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历来重视家教,很多家书影响深远,请列举一、二,谈谈你的理由?
下面分别以诸葛亮、曾国藩、傅雷、颜之推和朱柏庐这五人的家书为例说明:
1、修身立志——《诫子书》
三国时期,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这位广为世人流传,有经天纬地之才的政治家给其儿子诸葛瞻写了一封文字谨言简练,充满智慧的家书——《诫子书》。
这份全文仅85个字的家书,从“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提出做人的行为操守,从“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中表达出做人需明确志向和修养性情,最后又通过“将复何及”结尾表达了作为父亲对儿子的劝诫和关怀。
诸葛亮从出茅庐起就一直励精图治帮着刘备出谋划策打天下,一辈子都没怎么好好陪过孩子,更没有教育过孩子,这是诸葛亮自知时日无多留给儿子的人生感悟,这份家书也成为了后代子孙修身立志的经世名言。
2、勤俭谦逊——《曾国潘家书》
这册著名的《曾国潘家书》是由曾国藩写给家人们近1500封家书的集合,曾国藩的家书涵盖极广、涉猎极多,足以体现这位位极人臣的封疆大吏学识造诣之高。而这些家书中又根据写给不同的对象有不同分类,而写给儿子的所有家书汇编成《曾文公正家训》,表达了曾国藩过下一代的谆谆教诲和严格要求,也体现了其对教育的重视。
曾国藩不仅重视提高道德修养,更重视培养克己修身的毅力和品行。他在家书中多次表述“慎独”的处世态度,而且要每时每刻都严格要求自己,而且他自己本身也是这样做的。
曾国藩在家书中教育儿子:“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文中可见这位父亲对于儿子的要求是相当的严格,其实这与曾国藩本身出身贫寒刻苦谨慎也有关系,希望培养儿子勤俭谦逊的品德。曾国藩在家书中也提出“儿女愈贱愈易长大”的观念,与近些年社会中“穷养儿”的说法不谋而合,培养孩子越严格越容易成长,如果过于娇宠,就越难成器。
3、良师益友——《傅雷家书》
十二年的书信来往,十二年的谆谆教诲,十二年的情深意切,十二年的良师益友。《傅雷家书》是与远在海外的儿子写了12年的书信汇编而成,其特点是内容细碎,精神饱满,淋漓尽致地体现了傅雷的拳拳爱子之意。
傅雷在信中阐述了自己作为父亲对儿子的严格教导,让他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傅雷同样在信中谈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儿子虽在海外但也能感受到此时的父爱温润如玉;傅雷也信中传授自己的学习心得,像极了一个关系密切的朋友。
4、《颜氏家训》
作者颜之推(531—591),祖籍琅琊临沂,先世随东晋渡江。他经历南北两朝,洞悉南学北学的短长。历代对《颜氏家训》非常推崇,甚至认为“古今家训,以此为祖”,反复刊刻,虽历经千余年而不佚。
颜之推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处世哲学、思想学识,写成《颜氏家训》一书训诫子孙。全书共有七卷计二十篇,各篇内容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但主要是以传统儒家思想教育子弟,讲如何修身、治家、处世、为学等。
他提倡学习,反对不学无术;认为学习应以读书为主,又要注意工农商贾等方面的知识;主张“学贵能行”,反对空谈高论,不务实际等。
5、《朱子家训》
朱柏庐的《朱子家训》可以说是古代最有名的家训,流传甚广。
《朱子家训》全文五百余字,内容简明赅备,文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问世以来,不胫而走,成为有清一代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教子治家的经典家训,在今天仍然具有教育意义。
中国有句俗语说“一代就能闯出个富人,三代才能培养出贵族”,足以看出家风的“润物细无声”的作用。要说道这方面的典范榜样,曾国藩当独树一帜。他曾被誉为“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曾家的家风是什么?读一读《曾国藩家书》,你也许会对他的家风略见一斑。本书收录了曾国藩200余篇写给(祖)父母、诸弟和子侄的书信,内容涉及到修身、治学、治家、理财、交友、待人、为官和养生八个方面。可以为广大读者修缮自己家风提供珍贵的参考,据说毛泽东和蒋介石都受其影响很深。
修身
曾国藩在家书中反复提到勤勉、谦恭、恒心、坚韧与自我反省。注重进德修业,戒除夜郎自大、恃才傲物与牢骚满腹。咸丰年间,九弟沅甫曾在信中说到自己“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他在回信中告诫说“此却大不可。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青年时代的毛泽东正是读了这一段金玉良言才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专心致志的治学原则。反观现在的学术界,浮躁之气盛行,学术造假时有发生,师生皆不能专注于学问,直接影响到学术创新。学风的败坏,必然会导致世风的的败坏,世风的败坏反过来又会影响到学风,这应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问题,正学风才能促世风。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君子之道莫大乎与人为善。“富家子弟多骄,贵家子弟多傲”,曾国藩多次在信中告诫诸弟要“平骄矜之气”“戒傲惰二字”,“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做人当自强,而不是与人争强。曾国藩在致九弟的信中引经据典,历数从古至今一些强势人物的悲惨结局,告诫诸弟加强自身修养而不是与人争强斗狠。“古来如李斯、曹操、董卓、杨素者,其智力皆横绝一世,而其祸败亦炯异寻常……。故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这倒让我想起由杨绛翻译的英国诗人兰德的诗歌里的一句“我和谁都不争,和谁争我都不屑”。不与人争,不是不求上进,而是一种豁达,一种隐忍,一种自我保护。“勿各逞己见”不是没有主见,而是一种“谦谨”与宽容。
读书
曾国藩一向强调读书的重要性,认为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他在致诸弟的信中反复提到读书的重要性和读书的方法。教育儿子和兄弟子侄读书要勤勉,安于居家苦学,坚持早起,拥有恒心。
在讲到怎样读书时,他在一封信中写到“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学问无尽,不甘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看天,皆无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他勉励兄弟自立课程,还为他们设立了课程表,从早到晚,从读到写,从史到经,从读书到修身养性,详细至极。
很多人让孩子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走上仕途,但曾国藩却不愿孩子做官。他在写给儿子纪鸿的信中曰:“余不愿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勤俭自持,习劳习苦,可以处乐,可以处约,此君子也。”
很多人家长让孩子读书是为了让孩子通过考试入“仕途”,为自己和家人长脸面,谋福利。殊不知,我们的读书理念培养出了很多有文化没有教养的自私自利的人,只注重学习分数忽略做人的教育使很多孩子丧失了自我规划和没有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不能不说这已经成为社会的悲哀。
治家
古人云:“齐家治国平天下”。曾国藩深谙“家和万事兴”的道理,他在给父母的信中一再嘱托要教弟“以和蔼为第一”。他在一封给父母的书信中写到“夫家和则福自生,若一家之中兄有言,弟无不从,弟有请,兄无不应,和气蒸蒸而家不兴者,未之有也。”
从《曾国藩家书》中可以看出曾国藩对各位弟弟的生活极具关怀,小到他们的生活起居、为人处事,大到从他们婚姻与、职业前程与家族祠堂修缮和坟茔改葬,无不一一挂在心上。曾国藩认为“福祸由天主之,善恶由人主之,由天主者,无可如何,只得听之。由人主者,尽得一分算一分,撑得一日算一日。吾兄弟断不可不洗心涤虑,以力挽家运”曾国藩认为家运恒通须有三项条件,一是兄弟和睦,而是体孝道,三是实行勤俭。
曾国藩在书信中几次提到祖父留下的八字家训:猪、蔬、鱼、书、早、扫、考、宝。读书、种菜、养鱼、喂猪,为居家之事;起早、打扫洁净、诚修祭祀、善待亲族邻里,是治家之法。简简单单的八字家训,又有几家能够做到?
待人
帮助邻里族人是曾氏家族的传统门风。
尽管曾国藩在京生活曾一度很窘迫,靠借钱度日过年,但仍旧寄钱给族人以自助。在谈到为什么接济亲戚族人时,曾国藩写到“家中之债,今虽不还,后尚可还,赠人之举,今若不为,后必悔之!”“君子之处顺境,兢兢焉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君子处蔷境,亦兢兢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蔷者,而我固已厚矣。古人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道光年间,曾国藩越四级而超升,托叔父将黄金十两兑钱送与最亲最苦之人。节俭用度,置义田以济贫民,捐银修祠堂。
曾国藩在家书中教育子女和诸弟过日子要能勤能俭,略有结余,有人做官“侍邻里不可不略松,而家里不可不守旧”。 与眼下很多为富不仁,到处显摆甚至胡作非为的官宦子弟与富家子弟的行为相比,是何等的天上地下!
2014年一个最为走红的字眼“土豪”进入了BBC节目,也进入了牛津字典,越来越多的人在争做“土豪”,国人不以为耻,反以为荣。难怪美国的兰德公司评价国人说“中国人只在乎他们直系亲属的福址,对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人所遭受的苦难则视而不见。” 而这种自私、冷漠和无情毋容置疑会阻碍社会的发展。
交友
俗话说:“千金难买是朋友,朋友多了好走路”,曾国藩十分注重交友待人的原则,尤其是他的“八交九不交”值得我们学习。
八教是指与以下八种人交朋友:胜己者;盛德者;去围着;肯吃亏者;直言者;志趣广大者;惠在当厄者;体人者。九不交是指避免与以下九种人交友:志不同者;谀人者;恩怨颠倒者,全无性情者;愚人;落井下石者;德薄者;好占便宜者。
曾国藩在京为官,从不肯轻受人惠,情愿别人占他的便宜,断不肯占别人的便宜,在《家书中》,他多次告诫子侄亲近良友、对待朋友必信必诚、患难与共勿留遗憾、勿与权贵相交、不可轻取人才等。
从某种程度上讲,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就会与什么样的人交朋友,交什么样的朋友,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在青少年价值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把握交友原则至关重要,交友不慎就会贻误自己的前程。
养生
曾国藩一生体弱,但却道德、军功、文章三不朽,这主要得益于他的养生之道。他的养生方法,至今有着广泛的实用价值。
他的养生九诀包括:眠食有恒、戒恼怒、每天睡前热水洗脚、节欲、两饭后千步走、不轻易服药、静坐有常时、骑射练筋骨、种花养鱼怡性情。
曾国藩在给四弟的心中写到:“莫买田产,莫管公事,二语而已。盛世常作衰时想,上场当念下场时,富贵人家不可不牢记此二语。”他劝九弟勿恼勿怒,生病当以自养自医为主,不宜过多服药。
虽然现在的物质条件和医疗条件不断提高,但这些养生的理念仍值得现在的我们借鉴。
法国作家罗兰说“生命不是一个可以孤立成长的个体。它一面成长,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叶。它又似一架灵敏的摄像机,沿途摄入所闻所见。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织造人格的纤维。环境中每一个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长过程的建材,使这个人的思想感情与行为受到感染,左右着这个人的生活态度。环境给一个人的影响,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无形的塑造。” 留物质财富于子女不如留精神家产,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曾国藩家书》是曾国藩写给父母兄弟的,也是写给后世之人的,阅读《曾国藩家书》我们可见贤思齐,慎独内省,立德、立行、立言,修身养性,培育子女,树可世代薪火相传的家风。
一个人的成长成材,离不开家风的潜移默化;而一个社会的文明程度,即是千万家庭家教家风的总和。下面是由我为大家整理的“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500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本文。
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500字(一)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契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指出个人、家庭、国家的有机统一。把家风家教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公民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的重要内容,势在必行。“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谷文昌家风则是家风建设的风向标。
谷文昌同志离开我们已经xx年了,在他留下的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家风更是我们全面治党的传家宝。回首谷文昌的一生,他严以律己,廉洁奉公:决不允许自己的家属搞特殊:一是“特殊照顾”,如女儿结婚,要求他批木材做家具,他不批,因为这是搞“特殊”;二是“特别严格”,就是一般群众可以做的事,领导干部子女不能干。如1962年的东山高考落榜生,绝大部分都安排了工作,而谷文昌的女儿却被安排为临时工。在东山担任领导职务14年,当他告别这片为之奋斗多年的热土时,带走的却仅仅是一只装书用的旧皮箱,一个放衣服的包袋,一把修剪林木的小斧头,两坛自己腌制的咸菜……
谷文昌家风既是谷文昌对亲属的具体要求,也是严格自律的真实写照,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谷文昌家风内涵丰富,特色鲜明,事例生动,集中体现了那一代***员艰苦朴素、清白为官、为民奉献的优良作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全面从严治党,应继承和发扬好这种优良作风,让简朴本分的“谷文昌家风”引领社会风尚。
“欲治国者,先齐其家”,家风作为一个家庭的风气,是一种潜在无形的综合力量,是社会风气的涓涓细流,也是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在每个家庭中的传承。中国历史上,许多有为之士都把修身、齐家与治国联系起来,认为要治国就必须修身齐家。“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留钱财给子孙,不如留下智慧与德行。谷家“清白持家、简朴本分、为民奉献”的家风,是谷文昌言传身教的结果。今天,对我们党的领导干部来说,如何教育好家属子女,树立良好的家风,自己必须率先垂范,做出榜样。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在大力倡导家风建设的今天,我们要以谷文昌家风为标杆,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风美德,建设新时代的家风文化,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家庭中生根,在亲情中升华。
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500字(二)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从古至今,《诫子书》、《勉谕儿辈》、《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作为一个寻常百姓家,我的家风就是“踏实做事、真诚待人。”生活中,言出必行,做好每一件事,不做有损他人的事。即:做好事,当好人。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影响家人,先管好小家才能影响大家。
家风建设的关键在家长。家长首先要成为家风建设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识地创立自己的好家风、延续自己的好家风,使整个家庭与子女受益。
家庭建设影响着社会建设,好的家风会带动好的社会风气。所以,好家风就是一种正能量。我们要从每个家庭做起,让家家有个好家风、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坚持下去,社会的正风正气就会发扬光大、中华民族的文明程度就会进一步提高。
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500字(三)家,给人以温暖。它是人们的唯一定所,是人们的避风港湾。但是,家要有家的样子,不能乱七八糟,没有规矩。有句话说得好: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如果一个家庭,没有规则,只有溺爱与包庇,那请问这是一个家吗?家原本是一棵参天大树,是一座巍然耸立的大山,万一。他忽然倒了,塌了。请问,这是谁造成的?是我们。爸爸没有威严,妈妈全是溺爱,我们变成一个个蛮横无理的人。家这棵参天大树一倒,大山塌了,我们后悔了,懊恼了,可惜晚了。
我记得寒假临近过年时,电视上出现了一种许久未听过的新词“家风”。这一词是新闻联播上所播出的,他们派出记者,随机提问,“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行人的答案各不相同。
家风,我认为是家里人的一种行为,是好是坏。我认为我家的家风是热情,爽快和执着,因为家中的每个成员都十分热情好客,遇到困难不退缩,说到做到,很少食言。
家教,我认为是家人的素质,是深是浅。家人如果不学习,将得不到知识,学不到文明。教育,是尤其重要的一点。从小,父母教育我们要认真做事,知错就改。现在老师教导我们分清黑白,认真做人,踏踏实实。将来,会是社会教育我们坚持不懈,守法牢记。每一天,我们都学到东西,学到知识,学会了文明,懂得了道理。
家训,我认为是家人的教训,是严是松。如果每个人都官官相护,隐藏事切,我认为就要使用杀手锏了。如果每个人都坦诚相待,大公无私,我认为规则没有必要了。家训,该用的时候,一定不能手下留情,不该时千万不要用,否则会铸成大错。
一个家,既要有令,也要有暖,二者不可缺。
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500字(四)人生需要良好的家风来照亮指引,家风的内涵很丰富,但这三点不可少。
第一个是“善良”。
有了善良之心,有了感恩之心,有一颗关怀体恤之心,才会爱这个世界,爱周围的人,爱所有的生命。一个人活在世上,不过是向人世借几十年光阴而已,要在有限的时光里成己达人,才对得起自己的一生。
善良可以说是我家的第一个家风。爷爷奶奶就善待身边的每一个人,他们曾这样谆谆告诫子女:“做人千万不要去做恶事,作恶多端,会有报应。”这样的家风也深深地影响了我,无论在哪里无论和谁打交道,我都与人为善,不做违背良心之事。
第二个是“勤俭”。
父亲教育我,端正勤俭,是居身良法。“量其所入,度其所出。”“能不为息患挫志,自不为安乐肆志;在官无傥来一金,居家无浪费一金。”“振乃家声,好就孝悌一边做去;成些事业,端从勤俭二字得来。”
不能投机取巧、不劳而获,铺张浪费。父亲在当地农行工作,勤勤恳恳干了一辈子,不贪不占,年年被单位评为先进工作者。为了养育我们6个孩子,母亲起早贪黑干着生产队里的重活累活苦活。
第三个是“学习”。
学习无止境,向书本学习,向社会学习,向他人学习,不断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父亲常对我们兄弟姐妹说:“知识从哪里来,就是从学习中来。”父亲只读了两年私塾,后来他能够在工作上有所成就,就是因为刻苦学习,向同事学,向书本学,向实践学。现在老父已经80多岁了,还天天坚持读书看报,可以说“活到老,学到老”。
心灵的家风也是生命的家风,心灵的家风越亮,生命的道路越长,生活的道路越平坦。为此,我要不断为家风加油加薪一代一代相传,千万不能让它们熄灭了。
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500字(五)校有校规,家规家规”是人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但一问到“你家的家风是什么?家教是什么?”这些问题,同学们就会傻眼了。
我家的家风是“孝”,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父母一直告诫我:百善孝为先!家风是一条应该牢记的座右铭。有了它,我们才可以在社会上立足,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铭记家风,为自己的人生做奠定而坚定的基础,踏出坚定的步伐,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记得在小的时候,我每次去和好朋友玩儿,都会忘记爸爸或妈妈规定的时间回家,玩儿的尽兴的时候就会很晚回去。让大人们很着急,于是妈妈就对我很认真地说:“我们是怎么规定的时间,为什么每次都不遵守规定,这么晚才回来。现在我们就规定,同样的错误不可以犯三次,同意吗?”我点了点头,并向妈妈保证下一次一定遵守规定,按时回家。
好景不长,我的老毛病又犯了。一次暑假的时候,我的作业完成了,就去找朋友玩儿,妈妈告诉我最晚六点半回家,不要影响别人家吃饭的时间,我同意了。我们玩儿得非常开心,她的妈妈再三邀请我在她家吃饭,我欣然的接受了。过了一会儿,妈妈打电话要我回家,我只好乖乖的回去了,因为已经超过七点半了。一回到家,就被妈妈狠狠的批评了一顿。我知道自己的错误是没有准时回家,并且在别人家吃饭不光打扰了别人,也给别人带来负担。暗下决心,绝不再犯。
现在我终于明白了“家风、家训、家教”是什么。“家风”是一家子的风气,这家风一旦败坏,这家的思想品德也会跟着坏,这家就再也难以培养优秀的后代了。如果没有“家训”,那么就会把后代宠坏,只有让他(她)知错就改,然后再慢慢教育(她)。我想这就是“家风、家训、家教”吧!
家庭家教家风心得体会500字(六)读完这本家风,感触颇深。我相信每个看过此书的人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对家风一词也会有不一样的理解,下面我来说一说我对这本家风的看法与感受。
首先说家风一词,顾名思义,家风就是一个家庭的风气、风格与风尚。而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围是构成家风的重要因素。在此书中,老师们多数都写到自己所感受到的家风是什么样子的。
而这家风并不是用一句话或者几个简短的词汇所描绘出来的,而是只有说出自己身处于怎样的一个家庭环境,经历过怎样的家教过程,用自己的一些小故事,小经历才能让我们了解什么是她们所感受的家风,而这些贴近大众生活的小片段,更容易让人置身其中,作为读者的我仿佛能够身临其境的看到那些有爱的画面,从而真切的感受到何为家风以及的重要性。
家风为什么重要呢,我想读过这本书之后必然也是其意自见。在经济迅速发展的当今中国,人们越来越重视道德风气、行为准则的问题,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家风就变得更为重要,家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空间,在一个人身上处处会烙有家风的印记。
家风也是一种潜在无形的力量,它是无字的典籍、无声的力量,是最基本、最直接、最经常的教育,这一种无言的教育,它在潜移默化中影响一个人的心灵,塑造着一个人的人格。
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世界观、人生观到性格特征、道德素养以及为人处事及生活习惯等,每个方面都会打上家风的烙印。所以家风对于一个人品质的形成是尤为重要的。
更重要的是,家风代表的是一家人的精神面貌、品格修养和处事原则。好的家风含有同心协力、相互体谅、相互扶持等因素,推而广之到人际关系上,就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有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
一个家庭只有培养良好的风气,树立良好的家风,家庭才能和睦,社会才能和谐。一个国家也是如此,一个国家有良好的社会风气,社会才能稳定,国家才能富强,“家风”正,则能安居乐业,“国风”正,则能兴国安邦。
因此,只有每个家庭都要树立良好的家风。才能有良好的国风。这样,我们的国家才能繁荣富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
这本家风,正是现在社会所需要的,国家所需要的,它是正能量的又一传播方式,是它带给我深深的震撼,我会发挥自己的力量,用正确的方式,将好的家风传承下去。
亲爱的儿子你好:
这是自你出生以来,爸爸妈妈正式给你写的第一封信。
当爸爸妈妈已过而立之年,你就姗姗来迟地降生在我们这个家庭,你的出生,像是老天爷赐给我们的一颗树苗,要我们在20几年的时间里,将这颗树苗培育成一颗参天大树,能为国出力,为人遮阴。所以,我们每天都在施肥杀虫,修枝剪刺,辛勤耕耘,希望你能充分吸收营养,茁壮成长。应该说,爸爸妈妈是幸福的,因为我们拥有让我们自豪的儿子。你是幸运的,因为你拥有用全部身心去关爱你的爸爸妈妈。我们的心灵是相通的,我们的命运是相联的。
婴儿期,你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白天跟爷爷奶奶在家。爸爸妈妈每天上班时,只要想起你,心情就特别愉快,工作就特别积极;下班回到家,看到你就会忘记一天的疲劳,抢着抱你,亲你、逗你。每当在亲朋好友面前提到你,我们都会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爸爸妈妈。转眼,你开始上幼儿园了,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孩子,变得会问我们一些古怪,好笑的问题,说一些天真幼稚的话语,每天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惊喜,那时的你,又顽皮,又可爱。还记得那句“名言”“回去喝水”吗?它带给了爸爸妈妈无尽的快乐。可自从你四岁检查出视力有问题后,爸爸妈妈茶不思饭不想,带你到省内最好的医院看病,购买当时最好的仪器治疗,每天守着你做“弱视训练仪”,时时提醒你戴好矫正眼睛,可是你常常淘气,不好好戴眼睛,为此我们也会忍不住骂你、打你,可是每次打骂你以后,爸爸妈妈都非常后悔,因为你是爸爸妈妈的“心头肉”。
自从你上小学以后,渐渐有了自己的主见、自己的思想。不管在生活上,学习上,你都是个非常优秀的孩子。生活中你善于与别人交流,待人有礼貌,爱打抱不平,显示出小小男子汉的气概,每个带过你的老师都夸赞过,我们也感到非常欣慰。学习中你上课积极举手发言,回家按时完成作业,不要爸爸妈妈操心。但是,从五年级开始,你就处理不好学习与玩耍的关系,经常在上课时看课外书,放学后在玩具店前流连忘返。看着你忽上忽下的成绩,我们总是感到 “心有余而力不足”。爸爸妈妈认为,学习是件快乐的事,从很多经典的故事中,学会怎样做人,怎样做事,我们每天学习,不是为了完 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而是每天都要学到更多的知识,让自己博学多才,长大以后,去建设国家、服务人民、关爱家庭,为人类、为社会、为自己的家庭做所能做的事,你觉得对吗?爸爸妈妈相信你能理解这一点。
岁月如梭,你已上初中了,在这两个多月的学习中,我们不知你是怎样度过的,上课走神、作业欠交、纪律涣散等等,在老师和同学眼中是一个不思进取的“坏孩子”。当昨晚在学校开完家长会,看到别的同学的期中考试成绩,我们有如触电,心烦意乱,把所有的火都发在你的身上。其实,你可能并不明白,爸爸妈妈也是在发自己的火,由于我们平时对你的学习关心和帮助不够,内心有很多歉疚。对于已经考垮了的分数,这一切显得太晚,但对于尚待开始的新的一页,爸爸妈妈希望它成为一个起点。
是的,我们每个人活在世上,可采取各种各样的人生态度,或者说有许多不同的活法。但我认为,蓬勃向上才是生命的本色,尤其是人生刚刚起步的时候。
明天是你十三岁生日,13岁,这是一个充满幻想、充满希冀和向往的年龄,可以说与醉生梦死、麻木不仁没有丝毫的联系,但在你的周围确实存在着类似的人和事。有人说,那是小孩子没有开知识,还处在混沌之中。其实,有志不在年高,一个不愿意动脑筋的人,他可以一辈子都长不大。而且,这种人往往并不是缘由于智力,而更多的是缘由于观念和环境。优裕的生活条件能麻痹人的意志,腐蚀人的向上精神。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一切都有现成的安排,为什么还要艰苦奋斗呢?久而久之,随大流,当中游,得过且过,不求上进就成为支配行动的观念。这是十分危险的。因为优胜劣汰是竞争的法则。事实上,中游是靠不住的,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人们说,人生如战场,我们所处的世界,到处都在竞争。竞争是社会发展的原动力。过去,我们批判了那么多年的白专道路、功利思想,但出人头地、望子成龙的思想仍然盘踞在人们心中。的确,很多人在竞争的浪潮中退了下来,最后甘居下游,这是竞争的必然结果。孩子,我希望你顶着风浪上,不要成为大浪淘下来的沙粒。
不幸的是,这次期中考试你垮下来了。我担心的不是这一次成绩,而是整个垮下来的心态,那将是主宰你一生命运的东西。因此爸爸妈妈再也不能沉默了。儿子,13岁已经是能够理解事物和明白道理的年龄了,我想从几个方面跟你谈谈。
第一点,有志者,事竟成。有位姓聂老太爷(美籍华人聂华苓的爷爷),他小时候脑子很苯,学习成绩很糟,他的哥哥却聪明绝顶,是典型的“小时了了,大未必佳”。一位私塾老师教这哥儿俩,对哥哥宠爱有加,对弟弟却尖刻有余。他常常对人讲,“这小的跟大的擦屁股都不够格。”由于老师和家人的歧视,老太爷的心理受到很大的刺激,他发誓要赶上哥哥。从此,他目不离卷,手不离笔,甚至发生了多次拿着馍馍蘸墨汁,吃了满嘴黑墨的事。终于,他学有所成,考过了会试、乡试,最后到北京中了进士,而哥哥当了秀才就爱上了鸦片,最后以一个纨绔子弟老死乡里。老太爷带着县令的公文就任时,赶上了辛亥革命,满清被推翻了,但他终于走出了偏僻老家,开始了官宦生涯。孩子,从我跟你叙述这段往事的口气里,你听出了什么?我可以坦言告诉你,人们总是对成功者报以敬重,而对失败者充满鄙视。
第二点,勤能补拙。以上老太爷的故事,也是勤能补拙的故事。帮助老太爷从一个迟钝儿成长为进士的,正是勤奋。离开了勤奋,任何聪明的花蕾都会枯萎;有了勤奋,笨拙变得聪明而持重,机灵而沉稳。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孩子,你的确不是一个领悟力很强的孩子,也不是一个联想力十分丰富的孩子,但这没有关系。世界上的事情,有一利就有一弊,有一失就有一得。聪明人往往浅尝辄止,刚懂得一点,就以为全懂,养成粗心浮气的恶习,变得轻狂和浅薄。笨人往往就用笨办法,“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只要我们努力去做,世界上几乎没有做不了的事情。这就要我们一点一滴地做,持之以恒地做,充满信心地做。一旦我们做成了,那将比聪明者获得的更多,实现的更充分。
常言说,“笨鸟先飞”。所谓“先飞”,就是勤飞。对于你来说,勤飞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勤动脑。古人说,“学而不思则罔”,因为知识只有经过深刻思考才能真正掌握;古人又说,“三思而行”,因为多思才能深沉,才能把话说恰当,把事情办好。你之所以还没有“聪明”起来,怕动脑筋是一个主要障碍。遇到难题,轻易放弃,而不是努力去想;遇到事情,缺乏主见,老是跟着别人转。这样,你就不会获得独立人格,也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当然也就办不好事情。一个人,养成勤动脑筋的习惯是重要的。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会得出自己的见解,就会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就会成为战胜困难的强者;任何困难都是纸老虎。二是勤动笔,它往往与勤动脑互补为用。勤动笔可以帮助记忆,因为它是眼、耳、手、脑的综合运用,效率自然高一些。勤动笔可以帮助思考,把一些思想火花随时记下来,既能防备遗忘,又能培养思考的习惯。不会解的难题,用笔比画和演算几遍,常常可以将思路贯通;不会做的作文,平时多抄录几篇相关文章,往往就有了摹仿的样板,就会找到感觉。
第三点,学贵专。它有两重含义:一是专心致志,锲而不舍,聚精会神,全力以赴,切忌一曝十寒,三心二意。毛泽东年轻的时候,常到闹市之中读书,以训练自己动中取静的能力;爸爸用心学习时,也常常可以对周围的人和事全然不知。古人说,“思心一至,不闻雷霆。”一个人只有沉浸在学习和思考的氛围里,才能深入虎穴,擒得虎子。否则你如何能抵御教室里的风起云涌,万千变化呢?可以说,太注重学习环境的人是难以做出大学问来的。何况,你有时在安静的环境里还心不在焉,胡思乱想,怎么能够学得好呢?而且贵在不舍,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一股劲过去就烟消云散。要保持好的成绩,必须持之以恒,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二是学求专攻,有所舍方能有所成。兵书云:“地有所不争,城有所不取”。意即一切行动要服从战略的需要。否则四面出击,就会战线过长,分兵过散,常致粮草不济,拿破仑进攻欧洲、苏联失败就是范例。读书也是这样,要分清主次和轻重缓急。对你而言,语文、数学、英语是基础中的基础,学好它们对其他各科都有帮助,必须全力以赴。对于一字一句,一个概念,一段原理,要力求弄懂弄通,达到熟烂于心,运用自如。因此,有所舍就是有所取,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因此,只要立足于“先飞”,我们就能飞得很好,飞得很高。
第四点,方法是桥。有人说,“成功等于汗水加方法”,这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学习,一是为了获取知识,二是需要得到社会的承认,争取有个好的前途。为了实现这样的目标,我们就得洒下辛勤的汗水,还要借助方法的“桥梁”,才能达到理想的彼岸。湖北大学附中校长江志制定了一个上课学习的最佳方法:预习、听课、复习、练习。而且,这四个环节是有序的循环,比如先复习后练习等等。否则,只练习不复习,或只复习不练习,或只听课不预习,甚或颠三倒四,这堂课赶那堂课的作业,没有时间看书,那是根本学不好的。
还有,正确掌握作息时间也非常重要。江校长的一个学生,学习很刻苦,成绩却上不来。为了寻找她失败的原因,江校长找她谈话和家访,发现她每天放学回家,吃过晚饭就睡觉,到晚上10点左右再起来学习,直至凌晨3点,再睡3个小时上学。这样一来,虽然学习时间不短,但是学习效率不高,形成恶性循环,成绩自然上不去。一个人要搞好学习,首先必须安排好时间,劳逸结合,让人的精力永远保持旺盛状态;其次还要安排好各门课程的轻重缓急,循序渐进。这是时间和学习内容的运筹,运筹学是方法学的内容之一。
最后,再说说网络,时代发展到今天,互联网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我们要把它当做工具,不要把它一直当做玩具。用好了,它是我们的朋友,用不好,可能让我们沉溺其中,在虚幻的世界里不能自拔,最终会害了我们的。易俊哥哥从当年网吧游戏迷到今天不玩游戏,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相信儿子一定会把握好这个度的。
儿子,你十三岁了,要给自己的人生一个好好的规划,再过一个十三年,爸爸妈妈将年近半百,廉颇老矣!到那时,我们什么也不可能给予你了,反倒是要向你索取的时候了。
儿子,你十三岁了,人生能有几个十三年,而决定终身命运的,又有几年呢?所以,爸爸妈妈希望儿子从初中到高中,心中要存着一个远大的梦想,一个宏伟的目标。拿破仑说过:“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我们相信我们的儿子,从现在起,就要努力做一名“将军”。
好儿子,你十三岁了,我们不仅要有好的学习成绩,健康朝气的体魄,同时也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未来的就业压力会越来越大,我们要养成活泼开朗的性格,越挫越奋、越挫越勇的性格。
爸爸妈妈唠唠叨叨地讲了这么多,有些需要你去慢慢地实践和体会,有些还等待你去丰富和发挥。我们相信,你一定能够正确对待。
最后,我们一定要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好好学习,健康成长,将来为社会出一份自己的力量。
中国人历来重视家教,很多家书影响深远,请列举一、二,谈谈你的理由?
本文2023-09-22 08:26:39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72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