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吗
转载
一 两个民族的起源与民族构成
女真人的族源异常复杂,它开始被称呼为"女真"时只是一个庞杂的民族集合体的概称,类似于突厥系,分支众多。其生存方式类似西方的斯拉夫民族,都是发源于森林的民族,虽然包含有游牧的部落,但整体上并不完全以游牧为主。女真人基本形成民族形态的时期大约是在北宋时。
满洲(通古斯)人根据中国百科全书记载,是蒙古人种的北极亚人种,与爱斯基摩有亲缘关系。叶赫那拉·根正(慈禧弟弟的孙子)郝晓辉在<<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也写到: "最早满族是从通古斯来的,也就是现在的西伯利亚。"通古斯人在西伯利亚可能是受到了俄国哥萨克人的排挤,因而迁徙到中国明朝的东北,被当时的中国明朝政府收留。"满洲"的形成远远晚于女真,成立于1635年农历10月13日。<<我所知道的慈禧太后>>中写到: "说起清廷,或者说满族的传说很复杂,因为所有的资料都是从努尔哈赤时代开始的往上追溯,也只有六代,到上面第七代的时候,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记载了。我们家的家谱上也是这样。"在构成上"满洲"还包括汉族,朝鲜族,蒙古族等多个民族的成分。确切的说当时的满族只是一个政治团体。
英国的大百科全书也说满洲人自称是女真的后代。那么为什么满洲人要自称是女真人的后代呢可能是满洲人的祖上被女真统治过,所以自称是女真后代。打出了与早期女真人同源的幌子,以便反叛明朝,建立政权。就像当年匈奴人刘渊一样,为了占领中国,居然也打出了“汉”的旗号一样,滑天下之大稽,为了政治目的而欺世盗名。事实上,满洲人也曾经自称是日本人的后代,这发生在中国抗日战争时期,也是为了政治上的目的--------建立满洲国。在溥仪为祭祀日本天照大神而特发的"国本奠定诏书''中,满人认祖宗是清河源氏,以天照大神为国教,视日本先祖为满洲先祖,修建国神庙。
二 "女真"与"满洲"的历史发展比较
1,女真在金国后期,已经进入封建社会。蒙古人灭亡金国后,对其实施了大规模的屠杀。根据1183年(金大定二十三年)金国公布过的人口统计,女真人只有400多万。在经历战乱和屠杀后,残留的女真后裔被继续汉化,以至于在蒙元占领中国时期明确规定“女真生长汉地,同汉人”,这个时候的史料也记载“父虽虏种,母实华人…非复昔日女真。”说明女真人在蒙元已逐渐失去了民族特征,成为汉族的一部分。换个角度思考,即便女真的后裔当时没有汉化,在这漫漫800多年里也与周边其他民族融合了,不可能在几百年后繁衍出一个庞大的满州族。
2,距金国灭亡几百多年出现的满人,还在氏族公社和奴隶制之间徘徊---金国的时候社会发展已经到了封建社会,怎么他们的后代过了几百年不但没有进化却退化到奴隶社会?在人类历史上,同一个民族从来没有出现过这种情况。因此,如果"女真"与"满洲"是同一个民族的话,世界历史必须对这种特殊现象重新进行研究,可能全人类的历史都要重写。
三 双方民族文字的巨大差异
文字是传承一个民族的最重要的载体,我们看一下东亚一些文字的发展路线吧:
汉字-〉女真大字
汉字-〉女真小字
回鹘文-〉蒙古文-〉满文
可见女真和满族的文字来源是不同的,从文字发展上看应该不是一个民族。
女真文是金代用于记录女真语言的文字,属于表意文字很像汉字。笔画有横,直,点,撇,捺。 书写自上而下,从右向左换行。
满文是拼音文字前期参照蒙文创立,后来又有所改进。 但是满文和女真文是属于不同的文字。而且文字本身毫无相似之处。 满人只恢复蝌蚪文,如果真是女真人后代的话,为何不恢复类似于汉字的金国字
其实就算文字有着许多的共同点都不能证实是同一民族。 比如:日本文字,西夏文字,契丹文字都是根据汉字所创,但使用者是几个不同的民族。更何况女真文字和满文的巨大差别,更难以证明双方是同一个民族了。
四 两个民族服饰上的不同
1 女真服饰
女真人的服饰受汉族影响很深,明显也是交领衣服《三朝北盟汇编·女真传》说女真服饰“衣短而左衽”。宋人的《虏廷事实》中说女真:“自古以来披发左衽”。
侵入黄河流域后,女真头饰有裹逍遥巾的,即以黑纱笼髻,上缀五钿,年老者为多。冬戴羔皮帽。《金史·舆服志》记载,女真女子喜穿遍绣全枝花的黑紫色六裥襜裙,襜裙就是前引《大金国志》所说用铁条圈架为衬,使裙摆扩张蓬起的裙子。上衣喜穿黑紫、皂色、绀色直领左衽的团衫,前长拂地,后长拖地尺余,腰束红绿色带。许嫁女子穿褙子(称为绰子),对襟彩领,前长拂地,后拖地五寸,用红、褐等色片金锦制作。头上多辫发盘髻。从这些描述我们可以知道:女真进入中原后,服饰受到华夏族影响后,衣着逐渐比较华丽的,发型与饰物也讲究起来。
事实上,随着金国的汉化,女真人逐渐直接干脆穿戴起了汉服。金国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十二月,朝廷颁布如下禁令:“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并且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金史》卷四三《舆服志》(下)云:“初,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这大概就是大定二十七年的禁令内容。章宗时也多次颁布过类似的禁令。金国泰和七年(1207年)九月,“敕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由这些政府禁令可见:女真人却纷纷改着中国人的服饰,并且屡禁而不止。
而反观满族的服饰,大拉翅,高跟旗鞋。衣着不但没有进化,反而比女真服饰粗糙,尤其是领口为右衽,女性的头部饰物更与女真不同。最重要的一点:如果他们是女真后代的话,在明末出现在中国历史上时,穿戴的肯定是汉服才对。
五 民族姓氏的不同
《金史》记载的女真姓氏有:完颜、乌古论、纥石烈、徒单、女奚、兀颜、蒲察、颜盏、温迪罕、石抹、奥屯、孛术鲁、移剌、斡勒、纳剌、夹谷、裴满、尼忙古、斡准、阿典、阿里侃,温敦,吾鲁,抹颜,都烈,散答, 呵不哈,乌林答,仆散,术虎,古里甲。
另一方面,随着侵入中原,女真人逐渐采取了汉族姓氏。上文提到的有关服饰的几条禁令,都包括了禁止女真人使用汉族姓氏。金国世宗、章宗时期曾屡次下诏加以禁止,大定十三年(1173年)五月,“禁女直人毋得译为汉姓”,说明此时女真人改用汉姓的情况已经比较常见了。大定二十七年(1187年)十二月,朝廷再次颁布如下禁令:“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前面已经说了此次禁令还规定了严格的处罚措施---“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章宗时也多次颁布过类似的禁令。明昌二年(1191年)十一月,“制诸女直人不得以姓氏译为汉字”;泰和七年(1207年)九月,“敕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这些禁令同时也说明了采取汉族姓氏是整个女真社会的风气。至金朝后期,几乎所有的女真姓氏都有相应的汉姓,据陈述先生统计,金代女真人译改的汉姓共计 59个。
满洲人(通古斯人)只有少数贵族有姓,比如爱新觉罗。家喻户晓《水浒传》里记载了一些女真大姓:像"完颜"这些姓在满洲人的名字里却根本看不见,说明了什么
慈禧,我国近代史上少有的极具影响力的人物之一,清王朝最高权力的掌控者,统治清朝时间长达48年之久。按理来说,《清宫档案》等正史应该对其生活经历会有详细的记载,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各种史料对慈禧的童年生活经历却鲜有记载。
而且,从孙殿英盗窃了慈禧太后的陵墓,并提出了慈禧是 的这一说法后,由此引发了关于慈禧太后到底是满人还是 的争论,同时对慈禧的出生地也出现了很大的争议。
因为没有相关的史料记载,所以,史学家们经过考证,给出了慈禧出身之谜的不同观点:有人认为她生在安徽;有人认为她生于呼和浩特;也有人认为她生在山西长治 家;还有人认为她就出生在京城。这些说法中以京城说最具权威,山西长治说影响较大。
“京城说”不仅得到部分史学家的认可,而且也得到了慈禧后人的认可。这一观点认为1835年阴历十月初十慈禧出生在京城的西四辟才胡同,父亲惠征在吏部笔帖式为官。根据清宫选秀女的选单记录,慈禧的胞妹、叔伯妹妹都有参选,秀女排单记录的非常详细。据此可以推断,慈禧祖上就是满洲镶蓝旗,姓叶赫那拉。根据慈禧后人回忆,以及慈禧后人的家谱等佐证,也都支持了这一说法。
“山西长治说”是山西的一位学者叫刘奇提出的,这一观点不仅认为慈禧出生在长治,而且还提出慈禧并非满人,而是一位汉家女的观点,这与孙殿英的说法是不谋而合。该观点认为慈禧出生在长治的一个贫困汉族家庭,父亲是王增昌,慈禧的本名叫王小慊,四岁的时候被卖到上秦村宋世元家,改名叫宋龄娥。十二岁的时候又被卖到惠征府上为奴婢,改名叫玉兰。
因为在被卖到惠征家之前慈禧就已经裹脚了,后来才停止了裹脚。所以才有了孙殿英在盗掘慈禧之墓时,在脱下慈禧的鞋子后,发现慈禧有一双“半落子”的脚,也就是说慈禧曾经缠过足,后来放开了,证明有缠过足的迹象。因为只有汉族女子才有缠足的习俗,满族女子是没有这种习俗的。这也是为什么孙殿英断定慈禧是汉族女子的原因。
那为什么慈禧又成了惠征的女儿呢?据说,当年玉兰为惠征夫人洗脚时,发现富察氏脚底有颗痣,就说她两只脚底下都有痣。当时富察氏听到后是大吃一惊,两只脚底都有痣,命中注定要做皇后啊!富察氏也不敢让做自己的婢女了,干脆将其认作自己的干女儿,并精心培养。后来,宫中选秀女,玉兰就以惠征之女叶赫那拉氏的身份被选中了。
而且,刘奇还在他的论著《解开慈禧童年之谜》中罗列了8条证据来证明慈禧本来是 的观点,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找来此书一探究竟。他的这一说法当时在史学界引起了不小的影响,当然同时也引起了另外一些史学家的反驳。
另外,慈禧曾经的御前女官裕德龄还在《清宫二年记》中对慈禧的生活习惯进行了描述,喜欢吃长治人爱吃的萝卜团子、壶关醋;还喜欢看上党梆子等。更重要的是慈禧居然不懂满文,批阅公文只看汉文。如果慈禧真的是满族人,不应该看不懂满文啊!
如今,越来越多的证据说明慈禧很有可能就是汉家女,并不是满人。然而,时至今日,关于慈禧太后的身世如何仍然存在争议,至于真相到底如何,让我们一同期待史学界的进一步考证吧!
慈禧(82)这一(12)长治(3)
满族暴姓出自徒麻乌惕氏,多数属正黄旗陈蒙古。祖上是元朝皇族勃尔乞金氏的远支宗亲。到6世祖(就是著名的“阿勒坦汗”)时期掌管蒙古土默特部,曾经一度强盛。
17世纪初,土默特部因内部分争激烈而分裂,一部分留住今呼和浩特,一部分东迁到辽东地区,形成 东土默特 与 西土默特。1632年睿亲王多尔衮征讨土默特部,“阿勒坦汗”的后人“林丹汗”战败逃往青海郁郁而死,其亲属率部众降清,被编入正黄、正白、镶白三旗。从此后“林丹汗”的后代有一部分入了满族籍,民国初有的改姓“暴”,有的改姓“鲍”。
当然不用啦,每个家族家谱都是不一样的,这就好比你不能到街上随便找个男人就认他当爸爸。
无论哪个民族,修家谱都只能记载本家族的祖先,比如从你开始向上记载你父亲,你的叔叔们,姑姑们,你爷爷,你的叔伯爷爷,你的姑奶奶,你的太爷爷,你的祖太爷……总之都是你家族的人,而不可以记载别人家的人,这就是家谱。
满族居民过去忌在西炕或北炕上死人,人死入棺后由窗户抬出,一般行土葬。满族有祭天、祭祖风俗,有孝敬长辈,重视礼节规矩的传统。
满族人不哄打乌鸦,反而对其倍加珍爱。在满族聚居的地区,许多人家的院子里都立有一个高高的木杆子,木杆子上面有一个斗,在斗里装有猪肉、猪下水以及米等食物,以此来喂乌鸦和喜鹊。
满族不兴戴狗皮帽、吃狗肉,最忌讳别族人戴狗皮帽进家来。满族过去忌吃狗肉,假若小孩一定要吃,须用一块布蒙起给他躲着吃。
妇女怀孕后不能参加他人婚礼,更不允许侍奉祖先神。怀孕5个月时不能到马棚,不许牵马,不准听说某人难产,不能到产房去,说笑也受到严格的限制。产房不许设在西屋,产房中不能有玉器。临产期间,男人不准进产房。他们认为男人进产房很不吉利。
新媳妇不能同公公、婆婆、丈夫同桌吃饭。长辈吃饭,媳妇在旁伺候,否则,就视为不敬不孝。大爷伯父辈不得同侄儿媳妇开玩笑。侄儿媳妇不许在大爷面前露胳膊露腿。
扩展资料:
满族散居全国各地,以居住在辽宁省的为最多,其他散居在吉林、黑龙江、河北、内蒙古、新疆、甘肃、山东等省区和北京、天津、成都、西安、广州、银川等大、中城市。
形成大分散之中有小聚居的特点。现在的主要聚居区已建立岫岩、凤城、新宾、青龙、丰宁等满族自治县,还有若干个满族乡。
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满文是16世纪末参照蒙古文字母创制的。后又在借用的蒙文字母上加“圈”加“点”,称之为“有圈点的满文”或“新满文”;以前的被称为“无圈点的老满文”。
由于清代以来大量满族迁入中原地区和大量汉族移居山海关外,在经济、文化、生活上交往密切,满族人民逐渐习用汉语文。
中国网-满族的民族禁忌
中国网-满
在几千年的封建社会里,女性是不能入本姓族的谱的,而记入丈夫姓族谱。但是,仅仅是附庸式的记入,况且只记姓,不记名。连名字也被“分割肢解”了,这是多么残酷的文化行为!
而姓大都从父而不从母,就是现代社会也是这样。所以,女性个体生命的延传在家谱记载上是谈不上连续性的;作为女性群体的生命延传在家谱记载上是时断时续的。
所以,古代的家谱是残破不全的家谱。形象地说,古代的家谱是半个月亮,或半个太阳
满族的前身是女真族吗
本文2023-11-13 23:52:08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732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