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字有哪些意思?
“考”字甲骨文状与老字同字,形状为癝,它是个象形字,即像老人长发曲背扶着拐杖之形状,它除了表示老、长寿、父亲之外,还表示考核(审计的别意)。如《中山王畺鼎》:“俞(言俞)癝(德),眚(省)其行,亡不癝(顺)道,考宅(度)隹(唯)型。”中的考,即为此意。与考组词还可以表示:考察、考查、稽考、钩考、勾考、校考等。《虞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分北三苗。”即舜帝每三年考察一次属下的政绩,考察三次以后,就罢免昏庸的官员,提拔贤明的官员,使各项事业兴盛起来。同时又分别对三苗之族进行了处理。这与现阶段的三年一个周期的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较为相似。
考[考、考、拷,读音作yú(ㄩˊ),亦可读作kǎo(ㄎㄠˇ)]
一姓氏渊源:
第一个渊源:源于子姓,出自西周初期神医考仲子,属于以先祖称号为氏。
考仲子,亦称成仲子,是殷商末期到西周初年的一名神医。在殷商末期称考仲子,在西周初期称成仲子。
周武王姬发灭商后,建立了西周王朝,仅两年就患病卧床不起。
弟弟周公旦把神医考仲子从高山上请下来给兄长诊病。周武王问考仲子自己的病是否很沉重,考仲子便让周武王把他的儿子们都叫来,为周武王尝便(周武王的粪便)。
当时,周武王十几个儿子个个捏着鼻子,没有一个愿意尝,只有幼子姬诵走上前去用鼻子闻了闻。
考仲子问姬诵:“什么味道呀?”
姬诵回答说:“又腥又臭。”
王子们退出去了,周武王问考仲子:“尝便能知病情吗?”
考仲子摇摇头对周武王说:“不治之症便苦,可治之症便甜。大王已不治,可立幼子为后!”
果然,在周武王临终前,立十二岁的姬诵为继承君,即周成王。由于姬诵年幼,由周公旦辅佐摄政,平定了纣王之子武庚、东戎、西戎的叛乱,并大封诸侯,造东都洛邑。七年后,周公旦还政于周成王,姬诵逝世时四十二岁。
考仲子的后裔子孙以先祖称号为姓氏,称考氏、成氏,其裔族主流在春秋末期到战国初期迁居蜀地,以避中原战乱。
据民国年间《潍县志稿》记载:考氏一族始祖考当道,明初由四川迁平度州(今山东平度),后来经过八世繁衍之后,考仁美又举族迁至潍县(今山东潍坊),当时的《潍城区志》记载:潍城考家村原来叫温家集,考氏族人大举迁潍后,改作考家村。
该支考氏,当为考仲子后裔,史称考氏正宗,读音作yú(ㄩˊ)。
第二个渊源:源于姬姓,出自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刑吏,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均有刑监司使,主管刑狱。刑狱中有专门负责施刑拷问之吏,就是后来的刑打手,简称打手,职称为拷吏。
古代,“拷”字通借“考”字,亦称考吏,其职多为世袭。
考吏的后裔子孙中,有以职业称谓为姓氏者,称拷氏,亦称考氏,读音作kǎo(ㄎㄠˇ)。
第三个渊源:源于官称,出自汉朝时期考工室令,属于以官职称谓为氏。
汉朝初期,高祖刘邦设置了考工室,执掌者为室令,主要掌管弓、箭、刀、枪、铠、胄的制作,并主管战车、运输车、纺织品等制作的工匠,即军事装备、军需物资的制作与管理的主务官,相当于后勤部长。
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改考工室为考工令。
在西汉时期,考工令属于少府所辖,即由太子管辖;在东汉时期则属太仆寺管辖,称考工司郎中。直至两晋以后,考工令所职方由尚方、尚书承管。
考工令的后裔子孙中,有以先祖官位为姓氏者,称考工氏,后省文简化为考氏,读音作kǎo(ㄎㄠˇ)。
二迁徙分布:
今安徽省的淮南市,黑龙江省的哈尔滨市,辽宁省的大连市,山东省的日照市、平阴县肥成乡大官庄村、潍坊市大考家村,江苏省的淮安市,上海市南京西路,河南省的驻马店市驿城区关王庙八里铺村郭庄,吉林省的永吉县万昌镇,内蒙古自治区的赤峰市,台湾省的台南市等地,均有考氏族人分布。
大家平时在扫墓时,如果仔细留意,会发现很多墓碑上都刻有这样四个字:“故、显、考、妣”,还有“故显考、故显妣、先考、先妣”等称谓。
对此,很多人肯定会很好奇,这些字究竟代表的什么意思呢? 其实,这个字背后的文化可谓是源远流长,最早可以追溯到周朝。
根据周礼记载,中国古代有“五礼”之说,即代表丧葬之事的凶礼;代表军旅之事的军礼;代表宾客之事的宾礼;还有代表冠婚的嘉礼。
这五件事情,被古代人们认为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需要有专门的流程规范。其中,人去世后的一系列仪式,包括墓穴的选择、下葬的讲究,墓碑的雕刻以及日后的祭拜扫墓等,都属于凶礼的范畴。
在这凶礼的范畴之中,墓碑的雕刻又是其中的重中之重。 因为,墓碑等于墓穴的“门面”,相当于一个人的“脸面”和最后的一重”证明单“,所以半点都马虎不得。因此在墓碑方面,也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和一种固定的写碑方式。
通常情况下,墓碑上都会刻记死者的姓名、籍贯、成就,逝世日期和立碑人的姓名及与死者的关系。不过,在具体写的时候,为表示对逝者的尊敬,尤其是对长辈的尊敬,所以就延伸出““故、显、考、妣”这四个字。
首先是“故”:所谓故,就是故人的意思,也就是去世的意思,这个比较好理解。
在古代,人们在表达上讲究委婉含蓄,尤其是面对死亡这种大事,如果直接写“死”或“亡”这样的字眼,会显得对死者不敬,所以通过“故”这个字来表达,既说明了含义,还足够含蓄。
其次是“显”:其实显,又通“先”,和“故”的理解方式差不多,就是先人的意思,也是对去世之人的尊称。所以,‘’故显‘’的字面意思,就是已经去世的先人。不过,这个“显”字又带有显耀的意思在里面,所以这个字通常不能乱用。
在古代社会种,如果要在墓碑上刻上“显”字,必须满足这样一个条件:逝者是家族中辈分最高的人,也就是说在他去世时,家族中辈分比他高的人(比如他的父母、岳父母等)都已经去世,而且他的家族后辈中已经有了孙辈,这样才能够称之为“显”;否则就只能用“先”。
至于“考”和“妣”两个字:分别指的是父亲和母亲。根据周礼记载,这两个字的含义是这样来的:“考,成也;妣,媲也。”
具体说就是父亲完成自己的功业,把儿女养育成人,尽到了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可以安心了,即“成”也,也就是“考”。母亲相夫教子,以德仪影响和教育子女,对家庭也有很大的贡献,其德仪与父亲的功业是可以媲美的,故称“媲”也,也就是“妣”。
古人用这两个字来指代父母,体现的是中国传统农耕文化中“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经济特点,这一模式同时也规定了父、母在家庭中的责任与义务。
也正因为此,古代有句成语叫做“如丧考妣”,就是说如同失去父母。因此,“考”和“妣”都是对去世父母的尊称,同时也是子女对父母一生贡献和付出的肯定,表明他们都圆满完成了自己对子女的责任和义务。
1、老;年纪大。
《诗经•小雅•楚茨》:“神嗜饮食,使君寿考。”
译文:神灵爱吃这美味佳肴,他们能让您长寿不老。
2、父亲。
《柳子厚墓志铭》:“皇考讳镇,以事母弃太常博士,求为县令江南。”
译文:父亲叫柳镇,为了侍奉母亲,放弃了太常博士的官位,请求到江南做县令。
3、考核;考试。
《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
译文:舜帝三年考察一次政绩,考察三次后,罢免昏庸的官员,提拔贤明的官员,于是,许多工作都兴办起来了。
4、考察;推究。
《<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甚者且姓名不可考。”
译文:甚至有的连姓名都无法考证了。
5、敲打;敲击。
《石钟山记》:“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
译文: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还自己认为得到了它的真相。
很多人说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这其实不完全正确。诚然,类似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那样的宗教,中国人的确很少信仰,就算是佛教和道教,尽管在民间有很强的影响力,却也很难说有多少虔诚的教徒。但是有一种“信仰”,却是中国人所独有的,那就是所谓的“祖宗信仰”。
中国人对于祖先(父系)的崇拜程度,世所罕有,古代的开国帝王,登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追封自己的父系祖先,比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就一连追封了好几位,甚至把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都给追封为唐圣祖。
正所谓上行下效,皇帝如此,民间当然也不会差到哪去。至少在建国以前,民间还有许多家谱流传,这些家谱,就是中国人“祖宗信仰”的最佳证据。不过社会发展到今天,家谱也早就式微了,现在的人,恐怕大多数连自己曾祖父的姓名都说不出来了吧。但是有一个地方,却始终记载着祖先们的名字,那就是墓碑。
与城里公墓不同的是,农村的墓地,是没有期限可言的,而且一个家族的先人,多葬在一处。这些墓碑上,就有墓主人的名讳,以及他们的生忌年月、子孙后代情况等等。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则是中间的一列或两列(合葬墓)大字,那就是墓主人的姓名,但又不是简单的直书其名,而是加了修饰的。
墓碑并不是简单地展示墓主人的名讳,而是用了“故、先、显、考、妣”等特殊字眼
看过农村墓碑的人,肯定会注意到那上面的文字有些奇怪,经常会以“故先考”或者“故先妣”开头,然后才是XX氏,再接下来才是墓主人真正的大名,最后加上“之墓”两个字,有的也会在“之墓”前加上“先生”、“孺人”之类的敬称。有时候,“先”字会被“显”字替代,或者只有“先考”、“显考”,开头没有“故”字。还有少数情况,墓碑上没有“考”或者“妣”。
总之,“故、先、显、考、妣”,就是墓碑上常见的,而又令许多人不解的五个字眼,它们究竟有什么含义呢?为什么有的会用“显”来代替“先”,有的会丢掉开头的“故”字,有的又不用“考”或者“妣”呢?
“考妣”分别指代父亲和母亲,如不用“考妣”,则说明立碑人非墓主人子女
墓碑上常见的“考妣”这两个字,其实就是分别指代了父亲和母亲,考即父亲,妣即母亲,有个词叫做“如丧考妣”,就是形容一个人极度悲伤,就好像同时死了父母一样。一些父母合葬的墓,碑文上就会并列出现考妣,一般是考字在左,妣字在右,因为中国古代一般是以左为尊,而当时又是典型的男权社会,自然父亲的地位会比母亲更尊贵一些。
但也有少数墓碑,并不会出现考或者妣这样的字眼,这就说明立碑人非墓主人的子女。比如弟弟为亡兄立的碑,就不可以用考这个字,只能用“先兄”或者“故兄”这样的字眼。
“显”和“先”,读音虽然类似,意义却大不相同,二者不可混用
关于“先”这个字,相信每个人都清楚它的含义,那就是对“亡故”的讳称,所以“先考”、“先妣”就分别指代已经亡故的父亲或者母亲。在《红楼梦》里,贾母给初来的林黛玉介绍李纨时,曾说她是“先珠大嫂子”,意思就是亡故的表兄贾珠家的嫂子,在这里,先就作“亡故”解,与墓碑上是一样的。
既然“先”就足以表达这种含义了,为何还会出现“显考”、“显妣”这样的称谓呢?这其实就是子女希望父母在泉下更有尊严,“显”有显赫、显耀之意,比先字更为尊贵。但也并非所有情况下都可以用“显”这个字眼,如果墓主人去世之时,他的父母以及岳父母仍有人在世,或者立碑之时墓主人尚未抱孙,就不可以用“显”而只能用“先”。所以民间就有长孙出世后再给祖父母立碑的情况,为的就是可以用上“显考”、“显妣”这样的尊贵称谓。
最后说一下“故”这个字,它其实就是字面意义,也即亡故。所以实际上,“故”与“先”、“显”是重复了的。所以一些严守传统的人,就会在碑文上省去“故”字,而只用“先考XX”这样的写法。当然了,加上故,也不会造成别人理解困难,所以像“故先考”、“故显妣”这样的写法,在民间也大有存在。
在墓碑上面的一些文字都是非常有讲究的。故意思就是已经过去的意思。指的是已故,不在这个世上,逝世或者亡故的意思,在一些方面就可以综合起来利用,就比如说故显考故显妣,这一些主要就是对已去世父母亲的一种赞美的称呼。
显这个字就是对之前先人的一种尊称。也表示已亡者身份的显赫。因为只有非常德高望重的逝者。才会在墓碑上面刻上显这个字。但是因为在农村里都讲究着逝者为大,所以在一般的墓碑上面都会有写这个字。
考就是指已经去世的父亲。妣就是指已经去世的母亲。这两个字也是一种尊称,是对于去世的父母的称呼。但是在墓碑上面刻的一般都会加上显或者是先,就好比先考先妣一样。
根据历史上面所记载的,其实最开始中国最早使用在墓碑上面的是先考先妣,但是后来再慢慢的,潜移默化中就演变成了显考,显妣,至于为什么会演变的原因,也就是因为为了宣传父亲母亲的品德高尚以及德行。显这个字的由来就是德显考,行显著。
古人有讲究,三不朽,但是在一般的家庭当中,都鲜少有能为国家做出伟大贡献的人,或者是编写出对后人有非常重大作用的著作,所以就只能在德行上面做文章。就会使用显这个字来表明已去世父亲母亲的德行。但是还有一些资料就表示不同地方有不同的风俗。也有的地方认为,如果双亲当中只去世了一个,还有一个还在人世上则就用先考先妣。如果双亲都已经去世就可以使用显考或者显妣。也还有的地方,如果只有伤心中的一方去世的另外一方没有去世,是不可以立碑的。但由于风俗习惯不同,在墓碑上面写的文字也就不同。
考妣的读音是kǎobǐ,考妣的意思是父母的别称。
考妣是汉语词语,父亲和母亲的尊称,特指已故的父亲和母亲。语出《礼记·曲礼下》:生曰父,曰母,曰妻,死曰考,曰妣,曰嫔。汉郑玄注:“考,成也,言其德行之成也;妣之言媲也,媲于考也。”古代墓碑上常刻有“显考”、“显妣”、“先考”、“先妣”。古代也有用以称在世的父母,如《尔雅·释亲》:“父曰考,母曰妣。”晋郭璞注引《苍颉篇》:“考妣延年。”
考字原指父亲,不论是健在的已故的。老字甲骨文画侧身一老叟,长发遮脸,佝背站立,向前探手,一副颤颤巍巍的样子。金文和篆文探前的手变成匕字,实无道理。这个误增的匕,让老字不好讲。幸好有甲骨文保留真相,才敢断言,匕是手的讹变。如果匕还原成手,抚摸一小子的头顶,这便是孝字的篆文了。
老叟膝下,小子承欢,便是现场尽孝。如果小子跑掉,加个古文的柯字做声符,那就是考字了。考字下面的丂(音kē),在古文是枝柯的柯,象形。请看可字,正是从口丂声。同样,考字也是从老丂声。不过考所从的老字探前的手已省略了,所以确切说应该是从老形,丂声。
考字父亲原义,今仅存留墓碑之上,平常称呼已不使用。常使用的是考试、考核、考察。这些考皆借用,本来应该用考。考就是晚造的敲。古人检验陶器,敲敲听声,便知好坏。
妣字原指母亲,不论是健在的已故的。妣字篆文从女比声,是很一般的形声字,不足奇。奇在妣字的甲骨文,既无女旁,又无比声,有点像阿拉伯数字的5,这也就是今之匕bǐ。
篆文
篆文是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匀逼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由李斯等人整理的文字,这种文字“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小篆字形呈纵势,笔画粗细划一,匀圆齐整,排列齐整。用笔圆润而略粗的叫做“玉箸篆”,用笔较细而圆劲挺直的叫做“铁线篆”。
考字有哪些意思?
本文2023-11-13 21:10:45发表“资讯”栏目。
本文链接:https://www.lezaizhuan.com/article/472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