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苏努家族史
在中国天主教史上,苏努家族有着独特的地位。他们既是清朝宗室,曾显赫一时;又是世代奉教之家,历经雍正、乾隆、嘉庆三朝,屡遭打击而忠贞不渝。
长期以来,苏努家族的事迹受到了教内外人士和中外学者的广泛关注。1932年,陈垣先生在《雍乾间奉天主教之宗室》一文中,就发掘和搜集大量资料,对苏努及其诸子进行了系统的考察,并对教会史书所载苏努事迹作出了更正。70多年过去了,陈垣先生此文仍然有它的学术价值,是研究苏努家族的必读之作。
如今,清史研究与陈垣先生在世时相比已有很大发展,新资料不断发现,清宫档案陆续公布。我认为应该在陈垣先生研究的基础上,对苏努家族作进一步的探讨。有感于此,作为研究的第一阶段,我试图用新的资料对苏努再作考察,以使这个知名人物以更加清晰、更加丰满的形象出现在读者面前。
一、 生平事迹
苏努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四世孙。曾祖父禇英是努尔哈赤第一子,封贝勒,因咒父罪幽禁至死。[1] 祖父杜度,封贝勒,有战功。父杜度文,一作杜伦,封辅国公。
关于苏努的生年,史书上没有记载。《清实录》记载:顺治五年(1648)九月,“辅国公杜伦卒,谥怀愍。”[2] 苏努至迟应生于此年。1724年8月,耶稣会士巴多明在寄往欧洲的信中写道,雍正二年(1724),77岁的苏努被革职流放。[3] 据此推算,苏努当生于顺治五年(1648)。
顺治八年(1651)闰二月,清廷授年幼的“杜伦子苏努为辅国公”。[4] 这与入关前后,清廷所定的袭封条例不符。据《清实录》记载,入关前,清太宗时,凡袭封授爵,宗室王、贝勒、贝子、公,俱视其才德锡封。入关之后,定例和硕亲王一子袭封亲王,其余俱封郡王。郡王一子袭封郡王,其余俱封贝勒。贝勒之子封贝子。贝子之子授镇国公。镇国公之子授辅国公。辅国公之子授三等镇国将军。镇国将军之子授三等辅国将军。辅国将军之子授奉恩将军。郡王以上准袭封。贝勒以下不准袭封。其子年至15者,始照所定品爵封授。[5]
依据入关前的条例,年幼的苏努难以其才德受封。依据入关后的条例,辅国公之子苏努应授为三等镇国将军,并应在年至15时,始照所定品爵封授。可是,顺治八年(1651),年幼的苏努却被破例授为辅国公。
顺治九年(1652)正月,吏部对此提出质疑,明确指出:
“顺治八年授固山贝子苏布图子噶尔萨为镇国公,固山贝子努赛子喇笃祜为镇国公,镇国公恭阿子法塞为辅国公,辅国公杜伦子苏努为辅国公,宗室篇古子巴尔善为三等镇国将军,范图子法喀为三等镇国将军。以上六人俱授为公、将军,已注封册,但年未满岁,应否授爵?至太宗时所定之例与后所定之例,作何遵行?均应请旨。”[6]
从吏部的这个题奏中,我们可以看出:上述6人的袭封授爵,有与清廷的既定条例不相符合之处,而苏努尤为突出。上述6人受封时,皆年未满岁,但其中5人都是依入关后的条例降级而授,唯独苏努未降,以辅国公之子袭辅国公。
对于吏部的质疑,顺治帝的答复是:
“凡封王、贝勒、贝子、公,俱著照得燕京后定例行。此等年未满岁授爵者,皆谭泰未经奏明之事。既经授爵,著于未满岁以前食俸,不必给诰命封册,亦不必除名。满岁以后,照定例除授,其所设典仪,著裁革。”[7]
一个月之后,顺治帝又依据条例,明确指出:“苏努著食三等镇国将军俸。”[8]
三等镇国将军的俸禄与辅国公的俸禄有着相当大的差别。据《清实录》记载,岁支俸禄:“镇国公七百两,辅国公四百两,一等镇国将军三百两,二等镇国将军二百七十五两,三等镇国将军二百五十两。”[9]
从这个规定来看,镇国公比辅国公高一级,岁支俸禄多300两。顺治十四年(1657)三月,清廷“晋封镇国将军苏努为镇国公。”[10] 这条材料值得我们注意。我们知道,顺治八年(1651),苏努被破例授为辅国公,是“谭泰未经奏明之事”。第二年,清廷即依例让苏努食三等镇国将军俸。然而,时隔数年,苏努又再次破例,从镇国将军越级晋封为镇国公。
这次晋封的原因,因史料匮乏,难以推断。但至少我们可以认为,顺治年间,苏努没有受到清廷的歧视。所谓“苏努的曾祖禇英犯有罪恶,因此他这一支宗室是宗室中最不得宠的一支”的说法,[11] 还难成定论。禇英死于1615年,至顺治十四年(1657)已有40余年。世事巨变,清朝最高统治者与苏努家族的关系也会随之调整。
康熙年间,苏努的生平大致可分为4个阶段。1、任职宗人府,纂修玉牒。2、三征噶尔丹。3、盛京将军。4、朝中大臣。
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十二年(1673)四月,“以镇国公苏努为宗人府左宗人”。[12]
宗人府是管理皇族事务的机构。宗人府的职官有:宗令1人,由亲王或郡王内选充。左、右宗正各1人,由亲王或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内选充。左、右宗人各1人,由贝勒、贝子、镇国公、辅国公或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内选充。凡皇族,分别远近,由清王朝第一代皇帝太祖之父说起,他的本支是“宗室”,伯叔兄弟之支为“觉罗”。各族的生子女、继嗣、婚嫁、封爵、授职、升调、降革及死亡,都造册报宗人府。宗人府根据各族报的材料,登记档案,宗室的登入“黄册”,觉罗的登入“红册”。生存的人用红笔写,死亡的人用黑笔写。每到10年,汇纂“玉牒”。编纂玉牒的方法以帝系为统,以长幼为序。
宗人府每届修玉牒之年,另成立玉牒馆,其职官有:正副总裁官,无定额,由宗令、宗正及满汉大学士、礼部尚书、侍郎、内阁学士内派充,以大学士1人负责督催。总校官1人,由府丞充任。提调官2人,本府理事官1人,内阁满汉侍读学士或侍读1人。纂修官11人,本府正副理事官各1人,满主事1人,汉主事2人,翰林院官3人,内阁侍读1人,礼部司官2人。收掌官12人,由本府笔帖式派充。
以上各官,按其职位高低,派任的方式各有不同。正副总裁官,由皇帝“钦派”。总校官,由当时任府丞的照例充任。提调以下各官,由宗人府堂官选派。其不属宗人府的官员,由各衙门咨送。玉牒纂成之后,玉牒馆即告结束,到下届纂修时再开馆,所以称为例开之馆。
康熙十八年(1679)四月,清廷决定纂修玉牒。“命镇国公苏努为总裁官。辅国公品级富尔泰、大学士勒德洪、杜立德、礼部尚书吴正治、内阁学士噶尔图、侍郎额星格为副总裁官。”[13]
苏努与同仁共同努力,圆满地完成了纂修任务。康熙十九年(1680)三月,宗人府、内阁、礼部等官恭进玉牒。“上御中和殿受之,总裁纂修官员行礼。”[14]
据《清实录》记载,康熙十九年(1680)四月,以纂修玉牒告成,“赐总裁辅国公都统苏努等,及纂修官侍读学士达岱等银币有差”。[15] 这条史料称苏努为辅国公,很可能是误记。因为在此之前,苏努是镇国公,玉牒修成受赏之时,怎么会无端降级呢?
康熙二十七年(1688)二月,清廷即将再修玉牒,“命宗人府左宗人镇国公苏努等为总裁官”。[16] 苏努再次走马上任,圆满地完成了任务。
此时,噶尔丹在沙俄的支持下,扰边滋事。二十九年(1690),他以追击喀尔喀为名,大举进攻内蒙,掠乌珠穆秦等部。康熙帝调集大军,决定亲征。六月二十二日,他谕道:“噶尔丹追喀尔喀已进汛界,朕将亲往视师。从征诸王出喜峰口,公苏努等所领之军随朕行。”[17] 二十四日,他又谕道:“噶尔丹已至乌尔会河,军宜速出。”苏努之兵于七月初一日起行。[18]
七月初二日,康熙帝命和硕裕亲王福全为抚远大将军出古北口,和硕恭亲王常宁为安北大将军出喜峰口,苏努等人参赞军务。为使噶尔丹不致逃逸,俟各路大军会合后加以歼灭,七月初九日,康熙帝令苏努率兵疾进,如噶尔丹欲逃,即行追剿;如彼来迎战,则切勿急行,以待大兵,遣使羁縻。[19]
七月下旬,苏努部与福全率领的大军会合。他们继续前进,直趋乌兰布通(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南境),在距噶尔丹军仅30里处扎营,掘壕筑垒,严阵以待。
八月初一日,福全指挥清军在乌兰布通大战噶尔丹军,炮毁其以万匹骆驼设置的驼城,杀敌无数。次日,噶尔丹遣使声言欲订和约,福全传檄各路清军停止攻击。康熙帝得知后大为震怒,严命福全乘胜进剿,勿失战机。可是,噶尔丹已乘清军停止攻击之机,仓皇宵遁,清军追之不及。
乌兰布通之战沉重打击了准噶尔军,但因福全指挥不当,噶尔丹得以逃走。班师回朝后,领兵诸王大臣受到弹劾,福全被罢议政、撤去3佐领。苏努等人也被罢议政,各降4级留任。[20]
为了紧密联系蒙古各部,孤立噶尔丹,康熙帝决定举行多伦会盟。康熙三十年(1691),在他的指定下,苏努参加了会盟。[21]
三十五年(1696),噶尔丹卷土重来。康熙帝率师亲征,苏努随驾从行。[22] 这次亲征取得了对准噶尔军作战的决定性胜利。但是,噶尔丹拒不接受清政府的招抚。为此,康熙帝决定第三次出兵。三十六年(1697)正月,他命苏努率军参战。[23] 在清朝大军的进逼之下,准噶尔军土崩瓦解,噶尔丹日暮途穷,服毒自杀。
清军三征噶尔丹,苏努均率兵参战,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因此,他被晋封为固山贝子。康熙三十七年(1698),奉命署理奉天将军(一作盛京将军)事务。[24] 三十八年(1699),又由宗人府左宗人升为左宗正。[25]
盛京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康熙帝对此颇为重视。苏努陛辞时,康熙帝特谕道:“盛京事务废弛已极,公绰克托观射时不辨士卒骑射优劣,惟务闲谈。尔至任,勿蹈此辙。又盛京地方习俗颓坏已极,闻兵丁派出差役,不去者有之,去而私回者有之。尔至其地,择其尤者,严处一二人,若辈始知惩创矣。”[26] 苏努遵谕而行,盛京局面略有改变。
康熙四十年(1701)八月,“盛京将军固山贝子苏努、宁古塔将军宗室杨福、黑龙江将军沙纳海、索伦总管觉罗阿图等,率其属下官兵来朝。”[27]
盛京颓势积重难返,苏努曾因此受到处罚和责备。康熙四十五年(1706)十二月,兵部等衙门为叶尔布不通满语,不谙骑射补授骁骑校事,拟将苏努罚俸二年半。副都统卫塞、法喀各降一级,罚俸一年。义州城守尉白尔黑图、佐领查尔泰降二级调用。康熙帝批示道:“苏努、卫塞、法喀从宽各免罚俸一年。城守尉白尔黑图、佐领查尔泰皆有专责者,前因补授佐领,徇情保举,殊为可恶!着将白尔黑图、查尔泰俱革职,拿解京城,严审具奏。”[28]
康熙四十六年(1707)九月,康熙帝谕道:“盛京副都统魏塞为人罢软,不能管辖兵丁,著革职。协领巴勒,马步射俱优,人材壮健,视其管辖围猎甚佳,惟向与将军苏努不睦,朕屡以协领内或有人材壮健者问苏努,而苏努并未尝以巴勒启奏。今魏塞员缺著升巴勒为盛京副都统。”[29]
四十七年(1708)正月,清廷任命“正白旗护军统领觉罗孟俄洛为奉天将军”。[30] 苏努离开盛京,回到北京,开始了他长达十多年的朝中大臣的生涯。
《康熙朝满文朱批奏折全译》中,保存了大量的“议政大臣苏努等议事折”。[31] 例如,康熙五十四年(1715)四月二十三日,议政大臣苏努等议复于归化城推河备兵事折。四月三十日,议政大臣苏努等议复派兵驻扎噶斯口事折。五月十四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请给发官兵军器等情折。六月十二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报筹划剿灭策妄喇布坦事宜折。六月十四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报看管运粮牲畜等情折。六月十四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请停遣王纳木札尔子弟往军中折。六月十四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报备办进剿军需折。七月十九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请总兵官路振声驻兵折。七月二十八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请应咨文交涉俄人越界折。九月初一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请达克巴喇嘛返回事折。九月初一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请兵由噶斯口返回肃州事折。九月十九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请逃人处置办法折。九月二十二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土默特兵所需之籽种等事折。九月二十六日,议政大臣苏努等报呼毕勒罕等情折。十月初五日,议政大臣苏努等奏请西藏青海纷争四川提督等应预备折。议政大臣苏努等奏请另派大臣替费扬古统领大军折。
彝族人民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了一套有趣而具有一定规律的姓名习惯,从一个侧面曲折地反映了彝族的某些习惯传统。
姓氏
彝族的姓氏颇多,不下千种。据一九九一年布拖县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委员会所作的一项统计表明,单是布拖一个县,境内就有彝族姓氏二百九十四种,数量之众由此可见一斑。
彝族姓氏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有些不同的姓氏可同属一个支系,同一姓氏又可能分属不同支系。如:沙马、曲比、乃保、阿约、吉木、阿力、赤、哈马等都属“海子”支;阿黑、阿措、拖觉、阿苦、阿子、嘿哈、火布、吉斯等都属“黑波”支。某些姓氏从字面和读音来看完全一样,但因所属的支系不同而具体含义也可能大相庭径。如:同是沙马,就有沙马曲比、沙马什衣;同是阿力,也有阿力赤、阿力威、阿力曲比、阿力曲术。他们之间没有一点儿关系,相互之间可以通婚,因而可看做是不同的姓氏。
追溯彝族姓氏的渊源,大致可以归纳为这么几种:一种以祖先的名字作后辈的姓,如吉克,原是祖先的名字,之后作为姓,再后来子孙不断繁衍,就有了阿约、尼色、吉木、吉补等姓氏。彝族自古实行父子连名制,祖先的名字逐渐演变成后代的姓,后代子孙繁衍多了,形成若干支系,后代的名字又逐渐演变成其子孙的姓。因此,虽然从字面看各是各的姓,按其家谱,却是同一支系。二是以职业或某种特点为姓,如乃古,意为能工巧匠、手艺人等。原来,这些手艺人和工匠,因为有一技在身,到处受人尊敬,而以此自诩,久而久之,所操职业便成了其代名词,后来又逐渐演化为姓氏。又如苏呷,原意为富有、富裕之人,由于这些富裕人家有一定的资财,有些势利之人为了讨好,巴结他们,便故意隐去其真名实姓,直呼其为苏呷,久而久之,也就成了一种姓氏。三是赤黑,原是一种统称,汉族或其它民族的人被人贩子卖到彝乡做奴隶,或彝族统治者出兵直接掠夺来做奴隶的,因为他们不是土生土长的彝族,没有彝族的姓氏,便统统称之为“赤黑”(意为狗肉),以示区别,后来“赤黑”一词也就逐渐成为一种姓氏。
彝族姓氏以两个音节组成的复姓居多,占彝族姓氏总数的百分之九十以上,单音节的比较少,没有三个或三个以上音节的姓氏。除少部分无确切的含义之外,大多数彝族姓氏均具有一定的含义,如: 阿杜——狐狸沙井——糖日——豹子 阿渣——喜鹊阿尔——重则——海椒 威史——红猪阿黑——兔马——竹子
名字
彝族不分男女老幼都有两个名字,即本名和小名,每个名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音节组成。一个完整的彝族姓名须包括三个组成部分:姓氏、本名和小名,具体排列顺序为:姓氏+小名+本名,如阿措阿合友色,阿措是姓氏,阿合是小名即爱称,友色才是本名。但是,在日常称呼中,为方便起见,大多只取其一或二,很少三者同时称呼。具体如何称呼,还须视称呼者与被称呼者之间的关系而定:长辈对晚辈直呼本名,以示庄重;晚辈对长辈,必须称呼称谓或称谓加小名,以示尊敬;平辈之间,可直呼本名,也可敬称对方小名,但为礼貌起见,一般多称呼对方小名,对陌生人或平常的同志,有时也称呼其姓氏。
彝族的名字,大都具有一定的寓意。取名的方式不一而定,总的说来,大致有如下几种:一是按孩子生年命向(命向:指孩子降生时据彝族历法推算的孩子的命宫方向)所在的方位取名,如子到、日木、立色、友色,这些都是方位名称,分别指东方、北方、东北方、西南方;二是以孩子出生的祭祀的牲畜为名,如有日、衣尔、赤子、威杂,分别是绵羊、鸡、山羊、猪之意;三是取贱名,表示这个孩子肮脏、下贱,以示鬼神不要将其带走,以求免灾,防止小孩夭折,易于养活,如哈比、赤次、帕所、赤莫等,分别指烂裤子、狗屎、口袋、母狗;四是以猛兽为男名,以花草为女名,这也是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前者如日则、尔子、俄里、木土等,分别指花豹、龙、黑熊、白马;后者如史外、俄外、里外等,分别是金花、菜花、春花之意。随着社会的发展,与外界的交往和其它民族文化的渗透,一些政治术语、科学名词及汉名也逐渐进入了彝族的取名范围,如:解放、红军、合作、胜利、车子、武装、工人、老耿、老张等等。
彝族名字男女有别,通常仅从字面就可推知其性别。男名常以日、子、木、尔、拉、色为词尾,如子日、约日、尔也、尔呷、赤尔、日木、色子、拉子、日色、友拉等,这些名字专为
健康郡:十六国前凉置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北朝魏废。宣城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高密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国,治所在高密。西晋复置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市东)。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内右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
「史」源出
一﹕以官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史氏,出自周太史佚之后。。佚亦作「逸」,史乃官名,亦称「作册逸」,「尹佚」主要职责是纪录天子言行。有人将史佚与姜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其后以史为氏。二﹕为「昭武九姓」之一。(见「何」姓),史国故址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之南。一度归唐朝管辖,唐高帝永徽年间归附中原,后为史氏。三﹕阿史那氏,居兜牟山,北人呼为突厥窟,历魏晋十代为君长。后属茹茹(蠕蠕),阿史那最为首领。后周末年,逐灭茹茹,霸强北土,盖百余年,至处罗苏尼失等归化,号阿史那,唐开元年间更为史氏。
堂号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抗清。当扬州城危的时候,史可法给老母个妻子写了遗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命副将史德威做他的儿子。并且交待说:"我死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边。"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杀他。德威哭着不肯杀,结果被清兵俘虏。被俘后,清人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屈,壮烈殉国。
迁徙分布
史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八十五位,人口约三百零七万六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19%左右。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县固城镇)。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唐五代时,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后,史氏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史恭:汉宣帝舅公,凉洲刺史,抚养、辅佐宣帝有功,赠杜陵侯。史崇高祖。
史可法:明末抗清名将。明朝东阁大学士,兵部尚书。
史震林:(生卒年待考),字岵冈;江苏金坛人。著名清朝文学家。著有《西青散记》、《华阳散稿》等。
史姓家谱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史
来源有五:
1、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为氏,称史氏。
2、出自周 太史佚之后。历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为氏。见于历史最早的史姓人物,当属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为人严正,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由于他终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列国史官多以官为氏。
3、隋唐时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 康国支系有史国,居史城,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人来中原居住,遂以国名为氏。
4、为突厥族 阿史那氏所改。北魏 阿史那部,有归附唐朝者,改姓史氏。
5、史氏还混化了他族血统。如唐有史思明,本宁夷州 突厥种。
史姓分布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县固城镇)。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 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
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唐五代时,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后,史氏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郡望堂号
堂号: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抗清。当扬州城危的时候,史可法给老母个妻子写了遗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命副将史德威做他的儿子。并且交待说:"我死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边。"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杀他。德威哭着不肯杀,结果被清兵俘虏。被俘后,清人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屈,壮烈殉国。
郡望:
健康郡:十六国前凉置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北朝魏废。
宣城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高密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国,治所在高密。西晋复置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市东)。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内右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
史姓家谱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历史名人
史可法:抗清名将。在兵困扬州时,他拒降固守,奋战到底,不幸英勇就义。
史孟麟:明朝理学家。他主张以理学为"国本",以名节相砥砺,同时参与东林书院讲学。
史 鱼:春秋时卫国史官,以正直著称。临死时,还劝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后人称为"尸谏"。他秉笔直书,堪称史家楷模。
史 籀:周宣王时书法家,相传他造有籀文(即大篆)。他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唯物主义命题。
史姓系承史皇 源起宣城武昌
这个古老而又光彩的姓氏,据历来的考据,是具有两个主要的来源的,而且两者都跟古代的史官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支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一支则出自周朝的太史佚。
据考,仓颉的后裔,主要是繁衍于宣城,太史佚的后代,则主要繁衍于武昌。换言之,后世各地源自今安徽省宣城县的史姓人家,其始祖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史官仓颉;从湖北武昌分支出来的史姓,则是3000年前太史佚的后裔。
关于史姓的姓源,是见诸《路史》和《姓纂》二书的记载。《路史》上指出:“仓颉后有史氏”。《姓纂》上则指出:“周太史佚之后,以官为氏,汉有史皇孙逊。”另外,《中华姓府》也指出:“太史佚及仓颉之后。”
这三段记载,同时采认仓颉与太史佚为后世史姓的始祖,则就现代人研究学问时所重视的“证据”来说,是相当充实的了。不过,史姓人士要想找到自己的真正出处,恐怕也因此而必须多费一点功夫,至少也得先追根究底找到若干年代以前的祖先是来自安徽,或是来自湖北,才能凭线索找到自己的来龙去脉。
在春秋战国时代,史姓的确是十分出人头地的,像鲁国的史晨,和魏国的史起,都是青史垂名的不朽人物。
史晨的得以名传千古,主要是由于现代仍耸立在山东曲阜孔庙的一座“史晨碑”。该碑是建于东汉灵帝的建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69年的时候,距今已有1800多年之久。碑上所刻的文字,就是春秋时鲁相史晨祀孔子的文章,分为前后两碑,前碑载奏章,后碑叙飨礼之事,迄今全文完整可诵,隶书神碑超逸,历来为研习书法者所宗。当然,如此一来,写作碑文的那位史晨,也就因此而永垂不朽了。
明朝末年的史可法,更是青史垂名,人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他死守扬州殉国的可歌可泣的伟大事迹,更为后人所熟悉,“史阁都”的大名在民间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史
汉语拼音:shi 汉字笔划:5 书写笔顺:竖折横撇拉
偏旁部首:口 部首笔划:3 五笔输入:kq(86版) kri(98版)
汉字解释:
史 history;史 shǐ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2) 古官名。职别各异 [histographer;official historian] 史,记事者也。――《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矧大史友内史友。――《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 用史巫纷若。――《易·巽》辞多则史。――《礼记·聘礼记》史载笔。――《礼记·曲礼》史狐书贼。――《谷梁传·宣公二年》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 (3) 殷代为驻守于外的武官。卜辞:“在北史其获羌。” (4) 在王左右的史官,担任祭祀、星历、卜筮、记事等职迁有良史之才。――《汉书·司马迁传赞》 (5) 又如:史巫(祝史和巫觋);史氏(史家;史官);史臣(史官);史职(史官的职务);史家(史官或历史学家);史胥(掌管文书的小吏) (6) 太史令的简称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后汉书·张衡传》 (7)官佐之称。《诗·小雅·宾之初延》:“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毛传:“立酒之监,佐酒之史”。(8) 史册,历史 [annals;history] 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经史多所涉猎。――明·顾炎武《复庵记》 (9) 又如:史鉴(历史书);史文(历史文献);史绩(历史功绩);史录(历史的文字纪录) (10) 古代官府的佐吏 [secretary] 或佐之史。――《诗·小雅·宾之初筵》 (11) 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包括各类历史书籍 [history] 列经、史、子、集四库。――《新唐书·艺文志》 (12) 画师 [painter]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庄子》 (13) 姓史不绝书 shǐbùjuéshū [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be again and again repeated in history] 指经常发生的那一类事情,历史记载上常能看到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史册 shǐcè [annals] 历史记载;史书载入历史史册史抄 shǐchāo [extracts from history] 摘录史书编成的书史官 shǐguān [historiographer] 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史馆 shǐguǎn [historiographers' institute] 旧时主持编纂国史的机构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史话 shǐhuà [history] 对某件史事或事物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写成的作品(多用作书名),如《淮海战役史话》、《辞书史话》史籍 shǐjí [history;historical records] 记载史事的典籍史迹 shǐjì [historical site or relics] 历史文化遗迹年代湮远的史迹史记 shǐjì [Shi Ji(Historical Records)]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撰成。司马迁利用史官典籍,博采《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等书与实地采访写成。记述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天汉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后其书有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均为褚少孙所补。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书中《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论 shǐlùn [historical works;historical essay] 评论历史的著作史诗 shǐshī [epic] 叙述重大历史事件或英雄传说的长诗音乐舞蹈史诗史实 shǐshí [history;historical facts] 历史上的事实史家为了史实而牺牲生命,传为美谈史事 shǐshì [historical event] 历史上的事情史书 shǐshū [historical records] 历史书:记录历史的文献据史书记载史无前例 shǐwúqiánlì [unprecedented;have no precedent in history]谓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找不到同样的例子;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壮举仅仅是十年时间,从工农业生产增长的情况来看,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的提高来看,我们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太阳的光辉》史学 shǐxué [historiography] 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史帙 shǐzhì [history] 史籍史 shǐ ㄕˇ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 (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 (3) 古代官职:刺~。御~。 (4) 姓。郑码:JOS,U:53F2,GBK:CAB7 笔画数:5,部首:口,笔顺
史 l203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清)史在 等编 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八行堂刊本 八册 天津图 南开大学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该族散居於江苏溧阳,浙江绍兴、宁波等地。 1204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 清初刻本 一册 上海图 1205江苏史氏吴中派文献谱不分卷 (明)史丹纂修 (清)史在湘续修 清钞本 南京图 1206江苏吴中派史氏家乘表传 清红杏山樵藏钞本 苏州大学 1207江苏淮安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史怀光鉴修 史云焕纂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刻本 二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8江苏淮妥迁淮史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史久煌重修 民国二十三年(1934)承泽堂铅印本 一册 江苏淮安县图 1209江苏丰县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 民国二十年(1931)钞本 江苏丰县孙娄乡孙娄村 1210江苏江都邵埭史氏重修宗赠六卷 (清)史迪安等重修 清道光五年(1825)刊本 六册 日本 美国 注:扉页作《溧阳史氏大宗分支邵埭重修家 乘》。 1211江苏江都史氏宗谱□□卷 (民国)史济廷修 民国于九年(1930)木刻本 江苏江都县昌松乡薛河村(存卷1、2) 1212江苏常州史氏族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圆华等修 清光绪十九年(1893)木活字本 十册 上海图 1213江苏常州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一卷 (清)史景佑等修 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九福堂活字本 十二 册 美国 1214江苏溧阳史氏务本堂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杰杰 史荣禄等七修 清同治十二年(1873)务本堂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15江苏湮阳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辑 清宣统元年(1909)铅印本 南京博 1216江苏江阴澄江史氏世谱四卷首一卷末一卷 (清)史景才等修 清光绪二年(1876)怀溧堂活字本 六册 美国 1217江苏江阴澄江史氏支谱十卷 (民国)史 编修 民国二十五年(1936)怀溧堂铅印本 十册 历史所 注:史燧始修於清康熙七年。 1218江苏宜兴男留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贻祖 史顺通等纂修 民国三年(1914)修 民国十五年(1926)世德堂 木刻本 六册 河北大学 1219江苏宜兴史氏宗谱十八卷 (民国)史国瑛等修 民国间永思堂排印本 十八册 中央民院 注:明万历间初修。 1220浙江史氏谱录合编不分卷 (清)史璞庵纂修 史墨补修 清康熙间刻乾隆闲补刻本 四川图(存一册) 1221渐江箫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士琏等修 清嘉庆五年(1800)木活字本 十册 日本 美国 1222浙江萧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清)史晋续修 清光绪十八年(1892)八行堂活字本 十六册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3浙江庐山史氏宗谱二十四卷 (民国)史晋纂修 史锦文刊印 民国七年(1918)八行堂木活字本 十六册 浙江图 日本 美国 注:题签作《萧邑史氏宗谱》。 1224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六卷 (清)史济铿等纂修 清宣统三年(1911)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5浙江宁波四明古籐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史济铿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八册 天一阁 1226浙江宁波史氏宗谱二十卷首一卷 (民国)史邦直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铅印本 三十册 历史所 1227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八卷首一卷 (清)史善豪纂修 清咸丰三年(1853)史氏刻本 六册 上海图 四川图 1228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谱九卷首一卷 (清)史玫 史善豪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木刻本 八册 河北大学 1229浙江馀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 (民国)史泉义续修 清同治七年(1868)刻 民国十二年(1923)续 刻本 八册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 馆 注:谱始修於清康熙二十八年,此为五修。 1230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 (清)史光编辑 清咸丰六年(1856)刊本 十一册 南开大学 注:前后有钞补。 1231浙江馀姚史氏宗谱十二卷首二卷末三卷 (民国)史良书续修 民国三年(1914)刊本 十四册 北图 北京大学 历史所 南开大学 河北大学(二部) 哈尔滨师大 浙江图 浙江馀姚梨洲文献馆 注:史琳始修於明成化七年,此为九修。 1232浙江鄞县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 (清)史悠诚纂修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木刻本 九册 河北大学 注:封面作《钱堰史氏宗谱》。 1233浙江鄞县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赠十五卷首 一卷 (民国)史悠情 史济恂等纂修。 民国元年(1912) 预修民国三十六年(1947) 木活字本 六册 天一阁 1234浙江鄞县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 (民国)史致天 史悠安纂修 民国十二年(1923)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5浙江鄞县鄞东前徐史氏宗谱三卷 (民国)史悠椿 史久逢等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木活字本 一册 天一阁 1236浙江象山关头史氏宗谱八卷 (民国)秦英鉴重修 民国二十七年(1938)刊本 浙江象山县文管 1237浙江绍兴史氏谱录续编不分卷 (清)史基美修 民国七年(19l8)铅印本 一册 杭州大学 日本 美国 1238浙江嵊县浦桥史氏宗谱十二卷 (民国)史悠晋纂 民国十四年(1925)木活字本 浙江嵊县城郊乡大浦桥村 1239安徽黟县金泽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继周辑 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善修堂木刻本 一册 河北大学 1z40山东栖霞史氏族谱书五卷 (民国)史启利等纂修 民国二十四年(1935)铅印本 山东栖霞县杨础乡史家庄 山东栖霞县观 里镇小观村 1241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以明原修 佚名续修 清初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2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明)史邦直原修 佚名续修 清乾隆间刻本 一册 人民大学 1243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中立修 清乾隆十七年(1752)刻本 一册 吉林大学 日本 美国 1244山东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 (清)史尚朴修 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刊本 四册 美国 1245山东乐陵史氏家乘不分卷 (清)史炳第纂修 清光绪二年(1876)木刻本 四册 北图 河北大学(二部)美国 1246湖北新洲史氏宗谱六卷 (民国)史正生 史文榜创修 民国九年(1920)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徐古镇万岗村 1247湖北新洲史黄氏宗谱十卷 (民国)黄润堃续修 民国三十三年(1944)木刻本 湖北新洲县黄林乡段家山村 1248湖南衡阳史氏宗谱九卷 (清)史炳文主修 史达门等编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4)活字本 九册 吉林大学 1249湖南永兴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清)史久录 史悠信续修 清光绪三十一一年(1905)溧阳堂刻本 十七册 河北大学(缺首一卷) 注:封面作《史氏族谱》,扉页作《平陵家乘》。 1250四川万县里牌溪史氏族谱十卷 (民国)史锡永纂修 民国八年(1919)排印本 一册 吉林大学 1251四川万县史氏支谱正编不分卷 (民国)史封铨纂 民国十二年(1923)万县鹳石庄史氏钞本 一 册 四川重庆市图 1252 蒋墅史氏支谱十二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来兴等修 民国二十(1931)承启堂活字本 十四册 北图 1253 史氏宗谱七卷 (清)史大盛等编修 清咸丰四年(1854)蛟龙塘活字本 七册 北图 注:第七册残破较甚。 1254 义庄史氏宗谱四十一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史明弼等修 民国三十八年(1949)宗海堂铅印本 三十八 册 北图 1255 史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 (清)史廷卫等纂修 清宣统元年(1909)活字本 三十册 北图 1256 史氏庆传宗十二卷 (清)史学班等重辑 清光绪十七年(1891)活字本 十二册 北图 1257 史氏宗谱不分卷 清钞本 一册 北图 1258 史氏家谱□□卷 清刻本 北图(存一卷)
史姓网同第一馆 史弼 (史弼) 建馆于2000-3-20 19:15:05
史姓网同最新馆 死者 (史佩玉) 建馆于2005-7-7 7:41:13
史姓网同人气馆 〓戒情戒爱_痛〓 (史羽) 当前访问量为43131人次
史姓家谱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历史名人
史可法:抗清名将。在兵困扬州时,他拒降固守,奋战到底,不幸英勇就义。
史孟麟:明朝理学家。他主张以理学为"国本",以名节相砥砺,同时参与东林书院讲学。
史 鱼:春秋时卫国史官,以正直著称。临死时,还劝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后人称为"尸谏"。他秉笔直书,堪称史家楷模。 你好,我也姓史
史 籀:周宣王时书法家,相传他造有籀文(即大篆)。他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彝族苏努家族史
本文2023-11-14 21:01:14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790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