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姓的来源;历史上邓姓名人有谁;邓姓人口数量;邓姓族谱.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4浏览:3收藏

邓姓的来源;历史上邓姓名人有谁;邓姓人口数量;邓姓族谱.,第1张

殷时,邓氏一支发展成以邓为名的侯国。邓国历史悠久,直至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将此姓传了下来,就是邓氏。

对此,唐代的《元和姓纂》概括说:“邓,曼姓,殷时侯国也。春秋时,邓侯吾离朝鲁,后为楚文王所灭,子孙以国为氏。”

邓氏在繁衍发展的过程中,也吸收过外族外姓的成员。据《安化邓氏谱序》载,南唐中主李璟,曾封其第八子李从镒为邓王。

南唐亡国后,其子李天和为躲避宋太祖的斩杀,而以其父封号为姓氏,改为邓姓保住了性命。

邓姓人最集中的地方是中原地区、长江流域及沿海一带,其中江西、湖南、河南为最,四川、广东、福建、江苏次之。

邓氏是一个多民族、多源流的古老姓氏,在当今姓氏榜上位居第二十六位,属于超级大姓系列,人口约九百一十万左右(截至2015),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57%左右,并以四川、广东、福建、湖南、江苏、江西、台湾等省最多,在华北和东北地区,也有少量的邓氏族人分布。

邓姓名人

1、邓通

西汉时蜀中以邓氏钱遍天下而闻名,为邓氏家族第四十二世祖。

2、邓禹

跟从光武帝刘秀破王匡、刘均等军,名震关西。天下平定,功勋显赫,封高密侯。后绘图云台,居二十八将之首,为邓氏家族的第四十七世祖。

3、邓艾

曹魏名将,官任镇西大将,率军灭蜀汉,为邓氏家族第五十四世祖。

4、邓世昌

清末海军名将、爱国将领,在1894年的黄海战役中,率致远舰奋勇作战,全舰官兵壮烈殉国。    

5、邓小平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理论的创立者。

扩展资料

邓姓资料

1、姓氏始祖

是被颛顼赐姓为曼姓的金天氏的后裔。传说几千年前,黄帝之孙颛顼高阳氏,曾赐少昊金天氏的一个有功德的儿子为曼氏。曼氏开姓之后,世代繁衍,并分出许多支系,而邓氏就是其中之一。

2、主要源流

源于曼姓,出自商高宗武丁给叔父曼季的封地,史称邓国(今河南省邓州市),属于以国名为氏。《贵姓何来》关于邓姓的解释:"邓氏出自曼姓,是以国名为氏的。

在殷商时期,国王武丁封他的叔父为邓侯,建立邓国,故址在今河南邓县(今邓州市)。春秋时,邓国为楚国所灭,其国君的后代有的就用国名'邓'作自己的姓氏。”

两周时期,邓国是周王朝南方较为重要的诸侯国之一,历经西周、春秋,一直延续了有六百多年,后邓况徙居南阳新野。楚灭邓后,楚公子被封到邓陵,后称邓城,在今湖北襄樊市襄城郊区西北,其封邑楚公子的后代,姓"邓陵"。

递传到曼公第47代孙禹公,禹公中兴汉室,辅佐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王朝,因“云台首功”而受封为“云台二十八将之首”。

汉和帝刘肇在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去世,禹公孙女邓绥进入了刘氏东汉王朝权力中心,直至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垂帘听政的皇后。我邓氏家族也成了东汉王朝最具权势的外戚家族。

禹公世居新野,而新野在东汉时归南阳郡管辖,故我支邓氏在东汉因禹公“云台首功”、“禹公十三子,后世皆可法”被称为南阳郡邓氏。

自曼季之后,邓国历、邓晁侯→邓徽侯→邓庆侯→邓恒侯→邓昆侯→邓忠侯→邓辉侯→邓浩侯→邓煦侯→邓杞侯→邓熹侯→邓怡侯→邓沛侯→邓壁侯→邓淳侯→邓衡侯→邓略侯→邓宣侯→邓尚侯→邓粹侯→邓明侯,计二十二代,经六百余年,连续世袭侯爵,这是邓氏先世的鼎盛时期。

亡国之后的邓侯子孙,为纪念故国便以国名为姓氏,称邓氏,史称邓氏正宗,亦称曼姓邓氏。

参考资料-邓姓

1千垛油菜花景区

因为它这是种在地里的田地,对吗?

2兴化千垛油菜花景区门口

千垛菜花景区由来:120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沼泽草原,荒无人烟。宋金战争期间,徐进元帅金兀术在离岳飞9公里的草地上扎营营(昭阳)。为了防守岳家军,他在中军帐周围挖了八卦形的壕沟,并逐渐向外围大量挖掘,将挖掘出来的土堆成土堆和土圩,作为防御屏障。随着江淮上游的冲积泥沙逐渐加大了西、南、北的地势,江淮的肚皮成了锅底凹。三江汇聚于此后,水位升高,使得一处古战场遗迹不复存在。那时,壕沟变成了沟渠,土堆和土堰变成了被水包围的小岛,成了泽国的故乡。经过几代勤劳人民的不断开发,形成了成千上万的农田。

千田浮于水,云蒸霞蔚,蔚为壮观。春暖花开的季节,金黄的油菜花开在垛田上,像水面上飘动的云朵,又像散落在大地上的云朵。人们被一叠叠看不到尽头的花椰菜包围着,感受着随风而来的醉人的花椰菜香味,感到心旷神怡,美不胜收。

3千垛菜花风景区官方网站

千朵景区荷花池更绿,另有一番浪漫景象。当我春天去秋来时,我看到万寿菊花,**的叶子在千里之外飞舞,美丽而优雅。重阳雨过后,菊花蟹育肥的时候,我看到所有的花都黄了,尝到了水乡的河蟹。真的很漂亮。冬天的时候,看着成千上万的景点,芦苇和羊群在悠闲地飞翔,景色更加迷人。

兴化油菜花风景区位于兴化市顾刚乡东王村和李中镇黑高村,以千岛多天景观闻名全国,被誉为千岛油菜花。千田浮于水,云蒸霞蔚,蔚为壮观。堆田是兴化市特有的农田地貌。每到旱季,人们就把低洼处的土挖起来,堆到更高的地方,在水中形成小岛状的堆田。

4垛田油菜花景区

在兴化市。中国有很多油菜花海的景点,因为各地的季节差异很大,不同地区的油菜花海出现的时间也不一样。云南腾冲、西藏、四川盆地都有油菜花。

长江中下游地区广泛种植油菜,各地油菜花大小不一。江苏省兴化市的油菜花海最为著名。兴化市位于苏北平原,濒临高邮湖。油菜种植在平坦的袖手旁观湖边,田野之间有一条河网。泛舟游弋花海是一道独特的风景。即使在网上搜索油菜花海,出现的画面是兴化油菜花海。

:5千垛油菜花风景区

1李忠水上森林公园

大家印象

水上的森林挺有特色,空气清新,还有漂亮的白鹭。整体感觉不错,环境也不错。人不多,很安静的地方。

走进李中水上森林公园

丽水森林公园位于兴化市李中镇,是全省最大的人工生态林,是都市人回归自然休闲的好去处。这片人工生态林占地1500亩,采用沟中养鱼的立体格局。水杉、池杉参天,鸟儿聚集在树梢,鱼儿在沟里跳跃,森林生机勃勃。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猫头鹰、野鸭、白鹭、黑杜鹃、草鹦鹉、山猴等在这里筑巢生活。平时林鸟三万多,最多的时候六万多。黄昏时分,数百只鸟儿归巢,遮挡阳光,场面十分壮观。每年春暖花开的时候,这里到处都是游客。

景点类型:公园

门票:80元

开放时间:8:00-20:00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李中镇苏宋村

2千岛花椰菜

千岛菜花景区位于江苏省兴化市顾刚乡东王村东侧,总面积近万亩。千田浮于水,云蒸霞蔚,蔚为壮观。江苏兴化的油菜花,来喝茶。在这里,乘坐木船的优雅并不t输给贡多拉,而花垛场的情调并不不要输给威尼斯水系统的复杂性每个角落都迷失在花田里。2011年,经过网络评选,兴化花海入选中国首届最具影响力油菜花海。与世界闻名的普罗旺斯薰衣草园、荷兰郁金香花海、京都樱花一起,跻身世界四大花海。

景点类型:其他

地址:顾刚镇东王村东侧

3郑板桥纪念馆

走进郑板桥纪念馆

郑板桥纪念馆是中国历史人物的纪念馆。1983年11月,为纪念清代画家、作家郑板桥而建。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昭阳镇。这批藏品共1181件,其中郑板桥书画33件,金农、闵贞、郑鸾、刘熙载书画348件,当代名人纪念郑板桥、施耐庵书画833件。博物馆基本上展示郑板桥的生活和艺术成就。显示昭阳郑家谱、板桥老人遗物、《郑板桥集》7个版本、板桥墨迹复印件及照片,以及相关研究著作、资料及手迹、碑刻、传说等。纪念馆管辖的郑板桥故居,由南北八间清代民居组成。粉墙黛瓦,兰花翠竹稀疏,一派优雅的房间,为什么大房间,很少花得到维护。

地址:牌楼北路2号

4施耐庵公墓

走进施耐庵公墓。

施耐庵墓地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新垛镇石家桥东北150米处。以施耐庵为中心墓,你施施墓园内陈列着的家族史表、与及其后代有关的各种文物,以及从0755年到79000年的各种版本的资料。他的孙淑媛按照他的遗愿葬在这里。墓地被水包围着。该墓为圆形土墩,高35米,直径45米。一块伟大作家施耐庵老师的墓是竖立的,高14米,宽04米,前面有三座砖砌牌楼。东南面有施耐庵文物陈列室。施耐庵公墓。墓前立着一座砖砌的三门牌坊。在中间的横梁上,有一个刻有耐安工房吊着。墓在松柏之间。重建施耐庵s墓赵朴初写的立在墓前。附近还有一座绿岛,一条小河绕岛流过。人们从高处俯视它,但它看起来像一只带绣球的狮子(狮子),所以俗称风水宝地。北京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惠仁有句诗说,对岸,一匹白色的小马迷上了薄雾,一只碟球狮沐浴在晨曦中。奈夏泉平静地躺下,对人们品头论足的缺点。

地址:台州市兴化市

5、乌金当

走进乌金当

位于兴化市北郊,面积678平方公里,一半陆地,一半水域。相传岳飞在此射金兀术黑巾,故名。这是《水浒传》作者施耐庵写的水浒传原型。元末,施耐庵回到故乡,面对乌金荡的壮丽景色,他曾吟诗一首:过去人们常去桃花源,但我们这一代人今天去了芦苇荡。蓝天映着碧波,绿树是故乡。景区水面开阔,地势平坦。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的南湖公园(俗称乌金荡公园)和雄伟壮观的著名水上佛教胜地方上寺都在区内。

地址:江苏省泰州市兴化市北郊

6多天风景带

走进多天风景区

多风光带位于星湖顾刚乡东王村

兴化四牌楼被称为四赞坊明代和清代后的四牌楼。兴化四牌楼建于明朝嘉靖三十八年,万历前十九年,即1559年至1591年。除了我们今天看到的47块牌匾,还有郭超省馆和淮海人文明初悬挂。这两块牌匾在康熙二十三年重修时依然存在。兴化民族历史人物75位,81人次,47块匾额,从南宋开始到民国初年,跨越五代。但立匾的时间并不在历史顺序中。据记载,明初只有四块,后来才增加了六块,包括东海圣贤和中原学者,基本都是为当时明朝的人物建造的。康熙二十三年后逐渐增多,出现宋元人物匾额。只是到了嘉庆三年牌匾竖立在顶部和底部,可以显示文物的辉煌。共有47块牌匾,大部分由地方政府或士绅名流赞助。其中,皇家礼物性的宁静和休闲特别奖仁寿民国初年徐世昌总统发行的,都只是当地的仿制品或仿制品。结果是,那些方兴未艾的人占了上风,而历史上的一些著名人物,如程、胡仙、吕西行、宗、于,却被忽略了,更不用说张士诚和了。至于对武士、闺阁、工匠、外人的歧视,当然会全部排除。因此,四牌楼的牌匾可以反映兴化的一部分的历史,但可以不要偏心。

景点类型:历史建筑

地址:台州市兴化市牌楼路

8郑板桥故居

走进郑板桥故居。

位于江苏省兴化市东城外贾政巷7-8号。有三个朝南的主要房间,一个门卫室,一个小书房和一个厨房。粉墙黛瓦,兰花竹簌簌,庭院静谧。故居整体建筑古朴典雅,充分体现了为什么房间要优雅又大,却没有很多花郑板桥生前写的。在故居里,郑板桥美国的家用电器和郑板桥的复制品展出了郑板桥的绘画和书法,并研究了有关该国的信息。主房间的阳台上有一座郑板桥的铜像。它于1983年彻底翻新。是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故居是粉墙灰瓦。虽然面积不大,但可以暂时避开噪音。

地址:兴化市昭阳镇

9朱虹光复寺

走进朱虹光复寺

兴化市广福寺,位于江苏省兴化市朱虹镇东部,又称朱虹广福寺。这座寺庙的名字叫做福田寺、佛教贾菩萨道场祠堂,这是朱宏深厚的文化和历史底蕴。清光绪年间,朱光复寺被福清和尚拆除旧寺后重建。寺内有大雄宝殿、关帝庙、都天宫,亭台楼阁星罗棋布,规模庞大,气势雄伟。可惜抗战时期,寺庙被日军占领,地势相对险要,建筑坚固。八路军久攻不下后,伤亡惨重。日军投降后,为防止再次被占领,古寺被八路军烧毁。建国后民国时,原址变成了一个粮库。现在古庙光复寺很容易就被重建,并成为朱虹镇的一道独特的风景。

景点类型:宗教场所

地址:江苏泰州市兴化市朱虹镇

10刘熙载故居

走进刘熙载故居。

位于兴化市小关帝庙巷3号,由原貌改建而成,有两个入口,前有听厅,后有客厅

6千垛菜花风景区

高邮湖西部的油菜花海,面积约2000亩,站在高邮湖大桥上,从高处俯瞰千亩油菜花,尽收眼底。在兴化市钱多镇王旺村、黑高村东侧,总面积近万亩的钱多油菜花,可乘小船穿梭于花海之中,进入仙境,心旷神怡。可见兴化油菜比高邮油菜大很多。

:50元左右的7千垛油菜花游览需要多久

门票。

耕种一个山村,消暑,夏天开辟水上运动。正确的打开方式只有水。只有一个衷心的水战嘉年华在38的高温下可以完美的回应夏天的热情。

水上的木板路和木桥尤其受欢迎。在阵阵笑声中,你能感受到孩子们的快乐。大人也可以在泳池里享受小寨特有的清凉。

史姓家谱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来源有五:

1、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仓颉之后,衍生了仓氏、史氏、侯氏、侯冈氏、夷门氏、仓颉氏。仓颉为史官,人称史皇氏,其后有一支以官为氏,称史氏。

2、出自周 太史佚之后。历代他姓史官,亦多以官为氏。见于历史最早的史姓人物,当属西周初年的太史史佚。西周初年有太史史佚,为人严正,与太公、周公、召公并称为四圣。由于他终生在周朝任太史,他的子孙便以官名为氏。春秋时期,列国史官多以官为氏。

3、隋唐时代"昭武九姓"之一。古西域 康国支系有史国,居史城,为"昭武诸国"之一,史国有人来中原居住,遂以国名为氏。

4、为突厥族 阿史那氏所改。北魏 阿史那部,有归附唐朝者,改姓史氏。

5、史氏还混化了他族血统。如唐有史思明,本宁夷州 突厥种。

史姓分布

史氏以官为姓,先秦列国都有史官,因而在春秋战国时期,史氏就相当广泛地分布于全国各地。

西汉时有鲁国人史恭,其孙史丹自鲁(今山东曲阜)徙居杜陵(今陕西长安县西北)。史丹曾孙史崇,东汉初举家迁至溧阳(今江苏高淳县固城镇)。史丹裔孙东汉史苞的后代,于西晋末年的永嘉之乱时迁至河西健康(今甘肃高台县)。史丹后代又有一支迁至高密(今属山东),还有一支留居京兆(今陕西西安)。此外,西汉末有沛国人(今江苏 沛县)史岑,又有史立因罪迁合浦(今广西合浦县东北);东汉时,史通平迁居青神县(今属四川)。

今河南开封、洛阳、民权皆有史氏;唐五代时,今湖南、浙江、山西等省有史氏;宋代,今江西、河北有史氏;至明代,史氏还分布于今湖北、安徽、福建、广东、贵州、云南等省的一些地方,已遍布江南。清代以后,史氏有迁往海外者,侨居于新加坡等国家。

郡望堂号

堂号:

"忠烈堂":明朝末期,史可法以兵部尚书、大学士督师扬州抗清。当扬州城危的时候,史可法给老母个妻子写了遗书,因为自己没有儿子,命副将史德威做他的儿子。并且交待说:"我死后,有把我埋在明孝陵帝的旁边。"城破以后,可法自刎不死,他又命史德威杀他。德威哭着不肯杀,结果被清兵俘虏。被俘后,清人劝他投降,他坚决不屈,壮烈殉国。

郡望:

健康郡:十六国前凉置郡,治所在今甘肃高台西南。北朝魏废。

宣城郡:晋太康二年(公元281年)置郡。治所在宛陵(今安徽宣城)。

高密郡:西汉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改胶西郡置国,治所在高密。西晋复置国,南朝宋改为郡,治所在桑犊城(今山东潍坊市东)。

京兆郡:汉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内右史置京兆尹,为三辅之一。治所在长安。

史姓家谱

全国:史氏谱录合编八卷

江苏:史氏吴中派族谱不分卷、吴中派史氏家乘不分卷、迁淮史宗谱不分卷、古丰史氏长房族谱三卷、常州史氏族谱十二卷首一卷

浙江:余姚半霖史氏小宗支谱九卷、余姚史氏宗谱十一卷首二卷末二卷、鄞东钱堰史氏宗谱八卷、澄江史氏支谱十卷、鄞东韩岭史氏宗谱二卷、鄞东上水横街史氏支谱十五卷首一卷

山东:史氏家谱不分卷、乐陵史氏家谱不分卷、史氏家乘不分卷

湖北:史氏宗谱六卷、史黄氏宗谱十卷

湖南:史氏宗谱九卷、史氏续修族谱十五卷首三卷

四川:里碑溪史氏族谱十卷

历史名人

史可法:抗清名将。在兵困扬州时,他拒降固守,奋战到底,不幸英勇就义。

史孟麟:明朝理学家。他主张以理学为"国本",以名节相砥砺,同时参与东林书院讲学。

史 鱼:春秋时卫国史官,以正直著称。临死时,还劝卫灵公进贤(蘧伯玉),去佞(弥子瑕)。后人称为"尸谏"。他秉笔直书,堪称史家楷模。

史 籀:周宣王时书法家,相传他造有籀文(即大篆)。他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唯物主义命题。

史姓系承史皇 源起宣城武昌

这个古老而又光彩的姓氏,据历来的考据,是具有两个主要的来源的,而且两者都跟古代的史官有着密切的关系——一支出自黄帝时创造文字的“史皇”仓颉,一支则出自周朝的太史佚。

据考,仓颉的后裔,主要是繁衍于宣城,太史佚的后代,则主要繁衍于武昌。换言之,后世各地源自今安徽省宣城县的史姓人家,其始祖可以追溯到5000年前的黄帝史官仓颉;从湖北武昌分支出来的史姓,则是3000年前太史佚的后裔。

关于史姓的姓源,是见诸《路史》和《姓纂》二书的记载。《路史》上指出:“仓颉后有史氏”。《姓纂》上则指出:“周太史佚之后,以官为氏,汉有史皇孙逊。”另外,《中华姓府》也指出:“太史佚及仓颉之后。”

这三段记载,同时采认仓颉与太史佚为后世史姓的始祖,则就现代人研究学问时所重视的“证据”来说,是相当充实的了。不过,史姓人士要想找到自己的真正出处,恐怕也因此而必须多费一点功夫,至少也得先追根究底找到若干年代以前的祖先是来自安徽,或是来自湖北,才能凭线索找到自己的来龙去脉。

在春秋战国时代,史姓的确是十分出人头地的,像鲁国的史晨,和魏国的史起,都是青史垂名的不朽人物。

史晨的得以名传千古,主要是由于现代仍耸立在山东曲阜孔庙的一座“史晨碑”。该碑是建于东汉灵帝的建宁二年,也就是公元169年的时候,距今已有1800多年之久。碑上所刻的文字,就是春秋时鲁相史晨祀孔子的文章,分为前后两碑,前碑载奏章,后碑叙飨礼之事,迄今全文完整可诵,隶书神碑超逸,历来为研习书法者所宗。当然,如此一来,写作碑文的那位史晨,也就因此而永垂不朽了。

明朝末年的史可法,更是青史垂名,人人敬仰的民族英雄,他死守扬州殉国的可歌可泣的伟大事迹,更为后人所熟悉,“史阁都”的大名在民间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汉语拼音:shi 汉字笔划:5 书写笔顺:竖折横撇拉

偏旁部首:口 部首笔划:3 五笔输入:kq(86版) kri(98版)

汉字解释:

史 history;史 shǐ (1) (会意。甲骨文字形,上面是放简策的容器,下面是手。合起来表示掌管文书记录。本义:史官) (2) 古官名。职别各异 [histographer;official historian] 史,记事者也。――《说文》。按,周官有大史、小史、闪史、外史、御史、女史。其属又各有府史、胥徒史,主造文书者亦称史。凡府史,皆其官长所自辟除。矧大史友内史友。――《书·酒诰》。郑注:“大史内史。” 用史巫纷若。――《易·巽》辞多则史。――《礼记·聘礼记》史载笔。――《礼记·曲礼》史狐书贼。――《谷梁传·宣公二年》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礼记·玉藻》 (3) 殷代为驻守于外的武官。卜辞:“在北史其获羌。” (4) 在王左右的史官,担任祭祀、星历、卜筮、记事等职迁有良史之才。――《汉书·司马迁传赞》 (5) 又如:史巫(祝史和巫觋);史氏(史家;史官);史臣(史官);史职(史官的职务);史家(史官或历史学家);史胥(掌管文书的小吏) (6) 太史令的简称自去史职,五载复还。――《后汉书·张衡传》 (7)官佐之称。《诗·小雅·宾之初延》:“凡此饮酒,或醉或否,既立之监,或佐之史”。毛传:“立酒之监,佐酒之史”。(8) 史册,历史 [annals;history] 如史载田横事,虽以史迁之善传游侠,亦不能为五百人立传,滋可痛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幼而读书,好《楚辞》;诸子经史多所涉猎。――明·顾炎武《复庵记》 (9) 又如:史鉴(历史书);史文(历史文献);史绩(历史功绩);史录(历史的文字纪录) (10) 古代官府的佐吏 [secretary] 或佐之史。――《诗·小雅·宾之初筵》 (11) 中国古代图书四大类别之一,包括各类历史书籍 [history] 列经、史、子、集四库。――《新唐书·艺文志》 (12) 画师 [painter] 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庄子》 (13) 姓史不绝书 shǐbùjuéshū [same things were very common in history;be again and again repeated in history] 指经常发生的那一类事情,历史记载上常能看到鲁之于晋也,职贡不乏,玩好时至,公卿大夫,相继于朝,史不绝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史册 shǐcè [annals] 历史记载;史书载入历史史册史抄 shǐchāo [extracts from history] 摘录史书编成的书史官 shǐguān [historiographer] 被任命撰写一个国家、集团或机构的历史或系统地记载它们的人;也指古代朝廷中负责整理编纂前朝史料史书和搜集记录本朝史实的官员史馆 shǐguǎn [historiographers' institute] 旧时主持编纂国史的机构余在史馆,闻翰林天台陶先生言博鸡者之事。――明·高启《书博鸡者事》史话 shǐhuà [history] 对某件史事或事物以叙述故事的形式写成的作品(多用作书名),如《淮海战役史话》、《辞书史话》史籍 shǐjí [history;historical records] 记载史事的典籍史迹 shǐjì [historical site or relics] 历史文化遗迹年代湮远的史迹史记 shǐjì [Shi Ji(Historical Records)]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撰成。司马迁利用史官典籍,博采《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等书与实地采访写成。记述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天汉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后其书有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均为褚少孙所补。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书中《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史论 shǐlùn [historical works;historical essay] 评论历史的著作史诗 shǐshī [epic] 叙述重大历史事件或英雄传说的长诗音乐舞蹈史诗史实 shǐshí [history;historical facts] 历史上的事实史家为了史实而牺牲生命,传为美谈史事 shǐshì [historical event] 历史上的事情史书 shǐshū [historical records] 历史书:记录历史的文献据史书记载史无前例 shǐwúqiánlì [unprecedented;have no precedent in history]谓在历史上是空前的,找不到同样的例子;前所未有史无前例的壮举仅仅是十年时间,从工农业生产增长的情况来看,从人民生活水平迅速的提高来看,我们都取得了史无前例的巨大成就。――《太阳的光辉》史学 shǐxué [historiography] 以人类历史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史帙 shǐzhì [history] 史籍史 shǐ ㄕˇ (1)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亦指记述、研究这些的文字和学科:历~。通~。断代~。近代~。世界~。文学~。~诗。~部(古代图书分类的一大部类,包括各类历史著作)。~坛。~评。~前(没有书面记录的远古)。~不绝书。 (2) 古代掌管记载史事的官:太~。内~。 (3) 古代官职:刺~。御~。 (4) 姓。郑码:JOS,U:53F2,GBK:CAB7 笔画数:5,部首:口,笔顺

云龙区。

根据百度地图查询,淮海国际博览中心地址位于徐州市云龙区云台路47号,是以展览、会议、餐饮、娱乐、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国际型会展中心。

淮海国际博览中心举办各类展览、会议和活动,为淮安市及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文化交流和合作提供了平台。

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迄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

根据中央军委的部署,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开始,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1948年11月6日,华东野战军分路南下。8日,国民党军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万余人战场起义。10日,我军把黄百韬兵团分割包围于徐州以东的碾庄地区。经过10天逐村恶战,至22日全歼敌军10万余人,敌兵团司令黄百韬自杀。同时,中原野战军为配合作战,出击徐(州)蚌(埠)线。11月16日,攻克宿县,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这时,中共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总前委,邓小平为书记,统一指挥淮海战役。第二阶段,11月23日,中原野战军在宿县西南的双堆集地区,包围了从华中赶来增援的黄维兵团12个师。28日,蒋介石被迫决定徐州守军作战略退却。徐州“剿总”总司令刘峙撤至蚌埠,副总司令杜聿明留在徐州指挥。12月1日,敌弃徐州向西南逃窜。4日,华东野战军追击部队将徐州逃敌包围。6日,敌孙元良兵团妄图突围,即被歼灭,孙元良只身潜逃。同日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集中9个纵队的优势兵力,对黄维兵团发起总攻。经过激战,至15日全歼敌12万余人,生俘黄维。此后,为配合平津战役,按照中共中央军委的统一部署,部队进行了20天休整。第三阶段,1949年1月6日至10日,华东野战军对被包围的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经过4天战斗,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共30万人,俘获杜聿明,击毙邱清泉,李弥逃脱。

这次战役,我军参战部队60万人,敌军先后出动兵力80万人,历时65天,共歼敌555万余人,使蒋介石在南线战场上的精锐部队被消灭干净,基本上解放了长江以北的华东和中原广大地区,使国民党反动统治中心南京处于人民解放军的直接威胁之下。

济南战役后,敌徐州“剿总”刘峙集团开始收缩兵力,至十月底,其四个兵团、四个绥靖区、二十五个军,约六十万人的兵力,分布在以徐州为中心的陇海和津浦两条铁路线上,企图阻止我军南下,以屏障南京。其部署是:第7兵团(黄百韬)在新安镇地区;第 13 兵团(李弥)在徐州以东地区;第2兵团(邱清泉)在黄口、砀山地区第16兵团(孙元良)由郑州撤往蒙城;第9绥靖区(李延年)在海州;第3绥靖区(冯治安)在韩庄、台儿庄地区;第4绥靖区(刘汝明)在商丘;第1绥靖区(周岩)在淮阴。这一部署的特点是,重兵密集,便于机动,增援迅速。九月二十五日,中央军委批准华东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的建议。十月十一日,毛泽东提出了关于淮海战役的作战方针,要求华东野战军,第一步集中兵力,歼灭第7兵团,完成中间突破;第二步歼灭海州、连云港地区之敌;第三步在两淮地区作呀。并要求中原野战军主力部署攻击陇海路郑徐段,牵制第16兵团不使其东调,配合华东野战军作战。为了全歼第7后团,并迷惑敌军,使其不能迅速判明我军的主攻目标,毛泽东根据敌军部署特点,进一步指示华东野战军要用一半以上兵力担任牵制、阻击任务,并从南北两面及西面威逼徐州。这样就能达到争取较多时间,全歼第7兵团。十月中旬,中原野战军派第2纵队向江汉、第6纵队向宛西行动,吸引白崇禧主力第3兵团(张淦)向南,第12兵团(黄维)向西,以配合郑州战役。

十月二十日我中原野战军主力四个纵队发起郑州战役,这时,敌主力第16兵团已东撤,残敌万余人被歼,郑州、开封很快解放。此时中原野战军主力已能够机动使用于东线。根据全国战局的发展和中原、华东战场的敌情变化,十一月一日,中央军委确定由陈毅、邓小平统一指挥中原野战军与华东野战军进行淮海战役。这样,我军能够参战的部队,计有华东野战军十五个步兵纵队、一个特种兵纵队,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加上地方部队,共有六十多万人。辽沈战役后,蒋介石害怕徐州之敌重蹈卫立煌集团全军被歼之覆辙,为确保徐州,巩固江淮,以屏障南京,于十一月四日,决定将刘峙集团主力收缩到津浦路徐蚌段两侧守备,企图以徐蚌段为轴心,各机动兵团分布在该段两侧地区,以攻势防御阻击我军南下,必要时撤到淮南,确保南京,并于六日按此计划调整部署。同时,调华中"剿总"所属之第12兵团至太和、阜阳地区,相机东援。根据中央军委首先歼灭第7兵团,切断津浦路徐蚌段,孤立徐州的计划,华东野战军决以七个纵队分割围歼第7兵团于新安镇、阿湖地区;以八个纵队担任阻缓任务,其 中以三个纵队南北对进,牵制、阻击第13兵团东援,割裂第7、第13两兵团之联系以山东兵团指挥三个纵队歼灭第3绥靖区之敌或促其起义,尔后;渡过运河,直插徐州以东,以牵制敌第13兵团,阻击徐州之敌东援,以两个纵队(战役初期归中原野战军指挥)从西北面威胁徐州。中原野战军主力四个纵队由睢县、柘城地区东进,求歼商丘地区之敌第4绥靖区,尔后攻占宿县,切断津浦路徐蚌段,完成对徐州的战略包围,并调第2、第6纵队至淮海战场阻击敌第12兵团。华东野战军按计划于六日夜间发起淮海战役,各部队向预定目标开进,发现敌人正在收缩,当即转入追击。敌第7兵团因等海州第44军西撤,推迟至七日西开,而第13兵团已按计划离开徐东,准备调往灵璧。十一月八日,敌第3绥靖区副司令张克侠、何基沣率三个半师起义,我山东兵团顺利地南渡运河,越过该部防区,直插徐州以东地区。刘峙发现我军多路向徐州逼近,判断我将东西夹击徐州,十分恐慌,当即改变原来撤至徐蚌两侧的计划,决定调第2、第13、第16三个兵团,星夜向徐州集中,坚守徐州。同时,蒋介石决定调杜聿明回徐州"剿总"任副总司令,并以李延年率第9绥靖区机关在蚌埠组建第6兵团,第4绥靖区改为第8兵团,与第6兵团协同动作,沿津浦路两侧向宿县推进,并担任固镇、宿县之间的守备。中央军委根据战场形势的变化,于九日夜间,要求华东、中原野战军"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定下了全歼敌刘峙集团于徐州地区的决心。十一月十日,山东兵团主力歼灭了第7兵团西撤的先头师,切断了该敌的退路,十一日华东野战军将敌第7兵团合围于碾庄地区。为全歼第7兵团,我军调整了部署,华东野战军以山东兵团挨近第4、第6、第8、第9、第13纵队 及特纵炮兵大部攻歼敌第7兵团,以第7、第10、第11纵队阻击徐州东援之敌,由东南面逼近徐州,侧击东援之敌,以第1纵队为预备队;陈毅、邓小平当即指挥中原野战军主力及华东野战军第3和两广纵队转入徐蚌段作战,其中以第4纵队、华东野战军第3纵队和两广纵队由西南面、冀鲁豫军区两个独立旅由西北面威胁徐州,以第3纵队及第9纵队一部攻击宿县,第9纵队主力南下阻击敌第6、第8兵团北援,第1纵队为预备队。

十一月十五日夜,中原野战军攻占宿县,歼敌一个师,切断了敌徐州与蚌埠间的联系,完成了对徐州的战略包围。 党中央考虑到此役是南线空前的大战役,战役的胜利,不但长江以北局面大定,即全国局面亦可基本上解决。因此十六日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组成淮海战役总前委,以刘伯承、陈毅、邓小平为常委,邓小平为书记,统筹华东、中原及冀鲁豫地区前后方的一切事宜。十一月十二日,我军对敌第7兵团展开猛攻,二十日攻占碾庄,二十二日全歼第7兵团,击毙贡百韬。徐州东援之敌遭我顽强阻击,每日只能前进一至二公里,由确山赶来增援的敌第12兵团十一个师,遭到中原野战军阻击,也只进到浍河以南的赵集附近。 敌第7兵团被歼后,蒋介石决定以徐州的第2、第16兵团,蚌埠的第6、第8兵团及第12兵团三路会攻宿县,企图打通徐蚌间的联系,把徐州之敌撤走,因此,敌第12兵团继续向徐州方向推进。总前委决房集中中原野战军全部围歼敌第12兵团,华东野战军组成北、南两个作战集团分别阻击徐州、蚌埠之敌,并以一部作为中原战军围歼敌第12兵团的预备队。十一月二十五日,敌第12兵团十二万人被我中原野战军七个纵队包围在宿县西南之双堆集地区。 敌第12兵团被围后,蒋介石见其突围不成,徐州、蚌埠增援无望,遂一面令刘峙到蚌埠督令第6、第8兵团再次北援,一面令杜聿明率第2、第13、第16兵团放弃徐州,绕道永城南下,企图侧击我中原野战军。解第12兵团之围后共同南逃。毛泽东对徐州敌军柯能突围早有预见,并指示华东野战军预作准备。十一月三十日,徐州杜聿明集团约三十万人,向永城方向逃窜。我华东野战军即以十一个纵队全力追击,十二月四日,将该敌全部包围在永城东北之陈官庄地区。�眨�6兵团自行突围,被我消灭。第2、第13两兵团即就地转入防御。 我军同时包围了敌两个集团,蚌埠之敌仍企图北上救援。总前委采取了"吃一个(黄维),挟一个(杜聿明),看一个(李延年、刘汝明)"的方针,以中原野战军六个纵队及华东野战军各一个纵队阻击由蚌埠再次北援之敌第6兵团,以华东野战军两个纵队为总预备队。十二日我军对敌第12兵团发起总攻,至十五日将敌全歼,生俘黄维。敌第6兵团北援被阻,当获悉第12兵团被歼后,连夜逃回蚌埠。 此时,平津战役已经胜利展开,为了不使蒋介石迅速决策海运平津诸敌南下,中央军委,对杜聿明集团暂缓攻击。着淮海前线全军进行战场休整,并对敌军开展政治攻势,做好攻击准备。十二月十七日,毛泽东写了"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但杜聿明等拒绝投降。十二月下旬,东北野战军和华北军区第2、第3兵团已将傅作义集团分割包围在平津、平张线上。华东我军遂于一月六日对杜聿明集团发起总攻,至十日将敌全歼,生浮杜聿明,击毙邱清泉,淮海战投胜利结束。 淮海战役历时六十六天,歼灭了国民党在华东、中原战场的五十六个师五十五万人,使敌人的长江防线和统治中心京、沪地区, 直接暴露在我军面前。淮海战役结束后,淮河以南的敌人仓惶南逃。华东野战军第6、第7、第8、第13纵队分路南下,解放了江淮间广大地区,前出到长江北岸,为尔后的渡江战役创造了条件。

一、姓氏源流

崔(Cuī)姓源出有三:

1、出自姜姓,以邑名为氏。据《唐书·宰相世系表》及《元和姓纂》等资料所载,炎帝神农氏后裔,西周时齐国国君丁公伋的嫡长子季子曾食采于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子孙以邑为氏,是为山东崔姓。根据多种古籍的记载,崔氏出自姜姓。崔姓出自于西周时期的齐国,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曾经长期是山东望族和中国著姓。齐国是西周初周武王分封的重要诸侯国之一,建都于临淄(今山东省淄博市),开国君主是吕尚。吕尚本来姓姜,因为他的先祖被封于吕(今河南省南阳),从其封姓,故称为吕尚。吕尚的儿子丁公佶,是齐国的第二代国君,他的嫡子叫季子,本来应该继承君位,但却让位给弟弟叔乙(即乙公得),而自己则住到食采地崔邑(今山东省章丘县西北),后来以邑为氏,就是崔氏。  而这位丁公佶,相传是姜太公姜子牙的儿子。由此可见,崔氏中国人是源自姜太公的直系后代,追本溯源还是上古时期炎帝神农氏的子孙。他们的得姓,算起来大约有3000余千年的历史了。

2、据《新唐书》所载,唐时新罗国有崔姓。

3、出自少数民族崔姓:

① 清代高丽人、满洲人姓氏中有崔姓。

② 今彝、回、蒙、土等族均有崔姓。

二、迁徙分布

崔姓崔姓发源于山东境内。季子后人一直仕齐国卿大夫。秦汉时,季子后裔崔意如任秦国(都今陕西咸阳)大夫,封东莱侯。长子崔伯基为西汉东莱侯,居清河东武城(今河北清河县东北,一说今山东武城县西),后分衍出鄢陵(今属河南)、南祖、清河大房、清河小房、清河青州房等支派。次子崔仲牟,居博陵安平(今属河北),后分衍出博陵安平房、博陵大房、博陵第二房、博陵第三房等支派。崔姓一族可谓门庭显赫,人丁兴旺,故有“清河”、“博陵”两大郡望。另东汉末年,军阀争战,平州刺史崔毖率族人避居朝鲜,后发展为朝鲜大户。魏晋南北朝时,崔姓依旧以门第高贵、族大人众而著。史载,西晋时,崔姓位居北方士族之首,遂被列一等大姓“崔卢王谢”之首。《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有:“崔殷(崔伯基八世孙)有七子,长子崔双为东祖,次子崔邯为西祖,三子崔寓为南祖,亦号中祖。崔寓四世孙崔林,魏司空、安阳孝侯,曾孙崔悦,前赵司徒、左长安、关内侯,有三子:浑、潜、湛。崔湛之孙崔蔚,北魏郢州刺史,居荥阳(今属河南),号郑州崔氏。”唐代崔姓官仕宰相者多达二十七人(《新唐书·宰相世系表》列二十三人,该书《校勘记》又增补四人),由此可见唐代崔姓地位显赫之一斑。此期,崔姓繁衍之地以北方为主,山东、河北、河南、陕西、山西、甘肃遍布崔姓。宋元时期,有较多崔姓南迁于江苏、安徽、浙江、江西等地。明朝初年,有山西大槐树崔姓移民于人迹稀疏之地。明清之际又有大批崔姓族人迁往辽东一带,多与朝鲜族杂居。清末又有入居东南亚国家者。总之,唐代以后,崔姓虽陆续有迁徙之举,但仍不失为一北方姓氏。今日崔姓尤以山东、河南、黑龙江、辽宁、江苏等省多此姓,上述五省崔姓约占全国汉族崔姓人口的百分之六十。崔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七十四位的大姓,人口较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二八。

三、历史名人 崔 浩:清河东武城(今山东省武城西)人,后魏时官至司徒。其修史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门之灾。

崔 宏:南北朝时清河东武城人,官至吏部尚书,曾执掌机要,参与草创过各种制度。

崔 鸿:今山东平原人,著名史学家,初仕魏中散大夫一职,后迁黄门侍郎,加散骑常侍、齐州大中正。撰《十六国春秋》一书。

崔 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市)人,唐代大诗人,官至司勋员外郎。早期多闺情诗,诗风浮艳,晚期诗风慷慨豪迈,后人辑其诗成《崔颢集》。

崔 护:博陵安平(今属河北)人,唐代诗人,官至岭南节度使。其诗《题都城南庄》,有句“人面桃花相映红”千古传诵。

崔 白:濠梁(今安徽省凤阳)人,北宋名画家,擅画花竹、禽鸟,尤工秋荷凫雁。其笔法劲利如铁丝,设色较淡,改变了宋初以来画院流行的浓艳细密之画风。

崔 立:将陵(今山东省德州)人,金末自称太师、军马都元帅、尚书令、郑王。

崔 斌:元朝名臣,官至中书左丞(副丞相)。其人才思敏捷,性情刚直,为官清廉,深受元世祖信任。

崔 述:大名(今属河北省)人,清代历史学家,考据学者。字承武(1740-1816),号东壁,河北大名人。乾隆举人。曾任福建罗源、上杭知县。任职期间,兴利除弊,为人称道。30岁后,因见群经的传记、注疏多与原经文有出入,由怀疑而进行考据,辨别真伪。他考辨先秦古事,一切取信于经。对战国以下的书,都以为不可全信,因而专攻古史。对近代史学界怀疑古书古事的风气,颇有影响。所著书以《考信录》为主,包括《三代考信录》、《丰镐考信录》、《洙泗考信录》等,近人汇印为《崔东壁遗书》。

崔骃 :东汉涿郡安平(今属河北省)人。少与班固、傅毅齐名,曾为府掾,后改主簿,著有《达旨》等,有“儒家之林大才子”之称。其子崔瑗,官至济北相。为著名书法家,工章草,其书“点画精微,神变无碍”,人称“草贤”,著有《草书势》。

崔善为:唐代贝州武城(今山东武城西北)人。善天文算历和断狱。曾随李渊起兵,后封清河县公。

崔敦礼、崔敦诗:南宋通州静海(今江苏南通)人,二人均为绍兴进士。敦礼著有《宫教集》、《刍言》。其弟敦诗文才敏赡,著有《玉棠类稿》、《西坦类稿》等。

崔子忠:北海(今山东省莱阳)人,明代著名画家。擅画人物、仕女,兼工肖像画。与陈洪绶并称“南陈北崔”。

四、郡望堂号 1、郡望

崔姓郡望主要有清河郡、博陵郡、汞阳郡等。

清河郡:汉高祖所设置,相当于今天河北省清和及枣强、南宫一部分,山东省临清、夏津、武城及高唐、平原各一部分地。东汉时改为国。

博陵郡:三国魏正始三年设置,西晋时置为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北省安平,饶阳、安国等地。

汞阳郡:由三国时的河南郡分置,西晋时也被设置为国。相当于今天的河南省黄河以南,东至朱仙镇、西至汞阳南至密县,以及黄河以北的原阳县地。

2、堂号

噤李堂:“噤李”是指使李白不能够开口吟诗。传说唐朝崔颢游黄鹤楼,在楼上题了一首诗,文情俱佳。后来李白也游黄鹤楼,见到崔颢的诗,便不敢在上面题诗了,只是吟道:“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此外,崔姓的主要堂号还有:“清河堂”、“德星堂”、“敦叙堂”、“默阴堂”等。

============================================================

崔姓宗祠通用对联

〖崔姓宗祠四言通用联〗

世推三虎;

人羡五龙。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崔琳、及其弟子詹事崔珪、光禄卿崔瑶三弟兄。崔琳官至太子少保,崔珪官至太子詹事,崔瑶官至光禄卿,时号“三虎”,因官阶都在三品以上,又号称“三戟崔家”。下联典指唐代博陵安平人崔玄暐及其弟崔昪、子崔琚、孙崔涣、曾孙崔郢五人,人称“五龙”。崔玄暐,明经科进士,历官高陵主簿、记部员外郎、凤阁舍人、天官侍郎,为官公正廉洁,深得武则天赏识,长安年间官鸾台侍郎、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宰相)。因诛杀张易之、张昌宗兄弟有功,任中书令,封博陵郡公。一生以清白著称。崔昪,历官司刑少卿、尚书右丞。崔琚,历官中书舍人、礼部侍郎。崔涣,长于议论,历官亳州司功参军、司门员外郎、巴西太守。安史之乱中,玄宗逃往四川,他在路上迎接以表示中心,又由宰相房琯推荐,于是任黄门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肃宗时,官江淮宣谕选补使,选拔人才,不照顾亲友。代宗时,官御史大夫,因批评宰相元载而被贬为道州刺史。崔郢,历官商州防御史、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

一门孝友;

三礼义宗。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武城人崔邠,,字处仁,进士出身,历官吏部侍郎、太常卿,以耿直知名。他家三代同灶,和睦相处,宣宗曾说他家“一门孝友,可为士族的典范。”下联典指南朝梁东武城人崔灵恩,少年时读遍五经,尤其精通“三礼”(《周礼》、《仪礼》、《礼记》)和“三传”(《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在魏时官太常博士,入梁,官步兵校尉兼国子博士,聚徒讲学时,听者常有数百人,后出任桂州刺史。著有《周礼集注》、《三礼义宗》《左氏经传义及条例》等,共一百三十余卷。

五原贤守;

四皓齐名。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崔寔为五原太守。下联典指汉·崔广号夏黄公,为“商山四皓”之一。

覆瓯待相;

却璧鸣廉。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唐代武城人崔琳,受玄宗器重,玄宗曾写下他的名字,用金瓯覆盖。下联典指南北朝时北魏安平人崔挺,字双根,孝文帝时官光州刺史、光州大中正、北海王司马。为官廉洁,有人送他玉璧,被他拒绝,说:“过去没有杨震之金,今日岂能有崔挺之璧。”

秉仁岳峻;

动智渊明。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后魏太中大夫崔敬邕碑文联句。

和睦妯娌;

善事姑嫜。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

〖崔姓宗祠六言通用联〗

八行称于众口;

三相出诸一门。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代密州文学崔贡,字迁硕、仁和人。端重有学识。大观中诏天下郡县保任士有孝弟睦蠏任邱中和八行者,贡入太学,司成考验以闻,后授密州文学以卒。乡尊之曰“八行先生”。下联典指唐代中书舍人、封魏国公崔铉一门三相。

-----------------------------------------------------------------

〖崔姓宗祠七言通用联〗

中年弍才号大儒;

少小博学通百家。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官吏、文学家、书法家崔瑗,字子玉,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十八岁进京师,精通天文、历数等,后举弍才,被荐为宿德大儒,从政有绩,升迁济北相。下联典指东汉文学家崔斛,字亭伯,涿郡(今河北省平安)人。年十三,通《诗》、《易》、《春秋》,博学多才,尽通训诂百家之言。后官至司徒。

教民纺织留世远;

立石直笔播誉长。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东汉尚书崔寔,字子真,一名台,字元始,是著名的政论家,桓帝时任议郎,后迁司马,出为五原太守,教民纺织。其代表作有《政论》,对当世大胆抨击,为时人称颂。下联典指后魏司徒崔浩,字伯渊,清河人。诏总理史务,监秘书事,作国书三十卷,立石以彰直笔,因暴露“国恶”,而遭灭族之灾。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唐·崔颢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此联为唐代“才高八斗”的大诗人崔颢《黄鹤楼》诗句联。崔颢,汴州(今河南省开封)人。开元进士。曾官太仆寺丞、司勋员外郎。《黄鹤楼》一诗。甚为李白所推崇。李白《登黄鹤楼》诗中有句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有诗在上头”。有《崔颢集》。

苏少娣能和妯娌;

唐夫人善事姑嫜。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宋·苏少娣嫁氏,妯娌间常有纠纷,少娣事妯理甚恭,使之愧悟,遂相和睦。下联典指唐·崔远祖母唐夫人事姑至孝,每旦以乳汁奉姑。

床堆象笏兴宁里;

名卜金瓯宰相家。

——佚名撰河南省巩县白沙村崔氏祠堂联[祠祀此支崔氏始祖崔思义]

崔氏祠堂坐落在白沙村北、老官道(今汴洛高速公路)南,背临洛水,南望嵩山,占地面积达2900平方米,由舞楼、山门、耳房、拜殿、过厅、正殿、配殿、偏殿、库房、厨房等十余处建筑组成,气势宏伟,富丽堂皇,雕梁画栋,飞檐斗拱,全是皇族家庙式样。山门上方嵌“崔氏祠堂”木匾,正殿后墙镶“崔氏祠堂”石匾。正殿暖阁内设始祖碑,拜殿明柱上悬挂着这副孤形的木质楹联。山门内过道旁,还竖有袁世凯撰文并书写的《崔继泽墓表》。祠堂对面,建有一座戏楼,砖瓦木质结构。戏楼前台的四根石柱上,保留着咸丰壬子(1852年)年间镌刻的两副对联,分别是:“乃文乃武把往事何妨再叙;演忠演孝劝世人莫作闲看”、“刻羽引商此中隐寓春秋意;知往观来局外须深劝戒心”。早年,祠堂后墙上悬挂着皇帝亲书的钦赐牌示,凡在官道上过往的官员,文官下轿,武官下马,务必入祠参拜,无不肃然起敬。元朝末年,中原大地兵连祸接,人口损伤惨重。朱元璋南京即位以后迁山西、河北等省之民,到河南及沿海各省。洪武四年(1371年),崔氏始祖崔思义,自山西省潞安州长子县兴宁村迁居河南省巩县白沙村。生有五子,后分为五门。单说次子举,传至四世满时,生有七子。其中第三子名标,因作战有功,被招为亲王郡马,官拜亲王府仪宾。

-----------------------------------------------------------------

〖崔姓宗祠七言以上通用联〗

慈父神君,民歌遍汲县;

清风高节,师表出增城。

——佚名撰崔姓宗祠通用联

上联典指汉代官吏崔琼的事典。下联典指宋代观文殿大学士崔与之的事典。崔与之,字正子,增城人。治绩卓著。谥清献,有《菊坡集》。

千百载祖德宗功,培根固本,忆先世文臣学士、武将王侯,岂第名覆金瓯,独高唐代;

三万里川源河岳,毓秀钟灵,愿后人黼黻簪缨、垂绅缙笏,依旧门排棨戟,大振潜阳。

——崔阳廷、崔显达合撰安徽省岳西县沙岭崔氏支祠联(32+32=64字)

--------------------------------------------------------------------------------

中国人民 崔姓开国将军生平简介

崔田民中将

崔田民(1912-1991),陕西省绥德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8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陕北省苏维埃 副主席兼保卫局局长、国民经济部部长,中国工农红军第15军团第78师政治委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政治处主任、政治委员,689团政治委员,344旅政治部主任兼冀鲁豫支队政治部主任,八路军第二纵队政治部主任兼新编第二旅政治委员, 冀鲁豫边区军政委员会书记,冀鲁豫军区政治委员、司令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晋冀鲁豫军区第一纵队政治部主任,冀南军区政治部主任, 华北局党校第四部主任、政治处主任,中国人民 铁道兵团副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志愿军铁道兵团副政治委员,中国人民 铁道兵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政治委员,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班主任兼政治委员,铁道兵政治委员、顾问,第二炮兵顾问。是第三届国防委员会委员,第四、五、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 第七、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1年11月1 日因病在北京逝世,终年79岁。

崔文斌少将

崔文斌(1917-1998),陕西省绥德县人。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参加红军,1936年转入中国 。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军大学特务团连副政治指导员兼教员。

抗日战争时期,任 陇东特委正宁县工委主任,镇远中心县委组织部部长,新四军第6支队营政治委员,新四军第4师11旅33团政治处副主任,盱眙总队副政治委员,淮北军区第3军分区独立第1团政治委员,独立第4团政治委员。

解放战争时期,任华中野战军6纵47团政治委员,第三野战军第24军72师政治部主任,第71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24军71师改建为空军,师部和211、213团机关编为中南军区空军预科总队,任总队政委,212团调到北京编为警备团。1951年5月,编为空军15师,任师政治委员。1951年10月参加抗美援朝,空15师入朝作战,编入志愿军空军序列,这支队伍刚组建,经过改装训练、学习组织飞行的程序和方法、6000米以下单机到大队的基本训练、团的编队训练、战斗使用科目训练,飞行员仅飞了20多个小时,1952年2月在空4师带领下升空作战,3月20日在空4师一个大队掩护下,击落敌机2架,击伤1架。经过8次空战,1952年5月,空15师撤回吉林省公主岭机场休整,9月转场到东丰机场,保卫小丰满水电站。9月中旬,空15师接收米格-15飞机52架,随即进行改装训练和战斗科目训练。1952年11月,空15师再次入朝作战。空15师两次参战,共击落敌机51架,击伤16架,被击落41架,击伤37架。空15师涌现出3名二级战斗英雄:吴胜凯(击落敌机4架、击伤1架)、蒋道平(击落敌机5架、击伤2架)、韩德彩(击落敌机5架,其中击毙美国“双料王牌”飞行员费席尔)。回国后,任空8军政治部主任,福州军区空军政治部主任,昆明军区空军指挥所政治委员, 空军副政治委员。

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1961年晋升为少将军衔。荣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获朝鲜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二级国旗勋章、二级自由独立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1998年12月11日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1岁。

崔建功少将

崔建功(1915-2004),原名崔日发,河北省大名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6年加入中国 。1938年6月任涉县独立团教导员时,改名“崔建工”,号“广运” ,意思是广泛开展群众运动,建设工农政权。1954年从朝鲜回国后,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秘书处将他的名字错写为崔建功,他便顺其自然,沿用此名至逝世。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15军团第73师政治部敌工干事等职。参加了山西永和、陕西桥板以及东征、西征、山城堡等战役战斗。

抗日战争时期,任八路军115师344旅687团政治处敌工股股长、营政治教导员、团政治处组织股股长,129师新编第1旅1团政治处副主任、团政治处主任,第3团政治委员等职。参加了平型关战役、晋东南反“九路围攻”作战以及山东高塘东月寨、香城固、林南等战役战斗。

解放战争时期,任太行军区第7军分区司令员,第12旅副旅长,太行军区独立第1旅长,晋冀鲁豫野战军第9纵队27旅旅长、旅政治委员,第二野战军第15军45师师长等职。参加了平汉、汲县、安阳、豫北、豫西、淮海、渡江、广东、广西等战役战斗。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中国人民 第15军45师师长,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作战,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5军45师师长,参加了第5次战役,1952年参加了上甘岭战役。回国后,任中国人民 第15军副军长,第14军代军长,后入南京军事学院上级速成系第一期学习,1956年毕业,任第13军军长,1960年11月指挥5个团21个营跨越国境进入缅甸,在东西长三百公里、南北宽一百公里的热带山地丛林,与缅甸国防军双边夹击滞驻“金三角”的 残军。经过80天的出国勘界警卫作战,消灭了 残军的“复兴基地”。后任昆明军区司令部参谋长等职。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建立了功勋。是第一、二、三、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荣三级获八一奖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荣获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一级自由独立勋章、二级国旗勋章。1988年7月被中央军委授予中国人民 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04年9月10日因病在武汉逝世,享年89岁。

--------------------------------------------------------------------------------

中国人民 崔姓当代将军生平简介 崔毅中将

崔毅(1930-——),山东省蓬莱县人。1945年加入中国 。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 。

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胶东军区分区连文化干事,连副政治指导员、政治指导员。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师政治部组织科干事, 青年部助理员、科长、副部长,师政治部主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处长、处长、副部长、部长,国防科学工业委员会政治部主任、副政治委员兼纪委书记。1993年退役。是中国 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

1988年被授予少将军衔。1990年晋升为中将军衔。

邓姓的来源;历史上邓姓名人有谁;邓姓人口数量;邓姓族谱.

殷时,邓氏一支发展成以邓为名的侯国。邓国历史悠久,直至战国时代,才被楚国所灭。其子孙便按当时的习惯,“以国为氏”将此姓传了下来,就...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