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文化:杨家九代人一舞三百年

栏目:资讯发布:2023-09-22浏览:5收藏

舞蹈文化:杨家九代人一舞三百年,第1张

聊城人都知道阳谷“武松打虎”的故事,却鲜有人知在冠县还有一个“降服狮子”的传统舞蹈。300多年前,堂邑县南邢庄(今属冠县)流传着一种特殊舞蹈—降狮舞,并很快流传到冠县柳林南街,该村第一大姓杨氏家族将这一古老艺术世代传承,杨家家谱显示至今已有9代传人,而降狮舞却在发源地南邢庄失传了。

珍贵 全省发现3处,柳林傩舞保存最完好

 杨国雨手持八卦阴阳旗,扮演降狮人“回回”和两只狮子表演,通过“踩鼓”、“查蹄印”、“单咬”、“双咬”、“走四门”等一系列舞蹈动作,表现一个“回回”寻找、搏斗最终降服“无名歹兽”的故事。舞蹈中“回回”有独白,还和乐队有对话。

 冠县柳林镇是鲁西历史文化名镇,镇上文化站站长杨国雨年纪不大,却对当地文化了如指掌,历史人文典故信手拈来。他介绍,柳林降狮舞虽叫“狮舞”,其实是最古老的舞蹈—傩舞。降狮舞“降狮人”和“狮子”均为头盔型面具,是傩舞最典型的文化特征。傩舞与祭祀密切相关,有祈祷、招魂等功能,降狮舞主要在庙会、葬礼上表演。傩舞中动物形象时常错位,降狮舞中“狮子”额头上有“王”字,又象虎,舞中称之“无名歹兽”。

 2010年,经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专家认定,该舞为傩舞,且是到目前为止全省发现的3处傩舞中保存最完好的一处。

 溯源 发源地已失传,柳林杨家传承9代人

 南邢庄时期的降狮舞已不可考,目前流传柳林镇的降狮舞在旧社会主要用于祭祀娱神,多在庙会上演出。所谓“娱神”也是一种祭祀方式,年关时节也表演“降狮舞”自娱自乐。

 杨国雨介绍,远古时期,部落林立,信仰繁杂,对神灵原始崇拜成为傩舞、傩戏产生的母体。随着历史进步,古老的傩文化仅在贫困、闭塞之地得以保存。冠县位于冀、鲁、豫交界处,自古贫穷闭塞,为傩文化产生和传承提供了适宜空间。柳林降狮舞就是一种具有典型傩舞、傩戏特征的传统舞蹈。

 傩舞发源于原堂邑县南邢庄,传为大禹治水时所留。在漫长传承中,傩舞这一古老名称渐被遗忘,因与兴起的“狮舞”相似,便被称为“狮舞”。名称虽改,但傩舞的基本特征都保存至今。

 柳林杨氏家族是柳林南街第一大姓,家族崇文尚武,文人武将辈出。为保家族兴旺,公元1770年前后,杨氏族人从南邢庄学得此艺,从此代代相传,至今已9代,历时近300年。而在原地南邢庄,该技艺早已灭绝,柳林南街成为分布地。

 现状 抢救性挖掘,努力培养年轻接班人

 冠县资深文史专家任金光对降狮舞有着深厚感情。他说,降狮舞传承近300年后,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停止活动。此后50多年,许多老艺人相继离世,服装、道具、乐器大部散失,不少舞蹈套路、锣鼓经失传。

  2003年,该项目的省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杨乃让和两兄弟杨乃毅、杨乃富,组织老艺人回忆、记录、整理舞蹈套路、对白、锣鼓经等,自费修复传世道具服装,购置装备乐器。三人个人出资20000元,终因财力有限,至今各方面规模均不到原来一半,舞蹈、伴奏之套路也仅仅整理出一部分。当年老艺人仅存5人,平均年龄75岁以上,朝不保夕,青年人中愿传承此项技艺者甚少,后继无人问题已迫在眉睫。

 为保护和传承这项弥足珍贵的传统舞蹈,冠县和柳林文化部门对降狮舞进一步抢救性挖掘,丰富、完备现有档案,并努力培养年轻接班人,全面传承技艺。

        说起吊脚楼,就会想起凤凰古城;说起二人转,就会想起东北;说起信天游,就会想起黄土高坡。这就是文化的魅力,独具特色,凝神聚气,久而久之,成了一个区域极具辨识度的符号。

        文化的魅力,而今的人们不是没有意识到。这从各地哄抢诸葛亮故乡、鬼谷子故里的行为中可见一斑。一座城市,无论经济多么繁华,高楼多么林立,如果没有自己的历史和文化,终究都是浮华。因为,在历史的长河中,王谢富庶都是转瞬即逝。唯有文化,保存了生命的鲜活和魂魄。唯有富于文化的富庶,才是圆满。

        我们生长的这座城市——安康,拥有这世界上最吉祥的名字。我们的历史和文化在哪里?我们最具辨识度的文化符号是什么?很多人会赧颜羞愧。其实,我们不必如此。祖先馈赠给我们丰厚的礼物,只是我们一直没有眼力罢了。

      这就是汉调二黄,京剧之先声。

      有人说,戏曲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在漫长的时日中,没有电视、网络和漫画,书籍是少数人才能读懂的奢侈品。戏曲是元明清时期人们的主要娱乐方式。听戏,消遣了时日,读懂了历史,习得了做人的方式方法。

        在这庞大的听戏人群中,安康的先民是其中的一分子。参观散布于月河川道的百年戏楼,你似乎可以看见挤挤挨挨的人群,孩子仰起的脸,似乎可以听见披红挂绿的花旦咿咿呀呀的吟唱。

        在戏曲的历史坐标中打量,汉调二黄是清代初叶开始,在陕南和关中地区形成并繁荣的一个剧种。

      这是一个以声腔命名的剧种,西皮腔高亢、激越、奔放,二黄腔低柔婉转、娓娓动听。与昆腔、高腔、梆子腔并称为中国戏曲“四大声腔”。

                            国粹京剧之先声

        在中国的戏曲史上,清代的“花雅之争”无疑是一个转折点。

        这是一场以雅自居的昆曲和以俗指称的地方戏曲的较量。经过康熙、乾隆两朝的拉锯战,备受朝廷推崇的的昆曲终因御用腔调浓郁败北。乾隆末年,花部的佼佼者四大徽班在高郎亭的带领下进京,形成了后来绵延绝响的京剧。

        在这个历史事件中,二黄调扮演了被四大徽班带入北京的角色。

        学术研究证明,戏曲史上存在两个秦腔,前秦腔和后秦腔。二黄调,是前秦腔的俗名;后秦腔,即是今天的秦腔。乾隆时期,伶人魏长生自秦地带前秦腔入宫,名动京师,御用昆曲独霸剧坛的地位摇摇欲坠。朝廷震怒,对前秦腔采取残酷的剿杀。魏长生被迫南下安庆、扬州。在南方期间,后来安庆花部艺人郝天秀、高郎亭、苏州伶人杨八官随魏长生学习传唱前秦腔。高郎亭,后来组成三庆班,和京、秦两腔,产生出京剧。

        这不是无据可查的。据《扬州画舫录》记载乾隆55年事:迨长生还四川,高郎亭入京,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两腔,名其班曰三庆。

        此书同时记载安庆花部艺人郝天秀、苏州伶人杨八官曰:采长生之秦腔,并京腔之尤者,于是春台班合京、秦两腔矣。

        毋庸置疑,前秦腔,即陕西的二黄是京剧真正的母体。

        其实,早在建国初期,京剧四大名角之一的程砚秋对此就有研究。程砚秋两次到西安考察戏曲,以京剧与陕西二黄作了对比,证实二者一脉相承。他在《从地方戏看京剧——给田汉同志的信》中说:“去年来西北,听说皮黄戏曾有几个支派,流传在关中、商洛、汉中各地,当时虽竭力访求,终未得见。今年再来,适逢关中及商洛两派的演员联合组织了一个剧团在出演,我们看了几次,发现这种戏剧,却有很大的研究价值。第一,它和京剧是同源一流的,京剧里许多已经失掉的东西,尚可在这里面找到一部分。第二,人多谓京剧已相当都市化,但从这一项在民间的一支的形态比较来看,现在的京剧并没有离开民间时代多远。第三,由他们的乐调,看出来秦腔的来源。”

      在《西北戏曲访问小记》中写道,在陕西“还有一种汉二黄,但和湖北汉调颇不相同;和京剧反极相似。”

        曾为梅兰芳创作过许多剧本的著名剧作、剧评家齐如山,对时称“平剧”的京剧颇有研究。他在《平剧之来源及改造》中记述:“经二十余年来的调查研究,二黄实在产自山西一带。现在流行全省。”“他所以名曰汉者,仍汉南汉中之汉,非汉口之汉。”“自平津而黄班社到西安演唱后,大众便管平津去的称为二黄。遂管本地者改呼为本地二黄或土二黄。至今汉中府以东几县之内,所有村庄山野老农夫、妇人孺子,一张嘴所唱都是皮黄。”此说不仅道出二黄与京剧声腔的渊源关系,也进一步证明二黄为陕西土生土长之腔。

        对此,安康本土的戏曲研究者束文寿在《论京剧声腔源于陕西》一文中系统进行了论证,论文获得全国戏曲学术最高奖项——第二届王国维戏曲论文一等奖。

      抹开历史的层层迷雾,我们最终发现了先人留给我们的珍宝。2006年,汉调二黄入选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给过去一个未来

        当花部戏在南国兴起之时,紫阳县蒿坪河杨金年的二黄班社已成名班大社,出任河,进四川巡回演出。嘉庆道光年间,杨家戏班落户汉中西乡,开办起汉二黄科班。那时候,数以百计的专业戏班常年巡回四季庙会,走乡串镇,奔走于汉水之畔。一场戏开台,十里八乡的人赶来观看。这是二黄戏深入人心并大量向外流播的高峰期。

        据李敬慈《略谈函调二黄戏》(1952年10月《艺术生活》)记载:我曾经在安康、镇安、商州等处,发现当地农民牧童和妇孺,都会唱这戏,如同北京人爱唱京戏是一样,他们和她们的生活习惯也常拿戏中的词句和人物,作为批判实力的依据。民国时期,二黄日趋没落。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戏曲迎来了繁荣发展的高峰时期。我市现存的两名国家级汉调二黄传承人,王发芸和龚尚武就是在这个时候加入安康汉剧团的。在中国从一个农业国迈入现代国家的进程中,在电视、**、网络等更便捷的娱乐方式普及的过程中,节奏缓慢的戏曲慢慢淡出人们的生活。

        不论我们是否愿意承认,当昆曲、京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时,戏曲最辉煌的时代已经过去。

        汉剧是一本书,她书写和记录着安康的昨天和前天,绝不能让她在我们这一代手上消逝,否则将是时代的悲哀和我们的失职。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民族终将被淘汰,一个没有自己文化的区域终将被同化。

        很庆幸,市上领导班子很早就认识到,传承和发展汉调二黄的终极目标,就是让安康子民世世代代传唱她,在传唱中,让子子孙孙刻骨铭心地认知自我,提升自我的认同感。

        振兴汉剧专家指导委员会成立了,命名了一批市级汉剧传承人。紫阳、白河、岚皋等县先后进行资源普查,对部分传统经典剧目进行了搜集整理。市文广局编辑出版了《汉调二黄唱段选编》,使口口传唱的古老艺术开始向记谱传唱转变。多个部门通过多种途径,为汉剧进机关、进学校、进企业、进社区、进农村提供了相应的人力资源。汉滨区汉剧研究院不断挖掘历史经典剧目,大胆启用新人,排练《大破天门阵》、《杨门女将》,一批精品剧目就这样打造出来了。江北的汉调二黄广场如期建成,成为安康城市的独特风景。

        这绝不是一场没有回音的政府行为。汉调二黄源于群众,只有在群众中,她才是活的。如今,安康城区常年活动着汉调二黄群艺剧社、汉调二黄隆兴剧社、汉调之光二黄会、安康汉调二黄团、汉江晚霞艺术团等7个汉调二黄业余班社,共 200余团员,他们大都是40至60岁之间的退休人员。

        一个午后,安康汉调二黄团的团员们正在市群艺馆排练。团长许世莲介绍,这个班社正式成立于2004年,班社成员共23个, 80%都是安康汉剧团退休演员。这个版社饱含着对过往岁月的怀念。班社成员曾红说:“自己打小就喜欢,只是退休前一直上班,没时间来学习,一退休她就加入了这个班社。汉调二黄很有文化底蕴,剧目丰富多彩,唱腔非常优美。”10年里 ,他们演出了无数剧目,包括传统剧《大登殿》《打金枝》,现代戏《的哥的悲喜》《戏迷招亲》,花鼓戏《吴三宝游春》等,去年一年就有演出55场,其中纯公益性的11场,收入不够班社活动开销的时候,成员们就自掏腰包,每人贡献出一些,保证演出的圆满完成。对于汉剧在安康的发展,团长许世莲说,她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它的魅力。

                          戏,要优雅吟唱

        在汉江之畔的一个素雅的小屋里,汉调二黄研究者束文寿给笔者演唱了原汁原味的汉调二黄。他13岁从艺,如今已经是年近古稀的老人。对于传承,他更多的是学者的理性反思,他说,宣传普及的社会氛围尚未形成,群众关注度不高。戏剧创作薄弱。在全国叫得响的人才缺乏。安康城区几个汉剧自乐班社,大多为原汉剧文艺工作者退休后三五成群结合而成,非专业人员很少、50岁以下的人员更少。群众参与度不高,尤其是中青年群体中,鲜有观看汉剧、喜爱汉剧、研究汉剧的人员。

      他说,汉调二黄的保护和发展面临严峻的挑战。

        汉调二黄保护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保护的目是传承,传承的有效载体不仅仅只是专业团体。安康市汉剧团团长袁朝玲在不同的场合表达过这个观点,“我们已经连续几年举办汉调二黄演唱赛,通过这些比赛不仅扩大了汉调二黄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将会培养一批票友和观众,这对于汉调二黄大发展才是最为重要。”安康汉剧团是当前全省汉调二黄剧种唯一的专业团体,多年来,一直尽最大的努力保留、发展汉调二黄。

        汉调二黄的资深演员罗玉梅一直致力于这一剧种的传承,不但身体力行地演唱,还写了很多理论深厚的文章。她算了一笔账,安康剧场演出费用一次3000到5000元,广场搭台演出一次1万。演出门槛高,一般人承担不起,而且剧场观众也很有限。如果在汉江公园选择人气较旺地带修建1到2个小戏楼,不但解决了班社的演出场地问题,也将成为安康的一道城市风景。室外戏楼是室内剧场无法替代的,她可以与观众零距离接触,对广泛传播安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将起到很大作用。

        戏曲理论家刘厚生主张,戏曲保护要分层次。一些音乐唱腔、表演程式、曲牌曲谱价值不大的剧种,可以优胜劣汰,顺其自然,但必须收集整理资料、实物,留下声像资料;一些有着丰厚文化和悠久历史,却又与现实和市场相脱节的剧种,可以将其博物馆化。政府要用特殊政策给其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支持,使其能够延续“香火”;还有一些剧种要唤起人们重新认识,促进它们焕发艺术青春;一些比较活跃戏曲理论家刘厚生主张,戏曲保护要分层次。一些音乐唱腔、表演程式、曲牌曲谱价值不大的剧种,可以优胜劣汰,顺其自然,但必须收集整理资料、实物,留下声像资料;一些有着丰厚文化和悠久历史,却又与现实和市场相脱节的剧种,可以将其博物馆化。政府要用特殊政策给其一定的社会地位和经济支持,使其能够延续“香火”;还有一些剧种要唤起人们重新认识,促进它们焕发艺术青春;一些比较活跃的剧种,要引导他们在市场中不断获得新生。

        汉调二黄既属于“有着丰厚文化和悠久历史,却又与现实市场相脱节”,又属于“要唤起人们重新认识,促进它们焕发艺术青春”的剧种。因此,我们制定汉调二黄的保护政策和保护措施,更应该讲科学,更应该谨慎从事。

 对此,朿文寿说,当前迫切需加强演出,培育观众。利用广播电视和网络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汉调二黄走进校园走进课堂,有选择地在一些学校,把汉调二黄优秀剧目、优秀唱段教授给孩子们。有了新一代的爱好者,汉调二黄就能够传承下去。此外,把各县业余演唱机构和演唱活动尽快组织起来,有了众多票友群众参与,汉调二黄的传承,就有了相当的群众基础。同时,要认真宣传保护汉调二黄的重要意义,让人民群众进一步了解、认识,进而得到广泛的支持与拥护。

舞蹈文化:杨家九代人一舞三百年

聊城人都知道阳谷“武松打虎”的故事,却鲜有人知在冠县还有一个“降服狮子”的传统舞蹈。300多年前,堂邑县南邢庄(今属冠县)流传着一种特殊...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