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玑巷的历史
zhujixiang/
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流水见人家。
又见珠玑巷,又见古祠堂,又仿佛见到祖先坚强而伟岸的身影。
珠玑巷,好大一棵树,海内外千百万苗裔是她多情的绿叶;珠玑巷,好醇一杯酒,在无数后裔心中窖 千百年的陈年佳酿,香远情浓;珠玑巷,好长一首歌,多少年,多少代,深沉咏唱,唱得梅花飘落,唱得月光长泻。
作为古代中原与江南绅黎向岭南迁徙的聚居地,珠玑巷是一块历史的碑石,写满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壮烈情怀;作为岭南诸氏族的发祥地,珠玑巷是一块永恒的磁石,凝聚了千百万中华儿女的心。
你看吧,你看吧!就算在天涯海角,就算在茫茫旅途,多少华夏子孙还在回望
古巷的沧桑
[编辑本段]
珠玑巷是一个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巷。
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间。
明末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云:“珠玑巷名,始于唐张昌。
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
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
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予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
史料记载
[编辑本段]
珠玑巷又名沙水镇,在沙水河西侧。
从史料看,本来珠玑巷只是沙水镇的一部分。
阮元编的《广东通志》云: “珠玑巷在沙水寺前”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抄录诸族谱中,多称:“沙水村珠玑巷” “沙水珠玑巷”。
可见珠玑巷原属沙水镇。
据考察,原来珠玑巷大体在沙水镇的南端,即从《珠玑古巷》门楼起向北走经石塔到石桥这一段,约长二百米。
再向北走则是其他巷、里、坊。
如今之“珠玑楼”,过去并不属珠玑巷。
据乾隆十二年建楼碑记载,(此石碑现仍镶于“珠玑楼”)“珠玑楼”原为沙水镇翔凤坊之楼,早塌,乾隆十二年重建时才题名为“珠玑楼”。
《南迁记》中记述沙水镇还有“儒林里” “沙水塘”等旧址。
后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富庶,来这里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珠玑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沙水镇的里、巷、坊,都象翔凤坊那样,逐步被珠玑这个名称所代替,整个沙水镇也叫珠玑巷了。
但历代行政区域,一直沿用沙水这个名称。
宋嘉定中称沙水驿,后又改沙角巡检司,清名沙水塘,民国为沙水圩。
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全县划为2个区28个乡,第一区均平乡改为珠玑乡。
以珠玑为行政区域从此始。
今名珠玑镇,辖110多个自然村,3万余人口。
南迁氏族发祥地
[编辑本段]
相传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
《广东通志》载:“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
据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所载,有家谱族谱可查,先后在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有76姓、166族。
又据《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氏族谱·志选集》(南雄县政协文史资研究委员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合编)所载,还有27姓,31族,合计为103姓,197族。
分布情况如下:
南海23姓38族。
陈氏:河清、九江、鹤园;黄氏:平地,夏氏:麦村、冲霞北乡海口;冼氏:大朗、罗格,大桐、简村;欧氏:金瓯松塘;钟氏:大沥龙腹;杜氏:西樵大果;麦氏:西隆堡大效乡;傅氏:西樵大桐堡;康氏:银塘;李氏:绿潭、石江;张氏:大涡;邵氏:邵边,孔氏:罗格;梁氏:澜石、海舟、石□(石+肯),姚氏:□(虫+雷)冈;朱氏:九江;关氏:九江;庞氏:弼塘;简氏:盐步、湖涌、黎涌、云路、白沙、横江;陆氏:上淇、恒顺;黎氏:黎边;程氏:大同。
番禺9姓15族。
李氏:沙湾、鹭冈;简氏:韦涌、车陂、屏山、都那,小洲;黎氏:礼园;屈氏:沙亭;洗氏:鹿步;韩氏:市桥;谢氏:市桥、大田村;麦氏:番禺;曾氏:小龙宁仁乡。
顺德17姓19族。
欧氏:陈村;陈氏:马齐、大良;李氏:逢简;冯氏:古楼;潘氏:古楼;陆氏:石涌、龙江;黎氏:桃源;苏氏:碧江;卢氏:大良;罗氏:大良;何氏:马宁;梅氏:龙山;温氏:龙山;黄氏:龙江;简氏:龙江;张氏:龙江;邓氏:甘竹。
新会20姓32族。
李氏:河塘、七堡、务前、泷水、连塘、竹坑、冲澄、鹿洞;区氏:瑶溪;陈氏:凌村、石头、恩州;冯氏:大口;容氏:河塘;谭氏:天河;朱氏:水尾;陆氏:冈州、中乐;简氏:鸾台;麦氏:新会;吕氏:丹灶、江门范罗冈;黎氏:城南新魁滘;马氏:河塘张士园;宋氏:苹冈;容氏:潮居里容村;唐氏:白石;梁氏:小冈;还有吴氏、刘氏、周氏、叶氏。
中山36姓,54族。
张氏:南屏;刘氏:潭井、鸦冈、隆都、小榄;林氏:平岚、大车;陈氏:大都、麻子、冈背、莆山、水塘头、婆石村、窈窕;严氏:濠涌;简氏:南塘;梁氏:坎下、张溪、小榄、四都梁村;韩氏:古坝;阮氏:赤坎、众角;魏氏:海州;曹氏:南村;缪氏:永原;杨氏:北山、良都;吴氏:山场、小榄;何氏:小榄;李氏:麻洲、小榄;蓝氏:麻洲;余氏:隆都;侯氏:龙头环;唐氏:唐家湾;高氏:过塘;任氏:过塘;麦氏:小榄;郭氏:鸦冈、良都;鲍氏:山场;孙氏:小榄;甘氏:小榄;罗氏:小榄;石氏:小榄;肖氏:大涌南文;曾氏:涌边;蔡氏:永厚;钟氏:淇澳;朱氏:小榄;邓、杜氏:小榄。
东莞22姓,26族。
张氏:栅口;袁氏:茶园;何氏:赤冈、大汾;黎氏:茶窖;刘氏:长表;丁氏:文顺;肖氏:古梅;麦氏:靖康;李氏:茶山、白马;封氏:东莞;祁氏:梨川;陈氏:燕川;房氏:篁村;翟氏:南街;邓氏:石排福隆围;利氏:桥沥;罗氏:中堂、英村;谭氏:大宁;卫氏:茶园;钟氏:茶山;蔡氏:沙头;梁氏:小亨、板石。
高要28姓63族。
仇氏:王臣;方氏:文明堡;帅氏:砚东;利氏:良江甲编墨坊;涂氏:耕沙;王氏:朱紫印;岑氏:白诸龙潭村;金氏:银江都金屋;俞氏:外迳;吕氏:云料;夏氏:宋隆;文氏:下窝;李氏:富佛、银江、陈村、贝水新村、南岸、蔗村、院主、塘冈、罗秀,牌楼村、砚洲东股、横村、砚东、腰冈、围边、榄塘、塘基头、横石、长旗、牛围;石氏:横槎、钱宁;甘氏:温贯;江氏:蓝村;胡氏:禄村;林氏:杜村;周氏:蓝塘、东冈;伍氏:榄冈、上围、高第、平布;朱氏:湖坑、罗客;何氏:桃溪、茅冈、渡头、西岸、勒竹园、何田、仙洞、庆云社、孝友;吴氏:竹洲、沙浦、茶冈;余氏:东坑口;杜氏:隔布;邵氏:永宁;唐氏:温贯、冈边;徐氏;大基头。
台山10姓,11族。
陈氏;冲泮春场;李氏:滘口上冲水楼、横塘;肖氏:肖村;甄氏:海宴;容氏:寨门;樊氏:白石村;冯氏:南头;袁氏:独冈;赵氏:海宴;徐氏:大担。
开平16姓,20族。
张氏:张桥、沙坝;梁氏:北潭、长沙;陈氏:碧潭、魁冈;苏氏:棠红;劳氏:长沙塘;司徒氏:滘堤;谢氏:潭边园;黄氏:北炎水背;杨氏:独冈、塘浪;罗氏:良溪;吴氏:楼冈;胡氏:长沙洲;简氏:钱冈;邱氏:勒竹村;李氏:冲澄;邝氏:泮村。
此外,还有恩平圣堂的梁族、司徒族,广宁江谷的洗族,清远潖江的朱族,宝安的何、黄、陈族,阳江的司徒族,增城的刘族,香港新界乐挂角山的邓族。
以上各族谱牒都称其祖来自南雄珠玑巷,叙述有简有繁,时间有先有后,早的在北宋开宝,而多在北宋末和南宋末。
从北宋的熙宁、崇宁、靖康到南宋的建炎,绍兴、淳熙、开禧、绍定、端平、嘉熙、咸淳、祥兴等各年代,直至元初都有人从珠玑巷南迁。
小小珠玑巷怎能容纳那么多族姓呢从族谱记载中可以看出,自珠玑巷南迁的族姓,大体有二种情况:一种是世居珠玑巷的;一种是在动乱年间由中原陆续南迁定居珠玑巷的。
有的族定居时间长些,有的短些。
几百年间,中原南迁民族,以珠玑巷为立足点,一批批自北迁来,又一批批南徙而去。
如南海九江关树德堂家谱述其祖为汉寿亭侯后裔“宋咸淳元年自解州徙居保昌郡珠玑里,阅七年,始祖谭贞偕弟俊奉南雄公骸骨徙南海九江……。
”又如简氏胡涌房谱述“远祖朝进宋理宗时宦游岭外,遂居南雄珠玑巷,迨宋度宗时迁南海紫洞……。
”从理宗到度宗相隔也只有4 0多年。
象这些族姓,他们旅居珠玑巷时间并不长,为什么他们却以珠玑巷为桑梓乡其原因有二:
一是他们多是在北宋末或南宋末,自战乱不堪的中原迁徙而来,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到了甫雄珠玑巷之后,才得以休养生息,重振家业,因此,他们很自然地把珠玑巷看作是先辈重新创业的发祥地,看作自己的桑梓而特别留恋。
二是他们来自中原各地,本无亲族关系,南迁后,都以旅居的珠玑巷为故乡,这样就可以建立乡亲关系,联络感情,加强团结互助,以利于在客地创家立业。
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有的是为避天灾兵祸,有的是为找寻更好的生活基地。
他们的南迁对开发珠江三角洲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是一批开拓者,在动乱中迁徙,经过艰苦跋涉的磨炼,有顽强的创业精神;同时他们从中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来了中原的文化。
他们到了珠江三角洲后,与那里的良好的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使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农业迈开了具有开发意义的新步伐,成为岭南最富裕的地区。
他们也迅速繁衍成为那里的巨家旺族。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达,产生了一批知名的历史人物。
如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等。
还有许多人,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远涉重洋,成了海外华侨,为开发海外诸国也作出了应有贡献。
珠玑巷确实不愧为珠江三角洲人民以及广大华侨值得永远怀念的故乡。
一、姓氏源流
麦(Mài 麦)姓源出有六:
1、出自春秋时齐桓公封赐麦丘地之后,以地名为氏。麦氏源于麦丘地。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至麦丘,遇一老人年八十三,为桓公祝寿。齐桓公赐封地“麦丘”与老人,老人的后裔就跟从封地“麦丘”为氏。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再去丘为麦,改复姓成为单姓,称为麦氏。
2、出自韩姓,因避难于麦地而改为麦氏。西汉初立,韩信因功高震主,遭吕后谋害,累及九族,其族人四散逃命。逃难途中,有的因渡河幸免于难者,遂以同音字“何”而易韩改为何姓,称为何氏。有的因躲入麦田幸免于难者,而易韩改为麦姓,称为麦氏。故有民间传说,韩、何、麦三姓同宗。
3、出自刘姓,为汉景帝之后,以封爵名为氏。源自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封景帝后裔刘昌为麦侯,地属琅琊郡。其后世子孙遂以祖上爵号为姓,称为麦氏。
4、出自姓麴,因避乱去匊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余家麦氏之谱,或问姓从何来?曰:去曲为麦。”西晋时有麴丞相者,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人,因逢五胡之乱,为避战乱,携亲属二十四户去匊改为麦氏,迁往始兴郡百顺里居住。遂又成为另一支麦氏。
5、出自何姓,源隋朝时何饶丰之后,因隋文帝赐姓而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至隋朝有铁杖者,东征辽东,屡立战功,仕至石屯大将军,其日行百里,吃麦三斗,贤孙三才皆以仕官。”隋朝时,铁杖之父,姓何,名曾唯。中年生二子,长子饶丰,号铁杖,次子饶瑞。何铁杖因屡立战功,隋文帝问其愿任何职,铁杖答说:“愿能日食斗麦足矣!”文帝遂赐姓麦,成为岭南麦氏始祖,其子孙相传姓麦,称为麦氏。麦铁杖后来并成为隋朝开国元老,功绩显著的大将军。铁杖之弟饶瑞仍姓何。
6、出自回族中有麦姓。回族中的麦姓,取自祖上经名首音。在元代,有任中书亭章政事的麦术丁(麦术督丁)和任义乌县(今属浙江)达鲁花赤的麦术丁。另,“麦术丁”(Maisad-Din)又可译作“买述丁”,故麦和买姓也有一定的关系。现今,‘麦”字头的经名仍在使用着,如“麦扎儿”。麦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二、迁徙分布
(部分)麦氏在华人社会里属于稀有姓氏,在宋版《百家姓》里找不到它,在许多的姓氏介绍书籍中,也没有将麦姓列入。有的书籍,即使有介绍,也只是简单的两三句话而已。对于现今想要寻根追远的麦氏子孙来说,探索姓氏的起源,可参考的资料,相当稀少。根据《麦氏族谱》和史册以及麦氏祖谱资料的搜集,兹将麦氏起源介绍说明如上五种麦氏得姓源流。据各地麦氏族谱或当今的地名志记载,麦氏从珠玑巷南迁珠三角时,时间不相一致,如年代即有绍兴、绍定、开禧、咸淳各朝的记载,但“以别房冲霞谱考之,则伊始祖遁涯公,由绍兴六年(1136年)避乱而至,我五必公之来,应与同时”。“五必公诞生约在北宋元丰、元佑年间,各谱所载仕宦科名多与徽、钦、高三宗之世吻合。则五必公南迁与遁涯公同在高宗绍兴初年。”麦氏家族从珠玑巷迁徙至珠江三角洲,是一次大迁移,这与当时政治有关。珠玑巷人南迁影响大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南宋罗贵南迁事件。当时,33姓97家人于绍兴元年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廿六日,穿州过县,方至冈州大良都古朗等村,并得到土人龚应达的照应。当日他们来到珠江三角后,各“辟土以种食,辟草以结庐”,开辟基地,互相扶持,共结婚姻,和睦相处。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其根据是:在未建立鹤山县时(即雍正十年(1732年)以前),址山麦氏居住昆旸乡之冈头廓村东头榕树下一带,均属新会县境。同时,廓村麦氏与大凌村陈氏毗邻,两村所发生的事情的时间相吻合,清·乾隆《鹤山县志》载:“帝昺祥兴元年(1278)夏六月,帝舟次崖门,帝昺至崖门驻跸,民兵20余万,所需资粮,皆取于广右。大凌村人陈元辅、陈英辅以祖珠事高宗朝为谏大夫,世受国恩,至是仗义勤王,出粟数千石饷军。”本文上述族谱载:“麦必雄,居新会,帝昺时,出谷赈济。”这就是说,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嗣后,址山麦氏宗枝蕃衍,分居在鹤山的有泗合大坪、大官田(麦屋旧村、新村)、鹤城上、下麦屋及沙石二水等地。麦氏家族就这样从一条古老的小巷走出来,走向珠三角,走向世界各国,走向现代社会的大舞台(余略)。麦姓望居汝南郡(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及安徽省淮河以北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麦铁杖:名饶丰,号铁杖,父曾唯,母梁氏,广东省始兴人,生于公元558年。为隋朝出力,屡立战功,封官赐姓;封开府仪同三司、右柱国、迁右屯卫大将军,赐麦姓,曾任莱州剌史、汝南太守。大业八年(612年)三月战死于“辽东战役”,追赠正一品光禄大夫、封宿国公、智勇武烈大将军,谥武烈,归葬家乡,葬于岭南南雄县百顺大水迳冲天凤山,墓碑刻上“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等字样。
麦孟才:字智稜,麦铁杖之子,果烈有父风,帝以其死节将子,恩锡殊厚,拜武贲郎将。及江都之难,慨然有复仇志。与武牙郎将钱杰素交友,二人相谓曰:“事等世荷国恩,门著诚节。今贼臣杀逆,社稷沦亡,无节可纪,何面目视息世间哉!”乃流涕扼腕,相与谋于显福宫邀击宇文化及。事临发,陈籓之子谦知而告之,与其党沈光俱为化及所害,忠义之士哀焉光字总持,吴兴人也。父居道,仕陈为吏部侍郎。陈灭,徙家长安。皇太子勇引署学士。后为汉王谅府掾,谅败,除名。
麦贤得:广东省饶平县人。1964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8月加入中国***。1965年8月6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汕头水警区舰艇部队在福建东山岛以东海区与国民党海军剑门、章江号军舰展开激烈战斗。战斗中,他所在的611号护卫艇机舱中弹,3部主机受损,机电兵均负伤。他前额被弹片击中,脑组织外露,失去知觉。艇舱开始渗水,情况危急。他苏醒后挣脱救护他的战友,凭着坚强的战斗意识,忍受剧痛,以惊人的毅力,回到机器旁继续坚守战位,与战友们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管道、阀门、开关和接头,及时排除故障,保证了轮机的正常运转,坚守战位3小时,直到战斗胜利。战后,荣立一等功。1966年2月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同年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1987年7月出席全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1988年授予海军上校军衔,后任海军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汝南郡:汉汝南郡治上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北)。东晋治悬瓠城,即今河南省汝南县。隋唐汝南郡即蔡州(曾名豫州)。
2、堂号
麦姓的主要堂号有:“始兴堂”、“序睦堂”等。
1、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2、七绝·珠玑巷寻根(外四首3、珠玑巷的历史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
南雄珠玑巷刘氏族谱辈分历史来源
①源出于祁姓。相传帝尧姓伊祁,他的子孙有一支以祁为姓,被封在刘国(河北唐县,后代称刘氏。
②源出于杜姓。杜伯的孙子士会在晋国任士师,晋襄公死后,士会去秦国接公子雍回国继位,因晋国国内有变故而留在秦国,其后世取姓刘(即“留”之意。
③源出于姬姓。东周时期,周匡王封小儿子王季于刘邑(河南偃师县南,号刘康公,后代也称刘氏。刘姓历史上望族很多,彭城刘隗家族、南阳刘瑾家族、诸城刘墉家族在中国历史上举足轻重,至于开辟大汉帝国的沛县刘邦家族就更不用说了,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刘氏称帝400多年;三国时刘备建立蜀汉,两代称帝43年;南北朝刘裕建立宋,历时60年;元末刘伯温辅佐朱元璋建立明朝,统一中国276年。可见刘氏善于建基立业。
七绝·珠玑巷寻根(外四首
古体诗
南雄珠玑巷,异姓一家亲。
情系同根地,海外传乡音。
七绝(新韵
珠玑古巷呈风采,广府儿孙诉曩怀。
圣地寻根百家庙,千年榕树盼亲来。
七绝
珠玑古巷认根源,百姓宗祠佑子孙。
人杰兴昌风水好,雄图四海岭南魂。
注:百姓宗祠,指百家姓的祖庙、祠堂。
七绝
妃塔古街沙水湖,清风拂水映榕柳。
灰墙青瓦百家祠,历尽沧桑永不朽。
七绝
珠玑古巷万年昌,辈出英豪名远扬。
才子佳人天地配,儿孙后代状元郎。
珠玑巷的历史
zhujixiang/
古巷,古楼,古塔,古榕,古桥流水见人家。
又见珠玑巷,又见古祠堂,又仿佛见到祖先坚强而伟岸的身影。
珠玑巷,好大一棵树,海内外千百万苗裔是她多情的绿叶;珠玑巷,好醇一杯酒,在无数后裔心中窖千百年的陈年佳酿,香远情浓;珠玑巷,好长一首歌,多少年,多少代,深沉咏唱,唱得梅花飘落,唱得月光长泻。
作为古代中原与江南绅黎向岭南迁徙的聚居地,珠玑巷是一块历史的碑石,写满了中华民族不屈不挠,勇于开拓的壮烈情怀;作为岭南诸氏族的发祥地,珠玑巷是一块永恒的磁石,凝聚了千百万中华儿女的心。
你看吧,你看吧!就算在天涯海角,就算在茫茫旅途,多少华夏子孙还在回望
古巷的沧桑
[编辑本段]
珠玑巷是一个具有一千一百多年历史的古巷。
它得名于唐敬宗年间。
明末屈大均著《广东新语》云:“珠玑巷名,始于唐张昌。
昌之先,为南雄敬宗巷孝义门人。
其始祖辙,生子兴,七世同居。
敬宗宝历元年,朝闻其孝义,赐予珠玑绦环以旌之,避敬宗庙讳,改所居为珠玑巷。”
史料记载
[编辑本段]
珠玑巷又名沙水镇,在沙水河西侧。
从史料看,本来珠玑巷只是沙水镇的一部分。
阮元编的《广东通志》云:“珠玑巷在沙水寺前”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抄录诸族谱中,多称:“沙水村珠玑巷”“沙水珠玑巷”。
可见珠玑巷原属沙水镇。
据考察,原来珠玑巷大体在沙水镇的南端,即从《珠玑古巷》门楼起向北走经石塔到石桥这一段,约长二百米。
再向北走则是其他巷、里、坊。
如今之“珠玑楼”,过去并不属珠玑巷。
据乾隆十二年建楼碑记载,(此石碑现仍镶于“珠玑楼”“珠玑楼”原为沙水镇翔凤坊之楼,早塌,乾隆十二年重建时才题名为“珠玑楼”。
《南迁记》中记述沙水镇还有“儒林里”“沙水塘”等旧址。
后来随着珠江三角洲的繁荣富庶,来这里寻根问祖的人越来越多,珠玑巷的名声也越来越大。
沙水镇的里、巷、坊,都象翔凤坊那样,逐步被珠玑这个名称所代替,整个沙水镇也叫珠玑巷了。
但历代行政区域,一直沿用沙水这个名称。
宋嘉定中称沙水驿,后又改沙角巡检司,清名沙水塘,民国为沙水圩。
民国29年实行新县制,全县划为2个区28个乡,第一区均平乡改为珠玑乡。
以珠玑为行政区域从此始。
今名珠玑镇,辖110多个自然村,3万余人口。
南迁氏族发祥地
[编辑本段]
相传南雄珠玑巷是珠江三角洲一带主要族姓的祖居。
《广东通志》载:“相传广州诸旺族俱发源于此(珠玑巷”。
据中山黄慈博先生遗稿《珠玑巷民族南迁记》所载,有家谱族谱可查,先后在南雄珠玑巷南迁珠江三角洲一带的有76姓、166族。
又据《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氏族谱·志选集》(南雄县政协文史资研究委员会,南雄珠玑巷人南迁后裔联谊会筹委会合编所载,还有27姓,31族,合计为103姓,197族。
分布情况如下:
南海23姓38族。
陈氏:河清、九江、鹤园;黄氏:平地,夏氏:麦村、冲霞北乡海口;冼氏:大朗、罗格,大桐、简村;欧氏:金瓯松塘;钟氏:大沥龙腹;杜氏:西樵大果;麦氏:西隆堡大效乡;傅氏:西樵大桐堡;康氏:银塘;李氏:绿潭、石江;张氏:大涡;邵氏:邵边,孔氏:罗格;梁氏:澜石、海舟、石□(石+肯,姚氏:□(虫+雷冈;朱氏:九江;关氏:九江;庞氏:弼塘;简氏:盐步、湖涌、黎涌、云路、白沙、横江;陆氏:上淇、恒顺;黎氏:黎边;程氏:大同。
番禺9姓15族。
李氏:沙湾、鹭冈;简氏:韦涌、车陂、屏山、都那,小洲;黎氏:礼园;屈氏:沙亭;洗氏:鹿步;韩氏:市桥;谢氏:市桥、大田村;麦氏:番禺;曾氏:小龙宁仁乡。
顺德17姓19族。
欧氏:陈村;陈氏:马齐、大良;李氏:逢简;冯氏:古楼;潘氏:古楼;陆氏:石涌、龙江;黎氏:桃源;苏氏:碧江;卢氏:大良;罗氏:大良;何氏:马宁;梅氏:龙山;温氏:龙山;黄氏:龙江;简氏:龙江;张氏:龙江;邓氏:甘竹。
新会20姓32族。
李氏:河塘、七堡、务前、泷水、连塘、竹坑、冲澄、鹿洞;区氏:瑶溪;陈氏:凌村、石头、恩州;冯氏:大口;容氏:河塘;谭氏:天河;朱氏:水尾;陆氏:冈州、中乐;简氏:鸾台;麦氏:新会;吕氏:丹灶、江门范罗冈;黎氏:城南新魁_;马氏:河塘张士园;宋氏:苹冈;容氏:潮居里容村;唐氏:白石;梁氏:小冈;还有吴氏、刘氏、周氏、叶氏。
中山36姓,54族。
张氏:南屏;刘氏:潭井、鸦冈、隆都、小榄;林氏:平岚、大车;陈氏:大都、麻子、冈背、莆山、水塘头、婆石村、窈窕;严氏:濠涌;简氏:南塘;梁氏:坎下、张溪、小榄、四都梁村;韩氏:古坝;阮氏:赤坎、众角;魏氏:海州;曹氏:南村;缪氏:永原;杨氏:北山、良都;吴氏:山场、小榄;何氏:小榄;李氏:麻洲、小榄;蓝氏:麻洲;余氏:隆都;侯氏:龙头环;唐氏:唐家湾;高氏:过塘;任氏:过塘;麦氏:小榄;郭氏:鸦冈、良都;鲍氏:山场;孙氏:小榄;甘氏:小榄;罗氏:小榄;石氏:小榄;肖氏:大涌南文;曾氏:涌边;蔡氏:永厚;钟氏:淇澳;朱氏:小榄;邓、杜氏:小榄。
东莞22姓,26族。
张氏:栅口;袁氏:茶园;何氏:赤冈、大汾;黎氏:茶窖;刘氏:长表;丁氏:文顺;肖氏:古梅;麦氏:靖康;李氏:茶山、白马;封氏:东莞;祁氏:梨川;陈氏:燕川;房氏:篁村;翟氏:南街;邓氏:石排福隆围;利氏:桥沥;罗氏:中堂、英村;谭氏:大宁;卫氏:茶园;钟氏:茶山;蔡氏:沙头;梁氏:小亨、板石。
高要28姓63族。
仇氏:王臣;方氏:文明堡;帅氏:砚东;利氏:良江甲编墨坊;涂氏:耕沙;王氏:朱紫印;岑氏:白诸龙潭村;金氏:银江都金屋;俞氏:外迳;吕氏:云料;夏氏:宋隆;文氏:下窝;李氏:富佛、银江、陈村、贝水新村、南岸、蔗村、院主、塘冈、罗秀,牌楼村、砚洲东股、横村、砚东、腰冈、围边、榄塘、塘基头、横石、长旗、牛围;石氏:横槎、钱宁;甘氏:温贯;江氏:蓝村;胡氏:禄村;林氏:杜村;周氏:蓝塘、东冈;伍氏:榄冈、上围、高第、平布;朱氏:湖坑、罗客;何氏:桃溪、茅冈、渡头、西岸、勒竹园、何田、仙洞、庆云社、孝友;吴氏:竹洲、沙浦、茶冈;余氏:东坑口;杜氏:隔布;邵氏:永宁;唐氏:温贯、冈边;徐氏;大基头。
台山10姓,11族。
陈氏;冲泮春场;李氏:_口上冲水楼、横塘;肖氏:肖村;甄氏:海宴;容氏:寨门;樊氏:白石村;冯氏:南头;袁氏:独冈;赵氏:海宴;徐氏:大担。
开平16姓,20族。
张氏:张桥、沙坝;梁氏:北潭、长沙;陈氏:碧潭、魁冈;苏氏:棠红;劳氏:长沙塘;司徒氏:_堤;谢氏:潭边园;黄氏:北炎水背;杨氏:独冈、塘浪;罗氏:良溪;吴氏:楼冈;胡氏:长沙洲;简氏:钱冈;邱氏:勒竹村;李氏:冲澄;邝氏:泮村。
此外,还有恩平圣堂的梁族、司徒族,广宁江谷的洗族,清远_江的朱族,宝安的何、黄、陈族,阳江的司徒族,增城的刘族,香港新界乐挂角山的邓族。
以上各族谱牒都称其祖来自南雄珠玑巷,叙述有简有繁,时间有先有后,早的在北宋开宝,而多在北宋末和南宋末。
从北宋的熙宁、崇宁、靖康到南宋的建炎,绍兴、淳熙、开禧、绍定、端平、嘉熙、咸淳、祥兴等各年代,直至元初都有人从珠玑巷南迁。
小小珠玑巷怎能容纳那么多族姓呢从族谱记载中可以看出,自珠玑巷南迁的族姓,大体有二种情况:一种是世居珠玑巷的;一种是在动乱年间由中原陆续南迁定居珠玑巷的。
有的族定居时间长些,有的短些。
几百年间,中原南迁民族,以珠玑巷为立足点,一批批自北迁来,又一批批南徙而去。
如南海九江关树德堂家谱述其祖为汉寿亭侯后裔“宋咸淳元年自解州徙居保昌郡珠玑里,阅七年,始祖谭贞偕弟俊奉南雄公骸骨徙南海九江。
”又如简氏胡涌房谱述“远祖朝进宋理宗时宦游岭外,遂居南雄珠玑巷,迨宋度宗时迁南海紫洞。
”从理宗到度宗相隔也只有40多年。
象这些族姓,他们旅居珠玑巷时间并不长,为什么他们却以珠玑巷为桑梓乡其原因有二:
一是他们多是在北宋末或南宋末,自战乱不堪的中原迁徙而来,颠沛流离,历尽艰辛,到了甫雄珠玑巷之后,才得以休养生息,重振家业,因此,他们很自然地把珠玑巷看作是先辈重新创业的发祥地,看作自己的桑梓而特别留恋。
二是他们来自中原各地,本无亲族关系,南迁后,都以旅居的珠玑巷为故乡,这样就可以建立乡亲关系,联络感情,加强团结互助,以利于在客地创家立业。
南雄珠玑巷人南迁,有的是为避天灾兵祸,有的是为找寻更好的生活基地。
他们的南迁对开发珠江三角洲起到了重要作用,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们是一批开拓者,在动乱中迁徙,经过艰苦跋涉的磨炼,有顽强的创业精神;同时他们从中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带来了中原的文化。
他们到了珠江三角洲后,与那里的良好的自然条件结合起来,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使珠江三角洲一带的农业迈开了具有开发意义的新步伐,成为岭南最富裕的地区。
他们也迅速繁衍成为那里的巨家旺族。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化的发达,产生了一批知名的历史人物。
如近代的康有为、梁启超等。
还有许多人,发扬艰苦创业精神,远涉重洋,成了海外华侨,为开发海外诸国也作出了应有贡献。
珠玑巷确实不愧为珠江三角洲人民以及广大华侨值得永远怀念的故乡。
劏狗六爹的故事已经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十分深远。
劏狗六爹原名叫麦为仪,字凤来。吴川麦屋人,康熙年间生,乾隆年间为岁贡生。麦屋村东红口岭,至今还有麦为仪的墓碑。碑文正中一行大字是:“始兴郡(三字横排)显示考岁进士文睿竹斋麦六公府君之墓”。两傍小字,上边的是:“皇清乾隆二十七岁次壬午仲冬吉旦“。下边落款的是:孝男象山、象文,孝孙田秀、田发……等同立”的字样。康熙五十八年十一月,麦为仪亲手修过《麦氏家谱》,并写了一篇弁言。
劏狗六爹是一位有才华、有胆识、足智多谋、仗义气、反对赃官污吏、反对迷信神灵,敢与官吏豪绅、神神鬼鬼作斗争而又诙谐幽默的人。《吴川县志》卷十《杂录》第十一页曾有这样一段记载:麦为仪为流寓安南为显宦的本县田头村陈上音袭职族弟陈圣音之子弃权官归侨诸生陈瑞祯逝世写了一首挽诗,诗云:“修文何太促,云掩午晴初。未了一生事,犹存十柜书。尘封徐榻冷,调古伯琴虚。搔首天难问,倾杯泪雨余。”
麦为仪与吴阳西门街黄都府公是好朋友,来往极其密切。公有五个儿子。当公任满归田,建了一座生祠,麦亲笔写了一副对联:”伏波卸甲三军老;窦氏埋金五桂香”赠给都府公。乾隆时天大旱,吴川县的官吏绅士向农民群众勤捐拜水斋醮做完,天公还是不下雨。六爹对官吏豪绅们很气愤,写了一副对联讥讽他们说:“鬼道野僧,拜散风云雷雨;赃官污吏,求出日月星辰。”
劏狗
大凡不熟悉六爹的人,都要问六爹为什么要叫“劏狗六爹”?原来六爹这个名号的起源是有一段故事的。
相传宋赵匡胤生肖属犬,因禁止官方劏狗,连有“功名”的都禁止吃狗肉。这禁例一直到元、明、清。六爹是乾隆年间的“贡生”,也是不能吃狗肉的。破这个“例”的就是六爹麦为仪。
有一天,邻村康王菩萨重上金身,开坛设醮七日七夜,这期间凡属境内官民人等都要缴银和斋戒,禁止杀生(不准劏猪鸡狗)。可是斋戒那天,当地乡绅却在庙里开筵设席大吃大喝。这班“吮血鬼”,素来勒索民财,六爹是看不过眼的,于是便灵机一动,写了一副对联贴在斋棚两旁:
雷打道果真君,木偶无灵,枉受香烟四百载。
风流本乡绅士,蒸尝有限,仅供酒肉两三年。
绅士出来看见,个个都怒气冲天,但当他们查知此对是麦为仪写时,又怕受他奚落,个个都象老鼠咬了“阴处”,只在心里叫苦,不敢出声。
谁知六爹贴完对联,见“风波”不起,达不到目的,便继续惹“虎”发“威”。他弄来一条狗,拖到斋棚旁便劏了起来。这消息传到绅士们的耳里,他们象马骝捡到锡一样高兴,马上以六爹劏狗破斋戒为名,拉他到衙门处议。
六爹妈刚到衙门,便有个绅士提拆他三大罪状:一、贡生劏狗犯皇法;二、写对联污辱神明;三、杀生破坏斋戒……。“够了,够了”,县官受了绅士们的银两,便重拍“惊堂木”喝道:“麦为仪,你知罪没有?!”
“县太爷呀,我有何罪呢?”六爹慢条斯理地说:“您老人家大概读过宋人撰的《三字经》吧?”“当然读过。”县太爷怕被六爹笑他浅薄,连忙回答。“那好!”六爹继续说:“书中说:‘马牛羊,鸡犬豕,此六畜,人所食。’圣贤之书这样讲,我吃狗肉犯罪?此其一;其二,康王是个大元帅,今日他们在那里摆酒,一不留大元帅上位,二也不请您太爷首席作陪,我们他们这班小小乡绅,既污辱神明,又看不起县令您呀!”六爹这一驳,搞得县官和绅士们个个面面相觑,人人象狗咬石头无从下口。六爹更是洋洋得意地说:“讲我吃狗肉污秽神明吗?康王还吃人呢!他母亲徐氏太后死了,他就把母亲吃掉,吃得过饱,肚子发胀,逼得青脸獠牙五色须。不信你们翻翻《封神榜》看看。康王吃了母亲,还被玉皇封存为‘道果无漏真君’,老百姓还把他敬作神,我吃一餐狗肉算得了什么?!”
六爹说的句句在理,县官无奈,只好宣布退堂。乡绅们垂头丧气,六爹却得意洋洋。自此“劏狗六爹”的名号便被叫响。
一、姓氏源流
麦(Mài 麦)姓源出有六:
1、出自春秋时齐桓公封赐麦丘地之后,以地名为氏。麦氏源于麦丘地。春秋战国时期,齐桓公至麦丘,遇一老人年八十三,为桓公祝寿。齐桓公赐封地“麦丘”与老人,老人的后裔就跟从封地“麦丘”为氏。后来随着历史的变迁,再去丘为麦,改复姓成为单姓,称为麦氏。
2、出自韩姓,因避难于麦地而改为麦氏。西汉初立,韩信因功高震主,遭吕后谋害,累及九族,其族人四散逃命。逃难途中,有的因渡河幸免于难者,遂以同音字“何”而易韩改为何姓,称为何氏。有的因躲入麦田幸免于难者,而易韩改为麦姓,称为麦氏。故有民间传说,韩、何、麦三姓同宗。
3、出自刘姓,为汉景帝之后,以封爵名为氏。源自公元前116年,汉武帝封景帝后裔刘昌为麦侯,地属琅琊郡。其后世子孙遂以祖上爵号为姓,称为麦氏。
4、出自姓麴,因避乱去匊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余家麦氏之谱,或问姓从何来?曰:去曲为麦。”西晋时有麴丞相者,浙江省处州府松阳县人,因逢五胡之乱,为避战乱,携亲属二十四户去匊改为麦氏,迁往始兴郡百顺里居住。遂又成为另一支麦氏。
5、出自何姓,源隋朝时何饶丰之后,因隋文帝赐姓而改为麦氏。据《麦氏族谱》载:“至隋朝有铁杖者,东征辽东,屡立战功,仕至石屯大将军,其日行百里,吃麦三斗,贤孙三才皆以仕官。”隋朝时,铁杖之父,姓何,名曾唯。中年生二子,长子饶丰,号铁杖,次子饶瑞。何铁杖因屡立战功,隋文帝问其愿任何职,铁杖答说:“愿能日食斗麦足矣!”文帝遂赐姓麦,成为岭南麦氏始祖,其子孙相传姓麦,称为麦氏。麦铁杖后来并成为隋朝开国元老,功绩显著的大将军。铁杖之弟饶瑞仍姓何。
6、出自回族中有麦姓。回族中的麦姓,取自祖上经名首音。在元代,有任中书亭章政事的麦术丁(麦术督丁)和任义乌县(今属浙江)达鲁花赤的麦术丁。另,“麦术丁”(Maisad-Din)又可译作“买述丁”,故麦和买姓也有一定的关系。现今,‘麦”字头的经名仍在使用着,如“麦扎儿”。麦姓回族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二、迁徙分布
(部分)麦氏在华人社会里属于稀有姓氏,在宋版《百家姓》里找不到它,在许多的姓氏介绍书籍中,也没有将麦姓列入。有的书籍,即使有介绍,也只是简单的两三句话而已。对于现今想要寻根追远的麦氏子孙来说,探索姓氏的起源,可参考的资料,相当稀少。根据《麦氏族谱》和史册以及麦氏祖谱资料的搜集,兹将麦氏起源介绍说明如上五种麦氏得姓源流。据各地麦氏族谱或当今的地名志记载,麦氏从珠玑巷南迁珠三角时,时间不相一致,如年代即有绍兴、绍定、开禧、咸淳各朝的记载,但“以别房冲霞谱考之,则伊始祖遁涯公,由绍兴六年(1136年)避乱而至,我五必公之来,应与同时”。“五必公诞生约在北宋元丰、元佑年间,各谱所载仕宦科名多与徽、钦、高三宗之世吻合。则五必公南迁与遁涯公同在高宗绍兴初年。”麦氏家族从珠玑巷迁徙至珠江三角洲,是一次大迁移,这与当时政治有关。珠玑巷人南迁影响大的就是上文提到的南宋罗贵南迁事件。当时,33姓97家人于绍兴元年正月十六日至四月廿六日,穿州过县,方至冈州大良都古朗等村,并得到土人龚应达的照应。当日他们来到珠江三角后,各“辟土以种食,辟草以结庐”,开辟基地,互相扶持,共结婚姻,和睦相处。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其根据是:在未建立鹤山县时(即雍正十年(1732年)以前),址山麦氏居住昆旸乡之冈头廓村东头榕树下一带,均属新会县境。同时,廓村麦氏与大凌村陈氏毗邻,两村所发生的事情的时间相吻合,清·乾隆《鹤山县志》载:“帝昺祥兴元年(1278)夏六月,帝舟次崖门,帝昺至崖门驻跸,民兵20余万,所需资粮,皆取于广右。大凌村人陈元辅、陈英辅以祖珠事高宗朝为谏大夫,世受国恩,至是仗义勤王,出粟数千石饷军。”本文上述族谱载:“麦必雄,居新会,帝昺时,出谷赈济。”这就是说,址山麦氏是必雄公之后裔。嗣后,址山麦氏宗枝蕃衍,分居在鹤山的有泗合大坪、大官田(麦屋旧村、新村)、鹤城上、下麦屋及沙石二水等地。麦氏家族就这样从一条古老的小巷走出来,走向珠三角,走向世界各国,走向现代社会的大舞台(余略)。麦姓望居汝南郡(今河南省中部偏南及安徽省淮河以北一带地区)。
三、历史名人
麦铁杖:名饶丰,号铁杖,父曾唯,母梁氏,广东省始兴人,生于公元558年。为隋朝出力,屡立战功,封官赐姓;封开府仪同三司、右柱国、迁右屯卫大将军,赐麦姓,曾任莱州刺史、汝南太守。大业八年(612年)三月战死于“辽东战役”,追赠正一品光禄大夫、封宿国公、智勇武烈大将军,谥武烈,归葬家乡,葬于岭南南雄县百顺大水迳冲天凤山,墓碑刻上“隋宿国公麦铁杖之墓”等字样。
麦孟才:字智稜,麦铁杖之子,果烈有父风,帝以其死节将子,恩锡殊厚,拜武贲郎将。及江都之难,慨然有复仇志。与武牙郎将钱杰素交友,二人相谓曰:“事等世荷国恩,门著诚节。今贼臣杀逆,社稷沦亡,无节可纪,何面目视息世间哉!”乃流涕扼腕,相与谋于显福宫邀击宇文化及。事临发,陈籓之子谦知而告之,与其党沈光俱为化及所害,忠义之士哀焉光字总持,吴兴人也。父居道,仕陈为吏部侍郎。陈灭,徙家长安。皇太子勇引署学士。后为汉王谅府掾,谅败,除名。
麦贤得:广东省饶平县人。1964年3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1965年8月加入中国***。1965年8月6日凌晨,中国人民解放军汕头水警区舰艇部队在福建东山岛以东海区与国民党海军剑门、章江号军舰展开激烈战斗。战斗中,他所在的611号护卫艇机舱中弹,3部主机受损,机电兵均负伤。他前额被弹片击中,脑组织外露,失去知觉。艇舱开始渗水,情况危急。他苏醒后挣脱救护他的战友,凭着坚强的战斗意识,忍受剧痛,以惊人的毅力,回到机器旁继续坚守战位,与战友们一遍又一遍地检查管道、阀门、开关和接头,及时排除故障,保证了轮机的正常运转,坚守战位3小时,直到战斗胜利。战后,荣立一等功。1966年2月4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中央委员会授予他模范共青团员称号。同年2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他战斗英雄称号。1987年7月出席全军英雄模范代表会议。1988年授予海军上校军衔,后任海军汕头水警区副司令员。
珠玑巷的历史
本文2023-09-22 10:22:03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7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