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八大家·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4浏览:2收藏

唐宋八大家·范文正公神道碑铭,第1张

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原文

皇佑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297]于徐州,以其年十有二月壬申,葬于河南尹樊里之万安山下。公讳仲淹,字希文。五代之际,世家苏州,事吴越。太宗皇帝时,吴越献其地,公之皇考从钱俶朝京师,后为武宁军掌书记以卒。公生二岁而孤,母夫人贫无依,再适[298]长山朱氏。既长,知其世家,感泣去之南都。入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其起居饮食,人所不堪,而公自刻益苦。

居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299]于仁义。祥符八年,举进士,礼部选第一,遂中乙科[300],为广德军司理参军,始归迎其母以养。及公既贵,天子赠公曾祖苏州粮料判官讳梦龄为太保,祖秘书监讳赞时为太傅,考讳墉为太师,妣谢氏为吴国夫人。

公少有大节,于富贵、贫贱、毁誉、欢戚,不一动其心,而慨[301]然有志于天下,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其事上遇人,一以自信,不择[302]利害为趋舍。其所有为,必尽其力,曰:“为之自我者当如是,其成与否,有不在我者,虽圣贤不能必,吾岂苟[303]哉!”

天圣中,晏丞相荐[304]公文学,以大理寺丞为秘阁校理。以言事忤章献太后旨,通判河中府。久之,上记其忠,召拜右司谏。当太后临朝听政时,以至日[305]大会前殿,上将率百官为寿。有司已具,公上疏言天子无北面,且开后世弱人主以强母后之渐,其事遂已。又上书请还政,天子不报。及太后崩,言事者希[306]旨,多求太后时事,欲深治之。公独以谓太后受托先帝,保佑圣躬,始终十年,未见过失,宜掩其小故以全大德。初,太后有遗命,立杨太妃代为太后。公谏曰:“太后,母号也,自古无代立者。”由是罢其册命。

是岁,大旱蝗,奉使安抚东南。使还,会郭皇后废,率谏官、御史伏阁争,不能得,贬知睦州,又徙[307]苏州。岁余,即拜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召还,益论时政阙失,而大臣权幸[308]多忌恶之。

居数月,以公知开封府。开封素[309]号难治,公治有声。事日益简,暇则益取古今治乱安危为上开说,又为《百官图》以献,曰:“任人各以其材而百职修,尧、舜之治不过此也。”因指其迁进迟速次序曰:“如此而可以为公,可以为私,亦不可以不察。”由是[310]吕丞相怒,至交论上前,公求对[311],辨语切,坐落职,知饶州。

明年,吕公亦罢。公徙润州,又徙越州。而赵元昊反河西,上复召相吕公。乃以公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迁龙图阁直学士。是时,新[312]失大将,延州危。公请自守鄜延扞贼,乃知延州。元昊遣人遗书以求和,公以谓无事请和,难信,且书有僭号,不可以闻,乃自为书,告以逆顺成败之说,甚辩[313]。坐擅复书,夺一官,知耀州。未逾月,徙知庆州。既而四路置帅,以公为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兵马都部署,累迁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公为将,务持重,不急近功小利。于延州筑青涧城,垦营田,复承平、永平废寨,熟羌归业者数万户。于庆州城大顺以据要害,夺贼地而耕之。又城细腰、胡芦,于是明珠、灭臧等大族,皆去贼为中国用。自边制久隳,至兵与将常不相识。公始分延州兵为六将,训练齐整,诸路皆用以为法。公之所在,贼不敢犯。

人或疑公见敌应变为如何?至其城大顺也,一旦[314]引兵出,诸将不知所向,军至柔远,始号令告其地处,使往筑城。至于版筑之用,大小毕具,而军中初不知。贼以骑三万来争,公戒诸将:战而贼走,追勿过河。已而贼果走,追者不渡,而河外果有伏。贼既失计,乃引去。于是诸将皆服公为不可及。公待将吏,必使畏法而爱己。所得赐赉,皆以上意分赐诸将,使自为谢。诸蕃质子,纵其出入,无一人逃者。蕃酋来见,召之卧内,屏人彻卫,与语不疑。公居三岁,士勇边实,恩信大洽[315],乃决策谋取横山,复灵武,而元昊数遣使称臣请和,上亦召公归矣。

初,西人籍其乡兵者十数万,既而黥[316]以为军,惟公所部,但刺其手,公去兵罢,独得复为民。其于两路,既得熟羌为用,使以守边,因徙屯兵就食内地,而纾西人栗免之劳。其所设施,去而人德之,与守其法不敢变者,至今尤多。自公坐吕公贬,群士大夫各持二公曲直,吕公患之,凡直公者,皆指为党,或坐窜逐。及吕公复相,公亦再起被用,于是二公欢然相约戮力平贼。天下之士皆以此多[317]二公,然朋党之论遂起而不能止。上既贤公可大用,故卒置群议而用之。

庆历三年春,召为枢密副使,五让不许,乃就道。既至数月,以为参知政事,每进见,必以太平责之。公叹曰:“上之用我者至矣,然事有先后,而革弊于久安,非朝夕可也。”既而上再赐手诏,趣使条天下事,又开天章阁,召见赐坐,授以纸笔,使疏[318]于前。公惶恐避席,始退而条列时所宜先者十数事上之。其诏天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革磨勘例迁以别能否,减任子[319]之数而除滥官,用农桑、考课、守宰等事,方施行,而磨勘、任子之法,侥幸之人皆不便,因相与腾口,而嫉公者亦幸外有言,喜为之佐佑[320]。

会边奏有警,公即请行,乃以公为河东、陕西宣抚使。至则上书愿复守边,即拜资政殿学士、知邠州,兼陕西四路安抚使。其知政事,才一岁而罢,有司悉奏罢公前所施行而复其故。言者遂以危事中之,赖上察其忠,不听。

是时,夏人已称臣,公因以疾请邓州。守邓三岁,求知杭州,又徙青州。公益病,又求知颍州,肩舁至徐,遂不起,享年六十有四。方公之病,上赐药存问。既薨,辍朝一日,以其遗表无所请,使就问其家所欲,赠以兵部尚书,所以哀恤之甚厚。

公为人外和内刚,乐善泛爱。丧其母时尚贫,终身非[321]宾客,食不重肉,临财好施,意豁如也。及退而视其私,妻子仅给衣食。其为政,所至民多立祠画像。其行己临事,自山林处士、里闾田野之人,外至夷狄,莫不知其名字,而乐道其事者甚众。及其世次、官爵,志于墓、谱于家、藏于有司者,皆不论着,着其系天下国家之大者,亦公之志也欤!

铭曰:“范于吴越,世实陪臣。俶纳山川,及其士民。范始来北,中间几息?公奋自躬,与时偕逢。事有罪功,言有违从。岂公必能,天子用公。其艰其劳,一其初终。夏童跳边,乘吏怠安。帝命公往,问彼骄顽。有不听顺,锄其穴根。公居三年,怯勇隳完。儿怜兽扰,卒俾来臣。夏人在廷,其事方议。帝趣公来,以就予治。公拜稽首,兹惟难哉!初匪其难,在其终之。群言营营,卒坏于成。匪恶其成,惟公是倾。不倾不危,天子之明。存有显荣,没有赠谥。藏其子孙,宠及后世。惟百有位,可劝无怠。”

注释

[297]薨(hōng):周代天子死叫崩,诸侯死叫薨。后泛用于称有封爵的高官去世。

[298]适:改嫁,再嫁。

[299]本:依照;依据。

[300]乙科:古代考试科目的名称。汉时博士弟子射策甲科,补郎中,乙科补太子舍人。

[301]慨:慷慨。

[302]择:选择。

[303]苟:随便;马虎。

[304]荐:推荐;举荐。

[305]以至日:有一天,某天。

[306]希:迎合。

[307]徙:变化;改变。表示一般的调职。

[308]权幸:指有权势而得到帝王宠爱的奸佞之人。

[309]素:平素;一向。

[310]由是:因此。

[311]对:回答。多用于下对上的回答或对话。

[312]新:刚;才。

[313]辩:动听;精辟。

[314]一旦:有一天。

[315]恩信大洽:与外国的关系非常融洽。

[316]黥(qíng):古代一种刑法,用刀刺刻犯人的面额,再涂上墨,也叫“墨刑”。

[317]多:陈赞;赞美。

[318]疏:给皇帝的奏议。

[319]任子:有权力继承父亲爵位的人。

[320]佐佑:辅助;支持。

[321]非:无;没有。

译文

宋仁宗皇佑四年(1052)五月甲子日,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人文正公在徐州逝世,同年十二月壬申日,安葬在河南尹樊里的万安山下。文正公名讳叫做范仲淹,字希文。五代的时候,祖上居住在苏州,在吴越地区做官。宋太宗时,吴越献地归服,范仲淹的父亲跟随吴越王钱俶到京城朝拜皇帝,后来担任武宁军掌书记,死在任上。先生2岁时就成了孤儿,他的母亲贫困没有依靠,就又改嫁到长山(约为今山东淄博长山)的朱家。先生长大后,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哭着离开长山到了南都(在今河南商丘,即当时的南都学舍,后来称应天书院)。来到学堂,打扫了一间房子,日夜读书,他的起居饮食,别人都受不了,但是他自己更加刻苦。

过了5年,他精通了六经的主旨,写文章、谈问题一定遵循仁义根本。真宗祥符八年(1015),考中进士,被礼部选拔为第一,于是考中了乙科,担任广德军司理参军,才回到长山接来并奉养老母亲。先生富贵以后,皇上追赠他的曾祖父苏州粮料判官范梦龄为太保,祖父秘书监范赞时为太傅,父亲范墉为太师,母亲谢氏为吴国夫人。

先生年轻的时候具有高尚的节操,在富贵、贫贱、毁誉、欢戚方面,没有哪一项会让他动心的,却有慷慨激昂为天下百姓谋福利的志向,经常诵着这样的警句来勉励自己:“读书人应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待人接物,都是根据原则,不因为选择有利害关系而有所不同。他的所作所为,必定是竭尽其力。他说:“自我努力就应该要这样。事情成功与否,有的决定权并不在我这。即使是古代圣贤,也不能说必定成功,我哪里敢马虎啊?”

仁宗天圣年间,丞相晏殊向皇帝推荐范仲淹的文学才华,皇上就让他以大理寺丞的身份担任秘阁校理的职务。因为说某事触怒了章献太后,被贬为通判河中府。过了很长时间,皇上念起他的忠诚,就征召授予他右司谏的官职。当太后临朝听政的时候,某天在前殿大会众臣,皇上将要率领文武百官为太后祝寿,有关官员已经作好了准备,先生呈上奏章,称天子没有面向北方的道理,何况还要形成后代看轻皇上仰重皇后的风气,那事情就停止了。又上奏章请求太后把政权还给天子,没有答复,等到太后去世时,奏事的人迎合皇上的心意,把太后当朝时的很多事情都拿出来追究,想要狠狠地惩罚她。先生却认为太后受先皇的委托,保佑天子,十多年来,自始至终,没有什么大的过失,应该忽视小的失误,来保全她的高尚品德。起初,太后有遗命,要册立杨太妃代替自己为太后。先生劝谏说:“太后,这是皇帝母亲的名号,自古都没有人能代替太后的。”于是就取消了对杨太妃的册命。

这一年,发生来了大的旱灾和蝗灾,先生接受朝廷命令去安抚东南灾民。回来时,正赶上郭皇后被废,他率领谏官、御史跪在殿里谏诤反对,没有取得成功,被贬到睦州担任知州,又改任到苏州。一年多后,朝廷又任命他为礼部员外郎、天章阁待制,把他召回京城,先生更加积极议论时政的得失,大臣权贵大多都忌恨讨厌他。

过了几个月,任命先生为开封府尹。开封一向号称难治,先生治理的非常有声望。每天的政事越来越简单,有空的时候就取来古今的治乱安危的情况向皇上讲解,又作了《百官图》献给皇上,说:“任命人员要各尽其材,那么百官都能称职,尧、舜治理天下也不过如此。”并针对官员的升迁快慢和顺序说:“这样可以为公,也可以谋私,也不能不详察。”因此惹怒了丞相吕夷简,以至于在皇上面前争论,先生请求辩解,话语非常恳切,因此被贬职,到饶州作知州。

第二年,吕夷简也被罢免了。先生被调任润州,又调到越州。赵元昊在河西反叛,皇上又重新任命吕夷简担任宰相。任命先生为陕西经略安抚副使,授予龙图阁直学士的官职。这时候,刚损失了大将,延州危急。先生请求亲自镇守鄜州、延州防御敌人,于是改任为延州刺史。赵元昊派人送信求和,先生认为无事请和,难以相信,而且信中有不被朝廷承认的伪号,不能给皇上看,于是自己写信,告诉赵元昊逆顺成败的道理,非常精辟。因为擅自回信,被降一级,贬为耀州刺史。不到一个月,又调为庆州刺史。不久四路兵马都设置将帅,任命先生为环庆路经略安抚、招讨使、兵马都部署,多次升任为谏议大夫、枢密直学士。

先生作为将帅,主要讲究持重,不追求小的功利。在延州筑起了青涧城,开垦营田,修复了承平、永平的废弃营寨,熟羌回到家乡操持旧业的好几万户。在庆州大顺城把持要害地区,抢夺敌人的土地来耕种。又建成了细腰城、胡芦城,于是明珠、灭臧等大的少数民族,都离开敌人来为大宋效力。因为边境的制度废弃了很久,以至于士兵和将领经常互不相识。先生于是把延州的士卒分给六个将领,训练齐整,各路兵马都采用了先生的方法。先生所在的地方,敌人不敢侵犯。

有人疑惑先生碰到敌人如何应变?比如在大顺城驻扎,一天早晨带兵出城,各将领都不知道要去哪里,到了柔远,才发号令告诉他们目的地,是去筑城。至于筑城的工具,大小都具备,而军中起初都不知道。敌人以三万骑兵来争战,先生告诫诸将:作战后敌人撤走,不要过河追击。不久敌人果然退走,追击敌人的部队没有过河,而河那边果然有埋伏。敌人失算,于是撤走了。于是各将领都佩服先生,认为比不上他。先生对待将吏,一定要让他们畏惧法律,爱戴自己。他所得的赏赐,都根据皇上的意思分发给各将领,让他们自己去感谢皇上。各国作为人质的世子,任由他们出入,没有一个逃跑的。外国的头领来拜见,就把他们召到卧室内,隔开别人,撤掉卫士,和他们交谈,从不怀疑他们会对自己不利。先生在这里过了三年,战士勇敢,边境实力强大,和外国的关系非常融洽,于是决定谋取横山,收复灵武,而赵元昊多次派使者称臣请和,皇上也把先生召了回去。

起初,西部人被征为士兵的有十多万,后来都在脸上刻墨作为标记,只有先生的部队,只在手上作了记号,先生离去后,部队遣散,只有这一部人得以重新为民。先生在这两路,既取得了熟羌的效力,使他们来守卫边境,又把军队迁到内地,减轻了西夏人运输粮食的劳苦。他所实行的办法,离开后人们依然感激,坚持先生的办法而不敢更改的,到现在还很多。后来因吕夷简的事情牵连而被贬,那些士大夫们就为范、吕两先生的谁是谁非而争个不停,吕先生担心这事,凡是说范先生是正确的人都被指责为结党营私,有的官员因为这被贬黜放逐。一直到吕先生恢复宰相的职务,而范先生也幸亏被再次起用,于是两位先生欣然来往,齐心协力讨平叛贼。全国的读书人都因为这事很是佩服两位先生。但关于结党营私的话题,从此以后就不断提起再也不能制止。皇上已经认为范先生有贤才可以重用,所以最终力排众议而任用他。

仁宗庆历三年(1043)春天,朝廷召先生担任枢密副使,他五次推辞都被朝廷拒绝,于是才上任。到任几个月,又任命他为为参知政事,每次进宫拜见皇上,皇上都问他什么时候才能天下太平。先生叹息说:“皇上任用我已经到了极致了,但是做事要有先后,况且在长治久安的情况下改革弊端,不是一朝一夕就行的。”后来皇上又赐给他手诏,让他赶快列举要办的国家大事,又建起天章阁,召见他并赐给他座位,给他纸笔,让他在自己面前写奏章。先生惶恐不安的退出坐席,回去后条列了当时应该先办理的十多件事献给皇上。他主张在天下兴办学校,选拔士人首先根据德行而不单纯根据文辞,磨练考核来区分他们的能力,减少有权力继承父亲爵位的人的数量来减少过量的官职。采用农桑、考课、守宰等事情,正要施行,但是有关磨练、任子的制度,心存侥幸的人都很忌恨,因此争相诽谤,而妒嫉先生的也因为这些诽谤感到高兴,喜欢让这些人担任助手。

恰逢边境报告有警情,先生于是请求前去,于是任命先生为河东、陕西宣抚使。先生到任后就上书说自己愿意镇守边境,于是就任命他为资政殿学士、邠州刺史,兼任陕西四路安抚使。他担任参知政事的官职,才一年就结束了,有关部门都上奏请求停止先生先前实行的新法,恢复原来的旧法。怂恿此事的人危言耸听的向皇上进言,幸亏皇上了解先生的忠心,没有听从别人的话语。

这时候,西夏已经称臣,先生因为有病请求担任邓州刺史。在邓州任职三年,又请求担任杭州刺史,又调到青州。先生的病情更加严重,又请求担任颍州刺史,用小轿把他抬到徐州,于是一病不起,享年64岁。先生得病的时候,皇上赏赐药物并慰问病情。先生死后,皇上停止上朝一天,因为先生的遗书没有任何请求,于是皇上派人到先生家问他的家人有什么要求,追赠先生为兵部尚书,用来哀恤先生的物品非常丰厚。

先生为人,外表和气,实质很讲原则,喜爱善良的人,关心爱护百姓。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家里还很穷,所以他终生没有结交多少朋友,吃饭也不用多少荤腥,但他对财产却还很乐意施舍,一点也不吝啬。等到他离职回家,大家看他的家财,妻子儿女仅仅温饱而已。他处理政事,所到过的地方百姓大多都给他立祠并画像。他的行事,从山林处士、街巷田野之人,到外族夷狄,没有不知道他的名字的,而且乐于谈论他的人非常多。至于他的世代家谱、官爵,在墓碑上的志、在家里的族谱、在有关部门收藏的文章,这里都不论述了,只歌颂他心系天下国家,也是先生的志向!碑铭的内容是:

“范氏在吴越地区,世代担任陪臣。钱俶献给朝廷吴越的土地,以及当地的百姓。范氏才来到北方,这中间有几代人?先生自己勤奋努力,和机运相逢。事情有罪有功,言论有逆有顺。难道是先生全都行吗?皇上任命了他。其中的艰苦辛劳,先生自始至终都坚持着。西夏的小儿在边境闹事,趁着国家平安管理松懈。皇上命先生前往,讨伐他的骄横。有不服从的,就铲除他们的根本。先生在这里三年,懦夫都成了勇士,毁弃的制度也完善了。怜悯孤儿,抚养幼兽,最终使西夏人来称臣。西夏人来到朝廷,商议称臣的事情。皇上命令先生快回来,来协助治理天下。先生叩头推辞,这实在是很难啊!起初并不难,难在是否能坚持到底。小人们诽谤的声音源源不断,最终要破坏了已经施行的大事。皇上没有听信小人的话,只相信先生。不偏信,不听信危言,这是皇上圣明。先生活着时享受显贵尊荣,死后又追赠谥号。荫护了自己的子孙,使后世都得到好处。百年才有这样像先生一样的人,他的事迹可以激励人们不要懒惰,努力进取。”

解析

皇佑四年(1052)五月,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赠兵部尚书范文正公薨于徐州。同年十二月,葬于河南洛阳伊川万安山下。其墓庄严肃穆,但不显崇伟;墓周苍松翠柏环植,享堂却不很恢宏。但其神道碑铭,却是欧阳修守丧期间含泪书就的。

全文二千四百余字,详细描述了范公的生平业绩,特别对范仲淹“诏天下兴学取士,先德行,不专文辞;革磨勘例迁,以别能否;减任子之数,而除滥官;用农桑考课守宰等事”评价尤高,称他为“系天下国家之大者”。通篇人情练达,文字简美,体现了欧阳修“明道致用”的文风和他对范公深切的怀念之情。

此碑原由翰林学士、吏部郎中王洙书,立于洛阳伊川万安范仲淹墓享堂。明成化十二年(1476)冬十月,苏州知府刘禹重立于天平山。此碑由邑人吴概重书,陈俊镌刻,是天平山的重要史料碑刻。

《世说新语》原名《世说》,因汉代刘向曾著《世说》(早已亡佚),后人为将此书与刘向所学、语言等方面史料,价值很高。更为全书增添了无限光彩。 “既不能流芳后世,亦不足复遗臭万年耶!”是东晋名士桓温的名句,它就出自《世说新语》。如今,《世说新语》除了有文学欣赏的价值外,人物事迹,文学典故、等也多为后世作者所取材引用,对后来笔记影响尤其之大。《世说新语,在晋宋人文章中也颇具特色,因此历来为人们所喜读,其中有不少故事成了诗词中常用——德行、言语、政事、文学,中卷九门——方正、雅量、识鉴、赏誉、品藻、规箴、捷悟、夙慧、豪爽,这13门都是正面的褒扬。 如: 管宁、华歆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扬了管宁的淡泊名利。又如: 公孙度目邴原:“所谓云鹤,非燕雀之网所能罗也中白。”(《赏誉》) 这既是对邴原的褒扬,也是对公孙度善于誉人的褒扬。至于下卷23门,情况就比较复杂了。有的褒扬之意比较明显,如容止、自新、贤媛。有的看似有贬意,如任诞、简傲、俭啬、忿狷、溺惑,但也不尽是贬责。有的是贬责,如“谗险”中的四条,以及“汰侈”中的一些条目。也有许多条目只是写某种真情的流露,并无所谓褒贬。既是真情的流露,也就是一种风流的表现,所以编撰者津津有味地加以叙述。例如: 王子猷尝暂寄人空宅住,便令种竹。或问:“暂住何烦尔?”王啸咏良久,直指竹曰:“何可一日无此君?”(《任诞》) 这种任诞表现了对竹的妙赏,以及对竹的一往情深,或者在对竹的爱好中寄托了一种理想的人格。又如: 晋文王功德盛大,座席严敬,拟于王者。唯阮籍在坐,箕踞啸歌,酣放自若。(《简傲》) 这简傲正是阮籍的可爱之处。总之,编撰者大量采集编入那些饶有兴趣的、可资谈助的逸闻轶事,态度倒是比较客观宽容的。 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索琴弹之,奏《广陵散》。曲终,曰:“袁孝尼尝请学此散,吾靳固不与,《广陵散》于今绝矣!”太学生三千人上书,请以为师,不许。文王亦寻悔焉。

唐钞本 世说新书 (32张)  嵇康面对死亡表现出了难得的镇定,这种名士的“雅量”显示了他非凡的气度。 《世说新语》是研究魏晋时期历史的极好的辅助材料。其中关于魏晋名士的种种活动如清谈、品题,种种性格特征如栖逸、任诞、简傲,种种人生的追求,以及种种嗜好,都有生动的描写。综观全书,可以得到魏晋时期几代士人的群像。通过这些人物形象,可以进而了解那个时代上层社会的风尚。

作品目录

  德行第一言语第二 政事第三文学第四 方正第五雅量第六 识鉴第七赏誉第八 品藻第九 规箴第十 捷悟第十一 夙惠第十二 豪爽第十三 容止第十四 自新第十五 企羡第十六 伤逝第十七 栖逸第十八 贤媛第十九 术解第二十 巧艺第二十一 宠礼第二十二 任诞第二十三 简傲第二十四 排调第二十五 轻诋第二十六 假谲第二十七 黜免第二十八 俭啬第二十九 汰侈第三十 忿狷第三十一 谗险第三十二 尤悔第三十三 纰漏第三十四 惑溺第三十五 仇隙第三十六

所渉士族表

  一级士族 太原王氏 代表人物: 王昶-王湛-王承-王述-王坦之,王恭

温县司马氏 代表人物: 司马懿-司马孚-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攸

司马炎-司马睿-司马昱-司马德文

二级士族 琅琊王氏 代表人物: 王衍-王导-王敦-王羲之-王献之-王徽之-王洵

龙亢桓氏 代表人物: 桓彝-桓温-桓冲-桓豁-桓玄-桓振

陈郡殷氏 代表人物: 殷羡-殷浩-殷仲文

陈郡谢氏 代表人物: 谢鲲-谢尚,谢安,谢玄(非一系)

新野庾氏 代表人物: 庾亮-庾皇后-庾冰-庾翼

三级士族 陈留阮氏 代表人物: 阮籍-阮咸-阮瞻

陈郡袁氏

高平郗氏 代表人物: 郗鉴-郗愔-郗超

泰山羊氏 代表人物: 羊祜-羊孚

一级士族:(表明该家族自始至终百年来一直是繁荣的世族)代表人物。 二级士族:是由一个中小世族发展成大氏族。

编辑本段艺术特色

  《世说新语》在艺术上有较高的成就,鲁迅先生曾把它的艺术特色概括为“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中国小说史略》)。《世说新语》及刘孝标注涉及各类人物共一千五百多个,魏晋两朝主要的人物,无论帝王、将相,或者隐士、僧侣,都包括在内。它对人物的描写有的重在形貌,有的重在才学,有的重在心理,但集中到一点,就是重在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独特的言谈举止写出了独特人物的独特性格,使之气韵生动、活灵活现、跃然纸上。如《俭啬》:“王戎有好李,卖之恐人得其种,恒钻其核。”仅用16个字,就写出了王戎的贪婪吝啬的本性。又如《雅量》记述顾雍在群僚围观下棋时,得到丧子噩耗,竟强压悲痛,“虽神气不变,而心了其故。以爪掐掌,血流沾褥”。一个细节就生动地表现出顾雍的个性。《世说新语》刻画人物形象,表现手法灵活多样,有的通过同一环境中几个人的不同表现形成对比,如《雅量》中记述谢安和孙绰等人泛海遇到风浪,谢安“貌闲意说”,镇静从容,孙绰等人却“色并遽”“喧动不坐”,显示出谢安临危若安的“雅量”。有的则抓住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作漫画式的夸张,如《忿狷》中绘声绘色地描写王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来表现他的性急: “王蓝田性急。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有的运用富于个性的口语来表现人物的神态,如《赏誉》中王导“以尾指坐”,叫何充共坐说:“来,来,此是君从!”生动地刻画出王导对何充的器重。

编辑本段作品影响

  《世说新语》是中国最早的小说,在此之前,人们都已“三教九流”为代表,不把“小说家”列入其中,认为他是不正经的家派。可三教九流全是说理的,于是有人便准备写一部小说,此人便是刘义庆。他开创了中国小说界的先河,为后人写小说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世说新语》的语言简约传神,含蓄隽永。正如(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卷十三所说:“读其语言,晋人面目气韵,恍忽生动,而简约玄澹,真致不穷。”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便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卿卿我我,等等。 《世说新语》对后世有着十分深刻的影响,不仅模仿它的小说不断出现,而且不少戏剧、小说也都取材于它。 这部分内容选自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第二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

编辑本段作品摘录

  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德行) 钟毓、钟会少有令誉。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见。毓面有汗, 帝曰:“卿面何以汗?”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言语) 钟毓兄弟小时,值父昼寝,因共偷服药酒。其父时觉,且托寐以观之。毓拜而后饮,会饮而不拜。既而问毓何以拜,毓曰:“酒以成礼,不敢不拜。”又问会何以不拜,会曰:“偷本非礼,所以不拜。”(言语) 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夙慧) 郗太傅在京口,遣门生与王丞相书,求女婿。丞相语郗信:“君往东厢,任意选之。”门生归,白郗曰:“王家诸郎,亦皆可嘉,闻来觅婿,咸自矜持。唯有一郎,在床上坦腹卧,如不闻。”郗公云:“正此好!”访之,乃是逸少,因嫁女与焉。(雅量) 阮步兵啸,闻数百步。苏门山中,忽有真人,樵伐者咸共传说。阮籍往观,见其人拥膝岩侧,籍登岭就之,箕踞相对。籍商略终古,上陈黄、农玄寂之道,下考三代盛德之美以问之,仡然不应。复叙有为之教、栖神道气之术以观之,彼犹如前,凝瞩不转。籍因对之长啸。良久,乃笑曰:”可更作。“籍复啸。意尽,退,还半岭许,闻上□(口酋)然有声,如数部鼓吹,林谷传响,顾看,乃向人啸也。(栖逸) 时人目王右军:“飘如游云,矫若惊龙。”(容止) 王子猷、王子敬俱病笃,而子敬先亡。子猷问左右:“何以都不闻消息?此已丧矣!”语时了不悲。便索舆来奔丧,都不哭。子敬素好琴,便径入坐灵床上,取子敬琴弹,弦既不调,掷地云:“子敬!子敬!人琴俱亡。”因恸绝良久,月余亦卒。(伤逝) 刘伶恒纵酒放达,或脱衣裸形在屋中,人见讥之。伶曰:“我以天地为栋宇,屋室为衣,诸君何为入我中?”(任诞) 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假谲) 王右军年减十岁时,大将军甚爱之,恒置帐中眠。大将军尝先出,右军犹未起。须臾,钱凤入,屏人论事,都忘右军在帐中,便言逆节之谋。右军觉,既闻所论,知无活理,乃剔吐污头面被褥,诈孰眠。敦论事造半,方意右军未起,相与大惊曰:“不得不除之!”及开帐,乃见吐唾从横,信其实孰眠,于是得全。于时称其有智。(假谲) 王戎俭吝,其从子婚,与一单衣,后更责之。(俭啬) 王戎女适裴,贷钱数万。女归,戎色不说。女遽还钱,乃释然。(俭啬) 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武帝,恺之甥也,每助恺。尝以一珊瑚树,高二尺许赐恺。枝柯扶疏,世罕其比。恺以示崇。崇视讫,以铁如意击之,应手而碎。恺既惋惜,又以为疾己之宝,声色甚厉。崇曰:“不足恨,今还卿。”乃命左右悉取珊瑚树,有三尺四尺,条干绝世,光彩溢目者六七枚,如恺许比甚众。恺惘然自失。(汰侈) 诸葛亮之次渭滨,关中震动。魏明帝深惧宣王战,乃谴辛毗为军师、宣王既与亮对渭而陈,亮设诱谲万分,宣王果大忿,将欲应之以重兵。亮遣间谍 之,还曰:“有一老夫,毅然仗黄钺当君门立,君不得出。“ 亮曰:“此必辛佐治也。” 《世说新语》一书篇幅短小,多是一些有趣的小故事,但文章多用当时口语,而一些用法未能继续流传,我们在典籍中也很少见到,所以读起来会有些障碍。最好参读一些注本,比较著名的有古代刘孝标的注解,现代人余嘉锡的《世说新语笺疏》(中华书局1983年版),但这两种注解重在旁征博引,考证史实,不注重文字疏通,对学生意义不大。另有《世说新语译注》(张万起等,中华书局1998年版)、《世说新语选注》(张之等选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等,注释较为详细,可以参看。 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要重点领会魏晋士人的内心世界和精神旨趣,这就需要了解一点背景知识,除了上面提供的,还可以阅读鲁迅的《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而已集》)一文,鲁迅对于魏晋士人及其心态有独到的见解,而且该文本是一篇演讲,比较通俗易懂 其实《世说新语》虽是文言文,却很浅,里面的实词连一般的汉语词典都能查到,如有专门的适合中学生用的古汉语词典查起来就更快,如果查《辞海》或《辞源》更好。

编辑本段版本源流

唐代及以前

  《世说新语》虽撰于南朝刘宋之时,然唐前传本今皆无存。据宋汪藻《世说叙录》可知,其时有陈扶本、激东卿本等版本。又据刘孝标注文中“一本”、“一作”、“诸本”、“众本”等语,可见《世说》在唐前已广为流传。 唐写本

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唐写本《世说新语》残卷,系日本明治十年(1877年)发现于京都东寺,后割裂为五,分藏五人。罗振玉设法使分者复合,并于民国五年(1916年)影印之。该残卷起于“规箴第十”,终于“豪爽第十三”。其中,“规箴”24则,“捷悟”7则,“夙惠”7则,“豪爽”13则,共51则。罗振玉影印本后有罗氏书神田醇跋、杨守敬跋及罗振玉跋。

宋元

  宋元为《世说新语》盛行的时代。据汪藻《世说叙录》载,其时便有晁(文元)氏本、钱(文僖)氏本、晏(元献)氏本、王(仲至)氏本、黄(鲁直)氏本、章氏本、舅氏本、颜氏本、张氏本、韦氏本、邵氏本、李氏本等十余种版本;可惜今皆无存。其中,晏氏本很可能是现在通行三卷本的祖本(晏殊)。宋代流传较广较持久者有绍兴八年董弅刻本和淳熙十六年湘中刻本。绍兴本今存两部,均藏于日本,一为前田侯所藏,已影印回国,一为宫内厅所藏。此本曾经晏殊删定,再经董氏整理,便是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三卷三十六篇的通行本。宋孝宗淳熙十五年(1188),陆游为新定郡守时重刻此书,次年又于湘中重刻,是为宋淳熙本,该本今已无存。淳熙本原为清初徐干学传是楼所藏,清人蒋篁亭、沈宝砚曾有校记。 宋末元初,有刘辰翁、刘  关于《世说新语》的作者,自《隋书·艺文志》至《四库全书总目》,历代著录所记,均为南朝刘宋临川王刘义庆,然而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中提出了异议。鲁迅先生认为:“《宋书》言义庆才词不多,而招聚文学之士,远近必至,则诸书或成于众手,亦未可知也。”自鲁迅先生“成于众手”之说一出,至今聚讼多多,难有定论。有人认为,刘义庆门下聚集了不少文人学士,他们根据前人类似著述如裴启的《语林》等,编成该书。刘义庆只是倡导和主持了编纂工作,但全书体例风格基本一致,没有出于众手或抄自群书的痕迹,这应当归功于他主编之力。有的日本学者推断该书出于刘义庆门客——谢灵运好友何长瑜之手。可以当代研究《世说新语》的两本博士论文为代表:一是王能宪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说新语》的作者即为刘义庆;另一本为范子烨著《世说新语研究》,认为《世说新语》乃成于众手,其余作者还有袁淑、陆展、何长瑜、鲍照等人。两书均有大量考证分析,此处不敢妄断。由于《世说新语》乃“采缉旧文”之作,遍寻当世同类型作品(如西晋郭颁《魏晋世语》、东晋裴启《语林》、郭澄之《郭子》),魏晋史书(如《魏书》、《晋阳秋》等等)以及相关杂著(如《高士传》、名门大族的家谱),所涉材料宏富。刘义庆广招文学之士,他在编撰《世说新语》一书时,手下诸彦为之搜罗材料,乃至润色整饰,是合乎情理大有可能的,因此,折衷地说,可以视为此书乃刘义庆担任主编,袁淑等人或有参与的一部著作,而刘义庆的主持之功劳当是无疑的。 刘义庆(403~444),南朝宋彭城(现江苏徐州)人,曾任荆州刺史,爱好文学,《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本是宋武帝刘裕之弟长沙王刘道怜的儿子,13岁时被封为南郡公,后过继给叔父临川王刘道规,因此袭封为临川王,官至尚书左仆射、中书令。刘义庆自幼喜好文学、聪敏过人,深得宋武帝、宋文帝的信任,备受礼遇。他尊崇儒学,晚年好佛,“为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义。……招集文学之士,近远必至”(《宋书刘道规传》附《刘义庆传》)。他所招集的文学之士很可能参加了《世说新语》的编撰,不过起主导作用的当然还是刘义庆本人。[1] 鲍照(约415年~470年),南朝宋文学家。字明远,东晋义熙元年出生于北海郡(今连云港市云台区),东海(今属江苏)人。家世贫贱。临海王刘子顼镇荆州时,任前军参军。刘子顼作乱,照为乱兵所杀。他长于乐府诗,其七言诗对唐代诗歌的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有《鲍参军集》。何长瑜,南朝宋诗人。东海(今连云港东)人。初为临川王刘义庆王国侍郎、平西记室参军。以戏用韵语嘲弄义庆州府僚佐,贬为曾城令。元嘉二十年(443),庐陵王绍镇寻阳,请为南中郎行参军,掌书记之任。赴任途中遇暴风雨溺死。曾与谢灵运族弟惠连、荀雍、羊溶之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时称灵运“四友”。钟嵘《诗品》将其诗列入下品。有集八卷,佚。《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存其诗二首。 袁淑(408~453),字阳源,陈郡阳夏人,袁豹之少子。生于晋安帝义熙四年,卒于宋文帝元嘉三十年,年四十六岁。少有风气。年十余岁,为姑夫王弘所赏。不为章句之学,而博涉多通。好属文,辞采遒丽,纵横有才辩。彭城王义康命为军司祭酒刘港欲其附己淑不为改意,因以疾免官。临川王义庆雅好文学,请为谘议参军。元嘉二十六年,为尚书吏部郎。累迁太子左卫率。元凶劭将为逆,淑不从,被害。孝建初,谥忠宪。淑著有文集十卷(《隋书志》作十一卷。此从隋志注及《两唐书志》)行于世。 《世说新语》是一部笔记小说集,此书不仅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士族阶层言谈、轶事,反映了当时士大夫们的思想、生活和清谈放诞的风气,而且其语言简练,文字生动鲜活,因此自问世以来,便受到文人的喜爱和重视,戏剧、小说如关汉卿的杂剧《玉镜台》、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等也常常从中寻找素材。 当然,因为刘义庆当时人在扬州,听说了不少当地的人物故事、民间传说,所以在《世说新语》中,也记载了一些发生在当时扬州的故事。如成语“咄咄怪事”,就是源自于曾担任建武将军、扬州刺史的中军将军殷浩被废为平民后,从来不说一句抱怨的话,每天只是用手指在空中写写画画。扬州的吏民顺着他的笔划暗中观察,看出他仅仅是在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大家这才知道,他是借这种方法来表示心中的不平。 可惜的是,《世说》一书刚刚撰成,刘义庆就因病离开扬州,回到京城不久便英年早逝,时年仅41岁,宋文帝哀痛不已,赠其谥号为“康王”。

来源一:

曾姓起源于姒姓。

1、黄帝的第25子叫昌意,昌意生颛顼,颛顼生鲧,鲧生禹。据说鲧的妻子因梦食薏苡而生禹,当时的舜帝就赐予禹姒姓。发明甑的曾人部落,是姒姓部落的一支。禹治水成功,舜将帝位禅让给禹。禹的儿子启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世袭王朝夏朝,国号夏后氏。

2、夏朝建都于阳城,即今河南禹州市。夏王少康封其次子曲烈为甑子爵,在甑(今山东临沂市兰陵县向城镇)建立鄫国。

3、古代习惯以封地为姓,曲烈便从此姓鄫。实力并不强大的鄫国历经夏、商、周,直到春秋,即公元前567年才被莒国所灭。怀着亡国之痛的太子巫出奔到邻近的鲁国。其后代用原国名“鄫”为氏,除去邑旁(阝),表示离开故城,不忘先祖,称为“曾”。

4、曾姓长久以来,一脉传自禹的后裔太子巫,名副其实的4000年前是一家,故有“天下一曾无二曾”的说法。 

来源二:

少数民族曾姓。在京族、彝族、土家族、布依族、满族、苗族、黎族中都有少量曾姓存在,但其绝大部分的父系是汉族。

扩展资料:

姓氏的分类

1、单姓

单姓(dān xìng):只用一个字的姓。与复姓相对。如:“王、李、张、刘、陈、智、杨、黄、赵、周、吴、徐、孙、马、胡、朱、郭、何、罗、高、林。据统计,中国有单姓6931个。

2、复姓

复姓(fū xìng),指由两个及以上的汉字组成的姓氏。如:欧阳、司马、上官、西门。复姓的来源较多,如官名、封邑、职业等,有些则源于少数民族改姓。

3、《中国姓氏大辞典》显示,中国古今各民族用汉字记录的双字姓9012个、三字姓4850个、四字姓2276个、五字姓541个、六字姓142个、七字姓39个、八字姓14个、九字姓7个

4、分别为:西木感给特杜立给特、西木萨给特杜立给特、西姆萨给特杜立给特、那乌那基尔杜立给特、秃秃黑里兀惕塔塔儿、乌朗汉吉尔莫吉尔敏、奥勒特给特玛鲁基尔、十字姓1个即:伙尔川扎木苏他尔只多。

-曾姓

-姓氏

东阳[东阳,读音作dōng yáng(ㄉㄨㄥ ㄧㄤˊ)]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春秋时期齐国东阳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该支东阳氏,出自春秋时期齐国古邑的名称,其邑在今山东省昌乐县。

东阳邑,古称营陵、营丘,原为殷商莱国之地,西周初期,该地区被赏赐给姜太公,莱国不服,屡次与姜姓齐国争夺该地区。

齐灵公姜环十三年(公元前569年),齐灵公派大将军晏弱率军侵取莱州,占领营丘,灭了莱国。之后,晏弱在其地修筑了庞大的军事基地,命名为东阳城,故址在今山东省潍坊市昌乐县乔官镇以东一带。自此,东阳成为齐国的一个军事重镇。

在春秋时期,驻扎在东阳城的军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东阳氏。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鲁国东阳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该支东阳氏,出自春秋时期鲁国古邑的名称,其邑在今山东省费县。

费县,古称鄪地、鄪邑,在上古系少皞的属地,西周初期属于青州。

公元前1056年,徐州之戎和淮浦之夷联合起来进犯鲁国,周公姬旦的儿子鲁侯伯禽率领诸侯讨伐,在鄪地告诫军士。史官记录了当时伯禽的誓辞,名为《费誓》,这是最早记载费地的文字。在西周初期,鄪地自为一国,为鲁国的附属国。

大致在周宣王时代,周王室封鲁懿公姬戏之孙为鄪伯,鄪地自此成为伯国。在史籍《左传·隐公元年》中记载:“费伯帅师城郎”,说明在鲁隐公姬息姑(公元前722~前712年在位)时鄪地仍为伯国。

至鲁桓公姬轨执政时期,鄪国沦为鲁国的一个邑。

鲁僖公姬申元年(公元前659年),鄪邑成为鲁国上卿季友的私邑,又叫采邑。随着鲁国公室的逐渐衰微,到鲁元公二年(公元前427年)以后,姬季友的后裔季孙氏据鄪邑自立为国,称费惠公,因鄪邑在鲁国东北部地区,因此又称东阳公。

齐威王执政时期(公元前356~前320年在位),费国曾一度被齐国所吞并,齐威王改其为武城即南城,并使檀子守南城以拒楚军。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年)前后,费国又被楚国吞并。西汉初年(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刘邦始置县,属东海郡,至今有两千二百多年的历史。

战国时期,该地住民中即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东阳氏。

第三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时期晋国东阳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该支东阳氏,出自春秋时期晋国古邑的名称,其邑在今河北省太行山以东邢台﹑邯郸之间。

在史籍《姓苑》中记载:“东阳姓,此出于东阳郡也。”

周威烈王姬午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赵、魏、韩三家分晋后,周威烈王封三家为侯国,东阳邑归属赵国。

到秦始皇十八年(公元前229年),秦国大举出兵攻打赵国,大将军王翦身先士卒,一举攻下赵国重镇井径(今河北井径)。

之后,王翦率上地兵(今陕西北部),羌瘣率羌兵出井陉,杨端和率河内兵(今河南新乡),分由南北夹击赵国都城邯郸。赵幽嫪王赵迁派大将李牧和司马尚率军抵抗。李牧采用筑垒固守,避免仓促决战的方针。秦军屡攻不胜,形成相持。

后王翦利用赵王迁庸碌无知、其宠臣郭开贪财好利和嫉贤妒能的弱点,使用反间计。一方面停止进攻,保持对峙,派使者去赵营见李牧谈和,一方面派间谍携重金潜入赵都,贿买郭开,散布流言,诬告李牧私自与秦讲和,相约在破赵后分地代郡。昏庸的赵王迁听信谗言,遂命赵葱和颜聚代替李牧、司马尚为将。李牧拒不受命,被赵王迁杀死。由于李牧治军有方,爱护部属,在边防与官兵共同生活、战斗多年,颇得士心,在他被杀后,赵国军队人心涣散,部队纷纷解体。

秦始皇十九年(公元前228年)农历3月,王翦军乘势猛攻,一举击败赵军,杀赵葱,占领了东阳一带,赵军大将颜聚惧怕逃走。到农历10月,王翦、羌瘣合军攻破邯郸,俘虏了赵王迁,并率兵驻扎于中山地区,准备对燕国下手。

赵国灭亡后,秦始皇将东阳之地设为东阳郡,居于东阳之地的原赵国住民,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东阳氏。

第四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战国时期楚国东阳邑,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该支东阳氏,出自战国时期楚国古邑的名称,其邑在今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

盱眙,是中国古代最早设置县制的县份之一,距今已有两千二百多年历史。春秋时期,盱眙古名为“善道”,属于吴国,曾是春秋各路诸侯会盟的地方。

到春秋末期的周元王姬仁三年(公元前473年)的农历6月,越王句践灭吴国,盱眙归属于越国。

战国时期的周显王姬扁十四年(公元前355年),楚国东侵,楚宣王熊良夫在灭越国之后扩地至泗上,盱眙成为楚国的东阳邑。

在战国时期,东阳邑住民中有以居邑名称为姓氏者,称东阳氏。

第五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汉朝时期东阳侯张相如,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该支东阳氏,出自汉朝时期开国功臣张相如的侯爵称谓,封赐于东阳郡婺州。

西汉王朝到西汉高后八年(公元前180年),汉文帝刘恒在太尉周勃的扶持下即位执政,他登基后即下决心要对付一直侵扰汉廷西陲的匈奴,曾坚持要御驾亲征匈奴。

臣子们慌了手脚,请出汉文帝的生母薄太后,由于薄太后的极力反对,使得汉文帝不得不放弃了亲征匈奴的计划,而任命东阳侯张相如为大将军,全权负责指挥前线对匈奴作战。

当时,匈奴老上单于指挥匈奴骑兵已经深入汉地数百里,前兵锋头离长安城只有八十里。在得知东阳侯张相如集结了十万人马,并调动匈奴军附近的上郡、北地郡和陇西郡三郡汉军源源不断地进驻时,老上单于果断下令撤退。在张相如统率十几万大军出兵时,匈奴军早已经一溜烟跑远了。

张相如举棋不定,谨慎过度,琢磨好久后率大军空手而归。

汉文帝心中明白,无论是张相如,还是周舍、张武等人,皆非大将之材,所以劳师而无功,徒令匈奴人耻笑。催后撤了张相如的职务,起用并培植了周勃之子周涯夫。

在东阳侯张相如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爵位称号为姓氏者,称东阳氏,世代相传至今。

第六个渊源: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魏王朝东阳王拓拔·丕,属于以爵位称号为氏。

北魏武卫将军拓拔·谓,是北魏烈帝拓跋·翳槐的第四子。

史书记载,拓拔·谓宽雅有将略。常从北魏道武帝征讨,有功,除武卫将军。其子拓拔·丕,在北魏太武帝时从驾临江,赐爵兴平子。北魏献文帝即位后,累迁至侍中。

当时丞相、车骑大将军拓拔·乙浑谋反,拓拔·丕以奏闻,诏收拓拔·诛之,功迁尚书令,改封为东阳公。到北魏孝文帝执政时期,再封东阳王,拜侍中、司徒公。

拓拔·丕有个儿子叫拓拔·超生,一直为北魏孝文帝喜爱。北魏孝文帝曾车驾亲幸拓拔·丕的家,以其执心不二,诏赐拓拔·丕入八议,传示其子孙,允许犯罪百次,听责数恕之(犯一次减一次,一百次以内皆饶恕其罪)。

在拓拔·丕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爵称号为姓氏者,汉化称东阳氏,后省文简化为单姓东氏、阳氏。

第七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东阳太守沈约,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该支东阳氏,出自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国东阳太守、尚书仆射、太子太师沈约。

沈约,公元441~513年,字休文,南朝吴兴武康人(今浙江德清),先后在南朝宋、齐、梁三朝做官,旧史一般称他是梁朝人。

传说沈约左眼两个瞳仁,腰上有紫色胎记,聪明过人。他的祖父沈林子、父亲沈王璞都曾担任高官,后父亲被南朝宋国所杀,沈约只好到处“潜窜”、“流寓孤贫,笃志好学,昼夜不倦”,积累了二万卷书。他母亲怕他过分勤苦熬夜损坏身体,常常减少一些灯油,他于是白天读书,晚上背诵,终于博通群籍,文才粲然,名声显赫一时。后来被济阳蔡兴宗、安西晋安王、齐文惠太子、竟陵王等显贵赏识和提拔,直晋到担任尚书左丞、御史中丞、宁朔将军、辅国将军、五兵尚书、冠军将军、征虏将军等显要职位。

随后,沈约协助南朝梁武帝萧衍谋划和夺取齐国大位,建立了南朝梁国。在建立南朝梁政权的过程中,沈约曾连夜草就梁武帝的即位诏书,后来连南朝梁武帝自己都认为成就自己帝业的就是沈约和范云两个人,于是沈约被南朝梁武帝任命做了吏部尚书、尚书仆射等重职,同时分封为“建昌县侯”,并将其母亲谢氏封为“建昌国太夫人”。后沈约又担任了更加显赫的职务。

沈约是南朝时期一代文学巨豪,创造了诗歌格式上的“永明体”,他还是著名的史学家,著述了《晋书》一百十卷、《宋书》一百卷、《齐纪》二十卷、《高祖纪》十四卷、《迩言》十卷、《谥例》十卷、《宋文章志》三十卷、《文集》一百卷,还有《四声谱》等。

沈约还养了一代文杰,即著名的《昭明文选》之作者南朝梁昭明太子萧选,当代的中学语文课本中,皆选用他的一些美轮美奂的诗文。尽管后世有的诗评家认为他的诗歌不如鲍照、谢灵运,但是在撰写“美文”方面,沈约算得是中国历代文学家中最杰出的代表之一。

梁国建立的第二年沈约的母亲去世,南朝梁武帝曾亲自上门吊丧,进行慰勉,封赏并挽留他继续工作。

沈约不喜欢喝酒,没有什么特别的嗜好,他的地位极端显赫,自己却非常朴素,每次被加官,他总是推辞再三。沈约的性格是澹泊自甘的,他在“东田”盖了一幢房子,一眼能够眺望郊外田野,在那里他曾经写下三千余字的《郊居赋》,不但铺陈景色汪洋恣肆,也写出了自己“伴君如虎”、隐居保身的心情,文笔极端细腻生动。

沈约为人低调,作官一直战战兢兢、勤谨持惴,但最终还是不能免祸。在后来的几次谈话中,他的言辞皆不合南朝梁武帝的胃口,皇帝因此对他产生了不满,于是沈约“忧惧而逝。”

沈约逝世时,他的嫡子沈旋当时已担任了高官,南朝梁武帝免除了他三年守丧之礼,坚持要他在朝为职,直到沈约的妻子过世,才放沈旋回到封地“建昌县”。后来,沈旋又辗转为官,最后还是回到建昌,担任了“招远将军、南康内史”,当时百姓们皆称颂沈旋的清廉。沈旋逝世后,沈约的孙子沈实接班,继袭“建昌县侯”。

唐朝初期,著名的史学家姚思廉和他的父亲姚察皆非常崇敬沈约,在所著史籍《梁书·沈约传》中,高度赞誉了他的人品和文品,评价他“高才博洽、一代英伟。”姚思廉在《梁书·沈约传》中记载:“沈约,永明末出守东阳……百日数旬革带常应移孔,以手握臂率计月小半分。曾因操劳过度,日渐消瘦后,被世人以‘东阳销瘦’、‘东阳瘦体’称之,形容其体瘦。”《梁书·沈约传》中还将沈约的《郊居赋》完整记录下来,后世的许多成语皆出自该赋。

在沈约的庶裔中,有在南朝梁国被陈霸先所灭之时举族迁逃,随南朝梁武帝的孙子萧詧曾在江陵地区建立了西梁政权,传三帝后,西梁政权亡于隋文帝杨坚,沈约的庶裔子孙有改以先祖“东阳太守”之官称为姓氏者,称东阳氏,再后有改单姓杨氏者。

二历史名人:

东阳无疑:(生卒年待考),著名南朝宋散骑侍郎、文学家,著有《齐谐记》七卷。

注:

在南朝宋政权的官历牒册中未查到“东阳无疑”其人,因此不敢断定其为南朝宋人。此处为抄录史书旧说。

宜黄派系谭氏,32世祖衍昌公、宋武帝朝,官骑都尉。谪守江右抚州路。再迁湖南潭州(今长沙)于宋孝武帝年间徙江右宜黄观上刺桑,即今宜黄县谭坊镇,此为“刺桑谭氏”开基祖。至二世宏达,徙居饶州余干县,为饶州谭氏开基祖

(三十二世祖:思登,官拜朝政大夫,刘宋武帝立诏拜参知政事为左命元勋;夫人蔡氏,子一:宏;

33世祖:宏,字恢道,历官中书令;于泰始年间仕饶州余干知县由刺桑徙居饶州余干县管历村,为饶州基祖,公祖孙六世同堂,齐武帝旌表其门,闾蠲其租税,夫人何氏,子二:子正、子立;)

泽田谭氏是迁攸最早姓氏之一,源远流长。谭姓源出于圣君夏禹姒姓后裔,是以国名命名的姓氏。成周 时,高辛氏之裔受封于宏农氏,建立谭国(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因称潭子,谭姓由此而来。历经秦汉至晋,世代官居江南。晋代宜都大守自河南徙于金陵太平路,唐武德元年(618)幽州大将谭忠之裔从河南迁往江西泰和县高行乡六十七都早禾市乌龙山赤石渡。元和四年(809)生祖可奕。会昌四年(844)生祖守禄。咸通元年(860)江西雪深七尺,黎庶僵仆,十存一二,加之官司苟刻,政纲牛毛,社会混乱。谭可奕率子守禄于咸通十四年(873)徙居湖南茶陵十五都,地名邓塘。谭守禄生武兴,武兴生进峰、进鸿、进颇三子。越丁卯梁大祖朱晃即位,改元开平。闻谭进峰兄弟之才,征三公入朝,俱授官位。封谭进峰为朝议大夫端洁公,谭进鸿为司马大夫,谭进颇为金吾镇国大将军,在任期间政绩军功卓著。三进升神后,护国卫民,威灵显赫。其后派衍十八宏。泽田谭氏乃峰公五房谭宏亮之裔。谭宏亮十六世孙谭芳,生福斋,信斋。谭福斋于宋宝祐年间由茶陵迁江西庐陵而攸,为双富塘(今湖南坳)谭氏始祖。谭信斋于宋宝祐年间由茶陵迁江西而迁攸,为泽田(今皇图岭谭家村)谭氏始祖。宏农、泽田,一远一近,称谓虽殊,实则一也。醴陵玉堂谭氏始祖谭盛裔公系泽田谭信斋之六世孙。泽田、双富、玉堂均系谭芳之子孙,手足情谊一脉相承。

泽田谭氏始祖谭信斋,字犀照。宋宝祐丙辰(1256)科进士。深经术,尤精易理。考试官王应麟荐为浙江转运使,后出任谭州刺史。咸淳七年(1271)成吉思汗的孙子忽必烈改国号为元。次年,定都燕京,称为太都。元至正十三年(1276)元军攻破临安,时南宋政治混乱,贾相乱政,文天祥、张世杰、张秀夫等继续在东南沿海一带抗元。谭信斋与兄谭福斋弃官南游,卜居于攸县之泽田,双富塘等地。谭信斋筑室于古梅城之北莲花寺。前周种枥树,日与朋友饮酒赋诗,得《枥山自得章》,诗百余首。元学士冯海粟表其清节,称为可达夫子。殁后葬泽田枥山眠珑形正穴,有墓志。侧建文昌阁。配陈氏,授安人,生子二:长谭桂兰,字馥元,号延芳。元大德辛丑(1301)科进士,任平江府知府,著《怀先录》。次子谭桂寿,字仁山,号永康,任浙江副使,著《保民实政编》。其子孙主要繁衍于攸县皇图岭、高枧、市上坪、湖南坳、坪阳庙及醴陵、江西萍乡等地,有的迁居于海内外。

根据这个资料开始上溯,从一位本家网友在网上公布的另外一支谭氏族谱上最终找到了,我这一支的始祖和其上的族谱。

===================================================================================

我谭氏始祖出母系氏族公社时期,系姓姬,皇帝子孙,颛顼zhuanxu之后,衍至谭国襄王、子爵,名尚诤。风氏,在山东莒县,生子:祁qi公,以谭为姓,为一世祖,传至39世书奇、卷达二房分衍。卷达次子建极生宫,字博仁。宫生可奕、可祥。可奕衍至45世进峰生9子,进鸿生4子,进颇生5子,共18子,称18宏世系。十一郎宏亮,即进峰公第五子故又称五郎世系。衍至63世朝祯、朝祥、朝贵等诸兄弟,于明朝洪武初年,由湖北麻城孝感起程入川后,又分房衍移至今,其流源世系如下:

《宏农世家》

转载

标签:

历史渊源

文化

《大宗祠七修宗谱序》宜黄观上刺桑大宗祠宗谱序

国之有史志人物录山川龙门为传记紫阳作纲目所以信今而传后也家谱亦然谱以收族族者属也与其子孙共相连属也族有所宗宗者本也溯其万派千枝合而为一也粤稽吾谭实为殷汤之后其先有以宏农名郡者周武王封仲叔于宏农即今陕西凤翔府宝鸡县是也有以齐名郡者仲叔六世孙懿公讨平东方之乱周穆王封懿公于谭即今山东济南府属是也嗣后周幽失政祸起骊山懿公八世孙熹公率兵勤王杀犬戎而立平王自此天下知有谭氏传至五霸时齐桓公至谭谭国不礼齐桓公纠合诸侯谭谭又不至遂于鲁庄公十年冬十月齐师迫谭谭子奔莒莒地在齐郡平阴县即今之山东青州府日照沂水是也以国为姓自此始六国时有名士谭生蜀有将军谭巴楚有将军谭元其经文纬武之士载于史册者不可胜数至湘公以官镇守湖南因徙于谭州之杏树下有童科而擢高第者有老成而进封伯爵者英敏特达之士又不可以悉述矣迨子公为末代谭子十七世名衍昌者登刘宋进士官主爵都尉当元嘉末谪江西之抚州徙宜黄之观上刺桑段而居焉今之刺桑郡者又自衍昌公为肇迁之始也凡千四百年来子孙藩盛播迁他郡者十之七八江右族属皆公裔也有叔侄兄弟而同仕者梁则有达宏明辉玉辉公齐则有文贵文彦公陈则有文通公隋则有纪公继公纲公宁公兴宗公至唐及宋为大将军者七为刺史者四任尚书者十一任大夫者数十封王爵者一封候爵者二皆斑斑可考由元历明科甲文章勋名事业代有伟人其与日月争光炫耀耳目者太保司马公是也噫先人之拔伦超群者何其盛今之接踵继绩者何其鲜一言及此不觉汗流浃背矣当今圣天子以孝治天下薄海内外莫不以尊祖敬宗为先尊敬之道莫大于收族收族莫重于修谱谱不修则长幼莫序亲疏莫辨即派衍遐方者曷由而知也吾族距六修已隔四十余年其间不无茫昧之虞夫物本乎天人本乎祖支派虽异本则相同是故录其世系书其生卒仿紫阳纲目意也赞其行事叙其文物法龙门传记体也去冬今春开祠立议佥举首士酌定章程善词令者主邀集善书法者主誊录达权变者作提调志廉洁者管钱项咏讽清朗者对读内外兼资者总之于是佥以叔祖洪川氏学贵氏怀可氏与余共掌是役至五月间族叔功甫氏欣然而来参互考订各司乃职惟是予等自思才疏识短不足以胜其任所赖予高祖虞传公秉笔确断于前今不过遵前规而续之敢云功乎后之肖子贤孙复振刺桑之旧范再奋司马之前徽是则吾族之厚望予之所以历叙先世源流不厌其繁者亦犹数兴不忘也

皇清道光四年甲申岁

唐宋八大家·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范文正公神道碑铭 原文 皇佑四年五月甲子,资政殿学士、尚书、户部侍郎、汝南文正公薨[297]于徐州,以其年十...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