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泉州到安微定远多少公里?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4浏览:3收藏

福建泉州到安微定远多少公里?,第1张

驾车路线:全程约11516公里

起点:泉州市

1泉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濠沟墘行驶140米,右转进入新门街

2) 沿新门街行驶14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新门街

3) 沿新门街行驶310米,在第4个出口,朝笋江桥/泉三高速/S308方向,进入笋江路

4) 沿笋江路行驶12公里,右前方转弯进入浮桥街

5) 沿浮桥街行驶19公里,过右侧的富贵香大厦约240米后,直行进入江南大街

6) 沿江南大街行驶34公里,过右侧的百源电器商行约130米后,稍向右转上匝道

7) 沿匝道行驶96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8)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30公里,直行进入观音山隧道

9) 沿观音山隧道行驶17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10)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57公里,过右侧的后埔,直行进入保福岭隧道

11) 沿保福岭隧道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12)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29公里,过右侧的东坑,直行进入顶东坑隧道

13) 沿顶东坑隧道行驶60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14)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72公里,直行进入高岭隧道

15) 沿高岭隧道行驶74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16)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08公里,直行进入龙阁岭隧道

17) 沿龙阁岭隧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18)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490米,过高坂大桥约13公里后,直行进入东园隧道

19) 沿东园隧道行驶16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0)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59公里,过右侧的九空,直行进入新琼隧道

21) 沿新琼隧道行驶18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2)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70公里,过石佛仔2号桥,直行进入马跳隧道

23) 沿马跳隧道行驶80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4)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480米,过马跳2号桥,直行进入柴桥头隧道

25) 沿柴桥头隧道行驶15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6)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2公里,过南山1号桥,直行进入格口一号隧道

27) 沿格口一号隧道行驶26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28)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280米,直行进入格口二号隧道

29) 沿格口二号隧道行驶39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30)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240米,直行进入格口三号隧道

31) 沿格口三号隧道行驶28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32)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650米,过大坂大桥,直行进入新岭格隧道

33) 沿新岭格隧道行驶34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34)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24公里,过下岸大桥,直行进入桂洋隧道

35) 沿桂洋隧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36)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2公里,过黄沙2号桥,直行进入黄砂隧道

37) 沿黄砂隧道行驶15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38)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490米,过茂林2号桥,直行进入下洋一号隧道

39) 沿下洋一号隧道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40)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230米,过牛心山1号桥,直行进入下洋二号隧道

41) 沿下洋二号隧道行驶84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42)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8公里,过树尾墘大桥,直行进入大坪尾隧道

43) 沿大坪尾隧道行驶36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44)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49公里,过上对洋大桥,直行进入上对洋隧道

45) 沿上对洋隧道行驶29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46)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230米,直行进入吉州隧道

47) 沿吉州隧道行驶30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48)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90公里,过下坂二桥,直行进入大鼓山隧道

49) 沿大鼓山隧道行驶32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50)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50米,过林畔坑大桥,直行进入大鼓山隧道

51) 沿大鼓山隧道行驶26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52)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22公里,过大桥坪大桥,直行进入大桥坪隧道

53) 沿大桥坪隧道行驶46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54)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33公里,过左侧的黄坂墘约19公里后,直行进入红布崎隧道

55) 沿红布崎隧道行驶41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56)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50米,过右侧的宽田,直行进入宽田隧道

57) 沿宽田隧道行驶33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58)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590米,过上坂大桥,直行进入上坂隧道

59) 沿上坂隧道行驶33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60)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39公里,过初坑四桥,直行进入桃山隧道

61) 沿桃山隧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62)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22公里,过李仔仑大桥,直行进入三阳隧道

63) 沿三阳隧道行驶46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64)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5公里,过上溪口大桥,直行进入上溪口隧道

65) 沿上溪口隧道行驶21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66)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9公里,过上京大桥,直行进入延京隧道

67) 沿延京隧道行驶31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68)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47公里,过安坑头二桥,直行进入前洋田隧道

69) 沿前洋田隧道行驶30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70)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03公里,过下洋三桥,直行进入将军架隧道

71) 沿将军架隧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72)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20公里,过黄坂洋大桥,直行进入竹坑山隧道

73) 沿竹坑山隧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74)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33公里,过下格寨三桥,直行进入西洋隧道

75) 沿西洋隧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76)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109公里,过右侧的园当坑约17公里后,直行进入后洋隧道

77) 沿后洋隧道行驶850米,直行进入泉南高速公路

78) 沿泉南高速公路行驶70公里,朝永安北/三明/南平/G25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吉山枢纽

79) 沿吉山枢纽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80) 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36公里,过沙溪大桥,直行进入下渡隧道

2沿下渡隧道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3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316公里,过渔塘溪大桥,直行进入坂头隧道

4沿坂头隧道行驶680米,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5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叶坑隧道

6沿叶坑隧道行驶200米,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7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双江口隧道

8沿双江口隧道行驶880米,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9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28公里,直行进入前邓地隧道

10沿前邓地隧道行驶200米,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11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25公里,过焦溪二桥,直行进入岭头1号隧道

12沿岭头1号隧道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13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13公里,过西坂坑二桥,直行进入岭头2号隧道

14沿岭头2号隧道行驶32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15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48公里,过瑞云1号桥,直行进入余厝隧道

16沿余厝隧道行驶23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17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41公里,过垄东中桥,直行进入垄东隧道

18沿垄东隧道行驶540米,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19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淘金山隧道

20沿淘金山隧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长深高速公路

21沿长深高速公路行驶72公里,过际口分离式立交主线桥,朝将乐/泰宁/南昌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际口枢纽

22沿际口枢纽行驶40米,过际口枢纽约650米后,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23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15公里,过溪尾大桥右桥,直行进入钟石隧道

24沿钟石隧道行驶42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25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33公里,直行进入际和隧道

26沿际和隧道行驶25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27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32公里,过大溪头大桥,直行进入木丝垄隧道

28沿木丝垄隧道行驶25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29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72公里,直行进入高桥隧道

30沿高桥隧道行驶29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31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50公里,过梨树大桥约21公里后,直行进入梨树隧道

32沿梨树隧道行驶92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33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63公里,过龙峰溪四号大桥,直行进入龙峰溪隧道

34沿龙峰溪隧道行驶32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35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15公里,过龙峰溪一号大桥右桥,直行进入雪峰山三号隧道

36沿雪峰山三号隧道行驶32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37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60米,直行进入雪峰山二号隧道

38沿雪峰山二号隧道行驶37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39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180米,直行进入雪峰山隧道

40沿雪峰山隧道行驶44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41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740米,过坡坑1号大桥右桥,直行进入洋坊隧道

42沿洋坊隧道行驶26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43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43公里,过右侧的路口,直行进入路口隧道

44沿路口隧道行驶71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45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180米,直行进入曹溪隧道

46沿曹溪隧道行驶51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47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210米,直行进入玉华隧道

48沿玉华隧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49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950米,过右侧的梅花村,直行进入玉华洞大桥左桥

50沿玉华洞大桥左桥行驶148公里,直行进入芦前隧道

51沿芦前隧道行驶36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52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570米,过芦前1号大桥右桥,直行进入福匡隧道

53沿福匡隧道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54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410米,过福匡大桥左桥,直行进入红牙山隧道

55沿红牙山隧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56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140米,直行进入八里桥隧道

57沿八里桥隧道行驶47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58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780米,直行进入宅上隧道

59沿宅上隧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60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62公里,过良坊大桥,直行进入麻岭隧道

61沿麻岭隧道行驶77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62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38公里,过西田大桥约13公里后,直行进入马仔岭隧道

63沿马仔岭隧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64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760米,过右侧的外坊约20公里后,直行进入双溪口隧道

65沿双溪口隧道行驶29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66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235公里,过肖家坊互通主线一号桥,直行进入层溪二号隧道

67沿层溪二号隧道行驶26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68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630米,过层溪四号大桥,直行进入层溪一号隧道

69沿层溪一号隧道行驶29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70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44公里,直行进入上村隧道

71沿上村隧道行驶27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72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250米,过上村大桥右桥,直行进入杨家岭隧道

73沿杨家岭隧道行驶340米,过杨家斜一号大桥,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74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34公里,过三白大桥右桥,直行进入朱洋隧道

75沿朱洋隧道行驶15公里,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76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14公里,过刘家大桥,直行进入沙塘隘隧道

77沿沙塘隘隧道行驶46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78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70公里,过杭桥大桥约11公里后,直行进入熊村隧道

79沿熊村隧道行驶42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80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59公里,直行进入三都隧道

81沿三都隧道行驶230米,直行进入福银高速公路

82沿福银高速公路行驶513公里,朝鹰潭/济南方向,稍向右转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83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428公里,过右侧的里翁源约830米后,直行进入金资隧道

84沿金资隧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85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966公里,直行进入焦家岭隧道

86沿焦家岭隧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87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37公里,直行进入黄坛隧道

88沿黄坛隧道行驶45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89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82公里,过黄坛大桥,直行进入黄竹山隧道

90沿黄竹山隧道行驶90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91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湖山隧道2

92沿湖山隧道2行驶22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93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40米,直行进入湖山隧道1

94沿湖山隧道1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95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210米,过蛟潭大桥约16公里后,直行进入瓜岭隧道

96沿瓜岭隧道行驶21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97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0公里,过右侧的东瓜岭约17公里后,直行进入扬梓岭隧道

98沿扬梓岭隧道行驶19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99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90米,直行进入洪家坂隧道

100沿洪家坂隧道行驶29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01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44公里,过右侧的夏家滩,直行进入双源隧道

102沿双源隧道行驶40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03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42公里,过桃墅店枢纽约16公里后,直行进入桃墅湾隧道

104沿桃墅湾隧道行驶25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05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桃墅岭隧道2

106沿桃墅岭隧道2行驶59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07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480米,直行进入桃墅岭隧道

108沿桃墅岭隧道行驶31公里,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09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50米,直行进入老屋隧道

110沿老屋隧道行驶17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11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4公里,过右侧的老屋村,直行进入菜坑三号隧道

112沿菜坑三号隧道行驶49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13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10米,直行进入马坑隧道

114沿马坑隧道行驶75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15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250米,直行进入紫石塔隧道

116沿紫石塔隧道行驶26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17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670米,直行进入仙寓山隧道

118沿仙寓山隧道行驶19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19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南安一号隧道

120沿南安一号隧道行驶24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21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960米,直行进入前家山隧道

122沿前家山隧道行驶20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23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20公里,过右侧的枫柯里约11公里后,直行进入双河口隧道

124沿双河口隧道行驶29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25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41公里,直行进入南溪隧道

126沿南溪隧道行驶66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27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港东隧道

128沿港东隧道行驶54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29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310米,过右侧的港东,直行进入青潭隧道

130沿青潭隧道行驶510米,直行进入济广高速公路

131沿济广高速公路行驶235公里,过右侧的何家洼,直行进入安东高速公路

132沿安东高速公路行驶322公里,朝安庆/合肥方向,稍向左转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133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122公里,稍向左转进入合安高速公路

134沿合安高速公路行驶24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135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334公里,过右侧的梁燕,朝桐城/合肥/G4212方向,稍向右转进入鸽子墩枢纽

136沿鸽子墩枢纽行驶15公里,过右侧的白莲村,直行进入合安高速公路

137沿合安高速公路行驶601公里,过右侧的堰梢,朝蚌埠/徐州/合肥/南京方向,稍向左转进入合安高速公路

138沿合安高速公路行驶680米,过马堰枢纽,直行进入合安高速公路

139沿合安高速公路行驶613公里,过沪汉蓉桥,朝徐州/南京/芜湖/包河大道方向,稍向右转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140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830米,过沪汉蓉桥约50米后,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141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321公里,过右侧的沙兴庄,朝蚌埠/徐州/洛阳方向,稍向左转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142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640米,过路口枢纽约10公里后,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143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660公里,过右侧的葛圩,在淮南/定远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44沿匝道行驶640米,右转进入S311

145沿S311行驶251公里,进入长征西路

146定远县内驾车方案

1) 沿长征西路行驶440米,过右侧的前费约320米后,右转

2) 行驶490米,左转进入花园湖西大街

3) 沿花园湖西大街行驶7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定远县公安局

具体得看什么支系等等呢!其实具体的 在族谱一般都有大概的说明的! 1先秦时期:早在先秦时期,董氏族人主要的活动地区包括山西、陕西、河南、甘肃南部等,春秋战国时期活跃于晋国的有董狐和董安于。并且已经向西和向南迁移,散布于甘、川、滇、黔等广大地区,与当地土著混居,逐渐融入土著民族之中,成为土著诸姓之一。此外,也有西南、北方等外族融入董氏。2秦汉时期:到秦、汉时期,董氏己北及河北,东进山东、南逾岭南、东南抵江浙、西到四川,在今山西、甘肃、河北、河南较为集中。另外,陕西,山东定陶、高青,广东广州,四川资阳、德阳,浙江余姚、湖北襄阳、枝江,福建福州,河南禹州、伊川、南阳、开封、杞县、信阳、灵宝等地也散居有董氏族人。后在不断的繁衍过程中,甘肃、山东两地董氏发展成当地望族。董氏名人有秦秦都尉西汉翟王董翳,西汉成敬侯董渫(山东单县人);西汉哲学家、今文经学大师董仲舒,西汉宣帝时期的高昌侯董忠(为东汉孝子董永先祖);西汉末王莽时期大司马董忠(为董仲舒八世孙);东汉洛阳令董宣;东汉太师董卓。据记载,自汉至唐,云贵地区的董氏发展成为大姓,逐渐将云贵地区的土著民族同化为西南地区的汉族。东汉公孙述时,牂牁(治所在今贵州黄平县西北)大姓有董氏。3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百姓四处流散,大举迁往南方,安徽、江西、江苏、湖北及长江中、下游地区均有董氏迁徙而来者。甘肃、四川的董氏已经繁衍成大姓,同时向西南的云南、贵州迁移。这时,有人称蜀国“四相”之一的三国名臣董允,医学家董奉,南北朝外交家董琬。4隋唐五代时期:隋唐时期,是董氏一大繁衍时期,福建、广东、湖南、云南等地均有董氏迁居者,唐朝时董氏的人口重心开始在滇黔地区形成。唐代的《元和姓纂》列董氏郡望有四:陇西、弘农(今河南灵宝)、河东、范阳(今河北琢县),此外还有济阴(今山东曹县)。董氏艺人大量涌现出来,有琴师董庭兰、五代南唐的画家董源、唐朝宰相董晋。并大批移民东南。唐末,固始(今属河南)人陈元光父子开漳入闽及王潮、王审知入闽时都有董氏加入。固始董氏随王潮、王审知入闽者,即今石狮、金门始祖董思安,开运二年(945年),董思安忠于旧主退隐泉州。元朝元至元十一年(1274年)农历七月十四董思安第十四世孙董善顺因避元兵骚扰从晋江青阳迁居石狮永宁沙堤村,其弟董善应则避居于金门古坑乡,故今金门、同安、厦门、漳州、晋江、石狮董氏均为同宗。其后裔有郑成功的岳父董先,董先坚决支持郑成功的抗清事业,其子董腾后追随郑成功收复宝岛台湾,并长期率水师驻扎澎湖。唐末“南诏宰辅”董成原籍金陵,流落至滇,仕南诏为布燮,后裔先后转徙剑川、景东、云龙、洱源、云县等地,是为大理史城董氏始祖。董其昌 山水5宋金元时期: 迄于宋时,董氏大批迁居东南地区,同时进一步向西南地区发展。宋元时期,金兵入主中原及蒙古军队的南下再度迫使董氏南迁。元明时期董氏族裔宦游全国各地,近及于大理,远达漠北及岭北(包括今外蒙及俄罗斯一带)。其中董俊族裔籫缨世族,望重朝野,以“四世八公一翰林”著称于世,先后有上千族裔宦游于大江南北。董孝忠先生经深入的调查研究,在撰写《董仲舒后裔渊源研究》一文指出:在沿济南至青岛的胶济线两侧、徐州至连云港的陇海线南北各省居住着众多董俊后裔。宋代将领董宗本董遵诲父子、金戏曲作家董解元、蒙元时期藁城董俊董文炳董文用董文忠父子,元时柏乡董朴。明代以前,董氏已遍布江南各省,其中浙江东阳(古称吴宁)、肖(萧)山、富阳、浦江、临安、安吉、绍兴、杭州等地的董氏许多是从唐贞观初迁入浙江的婺州判司董元的后裔。今江西宜黄、乐安、婺源、赣州、崇安、新干、以及长汀、监利、华容、石首、泾县等地的董氏是唐末入赣的董连(唐宰相董晋之后)的后裔,许多董氏名人均出于此宗,如董淳、董敦逸、董德元、董全祯、董杰、董邦达、董诰,今江西省乐安县牛田乡流坑村(古属庐陵)有四千余人董氏后裔聚居,被誉为“千古第一村”。宋朝时期(公元960~1279年)董氏族人达四十六万之多,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59%,居第三十四位。主要分布于江西、河北、山东、河南四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64—;其次分布于湖南、甘肃、安徽三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22%,形成赣皖湘、陇西、冀鲁豫三大董族聚居地。其中江西为董氏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氏总人口的22%,占江西人口的12%。6明朝时期:明朝时期(公元1368~1644年),董氏约有四十二万之众,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45%,居当时第五十五位。主要分布于浙江(25%)、山东(19%)两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44%;其次分布于山西(87%)、江苏(81%)、河北(68%)、江西(63%)、安徽(62%)五省,约占董氏总人口的36%。其中,浙江为明时董氏的第一大省,约占全国董氏总人口的25%。明朝时,董氏族人曾以军屯、民屯的身份迁住西南边陲云南等省。据民国时期《昆明县乡土教材》记载:“民家族,据称其始祖系随明将沐英平滇由大理、鹤(庆)丽(江)诸县迁至今所——滇池西岸大、小鼓浪,阳临谷(今杨林港)等处。”观音山杨林港、富善村的白族老人们认为,他们的“先祖姓张,第十三世祖还姓董,立过董氏宗祠。”《董氏家谱》中记有:“阳谷董氏,安徽凤阳之世族也。明洪武年间,先祖赐以医学,随黔宁王沐英到滇。”很显然,这些随军从安徽凤阳来的人们在滇池沿岸屯军并入赘土著的白族人家,其后代成了白族。其道理,与大理一带自称是来自“南京应天府”的白族一样。明洪武年间,也有不少长江中下游一带的军士随军来到大理和云南其它地方屯军,许多人入赘土著白族和其它民族人家,其后代成了自族和云南其它民族的。如云南省临沧市双江县档案馆保存的《董氏族谱》记载了双江拉祜族佤族布朗族傣自治县董氏的源流:公元1386年明太祖朱元璋推行垦边政策,开发云南,从江西省南昌起程到云安;安置在楚雄府定居(包括楚雄、广通、定远、禄丰、大姚、封州、弥渡等地),于公元1800年迁入双江县上改心清平后山,后继续迁入忙糯康太与拉牯族杂居。临沧地区临沧、云县、双江、耿马县《董氏族谱》:董氏一世祖原籍河南开封府福禄街董家庄,明末清初赴滇整军,后落籍鹤庆,生六子,分居保山、大理、云县、景东、楚雄、鹤庆。该谱记述了董氏二世祖君正支系居云县后370年十四代六大支系世系分支,发展变迁状况。据四川天府报报道,四川彭州市磁峰镇董益良30余年前董家老宅翻修时,发现了藏在梁上的《董氏家谱》,该谱撰于清代光绪十年,《董氏谱序》记载:明朝成化年间,董仲舒后裔董应辅从湖北押粮入川,后留在通化。其子董闲入籍理县,定居二百多年。董氏于明末由云南呈贡迁入威宁温家屯,至今已传十四世。威宁回族始祖董天成,到威宁后娶温氏,传二世一支、三世三支。董氏现有近千户,主要分布在威宁县的哈喇河乡、双龙乡的高山村、二塘镇梅花村和秀水乡、海拉乡、中水镇等地,在贵州水城县林青乡、安顺市轿子山镇、平坝县十字镇有少数居住,董氏于清雍正年间迁一部分到云南昭通,现多数居住在八仙营、洒雨河、水井湾一带。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年),董仲舒第六十二世孙董承宣以接慰使出使高丽(也有研究认为:董承宣、董印宣二兄弟同时以明朝抚慰使赴高丽未归),未返国而归化高丽,定居荣川,被封为荣川君,并将中国故乡广川作为本贯,史称广川董氏。董承宣的兄弟董印宣第八世孙董一元,丁酉再乱时,以明朝将领的身份东渡朝鲜,参加抗倭战争,战后与其二子大顺、昌顺定居高丽。董一元及其后裔落籍后,未另立新的本贯,而加人了广川本贯。其后裔称董印宣为一世祖,以广川为本贯,形成朝鲜广川董氏。《韩国姓氏大百科 姓氏的故乡》也认为:广川董氏渊源于中国,是汉代巨儒董仲舒的后裔。1985年韩国经济企划院的国情调查显示,广川董氏已有三千八百五十余人。韩国现在有四千六百多董氏族人。今朝鲜与韩国董氏族裔成立有董仲舒族裔会。明朝以前,董氏主力一直集中在中原一带,宋元明时期由于北方战火连绵不断,董氏人群不可避免地遭受严重的打击,人口锐减。宋、元、明六百年间,全国人口纯增率为20%,但董氏人口同期为负增长,净减四万之多。其间董氏的分布总格局变化较大,其迁移方向主要是由北方向东南,重新形成了鲁晋冀、江浙赣南北两大董氏人口聚居区。出现了明朝抗倭名将董邦政(明山东阳信人)、董一元董一奎兄弟(明宣府前卫人,今河北宣化),著名书画家政治家董其昌。7清朝时期:清朝是董氏在东北地区发展的最重要时期。从清康熙年间开始董氏族人陆续移居台湾,在康熙二十二年(公元1683年),有弁屯董、朱、柯、越、黄五姓,移住今屏东县恒春镇;乾隆初年(公元1736年),有董显谟筑大肚下堡玉田圳,引水开垦九弱黎庄等等。此后,又徙居南洋群岛及欧美一些国家和地区。名人有清代文学家董说,画家董邦达。今日董氏以河北、山东、山西、云南、辽宁、浙江等省最为集中。冀、豫、晋三省,占董氏总人口的31%,滇、鲁、辽、浙、川、鄂、六省又占38%,而冀居住了董氏总人口的10%,为董氏第一大省。

一、汉族高姓的来源 就人口而言,高姓现居中国姓氏第十五位。高姓的分布重心历来在中国东部,西部的陕北也较集中。除朝鲜、白、满、高山等少数民族也有少量高姓成员外,高姓绝大部分属于汉族。 见诸史籍的第一个高姓人士是“作宫室”的黄帝臣高元。后世高姓出自古老的姜姓,姜姓的起源则可上溯到中华民族的另一位始祖炎帝。周初,武王封灭商大军的统帅姜尚 (字子牙)为齐侯,号称太公。齐太公姜尚的6世孙(依《史记》则为8世孙)、齐文公姜赤有个儿子被封在高邑(在今山东禹城县), 世袭“高子”爵位,名字就叫“高”,称作“公子高”。姜高的孙子名叫姜傒,字敬仲(一说是谥号),相传号“白兔”,被周天子任命为齐国上卿,执掌军政大权,因和名臣管仲合作,使齐桓公称霸中原,建立大功,桓公赐“以王父(即祖父)名为氏”,因而叫做高傒。高傒就是后世绝大部分高姓子孙的共祖。高傒去世后,子孙世袭上卿的职务。高氏和同为上卿的国氏成为齐国最显赫的两大贵族。高傒墓至今仍在山东临淄敬仲镇白兔丘南村。田氏代齐,高氏衰落,族人多外迁鲁燕等国。直到东汉、西晋,高姓才逐渐复苏,并形成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五支望族。 二、高姓五望 1、高姓主流——渤海高氏的发端 东汉后期渤海郡太守高洪为春秋时期高姓始祖、齐国上卿高傒的25世孙。高洪担任渤海郡太守后,定居于郡内的蓚县(今河北景县)。高洪后裔十分兴旺,成为景县历史上最有名望的姓氏宗族。这就是天下高姓的主流“渤海高”。今县城南偏西15公里处,仍保存有绵延十余里的南北朝时期的高氏墓群。 高洪之后,直到南北朝以前,家族事迹在史籍中记载不详。只知道高洪的后代直至北朝时期累世为官。 2、渤海高的南方分支——晋陵高氏的兴起 早在东汉时期,吴郡无锡高彪、高岱父子皆为江东一代名儒。三国至两晋,是后世晋陵高氏产生、形成时期。晋陵高氏出自东吴丹阳(治今江苏南京)太守、广陵(治今江苏扬州)人高瑞,因而又叫作广陵高氏。浙江《萧山高氏家谱·原系图》把高瑞列为高洪之后,据此,晋陵高氏也是渤海高氏的分支。高瑞的4 世孙高悝迁居秣陵(今江苏南京南),成为晋陵(治今江苏常州)高氏始祖。高悝后来官至丹杨尹、光禄大夫,封建昌伯。高悝之子高崧,于哀帝时官至侍中(宰相),其侄高耆官至散骑常侍。隋朝时,高瑞13世孙高子长任秘书学士。高子长之子高智周于唐高宗时官居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然而南宋以后的晋陵高氏始祖是出自庐陵( 治今安徽合肥)的晋陵令高彻(号琼台)。 3、渤海高的北方分支——渔阳高氏的形成 早在春秋时期,齐国贵族高氏成员、高傒7世孙高止(字子容) 及高无丕先后在和政敌斗争失利时逃往北燕。西晋末“永嘉之乱”,中原世家大姓纷纷南迁,而渤海高氏主要是大规模向幽州(治今北京)一带移民。西晋光熙年间(公元306年),高瞻补任尚书郎,“永嘉之乱”发生后,回到家乡�县和叔父高隐一起率领乡亲数千家北徙幽州,和当地高姓先住民如涿郡高氏等汇合,形成渔阳(治今北京西南)高氏。雍奴( 属渔阳郡,今天津武清西北)人高原为西晋上谷太守、关中侯,其5世孙高闾文才超卓,于北魏明君孝文帝时担任中书监(宰相),和名相高允并称“二高”。 4、渤海高的又一北方分支——辽东高氏的来源 高瞻率族人迁居幽州后,因王浚政策多变,难以相处,又随平州刺史、东夷校尉崔毖迁往辽东(治今辽宁辽阳)。高隐曾任晋玄菟( 治今辽宁抚顺)太守,其7世孙中有一个就是北齐王朝高氏政权的奠基人高欢。随高瞻、高隐徙居辽东的高氏族人成为高姓五望之一——辽东高氏的源头。辽东新昌人高策曾在北燕主冯跋属下任散骑常侍、新昌侯,其子高育为北燕建德公,后率500余户向北魏太武帝投诚,官居太守。高育子高玄任武邑太守,定居�县。高玄子高道悦于孝文帝时历任谏议大夫、御史中尉、太子中庶子。隋相高颍先祖出自渤海�县,至边塞为官,子孙留居辽东,至高颍曾祖高高,于太和年间投奔北魏,世代为官。 5、河南高氏的渊源 宋代韵书《广韵》中列举的高姓五望族渤海、渔阳、辽东、广陵、河南,前四望均源于渤海,且至两晋之交均已发祥。唯有河南高氏形成的过程较为复杂。“河南”指河南郡,治所在今河南洛阳东北。南北朝以后“河南高氏”的内涵主要是北魏孝文帝时改为高氏的鲜卑族是娄氏。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孝文帝自平城(今山西大同) 迁都至洛阳,逐渐采取汉化政策,于公元496 年把内迁的鲜卑各部姓氏一律改为汉姓,史称“河南虏姓”。内迁鲜卑人均以洛阳为籍贯。“河南高氏”也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古今姓氏书辩证》把隋朝吏部侍郎高孝基归于河南高氏。 6、其他高姓分支 除《广韵》等古籍列举的上述高姓五望外,历史上还有其他源于渤海高的高氏分支。例如: 高句丽高氏 出自渤海高的高顾、高抚兄弟也是在“永嘉之乱”中逃往高句丽,北魏献文帝时, 高抚之孙高潜归来居于辽东。高顾4世孙高飏、高乘信也于孝文帝时回归北魏。高飏的女儿和一个孙女成为皇后,高飏之子高肇、孙高猛则成为驸马。高肇还位居尚书令(宰相)的高位。今朝鲜高氏的一支出自此家族。 北海高氏 渤海蓚人高轨随鲜卑南燕主慕容德迁至青州( 治今山东临淄北),此后定居于北海(治今山东昌乐东南)剧县,成为北海高氏开基祖。高轨4世孙高聪颇有文才,又兼习武艺,受到族祖父、北魏名相高允的赏识提携,历任侍郎、幽州刺史、安化将军等职。 京兆高氏 唐德宗时任守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宰相)的高郢,先世由渤海蓚县迁卫州(治今河南汲县),又迁至京兆( 今陕西西安)。高郢曾祖高卿任遂城(治今河北徐水西遂城)令,祖父高质为沧州(古渤海郡治)长史,父高伯祥任右拾遗,始定居京兆。高郢子高定官至京兆参军。 三、渤海高的兴衰 渤海高于东汉末形成后,至西晋渐趋兴盛,并形成上述多个支系。南北朝时期,渤海高已成为山东(指太行山以东)士族的代表,进入鼎盛阶段。相继任大丞相的高欢、高澄父子控制了东魏军政大权,至高澄弟高洋,更以相国、齐王的身分接受东魏孝静帝(高欢婿)的禅位,成为北齐王朝的开国君主。 隋代国祚短暂,高姓人物只有几位北周遗臣。其中最为显赫的是在统一战争中立下大功的名相高颍,还有高欢堂弟高岳之子高劢和吏部侍郎高孝基。唐代高姓一度复兴。首先是高劢之子高俭(字士廉)作为太宗皇后长孙氏的舅父,成为开国功臣,于太宗时为相。后世各地高氏多为高士廉之后。唐代除高士廉外,还有4位高姓宰相。高季辅,高士廉族弟;高璩,高士廉8世孙;高郢,京兆人,出自渤海迁卫州一支;高智周,晋陵义兴( 今江苏宜兴)人,祖上出自渤海高支系广陵高氏。唐代渤海高文武齐飞,涌现6员名将,其中4人封王。高开道,自称燕王,一度受唐封为北平郡王。高崇文,先后封渤海郡王、南平郡王。高霞寓,受封感义郡王。高骈,高崇文之孙,受封渤海郡王。 经过唐代“安史之乱”、“黄巢起义”两次大动乱,继而演变为五代十国的纷乱局面,渤海高成员四处离散,而且谱牒散佚,以至五代时期以后,史籍中的高姓人物不再称作“渤海蓚人”,而是以各自父祖甚至本人出生地为籍贯,这也标志着渤海高已经解体。现存河景县(即古蓚县)高氏墓群下限为唐代,就是上述历史事实的反映。北宋亡后,高氏家族大批南渡,今南方各地高氏族谱仍普遍记载祖先出自渤海。 四、渤海高的后嗣 五代时期十国之一的荆南政权创建人高季兴自称为北齐勇将高昂之后,因而也是出自渤海高。荆南高氏和北齐相似,也是以尚武为家风。荆南是渤海高氏创建的第二个王朝。 北宋以后,作为渤海高后裔,世系最清晰,地位最显赫的,应属宋武烈王、名将高琼一系。流传至今的清光绪三年(公元1877年)六修浙江《海宁岩门高氏家谱》中保存着下署“皇宋龙飞至道元年归义节度使兼侍御亲军都指挥使六世孙琼”的《渤海高氏宗支图序》,序文说:“(唐)太宗时,高氏遍山东,在渤海者尤盛……德宗朝有讳岳者,申公七世孙也,谪判蓟门,卒于官舍。其子讳登者占籍于蓟……今奉为一世祖……大父讳霸。”《海宁谱·大传一》中又说: “公讳登,许国文献公七世孙、侍御公讳岳长子也。”可见“申公”就是唐太宗时任宰相、谥号“文献”的高士廉。据《海宁谱》,高琼为高登6 世孙,高士廉13世孙,高洪30世孙,高柴45世孙,高傒54世孙,姜尚62世孙(依《史记》则为64世孙)。高琼子嗣甚多。据宋神宗熙宁九年 (公元1076年)宰相王圭受命撰写的《二王碑》记载,当时武烈王高琼后裔已有儿子14人(均已去世)、女儿12人、孙遵度等63人、曾孙士先等145人、玄孙公庠等71人、来孙世祚等13人。高琼重孙女为宋英宗皇后、神宗生母,曾辅政三朝,史称“女中尧舜”。自高琼起,五世七人追封为王:高琼为武烈王,子继勋为康王,孙遵甫为楚王,重孙士林为普安郡王、士宏为武安郡王,玄孙公绘为咸宁郡王、公纪为新兴郡王。公纪之子高世则于北宋末任天下兵马大元帅、康王赵构麾下行营副使,后“扈跸南渡”,金兵渡江南侵时,一直护从高宗赵构转战于浙东沿海,任元帅府参议,后担任万寿观使、开府仪同三司、温州节度使、太保。高世则长子高百之后裔世居温州,次子高千之后裔居山阴西(在今浙江萧山)。据《越州萧山高氏家谱》,北宋靖康年间,高世则及同辈兄弟二百余人南渡至江浙一带,家族另有数百人陷落中原。高世则家族散布在江南临安、钱塘、温州、山阴、上虞、平湖、海宁、仁和、余姚、余杭、台州、处州、宁波、无锡、苏州等地,成为今浙江高姓的主体。建炎年间(公元1127—1130年),高宗下诏在杭州武林门内建高氏“五王祠”,内祀高世则五代先祖高琼、高继勋、高遵甫、高士林、高公纪。绍兴初(公元1131年),在山阴县西梅花山白达湾建分祠,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起,又附祀少保忠节公高世则。钱塘高仪于明代官居文渊阁大学士(宰相)。据广东陆丰《高氏族谱·流源》,高琼之子高继伦之孙高耀祖和高继和之重孙高重光于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因逃“青苗倩”自山阴避居福建,分别居福清、漳浦。漳浦开基祖高耀祖之孙高登(号东溪)为进士、迪功郎、古县令,其第四子高拂聘岳飞之女银瓶**为妻。高登长子高扶后裔有迁居粤东潮阳和惠来等地的。闽南、粤东高氏子孙又大批移居港台和海外泰、马、新等国。 此外,据民间族谱,浙、湘、鄂、川、赣、皖、闽、滇、苏、豫等省都有明确记载为渤海高氏名人后裔的家族。 据1926年修《府西高氏族谱》,浙江衢县府西高氏一世祖高俨为北齐神武帝高欢6世孙,于唐咸亨四年(公元673年)任福建永平县令,5世祖高德文居于邵武城南。至12世高询,于元泰定年间(公元1324—1328年)任衢州推官,后居于府西,其弟高谋居于洪都(治今江西南昌) 丰城。 据渤海堂1936年修《资阳高氏六修族谱》,湖南益阳十一里外城山口高氏系五代南平王高季兴裔孙,于元代经湖南宁乡横塘冲转迁而来,后又分迁宁乡、沅江、华容、湘乡、桃花江、湘阴、常德、吉水及湖北、四川等地。《宋史》记载,高季兴4世孙高怿饱读经史,曾在终南山豹林谷隐居,屡屡拒绝为官,要其弟高忻去就任。高怿后在京兆府学讲学。 据《合肥高氏族谱》,本支出自南宋参知政事(副相)高若纳,而高若纳7世祖高重(字文明)又是唐相高士廉5世孙(《新唐书》作6世孙) 。高若纳4世孙高良为避元兵之乱隐居江西九江府城西山中, 此山就叫“高良山”,元末,有4 兄弟为避陈友谅之乱由九江德化迁居江苏勾容县勾曲山中,不久又迁居庐州(治今合肥)城内,后散居4乡,现发展到一万余人。 安徽绩溪、宿松高氏均称源于唐威武王高崇文。据1934年修《绩溪霞间高垂裕堂支谱》,高崇文5世孙高戬于唐乾符二年(公元875年)任新安绩溪县令,因战乱不能返回原籍,故留居绩溪。据宿松《高氏宗谱全编》,剑南西川节度使高崇文之子高承简有后裔世居成都崇庆,传至高祖一,于元代担任淮南行省都事,其子高瑞甫定居安庆府治西门外,明初,高仕贤、高仕贵兄弟迁至宿松,分别居于城南和城东。另一说是高承简之后有继尧、继周自蜀迁居江西铙州,其后有4 兄弟分居九江德化湖口彭泽、福建建宁、广信(治今江西上铙)上清、宿松和黄梅(今属湖北)。谱中还说:成都高氏始于高崇文,皖(安庆) 之高氏始于高瑞甫,宿松高氏始于高祖一。 云南白族高氏源于宋代大理国世袭清平官(相国)的白蛮高氏。据云南鹤阳土司村《高氏家谱》(万斯年1942年手抄本),白族高氏原籍江西吉安府庐陵县景冈村,先世也是上溯至唐代高崇文,及其孙、唐安南都护高骈,重孙高芳。自高芳之子高望奏始,皆如同今彝白等族实行父子联名制,例如高奏晟、高晟君、高君补……暗示着从这一代开始融入白族之中。直至清末,白族高氏世袭鹤庆土司之职。可见高崇文后裔广泛分布于川赣皖闽滇等地。清平官高升泰于宋元�九年 ( 公元1094年)受大理国王段正明禅位,称“大中国表正帝”。 这是渤海高氏族人所建第三个王朝。高升泰去世后,其子高泰明遵父亲遗嘱还位给段氏,但仍世袭清平官,称“高国主”。不过,大理高升泰之先是否果出自唐将高崇文,仍有异议。 《十国春秋》记载,自认为唐代曾任剑南西川节度使的高骈裔孙的高讽,前蜀时即居于西川,后蜀时位居高官,随后主孟昶降宋后任太府卿。 据河南淮阳、项城等地1990年续修《高氏族谱》、江苏扬州清光绪三十三年《维扬裕民洲高氏重修族谱》,江苏宜兴丁山《丁南高氏族谱》,广东澄海《华窖高氏族谱》,4地高氏均出于北宋开国元勋、太祖赵匡胤妹夫、渤海郡王高怀德之后。江苏二支均于北宋亡后辗转南迁而来。澄海一支先祖随南宋末帝转战闽粤,失败后子孙留居下来。有材料表明,和高崇文一样崛起于幽燕地区的高怀德家族也是系出渤海,且可上联高士廉, 为12世孙。 至于广大北方地区,由于历代战乱,动荡不已,尤其金元时期,世家望族多携谱南迁,滞留中原的或在抗战中殉节,或隐姓埋名,辗转避难,谱牒自然难以保全,故今北方高姓谱牒中世系一般只能上溯到元明之交,和渤海高氏的具体渊源关系已难查明,但和南方高姓一样,世世代代保留着出自渤海高的传说。 综括上文所述,形成于东汉的渤海高成为后世高姓的主流,晋唐间高姓名人和分支几尽出于渤海。渤海高于南北朝时期成为山东士族的代表,唐以后解体,散向全国,金元时期又大规模南渡。近代以来,明确记载出自渤海高氏名人之后的高姓家族广泛分布于中国南部几乎所有省分和河南。实际上,今天几乎所有高姓家族,即使族谱中世系记载不全,也是众口一辞自认系出渤海高。因此可以说: “天下高姓出渤海”。宿松《高氏宗谱全编》还说高崇文为唐相高士廉5 世孙。《合肥高氏族谱》则把先祖高若纳列为高士廉12世孙。如以上二谱之说确有实据,则可看到,出自渤海的北齐皇族旁支高士廉一系高姓,除北宋武烈王高琼一支于靖康年间南渡后成为浙江等地高姓主体外,也形成后世整个南方高姓的主干。 诚然,谱牒和口碑未必尽属信史,但在史料残缺不全的情况下,谱牒和口碑就成为研究宗族史的极为珍贵的材料,事实上也常常能补正史之不足,赖以揭示许多历史迷案,因而在尚无确凿反证材料时,不可轻率舍弃。至于许多姓氏的不同分支族谱把世系追溯到同一位历史名人的现象,学术界早已有审慎的分析,认为其中真伪均有,不能一概而论。就本文所引谱牒材料来说,除浙江萧山、海宁两地《高氏家谱》所载北宋武烈王高琼后裔世系颇为详备,可信度相当高之外,其他各谱因记载支离破碎,对其真实性都暂时难下断语。但是,即使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不可靠,今天看来已无碍大局。因为,千百年前的祖先究为何人,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这些谱牒和传说铸就了人们群体出自共同祖先的坚定信念,正是这种信念,促使全球华人都坚信同为炎黄子孙,从而成为维系中华民族团结的一种强大精神纽带。 注释: 1 见《世本》。 2 见(唐)林宝:《元和姓纂》,《新唐书·宰相世系》。 3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 4 见《景县志》,天津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50、969页。 5 见《新唐书·宰相世系》、浙江《越州萧山东瓜沥高氏家谱·原系图》。 6 见《后汉书·文苑传》、《万姓统谱》。 7 见《晋书·华轶传》、《晋书·高崧传》、《新唐书·宰相世系》。 8 见《新唐书·高智周传》。 9 见常州守愚堂《晋陵高氏支谱》。 10见《春秋左传集解》。 11 见《晋书·高瞻传》。 12见《北史·高闾传》。 13见《晋书·高瞻传》、《晋书·王沈传》。 14见《魏书·高道悦传》。 15见《隋书·高颍传》。 16参见姚薇元:《北朝胡姓考》。 17见(宋)邓名世:《古今姓氏书辩证》卷十一。 18见《魏书》《高崇传》、《高肇传》。 19见《魏书·高聪传》。 20见《新唐书·高郢传》。 21见《魏书》有关各传。 22见《北齐书》有关各传。 23见《北齐书》《幼主纪》、《武成十二王》。 24见《新唐书·高士廉传》。 25见《萧山谱》。 26见新旧《唐书》有关各传。 27见《旧五代史·高季兴传》 28见浙江《海宁岩门六修高氏家谱》,清光绪三年修。 29见《萧山谱》。 30见《明史·高仪传》。 31详见拙文:《粤东高氏的源流与文化传统》,载《岭峤春秋》一,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年版。 32见《元史》卷61。 33另文详论。 34见《明史》《高拱传》、《高谷传》。 本文原载《河北学刊》1998年第4期。 内容参见高路加著《高姓群体的历史与传统》,内蒙古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福建泉州到安微定远多少公里?

驾车路线:全程约11516公里起点:泉州市1泉州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西南方向出发,沿濠沟墘行驶140米,右转进入新门街2) 沿新门街行驶1...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