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姓 见氏家谱 见姓起源 见姓名人 见姓的来源 见姓简介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4浏览:3收藏

见姓 见氏家谱 见姓起源 见姓名人 见姓的来源 见姓简介,第1张

见[见,不可读作xiàn(ㄒㄧㄢˋ),读音作jiàn(ㄐㄧㄢ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大岘山,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清朝方濬师在《蕉轩随录》中记载:“王渔洋 载新城旧事云:‘邑有仉、俳姓、其姓、见姓。’”著名的清朝学者王士祯在《池北偶谈》中所指的“新城”,就是东海兰陵郡新城邑,即今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是见氏的发源地之一。

近有学者认为见氏发源于兰陵郡丞县,即今山东省枣庄市峄城镇,后散迁到淄博、潍坊一带;清朝时期大移民时移出六个支族,两支去了陕西,另外四支去了安徽太和。

古时齐国有大岘山,在今山东省潍坊市临胊县东南部,为齐国重镇,建有著名的穆陵关,春秋时期称为齐国天险。东晋末期,大将军刘裕(后来的南朝宋武帝)率军进攻南燕国,南燕国君主慕容超手下的大将公孙五楼曾提出建议“宜断据大岘,坚壁清野,以绝晋军之资”,可惜慕容超没有听从,结果惨败。

大岘山一带在春秋、战国时期一直为姜齐大军重守之地,以御晋国,常居者以地为姓氏,称岘氏,后去“山”称见氏,简化字为见氏。

而今山东省枣庄地区,在夏朝时期其南部属鄫国,北部和西部属滕国和薛国。到了商朝时期,其西北部为滕国、郳国和薛国,东北部则属鄫国,中部为蔇国,南部为逼阳。在西周时期其东部属鄫国,南部属逼阳,西部属薛国,北部属滕、郳二国,因而枣庄地区实为鄫(曾)氏、薛氏、蔇氏、逼氏、阳氏、滕氏、郳氏等姓氏的源发地之一,却没有任何关于见氏族源的史籍记载。

因而,姜姓见氏实发源于淄博、潍坊一带,史称见氏正宗。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古代涀水,属于以居邑名称为氏。

涀水,古河名,有两条,一条在今陕西省高陵县,另有一条在今河南省叶县,均在当时晋国境内。西周初期,居住于涀水两岸的住民以涀水名称为姓氏,称涀氏,后因水患而陆续迁离其流域,遂将姓氏去“氵”,称见氏,简化字为见氏。

该支见氏与姜姓见氏没有血缘关系。

第三个渊源:源于兵器,出自古代兵器鋧,属于以器皿名称为氏。

鋧,即小矟,也称作小矛、小槊。古代兵器中的矛,一般长一丈,而特别长至一丈八尺者称“矟”。古代度量衡,一尺为今六寸,丈八尺即今三米六(360厘米)。而不足一丈长的矛(120~200厘米),则称为“鋧”。在古代,秦国、晋国、楚国军队中皆专有“掷鋧卒”,即标枪手,具有强大的中距离攻击力,在冷兵器时代,鋧主要用来在野战中对付骑兵、战车、批甲士等,适于大兵团作战和围袭。

那些“掷鋧卒”亦被称为“鋧矟族”,后有以其兵器特征为姓氏者,称鋧氏,后有去“釒”者,称见氏者,简化字为见氏。

该支见氏的姓源复杂,有嬴姓、姬姓、芈姓的综合渊源,亦与姜姓见氏无任何血缘关系。

二郡望:

兰陵郡:又称济宁、氶县、枣庄。

太和县:春秋时期属于宋国,为鹿上邑。

三历史名人:

见才东:(19827----还活着呢),湖南,郴州,snwfvavb@tom

QQ150167697

见群力:(公元1952~今),山东桓台人。著名冶炼工业工程师。

山西临汾钢铁公司设计规划处副处长。1977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钢冶系。从事高炉部分的设计工作二十余年,成绩显着。

曾参与了临钢炼钢工程的设计和设计管理以及石灰窑、炉衬、化铁炉、钢渣处理等工程的设计工作。主要参加设计项目有:100m3高炉的设计、220m3高炉的设计、300m3高炉的设计,使临钢的炼铁工业得到很快发展,由过去年产二十万吨生铁到1996年的五十二万吨生铁,各项技术指标得到了很大发展。尤其是1995年220m3高炉扩容为300m3高炉,并应用了国内同类高炉较先进技术,如液压炉顶、液压泥炮、炭砖炉衬、高炉全部采用微机控制,修改了布袋除尘器,高炉投产一个月,指标即达到要求。高炉煤气翿用帇裫除尘器代替传统的湿式除尘,该项技术最初只在55m3以下的高炉上使用,是临汾钢铁公司首次在国内将该项技术运用于100m3高炉,冶金厅曾于1981年召开鉴定会。

1985年冶金部在临钢召开100m3高炉布袋除尘器现场会,之后逐渐推广到300m3级的高炉,为中国300m3高炉的推广应用做出了贡献。

1996年发表了《煤气布袋除尘技术在小高炉上的应用》一文。协助了地方一些乡镇企业建起8m3、15m3、30m3等不同容积的小高炉,为社会经济建设发挥了很大作用。

一、免贵姓滕

山东省梁山袁口滕氏家族的来历一直都是未解之谜。前几年国内兴起宗族文化的时候,大部分家族成员都愿意追根溯源,了解自己身世的来龙去脉。做为袁口滕氏之一的我在和全国滕氏家族联系上以后发现,我所属的这支血脉和全国各地的滕氏哪一支都没有交集。从我父亲口中得知,我们袁口这支滕氏是从黄河北的王坡村(现聊城市东阿县鱼山镇王坡村)讨荒来到这里的,但在王坡村老祖宗到我祖祖爷爷那辈再往上就找不到源头了。

人对自己怎么走的可以不知道,却很想知道自己是怎么来的。天下滕姓出自山东滕州,但袁口一脉祖宗的脉系成谜,这样的谜惑让我很是纳闷:一个家庭必然有父母有兄弟姐妹,兄弟姐妹有可能会走散,但是,一个人得知道自己的母亲是谁吧,怎么在老祖宗那里,袁口滕氏脉系就不能理清了呢。

带着这个疑问,我在网上打听了全国很多滕氏家族的人。众说纷纭,对于揭开我的祖上的身世之谜,依然没有收获。

袁口100多口滕氏子孙寻根梦灭,成了我们这支滕氏血脉的最大的心事。

我滕氏家族在山东梁山县的古代京杭大运河的一个重要渡口----袁口扎根生活不到200年的历史。历经九代人的繁衍,至今100多口人。全国姓氏人口排位第211,算是人口不大的姓氏。

二  细述袁口滕氏渊源

  解放前,滕氏第一位从山东聊城东阿的王坡来到袁口的是一个叫滕元高的先祖用手推车推着他父亲滕秉(又说是昺)一路逃饭来到袁口的。

袁口的名字来历——《山东省梁山县地名志》记载,“明朝开挖疏浚大运河后,袁氏在此建村,并设有渡口,故名袁口”。

众所周知,古代京杭大运河起点是杭州,终点是北京,全长1797公里。京杭大运河始建于春秋时期,是历经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也是最古老的人工运河之一。

航运一直是古代交通、经济的主要枢纽。所以,人口最多、最活跃的地方就是运河两岸。

京杭大运河在山东境内沿岸村庄名字有一溜十八口的说法。因为是人工河,所以我姥姥家的村名叫“开河”。京杭大运河穿村而过,元代置闸于此地,也称开河闸,设运河水驿,也称为开河驿,明清时期设置开河镇,镇政府驻地于此地,开河村因此也被称为开河镇,当时为运河码头,商贾云集于此,集市繁华,也称开河集。中国历史地图上标有它的位置,著名小说冯梦龙的《三言·二拍》记载有关此地风情。关于村名的来历,《山东省梁山县地名志》说是“因明朝永乐9年(1411年)开挖疏浚大运河而得名”。乾隆每次下江南都在开河停靠上岸驻留,据老人们说当地曾有乾隆亲笔题写的字匾。

袁口是古代京杭大运河长江以北元代会通河沿线的八大重要城镇之一,(八镇:南阳镇、鲁桥镇、开河古镇、安山古镇、长沟、南旺、袁口古镇、靳口古镇)和济宁北到安山镇之间“百里十八口”的十八个重要渡口之一(十八口:袁口,常仲口,王仲口,王思口,靳口,马口,王口,湖口,太口,温口,孙口,坝口,桥口,唐口,何长口,小门口,路口,欢口)。其中,袁口渡口因为一条贯穿东西主要交通干道,成为当年最为繁荣的古镇。

历史记载:明正德元年(1506年)在袁口建起节制闸(南距开河闸6公里)后,这里的运输及商贸业快速发展,城镇逐渐繁荣。清 代遂成汶上(旧时属汶上县)“首镇”,镇内“居民三千户,通商贾百货”,是汶上漕粮收兑 地,也是最大的商贸集散中心。沿京杭运河,自袁口向北有靳口、安山二镇,向南有开河、南旺二镇,从地理位置上看,袁 口则处于五镇中心。每至河水汛期,北舟南船络绎不绝;陆地交通,则有东西方向的驿道, 向东可至汶上、兖州,向西至水泊梁山,与郓城、鄄城相通。每逢河水旺期,北舟南船络绎不绝,过闸待运的船只帆墙如林,江南的竹器、木器、瓷器,北方的煤油、洋线、京津杂货等通过此地广销四方。位居百里五镇之首。

观祖上从王坡一路来此的原因:王坡村是黄河北岸防洪堤下的一个小村,土地贫脊,交通闭塞,村民很是贫穷。我的祖上从什么时候什么地方来到的王坡已无从考究,往上可追溯三代,先祖国瑞,其子井山、到滕秉(又说是昺)。因为过度贫穷,聊城王坡的滕氏一族实在是走投无路,为了生存,我的祖爷爷滕元高当年带着他的父亲一路要饭逃荒到袁口,发现这里来往人多,便落脚于此。开启了袁口滕氏一族的先河。

三   艰难创业

先祖滕元高在袁口做馍房生意,管南来北往的生意人吃饭。他育有两个儿子三女,长子滕文选,次子滕文章。

我的爷爷滕世荣是滕文章的次子。滕文章夫妇因病早世,大爷爷滕世昌年少时因为牵了别人家的几只羊,被告到衙门,得到消息的太爷滕文选(当时滕文选开药房,太爷滕文章夫妇已去世)匆忙到我大爷爷家,拿了五块大洋给我大爷爷出去躲躲,从此下落不明,至今都音信全无,据说是去了东北,但是我和东北的滕氏家族也建立过联系,都没有人知道滕世昌这个人名的,也没有承认祖辈是山东袁口的。从此,家谱上滕世昌这支就后继无人了。但是我们这边的说法就是滕世昌老人怀揣5块大洋闯关东,从此杳无踪影。

再说长子滕文选有六个女儿,膝下只有一个儿子叫滕世玉,也是最小的儿子。滕文章有两个儿子,三个女儿。

袁口滕氏除了我的祖上滕元高的后人外,其实还有一个太爷滕文秀,滕文秀是滕秉的二哥滕街的孙子,其父为滕元善,兄弟五人,家中排行第二(长子文远、三子文魁、老四文烂、老五文禹,可惜元善这支传到现在已无后人),滕文秀在王坡实在无法生活,到梁山县袁口投奔堂叔滕元高,后来也在袁口成家立业,只可惜只有四个女儿,也分别嫁人,四个女儿因为嫁人就没有联系了。

因为滕家在袁口人丁稀少,同姓之间也就显得非常亲,太爷滕文选六个女儿、滕文章三个女儿、滕文秀四个女儿,所以我们才有了十三个姑奶奶的传说。假如当时这十三个姑奶奶都是男丁,袁口滕氏传到现在必然是名门望族了。

然而,历史没有假如。

话说滕氏一族在袁口因为人丁稀少,常常受到人多势众的外族人欺负,我爷爷滕世荣也为了糊口被抓壮丁去了南阳当兵。尽管滕世玉当时开药房做中药生意,“聚泰和”中药店相当有名。当时家中经济有所宽裕,在袁口有了一定的地位,但终究还是人少受气。为了稳固滕氏家族在村上的地位,他长袖广舒,结交三教九流,八拜磕头兄弟十三人,南袁口杨家、东袁口于家等等,当时名气骤升,与此同时家族生意也是蒸蒸日上,一时间滕家门前很是红火。他结拜庞记染布房、“益盛”粮行、万兴”油坊、兼营酒业的“复成兴”粮行、“元和”精细糕点铺、“侯义盛”醋油铺、“东盛源”酱菜纸张铺、“万育堂”中药房、“同济堂”妇幼诊所、“洪盛永”百货店、“同和”酱园等外地人前来做生意而扎根于此。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好景不长,滕世玉英年日浙,享年46岁。当时袁口滕氏家族只剩有五口人,滕文选夫妇、滕世玉遗霜滕于氏,其子滕保庆(7岁)、滕保志(5岁),老的老、小的小,刚刚起飞的滕氏商业帝国随之坍塌。当时因为我的爷爷滕世昌在南阳(只传说在南阳,不知道是不是现在的河南南阳,我侄子说是在山东金乡的南阳)当兵,太爷滕文选托人用三百块大洋把我爷爷赎回,帮他成家立业。当时家在梁山鹿弯的15岁的我奶奶丁兰芝跟随她父亲逃荒并住在袁口运河西岸堤上的破草房里,离滕世玉的中药铺不到100米的地方。当年三寸金莲的她跟着他父亲到袁口要饭逃荒到此地,经热心人说合,嫁给了我快三十岁的爷爷滕世荣,后来就和我爷爷一起,经营着我家的馍房生意。

四   人丁兴旺

我奶奶过门后,因为她年纪太小,我爷爷非常疼爱我奶奶,尽管我奶奶嗓门高,做事风风火火、马马虎虎,但终究因为我爷爷宠着的原因,我奶奶的性格一直就没有更改过,她与人为善、同情弱者,也爱施舍好客,所以在村上的口碑很好。

后来我奶奶生我小姑的时候,给同村上一个郭姓的出生就死了娘的小孩子喝自己的奶,为了让喝奶更加名言正顺,人家干脆认了我奶奶做干娘,结果比他大几天的我小姑长大了又瘦又矮,肯定是我奶奶怕人家说闲话,说她不疼干儿子,再加上她乐善好施的性格,一准儿就把奶都给了干儿子吃,饿着我小姑姑吧。我其他两个姑和我爹兄弟四个都长得人高马大。乍一看,我小姑都不像我奶奶的孩子。这就是我家有一个干大爷的来历,这是后话。以后再细说。

且说我奶奶非常争气,开枝散叶,十几年功夫一口气生了七个孩子,四儿三女,男孩子个个威武、高大、英俊;女孩也漂亮、知性。奶奶为壮大滕氏家族做出了巨大贡献,从此滕氏在村上站稳了脚跟。

滕世玉有两个儿子。加上我奶奶生的四个儿子,那个时候,为了家庭显赫,叔伯兄弟也一起排行。因此,我爹最小,排行老六。他就是人们口中的六叔。

七个孩子也把我爷爷累得不轻,以至于他去世的时候,我爹才九岁。

但是,我爹滕保林从小就爱打报不平,天不怕地不怕,打遍整个村。又因为兄弟六个,大哥滕保庆又是村里的大队长(现在叫村长)、袁口管区的主任,从此,老滕家人在村上没有人敢欺负。十里八乡都知道袁口有个滕老六。

赶上五八年挨饿,国家兴起参军热,我奶奶把四个儿子整整齐齐送到了部队。我爹参军那年才15岁,他给人家记录报名的说16岁了,人家才让入伍。

因为我爷爷儿女众多,所以到我这一代,我爷爷共十个孙子九个孙女。

再说滕世玉的后妻滕于氏,其娘家是王堂村于家,也是大家族,丈夫去世后,家中老的老、小的小,虽三寸金莲,但坚强好胜、支撑整个家庭。

大爷滕保庆,二大爷滕保志。其中滕保庆大爷是村里的大队长,宅心仁厚,清正廉洁,不仅在家族里威信很高,在村里也是一言九鼎,村民们对他都非常尊敬,谁家里有矛盾,只要他出面,就没有不给面子的。1983年在主持盖好袁口村中学学校后退休,于2000年10月因病去世,当时乡里专门举办了追掉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为这位一心为民的好干部盖棺定论。他是我们滕氏家族的荣耀。

   五  寻根问祖

  滕保庆长孙滕宪斌现在一所广州高校做教师,他小时候经常听老奶奶说滕家的旧事。后来随着阅历的加深,他为探究袁口的滕氏家族来源做了很多努力。所以,又因为亲得老奶奶的口述,所以他了解的比较全面。

我爹滕保林退伍回家务农,和我母亲结婚。育有两儿两女,我是长女。

我爹也非常热衷于探究滕氏的来源。1991年冬季,他和我一个堂哥滕长海去了聊城东阿王坡。

一个周以后回到袁口,带回来了几个代表辈份的字。以前我爹说我家的辈分是“永世保长久”五个辈,从王坡回来后我侄子的辈份就从“久”字辈变成了“宪”字辈。

2012年,我侄子滕宪斌也去了一次王坡,后来带上我们家族的几个男孩子又去了一次。大家回来后一致的反应就是幸亏祖上到了袁口,那个王坡实在是太穷太落后了。

我很想不明白,既然那么穷,为什么还要在那里守着呢。

滕宪斌的老奶奶曾经告诉过他,我们这支滕氏祖先最早落脚于王坡的年代也许是明朝。

据传,我祖上曾是明代大奸臣刘瑾的轿夫。后来,刘瑾犯了事,皇帝杀了刘瑾,并诛连九族,他的轿夫也就四下逃散。

为了不牵连族人,滕家祖上一路乞讨到了王坡。那个地方,在黄河下游,地广人稀,鸟不拉屎。全村只有几户人家,只有一个出口。一有风吹草动也利于逃跑。于是他就安顿下来,对外人不敢说出来自己的经历。

就这样,过了四五百年,这样的传说一直流传下来,作为同族人不敢声张这件事的,因为封建社会,为了避免杀头之罪。

所以,我祖上只是记住了自己的姓。而他老家的家谱上是没有他的名字记录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祖上没有源头的原因。

我听说了这个事以后,就开始搜集刘瑾的资料,发现刘瑾老家是陕西兴平。

百度词条上记载:刘瑾(1451年—1510年),兴平(今陕西省咸阳市兴平市汤坊镇王堡村)人,明朝正德年间宦官。本姓谈,六岁时被太监刘顺收养,改姓刘,净身入宫当了宦官。

轿夫相当于警卫员的身份。刘瑾这样的作恶多端的人处处得小心,他选轿夫的人选就得是信得过的人,不但有力量,懂分寸,长相还要说得过去,更重要的是要对他忠心耿耿。

这个时候,他极有可能从他的老家找人选,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所以,去兴平找贴身保镖是最有可能的。

联想到袁口现在的滕氏家族人的长相和性格,男孩子个个英俊威武,身材高大,而且性格豪爽,语文细胞发达,对文字敏感,亲和力强。如果传闻属实,极有可能祖上老家是兴平的,推测陕西兴平不会只有一家姓滕的。于是我在网上全家滕氏家族群里找到了陕西兴平滕氏一族。

史料记载:陕西省兴平市南位镇张里村滕家滕氏宗亲,世世代代居住在西汉武帝刘彻陵墓脚下,据茂陵有关资料记载,早在西汉即公元前,汉武帝临终前为了给他守墓在全国迁徙了名门望族数十户,于当时的茂陵县(今兴平市)。滕氏便是其中之一。

历代分适外出情况,世代定居于渭北高原上、茂陵脚下。据考证清代曾有迁徙山西。现如今共有202户,810余人。

这样说,我滕氏家族身上流淌着贵族的血。

我侄子说,你看看滕这个字,拆开了,就是月关水。月关是什么字。我突然大吃一惊。这是皇帝的自称啊。原来如此。

我对滕这个姓氏又多了一层敬畏。想起来我小时候,总觉得这个字太难写了。就觉得小时候好无知啊。

得知兴平有滕氏的时候,当时我内心激动得不行。赶紧联系他们,让他们打听有没有滕家一个当年给刘瑾当轿夫的人。

让我失望的是,没有人听说过这个事。老辈子人也没有听说过此事。也许是年代久远了吧。

线索又一次中断了。

后来湖南衡阳滕氏家族有名望的宗亲滕文国先生分析,可能出于保护族人,害怕被诛连,当年滕家人都不敢说出来自己家里人有给刘瑾当轿夫的。

由此,袁口滕氏家族的祖上成迷。

我想,如果有机会,去那里做个DNA鉴定,也许有一点希望吧。

找到自己的祖上,追源溯本,是灵魂归一的朴素愿望。我泱泱中华,上下五千年文化,追到尽头都是华夏儿女;继往开来,惩前毖后,竞相奔走在正道上的,都是炎黄子孙。

2022年4月18日

廖姓起源

一、出自颛顼后裔。

1、廖姓始祖之颛顼后代叔安、皋陶

颛顼(Zhuān xù 专旭),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号高阳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继黄帝而担任炎黄部落联盟的领袖,在位78年,据说活到98岁。死后葬在今河南濮阳县西南,汉水上游也有颛顼墓。

黄帝娶西陵氏的女儿嫘祖为妻。嫘祖是黄帝的正妃,生有两个儿子。一个玄嚣,也就是青阳,被封为诸侯,降居在江水担任氏族首领。另一个是昌意,也被封为诸侯,降居在若水担任氏族首领。若水在今岷江上游。昌意氏族崇拜太阳神,以双日为图腾。昌意娶蜀山氏的女儿为妻。蜀山氏名昌仆,又名女枢、淖子。据说有一天晚上女枢抬头看见天上的瑶光之星十分明亮,心中有所感动,便生下了颛顼。颛顼继承了父族崇拜太阳的传统,故号高阳氏。

颛顼具有圣人的品德,黄帝死后,炎黄部落联盟首领的位置便由他继任。当时国家还没有正式形成,世袭制度也还没有出现,天下惟有德者居之。玄嚣、昌意因德行不够完美,都未能继立,颛顼便是最适当的人选了。从颛顼是黄帝的孙子来看,首领的继承重视血统的高贵已经初露端倪。此后由颛顼到帝喾到尧舜的禅让,再到禹传夏启,建立奴隶制国家,过渡阶段的时间并不算太长,应该说这一时期中国历史进展的速度是相当快的。

颛顼继承了黄帝的事业并有所发展。他沉静稳健而有机谋,通达干练而明察事理;注重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发展生产;通过敬事天地鬼神,祭祀祖先来制定礼仪加强教化。颛顼还当过东夷部落联盟的首领,曾经率领自己的部族由今河南的许昌、杞县一带迁至山东曲阜,并在那里建都。当时那里的地名叫穷桑,所以颛顼又称穷桑帝。后又迁都于帝邱,帝邱即今河南濮阳颛顼城。在此期间,与炎帝族的共工氏发生激战,击败共工氏,发展了部族的势力。据有的古书记载,他乘龙而至四海,凡日月所能照临的地方,莫不归附于他。可见颛顼在位所控制、活动的地域较黄帝时期更为广大。

关于颛顼,古代有不少神秘离奇的传说,大致是因为人类处于文明初启阶段,尚在原始社会末期的缘故。就拿古书中所说的“龙”来说吧,确实是令人费解,黄帝骑龙升天,颛顼乘龙巡行,如果从后世神化的、具有象征意义的龙来看,还比较容易理解,但要坐实,却非常困难。犬,可以称为“龙犬”;马,可以称为“龙马”;蛇,可以“龙蛇”连用;扬子鳄,又叫“鼍龙”或者“猪婆龙”。犬、蛇、扬子鳄都无法骑;骑马巡行说得过去,但骑马升天似乎过于平淡,意味不足。那么“龙”是不是一种古老原始图腾的变形或升格呢它既有鲶鱼般的须,鳄鱼般的嘴,又有鹿的角,狮子的眼,蛇的身,鹰的爪,还有满身鳞甲,能兴云播雨,真是够精灵古怪的了。从上古三代开始,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以及皋陶(ya。摇)、伊尹一班人,非常讲求实际,及至孔子,不语怪力乱神,原始神秘色彩渐趋消退。汉代出了个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据《史记》记载,颛顼号高阳氏,姬姓,他是黄帝的孙子,昌意的儿子。古籍中也有说他是黄帝曾孙的,谓昌意之后为乾荒,乾荒之后为颛顼。颛顼是我国远古时代社会秩序的建立者,他在位的时候做了一件大事,就是命令重、黎两位大神“绝地天通”。据说在他之前,天地是相通的,天上的神可以随意来到人间,地上的人也可以随时上天,神人之间可以随便来往,自由交谈,所谓“人之初,天下通,人上通”、“天与人,旦有语,夕有语”。这种天地相通、神人混居的状况,可以说是百无禁忌,太自由自在了。既谈不上有什么规矩,也谈不上有什么尊卑,人人可以通神,人人可以作乱,这对社会的管理来说,自然是存在很大的困难,所以颛顼便命令他的孙子开天大神重和辟地大神黎把天地之间的通路阻断。从此,普通人就不能与神来往了,只有至高无上的部落联盟首领也就是他本人和专职的巫觋祭司才拥有沟通天人的特权。后来的帝王更有所发展,都宣称自己是“真命天子”,凡有所行动,无不打出“秉承上天旨意”的旗号。这种规矩、秩序的确定,足以威慑四方。它的肇始,便出自颛顼。

1、叔安受封于飂国,以国为姓

颛顼娶滕氏奔的女儿女禄氏为妻,生了一个儿子叫老童,廖姓的始祖叔安便是他的后裔。老童的寿命特别长,据说有返老还童、死而复苏的本领。他有许多儿子,最有名的是重、黎、吴回等。黎和吴回都做过火正之官,火正之官的职务名称为“祝融”,所以黎和吴回也称祝融。火对人类来说实在是太重要了,从远古时代起就有守火之司的常设机构专门加以管理,火正“祝融”是很重要的官职。吴回在黎之后继任兄职为祝融,他的儿子叫陆终。陆终的子孙繁衍众多,衍生出祝融八姓:己、黄、彭、秃、坛、曹、斟、芈(mi米)。己姓又衍生出昆吾、苏、顾、温等姓。昆吾,己姓,在夏朝时期为伯主。

叔安是帝颛顼的后代,夏朝时被封在飂国为侯,飂,与廖音同,有些古书中也写作郅、蓼、嫪或廖。据说是叔安传37世到春秋时飂伯高把“飂”字改为“廖”字而成为廖姓的。飂国是叔安的封国,都邑故址在今河南省唐河县南90里的湖阳镇,东北依廖山。五代后晋天福七年(942年),曾在廖山山顶建造廖山神祠,俗称廖王庙。附近有条小河叫作蓼阳河。

古飂国的辖境,约当于今河南省唐河县南部、湖北省枣阳县北部,向东包括桐柏、随州一部分。发源于伏牛山的唐河从这里流过,南流汇人唐白河至襄樊人汉江。在春秋时期,这一带分布着许多小国,后来均为楚国所灭,这些国家的国人后来大部分也就成了楚人。据《左传·桓公十一年》记载:“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鲁桓公十一年为周桓王十九年,即公元前7。1年。楚国势力的兴起,对周边小国造成很大的威胁。郧与随、绞、州、蓼五个小国伐楚失败,楚国兴师问罪,次年伐绞,随后灭蓼。后人改“飂”为“廖”,成为廖姓。

2、 皋陶后裔受封于蓼国,以国为姓

颛顼又娶邹屠氏的女儿为妻,生了八个儿子,他们合在一起称“八恺”,其中一个字庭坚。庭坚就是皋陶,他也是廖姓的始祖。他是东夷部族首领之一。虞舜时任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正直著称。据说他利用一只名为獬豸(Xiè zhì 谢志)的独角神羊断案,准确无误,后世传为美谈。秦汉以下,刑狱之官都戴獬豸冠,就连清朝的御史、按察使的补服也都绣有獬豸的图案。禹继舜位,皋陶继续肩负重任,担任要职,并被举为禹的继承人选。大禹治水,皋陶和伯益发动东夷族人作出了很大的贡献。皋陶死在大禹之前,葬在崇山(即今嵩山),后世祭祀如帝王之礼。在人们的心目中,皋陶的功业与古帝王等同。唐人皮日休曾经赞美他说:“咎繇德齐于舜、禹,道超乎稷、启。”

舜在位时皋陶的职务是掌管刑狱,断狱根据实情,非常公平,百姓都很佩服。他是当时著名的贤臣,具有卓越的政治才能。《尚书·皋陶谟》和《史记·夏本纪》中记载了他的一些有关施政的言论。

禹在位的时候,准备禅位给皋陶。因皋陶先禹而去世,禹便封他的后人于英、六等国。西周、春秋时期分布在汉、淮间的群舒与偃姓诸国,都是皋陶的后代建立的。 他的后代封于蓼,子孙以国为姓,即廖姓。皋陶后代受封的古蓼国,故址在今河南省固始县,县东有蓼城冈。周襄王三十年(公元前622年),楚公子燮灭蓼。

二、出自黄帝后裔

据古史记载,黄帝是少典之子,姓公孙,居轩辕之丘,故号轩辕氏。因生长在姬水之滨,所以又以姬为姓。姬水,即今陕西岐山县南的横水河。黄帝受国于有熊,也称有熊氏。据说黄帝的母亲名叫附宝,有一天晚上见到天上的闪电感而受孕,怀孕24个月后生下黄帝。黄帝一生下来就很有灵性,出生不久就能说话,幼年时期非常聪明,长大以后诚实勤奋,见识高明,具有高尚的品德和不凡的才能。

轩辕时代,炎帝神农氏部落的势力已经衰落。炎帝生于姜水,以姜为姓,姜水在今岐山东,是渭河的一条支流。炎帝也是少典之子,所以古籍中称黄帝和炎帝是兄弟,他与黄帝一起,同为中华民族的远古始祖。由于炎帝族首先发明农业,早就开始了半定居的农业生活,部族强盛时期比黄帝族更早一些。炎帝传至榆罔时,各诸侯互相攻战,残害百姓,榆罔没有力量征讨。这一时期,蚩尤九黎部落联盟力量日益强大,据说有兄弟 81人,兽身人语,铜头铁额,并且善于制造兵器,威振天下。他们是古代苗蛮民族的祖先。蚩尤九黎兴盛和发展起来,首先与炎帝部落联盟发生冲突和战争,驱逐榆罔,夺取了炎帝部落联盟的领导权。炎帝战败以后,向黄帝部落联盟求援,共同对付蚩尤九黎。黄帝为首的部落联盟与蚩尤九黎大战于涿鹿之野,战斗极为惨烈,杀得天昏地暗,血流漂杵。最后黄帝擒杀蚩尤,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蚩尤九黎的部分部族经战争以后被融合到炎、黄为代表的华夏集团之中,一部分向南流徙,在江淮地区和洞庭湖、鄱阳湖一带形成新的“三苗国”。

战胜蚩尤九黎之后,炎帝再度扩张势力,兴兵攻伐各部落方国,但部落方国皆归服轩辕黄帝。黄帝于是修明政治,整顿军旅,发展生产,安抚民众,发展了力量,威望越来越高,并与炎帝战于河北涿鹿附近的阪泉之野。黄帝征服了炎帝,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巩固了在炎黄部落集团中的领导地位。炎帝势力中的一部分退避到南方。此后,天下有不归顺的,黄帝就派兵征讨,所到之处,披荆斩棘,劈山开道,忙于开创基业,没有空闲的日子。

黄帝往东到过东海,登上了丸山和泰山。往西到过今甘肃东部的崆峒,登上鸡头山。往南到过长江,登上熊山、湘山。往化驱逐了荤粥(Xūn yù 熏玉,匈奴的祖先),来到今河北省怀来县东的釜山,与诸侯合验了符契,在涿鹿山的山脚下建起了都邑。

轩辕部族生长于黄土高原,活动于黄河流域,广袤的黄土高原是大地母亲宽敞的胸怀,奔流不息的黄河水是大地母亲甘甜的乳汁。就是在这块黄土地上,孕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和古老文明。

黄帝战胜蚩尤,取代炎帝以后,设置官职,祭祀山川鬼神,天下归心,万国安定。任用风后、力牧、常先、大鸿等治理民众。顺应天地四时的规律,推测阴阳变化,按照季节播种百谷。轩辕以武力统一了黄河流域的大片土地,制止了部落间的长期混战,故有土德之瑞。土的颜色是黄的,所以号称黄帝。黄帝亲自主持制作冕服,穿戴**衣冠以作为受命于天地神祗和拥有权力的象征,对**的崇拜也就由此产生。后世帝王依此故事,**便成了象征权力和尊贵的帝王专用之色。古代凡皇宫、祭坛、太庙的台基,都用黄土筑成,其他如龙袍用**,宫殿覆盖黄瓦等等,都属此类。

相传黄帝的时候有许多创作发明,历法、算数、蚕桑、医药、舟车、宫室、文字等等,都是从这时开始的。黄帝的正妃嫘祖是西陵氏的女儿。嫘祖生了两个儿子,一个是玄嚣,一个是昌意。昌意娶了蜀山氏的女儿,生下高阳,高阳就是颛顼帝。玄嚣的孙子叫高辛,高辛就是帝喾。

1、廖姓始祖之周文王子伯廖

帝喾(kù酷),号高辛氏,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他是黄帝的曾孙,玄嚣的孙子,娇极的儿子,颛顼的侄子。颛顼死后,由他继位,在位33年,活到63岁。死后葬在今河南省濮阳县附近。

高辛生来就很灵慧,一出世就叫出自己的名字。他从小生活在颛顼身边,从15岁起就开始协助颛顼处理部落联盟的事务。30岁继颛顼之后担任炎黄部落联盟的首领治理天下。帝喾建都于亳(今河南偃师县),后来迁至顿丘(今河南濮阳市附近)。他把恩泽普施给众人而不为自己个人考虑。他天资聪明、卓有远见而又具有敏锐的洞察力。他处理问题上顺天意,下合民心,宽仁而威严。他善良诚恳而又信守诺言,并且注重自身品德的修养,所以赢得了广大民众的尊敬和爱戴。他注重发展生产,节省开支,安抚百姓,教化万民。他在位的时候创立了日月干支系统,发展了农业、养殖业和制陶业,设置各种工正管理生产。史书上称赞他“其色郁郁,其德嶷嶷。其动也时,其服也士”、“溉执中而遍天下,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从服”。郁郁,有文采的样子,形容他的神采风貌,《论语》中有“郁郁乎文哉”的话;嶷嶷,高峻的样子,形容品德崇高;其动也时,说明他治理天下,善于把握时机,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其服也士,指他的穿着、服用、车马、宫室,如同普通士人。这些都体现了帝喾作为当时部落联盟首领的美德和风范。至于“溉执中而遍天下”,对于首领来说,那就更重要了。“溉”者,概也。概是古代用采平量的器具,用斗斛量米,装满以后要用东西刮平,用来刮平的器具叫概。执中,不偏不倚,也就是公平的意思。治理天下,做到了“公平”二字,所以凡日月所照、风雨所至的广大地区的民众也就心悦诚服了。

帝喾的正妃是有邰(Tái 台)氏部族的女儿,名叫姜嫄。姜嫄有一次在郊野看到一个巨人的脚印,心里感到喜悦就想去踩它,结果一踩上去,就觉得身子振动好像怀了孕似的。到时候生了一个孩子,她认为这孩子不吉利,就把他扔在狭窄的小巷子里,但牛马经过时都绕开走怕踩伤他。于是把他移到山上树林子里,恰好那里人多,只好又换个地方。把他扔在沟渠的冰上,飞鸟围集用翅膀遮护枕垫暖和他。姜螈觉得很神奇,于是把他抱回家养大成人。因起初想把他扔掉,所以给他取了个名字叫弃。弃小时候就喜欢种庄稼,长大后好农耕。尧、舜时担任农师,主管农事,教民耕种,给老百姓带来很多好处。舜把他封在邰,以官为号,称后稷。《诗·大雅·生民》所咏就是他的事迹。

后稷去世后,他的儿子不窋(Zhú 竹)继位。不窋末年,逢夏朝政治混乱,废弃农师,不窋失去官职,流落到戎狄地区。不密去世后,他的儿子鞠立。鞠去世后,他的儿子公刘立。公刘是周族的著名首领,夏朝末年率领周族迁到豳(bin宾)地。豳,在今陕西彬县东北。《诗·大雅·公刘》写他率领族人迁至豳地初步定居,发展农业生产的情景,歌颂了他的伟大业绩和高尚品德。公刘去世后,他的儿子庆节立,庆节建都于豳。

庆节去世后,子皇仆立。皇仆去世后,子差弗立。差弗去世后,子毁喻立。毁喻去世后,子公非立。公非去世后,子高圉立。高圉去世后,子亚圉立。亚圉去世后,子公叔祖类立。公叔祖类去世以后,子古公亶父(Dan fu 胆甫)继位。

古公亶父,周族著名首领,即周太王,周文王的祖父。他重修后稷、公刘的大业,积累德行,广施仁义,受到国人的爱戴。因戎狄侵扰,他率领族人由豳地迁到岐山下的周原(今陕西岐山北),建筑城邑房屋,设立各种官职,改革戎狄风俗,开垦荒地,发展农业生产,使周族日趋强盛。《诗·大雅·绵》即叙述古公亶父始迁于岐及其定居、发展的经过,并写到文王的事迹。《绵》与《生民》、《公刘》,都是叙述周族兴盛、发展和开国的史诗。

古公亶父的长子叫太伯,次子名虞仲。他的小儿子叫季历,季历是太姜所生。季历娶太妊为妻,太妊和太姜一样,都很贤惠。太妊生昌,有圣人的吉兆。古公亶父说:“我们家族将会兴盛,要是兴盛的话,大概就在昌的身上应验吧。”太伯、虞仲知道父亲想让季历继位,以便传位给昌,便有意躲开跑到南方去了。古公亶父去世后,季历继位,就是公季。公季继承、发扬古公的传统,努力施行仁义,诸侯都归顺他。

公季去世后,他的儿子昌继位,就是西伯,西伯也就是周文王。西伯是殷时诸侯,居岐山之下,受到诸侯的拥护。曾被纣囚禁于羡(Yǒu 有)里(今河南汤阴县北),后获释,为西方诸侯之长。他解决了虞、芮两国之间的争端,使两国归附,随后归附的诸侯有40国之多。周文王灭崇以后,迁都于丰邑(今陕西西安南)。当时掘得死人骨骼,西伯命人安葬。有人认为无主佑骨,可以不葬。西伯说:“有天下者,天下之主;有一国者,一国之主。寡人固其主矣。”于是殓以衣冠,为之改葬。人们听到这件事,对西伯更加敬重,闻风归附的又有30国。至此,人心向周,文王已是三分天下有其二了,从而为周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文王有一个儿子叫伯廖,周武王灭商,周朝建立以后,武王封他为伯爵。后代以伯廖的名为姓,即廖姓。

2、廖姓始祖之周文王后裔召伯廖

在周文王的后裔中还有一个召伯廖,也是廖姓的始祖。召伯廖是春秋时周惠王的卿士。周惠王十年(公元前667年),召伯廖奉命出使齐国,赐封齐桓公为侯伯,同时要求齐桓公讨伐卫国。

召伯廖的先人是召公爽。召公爽是周文王的儿子,与周武王为同父异母兄弟。因他的封地在召(今陕西岐山西南),故称召公或召伯。武王灭纣以后,封召公于北燕。成王时任太保,与周公旦分陕而治,自陕而西由召公治理,自陕而东由周公治理。他与周公共同摄政,把国家治理得很好,是周初德高望重深得人心的大臣。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召公之治西方,甚得兆民和。召公巡行乡邑,有棠树,决狱政事其下,自侯伯至庶人各得其所,无失职者。召公卒,而民人思召公之政,怀棠树不敢伐,歌咏之,作《甘棠》之诗。”

召公爽下传至召穆公。召穆公,即召虎,也称召伯虎。周厉王暴虐,“国人”围攻王宫,他把太子靖藏匿在家,而以自己的儿子替死。厉王死后,拥立太子靖继位,即周宣王。周宣王时,淮夷不服,宣王命召虎领兵出征,平定淮夷。《诗·大雅·江汉》所咏“江汉之浒,王命召虎”,指的就是这件事。

由召穆公再传至召伯廖,他的后人有取“廖”字为姓的,也是廖姓的一个来源。秦汉以前,在今河南、河北、陕西等地都有廖姓人生活居住,汉代的廖颉担任过钜鹿太守,在历史上钜鹿廖姓曾经为望族。

三、赐姓及他姓改姓

殷纣王执政时,残酷无道,在宫廷中任职的缪、颜二姓因之弃官隐居,改姓为廖。《小溪廖姓祖祠房谱廖姓考源》、台湾《廖氏大族谱》(民国五十八年编修)中都有相同的说法:“廖姓为颜缪二姓并合留形之改姓也,颜姓为冠盖之官,缪姓居衣裳之职。因殷纣无道,荒*绝谏,虐杀朝臣,暴殓天物,臣民离心,衣冠虽属官爵,宫廷常物而求精美华丽,本属人之常情,当混乱朝政之时,艳装诲*物议,不无瓜田李下、惑君之嫌,在良莠不齐之时宜有洁已之道,因而弃官隐于维阳山谷(后称武威)。后恐子孙而受追踪之累,始并合改姓曰廖,以表志同道合,留形不忘本源。”

据官陂《张廖姓族谱》记载:明洪武七年,原籍云霄西林村和尚塘张天正的第三子张愿仔(或作张元子)字再辉,到官陂(时称三都)游学,经常住在当地一个名叫廖化(又称廖三九郎)的人家中。廖化为人和善贤达,家殷富足,膝下只有一女,名叫大娘,品貌端庄,禀性贤淑,知书达理,事亲至孝。廖化见张愿仔善良朴实,忠厚勤勉,是理想的东床之选,便将其招赘为婿(张愿仔入赘时兼养子,改名为廖元子),待若亲子,并把全部田园产业都交由张愿仔掌管。张愿仔也非常孝敬岳父母,就像对待亲生父母一样。

明洪武八年(1375年),张愿仔48岁,独子廖友来出生,在友来未冠之时,廖族有亲眷犯国法而逃狱,以当时社会律法十的规定,往往株连九族,因此连累廖氏全族。张愿仔以廖族家人的身份到官府申辩,不料官司拖累多年,结案后,张愿仔身染重病,临终嘱咐儿子廖友采:“吾深受汝外祖父母知遇之恩,欲舍命图报,未能如愿,汝当代父报答,子孙生当姓廖,以光母族,死当姓张,以存子姓,生死不忘,张廖两全。”

廖友来谨承父志,以张承廖,并立誓:“凡我子孙,生则姓廖,殁后书张,不违祖命,以报廖公之德。吾本姓张,来源于河南河郡衍派,云霄西林和尚塘有祖迹,以后应回祭祖扫墓,以尽孝道,若移居外地,姓张、姓廖由其自便。”于是张廖二姓遂成一脉,生时写廖,死后书张,故有“活廖死张”、“人廖神张”、“张骨廖皮”之说。

传说清朝嘉庆年间,因为系出同源的张、廖两姓发生的一次误会,而产生了张廖姓氏。官陂十三世祖廖国宝在朝内当御前侍卫,深得嘉庆帝重用,引起朝内张国公的妒忌,于是他保举廖国宝出征,在阵上廖国宝被张国公谋害致死。死后,张国公才知被他害死的原是自家亲人,后悔莫及。为接受这一惨痛教训,同时认识自己血缘的真正归属,移居外省或侨居海外的张愿仔公后裔,便把张廖二姓联起来并用。如移居台湾台中西屯区、南投、云林县西螺、板桥、三仑乡的张廖子孙就有数万人,建有30多座宗祠。他们都一直奉守祖训,除了户籍登记,平时提到自己的姓氏,大多张廖并用。再如旅居日本大孤市侨胞有张廖富源、张廖富南等,都是官陂愿仔公的后裔。又如移居广东潮汕一带的张廖族人,也多用联姓。

在此之前,元末有简德润者,入赘南靖张家,此派下张简同宗,以后乃有张廖简三姓联宗之说。另一说法认为张简联宗是为了避祸。唐初福建廖崇德有三子九孙,一门高官进爵而为奸臣媾陷,为避祸九孙分三姓埋名隐迹,后世子孙乃以张廖简三姓联宗。

自唐代初年开基福建虔化,廖崇德的子孙很快便分衍至福建及广东各地,崇德生三子,长子兰芝,讳佩,唐总章戊辰进士,承武威郡祀;次子兰楷,继清河郡公;三子兰德,承太原郡祀。兰芝次子光尧,讳德登,为宣州刺史,生三子,长瑞碹,次琼碹,三琳碹。时因奸臣,自此子孙埋名隐姓,命九子分三郡,张廖简三姓联宗自此开始。老大文广、老二文兴、老三文举,仍然本姓廖,奉祖传的“武威”为郡望;老四文福、老五文亮、老六文禄,分姓为简,以“太原”为郡望;老七文有、老八文明、老九文峰,随母姓为张,袭用张姓的“清河”为郡望。

四、少数民族廖姓

壮族:

据史书记载,壮族先人在唐、宋时期有因其居住地区而得名的“西原蛮”、“南丹蛮”、“抚水蛮”等,当时他们已有了廖、宁、侬、黄、莫、韦、周等大姓。现在廖姓仍是壮族的主要姓氏之一。

苗族:

早期的苗族有名无姓,到了明万历年间,有的地区开始出现了姓氏,如在湘西地区就有了“吴、龙、石、麻、廖”五姓。石启贵的《湘西苗族实地调查报告》说:“苗民生活乡间,多属一姓聚族而居……所以寨子大而团体固,人口多而势力强。古时候,吴、龙、廖、石、麻五姓为湘西苗族五姓。所住区域,几乎占湘西整个苗区。”清檀萃的《说蛮》对五姓有不同的说法:“生苗、红苗有吴、龙、石、麻、田五姓。”然而无论从传说或者是实际情况看,“田”应该是“廖”斯误。廖姓出于苗族禾瓜家族,现主要居住在凤凰县廖家冲一带。

毛南族:

毛南族是居住广西、贵州的一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北部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河地市、南丹县境内。毛南族原名“毛难族”,1986年经国务院批准改为现名。毛南族属古越族支系“僚”和“伶”人的分支,有自:己的姓氏,《毛难族简史》说:“宋时抚水州民有区、廖、潘、吴四姓”,抚水州后改安化州,就是现在广西环江、贵州荔波一带。毛南族现在仍有廖姓。

高山族:

据《台湾省通志》载:清乾隆二十三年(1761年),赐台湾高山族七姓,第四姓为廖。

瑶族:

据《广西瑶族社会历史调查》实地调查结果显示,平地瑶的大姓有廖、黄、李、陈、邓等,灌阳道州千家洞(今属广西)之后散居于富川,分布于今富川县富阳、福利、麦岭、朝东、城北乡和钟山县两安、平安乡。

仫佬族:

据《广西仫佬族社会历史调查》称仫佬族中有廖姓。《嘉定县志》也说上海嘉定有廖姓,为贵州仫佬族。

此外,布依族、壮族、回族、蒙古族、土家族、水族亦有廖姓。

-------------------------------------------------------

廖姓古今迁徙史

先秦时期,廖姓活动、分布的地区主要在黄河流域的陕西、河南、河北一带。两汉、三国时期,长江流域已多廖姓居住。隋唐以后,南方成为廖姓分布的主要地区。这种变化的出现,是与中国社会发展的一定历史背景相联系的。春秋时期的楚人灭蓼,晋朝时期“五胡乱华”,宋朝时期的“靖康之变”,元朝时期蒙古贵族对汉人、南人的奴役,明清时期湖广填四川、江西填湖广的大规模移民以及沿海城市商品经济的繁荣等等,对廖姓迁徙都曾产生过重大影响。

三国时期的廖立,是廖姓最早见于记载的南方人。至于他的祖先或者他本人是如何到南方定居的,现在已无从知道了。廖立,字公渊,临沅人。临沅属今湖南常德市。刘备为荆州牧,用廖立为从事,后来升任长沙太守。东汉建安二十年(215),孙权派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廖立只身逃到益州,被任为巴郡太守。刘备称汉中王,用廖立为侍中,后迁长水校尉。诸葛亮称赞他是“楚之良材,当赞兴世业者也”。后廖立因恃才自负,没有被列为上卿而当面质问诸葛亮并诋毁朝臣,诸葛亮亲加弹劾,将他削职为民,徙汶山郡。他在徙所率妻子耕种自守,听到诸葛亮去世的消息,流涕叹息。后来廖立就死在汶山。汶山在今四川省。廖立是当时很著名的人物,他从湖南到四川做官,也可以说是迁徙,他的后人是留在四川汶山,或是回到湖南临沅,或是蜀亡后去了北方,无从得知其下落。名人尚且如此,许许多多普通廖姓人自然更是难免湮没无闻了。

台湾省

台湾廖氏 台湾廖姓人有单廖与双廖之分。单廖是指纯粹廖姓人;而双廖,又称张廖,是明初福建省漳州府诏安县官陂乡张愿仔的后裔。台湾地区廖姓人口约28万余人。就分布而言,以云林县的二(山仑)乡最多,约为15000人。其次是西螺镇,14000多人。再其次是台中市西屯区、台中市北区、台北县板桥市。这5个地区都是张廖族系的聚居地,是所谓“福佬人”。单廖系廖姓族人的主要聚居地为台北县新店市、桃园县、新竹市、苗栗县、高雄县、屏东县等地,他们的先人是从广东省大

族有谱牒,所以承先绪而垂家范也,何与他姓事,而顾赞叹不置乎?然而事之合乎不言而同然者,安不容终于无辞。余与埠后阎氏世系至戚,而子升自幼受书于余,方八九岁时,性情恬静、文思俊逸,余甚器重之。乃迟至光绪甲申始补博士弟子员,盖年已二十有七矣。自是家居训蒙殊不汲汲于进取,余屡次面督,俱笑受之,不甚辨窥其意,似有专务,而子升不明言,余亦未知其志之异也。

今岁春,余方有事于谱牒,尚未告峻,适见子升所修阎氏族谱,尽美尽善,毫无遗憾!为之称快者再三。讯其巅末,则曰:吾阎氏自有明以来,代有文人。而谱牒之厄于兵燹者历有年所,倘不及修整,不惟先人之嘉言懿行湮没无传,而支派日繁,后之人亦焉知亲疏所由分乎?兰自游庠而后专心此事,特恐体式未善或贻笑于大家巨族也!

余恍然曰:嘻,异矣!今之读书者,类以案头陈编,仅为摭取功名之,具求其识乎大体者百不得一。子升初有进步而即以纠合宗族为事,先人往矣,志之于谱,久而弗忘,是其孝也;族人众矣,合之于谱,昭穆有伦,是其仁也;世系繁矣,详之于谱,条分缕析,是其勤且慎也!具此四德。而子升之进取殆未可量矣。即余之相士亦可自信其不误矣。

子升从容逊谢曰:吾人读书不能光前裕后惟是,谨按世系缮写成册,分内事也,何异之有?先生此言毋乃过奖,而使兰汗颜乎。

余曰:不然,所谓光前裕后者,岂惟是勅封貤赠簪缨累叶,良田华屋门第赫奕云尔哉?夫欲光前而祖功宗德不克世守,而表章之何光之为?欲裕后而木本水源无以详书,而显示之何裕之为?子升此举,光前裕后之急务也。

余之言岂以誉子升哉?将为阎氏子弟劝,即为吾滕氏子弟劝,并为凡为子弟者劝也。但使读书之士皆知所以,尊祖收族则孝弟之心油然自生。何至骨肉参商,上无以对先人,下无以对后人也哉。至其修辑之完善,观于凡例而知之矣。不复赘焉。

岁在彊圉大渊献季春月下浣,恩贡生滕耀祖显廷氏撰。 阎氏旧有家乘,观邑志科贡封荫人物文学等部,中载二世讳敦、四世讳志、五世讳祺、六世讳公朝以及九世讳尔仞者,溯其世系又必援家乘以为证,则所以论撰。先祖之美而明著之后世者,非不详且备也,独中叶厄于兵燹仅得窥什一于千百,为可惜耳!顾念:祖功宗德不克世守而表章之,为子孙者末由辞其责。此谱牒之所以宜急也,迩来支派日蕃,若不及时修整,巩年远代湮,后之人欲识水源木本之谊、昭穆宗支之别,且不可得。岂独考古者有无征不信之感乎?

余年三十始创谱稿,相助者惟族侄瑚与荇耳,后十年集成族谱四册尔,时后生子弟通文义者渐多,或编次、或参考、或检阅,佐理自不乏人。而广搜博访则侄孙华南之国也无如。草创粗具,而瑚、荇暨华南相继去世。嗣后,余又设帐他乡,不暇整理家事,以故谱牒虽存而缺点尚多,不足为通族公谱也。

今岁暮春之初,族侄锡龄率华南之子培珍诣余书室,谈及修谱之事。余方以调查为苦难,而伊等乃身任不辞如培珍者,真能继父之志矣!此余之幸,亦合族之幸也。既而伊等调查完竣,又约族人培桐、晋三暨荇之侄孙溥各捧谱稿授余。余向也惟巩任不能胜,今也又觉责不容委。于是,新旧参观,遗漏者补之,舛错者正之,非族者载之,考订既毕,乃与后生辈依式缮写成册,各支分藏,以永其传。

爰叙颠末而附以言,曰:族必有谱,何为哉?今之瓞绵椒衍,而实繁有徒者溯。高曾而上,孰非一体?所遗惟其远近之不分,渐至厚薄之反。易叔季之世,以卑陵尊,以幼犯长,名分之间不堪问矣!谱修而尊卑明,长幼顺。将礼义自此生,即人才自此此起。安在旧日之盛不可复见于来兹乎?倘继起者陆续增修,因而醵金授梓俾世世勿替焉,此尤余之所厚望也夫。

民国十五年长至日十六世庭兰沐手谨识

  滕姓起源很早,黄帝有二十五子,为四母所生,黄帝把他们分成十二个胞族,赐给他们十二个姓。滕姓就是其中之一。据通志氏族略上记载,还有一支滕姓起源于周朝王族之姓,姬姓。西周时期,周武王封周文王第十四子,也就是自己的弟弟错叔绣于滕(今山东滕州西南),后来,滕国被越国攻灭,但是,不久复国。后来,又被宋国攻灭,于是子孙后代就以国名“滕”为姓,作为纪念。滕姓后来在开封府发展成望族,世称开封望。

  姓氏源流:

  源流一:

  源于姬姓,出自黄帝第二十五子之滕氏,属于帝王赐姓为氏。司马迁在《史记》中说:“黄帝二十五子,其得姓者十四人。”史籍《国语》中记载了黄帝之子十二姓中排在第六位的即是滕氏。根据史籍《万姓统谱》上的记载,相传四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有二十五个儿子,为四母所生,黄帝分封给他们十四个姓氏,分化成十二个胞族,分别姓姬、姞、酉、祁、己、滕、箴、荀、妊(任)、僖、嬽、依,其中就有滕氏。“滕”字在上古为“塍”,即田埂的意思。因“滕”与“塍”同音,古人即以“塍”假为“滕”,取泉水腾涌、水足田广的膏腴之义。该支滕氏是黄帝后裔十二初始姓氏之一,是起源最早的一支滕氏,与塍氏不分彼此,立足繁衍于古滕州一带。

  古代滕州(今山东滕县)历史久远,七千二百年前就有东夷部落的北辛先民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现仍可见新石器时代的“北辛文化”遗址,成为中华文明最古老的发祥地之一。

  源流二:

  源于姬姓,出自周文王第十四子错叔绣的封地滕国,属于以国名为氏。距今三千多年前,古滕地(今山东滕县)成为商朝氏族的摇篮,史载商朝始祖契的母亲简狄蚕玄鸟(乌鸦或燕子)之卵而生契,《诗经》中“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故事就发生在该处。据史籍《万姓统谱》、《广韵》等的记载,公元前十一世纪,周灭商后的西周王朝初年,周武王姬发封自己的弟弟、周文王姬昌的第十四子姬绣(字错,史称错叔绣或滕错叔)于滕(今山东滕县),建立了滕国,错叔绣成为滕国的第一代国君(公元前1046年~前?年待考)。在历史文献《滕县志》中对此有详细记载。直到战国中期的周显王姬扁四十年(宋剔成君二十七年,公元前329年),宋剔成君之弟子偃(戴偃)将兄长驱赶到齐国,以武力取得宋国君主之位,自称宋王偃。周慎靓王姬定三年(宋康王十一年,公元前318年),宋王偃自立为王,称宋康王,史称宋末君。这位宋康王十分好战,当时号称“五千乘之劲宋”,他四处用兵,八方征讨,在期间一举灭了滕国。在史籍《史记》中记载:“宋康王东伐齐,取五城。南败楚,拓地三百余里,西败魏军,取二城,灭滕,有其地。”滕国灭亡的具体时间还有待进一步考证,期望考古的新发现。末代滕国君主称滕伯,名叫姬文。滕国灭亡后,其王室后裔纷纷外逃,为了不忘国耻,永怀故土,遂以国为姓,改姓为滕氏,从此四处迁移,散居各方。在滕氏家族中,有的人后来为了避免仇人加害,改为复姓滕叔氏,也有的改为滕氏。滕叔氏后来仍旧省文简化为单姓滕氏。

  该支滕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不分彼此。

  源流三:

  源于鲜卑族,出自南北朝时期北周大司空陆腾,主语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陆腾,为北周政权的大司空,祖籍为代北鲜卑拓拔部人,高祖为拓拔·俟,是北魏王朝的东平王。陆腾就是拓拔·俟的玄孙,以汉姓陆为姓氏。在陆腾的后世子嗣世系中,在隋、唐之际多有人改以先祖名字为姓氏,分称腾氏、滕氏两支,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腾姓、滕姓二姓同宗同源,亦不分彼此,姓氏字经常混用。

  源流四:

  源于鲜卑族,出自十六国时期西燕慕容部叱罗氏族,属于以先祖名字汉化为氏。公元385年,前秦皇帝符坚被杀,而原来前秦统治的区域也划分为了很多个小国家。慕容垂反叛后率军攻打邺城,符坚的儿子符丕抵抗了很长时间后终于不支,率部退往并州。而慕容垂也占领了邺城,但是此时的邺城已经被打的稀八烂了,慕容垂觉得继续留在邺城还不如退往北方。因此率部北上,在击败了其它的鲜卑人后占领了龙城,定都于此。恢复了“燕”的国号,历史上称为“后燕”,而他的世敌符丕退往并州后宣布继承大统,成为了前秦国的新一任皇帝。

  叱罗·悉罗滕归附慕容垂之后,被后燕国主慕容垂任命为尚书郎。叱罗·悉罗滕的后裔子孙,在北魏孝文帝拓拔宏推行的汉化改革浪潮中,有取先祖名字的谐音汉字为汉姓者,称滕氏、腾氏,逐渐汉化,世代相传至今。

  该支滕氏、滕氏二姓同宗同源,亦不分彼此。

  源流五:

  源于蒙古族,出自元朝时期蒙古沙喇图鲁腾部,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蒙古八旗姓》记载:蒙古族沙喇图鲁滕氏,亦称沙喇图鲁腾氏,世居克鲁伦(今内蒙古克鲁伦河流域)。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Salatuluteng Hala。

  清朝中叶以后,蒙古族、满族沙喇图鲁滕氏多冠汉姓为滕氏、腾氏、鲁氏、陆氏等。

  源流六:

  源于满族,出自明朝时期女真齐克滕部落,属于以部落名称汉化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满族齐克滕氏,亦称齐克腾氏,满语为Cikteng Hala,汉义“箭杆”,世居乌喇(今吉林永吉)。

  清朝中叶以后,满族齐克滕氏多冠汉姓为滕氏、腾氏、齐氏等。

奔[奔,读音作bēn(ㄅㄣ)]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黄帝裔孙颛顼之妻滕奔氏,属于以部落称谓为氏。

据西汉学者戴德所著《大戴礼·帝系》记载:

“少典产轩辕,是为黄帝。黄帝产玄嚣,玄嚣产蟜极,蟜极产高辛,是为帝喾。帝喾产放勋,是为帝尧。黄帝产昌意,昌意产高阳,是为帝颛顼。

颛顼产穷蝉,穷蝉产敬康,敬康产句芒,[案]《史记》作句望。句芒产蟜牛,[案]《史记》作桥牛。蟜牛产瞽瞍,瞽瞍产重华,是为帝舜及产象敖。[案]各本讹作及象产傲,今据《礼记·祭法疏》所引订正敖衍文。颛顼产鲧,鲧产文命,是为禹。

黄帝居轩辕之丘,娶于西陵氏。西陵氏之子,[案]各本不重西陵氏三字,今从方本。谓之嫘祖氏,产青阳及昌意,青阳降居泜水,[案]《史记》竹江水。昌意降居若水,昌意娶于蜀山氏,蜀山氏之子,谓之昌濮氏,[案]《史记》作昌仆。产颛顼。

颛顼娶于滕奔氏,[案]各本脱奔字,《路史》注引滕奔氏,《世本》作滕濆,今据以订正。滕奔氏之子,[案]各本讹作滕氏奔之子,今订正。谓之女禄氏,产老童,[案]《史记》作卷章。老童娶于竭水氏,竭水氏之子,谓之高緺氏,产重黎及吴回,吴回氏产陆终,陆终氏娶于鬼方……”

滕奔氏,亦称女禄氏,历代许多史籍中仅记载其为女禄氏,为旁称,未记其本部落自称滕奔氏,即正称。有些史籍中称其为滕坟氏、或腾隍氏、或胜奔氏,因此戴德在《大戴礼·帝系》中考订补注为“滕奔氏”。

滕奔部原为共工氏九部落联盟之一,共工氏九部所在居帝称九州。共工氏后与颛顼争夺帝位,在争战中被颛顼的部落联盟的军师苍舒和大将仲容以诱敌深入的战略,在今河南省嵩县北黄河附近将共工氏联盟的精锐部队一举击败,之后,滕奔部首领率九州之首的冀州民众归降于颛顼。

颛顼称帝,号少昊,得赐嬴姓,配若水姬氏(邹屠氏)、滕奔氏,寿九十八岁,葬山东濮阳。

颛顼帝妃的滕奔氏,全名叫“滕奔鹿”。其族因有滕奔鹿为帝妃,因以称滕奔氏,世代相传至今。滕奔氏后有省文简化为单姓奔氏、滕氏、鹿氏者,是非常古早的姓氏之一。

第二个渊源:源于芈姓,出自汉朝帝王刘氏后裔,属于避难夷化为氏。

东汉末期,豪强纷争,战乱叠起,至三国初期,刘汉皇族宗亲子弟纷纷外逃,有迁逃至琉球,再迁至倭奴国

见姓 见氏家谱 见姓起源 见姓名人 见姓的来源 见姓简介

见[见,不可读作xiàn(ㄒㄧㄢˋ),读音作jiàn(ㄐㄧㄢˋ)]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姜姓,出自战国时期齐国大岘山,属于以...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