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安庆董氏家族的资料.
先来安徽董氏的:
族谱介绍 元末明初,天下大乱。吾祖从军,救国救难。 明帝洪武,肃清余残,一统四海,天下平安。吾族 有功,天子分封。今吾族南二支董官屯系直隶永平 府、孙官屯系山西洪洞,均以征战有功,而迁居山 东省巨野县西南三十里董官屯和孙官屯。北支胞兄 六人,长支爱守故土,二支自山西洪洞迁至通州淳 县,又自淳县移至巨野西九十里昌邑屯,今为鄄城 董家庙。至六世祖佐公移居郓城南十八里丁里长。 五世祖文宗公移至巨野县城西八里董家庄。三支迁 至嘉邑城南布山东董家庄,至九世祖京公移居嘉祥 东十二里董家庄。六支王氏母领六子讳陆字配地公 永乐二年迁至登州府栖霞县,又自栖霞县移至嘉邑 城南三十五里董家楼。至八世祖小楼公在明季年间 迁居巨野县东南六十里截河里董楼村,又名南董楼 西二支自山西平阳府迁居德州、明永乐年间移至山 东定陶。一支定居平坊村,一支迁至曹州北董家庙, 后又迁至巨野县西南六十里327国道两侧前手董庄。 至今均已达六百余载。其间因苍海桑田之变,各奔 其程。今同族议论,吾北、南、西三支原籍直隶、 山西洪洞平阳府,相距虽远,然尽属伯叔兄弟,骨 肉一家。理应俱存支谱,再续联谱,以便人人皆知, 家喻户晓。不至同族相见不相识也。是为序。 安徽董氏一支字辈:“其发本邦安业克勤余香”。安徽萧县董氏字辈:“正宜祥克永明道福开昌诗书鸿经济忠孝誉文章”。安徽定远董氏字辈:“四开学永正长青”。安徽太湖董弯董氏字辈:“师继以善长发其强”。安徽利新张村镇董营村董氏字辈:“明宗珠文保兴化”。安徽无为董氏一支字辈:“长兆先训维德科明”。安徽无为董氏一支字辈:“生成有大本勤学必广前传家兴事业积德游人羡”。安徽安庆董氏字辈:“必文为延嗣重柏有万春洪烈传广承显祖德光明学玉经邦泽曾高桓国材□□□□□景云自天开”。安徽淮北董氏字辈:“万化景运宏昌履端启发德义信敬澄谊明道训守先圣良玉碧青军振民丰金龙升晨”。安徽濉溪县四铺乡董氏字辈:“光明俊秀福寿恒昌传家宝善”。
再来董永与七仙女的:
董永和七仙女是我国古代历史典籍中的传说人物,也是黄梅戏《天仙配》里的经典角色,他们是如何从史籍走向现实?又如何从古老的口碑传闻里走向戏曲舞台?千百年来,“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演化成无数乡土版本,被各地奉为历史文化瑰宝;大家争抢董永和七仙女的“原始户籍”,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都讲他(她)是“自家人”。人人心里清楚明白,这是一块历史文化的金字招牌,也是驮负本土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一支劲旅,由此而引发经年不休的众说纷纭。对于这样一枝文化名花和戏曲之秀,谁不想借助历史老人之手,把她植于自家花园?百家争鸣,花落谁家?本文所要讲述的就是董永和七仙女是怎样穿过千年历史的烟尘,从百家争鸣到一枝独秀,最终落户黄梅戏之乡安庆的故事。
两千年来,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广为流传,传过戏曲之乡安庆,人们将它改编成黄梅戏,先后搬上舞台、荧屏;从此,“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被世人称为黄梅戏《天仙配》。古往今来,从黄河流域到长江两岸,有多少口碑为其传颂! 从口传到笔录,从台下到台上,又有多少文笔为它加工、多少歌喉为它传唱! 从汉代的传说,魏晋诗篇,唐代的变文,宋代词赋,元代的散曲,一直到明代传奇,清代杂记(剧),民国图说,传到现代,董永和七仙女的故事在今天哪个领域最盛行当代权威的社科工具书《辞海》“董永”条有记:“地方戏中的《天仙配》亦演这一故事。”在地方戏中,同类题材影响最大、经久不衰的是《天仙配》!
关于董永和七仙女的身世,早间是各路历史传闻,而今有百家众说纷云:
《辞海》说,董永是文学故事人物。
《天仙配》戏曲唱词说,我(七仙女)本住蓬莱村。
曹植(192—232)说,董永和神女在《灵芝篇》出现,是最早的《天仙配》故事文字记录。
东晋干保说,《搜神记》里记载了这个故事,成为后世民间故事创作素材。
唐释道世在《法苑珠林》里说,董永者,与父居,父终,自卖于富公以供丧事,道逢一女,愿为永妻———不过,这篇故事是引述汉代刘向的《孝子图》(《孝子图》被现代史学家考证为伪托,且按下不表———作者注)。
《太平御览》说,本书卷四也同样引述了《孝子图》,与唐人大同小异。
《敦煌变文集》说,董永之子名董仲。
《八百种古典文学著作介绍》说,《董永沉香合集》和《宋元戏文辑佚》中有记;而《永乐大典目录》辑宋元戏文三十三本,《南词叙录》辑宋元旧篇六十五本,恐略约录有董永身家事。
五代杜光庭说,董永与七仙女生子事见拙著《灵异记》。
《中国人名大辞典》说,董永为后汉人,子名董仲。他们从千乘迁到汝南,然后又到了安陵。
清《古今孝子所见录》说,董永是东汉青州人。
———以上各说,是为今人的旁征博引,见诸当代各地刊头报端。
此外,唐李翰《蒙求》、明《织绵记》、元郭居业《二十四孝》、清《历代孝子录编》和民国《二十四孝图》都说,董永确有其人,为汉代千乘(今山东高苑)人。还有各类地方志,也各执一说。
《山东通志》说,博兴县旧有董永墓。
《博兴县志》说,陈户镇旧有董永祠。
《孝感县志》说,城内建有董永公园和孝子祠。其地曾用名“安陆”、“孝冒”,后因董永“孝感动天”而得名。
《汝宁府志》说,境内有仙女墓,为子董仲追葬其母衣冠之所。
《汝南县志》说,县内有董永墓和董永祠。
《东台县志》说,董永为东台西溪人,镇上有董永和其父墓葬。
《鱼台县志》说,县内西南三十里处有董永墓。
《乐安县志》说,城西南五十里有董永墓。
山东嘉祥人也说,县内有董永、永父和仙女的石刻画,在武氏祠内。据考证,该祠约落成于公元200年。
以上是笔者不完全统计,相信还有不少说法没有录入。
当今,在全国的三百六十五个剧种中,而把《天仙配》唱得最响的又是哪个地方戏?
还是《辞海》“天仙配”条给出了答案:“解放后黄梅戏进行整理加工,影响较大。”《中国神话词典》作了更细致地阐述:“(董永与七仙女故事)黄梅戏及川戏等均本元,略云董永家贫,卖身葬父。玉帝小女七仙女爱而怜之,私下凡间,于槐树下与永结为夫妇,同至傅员外家织锦偿债……”。
古往今来,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被继承、衍生、演进成许多相类题材,有《天仙配》、《董永卖身》、《七仙女与董永》、《七仙女下凡》、《七仙女送子》、《路遇》、《槐荫记》、《槐荫树》、《织锦记》、《百日缘》、《七仙女二下凡》,《三下槐荫》以及《董秀才遇仙记》、《孝子图》、《二十四孝图》、《灵芝篇》等等。其中,以黄梅戏《天仙配》影响最大。解放后,以严凤英(1930—1968)、王少舫(1919—1986)领衔的一大批黄梅戏表演艺术家,把《天仙配》唱遍全国,唱上荧屏,唱到亚洲,唱出国门,个中唱词选段一度家喻户晓。就连当今最热门的电视节目《春节晚会》,也总有明星对唱或联袂演唱“树上的鸟儿成双对”等折子小段,一曲《夫妻双双把家还》倾倒亿万观众……
早在250年前的清乾隆年间,安庆地区乡间就有《天仙配》的演出记录。在今安庆市岳西县沈桥乡存有三厅两厢朱孙氏宗祠,内筑古戏台(俗称“万年台”)一座。台为亭式砖木结构,翘檐飞角,离地2.3米,台宽7米,深6米,面积42平方米,左右各俱化妆室,后台有1.5米通道,台之立柱、横梁、屏门、栏杆有雕刻装饰。据《建祠碑记》,古戏台建成于乾隆十八年(1753),常有戏班在此演出,舞台屏门多有戏班壁记,至今仍清晰可辨的有:
光绪戊申年(1908)元月十六日宝莹枝同升班在此;
宣统元年(1909)三元班在贵祠至此与人同乐也,班主储加才 , 班师王宏元(以下名单略)(演出)头本罗帕记 二本天仙配 三本……;
另有一处古戏台在今安庆乡间潜山龙潭万涧村,始建于清天命初年(1618年前后),台前杨氏宗祠大厅可容观众700余人。古戏台坊板上,依稀可见一些演出笔录:
师令:汪英娱……宣统三年洪海波题(来此)演出 ……;
仁义堂:民国三十年五月十一日开演,演员许仁义、林红应(以下名略),演出《天仙配》;
潜山县娱乐组:兼组长姜文坊;民国三十三年八月二十八日(演员名单略)演出《天仙配》……。
此外,太平天国时期的军旅生活中,也有固定戏班唱黄梅戏。1968年春,南京秦淮区房管部门在城南金沙井巷整修古旧房屋时,在原英王府的墙壁夹缝里,发现不少完整和残破的黄梅戏唱本,经考证为咸丰九年(1859)时的太平军遗物。
原来英王陈玉成夫人蒋桂娘,因酷爱黄梅戏,建议丈夫在安庆招募了十几名演员,组成戏班常驻天京(南京)演出,在案名角有安庆邱在良等。
旧时黄梅戏的演出活动亦常见诸报端。如上海《申报》于光绪五年(1879)八月十六日有记:
“皖省(安庆)北关外,每年有演唱黄梅调小戏者,一班有二十余人,并无新奇,足以动人耳目。惟正式后,总有一、二出小戏……,少年子弟及乡僻妇女皆喜听之。”
旧时的安庆黄梅戏唱本数以百计,所谓“大本三十六,小本七十二”指的就是这些传统剧目(包括全本《天仙配》和折子戏《董永卖身》、《路遇》等)。全市有十几家书局、印刷作坊靠印卖唱本为业。建国后,仅坤记书局一家,就上交黄梅戏木刻板三百余块(多为梨木、少数柏木),分存今安徽省博物馆和省、市文化部门。
今天,在安徽省黄梅戏校(校址在安庆)、在安徽省县以上的36家黄梅戏专业剧团和难以计数的业余演出队、黄梅戏会馆,在乡间“草台班”以及自发的家庭、公园、街头演唱会,在安庆每周一期的“黄梅阁”电视表演大赛吸引下,在无数男女老少不懈努力和自觉参与下,—代接—代、一遍又—遍地演唱“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那种全身心的万民投入、妇孺皆知的全民普及,使得安庆成为名符其实的黄梅戏之乡。
字辈: 湖北红安董氏字辈:士为其基,贤良绍德。
浙江嵊州董氏字辈:派语:启复宗成正,开元继述纯,传先敦孝友,永世守贤良。排行字母:江淮河潢海,桥梓松柏桐,烜煌焕煐耀,坤域均培增。
赣榆董氏字辈:国家恒建作,毓淑自鸿兴,有为广盛大,承绪曰安长。
山东新泰董氏字辈:佐泗培永志,玉仲和仕兆,慎秀其倡茂,怀明庆安祥。
贵州赫章董氏字辈:万腾士如朝,文显贵登廷。
山东枣庄董氏字辈:用庶隆际修,自大学鹏由,志鸣金鼎业,文兴伦灿周,复鸿荣光宗,仁远蕃衍承,庆升长毓秀,显贵振家庭,建功盛世耀国泰,斯宇环俊英,芳昆传厚德,先逸和顺征。
湖南常德董氏字辈:应元文仲永,伯大胜兴希,启世宗国治,方正习学成,明道贤良主,佑尔少时昌。
连城董氏字辈:德永祖荣,尚元崇文,木大其水,国家世盛,肇启书兴,志诚昭宪,业绩颖昌,瑞宁聪健,毓圣登强。
关于董氏宗祠的对联
杜氏宗祠位于中国哪个地区省份,其杜氏宗祠的特色是什么接下来是我为大家收集的董氏宗祠的对联,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董氏宗祠 (福建省石狮市)
董氏宗祠位于福建省石狮市永宁镇沙堤村。此地临海、风光秀丽,人称“迷茫回顾青千顷,翡翠盈时碧一湾”。是一处始建于明代的汉族祠堂建筑,属于汉民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清嘉庆十年(1805年)扩建,民国十九年(1930年)重修,较完整地保留闽南宗祠的古建筑风格。董氏宗祠中最令人神往的是祠堂天井左侧耸立一天然“石笋”,露出地面约35米,最大直径约15米,形同春笋。无斧凿之痕迹,乃天然而生成。乡人传闻,此石笋摄日月之精华,沐雨露之膏泽。汲地泉以沾濡,禀士气以熏蒸。不与草木同枯,而与时序共荣,有“活笋”之称。故沙堤董氏素以“玉笋传芳”为荣。
在宗祠正厅前横梁高悬一块“玉笋宗祠”匾额,字迹猷劲,有颜鲁公之神韵,下款清晰可辨,题为“金门董氏诸裔孙立”。据族人介绍,金门古坑乡(古时称“许坑乡”)董氏与石狮沙堤乡董氏一脉相承,骨肉同胞。抗战胜利后,金门光复,两地宗亲继续亲密往来。1947年,沙堤董氏宗祠修谱晋主,金门宗亲特地组团回沙堤谒祖归宗,故敬献此匾以示纪念。
综合《温陵董氏沙堤分派宗谱》和《董氏大成宗谱》等资料,亦考证出金门、石狮两地流传的“董氏一家亲”的说法是有事实根据的。据悉,沙堤董氏的入闽始祖董思安乃王审知部将。天福七年(942年)朱文进弑王延曦自立,董思安、留从效、王忠顺合力除逆铲叛,复立王氏。开运二年(945年),南唐兵围建州,王氏部属大多叛降。董思安忠于旧主,退隐泉州。清代《泉州府志》卷五十七《忠义》为其立传褒扬。
宋代,董思安之子董兴以军功,封太尉,上柱国,赐“开国伯”爵位,其子孙八世相袭,且科第蝉联。故沙堤董氏宗祠现仍保存一副对联:“八世袭封光祖德,五庚科甲振宗风。”元代至元十一年(1274年)农历七月十四,董思安第十四世孙善顺因避元兵骚扰,从晋江青阳迁居永宁沙堤乡,善顺之弟善应则避居于金门古坑乡,证实沙堤董氏与金门董氏的先祖系同胞骨肉,血脉相连。也因为有这段经历,沙堤董氏保留下一种特殊的习俗。那就是在泉州民间,每逢七月十五,家家户户均举行祭祖及各种祭祀、娱神活动。惟独沙堤董氏为缅怀先人搬迁之难、创业之艰,提前一天,于七月十四举行祭祀仪式,至今尚为永宁百姓传为奇闻轶事。
也正是基于石狮、金门两地董氏一家亲,因此郑成功的岳父董飏先在明末世乱之时,寓居于金门,为明木本水源之意,特地于崇祯十六年(1643年)写下《沙筑公私志手书世系》记载家族的相关信息,为后人破解一系列谜团,提供了翔实的依据。董先坚决支持郑成功抗清事业,在他的激励下,沙堤董惟哲以武举人的身份,率军在仙霞关与清军作战,壮烈捐躯。董先的儿子董腾也加入抗清队伍,后追随郑成功收复台湾,曾长期率水师驻扎澎湖。董先还多方搜罗人才,举荐给郑成功。清代《广阳杂志》就记载他向郑成功推荐杨于两的经过,郑成功也非常信任杨于两,表奏封其为兵部郎中,多次受郑成功委托,秘密赴京会见郑芝龙。顺治十三年(1656年),董先去世,墓葬于金门古坑乡湖南。清代《金门志》视之为“寓贤”,为之立传。
沙堤村民认为董氏宗祠有“玉笋”奇观,地灵人杰,故沙堤董氏群英荟萃,文武双全。为了激励后人,多种《董氏族谱》中均专门增设记录历代名人的篇章。文博人员认为,经过与有关的史籍相印证,《董氏族谱》的记载基本可信,这些资料对泉州文化史的研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如明代,董灌,弘治十五年(1502年)进士,任户部员外郎,史称其“诗文清古,字逼晋唐”。董先,崇祯十年(1637年)进士,任广东按察副使,明鲁王赠以“风高五柳”之匾。武科则有董惟哲,崇祯九年(1636年)武举人,勤王死难于仙霞关。董惟卿,隆武丙戌科(1646年)武举人,追随郑成功驰骋沙场。清代,董晋轰,康熙庚辰科(1700年)武进士,任御前侍卫。董衡,雍正庚戌科(1730年)文进士,任定陶知县。令人称奇的是,这种文武兼备的现象也出现于金门古坑董氏家族中。据《董氏大成宗谱》记载,善应公开基金门古坑,传开六房:希贤、希圣、希文、希武、希元、希万。派下子孙分居于金门、同安、厦门、漳州等地。明代,董文需,万历丁酉科(1597年)武举人。董文衡,万历戊午科(1618年)第八名文举人。“浯岛称无地不开花,董姓任居之地尤为特奇”。
董氏宗祠四言通用联
千秋良史;
百代儒臣。
——佚名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春秋时晋国史官董狐,亦称史狐,周人辛有的后裔,世袭太史。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欲谋杀赵盾,赵盾被迫出走,未越晋境,其族弟赵穿攻杀灵公于桃园。当时他任职太史,认为赵盾身为正卿,“亡不出境,返不诛国乱”,罪责难逃,乃直书“赵盾弑其君”,以正视听,孔子以其“书法不隐”,赞为“古之良史”。下联典指西汉思想家、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公元前197-公元前104),广川(今河北省枣强东北)人。专门研究《春秋公羊传》。景帝时为博士,潜心钻研孔子学说,被将为贤良。
武帝时以贤良对天人三策,为江都相和胶西王相。他提出“天人相与”,“君权神授”学说,宣扬“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封建神学体系。又创立“三纲”、“五常”体系,教育上主张以教化为“堤防”,立太学,设庠序。要求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武帝采纳,开拓了此后二千余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局面。著有《春秋繁露》、《举贤良对策》、《董子文集》等。
千秋良史;
一代儒宗。
——佚名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同上。
读书行路;
种杏成林。
——佚名撰董性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明代书画家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华亭人,官南京礼部尚书。书法从颜真卿入手,又先后学虞世南、王羲之、李邕,自称在率易中得秀色,分行布白,疏宕秀逸,很有特色,对明末清初书坛影响极大。擅长山水画,讲究笔致墨韵,以清润明秀为特色,主张作画必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对后来画论产生了积极影响。
著有《容台集》、《容台别集》、《画禅室随笔》、《画旨》等。下联典指三国时吴国侯官人董奉,字君异,住在庐山,为人治病不收钱,让治愈者种杏树,数年间得十余万株,蔚然成林。故后世常用“杏林春满”等词来称颂医家。
织缣偿债;
种杏成林。
——佚名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历史神话故事,相传东汉董永卖身葬父,后与天上织女结为夫妇,织锦偿债赎身。下联典指三国·董奉,居庐山为人治病,不取钱,愈者种杏,数年得十万株。
天人三策;
兄弟五奇。
——佚名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西汉思想家董仲舒。下联典指三国魏乐平侯、司徙董昭及其弟董访等兄弟的事迹。董昭,字公仁,定陶人。
双成笙韵;
小宛香奁。
——佚名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出历史神话故事,相传王母命其侍女董双成吹玉笙,驾鹤成仙。下联典指明末秦淮名姬董小宛,集古今闺帏韵事为《奁艳》一书。
陇西世泽;
良史家声。
——佚名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春秋晋史官董狐,孔子称其为“良史”。
光前裕后;
燕翼贻谋。
——佚名撰台湾省金门县董氏家庙联
金门县现有五个乡镇,37个行政村,157个自然村。但当地人民仍习惯以“乡”做为村庄住民的认同体,这可能是受到明清时期的“都→保→乡”地方层级旧制观念的影响,因为当时的“乡”,就是一个最基层的地方聚落单元。例如,旧属19都古贤保古坑乡,就是指今日的古岗这一个自然村。金门与厦门过去同属福建泉州府同安县管辖,当地方言都还能保留闽南方言古音,例如一般人都把“乡”读成“香”它闽南话读音与拜拜所用的“香”相同。金门家庙多且密度高,更有几个乡是“一乡数庙”的情况,例如琼林就有蔡氏家庙七处,西园有黄氏家庙四处,北山也有李氏家庙四处,盘山有翁氏家庙三处。这些家庙除代表大宗、小宗之区分外,也代表当地姓氏家族的兴盛繁衍景况于一斑。金门家庙大门之左右两扇门板题字(板门联),在后埔(金城镇)是以题“祖德”、“宗功”者较为普遍,但在金沙镇则以门神装饰绘画者较为多见。何培夫认为门神耸立寺庙大门,首当其冲而地位显要,其设置目的不外乎辟邪逐厉、迎祥纳福与安宅镇殿。在民风古朴的金门浏览众多家庙建筑,能够让人同时欣赏到生命礼俗中的善与美,它涵括了各种传统的、庄严的、亲情的、艺术的、宗教的事与物。
董氏宗祠五言通用联
春风先入户;
暇日偶窥园。
——佚名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全联典指西汉·董仲舒事典。
竹送清溪月;
松摇古谷风。
——董其昌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擢本寺卿并侍读学士董其昌自题联。
贤者亦乐此;
卓尔未由从。
——佚名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杨涛著《纪晓岚外传》第15卷“董姓厅堂联”
董氏宗祠六言通用联
搏击咸称卧虎;
文章屡世占鳌。
——佚名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海洛阳令董宣,字少平,圉人。搏击豪强,莫不震栗,京师号为“卧虎”。下联典指指明代修撰董嫾和董越的事黄。董越为成化进士。官南京工部尚书,有《圭峰文集》。
宗祧远承粤海;
祠堂永著龙城。
——佚名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董氏宗祠联。
董氏宗祠七言通用联
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奇书读胜看花。
——董香光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名人董香光(其昌)撰书浙江省平阳县通福门培风阁联。
澄澄水映千江月;
淅淅风筛一岸蒲。
——董解元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金代戏曲家董解元《西厢记》中联语。
苍松翠柏窥颜色;
秋水春山见性情。
——董其昌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明代擢本寺卿兼侍读学士董其昌(1555-1636)撰题联。董其昌,字玄宰,号思白,又号思翁、香光居士。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县)人。万历进士。书法秀逸,自成一家。擅画山水。有《容台集》、《画禅室随笔》等。
麝墨轻磨声韵玉;
免毫初点色翻鸦。
——董解元撰董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金代戏曲家董解元《西厢记》联语。
;董姓简介
一、姓氏源流
董姓源出有三:
1、出自己姓。相传颛顼(传说中古代部族首领)的己姓(颛顼之孙叫吴回,吴回之子陆终,陆终的大儿子名樊,赐己姓,封在昆吾国。)之后裔飂(音刘)有个儿子叫董父,相传对龙的习性很有研究,帝舜就任命董父为豢龙氏,让他专门养龙。在董父的精心驯养下,许多龙学会了表演各种舞蹈,帝舜很是喜欢,就封董父为鬷川(今山东定陶北)侯,还赐他以董为姓氏,他的后代就是董氏。
2、出自姬姓,以官为氏。春秋时,周朝有大夫辛有,辛有有两个儿子在晋国任太史,董督(考察并收藏之意)晋国的典籍史册,他的子孙世袭晋国史官,以官为氏,称董氏。
3、也出自己姓,以姓为氏。相传颛顼的孙子吴回爱帝尧时任火神祝融,他有个儿子名终,因为封在陆乡(今山东平原县一带),所以叫陆终。他的儿子有叫参胡的,姓董,其后裔就以姓为氏,也称董氏。
二、迁徙分布
辛有的后代,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晋灵公时,晋卿赵盾因避灵公杀害而走,未出境,其族人穿杀灵公。董狐认为责在赵盾,因此在史册上写道:"赵盾弑其君。"由于他不畏权贵,秉笔直书,旧时被誉为"良史"。董狐的裔孙董翳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市延河东岸),子孙遂居陇西(今属甘肃)。西汉时的董仲舒为广川人(今河北枣强东),其曾孙自广川徙陇西,裔孙徙河东(今属山西)。西汉武帝时功臣有董金吾,原为匈奴人;东汉公孙述时,牂柯(今属贵州)大姓有董氏。此外董姓在汉代还分布于今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至隋唐时期,除上述地区外,今安徽、湖南、江苏、江西等省的一些地方,都有董姓的居住地。唐末,固始(今属河南)董氏又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三、历史名人
董仲舒: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汉武帝举贤良文学之士,他对以"天人三策",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为汉武帝采纳,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串在一起,形成封建神学体系。提出"天人感应"说和"三纲五常"说。
董 狐:被当时的孔子誉为"良史"的史官,是最早出现于史籍的董姓名人。
董 贤:西汉大司马。他22岁时就被哀帝宠幸,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家族在当朝显赫一时。
董小婉:著名才女,为秦淮河"八大名妓"之一。容貌俏丽,善书画,通诗史,后来嫁给清代著名文学家冒襄为妾。
董邦达:著名画家,人称清代画中十哲之一。
董 源:五代南唐画家。用披麻皴法画山水,平淡天真,后又巨然承其风格,并称"董巨",为五代,北宋间南方山水画主要流派,对后世影响很大。
董解元:金朝时戏曲家。他根据唐人元稹的《莺莺传》创作了《西厢记诸宫调》,为后来元曲作家王实甫创作《西厢记》准备了条件。
董姓是一个古老的姓,董姓的由来,有两种说法:其中一支持起源很早,相传黄帝的已姓子孙中有个叫叔安的,被封于飂(又作蓼,在今河南唐河县),称为飂叔安。飂叔安的儿子董父,为帝舜驯养龙,被舜赐姓为董,任为豢龙氏,封之于鬷川(今山东定陶县),他的后代便以董为姓。
董姓的另一支是在周朝时出现的,据西汉史游《急就篇》及宋人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记载,春秋时,周大夫辛有的两个儿子到晋国,与籍氏一起主管晋之典籍,因其职责是“董督晋史”,所以也称为董氏。这一时期晋国的都城在绛(今山西翼城东南),故此支董氏出自今山西翼城。
辛有的后裔,世袭晋国太史之职,至春秋时,有史官董狐,他不畏权贵,秉笔直书,被誉为“良史”。董狐的裔孙董翳,秦末被项羽封为翟王,都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延河东岸),子孙遂居陇西(郡治在今甘肃临洮)。西汉时的董仲舒为广川(今河北枣强东)人,其曾孙自广川徙陇西,裔孙徙河东(郡治在今山西夏县西北)。此外,董姓在汉代还分布于今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贵州黄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福县、信阳、灵宝等地。至隋唐时期,除上述地区外,今安徽、湖南、江苏、江西等省的一些地方,也都有董姓的居住地。
唐代的《元和姓纂》记载董氏有四个郡望:即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涿州)。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唐末,固始(今属河南)的董氏有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有族人陆续移居台湾,此后有的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
历史上出自董姓的名人很多,西汉有哲学家、经学大师董仲舒,广川人,武帝采纳他的建议,开此后两千余年封建社会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还有云阳(今陕西淳化)人董贤,因貌美,为哀帝宠幸,22岁官至大司马,操纵朝政,其父、弟、岳父等均官至公卿,拥有家产万贯,贵倾朝廷。东汉初有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圉镇)人董宣,因拒不向邪恶低头,被光武帝呼为“强项令”;东汉末陇西临洮(今甘肃氓县)人董卓,189年率兵入洛阳,废少帝,立献帝,挟献帝西迁长安,自为太师,后为王允、吕布所杀。三国时南郡枝江(今属湖北)人董和,与诸葛亮协力辅佐蜀后主,居官20余年,死时家无檐石之财;其子董允,蜀后主时任黄门侍郎,颇得诸葛亮信任,常谏诤后主过失;还有侯官(今福建福州市)人董奉,善医道,为人治病不取钱,治愈者使裁杏树,数年达万株。后人用“杏林”颂赞医者,即出于此。北魏时有出使西域的外交家董琬。唐代有德宗时的宰相董晋,还有琴家董庭兰。五代南唐有著名画家董源。辽代有农民起义首领董庞儿。金代有戏曲作家董解元。明代有抗倭名将董邦政,著名书画家董其昌,秦淮名妓董小宛。清代有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晚清将领董福祥。近现代有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的创始人之一董必武,宁都起义***之一董振堂,解放战争中的战斗英雄董存瑞。董姓可谓名人辈出。
在当今以人口多少排名的中国百家大姓中,董姓位居第29位。
董姓家谱
10290河北丰润董氏家谱二十四卷
(民国)董嘏忱 董庭敬等修
民国十五年(1926)天津华西书庄排印本
人民大学 南开大学
注:创修於清康熙五十二年,此为四修。
10291河北青龙董氏家谱四卷
(清)董塽纂
清道光十六年(1836)董镇钞本
河北青龙县官场乡文子村
10292江苏钢山董氏分谱二卷
(民国)董士恩纂修
民国十九年(1930)北平刻本 二册
北图
10293江苏赣榆董氏宗谱八卷
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木刻本
江苏赣榆县档
10294江苏赣榆董氏宗谱八卷
(清)董杏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木刻本
江苏赣榆县档
10295江苏武进毗陵董氏家乘二卷
民国间钞本 二册
吉林大学
10296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卷
(清)董春亭 董元吉纂修
清同治九年(1870)苍梧草堂刻本 十四册
历史所
10297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卷
(清)董耀庭等修
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苍梧堂刻本 二十册
吉林大学
10298江苏无锡董氏家乘十二卷
(清)董庭序修
清光绪间苍梧草堂刻本 二十二册
中央民院
10299江苏宜兴胥井武进前街董氏合修家乘二十
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董秉清 董康等修
民国十六年(1927)木活字本 二十册
美国
10300浙江馀杭董氏家谱不分卷
清咸丰十一年(1861)写本 一册
美国
10301浙江馀杭尚义董氏家乘四卷
(民国)董凯等修
民国八年(1919)木活字本 四册
日本 美国
注:封面作《禹航尚义董氏宗谱》。
10302浙江馀杭董氏宗谱
民国木活字本 八册
杭州大学
10303浙江富阳富春董氏宗谱十五卷
民国二十五年(1936)木刻本
浙江富阳县春江乡友谊村
10304浙江馀姚云楼董氏宗谱五卷首一卷
(民国)董正锐等修
民国十七年(1928)正谊堂活字本 四册
北图
10305浙江鄞县四明儒林董氏宗谱二十卷末一卷
(清)董秉纯纂修
清钞本 七册
北图(存卷5-17、20、卷末,又一部存卷3、
8、10、12-17)
10306浙江鄞县鄞城儒林董氏元二房支谱□□卷
清崇本堂木活字本
天一阁(存卷11)
10307浙江鄞县四明儒林董氏宗谱二十卷首二卷
末二卷
(民国)柴永祺纂修
民国七年(1918)崇本堂木活字本 十册
天一阁
10308浙江鄞县董氏宗谱二卷
民国十一年(1922)木刻本
浙江鄞县古林乡文化站
10309浙江鄞县鄞西湖泊董氏宗谱八卷首一卷
(民国)董承脯 董敦修纂修
民国十五年(1926)木活字本
天一阔(存卷首、卷1、2、5-8)
10310浙江鄞县鄞高塘董氏家谱十四卷
(民国)张琴总纂
民国二十四年(1935)重德堂刊本 十二册
南开大学 浙江图 天一阁
注:谱始修於明天顺间,此为十修。
10311浙江鄞县四明五都董氏宗谱不分卷
(民国)董纯芳纂修
民国三十六年(1947)孝友堂钞本 二册
天一阁
10312浙江慈溪董氏宗谱三十四卷
(清)董懋文纂修
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木刻本 二十八册
河北大学
10313浙江慈溪董氏宗谱三十四卷首一卷
(民国)袁汉卿 董兰如等重修
民国十七年(1928)刊本
南开大学 天一阁(存三卷)
10314浙江奉化雪溪董氏宗谱十六卷
(清)舒帷修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10315浙江奉化董氏宗谱四卷
(民国)樊东华纂修
民国三十五年(1946)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
注:徐伴始修於清乾隆三十五年。
10316浙江奉化中心奥董氏宗谱六卷首一卷末一卷
(民国)董乃武 董梦昌同修
民国三十七年(1948)木活字本
浙江奉化县文管(存卷首、卷1)
董氏家族世代安排取决于祖籍地,有董姓。山东省文登市董氏家族世代安排的
金的店,兴南庄:诚实崇礼,可以是正义的深根树枝BES远,张淳
岭上董家口人昂贵的:诚实来敬拜仪式,可以进行支持BES远,万古霉素新蒸汽的味道。
董闯,山北头:华人崇礼,舐深,枝:BES淳昌远,万古霉素新的。该
山东省文登市,东家族的资历来发送文字:
文章的灵魂,诚实崇礼,支持BES到目前为止,征收长期万古霉素新。
2个诚实的崇礼,文章舐深,但我知道,迄今为止最好的树荫下一次手术时,王
:诚实崇礼,文章,头脑和支持BES远,郑龙万古霉素新的。
4个诚实的行为崇礼,文章,支持BES远,正常万古新的。
谁有关于安庆董氏家族的资料.
本文2023-11-14 12:49: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76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