到李自成攻破平凉城后,明朝韩王的传承就此断绝,这也是历史上的最后一位韩王。
宋太祖赵匡胤为什么放弃亲儿子而将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一直是史学界的一大谜团,围绕着皇位继承问题甚至出现了“烛影斧声”这样的阴谋论,太祖五十岁驾崩,他在世的两个儿子在赵光义继位后,都受到了不公平的待遇,两人都英年早逝,不过他们的子孙后裔还是得到了一定优待。
关于宋太祖赵匡胤的死因,影响较大的便是北宋僧人文莹在他所著《湘山野录》中提出的“烛影斧声”,认为赵匡胤是被意图篡位的赵光义谋杀,开宝九年(976年)十月十九日夜,赵匡胤与赵光义屏去左右,共处一室商议机密,就在当夜赵光义杀心骤起,持斧将赵匡胤杀害于万岁殿,随后赵光义继位。
不过这种说法流传虽广,但实在经不起推敲,一来宫禁深严,赵光义如何能带一把斧头进宫?二来即便带斧进宫了,弑杀太祖肯定会有动静,门外的守卫岂能不知,一旦弑君之事败露,赵光义可是有灭门之灾啊,因此“烛影斧声”之说不足为信。
笔者认为北宋大文豪司马光在他所著《涑水纪闻》中的记载更加可信,太祖驾崩时,宋皇后派内廷宦官王继恩前去召秦王赵德芳入宫继承大统,可王继恩不去秦王府却径直往晋王府而去,结果入宫的是晋王赵光义,宋皇后见木已成舟,只得让赵光义继位。也就是说赵匡胤死时,赵光义并不在寝殿,自然就不存在“弑兄”之说。
另外,在皇位继承这件事上,还存在着“金匮之盟”这一说法,杜太后认为赵匡胤能夺取天下,全因为后周恭帝年幼,主少国疑,才能黄袍加身实现改朝换代,因此要求赵匡胤将皇位传于弟弟赵光义,赵匡胤准从母意,命宰相赵普起草盟约,藏于金匮之中。
此种说法见于《宋史》,金匮之盟存在的可能性比较大。北宋时期的私史稗乘对金匮之盟多有“三传约”的记录,即“太宗传之廷美,而廷美复传之德昭”,这一说法,主要来源于南宋学者李焘所著《继资治通鉴长编》一书。
宋太祖赵匡胤共有四子,除长子赵德秀和三子赵德林早夭外,在世的两个儿子分别是次子燕王赵德昭和四子秦王赵德芳,不过这两人,在太祖驾崩后没几年便因为各自原因而英年早逝。
燕王赵德昭:自刎而死
(燕王赵德昭剧照)
太祖第三子燕王赵德昭在太祖生前并没有封王,太宗继位后,25岁的赵德昭被任命为京兆尹,移镇永兴,兼任侍中,进封武功郡王。作为太宗的亲侄儿,却仅仅被封为郡王,这显然是说不过去的事情,后人以为太宗这么做,目的是逐渐弱化太祖诸子在朝中的影响力,以凸显自己继承皇位的正当性,拔高自己一系的地位威望。
太平兴国四年(979年),赵德昭跟随太宗攻打幽州。军中有一次夜里惊乱,太宗不知所踪,有人谋立赵德昭为天子,太宗得知此事后很不高兴。因为这次北伐幽云无功而返,回到京师后的太宗很长时间都没有给太原之战的功臣行赏,上朝时赵德昭好意跟太宗提起此事,却惹来太宗不悦。
他带着怒气说:“等你自己做了皇帝,再行赏也不迟。”显然是对北伐时部分人谋立赵德昭为天子的流言耿耿于怀,可是赵德昭为人刚烈内敛,他没有谋夺皇位的想法,叔父却乱加猜度,赵德昭心里想不通,退朝后竟然在家里拔剑自刎来证明自己并无篡位之心。
得知此事的太宗非常惊悔,跑去抱着赵德昭的尸体大哭到:“痴儿何必这样啊?”为了表示心中的愧疚,追赠赵德昭为中书令,追封为魏王。此后北宋几代皇帝一再改封,直至宋哲宗时期,始定封燕王。
燕王赵德昭死时年仅25岁,他共有五个儿子,五子中除了三子赵惟固任左千牛卫将军当年便去世,其他四个儿子生前都是任节度使或刺史,死后或被追封为郡王,或被追封为国公,可以说是得到了北宋皇帝不错的优待。
但随着家族繁衍,赵德昭的子孙后裔在两宋交替之时早已经湮没于民间,成为默默无闻的平常百姓,至宋宁宗时期,他的第九世孙赵昀被宁宗养于宫中,成为日后的宋理宗,其十世孙为宋度宗,十一世孙为宋末三幼主。
秦王赵德芳:因病去世
(秦王赵德芳剧照)
赵德芳在宋太祖的四个儿子中最有名,在戏曲演义中,赵德芳被虚构为手持金锏,上打昏君,下打谗臣的正气凛然的“八贤王”形象,出现于《杨家将》、《贺后骂殿》、《三侠五义》等故事中。
太祖在位时,赵德芳并没有被封王,太宗继位后,赵德芳先后被任命为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同平章事和检校太尉,他的哥哥尚能封个郡王,他自己连郡王都没有,看来太宗对自己的两个亲侄儿还是有区别对待。
太平兴国六年(981年)三月,年仅22岁的赵德芳病逝,《宋史·宗室传》对赵德芳之死用了“寝疾薨”三个字,没有具体写得了什么病去世的。太宗亲临哭祭,废朝五日,两个亲侄儿都因为各自原因英年早逝,白发人送黑发人,这对于太宗的打击也是相当大。
太宗追赠赵德芳为中书令、岐王,谥号康惠。后来加赠太师,改追封为楚王,宋徽宗时,又改封为秦王。身后一再追赠追封,生前连一个郡王都没有,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做法,恰恰是太宗内心纠结矛盾的一种表现,两个侄儿年纪轻轻就去世了,皇位已经稳稳地掌握在太宗一系,身后的隆重追赠追封自然是很有必要的。
赵德芳共有三个儿子,长子赵惟叙封高平王、次子赵惟宪封英国公、三子赵惟能封南康郡公,秦王一脉在北宋一直寂寂无闻,到了南宋高宗时期,因为宋高宗无嗣,立了赵德芳六世孙赵眘为太子,是为后来的宋孝宗。
就这样,一百多年后,宋朝的皇位终于又回到太祖一系,孝宗之后,又有七世孙为宋光宗赵惇,八世孙为宋宁宗赵扩。宁宗无子,在民间找到燕王赵德昭的九世孙赵昀养于宫中,便是后来的宋理宗,南宋从高宗之后,皇帝便在秦王赵德芳后代、燕王赵德昭后代之间轮流做。
太宗对亲侄儿生前待遇一般,死后隆遇
历史上皇位兄终弟及的例子并不少,但从开国第一代皇帝起便开启了兄终弟及却是极为罕见的。宋太祖驾崩那一年,燕王赵德昭已经二十出头,可以到了可以亲政的年龄,太祖放在亲子不立,却接受了兄终弟及,为两个儿子日后的不幸埋下了祸根。
其实赵德昭和赵德芳死的都不太正常,太宗以言语激赵德昭,就是瞅准了他有激烈的反应,如《宋史》评价赵德昭:“喜愠不形于色。”说明他是一个较为孤僻的人,遇事会有过激反应,太宗以言语激之,赵德昭为自证没有谋夺皇位之心,不惜自刎,这是他的性格使然,却正中太宗下怀。
赵德芳二十二岁去世,《宋史宗室传》只以“寝疾薨”三个字草草带过,并没有写明他得了什么病去世的,这也同样给后人留下了悬念。赵德芳是正常病逝还是另有其他原因已经无从查起,但二十二岁这样的盛年故去,实属不正常。
赵德芳和赵德昭的后代算是得到了北宋皇帝不错的待遇,但是,从神宗起,太祖一脉的子孙并不再受到重视,以至于燕王和秦王的爵位连一个继承人都没有,到宋徽宗时期,太祖一脉的子孙几乎全部湮没民间,沦为无人知晓的百姓,皇族的光环荡然无存,高宗时期,为了寻找太祖一脉的子孙也没少花人力和时间在民间寻访。
汝南郡:汉高帝时置郡,治所是上蔡(今河南省上蔡县一带)。相当于现在河南省中部偏南和安徽省淮河以北地区。
「鞠」源出
鞠(Jū)姓源出有二:1、出自姬姓,是黄帝的后裔。黄帝有后名曰弃(后稷),是周朝的始祖,弃之子不窋有个儿子叫陶,生下来时手上的掌文很象古文“鞠”字,因此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作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代子孙就以他的名字命姓,称鞠姓。2、出自以名为姓。鞠陶的后代中有个叫鞠武的,在燕国任大夫,他的后人以其名字命姓,称鞠姓。
得姓始祖
鞠陶。根据《元和姓纂》及《名贤氏族类稿》等古籍记载可知,周族祖先后稷的孙子叫陶,因为出生时手心的掌纹很像古文“鞠”字,所以起名叫鞠陶。鞠陶后来做了周人的首领,他的后世子孙即以鞠为姓。故鞠氏后人奉鞠陶为鞠姓的得姓始祖。
迁徙分布
鞠姓在大陆和台湾都没有列入百家姓前一百位。出自姬姓。远古时候,周始祖弃的支庶孙子名陶,据说陶出生时,手心的掌纹象个古文“鞠”字,所以给取了鞠陶这个名字,后来他曾做过周人的受领,因此他的后代,就沿袭了鞠这个姓氏。战国时燕国大夫鞠武的后代就都以鞠为姓。东汉时,曾有过鞠氏的人为了避难而改为他姓,如“麴”。鞠姓望族居汝南郡(今河南省汝南县)。
堂号
清河堂:鞠常原是五代时南汉乾祐进士。到了宋朝开宝年间,赵普为宰相,提拔鞠常为著作郎,后来又作了清河令。
鞠姓宗祠通用对联
〖鞠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精诚不慑;抗直敢言。——佚名撰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鞠嗣复,宣和年间为休宁知县,为方腊所俘,以其惠政免死。下联典指宋鞠咏,仁宗时官监察御史,抗直敢言,后升为殿中侍御史。
山阳衍派;太傅分支。——佚名撰鞠姓宗祠通用联全联典指战国时鞠武,为燕太子丹太傅,曾荐荆轲于太子。
〖鞠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明时文登双节士;宋代仙韶一部头。——佚名撰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明代名人鞠钺,文登人。正德中,与妻于氏被敌俘,至城南寺,逼钺以从,钺拒之,遂被杀,于触石死,副使令有司礼祭,碣其墓曰“双节”。下联典指宋代舞蹈家鞠夫人,高宗时,为仙韶院第一,时称“鞠部头”。
革命精神永不老;菊花品格志犹高。——佚名撰鞠姓宗祠通用联此联为以鹤顶格镶嵌鞠姓的“鞠”字的析字联。
〖鞠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钟高密地灵,官居著作;兴连江水利,民祀春秋。——佚名撰鞠姓宗祠通用联上联典指宋代进士鞠常,字可久,高密人。开宝中为著作佐郎。后为清河令卒。下联典指宋代雍熙进士鞠仲谋,字有开,高密人。知连江,官至兵部员外郎。
通过调查研究,我整理出了以下详细的资料,并进行了分析。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报刊
赵姓的来源
据说,这是由于《百家姓》是在宋朝所编,而宋朝的皇帝姓赵,当时正是赵家的天下,为了表示对皇帝的尊敬,顺理成章地就拿“赵”来作为众姓之首了。
历史书籍
历史上的赵姓名人
赵公明、赵宣子、赵盾、赵鞅、赵括、赵充国、赵晔、赵婕妤
上网
赵姓人口数量
当代赵姓人口大约在2700余万,占全国人口的23%,即1000个中国人中姓赵的至少有23个。
一、问题的提出
“赵”是百家姓中第一大姓,可我们班只有一个人姓赵。我十分纳闷,想,姓赵的人数不多,但为什么是大姓呢?于是,我准备对赵姓的历史和现状进行调查。
二、调查方法
1、查阅有关姓氏的书籍,上网浏览赵姓的来源和赵姓的名人及赵姓为何是百家姓中的大姓。
2、走访有关部门,了解赵姓人口和分布情况。
3、通过网络,收集赵姓的名人故事和关于赵姓的故事。
三、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
通过调查,我把整理好的资料绘成表格:
信息渠道
涉及的方面
具体内容
书籍、上网
赵姓的来源
造父是西周时的马车夫。一次,徐偃王造反,周穆王不在,造父便架车千里去接周穆王,平定叛乱。造父立功,周穆王把赵城给他,造父改姓为赵。
上网
赵姓名人
赵任好、赵佶、赵匡胤、赵普、赵雍
上网
赵姓人口数据统计
目前约有2977万人。
书籍、上网
赵姓为什么在百家姓中是大姓
在百家姓中,赵姓能排第一,因为当时的皇帝姓赵。
四、结论
1、我国老百家姓中,姓氏排列顺序不是以人口多少,而是以政治地位为准的。赵姓能排在百家姓的第一位,是因为当时皇帝姓赵。
2、赵姓不但来源于造父,另外,战国时期,赵国为秦国所灭,平民百姓纷纷以国名为姓,称为赵氏。
3、姓赵的名人不但有宋朝的皇帝赵匡胤,革命烈士赵峰,还有当代名人演员赵本山,中国男子羽毛球运动员赵剑华,女子跳伞运动员赵月英等等,赵姓的名人不计其数。
4、赵姓目前是我国第八大姓,人口众多,山西洪洞赵城镇一带分布密集。现在据不完全统计,赵姓人口2977万,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29%。
姓曲的人死后为什么家谱上要写姓鞠
本文2023-11-14 22:12:41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793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