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剧名家卢士元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4浏览:2收藏

豫剧名家卢士元,第1张

豫西调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卢士元

1、早在“1956年,安阳市豫剧团排演了由河南著名戏剧家王镇南的整理本,崔兰田饰姜桂枝,卢士元饰罗艺,曾引起轰动。1957年,崔兰田就带着这出戏进京演出,周恩来总理因公事忙,后来赶到剧场,只看了这出戏的后半场,并接见全团演职人员,给了极高评价。1959年这出戏获河南省第二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优秀奖。”

2、“豫剧磁带:《对花枪》选场(一)(二)崔兰田演唱,中国唱片总公司出版,1962年录音”,戏中“崔兰田饰姜桂芝,渠永杰饰秦琼,崔少奎饰罗松,贾武臣饰罗成,王香芳饰罗焕,卢士元饰罗艺,段玉峰饰程咬金,张振武饰史大奈,郑长明饰尤通。”

你看下面这个磁带封面,姜桂芝毫无疑问由崔兰田扮演,罗艺的扮演者就是卢士元了。这清楚不过的说明卢士元最早是安阳市豫剧团演员,并且在《对花枪》中,无论是进京演出,还是录制磁带,他都与崔大师配戏,出演罗艺一角。

3、文革期间,因他是山西潞安府卢寨村人,回到老家,加盟于“临汾市豫剧团。该团于1973年7月1日,由市京剧团改组成立。演职员工有50多人。演出主要剧目《朝阳沟》、《李双双》、《红云岗》、《三滴血》、《佘赛花》、《假婿乘龙》、《三看御妹》、《穆桂英挂帅》、《杨八姐游春》、《花打朝》、《麻疯女》等十几个现代戏和古装剧。主要演员有赵艳萍(毛毛)、冯小玉、王奇英,刘宝生、卢士元,王新贞、邰书林、彭森、李柏录。王九菊、韩爱玲等。1979年,赴省巡回演出,受到省城观众好评。”

4、后来又回到安阳市豫剧团。“1980年,崔兰田与张宝英参加了河南省豫剧流派汇报演出,师徒二人主演了《桃花庵》。渠永杰嗓音高亢,唱做兼具特色,所演生净脚色,备受观众欢迎。其他演员如辛玉兰、崔兰玉、王香芳、崔少奎、辛玉祥、宋保筠、魏进福、卢士元、沈宝爱等,均为团内艺术骨干。”

5、至于说到他是山东梆子演员,在山东梆子**《墙头记》里扮演王银匠,这不太靠谱,因为名字就差了一个字。在查阅豫剧传统戏《三上关》时,最后在《河南传统剧目汇编 · 豫剧》第六集收有卢士元口述本,这应该是真的,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学者型的演员,大型古装豫剧《王华买爹》由他做舞台导演。

艺术中国

能够搜索到的卢士元演出视频共有三个:

1、十集大型豫剧连台本戏《王华买爹》,他既是导演,又是主演;

艺术中国

2、《周奇送女》一折,在戏中他饰演周老汉;

3、《杨老将碰碑》片段。

他全凭真嗓,采用大腔大口“下五音”的唱法,吐字清晰真切,唱腔浑厚质朴,完全具备豫西调的演唱特点。 就其行当,他扮演的角色无论的《王华买爹》中的八贤王,还是《周奇送女》中的周老汉,或者是《碰碑》中的杨老将,都是年迈之人,扮相上既老且衰,演唱上始终保持深沉低回,我看应该归入衰派老生。

这篇博文只介绍他执导并担当主演的大型古装豫剧《王华买爹》,后两个戏随后将另文给出。

《回龙传》又名《王华买爹》、《八王江南历险记》、《寻儿记》。源于民间传说“王华买父”。原为山东老艺术家卢卢胜奎先生改编的山东梆子戏,后被豫剧移植。讲述的是宋仁宗年间,八王赵德芳赵年老无子,皇帝又无太子,堪忧无人继位,八王据卜算有子尚在苏州苏,八王即改装至苏州卖身访子。适时状元之女杨秀英因与父亲口角,被父亲硬配给乞丐王华为妻,此后谨守妇道,生活虽然清苦,夫妻感情却很好。王华受人愚弄,买回一位老人做父亲,谁知此人竟是化装寻子的八贤王赵德芳,而王华正是八贤王失落民间的儿子。经过若干曲折,父子终于相认团圆。因传说中王华后来做了皇帝,故名《回龙传》。

豫剧《回龙传》可是传统老戏啦,目前可以找到好几个演出版本,其中以卢士元借助济源市豫剧团的演出班底演出的《王华买爹》,和豫东调刘忠河的高足刘立河演出的豫剧《回龙传》最为有名。正戏全集各有十集,刘立河还有续集若干本。

剧情简介:大宋四帝仁宗年间,八王赵德芳与狄后苏州游湖,归途中狄后生产一奇胎(肉卵),八王将其抛入渭水河中。胎儿被以打鱼为生的王彩夫妇所救,取名王华(王启太)。王华八岁,父母双亡,家产被地痞抢占,只好讨饭为生。王华十八岁,状元之女杨秀英因与父亲口角,被父亲杨继风赶出家门并硬配给乞丐王华为妻,此后谨守妇道,打鱼为生,后生下粱儿、柱儿二子。生活虽然清苦,夫妻感情却很好。万岁身患重病。朝中没有继位太子,八王受卜人指点,江南访子,扮作庄稼老儿,自卖自身,王华受人愚弄,把化装寻子的八贤王赵德芳买回家中。王华为奉养八王爷,耗尽家产,为办御宴,将梁柱二子卖到了天官府。经过若干曲折,父子终于相认团圆。八王挂念朝廷形势,连夜修书一封,以找兵部司马刘文晋借银为名,差王华两次进京搬兵,让王华进京传旨接驾。却被奸臣刘文进定计迫害,多亏司马府刘半成相救。八贤王卧龙岗被困,命杨秀英进京卖衣,被刘文进外甥苏州知府押进南监,包拯伸张正义,最后几经周折,终于找到幼主王华,王华登基。

(上图是豫剧《王华买爹》光碟的封面,清楚写着八贤王由国家一级演员,著名表演艺术家卢士元扮演八贤王)

艺术中国

豫剧卢士元版本《王华买爹》连台本十集,由苗富华、李爱武总策划,卢士元担任舞台导演,兼演戏中的赵德芳,借用济源市豫剧团的演出班底,并聘请了省内不少名家担当就戏中角色。如由郭志成(省团)扮演杨继风,许青枝(洛阳团)扮演佘太君和狄皇后两角,“梨园春”擂主李春景扮演包公,还有几个豫剧新秀出演其他角色。

艺术中国

连台戏除了“角”好之外,另一个成功因素就是故事能吸引住人。该剧早就以评书、坠子等形式流行于民间,这台连续剧虽然属帝王将相戏,但故事多半发生在市井百姓之家,距离一般观众的生活很近。又整个故事安排得当,情节跌宕起伏,悬念迭起,扣人心弦,像看今天好的电视连续剧那样,看完这一集还想看下一集。对于不看连台本戏的观众,你可能体会不到其中的乐趣。

最近新浪网作了改版,上不去所选视频。我只能将这十集视频给出一个连接:

麻烦您了,你只好多动动鼠标啦!下面给出这十集的目录:

1、豫剧 《王华买爹》 第一集 弃子、赶女

八贤王游湖弃子杨天官酒醉赶女

2、豫剧 《王华买爹》第二集 招亲、访子

王华天官府招亲八王苏州城访子

艺术中国

3、豫剧 《王华买爹》 第三集 王华买爹

八贤王大街卖相应小王华醉酒买父亲

4、豫剧 《王华买爹》 第四集 病中思女

八贤王进住卧龙庄杨夫人病中盼亲生

5、豫剧 《王华买爹》 第五集 王华买儿

试孝心八王餐餐吃御宴进孝心王华大街卖亲生

6、豫剧 《王华买爹》 第六集 王华下书

王华讨帐进汴京 兵部大臣行奸心

艺术中国

7、豫剧 《王华买爹》 第七集二次进京

逃王华田虎受酷刑试忠邪王华二进京

8、豫剧 《王华买爹》 第八集 幼主被害

二进京王华被陷害救幼主包公被贼绑

9、豫剧 《王华买爹》 第九集 金殿除奸

刘文晋企图篡朝 佘太君金殿除奸

艺术中国

10、豫剧 《王华买爹》 第十集 王华登基

杨秀英告别卧龙庄小王华金殿登大宝

如果你看过回龙转大结局的话你应该会知道的,杨继风他是一个仗势欺人的人,如果问他为何有这样的结局,那就要从他做过的事来回答说了,

第一、他为奸贼刘文进的铺路搭桥,也就是为虎作伥,按照大宋律条当斩

第二、他在王华进京的路上要把王华置于死地,你如果看过《宋史》,就应该知道他说过一句话,而且这句话重复了很多遍,那就是要让王华死无葬身之地,然后去看看那秀英他还能去靠谁。要这句话可以看出了他陷害幼主,按大宋律条当剐

第三,他因为和女儿发生口角,赶走女儿十五年不管女儿的死活,他闺女流落民间饥寒交迫、贫病交加,而他却在宫廷里享受着美味佳肴、绫罗宝缎,更可气的是他女儿前来相认,他非但拒不相认,还去派刺客暗杀秀英,按律当诛

就凭这几条弥天大罪,他杨继风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碣石山,山东省无棣县山峰,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无棣县城北30公里处的大山村北,海拔634米,方圆039平方公里,系73万年前火山爆发喷出而形成的锥形复合火山堆,是中国最年轻的火山,也是华北平原地区唯一露头的火山,被誉为"京南第一山”。1998年被山东省 列为省级地质遗迹自然保护区。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碣石山 别名 :无棣山,盐山,马谷山,大山 地址 :无棣县城北30公里处的大山村北 海拔 :634米 周长 :1600米 形成原因 :火山爆发喷出而形成 形成时间 :73万年前 山体成分 :锥形复合火山堆 景区等级 :国家AAA级旅游景区 面积 :039平方公里 发展历史,主要景点,碣石古井,饮马湖,博物馆,福地洞天,一线天,虚怀若谷,石瀑,达摩洞,龙马洞,群雕,石林景区,风雪山神庙,观海阁,文化艺术,传奇文化,道教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诗词文化, 发展历史 碣石山形成于大约73万年前的新生代第四纪更新世,属岩浆中心式喷发形成的圆锥状火山穹丘。山体不对称但分层明显,岩性为暗褐色霞石苦橄岩。 碣石山火山土壤 碣石山的历史非常悠久。据无棣旧县志记载,古时该山近河傍海。距海口仅十余里,为导航标识之山,人称碣石山。山上不生草木,春秋时称无棣山(无棣县最早因此得名,隋朝开皇六年(586年)置县,明朝朱棣为避皇帝讳,曾改称海丰)。山下有月明沽产盐,山腰有盐神庙,魏晋时又称盐山。唐初,东盐州人马君德据此山举行起义,后为唐王朝镇压。乡人为纪念马君德,将盐山改为马谷山。元朝时为与另一座山体相别,改称大山。 碣石山 复名“碣石” 碣石山由于地势低、地处偏远,加上多次改名及沧海桑田的变化,特别是在于班固著《汉书·地理志》之后,将禹贡碣石从渤海东岸搬到了渤海北岸。后又被《水经注》转录,以至以讹传讹,致使历史上出现了多处碣石之争,甚至有人得出了碣石沉于海的错误论断。但是无棣县 人员通过遍访其他“碣石”所在,查阅古今资料,又请来历史学家研究考证,最后得出结论“禹贡碣石在无棣,曹操登临的碣石也在无棣”! 现将历史资料证据稍摘如下: 其一,明朝大地理学家、大历史学家顾炎武先生所著《肇域志》记载:“济南府海丰县有马谷山,即大碣石山。”

其二,1931年商务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在“马谷山”、“黄河古道”、“碣石”3条目中,均记载无棣马谷山为碣石山。

其三,《山东通志》记载:“在山东无棣县城北60华里,一名大山,山西南半麓有洞广二丈余,深不可测。相传有龙马从此出,故以为名(马谷山)。肇域志记载以为古碣石山。”

其四,历代《无棣县志》均记载:“大山,旧称碣石山、盐山、马谷山。”

其五,《汉书·郊祀志》记:“始皇后三年(前215)游碣石。”《山东通志》云:“秦始皇东游至碣石,次舍于此,因名厌次县。”无棣秦时属“齐郡厌次县”。

马谷山,在无棣县城北30公里处,海拔仅62.4米,方圆0.39平方公里,山体由玄武岩、火山蛋、火山灰构成,系12万年前火山喷出物堆积而成。“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唐代刘文伟,永徽年间曾在无棣县任职,他经实地考察认为“马谷山在九河入海处,断为碣石无疑。”(《无棣县志·疆域志》)。

“海”是指渤海。

“九河”是黄河下游分支,是岛夷的贡道路线。

“碣石”是岛夷由海入于河的导航标识。 只要打开一张现代的《中国地形图》,在华北地区看到一个百川汇流的地方,那就是河南濬县以北到河北广平、大名、河间及山东聊城、滨州以北的广大地区。河的源头部分比较密集,然后逐渐变疏,但几乎是不约而同地流向东北注入渤海西岸。

马谷山之东,到魏晋时仍是一片大海,叫做月明沽,是海盐产地,所以马谷山被 称为“盐神山”或“盐山”。《山东通志》载:月明沽在海丰县(今无棣县)东北。”《寰宇记》载:“月明沽西接马谷山,东滨海,煮盐之所也,今名月河口。”

无棣县地处九河之末梢;马谷山,古称碣石,一座山峰茕茕孑立于河故道之入海口,与《禹贡》“夹右碣石”之文相合,可以断定,无棣马谷山即《禹贡》之碣石山。 于是无棣县在2001年9月5日于山北半麓新落成的“碣石山碑”前举行了“禹贡碣石山复名新闻发布会”。 重点开发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碣石山曾一度作为当地建筑石材的供应地进行采挖,致使山体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和合理开发此处的地质遗迹,1999年3月2日, 山东省 批准建立省级地质遗迹保护区。2001年碣石山复名后,恢复重建了部分古建筑,新修了山路,新建了“饮马湖”、碣石门等景点。 2009年,无棣碣石山旅游风景区被正式授予“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称号。景区建有碧霞祠、曹操横槊赋诗群雕及观海阁等;开发了福地洞天、龙马洞景观,石林、石瀑等火山遗迹景点;珍存有无字碑(碣石门辞)、《重修马谷山寺记》碑等古石刻;景区集火山遗迹科普、碣石山观光、千童岛民俗风情、曹公岛主题公园、饮马湖休闲娱乐多功能于一体。 镇里专门出台《进一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工作实施方案》,成立历史文化资源挖掘、蒐集、整理工作小组,聘请有关专家到实地进行深入挖掘和系统整理。挖掘出了火山文化、道教文化、传奇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碣石山文化品牌。 2013年12月12日,《山东无棣碣石山省级地质公园规划(2013-2025)》经山东省国土资源厅批覆同意,无棣县正式发布实施该规划,全力打造文化旅游新地标。 2014年元旦,碣石山镇制订出台《2014年迎新春民间民俗文艺展演活动方案》,按照年节自身的民俗传统,结合碣石山风景区建设,引导全民参与春节文化活动,一大批濒临失传的过年习俗得到整理再现。 主要景点 碣石古井 碣石山古井(无棣县人民 2002年11月12日公布为县级文保单位。地址:无棣县碣石山镇碣石山东南山脚处)井口呈方形,此井深15-16米左右,水位无论旱涝和四季总保持在15米左右。据村民讲,井底是木头做底基,中有碗口大小泉眼,周围有小泉眼并存。井口架是专门选取的未曾嫁接的小枣树做成的井梁。据考建造于明代,当地民众曾多次集资维修,现井壁上就刻有“民国十九年维修”的文字,清晰可见。 碣石古井 传说中此地为龙眼,龙尾在黄龙湾。明朝万历年间曾有看风水先生扬言:此地为宝地,将来此地不出天子也得出一位大臣。此话被明朝吏部尚书杨巍(杨天官)听到后告知皇帝,皇帝深感忧虑,随后在此地挖井,以破风水。最令人称奇的是,有多人曾不小心掉进此井里,但未受一点损伤,所以当地人十分敬重此井,在井口上面搭建有铁制小亭。 饮马湖 饮马湖 无棣县饮马湖湿地公园(山东省林业厅2012年12月5日公布为省级湿地公园)位于碣石山镇碣石山风景区,由饮马湖与马颊河、德惠新河湿地组成,东西跨度45公里,南北跨度55公里,湿地公园占地面积88609公顷,公园内具备生物多样性,有植物66科296种, 其中有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野大豆、乌苏里狐尾藻、浮叶慈姑。动物资源也很丰富,其中有脊椎动物6纲28目65科236种;鱼纲1目7科18种;两栖纲1目3科5种;爬行纲3目4科11种;鸟纲15目39科179种;哺乳纲5目8科15种;动物中有丹顶鹤、金雕2种国家1级保护动物;还有大天鹅、白枕鹤、白琵鹭等2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动物。 通过湿地保护和修复,饮马湖湿地公园已建设成集湿地保护、自然湖泊风貌、人工湿地水质净化和文化旅游休闲于一体的省级湿地公园。 博物馆 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是“十一五”期间山东省地震局的重点建设项目,博物馆总投资300多万元,建筑面积923平方米。馆内设有地震监测预报观测室、科普宣传厅、 4D动感影院和多种功能报告厅四部分。地震监测预报观测室内布设了测震、电磁、流体等专业观测仪器设备。科普宣传厅内设有防震减灾知识、过去使用的地震监测预报设备及火山喷发物标本。4D动感影院利用现代声光电技术,播放大地震发生、火山爆发、海啸等科普宣传片。多功能报告厅是为地震会商、 会议、专家报告及学术交流的配套场所。 博物馆 2011年7月21日,碣石山地震与火山博物馆“国家级科普宣教基地”揭牌。 福地洞天 传说中碣石山是仙人修炼以及居住之地,所以此山中有很多的山洞,都有很神秘的传奇色彩。 一线天 山峰中常有的石景,因两壁夹峙,缝隙所见蓝天如一线而得名。 一线天 虚怀若谷 因山体开阔而得名的虚怀若谷,大气磅礴,开阔视野。 石瀑 碣石山石瀑地点黑石遍地,似炭似铁,有的拳头大,有的秤砣般,好像煤矿的矸石堆。 石瀑 达摩洞 相传达摩渡江北上后,他曾路过此地,在此洞休息,故名达摩洞。 龙马洞 龙马洞的山洞不深通天透地,小路婉转形似楼梯。相传有龙马从此出,故以为名。 群雕 曹操横槊赋诗群雕是复原曹操登临碣石时的景象。 石林景区 碣石山石林景区巨石如笋,似人似仙,有蹲有坐,有卧有立, 如同放大的太湖石。 风雪山神庙 “豹子头”林冲遭发配由河南开封来到沧州,当时的无棣就属于沧州郡。而在无棣东部及东北部,有广袤的天然草场和苇荡,官方建有多处用于战备的草料场。奸贼高俅陷害追杀林冲,派人火烧草料场,林冲逃了出来,逃到山神庙里,正巧遇上了追杀他的仇人,一怒之下血刃冤家,之后投奔了水泊梁山……因为这是沧州周边数百里唯一的一座山神庙,《水浒传》中的描写当是这里。 观海阁 位于碣石山山颠,在楼上刻有出生在无棣的北宋词人李之仪的《卜运算元》词:“君住长江头,我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一江水……” 观海阁也是首届世界华运会的圣火采集点。 文化艺术 传奇文化 《资治通鉴》卷七秦纪二有这样一段话:战国后期“燕人宋毋忌、羡门子高之徒称有仙道、形解销化之术,燕齐迂怪之上皆争传习之。自齐威王、宣王、燕昭王皆信其言,使人人海求蓬莱、方丈、瀛洲(三神山),云此三神山在勃海中”,“尝有至者,诸仙人及不死之药在焉。”据说,宋毋忌是《道经》里的月中仙人,羡门子高是居住在碣石山上的仙人。所以,仙山就吸引著后来中国历史上最雄才大略而又喜好神仙的两个皇帝一一秦始皇和汉武帝来慕名登山求仙了。 道教文化 据民间传说,大山是商周时期黄飞虎的妹妹,黄飞虎有三个妹妹,黄飞虎去商辅周时,为躲避商纣追杀,将三姐妹隐居民间,三姐妹在民间利用各种方式协助周军,为消灭商纣作出了贡献,周朝建立后,姜子牙受女娲娘娘之命封神,让她们化作高山接受民间朝拜,大山是老大,封为碧霞元君,民间都叫她大山奶奶,泰山是老二,民间叫泰山奶奶,河北小山是老三,民间叫小山奶奶。让她们的正气压制世间邪恶,并作为玉皇大帝的信使传递人间的喜怒哀乐。三姐妹为保民众平安,有求必应。 关帝庙 民俗文化 在清朝乾隆年间,有一法号“演静”的尼姑,为碣石山下“青莲庵”主持,募化三年,在山顶峰建“碧霞元君宫”、继建“玉皇庙”、“吕祖庙”、“文昌阁”、“关帝庙”、“达摩洞”等,方圆百里百姓纷纷赶来,烧香祈福,有求增福增寿者、有求升官发财者、有求人丁兴旺者、有求祛病免灾者,每逢大旱之年,各村村民阖庄出动,敲锣打鼓,求神布雨,庙宇香火日益兴盛,由此,每年农历四月,大山举行两次香火庙会,四月十七为“小会”,二十七为“大会”。时因麦收之前,正是农民购置农需物品之际,山中香火兴旺、市场活跃,堪称鲁北、冀南之首。 2005年农历4月27日恢复古庙会。

碣石山古庙会,一是人员多,有特邀参会人员、有信男善女、有物资交易人员、有文艺表演人员、有凑热闹人员;二是节目全,碣石山古庙会由文化、商贸、祭祀三部分组成。届时邀请文化曲艺团体助兴,有剧团、杂技、大鼓、舞狮、秧歌等;邀请民间经贸团体参会,展销古老儿童玩具、服装鞋帽、冷饮冷食、风味小吃、消夏用品等;特邀崂山道教人士主持祭祀,盐山县千童镇举行“上信子”、海兴县高湾镇为碧霞元君送“銮驾”等活动。

碣石山古庙会的大型商贸活动区域在集贸市场,小型传统民俗贸易在碣石山及通往曹操饮马湖中心路两侧,大型的戏剧、杂技、曲艺演出在饮马湖停车场,祭祀活动由碣石山镇37支村锣鼓队、滨州舞狮队、河北海兴秧歌队开路,后有民间鼓号队、彩球队、民族乐队、崂山道士、千童信子队、河北高湾銮驾队以次而行,由东至西沿主街道游行,后登上山顶碧霞元君祠举行仪式。碣石山下停车场主要安排古庙会开幕式,无棣大成武术队、舞狮队、秧歌队、气球方阵队放飞气球等表演活动。 历史文化 《尚书·禹贡》载:“冀州:……大陆既作,岛夷皮服,夹右碣石入于河”。说的是大禹治水从源头治理,先是“敷土,随山刊木”,接着疏导漳、恒、卫水,最后“夹右碣石,入于河”,使之“九河既道”。文中的河指的是古黄河,《禹迹图》中显示古黄河入海处就在这里。几千年来,碣石山见证了黄河变迁,沉淀、粘附了厚重的黄河故道文化,被誉为黄河故道的“化石”。 《史记·秦始皇本纪》载:“三十二年,始皇之碣石……刻碣石门。其辞曰:遂兴师旅,诛戮无道……男乐其畴,女修其业,事各有序。群臣诵烈,请刻此石,垂著仪矩。” 《汉书·武帝纪》载:“元封元年,行自泰山,复东巡海上,至碣石。” 《无棣县志·古迹》:“帝赐街,在县北七十里,相传汉武帝驻跸于此,下诏免除此村赋税,此乃汉武帝的恩赐,故名‘帝赐街’。” 《资治通鉴·卷一二八·宋纪十》载:文成帝“二月,丙子,登碣石山,观沧海。”正是这些史籍记载,框定了碣石山的历史文化名山地位。 诗词文化 建安十二年(公元207年),曹孟德率军北伐乌桓,登临碣石山,写下著名诗篇《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这首千古绝唱描绘了当时碣石山的风光,抒发了作者的宏伟志向。 唐代诗人刘长卿来到碣石山,写下了《晚泊无棣沟》:“无棣何年邑,长城作楚关。河通星宿海,云近马谷山。僧寺白云外,人家绿渚间。晚来潮正满,处处落帆还”。描写了碣石山作为观海胜地,树木丛生、百草丰茂、舟楫交错的繁忙景象。 明代尚书杨巍在《登马谷山》一诗中写道:“平地突然出一峰,登临若立碧芙蓉。” 清朝的张克家则写道:“远眺应知沧海近,行吟别觉洞天幽。”

1963年6月21日生于河南省襄城县双庙乡杨树郭村的一个农民家庭里,7岁在本村入学,自小喜爱戏曲,从记事时就知道本村有一个业余剧团,农忙时干活,闲暇时演戏,所以说经常受戏曲的熏陶,不由自主的对戏曲就产生了深厚的兴趣,12岁时就已是本村学校的文艺骨干,经常在乡县学校参加汇演和比赛,

1979年初中毕业后,正好赶上古装戏开放从高音喇叭里听到《南阳关》“西门外放罢了催阵炮”这段戏,是他一下子入了迷,这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这么好听,当时农村老人们,都在一起议论,“唐喜成、唐喜成”,这是他第一次听到“唐喜成”这个名字,接着老人们又说“唐喜成”是在我们襄县范湖乡洪春寺大队寺王村长大的,离杨树郭村只有6里地,在解放前,著名豫剧大师唐喜成先生就有“一拿三响八县”之称,曾多次到襄县很多地方演出,在襄县享有盛名。听老人们讲了很多关于唐喜成大师的故事,使郭志成对唐派唱腔更感兴趣了,接下来不管春夏秋冬,天不亮就坚持到河边去喊嗓,经过半年的训练,终于把嗓子喊了出来,一唱大家就说像唐喜成的嗓子,老少爷们都说学戏吧,学唐喜成的戏,将来一定能唱出名堂来,也得到了父亲和全家的支持,于1980年考入禹州市戏曲学校,在戏校不到三年的时间,就开始慢慢地随团演出了,经过实习锻炼在老师们的精心培养下,他的进步很快,老师们都说他很有灵气,1987年开始给他排演了唐派的代表剧目《三哭殿》,1988年排演了《辕门斩子》1989年在他的老师魏连友先生和作曲家江宏轩先生的共同策划帮助下排演了唐派富有盛名的经典剧目《南阳关》全剧,这也使他多年的梦想成为现实,首演结束后,轰动了整个禹州,接下来有很多省内外的演出公司纷纷前来签订演出合同,从1989年到1993年先后演出上千场,受到了众多戏剧专家好评和省内外观众的高度赞扬,后经他的老师魏连友先生的介绍,经唐派创始人唐喜成先生同意,于1992年3月10日在安阳相州大酒店举行了拜师仪式,正式拜在了唐派掌门人贾庭聚先生门下,得到唐派大家贾廷聚老师的衣钵真传,成为贾廷聚先生的第一入室大弟子和首席传人,1993年春到河南省豫剧一团随师学艺,《血溅乌纱》全剧,是贾老师一招一式手把手交给他的,至今记忆犹新。随师学艺期间于1993年至1995年在河南省戏曲学校表演班学习,2000年10月由黄河音像出版社出资录制《南阳关》全剧VCD、CD光盘以及盒式磁带,填补了戏曲界豫剧唐派名剧的一个空白,发行全国,2000年12月由黄河音像出版社再次出资10万元录制了《唐派经典卡拉ok个人演唱专辑》发行全国。为唐派的传承以及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为全国的唐派演员和戏迷观众办了一件大好事。2001年2月18日调入河南省豫剧二团工作至今。2003年河南省文化艺术出版社录制了唐派代表作《辕门斩子》在全国公开发行,2004年3月在河南人民剧院首次举办唐派个人折子戏专场晚会,再次被河南文化艺术出版社录制出版发行,这次演出受到了省会电视台电台报社等多家媒体的宣传报道,得到了同行专家观众的高度评价,称为豫剧唐派第三代领军人。艺术上为再自我提升和更加进步,他于2005年移植了国粹京剧的经典折子戏《四郎探母》坐宫一折,这在河南戏曲史上尚属首例,2007年又移植了国粹京剧谭派代表作《红鬃烈马》武家坡一折,丰富了唐派唱腔。为继承发展唐派艺术,他多方寻找唐派《十五贯》的演出资料,用了两年多的时间于2009年6月30日晚在河南省豫剧二团儿童剧场进行了汇报演出,他是为建国60周年献礼的演出,这场经典的剧目30年后再次呈现在了观众面前,同时也受到了河南省省长王明义,人大副主任李长铎,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炮学院王政委等领导的亲切接见和高度评价。王省长接见时说:“你演的很好,表演很到位,有创新意识,这是一部好戏,50年代的时候毛主席和周总理对这个戏给了很高的评价,有一个戏救活一个剧种之说,我已对李树建同志说了,二团应该好好抓抓这个戏。”当天晚上有郑州电视台录制,河南电台戏曲广播、郑州文娱广播、大河报、东方今报等都做了大量的报道,他的师父贾庭聚先生就说:“《十五贯》的演出意义重大,为继承发展唐派立了一大功,这个戏已经脱离舞台30多年了,对唐派艺术来说是个损失,你以崭新的面貌把他重新搬上舞台功不可没,也出乎了我的预料,你这些年很努力进步很大,表演大气,做功细腻,唱腔浑厚,充满阳刚,扮相俊雅,是我优秀的唐派接班人,我有你这样的徒弟感到骄傲和自豪。你为继承唐派做出的努力你的师爷在九泉之下也感到欣慰。”2009年9月28日为迎接国庆节的到来,他和郑州电视台再次合作在河南省豫剧一团香玉大舞台又一次演出了他个人的折子戏专场。戏曲评论家荆桦先生激动的提了两句词“志存高远,玉汝于成。”他说:“你的努力不但感动了我和观众朋友,而且还感动了上帝,我们都永远支持你,你的远大理想一定能实现。你一定会成功的!”也受到了中国剧协副主席河南省剧协主席省豫剧院院长二团团长李树建的高度评价,他在二团大会上讲,志成同志的敬业精神和工作态度以及艺术水平是二团演员的楷模也是同志们学习的榜样。2009年11月15日应法国巴黎中国文化戏曲节的邀请,到法国演出,一场是李树建团长的代表作《清风亭》一场是折子戏专场,他演出的折子戏是《十五贯》中“访鼠测字”一折,受到了法国观众及一些***的高度赞扬,法国农业部部长国会议员“布丹”女士说:十五贯演出的很好,和法国的歌剧“阿巴宫”有相似之处,很好看,太棒了!此后他多次参加了《梨园春》节目的流派展演等大型演出活动代表唐派演出,2010年11月荣膺“叱咤中原”河南十大戏曲演员之最具魅力奖,并在当晚颁奖晚会上演唱了唐派神曲《屈原》一段轰动全场,2012年7月15日唐派名家票友演唱会开场戏郭志成以掌门大师兄身份领衔众师弟等第三代弟子票友们领唱南阳关惊誉梨园。2013年2月15日是郭志成艺术上的一个重大转折也是唐派发展传播的一个重大幸事:2013年2月15日郭志成赴美国纽约和洛杉矶进行跨国演出,在美国纽约的河南同乡会演唱了豫剧唐派名段“李世民登龙位万民称颂”仿佛又见唐老当年丰采,受到了美籍华人们的阵阵掌声和热烈欢迎,他在洛杉矶为美国的大学生展示了中国戏曲表演技巧,并和他们进行了中美戏曲文化交流,显示了东方艺术的魅力,在法国美国的跨国演出在豫剧唐派史上是空前的,郭志成把唐派首次唱出国门是功不可没,使豫剧唐派发展史上有了新的里程碑,郭志成为发扬唐派做出了很大贡献,这也奠定了他在豫剧唐派第三代的首席地位。2014年8月13日中国戏曲节又在香港葵青大剧院成功演出了唐派名剧《辕门斩子》全剧引起很大轰动和广泛影响,2014年9月做为热衷传播唐派艺术的他还被河南省艺术学院戏曲系特聘为客座教授,堪称豫剧界的唐派明师。他不仅在唐派剧目演出方面成绩卓越而且在其它流派剧目的演出也很是可观:如《对花枪》中的罗松,《回龙传》中的杨天官,《穆桂英挂帅》中的宋王,《刘墉回北京》中的乾隆皇帝,还有《泪洒相思地》王怜娟之父王知县等皆是有口皆碑,无论在郑州还是在北京都很受戏迷和观众的欢迎,被观众和戏迷亲切的誉为唐派戏圣和唐派王子,通过这些剧目的演出这也是他对其它戏角色人物的又一成功体验。论起唐派豫剧的艺术传承,郭志成是真正的嫡系正宗:他是贾廷聚先生的大弟子而贾廷聚先生又是唐喜成大师的大弟子,脉络清晰,根红苗正。郭志成,豫剧唐派第三代的领头雁和首席传承人,享誉国内外的德艺双馨的戏曲艺术家,最优秀的豫剧唐派再传人,唐派第三代艺术全面水平造诣最高,成就最大的唐派未来掌旗人。

豫剧名家卢士元

豫西调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卢士元1、早在“1956年,安阳市豫剧团排演了由河南著名戏剧家王镇南的整理本,崔兰田饰姜桂枝,卢士元饰罗艺...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