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孙氏家谱>>还有我爷爷是德字辈的,我父亲是久字辈,我是孝字辈下面是什么啊?
◆西南(云南、贵州、四川、重庆、西藏)
贵州:
1、贵州兴义地区(兴义、兴仁、普安、贞丰、安龙、晴隆等)字辈:
“杰起应吉祥 世仰退贤必 有朝子洪在 绍成思远庆
正大发荣光 宗兴开文运 兰桂启腾方 崇明纯祖武 德后永繁昌”。
2、贵州铜仁孙氏字辈:
正慕 军远,永万祖朝廷,宗继承仕可,光显昌大云,
忠孝传先泽,诗书玉厚坤,发扬芝有道,益欲禄洪恩。
3、贵州遵义县某支:遐明单芝永,国单正祖清 后来续字辈):
子守宗枝绍绪良,新维作德事有光,
朝廷法政思承启,百世乐安逢吉昌。
4、贵州遵义孙氏字辈:国在朝金万,文正世荣华。后自续的有,群英福寿长,永久耀乾坤。
5、贵州六盘水:
文 玉 洪 启 发 顺 明 礼 义 昌 丹 桂 春 常 秀
详 龙 有 益 华 仁 德 宗 嗣 旺 孝 贤 永 承 芳
6、我是贵州省水城县的,入黔始祖孙正龙由湖南省辰溪县来到贵州平远(织金)县,生二子,长荣次华,荣公子孙失去联系,华公生仕达仕奎,仕达清朝初期来到水城县蟠龙乡塘上定居,现字辈是:
正荣仕嘉维,学如登高显。
朝厚玉光明,德应宗长远。
7、我是贵州省大方县的们的排行是:
赫应风国本绍草,时逢文运庆元良,继起宗支崇显章,
四川:
1、四川某支字辈:
家正光文玉,四维廷前显,
祖之德行长,万代永绵远。
2、四川泸州字辈:
公友仕文思,节纪承洪玉,正大光明学,
孝中进义长,成才登富贵,万世永隆昌。
3、四川涪陵班次(民国期间整理):
国大世系文,尚益永家定,朝廷源本重,
孝友敬添仁,继述光明德,绥和万代春。
4、四川涪陵班次(1996年续):
诗书承先泽,礼仪启后坤,
满堂呈祥瑞,宝贵寿显荣。
5、四川涪陵朝拱公班次(民国期间整理):
朝世大单文,思毓宗芳定,才廷明本重,
孝友敬添人,继承光辉德,荣和万代春。
6、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原南充县)李渡镇、吉安镇一带 乐安堂上郡 有家谱照片 字辈:
嘉正光文玉,士为廷前显,
祖之德行长,万代永绵远
7、乐安堂 四川孙氏大竹起源 :洪武四年(1371年),乐安堂孙世显公(孙万)填川(,其被迫从湖北麻城孝感孙家塆来大竹高滩地区定居繁衍)。如今辈分参考:
康熙十三年(1764年)议20辈 : 碧庭拥国正 汝应世光朝 尚德文兴瑞 永享太天长运必昌。
同治四年年(1865年)再议20辈 :克家开贤俊 显忠启秀良 大业承宗泽 麟凤兆吉祥
8、重庆涪陵孙氏字派:
政梦仕军源,永万祖朝廷,
宗继承嗣可,光选昌大云。 (与铜仁、秀山字辈大致相同)
9、重庆孙氏字辈:
正茂显臣学,允世祖朝廷,
宗继元自可,当选昌大云。
10、重庆孙氏字辈:
国大世系文,尚益永家定,朝廷源本重,
孝友敬添仁,继述光明德,绥和万代春。
11、我是重庆市铜梁县的孙姓(我的祖上是从贵州搬来的。当时叫:黔西平越湄潭县孙家渡。好像是清朝道光年间,搬到铜梁县盐井堡坎上屋基)。 我的字辈是:
联、儒、正、嘉、永、遐、麟、凤、瑞、显、光、辉。
12、四川盐亭孙氏,据传为湖广填四川时由湖北麻城县孝感乡磨子山迁入
泰源宗绪昌,秀泽育贤良,
定国安邦选,荣华富贵长。
你慢慢找啊,就是不知道你是哪个地方的人
是以汉末大名士身份起家成为当时的巨姓望族,世代传袭,名重魏晋。
汉末魏晋是中国历史上士族门阀制度最为鼎盛的时期,东汉末年以来,士族名士成为士大夫的核心,颍川孙氏由汉末入于魏晋,子孙历十余世贵显,家族地位历三百年而不坠,可说是魏晋间历史最为悠远的世家大族之一。
颍川孙氏主支南迁,但在北朝,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九年495年定士族,在历史上首次以朝廷的威权采取法律形式明确制定门阀序列,孙氏也一直列为颍川首姓。
404-004孙[sun]代表人物:中国历史军事家孙武。
(1)出自姬姓。据《通志氏族略以字为氏》所载,春秋时,周文王之子卫康叔的八世孙卫武公名和生子惠孙,惠孙生耳,担任卫国上卿,生武仲乙,以王父的字为氏,亦称孙仲乙。(2)出自芈姓。据《世本》及《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楚国令尹孙叔敖,字孙叔。其支孙以王父的字为氏。(3)出自妫姓。据《新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春秋时齐国陈敬仲的四世孙无宇,字孙桓,生子书,为卿士;因“伐莒有功”齐景公赐姓孙氏,食邑于乐安。后来齐国发生内乱,孙书的后人出奔吴国。孙武为吴将,其后人也。(4)为西汉荀氏所改。据《汉书注》云:西汉宣帝刘询继位后,为避皇帝的嫌名,遂将荀氏改为孙氏。刘询于公元前3~前49年在位。去世后,一部分孙氏恢复祖姓荀氏,但有一部分末改回,遂为孙氏。
孙姓在当代中国为第12姓,占154%,在文登2007年底统计31190人,为第5姓。孙姓在文登为珍稀土著旧族,凡聚居村落繁衍生息人丁极其旺盛。唐朝孙姓土著族集居今乳山汤上,元朝初期武略将军孙琪为其后裔,孙琪子孙玉珪,孙琪孙孙斌及其后散居汤东疃、汤 后疃、汤南山等村及文登南桥、北桥等村。
田(陈)完五世孙田无宇有三个儿子:田开、田乞、田书。田开是乐师,一生主要活动在柏寝台,为齐景公及其相卿晏[yan]婴登台抚琴奏乐。田乞是齐国大夫,以大斗放贷、小斗收赋[fu]而深得民心。田书即孙书,齐景公二十五年(前523年)秋,齐王命高发帅师、孙书为主将去伐莒国。莒子庚舆[yu]吓得逃往纪鄣,就使孙书率师到纪鄣伐之。孙书侦察到,莒国有些妇女,其丈夫被莒子杀死而成为寡妇,年纪大了还逼迫她们到纪鄣去纺织布帛[bo],苦度残生。孙书就让这些孤寡妇人作内应,协助拔城。到了夜间,她们把纺织的布帛从城墙上垂放下来,让齐师“夜缒而登”。孙书用此法攻取了纪鄣城。孙书伐莒胜利,齐景公很高兴,就赐他将田氏改为孙氏,并食采于乐安。孙书的儿子孙凭亦为齐卿,他的孙子叫孙武,未仕。先秦制度规定:“大夫有采,以处其子孙。”孙书、孙凭、孙武之祖孙三代在齐国乐安生活,聚族而居,成为乐安孙氏的始创宗族。(摘自《广饶县志》)。陈完奔齐119年后,由陈姓改为田姓,又由陈姓改为田姓30年后田姓改为孙姓。
福山孙氏(属乐安孙氏)八兄弟的族谱有这样的记载:三世祖孙广从八甲迁入不夜。而《杏林孙氏族谱》说杏林孙氏与不夜孙氏原系同宗,因此初步论定,杏林孙氏与不夜孙氏都属乐安孙氏的分支,从乐安孙氏始祖孙武开始,孙姓人才层出不穷:春秋战国时秦国的善相马者孙阳(伯乐)、齐国兵家孙膑,东汉末年的长沙太守孙坚,三国孙权,北宋经济学家孙炎,年过百岁的唐朝大医学家孙思邈,书法家孙过庭,画家孙位、诗人孙原湘、近代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当代地质学家孙大中、哲学家孙叔平等。
在《中国孙氏世系源流》一书中记载:公元1224年时,福山孙氏八兄弟有一个先祖叫孙成(红袄军之人),孙成的儿子叫孙山,正好与杏林始祖的名字相吻合,年代也是在红袄军起义之后。他们可能就是同一个人,也可能只是巧合。
始祖孙山避乱来到荣成伟德山南的杏林沟一带(就是现在的俚岛镇杏北台、杏南台、燕泊、杏陈家、杏小桥、小泊、草岛寨等村),这里山清水秀,有一处山泉谓神龙眼(曾是荣成八大景之一,上世纪五十年代因采石炸毁)。此后又逐渐发展到文登市区及高村镇的孙家埠村、汤泊杨村、虎山村、脉田村、邢家村,泽库镇的前岛、尹家等村。蔄山镇的杨家卧龙、裴家埠村,大水泊镇的岭上孙家、陈家埠村,汪疃镇的西黄埠村,文登营镇的张皮村,侯家镇的吴家滩、二马村,荣成的荫子夼村,成山一村及埠柳镇的兰格庄,威海市区鲸园及环翠区草庙子镇打铁村、洪水岚、兴山等村,羊亭镇的埠前、西山口村等近百个村庄。
孙琪(1233~1291),元初著名将领。今冯家镇汤后疃村人。元灭金后,投军从戎。历经40余战,所得功赏尽散于部下。至元六年(1269年)至八年(1271年),率兵攻襄阳。至元九年(1272年),襄阳水战,擒南宋将领。至元十年(1273年),围攻樊城,带伤登城杀退守兵。历任忠显校尉管军把总、昭信校尉管军把总、承信校尉管军把总、武略将军管军千户,并赐以金符。卒后葬于汤后疃村南。
元武略将军孙琪墓 位于冯家镇汤后疃村南。墓地面积约2000平方米,墓葬顶部呈圆形,高于地面4米,墓室四壁及顶部均为整体石板围砌,内有一石匣盛有孙琪尸骨。墓前立有石碑,碑前有一通道直通石门,通道两侧立有4个石人。石门高7米,宽5米,门楣横匾刻有“武略将军孙琪之墓”。墓地四周不均等地布有石马、石牛等。该墓地原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孙姓1元初时由小云南山东即墨楼上村迁入小观坦埠;(祖籍山东即墨小云南楼子底下孙家庄 )2唐朝时小观北黄当地土著旧族;3宋末迁入汪疃孙家沟;4元中期由乳山汤泉迁入小观庙东;5元初迁入汪疃英武;6明天启时由即墨石臼夼迁入文城关北头;7明中后期由大水泊新立庄孙家茔迁入文城天福孙家卧龙;8明初迁入葛家林家庄井头床;9 明弘治时由文城关北头迁入高村孙家埠;10明中期由荣成斥山迁入大水泊山后孙家;16明嘉靖时由张家产北崖子迁入侯家(北)廒上孙家;11明中期由侯家北廒迁入张家产北崖子;12明中期由岛子前迁入界石新炉;13明中末期由高村孙家埠迁入大水泊新立庄;14明中期由小观迁入葛家松岚后;14明正德前迁入由界石桃花岘;14明正德时由界石桃花岘迁入米山撇惠山北后山后;15明正德时由荣成迁入侯家河杨家茅草地;15明嘉靖时由莱阳蚬子庄迁入高村沙柳村;16明嘉靖时由张家产北崖子迁入侯家(北)廒上孙家;17明初由莱阳县迁入羊亭,明万历时由环翠区羊亭迁入米山横口卧龙铺;19明洪武年间由云南迁入乳山孙家埠,明万历时由乳山孙家埠迁入张家产岚村菠萝岚子;20唐朝孙姓土著族居今乳山冯家汤上,明天启时(1621~1627)由乳山冯家汤上南山迁入泽头南桥牛七步;21明天启时由云南迁入侯家江山泊;21明崇祯十二年(1639年)由大水泊岭上孙家青石岭石岭村迁入蔄山小黄小黄庵;21明末清初由高村孙家埠迁入文城孙家西山西山孙家;21明末由牟平城迁入大水泊岭上孙家青石岭;22明(中)末由高村孙家埠迁入文登营东杜梨孙家疃;24明末由侯家江山泊迁入大水泊崖下;25明末由云南迁入昌阳县城东郊大营寨宋村大寨;27明末清初由小观坦埠迁入小观金花;28明末由牟平棘子园迁入界石旸哩店子,1960年分南、北店子两村;30明末迁入界石鞠家庄孙家庄;31明末由荣成上庄迁入张家产永福孙家;
33清初由乳山孙家埠迁入小观风口集;35清初中期由小观庙东迁入小观东炉;36清初由荣成神龙口迁入文登营中仓;38清初由高村孙家埠迁入文登营沟于家;39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由莱阳迁入泽头大洼; 40清乾隆时由泽头南桥迁入葛家祝家泊子; 42清乾隆时孙又书由小观金花小英迁入小观小芦头;43清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由小观东浪暖迁入小观孙家寨;44清乾隆时由大水泊岭上孙家青石岭迁入高村中邢家;45清乾隆时由云南迁入汪疃孙家沟;46清中期由文登营大店迁入文登营刘马庄;47明正德年间孙继发、孙继祖由今莱阳市里迁入建乳山崖子,清道光时由乳山崖头(子)迁入葛家东孙疃;48明万历时由文登坦埠村迁入建乳山砦里、东吉子园,清康熙时迁入建上口村,清道光时由乳山西上口迁入葛家洛格庄;51清末由孙家台迁入文登营于家庵;52清末由乳山夏庄迁入汪疃曹家泊子;53清末由威海来海迁入蔄山中床;54清末由汪疃郝家屯迁入文登县西泊子(大支);55清末由张家产菠萝岚村迁入文登县西泊子(老支);5民国1913年由张家产岚村迁入大水泊南疃; 58由界石旸哩迁入蔄山西黄岚;59由环山孙家西山迁入蔄山西柳;60由界石蒋家疃迁入蔄山山马于;61由高村汤北阳迁入高村虎山;62迁入泽头孙家庵。《文登姓氏》
步兵队学生 丁立群 安徽怀宁 王文炯 广西桂林 丁祥松 江苏东台 丁维禧 福建晋江 丁怀忠 江苏无锡 王涤欧 湖南祁阳 王会川 安徽英山 王哿仁 湖南临澧 王鹗峰 安徽英山 王明恕 山东滨县 王明道 四川威远 王醒民 贵州贵阳 王湘 湖北蕲水 王道 江西永新 王晓峰 浙江温州 王辅卿 江苏铜山 王锡侯 浙江缙云 王师 湖南宝庆 王隆玑 江西兴国 王楷辅 河南内乡 王鼎 安徽无为 王润波 四川开县 王紫威 湖南湘乡 王惠民 吉林长林 王扬烈 湖南湘潭 王少祥 四川安岳 王伟矩 安徽合肥 王俊 陕西蒲城 王运尧 浙江瑞安 王者非 广东化县 王严 山东 王仁 浙江青田 王萌蝇 广东蕉岭 王镜堂 山东诸城 王光樾 贵州遵义 王能诚 浙江东阳 王继祥 浙江诸暨 王保华 湖北薪水 王志新 四川威远 王学阶 广东琼山 王玉珊 四川威远 王纲 浙江浦江 王昌裕 广东文昌 王使能 广东琼州 王寅 江苏萧县 王宏图 江苏睢宁 王成材 湖南临澧 王礼芹 江苏睢宁 王景羲 江西饶州 王东春 广东琼州 王轨平 江西萍乡 王树烈 广东遂溪 王岚 江苏萧县 王绍彰 广东琼州 王治平 湖南澧县 王耀武 山东泰安 王诗萱 广东琼州 王承坤 江西鄱阳 王树东 山东诸城 王申桂 湖南祁阳 王荫廷 江苏涟水 王熊 江西赣县 王长庚 安徽英山 王吉树 安徽荚山 王民一 湖北汉川 王文华 江西九江 方文灿 浙江浦江 方柱亭 安徽英山 方暾 湖北罗田 方敦仁 贵州安顺 方大临 湖南慈利 方剑秋 湖北武昌 文勋 江西萍乡 毛邦初 浙江奉化 文重孚 湖南安乡 毛云 湖南慈利 文发潞 贵州遵义 毛杜 四川富顺 尹伯休 四川仁寿 石虎臣 四川仁寿 尹润体 河南唐河 石衡钟 湖北黄梅 石其极 石瑛 湖南零陵 石象乾 安徽英山 丘之纪 广东揭阳 石世伟 广西义宁 介充 广东顺德 石镜蒲 江西都昌 丘裴垄 广东平远 田松坪 陕西成阳 申朝宗 江苏铜山 丘志和 广东蕉岭 申不屈 湖南新化 田乃英 广东遂溪 申大伦 陕西郐阳 皮亚元 湖南平江 朱定深 江苏 古宜权 广东五华 史良 四川富顺 左铎 湖北应城 朱祥符 江苏睢宁 朱武 广西宣武 朱业骏 湖南醴陵 朱奇 安徽灵璧 朱赤 江西修水 朱俊 湖南汝城 朱学恒 江苏涟水 朱奇君 江苏沭阳 朱元荣 江苏铜山 朱云卿 广东梅县 朱选峰 江西万安 朱希新 浙江浦江 朱斌 湖南蓝山 朱岳 广东台山 朱韶成 安徽宿县 朱海涵 湖南湘乡 朱沛霖 浙江东阳 朱端的 浙江瑞安 朱焕铃 浙江温州 朱锦藻 湖南慈利 安汝毅 四川安岳 朱性初 湖南汝城 安殷磐 安徽六安 伍兰皋 湖南耒阳 江泽长 湖南宁远 江纯全 贵州遵义 任同光 安徽灵璧 江雄风 浙江温岭 邢幼民 安徽庐江 邢国农 广东文昌 任能群 江西铅山 吕景羲 浙江东阳 吕义颥 浙江东阳 任隆 湖南宁乡 吕开第 浙江永康 吕魁文 山东阳信 李倜 湖北沔阳 李可良 广东梅县 李辉匀 湖南晃县 李宴芳 广东五华 李殿璋 四川内江 李腾藩 广东琼山 李人淑 湖南醴陵 李汉炯 广东台山 李佩金 山西高平 李乾元 江苏无锡 李征期 广东化县 李劲夫 四川荣县 李树衢 四川荣县 李昭棠 浙江东阳 李孔晖 安徽寿县 李隶华 广东番禺 李建平 湖北应城 李本初 四川眉山 李炳朝 广东封川 李鸿僖 浙江永嘉 李宝勤 山东平原 李泉 浙江龙游 李树 广东琼东 李荣 广西容县 李素 湖南宜章 李淳 江苏涟水 李文祥 福建南安 李昌龄 山东潍县 李耀宗 广西容县 李冠英 湖南宁远 李大钟 广东万宁 李受思 广东龙川 李鼎三 江苏南汇 李维钧 湖北京山 李大中 山东滕县 李用章 四川邛崃 李梦麟 江苏上海 李藩 湖南宁远 李济 湖南宁远 李耀宗 江苏宝山 李才桂 湖南醴陵 李芳 湖南资兴 李梦花 江苏灌云 李彬 韩国毙簧 李晓峰 江苏铜山 李乃纬 广东信宜 李维藩 山东莱阳 李光恩 广东龙川 李秉中 四川彭县 李逸泰 奉天庄河 李寿千 山东潍县 李钊祥 广西桂平 李定民 湖南长沙 李纪云 河南唐河 李选逵 福建上杭 李征梯 四川资中 李一民 湖南湘乡 李惠远 江苏徐州 李梅芳 广东惠州 李培荫 浙江缙云 李彦生 四川达县 李德生 河南唐河 李克明 广东文昌 李炳辉 广东遂溪 李正芳 云南景谷 李作新 广东五华 李霖 四川德阳 吴中平 广东琼州 吴肃 山西曲沃 吴振斌 浙江东阳 吴增隆 山西孝义 吴荣光 湖南淑浦 吴忠翰 浙江奉化 吴凯 浙江青田 吴光皓 湖北黄陂 吴忠相 浙江奉化 吴求剑 湖北黄梅 吴竟成 浙江宁海. 吴振刚 福建连城 吴用淮 广东梅县 吴高维 广东乐会 吴泽通 湖南新宁 吴克白 广东潮阳 吴家林 江西南康 吴谦 浙江温州 吴坤兰 广东琼山 吴兆瑛 浙江永嘉 吴致奇 四川重庆 吴静修 浙江乐清 吴濂淑 广东文昌 吴兆铮 浙江永嘉 吴苏民 湖北黄安 吴树勋 四川叙府 吴淡人 四川威远 吴自新 湖南华容 吴民三 广东琼山 吴乃杞 广东琼州 吴超征 浙江温州 余子温 河南内乡 吴刚 浙江东阳 吴宗范 江苏萧县 吴铁铮 湖南安乡 余锡祺 江西修水 余文春 湖南临澧 余翰邦 湖南汉寿 余锦猷 四川金堂 余翼群 江西修水 余锡祉 江西修水 余世沛 浙江温州 余昌舜 浙江永嘉 邱巍 湖南衡阳 余克治 湖南岳阳 邱志军 广东蕉岭 余少杰 广东鹤山 邱鸿杰 湖北黄陂 何嗣磷 浙江东阳 何大熙 湖北宜昌 邱开基 云南景东 何崎 浙江鄞县 何楚臣 湖南宁远 何树文 浙江东阳 何仁杰 四川璧山 何章 湖南华容 何佛善 广东兴宁 何文纲 湖南永顺 何振新 湖南永兴 巫尊群 湖南醴陵 宋瑞珂 山东青岛 宋廷钩 湖南新田 宋厚爵 山东即墨 宋卿湘 湖南新田 宋觉 湖南新田 宋肇勋 湖南新田 辛钟璜 广西桂平 祁占寰 广东东莞 宋书田 安徽怀远 杜德孚 浙江东阳 杜映江 山西离石 佘广生 湖南慈利 利运洁 汪钺 安徽繁昌 沙述 江苏武进 汪逢榘 安徽英山 车廷信 朝鲜 汪泽 湖北应城 汪典稼 湖南益阳 汪化霖 湖北黄冈 汪石林 安徽霍山 沈端谟 浙江东阳 汪荣 贵州平坝 汪炼 江西乐平 沈开樾 浙江宁波 沈继西 安徽英山 沈谅 浙江东阳 沈炽昌 福建永定 沈正和 安徽英山 言子才 湖南长沙 武希良 湖南郴县 易清 江西大和 竺培基 浙江宁波 易湘兰 湖南醴陵 武彝 湖南湘乡 易湘钟 湖南醴陵 周佩三 浙江永嘉 周烈甫 四川永川 周栋梁 四川邛崃 周兆麟 云南永北 周广达 江苏铜山 周保田 江苏铜山 周恩渭 浙江衢县 周浩 浙江诸暨 周复 江西抚州 周家任 云南鹤庆 周鹤树 浙江宁波 周焱 云南大关 周羽皋 湖南澧县 周裁衍 广东琼山 周良 浙江松阳 周爱 浙江泰顺 甩鑫 江西鄱阳 周邦彩 河南唐河 周宿侯 浙江青田 林鸿苑 广东文昌 周栉 安徽潜山 周煦龙 浙江诸暨 周化南 浙江缙云 林本 广东文昌 林云锦 广东大埔 林曩薪 广东文昌 林泽深 浙江平阳 林崇阿 广东阳江 林道贯 湖南石门 林钟 广东琼山 金达仁 安徽英山 金风远 安徽英山 林雨青 四川资阳 金邦杰 湖北罗田 金亦吾 湖北京山 金家藩 浙江永嘉 季祖谦 浙江青田 岑家卓 广东文昌 金式祁 浙江东阳 芮元琨 浙江浦江 孟卿 浙江松江 禺治 湖南湘乡 洪瑾 浙江 姜玉芳 江苏徐州 宛志学 湖北黄梅 洪世寿 安徽巢县 洪有成 广东梅县 姜保华 浙江黄岩 姜佐文 安徽英山 胡声扬 湖南益阳 姜桂丛 直隶保定 姜云清 江苏宿迁 姜镜堂 安徽英山 胡义宾 江西兴国 胡灿 江西兴圄 胡汉侠 江苏宿迁 胡蕴山 湖南益阳 胡义康 江西兴国 胡醴泉 湖北武昌 胡杰夫 广东英德 胡锍英 云南弥勒 胡立生 江苏铜山 胡骏逸 湖北蕲水 胡世培 浙江永嘉 胡承焯 湖南澧县 胡宝书 浙江永嘉 胡孟清 湖南资兴 胡大振 江苏铜山 胡瑶 江西兴国 胡宏唐 湖南石门 胡耀民 广东开平 胡义扬 江西兴国 胡于定 广东茂名 胡琨 江西赣州 胡完彰 湖南石门 胡超 湖南资兴 胡国泽 四川成都 胡璜 江西兴国 侯庭宾 直隶丰润 苗秀霖 江苏铜山 侯思民 湖南安仁 营世平 江苏铜山 苗瑞体 江苏铜山 苗国福 江苏铜山 柏岳 湖南祁阳 姚光熙 四川遂宁 柏芬 湖南祁阳 姚毓瑁 广东阳江 姚仲荣 湖南宜章 姚毓琛 广东阳江 纪乃武 广东万县 封高亿 广西容县 成宜 湖南湘潭 封膺玑 广西容县 纪毓智 江苏宿迁 查汉屏 湖北蕲春 殿朗如 安徽英山 段子中 湖南耒阳 段歙华 安徽英山 段远谋 四川广安 段霖茂 安徽 宣懋麒 浙江诸暨 柯正华 安徽英山 马耐园 广东潮阳 宣邦海 浙江浦江 柯伯勖 安徽英山 柯建安 江西武宁 马叔明 湖南辰簸 胥粉 江苏盐城 施毓 江苏海门 马骥 四川资阳 郝翔翥 安徽英山 郝照亭 安徽英山 柴岚 山西沁源 范宏亮 山西平陆 唐家宝 安徽颖上 柴文彬 山西荣河 范树鹏 江苏徐州 范云程 广东梅县 唐赓增 广东龙川 唐生海 湖南石门 唐士鑫 湖南醴陵 唐佐群 湖南武冈 唐干林 湖南永卅 唐绍尧 湖南零陵 唐克明 湖南武冈 陈集辉 广东东莞 陈祥麟 浙江永嘉 陈生敏 陕西富平 陈芝张 浙江平阿 陈藻 浙江永嘉 陈素农 浙江永嘉 陈震东 浙江温卅 陈履旋 浙江青田 陈范 浙江温州 陈超林 浙江东阳 陈芝范 浙江浦江 陈品珍 湖北汉阳 陈仁贵 河南林县 陈温恭 四川金堂 陈学武 广东文昌 陈志大 浙江浦江 陈贻 浙江东陋 陈世光 广东兴宁 陈忠 安徽合肥 陈铸新 广东琼崖 陈渔 贵州思南 陈颐鼎 江苏宿迁 陈振亚 江西永修 陈家麟 广东文昌 陈悦民 广东蕉岭 陈德润 湖南湘乡 陈振元 广西容县 陈长彩 湖南临澧 陈参 湖南新田 陈止戈 四川忠县 栋竞 江苏灌云 练俊 浙江温州 陈蕃 浙江松阳 炼道守 湖北夏口 栋士柱 广东番禺 炼荣硅 湖北汉阳 陈尧 浙江青田 陈健 湖南新宁 陈照方 广东文昌 陈觉 浙江永嘉 陈正常 贵州遵义 炼绩昭 四川富顺 拣鹏翥 湖北应城 陈靖远 福建南安 陈永 浙江青田 胨霖 安徽灵璧 陈士元 江西修水 陈典 湖南耒阳 蒋聪谟 湖南石门 陈逸琴 湖南道州 陈拔萃 福建厦门 陈光桥 湖北黄安 陈炳璜 广东化县 陈清 江苏江都 陈伟贤 湖南攸县 陈缡 浙江青田 陈魁 湖南湘乡 陈采夫 湖南临澧 陈恺 湖南临武 陈泽寰 江西修水 陈子高 湖南湘乡 陈世贤 贵州湄潭 陈淘 浙江缙云 陈三俊 山西平陆 陈芳福 四川安岳 陈常健 广东文昌 陈粢 四川成都 陈振新 湖北应城 陈永芹 广东乐会 陈希平 湖北云梦 陈道生 安徽颖上 陈可超 广东潮阳 徐光义 江西铅山 徐容光 广西北流 徐康 湖南耒阳 徐渭璜 四川邛崃 徐宗孺 湖北圻水 徐士品 江苏沛县 徐介藩 安徽灵璧 徐作霖 江西丰城 徐天民 广东文昌 徐普 浙江兰溪 徐启兴 浙江永嘉 徐作民 四川泸州 孙家傅 山东即墨 孙孔文 浙江温州 徐立 浙江永嘉 孙开勋 江苏徐州 孙启人 江苏宿迁 孙信符 江苏涟水 孙树声 湖北罗田 夏北侯 湖南临澧 孙业超 湖北安陆 夏凌云 湖北黄冈 孙学楷 江苏上元 夏炳仁 广西柳州 夏季屏 江苏常州 陆玉璋 贵州安顺 夏显忠 浙江青田 陆敬业 江苏宿迁 夏佐臣 浙江青田 陆一声 浙江宁波 陆永存 广西武宣 袁肖韩 湖南醴陵 陆刚 广东南海 袁显扬 江苏海门 袁道亮 安徽寿县 连士英 广东潮阳 荆璜 湖南宁远 柳圣宣 江苏铜山 时亚武 江苏宿迁 卿明骐 广西灌阳 敖祖钺 湖北沔阳 梁勇义 广东荣城 梁修伦 广东新兴 梁式霖 广西桂平 梁济清 广东新会 梁一 湖南未阳 梁萃堂 广东儋县 梁载荣 湖南耒阳 梁鹊 江西万安 倪祖耀 江苏徐州 梁得翼 云南景东 倪家辉 广东番禺 倪鑫 江苏扬州 泰颂勋 广西贵县 徐铁铮 河南南阳 陶林英 广东文昌 秦世杰 广西桂林 涂黻廷 广东大浦 秦绍恬 四川古宗 陶坚民 广东文昌 韦崇纲 广东乐会 高文华 江苏无锡 韦重光 广西武宣 高觉民 江苏睢宁 韦庆清 广西马平 高家俊 湖南沅江 高民 安徽灵璧 高致嵩 广西岑溪 高泽 江西九江 高文鼎 云南华坪 高玉峰 湖北宜昌 高鹤飞 江苏淮安 许岳 浙江温州 张议远 贵州遵义 许半农 湖北武昌 张本禹 安徽巢县 张翩联 湖南慈利 张宇衡 浙江温州 张道治 安徽秋浦 张剑周 四川巴县 张鹏翼 四川南充 张继侯 江西宜平 张宝光 浙江东阳 张廷汉 湖南安乡 张仲芳 湖南宁乡 张国猷 江西星子 张汉卿 山东即墨 张骥骞 湖北黄梅 张子鸿 四川威远 张炎 安徽风台 张天池 四川富顺 张国士 广东化县 张元焯 广东韶州 张新 浙江浦江 张廷玉 江西兴国 张集龙 浙江东阳 张兆华 广东蕉岭 张获伯 湖北黄梅 张琦 浙江义乌 张竹秋 广东五华 张孟豪 浙江奉化 张业 浙江青田 张金廷 山东高密 张咸宜 浙江浦江 张羽 湖南南县 张捷 安徽英山 张宝绍 广西梧州 张元良 四川合川 张云腾 广东五耸 张维汉 江西九江 张镇 安徽灵星 张毅 四川巴县 张行 浙江东阳 张贵卿 湖南石门 张竞之 广东琼山 张鹏 湖北罗田 张再良 江西萍乡 张永锡 湖北利川 张启煌 湖南益阳 张海涛 湖南石门 张家荣 安徽英山 张煦秋 湖北罗田 张守章 江苏睢宁 张英 安徽灵璧 张光显 江苏铜山 张圣哲 韩国 张廷孟 山东青岛 张鹏 浙江永嘉 张辅邦 广东五华 张菱 云南弥渡 张学圣 江苏睢宁 张见 浙江浦江 贺炳秀 江西安福 贺明宣 四川安岳 张翩鸿 湖南慈利 贺咏风 江西安福 贺华生 湖南宁乡 贺维中 江苏徐州 符卓英 广东文昌 符致远 广东文昌 贺香亭 湖南临澧 符节 广东文昌 符树梅 广东文昌 符祥霞 广东定安 符秉雄 广东文昌 莫我若 湖南宝庆 符笃初 广东文昌 种岳衡 陕西邰县 符英宪 广东琼山 莫国章 湖南益阳 梅国瑞 湖北黄梅 郭外青 江西都昌 章只愚 湖北黄陂 郭鼎铭 江西黎川 梅祖尧 湖北黄梅 郭玉光 浙江兰豁 郭登调 湖南醴陵 曹毅 湖南零陵 郭家范 山东潍县 郭建元 湖南醴陵 郭泽乾 四川荣昌 曹伯球 湖南耒阳 曹斌 江苏靖江 康庄 四川安岳 曹素民 浙江绍兴 娄仰尼 山西垣曲 曹利勇 山东东阿 康泽 四川安岳 冯绍晃 广东阳山 黄恩遴 广东化县 冯家邦 四川忠县 黄敬之 广东三水 常乾坤 山西垣曲 黄善辉 广东文昌 黄伟雄 广西容县 黄夷白 湖南长沙 黄乾望 贵州桐梓 黄磊 湖北罗田 黄英仑 贵州贵阳 黄克鼎 湖南蓝山 黄志良 广东五华 黄鼎新 湖北谷城 黄铁民 安徽寿县 黄守泗 广东琼山 黄济英 福建南安 黄戡 湖南长沙 黄格君 湖北汉川 黄志忠 河南内乡 黄苏 湖南绥宁 黄盛翰 江西虔南 赏世隆 广东来宾 黄百强 广东琼州 黄群 广东大埔 赏学家 广东遂溪 黄定五 江西兴国 黄咏瓒 浙江诸暨 黄铮 广东惠来 黄远根 广东大埔 黄极星 四川渠县 黄能强 广东大埔 黄剑青 浙江浦江 黄继香 湖南岳阳 黄绍美 湖北咸宁 黄德兴 广东合浦 赏伟斌 广东澄海 黄赓 广东遂溪 黄学伦 广东遂溪 黄镜元 江西兴国 黄仲义 广东遂溪 黄鸿儒 浙江温州 黄广昌 广东大埔 黄天蟾 广东大埔 黄健翮 广东蕉岭 黄文澜 湖北武昌 黄逸群 广东大埔 黄元庆 江苏常熟 黄德五 广东化县 黄宗寿 广东遂溪 黄成美 广东遂溪 黄焕然 湖南零陵 黄楝臣 湖南汉寿 黄仲翔 四川成都 万徐如 贵州贵阳 傅锡章 安徽英山 崔琰 湖南长沙 傅楫远 四川威远 万世珍 湖北黄梅 傅维霞 安徽英山 傅志贵 浙江诸暨 傅克铭 安徽英山 傅宗文 湖南醴陵 傅昆言 安徽英山 傅宗恒 湖南岳州 温一 广东五华 程密 浙江嘉兴 汤复天 浙江永嘉 温良 江西兴国 汤建威 广东花县 程沛 浙江东阳 汤建中 湖南石门 舒言 浙江青田 乔茂材 四川北川 舒荣 云南弥渡 华学端 贵州黔西 斯励 浙江诸暨 焦起铠 陕西潼关 曾善 四川岳池 曾孝纯 浙江青田 庄文彬 广东潮阳 曾国俊 广东信宜 曾元良 湖南永兴 曾肇邦 四川泸县 曾宪鉴 广东梅县 曾伯熹 江西兴国 曾吉斋 湖南永兴 曾庆洪 广东蕉岭 曾晴初 四川隆昌 曾振华 广西桂平 邹国藩 浙江温州 彭云龙 湖南醴陵 邹螭才 广东惠州 邹珍善 湖南宁远 邹绍鲁 云南阿迷 彭哲夫 安徽英山 彭子言 四川重庆 杨维泉 浙江诸暨 彭延祖 安徽英山 覃怀升 广西平南 彭培亮 广东龙川 杨树森 广西武宣 杨少初 四川荣昌 杨善余 广东琼州 杨奇 广东兴宁 杨英畏 四川荣昌 杨芝山 湖南祁阳 杨治 江苏丹阳 杨德谦 云南宜良 杨定南 湖南醴陵 杨盖雄 江西安义 杨藤 贵州关岭 杨啸伊 湖北黄安 杨立 福建瓯县 杨锐军 云南祥云 杨家桂 安徽颖上 杨岳林 浙江浦江 杨德亮 云南昭通 杨坤寿 湖南晃县 杨运章 湖南茶陵 杨伯瑜 贵州贵阳 杨鹏翔 广东万宁 杨杰 湖南蓝山 杨昌溥 四川秀山 杨育杰 福建厦门 杨英介 四川荣昌 董荣光 浙江平阳 董纯铭 江苏青浦 杨节清 安徽寿县 董正兴 广东化县 董景宣 广东化县 董从善 山西河津 甄士恭 广东台山 詹斌 福建崇安 董恕 贵州安顺 詹克武 广东文昌 詹用韬 安徽合肥 雷云泽 湖北应城 雷瑞亭 湖北黄安 睢友蔺 广西天镜 雷云门 湖南新田 葛炳光 浙江东阳 虞贤诏 浙江东阳 蒙九龄 贵州荔波 熊寿萱 安徽英山 叶启贤 湖北罗田 熊文钦 湖南宁乡 熊绶舂 江西南吕 熊天才 贵州安顺 叶德如 广东龙川 叶荏 浙江永嘉 叶芳 浙江龙泉 叶荫森 湖南醴陵 叶古衣 广东潮安 叶成 浙江青田 叶祥宾 浙江永嘉 叶晋之 湖北罗田 邓明光 湖南汝城 叶景福 安徽英山 邓耀湘 湖南醴陵 叶晋 湖北罗田 邓扬奎 湖南桂东 邓文祁 广西容县 郑亮 广东潮州 邓钟梅 江西萍乡 邓洪南 江西萍乡 邓彪禹 湖南酃县 郑明英 湖南宁远 郑华雄 广东文昌 郑德新 浙江浦江 郑庭烽 广东文昌 郑鑫 浙江缙云 郑步鸾 福建永定 邓峻生 四川富顺 卅道九 安做英山 赵玉岭 山东滕县 郑国琛 浙江瑞安 齐整师 浙江青田 郑平 四川叙永 赵铁臣 江苏海门 赵治平 江苏宿迁 赵德成 湖南石门 赵昭班 浙江东阳 赵振华 浙江浦江 赵鑫 江苏仪征 赵愚 湖南零陵 赵荫吾 四川重庆 赵元寿 浙江富阳 赵琳 山东泰安 赵宋 四川巴县 赵逢珏 山东滕县 廖毓清 广东兴宁 廖善初 广东潮州 廖威 湖北京山 廖卓然 湖南临澧 廖治平 四川岳池 廖砚香 广东兴宁 廖煜巨 广东惠州 廖慷 广东兴宁 管时民 湖南零陵 廖奋庸 广东兴宁 管文楷 江西雩都 廖子熹 广东兴宁 裴存藩 云南昭通 赖新中 广东兴宁 厉言 浙江缙云 赖中威 广东兴宁 厉克敏 湖南蓝山 赖匡民 江西兴国 厉百川 江苏淮安 黎庶希 广东罗定 刘宗宽 陕西蒲城 黎祥恩 广东罗定 司马极 湖南澧县 司马传 浙江绍兴 刘振宗 江苏睢宁 刘崇涝 浙江东阳 刘略 湖北黄陂 刘恒 安徽南陵 刘有华 四川宜宾 刘安祺 山西峄县 刘玺 山西离石 刘挺志 广东梅县 刘德芳 湖南耒阳 刘伯英 广东梅县 刘学明 广东遂溪 刘铁仙 朝鲜汉城 刘裕光 广东蕉岭 刘振黄 江苏睢宁 刘国用 广东梅县 刘光汉 江西 刘秉哲 江苏宿迁 刘君笃 四川威远 刘致祥 云南晦冲 刘伯龙 贵州龙里 刘恕 湖南宜章 刘作人 四川郫县 刘昌凤 江苏涟水 刘轶超 湖南未阳 刘得先 浙江东阳 刘启棠 江苏徐州 刘竺坪 四川荣县 刘壮陶 江苏徐州 刘一德 湖南来阳 刘培风 浙江衢县 刘昭寰 广西北流 刘之志 湖北黄梅 刘启勋 江苏铜山 刘志达 湖北应城 刘震军 广东兴宁 刘云生 江苏铜山 刘炎 湖南湘乡 刘文峰 江苏铜山 潘汝翼 湖北黄安 刘丕基 广东化县 潘明甫 江苏涟水 刘骞 四川新都 刘光奎 四川富顺 蒋作均 湖北应城 蒋伯真 浙江宁波 潘笑清 湖北黄安 蒋当翊 湖南零陵 蒋燮卿 湖南武冈 蒋芝兰 江苏丹阳 蒋心谷 浙江诸暨 蒋作舟 湖北应城 蒋世俊 湖南宁乡 蒋耀权 湖南永明 蒋芳信 湖北天门 蒋赓宝 江苏丹阳 蒋振秋 江苏铜山 蒋铁生 广西全县 蒋克昌 江苏武进 蒋肇周 湖南祁阳 蒋行一 江苏涟水 樊龄 四川安岳 乐云岩 湖南新田 蔡藻 湖北黄陂 樊贞璃 四川宜宾 蔡芝田 湖南华容 谈誉球 江苏涟水 蔡世 湖南华容 蔡乘波 安徽颖上 钱进法 浙江嵊县 蔡晴川 湖南石门 钱东亮 江苏常熟 钱法铭 浙江嵊县 邝植民 广东台山 楼月 浙江东阳 楼望潮 浙江东阳 邝炳煌 浙江资兴 楼秉国 浙江诸暨 楼炳谦 浙江义乌 鲁恢亚 安徽无为 骆志雄 广东花县 卢兆熊 浙江东阳 鲁异三 安徽宣城 骆德荣 四川双流 骆听益 湖北京山 卢斌生 江西九江 卢振欧 浙江缙云 卢达春 江西 卢志豪 浙江永嘉 卢子钰 河南商城 卢石英 江西修水 欧洽清 广西苍梧 卢志鸣 浙江温州 钟永桢 广东蕉岭 蓝和春 福建武平 钟冠英 江西修水 钟梦何 浙江平阳 钟坚 广东英德 钟媲 广东龙川 钟毓 广东梅县 钟秀 江西抚州 钟祖荫 江西修水 戴弁 四川成都 戴目新 安徽无为 戴安澜 安徽无为 戴凤林 广东五华 戴贤锵 浙江宁波 戴镇球 湖南长沙 冀赓亮 江西平遥 糜藕池 贵州毕节 龙其伍 广东琼山 薛华民 江苏铜山 龙文光 四川重庆 龙之章 贵州平坝 龙水津 广西挂平 谢平 湖南华容 谢轶南 湖南未阳 谢子才 湖南宜章 谢彬 安徽灵璧 谢品芳 广东梅县 谢镇南 广东梅县 谢懋权 广东梅县 潘峰名 江西乐安 谢琦 浙江永嘉 谢光亚 江苏萧县 谢沧涵 四川渠县 谢骏 湖南宝庆 谢我青 广东梅县 应时杰 江西南昌 谢毓麟 江西兴国 谢金聚 江西广丰 璩汝梃 广东德庆 应威 福建浦城 缪象初 云南昆明 边公藩 浙江诸暨 应作球 浙江平阳 魏先 广东五华 魏汉超 广东五华 韩遇龙 江苏铜山 韩宪元 广东文昌 韩继周 江苏徐州 韩鹏 广东文昌 韩湘澄 湖南湘阴 韩继汉 江苏徐州 罗法胜 广东大埔 罗运元 广东澄迈 罗振鹏 湖南祁阳 罗纲秩 四川荣县 罗美贤 广东兴宁 罗志敏 湖南祁阳 严登汉 四川涪陵 谭煦 广东开平 谭世荣 湖南湘乡 谭国非 湖南资兴 谭志才 江苏常熟 谭理 云南永北 谭宝楚 湖南慈利 苏扶若 广东顺德 苏登 广西容县 苏文骏 湖南衡山 苏祥星 广东中山 苏祖轼 江西德安 萧爱贤 江西兴国 萧道荣 湖北安陆 萧绍贤 广东梅县 萧树经 贵州都匀 萧际峰 四川井研 萧劲 湖南临澧 萧行慎 江西兴国 萧钧江 西兴国 萧杰 江西万安 萧宽岳 广东梅县 萧挹南 安徽英山 萧毓麟 广东梅县 萧锦篪 江西萍乡 饶森 江西南昌 龚玉泉 江苏无锡 萧克明 安做英山 顾自谨 江苏南通 饶荣春 江西九江 龚体仁 安微合肥 龚绍华 湖北应城 欧阳英 湖南宁远 欧阳疑 湖南宁远 欧阳哲 广东南雄 欧阳文 湖南益阳 骑兵队 王步青 浙江 李汉杰 山东肥城 王震 湖北大冶 方舟 江西浮浆 王然 浙江浦江 宋元泮 湖南永明 谷藜光 湖南耒阳 林大谟 湖南湘潭 汪守相 安徽无为 吴岱 浙江诸暨 何职民 广东乐会 金麟 浙江永嘉 唐家驹 湖南祁阳 胨瀚 浙江温州 范蔚岑 广东大埔 陈甲三 江苏 炼嘉镒 广东文昌 夏雷 浙江永嘉 张焕唐 福建上杭 温祖铨 广东梅县 黄敬熙 江苏江都 傅启霖 广东文昌 张铁铮 广东花县 程宪洛 浙江东阳 叶有梅 浙江富阳 刘靖玺 广东遂溪 黎冠雄 广东罗定 刘裕经 湖北大冶 潘汉波 广东文昌 颜驭 广西邕宁 魏定邦 广东五华 罗同登 广东龙川 钟善林 江西兴国 韩君南 广东琼州 龙学霖 广东琼山 罗炜 广东兴宁 方正 湖南岳阳 文有麟 湖南零陵 丁亚中 安徽风台 丁五季 安徽庐江 干城 浙江青田 王福生 浙江黄岩 毛宝康 江西南昌 甘树藩 湖北蕲春 田子博 湖南衡山 古克炎 厂东梅县 毛子衔 浙江江山 江恒佛 湖南新宁 任大民 湖北黄陂 汪波 湖南新化 伍光宗 湖南新化 谷磊 湖南耒阳 谷声 湖南耒阳 李瑞芳 广东平远 李克 四川温江 李元英 湖南平江 汪淼 湖北罗田 李名著 湖北京山 李镇煽 湖南湘阴 李杏农 江西丰城 李永忠 四川荣昌 李馨远 湖北秭归 李佩林 湖南衡山 吴尚贵 四川金堂 吴天鹤 湖南常宁 吴云卿 浙江金华 沈忠毅 江苏上海 吕公乐 江西进贤 何朴 湖南宝庆 何宝善 广东东莞 杜光庭 江苏南通 余靖方 四川金堂 周俊 湖北罗田 梁仲苏 湖南安化 胡永林 安徽舒城 胡宗虞 江西进邑 周德汉 广东文昌 范德烈 广东大埔 梁锋 湖南安化 唐泽英 四川大足 梁捷波 广东文昌 祝定一 江西上饶 范德民 湖南新宁 唐奎 湖南长沙 唐国华 湖南武冈 姚秉勋 广西桂林 袁家佩 安徽寿县 庄成良 四川彭县 徐开文 广东梅县 姚少华 江西弋阳 陈其斌 湖南衡阳 陈纯一 湖南新宁
孙叔敖,春秋时楚国人,蒍氏。名敖,字叔孙,一字艾猎。辅佐楚庄王称霸,功绩显著。主持修建中国古代最早的水利工程,对当时农业经济发展起到相当作用。
立于公元 16年的孙叔敖碑,记述了孙叔敖之后的十多代孙氏族众的发展繁衍情况,共涉及孙叔敖后人二十多位。孙叔敖碑也可称得上一部石刻的家谱。这部石刻家谱反映了孙氏发展的一个断面,可以确认这是目前所发现的最早的孙氏家谱。据《三国会要·职官》载,孙吴政权设立过宗正卿,掌握皇家的家谱——《玉谍》。遗憾的是这部《玉谍》未能留存于今,仅能从当时的史书上见其名而已。
孙武,春秋末期军事家。齐国人。籍贯、字号均不详。他曾以《兵法》十三篇,见吴王阖闾,被任为将,率吴军攻破楚国。他主张改革以图强,认为当时晋国六卿所进行土地制度之改革,其中亩大而税轻者可以成功(此见山东临沂县银雀山西汉墓出土竹简《孙子兵法吴问》)。他认为:“兵者国之大事”(《孙子兵法·计篇》),指出“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子兵法·谋攻》》)由此可知,他注重了解情况,全面分析敌我形势,如:众寡、强弱、虚实,攻守、进退等矛盾之双方,并通过对战争客观形势之认识和掌握以克敌制胜。他还提出:“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固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虚实篇》)。强调战略战术上之“奇正相生”和“机动灵活”之运用。他这一思想有丰富朴素的唯物主义和辩法的因素。著有《孙子兵法》,是为中国历史最早而又最杰出之兵法。
孙膑,战国时兵家。齐国阿(今山东阳谷东北)人。孙武后代。曾与庞涓同学兵法。后庞涓仕魏,仕魏惠王将,忌其才能,将他骗至魏国,处以膑刑(割去膝盖骨),故称孙膑。齐国使者至魏,他阴见齐使,由齐使秘密载回齐,经田忌推荐,齐威王任为军师。先后两次设计大败魏军于桂陵和马陵,终使庞涓兵败自杀。著有《孙膑兵法》。
孙炎,三国魏经学家、训诂学家。字叔然,乐安(今山东博兴)人,郑玄弟子,当时称为“东州大儒”。撰《周易春秋例》,并为《毛诗》、《礼记》、《春秋三传》、《国语》等书作注。著有《尔雅音义》,用反切注音,反切从此盛行。
孙坚(155-191),东汉将领。三国吴郡富春(今浙江富阳)人。字文台。少为郡县吏,中平元年从朱儁镇压黄巾起义军。四年任长沙太守。初平二年率军击刘表,为表将黄祖射死。次子孙权称帝,追尊为武烈皇帝。
孙策(175-200),三国割据者。吴郡富春人。字伯符,孙坚子。兴平二年率军渡江,削平当地割据势力,在江东建立孙氏政权。曹操任为讨逆将军,封吴侯。建安五年遇刺死。弟孙权称帝,追尊为长沙桓王。
孙权(182-252),即吴大帝。三国吴国建立者,公元229-252年在位。字仲谋,吴郡富春人。继其兄孙策拥有江东六郡。曾与刘备联合,大败曹军于赤壁。后在吴蜀彝陵之战中,大败刘备。黄龙元年(公元229年)称帝于武昌,国号吴。
孙楚(约218-295),西晋文学家。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字子荆。官至冯翊(今陕西大荔)太守。能诗赋,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冯翊集》。
孙盛(约306-378),东晋无神论者、史学家。字安国,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西北)人。始任佐著作郎,出补浏阳令。陶侃、庚亮、桓温镇荆州时,皆用为参军。后累迁至秘书监,加给事中,年七十二卒。博学能为文章,善言名理,与殷浩齐名。曾以“形既粉散,知亦如之”命题,驳斥佛教“神不灭”思想(见《广弘明集·与罗君章书》)。著有《魏氏春秋》、《晋阳秋》,世称良史。又撰诗、赋、论、难等数十篇,有集十卷,今多亡佚。《全晋文》辑其文两卷。
孙绰(314-371),东晋文学家。字兴公,太原中都(今山西平遥)人。家于会稽,官至廷尉卿,领著作。为玄言诗代表作家。原有集,已佚,明人辑有《孙廷尉集》。
孙安祖(-611),隋末山东农民起义领袖。清河漳南(今山东夏津北)人,与窦建德同举义旗,聚众入高鸡泊(今河北故城西南),是高鸡泊起义军的首创者。
孙思邈(581-682),唐医学家。京兆华原(今陕西耀县)人。隋文帝时授国子博士,不拜。太宗初至京师,虽老而视听犹聪,授谏议大夫,固辞,终不仕。通百家说,善言老庄。精于阴阳,推广医药之学,相传卒年百余岁。著有《千金要方》、《千金翼方》、《福录论》、《摄生真箓》、《枕中素书》、《银海精微》等。后人尊为药王。
孙过庭,唐书法家。陈留(今属河南)人,自署为吴郡,或作富阳人。字虔(一作名虔礼,字过庭)。高宗时官率府录事参军。工正、行、草,尤以草书擅名。宋米芾以为“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今存其垂拱三年(687)撰成的《书谱·卷上》,阐述正草二体书法,见解精辟,是一部书文并茂的书法理论著作。
孙愐,唐代音韵学家。玄宗(李隆基)天宝时为陈州(今河南淮阳)司马。精音韵之学。尝刊正隋陆法言之《切韵》,并增字加注,于天宝十年(751)编成《唐韵》五卷,已佚。现《唐韵》卷首有孙愐《唐韵·序》。
孙樵,唐散文家。关东人,字可之(一作隐之)。大中进士,授中书舍人。黄巢起义军入长安,随僖宗奔岐陇,迁职方郎中。长于古文,所作对当时统治集团的昏愦无能,颇多讽刺。有《孙可之集》。
孙位,唐末画家。一名遇,又号会稽山人。唐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曾随唐僖宗自长安入蜀,居成都,任“文成殿下道院将军”。擅画人物、佛像、山水、松竹等,尤善画龙水。在应天、昭觉、福海等处作画甚多。作品有《高逸图》、《四皓围棋图》、《番部博易图》、《草堂图》、《王波利图》、《高士图》、《三教图》等。
孙儒(-892),唐末将领。河南(今河南洛阳)人。从秦宗权为都将。不久杀宗权弟宗衡,并其众,破扬州,自署淮南节度使。继而与杨行密等多次交战,时有胜负。景福二年,陵阳大战,会大疫,败,为行密部将田頵所执,旋被斩首。
孙方谏(893-954),五代时将领。本名方简。莫州清苑(河北保定)人。初为定州狼山堡主。后晋出帝时,义武军节度使恐其为边患,表为游奕使。有所求,不得,北通契丹。契丹灭后晋,使为义武军节度使。命徙云中,不受,率徒复入狼山。后汉高祖起兵,他入据定州以归,仍为义武军节度使。后周时徙镇国。
孙光宪(约895-968),五代宋初文学家。字孟文,自号葆光子,宋代陵川贵平(今属山西省)人,藏书家。后唐时,为陵川判官,天成(926-968)初,梁震荐为书记。归宋后,累官检校秘书监。嗜藏书,常手自抄学校雠,老而不废,收藏数千卷。著有《北梦锁言》、《荆台》、《笔佣》、《橘斋》等书。
孙奭(962-1033),北宋经学家。字宗古,博州博平(山东茌平)人。端拱九经及第。历国子监直讲、兵部侍郎、龙图阁学士,以太子少傅致仕。《宋史》称其“守道自处”,“未尝阿附取悦”。真宗迎天书,祀汾阴,皆直言谏阻。仁宗时,讲论前代乱君亡国,反复规讽。著有《经典微言》、《孟子音义》等。
孙复(992-1057),北宋学者。晋州平阳(今山西临汾)人,字明复。举进士不第,隐居泰山,世称泰山先生。后为范仲淹等推重,除秘书省校书郎,国子监直讲,迁殿中丞。研治《春秋》,著《春秋尊王发微》。其学上祖陆淳,下开胡安国。和胡瑗、石介并称“宋初三先生”。还著有《孙明复小集》。
孙洙(1032-1080),北宋文学家。字巨源,扬州广陵(江苏扬州)人。举进士。迁知太常礼院。治平中上疏言时弊要务十七事,多被采纳。迁同知谏院。王安石变法时自请出知海州。元丰间官至翰林学士。博闻强记,诰熟典故。善诗文,能词,有名于时。
孙威(1183-1240),元初铠甲制造家。浑源(属山西)人。金贞祐时从军,在云中(山西北部)投降蒙古汗国,任千户。他所制铠甲称“蹄筋翎根铠”,经成吉思汗亲自试射,箭不能透。后任顺天路工匠都总管。子孙珙继其职,又造叠盾。
孙隆,生卒年不详。明画家。又名孙笼,一作龙,字廷振,号都痴、都痴道人,毗陵(今江苏省常州)人。宣德中曾为翰林待诏。擅画翎毛、虫草,不作墨线,纯以色彩点染而成,谓之“没骨“,别具一格。亦善山水。画翎毛草虫,全以彩色渲染,生动鲜活,饶有机趣,自成一家,对后代影响很大。
孙克弘(1533-1611),明画家。华亭(今上海松江华亭镇)人。字允执,号雪居。师法沈周、陆治。笔墨简练,颇有生趣。兼工兰竹、山水,亦作佛道像。且能诗,并善书。书学宋克。
孙承宗(1564-1638),明将领。字稚绳。保定高阳(今属河北)人。万历进士。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任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在关四年,练兵屯田,修城堡数十,敌不敢犯。后为魏忠贤党排挤去职。崇祯二年(1629),后金(清)兵入大安口,明廷用他守通州,后移镇山海关,收复永平、迁安、栾州、遵化等地。四年,罢职归里。十一年,清兵绕道入长城,攻高阳,他率家人拒战,城破自杀。著有《高阳集》。
孙慎行(1564-1635),明臣。字闻斯,号淇澳,江苏武进人。授编修。累擢礼部右侍郎,署部事。天启初召擢礼部尚书。首疏究论三案,因与廷臣意见不合托病归。《明史》言其慎行“操行峻洁,为一时搢绅冠”。廷祯八年(1635)被廷臣推为阁臣,入京即病死。有《玄晏斋集》。
孙奇逢(1584-1675),明清之际学者。字启泰,一字钟元,世称夏峰先生。直隶容城(今属河北)人。与李颙、黄宗羲并称“清初三大儒”。著有《理学宗传》、《夏峰先生集》等。
孙传庭(1593-1643),明末将领。字伯雅,字白谷,代州振武卫(山西代县)人。《明史》载其“仪表颀硕,沉毅多筹略”。万历进士。崇祯九年(1636)由顺天府丞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陕西,俘杀农民军领袖高迎祥,打败李自成。入卫京师,被扬嗣昌诬陷坐狱三年。十五年起兵部左侍郎,总督陕西。次年进尚书,总督晋陕川等军务,督师镇压李自成军,屡败,战死。有《白谷集》、《鉴劳录》等。
孙可望(-1660),明末农民起义军将领,陕西米脂人。张献忠义子。英勇善战,称骁将,号军中“一堵墙”,封平东将军。献忠战死,他与诸将挥师云贵,被推为首领。旋为国主,年号兴朝。联南明抗清。后因妒恨李定国,于长沙降清,尽献云贵军情,且引兵攻杀。清封义王。后狩猎时为清兵射杀。
孙云球,明末清初光学仪器家。字文玉、泗滨,江苏吴江人。中国民间最早独立发明望远镜和首创眼镜者。还利用凹透镜、凸透镜和反射镜制造出察微镜、放光镜、夜明镜等七十余种光学仪器。并总结实践经验,著成《镜史》。还研制计时准确的自然晷。
孙延龄(1647-1677),清将领。汉军正红旗人。孔有德婿。康熙初,任广西将军,镇桂林、统孔有德旧部。康熙十三年(1674)举兵响应吴三桂叛乱,自称安远大将军,占据广西。旋称安远王。后降清,被吴三桂从孙世琮执杀。
孙嘉淦(1683-1753),清臣。字锡公,号懿斋,太原府兴县人。康熙进士,授检讨。世宗即位,应陈对三事:亲骨肉、停捐纳,罢西兵。帝谓之翰林狂士。高宗即位,屡陈大政被纳。官刑部尚书,屡雪冤狱,劾论贪劣,抑豪抚民。兴水利课农桑。政绩卓著,官至工、刑二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太子少保。谥文定。
孙星衍(1753-1818),清经学家。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江苏武进)人。官山东督粮道。所学较广,对经史、文字、音韵、诸子百家、金石碑版等都曾涉及。工篆隶,精校勘,擅诗文。撰有《尚书今古文注疏》、《周易集解》、《寰宇访碑录》等。刻有《平津馆丛书》、《岱南阁丛书》等。
孙原湘(1760-1829),清诗人。昭文(今江苏常熟)人,字子潇,号心青。嘉庆进士。选翰林院庶吉士,充武英殿协修官。乞假归未仕。工骈散文,兼善书画。与王昙、舒位齐名。著有《天真阁集》。
孙家鼐(1827-1909),清臣。字燮臣,号蛰生、澹静老人,安徽寿州(寿县)人。咸丰状元。曾任工部、礼部、吏部尚书、光绪帝师傅。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管理京师大学堂。后拜体仁阁、东阁、文渊阁大学士,晋武英殿大学士。充学务大臣、政务大臣、资政院总裁等职。《清史稿》称其“儒厚廉谨,常以资望领新政,每参大计,独持正不阿”。
孙毓汶(-1899),清臣。字来衫、莱山,山东济宁人。咸丰进士,授编修。以输饷有功渐迁福建学政、内阁学士、工部左侍郎、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权奇饶智略”(《清史稿》)。甲午战争时,力主议和,遭朝臣反对,称病告休。
孙诒让(1848-1908),清经学家。字仲容,号籀庼。浙江瑞安人。同治举人。1886年曾任刑部主事,后去职专心研究学术。1901年撰写《变法平议》,提出革新政治的主张。毕生致力于经学、文字、甲骨、金石、文献、目录、校勘学的研究,《契文举例》是其考释甲骨文的最早著作。另著有《周礼正义》、《墨子间诂》、《古籀拾遗》、《名原》、《札迻》、《温州经籍志》、《籀庼述林》等。
孙中山 (1866年—1925年),名文,字载之,号日新,又号逸仙,幼名帝象,化名中山樵,常以中山为名。[1]生于广东省香山县(即中山市)翠亨村的农民家庭。青少年时代受到广东人民斗争传统的影响,向往太平天国的革命事业。是中国近代民主主义革命的开拓者,中国民主革命伟大先行者,中华民国和中国国民党缔造者,三民主义的倡导者。首举彻底反封建的旗帜,“起共和而终二千年帝制”。尊称其为“中华民国国父”。著有《建国方略》、《建国大纲》、《三民主义》等。其著述在逝世后多次被结集出版,有中华书局1986年出版的十一卷本《孙中山全集》,台北1969、1973、1985年出版的《国父全集》等
其他孙姓名人有春秋善相马者孙阳;三国时吴皇帝孙亮、孙休、孙皓,将领孙辅、孙贲、孙翊、孙静;晋文学家孙琼,诗人孙拯;南朝齐文人孙诜;唐文学家孙郃;北宋学者孙锡;金道姑孙不二;明藏书家孙藩,戏曲作家孙钟龄;清文学家孙洙,诗人孙云鹤、孙云鸿,篆刻家孙治清,金石书画鉴藏家孙承泽等。近当代孙姓名人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民主革命者孙武,红军将领孙德清,政治活动家孙起孟,政治家孙志远,国民党官员孙科、孙运璿,国民党将领孙立人、孙楚、孙殿英、孙蔚如,北洋直系军阀孙传芳,地质学家孙云铸、孙建初,石油地质学家孙健初,资源采矿专家孙越崎,冶金专家孙德和,电子技术专家孙俊人,计算机专家孙仲秀,土木工程专家孙钧,家蚕育种家孙本忠,经济学家孙冶方、孙尚清,社会学家孙本文,哲学家孙叔平,心理学家孙国华,历史学家孙毓棠,作家孙犁,**剧作家孙师毅、孙瑜,戏剧导演孙维世,**演员孙道临,京剧演员孙菊仙,口技表演艺术家孙泰,排球运动员孙晋芳、孙玥,跳水运动员孙淑伟,滑冰运动员孙龙将等。
有谁知道<<孙氏家谱>>还有我爷爷是德字辈的,我父亲是久字辈,我是孝字辈下面是什么啊?
本文2023-11-14 06:28:1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75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