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简宗谱全面一点,后人想了解自己的宗主,谢谢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4浏览:1收藏

郑简宗谱全面一点,后人想了解自己的宗主,谢谢,第1张

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

——荥阳郑氏研究会会长宋国桢题

郑氏历史起源资料

一、郑姓流源

郑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是第十二大姓。

郑姓出自姬姓,发祥地为郑国,是黄帝的后裔。在中国的早期历史上,郑姓曾经创造过辉煌的业绩。五千多年前,轩辕皇帝以姬水为姓,建都有熊,后来春秋时期的郑武公、郑文公也在有熊建立国都。黄帝的第五世孙后稷是郑姓的血缘始祖。黄帝的第19代孙姬昌是商朝的西伯,姬昌的儿子姬发灭掉了商朝,建立了周朝,成为周武王。所以郑氏就是周朝王室的后裔。

公元前807年,周宣王姬静封他的异母兄弟姬友于郑(今陕西华县)为三等诸侯国的国君,国号"郑",郑国诞生。姬友因此被称为郑桓公。到周幽王的时候,郑桓公担任司徒的职务,掌管教化。因为见到周幽王昏庸无道,宠幸褒姒、重用奸臣、王室矛盾激化、内忧外患交织,预感将要发生变乱,郑桓公就向太史伯请教自保的办法,太史伯认为洛水以东,黄河以南的地方土地富饶,交通方便。桓公听了太史公的建议,把家属和重要财产安置在了那里。后来,郑桓公死于“犬戎之乱”,虢、郐之间一个叫"京"的地方,史称"虢郐寄孥"。次年,西周王室发生了"犬戎之乱",桓公为国捐躯,其子掘突袭位,是为郑武公。后来,郑武公乘护送周平王东迁之机,先后功灭虢、郐,建立新的郑国。郑国于公元前375年为韩国所灭,他的国人就用国名作为姓氏,子孙播于陈、宋间,以原国名为姓氏,就是郑氏。

二、郑姓始祖世系

郑姓始祖世系如下: 黄帝→玄嚣→峤极→高辛→后稷→不窟→鞠陶→公刘→庆节→皇仆→差弗→毁俞→公非→高圉→亚圉→公叔祖类→古公 父→公季→西伯昌(周文王)→武王发→成王诵→康王钊→昭王瑕→穆王满→共王医扈→懿王燮→夷王燮→厉王胡→共和行政→宣王静→封姬友(郑桓公)于郑。 公元前375年,郑国被韩国所灭。郑国灭亡后,散居于京(今河南荥阳京襄城) 制(今荥阳西) 祭(今河南郑州东)和陈(今河南淮阳) 宋(今河南商丘)之间,为纪念故国,相继改姓为郑,自此,郑姓诞生。

三、迁徙分布

郑氏最早的发源地是今河南省的荥阳市后到新郑市。在战国时因为韩国所灭,便散迁到河南东部及山东、安徽等地间。秦时,19世孙郑袭迁司州河南洛阳。27世孙郑其举族迁回荥阳。秦汉以后,郑姓已迁入邻近地区,主要以今山东、安徽、陕西、山西等境为其分布的主要地区。其后29世孙郑宾居山东高密。31世孙郑众之子安世迁居咸阳。因汉武帝令"强宗大族,不得聚居",有24世孙南迁至浙江会稽山阴。郑姓大举南迁始于"永嘉之乱"之时。西晋永嘉二年,"中原板荡,衣冠始入闽者八族",其中第四姓即为郑姓。唐初,河南郑氏又有随陈政、陈元光父子移居福建者。唐末,又有河南故始郑氏随王潮、王审之入闽。明清之际著名民族英雄郑成功的先祖既是此次入闽的。郑氏移居台湾,始于郑成功;播迁至海外,始于清朝,现分布于泰国、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加拿大、美国等国家。

四、郡望堂号

1、堂号

"博经堂":东汉郑玄,博览群经,几千人从远方来拜他为师。西汉时期的读书人大都专治一经,郑玄却独自力主博通。

"安远堂":汉宣帝时,郑吉为侍郎,那时外侮屡屡来犯,郑吉打败了车师,使日逐投降。于是皇帝提他当司马。为了西方国境的安全,又派他为西域都护,封安远侯。

2、郡望

荥阳郡:三国时置郡,治所在荥阳。

洛阳:我国古都之一。汉、魏故城在今洛阳市白马寺东汉水北岸;隋、唐故城在汉城西18里。

高密郡:西汉时置郡,治所在高密。相当今山东高密一带。

雍州:东汉时置郡,治所在长安。

陇西郡:战国时置郡,治所在狄道。

南阳郡:战国秦置郡,治所在宛县。

五、家乘谱牒

江苏:郑氏宗谱一卷、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扶风郑氏宗谱四卷、兰陵郑氏宗谱三十卷、东山郑氏世谱八卷首一卷、萧山郑氏宗谱十二卷

浙江:镇北龙山郑氏宗谱十四卷首二卷末二卷、慈溪鞍山重视重修宗谱二十四卷、慈溪灌东郑氏宗谱十卷、兰溪郑氏宗谱十九卷

安徽: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祁门奇峰郑氏本宗谱四卷、郑氏宗谱十三卷、桐城郑氏宗谱、桐西郑氏宗谱、礼仪堂郑氏宗谱、郑氏宗谱一卷

福建:南湖郑氏宗谱、石井本郑氏宗族谱、石井本宗族谱、郑氏世代谱、桃源郑氏族谱二卷、桃源郑氏族谱、四城郑氏家谱、荥阳堂郑氏家谱、荥阳郑氏宗谱、岩镇郑氏迁出宗谱一卷、郑氏传家谱、续修白华郑氏宗谱、郑氏族谱、郑氏宗谱不分卷、郑氏宗谱一卷

六、历史名人

郑板桥:清朝书画家,善画兰竹,秀丽苍劲,亦工书法,所创"板桥体"独具风格,号称"三绝",是"扬州八怪"之一。

郑成功:明末名将,唐王赐姓朱名成功,授总统使、诏讨大将军,时人称"国姓爷"。

郑和:明航海家,本姓马,小字三宝,回族。明入宫为宦官,后从燕王起兵,有功,赐姓郑,曾奉命率舰队七下西洋,途经三十余国,最远曾达非洲东岸、红海和伊斯兰圣地麦加。

郑国:战国时代的水利家,韩国人。出任关中史官,开凿灌溉渠,称为"郑国渠"。

郑光祖:元朝著名剧作家,他和关汉卿、马致远、白朴被誉为"元曲四大家",有代表作《倩女幽魂》。

郑虔:唐朝学者、画家。诗词、书法、画俱佳,尤以山水画见长,玄宗皇帝为之题字"郑虔三绝"。

郑旦:春秋晚期,吴、越时的巾帼人物。郑旦即西施,经过训练,送到吴国作内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得以“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终于灭吴。

历史上的郑氏望族

魏 晋 南北朝时期是郑姓历史上的显赫年代。东晋汉学家郑众的玄孙郑泰 郑浑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郑泰,字公业。郑泰所处的年代正值天下大乱,当时董卓篡权,各地起义军蜂起讨伐董卓。董卓想要出兵镇压,郑泰以"为政在德而不在众"等10条理由劝阻,得到了董卓的信任,被董任命为议郎。后因郑泰反对董卓之事败露,弃官返乡,被袁术封为扬州刺史,去任途中病逝。

郑泰的次子郑袤被曹操选为尚书郎,出任黎阳(今河南浚县)县令。因政绩显着升任济阴(今山东定陶)太守。又被调补为大将军,拜为散骑常侍。后来成为安远侯,食邑千户。公元265年,晋武帝司马炎称帝后,郑袤进位密陵侯。郑袤生了6个儿子,长子郑默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后被晋武帝任命为东郡(今河南滑县)太守。

郑浑,字文公,是郑泰的弟弟,郑浑起先是在曹操手下当官。后来得到曹操的信任,被调到曹操身边当幕僚。曹操的儿子曹丕即位后,拜郑浑为侍御史,加封驸马都尉。郑浑非常重视农业生产,任职期间,亲自率领百姓开坡修田 植树造林,受到百姓的爱戴并得到皇帝的表彰。他去世后,他的儿子郑崇当了郎中,官致荆州刺史。郑崇的孙子叫郑随,当过扶凤太守。郑随之子叫郑 ,郑 生了六个儿子:郑翳 郑豁 郑渊 郑静 郑悦 郑楚。郑豁之子叫郑温,郑温生了四个儿子:郑涛 郑晔 郑简 郑恬。郑涛随魏武帝到了甘肃,并定居在那里,成为"西祖";郑晔定居在古荥阳(今古荥镇),成为"北祖";当过北魏的建武将军,封南洋公,郑简定居京县(今京襄城),成为"南祖";郑恬定居大索(今荥阳城),成为"中祖"。后来北祖的子孙官位显赫,人丁兴旺。

大唐盛世 到了唐朝,郑姓在中国北方的荥阳已经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多人在朝中官至宰相,家族地位和声望十分显赫。北祖 南祖 中祖3支郑姓发展壮大,特别是郑姓在朝中的强大势力更是其他豪门望族所无法比拟的。郑姓家族出现了22名进士 6名状元 8位驸马 9个宰相。人称"郑半朝"。这一时期郑姓的主要代表是北祖郑晔的四世孙郑幼儒一支。郑幼儒生了两个儿子,长子郑敬道,当过开州(今四川开县)刺史;次子郑敬德,当过青州刺史,封爵阳伯。到了郑幼儒的五世孙郑曾,开始兴盛起来。

郑曾,字景秀,当过右慈州刺史,怀州刺史,加朝散大夫,去世后被赠光禄少卿。长子郑长裕有6个儿子,26个孙子,曾孙以下难计其数。郑长裕的5个世孙中,出了7位宰相,10多位御史 大夫等朝官,10多位刺史 节度史。7位宰相是:郑询瑜 郑余庆 郑覃 郑朗 郑涯 郑从谠 郑延昌。此外,唐朝郑姓还有2位宰相:郑畋 郑綮等。

荥阳郑姓出仕的除了这9位宰相外,还有尚书 侍郎 郎中 常侍 大夫 御史等朝中官员60多人;刺史 节度史 廉访史等地方官员50多人;将军 司马 别驾 府率 参军 长史 县令等其他官员300多人。还有"六状元":郑益 郑全济 郑解 郑言 郑弘业 郑中贻;八驸马:郑敬言 郑孝义 郑万钧 郑潜曜 郑巽 郑沛 郑河 郑颢。

顺堂郑氏续修族谱六卷,首一卷,(民国)郑显仁等主修,民国二十一年壬申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衢州常山郑氏宗谱六卷,(民国)郑明照等修,民国二十九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资阳资阳郑氏族谱五卷,(清)郑山冈主修,清乾隆四十六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浏阳郑氏三修族谱六卷首,(民国)郑兰芳等纂修,民国七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浏阳郑氏族谱二十二卷,首卷上、中、下册,(民国)郑幼陶等纂修,民国二十一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湖南资阳郑氏四修族谱七卷,(清)郑永富主修,清光绪二十一年木刻活字印国家谱网站。

福建连江马鼻半山郑氏族谱一卷,(清)郑大敬、郑秉帮等续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福建省连江县档案馆。

福建达江溪东郑氏族谱五卷,(民国)邓长锦、陈占荣等续修,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手写本。现收藏在福建省连江县档案馆。

福建莆田郑氏大宗系不分卷,(清)郑凤超编辑,南明隆武年间手抄本。现收藏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莆田南湖郑氏族谱十四卷,(清)郑惠元纂,清道光二十八年(公元1848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莆田南湖郑氏大宗谱四卷,首一卷,(清)郑邵勉、郑时敏等重修,清朝时期手抄本。现收藏在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莆田南湖郑氏族谱不详,(民国)南湖郑氏修谱办事处修,民国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铅印本三册。现收藏在北京大学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

福建南安石井本郑氏宗族谱,(明)郑芝龙修,明崇祯皇帝十三年(公元1640年)修,1961年福建省厦门市博物馆筹备处据清道光十三年(公元1833年)郑鹏程手抄本翻印油。

江苏无锡郑氏大统宗谱二十四卷,首一卷,(民国)郑炳泉纂修,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书带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南开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苏州大学图书馆。

江苏宜兴扶风郑氏宗谱四卷,(民国)郑士华主修,民国三年(公元1914年)仁本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江苏常熟虞山郑氏支谱十四卷,首一卷,(民国)郑浩文郑铭孙校正,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江苏省南京市博物馆、江苏省常熟市图书馆(缺第七~十卷)。

江苏吴县包山郑氏族谱不分卷,(清)郑伯兴、郑性学纂修,清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江苏省苏州市图书馆。

江苏吴县包山郑氏族谱两卷,世谱一卷,贞饰录一卷,(清)郑匡矩纂修,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续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浙江宁波前绪乡郑氏宗谱四卷,首一卷,(民国)郑一夔、郑瑾芳等重修,民国九年(公元1920年)郑氏通德堂木刻活字印本木。现收藏在辽宁省图书馆。

浙江余姚姚江烛溪郑氏家谱三十卷,首一卷,(清)郑树森重修,清道光十九年(公元1835年)锡类堂刻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收藏在南开大学图书馆。

浙江余姚姚江烛溪郑氏族谱三十卷,首一卷,(清)郑家标等纂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姚江郑氏锡类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四册。现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浙江省余姚市梨洲文献馆。 浙江余姚姚江烛溪郑氏宗谱三十三卷,首一卷,(民国)郑宝瑞、郑最慎重修,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河北大学图书馆。

浙江泰顺荣阳郑氏宗谱不详,著者待考,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铅印本两册。现收藏在浙江省泰顺县文物博物馆。

浙江泰顺荣阳郑氏宗谱一卷,(民国)张家腰、杨声等纂修,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铅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泰顺县文物博物馆。

浙江湖州双林义门郑氏家乘不分卷,(清)郑训慈纂,清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纂民国时期铅印本一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湖州吴兴双林郑氏支乘不分卷,(民国)郑坤扬续修,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孔安堂祠铅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绍兴会稽雷峰郑氏宗谱四卷,(清)郑瀚修,清乾隆五十一年(公元1786年)木刻活字印本浙江绍兴郑氏重修宗谱三卷,(清)郑本俊修,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立本堂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收藏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 浙江绍兴郑氏宗谱三卷,(清)郑玉炎纂修,清光绪十二年(公元1886年)书带草韦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绍兴稽剡郑氏总五房宗谱六卷,(清)郑畴等纂修,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贻清堂木刻活字印本七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上虞郑氏宗谱四卷,(清)郑春茂主修,郑恒生、郑春潮等同修,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孝义堂木刻活字印本四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浙江嵊县江南珠溪义门郑氏图谱,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嵊县图书馆(仅存一卷)。 浙江兰溪郑氏宗谱两卷,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永昌区杨塘乡。 浙江兰溪后郑荣阳郑氏宗谱十卷,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五年(公元1946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兰溪县和平乡。 浙江浦江浦阳郑氏宗谱八卷,著者待考,民国十八年(公元1929年)木刻活字印本八册。浙江溪溪县白沙乡陶宅(有九部) 浙江衢县厚街郑氏宗谱不分卷,(清)郑咎等修,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浙江常山连峰郑氏宗谱,(清)汪柄寅续修,清咸丰七年(公元185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四卷。浙江常山县青石乡九龙山村。 浙江遂昌郑氏宗谱不详,著者待考,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五册。现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县泰源乡下村。 浙江遂昌郑氏宗谱四册,著者待考,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遂昌县三川乡东横村。 浙江缙云五云溪淤郑氏重修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木刻活字印本,今仅存第二~六卷。现收藏在浙江省缙云县档案馆。 浙江云和郑氏宗谱,著者待考,民国二十三年(公元1934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浙江省云和县文物管理局(仅存一卷)。 安徽徽州新安郑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明朝时期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歙县双桥郑氏宗能不分卷,(明)郑民瞻编,郑九夏绘图,明万历五年(公元1577年)手写本两册。现收藏在安徽省博物馆。 安徽歙县双桥郑氏续异姓谱不分卷,(清)郑文然修,清朝时期手抄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安徽歙县郑氏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明朝时期手抄本。现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 安徽歙县峰阳郑氏家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明朝时期手抄本。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福建南安后山陂郑氏族谱不详,(清)郑维隆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永春桃源郑氏族谱两卷,(清)李呈辉、李景炎等重修,清乾隆四十八年(公元1783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收藏在日本、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永春桃源郑氏族谱三卷,(清)陆锡熊等序,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手抄本三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福建永春桃源郑氏族谱不详,(清)郑锦和增辑,清仁德堂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福建永春桃源郑氏族谱不分卷,著者待考,手抄本四册。现收藏在上海市图书馆。福建东山祥瑞堂郑氏族谱,(民国)郑伯俊、郑泽源等纂,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福建省东山县县志办公室。 福建南靖四城郑氏家谱,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台湾省。 福建浦城郑氏宗谱五卷,(清)郑玉麟撰修,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福建浦城郑氏宗谱六卷,(民国)郑玉麟等续修,民国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福建省图书馆。 河南太康郑氏族谱七卷,(民国)郑重三纂,民国二十四年(公元1935年)铅印本。现收藏在河南省太康县档案馆。 河南郑氏宗谱附抑过轩主人年谱不分卷,(民国)郑植昌修,郑裕孚述,民国三十三年(公元1944年)铅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山西省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 湖北新洲郑氏宗谱二十六卷,(民国)郑由三、郑南山续修,民国二十二年(公元1943年)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湖北省新洲县潘塘乡郑楼村。 湖北沙市郑氏族谱不分卷,(民国)郑德耆修,民国十一年(公元1922年)三秀堂石印本。现收藏在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江西省图书馆(仅存三册)。 湖北通山郑氏家谱八卷,首一卷,(民国)郑家清纂修,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翼经草堂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图书馆、辽宁省图书馆、湖北省武汉市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湖北秭归郑氏家谱世系录一卷,(民国)郑万瞻、郑昌思续修,民国四年(公元1915年)铅印本。现收藏在吉林大学图书馆、湖北省秣归县龙口区图书馆。 广东程乡郑氏历代族谱不详,(清)郑竺亭序,清光绪十八年(公元1892年)手抄本。现收藏在台湾省。 四川泸县郑氏族谱不分卷 著者待考,(民国)郑光中、郑恺瑞纂修,民国十七年(公元1928年)泸县石印本两册。 四川资中郑氏族谱两卷,(民国)郑中武纂,民国三十二年(公元1943年)资中郑氏石印兼铅印本两册。现收藏在四川省图书馆。 四川郑氏宗谱一卷,著者待考,手抄本。现收藏在四川省仪陇县档案馆。 云南晋宁郑和家谱考释不详,(民国)李士厚著,民国二十六年(公元1937年)云南崇文印书馆铅印本。现收藏在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人民大学图书馆、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吉林大学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福建省图书馆、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云南蒙自富江西山郑氏宗谱五卷,(明)郑荣敬、郑存经纂修,明朝时期手抄本,今仅存第一~三卷、第五卷。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荣阳郑氏统宗谱不分卷,(明)郑仲纂修,明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手抄本一册。现收藏在浙江省图书馆。 瑞屏郑氏宗谱三卷,(清)郑溱梁等重修,清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木刻活字印本两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郑氏谱牒九卷,(清)郑家俊纂修,清光绪二十一年(公元1895年)木刻活字印本九册。现收藏在美国(缺第七卷)。 郑氏宗谱十八卷,首一卷,(清)郑尚宏等重修,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2年)木刻活字印本十册。 郑氏传家簿,著者待考,清光绪二十八年(公元1903年)手抄本。现收藏在台湾省。郑氏宗谱六卷,(清)郑贤惠等修,清宣统三年(公元1911年)雍睦堂木刻活字印本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国家图书馆。 郑氏族谱,著者待考,手写本一册。现收藏在美国犹他州家谱学会。 郑氏族谱一卷,郑午楼主修,木刻活字印本。现收藏在广东省潮阳县博物馆。 安徽屯溪郑氏宗谱二十二卷,(民国)郑模金等修,民国二十年霞峰裕昆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二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安徽屯溪桐西郑氏宗谱,(民国)郑定宗等修,民国二年松茂堂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浙江缙云五云郑氏今人总集,(现代)郑宝贵等修,1995年修胶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江西万载万载谷源郑氏支谱,(清)郑成兴等修,清咸丰十年荥阳堂修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通谱郑氏人物志,(现代)王汝亮、郑维国撰修,1990年铅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河南新密郑氏族谱,(民国)郑逢年等修,民国六年带草堂写本复印本四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包山郑氏族谱不分卷,(清)郑伯纂修,康熙七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云阳郑氏宗谱二十卷,(清)郑若兰纂修,同治十一年孝义堂木刻活字印本二十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包山郑氏族谱十二卷,(清)郑课、郑彝生等修,清光绪二十四年宗祠木刻活字印本十一册(缺第五卷)。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溧邑古瑶义门郑氏宗谱十六卷,(清)郑生纂修,清光绪二十六年孔安堂木刻活字印本十六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虞山郑氏支谱十四卷,首一卷,(民国)郑浩文纂修,民国四年活字本五册。现收藏在中国家谱网站。

  元明清时期

  沛郡(今宿县)郑氏,约为秦末汉初由陈郡或宋城迁人,成为当地大族。三国时,随孙策起兵的郑札、郑胄、郑丰祖成了孙吴名臣,此后南迁。明初朱元璋起兵反元,郑遇霖、郑遇春兄弟加入义军,遇春随军转战中原,后被封“侯”。

  民族英雄郑成功家族,是岭南三军投散骑常侍镇南将军平公之后裔。平公与入闽始祖昭公是同胞兄弟。而莆、漳、潮郑氏是昭公之后裔。

  贵州郑氏是中祖郑恬之系的分支,为唐朝第七个宰相郑畋的后代。南宋郑昌、明朝开国功臣郑遇春均为其后裔。晚清时期的遵义人郑文清及其子郑珍,均为清代文字语言有成就的名家,是贵州郑氏的代表人物。

  四川、陕西的郑氏多是南郑君(武公东迁后,留下一支南迁,称南郑君)后裔。四川德阳一支,根据其族谱记载,应为孔子学生七十二贤之郑国后裔。广汉人郑躬、成都人郑少微则是由中原地区迁入的郑氏。在陕西,有助秦筑渠的郑国的后代和从汉至唐在朝中居官,留居长安之官员的后代。

  郑氏有清代由山东、河北陆续迁入东北的。清末有铁岭人郑文焯,长于金石、书法、医学、音律、填词,为清末有名的杂家。

  郑氏部分始迁

  一世祖桓公建都畿内。

  二世祖武公随平王东迁,建都京(今京襄城村)。

  三世叔祖共叔段武公次子,奔共(今河南辉县)。后为段氏始祖,详见《新唐书》。

  十五世祖鲁,迁宋、陈间(今河南淮阳、商丘一带)。

  十八世祖安平,入秦为关内侯。

  十九世叔祖袭,迁居司州(今河南洛阳县),即司州河南第一房郑。

  二十四世叔祖吉与其侄远,迁居会稽山阴。

  二十七世祖奇公即郑州第二房郑。

  二十八世祖稚,居河南开封县清远乡棘进里。

  二十九世祖宾,居山东高密。

  三十一世叔祖逢,居咸阳,即雍州咸阳第三房郑。

  三十四世叔祖贤即扬州南海第五房郑、钊,青州,即青州北海第六房郑。

  三十九世祖庠,居丹阳,即扬州丹阳第七房郑。

  四十世祖平,居东阳郡信安县,后为处、婺、越、杭、台诸郑祖。子五:望、宠、碑、瑛、济。

  四十世祖昭,居福州,泉州长乐。

  四十一世祖望,后为丹阳、吴郡诸郑祖。

  宠,后为东阳信安诸郑祖。

  碑,后为衢、婺诸郑祖。

  瑛,后为湖、杭、陆、明、台诸郑祖。

  济,后为江阴、镇江、平江、越州、常山诸郑祖。

  虑,昭公第三子,即兖州泰山第大房郑。

  四十二世祖邀即扬州东海第八房郑。

  璜,后为福州城门村郑祖。

  琰,后为福州城内外白桥、洪屿、长乐、湖里诸郑祖。

  球,后为长乐南乡诸郑祖。

  四十二世祖玑,后为福州福清诸郑祖。璜、琰、球、玑四祖,乃衡公之子,昭公之孙。

  四十二世祖涛,为三十四世祖浑公之八世孙。

  四十三世祖蕙之后为福州钓龙台及平村濑下苦竹、横屿、长乐、山东村诸郑祖。

  兰之,居平川。

  晖之,居福州苦竹、横屿。

  忻之,居长乐、东山村。

  林之,为南安永春诸郑祖。蕙之、兰之、晖之、忻之、林之,为同胞兄弟,昭公曾孙也。

  四十四世祖诰,即江州晋安第十房郑。(南昌、九江、武昌一带,古属江州)

  拱,为南安县桃源村郑祖。

  五十六世祖藏庄公胞二弟,官会稽内史,行九,后为福州钓龙台祖。

  泽,庄公胞三弟,行十三,与兄藏同为福州钓龙台祖。

  襄,露公胞长兄,官光禄大夫,行一,迁居荆阳始祖。

  裳,露公胞二兄,官屯卫大将军,行二,迁居福唐始祖。

  袭,露公胞四弟,行六,迁居湖陵始祖。

  潜,淑公胞弟,行十二,唐太和进士,迁居福州。

  五十七世至七十二世南湖三先生族系

  (甲)属于露公之后者

  五十七世祖珙,由南湖回迁福州故居。

  五十七世祖(名不详),迁仙游。

  五十九世祖巩,迁福州。

  六十一世祖挥,迁东京。活,迁淮西。森,官青州司户,因居焉。

  六十四世祖

  益生,迁道州,今湖南永州。

  希韩,迁润州,今江苏镇江。 宗斐,迁福州。

  仲宣,迁仙游。

  六十五世祖介卿,迁仙游,科升。

  严,迁杭州城铁线巷。

  伯特,居荆门州(今湖北当阳县、远安县)。

  伯可,迁龙溪。

  伯舆,迁潮州。

  季膺,迁潮州。

  (乙)属于庄公之后者

  五十八世祖方迥,迁福州大田。

  方逊,迁福州竹演。

  方迓,迁永嘉德化。迥、逊、迓,庄公之孙也。

  六十三世祖怜,迁永泰光德里。

  六十八世叔祖岑,与从弟袭礼、袭义同迁鄂州(今武昌)。

  邵,迁仙游。

  七十世

  祖萧,迁潮州。

  中之,迁潮州。

  七十世祖已,携其子文正迁仙游东湖,为钱园始祖。

  (丙)属于淑公之后者

  七十二世祖天爵,居温州平阳。

  七十二世以后,因缺乏资料,留待他日续之。

  迁入港台和澳门

  台湾省郑氏人口更为集中。据1954年统计,全台湾省约有郑氏17552户,以6口之家计算,人口应有10万。排全省第12位。1970年出版的《台湾地区人口姓氏分布》一书,统计表明当时郑氏总人口约 316635人,16年增长3倍。台湾各地大都成立有郑氏宗亲会,是由纪念郑成功“国姓会”演变而来。

  港台和澳门郑姓都是我国郑姓的组成部分,目前,仅生活在台湾地区的郑姓看,由于人口众多,是位居全岛第 12位的大姓,分布遍及全岛。

  早在1954年人口普查时,全岛有郑姓17552户,其中台北市 552户,基隆1162户,阳明山178户

  1、郑氏家谱辈分排名:

  福建泉州惠安 兴隆知祖德显达念君恩复回同一派攀举陟龙门

  福建泉州安溪 煌观先祖基尊显受恩怡仰奉丹书赐芳声远代期

  重庆大足 永世长朝惜文兴大国昌天才开周泰宗明万代发

  湖北十堰 德建明兴顺道隆华日昌

  湖北广水 文章华国申名远忠厚传家世代长

  四川凉山 赢征思虎国山经朝万天永在成加显首本后循环

  2、郑姓,中文姓氏之一,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姬姓、子姓、姜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得姓始祖。郑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七位。至2006年,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支持的一项最新研究表明,按人口排序,郑姓在中国大陆为第二十一大姓(在台湾地区是第十二大姓)。大陆郑姓人口约为936万,约占大陆总人口的078%。

以大宗正名为例:高、明、观、元、亨、利、贞、甲、乙、敬、恭、让、惟、得、福、文、行、忠、信、皆、式、谷、振、起。

郑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主要源自子姓、姜姓、姬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周朝的郑桓公为姬姓郑氏得姓始祖。郑姓在宋版《百家姓》中排名第七位。

一、福建泉州惠安小蔗乡郑氏字辈:“兴隆知祖德显达念君恩复回同一派攀举陟龙门”。

二、福建泉州安溪新康里郑氏字辈:

1、名派:“煌观先祖基尊显受恩怡仰奉丹书赐芳声远代期”;

2、字派:“荣华耀彩照古今蔚起英豪应瑞时克绍葆封光世德联科发甲步天地”。

三、福建周宁浦源郑氏字辈:“礼孝传家道存忠振国维”。

四、福建漳州郑氏字辈:“文化诗简镇边疆永配乾坤白天然”。

五、福建永春郑氏字辈:“常文恒洪思乔启荣振月宣尔美奕世庆绥犹”。

郑氏来源:

1、源自子姓。出自商王武丁之子子奠之后,子奠也称奠侯,以主持祭奠用酒而得名,为商朝一方国。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子姓郑国也随之灭亡,周人迁子姓郑人到渭水上游,约在今陕西宝鸡附近。

2、源自姜姓。出自姜太公之后。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姜太公之少子井叔于郑,以统治子姓郑人,史称西郑,故城在今陕西凤翔县。周穆王夺西郑为下都,姜姓郑国灭亡。国人姓奠井氏,或为郑井氏,亦即郑氏。

修撰于不同时期的郑姓家谱,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一些人为的因素,大多未能保存下来。家谱的持有者一般奉行”秘不示人”的家规,另外在新的家谱修撰完毕以后,旧的家谱除留下一两部保存在宗庙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毁,以免外流和不肖子孙售与他人。无疑,这是郑姓家谱在流传和保存过程中困难重重和不为人知的主要原因。另外在一些郑姓人自己编订的族规家法中,也有一些关于保存家谱的规定。如在西山郑氏《昌世堂条例》中,就明确规定”若有不肖鬻谱卖宗,除由绅耆鸣众责罚外,其昌宗者摒逐不准人祠、如己制有私谱,即须禀官追缴治罪”,对家谱的保存有较为严格的约束。所以,尽管郑姓在历史上不断修谱和续谱,但真正能保存到今天的并不多,特别是为世人所知的十分有限。据目前国内外图书馆和家谱资料收藏中心所收集到的历代郑姓家谱、以及保存在宗亲会、研究会或个人手中已为人知的家谱数量看,也仅仅只有50部左右,且绝大部分是明清和民国时期修撰的,这显然不足以反映郑姓家谱的全貌,与实际的郑姓家谱数量相去甚远。

  目前已知的郑姓家谱,明代以前的都未能保存下来,能够见到的多是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家谱。但这些家谱中无不涉及到明代以前的内容,有些还是此前家谱的重修或续修,所以较多地保留了以前的内容。如浦江义门《郑氏宗谱》,原是在南宋以前家谱的基础上修撰的,其中还有宋代硕儒欧阳修、朱熹等人的序,但至宋末元初时毁于战乱,直到元朝中叶时才得以重修。后来在明清和民国时期又14次续修,成为一部内容完备的家乘谱牒。这种不断修撰和增补的做法,在郑姓家谱中具有普遍意义。

  今天保存在国内外不同机构和个人手中的郑姓家谱,从谱名和修撰时间上看主要的有:

  明 浦江《郑氏宗谱》 《石井本郑氏宗族谱》 《掌庵谱略》 清 《包山郑氏族谱》 《云阳郑氏宗谱》 漂邑古瑶《义门郑氏宗谱》 《莆城郑氏宗谱》 《南湖郑氏大宗谱》 《郑氏大成谱》 《慈邑灌浦郑氏宗谱》 《太康郑氏族谱》 《偃师郑氏家谱》 《石马郑氏宗谱》 中华民国 《南湖郑氏族谱》 《通山郑氏家谱》 《虞山郑氏支谱》 《郑氏大统宗谱》 《如皋郑氏族谱》 《姚江烛溪郑氏宗谱》 《牌前郑氏宗谱》 《永春夹祭郑氏族谱》 《大里郑氏家谱》 修撰时代待查 《西村郑氏族谱》 《白蒲郑氏族谱》 《沙市郑氏族谱》 《相城郑氏宗谱》 《山东郑氏世谱》 《浦城郑氏宗谱》 《河山郑氏家谱》 《荥阳郑氏续修大统宗谱》 《岵山郑氏族谱》 《永春城关郑氏族谱》 《玉溪郑氏家谱》 《南京郑氏咸阳世家宗谱》

“不看牌,不看牌,大鬼小鬼手里来。”这是孩提时代玩扑克牌时爱亨的一句顺口溜。意思是拿到大小鬼,就有了克敌制服的王牌,与别人搏弈时心不慌、不虚。今天把它用在开拓旅游市场上,将大小鬼比喻成神和仙,感觉既贴切又精彩。其中,能体现出贵州人的自信,带几分幽默、几分霸气,还有丝丝睿智。

这一神一仙,便是闻名天下的沈万三和张三丰。一个是有“中华财神”之称的苏黔历史名人,将贵州平坝天龙屯堡作为人生的最后家园;一个是在武当山得道,贵州福泉山成仙。

平坝旅游打响了沈万三名人文化品牌,成为屯堡文化开发的突出亮点,赢得了眼球,先后召开“沈万三暨屯堡文化高峰论坛”,成立“贵州历史文献研究会沈万三分会”,推出了《天龙秘事──明代江南首富沈万三与贵州平坝》和《沈万三的屯堡后裔》两本书,并着手进行相关配套设施的建设。省旅游局和平坝县还支持多彩贵州文化艺术有限公司在江苏周庄开设了“多彩贵州之家”外宣窗口,把名人宣传效应直接与江南旅游市场对接,加强互动,吸引世人目光,激发了更多旅游者踏上神奇的平坝之旅、贵州之旅。

福泉县的福泉山,是张三丰的钟爱之地,现留下大量有关张三丰的遗存,经有关方面组织资金投入近400万元,修建起了雄伟壮观的“张仙祠大殿”,推出全国第一座张三丰碑林,完善了一系列针对旅游者活动的基础设施,已具备接待海内外游客的能力。现福泉山景点被全国旅游协会授予“中国十大道教旅游胜地”、“中国道教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

两位明代名人,一个神、一个仙,在民间都是有全国影响力的人物,使贵州山水更富有灵气和神韵。而且他俩即是师徒关系,又是好朋友。据《沈氏族谱》记载,沈万三在贵州平越福泉山,拜张三丰为师,追随道教走向自然。88岁时,他辞别人世,葬于福泉山。这一年是洪武二十六年(1393)。沈万三的遗骨,直到明弘治十年(1498),其五世孙沈廷礼运回周庄,葬于银子浜下。沈万三跟随张三丰修道,是一个历史的真实存在。修道期间,张三丰还赠诗给沈万三:浪里财宝水底藏,江湖英明空荡荡,平生为仁不为富,舍却红粉入蛮荒。为此,有关方面还将在张三丰塑像旁,再塑一尊纪念沈万三的大型雕像。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600年前的这一神一仙,就像是事先约好一般,要为贵州旅游文化宣传上阵吆喝。在几百的岁月中,他们的名声背后,形成了一个个巨大的超级“粉丝”军团,其市场号召力力难以估量。

旅游业是典型的竞争型经济,旅游宣传中,需要打出的当然是有特色的牌,有影响力的牌。谁宣传的声音大、声音亮,谁的旅游业就兴旺。我们手中如今已拥有超级王牌,我们还怕谁?今天的贵州人,在向全国旅游市场开拓中已经精彩“亮剑”,相信旅游业大发展的春天就会到来,多彩贵州不仅是自然之旅、民族文化之族,同时也是神仙之旅,是神仙垂爱的天地人合一的风水宝地。贵州旅游业注定会崛起,正如明代大预言家刘伯温说的那样:江南千条水,云贵万重山,五百年后看,云贵赛江南。 石头与屯堡人有缘,但在屯堡人眼中也许太平凡。这块巨大奇石,竟然被其所遗忘,岂不惜哉!----题 记

贮立于古镇天龙,历经风霜雪雨,向过客讲述远古的故事

女娲的五色石补了苍天,顽皮的旅游到了夜郎古国,安家定居,独占一方水土

秦始皇的赶山神鞭在此失灵,我自归然不动

宁谷汉墓,普定穿洞,在记忆中刷新

平坝夏云、平庄、肖家,古遗址,今犹安在,仍是石头建造,你还是默默遥望,遥望远方……

期盼什么?一千年太少,一万年……

不,十万年,睹视

好似在诉说什么,等待谁的归来

夜郎古国消亡,牂牁文化复兴……

舍人⑴,盛览⑵,尹珍⑶没有发现,尹贡⑷是失职还是健忘

哦,均不是,等待与你家族有缘的石头城人。一群粗犷、直爽的北方汉子

历史创造了良机,终于来了。与你为邻,你还向他们诉说,天龙山险,龙眼山后,那齐天大圣移居猴儿洞算不了什么……

只是借用你肩膀翻了一个跟斗,上天台发现洞府而已

夜郎狼烟四起,大明统一心切,那群唱着弋阳腔、骑着战马的汉子,风尘滚滚而来,谁知一住不走,听精美石头,开口说话。

于是,于是,再于是……

六百年风雨又冲洗,几十代人辛勤耕耘,出现了石头的房子,石头的巷,石头的大街、石头的桥。

还有那靠石岩托起---石头建造的五龙寺石庙,闻名远近,由你守卫

古驿道上来的小东洋鸟居龙藏算什么,时候不到不开口。

大地复苏,春天来了,延续六百年保持口音不变,习俗不变的这群北方汉子又迎来了阳光雨露,由你摇旗呐喊,诉说石头的故事,屯田戍边的历实

笑迎中外贵宾,喜迎八方来客

你仍伫立风雨之中,向文人骚客诉说,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

注:⑴舍人:汉武帝时贵州遵义人,曾任犍为郡文学卒史,着有《尔雅注》三卷。

⑵盛览:字长通,西汉武帝时的“牂牁名士”。着有《合组歌》、《列锦赋》等作品。

⑶尹珍:字道真,东汉时毋敛县(今都匀、独山、荔波一带)人。他是当时贵州著名的 学者,又是著名的书法家。

⑷尹贡:夜郎县(今安顺一带)人,历任尚书丞郎、长安令、彭城相等官。 天龙屯堡源于 600 年前明朝皇帝朱元璋调北征南和随后的调北填南。明朝军队征服西南过后,为了统治西南,命令大军就地屯田驻扎下来,随后,从南京、江西、安徽等地把一些工匠、平民等迁至贵州,随着历史的变迁,这些人在亦兵亦民的过程中繁衍生息,执着地恪守世代传承的文化生活习俗,形成了现今我们称之为 “ 屯堡文化 ” 这一独特的汉族文化现象。

屯堡人都是从江淮一带迁移过来的汉族移民,至今许许多多的老年人还称自己为南京族, 1997 年 4 月 11 日 ,天龙屯堡陈姓后裔陈先润先生带着族人的嘱托到南京寻根,经过艰辛的探访终于找到了位于南京市玄武区丹凤街中段、玄武区人民政府办公大楼后面的始祖陈典居住地都司巷。通过此次寻根有据的证明了天龙陈姓“南京籍”的史实,亦为我们探寻四姓入黔路线找到了出发的始点。四姓始祖随傅友德所率的三十万大军征南入黔,在洞庭湖上岸,从武陵驿走古驿道入黔,这是一条坎坷艰辛的路,被称作“万里生死途”。在漫长的征途中,四姓始祖互相关心,互相帮助,结下了深厚友谊,盟誓结为异姓兄弟,统一取名:张征定、郑征定、沈征定、陈征定。直到现在,在天龙屯堡还能看到一条以他们名字命名的穿镇小河“征定河”。

后经考查,发现沈万三的后裔仍在天龙屯堡, 这位江南首富与南京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留下了许多传奇故事,在老百姓中广泛流传。在这些传说中,最为离奇而又十分有趣的便是他的聚宝盆。

屯堡人的语言经过数百年变迁未被周围的语言同化; 屯堡妇女的装束沿袭了明清秦淮汉族服饰的特征; 屯堡食品具有易于长久储存和收藏,便于长期征战给养的特征;屯堡人的宗教信仰与中国汉民族的多神信仰一脉相承; 屯堡人的花灯曲调还带有江南小曲的韵味;屯堡地戏原始粗犷,对战争的反映栩栩如生:被誉为 “ 戏剧活化石 ” :屯堡人以石木为主营造的既高雅美观又具独特防御性的民居建筑构成安顺所特有的地方民居风格 ……

天龙屯堡人与南京有着割舍不断的亲缘关系,屯堡人的祖先就是 600 年前从南京征南、填南到贵州安顺的。今天,天龙屯堡回到了祖籍南京,在南京举行屯堡文化旅游推介活动。我们将以屯堡人的风土人情和自然景观的写真展示给屯堡人的 “ 老乡 ” 们,向祖籍地的亲人们介绍 600 年来的屯堡独特的人文景观.美丽的自然风光。

天龙屯堡与南京有血浓于水的亲情。 600 年前的秦淮风物在安顺屯堡被完整保留;使得今天的屯堡就如仿真历史博物馆,那独特的语言、服饰、生活习俗、文化活动,让人恍若穿越时空的界限,走进了 600 年前古汉秦淮大地。

走进安顺,走进历史,走进天龙屯堡文化,观屯堡民居、品屯堡美食、听屯堡人的故事,踏寻祖迹,领略 600 年前的大明遗风,感受高原秦淮余韵。 江南历来是文化发达之地,屯堡人的祖先从江南迁移到贵州之后,贵州的科举制度才逐渐推行,不少的人才就是从科举中步入政途,走出大山,建功立业。明朝时,朱元璋在贵州大力传播儒学,使儒学文化在贵州得到了广泛的传播。

天龙屯堡是一个地灵人杰的地方,出了不少的人才。明朝以前,由于历史久远,有关文字记载缺乏,只有荒野中的许多古碑之上刻着明皇诰封什么之类的文字为数不少。据《郑氏家谱》载,明代万历28年郑士才中秀才,这可算作天龙屯堡有记载的最早功名。

清朝废除屯田制之后,屯堡人失去了屯军身份,不像明代那样祖辈必需“屯田戍边”,不能任意流动,这为屯堡人考科举带来了动力,耕读为本成了屯堡人最正统的生存方式。清代,天龙就出了众多的科举功名,有文举、武举、直至进士。

道光年间,天龙屯堡郑姓人才辈出,九世祖郑尚美“皇清诰封武信骑尉”。这一门共出了三个武举、一个进士、一个名儒。武举为怀志、怀古、怀清;进士安国;宪国为名儒;如今,民间还流传着关于这门旺族科举人物的许多传说,其中(太后招婿)就是其中一个:相传郑安国考中进士后,由于某种原因年轻才俊,被为公主招婿的皇太后相中,欲招为驸马。一日,太后把郑安国召进宫中,言明欲召他为公主驸马,留在京城作官。郑安国在家中早已有未婚妻,不想做“陈世美”,又不敢当面回绝太后招来祸患,只好谢过太后隆恩,执意先回贵州老家告诉父母后,再做答复。太后不肯,郑安国苦苦苦哀求,太后被他求烦了。大怒道:“你要忙着回家去找死?”当日即放他回贵州,郑安国果然在回家途中染病死去。“太后果然是金言玉口,言出成谶”,直至今日,郑氏族人还为他的亡故嗟叹不已。

郑安国虽然是进士出生,有关他的文字记载和作品所遗不多,到是他的祖父荣封的诏文和弟弟郑宪国的诗文作品还存于家谱和天台山碑刻之上。 天龙学堂建于1907年,清末武举陈日瞻所创办。相传,陈日瞻像貌威武,勇猛过人。有一次,因看不惯带子街(村子名)一恶霸,而怒把带子街石狮子举至道旁,令恶霸折服,再不敢称霸乡里。据《陈氏族谱》载,陈日瞻是清末武举案首(第一名)。他所使的青龙刀重数十斤,能使百斤步马弓。

陈日瞻虽系武人,但并不因武荒文,他既是南一区区长,又是“南一区化行两级小学”的校长,他在主持学校期间为家乡培养大量的有识之士。陈蕴瑜将军就于1912年毕业该校……

在天龙学堂修建过程中,出现了许多感人场面,村中男女老幼齐出动,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有一次时任校长之职的陈玉峰因指挥施工过程中出现一小失误,杀掉了家中一头重达三百多斤的大肥猪向大家赔礼。并出钱重新施工。正是有了前辈们这种无私奉献、认真负责的精神,才有了今天别致典雅,让我们引以为骄傲的天龙学堂,也是我们屯堡人崇文尚武,重视教育的最好的佐证。

天龙学堂是屯堡建筑中的杰作,它采用屯堡人惯用的石木结构,但也不排斥瓦等建筑材料。天龙小学共分为主楼、教学楼、图书楼、宿舍楼及伙房等建筑:主楼为恢宏的礼堂建筑,高大雄伟,石墙体,屋面盖瓦;从主楼的背面可见到屯堡建筑的典型形式,即,窗户小而少,主要采光皆在正面。教学楼分为两幢,石墙体,石板房,木架结构,为扩大采光,窗户都为大圆拱形;图书楼为多棱形,石墙体,瓦盖屋面,犹似一古堡状;校门为石牌坊建筑,气势宏大。

天龙学堂建好后,得到多方赞赏,被称为贵州乡村小学校的精典建筑,各地纷纷前来采样仿造,如石板房、大屯等。清末进士陈延荣题写匾额“敬业乐群”,名士王元直题写匾额“崇德广业”,吴稻盦为天台山伍龙寺住持本安和尚(本安字静轩)捐资修建的图书楼题写“静轩图书室”5字,国民党要员吴雅辉到校视察后,题书“合力之伟,近之教于乡,远之将福送全国”的单条;辛亥革命元老于右任也题写了文字。据多位曾就读于该校的人士称,大礼堂正中挂孙中山先生像,上书“天下为公”两边对联则是众人皆知的名句“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的先生警句。

在文革期间,天龙学堂遭到令人心痛的浩劫,许多名人手迹和雕刻被毁或流失民间,从被毁去的“静轩图书室”的“静轩”二字,我们就可知当时的惨状了。

十年浩劫之后,天龙学堂得到校方和村民的精心维护。如今,校内古木参天,丹桂飘香,紫荆斗艳,恢复了昔日书院式建筑应有的原貌。 说起贵州科举的历史我就很自豪,因为是有了咱们屯堡人才有的贵州科举史。话说这个明代以前啊贵州乃是一片蛮荒之地,咱们老祖宗奉朱元璋的旨意入黔征讨梁王把匝刺瓦尔密及诸土司政权,战事平定之后又奉命屯田于云贵,其中大部份军队屯扎于贵州安顺,即当时的普定卫。

咱们老祖先不仅把江先进的农耕文明带入了贵州,还根据朱元璋的思想“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天有风雨霜露,无所不施,圣人之教,亦无所不往。”在贵州各地兴办学堂书院,大力传播儒学,使贵州这片土地从蛮荒走向文明。洪武二十五年朱元璋还亲派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国子学正芒文缜到贵州担任宣慰使司儒学首届儒学教授。贵州在永乐十一年(1413)才正式建立行省,从此以一个独立省份出现在中国版图。这时贵州仍没有单独举行乡试的权利,士子们考试要到四川、湖广、广西、云南等省,山高路远,行程达几千里,辛苦程度可想而知。贵州真正取得乡试的资格是在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这一年终于在贵阳举行了第一次乡试,当时共有1千余名士子报名参加,朝庭专门派官吏前来主持开考仪式,此次开科共取中举人25名。 天龙屯堡古镇地处西进云南的咽喉之地,在元代这里就是有名的顺元古驿道,天龙屯堡古镇最早是顺元古驿道上的一个驿站,名叫饭笼驿。由于军事地理位置重要,从明代开始就在这里及周边大量屯兵,时至今日依然是驻军重地。

清朝康熙年间,云贵总督范承勋奉旨实行“改土归流”后,屯堡人由军户转变为普通百姓。天龙屯堡古镇更名为“饭笼铺”,由于地理位置的重要性,这里依然是清廷的驿站和屯兵重地。

历代的屯兵都在这块大地上留下了历史的遗迹:明朝征南军队在天台山背后的兵器加工场所(本地人呼之为“打铁坑”);烟堆山的明代烽火台残垒;围绕天台山的古城墙;清“威同之乱时”修建有垛口、炮台、瞭望哨的龙眼山屯,至今残垣尚存;在天龙屯堡古镇中,则是巷道纵横交错,遍布于巷道中的深邃抢眼,石拱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军事功能,这一切无不显示出战争的遗迹,屯堡人武备的思想。

明代饭笼驿最初的建设者是如今天龙“张、陈、沈、郑”四大姓的入黔始祖们,特别是身为“通政大夫”的陈典(注:通政大夫是主管邮政的官吏),在天龙设驿站,建塘房(塘房是驿站供来往人员住宿的地方),其他三大姓入黔始祖则建“屯堡”屯扎军队。

天龙屯堡古镇是一个军事防御功能完善的屯堡建筑典范,它四周建有石拱门,巷道如网,易守难攻,横跨在古驿道上,是上扼滇喉,下控湘、粤的军事重地。

郑简宗谱全面一点,后人想了解自己的宗主,谢谢

下郑氏出荥阳,荥阳郑氏遍天下。 ——荥阳郑氏研究会会长宋国桢题 郑氏历史起源资料 一、郑姓流源 郑姓是当今中国第二十三大姓,在台湾...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