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实行什么制度

栏目:资讯发布:2023-11-13浏览:2收藏

西周实行什么制度,第1张

周朝的分封制度

封建多氏

周朝的“嫡长宗法继承制”与“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来源。要了解中

国姓氏的源流,必须清楚周朝的封建多氏。

在我国历史上,夏商周是相互衔接的三代,史学家多以“三代”相称。

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商两代王朝的国家元首,皆称“帝”,而不称“王”。夏朝的帝位一般地由儿子接任,间或也有

兄弟接任的现象发生。

在夏朝之后,商殷的帝位大多由兄长接任,再传给弟弟,最后再由最年幼的弟弟传给长兄的长子,或传给自已的儿子,这就是“兄终

弟及”或者与“父亡子继”并行的“双轨制”。商殷十七世三十帝中,“兄终弟及”者,计九世十四帝,叔侄相传者四帝,父子相传

者十二帝。《史记·殷本纪》记载:“自中丁以来,废嫡而更立诸弟子,弟子相争或争相代立。”从而造成“比九乱世”的局面。殷

商后期,“兄终弟及制”为“父子相承制”所代替。

《史记·殷本纪》有这样一段描述:帝乙的长子微子启生在微地,封为子爵名启。因启的母亲是身份下贱的婢妾,启虽是长子,也不

能立为帝。帝乙的小儿子叫辛,辛的生母是正宫皇后,嫡出,所以就就让辛继承了王位。这位帝辛就是使商殷亡于其手的殷纣王。从

这段史实说明,在商殷末年,已经确立了“嫡长继承制”。

周族部落源于我国西北高原,在古嬗父时期,还没有建立“嫡长继承制”。古公少子季历继承周国,而太伯(长子)、次子虞仲,先

出奔长江三角洲。后来,在那里建立了吴国。季历传位于其长子姬昌,姬昌又传位于其长子姬发。姬发就是周武王。

公元前11世纪的20年代,周武王姬发灭商,建立了周王朝,定都镐京(今西安),并改“帝”为“王”,他便是中国历史上的“

千古第一王”。周武王做的第一件大事,就是确立并普遍推广“嫡长继承制”。

周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有江山300多年。周天子为了保障周家王朝的江山一统,其王位明确规定“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

贤。”周天子作为法律规定,只有嫡长子才是国王或者爵位的唯一合法继承人,庶子哪怕是比嫡子年长或者更有才能,也不准成为继

承人。这样,就使弟统于兄。庶子虽然说不能继承王位,但是,他们可以得到次于王位的其他爵位。这一“宗法传制”,各朝历代历

历相传,延续近3000年,直延续到清王朝的覆灭。

一言蔽之,周朝的“宗法传制”,就是“嫡长继承制”。这就是说,其王位只他的儿子中的长子才能继承,以保证江山永远掌握在自

已氏族手中。这种“嫡长继承制”,是典型的“血缘传制”,有三个最为显著的特点:

一、传嫡长;

二、传长不传庶;

三、传男不传女。

周朝的“宗法传制”的出现不是偶然的,它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从太昊伏羲氏“正姓氏”“制嫁娶”以后,经过漫长的两三千年。在这段历史时期内,随着男性在社会生活的主导地位,作为“性”

的存在,那些男性首脑,已经不再是“一夫一妻”,而是逐渐地“一夫多妻”。历史发展到了周朝,漫长的母系社会彻底被父系社会

所替代,父权家长制已经风行天下,“一夫多妻制”已经普遍实行。由于“一夫多妻”,必然会带来许多“副产品”:

一、妻子多了,儿女也多了;

二、儿女多了,是男儿继承王权还是女儿继承王权;

三、哪一个妻子生的儿女继承王权?

这些“副产品”必然要提到议事曰程上来了。到了周朝,周王知道江山得来的不易,为保障江山不丢,出台史无前例的“宗法传制”

,是理当所然的了。

汉代蔡邕在《独断》中曾经这样记载,“三代”的“一夫多妻制”是这样的:

天子取十二,夏制也,二十七妇。

殷人又增三九二十七,合三十九人,八十一御女。

周人上法帝喾正妃,又九九八十一,增之合百二十人也。天子取十二女,象十二月,三夫人九嫔。

诸侯一取九女,象九州,一妻八妾。

卿大夫一妻二妾。士一妻一妾。

这么众多的妻妾嫔妃,必然会生下一串又一串儿女。这么多的儿女,如果不分个先后秩序,如果不立个规矩,如果没有个章法,在继

承王位的问题上,岂不是乱套?岂不带来不可收拾的祸害?这就是周代的“宗法传制”产生的历史背景。

周代的“宗法传制”规定:以母为本进行区别,以子女母亲的身份与出生的先后,把所有的儿子(不包括女儿)分为嫡庶两类。所说

的“嫡”者,指正妻为“嫡”,正妻所生的儿子称谓“嫡生”或者称“嫡子”,即是“正宗”的意思。所谓“庶”者,指妾所生的儿

子,称谓“庶子”或者称“庶出”。“嫡”为“大宗”,“庶”为“小宗”。

对于“嫡”与“庶”又有严格与具体的规定和称呼:

一是正配,称妻。

妻所生的长子,一般称谓,在20岁,称三哥;宗法称谓,称嫡长子,继承人为嫡子。

妻所生的次子,一般称谓,在14岁,称六哥;宗法称谓,称嫡次子,在继承权上,称庶子。

侧室称妾,妾所生的儿子,下列称谓:

第一妾所生的长子,一般称谓,在25岁,称大哥,在宗法称谓上,称庶长子,没有继承权。

第一妾所生的次子,一般称谓,在19岁,称四哥,在宗法称谓上,称庶三子,没有继承权。

第二妾所生的长子,一般称谓,在22岁,称大二哥,在宗法称谓上,称庶次子,没有继承权。

第二妾所生的次子,一般称谓,在15岁,称五哥,在宗法称谓上,称庶四子,没有继承权。

诸侯的嫡长子宗法明确规定可以当国君,一姓之祖,又是一国之祖。姓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虽经百代而不变。这就是所谓的“大

宗”。又因为“别子为宗”的规定,“别子”虽然不能继承君位,但“别子”是世君的兄弟,尽管名份上有尊卑,一般地都被分封到

采邑,成了卿大夫,别立一氏成了新氏的始祖。而其别的其他庶子,再立别的氏,被分封到乡、亭为氏。这样以来,在政治上,形成

了一张巨大的统治“天网”,以姓氏的宗法分布开来,具体说就是:

周朝天子,姬姓---嫡长子,姬姓。

天子的庶子(别子),诸侯国君。

诸侯的嫡长子(大宗)---继承君位承姓。

诸侯的庶子(小宗)的庶子A,为卿大夫,被子分封到A邑,以A邑的封氏;

诸侯的庶子(小宗)的庶子B,为卿大夫,被子分封到B邑,以B邑的封氏;

诸侯的庶子(小宗)的庶子C,为卿大夫,被子分封到C邑,以C邑的封氏;

卿大夫A的嫡长子(大宗),继承卿大夫,继承A氏。

卿大夫A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甲乡,以乡为氏,为甲氏;

卿大夫A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乙乡,以乡为氏,为乙氏;

卿大夫B的嫡长子(大宗),继承卿大夫,继承B氏。

卿大夫B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丙乡,以乡为氏,为丙氏;

卿大夫B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丁乡,以乡为氏,为丁氏;

卿大夫C的嫡长子(大宗),继承卿大夫,继承C氏。

卿大夫C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午乡,以乡为氏,为午氏;

卿大夫C的庶子(小宗),庶子的儿子(士),分封到已乡,以乡为氏,为已氏。

在如此周代的宗法制度下,仅一个诸侯国君之下,就产生了A、B、C、甲、乙、丙、丁、午、已等多“氏”。这些“氏”,无论是

以国为氏,无论是以邑为氏,以乡为氏,以亭为氏,都是乡大夫、士等贵族,即使是级别最低的“百工”,也非是一般下层的“奴隶

”或者“平民”。而只是在贵族统治阶级中的等级不同罢了。周代如此的统治程序,一四七列,三六九等,可谓“壁垒森严”。从这

里我们可以看出,在西朝时代的“姓”与“氏”,其具体内容与远古比较,已经发生了内容的变化,成为周王朝统治人民的工具。

顾炎武在《曰知录》中这样说道:“最下者庶民,庶民者无氏,不称氏者称名......者氏类族也,贵别也。”

“氏”是有爵位的贵族统治阶级的称号,家庭出身成了是不是贵族的根本与标志,社会地位完全由家庭出身决定。不是贵族出身的庶

人,不是一代没有“氏”,而是世世代代得不到“氏”;出身贵族家庭,子子孙孙都可以得到“氏”,而且永远是贵族。郑谯在《通

志·氏族序》中对先秦“三代”的“姓”与“氏”作了精辟的论述。他说:

“‘姓’与‘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妇人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郑氏说得再确切不过了。正因为“氏”这么“贵重”,那些贵族的名字,首当其冲的就是突出“氏”;而那些没有氏的名字,只要一

听就明白是平民百姓。三代时的名字这样排列:

男子的名字:氏---行辈---名(或者字)---性别(为父或者甫)

女子的名字:夫国家名---行辈---本姓(或者字)---性别(为母或者女)

这些都是严肃场合使用,男子名四个字,女子名五个字,显然是不太方便。在实际曰常生活中大多实用简称,也就是行辈加名(或者

字加)。诸如以诸侯封国名为“氏”的名字“齐环(郑灵公)”,以卿大夫及其后裔受封邑名为“氏”的名字“屈原”,以居地为“

氏”的“西门豹”,以官名受封的“少师庆”,以祖先的名字或者以谧号为“氏”的“孔丘”等等。

这样以来,以远古的“姓”与“氏”和三代的“姓”与“氏”,虽然字是同一个字,但是具体内容,就有了的本质区别。

远古的“姓”是用来表示氏族与氏族全体成员“祖”或者说“源”的集体标志,同姓不通婚。其“氏”是用来表示“宗支”或者说居

地的标志,男子称“氏”。而在西周以来的“三代”,“姓”“氏”却成了统治阶级用来统治天下的“工具”。

周王朝始行了“宗法传制”,创立了中国的“分封制”,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的“封建社会”。周王朝为了百姓防止造反,周朝法律规

定:

第一、周王朝的国王以京都镐京(今西安)为中心,沿渭水下游与黄河中下游划出了一大片土地,建立由国王直接统治的特别行政区

。这个特别行政区,称之谓“王畿”。这就是周王朝的“核心”区域。

第二、周王朝把“王畿”以外全国所有的土地,划分为大小不等的若干块土地,分封给建国有功的各路诸侯。这些封国的面积都很小

,实际上是一个个城堡似的各个军事据点,以此为中心,军事控制周围地方,二三十个封国加起来的总面积也没有“王畿”之大。这

样以来,就保障了周王朝对封国的绝对控制。诸侯封国如“群星伴月”一样,环绕保护着周王朝的“王畿”,以保证周王朝的安全。

不唯如此,为了江山的铁统,周王朝又“封建诸国”,这一手也更厉害。其“封建诸国”分为“同姓封国”与“异姓封国”两种:

“同姓封国”是属于血缘关系的封国。

凡是周王朝姬姓的王亲贵族,人人有份,个个封国,都能得封一块土地,得封一国。因同为一姓,称谓“同姓诸侯国”。这是把天下

人人共有的土地,以国法的形式划分到个人私有名下的开始。在周初,先后分封了71个诸侯国,其中,周武王封其兄弟立国的有1

5人,姬姓立国的有40人。

王季之兄太伯、仲雍的后人封于吴(今江苏省苏州);文王之弟虢仲、虢叔分别封于:

东虢(今河南省荥阳东北);

西虢(今陕西省宝鸡东)。

文王之子分别封于:

管(今河南省郑州市);

蔡(今河南省上蔡西南);

猿(今山东省汶上西北);

霍(今山西省霍县西南);

卫(今河南省淇县);

毛(今地未祥);

聃(今湖北省荆门东南);

郜(今年内山东省成武东南);

雍(今河南省修武县西);

曹(今山东省定陶西);

滕(今山塍县西南);

毕(今陕西省咸阳西北);

原(今河南省济源西北);

郇(今山西濞临猗西南)。

武王之子分别封于封于:

晋(山东省翼城西);

应(今河南省平顶山);

韩(今山西省河津县西北)。

周公之子分别封于:

鲁(今山东省曲阜);

凡(河南省辉县西南);

蒋(今河固始县西北);

邢(河北省邢台);

茅(今山东省金乡西北);

胙(今河延津县北);

祭(今河南省郑州市东北)。

召公之子则封燕(今年内北京)。

平定武庚叛乱以后,周公摄政时期,又封周王朝王室弟子26国。

“异姓封国”分为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是对有功之臣的封国,像姜子牙封到齐国(山东省临淄)。

第二种情况是封一些既不能征服,又要防止他们作乱的部落,实行政治上的安抚。诸如夏王朝的后裔东楼公(姬姓),被封到杞国(

今河南省杞县)。已经灭国的殷纣王之子武庚(子姓),封到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后来,武庚与管叔、蔡叔作乱,被周成王平定

杀了,改封殷纣王的庶兄微子启为宋国国君。

周王朝的“封建诸国”,结束了中国千古如林的“部落”的存在,“告别”了人人公有的“大家”。从此之后,“部落”为“封建国

家”所替代,人类300万年存在的部落,在中国大地上消失了,人类进入了“封建国家”。

在周王朝,诸侯各国直属周王朝直接管辖,周王一人决策天下。这里再也没有生产资料人人有份的“公有制”。从周朝立国的那一天

起,这里变成了“国家”。所谓“国家”是以“国”为“家”。“家”是私有的标志,那么“国家”就是以把“国家”私有了,“国

家”的概念就是私有的概念。“国家”成为私人的了。

在周朝,周天子封的这些诸侯国,为便于管理,其面积有大有小,因而诸侯国国君的地位有高有低。所以,周王朝封国国君的爵位分

为“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而且,五级之下还有“第六级”,称为“附庸国”。“附庸国”的面积更小,附庸于附近较大

的诸侯国。这“五级爵位”规定也非常严格。其地域公国50平方公里,侯国35平方公里,伯国小于侯国,子国25平方公里,男

国的面积更小,那些附庸小国还不满25平方公里。因此,西周初期的诸侯国的面积是很小,跟部落没有多少差别,因为当时的人口

不过1370多万(见赵文林《中国人口史》)。

周王朝在三百多年(公元前1066年--771年)间,对其各路诸侯直接分封,叫着“封建诸侯国”。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更厉

害的分封,这就是诸侯的分封制。这些诸侯也学着周王室的“王畿”,也只管诸侯国的“中心地域”,把其“中心地域”以外的其它

土地,像周王朝分封诸侯国一样,再分割给他的“亲属”--嫡长子以外的庶子等辈,称之谓卿大夫。这一类封地称之谓“采邑”。

卿大夫得了土地,也学着诸侯的办法,再分割给其亲属——嫡长子以外的庶子等辈,叫着“士”,称着“禄田”。由以上叙述我们可

以看出,在周王朝,其分封建制形成了以周“王畿”为中心的统一等级分封系列,其中有三个环节:

第一是周王朝的直接分封,周天子分封诸侯国;

第二是由诸侯国君再分封,由国君分封采邑;

第三是由卿大夫再分封,由采邑分封为禄田。

周王朝以“王畿”为中心的统一分封系列,具体的体现了周王朝的嫡长宗法继承制的严密性:

周天子的继承人:大宗--嫡长子继承王位,众庶子为小宗--分封为诸侯;

诸侯的继承人:大宗--嫡长子继承诸侯国君位,众庶子小宗--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的继承人:大宗--嫡长子继承卿大夫,众庶子为小宗--分封为士。

周王的“宗法传制”,直接导致了国土的“分封制”。国土以层层严密分封的诸侯(公、侯、伯、子、男)、卿大夫、士等组织罗网

,明确了大一统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国君位,保障了王权世世代代的血族统治,以把所有的各层庶子分封出去,保障了天下尽可能性

的安定,为周朝江山的稳定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周朝三百余年,把大国分封成大大小小的诸侯国,诸侯国又分封为众多卿大夫采邑,采邑又分封成无数禄田。这样,表面看来五彩缤

纷,实际上是血族统治,天下一家,天下一姓。

关于周朝“氏”的本意,《礼记·丧服小记》具体解释了周代宗法的主要内容: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有五世而迁之宗,其继高祖者也。是故祖迁于上,宗易于下,尊祖故尊宗,敬宗所以尊祖祢

也。庶子不祭祖者,明其宗也。”

这一段话,可以说是解释周代“氏”的一把钥匙。文中所说的“祢”即是“父亲”。

诸侯国国君的嫡长子继承其父当了国君,国君的庶子,也就是国君嫡长子的弟弟之辈,也称“别子”。这些“别子”没有权利继承君

位,必须分立出去自成一家,获得新氏,成为这一家支新氏的始祖。这就叫着“别氏为祖”。

“别子”的嫡长子,继承新氏家支,又成为新氏宗派的大宗,这就是“继别为宗”,又叫“大宗”。

只要这个新的同氏宗派存在,大宗作为同氏宗派的元首与代表的地位就永远不变,这叫着“百世不迁其宗”。同宗派奉之为“宗子”

“别子”除其嫡长子之外,当然会有其他的儿子,即是庶子。“别子”的长子、长孙、长曾孙等等,也都会有庶子,这些庶子系数属

于小宗。这些小宗各继承其第一代庶子,各代继承其父(祢)。所以说“继祢者为小宗”。“小宗”超过了五世(五代),就没有了

丧服的规定,这就是“五世则迁”之说。

正因为有“五世则迁”的规定,小宗只奉继高祖、曾祖、祖、父(祢)四世传宗的小宗,而高祖以上超过五世的小宗不再尊奉。这样

,每增添一位后裔,他们所尊称的小宗,就相应发生了一次变化,这就叫着“祖迁于上,宗易于下”。

至今,一般人只知道自已的高祖、曾祖、祖与父(祢),而不知道自已的远祖,大概与此也有关吧!

周朝的“嫡长继承制”又法定,同氏宗派的大宗不能绝户,而小宗可以绝灭。例如周公旦是诸侯鲁国的国君,当他回朝庭任职以后,

就由他的嫡长子伯禽到鲁国继承君位,是为鲁公。鲁公的弟弟(别子),必须分出自成一家,建立新氏。所以凡被分封到凡地,成为

了凡氏的始祖;伯龄分封到蒋地,成为了蒋氏的始祖;他的四弟被分封到邢地,成为了邢氏的始祖;胙侯分封到胙,成为了胙氏的始

祖,后来又改为作氏;茅权分封到茅地,成为了茅氏的始祖。他们各自的嫡长子又继承新氏家支,将氏传承下去。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是周朝一统天下的宗法,同时,也是各式各样的新氏所产生的根本原因。

人越来越多,宗族越来越大,随着子子孙孙繁衍越来越多,聚族而居不利于群体生活,在一块土地上不能容纳那么多人在一起生活。

于是,人们不得不分迁居于外。这不仅是生活的需要,同时,也是统治阶级统治天下的需要。这就必应势产生了分封,分封就是“封

建”。这也就是“封建社会”的名词的来历。

随着历史的脚步前进,时代的发展,后来由于诸侯国、采邑(邑、关)、禄田(乡、亭)的地名转变成了“氏”。有的以国为氏,有

的以邑为氏,有的以关为氏,有的以乡为氏,有的以亭为氏,有的以地为氏。于是,各式各样的氏在中国大地上出现。遂之,姓氏也

就绚丽多彩起来。

由于“封建”的产生,那些分殖于外的人,无论是以国为氏,无论是以邑为氏,还是以乡为氏,还是以亭为氏,还是以地为氏,中华

民族的传统美德皆不忘本,相互联通,这是人群生存的需要,这就产生了宗法。我国古来有“有分土、无分民”的说法。这就是说,

有分土,则有胙土命氏产生新氏的分封;无分民,那是因为同出于一个祖先,同根共祖,都是受治于大宗之下的宗子。

我们可以看出,“氏”非同小可,“氏”的分化与演变,已经成为周朝宗法分大宗与小宗的名号。同时,我们还可以看到,这是周天

子得王以后,对所得权力再分配的一种形式,是一统天下的一种统治方法。我们还可以看到,新氏族产生又是一宗,他们也在发展。

人口不断增加,同氏族人数增多之后,又不能相容,又不得不进行分殖,再开辟新地,再次分出去自已的同氏。随着人数的增多,又

进行分支,以致发展无穷,复加如此。子生孙,孙生子,子子孙孙,发展下去。如像一棵大树,干生枝,枝生叶,一氏家族生发开去

,遍地开花,布于天下。

别子为祖,继别为宗”的法定,使各地分散的子子孙孙都尊奉第一代获得新氏的先祖为“开氏始祖”。这样,“氏”就成了表示第一

代分出去的支系及其后裔的“姓”。如周公旦氏族:

周公姬旦的嫡长子伯禽是鲁氏始祖。

周公姬旦的庶子即别子被分殖出去:

其别子凡伯分封到凡地,是凡氏的始祖。

其别子伯龄分封到蒋地,是蒋氏的始祖。

其别子第四子分封到邢地,是邢氏的始祖。

其别子胙侯分封到胙地,是胙氏的始祖。

其别子茅叔分封到茅地,是茅氏的始祖。

这样的后果,作为“姓”生发开来,作为“氏”也普遍开花了。当然,这是一个“姓”与“氏”大发展的时代了。

说到这里,我们不难看出,在周朝的“始祖”概念、“姓氏”概念与远古的相比已经发生了演变。例如太昊伏羲氏之后,“次有柏皇

氏、中央氏、栗陆氏、骊连氏、赫胥氏、尊卢氏、祝融氏、混沌氏、昊英氏、有巢氏、葛天氏、阴康氏、朱襄氏、无怀氏凡十五代,

皆袭伏羲之号。”说的是从柏皇氏至无怀氏这十五代皆袭伏羲的“风”姓,“始祖”是太昊伏羲氏不变,“风”姓也不移。而在周朝

的“始祖”“姓氏”就与太昊伏羲时代说的实质就大不相同了。

吕思勉在《中国制度氏·宗族》中这样说道:“人类既知的统系,必有所以表示之。时曰姓、氏。姓所以表示女系,氏所以表示男系

也。然及后来,男子之权既增,言统系者专以男为主,姓亦改从男。特始祖之姓,则从母耳。周制,始祖之姓曰正姓,百世不改。正

姓而外,别有所以表示支派者,时曰庶姓,庶姓即氏也……(《大传》)注:姓,正姓也。始祖为正姓,高祖为庶姓。疏曰:‘正姓

,若周姓姬,齐姓姜,宋姓子。庶姓,若鲁之三桓,郑之七穆。’盖正姓所以表大宗,庶姓所表小宗也。”

如此之宗法,每一个人既是自已祖先的后裔,同时又是自已后裔的祖先。也即是周朝每一个被分封出去的同姓诸侯,既是与周天子同

姓,同是姬姓的后裔,同属一宗;同时,他们以各自的封地为国名,则成了被封各小宗及其后裔,即以国为氏。他们即是大宗的分支

,又是各分支的开氏始祖。周朝如此宗法纽带,把周朝从宗法上成为一个“大氏族”“大家族”“大家”。说起“家谱”,他们是同

根共祖,同出一源,百姓同根。我们下面看一看周朝姬姓分封支系的开氏始祖:

姜源--后稷--周太公古嬗公父(同一父性始祖):

周太公古嬗公父被分出去的支系开氏始祖(别子为祖):

(1)长子太伯--吴氏开氏始祖;

(2)次子仲雍--吴氏传代始祖;

(3)三子季历--昌(周文王)

周文王姬昌被分出去的支系开氏始祖(别子为祖):

(1)伯邑考;

(2)武王发;

(3)管叔鲜,管氏始祖;

(4)周公旦;

(5)蔡叔度,蔡氏始祖;

(6)曹叔振铎,曹氏始祖;

(7)成叔武,成氏始祖;

(8)霍叔处,霍氏始祖;

(9)康叔封,卫氏始祖;

(10)聃季载,沈、聃氏始祖;

(11)(11字),郜氏始祖;

(12)伯廖,廖氏始祖;

(13)雍伯,雍氏始祖;

(14)叔绣,滕氏、始祖;

(15)毕公高,毕冯、魏氏始祖;

(16)丰侯,丰氏始祖;

(17)郇侯,荀氏始祖。

周武王姬发发被分出去的支系开氏始祖(别子为祖):

(1)第四子,应氏始祖;

(2)邗叔,于、邗氏始祖;

(3)成王诵;

(4)唐叔虞,晋氏始祖。

周公旦被分出去的支系开氏始祖(别子为祖):

(!)伯禽,鲁氏始祖;

(2)凡伯,凡氏始祖;

(3)伯龄,蒋氏始祖;

(4)第四子,邢氏始祖;

(5)胙侯,胙氏始祖;

(6)茅叔,茅氏始祖。

纵观周朝姬姓的开氏祖,关于周代“姓”与“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所谓“姓”是统一血缘、同一女性始祖、具有共同族亲的

称号与标志;“氏”则是源于同一父姓始祖被分封出去的若干支系的开氏始祖的称谓标志。

周代的“宗法传制”和“分封制”,以严密的法定组织,与政治权力、生产资料土地等结合成一体,一直流传了300多年没有变化

。即使在周朝灭亡之后,那些新兴的的各代王朝,“换汤不换药”,基本上也都效发周朝的“王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中国的姓氏在周代是蓬勃大发展的历史时期。在这一历史时期,发展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许多没有过的姓氏,同时,也形成与决定了

中国姓氏制度发展的基础与趋向。

霍中强 霍中楠 霍中思 霍中轩 霍中豪 霍中文 霍中涛 霍中鹏 霍中博 霍中朋 霍中瑜 霍中彤 霍中辉

霍中泽 霍中啸 霍中琪 霍中尧 霍中杰 霍中傲 霍中伟 霍中超 霍中浩 霍中煊 霍中松 霍中天 霍中瀚

霍长鹏 霍长泽 霍长豪 霍长柏 霍长伟 霍长驰 霍长懿 霍长磊 霍长昌 霍长轩 霍长宇 霍长彬 霍长辉 霍长弘 霍长博 霍长思 霍长杰 霍长昊 霍长彤 霍长伦 霍长文 霍长然 霍长强 霍长棋 霍长浩 霍长渊 霍长霖 霍长德 霍长洋 霍长瀚 霍长天 霍长瑜 霍长寒 霍长啸 霍长楠 霍长熙 霍长松 霍长涛 霍长诚

上官是汉武帝刘弗陵的皇后,生于公元前89年,卒于公元前74年。由于赵涵没有子女,当时的朝臣决定任命汉武帝刘彻的孙子,昌邑外王的儿子刘贺为皇帝。他被称为汉帝,上官氏被尊为皇太后。因为刘贺荒唐,上任27天就被废了。同年,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继位,也就是汉武帝宣帝,上官氏是汉武帝宣帝的祖母,所以被尊为太皇太后。

公元前37年,皇太后上官氏去世,享年52岁,葬于平陵,与同葬。上官氏于公元前83年入宫,当时她六岁,在宫中生活了近46年。赵涵死的时候,上官石只有15岁,她前后经历了三个皇帝。

第一个是她的丈夫,赵涵皇帝。因为赵涵死得早,上官氏很早就成了寡妇。第二个皇帝是被废黜的汉朝皇帝,在位时间更少。仅仅过了27天,就被废黜,继续做他的昌邑王。第三个是汉武帝宣帝。上官石和宣帝在一起生活的时间最长,长达37年。宣帝刚刚继位的时候,汉武帝宣帝的第一任皇后和他的妻子徐平君非常敬重上官石。她每五天去一次上官氏,问候上官氏,侍候上官氏,也就是汉武帝的第二任皇后霍。上官石是霍妹妹的女儿,又是皇太后,所以霍对上官也一样。后来霍家被杀,上官氏母系亲属被杀后,上官氏在长乐宫度过晚年,直到去世。

上官皇后当皇太后的时候多大?

上官皇后即上官氏,又名皇后,西汉末年上官安和霍的女儿。她的祖父是傅霍光。生于公元前89年,公元前83年,上官石六岁。在湖北长公主的帮助下,他被选为汉昭帝的节度使。一个月后,上官石被正式册封为皇后。

赵皇后

公元前81年,族长被杀,公元前74年,21岁的赵涵皇帝驾崩。由于汉武帝没有继承人,他立汉武帝的孙子刘贺为皇帝,上官石此时被尊为皇太后。但刘贺奢靡,霍光等人联名上书皇太后,要求废除刘贺,另立新君。上官石同意了,于是刘贺在位仅27天就被废了。公元前74年,霍光和大臣们商量后,决定立刘玉鑫的孙子刘询为皇帝。根据家谱,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刘询继位后被称为汉武帝宣帝。上官石继位时年仅17岁。上官氏虽然没有刘询那么大,但此时上官氏已经是太皇太后了。

上官太后几乎一生都住在宫里,普通女性几乎没有什么快乐的童年。她一生都被视为权力斗争的工具。守寡近40年,她从未享受过正常人的幸福家庭,却也享受了几辈子世上女人享受不到的财富和荣华富贵。此外,上官皇后晚年几乎不上朝廷,也不参与政治斗争。她只在宫里住到去世。他死于公元前37年,享年52岁。与汉献帝赵迪合葬在平陵是一个好归宿。

上官女王处女

上官皇后是西汉上官安的女儿,祖父是西汉著名的傅将军霍光。公元前89年出生于一个官宦家庭,公元前83年入宫,被选为汉昭帝的节度使。同年,他被授予女王称号。

史书上并没有明确记载上官皇后是不是处女,因为上官氏入宫当皇后的时候才六岁,到了现代还是幼儿园的孩子,而在位的汉武帝也才11岁。按照我国男女结婚年龄统计,最早是十六男十四女。因此,赵涵和上官氏都不到适婚年龄。尽管古代女性12岁就可以有性行为,但赵涵皇帝还很年轻。从当时的政治角度来看,他们不过是上官氏、霍氏家族、皇族之间权力斗争的牺牲品。

据史书记载,赵涵自幼体弱多病,早逝。公元前74年,年仅21岁的赵涵病死。现在很多人都觉得上官石是处女。很大一部分原因是赵涵皇帝没有子女。很多人推测上官石和根本没有一个完美的家庭,所以没有孩子。然而,为了让上官桀怀上龙脉,上官桀的祖父霍光命令宫中的女人不要侍候赵涵,并让赵涵宠溺上官桀。赵涵是个聪明人,霍光当时已经掌权,他应该不敢公然反抗霍光。还有一种猜测认为,赵涵之所以没有子嗣,是上官石故意没有子嗣,为了报复霍光,没有让霍光如愿以偿。

总而言之,无法确定上官石是不是处女。唯一可以肯定的是,上官石肯定没有为赵涵生下一个继承人。

上官皇后是怎么死的?

上官皇后,即上官安和霍氏之女上官氏,陇西人。肖梅,又名上官小妹,生于公元前89年。她的祖父是西汉大赋霍光。公元前37年,他死了,和赵涵一起葬在平陵。

上官娘娘

汉武帝于公元前87年去世,刘玉鑫涪陵继位,即汉昭帝。由于汉武帝赵迪继位时年仅八岁,由峨嵋公主照顾,所以峨嵋公主就住在宫里。上官安想让上官石做汉武帝的皇后,以巩固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权利。他想尽办法讨好湖北城的公主。终于在公元前83年,上官石六岁的时候,被接入宫中做了汉昭帝的婕妤,一个月后被册封为皇后。

汉昭帝死于公元前74年,但即使上官石宠坏了后宫,也没有生下昭帝的继承人,所以霍光在和那个朝代的大臣商量后,决定让汉武帝的孙子刘贺做皇帝,所以上官石15岁就已经是皇太后了。谁知刘贺昏庸之举,竟让霍光等人联名上书上官桀,废掉刘贺,让汉武帝的曾孙刘询做皇帝,刘玉鑫的孙子刘询按辈分,上官桀是刘询的祖母。刘询继位汉武帝宣帝,上官石被尊为太皇太后。一年之内,上官氏从太后变成了太后。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年轻的皇太后。

霍光死后,上官氏母系家族被消灭。上官氏的亲人少之又少,于是上官氏脱离宫廷政治,在长乐宫安度晚年。赵建第二年,上官石去世,时年52岁。

走进天津市西青区精武镇小南河村,随处可见写有精武二字的招牌:精武超市、精武饭庄、精武学校……因为这里是清末著名爱国武术家、精武体育会创立者霍元甲的故乡。

这是我们家原来的房子,现在是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了,归国家所有。我就搬到这后面自己盖的房子里。霍元甲曾孙霍自正指着写有霍元甲故居的一片院落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介绍。62岁的霍自正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2006年,因起诉**《霍元甲》侵犯名誉权,他曾一度成为舆论焦点。

新版**把霍元甲描写的好像黑社会人物,一帮酒肉朋友,不务正业。还说他为争第一滥杀无辜,招来杀母灭子之祸,家破人亡,绝后了。那我们这些后代算什么?他们说是文艺片,可以虚构,而我打官司,就是要让大家正确看待霍元甲。霍自正后来败诉,恢复了平静的农家生活。

霍元甲的曾孙霍自正拿着霍氏家谱

坟地练出的功夫

拿着家谱,霍自正向环球人物杂志记者讲述了霍元甲起伏跌宕的一生。1868年,霍元甲出生在一个迷踪拳世家。史料称,迷踪拳(后称迷踪艺)的基础套路由宋代梁山好汉燕青的燕青拳演变而来,到霍元甲父亲霍恩第已是第六代。霍恩第有3个儿子,霍元栋、霍元甲和霍元卿。传说,因为霍元甲幼年体弱,霍恩第开始不让他习武,怕影响霍家的声誉。我觉得这些被故事化了,霍家有习武传统,不可能不让霍元甲练,可能是他先天条件不足,家人没太看好他。霍自正说。

现在的小南河村,有一片枣树林,原来是坟地,荒无人烟。霍自正告诉记者,霍元甲当年就把那里当成了练武的地方。他日复一日在那儿偷练,由于怕丢霍家面子,他从不和人比武,也没有人知道他练得怎么样。有一天,村里来了位武师,想和霍家人比武。谁也没有想到,霍元甲的武功竟然超过了所有弟兄,打败了前来挑战的高手。那以后,霍元甲武功高强的消息不胫而走,他也终于走出坟地,光明正大地出现在霍家练武场上。

霍自正说,在**和电视剧中,都有霍元甲婚外情的情节。其实,霍元甲一生只娶过一位妻子,并没有什么情人。霍元甲的妻子姓王,是邻村一位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王氏三寸金莲,一生勤劳俭朴,粗茶淡饭。和霍元甲成亲时,继承的是老一辈的土坯房。电视剧里描写的气派的深宅大院和成群的佣人,都是没有的事。

婚后,霍元甲和妻子靠种几十亩盐碱薄地勉强度日。农闲时,他挑着柴去天津卫卖钱。1896年,霍元甲在天津卫投奔了一家以搬运为营生的脚行,不久还当上了代理掌柜。霍自正说:脚行在那时也算黑社会组织,清末国力衰弱, 没有能力管理市场,只能让脚行或者码头霸主代为管理。脚行的混混们以各种方式欺压百姓,以武力获取钱财,除了上交一部分给官府,其他均据为己有。

脚行有位冯掌柜,他原本以为霍元甲来了,能靠他的武功抢夺更多的权力和金钱,没想到霍元甲不仅不动武,还悄悄为百姓免去很多额外的杂费。霍元甲口中常说免了,这二字成为当时天津卫很多人的口头禅。霍自正说:曾祖父引来手下和冯掌柜的强烈不满,被他们关了起来,最后愤然离开。

霍元甲是通过两次打擂台声名鹊起的。一次是1901年,一位俄国人来天津卖艺,在报纸上发广告,称自己是世界第一大力士,打遍中国无敌手。霍元甲看了提出要与之一决高下。或许是迫于霍元甲的气势,俄国大力士灰溜溜地逃离天津。第二次是1909年,英国大力士奥比音在上海登广告,侮辱中国人是东亚病夫,霍元甲赴上海张园与他比武,慑于霍元甲的威名,奥比音最终未敢交手。两次不战而胜,霍元甲长了中国人的志气。

得到孙中山赞许

张园擂台比武虽没打成,但在上海掀起了习武热潮,各大学校蜂拥而至,邀请霍元甲及其弟子去讲习武术。这一时期,有一人对霍元甲影响很大,促成了霍元甲从讲求传统武德,向武术救国转变。这个人,就是霍元甲青年时代的知己农劲荪。

霍元甲是在脚行干活时认识农劲荪的。当时的农劲荪是孙中山手下的革命者,在天津开办怀庆药栈,以采药为由掩护革命。霍自正告诉记者,农劲荪早年留学日本,通外语,有学问,也爱好武术。孙中山希望他结交一些武术名家,为推翻满清统治作准备,而曾祖父又渴望学知识,两人一见如故,成了莫逆之交。

1910年6月1日,霍元甲在农劲荪等人帮助下,在上海创办了中国精武体操会(后改名精武体育会)。霍自正说,在寻求救国的道路上,霍元甲迈出了很不容易的两步:第一是打破家规,开始收外姓人为徒。霍家七代家传绝技迷踪拳,向来是不传给外姓人的,为救国,曾祖父破了家规;第二是把迷踪拳改为迷踪艺,让花哨的套路变得更实用,以便让人们能够尽快掌握要领,学会防身。

迷踪艺以霍家绝技为基础,又囊括了各派之精华。霍自正说:此拳不难学,但是极难练,柔中有刚,迈步如猫,急如闪电。与人交手时,往往对方还没有看清门道就被击倒,令对手眼花缭乱,迷失踪迹,因此得名。孙中山先生对霍元甲将迷踪拳公之于世的高风亮节非常赞许,亲笔写下了尚武精神四个大字,赠送给精武体育会。

死在日本人手里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精武会发展的道路却异常曲折。1910年9月,霍元甲在上海被日本人陷害。据史料记载,霍元甲是中毒而亡。霍自正说:当年有一个日本柔道队得知我曾祖父挫败了俄国、英国大力士,又创办精武会,很不服气,选了十几名高手来比武。结果从领队到队员,没有一个能打赢曾祖父,那个领队非常嫉恨。他假装与曾祖父交友求教,其实是在寻找机会报复。那天我曾祖父咳嗽,日本领队说让一位名医给他看看病,并和一个叫秋野的日本医师串通好,在给曾祖父的药里下了毒。我们霍家人都是农民,没有太深的城府。曾祖父人也比较直,没看出日本人的凶残本性。喝完药,病情越来越严重。

1910年9月14日,霍元甲在上海逝世。他的弟子感到蹊跷,找到医院不断查实,才检测出是一种名为烂肺药的毒药所致。但由于当时社会环境复杂,秋野早就逃之夭夭,也无处追查。霍元甲去世后,先葬于上海,一年后,才将灵柩移到天津老家。家里人告诉我,当时整个天津都轰动起来,成千上万的乡亲们出来迎接,入葬时大家都哭了。

霍元甲遇害考验着霍家子孙。当时,他有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长子霍东章,次子霍东阁,大女儿霍东茹,二女儿霍东玲,另有一个女儿霍东琴还在王氏腹中。王氏硬是克服一切困难把孩子拉扯成人。长子霍东章一直在家务农,次子霍东阁就接下了父亲未竟的事业。

当时,精武会风雨飘摇,面临着解散的危险。农劲荪等人立即北上,将霍元甲的弟弟霍元卿和儿子霍东阁接到上海任教练。霍东阁虽然只有16岁,但武艺过人。他一边教授学员武功,一边自学深造。在霍元卿和霍东阁的努力下,精武会学员的武功有了很大长进,再加上农劲荪、孙中山等人的经济支持,精武会好不容易渡过了危难。

将中国功夫传到南洋

继霍元甲之后,霍家后代中公认的传奇人物便是霍东阁。在他的管理下,精武会发展壮大得很快,先是在上海成立了三个分会,之后又在汉口、广东、香港等地建立分会。1919年,25岁的霍东阁来到广州。据霍自正回忆,霍东阁在广州海军总部任教时,当时控制整个广州的军阀陈炯明对他极为器重。但让霍东阁没有想到的是,到了最后,陈炯明背叛孙中山,官兵集体发动叛乱,这让霍东阁心里极为后悔,于是想离开广州,到南洋去闯荡闯荡。

霍自正回忆说:爷爷的第一任妻子不愿意和他去南洋受苦,觉得跟着爷爷在广州语言不通,习惯不同,已经吃尽了苦头,要去那么远的南洋,她怎么也不愿意了。所以要留在天津。爷爷到印尼后,1935年娶了第二任妻子叶玉梅,她是当地的华侨。

霍东阁一生有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儿子雅亭、文亭、文亮和女儿月华。雅亭、文亭是他和中国妻子的孩子,而文亮、月华是他在印尼和第二任妻子生的孩子。霍自正是次子霍文亭之子。

在霍自正看来,霍东阁选择去南洋,是因为当时那里信息隔绝,印尼爪哇岛上居住的很多华人都不知道精武会。他希望把这个地方当成一个切入口,让精武会走出国门。最初,霍东阁一家遭了不少罪。爷爷刚到爪哇泗水传扬武艺时,人们都把他当做江湖卖艺的。他白天在中华、振文学校教国操和技击术,晚上在烟草公司教职员,全部都是义务的。他身上的钱越来越少,那是他最窘迫的时期。

不过,在一次募捐演出中,霍东阁的助演轰动了泗水城。他对华侨们高呼:我知道你们都是热心爱国的,读书不忘国文,讲话不忘国语,唱歌不忘国歌,但可惜的是,大家还缺少一样东西,就是中国的武术。后来,泗水的新闻界、教育界开始关注这位宣扬国粹精神的武术后代,并对他大力宣传,借助这个机会,霍东阁在泗水站稳了脚跟。

在泗水,霍东阁不仅将精武精神发扬光大,还成了名医。霍自正告诉记者,霍家有祖传的接骨疗伤秘方,还有一种自制奇药神力丸,常吃可以增长气力。靠着家传秘方,再加上自学研制,霍东阁成了爪哇岛的著名医药师。那里的霍家后代如今生意做得最大的,就是祖父创下的药业集团。

1960年,霍东阁在印尼万隆去世,霍自正说:爷爷后半生是在南洋度过的,他内心应该很孤独,后来也没有机会再回到祖国。

精武会发展壮大

霍东阁离开中国后,发展精武会的任务主要由当地有财力和实力的知名人士承担,而教学任务就落在了农劲荪及霍家弟子刘振声等人的身上。由于孙中山的支持和媒体的宣传,精武会发展的脚步一直没有停过。

从1910年到1920年,精武会10年中将会员发展至1100余人。全国各地纷纷建立精武分会并邀请上海总会教师前往指导。1920年7月3日,应华侨人士的邀请,上海精武会5名骨干赴香港、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宣传精武精神并建立分会,在精武会历史上称为五使下南洋。此后,暹罗(泰国)、澳门、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也相继有了精武会。

霍自正介绍,精武会提倡体、智、德三育并进,且逐步确立了初、中、高三级的精武三十套武术基本套路;德育上以爱国、修身、正义、助人为核心。如今,精武会在全球一共有58个分会。它不仅教授武艺、体操,还设立了摄影、音乐等部门和各种书报团、励志团,注重综合培养。

不过,从霍东阁离开后,霍家在国内的人与精武会就没什么联系了,大部分人都在务农。伯父雅亭和父亲喜欢学习、看书、画画。伯父后来到天津市当工人,而父亲开了一家私塾授课。霍自正说。

尤其让霍自正感慨的是,武术这门国粹在中国渐渐衰落,在国外却越来越火。去年霍元甲百年纪念,美国、英国、日本、加拿大等国家的精武会都来了,美国和马来西亚的领袖对精武会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说精武会讲爱国、强身、正义、助人,对 和人民影响很大,外国人的积极性很高。

霍家后代练武的少

霍家后人如今居住得很分散。霍东阁当年去南洋,带的是大哥霍东章的长子霍寿嵩。霍寿嵩传承了霍家医术,其子霍公正如今也是当地的名医,是霍家子孙中最富有的一位。霍自正经常受邀前往印尼。他向记者描述:霍公正家在泗水市中心的旧房子有500平方米,是用20公斤黄金置下的。如今又建了新别墅,占地1000平方米,富丽堂皇,司机、门卫、园丁、保姆都有,很奢华。据霍自正介绍,霍东阁的三儿子文亮的后代现生活在印尼万隆。

在国内,霍东阁大儿子雅亭一家一直住在天津市区,二儿子文亭一家留在家乡小南河村。我们时而也有联系,但天南地北的,能聚在一起的机会也少了。

在霍自正看来,霍元甲后辈中,只有自己的侄女霍静虹还在从事和武术相关的职业,在天津财经学院当武术老师。但她练的也不都是霍家功夫,霍家后代里没有高手,都只是喜好,毕竟大家都忙着挣钱嘛,练武没有太多的经济来源。霍家武功没有被后代很好地继承。霍自正坦诚地讲。

不过,在霍元甲的家乡小南河村,村民们业余锻炼时,依然会凑在一起切磋武艺。虽然大家做的工作都与武术没有什么关系了,但是还会把它当兴趣来练。小孩子们聚在一起打斗一下;岁数大的,练武主要为了健身。

霍自正现在是村里霍元甲文武学校名誉校长。他的一儿一女都成了家,开了几家服装店。我们就是平常百姓,不过,村里人对我们都很尊敬。我以前是村里工厂的车间主任兼副厂长,60岁退休,现在村里还给我一个村委会委员的职务干着。我和老伴每年都有两万多块钱的收入,吃喝不愁,还有富余。霍家本来就是农民出身,做农民挺好,我们家族里的人都是这种心态。

西周实行什么制度

周朝的分封制度封建多氏周朝的“嫡长宗法继承制”与“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是中国姓氏大发展的时期,也是中国姓氏的主要来源。...
点击下载
热门文章
    确认删除?
    回到顶部