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凵山的“了”是什么字?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4浏览:2收藏

了凵山的“了”是什么字?,第1张

(了凵)山的“(了凵)”字(字为“函”字中去四点)是个不折不扣的冷僻字,电脑没法输入(据说现在的超大字库已能解决此难题了),外地人也多不认识。

网友“溪头荠菜花”援引了一段他人的资料:

唐代,绿林踞山扎寨为匪。唐懿宗派阮况(京都长安人)率兵来此剿匪,纵火焚山,匪灭民安。懿宗以阮况镇匪有功,封为镇南大将军,阮况易名阮枞(镇)江。并旨阮将军就地休憩定居,成为山下阮氏一世祖。阮氏修宗谱,认为将军之名,应与山并举,山中之匪已了,在“凵”中加上“了”字,谐山之原始名莲花,花下有藕,将山名读“藕”山。

这种说法以前我似乎在哪里看过,不知道是谁杜撰的。将“(了凵)”字解释为“山中之匪已了”,又以音与“藕”相同,从而得出“(了凵)”字的造字由来,显然缺乏起码的依据。虽然我没有看到《阮氏家谱》,但凭直觉,感觉这种考证的方法明显是望文生义,想当然的结果。

如果该文作者能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了凵)山得名之由以及(了凵)字的本意,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最早收“(了凵)”字入字典的是《康熙字典》,该书对“(了凵)”字是这样解释的:

《唐韵》:乌后切,《集韵》:于口切,并音殴。山名,在溧阳。杨慎《丹铅录》:(了凵)山在宜兴县。汉(了凵)亭侯(了凵)山即其地。今桐城有(了凵)山,读若偶,与溧阳宜兴(了凵)山同名异地。

杨慎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号升庵。他所说的溧阳、宜兴的“(了凵)山”实为同一处,该山在溧阳、宜兴交界处。也就是说,(了凵)山实际是有两处的:即溧阳(宜兴)和枞阳。但溧阳(宜兴)的“(了凵)山”读音为“后山”,而枞阳的“(了凵)山”读音为“偶山”。从杨慎的记载看,溧阳(宜兴)的“(了凵)”山远比我们的“(了凵)山”要早,最迟是在汉代就已经有了这个山名。

《康熙字典》的解释也是有来历的,其资料来源估计是出自我县大儒方以智。方以智在《通雅》十五地名异音里说:

(了凵)山,后、偶二音。升庵言:“宜兴,汉封蒋澄为(了凵)亭侯,当是函字之省。”陈懋仁:音后。今桐城有(了凵)山,音偶。

杨慎的《丹铅录》一书,我没看到。顺着上面的资料,我“百度”了一下,得到了溧阳(宜兴)(了凵)山的很多信息,分述如下:

溧阳(宜兴)(了凵)山的历史其实非常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晋。周处《风土记》:“昔有(了凵)姓姥姥于此得道。”周处(236年---297年),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历史上有“周处除三害”的传说。(了凵)山在宜兴和溧阳的边界,作为西晋时的宜兴人周处,所说较为可信。

《风土记》又说:“汉蒋澄封(了凵)山侯”。“(了凵)山侯”当是“(了凵)亭侯”之误。蒋澄,字少明,为浚遒侯蒋横第九子。蒋横曾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平定赤眉军,后被司隶匡路诬陷致死,他的九个儿子遂各自逃难。蒋澄随兄蒋默,逃至阳羡(即宜兴),就住在(了凵)山脚下。后来蒋横冤案昭雪,匡路被族诛,而蒋横九子也都就地封侯。蒋澄封“(了凵)亭侯”,封地在溧阳和宜兴交界的(了凵)山,任婺州刺史。蒋澄六十多岁致仕后,回到阳羡(今宜兴)。

民国年间,蒋介石修家谱时,追溯始祖,考证出奉化一系为宜兴(了凵)亭侯蒋澄的迁支。后来蒋还携夫人宋美龄和儿子蒋经国及及司徒雷登大使等到宜兴祭过祖。

枞阳的(了凵)山和溧阳(宜兴)的(了凵)山在历史上有什么关系?是偶然巧合,都是源于“(了凵)”姓,亦或是该山本在溧阳,后来“侨置”我县(“侨置”现象古时很正常,如:曾侨置我县的就有“阴安县”;当代亦有学者考证浙江的会稽山原在山东,后侨置绍兴的)。由于资料缺乏,我们已无从而知。如果仅从“(了凵)山”同名这一角度分析,综合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一、(了凵)山的“(了凵)”字原是一个很冷僻的姓氏(从周处《风土记》所述“昔有(了凵)姓姥姥于此得道”的记载推断)。以姓氏为山命名,当地就有“周家山”,县城亦有“苏山”,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不足为奇。奇就奇在,这个“(了凵)”姓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消失了,以至于我们都不认识,甚至不知道“(了凵)”字是什么意思。

二、“(了凵)”字是“函”字的省略写法(从杨慎所说的“(了凵)”字“当是函字之省”推断)。这点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

文字知识告诉我们,汉字部首相同,其音义往往都有相通之处。由于时代久远,“(了凵)”字的本意已经消失,但“(了凵)”字与“函”字的读音仍有一定的联系。由“函han”而“(了凵)hou”,由“(了凵)hou”而“(了凵)ou”,语音邅变的痕迹依稀可辨。

由“函han”而“(了凵)hou”,其声母不变,韵母发生了变化。而由“(了凵)hou”而“(了凵)ou”,则是将声母不读。这点和我县东乡一带口语极为相似,如周潭一带读“人”为en,读“肉”为ou等等。

行文至此,我想大家对(了凵)山一名的由来已较清楚,那种将“(了凵)”字解释为“山中之匪已了”,显然是不正确的。

1、远祖可追溯到帝舜时代的东夷部落首领伯益。伯益因治水有功,被帝舜赐姓嬴氏。其后裔中有黄氏者,约于商末周初在今河南潢川建立黄国。春秋时期,楚国称霸,只有黄国和随国敢于抗衡。公元前648年,黄国被楚国所灭。亡国后的黄国子孙,以国名为氏。

2、远祖可追溯到五帝时代金天氏少昊。少昊金天氏后裔台骀,为水官之长,颛顼时受封于汾川。春秋时,台骀的后人曾建立沈、姒、蓐、黄诸国,后来都被晋国灭掉了。其中,黄国公族子孙以国为姓。

3、远祖可追溯到远古掌火之官吴回(祝融)之子陆终。陆终后裔在周代时,被封于黄地,建立了黄国。黄国后来被楚国所灭,其后代子孙分散到了各地,他们以国名为氏,称黄姓。

4、出自远古伏羲下属之官黄龙师。黄龙师,亦称黄龙、黄师、黄中官、龙师等,是伏羲设置的官名,为中官。黄龙师之后裔子孙,有以先祖官称为姓氏者,称黄龙氏,后简称为单姓黄氏、龙氏等。

扩展资料

远古时期,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一带,为黄姓发源地之一,族人后跟随颛顼迁至中原地区。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姓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等地。

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姓已经大批播迁到湖北地区,逐渐形成江陵、江夏两个黄氏郡望,以此为基地向江南发展,“浮诸江南,以实海滨”,黄姓的足迹已经西达陕西和四川,东临东海,南入湖南和江西。东晋末,中原的林、黄、陈、郑四大姓率先进入了福建。 

隋唐时期,黄姓主宗分流,有了新的向南发展的行动。一支由江夏向东南迁移,穿过江西,进入浙江,在金华地区形成了金华黄氏;另一支先由江夏北迁河南固始,再向南经安徽、江西,抵达福建邵武,形成邵武黄氏。

由湖北迁到广西的黄姓与土著结合形成了今壮族、布依族、侗族等民族中的黄姓先民;一部分进入了越南,成为当地的大姓。黄姓进入台湾地区是在明末时期。

由于黄姓主力在秦汉时期已迁离了北方,所以受中国北方几次战乱的伤害较轻。黄姓在中国南方得到稳定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宋、元、明时期,在赣浙闽粤四省繁衍最盛,最终形成了今天典型的南方大姓。

宋朝时期,黄姓大约有120万人,约占全国人口的16%,排在第9位。黄姓第一大省是江西,约占全国黄姓总人口的275%。

在全国的分布,主要集中于江西和福建,这两省黄姓大约占全国黄姓总人口的535%;其次分布于浙江、四川、广东、河南,这四省的黄姓又集中了245%。全国形成了以赣浙、闽粤、四川、河南为中心的四大块黄姓聚集地。

参考资料:

-黄姓

这里说的家族本体文化,是指只与陈郡谢氏一族相关的特有文化现象。

陈郡谢氏家族的本体文化包括:字辈文化、家谱文化、遗传文化、家风族风等等,在此先尝试来领略一下谢氏族谱。

谢家最早见于记载的家谱,是南朝人刘孝标注释《世说新语》时引用的《谢氏谱》,其中又分为《陈郡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

前一种家谱在书中共引用七处,后一种引用一处。

从全部引文综合分析,这两种家谱的基本内容,包括东晋时两族谢氏人员的名讳、字号、承属关系、官爵、姻娅、子女、子女婚配等等。当时的社会特别重视谱牒,不仅朝廷选官要查寻家谱,而且社会上嫁女择婿也要以家谱为据。

为防止假冒,国家还专门成立有谱局,社会上也有专门编撰和研究谱牒的世家。

所以谢氏最早的家谱,有可能是根据谢氏提供的资料由官府修成的,时间最早不会超过东晋建国以后。

一、谢氏《家乘》

家乘是记载私家之事的文字。春秋时晋国史书名《乘》,后因称史籍为史乘。

谱牒是记述氏族或宗族世系的书籍,有专记帝王诸侯世系的,也有记载一姓一族世系及重要人物事迹的,后者又称“族谱”“宗谱”“家谱”或“家乘”。

魏晋南北朝时特重门第,官方选用人才必须考察谱牒,因此,撰修族谱之风盛行,隋代以后虽然施行科举制度,通过考试取仕,但直至明清时期,许多家族仍编修族谱。

族谱主要内容有姓氏起源、播迁、分支始祖、世代相传的统系、辈字、祠堂、祖茔、族规等,正文前有序和凡例。

二、《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

《世说新语》所引用的《谢氏谱》,大概出自当时的官谱。至于《隋书·经籍志》中收录的《谢氏谱》十卷,则是另外一种性质的家谱,即可能出自谢氏族人之手。

谢氏最早的一部完整家谱,是宋朝人汪藻根据《世说新语》和魏晋南北朝及隋朝史书编辑的《世说·陈郡阳夏谢氏谱》。

全谱包括世系表、正文、别族、人名考补四个部分,收录三国至隋陈郡谢氏94人,附录会稽谢氏4人。

这部家谱的现存最早刊本,藏于日本,与宋本《世说新语》汪藻《叙录》放在一起,近年曾以珂锣版影印的形式与《世说新语》联合刊布发表。

三、谢氏修谱

谢氏修谱,约始于东晋、南朝时期。

南朝梁刘孝标为南朝宋刘义庆所撰《世说新语》作注释时,曾引用《谢氏谱》。

此谱分为《陈国阳夏谢氏谱》和《会稽山阴谢氏谱》两种。

此外,《隋书·经籍志》著录《谢氏谱》十卷,《新唐书·艺文志》著录《谢氏家谱》一卷。这些书皆已亡佚。

四、谢氏世系

在谢姓人及其编修的家谱中,都称炎帝为太始祖,申伯为一始祖,并说他是炎帝的六十三代孙,在周宣王五年(前823年)因功被封于申国谢邑。子孙别姜为谢,以地为氏。

这样,就用一条血缘纽带把炎帝和申伯联系在了一起,同时还确定了申伯受封的确切时间,不过,仅就这一时间而言,历史上还有不同的记载。

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书籍是《竹书纪年》,这本书原是一本在西晋太康二年(281年)从魏安厘王墓中发掘出来的书籍,记夏商以来至魏哀王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但它的原书在宋代以前已经亡佚,今天所能看到的除几种辑本外,还有一种是由明朝人伪造、假称是南朝人沈约编定的《竹书纪年》。

属于辑本者一般还能遵循历史的原貌,不擅自改写或添加原文;伪造者不仅全部抄袭他书,而且还随意添文去字,望文生意,甚至加注日期。

说申伯在宣王某年确切受封者便出自这本伪造的书中,全文是“宣王……七年,王赐申伯命”,而前者对此事只字未提。

这种确切的受封日期与前述受封时间虽有两年之差,但也大约是其说的根据,当然也不否认可能是另有所据。

至于谢姓有关家谱明确记载申伯受封时间的做法的初衷,大约也不外乎为了解开人们心中可能存在的疑问,使人有一种确切无疑的历史感,同时也使之树立一种以祖宗为荣的自豪感。

另外,大约也正是由于这一缘故,谢姓人还编定了自己传说中的世系,并在这一世系中确定了自己列祖列宗的姓名,以及他们的事迹、婚配、子女、迁徙、寿夭、在位时间等情况,使我们从另一方面看到了他们在后人心目中的位置。

关于谢姓传说中祖先的名字和世系,不少家谱都有记载,其间虽存在一些差别但大同小异。

六朝时期的谢氏家族除风云于政治、军事、经济、社会等领域外,还有特色鲜明的宗族文化。

在内容众多的宗族文化中,最为核心的东西便是以孝传家的宗族风貌。

孝原本是儒家思想的中心命题之一,至汉末三国以后,由于世族制度的发展,社会上展开了“忠君”与“孝亲”谁先谁后问题的争论,其结果是“忠君”思想从汉代的第一位退居第二位,孝于双亲和祖宗成了天下人物的首要责任。

这便是六朝时期谢氏家族所处的社会环境。

由于社会舆论的提倡和谢家人的天性,实践孝和以孝为本的治家思想一直贯穿于谢氏家族的14代人中,舍身奉亲、悌于宗族的事例史不绝书。

如谢尚“幼有至性,七岁丧兄,哀痛过礼”,“十余岁遭父忧”“号啕极哀”;谢几卿在父亲谢超宗因罪流徙时“年八岁,别父于新亭,不胜其痛,遂投于江。

谢超宗命估客数人入水救之,……十余乃能言。居父忧哀毁过礼”;谢蔺“五岁时,父未食,乳媪欲令先饭,蔺终不进”,“及丁父忧,昼夜号痛,毁瘠骨立,母阮氏常自守视譬抑之”。母后遇乱而卒,蔺“号痛呕血,气绝久之,水浆不入口。每哭,眼耳口鼻皆血流,终月余日,因夜临而卒”。其子谢贞,祖母患风疾,“每发,便一二日不能饮食。贞时年七岁,祖母不食,贞亦不食,往往如此。”年十四,父卒,贞“号顿于地,绝而复苏者数矣。初,贞父蔺以忧毁卒,家人宾客复忧贞。从父洽,族兄蒿乃共清华严寺长爪禅师为贞说法。仍譬以母须侍养,不宜毁灭,乃少进,饍粥。”后遇乱,母不知所在,贞“必昼夜涕泣”。

上述诸人,或孝于父母,或友于兄弟,或慈于干侄,皆各禀家风,出于天性,充分反映了谢氏家族的家族风貌。

无戒365日更挑战营第77天

阅读链接:

《一起来读世说新语》目录

(了凵)山的“(了凵)”字(字为“函”字中去四点)是个不折不扣的冷僻字,电脑没法输入(据说现在的超大字库已能解决此难题了),外地人也多不认识。

网友“溪头荠菜花”援引了一段他人的资料:

唐代,绿林踞山扎寨为匪。唐懿宗派阮况(京都长安人)率兵来此剿匪,纵火焚山,匪灭民安。懿宗以阮况镇匪有功,封为镇南大将军,阮况易名阮枞(镇)江。并旨阮将军就地休憩定居,成为山下阮氏一世祖。阮氏修宗谱,认为将军之名,应与山并举,山中之匪已了,在“凵”中加上“了”字,谐山之原始名莲花,花下有藕,将山名读“藕”山。

这种说法以前我似乎在哪里看过,不知道是谁杜撰的。将“(了凵)”字解释为“山中之匪已了”,又以音与“藕”相同,从而得出“(了凵)”字的造字由来,显然缺乏起码的依据。虽然我没有看到《阮氏家谱》,但凭直觉,感觉这种考证的方法明显是望文生义,想当然的结果。

如果该文作者能随我一起,来了解一下(了凵)山得名之由以及(了凵)字的本意,一定是非常有意思的事。

最早收“(了凵)”字入字典的是《康熙字典》,该书对“(了凵)”字是这样解释的:

《唐韵》:乌后切,《集韵》:于口切,并音殴。山名,在溧阳。杨慎《丹铅录》:(了凵)山在宜兴县。汉(了凵)亭侯(了凵)山即其地。今桐城有(了凵)山,读若偶,与溧阳宜兴(了凵)山同名异地。

杨慎是明代著名的学者,号升庵。他所说的溧阳、宜兴的“(了凵)山”实为同一处,该山在溧阳、宜兴交界处。也就是说,(了凵)山实际是有两处的:即溧阳(宜兴)和枞阳。但溧阳(宜兴)的“(了凵)山”读音为“后山”,而枞阳的“(了凵)山”读音为“偶山”。从杨慎的记载看,溧阳(宜兴)的“(了凵)”山远比我们的“(了凵)山”要早,最迟是在汉代就已经有了这个山名。

《康熙字典》的解释也是有来历的,其资料来源估计是出自我县大儒方以智。方以智在《通雅》十五地名异音里说:

(了凵)山,后、偶二音。升庵言:“宜兴,汉封蒋澄为(了凵)亭侯,当是函字之省。”陈懋仁:音后。今桐城有(了凵)山,音偶。

杨慎的《丹铅录》一书,我没看到。顺着上面的资料,我“百度”了一下,得到了溧阳(宜兴)(了凵)山的很多信息,分述如下:

溧阳(宜兴)(了凵)山的历史其实非常悠久,最早的文字记载可以追溯到西晋。周处《风土记》:“昔有(了凵)姓姥姥于此得道。”周处(236年---297年),字子隐。东吴吴郡阳羡(今江苏宜兴)人,鄱阳太守周鲂之子。历史上有“周处除三害”的传说。(了凵)山在宜兴和溧阳的边界,作为西晋时的宜兴人周处,所说较为可信。

《风土记》又说:“汉蒋澄封(了凵)山侯”。“(了凵)山侯”当是“(了凵)亭侯”之误。蒋澄,字少明,为浚遒侯蒋横第九子。蒋横曾协助汉光武帝刘秀平定赤眉军,后被司隶匡路诬陷致死,他的九个儿子遂各自逃难。蒋澄随兄蒋默,逃至阳羡(即宜兴),就住在(了凵)山脚下。后来蒋横冤案昭雪,匡路被族诛,而蒋横九子也都就地封侯。蒋澄封“(了凵)亭侯”,封地在溧阳和宜兴交界的(了凵)山,任婺州刺史。蒋澄六十多岁致仕后,回到阳羡(今宜兴)。

民国年间,蒋介石修家谱时,追溯始祖,考证出奉化一系为宜兴(了凵)亭侯蒋澄的迁支。后来蒋还携夫人宋美龄和儿子蒋经国及及司徒雷登大使等到宜兴祭过祖。

枞阳的(了凵)山和溧阳(宜兴)的(了凵)山在历史上有什么关系?是偶然巧合,都是源于“(了凵)”姓,亦或是该山本在溧阳,后来“侨置”我县(“侨置”现象古时很正常,如:曾侨置我县的就有“阴安县”;当代亦有学者考证浙江的会稽山原在山东,后侨置绍兴的)。由于资料缺乏,我们已无从而知。如果仅从“(了凵)山”同名这一角度分析,综合上述资料,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一、(了凵)山的“(了凵)”字原是一个很冷僻的姓氏(从周处《风土记》所述“昔有(了凵)姓姥姥于此得道”的记载推断)。以姓氏为山命名,当地就有“周家山”,县城亦有“苏山”,这种情况非常普遍,不足为奇。奇就奇在,这个“(了凵)”姓在后来的历史发展中消失了,以至于我们都不认识,甚至不知道“(了凵)”字是什么意思。

二、“(了凵)”字是“函”字的省略写法(从杨慎所说的“(了凵)”字“当是函字之省”推断)。这点相信大家都能看出来。

文字知识告诉我们,汉字部首相同,其音义往往都有相通之处。由于时代久远,“(了凵)”字的本意已经消失,但“(了凵)”字与“函”字的读音仍有一定的联系。由“函han”而“(了凵)hou”,由“(了凵)hou”而“(了凵)ou”,语音邅变的痕迹依稀可辨。

由“函han”而“(了凵)hou”,其声母不变,韵母发生了变化。而由“(了凵)hou”而“(了凵)ou”,则是将声母不读。这点和我县东乡一带口语极为相似,如周潭一带读“人”为en,读“肉”为ou等等。

行文至此,我想大家对(了凵)山一名的由来已较清楚,那种将“(了凵)”字解释为“山中之匪已了”,显然是不正确的。

黄氏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在当今姓氏排行榜上名列第七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三千八百十五万三千余,占全国人口总数的238%左右。

1原始祖先黄夷的流徙:

黄夷的发源地在今内蒙古东部、燕山之南的辽河西源——西拉木伦河流域。后来向东南部迁徙,经河北迁安县西的黄山和束鹿县的黄丘进入山东半岛,加入东夷集团,成为九夷中的一支。再往后,在华夏与东夷的大融合之中,黄夷和其他许多少昊子孙氏族,跟随颛顼从山东半岛内迁到了中原地区。

2黄国人的迁徙:

上古黄国之一的潢川黄国在今河南潢川县的古中原境内。自从公元前648年潢川黄国被楚国灭亡后,黄氏族人有少数逃到河南中部,大批则被迫内迁到楚国腹地,定居在湖北黄冈、黄陂、黄安、黄梅、黄石等县。今日的黄冈、黄陂、黄安、黄梅等地,据说就是因黄人迁此而得名。其中有一支内迁到楚都郢(今湖北江陵、荆州),形成秦朝时期著名的江陵黄氏。还有一支内迁到江夏安陆(今湖北云梦),后来发展成汉朝最著名的江夏黄氏。

亡国后,一部分黄国遗民仍留在潢川故地,坚守家园,顽强生活。

战国时期,黄国贵族后代黄歇事楚顷襄王,于楚考烈王元年(公元前262)任楚相,被封为春申君,最早的封地在今潢川县,所以,直至清朝,潢川城都一直叫春申镇。后来,黄歇改封于吴(今江苏苏州),他的十三个儿子有的就定居于江苏。据史料《客家姓氏渊源》记载,黄歇曾因避难而迁居于距江夏县城十五公里的黄鹤乡仁义村,其子孙散之四方。从战国晚期起,江夏郡(今湖北武汉)成为黄氏繁衍发展的中心,如汉丞相黄霸、太尉黄琼都世居江夏,故其族人以“江夏”为郡号。

3两汉、两晋时期:

汉朝以后,主要由于任官的原因,黄氏分别向大江南北迁徙,北迁至河南固始、南阳等地,南迁至江西、湖南、四川等地。

晋朝,由于“八王之乱”、“永嘉之乱”、“苏峻、祖约为乱于江淮”这三次大的战乱,中原人被迫空前大规模的持续南迁。黄氏也是从晋朝开始大批人居福建。据史籍《闽书》记载:“永嘉二年(公元308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所谓林、黄、陈、郑、詹、丘、何、胡是也。”据福建早期黄氏族谱记载,两晋之际,江夏黄氏族人黄元方,为官晋安太守,后定居福建,成为福建历史上最早的黄氏望族即晋安黄氏。

据说,后来的莆田黄氏、侯官黄氏等,都是黄元方晋安黄氏的后裔。

4隋、唐、五代时期:

唐高宗时,陈政、陈元光开漳州,中原有五十八姓将官随其入籍漳州,漳州黄氏即为其中之一。台湾《紫云黄氏历代世系表》亦有这方面的记载:有名黄守恭者,于唐高宗总章年间(公元668~669年)随陈政、陈元光入闽,垦荒致富,其子孙蕃昌兴旺,成为闽南大族。又有浯州牧马监陈渊,也在唐朝初期率许、蔡、张、黄等十二姓人闽,定居浯州。今福建金门黄氏,多为这支随陈渊入闽的黄氏后代。唐末,洛阳人黄子棱随父入福建,事后梁太祖朱全忠义子,累官侍御史,后避乱居于建阳之东。

唐末五代时期,河南光州固始人王朝、王审知兄弟入据八闽,中原黄氏特别是固始黄氏纷纷渡江南下入闽,前往投奔。如宋人黄椿,其祖先“光州固始人也,五季之乱,从王审知入闽为判官,因家焉。后析而为三:一居福清之嗒林,一寓闽邑之黄巷,一居长乐北乡之黄垅。”再如黄振龙,“九世祖自光州固始从王氏入闽,因仕焉居,言路有直声,后迁至中丞。”据宋朝学者何澹所撰《黄公(永存)墓志铭》记载,福建邵武峭山派始祖黄惟淡,也是唐末从光州固始人徙昭开的。河南光州固始,是黄氏人闽的一个重要“源头”或途径。

据《唐贞观八年条举氏族事体》记载,括州松阳郡四姓之首为黄氏,婺州东阳郡五姓有黄氏,濮州濮阳郡六姓有黄氏;据北宋《太平寰宇记》,鄂州江夏郡三大姓之首为黄氏,泉州南安郡五大姓之首为黄氏,处州缙云郡三大姓之首也是黄氏。隋唐时期,黄氏由一而二,开始主宗分流,分为两大支:金华黄氏和邵武黄氏。

还有一支与浙江金华和福建邵武两派黄氏都有着渊源关系且也属于江夏分支的著名黄氏宗族江西盱江黄氏。

盱江,位于今江西省南城县东南部,是古代的一个小驿站。盱江黄氏兴起于唐朝中期。盱江黄氏是江夏黄香曾孙黄琬的一支后裔,其始祖是黄孟偻。

盱江黄氏发展到第四代也即黄孟僻的曾孙辈黄省谕兄弟三人时,各有功名,家族大昌。这时,宗族也开始分枝。

黄翰长子黄省谕,字保仁,唐宪宗年间(公元806~820年)进士,官御史大夫。夫人吴氏,生五子:羽衣、黄裘、黄表、黄裹、黄衰、黄兄弟五人,支分数派。黄衰、黄裘兄弟二人,徙居茅山。黄表一支,家族最旺。他排行老二,居盱江。黄表的后裔,极为兴旺,散布于江西全省各地。他成为后世官溪黄氏和抚州、金溪等派黄氏的共同始祖。黄表长子黄琬,后迁居福建邵武,成为福建邵武黄氏的一支。次子黄琰,徙居金溪(今江西金溪县)枫林乡大柘村。据《湖南黄氏世谱》记载,仅黄琰这一盱江分支,就裂变出今天的乌石、火源、常丰、桂田、新田、新庄、田步、东乡、牛头岭、五里冈、五凤、宝峰、贵溪、安仁、团山、峡山、岩背、路口、蓝田、瑞州、饶山、砂源、沂阳等不同黄氏支派。

黄翰的次子黄省和,字保义,又字仁甫。生于公元796年。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官任秀州崇德县令,后升节度使,封万户侯。生子黄荣。五代时期,为避战乱,这支家族便从盱江迁居至浙江金华府(今浙江金华),构成金华黄氏的一支。

黄翰第三子黄省居,字保信。唐宪宗期间(公元806~819年)官任淮南转运判官。生二子:宝、贾。长子黄宝,初任仆射之职,后官至银青光禄大夫。他的后裔,又分居饶州府安仁县(今江西余江县),成为今日江西安仁黄氏始祖。次子黄贾,也官至银青光禄大夫。黄贾生三子:老大黄实,与妻张氏携三个儿子黄伯、黄住、黄任一起迁往福建邵武灵槎故城开基立业,是盱江黄氏入闽的又一个重要分支。老二黄陈,其后裔迁居河南陈州(今河南淮阳)。老三黄陵,徙江西广信府(今江西上饶)。

5宋、元时期:

黄氏迅速发展和空前繁荣的时期,据《黄氏渊源》记载,宋朝,江夏人黄震,官至焕章阁左司马尚书,重修江夏家谱呈奏皇帝,得到了“黄氏忠孝两全,江夏无双,历代簪缨”的御批。宋朝还有尚书左仆射黄潜善,他有九个儿子散处广东各地,居梅州者为多,后发展成为广东大姓。北宋末,金兵攻人开封,河南固始人黄建联南徙杭州,后成为杭州著姓,支分漳浦、饶平、陆丰等地。而最为显赫的是金华和邵武两宗。

⑴金华黄氏:

始祖是黄香裔孙黄苾。自江夏迁婺(金华府)之浦阳(今浙江金华浦江)。

黄苾是东晋时人,黄香的第十代孙。最初在兖州(今山东郓城县)做官,后来升为金陵(今江苏南京市)按察,故族谱上称他为按察公。当时,金陵镇守长官吴英,很赏识黄苾的才干,便招他为婿。后因金陵一带战乱频仍,黄苾夫妻便隐居于浦阳。以后子孙繁衍兴旺,成为东南部大族浦阳黄氏。

浦阳黄氏自黄苾开始,祖孙三代八人均为官入仕,并出了三个进士,从而奠定了黄氏家业。但从第四代起,各支大多开始衰落。传至黄门侍郎(官名)黄汝知一代,浦阳黄氏又家业复兴,声威重振。

婺州(金华郡)浦阳黄氏主宗传到第十七代,即江夏黄香的第二十六代黄洪、黄浩兄弟二人时,正值唐末五代之际。洪、浩兄弟二人,共生了八个儿子。其中黄洪生子三人:黄秘、黄瑕、黄琰;黄浩生子五人:黄琛、黄璞、黄圮、黄琬、黄珍。浦阳黄氏第十八代的这兄弟八人,后来分居各地:黄珌由浦阳迁郯县(今浙江嵊县)双井,黄瑕一支迁江西丰城洗江,黄琰、黄璞同迁江西弋阳,黄琛一支徙居江西清江,黄圯迁居江西洪州分宁(今修水),黄琬一支徙居建宁浦城(今福建浦城),黄珍的两个儿子黄兰、黄苣则分别徙居江西崇仁和浙江湖州。

⑵邵武黄氏:

这支黄氏,最初是由江夏北迁至中原光州固始(今河南固始县),然后再折而向东,于隋唐之时再迁居于福建邵武。

黄峭山,为海内外黄氏万派共宗的邵武黄氏大显祖。其名,其事,虽不见于经传史志,但在黄氏族人中、在黄氏家乘中,他事迹独特,名望尊显,流传久远,几乎无人不晓。黄峭山名黄峭,字峭山,又名岳,字实登,号十郎。唐末五代人,是邵武黄氏始祖黄惟淡之孙。黄惟淡原籍河南光州固始。据福建《麟峰黄氏家谱》,唐末昭宗景福二年(公元893年)九月,以王潮为福建观察使,“潮始人闽”。黄惟淡也于此时带领家族随王朝、王审知兄弟自光州固苎迁徙至福建,初居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不久迁居邵武,苎籍邵武平洒乡(今邵武市水北乡旧县村),成为后世闻名的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黄峭山他娶了三位才德兼优的夫人:第一夫人上官氏(亦作官氏),诰封一品夫人;第二夫人吴氏,诰封一品夫人;第三夫人郑氏。这三位夫人各生七子。这二十一个儿子,个个功名卓著,成就斐然,而且子孙兴旺,后嗣蕃昌。

五代后周广顺元年(公元951年)1月2日,年已80岁高龄的邵武和平黄氏大族祖峭山公,将二十一房子孙召集齐全,然后当众宣布了一个重大决定:将黄家自春申君以后数千年所积累的祖产铜钱八十万贯,金银八百余称,一并均分为二十一份,合令三妻位下共二十一房子孙,各领祖传家产一份,随即离开家乡,另立基业,各自自谋发展。由于当时三位夫人啼泣请求,峭山公便对原来的决定稍作改动,重新宣布:除官、吴、郑三位夫人名下各留长子一房奉养老母以尽温情之义以外,其余十八房子孙,不许恋此一方故土,须各自信步天下,择木而栖,相地而居。接着,峭山公卜占离家吉日,并于这一天将新修的《黄氏家谱》二十一套分授二十一子,各领一套,嘱令他们随身携带,妥善珍藏,不忘所出。

邵武黄氏的这次大分析,以及随之而来的迁徙流布,相当多的黄氏谱牒都有详细记载。父子兄弟作别时,峭山公曾规定,以二十一子所徙居之地的名称,来代替二十一子之名。

⑶客家黄氏(属邵武分支):

宁化客家黄氏是峭山公的支裔,其开基始祖是峭山公的第九子黄化。

黄化,字惟枋,号从章。又名黄宁,或黄朝化,都是因迁居地“宁化”而得名。他生于五代后梁癸酉年(公元913年)1月11日,原籍邵武禾坪。公元951年邵武黄氏大分析时,黄化即领家室自禾坪再向西南部徙居汀州府宁化县,落籍宁化石壁村,开拓新的基业。黄化在宋初中第十九名进士,官任左御史、广州刺史等职。黄化的后裔,在闽粤为官任职的不少,子孙极为兴盛,遍布闽、粤两省各地。黄化被尊为闽粤客家黄氏的始祖,为许多黄氏家谱所尊称的著名的“宁化公”。

⑷嘉应客家黄氏(宁化客家黄氏分支):

嘉应客家黄氏的开基始祖名叫黄僚。据宝安坪山谱和鹳薮谱,黄僚,亦作黄辽,字海虎,号良臣,南宋(一说元朝),是峭山公第八子黄化的裔孙。是南宋时期进士,初任大理寺丞,宋隆兴三年(公元1165年)升琼州太守,为官海南。任职期满后告老还乡,途经嘉应时,爱此地水秀山清,便卜居于嘉应州城西厢五马坊水巷口。黄僚移居嘉应后,家族兴旺,成为当地望族。其子孙广布于粤、闽、赣三省各地。在嘉应州城的黄氏宗祠里,至今供奉黄僚为始祖神。

福建邵武黄氏许多支中除了最著名的一支峭山派,另外黄膺派也很著名。

黄膺,据多种文献资料所述,他是唐中叶人。原籍河南光州固始,后徙居福建邵武,成为邵武黄氏一派始祖。

黄膺的后裔非常显贵,北宋时出了著名的尚书右丞黄履和大书法家黄伯思,因此家族名扬天下。

6明、清时期:

⑴迁往台湾的黄氏:

明末清初,闽粤一带的黄氏,有一部分迁往台湾,人丁兴旺,与陈姓、林姓、郑姓,成为台湾的四大姓,素有“陈林半天下,黄郑排满街”的美称。后来,黄氏又播迁到了海外。

早在明朝以前就开始东渡海峡,迁徙人台。尔后,他们世世代代生息繁衍于此,开拓宝岛,艰苦创业。台湾的发展历史进程,将深深地铭记下他们不朽的功绩。

明朝天启末年(公元1625~1627年)福建大旱,郑芝龙便舟载饥民数万人人台,其中有大批黄氏成员。但见于史籍记载的最早迁台黄氏,是明末南安人黄正束,他在明崇祯十年(公元1637年)移居今台湾马公,后支分澎湖湖西。这以后,黄氏之人台者,便渊源不断,到了清朝的前期和中叶,便形成丁高潮。他们大多来自福建的泉州、漳州、汀州和广东的嘉应、潮州、惠州等地,散居于台湾各地。他们往往成为后世台湾黄氏各支派的人迁始祖。

据《闽台关系族谱资料选编》节选《桃源蓬莱黄氏族谱》记载,福建永春县桃源蓬莱黄氏家族第十四世的黄毓盼,第十五世的黄宗选、黄宗琅、黄宗瑶,第十六世的黄文令、黄绍养、黄绍禁,第十七世的黄克凉、黄克甚、黄克读、黄克炉,第十八世的黄鸿钗、黄鸿胖、黄开仓等大批族人,都先后渡海徙居台湾。

晋江《安海金墩黄氏族谱》即记载,该族第十一代有黄贻鼐,第十二代有黄微熔、黄素官、黄光辉,均居台湾。

据清光绪年间的《临海黄氏家谱》记载,福建泉州临海黄氏,在清乾隆年间便有人开始迁往台湾。此后,该族子孙多有徙居台湾淡水、基隆等地者。如第六代有儒生黄王艺,于雍正时游学台湾邦寮浪桥,后来就落籍台湾;第八代有黄佳和迁往基隆、黄昕移居淡水;第九代有黄豆附徙台湾、黄牒居淡水、黄情迁鹿港;第十代有黄公体、黄蜂、黄熙等迁居台湾。

台湾黄氏,遍布全省各地,尤以澎湖列岛和台湾西海岸的基隆、淡水、桃园、新竹、苗栗、鹿港、南投、虎尾、台南、屏东沿线地区为多。

⑵移居海外的黄氏:

东南部亚印支半岛、南洋、欧美澳等世界各地,到处都有他们在拓荒,在建设,在创造奇迹。

越南黄氏移居越南,很可能早在黄国灭亡后不久就开始了。当时有大批黄氏遗民被楚国强迫迁徙到江南越人居住地区,加入了越人队伍。随着越人的不断南迁,黄氏也随之迁入越南。不断南迁的黄氏中,有秦汉山越黄氏,有六朝唐宋的黄洞蛮,有明清岭南壮、瑶等族黄氏。越南人中的黄氏,绝大部分是上述移民的后裔。这些越人黄氏后裔,又从越南继续扩展,至今已广布于印支半岛各国。

在历史上,还有一些黄氏中国人,由于政治避难、经商等原因迁居越南。明亡后,许多黄氏遗民不甘事清,纷纷外逃避难。公元1679年,中国龙门副将黄进与总兵杨某等,率三千余众、战船五十余艘逃往越南。阮氏王朝迫使他们进入东浦(当时属柬埔寨)地区。从此,这批人及其后代便在东浦定居下来。当今,黄氏已繁衍成为越南十大姓之一,在越南全国的二百余个姓氏中,黄氏是人口数排在第八位的大姓。

泰国是中国黄氏移民较早、人数很多的国家之一。据有关资料统计,泰国黄氏现有三十余万人,在泰国华人社会中有很大的影响。泰国黄氏华侨、华人,不仅建立有自己的宗族组织“泰国黄氏宗亲会”,还积极参加当地华侨华人的社会活动与社团组织。

南洋大约是在元朝末年,黄氏移居南洋。当时一位名叫黄森屏的官员奉命出使婆罗国(今文莱)。他到达婆罗后,便在婆罗国留居下来。之后,他以杰出的才干被推为文莱华人的领袖。后来,成了整个婆罗国的统治者苏丹(国王)。他去世后,葬在文莱,子孙世代留居于此,且极为显赫。黄森屏生有一女,于明洪武八年(公元1375年)嫁给渤泥(即文莱)第二苏丹阿合曼。阿合曼逝世后,黄森屏的女儿便继位为文莱国王。自此以后,文莱国王按女性血缘世系传递。第一位渤泥女王黄氏去世后,王位传给了她与阿合曼苏丹所生之女。至本世纪,文莱国王已传二十余代,他们都是黄森屏的女性直系后裔。历史上文莱王室便奉黄森屏为始祖。

明朝开始,迁徙南洋的黄氏大增。公元十九世纪,由于中国封闭的国门被西方殖民列强的大炮轰开,因而出现了沿海居民移居南洋的高潮。黄氏也是如此,移居南洋的人数迅速增长,仅据菲律宾殖民政府公元1893~1894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在当时移居菲律宾的近十万华人中,来自福建晋江、同安、南安、龙溪等地的黄氏华侨就有数千人之多,在当时旅菲华人七大姓中名列第二,仅次于陈姓。至今,菲律宾黄氏人口已发展到了五万余人。

此外,在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也有大量的黄氏华人华侨。近代以后,南洋黄氏华侨华人为了联络同宗,都纷纷建立了各种宗族组织。在菲律宾,建有黄江夏堂;在印尼、新加坡、马来西亚,建有江夏公所。此外,南洋黄氏华侨还在新加坡建立了统一的“南洋黄氏总会”。

移居欧美澳黄氏移居美洲的历史,始于十九世纪五十年代。在早期的美洲华侨各姓中,黄氏人数最多,主要来自广东,其次是福建。广东华侨,又主要来自兴宁、新会、开平、恩平四地,故称“四邑人”。在公元1850年成立的美国华侨社团“四邑会馆”中,黄氏人数最多;公元1854年由广东兴宁华侨创建于三藩市(即圣弗朗西斯科,一称旧金山)的宁阳会馆中,黄氏人数在二十六姓中排名第一;在公元1876年由开平、恩平两地侨民在旧金山成立的合和会馆中,黄氏在七大姓中名列第二。至今,在全美华裔各姓宗亲中,黄氏宗亲人数仍然是最多的。

7莆田黄氏:

莆田或称莆阳,位于福建省东部海滨,旧为兴化军莆田县。在唐宋元明的历史舞台上,莆田黄氏人文蔚起,英才辈出,家声赫赫,成为这一时期黄氏族姓中最兴旺、最优秀的一支。中华黄氏历史上第一名武状元黄仁泽、文状元黄仁颖均出在莆阳黄氏家族。

莆田黄氏唐桂州剌史黄岸为始祖,其实,莆田黄氏的可知历史仍可上溯入闽始祖黄元方。考稽文献,莆田黄氏也来自河南光州固始,如《莆阳黄氏大成宗谱》即列黄滔为黄香第四子黄瓒的后裔。黄瓒之后世系依次是:孚礼、连、威、矣、椿、丕诚、伯兴,秉哲、廉、蘼章、聪、正叔、璞、滔,黄滔为黄香第十六代孙。但谱中说黄滔是黄璞之子,而《黄御史集》明言璞是滔的从兄,可见族谱有误。有的文献记载,莆阳黄氏出自晋安黄氏,为晋安郡(今福建省福州市)太守黄元方的后裔,后迁莆田县东涵江,成为涵江黄氏。黄滔与从兄黄璞,世代居住在涵江黄巷,先世即以文学儒业著闻闽省。黄滔的父亲名叫黄绸(见于《御史集》附录),当年黄巢起义,遇儒士之家必焚之。兵过涵江黄巷,黄滔之家也被火焚。于是,黄滔乃从涵江黄巷徙居莆阳东里,后裔即形成名闻天下的莆阳东里黄氏。

东里黄氏始祖黄滔,字文江,唐末乾宁二年(公元895年)进士,唐光化中(公元898~900年)任国子四门博土,后升任监察御史。当时正值唐室衰败,兵乱频起,军阀割据专权。公元九世纪末,河南光州固始人王审知以威武军节度使身份占居福建,割据八闽。而黄滔以文学儒士人王审知幕府,成为王审知政权的坐上佳宾。黄滔自幼聪颖勤学,中年即以词赋闻名,当王氏割据八闽时,黄滔更成为东南儒士的首领,中原许多著名的文人如李绚、韩屋、王涤等人,都前来投附黄滔,一时之间,黄滔名声大振。当时闽人碑铭墓碣,大都出于黄滔的手笔。著名的《泉州开元佛殿碑记》,今天仍存刻于泉州开元寺内。人们从这一名作中,可一睹其文章风采。黄滔的诗文见于《唐文·艺文志》著录,今天有《莆阳黄御史集》传世。

黄滔的子孙,据记载有子黄驹。黄向生数子,见于记载的有黄上犹、黄仁余,黄峻,其中,黄仁余官任文林郎、延州延长县主簿。黄滔的后裔,除留居莆田东里外,又支分邵武、汉西南城、临川、金溪及福建各地。

据《宋莆旭黄知稼翁集》中“行状”、“墓志”记载,黄公度的祖先可追溯到黄滔的第五代孙黄陟。黄陟极可能是黄上犹之孙,文献上说他晦德不仕,本人无功名,只是一介平民,后以子孙贵,赠大理评事。黄陟生子黄邈,以子贵赠朝请郎。黄邈生子名叫黄静,就是黄滔的第七代孙,也就是黄公度的生父。史称黄静年轻时就颇有文名,宋政和二年(公元1112年)进士及第,官任秘书省正字、校书郎等职,出任澧州通判,后升为朝奉郎提举京畿西路盐事,去世后以子贵被赠中奉大夫。黄静生三子:黄庭、黄公度、黄庚。莆田黄氏传到第八代,宗族大盛。如黄公度之弟黄庚,以文艺知名当时。宋绍兴西丑年(公元1157年)中进士,官任福州连江县尉;公度之兄黄庭,以父荫补官,任高州电白尉。另黄公度有个从兄名叫黄泳,字宗永,又字永平,宋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应童子科,宋徽宗召见,颇为喜爱,曾令遍见妃嫔,妃嫔们争相馈赠金钱食物,第二年赐五经及第,又有从弟黄童,字士季,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进士,知永春、福清二县,后主管台州崇道观,卒赠中大夫。而莆田黄氏第八代最著名的人物当推状元黄公度。

此外兴化郡兴化县黄氏也不逊色,其状元黄定、宰相黄祖舜、赠侍中谥文正黄中庸、赠太尉谥清惠黄府,其后孙曾鹊起四代联登八进士。

了凵山的“了”是什么字?

(了凵)山的“(了凵)”字(字为“函”字中去四点)是个不折不扣的冷僻字,电脑没法输入(据说现在的超大字库已能解决此难题了),外地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