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沧州东光到湖北恩施市有多远啊???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3浏览:1收藏

河北沧州东光到湖北恩施市有多远啊???,第1张

驾车路线:全程约13355公里

起点:东光县

1沧州市内驾车方案

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府前大街行驶110米,调头进入府前大街

2) 沿府前大街行驶850米,右转进入邮政路

3) 沿邮政路行驶260米,过右侧的东光美的品牌专卖店,左转进入茧城大街

4) 沿茧城大街行驶27公里,过右侧的九聚龙家电,直行进入S383

5) 沿S383行驶150米,左转

2行驶670米,直行进入京台高速公路

3沿京台高速公路行驶445公里,过左侧的大屯村,直行进入京沪高速公路

4沿京沪高速公路行驶15公里,朝青岛/石家庄/东营/衡水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5沿匝道行驶820米,直行进入滨德高速公路

6沿滨德高速公路行驶95公里,过德州北立交,直行进入衡德高速公路

7沿衡德高速公路行驶494公里,过南运河大桥,朝大名/开封/G45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8沿匝道行驶26公里,直行进入大广高速公路

9沿大广高速公路行驶3857公里,过石德铁路桥,朝许昌/S83/南阳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0沿匝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兰南高速公路

11沿兰南高速公路行驶1054公里,过左侧的张庄村,稍向左转进入兰南高速公路

12沿兰南高速公路行驶770米,直行进入兰南高速公路

13沿兰南高速公路行驶1671公里,过右侧的席刘,朝邓州/G55/襄樊方向,稍向右转进入南邓高速公路

14沿南邓高速公路行驶11公里,过陈官营枢纽,直行进入二广高速公路

15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665公里,过右侧的郝湾,直行进入樊魏高速公路

16沿樊魏高速公路行驶49公里,过左侧的曹李家,直行进入二广高速公路

17沿二广高速公路行驶1721公里,过右侧的石黄,朝宜昌/成都/荆门南/荆门高新区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8沿匝道行驶14公里,过魏小庙,直行进入荆宜高速公路

19沿荆宜高速公路行驶731公里,过右侧的迎春村,朝宜昌/恩施/重庆/G5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老石高速公路

20沿老石高速公路行驶196公里,过黄家冲,朝三峡机场/荆州/武汉/G50方向,稍向右转进入老石高速公路

21沿老石高速公路行驶940米,直行进入老石高速公路

22沿老石高速公路行驶51公里,过左侧的箩筐湾,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23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31公里,过右侧的渔洋溪村,直行进入殷家岩隧道

24沿殷家岩隧道行驶23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25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30公里,过右侧的夏家溪,直行进入章家槽隧道

26沿章家槽隧道行驶11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27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16公里,过石板溪,直行进入白岩溪隧道

28沿白岩溪隧道行驶12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29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19公里,过段家垴,直行进入女娘山隧道

30沿女娘山隧道行驶16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31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35公里,过枇杷溪大桥,直行进入刘家坳隧道

32沿刘家坳隧道行驶80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33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55公里,过左侧的赵家湾,直行进入王子石隧道

34沿王子石隧道行驶71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35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27公里,过右侧的梁家渎,直行进入百步垭隧道

36沿百步垭隧道行驶75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37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70公里,过左侧的分水岭,直行进入父子关隧道

38沿父子关隧道行驶97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39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64公里,过高家堰互通,直行进入扁担垭隧道

40沿扁担垭隧道行驶33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41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550米,过魏家大桥,直行进入夹活岩隧道

42沿夹活岩隧道行驶54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43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150米,过右侧的黑湾,直行进入朱家岩隧道

44沿朱家岩隧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45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45公里,过右侧的朱家岩,直行进入长岭1号隧道

46沿长岭1号隧道行驶9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47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10米,直行进入长岭1号隧道

48沿长岭1号隧道行驶18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49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20米,直行进入长岭2号隧道

50沿长岭2号隧道行驶73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51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69公里,过头道河桥,直行进入金龙隧道

52沿金龙隧道行驶86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53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181公里,过右侧的黄家槽,直行进入榔坪隧道

54沿榔坪隧道行驶10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55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20公里,过铁炉坪,直行进入关口垭隧道

56沿关口垭隧道行驶43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57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八字岭隧道

58沿八字岭隧道行驶36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59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28公里,过四渡河大桥,直行进入野三关隧道

60沿野三关隧道行驶37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61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64公里,过右侧的龙洞槽,直行进入张家冲隧道

62沿张家冲隧道行驶37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63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80米,过张家坪,直行进入米汤山隧道

64沿米汤山隧道行驶18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65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100米,过人王山,直行进入漆树槽隧道

66沿漆树槽隧道行驶13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67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490米,过右侧的窝坑,直行进入庙垭隧道

68沿庙垭隧道行驶25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69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520米,过尹家包,直行进入香炉山隧道

70沿香炉山隧道行驶39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71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22公里,过右侧的香炉山,直行进入葛耳山隧道

72沿葛耳山隧道行驶93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73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214公里,过左侧的杨泗河,直行进入红岩寺隧道

74沿红岩寺隧道行驶45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75恩施市内驾车方案

1) 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200公里,过右侧的茅坝坦,直行进入付家坡隧道

2) 沿付家坡隧道行驶57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3) 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16公里,过垭上,直行进入大水井隧道

4) 沿大水井隧道行驶35公里,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5) 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97公里,过陈家台子,直行进入沈金淌隧道

6) 沿沈金淌隧道行驶35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7) 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300米,过左侧的白树林,直行进入石柱槽隧道

8) 沿石柱槽隧道行驶750米,直行进入沪渝高速公路

9) 沿沪渝高速公路行驶168公里,过右侧的石柱槽,在恩施/G209/城区出口,稍向右转上匝道

10) 沿匝道行驶820米,过左侧的苏家店,左转

11) 行驶490米,右转进入恩鹤

12) 沿恩鹤行驶63公里,过下老岩,右前方转弯进入五峰山路

13) 沿五峰山路行驶240米,左前方转弯进入土桥大道

14) 沿土桥大道行驶390米,过左侧的三维生活电器,直行进入土桥大道

15) 沿土桥大道行驶350米,直行进入凤凰山隧道

16) 沿凤凰山隧道行驶810米,过凤凰大桥,右转进入施州大道

17) 沿施州大道行驶290米,过右侧的金安建设大厦A座,朝大桥路/利川方向,稍向右转上匝道

18) 沿匝道行驶220米,左转

19) 行驶190米,右转进入大桥路

20) 沿大桥路行驶110米,过左侧的创维电视直营店,朝旗峰坝/G318方向,稍向左转

21) 行驶40米,直行

22) 行驶40米,在第1个出口,直行进入市府路

23) 沿市府路行驶340米,右转

24) 行驶50米,到达终点(在道路右侧)

终点:恩施市

沈阳满族的姓氏分布和主要氏族

一、主要氏族

  宣统二年(1910)春二月重编的《承德县志》记载,沈

阳满族主要氏族有:

1 皇族

旧居宗室觉罗,姓爱新觉罗氏,国初留守陪都分左右翼八旗。

新居宗室觉罗,由此系移居于省城东二里许宗室营,亦分隶于左右翼八旗。

2满州氏族

  佟佳氏,辽东巨族也。国初有佟养性、佟养正居佟佳地,因以为氏。后迁抚顺以贸易赀雄一方。清大军克抚顺,佟养性输款太祖高皇帝。佟养正遂携族属归汉军正兰旗。后养正之孙佟国纲,于康熙二十七年疏言:“臣曾蒙太祖谕令,与佟佳氏之巴都哩蒙阿图诸大臣考订支派氏族谱,今请归满洲。”部议以佟佳氏官职甚多,应隶汉军。唯国纲本支,宜入满洲,遂为正白旗人。于是满汉分隶,族大支繁,于国朝八大姓中称最焉。留盛京驻防者至今传十一世。

  乌喇瓜尔佳氏,居乌喇国,因以为姓。国初,胡尔哈器之妻与孝慈高皇后为姊妹,由是封为国威。胡尔哈器之孙锡特库,雍正三年袭六品官,传十五世,今居东营房。

  马佳氏,世居嘉里库马佳地方,因以为氏。国初,赫东额率满洲五十户来归,隶满洲镶黄旗,累著战功,授一等男。其弟阿库噶哈亦以战功授男爵。及入关定鼎以战伤时作留奉休息。至十二世升寅,乾隆已酉拔贡,授七品小京官。嘉庆庚申历官至工部尚书兼正黄、镶兰满洲都统,经筵讲官,赏戴花翎,紫禁城骑马,诰授光禄大夫,晋赠达¨子太保。赐谥勤直。至今传十六世。

  赫舍哩氏,世居都英额地方。国初;硕色来归,隶满洲正黄旗。通满,通满、汉,蒙古文,其子索尼亦通满、汉、蒙古文,由头等待卫历著战功,受世祖章皇帝顾命,为辅政大臣,授一等公,溢文忠。其祖墓在昭陵左掖。

喜塔拉氏,世居喜塔拉地方,因地为氏。图力吉都督与兴祖直皇后之父阿古都督,显祖宣皇后之父至达格都督,敕封国戚舅舅,即太祖高皇帝之舅也。国初,隶正白旗满洲,世为福陵章京品级。至今传十七世

  富察氏,因地为氏。居长白山。国初,有瑚图来归,隶属正红旗满洲,至今传十四世。

  叶赫纳拉氏,因地为氏。国初,杨吉砮之女,讳孟古姐姐即孝慈高皇后,敕封杨吉砮之子阿什达尔汉为国舅,其后翁阿岱之孙为国戚,世守昭陵,居城北三台子及旺官屯,其祖墓在正黄旗界内候家岗子。至今传十余世。

  乌喇纳拉氏,因国为氏。有满泰者,太祖高皇帝纳其女为大妃,敕封国戚,世守昭陵。居城北东西营防。至今传十余世。

  哈达纳拉氏,因地为氏、世居哈达,都琥禅国初携雅克禅来归,隶满洲镶兰旗,征讨屡著战功。都琥禅随驾入关,其弟雅克禅留驻盛京。至满丕由协领从征陕西西川等处,卓著战绩,叙功授云骑尉,其子

玛骑袭职,至今传十三世。

  钮祜禄氏,满族巨族也,居长白山者尤著,后并散居于英额地方。国初,有额亦都者,识太祖高皇帝为真主,从征数十年,攻城野战所向皆捷,太祖深加褒奖,赐亲乘名马、赏賫衣、弓矢等甚众,并以其女为太宗文皇帝妃。其子孙先后尚公主者五人。授左翼总兵官、一等大臣。天命六年卒。追封弘毅公,配享太庙。额亦都五配,生子十七人。世祖入关,多随扈从。留奉天驻防者,隶满洲镶黄旗。其族甚繁,至今传十余世。

  伊尔根觉罗氏,氏族甚繁,居处之地不一。其居叶赫地方者,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今世守昭陵,先世世袭防御,因事销去,居东西营房,传十余世

  梅勒氏:世居叶赫地方。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太宗攻松山、杏山时,有梅勒章京立功于大凌河,赏世袭六品官。今居小南关,传十余世。

  完颜氏:世居完颜地方,因以为氏。国初来投,隶满洲镶黄旗。至五世杨保,诰封昭武都尉;七世佛尔果春,由生员考授笔政,升员外郎;八世呈瑞,字辑王,庚子副榜。今传十余世。

  觉罗察氏:先世有牙赖者,为昭陵噶拉大、阿思哈哈番,其子

郗尔根为内大臣,太子太保,世袭第二佐领。牙赖弟牙拜仕六品官。其墓碑为顺治八年立。至今传十一世。               

  二、姓氏及分布 

  根据史料记载及调查统计,沈阳满族姓氏有:

爱新觉罗氏(肇、金、罗、德、洪、依、海);   伊尔根觉罗氏(赵);

佟佳氏(佟);    瓜尔佳氏(关、白、汪、鲍);  马佳氏(马);   

索绰罗氏(索);   齐佳氏(齐);      纽枯禄氏(郎、纽);

舒穆禄氏(徐、舒、万、宋);  富察氏(富);   他塔喇氏(唐);

纳喇氏(那、南、姚);  董鄂氏(董、何);  兀扎喇氏(吴、乌); 

李佳氏(李):  赫舍里氏(张、康、卢);    完颜氏(王,汪);

喜塔喇氏(祖、图);  果尔勒斯氏(高);   宁古塔氏(刘、宁);

戴佳氏(戴);尼玛察氏(杨); 赫叶勒氏(赫);   田佳氏(田);

良佳氏(梁);郑佳氏(郑);啯噜噜氏(高)。

  除此之外还有: 郝、丛、葆、范、苏、陶、龙、郭、白、叶、谢、陈、辛、门、曾、益、常、千、梁、阎、倪、韩、孟、恒、秀、黄、鄂、朱、胡、林、耿、申、熊、乔、尹、周、尚、夏、哈、曹、曲、皇、于、项、代、蔡、卜、梅、钱、冮、魏、敖、安、聂、贾、葛、仲、袁、邰、信、巴、邢、杜、艾、孙、龚、单、石、罗、费、奚、毛、冯、俞

、包、顾、穆、吕、程、祥、荣、广、章、闻、任、塔、丁、邓、房、产、彦、兆、谭、祁、贺、礼、英、公、崔、年、翁、业、商、车、韵、窦、庄、果、边、史、廉、邱、查、佘、宛、姜、冠、沈、尤、解、兰、苍、钟、满、井、苏、刑、孔、汤、柳、向、詹、霍、许、蒋、武、温、鞠、庞、阿、岳、官、毋、双、党、潘、兴、里、巴、衡、明、秦、西、樊、邬、侯、供、苑、敦、邹、鲍、柏、戚、喜、老等。

  根据沈阳市满族集居的主要乡村调查,其姓氏分布是:

东陵区

  满堂满族乡

  满堂村:肇、徐、赵、章、宁、金、白、和、隆、关、景。

  二道村:肇、洪、赵、徐。

  荒地村:徐、金、洪。

  上水村:徐、赵、宁。

  中水村:赵、肇。

  苇塘村:关、肇。

  小黑村:肇、徐、金。

  辉山村:宁、肇。

  上木村:白、肇。

  下木村:够、肇、金。

  鼓楼子村:肇。

  观音阁村:那、关。

  汪家乡

  丰乐村:赵、洪、白、李。

  上伯官村:高、赵、祝、黄、鄂、舒、关、马、朱。

  高坎镇

  下马村:赵、王、李、祝、关、陈、张、何、辛、门、曾、郭、董、益、常、罗、千、梁、高。

  下洼子村:陶、阎、赵、何、徐、亍

  七间村:赵、倪、关、徐、孟、肇、白、韩。

  深井子镇

  双树村:关、万、何、吴、郎。

  龙红台村:龙、唐、万、关、洪、郭。

  祝家镇

  伙牛村:陶、赵、赫、郑、尚、关、金、王、周、唐。

  关麦峪村:关。

  英达乡

  后陵村:赵、祝、姚、关、叶、白、佟、唐、洪、谢。

  白塔堡镇

  大张尔村:海、吴、赵、张、李、赫。

  苏家岗子村:苏。

  五三乡

  营城子村:郝、富、张、康、高、赵、金、丛、关、葆。

  古城子乡

  高力堡子村:关、赵。

  永安村:康、关、秀。

  桃仙乡

  宁路村:关、赵、李。

  浑河站朝鲜族乡

  曹仲屯村:马、夏、哈。

  十里河乡

  浪子街村:赵。

  佟沟乡

  关沟村:关、白、刘、苏、佟、唐。

  大沟乡

  团山寺村:胡、白、吴、郭、关、高、韩。

  姚千户屯镇

  前陡峪村:汪、白、关。

  姚千户屯村:郭、赵、曹。

  红菱堡镇

  泡子沿村:戴。

  陈相屯镇

  瓦卜村:赵、白、梁。

新城子区

  新城子乡

  新南村:徐、赵、王、曹、李。

  西五旗村:吴、李。

  虎台乡

  治安村:金、董、杨、包、崔、王、赵、白、张。

  虎石台镇

  关、赵、吴、王、马、那、康、李、佟、郭、杨、徐、陶、孙、赫、郑、何、才、龚、朱、孟、单、汪、唐、石、魏、安、罗、费、鄂、奚、艾、毛、张、冯、曹、俞、刘、付、杜、陈、包、富、徐、于、沈、夏、胡、白、常、顾、高、穆、吕、耿、黄、金、蔡、程、曲、祥、阎、荣、周、广。

  尹家乡

  尹家村:佟、关、那、李、马。

  下坎子村:李、那。

  沟子沿村:关、李、那、佟。

  新农村:佟、那、李。

  小营子村:李、蔡。

  茨于村:常。

  东拉拉村:马、李。

  木赛村:蔡、李、佟。

  西明村:关。

  马赛村:李。

  光荣村:佟、关、李。

  道义乡

  郭士村:关、龙、富、赵、于、卜、那、奚。

  王台子村:关、那。

  郝付村:那、韩、关、曹。

  石佛寺乡

  小屯村:关。

于洪区

  翟家乡

  章、赵、肇、杨、姚、陈、周、安、闻、吴、王、付、任、关、塔、叶、那、黄、丁、刘、邓、韩、程、徐、张、房、董、彦、李。    

  平罗镇

  白辛台村:文、吴、兆。

  大兴乡

  援工村:陶。

  全胜村:肖、白、魏、高、王、吴、孙。

  杨士乡

  余粮村:谭。

  北陵街道办事处

  那、佟、李、赫、祁、关、杨、赵、杜、梅、康、何、孟、图、贺、礼、英、陶、吴、付、公、艾、马、孙、崔、巴。

  于洪乡

  红旗村:马、胡、关、付、文、张、佟、何、韩、王、白、商、车。

  老边乡

  西老边村:付、吴、胡、杨、马、李、徐、郎、张、赵、关、王、韵。

  三台村:徐、张、吴、董、胡、马、金、佟、柏、陈、王、唐、付、康、关、苏、窦、卜、庄。

  高台村:佟、赵、关、康、吴、韩、刘、窦、果、王、代、徐、何、李。

  门台村:佟、关、吴、程、庄、齐、索、洪、徐、赵、刘、边、康、聂、陶、常、李、代、孙、郝、唐、何、史、韩、贾、黄、那、崔、洪、胡。

  前后集体村:关、徐、赵、马、邱、王、刘、康、李、常、佟、杨、那、崔、洪、胡。

辽中县

  乌伯牛乡

  吴家屯村:赵、肇、关、何。

  西荒地村:吴。

  大治营村:何、安、关、马。

  四方台乡

  龙溪村:祁、富、孟。

  八音台村:关、赵、李。

  冷子堡乡

  东古城乡:肇、关、年、白、陈、吴、南。

  社甲村:年、肇、赵、巴、舒、陈。

  黑鱼泡村:肇、赵、富。

  养士堡乡

  白家岗村:白、富、肇。

  陶家村:富、肇。

  潘家堡乡

  黄旗堡村:礼、马、关、翁、英、那、付、肇。

  城郊乡

  敖司牛村:赵。

  刘二堡镇

  蒲河村:赵、马、富。

  高登村:江、刘、关。

新民县

  公主屯镇

  辽滨塔村:关、吴、李、白、赵、刘。

  胡台乡

  昂邦牛村:关、吴、赵、付、佟。

  车古营子村:何、吴、王、安、佟。

  东蛇山子乡

  小塔子村:薛、冮、陶、王、高。

  马蹄岗子村:冮。

  大民屯乡

  佟家房村:佟、姜、关。

  方金牛村:何、关、佟、韩。

本贴摘编自《沈阳满族志》辽宁民族出版社1991年8月版。有关沈阳满族姓氏和氏族的贴子,满网和诸多网站已有发表,但与《沈阳满族志》刊载相对照,均有删节,略欠完整。为补阙拾遗,特发本贴,以飨网友。

  若网友能跟贴进行补充和修正,完善沈阳满族姓氏和氏族之内容,世弘则深表谢意。

正文:

  一、主要氏族

  宣统二年(1910)春二月重编的《承德县志》记载,沈

阳满族主要氏族有:

1 皇族

旧居宗室觉罗,姓爱新觉罗氏,国初留守陪都分左右翼八旗。

新居宗室觉罗,由此系移居于省城东二里许宗室营,亦分隶于左右翼八旗。

2满州氏族

  佟佳氏,辽东巨族也。国初有佟养性、佟养正居佟佳地,因以为氏。后迁抚顺以贸易赀雄一方。清大军克抚顺,佟养性输款太祖高皇帝。佟养正遂携族属归汉军正兰旗。后养正之孙佟国纲,于康熙二十七年疏言:“臣曾蒙太祖谕令,与佟佳氏之巴都哩蒙阿图诸大臣考订支派氏族谱,今请归满洲。”部议以佟佳氏官职甚多,应隶汉军。唯国纲本支,宜入满洲,遂为正白旗人。于是满汉分隶,族大支繁,于国朝八大姓中称最焉。留盛京驻防者至今传十一世。

  乌喇瓜尔佳氏,居乌喇国,因以为姓。国初,胡尔哈器之妻与孝慈高皇后为姊妹,由是封为国威。胡尔哈器之孙锡特库,雍正三年袭六品官,传十五世,今居东营房。

  马佳氏,世居嘉里库马佳地方,因以为氏。国初,赫东额率满洲五十户来归,隶满洲镶黄旗,累著战功,授一等男。其弟阿库噶哈亦以战功授男爵。及入关定鼎以战伤时作留奉休息。至十二世升寅,乾隆已酉拔贡,授七品小京官。嘉庆庚申历官至工部尚书兼正黄、镶兰满洲都统,经筵讲官,赏戴花翎,紫禁城骑马,诰授光禄大夫,晋赠达¨子太保。赐谥勤直。至今传十六世。

  赫舍哩氏,世居都英额地方。国初;硕色来归,隶满洲正黄旗。通满,通满、汉,蒙古文,其子索尼亦通满、汉、蒙古文,由头等待卫历著战功,受世祖章皇帝顾命,为辅政大臣,授一等公,溢文忠。其祖墓在昭陵左掖。

喜塔拉氏,世居喜塔拉地方,因地为氏。图力吉都督与兴祖直皇后之父阿古都督,显祖宣皇后之父至达格都督,敕封国戚舅舅,即太祖高皇帝之舅也。国初,隶正白旗满洲,世为福陵章京品级。至今传十七世

  富察氏,因地为氏。居长白山。国初,有瑚图来归,隶属正红旗满洲,至今传十四世。

  叶赫纳拉氏,因地为氏。国初,杨吉砮之女,讳孟古姐姐即孝慈高皇后,敕封杨吉砮之子阿什达尔汉为国舅,其后翁阿岱之孙为国戚,世守昭陵,居城北三台子及旺官屯,其祖墓在正黄旗界内候家岗子。至今传十余世。

  乌喇纳拉氏,因国为氏。有满泰者,太祖高皇帝纳其女为大妃,敕封国戚,世守昭陵。居城北东西营防。至今传十余世。

  哈达纳拉氏,因地为氏、世居哈达,都琥禅国初携雅克禅来归,隶满洲镶兰旗,征讨屡著战功。都琥禅随驾入关,其弟雅克禅留驻盛京。至满丕由协领从征陕西西川等处,卓著战绩,叙功授云骑尉,其子

玛骑袭职,至今传十三世。

  钮祜禄氏,满族巨族也,居长白山者尤著,后并散居于英额地方。国初,有额亦都者,识太祖高皇帝为真主,从征数十年,攻城野战所向皆捷,太祖深加褒奖,赐亲乘名马、赏賫衣、弓矢等甚众,并以其女为太宗文皇帝妃。其子孙先后尚公主者五人。授左翼总兵官、一等大臣。天命六年卒。追封弘毅公,配享太庙。额亦都五配,生子十七人。世祖入关,多随扈从。留奉天驻防者,隶满洲镶黄旗。其族甚繁,至今传十余世。

  伊尔根觉罗氏,氏族甚繁,居处之地不一。其居叶赫地方者,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今世守昭陵,先世世袭防御,因事销去,居东西营房,传十余世

  梅勒氏:世居叶赫地方。国初来归,隶正黄旗满洲。太宗攻松山、杏山时,有梅勒章京立功于大凌河,赏世袭六品官。今居小南关,传十余世。

  完颜氏:世居完颜地方,因以为氏。国初来投,隶满洲镶黄旗。至五世杨保,诰封昭武都尉;七世佛尔果春,由生员考授笔政,升员外郎;八世呈瑞,字辑王,庚子副榜。今传十余世。

  觉罗察氏:先世有牙赖者,为昭陵噶拉大、阿思哈哈番,其子

郗尔根为内大臣,太子太保,世袭第二佐领。牙赖弟牙拜仕六品官。其墓碑为顺治八年立。至今传十一世。               

  二、姓氏及分布 

  根据史料记载及调查统计,沈阳满族姓氏有:

爱新觉罗氏(肇、金、罗、德、洪、依、海);   伊尔根觉罗氏(赵);

佟佳氏(佟);    瓜尔佳氏(关、白、汪、鲍);  马佳氏(马);   

索绰罗氏(索);   齐佳氏(齐);      纽枯禄氏(郎、纽);

舒穆禄氏(徐、舒、万、宋);  富察氏(富);   他塔喇氏(唐);

纳喇氏(那、南、姚);  董鄂氏(董、何);  兀扎喇氏(吴、乌); 

李佳氏(李):  赫舍里氏(张、康、卢);    完颜氏(王,汪);

喜塔喇氏(祖、图);  果尔勒斯氏(高);   宁古塔氏(刘、宁);

戴佳氏(戴);尼玛察氏(杨); 赫叶勒氏(赫);   田佳氏(田);

良佳氏(梁);郑佳氏(郑);啯噜噜氏(高)。

  除此之外还有: 郝、丛、葆、范、苏、陶、龙、郭、白、叶、谢、陈、辛、门、曾、益、常、千、梁、阎、倪、韩、孟、恒、秀、黄、鄂、朱、胡、林、耿、申、熊、乔、尹、周、尚、夏、哈、曹、曲、皇、于、项、代、蔡、卜、梅、钱、冮、魏、敖、安、聂、贾、葛、仲、袁、邰、信、巴、邢、杜、艾、孙、龚、单、石、罗、费、奚、毛、冯、俞

、包、顾、穆、吕、程、祥、荣、广、章、闻、任、塔、丁、邓、房、产、彦、兆、谭、祁、贺、礼、英、公、崔、年、翁、业、商、车、韵、窦、庄、果、边、史、廉、邱、查、佘、宛、姜、冠、沈、尤、解、兰、苍、钟、满、井、苏、刑、孔、汤、柳、向、詹、霍、许、蒋、武、温、鞠、庞、阿、岳、官、毋、双、党、潘、兴、里、巴、衡、明、秦、西、樊、邬、侯、供、苑、敦、邹、鲍、柏、戚、喜、老等。

  根据沈阳市满族集居的主要乡村调查,其姓氏分布是:

东陵区

  满堂满族乡

  满堂村:肇、徐、赵、章、宁、金、白、和、隆、关、景。

  二道村:肇、洪、赵、徐。

  荒地村:徐、金、洪。

  上水村:徐、赵、宁。

  中水村:赵、肇。

  苇塘村:关、肇。

  小黑村:肇、徐、金。

  辉山村:宁、肇。

  上木村:白、肇。

  下木村:够、肇、金。

  鼓楼子村:肇。

  观音阁村:那、关。

  汪家乡

  丰乐村:赵、洪、白、李。

  上伯官村:高、赵、祝、黄、鄂、舒、关、马、朱。

  高坎镇

  下马村:赵、王、李、祝、关、陈、张、何、辛、门、曾、郭、董、益、常、罗、千、梁、高。

  下洼子村:陶、阎、赵、何、徐、亍

  七间村:赵、倪、关、徐、孟、肇、白、韩。

  深井子镇

  双树村:关、万、何、吴、郎。

  龙红台村:龙、唐、万、关、洪、郭。

  祝家镇

  伙牛村:陶、赵、赫、郑、尚、关、金、王、周、唐。

  关麦峪村:关。

  英达乡

  后陵村:赵、祝、姚、关、叶、白、佟、唐、洪、谢。

  白塔堡镇

  大张尔村:海、吴、赵、张、李、赫。

  苏家岗子村:苏。

  五三乡

  营城子村:郝、富、张、康、高、赵、金、丛、关、葆。

  古城子乡

  高力堡子村:关、赵。

  永安村:康、关、秀。

  桃仙乡

  宁路村:关、赵、李。

  浑河站朝鲜族乡

  曹仲屯村:马、夏、哈。

  十里河乡

  浪子街村:赵。

  佟沟乡

  关沟村:关、白、刘、苏、佟、唐。

  大沟乡

  团山寺村:胡、白、吴、郭、关、高、韩。

  姚千户屯镇

  前陡峪村:汪、白、关。

  姚千户屯村:郭、赵、曹。

  红菱堡镇

  泡子沿村:戴。

  陈相屯镇

  瓦卜村:赵、白、梁。

新城子区

  新城子乡

  新南村:徐、赵、王、曹、李。

  西五旗村:吴、李。

  虎台乡

  治安村:金、董、杨、包、崔、王、赵、白、张。

  虎石台镇

  关、赵、吴、王、马、那、康、李、佟、郭、杨、徐、陶、孙、赫、郑、何、才、龚、朱、孟、单、汪、唐、石、魏、安、罗、费、鄂、奚、艾、毛、张、冯、曹、俞、刘、付、杜、陈、包、富、徐、于、沈、夏、胡、白、常、顾、高、穆、吕、耿、黄、金、蔡、程、曲、祥、阎、荣、周、广。

  尹家乡

  尹家村:佟、关、那、李、马。

  下坎子村:李、那。

  沟子沿村:关、李、那、佟。

  新农村:佟、那、李。

  小营子村:李、蔡。

  茨于村:常。

  东拉拉村:马、李。

  木赛村:蔡、李、佟。

  西明村:关。

  马赛村:李。

  光荣村:佟、关、李。

  道义乡

  郭士村:关、龙、富、赵、于、卜、那、奚。

  王台子村:关、那。

  郝付村:那、韩、关、曹。

  石佛寺乡

  小屯村:关。

于洪区

  翟家乡

  章、赵、肇、杨、姚、陈、周、安、闻、吴、王、付、任、关、塔、叶、那、黄、丁、刘、邓、韩、程、徐、张、房、董、彦、李。    

  平罗镇

  白辛台村:文、吴、兆。

  大兴乡

  援工村:陶。

  全胜村:肖、白、魏、高、王、吴、孙。

  杨士乡

  余粮村:谭。

  北陵街道办事处

  那、佟、李、赫、祁、关、杨、赵、杜、梅、康、何、孟、图、贺、礼、英、陶、吴、付、公、艾、马、孙、崔、巴。

  于洪乡

  红旗村:马、胡、关、付、文、张、佟、何、韩、王、白、商、车。

  老边乡

  西老边村:付、吴、胡、杨、马、李、徐、郎、张、赵、关、王、韵。

  三台村:徐、张、吴、董、胡、马、金、佟、柏、陈、王、唐、付、康、关、苏、窦、卜、庄。

  高台村:佟、赵、关、康、吴、韩、刘、窦、果、王、代、徐、何、李。

  门台村:佟、关、吴、程、庄、齐、索、洪、徐、赵、刘、边、康、聂、陶、常、李、代、孙、郝、唐、何、史、韩、贾、黄、那、崔、洪、胡。

  前后集体村:关、徐、赵、马、邱、王、刘、康、李、常、佟、杨、那、崔、洪、胡。

辽中县

  乌伯牛乡

  吴家屯村:赵、肇、关、何。

  西荒地村:吴。

  大治营村:何、安、关、马。

  四方台乡

  龙溪村:祁、富、孟。

  八音台村:关、赵、李。

  冷子堡乡

  东古城乡:肇、关、年、白、陈、吴、南。

  社甲村:年、肇、赵、巴、舒、陈。

  黑鱼泡村:肇、赵、富。

  养士堡乡

  白家岗村:白、富、肇。

  陶家村:富、肇。

  潘家堡乡

  黄旗堡村:礼、马、关、翁、英、那、付、肇。

  城郊乡

  敖司牛村:赵。

  刘二堡镇

  蒲河村:赵、马、富。

  高登村:江、刘、关。

新民县

  公主屯镇

  辽滨塔村:关、吴、李、白、赵、刘。

  胡台乡

  昂邦牛村:关、吴、赵、付、佟。

  车古营子村:何、吴、王、安、佟。

  东蛇山子乡

  小塔子村:薛、冮、陶、王、高。

  马蹄岗子村:冮。

  大民屯乡

  佟家房村:佟、姜、关。

  方金牛村:何、关、佟、韩。

位于在历城区政府驻地洪家楼以南25公里。面积25601平方公里。31959户,1055万人。,辖129个行政村,159个自然村。镇政府驻地仲宫。

  金置中宫镇。明崇祯十三年(1640)属锦云川路,为中宫镇。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属正南乡。民国十三年(1924)属终宫乡。1950年为第九区。1955年改称仲宫区。1959年成立仲宫公社。1961年为仲宫区所辖仲宫公社,1968年撤区并社为仲宫公社。1985年实行政社分开撤区并乡设立仲宫镇至今。2005年12月高而乡、锦绣川乡撤乡设立办事处并入仲宫镇。

  仲宫 位于卧虎山水库以北,西邻西沟崖,东为西郭而庄,锦绣川北岸,103公路以东。1408户,4366人。设仲宫南、仲宫北村民委员会。家历一、六,三、八日逢集。1948年9月,历城县委在此召开庆祝济南解放大会。同年10月,历城县委、县政府从仲宫迁至东郊杨家屯。

  约在西汉时期,名为终翁聚。亦名终军村。以终军故里而得名。曾名中公集、中宫、终宫。史志记载:《金史》“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镇六……中宫”,《山东通志》“终军村,古名终翁聚即终军故里”,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中宫镇,古镇”,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中宫庄(金史六镇之一。旧名中宫镇。一、六,三、八日集)”,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终宫镇(一、六,三、八日集)”。后沿称仲宫。

  上店子 位于仲宫以北3.5公里,东北候家庄,南邻下店子.165户,647人.设店子村民委员会。1946年8月28日,历城县独立营,在店子岭伏击战中,痛击日伪军140多人。为此,县委、县政府在四门塔召开祝捷大会。

  清顺治年间(1644-1661),称花椒店。亦名店子庄。林、王二氏早居于此。因地处古驿道,林家开设一店铺,且山坡多植花椒树,遂建村而得名。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店子”,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店子”。后分为两个村,此处沿称上店子。

  下店子 位于仲宫以北3公里,东依关山,南为二仙,北邻上店子。56户,176人。属店子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上店子同。此处沿称下店子。

  二仙 位于仲宫以北2.5公里,南为南庄,北邻下店子,济新公路(103国道)西侧。871户,3154人。设二仙村民秉员会。农民委员会。农历五、十日逢集。

  约在元代,曾名两仙沟。相传,以两个小孩成仙的故事而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两仙沟”,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两仙沟”,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两仙沟”。建国后沿称二仙。

  南庄 位于仲宫以北1.75公里济新公路西侧,西南为土屋,北邻二仙。180户,617人。设南庄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名两仙南庄。孟氏由村西南土屋迁此定居。因建村于两仙沟南侧而得名,沿称南庄。

  土屋 位于仲宫西北2.5公里,西南为左而庄,东北邻南庄。220户,819人。设土屋村民委员会。 

  明代中期,曾名陈家土屋。陈氏由柳埠槲疃迁此定居。因多用土坯建屋而得名。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陈家土屋”,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陈家土屋”。建国后沿称土屋。

  西董家庄 位于仲宫以西5.5公里,东邻朱家庄,南为杨而庄。217户,793人。设西董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名董家庄。因董氏早居建村,以姓氏而得名。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董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董家庄”。后来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西董家庄。

  朱家庄 位于仲宫以西5公里,南为崔家庄,西邻西董家庄。624户,2164人。设朱家庄村民委员会。家历二、七日逢集。

  明代,因朱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朱家庄。村南黄花山洞前,弘治年间碑文中就有朱家庄之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朱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朱家庄(二、七集)”,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朱家庄(二、七日集)。”

  左而庄 位于仲宫以西3.25公里,南对卧虎山,西邻朱家庄,北为土屋.616户,2128人.设左而庄村民委员会.

  明代中期,曾名左家庄.亦称左二庄.因左氏早居建村,以姓氏而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左儿庄”,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左二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左二庄”。建国后沿称左而庄。

  黄路钱 位于仲宫以北7公里,东依九女山和北井,南邻傅家庄。396户,1501人。设黄路线村民委员会。

  据《刘氏家谱》记载,明朝中期,刘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因此处有一道南北自然形成的黄土层呈线状,故沿称黄路线。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黄路线”,清康熙《历城县志》“函山路:黄路线”,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黄路线”。

  傅家庄 位于仲宫以北6公里,东邻上坡,南为支家岭,北邻黄路线。346户,1220人。设傅家庄上、傅家庄下村民委员会。

  明万历年间(1573-1620),因傅氏早居建村,以姓氏而得名傅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傅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傅家庄”。

  上坡 位于仲宫以北6.5公里,东为河圈,东南邻西泉泸,西为傅家庄。305户,1057人。设上坡村民委员会。

  据《李氏家谱》记载:明洪武年(1368-1398),杨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杨家庄。为区分同名村,曾改称上坡杨家庄。后来沿称上坡。

  北井 位于仲宫东北8公里,南邻河圈,西南为上坡,西依九女山和黄路线。259户,871人。设北井村民委员会。

  据村内明代关帝庙碑记载,曾称王府庄。后因此处干旱,村民久盼甘朱,打出一眼井,沿称北井。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台二:北井”,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朱路乡仙台二:北井”。

  河圈 位于仲宫东北7公里,东依丁字寨,南邻东泉泸,北为北井。350户,1165人。设诃圈村民委员会。

  约在明代,曾名河圈庄。因地处一条河道,其三面皆为沟崖头,形似圈状而得名。后沿称河圈。

  候家庄 位于仲宫以北的公里,东为支家岭,西邻上店子。579户,2147人。设侯家庄北,侯家庄南村民委员会。

  明代,因侯氏早居建村,以姓氏昨名侯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侯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三:侯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侯家庄”。 

  支家岭 位于仲宫以北4公里,东依小孤堆,南邻太平庄,西为侯家庄。156户,556人。设支家岭村民委员会。

  清代,支氏由大涧沟迁此定居。因建村于山岭之上,故沿称支家岭。

  凤凰村 位于仲宫东北5.25公里,东依香山寺,南邻凤凰岭,北为西泉泸。150户,490人。设凤凰村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名免石窝。因地处山峪,其石头多呈“兔石窝”,清乾隆《历城县志》“函山路:兔子窝”,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兔石窝”,民国时期,村民为图吉祥曾改凤凰窝。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泉路乡仙台二:凤凰窝”的记载。建国后沿称凤凰村。

  西泉泸 位于仲宫以北6.5公里,东邻东泉泸,南为凤凰村,北为上坡。365户,1271人。设西泉泸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1368-1398),曾名高家庄。高氏由直隶(河北省)枣强迁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相传,此处原有山泉和一片呈黑色坚硬。当地叫作“泸”的土块,因垆、泸字音相同而沿称泉泸。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西泉泸。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泉泸”,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西泉泸”,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泉路乡仙台二:西泉泸”。

  东泉泸 位于仲宫东北6.75公里,西邻西泉泸,北为河圈。839户,2885人。设东泉泸村民委员会。农历二、七日逢集。村东有唐代石刻香山寺遗址。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西泉泸同。此处位东,沿称东泉泸。建有波萝峪休闲度假旅游区。

  刘家峪 位于仲宫以北2公里,东邻韩家庄,西为南庄,北依关山。497户,1619人。设刘家峪东、刘家峪南、刘家峪北村民委员会。

  相传在宋代,曾名刘庄。刘氏由济南以西利庄迁此定居,遂之建村而得名。以后,因地处三面环山,建村在山峪内,故沿称刘家峪。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终宫乡仙台五:刘家峪”的记载。

  泉子峪 位于仲宫以北3公里,东为李家庄,南邻韩家庄,北为太平庄。155户,514人。设泉子峪村民委员会。

  据明洪武元年(1368)村中碑文记载,以地处三面环山,村中又有一山泉,故沿称泉子峪。

  太平庄 位于仲宫以北35公里,东邻许家坡,南为泉子峪,北支家峪。23户,66人。设太平庄村民委员会。

  清代,曾称南关蒋。此处原为济南南关一蒋姓官员的别墅,遂建其村而得名。后来,村民以盼望太平之意,改称太平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太平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太平庄”。

  许家坡 位于仲宫以北375公里,东为王家庄,西邻太平庄,北为凤凰村。43户,121人。设许家坡村民委员。

  明崇祯年间(1628-1644),因许氏早居于此,建村在山坡之处,故沿称许家坡。

  李家庄 位于仲宫东北325公里,东邻东董家庄,南为钱家庄,北依大孤堆。114户,401人。设李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刘氏早居于此,名为刘家小庙。清同治年间(1862-11874),李氏又迁入,因李姓住户较多,于民国年间改称李家庄。

  东董家庄 位于仲宫东北35公里,东北邻北杨家庄,西为李家庄。64户,227人。设东董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名小时家庄。因时氏早居而得名。俗称董家庄。明末,因村中一董氏居官,改称董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时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董家庄”,民国《续修在历城县志》“泉路乡仙台三:董家庄”。后来,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东董家庄。

  凤凰岭 位于仲宫东北5公里,南邻王家庄,北为凤凰村,西依小孤堆。357户,1146人。设凤凰岭村民委员会。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相传,因这里地处山岭,其地势形似一展翅凤凰,首在南,尾朝北,两边崖头如翅,故沿称凤凰岭。

  王家庄 位于仲宫东北45公里,东为双井,南邻北杨家庄。北为凤凰岭。298户,1001人。设王家庄南、王家庄北村民委员会。

  明代,王氏最早在此建村,以姓氏得名王家庄。县志记载:清降《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王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泉路乡仙台二:王家庄”。

  北杨家庄 位于仲宫东北4公里,江为双井,西南邻东董家运动服,北为王家庄。126户,407人。设北杨家庄村民委员会。

  据村中乡氏墓碑记载,始祖明初迁徙到杨家庄,因杨氏早居建村而得名杨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杨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泉路乡仙台二:杨家庄”后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北杨家庄。

  双井 位于仲宫东北6公里,西邻王家庄,东北为天井峪。199户,685人。设双井村民委员会。村处有明纪成王墓。

  明代,原名双井峪。因地处山峪,村有两眼并得名。据村中孙氏墓碑记载:“始祖志孟者,系陈家庄人,前明季年,偶来南乡至双并庄北长峪口外,见其山川秀丽,人情古朴,欣然乐之,遂乔迁而卜往焉”。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双井峪”,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二:双井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泉路乡仙台二:双井庄”。以后沿称双井。

  天井峪 位于仲宫东北8公里,西南邻双井,西北为东泉泸。87户,217人。设天井峪村民委员会。

  相传在明代,因地处四面环山,村北石崖下又有一天然石井形状,故沿称天井峪。

  韩家庄 位于仲宫以北225公里,东邻钱家庄,北为泉子峪,109户,370人。设韩家庄村民委员会。

  清代中期,曾名韩家石屋。韩氏逃荒至此,因定居于石头屋子而得名。以后遂建村,以姓氏沿称韩家庄。

  钱家庄 位于仲宫东北3公里,南依红头山,西为韩家庆,北邻李家庄。221户,742人。设钱家庄村民委员会。

  相传在明代,因钱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钱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泉路乡仙台二:钱家庄”的记载。

  崔家庄 位于仲宫以西5公里,东依卧虎山,面为卧虎山水库,西北邻朱家庄。314户,1030人。设崔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正德年间(1506-1521),因崔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崔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崔家庄

”,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崔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崔家庄”。

  杨而庄 位于仲宫以西575公里,东邻卧虎山水库,西依黄花山,北为朱家庄。251户,825人。设杨而庄村民委员会。村处有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金代黄花山石窟造像。

  元代,杨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杨家庄。曾名杨二庄。以后沿称杨而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函山路:杨儿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张仙台三:杨二庄”。建有白鹤生态度假湾。

  西许庄 位于仲宫以西2公里,东邻东许庄,南邻卧虎山水库,西为崔家庄。229户,800人。设西许庄村民委员会。 

  清顺治年间(1644-1661),称西许家庄。住户由(东)许家庄迁此定居建村而得名。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邵二乡仙台三:西许家庄”的记载。后沿称西许庄。

  东许庄 位于仲宫以西175公里,东为郑家庄,南邻卧虎山水库,西邻西许庄。271户,985人。设东许庄村民委员会。 

  约在宋代,曾名许家庄。亦称北许庄。因许氏早居建村而得名。(清初有住户迁至西许家庄)。县志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许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许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许家庄”。后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东许庄。

  北草沟 位于仲宫西南45公里,东南为先锋店,南邻南草沟,北邻卧虎山水库。116户,407人。设北草沟村民委员会。传说为唐胡国公秦琼故里,而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则有“秦琼,字叔宝……历城县南山终宫人”的记载。1970年秋,出土有春秋鲁伯大父簋等文物。

  唐代,曾名聚仙村。相传,当年秦琼与尉迟恭、程咬金等好友经常在此聚会而得名。亦称草沟村。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草沟”,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北草沟”,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北草沟”。后因村中一条大山峪将其分为两村,加方位沿称北草沟。

  南草沟 位于仲宫西南45公里,北邻北草沟,南为五府庄,北邻北草沟,南为王府庄,北邻卧虎山水务。116户,389人。设南草沟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北草沟同。后加方位沿称南草沟。

  先锋店 位于仲宫西南45公里,东为冯家庄,南邻王府庄,北邻西平坊。308户,977人。设先锋店村民委员会。

  约在西汉时期即有村落,曾名旋风店。传说,张良住张家庄,尹宗住尹家店,二人为至友。张良到韩国做了官,尹宗因生活贫穷前去找他,当走到此地时,忽然刮起了旋风,将尹宗刮到了韩国。等尹宗回来时,路遇一朱氏用筐担着女儿找住处,二在交谈中,尹将刮旋风之事讲给朱听,朱听罢欣然在此定居,得名旋风店。县志记协: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旋风店”,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旋风店。”,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旋风店”建国后沿称先锋店。

  西平坊 位于仲宫西南4公里,东为东平坊,南邻先锋店,北邻卧虎山水库。84户,298人。设东平坊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西平坊同。此处位东,沿称东平坊。

  穆家庄 位于仲宫西南375公里,南依穆格寨,西为冯家庄,北邻东平坊。384户,1357人设穆家庄村民委员会。农历四、九日逢集。村处有优质地下矿泉水。

  清代,曾名木家庄。据《郭氏谱碑》记载:清康熙年间为木家庄。以后,因建村于穆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木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穆家庄。”

  冯家庄 位于仲宫西南4公里,东邻穆家庄,南为东老泉,西先锋店。46户,150人。属穆家庄村民委员会。

相传在清代,因冯氏在此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冯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西南乡仙台三:冯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邵二乡仙台三:冯家庄”。

  得泉沟 位于仲宫西南3公里,南邻穆家庄,西北为东平坊。75户,256人。属穆家庄村民委员会。

  清顺治年间(1644-1661),潘氏由济南以西红庙迁此建村。因村中有一山泉,以喜得泉水之意,故沿称得泉沟。

  王府庄 位于仲宫西南55公里,东邻东老泉,依穆格寨,南为西老泉。115户,385人。设王府庄村民委员长。

  明代中期,原系小白庄一位王氏“探花”的庄园,遂建其村,得名王福庄。后来沿称王府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邵二乡仙台三:王福庄”的记载。

  东老泉 位于仲宫西南55公里,东依穆格寨,西南为西老泉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东老泉同。原名西老仙。沿称西老泉。

  郑家庄 位于仲宫以西1公里,东邻西沟崖,南为卧虎山水库,西为东许庄。183户,654人。设郑家庄村民委员会。1989年,在村南发现元代墓一座。

  明洪武年间(1368-1398),因郑氏早居建成村,以姓氏得名郑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有“正南乡仙台五:郑家庄”的记载。

  西沟崖 位于仲宫西面,西依娘子山、邻郑家庄。154户,497人。设西沟崖村民委员会。

  清康熙年间(1662-1722),刘太静在济南为官,曾在此修建别墅。建村后得名刘家庄。因地处仲宫西面,有一条河道相隔,又建村于土崖之上,建国后改称西沟崖。

西郭而庄 位于仲宫以东1公里,锦绣川从村南流过.东邻东郭而庄,南依和尚帽.540户,1808人.设西郭而庄村民委员会.

  唐代,曾名郭而庄。因郭氏早居建村,以姓氏得名。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郭儿庄”,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葛儿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郭而庄”。后以村中锦绣川为界,分为西、东两个村,其村位西,故沿称西郭而庄。

  东郭而庄 位于仲宫以东175公里,东为于家洼,西邻西郭而庄。455户,1594人。设东郭而庄村民委员会。村南山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隋、唐太甲山石刻造像和南泉寺遗址。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西郭而庄同,后沿称东郭而庄。

  于家洼 位于仲宫以东25公里,锦绣川南岸,东邻南杨家庄,西为东郭而庄。238户,880人。设于家洼村民委员会。

  元至正年间(1341-1368),曾名于家凹。因于氏早居于此,建村山峪低凹处而得名。后沿称于家洼。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于家凹”,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于家洼”。

  南杨家庄 位于仲宫以东325公里,锦绣川南岸,东邻邱家庄,西为于家洼。152户,561人。设南杨家庄村民委员会。

  约在明末清初。曾名杨家庄。叶氏早居建村。因此处多植杨树而得名。后为区分同名村,加方位沿称南杨家庄。

  邱家庄 位于仲宫以东35公里,锦绣川南岸,东邻西路家庄,西为南杨家庄。236户,857人。设邱家庄村民委员会。村东有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清代古建筑三官宙。

  明代,曾名楼子庄,以村东有座石楼子而得名。曾名青名青龙庄,因村依青龙而建,故名。后因邱姓住户增多,以姓氏沿称邱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邱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花骨朵南乡仙台五:邱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邱家庄”。

  西路家庄 位于仲宫以东45公里,锦绣川北岸,东邻东路家庄,南依透明山,西为邱家庄。164户,632人。设西路家庄村民委员会。

  明代,曾称北寨子。因村靠近火龙寨而得名。亦名路家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路家庄”,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路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路家庄”。后以村之间一条路为界分为两个村,其村位西,故沿称西路家庄。

  东路家庄 位于仲宫以东5公里,锦绣川北岸,东为刘家庄,南稻池,西邻西路家庄。209户,740人。设东路家庄村民委员会。

  村名来历及沿革与西路家庄同。后沿称东路家庄。

  稻池 位于仲宫以东525公里,东为刘家庄,南依露水岭,北邻东路家庄。300户,1056人。设稻池村民委员会。1939年1月16日(古历1938年11月26日),日本侵略烟制造了稻池惨案。1975年10月出土有春秋刀币。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称南寨子村,因靠近寨子山建村而得名。传说,因村里经常闹火灾,村中又有一水池子,以灭火之意,故沿称稻池。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绣川路:稻池”,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稻池庄”,民国《续修历城志》“终宫乡仙台五:稻池庄”。

  刘家庄 位于仲宫以东65公里,锦绣川南岸,南依丁字寨,西邻稻池。592户,2162人。设刘家庄村民委员会。农历二、七日逢集。村有明代重修古建筑三官居庙。

  明洪武年间(1368-1398),称刘家寨。因刘氏早居于此,依丁字寨建村而得名。后以姓氏沿称刘家庄。县志记载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刘家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刘家庄”。

  营而庄 位于仲宫以南25公里,锦阳川西岸,东为大并渡口,南为北道沟,西北邻卧虎山水库。425户,1465人。设营而庄村民委员会。

  明万历年间(1573-1620),相传,因有位武将官率大军在此安营扎寨建营盘,屯兵打仗。沿称营而庄。县志记载:明崇祯《历城县志》“锦云川路:营儿”,清乾隆《历城县志》“正南乡仙台五:营儿庄”,民国《续修历城县志》“终宫乡仙台五:营儿庄”。  

  小并渡口 位于仲宫以南175公进在,锦阳川北岸,东依康王顶,东南邻大并渡口,西为营而庄。161户,519人。设小并渡口村民委员会。

  清顺治年间(1644-1661),住户由大并渡口迁此建村。曾名小埠渡口。后沿称小并渡口。民国《续修历城县志》有“终宫乡仙台七:小埠渡口”的记载。

  大并渡口 位于仲宫以南275公风景点,锦阳川东岸,北依康王顶,南邻西罗园,西北为小并渡口。348户,1230人。设并渡口西,并渡口东村民委员会。村东北康王顶山脚下有元代重修醴泉寺遗址。

关于日照丁氏世系的辈分排行,在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六修丁氏家乘时,“将排行字十六句稍为改易,以四字为一辈,不分正副,各听其便”。从十三世开始,凡十六世排行字列后:

惟我家谱 履历备详 原籍海州 肇始武昌

明初来照 相宅河北 天启开科 崇祯任职

乡贤名宦 德言事功 显扬令绪 繁育兴隆

聿愿同心 孝敬和睦 世代绵长 丕承祖泽

此表系日照丁氏世系的辈分排行,从十三世,一直延续到二十八世。

楼主父亲应是“历”字辈,而非“立”,也就是第十四世,楼主为十五世。楼主后代辈份应为“肇始武昌”,也就是丁肇X,丁始X,丁武X,丁昌X。

关于楼主的分支,由于不知道楼主父亲大人原籍村落。在这里不好赘述,请查阅以下资料参考。

老长支:五世丁光耀徙居水洪沟,六世丁玉祥徙居迟家庄(今五莲县)。丁镇徙居铨园。九世丁从迎兄弟徙居固河涯,丁从典、丁从仁徙居夹仓。十二世丁汝占徙居郭家庄子等。

老二支:五世丁光训徙居右所,丁光德徙居幽儿崮前丁家庄,九世丁衿、丁绂徙居泉子崖,丁衮徙居石梁头,十世丁平乐、丁平法徙居两城,十一世丁琪徙居蒿岭,丁森四兄弟徙居费家湖,丁宾徙居小官庄。十一世丁章及十二世丁以关徙居贾家湖,丁以庆徙居六甲庄子等。

老四支:长房的后裔丁氏九支,在日照丁氏家族中占了绝大多数,其徙居的数量大,分布的地域也广。

老四支长房:

长支:六世丁士彭,十一世丁棋徙居右所。丁士序徙居岭二头。七世丁庠曾、丁企曾徙居固河崖。七世丁令曾徙居石咀子村。七世丁绍曾、十世丁炳绅(丁惟汾之曾祖父)徙居涛雒西官庄。八世丁延茂

河北沧州东光到湖北恩施市有多远啊???

驾车路线:全程约13355公里起点:东光县1沧州市内驾车方案1) 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府前大街行驶110米,调头进入府前大街2) 沿府前大...
点击下载
上一篇:中英文词组互译下一篇:如何画头像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